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3 加法交换律 (1)

合集下载

人教版四年下数学第3单元第1课《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案

人教版四年下数学第3单元第1课《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案

第1课时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学内容教科书P17~18例1、例2,完成P18“做一做”,P19“练习五”第1~5题。

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加法运算律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初步感知加法运算律的价值。

2.在学习用符号、字母表示运算律的过程中,初步发展学生的符号感,逐步提高归纳、推理的抽象思维能力。

3.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探究数学运算律的基本体验和一般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究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探索和理解加法运算律。

教学难点获得探究数学运算律的基本体验和一般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旅行吗?阳春三月,春暖花开,正是外出旅行的好时节,李叔叔准备骑车开始为期一个星期的旅行。

但是李叔叔在旅途中将会碰到很多数学问题,同学们能帮帮他吗?师:好,那我们跟着李叔叔一起进入第三单元的学习——运算律,这节课先来研究“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板书课题: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设计意图】在授课开始时,教师创造性地利用教材,创设了谈话的情境。

由旅行的话题导入,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激起他们的挑战欲,从而引入新课的学习。

二、探究新知,掌握定律1.探究加法交换律。

(1)在情境中初步感知规律。

①师:看,李叔叔今天就遇到了难题。

课件出示教科书P17的主题图和例1。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中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要我们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学情预设】已知李叔叔今天上午骑了40km,下午骑了56km。

要求李叔叔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设计意图】李叔叔骑行的情境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学生对场景、条件、问题都十分熟悉。

这样有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为学生体会运算律提供现实背景。

同时,画出线段图,利用几何直观,方便后面对算理的探究。

②师: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独立列式解答,教师请学生把不同的算式板书在黑板上,并说一说思路。

【学情预设】40+56=96(km);56+40=96(km)。

③师:40+56和56+40这两个算式的计算结果相等,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四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第三单元《加法运算律》课件

四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第三单元《加法运算律》课件
兴趣拓展
同学们认识这位数学家吗?
1+2+3+4+5+…+96+97+98+99 =(1+98)+(2+97)+(3+96)+……+ (46+53)+
(47+52)+(48+51)+(49+50)+99 =99x50 =4950
想一想为什么可以用乘法算?
谢谢聆听
65+276+135+24 =(65+135)+(276+24) =200+300 =500
25+71+75+29+88 =(25+75)+(71+29)+88 =100+100+88 =200+88 =288
43+89+111+57 =(43+57)+(89+111) =100+200 =300
05
为什么第二组的计算更简便?
第二组汇报: 115+132+118+85
=85+115+132+118 =(85+115)+(132+118) =200+250 =450(千米)
计算时使用了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使计算更加简便。
03
课堂小结
什么样的情况下使用加法运算定律能够使计算简便? 当发现算式中的部分加数能够凑成整十整 百数的时候,通过使用加法运算定律改变 运算顺序能够使计算简便。
02
探究新知
大家有跟随父母自驾旅游吗?因为路途较远, 可能有时候需要行驶几天才能到达目的地, 我们需要合理规划每一天的行程。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运算律课件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运算律课件
3源自3.3乘法运算定律-交换结合
• 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 用字母表示:a × b = b× a • 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 • 用字母表示:(a× b)× c=a×(b×c)
4
3.4乘法运算定律-分配
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 用字母表示:(a+b)× c=a×c+b×c
14
4、连除的性质
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除以这两个数的积。 字母表示:a÷b÷c=a÷(b×c) 【或 a÷(b×c)= a÷b÷c 】
15
谢谢
1
8
【加法运算定律】
• 三、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 157+78+322
554+249+146
415+187+113+285
9
【加法运算定律】
• 四、应用题。 小红一家在“十一黄金周去云南旅游,机票花了 3150元,门票花了465元,食宿费花了1235 元,小红一家此次旅游一共花了多少钱?
12
2、连减的性质
• 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 字母表示:a-b-c=a-(b+c) 【或 a-(b+c)= a-b-c 】
13
3、乘法运算定律
①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字母表示:a×b=b×a ②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 字母表示:(a×b) ×c=a×(b×c) • 乘法的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起来一起使用。如:125×78×8=78×(125×8) ③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积 相加。 字母表示:(a+b) ×c=a×c+b×c 【或 a×c+b×c=(a+b) ×c 】

