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产蛋白酶菌株的筛选

合集下载

产蛋白酶菌的筛选及产酶条件优化

产蛋白酶菌的筛选及产酶条件优化

大庆师范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蛋白酶产生菌培养条件的条件优化院(部)、专业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方向微生物学学生姓名朱琳学号200901122598指导教师姓名张亦婷2013年06月01日摘要采用大庆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花园附近土壤、农田土壤及体育场附近土壤作为样品,并从中筛选分离并得到产蛋白酶能力较高的菌株,经过初步鉴定该菌株属芽孢杆菌。

通过对其产酶条件进行优化,结果显示该菌产酶最佳碳源为质量浓度15g/L的乳糖,最佳氮源为质量浓度20g/L的尿素,最适初始pH值为6.5,最适发酵温度为35℃。

关键词:菌种筛选;鉴定;蛋白酶;条件优化AbstractThe sewage treatment plant soil near east institute, soil and soil samples near farms .Using milk hydrolysis circle screening model separating screening in high ability get protease whr1 strains. Preliminary appraisal of the fungus belong to bacillus. After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condition, the capability of whr1 was improved, the optimal condition is: carbon source is sucrose 15g/L; nitrogen source is Yeast extract 20g/L, the pH is 6.5; fermentation temperature is 35℃.Key words:Screening;Identified;Protease;Conditions optimization目录摘要 (1)Abstract (2)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3)2.2.2 实验材料 (3)2.2.1 菌株筛选 (3)3.1 菌株筛选 (6)3.1.1 菌株的分离筛选 (6)2.3 条件优化 (7)2.3.1 不同碳源对产酶的影响 (7)2.3.3不同氮源对产酶的影响 (8)2.3.4 培养基不同初始pH值对产酶的影响 (9)2.3.5 不同温度对产酶的影响 (10)4 结论 (10)11 引言蛋白酶是催化蛋白质中肽键水解的酶,是一类广泛应用于皮革、毛皮、丝绸、医药、食品、酿造等方面的重要工业用酶,也是目前世界上产销量最大的商业酶,其市场占有率约占整个商品酶销售量的60%,微生物蛋白酶从微生物中提取,不受资源、环境和空间的限制,具有动物蛋白酶和植物蛋白酶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北京理工大学生物实验产蛋白酶菌种的分离与纯化

北京理工大学生物实验产蛋白酶菌种的分离与纯化

产蛋白酶菌种的分离与纯化--初筛一、目的要求1 学习蛋白酶产生菌的筛选方法。

2 掌握稀释涂布平板法从自然环境中分离纯化微生物的基本操作技术。

3 进一步熟练和掌握微生物无菌操作技术。

二、基本原理土壤是微生物生长的大本营,所含微生物无论是数量还是种类都是极其丰富的,因此土壤是微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是发掘微生物资源的重要基地,可以从中分离纯化得到许多有价值的菌株。

工业微生物菌种最初都来自于自然界。

但是自然界中微生物种类繁多,而且都是混居在一起的,要获得工业发酵菌株,首先必须把它们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分离出来。

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获得只含有某一种或某一株微生物的过程称为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

常用的方法有:简单单细胞挑取法和平板分离法。

本实验用平板分离法。

平板分离法操作简便,普遍用于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

其基本原理包括两个方面:(1)选择适合于待分离微生物的生长条件,如营养,酸碱度,温度和氧等或加入某种抑制剂造成只利于该微生物的生长,而抑制其他微生物生长的环境,从而淘汰一些不需要的微生物。

(2)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形成的单个菌落可以是由一个细胞繁殖而成的集合体。

因此可通过挑取单菌落而获得一种纯培养。

获取单个菌落的方法可通过稀释涂平板法或平板划线等技术完成。

值得指出的是从微生物群体中经分离生长在平板上的单菌落并不一定保证是纯培养。

因此纯培养的确定要经过一系列的分离与纯化过程和多种特征鉴定方能得到。

蛋白酶是一类重要的工业用酶制剂,它能将蛋白质分解成短肽甚至氨基酸。

根据三氯乙酸能将酪蛋白变性从而产生沉淀这一原理,可在平板培养基上直接筛选蛋白酶产生菌株。

产酶菌株能将酪蛋白水解成小分子物质,菌落周围不形成沉淀蛋白而出现透明圈,根据透明圈大小还能判断产酶活力。

三、实验器材与试剂1 样品土壤样品。

2 培养基酪素培养基配方如下:葡萄糖0.5gNaCl 5gK2HPO4 0.5gKH2PO4 0.5g干酪素10g蒸馏水1000ml琼脂20gpH 7.5115℃灭菌30min。

微生物实验设计-产蛋白酶菌株的筛选

微生物实验设计-产蛋白酶菌株的筛选

微生物实验设计-产蛋白酶菌株的筛选产蛋白酶菌株的筛选级分离一、实验原理自能够产生胞外蛋白酶的菌株在牛奶平板上生长后,其菌落周围可形成明显的蛋白水解圈,水解圈与菌落直径的比值,常被作为判断该菌株蛋白酶产生能力的初筛依据。

将腐烂的大豆浸泡液中的细菌接种在含有酪素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

由于产蛋白酶菌株能在干酪素的培养基上形成无色透明圈,因此能将产蛋白菌株分离出来,分离出来的菌株经再次培养,就可获得纯种产蛋白酶的菌株。

二、实验器材1.菌种:从大豆浸泡液中获得2.培养基:(1)PDA斜面培养基:马铃薯200g,蔗糖20g,琼脂20g,水1000ml.马铃薯去皮,切成块,煮沸半小时后用纱布过滤,再加糖及琼脂,溶化后补水至1000ml,121℃灭菌30min备用。

(2)干酪素琼脂培养基:干酪素4.0g,用20ml 0.1mol/L NaOH溶液溶解后再加20g琼脂,加蒸馏水煮沸加水至1000ml 121℃灭菌30min备用。

