女大学生性别歧视调研报告
关于在校大学生对女性就业歧视了解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在校大学生对女性就业歧视了解情况的调查报告第一篇:关于在校大学生对女性就业歧视了解情况的调查报告关于在校大学生对女性就业歧视了解情况的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在现如今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们受教育程度越来越高,社会为大学生提供的就业岗位越来越多,但女大学生就业却常常受挫。
同样的条件下,用人单位往往更愿意用男性职员。
曾有人调查发现高达86.5%的女性受到过一种或多种招聘性别歧视。
此种情况屡屡发生,其原因到底在何?而在校生对此情况了解有多少?她们知道在就业受到歧视时如何应对吗?为此,我们做了这个调查。
二、调查时间:2017年5月1日至2017年5月7日三、地点:东北财经大学校园四、调查对象:在校大学生五、调查方式:问卷调查法、资料收集法六、调查结果:(我们收到分合格问卷,在其中进行分析。
我们对一些问题进行分析。
)1.首先我们提出的在校大学生对于女性就业遭歧视的情况了解程度进行问卷,然而仅仅有一人表示非常了解,大部分人的理解程度仅限于听说过,更有人从未听过。
大家对于此情况的不太了解,可能直接导致以后在寻求职位中遇到此困难不知如何解决。
所以,需要对在校女大学生进行宣传教育。
2.对于女性就业遭歧视严重情况,一半多的被调查者认为此情况比较严重。
所以女性就业歧视已然成为一个大家担心的问题,对此,如何解决又成为大家更关注的问题。
3.对于女性就业歧视的行业,在校大学生认为诸如政府及事业单位、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是对女性就业歧视比较严重的行业。
大家认为上述行业更倾向于体力技术类行业,男性在这些行业有更多优势。
而教育业和娱乐业,则基本很少存在就业性别歧视。
4.而对于女性就业歧视的原因,更多在校大学生认为这是女性生理结构导致,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而女性在怀孕、非正常例假时需要请假,这对企业会造成一定损失和职位交接的麻烦。
企业的经济性与女性怀孕的社会性产生强烈冲突。
也有不少人认为这是观念的原因,比如制造业、信息技术产业在大部分人观念中认为不适合女性。
大学生对职业发展中的性别歧视调研报告
大学生对职业发展中的性别歧视调研报告摘要:性别歧视是一个长期存在且广泛存在于职场中的问题。
本调研旨在了解大学生在职业发展中所遭遇的性别歧视情况,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促进性别平等和公正的职场环境。
本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涵盖了大学生对性别歧视的了解程度、遭遇的具体情况以及对解决性别歧视问题的看法。
1. 引言性别平等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而职场中的性别歧视问题是阻碍性别平等的重要障碍之一。
通过对大学生对职业发展中的性别歧视进行调研,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目前的问题,并寻找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
2. 方法本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500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
问卷内容包括被调查者对性别歧视的认识、在职业发展中是否遭遇过性别歧视、对性别歧视的态度以及对解决性别歧视问题的建议。
3. 调查结果3.1 性别歧视的认识大部分被调查者对性别歧视有所了解,其中70%以上的被调查者认为性别歧视是在职场普遍存在的问题。
3.2 遭遇性别歧视情况约有一半的被调查者表示在职业发展过程中曾遭遇过性别歧视,其中女性受到的性别歧视更加普遍和严重。
3.3 性别歧视行为的表现形式性别歧视行为主要表现为晋升机会不公、薪酬不平等、工作任务分配不公等。
3.4 性别歧视的影响性别歧视不仅对个人的职业发展产生负面影响,还对整个社会造成损失。
性别歧视使得许多有能力的人才无法发挥潜力,也削弱了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力。
4. 讨论4.1 解决性别歧视问题的重要性解决性别歧视问题对于实现性别平等和提升职场环境至关重要。
性别歧视不仅违反了公平和公正的原则,还限制了个人的发展和企业的发展。
4.2 解决性别歧视问题的建议- 加强性别教育:通过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提高人们对性别平等的认识,培养尊重和平等的价值观。
- 完善法律法规:制定更加严格的法律法规,保护个人免受性别歧视的影响,并加大对性别歧视行为的打击力度。
- 提供平等的机会与待遇:建立公平的选拔机制,提供平等的晋升机会和薪酬待遇,确保公正的工作环境。
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现象及其对策研究
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现象及其对策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女性在就业市场中的地位逐渐提升,然而,性别歧视现象在女大学生就业过程中依然普遍存在。
本文旨在探讨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现象及其对策研究。
通过对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的深入研究,分析其原因和影响,提出有效的对策和建议,以期改善女大学生的就业环境,促进性别平等和社会公正。
本文首先将对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现象进行概述,明确性别歧视的定义和表现形式。
分析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的原因,包括社会文化因素、企业用人观念、法律法规不完善等。
接着,探讨性别歧视对女大学生就业的具体影响,如就业机会不均等、职业发展空间受限等。
