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第十二单元知识点总结资料

合集下载

九年级化学第十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化学第十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课题一:六大营养素: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 (其中无机盐和水可被人体直接吸收)一、蛋白质1、功能: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

2、存在:动物肌肉、皮肤、毛发、蹄、角的主要成分;植物的种子(如花生、大豆)3、构成:由多种氨基酸(如丙氨酸、甘氨酸等)构成4、几种蛋白质(1)血红蛋白:由血红素(含Fe 2+)和蛋白质构成 作用:运输O 2和CO 2的载体 CO 中毒机理:血红蛋白与CO 结合能力比与O 2结合能力强300倍,导致缺氧而死。

吸烟危害:CO 、尼古丁、焦油等(2)酶:生物催化剂 特点:高效性、选择性、专一性5、蛋白质的变性(不可逆):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使其变质引起变质的因素物理:高温、紫外线等化学:强酸、强碱、甲醛、重金属盐(Ba 2+、Hg 2+、Cu 2+、Ag +等)等 应用:用甲醛水溶液(福尔马林)制作动物标本,使标本长期保存。

二、糖类 是生命活动的主要供能物质(60%—70%)1、组成:由C 、H 、O 三种元素组成。

又叫做碳水化合物2、常见的糖(1)淀粉(C 6H 10O 5)n :存在于植物种子或块茎中。

如稻、麦、马铃薯等。

(2)葡萄糖C 6H 12O 6 (呼吸作用C 6H 12O 6+6O 22+6H 2O g 供机体活动和维持体温需要(3)蔗糖C 12H 22O 11:主要存在于甘蔗、甜菜中。

生活中白糖、冰糖、红塘中的主要成分是蔗糖三、油脂1、脂肪:维持生命活动的备用能源★糖类和脂肪在人体内经氧化放出热量,为机体活动和维持恒定的体温提供能量。

四、维生素 多数在人体中不能直接合成,需从食物中摄取1、存在:水果、蔬菜、鱼类等2、作用: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维持身体健康缺V A :夜盲症缺V C :坏血症课题2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一、组成人体的元素 50多种常量元素(11种)在人体中含量>% O>C>H>N>Ca>P>K>S>Na>Cl>Mg 微量元素在人体中含量<% Fe、Zn、Se、I、F等二、人体中的常量元素1、钙 99%在于骨骼和牙齿中(1)主要以Ca10(PO4)6(OH)2晶体的形式存在(2)来源:奶类、绿色蔬菜、水产品、肉类、豆类(3)钙过多:结石、骨骼变粗过少:青少年佝偻病、发育不良老年人骨质疏松,容易骨折2、钠和钾(1)Na+存在于细胞外液人体内含钠80g—120gK+ 存在于细胞内液成人每千克含钾约2g(2)作用:维持人体内的水分和维持体液恒定的pH(如血液的)三、人体中的微量元素必需元素(20多种) Fe、Zn、Se、I、F等对人体有害的元素 Hg、Cr、Pb、Ag、Ba、Al、Cu等课题3 有机合成材料一、有机化合物是否含有碳元素无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不包括CO、CO2和Na2CO3、CaCO3等碳酸盐)1、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CH4(最简单的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C2H5OH(乙醇,俗名:酒精)、CH3COOH(乙酸,俗名:醋酸)、C6H12O6(葡萄糖)、蔗糖、蛋白质、淀粉等2、有机物有机小分子如:CH4、C2H5OH 、CH3COOH、C6H12O6等(根据相对分子质量大小)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有机高分子)如:蛋白质、淀粉等二、有机合成材料1、有机高分子材料(1)分类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如:棉花、羊毛、蚕丝、天然橡胶等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塑料(三大合成材料)合成纤维:涤纶(的确良)、锦纶(尼龙)、晴纶合成橡胶(2)高分子材料的结构和性质链状结构热塑性如:聚乙烯塑料(聚合物)网状结构热固性如:电木(3)鉴别羊毛线和合成纤维线:化学方法:点燃,产生焦羽毛气味,不易结球的为羊毛线;无气味,易结球的为合成纤维线。

九年级化学第十二单元重要知识总结

九年级化学第十二单元重要知识总结

九年级化学第十二单元重要知识总结本文档总结了九年级化学第十二单元的重要知识。

1. 化学键
- 化学键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原子之间的结合力,用于形成分子或离子化合物。

- 常见的化学键包括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2. 离子键
- 离子键是由正负电荷的离子之间的吸引力所形成的化学键。

- 离子键通常发生在金属和非金属之间。

3. 共价键
- 共价键是由共享电子对形成的化学键。

- 共价键通常发生在非金属之间。

4. 分子式和结构式
- 分子式用化学符号表示化合物中的原子种类和原子数目。

- 结构式用化学符号和线段表示化合物中各原子之间的连接关系。

5. 化合价
- 化合价是元素在化合物中的一种可变指标,表示元素与其他
元素结合时贡献的电子数。

- 化合价可以帮助预测元素的化合能力和化合物的性质。

6. 配位数
- 配位数是指一个金属离子中被配位的配体的数目。

- 配位数可以影响金属离子的性质和反应特点。

7. 反应类型
- 化学反应可以分为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氧化还
原反应等。

- 合成反应是指多个物质结合形成一个新物质的反应。

- 分解反应是指一个物质分解成多个物质的反应。

- 置换反应是指两个物质中的部分原子或离子交换位置的反应。

- 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电子的传递引起的反应。

以上是九年级化学第十二单元的重要知识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

初三化学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知识点归纳(自编)