3.试剂:无菌水。

4.仪器:天平,电磁炉,烧杯,无菌试管,无菌培养皿,高压灭菌锅,锥形瓶,接种环,涂布棒,酒精灯,恒温培养箱。

三、实验步骤1.将腐烂的大豆放入无菌水中浸泡,制成细菌悬浮液。

2.用涂布棒蘸取菌液接种于PAD培养基中,26℃培养48h。

3.倒置于酪素琼脂培养基平板上,37℃培养24h。

4.挑取培养好的菌落接种于平板上,28℃培养48h。

5.观察各菌落周围形成的透明圈的情况。

6.选取透明圈较大的三个菌落分别接种在干酪素琼脂培养基上,28℃培养48h。

7.观察受否为单菌落,若为单菌落且有透明圈,则为纯种产蛋白酶菌株。

若有杂菌,则需要重复步骤6,直到培养出纯菌为止。

参考文献[1]代玉梅.蛋白酶高产菌株的筛选鉴定及酶学性质研究[D].青岛:青岛大学,2008.[2]黄志强,林白雪,谢联辉.产碱性蛋白酶海洋细菌的筛选与鉴定[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5(4):416-420.。

酶工程实验指导

酶工程实验指导

酶工程实验指导西南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2009年3月实验一产蛋白酶菌株的分离一、实验目的学习胞外生产微生物菌种的分离选择,熟悉分离菌种的基本操作。

二、实验原理工业上常用的生产酶的微生物有许多,重要的有枯草杆菌和真菌中的曲霉等等,它们都能产生耐热的芽孢或分生孢子,分离这类菌种时可采取先进行一定的热处理杀灭其它营养细胞,提高该菌株的相对数目。

根据胞外酶能分泌到培养基的特点,采用一定的方法在培养基上形成单菌落分泌的酶形成的“水解透明圈”,可对产酶的微生物的产酶能力(活力)进行初步估计、分离高产酶的微生物。

三、试剂、仪器高压灭菌锅,天平,无菌超净工作台,培养皿(8套/组)、试管(2支/组)、三角瓶、烧杯、酵母膏,蛋白胨,NaCl、琼脂粉,奶粉三、操作步骤1、带菌土壤的热处理称取1g带菌土壤湿润后放入80℃烘箱处理30min。

2、分离选择培养基的配制,各组按下列比例配制120ml培养基:奶粉2g ,自来水50ml,装入50ml三角瓶琼脂1.8g ,NaCl 0.5g,自来水70ml,装入100ml三角瓶自来水50ml,装入50ml三角瓶取50ml烧杯一个,放入5支带帽5ml离心管,灭菌备用。

分别封口,常规灭菌(121℃、20min),灭菌后待冷却至不太烫手时混合上述液体,按无菌操作要领迅速倒平板8个,其中4个加有0.2ml不同稀释倍数(操作5)的样品液(菌悬液),迅速混合冷却形成平板,余4个平板冷却后用于涂布筛选。

3、稀释制备菌液,取5支灭菌带帽5ml离心管,各加入无菌水3.6ml备用;将热处理过的土壤放入无菌50ml烧杯中,加入无菌水10ml,搅拌后静置片刻,上层液体为微生物悬液,按下法稀释微生物悬液:在第一支试管中加入0.4ml微生物悬液,混合均匀后再取0.4ml到第二支试管中混合,从第二支试管中再取0.4ml到第三支试管中,以此类推。

4、斜面培养基配制:配制100ml LB培养基,加入1.5g琼脂粉、蛋白胨1.0g、酵母膏1.0g、NaCl、1.0g加水到100ml,调节pH=7,加热融化后,各组倒斜面培养基2 支,灭菌备用。

02 实验二 产中性蛋白酶芽孢杆菌的诱变育种

02 实验二 产中性蛋白酶芽孢杆菌的诱变育种

第二次实验:
(二)诱变处理:

预热:在正式照射前,应先开紫外线30min,让紫
外灯预热。

搅拌:取5ml制备的菌液加到直径9cm培养皿内,放
入一无菌磁力搅拌子,然后置磁力搅拌器上、15W
紫外线下30cm处。

照射:打开皿盖边搅拌边照射,所有操作必须在黑
暗或红灯下进行。
第二次实验:
(三)培养:

稀释:在红灯下分别取未照射的菌悬液(作为对照)
五、参考文献
一、目的意义
1、通过紫外线诱变的方法,筛选获得一
株高产中性蛋白酶的突变菌株。
二、材料方法
关键技术:

实验原理
技术路线
紫外线诱变
紫外线诱变育种的原理 紫外线的波长在200~380 nm 之间,但对
诱变最有效的波长仅仅是在253~265 nm,一
般紫外线杀菌灯所发射的紫外线大约有80% 是254 nm。
紫外线诱变的主要生物学效应是由于DNA
变化而造成的,DNA 对紫外线有强烈的吸
收作用,尤其是碱基中的嘧啶,它比嘌呤更 为敏感。紫外线引起DNA 结构变化的形式 很多,如DNA 链的断裂、碱基破坏。但其 最主要的作用是使同链DNA 的相邻嘧啶间 形成胸腺嘧啶二聚体,阻碍碱基间的正常配 对,从而引起微生物突变或死亡。
(五)突变株的筛选
1. 初筛(以量为主) 方法需简便、快速
2步
初筛 复筛
(1)利用形态变异:需预先测定形态与产量的相关性 (2)根据平板颜色反应直接挑选 透明圈法(蛋白酶、脂肪酶、纤维素酶); 抑菌圈法(抗生素); 变色圈法(柠檬酸)、显色圈(氨基酸); 沉淀圈法(外毒素) 透明圈直径(H)/菌落直径(C):产量高低(初筛指标) 2. 复筛(以质为主,定量测定) 摇瓶培养,直接检测所需产物