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包括加强法律法规建设、推动社会文化变革、提升女大学生自身素质等。
总结研究成果,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可能的解决方案。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为消除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现象提供有益的思路和方法,推动性别平等和女性职业发展的进程。
也希望能够引起社会各界对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关注和重视,共同为女大学生的职业发展创造更加公平、公正的环境。
二、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现象分析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性别平等观念的普及,女性在就业市场中的地位逐渐提升。
然而,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现象仍然存在,这不仅影响了女性的职业发展,也阻碍了社会的公平与和谐。
本部分将对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现象进行深入分析。
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表现为就业机会的不平等。
一些企业在招聘时,会明确或隐含地限制女性应聘某些职位,尤其是在一些传统观念认为“男性化”的领域,如工程、技术、管理等。
这种限制导致女性大学生的就业选择范围受到限制,无法充分发挥其专业能力和潜力。
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还体现在薪酬待遇上。
即使女性大学生和男性大学生拥有相同的学历和能力,但在求职过程中,女性往往难以获得与男性相同的薪酬待遇。
这种薪酬差距不仅是对女性劳动价值的贬低,也挫伤了女性参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性。
性别歧视调研报告
性别歧视调研报告标题:性别歧视调研报告引言:性别歧视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严重影响着社会的公平与和谐。
本文将通过调研数据分析,探讨性别歧视的现状、原因以及应对措施,希望能够唤起大众的关注,并促进性别平等的实现。
一、调研目的和方法为了了解性别歧视的真实情况,我们开展了一项调研活动。
调研对象包括不同年龄、不同教育背景和不同职业的人群。
通过问卷调查和面对面访谈相结合的方式,我们收集到了大量的数据,并对其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二、性别歧视现状的调研结果根据收集到的数据,我们了解到性别歧视在各个领域和层面都存在。
以下是具体的调研结果:1. 就业领域:根据调研数据显示,在招聘过程中,女性普遍面临性别歧视。
招聘单位更倾向于录用男性,女性则常常受到限制或降低薪资待遇,甚至可能会被迫辞职。
2. 教育领域:调研数据表明,在学校教育中,存在性别偏见和歧视。
不同性别的学生在选课方面面临不同的限制,女性在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领域的参与度较低。
教育资源的分配也存在性别不平等的问题。
3. 家庭领域:在社会家庭角色分工中,女性往往承担更多的家务和育儿责任,这导致她们面临职业发展的障碍。
男性在家庭角色中存在更多的自由度和机会。
三、性别歧视产生的原因对调研结果的分析,我们发现性别歧视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传统观念束缚:长期以来,社会对性别角色的刻板印象导致了性别歧视的产生。
男子视角被定义为“社会主导者”,而女性则被期望承担传统的家庭角色,这种传统观念影响着人们对性别平等的认知。
2. 社会结构问题:社会的结构性问题也是性别歧视产生的原因之一。
男性主导的社会结构强调男性的优越性和权力,因此在工作、教育和家庭等方面存在不平等的待遇。
4. 文化因素的影响:文化习俗和传统习惯对性别歧视的形成和传承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些文化因素使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受到限制和压迫。
四、应对性别歧视的措施为了实现性别平等,我们应采取以下措施:1. 法律保护:建立和完善性别平等法律法规,严惩性别歧视行为,保护受歧视的人群的权益。
关于在校大学生对女性就业歧视了解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在校大学生对女性就业歧视了解情况的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在现如今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们受教育程度越来越高,社会为大学生提供的就业岗位越来越多,但女大学生就业却常常受挫。
同样的条件下,用人单位往往更愿意用男性职员。
曾有人调查发现高达86.5%的女性受到过一种或多种招聘性别歧视。
此种情况屡屡发生,其原因到底在何?而在校生对此情况了解有多少?她们知道在就业受到歧视时如何应对吗?为此,我们做了这个调查。
二、调查时间:2017年5月1日至2017年5月7日三、地点:东北财经大学校园四、调查对象:在校大学生五、调查方式:问卷调查法、资料收集法六、调查结果:(我们收到分合格问卷,在其中进行分析。
我们对一些问题进行分析。
)1.首先我们提出的在校大学生对于女性就业遭歧视的情况了解程度进行问卷,然而仅仅有一人表示非常了解,大部分人的理解程度仅限于听说过,更有人从未听过。
大家对于此情况的不太了解,可能直接导致以后在寻求职位中遇到此困难不知如何解决。
所以,需要对在校女大学生进行宣传教育。
2.对于女性就业遭歧视严重情况,一半多的被调查者认为此情况比较严重。
所以女性就业歧视已然成为一个大家担心的问题,对此,如何解决又成为大家更关注的问题。
3.对于女性就业歧视的行业,在校大学生认为诸如政府及事业单位、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是对女性就业歧视比较严重的行业。
