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线建设与内地城乡发展的调查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后三线建设时期川仪九、二十一、二十二厂对澄江镇的发展的影响
(1)后遗产化的合理利用
川仪二十一厂很大程度上已经变成了民营企业,重庆荣凯川仪充分的利用了三线建设时期的厂址与家属院,并且改善并 优化了工作与住宿环境。工厂先主要从事轨道交通的仪器生产。并且工厂的生产效益比较稳定。是后遗产化的典型优秀 范例。川仪九厂已经在原址的基础上,经过翻新加固,被改造成了以老年人为服务对象的优侍高龄社。厂区内的环境得 到了改善,许多原有的厂房变成了活动室和住宿区,原有的大部分家属院都得到了最好的修整,形成了一个初具规模的 产业集群。为澄江镇带来了巨大的税收收入。川仪九厂的创新性发展,拉动了澄江镇的经济产业链,澄江的产业规划得 到了新的发展方向。
四条铁路线将云贵川渝地区有机串联在一起,形成了一个 口字形铁路运输网,将铁路沿线的重要主要城市连接起来,城 乡之间的人口流转得到加强,农村居民的城市化,工人化程度 不断的加强,乡镇地区的闭塞发展被彻底打破。乡镇发展的形 式多样化。乡镇产业有了巨大的改变,纯农业化的自然发展模 式,嵌入了新鲜的工业产业。加快了城乡的快速发展,场镇的 功能化更加的明确。
一.三线建设
• 三线建设,指的是自1964年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中国中西部地区的13个省、自治区进行的一场以战 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
• 三线建设是中国经济史上一次极大规模的工业迁移过程,发生背景是中苏交恶以及美国在中国东南沿海 的攻势。
• 由于三线地区社会经济落后,导致建设起来的企业单位在之后很长一段时期内经营发展都极为困难,但 是三线建设也为中国中西部地区工业化做出了极大贡献。
(2)城镇对工厂依赖程度的减小
澄江镇本身拥有较多的民营加工企业,其工业产量占澄江镇的GDP比重较高。川仪九、二十一、二十二厂对当地工业的 影响已经急剧下降,当初的工业重心已经不复存在,现存的多点是工业集群发展。已经使澄江镇变成了一个工业强镇。 后三线建设的影响已经逐渐的消退,澄江的发展,以及迈上了新的轨道。
(一)川仪一、四、八厂在三线建设前后对周边场镇的影响
1.一、四、八厂在三线建设时期对周边场镇的影响
(1)对当地经济的影响 1965的川仪一、四、八厂在三花石村开始建造,但是的建筑体量非常的庞大。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为三花石周边农村 地区提供了十分巨大的工作岗位提升了当地农民的工作收入。川仪三个厂的建成,带来了巨大的生活需求。三花石的农 业产品的商业化速度直线上升,给三花石的农民带来了切身的利益。 (2)对当地交通的影响 同时工厂建成后的占地面积十分庞大。加快了三花石村的扩展,212国道路面通行能力得到增强,交通得到了较为明显 的改善。到三花石的客运车以及拉货的货车在此来回穿过,为三花石当地老百姓的出行提供了巨大的帮助。 (3)对三花石当地居民再就业的影响 由于工厂的建成带来了一定的底层工作岗位,虽然是底层的但是还是比完全从事农业劳动收入更高。同时这些进入工厂 的底层员工逐渐学会技能。成为一名真正意义上的川仪普通工人,其后辈从他这里接下这份工作,形成了周边农村厂里 看的模式。
• 同是成昆铁路的建成为钢铁生产原料的输送提供了保障。
2.成渝铁路
• 成渝铁路串联起重庆与成都两大三线建设最主要的城市,重庆向西, 成都向东的道路被彻底打通,两地的交流发展因此更加频繁。
川黔铁路
以最便捷的方式将凯里的电子产品运达重庆以供重庆 的兵工产业提供元件。
贵昆铁路
将六盘水的煤炭及贵州的工作人员运往 急需工作人员的攀枝花周边地区。
三线建设范围
图中黄色区域
西南地区三线建设及其主要产业
二.西南地区的三线建设对城市布局的影响(四条铁路)
1.成昆铁路
• 成昆铁路串联起了绵阳,德阳,成都,眉山,乐山,攀枝花 等重要的三线建设城市。
• 攀枝花钢铁的建成,向周边输送了大量的钢铁产品。为西南 地区的三线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装备技术支撑。