生物采油解堵剂中产蛋白酶菌株的筛选及培养条件优化

生物采油解堵剂中产蛋白酶菌株的筛选及培养条件优化

作者简介 : 左佳敏( 9 3 , , 1 8 一) 女 硕士研究生 , 主要从 事天然 产物 资源化学方面 的研究

9 ・ 6
第 2 期
左佳 敏 等 : 物 采 油解 堵 剂 中 产 蛋 白 酶 菌株 的 筛选 及 培养 条 件 优 化 生
1 1 2 培养 基 ._
无 机 营养 液 ( / ) Na 1 . ; g L : C 0 NH4 1 . ; S . 2 K2 O ・H2 . ; NO . ; 3 C 1 Mg O4 0 ; HP 4 3 O 0 2 Na 30 2 KH2 O 0 0 P 4
1 材 料 与方 法
1 1 材 料 .
1 1 1 菌株 . .
从 大 庆油 田原 油样 品 中筛选 得到 菌种 , 经部 分生 理 生化实 验及 1 Sr 6 DNA鉴 定 为铜绿 假单 胞菌 .
收 稿 日期 :0 2—0 21 2—2 ; 8 编辑 : 志平 任 基 金 项 目 : 宁 省 工 业 攻 关 计划 项 目(0 92 0 3 辽 20 2 30 )
酪素 培养 基[ ( / : g L) KH2 O4 . 6 Mg O . ; n 1 0 0 4 N C . 6 NaHP 4 7 O 1 O ; P 3 ; S 40 5 Z C 2 . 1 ; a 1 1 ; 2 O ・ H2 . 7 0 0 C C 2 . 0 ; e O . 2 干酪 素 4 琼 脂 2 . ; 离子 水 10 0mL p 6 5 . . a 100 2 F S 4 0 ; 0 ; 0 0去 0 ; H . ~7 0 以上 培养 基使 用前 在 1 1℃ 、 . a 2 0 1MP 条件 下 灭菌 3 i. 0r n a

微生物实验设计-产蛋白酶菌株的筛选

微生物实验设计-产蛋白酶菌株的筛选

产蛋白酶菌株的筛选级分离一、实验原理自能够产生胞外蛋白酶的菌株在牛奶平板上生长后,其菌落周围可形成明显的蛋白水解圈,水解圈与菌落直径的比值,常被作为判断该菌株蛋白酶产生能力的初筛依据。

将腐烂的大豆浸泡液中的细菌接种在含有酪素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

由于产蛋白酶菌株能在干酪素的培养基上形成无色透明圈,因此能将产蛋白菌株分离出来,分离出来的菌株经再次培养,就可获得纯种产蛋白酶的菌株。

二、实验器材1.菌种:从大豆浸泡液中获得2.培养基:(1)PDA斜面培养基:马铃薯200g,蔗糖20g,琼脂20g,水1000ml.马铃薯去皮,切成块,煮沸半小时后用纱布过滤,再加糖及琼脂,溶化后补水至1000ml,121℃灭菌30min备用。

(2)干酪素琼脂培养基:干酪素4.0g,用20ml 0.1mol/L NaOH溶液溶解后再加20g琼脂,加蒸馏水煮沸加水至1000ml 121℃灭菌30min备用。

3.试剂:无菌水。

4.仪器:天平,电磁炉,烧杯,无菌试管,无菌培养皿,高压灭菌锅,锥形瓶,接种环,涂布棒,酒精灯,恒温培养箱。

三、实验步骤1.将腐烂的大豆放入无菌水中浸泡,制成细菌悬浮液。

2.用涂布棒蘸取菌液接种于PAD培养基中,26℃培养48h。

3.倒置于酪素琼脂培养基平板上,37℃培养24h。

4.挑取培养好的菌落接种于平板上,28℃培养48h。

5.观察各菌落周围形成的透明圈的情况。

6.选取透明圈较大的三个菌落分别接种在干酪素琼脂培养基上,28℃培养48h。

7.观察受否为单菌落,若为单菌落且有透明圈,则为纯种产蛋白酶菌株。

若有杂菌,则需要重复步骤6,直到培养出纯菌为止。

参考文献[1]代玉梅.蛋白酶高产菌株的筛选鉴定及酶学性质研究[D].青岛:青岛大学,2008.[2]黄志强,林白雪,谢联辉.产碱性蛋白酶海洋细菌的筛选与鉴定[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5(4):416-420.。

土壤中高产蛋白酶菌株的筛选鉴定及发酵条件优化

土壤中高产蛋白酶菌株的筛选鉴定及发酵条件优化

土壤中高产蛋白酶菌株的筛选鉴定及发酵条件优化耿芳;杨绍青;闫巧娟;刘军;龚思怡;江正强【摘要】从海南土壤中筛选得到一株高产蛋白酶的菌株,并对其进行菌种鉴定、产蛋白酶发酵条件优化及蛋白酶分子质量测定.经筛选,得到一株高产蛋白酶的菌株,编号为CAUH83,蛋白酶活力达到126 U/mL.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及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菌株CAUH83为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通过单因素试验优化,确定该菌株产蛋白酶的最优发酵条件:大豆粉3.0%、蔗糖3.0%、初始pH 6.0、培养温度30 ℃、培养时间48 h.在此优化发酵条件下,该菌株产蛋白酶酶活力达到1 932.3 U/mL,较优化前提高15.3倍.通过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酶谱分析表明该蛋白酶分子质量约51 kDa.%A strain with high yield protease was isolated from soil sample of Hainan. The identification, fermentation conditions optimization and molecular mass of the strain were determined. After screening, a strain CAUH83 with high yield protease was obtained and the enzyme activity was 126 U/ml. Through morphological observation,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tests and 16S rDNA sequence analysis, strain CAUH83 was identified asSerratia marcescens. The optimal fermentation conditions were optimized by single factor experiments as follows: soybean flour 3.0%, sucrose 3.0%, initial pH 6.0, culture temperature 30 ℃ and time 48 h. Under the optimal conditions, the highest protease activity of the strain was 1 932.3 U/ml, which increased 15.3 times higher than that of before optimization. The molecular mass of the protease was about 51 kDa by SDS-PAGE and protease zymogram analysis.【期刊名称】《中国酿造》【年(卷),期】2018(037)004【总页数】6页(P66-71)【关键词】粘质沙雷氏菌;筛选鉴定;蛋白酶;发酵条件优化【作者】耿芳;杨绍青;闫巧娟;刘军;龚思怡;江正强【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北京 100083;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北京 100083;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北京 100083;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北京 100083;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北京 100083;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北京 10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01.3蛋白酶(protelytic enzymes,EC 3.4)是催化肽键水解的一类酶,在食品、饲料、医药、化工等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1]。

