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 土壤中产淀粉酶菌株的筛选
土壤样品淀粉酶产淀粉酶的筛选与鉴定

土壤样品淀粉酶产淀粉酶的筛选与鉴定
土壤中的淀粉酶主要是由微生物产生的,筛选和鉴定方法如下:
1. 筛选淀粉酶高产微生物。
首先需要从土壤中分离出微生物,然后通过对微生物的单菌培养和筛选,从中选出淀粉酶高产菌株。
2. 鉴定淀粉酶高产微生物。
对于筛选出来的淀粉酶高产菌株,需要通过生理学和生化特征进行鉴定,确定其种属和鉴定相关酶的产生情况。
3. 确定淀粉酶活性。
通过对筛选出来的淀粉酶高产菌株进行淀粉酶活性测试,确定其淀粉酶的活性水平。
4. 优化淀粉酶产酶条件。
针对筛选出来的淀粉酶高产菌株,需要进行酶产条件的优化,包括酸碱度、温度、培养基成分、培养时间等方面。
5. 应用淀粉酶。
将优化后的淀粉酶高产菌株应用于实际生产中,如工业制造、生物学研究等领域。
实验六十淀粉酶产生菌株的筛选

实验六十淀粉酶产生菌株的筛选实验项目性质:设计性涉及的知识点:无菌技术、浓缩培养、纯种子分离、淀粉酶特性和酶活性测定。
计划学时:8学时一、实验目的1.掌握从环境中采集样本并从中分离纯化某些微生物的完整操作步骤。
2.巩固之前所学的微生物学实验技术。
3.掌握产酶微生物的筛选方法。
二、实验原理α-淀粉酶是一种液化淀粉酶。
其产生菌芽孢杆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尤其是在含有淀粉的土壤样品中。
从自然界筛选菌株的具体方法大致可分为以下四个步骤:取样、增殖培养、纯种子分离和性能测定。
1、采样:即采集含菌的样品在收集含有细菌的样本之前,你应该调查和研究你打算筛选的微生物分布在哪里,然后你可以开始做各种具体的工作。
几乎所有种类的微生物都可以在土壤中找到,因此土壤可以说是微生物的基础。
在土壤中,细菌数量最多,其次是放线菌、第三种霉菌和酵母。
除土壤外,各种物体上都有相应的优势微生物。
例如,枯枝、腐叶、腐土和腐木中的纤维素分解细菌较多,厨房土壤、面粉加工厂和菜园土壤中的淀粉分解细菌较多,水果和蜜饯表面的酵母较多;植物奶中含有较多的乳酸菌,油田和炼油厂附近的土壤中含有较多的石油分解菌。
2、增殖培养(又称丰富培养)增殖培养是在采集的土壤和其他含有细菌的样本中添加一些物质,并创造一些其他有利于待分离微生物生长的条件,以便能够分解和利用这些物质的微生物能够大量繁殖,以便我们从中分离出这些微生物。
因此,增殖培养实际上是选择性培养基的实际应用。
3、纯种分离在生产实践中,一般都应用纯种微生物进行生产。
通过上述的增殖培养只能说我们要分离的微生物从数量上的劣势转变为优势,从而提高了筛选的效率,但是要得到纯种微生物就必须进行纯种分离。
纯种分离的方法很多,主要有:平板划线分离法、稀释分离法、单孢子或单细胞分离法、菌丝尖端切割法等。
4.业绩衡量分离得到纯种这只是选种工作的第一步。
所分得的纯种是否具有生产上所要求的性能,还必须要进行性能测定后才能决定取舍。
土壤中产淀粉酶菌株的分离与鉴定及高活力淀粉酶的筛选

土壤中产淀粉酶菌株的分离、纯化与鉴定及高活力淀粉酶菌株的筛选组数:第一组组员:王臣东李长花张晓晶杨明明1 实验目的1.1掌握土壤中分离产淀粉酶菌株的方法。
1.2进一步掌握和熟练无菌操作技术。
1.3掌握分离纯化微生物的方法。
1.4掌握从环境中采集样品并从中分离纯化某种微生物的完整操作步骤。
1.5巩固以前学的微生物学实验技术。
1.6学习淀粉酶活性的测定方法。
2 实验原理α-淀粉酶是一种液化型淀粉酶,它的产生菌芽孢杆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尤其是在含有淀粉类物质的土壤等样品中。
淀粉酶是能够催化淀粉水解,转化成葡萄糖的、麦芽糖及其他低聚糖的一类酶的总称。
从淀粉厂周围采集土壤样品,采用稀释法制备土壤稀释液,涂布于营养琼脂培养基平板上培养1天,在平板上滴加碘液,可产生淀粉酶的菌株水解淀粉遇碘不变蓝,在培养基表面形成透明圈。
然后挑取可产生透明圈的菌株在平板划线培养2-3次,得到纯化的菌株,再测其酶活力大小。
分离得到纯种这只是选种工作的第一步。
所分得的纯种是否具有生产上所要求的性能,还必须要进行性能测定后才能决定取舍。
性能测定的方法分初筛和复筛两种。
初筛一般在培养皿上根据选择性培养基的原理进行。
例如要测定淀粉酶的活力可以把斜面上各个菌株一一点种在含有淀粉的培养基表面,经过培养后测定透明圈与菌落直径的比值大小来衡量淀粉酶活力的高低。
复筛是在初筛的基础上做比较精细的测定。
一般是将微生物培养在三角瓶中作摇瓶培养,然后对培养液进行分析测定。
在摇瓶培养中,微生物得到充分的空气,在培养液中分布均匀,因此和发酵罐的条件比较接近,这样,测得的结果更具有实际的意义。
3 实验器材3.1样品:土样(甘肃昆仑生化公司周围采集的土样若干)3.2培养基3.2.1平板培养基:蛋白胨10g、牛肉膏3g、氯化钠5g、可溶性淀粉2g、琼脂15-20g、自来水1000ml3.2.2斜面培养基:同3.2.13.2.3液体培养基:蛋白胨10g、牛肉膏3g、氯化钠5g、自来水1000ml3.3 器材:30个90培养皿、酒精灯、接种环、14个试管、5个三角瓶(250ml)、涂布棒、移液管、恒温水浴锅、恒温培养箱、高压灭菌锅、超净工作台3.4试剂3.4.1 淀粉酶活力测定:碘液3.4.2革兰氏染色:草酸铵结晶紫染色液、卢戈氏碘液、95%乙醇3.4.3 2%淀粉溶液:2克淀粉加入少量热水使其溶解,再加入热水至100ml4 实验步骤4.1 培养基的制备及其仪器的灭菌4.1.1按培养基配方比例依次准确地称取牛肉膏、蛋白胨、NaCl放入烧杯中。
土壤中产淀粉酶菌株的分离纯化及鉴定