初三化学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知识点归纳(自编)

初三化学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知识点归纳(自编)初三化学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知识点归纳(自编)初三化学第十二单元知识点一、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1、营养素: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水等六类物质。

其中能提供能量的是蛋白质、糖类、油脂,其中糖类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等质量时,油脂放出的能量最多,糖类、油脂组成元素种类相同都含有C、H、O三种元素。

2、蛋白质:是由多种氨基酸构成的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主要含有C、H、O、N等元素。

成人每天需摄取60-70g蛋白质。

(1)血红蛋白:①血红素中的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②作用:在吸入氧气和呼出二氧化碳的过程中作载体。

③煤气中毒的原因:血红蛋白与一氧化碳的结合能力比氧气强。

(2)酶:①成分:一类特殊的蛋白质。

②作用: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

(3)蛋白质变性:在某些物理和化学因素下,蛋白质的结构被破坏,引起变性。

能使蛋白质变性的常见物质或方法有:有机物(甲醛、酒精等)、重金属盐、加热、紫外线、某光、强酸、强碱等。

蛋白质变性后会失去生理活性。

[蛋白质变性的应用]a.鸡蛋、肉类等经加温后蛋白质变性,熟后更易消化。

b.细菌、病毒加热,加酸、加重金属(汞)因蛋白质变性而灭活(灭菌、消毒)。

c.动物、昆虫标本固定保存、防腐。

(4)食用了甲醛浸泡后的食物,该如何处理?吃大量富含蛋白质的牛奶、豆浆、蛋清等。

3、糖类: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类有机化合物。

(1)糖可分为单糖(葡萄糖、果糖)、双糖(蔗糖、麦芽糖)和多糖(淀粉、纤维素)。

(2)淀粉和纤维素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3)淀粉的化学式(C6H10O5)n,水解最终产物是葡萄糖。

(4)葡萄糖的化学式C6H12O6酶葡萄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C6H12O6+6O2→6CO2+6H2O_,(5)蔗糖的化学式C12H22O11,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红糖、白糖的主要成分是蔗糖。

(6)霉变食物不能食用的原因:含有黄曲霉素,有毒且耐热。

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十二单元知识点

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十二单元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教科书的第12个单元涵盖了化学中的各种重要课题。

一些关键点包括化学反应,周期表,化学结合,酸和碱,以及烃类。

让我们谈谈化学反应。

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形成新物质时,会发生化学反应。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钠和水之间的反应,反应产生氢氧化钠和氢气。

这种类型的反应被称为单一的转移反应。

另一个例子是甲烷的燃烧,一种碳氢化合物,它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接下来,我们接着讨论周期表。

周期表是根据其原子数和化学性质来组织元素的一种系统方法。

分为组和期。

第1组元素被称为碱金属,而第17组元素被称为卤素。

周期表是化学家预测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宝贵工具。

化学结合是这个单位的另一个重要概念。

化学键主要有三种类型: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当电子从一个原子转移到另一个原子时,就会发生离子,形成相互吸引的离子。

而共价键则涉及原子之间的电子共享。

金属结合发生在金属中,在金属中,原子按规律排列,共享电子。

酸和碱也包含在这个单位中。

酸是释放水中氢离子的物质,而碱是释放氢氧化离子的物质。

一个经典的酸碱反应是盐酸与氢氧化钠的中和,后者产生水和盐。

了解酸和碱在许多实际应用中至关重要,例如游泳池和农业土壤的pH值调节。

碳氢化合物是一类由氢原子和碳原子组成的有机化合物。

它们是矿物燃料的主要成分,在有机化学领域是重要的。

一个有趣的例子是辛烷的燃烧,一种在汽油中发现的碳氢化合物,它是负责为内燃机提供动力的主要过程。

九年级化学教科书的第12个单元涵盖了化学中广泛的重要课题。

了解化学反应、周期表、化学结合、酸和碱以及碳氢化合物,对于任何有兴趣从事科学事业的人或那些只想更好地了解周围世界的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中考九年级化学第十二章知识点总结

中考九年级化学第十二章知识点总结

中考九年级化学第十二章知识点总结第一节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1.六大营养素: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前四者是有机物,而无机盐和水是无机物。

维生素、无机盐和水可被人体直接吸收。

2.蛋白质功能: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

成人每天需60~70g。

存在:动物肌肉、皮肤、毛发、蹄、角的主要成分;植物的种子(如花生、大豆)。

构成:由多种氨基酸(如丙氨酸、甘氨酸等)构成。

人体蛋白质代谢:人体通过食物获得的蛋白质,在胃肠道里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氨基酸。

氨基酸通过肠壁进入血液循环,一部分氨基酸被氧化,生成尿素、二氧化碳和水等排出体外,同时放出热量供人体活动的需要。

另一部分氨基酸再重新组成人体所需要的各种蛋白质,维持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组织更新。

几种蛋白质(维持生长发育,组织更新)血红蛋白:由血红素(含亚铁离子)和蛋白质构成作用: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载体(血红蛋白+O2→氧合血红蛋白)一氧化碳中毒的原因:血红蛋白与一氧化碳的结合能力比与氧气结合的能力强200倍。

