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年高二下学期寒假作业检测(期初开学)语文试题 含答案

合集下载

2021年高二下学期寒假作业检测(期初开学)语文试题 含答案

2021年高二下学期寒假作业检测(期初开学)语文试题 含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PM2.5,一个耳熟能详的词汇。

对它的准确定义是:“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固体颗粒或液滴的总称”,又被称为细颗粒物或入肺颗粒物。

由于体积小,重量轻,PM2.5可以在空气中滞留很长时间,在空气中被大气环流带到较远的地方。

PM2.5的比表面积①比较大,可以吸附更多的病毒细菌和各种对人体健康有害的污染物。

空气中的 PM2.5,可以通过呼吸道,进入肺泡,在肺泡内积聚,干扰肺内的气体交换,引发各种疾病。

因此,PM2.5对健康的危害特别严重。

1982年,美国已经开始展开有关PM2.5 的前瞻性研究,并于xx年将论文发表于《美国医学会杂志》。

虽然起步较晚,但中国同样不缺乏这方面的研究。

从xx年开始,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潘小川就开始监测空气中PM2.5的日均浓度。

研究显示,PM2.5的增长与医院急诊相关疾病的病人的人数成正相关②。

随后,潘小川等人利用模型计算PM2.5对北京市人群的健康威胁,发现当PM2.5浓度增加 10 微克/立方米时,呼吸系统疾病死亡、循环系统疾病死亡和非意外总死亡的死亡百分率分别上升 0.76%、0.43%和 0.67%。

PM2.5浓度升高既有气象原因,也有污染排放原因,其中污染排放为首的主要因素有:汽车尾气的排放,使用柴油的大型车是“重犯”,包括大型公交车、各单位的班车,以及大型运输卡车等;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向大气排放大量的工业废气,包括可燃性气体、含硫化物的气体、有毒的气体以及含放射性物质的气体等,这些气体随着废气的排放扩散到空气中;工地建筑和道路交通产生的扬尘,正在城镇化中崛起的新型城市,建筑工地扬尘、“泥头车”上路撒漏扬尘以及城市道路交通产生的扬尘均会促使PM2.5 浓度升高。

为了更好的控制 PM2.5的浓度,专业人士建议出台整治施工工地扬尘和餐饮油烟污染、限制燃煤锅炉使用、加强清扫保洁作业、生活垃圾填埋处理等一系列问题的措施。

精品解析:辽宁省盘锦市辽河油田二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

精品解析:辽宁省盘锦市辽河油田二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
D.蒙故业,因遗策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应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然后根据虚词在句中的位置和虚词前后词语的词性来分析用法。
A项,第一个“而”是连词,表并列;第二个“而”是连词,表转折。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B.句意:雪夜里乘着楼船战舰在瓜州渡痛击金兵,秋风中跨战马驰骋,收复了大散关。“痛击宋兵”中“宋兵”说法错误,应是“金兵”。
故选B。
18.下列各句中,引号表达特殊含义的一项是()
A.我站在山脚抬头望去,只见无数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向山顶延伸着。
C.“振”,振动。句意为:刚洗完澡一定要抖一抖衣裳。比喻不愿以皎洁的身心,蒙受外界的垢污。
故选C。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履至尊而制六合至尊:至高无上的地位,指帝位B.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言:语言
C.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兵:兵器D.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池:护城河
【答案】B
【解析】
“因谗之曰”的主语是“上官大夫”,与上一句“屈平不与”的主语不同,不能相连,应在“因”前断句,排除BC。
“平”即屈平,“伐”动词,“平伐其功”构成主谓宾完整的句子,应在“平”前断开,排除D。
故选A
14.下列对《锦瑟》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大意是,一晃“我”已年过半百,回忆逝去的青春年华,不禁百感交集。
C.形容枯槁D.山东豪俊遂并起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之古今异义现象的能力。

高二语文学期寒假作业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

高二语文学期寒假作业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

高二语文学期寒假作业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导语】一位教育大家曾经说过,数学是所有科学的基础,而语文则是这个基础的基础。

以下是逍遥右脑为大家整理的高二语文学期寒假作业试题,希望可以解决您所遇到的相关问题,加油,逍遥右脑一直陪伴您。

一、基础知识(6分)1. B(A项雕栏玉砌qì,C项孝悌tì,D项啼啭zhuàn,桎梏gù)2. A(B. 两面与一面搭配不妥,将前半句中的“是否”“能否”去掉。

C.成分残缺,“会”前加“考勤仪”。

D,“满”与“摆布”矛盾,应删去“摆布”)二、课本知识(15分)3. D(《秋声赋》是骈散结合讲究词采的文赋,作者着力指出人事忧劳的伤害,比秋气对植物的摧残更为严重,文中融入了宦海沉浮,人生苦短的感慨)4. C(“祖逖”应该为“桓温”,作者意在控诉南宋统治者不能任用人才,使得爱国志士无所作为,虚掷年华)5. B(A项中“躬”应解释为“亲自”,C项“略”应解释为“巡行,巡视”,“造”应解释为“拜访”,D项中“过”应解释为“拜访”,“置”应解释为“赦罪,释放”)6. D(“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两句没有通假字。

A项中,颁?斑、检?敛、锡?赐、责?债。

B项中,拂?弼、离?罹、蚤?早、俾倪?傲视。

C项中,豪?毫、摄?慑、乡?向、能?乃、罢?疲。

D项中,堕?隳、倍?背)7. C(前一句是定语后置句,后为主谓倒装句。

A项都是判断句,B项都是宾语前置句,D项都是被动句)三、文言文阅读(15分)8.A(“用”应该解释为“因为”)9.B(B,为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A项为“就、于是/才、这才”。

