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板块构造图详解
地貌学幻灯片
![地貌学幻灯片](https://img.taocdn.com/s3/m/1bbc7353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bd.png)
三、综合题 1、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回答:
(1)写出图中字母表达旳板块名称A__,B__,C__。 (2)图中1 和 2 或 3 和 4 中距离在缩短旳是___,原因是 ___。 (3)红海仍在不断扩展旳原因是____。
1.外力作用旳体现形式 (见图) 2.流水作用
(1)侵蚀地貌(见图) (2)沉积地貌(见图) 3.风力作用 (1)侵蚀地貌(见图) (2)沉积地貌(见图) 4.人类活动对地貌旳影响
练习:东非大裂谷属于下列那种地质构造( )
练习:
1、下列地质作用中,属于内力作用旳是( )
A、风化、侵蚀
B、搬运、堆积
丘陵
峡谷
草原
山地
高原
漂移过程
海岭
海沟
火山
海底扩张学说以为海岭是新旳大洋地壳旳诞生处。 地幔物质从海岭顶部旳巨大开裂处涌出,到达顶部 冷却凝固,形成新旳大洋旳地壳。后来继续上升旳 岩浆,又把早先形成旳大洋地壳,以每年几厘米旳 速度推向两边,使海底不断更新和扩张。当扩张着 旳大洋地壳遇到大陆地壳时,便俯冲到大陆地壳之 下旳地幔中,逐渐熔化而消灭。
C、变质作用
D、固结成岩作用
2、大西洋形成旳原因( )
A、地壳水平运动旳成果 B、板块张裂旳成果
C、地壳升降运动旳成果 D、板块碰撞旳成果
3、下列地貌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旳是( )
A、崇明岛
B、东非大裂谷
C亚大陆属于六大板块中 A、南极洲板块 B、亚欧板块 C、非洲板块 D、印 度洋板块
六大板块
褶皱示意
褶皱景观
背斜成谷、向斜成山
1. 褶皱形成早期旳背斜 成山,向斜成谷
高中地理——(世界六大板块、火山地震带、三大岩石)
![高中地理——(世界六大板块、火山地震带、三大岩石)](https://img.taocdn.com/s3/m/6a7d0e5a0722192e4536f6ed.png)
高中地理——(世界六大板块、火山地震带、三大岩石)知识点1、六大板块岩石圈可以分为六大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
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为海洋,其他五个板块既有大陆又有海洋。
六大板块的分布如下图所示。
根据大陆漂移学说和海底扩张学说,六大板块的位置并不是固定的,而是在不断的移动(每年1cm~10cm),两个板块既可以相互挤压,也可以相互远离,因此相邻板块之间主要形成了两种边界:①生长边界:两个板块互相远离,距离越来越远,常常会形成海岭、断层、裂谷、新的海洋;②消亡边界:两个板块相互挤压,距离越来越近,常常会形成山脉、海沟(海洋板块俯冲到陆地板块下方)。
2、火山、地震带世界上主要分布着两大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
其中全球80%以上的浅源地震、几乎所有的中源和深源地震都发生在环太平洋地区。
火山地震带主要发生在板块的交界处,既可以发生在板块的生长边界,也会发生在消亡边界。
其中,地震大多分布在靠海的一侧,而火山则分布在靠大陆的一侧。
例题图3 例题答案:A、A精讲精析:(1)分析火山的成因。
①火山可以形成于板块的生长和消亡边界,其中消亡边界主要分布在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的交界处;②南美大陆西部的圣何塞火山位于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的交界处,为消亡边界;③大西洋中脊、太平洋中部和东非大裂谷都属于板块的生长边界,因此于日本的樱岛活火山成因不同。
(2)分析岩石的性质。
①岩石可以分为岩浆岩(喷出岩/侵入岩)、变质岩、沉积岩,其中火山喷出地表的岩石为喷出岩;②在四个选项中,玄武岩为喷出岩,石灰岩和砂岩为沉积岩,花岗岩为喷出岩,因此选项A正确。
总结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地球上的岩石,按照成因可以分为三类:岩浆岩(侵入岩、喷出岩)、变质岩、沉积岩。
各类岩石的形成过程分别为:①岩浆岩:地幔的岩浆在内压力的作用下,侵入地壳的上部,冷却凝结形成了侵入岩(例如花岗岩);如果岩浆继续向上前进,喷出地表,则冷却凝结形成喷出岩(例如玄武岩)。
六大板块PPT课件
![六大板块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15cd193a58da0116c1749b9.png)
.