大家认为上述行业更倾向于体力技术类行业,男性在这些行业有更多优势。
而教育业和娱乐业,则基本很少存在就业性别歧视。
4.而对于女性就业歧视的原因,更多在校大学生认为这是女性生理结构导致,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而女性在怀孕、非正常例假时需要请假,这对企业会造成一定损失和职位交接的麻烦。
企业的经济性与女性怀孕的社会性产生强烈冲突。
也有不少人认为这是观念的原因,比如制造业、信息技术产业在大部分人观念中认为不适合女性。
也有人认为是企业担心女性婚后产后将更多精力投入于家庭,尤其是孩子身上。
大学生对职场性别歧视的认识调研报告
大学生对职场性别歧视的认识调研报告引言:性别平等是一个重要的社会议题,尤其是在职场中,性别歧视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本次报告旨在调研大学生对职场性别歧视的认识和看法,以期更好地了解当前形势和问题,并提出相关解决方案。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共发放100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813份,问卷覆盖了不同年级、专业和性别的大学生。
调研结果及分析:1. 大学生对职场性别歧视的认识水平调查结果显示,在性别歧视的定义上,79%的受访者正确把握到了性别歧视的含义,认为职场上的不公平待遇和偏见是性别歧视的表现。
然而,还有21%的受访者对性别歧视的含义理解不到位,部分受访者认为性别歧视只存在于特定行业或特定岗位中。
2. 大学生对职场性别歧视的态度在问卷中,我们提出了一些关于职场性别歧视的说法,并要求受访者选择赞成、中立或者反对。
结果显示,81%的受访者反对性别歧视,认为性别不应成为工作机会、薪资待遇及晋升机会的限制;15%的受访者表示中立,部分受访者并未全面了解性别歧视在职场中的影响;仅有4%的受访者表示赞成,或认为性别歧视并不存在。
3. 大学生对职场性别歧视的经历和目击情况在调查中,我们询问了受访者是否曾经经历过或目击过职场性别歧视行为。
结果显示,43%的受访者曾经亲身经历过性别歧视或者亲眼目击过他人经历性别歧视的情况;27%的受访者表示没有个人经历,但曾目击过他人遭遇性别歧视;30%的受访者表示没有亲身经历也没有目击到他人受到性别歧视。
解决方案:1. 教育教育再教育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性别观念,并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关于性别歧视问题的宣传与教育。
2. 企业倡导平等鼓励企业建立公平和包容的工作环境,提供平等的机会和待遇,严禁以性别为依据做出任何限制。
3. 提升法律保护力度加强相关法律对于性别歧视的界定和惩罚力度,为受到性别歧视的员工提供法律支持与保护。
结论:调研报告显示,大学生对于职场性别歧视的认识整体较好,大部分学生反对性别歧视,并且存在着一定的经历或目击到性别歧视的情况。
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现象及其对策研究
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现象及其对策研究引言:由于社会文化背景和性别观念的局限,女性在就业市场上遭遇性别歧视的问题较为突出。
尤其是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女性面临着一系列的歧视现象。
本文将对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现象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为实现性别平等就业提供参考。
一、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现象的主要表现1. 工资待遇方面:女大学生在同等劳动条件下,往往面临着较低的薪资待遇。
这一现象主要源于用人单位对女性的贬低,认为她们在家庭责任和职业发展间做出选择时,更容易为家庭妥协,故在薪资待遇上不予公平对待。
2. 晋升机会方面:女大学生相对于男性来说,获得升职机会的几率较低。
一方面是因为用人单位对问题解决和领导才能的容忍程度相对低,而女性常常被认为管理和决策能力不足;另一方面是因为某些行业和职业中性别歧视的思维观念还根深蒂固,“男主外,女主内”的观念仍然存在。
3. 职业选择方面:女大学生在工作岗位的选择面临更多限制。
某些传统行业和部分技术岗位普遍存在男女工作性别称谓,女性很难进入这些行业,或仅被安排在无晋升空间的职务上。
4. 性别偏见方面:就业面试过程中,女大学生更容易受到性别偏见的影响。
用人单位可能认为女性在怀孕、生育和照顾家庭等方面存在风险,亦或是担心她们因此无法全身心投入工作。
二、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现象的影响1. 经济影响:女大学生在薪资待遇较低和晋升机会不足的情况下,势必造成就业收入的差距,进而影响到个人和家庭的经济状况。
2. 社会参与度下降:女大学生面对性别歧视,可能会心生劣势感和自卑心理,从而降低其参与社会和职业发展的热情。
3. 培养优秀人才的失败:对女大学生的性别歧视,有可能导致许多有潜力和才华的女性放弃或被拒绝进入一些重要领域,无形之中降低了我国培养优秀人才的效果。
三、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对策研究1. 创造公平的工作环境:用人单位应确保公平的招聘和晋升机制,对女性和男性应一视同仁,避免性别偏见影响决策过程。
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原因分析及其对策研究样本
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原因分析及其对策研究一、女大学生就业歧视问题研究的理论基础就业性别歧视相关概念界定:联合国早在1979年出台了《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 有关抵制就业性别歧视的相关法律, 其中对女性歧视的相关界定是: ”对妇女的歧视就是基于性别所作的任何区分、排斥或限制, 其结果和目的是损害或否认妇女( 无论婚否) 在男女平等基础上, 认识、享有或行驶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公民或任何其它方面的人权和基本自由”。