C项为“因为/相当于‘而’,表顺承”。

D项为“表转折/表顺承”)10.D(文中相国并未忘本,他发迹还没有真正忘记芋白叟,可见尚算重情;相国听了芋白叟的说话后马上报歉,表示他还有良知。

作者在论赞中认为他好过其他易于忘本的人。

)11.(1)(3分)本地郡县的官员听到这事情之后,都以为白叟和宰相有旧交情,纷纷邀请芋老夫妇来见面,和他们行平等的礼节;芋白叟的儿子也不再到外面当佣工赚钱了。

湖南师大附中2021-2022年学度高二寒假作业习题检测语文

湖南师大附中2021-2022年学度高二寒假作业习题检测语文

湖南师大附中2021-2022年学度高二寒假作业习题检测语文1、1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被后人称为“诗圣”。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2、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字读音相同的一项是()[单选题] *A、遗憾浓酣B、色调协调C、娇柔骄傲(正确答案)D、意境景色3、关于《红楼梦》中人物形象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单选题] *A.《红楼梦》中,晴雯性格温柔和顺,处事细心周到,人人称赞;袭人性情急躁直率,待人爱憎分明,受人怨谤。

二人性格迥异,却都走向悲剧结局,令人唏嘘。

B.黛玉是诗社中的佼佼者,“温柔敦厚”是姐妹们对其诗风的赞誉。

C.《红楼梦》中写史湘云有金麒麟、薛宝钗有金锁,是为了说明她们有显赫的家世,从而反衬出林黛玉出身的贫寒。

D.《红楼梦》中的刘姥姥来自社会底层,农村生活孕育了她精于世故又朴实善良的复杂性格。

(正确答案)4、57.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单选题] *A.她绘声绘色地向我描绘了除夕农民包饺子,守岁守到深夜,初一清晨全家在一起,吃饺子,放鞭炮。

B.《标准汉语》的主要读者对象是为英语国家的中国留学生子女及汉语爱好者编写的一套学汉语课本。

C.最近,一部讲述中国东北普通工人家庭生活故事的年代剧《人世间》在中国掀起观剧热潮,深深宽慰了各个年龄段的观众们。

D.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在全国疫情防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从严从紧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坚决守住不出现疫情规模性反弹底线。

(正确答案)5、61. 下列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单选题] *A、欲穷其林。

穷:尽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延:邀请。

B、欣然规往。

规:规定。

往来翕乎。

翕乎:轻快敏捷的样子(正确答案)C、罔不因势象形。

因:顺着、就着。

象:模拟。

D、矫首昂视。

矫:举。

曾不盈寸。

盈:满。

6、1“羽扇纶巾,谈笑间”的下一句是“一时多少豪杰”。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7、15.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提防(tí)称职(chèn)狡黠(xiá)振聋发聩(kuì)B.氛围(fēn)憎恶(zēng)阴翳(yì)矫揉造作(jiāo)C.字帖(tiè)倔强(jué)叱咄(duō)吹毛求疵(cī)(正确答案)D.诡谲(jué)两栖(xī)愧怍(zuò)悲天悯人(mǐn)8、下列语句不是出自《红楼梦》的一项是( ) [单选题] *A.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江苏省沭阳县潼阳中学2021-2022高二语文寒假作业3

江苏省沭阳县潼阳中学2021-2022高二语文寒假作业3

江苏省沭阳县潼阳中学2021-2022高二语文寒假作业3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 试卷共22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①传统中国对如何读书有过很多讨论,其中,朱熹的《朱子读书法》流传甚广,成为近世士子的读书指南,元代程端礼《读书分年日程》即以此为基础,后又演化出徐与乔《五经读法》、周永年《先正读书诀》等等。

与前现代社会的诸种事情一样,读书之法也存在古今之变,这其中我们尤其应该注意的是,在儒学主导下的传统中国,古人读书不完全如现代社会那般是为了获取新的知识,如果仅仅从知识体量角度而言,那时候总量并不算大。

《论语》首章讲“学而时习之”,这里的“学”是自己体悟觉醒的意思,所以古人说“古之学者为己”,而不仅仅是获取外在知识。

所以,古人特别反对把读书只是当成“辞章记诵”来猎取功名,认为那样背离了读书的本意。

朱子反复提倡读书要“涵泳”,读书应该做到使人“存心复性”“学以成人”并能“经世致用”。

所以,在传统中国的儒学政教体系里,特别重视如何读书也就不奇怪了。

②南宋人陈善在《扪虱新话》中曾对读书法有个精辟总结:“读书须知出入法。

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

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

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

”读书要“求所以入”,就是要孟子所说的能够“知人论世”,熟悉作者的语境和个人品性,这样才能“见得亲切”,真实把握原作者的意图,知道古人的用心之处,以古人为师,矫正自己的言行,进行诚意正心修身齐家的自我治理,这样才能把书读进去。

如果只是读进去,而不知运用,成为词句的奴隶,那只能落得个“两脚书橱”的称号,这不是善于读书的人。

高二寒假作业检测试题含解析试题

高二寒假作业检测试题含解析试题

HY中学2021-2021学年高二语文寒假作业检测试题〔含解析〕单位:乙州丁厂七市润芝学校时间:2022年4月12日创编者:阳芡明满分是:100分;考试时间是是:90分钟一、选择题〔每一小题3分,一共60分〕1.以下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哪一项〔〕①这是一条经典的旅游道路,既能让你饱览大自然巧夺天工....般的美景,又能让你领略多姿多彩的异域风情。