《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新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课件

《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新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课件
学号 1 2 3 4 5 6 7 8 得分 84 89 92 95 88 85 86 91
答:84+89+92+95+88+85+86+91=710(分)
145+271+355=771(人)
答:这个工厂三个车间共有771人。
课后作业
(2)小红看一本故事书. 第一天看了68页,第二天看了84页. 还 剩下116页没看,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 64+84+116=264(页)
答:这本书一共有364页。
课后作业
4. 先计算,再填表。 + 36 78 135 296
课后作业
2.把下面算式与应用的计算律连线。
28+56+144= 28+(56+144) 819+732+181=819+181+732 75+136+25=136+(75+25)
加法的交合律 加法的交换律
62+157+123+38=(157+123)+(38+62)
课后作业
3. 解决问题。 (1)某工厂一车间共有145人,二车间共有271人,三车间共有 355人。这个工厂三个车间共有多少人?
36 72 114 171 332
观察计算结果有什 么发现?
78
114 156 213 374
135 171 213 270 431
296 332 374 431 592
利用加法交换律,有些可以不用计算,直接写答案。
发展思维
【例】在一次语文测试中,某小组同学的得分都不相同。这个 小组同学的总分是多少分?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加法交换律教案(精推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加法交换律教案(精推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加法交换律教案(精推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加法交换律教案第【1】篇〗教学内容:P28例1(加法交换律)P29/例2(加法结合律)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主题图引入观察主题图,根据条件提出问题(1)李叔叔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2)李叔叔三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等等。

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板书。

二、新授练习本上用自己的方法列出综合算式,解答黑板上问题。

教师巡视,找出课堂上需要的答案,找学生板演。

学生观察第一组算式,发现特点。

引导学生观察第一组算式,总结出:40+56=56+40试着再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

根据学生的举例,进行板书。

通过这几组算式,你们发现了什么?学生发现规律: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教师根据学生的小结,板书。

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加法交换律吗?板书:a+b=b+a学生用多种形式表示。

符号表示:△+☆=☆+△引导学生观察第二组算式,总结出:(88+104+96)=88+(104+96)学生观察第二组算式,发现特点。

学生继续观察几组算式。

出示:(69+172)+2869+(172+28)155+(145+207)(155+145)+207通过上面的几组算式,你们发现了什么?学生总结观察到的规律。

教师板书: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这叫做叫法结合律。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加法结合律。

符号表示:(△+☆)+○=△+(☆+○)教师板书:(a+b)+c=a+(b+c)学生根据这两个运算定律,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

三、巩固练习P28/做一做P31/4、1四、小结学生小结本节课学习的加法的运算定律。

今天这节课你们都有什么收获?你能把这些运用于以后的学习中吗?五、作业:P31/3板书设计:加法的运算定律(1)李叔叔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2)李叔叔三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40+56=96(千米)56+40=96(千米)88+104+96104+96+88=192+96=200+88=288(千米)=288(千米)40+56=56+40(88+104)+96=88+(104+96)┆(学生举例)(69+172)+28=69+(172+28)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3.1《加法运算律》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3.1《加法运算律》教案
7. 合作与交流能力:在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环节,学生能够与同学合作交流,培养他们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8. 自主学习能力:通过预习和课堂学习,学生能够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学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七、教学反思与总结
今天上的是一节小学数学课,内容是加法运算律。这节课我试图通过讲解和互动,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现在回想起来,我觉得在教学方法和策略上,我做得还挺不错的。我用了生动的例子和实际的计算,让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运算律的概念。我也设计了小组讨论的环节,让学生能够互相交流,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3.1 《加法运算律》教案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3.1 《加法运算律》教案,主要讲述了加法运算律的概念和运用。学生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并能够运用运算律简化计算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
鼓励学生分享学习《加法运算律》的心得和体会,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六)课堂小结(预计用时:2分钟)
简要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加法运算律》内容,强调《加法运算律》重点和难点。
肯定学生的表节课学习的《加法运算律》内容,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提醒学生注意作业要求和时间安排,确保作业质量。
教师备课:
深入研究教材,明确《加法运算律》教学目标和《加法运算律》重难点。
准备教学用具和多媒体资源,确保《加法运算律》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设计课堂互动环节,提高学生学习《加法运算律》的积极性。
(二)课堂导入(预计用时:3分钟)
激发兴趣:
提出问题或设置悬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进入《加法运算律》学习状态。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加法交换律优秀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加法交换律优秀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加法交换律优秀教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加法交换律优秀教案【第1篇】教具准备:PPT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回忆旧知。