蛋白酶整理

蛋白酶整理

一、蛋白酶的分类、主要用途及作用二、产蛋白酶菌株的筛选三、产酶发酵四、蛋白酶活性测定的方法蛋白酶的分类、主要用途及作用酶:酶是具有生物催化功能的生物大分子。

蛋白酶:水解蛋白质肽键的一类酶的总称蛋白酶分类:1据水解多肽的方式分为内肽酶和外肽酶2据反应的最适pH值分为酸性,碱性,中性蛋白酶蛋白酶简介:广泛存在于动物内脏、植物茎叶、果实和微生物中。

微生物蛋白酶,主要由霉菌、细菌,其次由酵母、放线菌生产。

催化蛋白质水解的酶种类很多,重要的有胃蛋白酶、胰蛋白酶、组织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和枯草杆菌蛋白酶等。

蛋白酶对所作用的底物有严格的选择性,一种蛋白酶只能作用于蛋白质分子中一定的肽键,如胰蛋白酶催化水解碱性氨基酸所形成的肽键。

蛋白酶分布广泛,主要存在于人和动物消化道中,在植物和微生物中含量丰富,由于动植物资源有限,工业生产上生产蛋白酶制剂主要利用枯草杆菌等微生物发酵设备。

一、酸性蛋白酶定义:酸性蛋白酶是一种能在酸性环境下水解蛋白质的酶类注:酸性蛋白酶是指蛋白酶具有较低的最适pH,不是指酸性基团存在于酶的活性部位.简介:主要来源于动物的脏器和微生物分泌物,包括胃蛋白酶、凝乳酶和一些微生物蛋白酶。

根据其产菌的不同,微生物酸性蛋白酶可以分为霉菌酸性蛋白酶、酵母菌酸性蛋白酶和担子菌酸性蛋白酶,根据作用方式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与胃蛋白酶相似,主要的产酶微生物是曲霉、青霉和根酶等;另一类是与凝乳酶相似,主要产酶微生物是毛酶和栗疫酶等,从酶的活力-PH曲线分析,在酶的活性部位中含有一个或更多的羧基,这一类蛋白酶中研究最彻底的是胃蛋白酶。

酸性蛋白酶具有较好的耐酸性,目前用于工业化生产的酸性蛋白酶大多为霉菌酸性蛋白酶,此类酶的最适作用pH值为3.0左右,当pH值升高时,酸性蛋白酶的酶活会明显降低,且此类酶不耐热,当温度达到50℃以上时很不稳定,从而限制了酸性蛋白酶的应用范围。

基本性质酸性蛋白酶的最适PH从2左右(胃蛋白酶)到4左右应用1酿酒:酸性蛋白酶在酿酒的过程中起协同作用,具有溶解发酵原料,促进微生物繁殖,降解酵母菌体蛋白等多种功能。

产中性蛋白酶菌株的筛选及其发酵条件的优化

产中性蛋白酶菌株的筛选及其发酵条件的优化

响,PB=0.33,PB=0.27 均大于 0.05,说明 B (发酵温 度)在 31~35℃范围内,C(麸皮含量)提取时间在
1.5% ~2.5% 内 , 对 产 蛋 白 酶 无 显 著 影 响 。 由 于
பைடு நூலகம்
A2B3C3 不在正交试验安排之例,需对其验证,验证 结果表明,其提取率达 1 428.3 U/ml。
LIU Ting1,2,ZHANG Tian-bin2,LIN Yuan-shan2
(1. College of Oriental & Technology, HNAU, Changsha 410128, PRC; 2. College of Bioscience & Biotechnology, HNAU, Changsha 410128, PRC)
摘 要:从土壤样品中分离筛选出产一株中性蛋白酶产生菌 ZH-6。经单因子试验、正交试验表明,该菌株摇瓶发酵产酶的最佳
发酵周期 48 h,发酵温度 33℃,摇床转速为 180 rpm。最佳发酵培养基为玉米淀粉 2.0%,麸皮 3.0%,Na2HPO4·12H2O 0.4%,
KH2PO4 0.03%,ZnCl2 0.1%。起始 pH 6.5 的条件下,其酶活力为 1 428.3 U/ml。
1(31)
3(2.5)
8
3(56)
2(33)
1(1.5)
9
3(56)
3(35)
2(2.0)
k1
2 750.7
3 189.8
3 172.2
799.6 922.5 1 028.6 1 201.8 1 248.3 1 258.9 1 188.4 1 113.7 1 155.6 9 917.4

蛋白酶产生菌的筛选鉴定,原理

蛋白酶产生菌的筛选鉴定,原理

蛋白酶产生菌的筛选鉴定,原理
蛋白酶产生菌的筛选鉴定的原理是利用菌株产生的蛋白酶活性对菌落进行筛选和鉴定。

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 筛选培养基法:将菌株接种在富含蛋白质的培养基上,待菌落形成后,置于一定条件下(如低温、酸碱pH变化、盐等),观察菌落周围是否出现蛋白质水解区域。