②近年来农民收入稳步增长,生活条件大大改善,对商场里琳琅满目的高档电器也不再望尘..莫及..了。

③他在学习上坚持博学审问...,对待工作更是兢兢业业,经过长时间是的努力,终于获得了突出的成就。

④由于过于相信自己的才能和判断,不肯认真研究调查,他对于群众的意见总是充耳不闻....,所以常常受到大家的批评。

⑤有的同学过去对语文学习不重视,到了高中才发现既要补欠账,又要学新知识,被弄得左.支右绌...,狼狈得很。

⑥央视?中国诗词大会?这个温文尔雅....的节目走红,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节目中一举夺冠的小姑娘更是成为议论的焦点。

A. ①②⑥B. ①③⑤C. ②③④D. ④⑤⑥【答案】A【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察成语意思和用法的辨析。

首先把握成语的意思,然后结合语境辨析正误。

①对象不当,“巧夺天工〞指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

形容技艺非常巧妙。

句中形容自然景物,使用错误,不能用来形容大自然山水。

②不合语境,“望尘莫及〞指望见前面骑马的人走过扬起的尘土而不能赶上。

比喻远远落在后面。

句中使用错误。

③使用正确,“博学审问〞指要广博地学习,要详细地请教。

④使用正确,“充耳不闻〞指塞住耳朵不听。

形容有意不听别人的意见。

句中说不听群众的意见,使用正确。

⑤使用正确,“左支右绌〞原指弯弓射箭的姿势,左手支持,右手屈曲。

指力量缺乏,应付了这方面,那方面又出了问题。

⑥使用不当,“温文尔雅〞形容人态度温和,举动斯文。

现有时也指缺乏斗争性,做事不大胆泼辣,没有闯劲。

句中形容?中国诗词大会?这一节目,使用对象不当。

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中学2021-2022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二次寒假作业检测试题(含解析).doc

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中学2021-2022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二次寒假作业检测试题(含解析).doc

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中学2021-2022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二次寒假作业检测试题(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①唐诗之所以能达到高峰,也有文人们的自觉努力,其中有些因素仍然值得当代文艺工作者思考。

②唐代经历了由盛而衰的变化过程,在治乱两种不同的时世中,文学都取得了极高成就。

其中至关重要的原因,是文人们在不同时代条件下都能将个人和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具有为时代而创作的强烈责任感。

例如初盛唐是社会走向兴盛的时期,文人们能站在观察宇宙历史变化规律的高度,对时代和人生进行自觉的思考,将欣逢盛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转化为积极进取的精神和健康乐观的情怀,创作出能充分体现时代风貌的优秀作品,从而形成文学繁荣与社会繁荣相一致的盛况。

③齐梁陈隋时期诗风愈趋浮靡,唐朝为吸取前朝覆亡的教训,从开国之初就将政治革新和文风革新联系在一起。

从初唐到盛唐,诗歌经历过三次重要革新。

其主要方向是提倡诗歌文质兼备,核心内涵是发扬比兴寄托的风雅传统,肃清浮华绮丽的文风。

初唐四杰针对唐高宗龙朔年间“以绮错婉媚为本”的“上官体”诗风,明确提出要廓清诗赋的“积年绮碎”,强调刚健的气骨和宏博的气象。

陈子昂标举风雅兴寄和建安气骨,肯定革新诗歌的关键在于恢复建安文人追求人生远大理想的慷慨意气,批判齐梁诗的“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提倡“骨气端翔、音情顿挫”的诗风。

张说和张九龄更进一步提出作文要风骨和文采并重,典雅和滋味兼顾,鼓励多样化的内容和风格,并提出盛唐诗歌应当以“天然壮丽”为主的审美理想。

经过这三次革新,建安气骨在开元中为诗人们广泛接受。

政治气象的更新又促使诗人们把共同的时代感受反映到诗里,并意识到他们渴望及时建功立业的人生理想正是建安气骨和时代精神的契合点。

④唐代诗人善于提炼具有普遍性的人情,表现人生共同感受,使之达到接近生活哲理的高度,因而在百代之下犹能引起最广泛的共鸣。

人类的社会生活、阶级属性、时代环境虽然千变万化,但是总有一些共通的至少是本民族共有的情感体验,例如乡情、亲情和节物之感等。

精品解析:吉林省长春市二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

精品解析:吉林省长春市二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
郭为:如何通过数据的优化,来重构我们的实体经济,这就是数字经济要发挥的作用。制造强国很重要的一点是技术,就是用大数据、“云”使得整个制造环节和流程实现智能化。生产的每个环节、每个部件,都实现成本、质量和时间的有效组合,实现一个系统性的有效配置。比如,一辆汽车有两万个零部件,一架飞机有两百万个零部件,这些零部件和系统的组装过程,如何通过数字化的仿真来指导现实的优化,这就是数字资产很重要的作用。
另外,中国字的起始是象形的。许慎《说文》序解释文字的定义说: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和字是对等的。单体的字,像水木,是“文”,复体的字,像江河杞柳,是“字”,是由“形声相益,孽乳而浸多”来的。写字在古代正确的称呼是“书”。书者如也,书的任务是如,写出来的字要“如”我们心中对于物象的把握和理解。用抽象的点画表出“物象之本”,这也就是说物象中的“文”,就是交织在一个物象里或物象和物象的相互关系里的条理:长短、大小、疏密、朝揖、应接、向背、穿插等等的规律和结构。而这个被把握到的“文”,同时又反映着人对它们的情感反应。这种“因情生文,因文见情”的字就升华到艺术境界,具有艺术价值而成为美学的对象了。
常识告诉我们:一个有生命的躯体是由骨、肉、筋、血构成的。中国古代的书家要想使“字”也表现生命,成为反映生命的艺术,就须用他所具有的方法和工具在字里表现出一个生命体的骨、筋、肉、血的感觉来。但在这里不是完全像绘画,直接模示客观形体,而是通过较抽象的点、线、笔画,使我们从情感和想象里体会到客体形象里的骨、筋、肉、血,就像音乐和建筑也能通过诉之于我们情感及身体直感的形象来启示人类的生活内容和意义。
C.书家写字时需要解决千变万化的笔划结构问题,因而通过书法训练能够提升学者对各种美质的欣赏力。
D.起始于象形的字,只有在达到“因情生文,因文见情”的艺术境界,具有艺术价值后,才能成为美学对象。