土壤中产淀粉酶菌株的分离、纯化与鉴定及高活力淀粉酶菌株的筛选一实验目的1.掌握土壤中分离产淀粉酶菌株的方法。
2.进一步掌握和熟练无菌操作技术。
3.掌握分离纯化微生物的方法。
4.学习和掌握高活力淀粉酶具菌株的筛选方法及原理。
二实验原理在土壤中从在多种可产淀粉酶的菌种,并且芽孢杆菌是不错的菌种,因此,采集土样,对土壤中的芽孢杆菌进行分离纯化,就可得到理想菌株。
在菌株的初选过程中采用涂布平板法,把配好的培养基灭菌后倒成平板,再把稀释好的土样涂布到平板上,置于适宜的条件下进行培养。
24h后对其进行鉴定,鉴定的方法是在培养好的菌株上滴加碘液,周围出现透明圈的为产淀粉酶的菌株,并且透明圈与菌落直径的比值越大,说明菌种越纯或菌株的生产性能越高。
然后再进行复选,复选时采用平板划线法或斜面划线法,挑取的菌落为透明圈与菌落直径比值较大的,进行多步筛选就可得到较纯的菌株。
枯草芽孢杆菌能产生淀粉酶,因此昆仑生化公司淀粉酶生产车间周围采集的土壤稀释,再用涂布平板法对菌株进行初步培养,在培养出的菌落周围滴淀粉溶液,对周围出现透明圈的菌落在进行平板划线培养,在地如淀粉溶液鉴定,对周围出现透明圈的菌落进行斜面划线培养,就可得到较纯的产淀粉酶的菌株。
三实验器材与材料3.1 实验仪器:培养皿20个(8个做菌株的培养,其余的做筛选及分离纯化)、三角瓶(250ml 3个,100ml 6个)、试管14支(8支稀释时用,6支做斜面)、移液管14支(稀释样液)、100ml量筒、吸耳球、涂布棒、玻璃棒、酒精灯、接种环、烧杯等。
高压蒸汽灭菌锅、恒温培养箱、无菌操作台、恒温水浴锅、摇床、电炉、天平等。
3.2 实验材料:1.固体培养基配制:可溶性淀粉2%、蛋白胨10g、氯化钠5g、牛肉膏3g、琼脂条20g、水1000ml。
2.液体培养基配制:蛋白胨10g、氯化钠5g、牛肉膏3g、水1000ml3.3 :其它棉花、棉绳、纱布等3.4土壤采集:采土样地点选好后,用小铲子去除5厘米表土,取离地面5-15厘米的土样10-25g,盛于预先灭菌的牛皮纸袋中扎紧,并标注时间及地点土样采集时间:2012年5月12日土样采集地点:甘肃省张掖市昆仑生化公司淀粉生产车间周围四实验步骤4.1 实验流程:配制培养基→土样采集→制备菌悬液→菌株的初选(涂布平板)→鉴定→平板划线纯化→选育→筛选高产淀粉酶菌株4.2初选:4.2.1 淀粉培养基的配制分别称取可溶性淀粉12g、蛋白胨6g、氯化钠3g、牛肉膏1.2g、琼脂条12g,放入烧杯中,用自来水定容至600ml,加热使之全部溶解(琼脂条用剪刀剪碎后加入)后装入三角瓶中。
高产淀粉酶菌株筛选

淀粉酶产生菌的富集培养
①样品采集 用无菌锥形瓶,在栽有土豆的菜园里,从不同的采样点采取土样约 15g 。 (注意应采取距地表2-3cm以下的土样) ②制备土壤稀释液 称取土样 l0g ,放入盛 90ml 无菌水并带有玻璃珠的三角烧瓶中,振摇 20min ,使土样与水充分混合,将菌分散,即为稀释 10-1 的土壤悬液。取 1ml土壤悬液加入盛有9ml无菌水的大试管中充分混匀,然后用无菌吸管从 此试管中吸取lml加入另一盛有 9ml无菌水的试管中,混合均匀,以此类推 制成10-1、10-2、10-3、10-4、10-5、10-6不同稀释度的土壤溶液。 ③涂布平板 取9个筛选培养基,用记号笔在培养皿底部注明稀释度,每种稀释度标记 3 皿,然后用无菌吸管分别由 10-2 、 10-3 、 10-4 、 10-5 、10-6 五 管土壤稀释液中 各吸取0.1ml,小心地滴在对应平板培养基表面中央位置,用无菌涂布棒在 培养基表面轻轻地涂满整个平面,室温下静置5-10min。 ④培养 将平板倒置在37℃温箱中培养48h。
引起污染。
培养基的制备
④加塞 培养基分装完毕,在试管口或三角烧瓶口塞上棉塞,以阻止外界 微生物进入培养基内而造成污染,并保证有良好的通气性能。 ⑤灭菌 121℃,20min ⑥搁置斜面 将灭菌的试管培养基冷至 50℃左右,将试管口端搁置在玻棒或其 它合适高度的器具上,斜面长度以不超过试管总长的一半为宜。 ⑦倒平板 将灭菌后的培养基冷却到55~60℃倒平板。(倒平板的方法是右手
二
原理
土壤是微生物生活的大本营,是寻 找有重要应用潜力的微生物主要的菌源。 因此本实验选择从土壤中分离出淀粉酶 高产的菌种,再进行纯培养。主要运用 富集培养技术,稀释涂布平板法和平板 划线分离法及无菌操作技术获得我们所 需要的产淀粉酶菌种。淀粉酶作用于淀 粉时,打开了淀粉分子的糖苷键,从而 使淀粉失去粘性,同时使其失去了与碘 的显色反应能力,不再与碘结合,从而 形成透明圈。产淀粉酶菌株在选择培养 基上培养后,会水解淀粉形成水解圈, 加碘液染色后,水解圈尤为明显。
产淀粉酶(α-淀粉酶)细菌菌株筛选