结合了一氧化碳的血红蛋白不能再与氧气结合,人就会缺氧窒息而死亡。

香烟烟气中含有一氧化碳、尼古丁、焦油等有毒物质。

酶:酶是生物催化剂。

特点:高效性、选择性、专一性蛋白质的变性(不可逆):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使其变质。

引起蛋白质变质的因素:物理:高温、紫外线等化学:强酸、强碱、重金属盐(银离子、铜离子、汞离子、钡离子)、有机物(甲醛、酒精)等应用:用甲醛水溶液(福尔马林)制作动物标本,使标本长期保存。

蛋白质的检验:点燃,如果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就说明有蛋白质。

3.糖类作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供能物质(食物供给的总能量中60%~70%来自糖类)。

组成: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又叫做碳水化合物。

常见的糖淀粉:存在于植物种子或块茎中。

如稻、麦、马铃薯等。

食物淀粉在人体内经酶的作用,与水发生一系列反应,最终变成葡萄糖。

葡萄糖经过肠壁吸收进入血液成为血糖,输送到人体的各个组织器官,为人体组织提供营养,又在酶的作用下,转变为糖原贮藏在肝脏和肌肉中。

九年级化学第十二单元总结

九年级化学第十二单元总结
九年级化学第十二单元总结
xx年xx月xx日
contents
目录
• 第十二单元学习内容概述 • 化学基础知识回顾 • 第十二单元知识要点总结 • 化学基本实验技能总结 • 第十二单元疑难问题解析 • 第十三单元学习计划与建议
01
第十二单元学习内容概述
学习的重点知识点
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二氧化碳
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不易燃的气体,不 溶于水,可用于保护气、制冷剂等。
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不燃的气体, 溶于水,可用于工业制碱、灭火等。
化学反应的原理与应用
酸碱中和反应
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如盐酸硫 酸和氢氧化钠反应,可用于制备酸 性或碱性物质。
复分解反应
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 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如中பைடு நூலகம்反应和 沉淀反应,可用于制备新物质。
02
化学基础知识回顾
物质的分类与组成
物质的分类
纯净物和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等。
物质的组成
由元素组成,包括单质和化合物的组成特点。
化学反应的类型与规律
化学反应的类型
分解反应、化合反应、置换反应等。
化学反应的规律
质量守恒、能量守恒等。
化学方程式的读写和计算
化学方程式的读写
掌握化学方程式的读写规则。
实验器材准备
根据实验需求选择合适的仪器和试剂。
实验后处理
清理实验器材,整理实验数据和实验报告 。
化学仪器的使用方法
1 2 3
玻璃器皿
使用玻璃器皿时应注意避免割伤和破裂,选择 合适的器皿形状和规格进行实验。
测量仪器
使用测量仪器时应注意正确使用和保养,例如 使用天平称量时要保持干燥,使用量筒时要保 持清洁干燥。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第十二单元知识点+习题+方法规律总结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第十二单元知识点+习题+方法规律总结

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 课题1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1.知道人体的六大营养素以及对应的富含食物。

2.知道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这些有机物对人体健康的作用。

3.知道CO 、甲醛、黄曲霉素、重金属盐等物质会损害人体健康。

1.人类重要的六大营养物质为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水、无机盐。

其中,前四种均为有机物(含碳元素),糖类是人体主要的能源物质,油脂是人体备用的能源物质,蛋白质也能释放能量但不是人体主要的能源物质,维生素、水、无机盐不能提供能量。

2.蛋白质:⑴作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修补受损组织。

⑵是由多种氨基酸组成的化合物,含C 、H 、O 、N 等元素。

⑶富含物:瘦肉、蛋、奶等含动物蛋白;豆腐、花生、大豆、核桃等含植物蛋白。

⑷蛋白质的性质:能与甲醛反应而变质、能与重金属盐反应而变质、高温煮沸时能失去生物活性。

3.糖类:⑴富含物:米、面、各种糖、地瓜、马铃薯、淀粉。

⑵是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米饭糊了会变黑说明米饭中含碳元素。

⑶糖类物质的作用:通过缓慢氧化放出热量,是人体主要的能源物质;在体内氧化的化学方程式为C 6H 12O 6+6O 2═══6CO 2+6H 2O 。

⑷大米霉变会产生有毒的黄曲霉素。

⑸米、面、淀粉在人体内消化的过程是:在酶的催化作用下与水反应生成葡萄糖。

4.油脂:⑴富含物:肥肉、花生油、豆油、奶油等油类。

⑵作用:通过缓慢氧化放出热量,是人体备用的能源物质。

⑶减肥的方法:合理饮食,多运动。

5.维生素:⑴富含物:各种蔬菜、水果(同样,果汁也含)、肝脏、鱼肝油等。

⑵作用:调节新陈代谢等(如便秘)。

⑶缺维生素A 易得夜盲症,缺维生素C 易得坏血病。

6.蛋白质知识的延伸:⑴制作标本常用的福尔马林溶液是甲醛溶液,原因是蛋白质能与甲醛反应而变质而不会腐烂。

但是,不能用甲醛给肉、海产品保鲜,原因是甲醛有毒,且甲醛能与蛋白质反应使蛋白质变质,从而破坏酶 教 材 重 点教 材 挖 掘 / 教 材 拓 展 学 习 目 标营养成分。

九年级上化学第十二章知识点

九年级上化学第十二章知识点

九年级上化学第十二章知识点随着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化学在我们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九年级上化学第十二章主要介绍了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包括原子的发现和结构、元素周期表等。