1
阿拉
伯半 印 岛度
半 岛
澳大利亚
.
2
.
3
亚欧板块
非
洲 板
印度洋
块
板块
南极洲板块
板块运动方向
美
太
洲
平
洋
板
板
块
块
板块边界
1、全球大致分为 六 大板块,它们分别是 _亚__欧___板__块__ ,
__非__洲__板__块___,__南__极__洲__板___块___,__美___洲__板__块_____,_太__平__洋__板__块___,
_印__度___洋__板__块___ 。
.
4
亚欧板块
非
洲
板
印度洋
块
板块
南极洲板块
板块运动方向
美
洲 太
平
板
洋
板
块
块
板块边界
2、板块的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
__活__跃__ ,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也集中分布在板块 ___交__界___ 地带.
.
5
.
6
板块运动
陆陆
板 碰撞
块
碰 撞
陆海 碰撞
板块 张裂
示意图
对地貌影 响
举例
形成巨大 的山脉或 高原
喜马拉雅山 青藏高原
形成海沟 或与之相 伴的山屿
形成裂谷 东非大裂谷,
和
大西洋和红
海洋
海
.
7
板 块 运 动 与 地 表 形 态 的 关 系:
板块 张裂
裂 谷 ( 东非大裂谷 ) 海 洋 ( 大西洋 )
板块 碰撞
人教版选修1《板块构造学说》精选课件PPT
![人教版选修1《板块构造学说》精选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de16102e770bf78a64295402.png)
2021/3/2
12
• 板块内部:比较稳定 • 板块边界:比较活跃
2021/3/2
10
(2)板块相对运动形式
岸山脉
碰撞挤压
大洋板块—大陆板块:岛弧、海沟、海 大陆板块—大陆板块:高大山脉
大洋板块:海岭
张裂
大陆板块:裂谷、海洋
2021/3/2
11
Thank you
感谢聆听 批评指导
汇报人:XXX 汇报日期:20XX年XX月XX日
2021/3/2
4
2、板块相对运动形式
2021/3/2
海岭 生长界
消亡界
全球板块分布图
5
2021/3/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6
喜马拉雅山
大西洋
2021/3/2
全球板块分布图
7
转换断层
大西洋底地貌
2021/3/2
8
地中海 红海
大 西 洋 太平洋
2021/3/2
9
(1)板块构造学说的内容
• 岩石圈是由若干刚性板块构成的,全球可 以划分为六大板块。
板块构造学说
2021/3/2
1
板块构造学说
思考: 1、谁被分为若干板块? 岩石圈
2、全球共几大板块?6大板块
3、分别有哪些?
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 南极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
2021/3/2
2
2021/3/2
全球板块分布图
3
思考:
• 哪一个板块全由海洋地壳构成? • 有无大西洋板块 • 阿拉伯半岛属于哪个板块 • 澳大利亚属于哪个板块? • 印度属于哪个板块? • 哪个板块跨经度最广?