表现明显蛋白质水解区域的菌落可以认为是蛋白酶产生菌。

2. 培养基加酪蛋白法:将菌株接种在含有酪蛋白的培养基上,蛋白酶能够水解酪蛋白,会呈现明显的透明圈形成。

菌落形成后,利用这个特征可以筛选出蛋白酶产生菌。

3. 硫酸铜法:将菌株接种在富含酪蛋白的培养基上,在菌落周围加入硫酸铜溶液。

菌落产生的蛋白酶能使硫酸铜发生颜色变化(由蓝色变为紫色)或溶液变清晰,可以通过这种方法对菌株进行筛选和鉴定。

4. 特定基质代谢法:蛋白酶产生菌可以利用特定基质作为唯一碳源进行代谢,产生的酶能水解特定基质并产生反应产物。

利用这些反应产物的特性,可以利用化学或生物学方法进行分析和鉴定。

以上这些方法都是利用菌株产生的蛋白酶活性进行筛选和鉴定,以确定是否为蛋白酶产生菌。

这些方法灵敏度高、简单易行,
可以用于在大量菌株中筛选出蛋白酶产生菌,并对其进行鉴定和进一步的研究。

实验十一 产蛋白酶菌株的筛选

实验十一 产蛋白酶菌株的筛选

实验十一产蛋白酶菌株的筛选碱性蛋白酶是一类最适宜作用PH为碱性的蛋白酶,在轻工、食品、医药工业中用途非常广泛。

微生物来源的碱性蛋白酶都是胞外酶,具有产酶量高,适合大规模工业生产等优点,被认为是最重要的一类营业性酶类。

从自然界筛选获取有用的微生物资源一直是微生物学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学习微生物学的学生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

一基本原理⏹自能够产生胞外蛋白酶的菌株在牛奶平板上生长后,其菌落周围可形成明显的蛋白水解圈。

⏹水解圈与菌落直径的比值常被作为判断该菌株蛋白酶产生能力的初筛依据。

不同类型的蛋白酶都能在牛奶平板上形成蛋白水解圈,细菌在平板上的生长条件和液体环境中生长的情况相差很大,因此在平板上产圈能力强的菌株不一定就是碱性蛋白酶的高产菌株。

⏹碱性蛋白酶活力测定按中华人民共和国颁布标准QB747-80进行。

⏹原理:Folin试剂与酚类化合物(Tyr,Trp,Phe)在碱性条件下发生反应形成蓝色化合物,用蛋白酶分解酪蛋白生成含酚基的氨基酸与Folin试剂呈蓝色反应,通过分光光度计测定可知酶活大小。

二实验目的⏹学习用选择平板从自然界中分离胞外蛋白酶产生菌的方法⏹学习并掌握细菌菌株的药瓶液体发酵技术⏹掌握蛋白酶活力测定的原理与基本方法三实验器材1 菌株从自然界筛选获得的蛋白酶产生菌株2 溶液和试剂蛋白胨,酵母粉,脱脂奶粉,琼脂,干酪素,三氯醋酸,NaOH,Na2CO3,Folin试剂,硼砂,酪氨酸,水等3 仪器和用品三角烧瓶,培养皿,吸管,试管,涂布棒,玻璃搅拌棒,水浴锅,分光光度计,培养摇床,高压灭菌锅,尺,玻璃小漏斗和滤纸四操作步骤1 培养基和试剂的配制(1)牛奶平板:在普通肉汤蛋白胨固体培养基中添加终质量浓度为1.5%的牛奶(2)发酵培养基:玉米粉4%,黄豆饼粉3%,Na2HPO4 0.4%,KH2PO4 0.03%,3 mol/l NaOH 调节pH到9.0,0.1MPa 灭菌20min,250ml三角烧瓶的装瓶量为50ml。

产蛋白酶乳酸菌种的筛选及应用研究的开题报告

产蛋白酶乳酸菌种的筛选及应用研究的开题报告

产蛋白酶乳酸菌种的筛选及应用研究的开题报告开题报告题目:产蛋白酶乳酸菌种的筛选及应用研究研究背景乳酸菌是一类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微生物,其具有抗菌、抗氧化、降低乳酸含量等功能,因此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和医药领域。

而蛋白酶是一种能够水解蛋白质的酶类,可在食品加工领域中起到重要作用。

因此将产蛋白酶的乳酸菌种应用于食品加工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筛选产蛋白酶的乳酸菌种,并对其进行应用研究,以期为乳制品制造业提供生产实践参考。