让我们一起来深入了解这些知识点。

一、原子的发现和结构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早在古代的时候,人们就对原子有所了解。

但是直到现代科学的发展,人们才真正揭开了原子奥秘的面纱。

小萨尔瓦多·岛内斯·托雷塞利(Salvador E. Luria)和麦克洛迪·默里(Maclyn McCarty)是20世纪50年代生物学领域中的两位重要科学家,他们的研究发现细菌具有基因遗传的性质,这一突破促进了现代生物学的发展。

他们的实验是迄今为止对微生物遗传学发展最有影响的研究之一。

二、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化学中最重要的工具之一。

它将所有已知元素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排列,帮助我们快速了解元素的性质和特点。

首次提出元素周期表的是俄罗斯科学家门捷列夫,他按照原子序数的大小将元素进行排列。

元素周期表的排列方式是根据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

在元素周期表中,横向的行称为周期,而纵向的列称为族。

每个周期的最后一个元素是惰性气体,它们稳定性很高,很少与其他元素反应。

而族内的元素具有相似的性质,因为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构型相同。

元素周期表的使用使化学家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预测元素的性质。

通过元素周期表,我们可以知道氧元素(O)是一种非金属,具有较强的氧化性;钠元素(Na)是一种金属,具有较强的还原性。

这对于我们研究物质的性质和化学反应是非常重要的。

三、反应类型化学反应是物质发生变化的过程。

在九年级上化学第十二章中,我们学习了几种常见的反应类型,包括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双替反应。

合成反应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反应生成一种新的物质。

例如,2H₂+ O₂→2H₂O就是一个合成反应,它将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了水。

分解反应是指一种物质在化学反应中分解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

九年级化学第十二单元重点内容总结

九年级化学第十二单元重点内容总结

九年级化学第十二单元重点内容总结本文档总结了九年级化学第十二单元的重点内容。

一、化学反应速度
1. 反应速率的定义: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消失或生成物产生的
物质数量。

2. 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温度、浓度、压力、表面积和催化剂等。

3. 速率常数:描述化学反应速度的数值。

4. 反应速率与反应物初始浓度的关系: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
呈正相关关系。

二、化学平衡
1. 化学平衡的定义:当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时,称为化学平衡。

2. 平衡常数:描述化学反应在平衡时各组分浓度的数值关系。

3. 平衡常数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平衡常数与反应物浓度的比
值成正比。

三、氧化还原反应
1. 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指化学反应中电子的转移或共用。

2. 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剂接受电子,还原剂失去电子。

3. 氧化还原反应的判别方法:通过元素的氧化态变化、电子转
移和电荷不守恒来判别。

四、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1. 电解质的定义:在水溶液中能够产生离子的化合物。

2. 非电解质的定义:在水溶液中无法产生离子的化合物。

五、溶解度与饱和度
1. 溶解度的定义:指在一定温度下,单位体积溶剂中可以溶解
最大的溶质质量。

2. 饱和度的定义:指溶液中溶质与溶剂达到动态平衡时的浓度。

温馨提示:以上是九年级化学第十二单元的重点内容总结,希
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九年级化学第十二单元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第十二单元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第十二单元知识点化学是一门关于物质变化和组成的科学,涉及的知识点非常广泛。

在九年级化学的第十二单元中,我们将学习有关氧化还原反应、酸碱中和反应以及电化学的基础知识。

1.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与氧发生反应的过程,其中一个物质被氧化,而另一个物质被还原。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的转移起着关键作用。

被氧化的物质会失去电子,而被还原的物质会获得电子。

氧化还原反应可以用简化的电子转移方式来描述。

氧化剂是指接受电子的物质,而还原剂是指提供电子的物质。

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的电子转移导致了化学反应的发生。

2.酸碱中和反应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在适当的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的过程。

在酸中和反应中,氢离子(H+)和氢氧根离子(OH-)结合形成水,同时生成盐。

酸碱中和反应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还在于酸碱指数的计算。

酸碱指数(pH)是一种用于衡量物质酸碱性的指标。

pH值越低,表示物质越酸;pH值越高,表示物质越碱。

3.电化学电化学是研究电与化学反应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它涉及到电池的工作原理和电解过程。

在电池中,化学能被转化为电能。

电池由正极、负极和电解质组成。

正极和负极通过电解质中的电子和离子的流动来联系起来,从而形成电流。

电池的电势差决定了电流的方向和强度。

电解反应是在电解质中通过外加电流使化学反应发生的过程。

在电解质中,正极接受电子,并在溶液中发生氧化反应;负极提供电子,并在溶液中发生还原反应。

电解质中的离子也参与到反应中,形成新的物质。

总结:九年级化学的第十二单元主要包括氧化还原反应、酸碱中和反应以及电化学的基础知识。

氧化还原反应涉及电子的转移,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电子转移导致化学反应的发生。

酸碱中和反应是酸和碱在适当条件下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电化学则是研究电与化学反应的关系,涉及电池和电解过程。

这些知识点对于理解化学反应以及应用化学在日常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

九年级化学第十二章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化学第十二章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化学第十二章知识点总结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第一节: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1.六大营养素: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

其中,前四者是有机物,而无机盐和水是无机物。

维生素、无机盐和水可以被人体直接吸收。

2.蛋白质功能: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也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