产淀粉酶(α-淀粉酶)细菌菌株筛选一、实验目的:1.掌握从环境中采集样品并从中分离纯化某种微生物的完整操作步骤。
2.巩固以前所学的微生物学实验技术。
3. 3.学习淀粉酶活性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1.α-淀粉酶是一种液化型淀粉酶,它的产生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尤其是在含有淀粉类物质的土壤等样品中。
2.从自然界筛选菌种的具体做法,大致可以分成以下四个步骤:采样、初步筛选、分离纯化和性能测定。
a)采样:即采集含菌种的样品采集含菌样品前应调查研究一下自己打算筛选的微生物在哪些地方分布最多,然后才可着手做各项具体工作。
在土壤中几乎各种微生物都可以找到,因而土壤可说是微生物的大本营。
例如厨房土壤、面粉加工厂和菜园土壤中淀粉的分解菌较多。
b)初步筛选:i.(选择培养基)初筛使用选择培养基对菌种进行培养,通过培养基的特殊成分,来筛选出目的菌种,从而进行培养。
c)分离纯化:通过上述的筛选只能说我们要分离的目的菌种已经存在,但还要把夹杂在其中的杂菌除去,从而得到纯种的菌落。
纯种分离的方法很多,主要有:平板划线分离法、稀释分离法、单孢子或单细胞分离法、菌丝尖端切割法等。
d)性能测定:分离纯化得到的菌种之后,所分得的菌种是否具有实验所要求的性能,还必须要进行性能测定后才能决定取舍。
三、实验材料:1.培养基配制:初步筛选:淀粉琼脂培养基2.0g可溶性淀粉,10g蛋白胨,5g牛肉膏,5gNaCl,加少量蒸馏水加热溶解,然后称量16g琼脂加入烧杯中溶化,补蒸馏水至1000mL,再用1mol/L 的NaOH或1mol/L的HCl,调节pH至6.4〔分离培养基:淀粉3.5 %、琼脂粉0.8%、CaCl0.02%、MgSO40.02%、NaCl0.25%、K2HPO40.2%、柠檬酸钠0.2%、硫酸铵0.075%(溶解后加入)、Na2HPO40.2%、pH7.0。
2.主要试剂和溶液的配制: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蒸馏水50ml,再加入四水酒石酸钾钠30g,待溶解后用蒸馏水定容100ml,盖紧瓶塞,隔绝CO2。
土壤中产淀粉酶细菌菌株的筛选

土壤中产淀粉酶细菌菌株的筛选张路、彭亚娣、吴亚琴、王思怡、蒲兰琼、陶蕾摘要土壤中含有多种微生物,通过选择培养基可将需要的微生物从中分离出来。
培养基是供微生物生长、繁殖、代谢的混合养料。
由于不同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要求不同,可在培养基中加入或减少某种物质以营造一个只适于所选微生物生长而抑制其他微生物生长的环境,便可淘汰不需要的微生物,分离出所需微生物。
可用平板法分离土壤中产淀粉酶的微生物。
关键词培养基、微生物、分离、平板法(一)引言自然界中各种微生物混杂生长在一起,即使取很少量的样品也会有很多微生物共生在一起。
人们要想研究某种微生物的特性或要确定每种微生物菌株的分类,首先应该对该微生物进行纯培养。
稀释涂布法或平板法时常用的分离与纯化的方法,这几种方法不需要特殊的仪器设备,操作比较简单,一般情况下就能得到比较好的效果。
土壤中含有各种微生物,将含有微生物的土壤制成菌悬液,用十倍递减稀释法稀释后涂布接种到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上,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待长出菌落后,从各个菌落上挑取单菌种接种到淀粉培养基上,适宜条件下培养,长出菌落后,在各个菌落上滴加碘液,菌落周围如出现无色透明圈,说明淀粉被酶解,即该细菌菌株能产淀粉酶。
我们分离得到产淀粉酶的细菌后可快速高效的生产淀粉酶,以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如制淀粉酶片,以助含淀粉酶事物的消化。
(二)人员安排1、包装器材、配培养基(1)配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陶蕾、吴雅琴淀粉培养基:蒲兰琼、王思怡(2)无菌水:彭亚娣、张路(3)包扎:彭亚娣、张路、王思怡、蒲兰琼2、高压灭菌高压灭菌过程中彭亚娣、吴雅琴全程看守,控制阀门的开和关3、制菌悬液、第一次接种(1)取土:陶蕾、吴雅琴(2)配液:王思怡、吴雅琴、张路(3)接种:陶蕾、彭亚娣、吴雅琴、蒲兰琼4、第二次接种(转接)转接:吴雅琴、彭亚娣、王思怡、张路、蒲兰琼、陶蕾5、检测滴定:吴雅琴、彭亚娣、王思怡、张路、蒲兰琼、陶蕾6、结果分析:陶蕾、吴雅琴7、拍照:王思怡、陶蕾、张路8、资料搜集:张路、陶蕾(三)材料与方法1、材料已灭菌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牛肉膏1.5g、蛋白胨2.5g、琼脂10g、NaCl 0.5g、水500ml、pH 7.0~7.2)、已灭菌的淀粉培养基(蛋白胨2.5g、淀粉1.5g、NaCl 0.5g、琼脂10g、pH7.2~7.4)、90ml无菌水一瓶、含9ml无菌水的试管6支、无菌培养皿18个、1ml 无菌移液管、土壤样品、天平、称量纸、试管架、涂布器、500ml烧杯2个等。
实验土壤中产淀粉酶菌株的筛选

实验1-5 产淀粉酶菌株的筛选及诱变系列实验
实验需知
实验分组:2个实验室,每个实验室分6组(名 单上报),每次实验结束留1组同学值日
实验成绩:占期末总成绩的20%,包括实验出 勤、实验操作、实验结果及实验报告撰写
实验结束:将实验用品收拾整齐,由实验老师 确认实验结束后方可离开
7. 产淀粉酶菌株的增殖培养
液体培养基分装:10ml/瓶,每个菌株对应1瓶( 每组1-2瓶,参考鉴定结果)
液体培养基接种:用接种环从固体培养基表面上 沾取少许菌苔,将接种环在液体培养基内振摇几 次即可。
做好标记,放入摇床中振荡培养24h。
8. 产淀粉酶菌株的纯化——平板划线法
灼烧接种环,冷却后用接种环挑取少量菌苔 左手持平皿,将皿盖打开一条缝隙,右手将接种
稀释
1ml 1ml 1ml 1ml 1ml 1ml
1g
10ml 10-1
9ml 9ml 9ml 9ml 9ml 9ml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分离
Hale Waihona Puke 实验步骤5.各组做好标记,置于30 ℃恒温培养48 h (倒置培养??)
6. 产淀粉酶菌株的鉴定(下次课)
6. 产淀粉酶菌株的鉴定
实验结束后请各组同学务必与实验老师处签到后方 可离开,否则记为缺勤
最后一组同学使用完超净台后,需将台内废液、使 用过的枪头等清理干净,移液枪调回最大量程,并 用酒精棉球将台面擦拭干净后,打开紫外灯照射。
希望提出指导与建议
霉菌菌落特点
大而疏松,呈绒毛状(曲霉)、絮状(毛霉) 、地毯状(青霉)或蜘蛛网状(根霉)
有的无固定大小,延至整个培养基中 产色素,使菌落显色
土壤中产淀粉酶芽孢杆菌的筛选及