研究内容1. 通过传统微生物学鉴定方法筛选产蛋白酶的乳酸菌种。

2. 对所筛选得到的乳酸菌进行发酵产蛋白酶试验,通过SDS-PAGE和酶活性测定等方法对其进行鉴定和分析。

3. 将所筛选得到的产蛋白酶乳酸菌种应用于酸奶、乳酪等乳制品的制备过程中,对产品质量和特性进行评估。

4. 通过对产蛋白酶乳酸菌种的培养基改良、菌株突变等方法进行优化,提高其产酶能力和应用性能。

研究意义本研究将为乳制品加工领域提供产蛋白酶乳酸菌种的筛选和应用研究成果,有望开发出具有较高产酶能力和应用性能的菌种,并为乳制品制造业提供合理的生产和管控参考。

研究方法1. 采用传统微生物学鉴定方法筛选乳酸菌。

2. 采用固体发酵法进行产蛋白酶试验,通过SDS-PAGE和酶活性测定等方法对其进行鉴定和分析。

3. 对所制备的乳制品进行质量和特性评估,包括感官评估、化学分析、微生物分析等方法。

4. 采用培养基改良、菌株突变等方法进行优化。

预期结果预计筛选得到具有较高产酶能力和应用性能的产蛋白酶乳酸菌菌种,并应用于乳制品制备过程中,提高产品质量和特性。

同时,通过菌株的优化,将进一步提高产酶菌株的生产能力和应用性能。

研究进度目前已完成乳酸菌的筛选和鉴定工作,正在进行发酵试验和评估工作。

之后将进行培养基改良和菌株优化工作,并对优化后的菌株进行应用实验和评估。

预计整个研究工作将在一年内完成。

总结本研究旨在通过筛选产蛋白酶的乳酸菌种,并对其进行应用研究,提高乳制品加工质量和特性。

蛋白酶产生菌的分离鉴定及筛选

蛋白酶产生菌的分离鉴定及筛选

蛋白酶是一类能够水解蛋白质的酶,在许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下面是蛋白酶产生菌的分离鉴定及筛选的一般步骤:
1. 样品采集:
-从自然环境(如土壤、水源等)或已知含有蛋白质的样品(如食品、发酵物等)中采集样品。

2. 分离菌株:
-将样品经过适当的稀释和处理后,通过平板法、液体培养法等方式进行分离培养。

-可以采用选择性培养基,如蛋白质含量较高的培养基,以筛选出潜在的蛋白酶产生菌。

3. 蛋白酶活性筛选:
-根据蛋白酶的活性特点,可使用含有特定蛋白质底物的琼脂糖平板或液体培养基,筛选出蛋白酶活性高的菌株。

-观察菌落周围的透明圈(即蛋白酶产生的溶解区),判断菌株对蛋白质的降解能力。

4. 纯化与鉴定:
-从具有蛋白酶活性的菌株中选择一个或多个进行进一步的培养和纯化。

-使用生化方法,如SDS-PAGE电泳、酶活性测定等,鉴定蛋白酶的分子量、酶活性和特性。

5. 分子鉴定:
-对蛋白酶活性高的菌株进行16S rRNA或其他适用的基因序列分析,以确定其属于的菌属和物种。

6. 筛选优良菌株:
-结合蛋白酶活性、稳定性、产酶量等指标,筛选出蛋白酶产量高、酶性好的优良菌株。

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分离鉴定及筛选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微生物实验室操作规范,采取必要的无菌操作和消毒措施,确保实验安全。

此外,还可以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蛋白酶基因进行研究,以进一步了解蛋白酶的产生机制和调控方式。

产蛋白酶菌株的筛选与酶活力的测定【文献综述】

产蛋白酶菌株的筛选与酶活力的测定【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生物科学产蛋白酶菌株的筛选与酶活力的测定摘要[摘要]本文主要按照实验设计步骤从海水中筛选出可以产蛋白酶的放线菌,并对获得的放线菌进行初步研究,如形态观察以及酶活力的测定。

从舟山沿海中分离得到几株产蛋白酶的放线菌,并通过酪蛋白平板培养基,水解酪蛋白试验可对菌株的产酶情况进行定性研究,酶活较高的菌株都能产生较大的水解圈。

对其中2株产酶活性较高的菌株进行了以酪蛋白为底物的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酶活性的测定。

[关键词]:蛋白酶;分离纯化;透明圈;酶活力1蛋白酶的简介水解蛋白质肽键的一类酶的总称。

按其水解多肽的方式,可以将其分为内肽酶和外肽酶两类。

内肽酶将蛋白质分子内部切断,形成分子量较小的肽。

外肽酶从蛋白质分子的游离氨基或羧基的末端逐个将肽键水解,而游离出氨基酸,前者为氨基肽酶后者为羧基肽酶[1]。

按其活性中心和最适pH值,又可将蛋白酶分为丝氨酸蛋白酶、巯基蛋白酶、金属蛋白酶和天冬氨酸蛋白酶。

按其反应的最适pH值,分为酸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和碱性蛋白酶。

工业生产上应用的蛋白酶,主要是内肽酶。

根据蛋白酶对所作用的反应底物的选择性,一种蛋白酶仅能作用于蛋白质分子中一定的肽键。

种类很多,重要的有胃蛋白酶、胰蛋白酶、组织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和枯草杆菌蛋白酶等。

如胰蛋白酶催化水解碱性氨基酸所形成的肽键。

2蛋白酶的广泛应用蛋白酶广泛存在于动物内脏、植物茎叶、果实和微生物中。

微生物蛋白酶,主要由霉菌、细菌,其次由酵母、放线菌生产。

例如,乳酸菌(lacticacidbacteria,LAB)是一大类能在可利用的碳水化合物发酵过程中产生大量乳酸的细菌,目前已知有200多种LAB[2]。

相当多的LAB是益生菌,其作为益生菌有如下依据:其属于肠道正常菌群,对人和动物的健康是有益的[3]。

在农业、兽医、医学以及食品工业[4、5]中是很重要的。

如果对产蛋白酶的乳酸菌种进行了筛选,并将所产的蛋白酶进行了分离纯化,就可以为酸奶的生产研制和微生态制剂的研发提供更优良的菌种。

微生物实验设计-产蛋白酶菌株的筛选

微生物实验设计-产蛋白酶菌株的筛选

微生物实验设计-产蛋白酶菌株的筛选背景蛋白酶是一种具有很广泛的应用价值的酶类。

由于其在消化道营养吸收、生物反应器中的转化作用等方面均有重要的作用,因此蛋白酶的产生与筛选已成为当今生物技术领域中的研究热点之一。

尤其是在食品加工、污水处理、纤维素生物降解等领域,蛋白酶都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