成人每天需要60~70g。

存在:动物肌肉、皮肤、毛发、蹄、角的主要成分;植物的种子(如花生、大豆)。

构成:由多种氨基酸(如丙氨酸、甘氨酸等)构成。

人体蛋白质代谢:人体通过食物获得的蛋白质,在胃肠道里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氨基酸。

氨基酸通过肠壁进入血液循环,一部分氨基酸被氧化,生成尿素、二氧化碳和水等排出体外,同时放出热量供人体活动的需要。

另一部分氨基酸再重新组成人体所需要的各种蛋白质,维持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组织更新。

几种蛋白质(维持生长发育,组织更新):血红蛋白:由血红素(含亚铁离子)和蛋白质构成。

作用: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载体(血红蛋白+O2→氧合血红蛋白)。

酶:酶是生物催化剂。

具有高效性、选择性和专一性。

蛋白质的变性(不可逆):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使其变质。

引起蛋白质变质的因素:物理:高温、紫外线等。

化学:强酸、强碱、重金属盐(银离子、铜离子、汞离子、钡离子)、有机物(甲醛、酒精)等。

应用:用甲醛水溶液(福尔马林)制作动物标本,使标本长期保存。

蛋白质的检验:点燃,如果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就说明有蛋白质。

3.糖类作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供能物质(食物供给的总能量中60%~70%来自糖类)。

组成: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又叫做碳水化合物。

常见的糖:淀粉:存在于植物种子或块茎中,如稻、麦、马铃薯等。

食物淀粉在人体内经酶的作用,与水发生一系列反应,最终变成葡萄糖。

葡萄糖经过肠壁吸收进入血液成为血糖,输送到人体的各个组织器官,为人体组织提供营养,又在酶的作用下,转变为糖原贮藏在肝脏和肌肉中。

葡萄糖(人体可直接吸收的糖):参与呼吸作用:C6H12O6 + 6O2 → 6CO2 + 6H2O。

中考九年级化学第十二章知识点总结

中考九年级化学第十二章知识点总结

中考九年级化学第十二章知识点总结第一节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1.六大营养素: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前四者是有机物,而无机盐和水是无机物。

维生素、无机盐和水可被人体直接吸收。

2.蛋白质功能: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

成人每天需60~70g。

存在:动物肌肉、皮肤、毛发、蹄、角的主要成分;植物的种子(如花生、大豆)。

构成:由多种氨基酸(如丙氨酸、甘氨酸等)构成。

人体蛋白质代谢:人体通过食物获得的蛋白质,在胃肠道里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氨基酸。

氨基酸通过肠壁进入血液循环,一部分氨基酸被氧化,生成尿素、二氧化碳和水等排出体外,同时放出热量供人体活动的需要。

另一部分氨基酸再重新组成人体所需要的各种蛋白质,维持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组织更新。

几种蛋白质(维持生长发育,组织更新)血红蛋白:由血红素(含亚铁离子)和蛋白质构成作用: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载体(血红蛋白+O2→氧合血红蛋白)一氧化碳中毒的原因:血红蛋白与一氧化碳的结合能力比与氧气结合的能力强200倍。

结合了一氧化碳的血红蛋白不能再与氧气结合,人就会缺氧窒息而死亡。

香烟烟气中含有一氧化碳、尼古丁、焦油等有毒物质。

酶:酶是生物催化剂。

特点:高效性、选择性、专一性蛋白质的变性(不可逆):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使其变质。

引起蛋白质变质的因素:物理:高温、紫外线等化学:强酸、强碱、重金属盐(银离子、铜离子、汞离子、钡离子)、有机物(甲醛、酒精)等应用:用甲醛水溶液(福尔马林)制作动物标本,使标本长期保存。

蛋白质的检验:点燃,如果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就说明有蛋白质。

3.糖类作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供能物质(食物供给的总能量中60%~70%来自糖类)。

组成: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又叫做碳水化合物。

常见的糖淀粉:存在于植物种子或块茎中。

如稻、麦、马铃薯等。

食物淀粉在人体内经酶的作用,与水发生一系列反应,最终变成葡萄糖。

葡萄糖经过肠壁吸收进入血液成为血糖,输送到人体的各个组织器官,为人体组织提供营养,又在酶的作用下,转变为糖原贮藏在肝脏和肌肉中。

九年级化学12章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12章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12章知识点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在九年级的学习中,我们将学习许多关于化学的知识点,其中包括了化学第12章的内容。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化学第12章的知识点,并对其进行详细探讨和解释。