2.一、四、八厂在后三线建设时期对周边场镇的影响
2.后三线建设影响
(1)经济
三线建设后期川仪面临着改制,以及市场经济的挑战,面临着倒闭,和缩小生产规模的抉择。川仪一,四,八厂在当时 的分厂中厂域面积十分庞大。川仪这三个厂子改制后产能降低。产业工人人数急剧下降。裁员为三花石带来了数量庞大 的失业人口。失去了铁饭碗。老百姓的生活变得拮据。很多年三花石村几乎没有什么特别大的改变。很多人都回到了上 世纪60年代左右的精耕细作的状态。经济发展速度放缓严重。
• 在1964年至1980年,贯穿三个五年计划的16年中,国家在属于三线地区的13个省和自治区的中西部投入 了占同期全国基本建设总投资的40%多的2052.68亿元巨资;400万工人、干部、知识分子、解放军官兵 和成千万人次的民工,在“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的时代号召下,打起背包,跋山涉水,来 到祖国大西南、大西北的深山峡谷、大漠荒野,风餐露宿、肩扛人挑,用艰辛、血汗和生命,建起了 1100多个大中型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
(2)由于工厂的建立,工厂周边交通的改善。使得很多澄江老百姓喜欢将自家的民房修建在交通更加方便的运河两岸。 三线建设时期的澄江镇几乎是沿着运河两岸发展。
三线建设时期的澄江镇形成了三点一河一线多核心的发展形态。具体解释就是运 河是一线,工厂是三点,多核心就是形成了以工厂为核心的居住区和商业集散地。 形成核心贵,边缘薄的状态。
川仪十八厂现状
• 川仪十八厂位于北碚老城中心,地处北碚的核心地段,当时的北碚老城最高楼当数十八厂的家属院住宿楼。整个十八 厂占地面积有20000平方米。就其选址的合理性来说是比较正确的。工厂旁边的北碚公园山高林密。符合山,散,洞 的原则。但相对于其他厂子而言又是比较大胆的。
• 现在的川仪十八厂家属院和车间已经被大面积拆除,仅保留原有的几栋家属楼。但房屋已经显得十分的破败。和周边 的城市建筑相差甚远。有点格格不入。
(1)三线建设时期川仪二十一、二十二、九厂将厂址选在了澄江镇的运河两岸,充分发挥了运河的取水作用。尤其是 九厂对水源的要求(因为九厂对生产水质检测仪器)处于运河对岸的澄江镇刚好夹在三个厂子之间。区位环境十分优越。 大量的澄江镇老百姓,将自家的生产产品,如大米,蔬菜,水果等等输送到旁边的工厂家属院。经济来源途径得到了丰 富。
(4)工厂为周边场镇带来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多生活利好
如淡水的直接饮用(这是当地一个阿姨和一些老奶奶给我讲的情形,当时农村打水不方便,工厂 的抽水设备为他们解决了生活用水的烦恼。),文化休闲场所对增加为当地的乡村文化带来了发 展的机会。给老百姓提供了日常娱乐的去处。
(5)环境影响
由于那个年代粗狂的生产方式,给让三花石村带来了环境的困扰。废弃的无处理化排除,对嘉陵 江的水质有巨大的影响,尤其影响下游的北碚老城区,为老城区的百姓带来长期积累下来的健康 问题。
川仪九厂原厂址(现优侍+美林高龄社)
优侍+美林高龄社布局图
川仪二十一厂
• 现川仪二十一厂是荣凯和渝凯公司,主要生产电源装备。拥有一定的专利。公司最近几年的生产效益较好。
川仪二十一厂
川仪二十一厂家属楼
川仪二十二厂
• 现重庆川仪精密机械有限公司。主要致力于各种仪表元件、仪表精密零件、光电产品精密小件、汽摩配件、燃气表零 件及温度、物位等类型工业自动化仪表和电站仪表制造、销售,已形成自动化仪表、精密仪表元件、精密汽摩配小件、 光纤通信精密构件的生产格局。
2.后三线建设时期影响
• (1)后遗产化的转型 • 由于十八厂处于城市中心地带,地价本身就很高,有较大的开发利用价值。于是在原来厂址
上拆迁建了高档的住宅小区。提高了城区人民的生活档次。使得工厂的利用得到了转型与升级。 • (2)影响的退步化 • 由于工厂的搬迁,家属院的缩小,以及家属院的不改变性质。导致家属院在城区的发展中显得
三线建设与内地城乡发展的调查(以 重庆市北碚区为重点)
以四川仪表总厂为详例进行分析
姓名:陈东波 班级:2018地理科学类3班
目录