土壤中产淀粉酶芽孢杆菌的筛选及淀粉酶活力的测定1、试剂材料和器材1、实验材料:河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前的土壤2、仪器设备:高压蒸汽灭菌锅、培养皿、培养基分装器、PH试纸、移液管、吸耳球、玻璃棒、量筒、三角刮、试管、试管架、酒精灯、电子天平、显微镜、三角烧瓶、洗瓶、接种针、接种环、双层瓶、擦镜纸、直尺、记号笔等。
离心机、721分光光度计3、淀粉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二、实验步骤(一)采集土样分别从生科楼楼下获取土样。
用无菌铲子挑起离地表10cm~15cm的土壤约5g,装入无菌培养基。
(二)制备土壤稀释液从培养基取1g土壤放入大锥形瓶中,加无菌水99ml,几颗玻璃珠,充分震荡约10分钟,使土样和水充分混合,使细胞分散。
取1ml上清液至干净无菌试管中,并加入9ml无菌水制成10-3土壤稀释悬液。
同理制成10-4土壤稀释悬液、10-5土壤稀释悬液,10-6并分别标号①、②、③(三)制作平板每种稀释度悬液取3副无菌培养皿, 在各培养皿底部贴上标签①、②、③。
取已熔化的淀粉培养基,倒入无菌培养皿中,冷却,制成平板(无菌操作)。
(四)涂布平板用移液管从土壤稀释液①、②、③中各吸取0.2ml,对号放入已标记的淀粉培养基培养皿上,用灼烧冷却后的无菌的三角玻璃刮涂匀。
每个浓度做个平板,并置于37℃培养箱中培养24h。
24h后,取出不同稀释度的平板,将平板上的菌落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
取0.02mol/l碘液滴加在淀粉平板中菌落周围,观察形成透明圈的结果,并将形成透明圈的菌挑选出来。
(五)划线接种[1]在无菌工作台中将接种环在火焰上烧片刻,挑取分离步骤中长出的菌落,划足够长的折线,然后,将接种再在火焰上烧片刻,再次划线,开头一横与之前的线轨迹接触,而后面的折线轨迹则不再与之前所划接触。
最后,再在火焰上将接种针烧片刻,再次划线,这时的第一横与第二次划的线末接触,而后面的折线则需在空白的地方划。
划线完毕之后就把培养皿放在37 ℃下培养24h,让其长出菌落。
土壤中产淀粉酶芽孢杆菌的筛选及其淀粉酶活力的测定3

⼟壤中产淀粉酶芽孢杆菌的筛选及其淀粉酶活⼒的测定3⼟壤中产淀粉酶芽孢杆菌的筛选及其淀粉酶活⼒的测定1实验⽬的1.1.了解⽣物分离提纯的原理和⽅法技术1.2.掌握从⼟壤中筛选产淀粉酶菌株的原理和⽅法1.3.掌握微⽣物摇瓶培养⽅法及淀粉酶活⼒测定的原理和⽅法1.4.培养学⽣的综合应⽤微⽣物实验⽅法的能⼒1.5.培养学⽣⾃⾏设计实验流程、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判断实验结果的能⼒。
2实验原理⾃然界中,⼟壤是微⽣物⽣活最适宜的环境。
⼟壤具有微⽣物进⾏⽣长繁殖和⽣命活动中所需的各种条件。
⼟壤中微⽣物的数量因⼟壤类型、季节、⼟层深度与层次等不同⽽异。
⼀般地说,在⼟壤表⾯,由于⽇光照射及⼲燥等因素的影响,微⽣物不易⽣存,离地表10 cm~30 cm的⼟层中菌数最多,随⼟层加深,菌的数量减少。
从混杂微⽣物群体中获得只含有某⼀种或某⼀株微⽣物的过程称为微⽣物分离与纯化。
平板分离法普遍⽤于微⽣物的分离与纯化。
其基本原理是选择适合与待分离微⽣物的⽣长条件,如营养成分、酸碱度、温度和氧等要求,或加⼊某种抑制剂造成只利于该微⽣物⽣长,⽽抑制其他微⽣物⽣长的环境,从⽽淘汰⼀些不需要的微⽣物。
从微⽣物群体中经分离⽣长在平板上的单个菌落并不⼀定保证是纯培养。
因此,纯培养的确定除观察其菌落特征外,还要结合显微镜检测个体形态特征后才能确定,有些微⽣物的纯培养要经过⼀系列分离与纯化过程和多种特征鉴定才能得到。
为了获得某种微⽣物的纯培养,⼀般是根据该微⽣物对营养、酸碱度、氧等条件要求不同,⽽供给它适宜的培养条件,或加⼊某种抑制剂造成只利于此菌⽣长,⽽抑制其他菌⽣长的环境,从⽽淘汰其他⼀些不需要的微⽣物,再⽤稀释涂布平板法或平板划线分离法等分离、纯化该微⽣物,直到得到纯菌株。
在⾃然界的⼟壤中有可能分布着能产淀粉酶的芽孢杆菌,通过⼟样稀释、加热⼟壤悬液杀⾮芽孢细菌、平板分离可获得细菌的单菌落,经⾰兰⽒染⾊、芽孢染⾊可判断分离菌株是否为芽孢杆菌,将单菌落点接含有淀粉的平板,凡是具有产淀粉酶能⼒的的芽孢杆菌能⽔解淀粉,从⽽在淀粉平板上菌落周围会出现⽔解圈,滴加碘液,未⽔解的淀粉呈蓝⾊,⽔解圈⽆⾊。
土壤中淀粉酶产生菌的筛选