因此,本实验拟通过对产蛋白酶的菌株进行筛选,找到高产蛋白酶的优良菌株。

材料与方法菌株的采集菌株采集方法:在集中饮水供应点,选择自然生长的水上植物为采样点,如睡莲、菖蒲、兰草等,具体点位由实验组决定。

采用无菌削皮刀在水上植物上擦拭,将擦拭物用无菌三角板置于室温营养物培养基上慢慢离心直至血清澄清。

取尽可能大的好的菌落转入入液氮甘油管中,经深冷保存。

后选取筛选菌落接种于琼脂板上。

菌株的鉴定先用生化方法进行初步鉴定,包括观察菌落形态、氧化酶试验和嗜酸性染色,确定分离菌株的生物学特性。

然后利用API系统和Biolog系统对鉴定的菌株进行进一步的鉴定,最终确定其菌种身份。

菌株的扩增将选出的菌株接种到含有碳源和氮源的液体培养基中进行预培养。

在预培养的基础上,将菌株接种到不同浓度的含有特定碳源和氮源的液体培养基中进行再培养,测定培养基中蛋白酶活性及菌株生长情况。

选择生长良好、活性高的优良菌株进行扩大培养。

菌株蛋白酶活性的检测制备含有特定底物的琼脂板进行蛋白酶活性的检测,通过观察菌落周围的荧光带,判断菌株产生的蛋白酶活性。

结果与分析通过菌株采集、鉴定、扩增和蛋白酶活性的检测,找到了多个高产蛋白酶的优良菌株。

本实验通过对菌株的筛选,找到了高产蛋白酶的优良菌株,为蛋白酶的产生与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产蛋白酶菌株的分离

产蛋白酶菌株的分离

产蛋白酶菌株的分离一、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1. 学习从各种样品中分离微生物的操作技术2. 掌握分离微生物时定性测定产物的筛选方法3. 学习和掌握枯草芽孢杆菌的分离技术4. 掌握高产蛋白酶菌株的初筛方法二、实验原理枯草杆菌是属于芽孢杆菌属的一类细菌。

枯草芽孢杆菌的分布十分广泛,主要存在于土壤或腐烂的稻草之中。

由于能够形成芽孢,因此能够抵抗高温,低温等不良环境,所以是实验室及工业生产中主要污染菌之一,危害极大。

但是许多枯草芽孢杆菌能分泌蛋白酶、淀粉酶、抗菌素等物质,是工业酶制剂生产的重要菌种。

例如,我国使用的BF7658枯草芽孢杆菌生产а-淀粉酶,用于淀粉水解,纺织品退浆等。

又如AS1398枯草杆菌是生产蛋白酶的重要菌株。

1. 枯草芽孢杆菌的芽孢耐热的特点。

由于芽孢具有较强的抗高温能力,分离纯化时可采用热处理的方法,即通过高温加热杀死其中不生芽孢的菌种,使耐热的芽孢菌得到富集。

2. 枯草芽孢杆菌的产酶特征。

利用枯草芽孢杆菌产生水解酶的特性,可以选择酪蛋白或淀粉为主要营养成分的分离培养基,因菌体分泌的酶可以将大分子的蛋白或淀粉水解而在菌落周围形成透明圈。

根据透明圈直径(H)和菌落直径(C)之比值(H/C)可以初步确定酶活力,其比值越大,酶活力越高,进而可筛选出高产酶活的菌株。

3. 枯草芽胞杆菌的形态特征枯草芽孢杆菌的细胞大小0.7×2~3 μm,营养细胞为杆状,杆端钝圆、单生或者短链,着色均匀,无荚膜,周边运动,革兰氏染色阳性。

有芽孢0.6×1~1.5 μm,芽孢中生或近中生,壁薄,不膨大,孢子呈椭圆或长筒形,常为两端染色。

菌落变化很大,枯草芽孢杆菌在麦芽汁琼脂培养基斜面上,菌落呈细皱状,干燥或颗粒状。

在土豆培养基上菌落呈细皱状,干燥,有时呈现天鹅绒状的菌苔,在液体培养基表面形成银白色的菌膜。

菌落粗糙,扁平、扩展,不透明,不闪光,表面干燥,污白色或微带黄色。

4. 枯草芽胞杆菌的生理生化特性枯草芽孢杆菌能够液化明胶,冻化牛乳,还原硝酸盐,不产生吲哚,H2S,V-P反应阳性,水解淀粉。

产蛋白酶菌株的筛选

产蛋白酶菌株的筛选

• 每组(产碱性蛋白酶菌分离用) • 1、配置培养基: • 1)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 配制200ml放三角 瓶,分装试管5支) • 牛肉膏 3g 蛋白胨 10g • NaCl 5g 琼脂20g • 水 1000ml PH7.0-7.2 • 配置牛奶(分离用)?? • 2)发酵培养基(每组配置350ml 分装6甁): • 玉米粉4 %、 黄豆饼粉3 %、 • Na2HPO4 0.4 %, KH2PO4 0.03 %, • 3mol/L NaOH 调节PH9.0,100ml • 250ml三角瓶的装甁量50ml
• 第四次 • 1、初筛:将斜面培养物接种到发酵培养基; • 每个菌接2个发酵培养基中。 • 培养:37℃、200r/min(每分钟转)摇床培养 48小时 • 第五次 • 酶活力的测定: • 发酵液过滤液1ml+2 %酪蛋白----40 ℃水浴保 温10分钟-----加0.4mol/L三氯醋酸3ml------静置 15分钟-----过滤液1ml-----0.4mol/LNa2CO35ml----Folin试剂1ml----- 40 ℃水浴保温 20分钟--------分光光度计680nm处 测OD值
四、操作步骤
• • • • • •

第一次 实验准备 每组准备: 1、 90ml无菌水一瓶,无菌水10支,各装9ml自来水; 2、移液管9支,用纸包好;(头上塞棉花)、涂布器 3、空白培养皿:6套 4、配制培养基: 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牛奶 三角瓶的装甁量 200ml
斜面试管培养基 3支
• 5、发酵培养基:玉米粉4 %、黄豆饼粉3 %、Na2HPO4 0.4 %, KH2PO4 0.03 %, 3mol/L NaOH 调节PH到9.0, 250ml三角瓶的装甁量50ml 6甁 • 5、灭菌: 0.1MPa 20分钟