• 一.三线建设 • 二.西南地区的三线建设对城市布局的影响(四条铁路) • 三.重庆市三线建设 • 四.北碚区原四川仪表总厂及其分厂对北碚及周边场镇的发展的影响 • 五.川仪在整体布局上对北碚的城乡发展的影响 • 六.后三线建设的北碚城乡新发展脉络 • 七.三线建设的北碚四川仪表对北碚城乡发展的总体评价
三.重庆市三线建设
重庆在三线建设时期主要接收的是兵器工业制造,如涪陵区著名 的816核工程,以及重庆主城范围内已经经过改制或者搬迁的重庆钢 铁股份有限公司、北碚四川仪表总厂、长安集团、嘉陵工业集团股份 有限公司和建设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市南川区包括以国营天 兴仪表厂、宁江机械厂、庆岩机械厂、红泉仪表厂、红山铸造厂为代 表的国防工业内部配套项目,以及为兵器工业服务的基础工业和机械 工业配套项目。
四.北碚区原四川仪表总厂及其分厂对北碚及周边场镇的发展的影响
四川仪表总厂简介
重庆川仪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四川仪表总厂是按照国家三线建设的总体部 署于1965年成立的大型自动化仪表制造企业,本企业由上海搬迁至北碚区1999 年更名为重庆川仪总厂有限公司,2008年年底整体改制并更名为重庆川仪股份 有限公司。重庆川仪目前是国内规模最大、产品门类最全、系统集成能力最强的 综合性自动化仪表制造企业,注册资本29500万元,主要生产和经营温度仪表、 压力仪表、流量仪表、物位仪表、智能执行机构、智能调节阀、分析仪器及成套、 工业自动化控制仪表及装置、元件材料等十大类产品。
了四川仪表工业学校。原四厂的家属院就在国道212与缙云路的岔路口周围。一厂和四厂面对面 的挨着。
川仪四厂家属楼
川仪四厂家属楼
八厂在缙云路上山一公里处。与四厂和一厂的直线距离不超过一公里。现主
要生产人工蓝宝石,生产效益较高。厂子一片红火。旁边就是它的家属院加起来
共有八栋。
川仪八厂
川仪八厂
三花石及川仪一、四、八厂位置示意图
(2)后遗产化
由于工厂的减产,产业工人的减少。川仪的这三个家属院将近40-50栋的家属楼有三分之二处于闲置状态。有些房屋年久 失修,尤其是川仪一厂靠近嘉陵江边的房屋已经彻底变成了危房。这些工厂的人口搬迁遗产,占用着比较好的地理优势。 但是这些地方却没有被充分的重新开发而是不断的闲置,浪费着资源。其后遗产化已经严重的阻碍了三花石村的建筑格 局的创新和合理性发展。其带来的后遗产问题过于复杂。处理起来相当麻烦。
(3)人才的流失
由于后三线建设的改制,导致很多人才无处安放,很多人选择离开了三花石,离开北碚,到新的地方发展,导致三花石 乃至北碚的人才流失十分严重,决策者的流失,使北碚的经济文化教育水平有所下降。同时北碚的文化产业受到了极大 的抨击。
川仪九、二十一、二十二厂现状
• 川仪九厂现优侍高龄社川仪九厂已经搬迁至蔡家岗镇。现厂址已经被开发利用成为一个老年养老中心。
川仪十八厂家属楼
川仪十八厂原厂址(现为一高档小区)
川仪十八厂在三线建设前后对北碚老城的影响
1.三线建设时期川仪十八厂对北碚老城的影响
川仪十八厂还是起到了核心作用。加快了周边的城 市化进程。吸引了大量的人才。形成了北碚老城的教育 高地。给老城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同时老城的发展更是 蒸蒸日上。经济社会的发展走上了快车道。人口的剧增 导致城市的不断扩大。北碚老城的风土人情更加融合化。 融入了更多地外来文化,尤其是上海文化。
川仪二十二厂
澄江及川仪川仪一、四、八、九、二十一、二十二厂位置示意图
(二)川仪九、二十一、二十二厂在三线建设前后对澄江镇的 发展的影响
1.三线建设时期川仪九、二十一、二十二厂对澄江镇的发展的影响
上世纪四十年代的澄江镇被国民政府打造成了抗战军人自制实验区,在运河旁修建了自制实验区。澄江镇得到了一定的 发展。澄江镇的镇域面积被小范围的扩大。
川仪一、四、八厂现状
• 一厂位于兰花石公交站旁。先主要生产金属功能材料。工厂并没有多大的改变。仅有部分厂房车间进行了翻新。川
仪一厂的家属院非常的庞大。几乎占了三花石村的四分之一。有30多栋职工楼。到现在大部分已经不住人,成了危房。 仅有少部分依旧供员工居住。
川仪一厂
川仪一厂家属院
四厂就位于三花石村公交站旁。已经查阅不到原来的生产方向了。已经将原来的产权卖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