应用研究 f J 1 . 食品科技 , 2 0 0 5 , 2 6 ( 3 ) .
[ 4 ]和 田恭 尚.酶在洗 涤剂中 的应 用现状及 展望 [ J ] .
日用 化学 工 业 , 2 0 0 5 , 3 5 ( 1 ) .
【 8 】张刚 , 汪灭虹 , 张臻 峰 , 等.产低温淀粉酶的海洋 真 菌筛选及研究 [ J 】 . 海洋科 学 , 2 0 0 2 ( 2 ) .
淀粉 酶 ( A m y l a s e ) 广 泛 存 在 于 动植 物 和微 本文从高黎贡 山百花岭不 同海拔 的土壤样品 生 物 中 ,是水 解淀 粉 和糖原 的酶类 的总 称 , 是 最 早实 现工业 生产 并且 用途 最 广 、 产 量 最大 的 酶制剂 品种 。淀 粉酶种 类 繁多 , 特点 各异 ,
可应用 于造 纸 、 印染 、 酿 造[ 2 ]  ̄ 3 3 - 3 4 、 果 汁和食 品加
中筛选 一批 产淀 粉酶 的株 菌 , 为进一 步研 究 淀 粉酶 的酶 活性 、 产酶条 件 优化 等相关 性 质奠 定
一பைடு நூலகம்
定 的基础 。
1 .实 验 材 料 与 方 法
1 . 1 材料
工[ 3 ] P 7 6 - 7 、 医药 、 洗涤 剂[ 4  ̄ 3 o - 3 5 、 工 业 副产 品及废 料 的处 理 、 青 贮 饲 料 及 微 生态 制 剂 [ 5 1 e 3 等 多 种 领域 。 由于淀粉 酶具 有重 要 的商业 价值 , 致 使 很多研 究 者积极 寻 找产生 该 酶 的新 菌 株 , 或者 利用 生物 工程 的方法 寻 找该 酶 的基 因 , 改造 菌
资源相对 比较丰富,淀粉应用范围比较广泛 ,
因此 淀粉 酶 工 业 发展 必 将 促 进我 国其 他 工业 的迅速发 展 ,为适 应 国 民经 济 发展 的需 要 , 应 进 一步 扩大 淀粉酶 的产 量 和 品种 , 这 有 助于 发 现 新 的淀粉 酶来适 应新 的工 业需求 [ 8 1 e 3 。 为此 ,
产淀粉酶菌株的筛选

发酵工程实验报告产淀粉酶菌株的筛选姓名:××班级:生物技术学号:××指导老师:×××产淀粉酶菌株的筛选××(长春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摘要】为筛选产淀粉酶的高产菌株, 利用淀粉水解圈作为筛选模型, 从学校附近土壤中筛选得到产淀粉酶能力较强的细菌。
对其酶活力进行测定, 最终得到产淀粉酶的高产菌株。
【关键词】淀粉酶;水解圈;酶活力;高产菌株Screening of Strains Producing Starch××(Technology of Biological Life Science College of Changchun Normal University)[Abstract] for the high-yield strains were screened for amylase, the starch hydrolysis circle as a model for screening, screening from the school near the soil produced amylase ability of the bacteria. Determination of the enzyme activity, high yield strain eventually produced amylase.[Key words] Amylase;Hydrolysis circle;Enzyme activity;Producing strain前言:生活中的微生物无处不在,某些微生物给人们带来困扰,但更多的微生物对我们人类有必不可少的作用。
淀粉酶是水解淀粉和糖原的酶类的总称,广泛存在于动植物和微生物中, 是最早实现工业生产并且迄今为止用途最广、产量最大的酶制剂品种。
土壤中淀粉酶菌株的筛选

土壤中高产淀粉酶菌株的筛选方案:一、实验材料样品: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采集的土样若干试剂:营养琼脂、淀粉、土壤、碘液等仪器:高压蒸汽灭菌锅、恒温培养箱 .移液管、培养皿、试管、三角瓶、量筒、酒精灯、接种环等液体培养基:淀粉10 g、硫酸铵10 g、氯化钠5 g、硫酸0.5 g、磷酸氢二钾1 g、牛肉膏1 g,定容1 L二.实验步骤(一)培养基的配置1.称量按培养基配方比例依次准确地称取牛肉膏、蛋白胨、NaCl放入烧杯中。
牛肉膏常用玻棒挑取,放在小烧杯或表面皿中称量,用热水溶化后倒入烧杯。
2.溶化在上述烧杯中可先加入少于所需要的水量,用玻棒搅匀,然后,在石棉网上加热使其溶解。
待药品完全溶解后,补充水分到所需的总体积。
将称好的琼脂放入已溶化的药品中,再加热溶化,在琼脂溶化的过程中,应控制火力并需不断搅拌,以防琼脂糊底烧焦。
3.分装将配制的培养基分装入试管内或三角烧瓶内。
分装过程中注意不要使培养基沾在管口或瓶口上,以免沾污棉塞而引起污染。
固体分装分装试管,其装量不超过管高的1/5,灭菌后制成斜面,分装三角烧瓶的量以不超过三角烧瓶容积的一半为宜。
4.加塞培养基分装完毕后,在试管口或三角烧瓶口上塞上棉塞,以阻止外界微生物进入培养基内而造成污染。
5.包扎加塞后,将全部试管和三角瓶用麻绳捆扎好,再在棉塞外包一层报纸,以防止灭菌时冷凝水润湿棉塞,其外再用一道麻绳扎好。
用记号笔注明培养基名称、组别、日期。
培养皿、移液管、涂布棒用报纸包扎好。
试管里面加入45ml 自来水,三角瓶里面加入90ml自来水和玻璃珠,加塞,包扎。
6.灭菌将上述培养基及其仪器121.3℃, 20分钟高压蒸汽灭菌。
7.搁置斜面及倒平板将灭菌的试管培养基冷至50℃左右(以防斜面上冷却水太多),将试管口一端搁置在书边上,搁置的斜面长度以不超过试管总长的一半为宜。
三角烧瓶里的培养基在超净工作台上倒平板,然后静止,待其凝固(二)产淀粉酶菌株的分离、纯化1.土样的采集(1)地点的选取: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花园(潮湿)(2)采集时间:2013-9-5 8:00 (3)采集原则:地点选取后,用小铲子出去5cm表土,取离地面5-20cm处的土,盛与袋中并标明时间,地点及环境情况。
土壤中淀粉酶产生菌的筛选