2022高二年级语文寒假作业试题

2022高二年级语文寒假作业试题

2022高二年级语文寒假作业试题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很强的学科。

以下是本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二年级语文寒假作业试题,希望可以解决您所遇到的相关问题,加油,本店铺一直陪伴您。

一、(共15分,每小题3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误的一组是A. 燎香(liáo) 兰橑(láo) 潦水(lǎo) 锱铢必较(zī)B. 酒馔(zhuàn) 玉扃(jiōng) 拔擢(zhuó) 一蹴而就(cù)C. 仓廒(ào) 央浼(měi) 扁舟(piān) 落于言筌(quán)D. 迤逦(yī) 胆怯(qiè) 赍发(jī) 模棱两可(líng)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凋弊眺望形容枯槁兵慌马乱B.决择好像颠沛流离睡眼惺忪C.迄今诀窍穷且益艰迫不及待D.辖制牢骚色厉内荏信口开合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晚上8点,随着一曲高亢的迪斯科舞曲响起,现场音乐声响振聋发聩,但舞池里依然“人满为患”。

B.如果读者想迅速了解这位先生的生平履历,斯图尔特的这篇短小精悍的传记就足以满足这个要求。

C.良好的口碑来自产品的品质,更来自对品牌的信赖,这是国内外许多厂商趋之若鹜却不可多得的。

D.在法国或英国,一堂课常常需要持续两三个小时,而这期间,学生们几乎是一直笔耕不辍地记笔记。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这篇文章集中分析了形势,辩证地回答了在大开放、大交往、大融合的世界里,我们迫切需要一种全新的观念来协调各种关系。

B.诚信教育已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因为诚信不仅关系到国家的整体形象,而且体现了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质。

C.高速悬浮列车没有轮子和传动机构,运行时与轨道不完全接触,列车的悬浮、驱动、导向和制动都靠的是利用电磁力来实现的。

D.我国正在实施公民旅游素质提高工程,在又一个“黄金周”到来之际,每位游客尤其是出境游客应该意识到自己是祖国的“形象大使”。

2023高二语文寒假作业答案最新公布

2023高二语文寒假作业答案最新公布

2023高二语文寒假作业答案最新公布高二语文寒假作业答案一、1.【答案】B【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字音的能力,须结合语境具体分析。

A项悚sǒnɡC项牾wǔD项辗zhǎn注意错误均排除。

2.【答案】D【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正确辨析和使用的能力,需根据语境和词义来分析。

A项不孚众望:指不能使大家信服,意思说反了,应为“不负众望”。

望文生义。

B项呼之欲出:指画得十分逼真,一叫就会出来似的。

也泛指文学作品对人的描写十分生动。

形容对象错了。

C项渐入佳境:指状况渐好或兴趣逐渐浓厚。

主体应是人,但语境为家具。

形容对象错了。

D项醍醐灌顶:比喻听了高明的意见使人受到很大启发。

也形容清凉舒适。

符合语境。

3.【答案】C【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需要熟练掌握病句的几种类型。

A项“不但……还……”联结的内容无关联性且这组关联词一般表递进关系,而本例中还后面的内容与“他在英语国家工作”无直接关系。

B项“制度的决策、出台、执行”应为“酝酿、出台、执行”。

不合逻辑。

D项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化与就业压力无关联。

【答案】C【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语言表达连贯和逻辑顺序安排的能力,解答时需要通读全部语句,理清思路,把握文段内容。

首先明确整段话叙述的中心是茶发展历史及词义的演变。

先总说茶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⑤,再介绍“茶”字发展演变的历史④,①③为“茶”字形体演变⑥②“茶”义项与生活的关系密贴。

根据每句话的逻辑关系及关联性词语处理好句子顺序。

一开始选⑥,给人以突兀的感觉,从生活贴入,水到渠成的讲“茶”字的发展演变,非常自然、合理。

故排除⑥为第一句,B、D项排除了,⑤②之间关系不如⑥②之间关系紧密。

所以答案为C【答案①既然自称为“客”(或“他自号为‘客’”);②戏曲界无人不知(或“戏曲界人人都知道”):③他还搜集了700余份戏单。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准确、鲜明、得体的能力。

从修改语病角度看,属优劣改每写出一句给2分。

高二语文寒假作业试卷(带答案)

高二语文寒假作业试卷(带答案)

案)案)德国小蠊危害。

我国也同样如此,20世纪中期被称为洋蟑螂的德国小蠊入侵我国,如今已成为城市主要害虫。

前两年加拿大一枝黄花在上海蔓延后影响多种本土植物物种的生存。

今年,上海又首次发现原产美洲,卵有剧毒且又凶猛的雀鳝淡水鱼,幸好专家表示雀鳝淡水鱼不适合在上海地区的水温和水质等自然条件下生存繁衍。

生物入侵所带来的经济损失触目惊心。

据2019年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签发总统令时提到,按照一些专家的估计,生物入侵每年对美国造成的损失高达1230亿美元。