要求学生回忆一下上一节课学过的乘法的运算规律。

(我们上节课学习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那么,大家回忆一下,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公式又是什么呢?)a×b=b×a(a×b)×c=a×(b×c)(黑板板书)(那么加法是否也有同样的规律呢?让我们现在来探讨一下)二、创设情境、操作体验1、由生活引入,通过对话的形式与学生共同探讨交换的含义。

数一数:本班男生的人数和本班女生的.人数,求本班一共有多少人?男生+女生:(26+17)人女生+男生:(17+26)人结果无论哪一种计算方法,计算出来的结果都是相等的。

再举书本上两个例子来说明。

26+17=17+263+2=2+315+20=20+15a+b=b+a(黑板板书)让学生列出不同的算式,分析比较两个算式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突出强调“交换”的意思。

结果表明:两个式子的加数交换了位置,但和不变。

再要求学生自己举一两个例子来试试看。

2、出示题目:同学们的课间活动很丰富,看,有28个男生在跳绳,17个女生在跳绳,23个女生在踢毽子,参加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方法一:先算跳绳的一共有多少人:28+17人,再算全部的人数:(28+17)+23人。

方法二:先算一下女生,再算一下他们加起来一共是多少人:28+(17+23)人。

那么得出:(28+17)+23=28+(17+23)整十(3+2)+5=3+(2+5)(19+12)+38=19+(12+38)整十(a+b)+c=a+(b+c)结果表明,计算出来的结果都是相等的。

3、再举书本中的例子来说明结合的两个数的条件和原因。

57+49=50+7+40+9=50+40+7+9=(50+40)+(7+9)因为50+40=90,90是一个整十数。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3.1《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3.1《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教案

加法的交换律律与结合律教学目标:1、教学技能目标: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并能够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会运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运算。

2、过程方法目标:使学生经历探索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过程,通过对熟悉的实际问题的解决,进行比较和分析,发现并概括出运算律。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并能够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会运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运算。

教学难点:学生将实际问题抽象为用字母表示的一般规律,熟练掌握简便运算的一般规律和基本技巧。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学习加法交换律1、课间操时间,大家都在进行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大家说说你在操场上喜欢玩什么?来看看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提问:从这张图片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提示:今天主要研究加法运算)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①参加跳绳的一共有多少人?②参加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2、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参加跳绳的一共有多少人?学生独立列式, 指名回答,教师板书(28+17=45 17+28=45) 仔细观察,比较一下这两个算式有什么是相同的有什么是不同的?它们的结果呢? (两个加数相同,都是28和17,加数的位置不同,计算结果相同)你们能用一个符号把它们连接以来吗?教师继续板书:28+17=17+283、模仿举例,验证猜想让学生验证,通过分层出示6+2=2+6,让学生模仿举例,并意识到要选取不同的例子,才有说服力。

4、展示交流,归纳概括(1)展示学生作业,并思考每组的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2)这些算式中有交换了两个加数的位置,得数改变的一组算式吗?因此能得出什么结论?5、自主创造,初步建模(1)让学生用符号、字母或文字表示出自己的发现,并反馈交流。

(2)揭示加法交换律,并用字母a和b表示两个加数,写成等式。

(3)加法交换律交换了什么?什么没变?6、教师小结:在很平常的一些四则运算中包含了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我们把这些规律叫做运算律。