微生物实验报告——馒头、圣女果及柚子皮上产淀粉酶的微生物的筛选班级:姓名:学号:指导老师:一、实验目的1.巩固显微镜操作技术及无菌操作技术。
2.练习微生物接种、移植和培养的基本技术。
3.学习并掌握分离纯化微生物的基本操作。
二、实验原理芽孢杆菌(Bacillaceae),细菌的一科,能形成芽孢(内生孢子)的杆菌或球菌。
包括芽孢杆菌属、芽孢乳杆菌属、梭菌属、脱硫肠状菌属和芽孢八叠球菌属等。
它们对外界有害因子抵抗力强,分布广,存在于土壤、水、空气以及动物肠道等处。
芽孢杆菌bacillus 杆菌科的一属能产生淀粉酶的细菌。
我们小组利用芽孢杆菌能够分解淀粉酶的特征,从柚子皮、圣女果、馒头上分离芽孢杆菌,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在本次试验中,我们将柚子皮、圣女果、馒头上收集了菌种进行培养、分离、纯化、鉴定,最后利用产淀粉酶的菌种与碘液能产生水解圈,并对能产生水解圈的菌种进行革兰氏染色观察、芽孢观察等。
此外,选择芽孢杆菌进行试验还取决于它的特性:1.繁殖快速:代谢快、繁殖快,四小时增殖10万倍,标准菌四小时仅可繁殖6倍。
2. 生命力强:无湿状态可耐低温-60℃、耐高温+280℃,耐强酸、耐强碱、抗菌消毒、耐高氧(嗜氧繁殖)、耐低氧(厌氧繁殖)。
3.体积大:体积比一般病源菌分子大四倍数,占据空间优势,抑制有害菌的生长繁殖。
芽孢是休眠体,不是繁殖体。
绝大多数是一个菌体仅形成一个芽孢芽孢位于菌体内,由核心、皮层、芽孢壳和外壁组成。
在显微镜下进行芽孢观察时,还应注意染色问题。
三、实验仪器及药品1.样品:馒头、圣女果、柚子皮2.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淀粉培养基3.溶液和试剂:0.5%番红染液、5%孔雀石绿染液、95%乙醇、1%结晶紫染液、卢戈氏碘液、蒸馏水等。
4.仪器和其他用品:酒精灯、试管、三角瓶、培养皿、载玻片、显微镜、双层瓶(内装香柏油和二甲苯)、擦镜纸、接种环、试管夹、镊子、滤纸、滴管等。
四、实验步骤1. 产淀粉酶微生物的培养:将馒头在28℃温箱中与少量土壤混合培养。
土壤中产淀粉酶菌株的分离纯化及鉴定

土壤中产淀粉酶菌株的分离、纯化与鉴定及高活力淀粉酶菌株的筛选一实验目的1.掌握土壤中分离产淀粉酶菌株的方法。
2.进一步掌握和熟练无菌操作技术。
3.掌握分离纯化微生物的方法。
4.学习和掌握高活力淀粉酶具菌株的筛选方法及原理。
二实验原理在土壤中从在多种可产淀粉酶的菌种,并且芽孢杆菌是不错的菌种,因此,采集土样,对土壤中的芽孢杆菌进行分离纯化,就可得到理想菌株。
在菌株的初选过程中采用涂布平板法,把配好的培养基灭菌后倒成平板,再把稀释好的土样涂布到平板上,置于适宜的条件下进行培养。
24h后对其进行鉴定,鉴定的方法是在培养好的菌株上滴加碘液,周围出现透明圈的为产淀粉酶的菌株,并且透明圈与菌落直径的比值越大,说明菌种越纯或菌株的生产性能越高。
然后再进行复选,复选时采用平板划线法或斜面划线法,挑取的菌落为透明圈与菌落直径比值较大的,进行多步筛选就可得到较纯的菌株。
枯草芽孢杆菌能产生淀粉酶,因此昆仑生化公司淀粉酶生产车间周围采集的土壤稀释,再用涂布平板法对菌株进行初步培养,在培养出的菌落周围滴淀粉溶液,对周围出现透明圈的菌落在进行平板划线培养,在地如淀粉溶液鉴定,对周围出现透明圈的菌落进行斜面划线培养,就可得到较纯的产淀粉酶的菌株。
三实验器材与材料3.1 实验仪器:培养皿20个(8个做菌株的培养,其余的做筛选及分离纯化)、三角瓶(250ml 3个,100ml 6个)、试管14支(8支稀释时用,6支做斜面)、移液管14支(稀释样液)、100ml量筒、吸耳球、涂布棒、玻璃棒、酒精灯、接种环、烧杯等。
高压蒸汽灭菌锅、恒温培养箱、无菌操作台、恒温水浴锅、摇床、电炉、天平等。
3.2 实验材料:1.固体培养基配制:可溶性淀粉2%、蛋白胨10g、氯化钠5g、牛肉膏3g、琼脂条20g、水1000ml。
2.液体培养基配制:蛋白胨10g、氯化钠5g、牛肉膏3g、水1000ml3.3 :其它棉花、棉绳、纱布等3.4土壤采集:采土样地点选好后,用小铲子去除5厘米表土,取离地面5-15厘米的土样10-25g,盛于预先灭菌的牛皮纸袋中扎紧,并标注时间及地点土样采集时间:2012年5月12日土样采集地点:甘肃省张掖市昆仑生化公司淀粉生产车间周围四实验步骤4.1 实验流程:配制培养基→土样采集→制备菌悬液→菌株的初选(涂布平板)→鉴定→平板划线纯化→选育→筛选高产淀粉酶菌株4.2初选:4.2.1 淀粉培养基的配制分别称取可溶性淀粉12g、蛋白胨6g、氯化钠3g、牛肉膏1.2g、琼脂条12g,放入烧杯中,用自来水定容至600ml,加热使之全部溶解(琼脂条用剪刀剪碎后加入)后装入三角瓶中。
实验 土壤中产淀粉酶菌株的筛选ppt课件

在原培养皿表面喷洒稀碘液,记录有水解圈的单菌 落,与此对应找出合成淀粉酶的菌株1-2株。
注意:未分离得到菌落的小组可与其他组合作,挑 取其他组鉴定得到的菌落进行后续实验(实验报告 中注明使用哪一组的菌落)。
精品
16
7. 产淀粉酶菌株的增殖培养
液体培养基分装:10ml/瓶,每个菌株对应1瓶( 每组1-2瓶,参考鉴定结果)
液体培养基接种:用接种环从固体培养基表面上 沾取少许菌苔,将接种环在液体培养基内振摇几 次即可。
做好标记,放入摇床中振荡培养24h。
精品
17
8. 产淀粉酶菌株的纯化——平板划线法
灼烧接种环,冷却后用接种环挑取少量菌苔
左手持平皿,将皿盖打开一条缝隙,右手将接种 环伸入皿中,划3-4条平行线
灼烧接种环,60°旋转平皿,划线(注意:后一 区要求与前一区首尾相连,但不得与其他区域搭 在一起)
实验结束后请各组同学务必与实验老师处签到后方 可离开,否则记为缺勤
最后一组同学使用完超净台后,需将台内废液、使 用过的枪头等清理干净,移液枪调回最大量程,并 用酒精棉球将台面擦拭干净后,打开紫外灯照射。
精品
27
实验报告: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 (注意事项)、实验结果、思考题
精品
2
系列实验内容
实验1 土壤中产淀粉酶菌株的筛选 (1、2) 实验2 产淀粉酶菌株的诱变剂量选择 实验3 紫外诱变剂突变菌株的初筛 实验4 紫外诱变剂突变菌株的复筛 实验5 高产淀粉酶生产菌株的稳定性及淀粉酶
活力测定
精品
9
实验步骤
1. 筛选培养基的配制(已完成) 可溶性淀粉2 g,NaCl 5 g,牛肉膏5 g,蛋白胨
10 g,琼脂20 g,水1000 mL。
土壤中产淀粉酶的芽孢杆菌的筛选及淀粉酶活力的测定