性别歧视定义能够高度概括其在各个领域的基本内容和相关表现, 而且得到各学科各专业广泛一致的赞同和认可。
从中国《劳动法》第二章第13条能够看到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就业权利, 在录用职工时, 除国家规定的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者岗位外, 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
二、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的表现尽管中国就业法明文规定: ”就业单位不得歧视女性, 在工酬上实行男女平等”, 但现实生活中大部分企业单位在录用人员的时候, 会偏向录用男性, 这个主要是因为用人单位担心女大学生刚好是到结婚生育的年纪了, 就业后会有很大一段时间不工作, 从而影响到企业的经济增长和人事行政管理等各方面。
对于用人单位来说, 如果她们录用男性就完全不用担心这个问题。
因此想要实现男女真正的平等, 必须从源头上解决问题。
( 一) 女大学生就业准入遭到性别歧视自1999年中国高校实行扩招政策以来, 大学毕业生的数量增长了好多, 而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没有相应的增长, 然后劳动力市场就出现了供大于求现象, 矛盾日益突出。
在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 女大学生的处境更为艰难, 她们因为将要结婚生育, 在体力和耐力上又比不过男性, 在这些与生俱来不能逃避的原因下, 她们在就业过程中不断地遭受到歧视, 很多用人单位为了自身的利益不受到损害, 故意找茬, 提高门槛, 把女性拒绝在门外。
女大学生就业准入性别歧视的表现是: 在找工作的过程中, 即使女大学生比同等学历的男性在人力、物力和精力上花费的更多, 可是都无法与同等学历的男性做一样的工作, 无法做与自身条件相对称的工作, 用人单位一般都会优先选择男性。
女大学生就业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分析
创伤情绪危机干预社102班19号李智丹一、问题概况:我的一个朋友,性别女,年龄22,,她是有他爷爷带大的,从小跟爷爷一起生活,常年与父母分开,跟爷爷的感情非常深厚。
在她大一的时候,爷爷突然去世了,她在四天后才接到消息,刚开始不相信,很着急,给父母打电话确认了这个噩耗,她当场痛哭,她很难受,很自责,她觉得自己对不起爷爷,爷爷对她那么好,说好了她毕业了就带爷爷过好生活,可是也要早走了,她连爷爷最后一面都没见到了。
接下来的时间里,她情绪一直处于悲伤地状态,做什么都提不起兴趣,很长时间都没恢复过来,课上听到老人的事例她会哭,在街上看到老人她会哭,只要能让她想起爷爷的东西都能让她痛哭。
二、危机干预:1、明确问题:情绪问题:长期处于悲伤地情绪之中,悲痛认知问题:对爷爷一直有自责,觉得没完成答应爷爷的事很后悔,对什么事都提不起兴趣。
2、确保受害者的安全:保证受害者不会因为亲人离世的悲痛和愧疚,而做出伤害自己的行为。
3、与受害者沟通、交流,积极、无条件的接纳受害者。
认真倾听,鼓励受害者感情宣泄。
让受害者把悲痛的情绪都发泄出来。
4、启发引导,找到变通的方式。
找个方式转变受害者认知,如:让受害者回忆爷爷生前对他的期望,最希望自己做什么,让她知道爷爷最希望的是她开开心心的幸福生活下去。
也可以让她给爷爷写一封信,写上自己最想说的话,然后到爷爷的墓前读给爷爷听等找到可以让她发泄自己的情绪,找到方向,尽快放下爷爷离世产生的负面东西。
5、制定计划让她制定一个适合她自己的生活,学习计划,让自己忙碌起来,减少对爷爷的挂念6、获得承诺让她答应我不做伤害自己的事;尽量做到计划里的事;每次想哭的时候就给爷爷写一封信,并读出来。
使用以上的方式,让她尽早从爷爷去世的阴影里走出来,找到生活、学习的兴趣,不要影响以后的生活。
女大学生就业歧视现象调研 分析
问卷分析1.您的性别A 男B 女选项 A B选择人数20 114 比例14.9% 85.1%调查人群性别分布图15%85%男女2.您所学专业属于A 文科B理科选项 A B选择人数86 48比例64.1% 35.9%调查对象专业构成图36%文科理科64%由1、2两个问题的调查结果可知,此次调查对象集中在女生,约占总人数的85%;由此,调查对象文科类的占了大多数,大约为64.1%。
这是因为此次调查课题针对的就是女大学生所面对的就业歧视现象,所以在问卷发放过程中我们就侧重于女生,而因此,调查对象中,文科占了较大比重。
3.您目前的健康状况是A 良好B良好,但有病史C患有轻微疾病D 患有重疾选项 A B C D选择人数122 8 4 0比例91% 6% 3% 0%12291%86%43%00%050100150良好有病史轻微疾病患有重疾调查对象健康状况图选择人数比例根据3题的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人的身体都很良好,占到了总数的91%,一方面,这是由于医疗等方面的发展进步;而另一方面,这也说明当代大学生们大多都比较注重身体健康,也更好地投身于学习工作之中。
4.您是否有过求职经验A 是B 否选项 A B 选择人数 46 88 比例34%66%由调查人群求职经验4688是否由图可知,在所调查的人群中,大多数人都还没有过求职经验,约占66%,有过求职经验的只占34%,只是因为此次调查多为低年级同学,距离求职找工作相对较远。
5.您准备或目前就业的地方是A 城市B 农村选项 A B选择人数130 4比例97% 3%调查人群的就业意向3%城市97%3%农村由图表可知,绝大部分人都更倾向于在城市工作,只有极少数人会选择在农村。
很显然,这是因为,一般来说,城市里有更丰厚的待遇,更健全的保障体制,以及更高的生活品质等等,这也符合大多数人的心理;而极少部分人则由于地域因素,或是竞争因素,环境因素等原因从而选择到农村工作。
6.您认为目前的就业环境是否存在就业歧视现象A 是B 否选项 A B 选择人数 120 14 比例89.5%10.5%12089.50%1410.50%020406080100120是否调查人群是否认为就业歧视现象存在选择人数比例7.您认为就业歧视的存在是A 很正常B 难以避免的C 可以避免的选项 A B C 选择人数 30 84 20 比例22%63%15%调查对象对于该现象的看法22%63%15%很正常难以避免的可以避免的8.您认为招聘单位在同等条件下更倾向于雇佣男性?A 非常不同意B 较不同意C 不确定D 较同意E 非常同意选项 A B C D E 选择人数 1022 18 72 12 比例7.5%16.5%13.4%53.7%8.9%调查人群对男性更受青睐的看法10221872127.50%16.50%13.40%53.70%8.90%020406080非常不同意不确定非常同意选择人数比例由6、7、8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目前女大学生就业歧视现象的确是广泛存在。