人教版四下数学第1课时 加法交换律公开课教案课件

人教版四下数学第1课时 加法交换律公开课教案课件

3.下面的算式符合加法交换律的在( ) 里画“√”。 (1)276+124=180+220 ( ) (2)a+20=400+b ( ) (3)550+240=240+550 ( √ ) (4)a+b=b+a ( √ )
解题指导: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叫作加法交换律 ,要求两个加数不变,只是交换了两个加数的位置。( 1)、(2)题等号左右两个加数发生了改变,因此不是 加法交换律。(3)、(4)题符合加法交换律的定义。
态度。
睨之
3、从神态描写写卖油翁看待陈尧咨射技的句子是

但微颔之 ,表现了他对陈尧咨的射技的 轻视(或轻蔑)的态度;从语言上描写卖 油翁看待陈尧咨的射技的句子是 无他 ,
但手熟尔这句话所包含的道理是 熟能生巧

4、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要虚心地看待自己和别人的长处的道理,这让你想起哪些相 关的名言警句?
解题指导:四(1)班是按照组别计算的:第一组植树56 棵,第二组植树68棵。四(2)班是按时间计算的:上午 植树68棵,下午植树56棵。计算总棵数的时候四(1)班 是用56+68,四(2)班是用68+56,两个加数位置交换, 但大小不变,因此两个班植树的棵数相等。
7.用2、5、7、8、编写4个得数相同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算
但手熟尔这句话所包含的道理是 熟能生巧

4、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要虚心地看待自己和别人的长处的道理,这让你想起哪些相 关的名言警句?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自满人十事九空,虚心人万事可成。 谦受益,满招损。
骄傲自满是我们的一座可怕的陷阱;而且,这个陷阱是我们自己亲 手挖掘的。 —— 老舍

第三单元《运算律》整理与复习-新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 (1)精选全文

第三单元《运算律》整理与复习-新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 (1)精选全文


(3)水果店购进苹果和梨子各40箱。苹果每箱68元, 梨子每箱53元。买苹果比梨子多花多少元? (68-53)×40=600(元) 答:买苹果比梨子多花600元。

5.李大爷家有一块菜地
(如右图),这块菜地
的面积有多少平方米? 9×(21-9) +9×(19+9) =9×12+9×28 =9×(12+28) =9×40 =360m²

乘 法
乘法交换律 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a×b=b×a
运 算
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
定 乘法结合律 两个数,积不变

(a×b)×c=a×(b×c)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 乘法分配律 与这个数分别相乘
(a+b)×c=a×c+b×c


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两个数

4.解决问题。 (1)每本集邮册都是24页,每页都可以插8张邮票。小
峰有这样的集邮册5本,一共可以插多少张邮票?
24×8×5=960(张) 答:一共可以插960张邮票。

(2)彭老师准备给篮球队8名队员每人发一套球衣和一 双球鞋,每套球衣64元,每双球鞋36元。买这些 球衣和球鞋一共需要多少元? (64+36)×8=800(元) 答:买这些球衣和球鞋一共需要800元。
+ 37 +a
加法的运算定律
连线。 360+270+640 62+21+38 527+(303+697)

21+(62+38) 697+527+303 360+640+270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3单元 运算定律-第1课时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学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3单元 运算定律-第1课时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学教案)

第3单元运算定律第1课时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①结合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能用字母式子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初步学会应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体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感受成功的愉悦,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②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初步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和理解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含义。

难点:引导学生抽象概括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教学过程】课堂教学环节问题情境与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媒体应用设计意图目标达成导入新一、创设情境1.引入谈话。

在我们班里,有多少同学会骑车?你最远骑到什么地方?骑车是一项有益健康的运动,这不,这里有一位李叔叔正在骑车旅行呢!(多媒体演示:李叔教学过程设计思路课叔骑车旅行的场景。

)2.获得信息。

问:从中你可以得到哪些信息?(学生同桌交流,然后全班汇报。

)问题是什么?3.解决问题。

问:能列式计算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自己列式并口答。

)学习新知环节二、探索规律1.加法交换律。

(1)解决例1的问题。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40+56=96(千米)56+40=96(千米)问:两个算式都表示什么?得数怎样?○里填什么符号?40+56○56+40,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2)你能照样子再举几个例子吗?(3)从这些例子可以得出什么规律?请用最简洁的话概括出来。