土壤中产淀粉酶的芽孢杆菌的筛选及淀粉酶活力的测定13级生技426摘要本实验从土壤中分离出能产淀粉酶的芽孢杆菌并对其进行鉴定、保存,实验中涉及菌株的分离纯化、菌株的形态学鉴定和生理生化鉴定,根据伯杰氏细菌学手册鉴定其种属。
实验中通过80℃水浴20min预处理,杀死无芽孢菌体,筛选出芽孢杆菌;再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对芽孢杆菌进行初步筛选;又通过分区划线法对初筛菌株进一步分离纯化;最后用选择性淀粉培养基进行筛选,得到纯培养的产淀粉的芽孢杆菌。
最后并通过耐盐试验、明胶试验、糖发酵试验、VP试验、吲哚试验等多项生理生化实验对筛选出来的菌种进行鉴定。
关键词:淀粉酶芽孢杆菌生化鉴定一、引言芽孢杆菌属(Bacillus)是一类好氧或兼性厌氧,产生抗逆性内生孢子的杆状细菌。
多为腐生菌,主要分布于土壤、动植物体表及水体中。
由于芽孢杆菌属的细菌可以产生多种有用代谢产物,芽孢又是菌体度过不良环境的休眠体。
因此,在工、农业生产上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菌体杆状,直或接近直,0.3 – 2.2X1.2 – 7.0微米。
多数运动,鞭毛典型侧生,形成抗热内生孢子。
在一个孢子囊细胞中,孢子不多于1个。
暴露与空气中时,不妨碍孢子的形成。
革兰氏反应为阳性,仅在生长早期为阳性、阴性。
有机体化能营养,利用多种底物进行严格呼吸代谢,严格发酵代谢或呼吸和发酵二者兼有的代谢。
在呼吸代谢中,最终的电子受体是分子氧,在一些种中可以用硝酸盐代替氧,大多数种产接触酶,严格好养或兼性厌氧。
淀粉酶是一种用途极为广泛的生物催化剂,可应用于面包制造业淀、粉的糖化和液化、纺织品脱浆、造纸、清洁剂工业、化学、临床医学的分析和制药业等。
淀粉酶家族包括α-淀粉酶,β-淀粉酶和葡萄糖淀粉酶。
二、实验目的1.了解微生物分离纯化的原理及微生物分离纯化常用方法和技术;2.掌握从土壤中筛选产淀粉酶菌株的原理及方法;3.掌握微生物的摇瓶培养方法及淀粉酶活力测定的原理及方法;4.培养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流程、综合分析解决问题及判断实验结果的能力;5.对所学习过的微生物实验方法进行综合技能训练;6.从不同环境土壤样品中筛选出能产淀粉酶的芽孢杆菌,并分析比较各产淀粉酶菌株的产淀粉酶活力及总结各芽孢杆菌在土壤中的分布情况。
广州大学微生物学期末实验报告《土壤中产淀粉酶芽胞杆菌的筛选》