高中地理详解六大板块构造图
![高中地理详解六大板块构造图](https://img.taocdn.com/s3/m/a447e25f551810a6f52486fa.png)
高中地理详解六大板块构造图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高中地理详解六大板块构造图由于板块交界处位于海洋地带,无明确的地名作分界,再加上七大洲、四大洋轮廊的思维定式,此类试题做起来并非得心应手,容易把板块的位置、名称弄混。
如何突破这一难关呢笔者介绍几种方法如下:一、把六大板块与七大洲、四大洋的海陆位置、范围、轮廓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联系和区别:北冰洋被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划分了大西洋被美洲板块、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划分了大洋洲绝大部分被划分到印度洋板块南北美洲划分到一个板块--美洲板块六大板块除太平洋板块几乎只包括海洋外,其余五个板块里都既有陆地又有海洋。
亚欧板块包括欧洲和除中南半岛、阿拉伯半岛外的亚洲及其北部、西部、东部边缘的一部分海洋(北冰洋、大西洋、太平洋),东西跨度较大。
非洲板块包括整个非洲,还有西部大西洋的一部分,东部印度洋的一部分,南北跨度大。
印度洋板块既包括印度洋的一部分,又包括亚洲的阿拉伯半岛、中南半岛,大洋洲的绝大部分,呈西北--东南走向,跨的大洲多。
美洲板块包括南北美洲及东部大西洋的一部分和西部北回归线以北太平洋的狭长区域。
南北方向长。
南极洲板块包括南极洲及其周围的部分海洋,呈团状分布。
比较得出以下结论:①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比它们所对应的大陆范围大,面积广。
②太平洋板块比太平洋范围小。
③印度洋板块,名不符实,不是海洋板块而是陆地板块,地跨亚洲、大洋洲的部分陆地,特殊。
二、用经纬网对六大板块进行空间定位出题时,如果沿某条经纬线在六大板块构造图上做剖面图,往往选择经过的板块名称多、复杂的经线或纬线,依照这个原则,可以选取0°、60°E、120°E、120°W经线;0°(赤道)、南北回归线、60°N纬线等。
0°经线自北向南大致穿过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板块构造学说
![板块构造学说](https://img.taocdn.com/s3/m/d99f9021dd36a32d73758125.png)
板块构造学说百科名片板块构造学说(Plate tectonics)是在大陆漂移学说和海底扩张学说的基础上提出的。
根据这一新学说,地球表面覆盖着不变形且坚固的板块(地壳),这些板块确实在以每年1厘米到1 0厘米的速度在移动。
由于地球表面积是有限的,地球板块分类为三种状态:其一为彼此接近的汇聚型板块边界;其二为彼此远离的分离型板块边界;其三为彼此交错的转换型板块边界。
板块本身是不会变形的,地球表面活动便都在这三种状态下集中发生.目录[隐藏]历史的回顾基本内容划分运动原因区别移动板块边界为不稳定地带历史的回顾基本内容划分运动原因区别移动板块边界为不稳定地带[编辑本段]历史的回顾1910年,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Alfred Lothar Wegener,1880-1930)偶然发现大西洋两岸的轮廓极为相似。
此后经研究、推断,他在1912年发表《大陆的生成》,1915年发表《海陆的起源》,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
该学说认为在古生代后期(约三亿年前)地球上存在一个“泛大陆”,相应地也存在一个“泛大洋”。
后来,在地球自转离心力和天体引潮力作用下,泛大陆的花岗岩层分离并在分布于整个地壳中的玄武岩层之上发生漂移,逐渐形成了现代的海陆分布。
该学说成功解释了许多地理现象,如大西洋两岸的轮廓问题;非洲与南美洲发现相同的古生物化石及现代生物的亲缘问题;南极洲、非洲、澳大利亚发现相同的冰碛物;南极洲发现温暖条件下形成的煤层等等。
但它有一个致命弱点:动力。
根据魏格纳的说法,当时的物理学家立刻开始计算,利用大陆的体积、板块构造学说示意图密度计算陆地的质量。
再根据硅铝质岩石(花岗岩层)与硅镁质岩石(玄武岩层)摩擦力的状况,算出要让大陆运动,需要多么大的力量。
物理学家发现,日月引力和潮汐力实在是太小了,根本无法推动广袤的大陆。
因此,大陆漂移学说在兴盛了十几年后就逐渐销声匿迹了。
上世纪五十年代,海洋探测的发展证实海底岩层薄而年轻(最多二、三亿年,而陆地有数十亿年的岩石);另1956年开始的海底磁化强度测量发现大洋中脊两侧的地磁异常是对称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西洋被美洲板块、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划分了。
大洋洲绝大部分被划分到印度洋板块。
南北美洲划分到一个板块——美洲板块。
六大板块除太平洋板块几乎只包括海洋外,其余五个板块里都既有陆地又有海洋。