大学生对职场性别歧视的认知调研报告
大学生对职场性别歧视的认知调研报告摘要: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对职场性别歧视的认知进行调研分析,深入了解了大学生对于性别歧视现象的认识和看法。
调研结果显示,大学生对职场性别歧视的认知水平较高,普遍认为性别歧视对职业发展造成了不公平的影响。
同时,文章提出了一些解决职场性别歧视问题的建议,包括加强性别平等教育、完善法律法规以及增加组织与企业的性别平等意识。
1. 引言性别平等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议题,备受关注。
职场性别歧视作为其中的一个方面,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本文旨在通过对大学生的调研,了解他们对职场性别歧视的认知水平,以期为解决职场性别歧视问题提供参考依据。
2.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共有500名大学生参与,涵盖不同专业和年级。
问卷主要包括性别歧视现象的描述以及对其认知的问题。
3. 调研结果3.1 性别歧视现象的认知大多数参与者(80%)表示对职场性别歧视现象有所了解,他们普遍能够准确描述性别歧视的表现形式,如薪资差距、晋升机会的不公平等。
此外,调研结果还显示,女性学生对性别歧视的认知更为深刻,对职场性别歧视问题更为敏感。
3.2 对性别歧视认知的评价参与者对性别歧视现象的评价较为一致,认为性别歧视妨碍了个体的职业发展,使得个体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
另外,还有一部分人认为性别歧视现象对整个社会平等进步产生了负面影响。
4. 影响职场性别歧视认知的因素4.1 社会文化因素社会文化对个体的认知形成有着重要影响,大学生的性别歧视认知很大程度上受到社会文化的塑造。
家庭教育、媒体传播都对大学生对性别歧视的认知产生了影响。
4.2 教育因素性别平等教育的缺失导致了一些大学生对职场性别歧视认知的不足。
加强性别平等教育,帮助大学生全面认识性别歧视的害处,有助于提升他们对性别歧视问题的认知水平。
5. 解决职场性别歧视的建议5.1 加强性别平等教育学校应该加强性别平等教育,将性别平等概念渗透于各个学科中,培养学生的性别平等意识,提高对性别歧视的敏感度。
性别歧视现状与对策研究报告
性别歧视现状与对策研究报告一、引言性别歧视是指在为人们提供一定待遇、机会和权利方面,对性别不同的人实行差别对待。
性别歧视是一种社会现象,既深受人们的痛恨,又屡禁不止,在各个领域都存在。
在本研究报告中,我们将探讨性别歧视的原因,现状以及对策,以期在自己的有限能力范围内提供一些帮助和启示。
二、性别歧视的原因性别歧视的根源在于人们的思想观念,传统的文化观念导致了人们对女性的不平等看法。
另外,某些行为也会导致性别歧视的产生,例如:性别歧视的宣传影响、劳动力市场上的偏见和妇女婚育等的影响、以及婚姻等家庭事务上的影响等。
三、性别歧视的现状1.教育领域。
近些年,女大学生的比例不断提升,但是在一些学科方面,如工程学科、计算机科学和数学等领域,女性申请者仍然少。
2.就业领域。
女性参与劳动力市场的比例逐渐提升,但是,女性工资普遍低于男性,而且女性占据高级管理职位的比例较少,这表明性别歧视在就业方面仍然存在。
3.政治领域。
尽管女性的政治参与度在某些国家和地区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公共领域的多数职位和权力仍然由男性掌握。
四、性别歧视的对策1.加强教育。
要促进性别平等,根子上的解决途径是强调教育,提高性别平等的观念和意识,在教育体系中鼓励男女平等参与。
2.制定政策。
政府应当制定有针对性的国家性别平等政策,以推进性别平等,在福利保障、就业和激励女性进入相对较少的学科领域等方面给于支持。
3.加强组织动员。
加强宣传,提高公众对性别歧视的认识,营造女性参与的氛围,让每个人都能够行动起来。
五、结论本报告研究了性别歧视的现状和对策,根据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的分析,我们应该更加积极地推进性别平等,加强性别教育,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加强对女性的组织动员。
只有全社会共同参与,才能消除性别歧视,让世界更加美好。
黑龙江省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分析与对策研究
黑龙江省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分析与对策研究随着中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体制的不断变化,就业中的性别歧视已成为一个严重且不可忽略的问题,社会各界的关注也越来越多。
以黑龙江省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厘清女性就业性别歧视的概念,揭示了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遭遇性别歧视的现状,在广泛借鉴经济学、法学、社会学、伦理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理论的基础上,揭示性别不平等现象背后体制性、结构性因素,并探索合理的建议措施,以解决就业中的性别歧视问题。
标签:黑龙江省;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一、中国对女性就业性别歧视的界定我国律法还没有针对女性就业性别歧视作出明确的概念界定,有关女性就业歧视的规定也是零散分布在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中。
例如,《劳动法》第12条规定:“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不同而受歧视”;第13条规定:“用人单位在招聘新员工时,不得因为性别问题而拒绝符合条件的女性应聘者或者人为地提高女性应聘者的录用标准,以保障女性和男性平等的就业权利。