产碱性蛋白酶菌株的筛选与诱变育种

产碱性蛋白酶菌株的筛选与诱变育种

酶研 究 总体趋 势发 展 较 好 , 主 要集 中在 高 耐 温 碱性 蛋 白酶 和常温 碱性 蛋 白酶 , 但 酶 活力 不 高 仍 是 当前
回收 、 医药 、 食 品加 工 、 饲料、 化学 工业 、 废 物 处 理 等 行 业 。碱 性 蛋 白酶的最 适反 应 p H值 一般 大于 9 . 0 ,
( C o l l e g e o f B i o l o g y , T i a n j i n N o r m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 T i a n j i n 3 0 0 3 8 7 ,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 I n o r d e r t o o b t a i n s t a b l e hi g h y i e l d o f a l k a l i n e p r o t e a s e s t r a i ns , p r o d u c i n g a l k a l i n e p r o t e a s e s t r a i n wa s
是 目前 市场 上最 为广 泛使用 的蛋 白酶 。微 生物 具有
工 业化 生产 的一 个 最 主要 的 限制 因素 。利 用 物 理 、 化 学 因子 单独 或复 合诱 变选 育高 活力 菌株是 菌种 选
me a s u r i n g e n z y me a c t i v i t i e s , a l ka l i n e p r o t e a s e s t r a i n s we r e p r o d u c e d f r o m c h i c k e n d un g u p o n s a mp l e. Th e s t r a i n b y

蛋白酶产生菌的筛选

蛋白酶产生菌的筛选

蛋白酶产生菌的筛选蛋白酶是一种能够水解蛋白质的酶类,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饲料等多个领域。

因此,对蛋白酶产生菌的筛选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对蛋白酶产生菌的筛选进行详细介绍。

一、菌种的选取菌种的选取是筛选蛋白酶产生菌的第一步。

一般来说,优秀的蛋白酶产生菌应具备以下特点:1.适应性强:具有广泛适应环境的能力,能够在多种环境中生存繁殖;2.高酶产量:产酶量高且稳定,生产成本低;3.酶活性好:酶活性高,能够快速、高效地降解蛋白质;4.易于培养:易于培养和维护,适应不同的培养条件。

根据以上要求,我们可以选取一些常见的微生物菌株,如大肠杆菌、真菌、放线菌等。

此外,一些原产于自然界中的微生物资源也是优秀的菌株来源,在筛选蛋白酶产生菌时应予考虑。

二、菌群的分离菌群的分离是筛选蛋白酶产生菌的关键步骤。

在这一步骤中,我们需要将每一种菌株分离出来,以便进行后续的酶活性检测和分析。

常用的分离方法包括平板法、液体培养法、筛选法等。

其中平板法是最为常见的方法,其步骤如下:1.准备培养基:根据选取的菌株特性,准备适宜的培养基,以促进菌株的生长和繁殖;2.分离:将样品按照一定稀释倍数涂布在平板上,然后放入培养箱进行培养;3.单菌分离:观察培养基的著色情况,辨别每一个菌落,最后用无菌酒精燃烧消毒的针头将每个菌落刺到含有相同培养基的试管中进行液体培养;4.鉴定:确定单菌培养基量大于10^6时,进行细胞分类和鉴定。

三、酶活性检测酶活性检测是筛选蛋白酶产生菌的重要环节,可以通过掌握酶活性信息来评估菌株的产酶能力以及蛋白酶的种类和活性等。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酶活性检测:1.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其原理是将特异性抗体与酶偶联,加入样品中,利用抗体与酶偶联物发生特异性相互作用,用底物染色,观察染色情况以确定酶活性;2.凝胶电泳:将分离纯化的酶嵌入聚丙烯酰胺凝胶中进行分离和检测;3.酶活性测定:以酶降解底物的反应速度作为酶活性的指标,通过比色、荧光和放射等不同方式进行检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牛奶平板培养基的配制及灭菌 牛奶平板:在普通肉汤蛋白胨
固体培养基中添加终质量浓度为 1.5%的牛奶
2.倒平板
四、操作步骤
3.制备土壤悬液 4.涂布 5.培养 6.观察记录
五、注意事项
培养基灭菌条件的控制。
六、实验结果
将菌落计数结果记录于下表中。
七、思考题
1.在选择平板上形成蛋白透明水解圈大小是否能作为 判断菌株产蛋白酶能力的直接证据?为什么? 2.简单设计一方案,从实验中初筛得到的产蛋白酶菌 落里获得某个碱性蛋白酶的高产菌株。
产蛋白酶菌株的筛选
一、实验目的
学习用选择平板从自然界中分离胞外蛋白酶产生 菌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蛋白酶在轻工、食品、医药工业中用途非常广泛。 微生物来源的碱性蛋白酶都是胞外酶,具有产酶量高, 适合大规模工业生产等优点,被认为是最重要的一类营业 性酶类。自然界筛选获取有用的微生物资源一直是微生物 学的一项重要工作。 自能够产生胞外蛋白酶的菌株在牛奶平板上生长后,其 菌落周围可形成明显的蛋白水解圈。水解圈与菌落直径的 比值常被作为判断该菌株蛋白酶产生能力的初筛依据。
三、器材1.菌株 从自然界筛 Nhomakorabea获得的蛋白酶产生菌株 2.溶液和试剂 蛋白胨,酵母粉,脱脂奶粉,琼脂,干酪素,三氯醋酸,NaOH,
Na2CO3,Folin试剂,硼砂,酪氨酸,水等 3.仪器和用品 三角烧瓶,培养皿,吸管,试管,涂布棒,玻璃搅拌棒,培养摇
床,高压灭菌锅,直尺,玻璃小漏斗和滤纸
四、操作步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