(4)反馈交流。

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5)揭示定律。

问:①知道这条规律叫什么吗?②把加数换成其他任意的数,交换律还成立吗?③怎样表示任意两数相加,交换加数位置和不变呢?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示,好吗?(同桌轻声交流)④交流反馈,然后看书:看看课本上的小朋友是怎么说的。

⑤根据加法交换律对口令。

师:25+65=______ 78+64=______⑥完成课本第18页下面的“做一做”第1题环节2.加法结合律。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加法交换律说课稿(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加法交换律说课稿(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加法交换律说课稿(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加法交换律说课稿【第1篇】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加法的结合律和交换律》。

下面我将分别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数学思想方法和教学过程的设计四个方面来进行详细说明。

教材分析中的思考一、编排顺序对比引发的思考:人教版: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苏教版: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北师版:加法交换律、乘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结合律青岛版:加法结合律、加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思考一:先学习交换律还是结合律?前三版教材都是先学习交换律,从易到难?为什么青岛版教材要先学习结合律,是不是先学习难的结合律,积累活动经验,简单的交换律就直接放手验*?思考二:先学习加法运算律,再学习乘法运算律;还是先学习加乘交换律、再学习加乘结合律?北师版先学习交换律,因为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之间本质的意义都是一样的,同理结合律也如此。

二、探究流程对比引发的思考:北师版:呈现一组算式,观察算式—仿写算式—解释规律—表示规律—应用规律苏教、人教、青岛:具体问题情境引出实例---举例验*—归纳概括—应用规律思考三:先抽象再具体、还是先具体再抽象?我想,先结合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便于依托已有的知识经验,帮助学生体会运算定律的现实背景,更好地理解运算律的意义。

为了将这一点做得比较充分,我觉得在让学生举例验*时,可以举一个到两个这样带有现实背景的问题,做更进一步的补充。

学情分析中的思考本单元教学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

是在学生掌握了四则计算和混合运算顺序的基础上,进一步教学运算律,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运算,掌握运算技巧,提高计算能力。

思考四:学习运算律的意义是什么呢?学习运算律的目标是更好地理解运算,掌握运算技巧,提高计算能力。

但学完运算律进行应用,尤其是进行简便运算时,却是学生最易出错、老师也最头疼的时候。

学生往往看到怎样计算怎样简便的要求,就胡乱往一起凑。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加法交换律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加法交换律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加法交换律教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加法交换律教案【第1篇】教学内容简便运算(加法交换律)教学目标1.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2.归纳并抽象出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会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提升观察、概括和数学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归纳并抽象出加法交换律并会运用运算定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通过例题导入((教材第17页例1。

并用课件上的背景图)李叔叔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1.(借助线段图理解题意问题:李叔叔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让学生自己找图中的已知信息,并问学生用什么法计算?答:把40千米和60千米合起来,用加法计算。

2.(正确列式解答列式:40+56=96(km)此时请学生自主探究,是否还能用另种算式计算?答:也可以用下午骑行的路程加上午骑行的路程,列式为56+40=96(km),所以李叔叔今天一共骑了96Km。

3.(观察对比算式,发现其中规律(1)对比算式40+56=96和56+40=96(2)再多举几个这样的例子15+16=31和16+15=31(((((325+458=783和458+325=783……(3)发现规律(从上面这些算式中发现: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4.(加法交换律的表示方式(1)请同学们用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加法交换律,可以用符号、字母等等表示,试试看。

(2)举例展示归纳总结,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用字母表示为a+b=b+a。

5.(拓展提升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数相加,任意交换它们的位置,和也不变。

例如:137+56+63=137+63+56。

【巩固练习,拓展提高】1.(根据加法交换律填空。

300+600=600+(((((()(((((()+65=65+35(((((78+(((()=43+(((((()((a(+12=12+(((((()(2.(计算下面各题,并用加法交换律验算。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加法运算定律(1)——加法交换律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加法运算定律(1)——加法交换律