”性别歧视最权威的定义来源于1979年联合国通过的《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基于性别所作的任何区分、排斥或限制,其结果和目的是损害或否认妇女(无论婚否)在男女平等基础上,认识、享有或行使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公民,或任何其他方面的人权和基本自由。
”这一定义由于其是对各个领域的性别歧视基本内容和相关表现的一个高度概括而被广泛认可。
二、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现状(一)录用条件上的性别歧视据调查,黑龙江省许多应届女大学毕业生曾遇到求职过程中的性别歧视。
审查招聘大学毕业生时,用人单位拒绝女学生是比较常见的现象,一些雇主只招聘男生或者男生优先;一些雇主在招聘条件中没有明确的性别要求,但在实际中以各种理由拒绝雇用女毕业生。
(二)工资收入上的性别歧视“同工同酬,按劳取酬,绩效分配”是在当今社会的基本劳动制度,但实际情况却不是这样,在2011年公布的《二〇一一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显示,男女毕业生之间,存在同工不同酬的性别歧视现象。
大学校园内的性别歧视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
大学校园内的性别歧视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在当今社会中,性别平等被视为一项重要的价值观和原则。
然而,即使在大学这个 supposedly 知识普及和尊重多元的环境,性别歧视问题仍然存在。
本文将对大学校园内的性别歧视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性别歧视问题的存在1.社会文化背景社会文化背景对大学校园内的性别歧视问题有着深远影响。
在传统观念下,男性被认为更具竞争力、更适合领导角色,而女性被刻板地认为更适合于家庭和辅助角色。
这种养成的思维方式也不经意地渗透到大学校园中,导致男性被赋予更多的机会和资源,而女性则面临着诸多限制。
2.职业和学术领域的性别偏见在特定的职业和学术领域中,性别偏见仍然存在。
某些专业如工程学、计算机科学等,仍然被普遍认为是男性的领域,女性在这些领域中面临着更多的困难和挑战。
而在文学、护理等领域,女性则面临着被贴上“不够聪明”或“不够强大”的标签。
二、性别歧视问题的影响1.学术成就受阻由于性别歧视的存在,女性学生在大学中可能面对课堂参与度低、优秀成绩被低估等问题,这直接影响了她们的学术成就。
同时,性别歧视也会对女性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造成负面影响。
2.就业机会受限在大学毕业后,性别歧视问题也会对女性就业机会产生不利影响。
一些雇主可能更倾向于选择男性,认为他们更适合于领导职位,这使得女性面临着就业歧视和薪资差距的问题。
三、对策研究1.加强性别平等教育学校可以通过开设性别平等教育课程来提高师生的性别平等意识。
这些课程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性别歧视问题的存在,并培养他们对于性别平等的尊重和关注。
2.建立公平评价机制学校应该建立公平的评价机制,不论性别,只根据能力评价学生的学术成就。
在课堂上,教师应积极鼓励女性学生的发言,并给予她们应有的肯定和支持。
3.提供更多职业发展机会学校应该为女性学生提供更多参与实习、科研和领导项目的机会,打破性别壁垒,使女性学生能够获得更多的职业发展机会,提高就业竞争力。
性别歧视数据调查研究报告
性别歧视数据调查研究报告性别歧视数据调查研究报告引言性别歧视是一个长期存在且普遍存在于社会各个领域的问题。
尽管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性别不平等的现象仍然存在于我们的社会中。
为了深入了解性别歧视的现状和影响,我们进行了一项数据调查研究,旨在揭示现代社会中不同领域的性别歧视情况,并提出一些建议以促进性别平等。
调查方法我们采用了一种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方法,结合了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
我们邀请了1000名参与者,男女各半,涵盖了不同年龄、教育背景和职业等因素。
问卷包括一系列关于性别歧视的问题,并对参与者进行心理测试以了解他们对性别平等的态度。
此外,我们还对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受访者进行了深度访谈,以获取详细的观点和经历。
调查结果1.教育领域:调查显示,在教育领域,性别歧视仍然存在。
尽管女性在接受高等教育方面的机会有所提高,但在课堂内外,男女学生之间的待遇仍然存在不公平现象。
女性学生往往受到更多的歧视和性别刻板印象的束缚,而男性学生则更有可能受到更高的评价和奖励。
2.职场:在工作场所,性别歧视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女性晋升的机会相对较少,而且在工资和福利上的差距依然存在。
我们的调查还发现,女性在面试过程中更容易受到性别偏见的影响,过于个人化的问题和对外貌的关注也限制了她们的发展。
3.家庭和家务:性别歧视在家庭和家务分工中也表现出来。
男性往往更容易获得家庭内的决策权,并且女性往往承担更多的家务负担。
这种分工对女性的职业发展和个人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4.社会态度:我们的调查还揭示了社会对性别歧视的态度。
尽管很多人认同性别平等的原则,但在实际行动中,他们仍然存在性别刻板印象和偏见。
这些观念和行为对个体和整个社会产生了负面影响。
建议和解决方案为了解决性别歧视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建议和解决方案: 1.教育改革:政府和教育机构应该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确保男女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受到公平对待。
教育应该强调性别平等的重要性,并提供平等的机会和资源。
中国女性就业歧视问题调研报告分析【三篇】