第一部分:电化学基础知识在化学第12章中,我们将学习到一些关于电化学方面的知识。

其中,电解质的概念和电解质溶液的电离现象是非常重要的内容。

电解质是指在水或其他溶剂中能够电离产生离子的物质。

在电解质溶液中,正离子和负离子会向各自的电极移动,从而产生电流。

电池也是电化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常见的电池有原电池和干电池。

原电池通过化学反应来产生电能,干电池则使用干燥的电解质来产生电能。

第二部分:电解过程电解是指通过电能使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

在电解过程中,正离子向阴极移动,负离子向阳极移动。

正离子在阴极接受电子,还原成原子或分子;负离子在阳极失去电子,氧化成原子或分子。

电解反应的产物取决于电解质的性质和溶液的浓度。

我们还将学习到关于电解过程中电流的计算方法。

根据法拉第定律,电解过程中通过的电量与电解质溶液中的物质的电离程度和溶液中的电解质的浓度有关。

根据电量和时间的关系,我们可以计算出电解过程中的电流强度。

第三部分:金属的电化学特性在化学第12章中,我们还将学习到金属的电化学特性。

金属在电解质溶液中会发生氧化和还原反应,这些反应被称为金属的电化学腐蚀。

金属腐蚀会导致金属结构的破坏,因此对于金属的保护非常重要。

我们将学习到防止金属腐蚀的方法,如使用镀层、合金和防腐涂料等。

此外,电解池也是我们学习的一个重要概念。

电解池是能够将金属腐蚀反应逆转的装置,可以将金属还原成金属离子。

第四部分:电化学能量变化化学第12章还将涉及到电化学能量变化的内容。

在电池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同时也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通过电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我们可以计算出电化学反应产生或吸收的热量。

此外,电化学还涉及到电动势的概念。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化学 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化学 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知识点总结

第十二单元课题1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1.六大基本营养素: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

其中无机物包括无机盐和水。

2.蛋白质至少有C、H、O、N四种元素,是由多种氨基酸构成的极为复杂的化合物。

3.补充蛋白质的食物有肉类、牛奶、蛋、大豆制品、鱼。

4.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在吸入氧气和呼出二氧化碳的过程中起着载体的作用,血红蛋白也能与一氧化碳结合,导致煤气中毒。

5.甲醛等会与蛋白质发生反应,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使其变质,利用这个性质,可用甲醛水溶液(福尔马林)浸泡动物标本,使标本能长期保存。

6.酶是生物催化剂,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反应,绝大多数的酶都是蛋白质。

7.糖类由C、H、O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8.淀粉的化学式为(C6H10O5)n,在人体内经过酶的催化,与水发生反应,最终变成葡萄糖。

淀粉遇碘变蓝。

9.葡萄糖的化学式为C6H12O6,葡萄糖经过肠壁吸收进入血液成为血糖,为人体组织提供营养。

10.在人体组织里,葡萄糖在酶的催化作用下经缓慢氧化转变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放出能量,供机体活动和维持恒定体温的需要。

C6H12O6 + 6O2 === 6CO2 + 6H2O11.纤维素也属于糖类,不能被人体消化,但在消化中起着特殊作用。

12.蔗糖也属于糖类,化学式为C12H22O11,日常食用的白糖、冰糖和红糖主要成分是蔗糖。

13.油脂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在常温下,植物油脂呈液态,成为油;动物油脂呈固态,成为脂肪,二者合称油脂。

14.糖类是主要供能物质,油脂是重要的供能物质,人体内的脂肪是维持生命活动备用能源。

15.维生素多数在人体内不能合成,需要从食物中摄取,可以食用新鲜果蔬、鱼肝油等补充维生素。

16.缺乏维生素A会导致夜盲症,缺乏维生素B会引起脚气病,缺乏维生素C会导致坏血病,缺乏维生素D会导致佝偻病、软骨病。

17.黄曲霉毒素损害人的肝脏,因此绝不能食用霉变食物。

第十二单元课题2化学元素与人类健康18.常量元素有11种碳氢氧氮钙磷钾、还有硫镁氯和钠。

九年级下册化学12章知识点

九年级下册化学12章知识点

九年级下册化学12章知识点一、碳的特性和分类1. 碳的特性碳是一种非金属元素,化学符号为C,原子序数为6。

它的原子结构稳定,能形成四个共价键,使得碳能够形成多种化合物。

2. 碳的分类碳根据化学键的不同类型,可分为三类:烷烃、烯烃和炔烃。

其中,烷烃只有碳碳单键,烯烃有一个碳碳双键,炔烃有一个碳碳三键。

二、有机物1. 有机物的定义有机物是指含有碳元素,并以弱键为主的化合物。

它们多数存在于生物体内,包括糖类、脂类、蛋白质等。

2. 有机物的命名有机物根据其结构和官能团可以进行命名。

常见的命名方式有:特定命名法、IUPAC命名法和通用命名法。

三、碳的化合价和结构1. 碳的化合价碳的化合价一般为四,即每个碳原子可以和其他四个原子进行共价键的形成。

2. 碳的结构碳的结构有直链、分支链和环状三种形式。

四、有机反应和化学式1. 有机反应有机反应是指有机物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

常见的有机反应有加成反应、消除反应和取代反应等。

2. 化学式有机物的化学式一般用分子式表示,其中包括各个元素的原子数目。

例如,甲烷的化学式为CH4。

五、烃类的特性和分类1. 烃类的特性烃类是由碳和氢组成的有机化合物,不具有官能团。

2. 烃类的分类烃类根据其分子结构的不同,可分为脂烃和环烃两大类。

脂烃是开链烃,环烃是由环状结构组成的烃。

六、烃类的命名和性质1. 烃类的命名烃类的命名根据碳原子数目和官能团以及是否有取代基等进行命名。

2. 烃类的性质烃类的性质取决于其分子结构和官能团。

脂烃一般较为稳定,而环烃则较为活泼。

七、烃类的结构式和异构体1. 烃类的结构式烃类的结构式是用线条图表示,通过直观的图示来描述分子的结构和键的形式。

2. 异构体异构体是指分子式相同但结构式不同的化合物。

烃类因为碳原子连接方式的不同,可以形成多种异构体。

八、卤代烃和醇1. 卤代烃的特性和命名卤代烃是指与氢原子相比,一个或多个氢原子被卤素原子取代的烃类。

其命名根据卤素原子的种类和数量进行。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带答案)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带答案)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单选题1、下列人体所缺元素与引起的健康问题关系不正确的是A.缺钙会引起骨质疏松B.缺碘会引起甲状腺疾病C.缺铁会引起龋齿D.缺锌会导致儿童智力低下答案:C试题分析:A、钙主要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使骨和牙齿具有坚硬的结构支架,缺乏幼儿和青少年会患佝偻病,老年人会患骨质疏松,故选项正确。