3 运算定律【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探索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灵活性。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联系,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理解和认识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教学指导】1.充分利用学生已有感性认识,促进学习迁移。

对于小学生来说,运算定律概括具有一定抽象性。

好在学生通过第一学段学习,对加法和乘法一些运算规律已经有所了解,这是搞好本单元教学有利条件。

在此基础上,本单元教学应着重帮助学生把这些零散感性认识上升为规律性理性认识。

2.注意体现算法多样化、个性化数学课程改革精神,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对于小学生来说,运算定律运用具有一定灵活性,对数学能力要求较高,这是问题一个方面。

另一方面,运算定律运用也为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灵活性提供了极好机会。

教学时,要注意让学生探究、尝试,让学生交流、质疑。

相应地,教师也应发挥主导作用,当学生探究时,仔细观察,认真揣摩学生思路,酌情因势利导,不失时机地给予适度启发;当学生交流时,耐心倾听,洞悉学生真实想法,加以必要点拨,帮助学生讲清自己算法,让其他同学也能明白。

【课时安排】建议共分9课时:第1课时加法运算定律(1)——加法交换律……………………1课时第2课时加法运算定律(2)——加法结合律……………………1课时第3课时加法运算定律(3)——简便计算……………………1课时第4课时减法性质及应用………………………………………1课时第5课时乘法运算定律(1)——乘法交换律……………………1课时第6课时乘法运算定律(2)——乘法结合律……………………1课时第7课时乘法运算定律(3)——乘法分配律……………………1课时第8课时乘法运算定律(4)——简便计算……………………1课时第9课时除法性质及应用1课时【知识结构】第1课时加法运算定律(1)——加法交换律【教学内容】教材第17页例1。

四年级数学(人教版)下册第三单元第1课: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四年级数学(人教版)下册第三单元第1课: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3.
新风商场第一季度电器销售情况统计表
产品名称 彩电/台 冰箱/台 洗衣机/台
一月 385 248 347
二月 415 309 418
三月 537 291 353
合计 1337 848 1118
4.
哪两只手套上数的和是100?连一连。
43和57,25和75,31和69,18和82,4和96
三、课堂小结
40+56 = 56+40
两个数相加, 交换加数的位 置,和不变。
这叫做加 法交换律。
你能再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吗?
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加法交换律吗?
甲数+乙数=乙数+甲数+Βιβλιοθήκη +我会用字母表示。
a+b=b+a
根据加法交换律填空。 300 + 600 = 600 +_3_0_0__ _3_5__+ 65 = 65 + 35 78 + __4_3_ = 43 +_7_8__
再比较下面的两组算式, 你发现了什么?
(69+176)+28 = 69+(176+28) 155+(145+207) = (155+145)+207
三个数相加,先 把前两个数相加, 这叫做加 或者先把后两个 法结合律。 数相加,和不变。 用符号表示: ( + )+ = +( + )
用字母表示:(a + b)+ c = a +(b + c)
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2. 先计算,再填表。
+ 36 78 135 296 36 72 114 171 332 78 114 156 213 374 135 171 213 270 431 296 332 374 431 592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 3.1《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含答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 3.1《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含答案

加油!有志者事竟成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题,结合平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解答难题;一定要镇定,不能因此慌了手脚,影响下面的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 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1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不夯实基础,难建成高楼。

1. 根据加法运算律填空。

99+201=201+ +78= +22x+ =133+x △+= + 160+(39+40)=160+ +39129+(a+71)= a+ + 2. 填一填。

(1)如果用a和b分别表示两个加数,那么加法交换律可表示为____________。

(2)如果用a,b和c分别表示三个加数,那么加法结合律可以表示为______________。

3. 根据加法运算律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28+ =45+ (163+ )+15= +(75+ ) +28= +aa+( +b)=( +50)+ 4. 计算下面各题,并用加法交换律进行验算。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加法交换律优秀教案(精推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加法交换律优秀教案(精推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加法交换律优秀教案(精推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加法交换律优秀教案第【1】篇〗国标本苏教版四年级上册p56-57例题,完成p58的“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探索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初步感知加法运算律的价值,发展应用意识。