而我国,据2019年报告,仅11种主要入侵生物每年所造成的损失即高达574亿元,生物入侵所造成的总体损失可能达到数千亿元人民币。

我国生物学家徐汝梅认为:20世纪50年代,人们意识到化学污染对环境的巨大影响及其对人类健康的巨大威胁。

而从90年代后,人们开始关注人类所面对的另一巨大威胁生物入侵。

可以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及交通运输业的飞速发展,货物及人员在全球各地区间快速、大量流动,自然会给作为载体的外来生物提供广阔的迁移空间和异地入侵的环境。

显而易见,如今人类正面临生物入侵的全球性的挑战。

虽然生物入侵有一个复杂的链式过程。

但一个新的入侵生物,一旦被发现对某地的生态环境造成重大影响时,说明它已经在该地区扎住了根,再想消灭它是很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

正如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研究员黄勇平博士说的那样:防范生物入侵是一项保障国家环境生态安全的大问题,涉及现代化农业发展和资源环境保护等许多内容。

全球入侵物种计划的国际组织(GISP)研究表明,对于生物入侵,预防比控制其爆发更为可行,也更为经济。

在生物入侵的链式过程中,抓住早期关键环节,即从入侵对象的引入到建立种群实施严格的、科学的监控,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1.下列对生物入侵概念的理解符合文章内容的一项是( )A.生物入侵是指某种生物从外地自然传入或人为引种后成为野生状并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危害的现象。

2022年高二语文寒假作业答案参考

2022年高二语文寒假作业答案参考

2022高二语文寒假作业答案参考A.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B.别名冰果室仆人C.曾参加戊戌变法D.是近代的政治家与学者 2.以下哪组服饰和配件,最有可能是古代女子的装扮?D ,他是男的A.玄端章甫B.羽扇纶巾C.拖鞋汗衫D.云鬓花黄3.就你对孔子的熟悉,你认为他的星座应当是属于答案:C 。

A子路,B 徽钦二帝,D那是断誉他爸:A.争强好胜,表现欲强的牡羊座B.优柔寡断,多愁善感的金牛座C.公正无私,博爱慈爱的天平座D.到处桃花,风流文静的射手座4.全校的大扫除时间,由以下4个人清扫的态度,可看出谁的共性最急躁?CA.玉芳好整以暇地整理工具箱B.启惠慢条斯理地扫着走廊C.佑橙气急败坏地刷着厕所地板D.建青沉着不迫地擦着窗户5.苏轼与好友张怀民夜游承天寺,请问他们不行能看到什么景象? A ,曦者日光也。

A.小斋幽敞明朱曦B.提灯的萤火虫C.在松针稀疏处闪耀的小镇灯火D.慈乌夜啼6、“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城中好广眉,四方且半额;城中好大袖,四方全匹帛”是一首汉代流行的歌谣,以下文句,与其意义最接近的是:C(A)人弃我取,人取我予(B)入乡问禁,入境随俗(C)风行草偃,变本加厉(D)追求时髦,风气互异7、罗董事长的三位朋友分别在今日过七十大寿、乔迁新居、分店开幕。

假如你是董事长的秘书,下面三副对联该如何送才恰当?A(甲)大启而宇,长发其祥(乙)交以道接以礼,近者悦远者来(丙)室有芝兰春自永,人如松柏岁长新A、甲送乔迁新居者;乙送分店开幕者;丙送过七十大寿者B、甲送分店开幕者;乙送乔迁新居者;丙送过七十大寿者C、甲送过七十大寿者;乙送乔迁新居者;丙送分店开幕者D、甲送过七十大寿者;乙送分店开幕者;丙送乔迁新居者8、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回答下列问题。

①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雍也》)②孟子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故意也。

君子以仁故意,以礼故意。

2021年高二下学期期初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1年高二下学期期初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1年高二下学期期初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A.颓圮(pí)寂寥(liáo)团箕(qí)饿殍(pi ǎo)B.冰屑(xiè)创(chuàng)伤漫溯(shuò)衣钵(b ō)C.颤抖(zhàn)青荇(xíng)谄媚(chǎn)骨髓(suí)D.匕(bǐ)首虱子(shī)巷道(hàng)凌侮(wǔ)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屋檐长篙笙萧攻城掠地B.凄婉叱骂淬火切齿拊心C.烦燥嗔目峥嵘忸怩不安D.缘份斑斓碳灰秋豪无犯3.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学生应该重视课前预习,在预习中发现问题,上课时就可以向老师提出质疑。

B.不必把这件事想得过于复杂,问题的圆满解决,完全取决于他是否摆正态度。

C.《大堰河——我的保姆》之所以使艾青一举成名,是因为他说真话,抒真情,情深辞切,感人肺腑而形成的。

D.徐志摩将自己对母校的深情诉诸笔端,浓缩在凝练的诗句中,创作出了极具艺术感染力的《再别康桥》。

第II卷(非选择题)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边文字,完成小题。

国际与本土张颐武春节的价值和象征性的意义都是不可估量的,可以说是中国人最重要文化符号之一,也是华人文化认同的象征。

回首过去,世界和我们自己都发生了许多深刻的变化,春节也在不变和变化中呈现了新的形态。

春节现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的关切。

一方面是中国的崛起造成的文化影响力和全球华人的力量的兴起已经使得春节越来越引起了国际的关注。

“中国年”的价值和意义已经越来越变成了中国的重要的文化象征,逐步为世界所了解。

虽然春节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还远不能和圣诞节相比,但在世界许多华人移民较多的城市或社会中,春节也开始在华人社区之外产生影响。