⼴州⼤学微⽣物学期末实验报告《⼟壤中产淀粉酶芽胞杆菌的筛选》⼴州⼤学综合性实验报告实验课题:⼟壤中产淀粉酶芽孢杆菌的筛选及淀粉酶活⼒的测定学院⽣命科学学院年级:14级专业班级:⽣物技术142班姓名陈⼦禧学号1414300004实验地点:⼴州⼤学⽣化楼指导教师熊⽂婷⽼师、陈琼华⽼师⼀.实验⽬的及任务(1)了解微⽣物分离纯化的原理及微⽣物分离纯化常⽤⽅法和技术。
(2)掌握从⼟壤中筛选产淀粉酶菌株的原理及⽅法。
【包括物理上的温度筛选和⽣化上的培养基筛选】(3)掌握微⽣物的摇瓶培养⽅法及淀粉酶活⼒测定的原理及⽅法。
【检测淀粉酶活性】(4)从不同环境⼟壤样品中筛选出能产淀粉酶的芽孢杆菌【包括取样、筛选及培养⽅法】(5)对所学习过的微⽣物实验⽅法进⾏综合技能训练【包括糖发酵试验、IMViC试验、淀粉⽔解试验等,且学习新的鉴定⽅法如柠檬酸盐利⽤试验、酪素、酪氨酸的⽔解试验等】(6)培养⾃⾏设计实验流程、综合分析解决问题及判断实验结果的能⼒。
(7)作为⼀个四⼈团队,且作为组长,掌握进度把握和根据个⼈长处和时间进⾏调配分⼯,培养团队合作能⼒,集思⼴益,将4个⼈的思路进⾏整合从⽽应⽤到实验中。
( 8 )实事求是,对失误和实验数据进⾏准确真实记载,对⾃⼰的错误进⾏分析。
⼆.摘要:本次实验的⽬的是为了从⼟壤样品中筛选出2株产淀粉酶芽胞杆菌随后进⾏纯化培养和菌种保藏,并进⾏17项⽣化鉴定实验得到参数后与伯杰⽒细菌鉴定⼿册对⽐后确认菌种的种名。
我们组在个不同环境中(河边和树下)分别采取2个⼟壤样品制取⼟壤悬液并进⾏挑取菌种并培养,最终筛选出2个菌种后经过4次划线纯化后各取⼀个菌种进⾏细菌鉴定试验,并进⾏了17项细菌⽣化鉴定试验后(包括接触酶试验、糖发酵试验、V.P 试验、MR试验、吲哚试验、耐盐试验、柠檬酸盐利⽤试验、明胶试验、硝酸盐还原试验、酪素⽔解试验、酪氨酸⽔解试验、运动性试验、温度试验、PH试验、卵黄反应试验、淀粉⽔解试验、0.001%溶菌酶试验)经过对伯杰⽒细菌鉴定⼿册⽐对后,初步鉴定出树下⼟壤所取菌种为凝结芽孢杆菌及河边⼟壤所取菌种为蜡状芽孢杆菌,其中河边的蜡状芽孢杆菌可以产淀粉酶但树下的芽孢杆菌并不能分解淀粉,这是我们组因为实验顺序编排不当造成的⼤失误,但最后仍得到1株产淀粉酶能⼒较强的蜡状芽孢杆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步骤
1. 筛选培养基的配制(已完成)
可溶性淀粉2 g,NaCl 5 g,牛肉膏5 g,蛋白胨 10 g,琼脂20 g,水1000 mL。 2. 倒平板(每组6个,每个平板10mL左右)
7. 产淀粉酶菌株的增殖培养
液体培养基分装:10ml/瓶,每个菌株对应1瓶( 每组1-2瓶,参考鉴定结果)
液体培养基接种:用接种环从固体培养基表面上 沾取少许菌苔,将接种环在液体培养基内振摇几 次即可。
做好标记,放入摇床中振荡培养24h。
8. 产淀粉酶菌株的纯化——平板划线法
灼烧接种环,冷却后用接种环挑取少量菌苔
倒平皿(注意培养基状态、体积、表面平整):3个
用接种环挑取单菌落到无菌瓶皿上(点植法:用接 种环在固体培养基表面接触几点),同时用签字笔 按对应顺序对各单菌落进行标号。 在原培养皿表面喷洒稀碘液,记录有水解圈的单菌 落,与此对应找出合成淀粉酶的菌株1-2株。 注意:未分离得到菌落的小组可与其他组合作,挑 取其他组鉴定得到的菌落进行后续实验(实验报告 中注明使用哪一组的菌落)。
稀释
1ml 1ml 1ml 1ml 1ml 1ml
1g
10ml 10-1
9ml
9ml
9ml
9ml
9ml
9ml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分离
实验步骤
5.各组做好标记,臵于30 ℃恒温培养48 h (倒臵培养??)
6. 产淀粉酶菌株的鉴定(下次课)
6. 产淀粉酶菌株的鉴定
系列实验内容
实验1 土壤中产淀粉酶菌株的筛选 (1、2)
实验2 产淀粉酶菌株的诱变剂量选择 实验3 紫外诱变剂突变菌株的初筛 实验4 紫外诱变剂突变菌株的复筛 实验5 高产淀粉酶生产菌株的稳定性及淀粉酶 活力测定
背景知识
淀粉酶(amylase, Amy, AMS ):
能水解淀粉、糖原和有关多糖中的O-葡萄糖键 的酶 药物:助消化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
背景知识
产淀粉酶微生物:细菌、真菌等
菌种分离与筛选步骤: 采样——培养——分离——筛选 诱变育种步骤: 诱变——初筛——复筛——性能检测
背景知识
实验1 土壤中产淀粉酶菌株的筛选(1)
实验目的
掌握菌种分离与筛选的方法
从土壤中筛选出能够合成分泌淀粉酶的微生物
实验原理
自然界微生物种类繁多,有些微生物能够以淀 粉作为碳源进行生长繁殖,这是因为它们能够 合成分泌淀粉酶。
实验步骤
3. 土样的采集 各实验室分别取三种不同环境的土样并记录当 时取样环境情况(1-2、3-4、5-6每两小组在同 一个地方进行取样),通常取离地面5~15cm 处的土壤。 4. 稀释分离 取土样1 g,加入9 mL无菌水,逐步稀释至105、 106、107 (单数组)或106、107、108(双数 组) ,每个梯度涂2个平板。
生物制药学实验
实验1-5 产淀粉酶菌株的筛选及诱变系列实验
实验需知
实验分组:2个实验室,每个实验室分6组(名 单上报),每次实验结束留1组同学值日
实验成绩:占期末总成绩的20%,包括实验出 勤、实验操作、实验结果及实验报告撰写 实验结束:将实验用品收拾整齐,由实验老师 确认实验结束后方可离开 实验报告: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 (注意事项)、实验结果、思考题
左手持平皿,将皿盖打开一条缝隙,右手将接种 环伸入皿中,划3-4条平行线 灼烧接种环,60°旋转平皿,划线(注意:后一 区要求与前一区首尾相连,但不得与其他区域搭 在一起) 灼烧接种环,将划线平板倒臵,于30℃培养48h 后观察。
实验结果及分析
1. 取样环境情况
2. 记录产淀粉酶菌株数量(比透明圈??)及对 菌落的初步鉴定结果 3. 分析:从不同地点获得的结果为什么会出现差 异?可以初步得出什么样的结论?(未分离出 菌株的原因?)
霉菌菌落特点
大而疏松,呈绒毛状(曲霉)、絮状(毛霉) 、地毯状(青霉)或蜘蛛网状(根霉)
有的无固定大小,延至整个培养基中 产色素,使菌落显色
放线菌菌落特征
干燥、不透明,小而紧密,呈放射状 菌落初期表面光滑或呈致密的丝绒状,当产生 孢子之后,其菌落表面呈粉状、颗粒状 菌落和培养基连接紧密,难以挑取,或者整个 菌落被挑起而不致破碎 菌落颜色多样,菌落正反面颜色常不一致 带有泥腥味
思考题
1. 为什么要用淀粉作为碳源?
2. 为什么同一个土样要稀释不同梯度进行涂 平板?
实验报告
本次实验与上次实验合写一份实验报告即可
实验报告在本周六实验课时上交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注意
每次实验课前5分钟由各实验室本次值日小组将实 验材料由准备室取出至各实验室中
实验结束后请各组同学务必与实验老师处签到后方 可离开,否则记为缺勤 最后一组同学使用完超净台后,需将台内废液、使 用过的枪头等清理干净,移液枪调回最大量程,并 用酒精棉球将台面擦拭干净后,打开紫外灯照射。
细菌菌落特征
较湿润、光滑、透明、易挑取
菌落正反面或边缘与中央部位的颜色一致 质地均匀、小而突起(或大而平坦) 有臭味或酸败味
酵母菌菌落特征(与细菌相似)
圆形或卵圆形 较湿润、较粘稠、光滑,易挑取 菌落质地均匀 正反面、边缘和中心颜色一致 比细菌菌落大而厚,较不透明,颜色多呈乳白色 多带酒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