B、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甲状腺肿大,故选项正确。

C、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贫血,故选项错误。

D、锌影响人体发育,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故选项正确。

故选C。

考点: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2、“加铁酱油”“高锌奶粉”“富硒茶叶”中,“铁、锌、硒”指的是A.单质B.元素C.金属D.维生素答案:B物质是由元素组成,加铁酱油、高锌奶粉、富硒茶叶中的“铁”、“锌”、“硒”指的是元素,不是单质、金属和维生素。

故选B。

3、性质决定用途。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乙醇可以燃烧,可用作燃料B.石墨有优良的导电性能,可用于制铅笔芯C.氧气能支持燃烧,可用作火箭助燃剂D.二氧化碳不支持一般可燃物的燃烧,可用来灭火答案:BA、乙醇燃烧能放出热量,常用作燃料,选项A正确;B、石墨有导电性,可用于制电极,与制铅笔芯无关,选项B错误;C、氧气能支持燃烧,可用作火箭助燃剂,选项C正确;D、二氧化碳不支持一般可燃物的燃烧,不可燃,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所以可用来灭火,选项D正确。

故填:B4、“衡阳味道,声名远播”。

下列衡阳特产中富含维生素的是A.渣江米粉B.常宁茶油C.金甲岭萝卜D.衡东煨蛋答案:CA、米粉中富含糖类,不符合题意;B、茶油中富含油脂,不符合题意;C、萝卜中富含维生素,符合题意;D、煨蛋中富含蛋白质,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小明午餐吃了米饭、红烧鱼,从营养均衡角度考虑还应补充下列哪种食物A.炒芹菜B.牛肉干C.麻婆豆腐D.荞面饼答案:A人体需要的六大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结合题意,米饭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红烧鱼中含有油脂、蛋白质和无机盐,可知食物中维生素含量较少;故为使营养搭配更加合理,需要补充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 知识点总结【精美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 知识点总结【精美版】

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课题一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六大类营养物质富含人体50多种元素)1.蛋白质: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酶也是一类重要的蛋白质。

动物的肌肉、皮肤、毛发、蹄、角以及蛋清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

许多植物的种子里(如大豆、花生)也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蛋白质是由多种氨基酸构成的极为复杂的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从几万到几百万。

有些物质(如甲醛、重金属盐等)会与蛋白质发生反应,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使其变质,因此这些物质有毒,不可食用。

提供能量18kJ/g。

2.糖类:糖类物质大部分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糖类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糖类是人类食物的重要成分。

小分子:葡萄糖C6H12O6、蔗糖C12H22O11;大分子:淀粉(C6H10O5)n。

富含淀粉的食物有大米、面粉、玉米等。

在人类食物所供给的总能量中,有60%—70%来自糖类。

提供能量16kJ/g。

3.油脂: 重要的营养物质;维持生命活动的备用能源。

在常温下,植物油脂呈液态,称为油;动物油脂呈固态,称为脂肪,二者合称油脂。

提供能量39kJ/g。

4.维生素:维生素有20多种,它们多数在人体内不能合成,需要从食物中摄取。

维生素在人体内需要量很小,但它们可以起到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维持身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VA夜盲症、VC坏血病、VD佝偻病。

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有蔬菜、水果、种子食物、动物肝脏、蛋类、牛奶、鱼类、鱼肝油等。

5.无机盐:即矿物质,由新鲜水果和蔬菜提供。

6.水:传输营养物质,排出毒素。

课题二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适量)一、人体元素含量1.常量元素 (质量分数>0.01%) O、C、H、N、Ca、P等11种老年人缺钙骨质疏松,青少年缺钙佝偻病。

钙是人体内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2.微量元素(质量分数<0.01%) Fe、Zn、Se、I、F 等①缺铁会导致缺铁性贫血。

②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易食癖、注意力涣散。

九年级化学第十二单元总结

九年级化学第十二单元总结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理解化学反应的微观解释是揭示化学反应实质的关键
化学反应的微观解释是从分子和原子水平上揭示化学反 应的实质。通过了解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分子结构、键合 类型和能量变化,可以深入理解化学反应的机理和规律 ,为设计新物质和优化化学过程提供指导。
单元复习建议与展望
复习计划与方法建议
制定复习计划
学生应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和 目标,制定下一步的学习计划
和目标。
提高学习效率
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提高自己的 学习效率,采用科学的学习方法 和技巧。
培养学习兴趣
通过参加化学实验、阅读化学科普 书籍等方式培养对化学的兴趣和爱 好。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化学反应可以释放能量(放热反应)或吸收能量(吸热反应) 。
能量变化的原因
能量变化是由于旧化学键断裂吸收的能量与新化学键形成释放 的能量之间存在差异。
能量转换与利用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可以用于生产能源、合成新材料或用于 其他工业过程。
单元实验与探究
化学反应的实验观察
总结词
通过实验观察化学反应,可以深入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
学生应根据自身学习情况,制定一 个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明确每天 的复习任务和时间安排。
重视基础知识
在复习过程中,要注重对基础知识 的掌握,例如化学元素、化学式、 化学反应等。
建立知识网络
将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形成知 识网络,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
练习解题技巧
通过练习不同类型的题目,掌握解 题技巧,提高解题速度和正确率。
单元重点与难点
• 本单元的重点包括 • 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与应用 •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计算 • 化学反应类型的判断与识别 • 本单元的难点包括 • 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和应用,特别是在涉及多个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复杂化学反应中。 • 正确书写和计算化学方程式,需要注意反应条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配比以及气体符号和沉淀符号的使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
课题一:六大营养素: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
(其中无机盐和水可被人体直接吸收)
一、蛋白质
1、功能: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