以往仅仅是传统的唐人街张灯结彩地庆祝,现在往往已经成为当地多元文化的一个重要的部分。

各国政要也都发表对于春节的祝福。

湖南师大附中2021-2022学年度高二寒假作业习题检测语文答案

湖南师大附中2021-2022学年度高二寒假作业习题检测语文答案

湖南师大附中2021-2022学年度高二寒假作业习题检测语文答案1、1说明文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2、12. 下列词语中加双引号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单选题] *A.“怠”慢(dài)“缄”默(xiān)“萌”发(méng)气喘吁"吁"(xū)B.偏"僻"(pì)羁"绊"(bàn)怅"惘"(wǎng)销声"匿"迹(nì)(正确答案)C.“携”带(xié)农"谚"(yán)"晦"暗(huì)"楔"形文字(xiē)D."斡"旋(wò)山"麓"(lù)追"溯"(sù)“蓦”然醒悟(mù)3、1《我的空中楼阁》是一篇托物言志、寄情于景的散文,作者是台湾作家李乐薇。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4、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膝盖xī懊丧sàn 荒林huāngB、稠密chóu 凫水fú蹊跷qiāo(正确答案)C、嬉笑xī恪守luò废墟xūD、璀璨cuǐ做窠cháo 沙漠mò5、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细腻(nì)硝烟(xiāo)凫水(niǎo)B、撅着嘴(juē)打点(dian)脱缰(jiāng)(正确答案)C、菱角(líng)虾篓(lǒu)苇眉(wéi)D、吮指头(sǔn)嘱咐(zhǔ)白洋淀(diàn)6、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字读音与其它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单选题] *A、嗜好(正确答案)B、麻痹C、刚愎自用D、包庇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夜)缒而出②越国以鄙(远)③(朝)济而夕设版焉④与郑人(盟)⑤晋(军)函陵⑥共其(乏困)⑦既(东)封郑[单选题] *A.①③⑥/②⑦/④⑤B.①③⑤/②⑦/④⑥C.①③⑦/②⑥/④⑤(正确答案)D.①③⑦/②④/⑤⑥8、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撑着zhǎng 彷徨páng 凄清qī雨巷xiàngB、彳亍chù凄婉wǎn 颓圮pǐ迷茫méngC、河畔pàn 荡漾yàng 青荇xìng 长篙gāo(正确答案)D、斑斓lán 沉淀dìng 似的sì泥古nì9、1“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的下一句是“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寒假作业 第八次 Word版含答案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寒假作业 第八次 Word版含答案

第八次(文言阅读+语言运用)(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桓彦范,字士则,润州丹阳人。

以门荫调右翊卫,迁司卫主簿。

张柬之将诛易之等,引与定策。

于是,以彦范、敬晖为左、右羽林将军,属以禁兵。

时中宗每北门起居,因得谒陈秘计。

神龙元年正月,彦范、晖率羽林兵与将军李湛等千骑五百人讨贼。

令湛就东宫迎中宗至玄武门,彦范等斩关入,士皆鼓噪,时武后处集仙殿,斩易之等庑下。

后闻变而起,见中宗曰:“乃汝耶?竖子诛,可还宫”。

彦范进曰:“太子今不行以归往天皇弃群臣以爱子托陛下今久居东宫群臣思天皇之德不血刃清内难此天意人事归李氏。

臣等谨奉天意,惟陛下传位,万世不绝,天下之幸。

”后乃卧,不复言。

明日,中宗复位,以彦范为侍中,封谯郡公,赐实封五百户。

时武三思以迁太后衔恚,虑不利诸武,而韦后雅为帝宠畏,且三思与蒸乱,由于帝画策。

未几,罢彦范等政事。

五月,加特进,封扶阳郡王,令朝朔望。

王同皎谋诛三思,事泄,三思诬彦范等同逆,乃贬彦范泷州司马。

三思又疏韦后隐秽,榜于道,请废之。

帝震怒,三思曰:“此殆彦范辈为。

”诏有司议罪。

大理卿裴谈请即诛斩,家籍没。

帝业尝许以不死,遂流瀼州,禁锢终身。

三思又请夷彦范等三族,帝不从。

三思乃遣周利贞矫制杀之,利贞至贵州,逢彦范,即缚曳竹槎上,肉尽,杖杀之,年五十四。

睿宗即位,彦范等并追复官爵,赐实封二百户,还其子孙,谥曰忠烈。

(节选自《新唐书﹒桓彦范传》,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太子今不行以归/往天皇弃群臣/以爱子托/陛下今久居东宫群臣思天皇之德/不血刃/清内难此天意/人事归李氏B. 太子今不行以归/往天皇弃群臣/以爱子托/陛下今久居东宫/群臣思天皇之德/不血刃/清内难/此天意/人事归李氏C. 太子今不行以归/往天皇弃群臣/以爱子托陛下/今久居东宫/群臣思天皇之德/不血刃/清内难/此天意人事归李氏D. 太子今不行以归往/天皇弃群臣/以爱子托陛下今久居东宫群臣/思天皇之德/不血刃/清内难/此天意人事归李氏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羽林,皇帝卫军的名称,其意为国羽翼,如林之盛。