2、使学生在学习用符号、字母表示自己发现的运算律的过程中,初步发展符号感,初步培养归纳、推理的能力,逐步提高抽象思维能力。

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1)同学们你们喜欢体育活动吧?谁来说说你最喜欢哪项体育活动?(2)下面请同学们看屏幕(出示图),仔细观察这幅图,你从图上知道哪些信息?(3)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用加法计算的问题?b、参加活动的女生有多少人?c、男生跳绳和女生踢毽子的有多少人?d、参加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都非常好,下面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

二、探索加法交换律:1、(1)要求参加跳绳的有多少人,应该怎样列式计算?指名回答,教师板书:28+17=45(人)(2)还可怎么列式?板书:17+28=45(人)(3)这两道算式都是求什么的人数?结果都是多少?再观察算式它们有什么相同点?不同在哪里?(引导学生说出:加数相同,得数也一样,只不过是把加数的位置调换了一下)。

师:这两道算式的得数相同,都是求的跳绳的总人数。

我们可以用怎样的方法连接这两道算式?(等号)板书:28+17=17+28 这是一个等式,读一读。

(4)你能照样子说出一个这样的等式吗?试试看。

(指名学生回答说,教师把学生说的等式有序地板书在黑板上)。

(5)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等式,你发现每一组的两个算式都有什么共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同桌交流)?(6)从这些例子中,你可以发现什么规律?(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7)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它们的规律表示出来吗?可以用符号、字母、文字等等表示,试试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法交换律
教学内容: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数学下册加法交换律第27、28页。

教学目标:
1.能从实际例子中,观察、概括出加法交换律。

2.理解掌握加法交换律,会用字母公式表示加法交换律。

3.提高观察、概括能力。

教学重难点:
从现实的问题情景中抽象概括出加法交换律。

教学过程:
一呈现事实,形成问题
1. 出示准备题:
27+73 73+27
58+37 37+58
2. 学生计算得数。

3. 请学生观察两组算式,说说有什么发现?是否任意一个加法算式中调换两个加数的位置,都会出现和不变的现象?
4.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猜想——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

5. 问题:这个猜想正确吗?
二验证猜想,形成结论
1.验证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我们可以举更多的例子,符合猜想的例子越多,猜想将被认为越可靠。

女生完成:3024+76 96+237
男生完成:76+3024 237+96
学生汇报答案。

加数相同,调换位置,得数也相同,符合猜想。

2. 同学自己设计一组式题验证,小组交流结果,汇报结论。

3. 这种猜想看起来比较可靠,但我们不可能把符合猜想的例子全部举完,这就给我们的证明留下了遗憾,有没有其他的办法呢?我们来看生活实例。

例:一家电影院,走廊的左边有476个座位,走廊的右边有518个座位,一共有几个座位?(用两种方法计算)
(1)口答列式:476+518 518+476
为什么这样列式?
(2)判断:得数会相同吗?
(3)计算结果,得出结论:476+518=518+476
为什么会相等呢?因为根据加法的意义,这两个算式都是把两个相同的部分合并起来,所不同的只是加数在算式中的位置,它们的意义是一样的。

所以,在加法算式中,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4. 揭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加法交换律”(板书)
5. 学生自学书本、质疑。

6. 小结:
(1)什么是加法交换律?
(2)用字母a、b表示加法交换律。

板书:a+b=b+a
三应用成果,巩固知新
1.“练一练”
先计算出得数,再用加法交换律进行验算。

问:验算方法运用什么运算定律?
2.“练一练”
(1)分组完成。

(每组一生板演,比赛形式进行)
(2)指名说出验算方法和根据。

四反思过程,学会学习
1.这节课我们发现了什么?是怎样获得证明的?(举例证明——意义论证)
2.这一规律已有哪些运用?
3. 质疑:满足“和不变”这一要求,有没有其他可能?
如:37+73=()+()
在()中可以填哪些数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