2、存在:动物肌肉、皮肤、毛发、蹄、角的主要成分;植物的种子(如花生、大豆)
3、构成:由多种氨基酸(如丙氨酸、甘氨酸等)构成
4、几种蛋白质
(1)血红蛋白:由血红素(含Fe2+)和蛋白质构成作用:运输O2和CO2的载体CO中毒机理:血红蛋白与CO结合能力比与O2结合能力强300倍,导致缺氧而死。

吸烟危害:CO、尼古丁、焦油等
(2)酶:生物催化剂特点:高效性、选择性、专一性
5、蛋白质的变性(不可逆):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使其变质
引起变质的因素物理:高温、紫外线等
化学:强酸、强碱、甲醛、重金属盐(Ba2+、Hg2+、Cu2+、Ag+等)等应用:用甲醛水溶液(福尔马林)制作动物标本,使标本长期保存。

二、糖类是生命活动的主要供能物质(60%—70%)
1、组成: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又叫做碳水化合物
2、常见的糖
(1)淀粉(C6H10O5)n :存在于植物种子或块茎中。

如稻、麦、马铃薯等。

(2)葡萄糖C6H12O6 (人体可直接吸收的糖)
呼吸作用C6H12O6+6O26CO2+6H2O 15.6KJ/g 供机体活动和维持体温需要(3)蔗糖C12H22O11:主要存在于甘蔗、甜菜中。

生活中白糖、冰糖、红塘中的主要成分是蔗糖
三、油脂
1、脂肪:维持生命活动的备用能源
★糖类和脂肪在人体内经氧化放出热量,为机体活动和维持恒定的体温提供能量。

四、维生素多数在人体中不能直接合成,需从食物中摄取
1、存在:水果、蔬菜、鱼类等
2、作用: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维持身体健康
缺V A :夜盲症缺V C :坏血症
课题2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一、组成人体的元素 50多种
常量元素(11种)在人体中含量>0.01% O>C>H>N>Ca>P>K>S>Na>Cl>Mg 微量元素在人体中含量<0.01% Fe、Zn、Se、I、F等
二、人体中的常量元素
1、钙 99%在于骨骼和牙齿中
(1)主要以Ca10(PO4)6(OH)2晶体的形式存在
(2)来源:奶类、绿色蔬菜、水产品、肉类、豆类
(3)钙过多:结石、骨骼变粗
过少:青少年佝偻病、发育不良
老年人骨质疏松,容易骨折
2、钠和钾
(1)Na+存在于细胞外液人体内含钠80g—120g
K+ 存在于细胞内液成人每千克含钾约2g
(2)作用:维持人体内的水分和维持体液恒定的pH(如血液的pH7.35-7.45)三、人体中的微量元素必需元素(20多种)Fe、Zn、Se、I、F等
对人体有害的元素Hg、Cr、Pb、Ag、Ba、Al、Cu等
课题3 有机合成材料
一、有机化合物
是否含有碳元素无机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不包括CO、CO2和Na2CO3、CaCO3等碳酸盐)
1、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
CH4(最简单的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
C2H5OH(乙醇,俗名:酒精)、
CH3COOH(乙酸,俗名:醋酸)、
C6H12O6(葡萄糖)、蔗糖、蛋白质、淀粉等
2、有机物有机小分子如:CH4、C2H5OH 、CH3COOH、C6H12O6等(根据相对分子质量大小)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有机高分子)如:蛋白质、淀粉等
二、有机合成材料
1、有机高分子材料
(1)分类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如:棉花、羊毛、蚕丝、天然橡胶等
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塑料
(三大合成材料)合成纤维:涤纶(的确良)、锦纶(尼龙)、晴纶
合成橡胶
(2)高分子材料的结构和性质
链状结构热塑性如:聚乙烯塑料(聚合物)
网状结构热固性如:电木
(3)鉴别羊毛线和合成纤维线:
化学方法:点燃,产生焦羽毛气味,不易结球的为羊毛线;
无气味,易结球的为合成纤维线。

2、“白色污染”及环境保护
(1)危害:①破坏土壤,污染地下水
②危害海洋生物的生存;
③如果焚烧含氯塑料会产生有毒的氯化氢气体,从而对空气造成污染(2)解决途径
①减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
②重复使用某些塑料制品,如塑料袋、塑料盒等;
③使用一些新型的、可降解的塑料,如微生物降解塑料和光降解塑料等;
④回收各种废弃塑料
(3)塑料的分类是回收和再利用的一大障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