中国女性就业歧视问题调研报告分析【三篇】女大学生就业既涉及到高层次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同时也象征着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可以说既是一个具有复合性的社会问题,又是一个具有公共性的政策问题,其独特的群体特征及发展的显性化态势,受到了社会与媒体的格外关注。
近年来,各地在促进女大学生就业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一步完善公共政策调控,保证女大学生拥有公平而充分的就业机会,仍有很多工作需要加快去做。
对此,有以下几点思考:思考一:要以贯彻*精神为出发点,搭建平台,优化促进女大学生就业的社会环境党的*报告强调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
要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政府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
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
”女性在家庭、生育等方面承担的责任应该得到社会的理解和同情,但事实上却成为就业不利因素,这些问题让女大学生自己来扛,显然是不合适的,在实现女大学生充分就业方面,政府和高校都应当有所作为,社会决不能充当旁观者。
一要强化政策完善,创造女大学生公平就业的法律环境和制度环境推动政府在以下五个方面作出努力:一是建议政府成立专项基金,给予政策扶持和优惠待遇,对招用女大学生较多的企业给予经济补偿、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
二是建议在政府购买工作岗位、建立健全培训机制中体现社会性别意识,面向女大学生提供优惠政策和扶持,保障女大学生平等接受职业指导、创业培训的机会均等。
三是对可能造成的歧视和不公平现象进行政策限制,同时培养单位和企业的社会责任感。
四是提高女大学生在选调生和大学生村官中的比例。
五是完善社会保障机制,将女职工生育保险由单位承担改由社会统筹或政府公共财政承担,以利益导向促进企业吸纳女大学生就业。
二要强化政策落实,为女大学生就业提供法律保障进一步加大从法律层面保障女大学生平等就业权的力度,特别要推进非公企业严格执行法律规定,消除用人中的性别歧视行为;进一步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明确就业歧视应承担的责任。
女大学生性别歧视调研报告范文
女大学生性别歧视
调研报告
女性就业歧视调研
学校:
小组成员:
工作分布: 报告的大纲,数据汇总调研线上、线下问卷数据分析,表格的制作
目录
摘要 (1)
一、背景概况 (2)
二、调研目的及方案 (2)
(一)调研目的 (2)
(二)调研对象 (2)
(三)调研方法 (2)
(四)调研形式 (3)
三、调研结果及分析 (3)
(一)女性就业歧视现象普遍存在 (3)
(二)人们对女性就业歧视现象的反应 (5)
(三)人们对于女性就业歧视现象的了解程度 (5)
四、解决问题的建议 (6)
(一)政府及企业应转变观
念 (6)
(二)完善妇女就业保护法律体制 (6)
五、参考文献 (6)
附件 (7)
女性就业歧视调研
摘要
就业性别歧视,在1958年国际劳工组织经过的《关于就业和职业歧视公约》的规定中首先提出,“就业中的性别歧视”就是基于性别的任何区别、排斥或特惠,“其后果是取消或损害就业方面的机会平等或待遇平等”。
本文针对中国社会女性就业受歧视问题及大学生就业问题,在网上进行了问卷调研,并对安阳师范校区周边及安阳市区各地进行了问卷调研。
关键词:大学生;女性;就业;性别歧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女性就业歧视调研
学校:
小组成员:
工作分布: 报告的大纲,数据汇总调研线上、线下问卷数据分析,表格的制作
目录
摘要 (1)
一、背景概况 (2)
二、调研目的及方案 (2)
(一)调研目的 (2)
(二)调研对象 (2)
(三)调研方法 (2)
(四)调研形式 (3)
三、调研结果及分析 (3)
(一)女性就业歧视现象普遍存在 (3)
(二)人们对女性就业歧视现象的反应 (5)
(三)人们对于女性就业歧视现象的了解程度 (5)
四、解决问题的建议 (6)
(一)政府及企业应转变观念 (6)
(二)完善妇女就业保护法律体制 (6)
五、参考文献 (6)
附件 (7)
女性就业歧视调研
摘要
就业性别歧视,在1958年国际劳工组织通过的《关于就业和职业歧视公约》的规定中首先提出,“就业中的性别歧视”就是基于性别的任何区别、排斥或特惠,“其后果是取消或损害就业方面的机会平等或待遇平等”。
本文针对中国社会女性就业受歧视问题及大学生就业问题,在网上进行了问卷调研,并对安阳师范校区周边及安阳市区各地进行了问卷调研。
关键词:大学生;女性;就业;性别歧视
一、背景概况
当前社会,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劳动力市场的巨大改革,男女性就业人数越来越多,比例也在逐年增加,但女性与男性之间的就业状况仍存在着显著差异。
在国际劳工组织7日发表题为《职场中的女性:2016趋势》的报告中指出,女性在寻找和维持体面工作方面仍然面临巨大挑战。
目前全球女性工资水平仍然只占男性工资的77%。
报告预测,如果当前趋势持续下去,要彻底消除男女工资差距需要超过70年的时间。
报告中还指出,1996至2016年的20年中,就业市场的性别鸿沟仅缩小了0.6%。
近年来,随着社会和法律界反就业歧视的呼声不断增强,国家政策也部分抑制了歧视现象的发生,这使就业歧视趋向“隐性化”,反就业歧视的任务更加艰巨。
二、调研目的及方案
(一)调研目的
我们国家现在正在大力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女性就业歧视问题与就业障碍严重损伤了女性投身建设祖国的积极性这对于我们和谐社会的建设也是致命的伤害。
通过我们对在校大学生、各学院领导辅导员、南昌市市民、网民等对于女性就业受歧视问题现状的调查将调查结果与理论综合分析并提出合理的建议希望在社会改革的基础上起到一点推动法律完善作用。
同时也期望政府机构能在本国目前的环境条件下实事求是依照法律社会学的逻辑寻求实际可行的对策逐步改善女性就业受歧视的社会现象。
(二)调研对象
本次调研对象是安阳师范学院周围的就业人员,尤其是对各类女性从业者。
在职就业人员对于工作待遇问题十分敏感,特别是女性从业者,她们对于这种社会现象也是深有体会,她们的看法直观准确很有调查意义。