高二的语文寒假作业训练2022

高二的语文寒假作业训练2022

高二的语文寒假作业训练2022高二语文寒假作业练习题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六国互丧互:交互盖失强援盖:因为B.思厥先祖父先:对已去世尊长的敬称暴秦之欲无厌厌:讨厌C.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判:分出,分清终继五国迁灭迁:改变D.后秦击赵者再再:两次苟以天下之大苟:如果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与今义相同的一组是()①盖失强援,不能独完②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③至于_,理固宜然④可谓智力孤危⑤然后得一夕安寝⑥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⑦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A.①②⑦B.③④⑤C.①⑤⑦D.④⑥⑧3.从词类活用的角度,选出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A.小则获邑,大则得城B.日削月割,以趋于亡C.不能容于远近D.因利乘便,宰割天下4.选出加点词的意义及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①六国破灭,非兵不利②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③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④城之破也,妇孺不存⑤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A.①②B.②⑤C.③④D.①⑤5.下列句中“于”的用法与“其势弱于秦”中“于”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齐人勿附于秦B.至于_,理固宜然C.吾祖死于是D.师不必贤于弟子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完全不正确的一项是()①破灭之道也(规律)②率赂秦耶(全都)③固不在战矣(所以)④思厥先祖父(他的,他们的)⑤诸侯之所亡(灭亡)⑥以有尺寸之地(才,从而)A.①③⑤B.①②⑤C.③④⑤D.②④⑥7.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赂秦而力亏而秦兵又至矣B.破灭之道也暴秦之欲无厌C.不赂者以赂者丧秦以攻取之外D.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则秦之所大欲8.下列各句中加点字与例句中加点字活用现象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仓皇东出A.一夫夜呼,乱者四应B.其下平旷,有泉侧出C.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D.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9.选出没有名词用作动词的一项()A.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B.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C.函梁君臣之首D.序八州而朝同列10.下列句中“所以”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A.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B.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C.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D.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11.下列句子中,省略成分补得不对的一项是……()A.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于)庙B.请其矢,盛(之)以锦囊,负(箭)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于庙)C.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其)函梁君臣之首D.而身死国灭,(其)为天下笑12.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方其系燕父子以组组:丝带、丝绳,这里泛指绳索B.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壮:雄壮C.抑本其成败之迹抑:或者D.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身:身体1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A.函梁君臣之首B.楚人一炬,可怜焦土C.方其系燕父子以组D.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名曰《指南录》14.下列句子中句式结构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A.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B.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C.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D.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15、名句填空回眸一笑百媚生,,天长地久有时尽,塞上长城空自许,--《书愤》,千载谁堪伯仲间!--《书愤》楼船夜雪瓜州渡,映阶碧草自春色,,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长使英雄泪满襟吴楚东南坼,高二语文寒假练习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2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公平分享发展成果,改革的动力就能充分释放,改革的活力就能极大迸发,共同富裕就能计日程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PM2.5,一个耳熟能详的词汇。

对它的准确定义是:“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固体颗粒或液滴的总称”,又被称为细颗粒物或入肺颗粒物。

由于体积小,重量轻,PM2.5可以在空气中滞留很长时间,在空气中被大气环流带到较远的地方。

PM2.5的比表面积①比较大,可以吸附更多的病毒细菌和各种对人体健康有害的污染物。

空气中的 PM2.5,可以通过呼吸道,进入肺泡,在肺泡内积聚,干扰肺内的气体交换,引发各种疾病。

因此,PM2.5对健康的危害特别严重。

1982年,美国已经开始展开有关PM2.5 的前瞻性研究,并于xx年将论文发表于《美国医学会杂志》。

虽然起步较晚,但中国同样不缺乏这方面的研究。

从xx年开始,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潘小川就开始监测空气中PM2.5的日均浓度。

研究显示,PM2.5的增长与医院急诊相关疾病的病人的人数成正相关②。

随后,潘小川等人利用模型计算PM2.5对北京市人群的健康威胁,发现当PM2.5浓度增加 10 微克/立方米时,呼吸系统疾病死亡、循环系统疾病死亡和非意外总死亡的死亡百分率分别上升 0.76%、0.43%和 0.67%。

PM2.5浓度升高既有气象原因,也有污染排放原因,其中污染排放为首的主要因素有:汽车尾气的排放,使用柴油的大型车是“重犯”,包括大型公交车、各单位的班车,以及大型运输卡车等;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向大气排放大量的工业废气,包括可燃性气体、含硫化物的气体、有毒的气体以及含放射性物质的气体等,这些气体随着废气的排放扩散到空气中;工地建筑和道路交通产生的扬尘,正在城镇化中崛起的新型城市,建筑工地扬尘、“泥头车”上路撒漏扬尘以及城市道路交通产生的扬尘均会促使PM2.5 浓度升高。

为了更好的控制 PM2.5的浓度,专业人士建议出台整治施工工地扬尘和餐饮油烟污染、限制燃煤锅炉使用、加强清扫保洁作业、生活垃圾填埋处理等一系列问题的措施。

抑制交通污染,包括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网络、抑制私车发展,机动车限行以及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整治交通拥堵等等;加强工业污染防治,从源头抓起,开展工业生产项目的环境评价准入制度,进一步加大对水泥厂、化工厂、冶炼厂和火电厂等大气污染排放企业的监控,确保达标排放,对大气污染较重的企业根据具体情况要采取停产、限产措施,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同时,也可借鉴英美国家关于空气污染防控法案举措,加快我国清洁空气的立法保护。

(节选自《南方周末》,有删改。

)注:①比表面积是指单位质量物料所具有的总面积。

分外表面积、内表面积两类。

②正相关是指两个变量变动方向相同,一个变量由大到小或由小到大变化时,另一个变量亦由大到小或由小到大变化。

不过日常生活中常说的“正比”多与“正相关”混淆。

正比,有一个确定的比例系数。

1.下列有关 PM2.5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细颗粒物 PM2.5是“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固体颗粒或液滴的总称”。

B.PM2.5之所以能够在空气中被大气环流带到较远的地方,是因为它的体积小,重量轻。

且能够在空气中滞留很长时间。

C.由于比表面积较大,因此在PM2.5上可以吸附更多的有害物质。

D.PM2.5主要是通过影响人们呼吸系统的正常运转,引发各种疾病,因此对人们的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

