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关系学(第二版)PPT (6)[41页]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二 合意
所谓合意,即心意相合,达成价值共识。一个优秀的公关人理应对人的心灵和意义世界保持高度敏感,进而 契合同情,如出一心,如冰融水。这就进入了无法在理论上阐释的心心相印境界。但是,我们仍然需要找到 一些相对明确、可行的方法,以创造组织与利益相关者的合意空间。 (一)建立共意空间 公关对话范式所倡导的合意,首先是求同存异的结果,而非强压或诱导之下的屈从与趋同。求同,即最大限 度寻求共意共识;存异,即直面异议冲突,但在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之前将其悬置。这是有关求同存异的标 准解释——求大同、存小异。实际上,多元主体面对多元价值的选择,求小同、存大异又何妨?合意的前提 是尊重多元立场,而非一元化或者多数对少数的简单胜出。大小、多少并非关键,重要的是要有求同的诚意 和智慧,也要有存异的勇气和美德。 为达成共意预留一个情感和态度空间。从对话、交往上看,所谓事缓则圆并非消极怠惰、无所作为,而是在 共意达成之前,各方皆唤起和投入积极的情感,以开放、坦诚的态度共同面对问题。只要情感纽带不被切断, 态度空间不致坍塌,对话、超越和求同的可能性便一直存在。
wenku.baidu.com
一 倾听
第一节
倾听意味着让彼此拥有充分的诉说的权力和机会,让每一方都成为直面问题的主人,这本身即是解决问题的 过程。因此,倾听意味着赋权——承认对方的主体性,也意味着成就互为主体的主体间性。同时,倾听不只 是于对话中了解事实、获取信息,它所成就的是一个充盈着尊重、互信、和谐的场域。 公关为对话而生,而对话的前提是倾听。作为组织的耳目喉舌,公关的基本职能便是倾听、体察利益相关者 的心声,进而发出呼应、合鸣。我们主张从两个层面把握公关的倾听职能: (一)作为一种伦理选择的倾听 公关要把倾听视为一种伦理选择,将其还原为开放、平等、真诚交流的一种方式、姿态和力量,即最简单的 “你说我听”。我在倾听中搁置己见,同时审视你的观念和想法;随后,你我共同打通意义空间,确立和强化 共识;对于分歧,要么达成妥协,要么承诺持续对话,寻找长远的解决方案;即使并无解决方案,也不必非 要激烈对抗、一决高下。这种“共同思考”和“思考共同”、持续对话、调和冲突的观念,不只是一种策略安排, 而且是一种超越性的伦理选择。
第一节
一 倾听
现代,舆情监测方法大体有如下几种:民意和市场调研、媒体报道监测、专家意见采集、特殊部门的情报搜 集、公众反馈(如质询、投诉、上访)等。近年来,随着大数据技术和智能算法的兴起,网络舆情监测亦流 行起来。网络舆情监测可以海量采集、精准计算和系统研判利益相关者意见,以期有效呼应各方关切。较之 传播的民意和市场调研手段,网络舆情监测有着明显优势:一是高效处理海量信息,二是实施动态存储和计 算,有利于数据的历史比较;三是整合性、开放性强,宏观与微观、整体与局部、群体与个体、长远与当下 的舆情境况和趋势皆可呈现。网络舆情监测主要可以处理三类信息:一是采集与组织生存、发展有关的日常 舆情信息,譬如利益相关者对组织形象、政策、产品、服务的一般性意见和整体评价;二是抓取、辨识与组 织直接或间接相关的风险和危机信息,以提前预警,做好应对准备;三是研判宏观的舆论生态,譬如新政策、 新风尚对组织和利益相关者的影响。 网络舆情监测要有科学的指标和算法,更需要一支专业的分析团队。指标设计要视组织的具体需求而定,但 一般至少包括两大类:描述性指标和意见性指标。前者是指采集和计算利益相关者对组织及其行为的客观陈 述,即事实层面的舆情;后者是指采集和分析利益相关者表达出来的立场、态度和情绪,即价值层面的舆情。
新编21世纪新闻传播学系列教材·传播学系列
公共关系学(第二版)
胡百精
中篇 第六章~第九章
中篇理论地图
第九章
公 共 关 系 对 话 范 式 (下)——价 值 之 维 第一节 响应路径 第二节 倡导路径 第三节 共创路径
第一节
响应路径
一 倾听 二 合意 三 关爱
本章
本章进入公关对话范式“事实价值”模型的价值之维。第七章已经探讨了价值之维的一级路径——建立信任、 分享意义,因此本章的重点是依次考察三个二级路径——响应、倡导和共创。第一节为响应路径及其三个三 级路径:倾听、合意、关爱;第二节为倡导路径及其三个三级路径:价值观管理、共同体理想、公共精神; 第三节为共创路径及其三个三级路径:舆论的结晶、积极信任、多元同一的价值体系。 在价值之维三个二级路径的关系上,响应主张组织对利益相关者价值选择的顺应和尊重,即在超越事实之维、 利益对话的基础上,彼此进入共同的价值语境;倡导是顺应前提下的创造,即在对话中增进、提升组织与利 益相关者之间的价值认同,乃至共同引领公共精神;共创则指向公关对话的最高层级——凝结组织与利益相 关者的共同信念,构建基于稳定信念之库的话语秩序,对社会、民族、国家和人类向着大同理想靠近有所助 益。
二 合意
第一节
(二)转换角度与尺度 人对事物的认识和相应的价值判断,总是存在特定的视角和尺度。视角越多元,尺度越宽广,认识和判断也 就越全面。有效的对话,不仅要围绕各方既有的所知所见展开,而且要持续转换角度与尺度。 巴赫金使用了视域剩余、外在性和超在性等三个概念来说明主体之间的对话关系。所谓视域剩余就是己所不 见,譬如若无镜子,一个人便看不到自己的脸和后面。人皆生活在感性、表象、偏见的世界,有所不见是再 正常不过的事情了。而对话的他者则可以提供新的视角,弥合自我的视域剩余,拓展自我的外在性。在这一 意义上,他者扮演了自我的延伸者、 视角补充者的角色,使自我获得了完整的主体性。作为专业化、职业化的沟通管理手段,公关的一个重要使 命是调适、转换对话者之间事实与价值判断的角度,借由多元角度弥合各方的视域剩余。一旦对话者获得更 充分的正知正见,达成合意、共识的机会和可能性便会增加。专业的对话方案理应包括有意识的视角转换和 视域融合,而非加剧各方对认知对象某一局部、面向的琐细纠缠。
一 倾听
第一节
非常不幸,倾听在工具理性主导的现代社会竟成了“一不小心遗失”的道德修养。人们聚集到一起,更多的是 为了谋事、赚钱和胜出,每一个人都是表达者、被迫的或虚伪的倾听者。一方面,这是传播科技进步的必然 结果——发达的技术工具持续冲破交流的时空局限,通过电话和网络可便利地“知会对方”,面对面的真诚倾 听变得稀缺。另一方面,功利主义的交流观压倒了专注倾听的人格修养,我坐在你对面,不过是因为事功上 的工作或合作,脸上、心间刻着“漠然”二字。 (二)作为决策支持手段的倾听 在信息爆炸、众声喧哗的新媒体时代,组织应基于大数据、社会化计算等新技术手段,开发、利用舆情监测 系统来倾听民意。 所谓舆情监测是指整合互联网信息采集技术及信息智能处理技术,通过对互联网海量信息自动抓取和计算, 了解网络舆论动态,为组织决策提供数据化、趋势性的支持。这是一种技术化、制度化的努力,即借助专业 技术平台和管理工具实现对利益相关者意见的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