(三)调研方法
社会调查法:通过在安阳师范学院周围的市区中进行问卷调查总结女性就业方面的实际情况,并分析女性进十年来社会地位的变化情况和社会资源分配中的性别结构和性别意识。
实证研究法:通过走访寝室采访一些学生的方法从他们口中了解他们所接触到的社会上关于女性就业受到歧视问题的现象的看法以及感受。
特别是一些女学生对于她们未来的就业她们会有怎样的担忧与建议。
社会性别分析法:主要是通过考察女性与男性面对不同的社会现实、生活期望、经济环境、家庭因素等了解女性可能从这些方面受到怎么样的歧视又会有怎样的表现以及国家政策和社会鼓励在女性就业中起到的作用。
比较研究法:通过世界各国对于禁止女性就业受歧视所颁布的法律、开展过的社会活动以及先进成果的比较取长补短。
(四)调研形式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与访谈、学生宿舍走访等形式。
访谈主要针对部分问卷内容作详细的了解以掌握调查人群对于女性就业受歧视现象的意识及其中存在的问题。
采用不记名的问卷调研方式,共发放问卷100份,收回92份,有效问卷85份,回收率达92%,有效率为85%。
根据问卷回收率及有效率,本次问卷调查成功。
其中由于时间的限制所以在互联网的问卷调查中回收率较低此为不足之处。
其他问卷大多为现场回收,且有小组人员作指导,因此回收率及有效率较高。
调查问卷发放情况如下:
三、调研结果及分析
(一)女性就业歧视现象普遍存在
表1
表2
表3
表4
数据分析:性别歧视是一个社会现意识形态下的非正常反应但是因为有其产生及存在的条件故在现阶段其存在也是有其必然性的。
而随着女性年龄的增长特别是到了生育期性别歧视更加突出。
(二)人们对女性就业歧视现象的反应
表5
数据分析:从这个题目的结果来看,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女性在受到歧视待遇的时候,大部分的人还是选择了无奈忍受和主动辞职应对,仅仅有15%左右的人会选择去据理力争,8.5%的人向有关部门投诉等有效的方法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对女性本身来讲她们已经严重的受到了性别歧视,这种普遍存在的不良现象的影响甚至都让她们无力于用合理的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但也反映了受歧视女性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的淡薄。
(三)人们对于女性就业歧视现象的了解程度
表6
数据分析:从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绝大部分的人对于就业歧视的法律意识非常的淡薄。
仅有2.5%左右的人对这方面的法律非常的了解。
竟然有80.5%的人对这方面的法律是不了解的。
从整体上来讲法律意识的淡泊在一定程度上严重的影响了人们对女性歧视问题的理解和重视。
我们有必要加强对人们在这方面的法律教育,从根本上解决这个社会问题。
四、解决问题的建议
(一)政府及企业应转变观念
1.政府:国际和政府应该为妇女实现就业权创造便利条件提供必要的保障措施这既不是对弱者的庇护也不是给予妇女的恩赐和优惠而是保护妇女人权的基本要求将女性作为一种宝贵的创造型资源致力于对其内在能力的开发这也是消除传统社会形成的社会性别歧视的主要途径。
近二、三十年以来欧美一些国家除了实施一系列强调性别公平和反性别歧视的法律和规定外还专门就提高女性就业比率、促进女性就业质量提高实施带有开发性的政策和项目。
这些措施实质上是通过政府的努力增强妇女经济独立的能力使妇女可以享有平等的经济权利和控制经济资源的能力。
2.企业:在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上,如果雇主宁愿雇用低素质的男性取代高素质的女性,那么其必然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长期下去必将被市场淘汰。
在劳动效益相等的条件下,企业以招收足够数量的女工作为树立自己现代企业形象的标志,也有利于提高本企业的社会信誉和市场竞争力。
同时政府也应采取适当的调控措施促使企业尽早转变观念。
如对女性就提供各种支持和保障措施
的,企业政府可以给予财政、金融、税收和其他经济政策的优惠,促使企业更新观念,这会尽快改变劳动力市场上女性的性别劣势,从而创造有利于妇女就业发展的社会环境。
(二)完善妇女就业保护法律体制
2007年6月29日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劳动合同法》作为劳动方面的基本立法,它的修订加大了对劳动者的保护力度,也将促进企业规章制度规范化,但是仍未涉及男女就业平等方面。
为提高法律的效率,应借鉴一些国家处理性别歧视案件的有效做法,实行男女平等的法律规定。
我国的宪法仅原则性的规定了“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尊重和保障人权”并没有明确规定“禁止就业歧视”及歧视的具体含义和范围。
针对目前普遍存在的就业歧视问题,我们认为有必要在宪法中做出明确规定。
参考文献
[1]张彤,郭蒙,李懿淇.关于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的调查报告[J].调查研究,2011(9):271-272
[2]王平.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63-164
附件一:网上问卷
附件二:线下问卷
女性就业歧视调查问卷1、您的性别:
男女
2、您的年龄:
22-30 31-40 41及以上
3、您的学历:
重点大学本科其他
4、您的专业:
文科理科工科
医科农科其他
5、您的工作岗位:
国有企业
民营企业
教育单位
个体经营者
其他
6、您的工资:
2000以下2000-3000
3000-4000 4000以上
7、您的就业状况:
工作中
离职待业
离退休
自主创业
其他
8、您的工作经验;
1-2 2-5 5年以上
9、您或您周围的人是否遭遇过就业歧视:
是否
10、您所从事的职业男职工比女职工多吗?
是否
11、高薪、管理等领域有女职工明显偏少的倾向吗?
是否
12、女职工比男职工退休年龄早吗?
是否
13、相比男职工,女职工提拔、培训的机会多吗?、
是否
14、男职工比女职工有更好的工作条件吗?
是否
15、面对歧视您会怎样做:
正常接受
不满,但无可奈何
向雇主表示不满
诉诸于法律或舆论渠道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