亚欧板块包括欧洲和除中南半岛、阿拉伯半岛外的亚洲及其北部、西部、东部边缘的一部分海洋(北冰洋、大西洋、太平洋),东西跨度较大。
注意:①板块相撞形成的岛弧或山脉并不在交界线上,往往位于两个板块中位置较高、密度较大的那个板块上。②边界类型分消亡和生长两类,海沟、造山带是消亡边界的标志;海岭、断层是生长边界的标志。③边界类型与附近地带形成的地貌名称之间的关系是:碰撞消亡成山成岛,张裂生长变谷变洋。
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消亡边界)——日本群岛(日本)、台湾省(中国)、菲律宾群岛(菲律宾)等。
六大板块构造图详解
由于板块交界处位于海洋地带,无明确的地名作分界,再加上七大洲、四大洋轮廊的思维定式,此类试题做起来并非得心应手,容易把板块的位置、名称弄混。如何突破这一难关呢?笔者介绍几种方法如下:
一、把六大板块与七大洲、四大洋的海陆位置、范围、轮廓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联系和区别
北冰洋被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划分了。
非洲板块包括整个非洲,还有西部大西洋的一部分,东部印度洋的一部分,南北跨度大。
印度洋板块既包括印度洋的一部分,又包括亚洲的阿拉伯半岛、中南半岛,大洋洲的绝大部分,呈西北——东南走向,跨的大洲多。
美洲板块包括南北美洲及东部大西洋的一部分和西部北回归线以北太平洋的狭长区域。南北方向长。
南极洲板块包括南极洲及其周围的部分海洋,呈团状分布。
通过分析可知:
南北纬50°与0°经线、120°E经线所围成的区域以及南北纬50°与120°W经线、60°W经线所围成的区域板块名称多、分布复杂,这些区域又是地球上人口、国家稠密的地区,考试命题的几率较大。
三、找出板块交界地带较著名地理事物的名称和国家名称及板块边界类型
把有陆地分布的板块交界地带的较有名的地理事物名称(地名、国名)及边界类型找出来,以便清晰地分辨板块交界位置。
0°经线自北向南大致穿过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60°E经线自北向南穿越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120°E经线自北向南依次穿过亚欧板块、印度洋板极洲板块。
其中,60°E经线穿过的板块最多,最复杂。
0°纬线(赤道)横跨的板块有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南极洲板块、美洲板块五个。
比较得出以下结论:
①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比它们所对应的大陆范围大,面积广。②太平洋板块比太平洋范围小。
③印度洋板块,名不符实,不是海洋板块而是陆地板块,地跨亚洲、大洋洲的部分陆地,特殊。
二、用经纬网对六大板块进行空间定位
出题时,如果沿某条经纬线在六大板块构造图上做剖面图,往往选择经过的板块名称多、复杂的经线或纬线,依照这个原则,可以选取0°、60°E、120°E、120°W经线;0°(赤道)、南北回归线、60°N纬线等。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消亡边界)——小亚细亚半岛(土耳其)、伊朗高原(伊朗、阿富汗)、印度河(巴基斯坦)、雅鲁藏布江(中国)、喜马拉雅山脉(印度、中国、尼泊尔)、孟加拉湾(孟加拉国)、苏门答腊岛、爪哇岛(印度尼西亚)。
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消亡边界)——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阿尔卑斯山脉、阿特拉斯山脉(阿尔及利亚、西班牙、意大利、土耳其等)。
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生长边界)——死海、红海、亚丁湾等(埃及、苏丹、沙特、索马里、也门等)。
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消亡边界)——新几内亚岛(印尼)、所罗门群岛、新西兰。
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消亡边界)——海岸山脉,落基山脉(美国)。
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消亡边界)——墨西哥、中美洲、安第斯山脉(秘鲁、智利)。
23°26′N(北回归线)贯穿的板块多而复杂,有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五个,其中所跨太平洋板块长,亚欧板块短,即除南极洲板块外均有。
23°26′S(南回归线)东西贯穿的板块有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与南极洲板块五个,唯独没有亚欧板块。
60°N纬线横跨的有亚欧板块、美洲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