2. 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美国最早于1982年开始有关PM2.5前瞻性研究,中国在此方面虽起步较晚,但至今也有近十年的研究。

B.根据潘小川教授等人利用模型计算,当空气中PM2.5的浓度增加10微克/立方米,就会造成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上升0.76%。

C. PM2.5浓度升高既有气象原因,也有污染排放的原因,其中污染排放是客观因素。

D.只有减少在城市化过程中因建筑和道路交通而产生的扬尘才会降低PM2.5浓度。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为了控制PM2.5的浓度,整治工地扬尘、餐饮油烟污染,限制使用燃煤锅炉,加强清洁作业,处理好生活垃圾等措施是不可或缺的。

B.要想整治好交通污染,必须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网络,禁止私车发展,以求达到减少汽车尾气排放的目标。

C.在工业领域一定要开展工业生产项目的环境评价准入制度,加大对大气污染排放企业的监控,也可以适当地采取停产、限产措施。

D.为了更好的控制PM2.5的浓度,制定适应我国国情的空气污染防控法案是必然的趋势。

二、古代诗文阅读(30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李澄,辽东襄平人,隋蒲山公宽之远胄。

以勇剽隶江淮都统李垣府为偏将。

又从永平节度李勉军,勉帅汴,表澄滑州刺史。

李希烈陷汴勉走澄以城降贼希烈以为尚书令节度永平军。

兴元元年,澄遣卢融间道奉表诣行在。

德宗嘉之,署帛诏内密丸,授澄刑部尚书、汴滑节度使,澄未即宣,乃行勒训士马。

希烈疑,以养子六百戍之。

贼急攻宁陵,邀澄至石柱。

澄密令焚营伪惊遁者,养子辈果乘以剽掠,澄尽斩之。

以告,希烈不能诘。

贼遣将翟崇晖率精兵寇陈州,未还,汴军寡,澄度不能制己,又中官薛盈珍持节至,封澄武威郡王,赐实封,乃燔贼旗节自归。

希烈既失澄,而崇晖复败,由是奔汝南。

澄引兵将取汴,屯其北门不敢进,及刘洽师屯东门,贼将田怀珍纳之。

比澄入,洽已保子城矣。

澄乃舍浚仪,两军士日争忿,未能安。

会郑州贼将孙液送款于澄,澄遣子清驰赴。

先此,河阳李茺使偏将雍希颢攻郑,数残剽,液拒之。

及纳清,希颢大怒,急攻郑。

清助守,杀河阳兵数千,希颢焚阳武去,澄遂如郑。

诏授清检校太子宾客,易名克宁。

贞元初,迁澄检校尚书左仆射、养成军节度使。

澄始封陇西公,后乃进王爵,每上章,必叠署二封,士大夫笑其野。

二年卒,年五十四。

澄之丧,克宁秘不发;阅旬日,欲自领事,其行军司马马铉不许,克宁杀之,加卒婴城,将为乱。

刘洽以兵屯境上,遣使谕止,遂自戢,然道闭者半月。

诏以贾耽代镇,克宁乃护丧归,悉索府中财夜出,军士从剽之殆尽,澄柩至京,犹赐克宁庄一区、钱千缗、粟麦数千石云。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李希烈陷汴/勉走/澄以城降贼/希烈以为尚书令/节度永平军B.李希烈陷汴/勉走/澄以城降/贼希烈以为/尚书令节度永平军C.李希烈陷汴/勉走澄以城/降贼希烈以为尚书令/节度永平军D.李希烈陷汴勉走/澄以城降贼/希烈以为尚书/令节度永平军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公,爵位。

爵位是表示贵族或功臣身份、地位的称号,分为不同的等级。

B.刑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刑法、狱讼、军令等事务。

其最高长官是刑部尚书。

C.实封,古代食邑制度之一。

只有加实封的人才能够收其所得封户的租税。

D.士大夫是古代中国对于社会上具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和官吏之统称。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澄作战勇敢剽悍。

屡立战功,官职一路升迁,最开始时是江淮都统李垣幕府的副将,最终被封为陇国公,加封王爵。

B.李澄很有计策谋略。

兴元元年,在得到德宗亲手书写的帛诏时,他没有立即宣布,而是先集训兵马,为反叛李希烈作准备。

C.李澄忠于朝廷。

他被叛乱分子李希烈任命为尚书令,却派人向朝廷表心意;他审时度势,归顺朝廷,朝廷封他为武威郡王。

D.李澄做事很有个性。

他在进封王爵后,每次呈上表章,必定会连着签署两个封爵,当时的士大夫都看不惯,讥笑他粗野。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 澄密令焚营伪惊遁者,养子辈果乘以剽掠,澄尽斩之。

(5分)(2) 比澄入,洽已保子城矣。

澄乃舍浚仪,两军士日争忿,未能安。

(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8~9题。

(11分)幽居初夏陆游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①。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注:①箨龙,就是笋。

木笔,又名辛夷花.两者都是初夏见之物。

8.诗人是从哪几方面突出表现一个“幽”字的?试作简要分析。

(5分)9.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思想感情?(6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王景山伴随周汝昌成长的年月不是军阀混战,就是外寇入侵。

生于乱世又为一介村童,周汝昌竟有着与生俱的强烈求知欲和过目不忘的聪慧。

他从小就醉心文学艺术,凡能偶然入目的片言只字,他都如获至宝绝不放过。

对得到的任何一本书更是精读细敲如嘬骨髓,写读后感、找错字……蝇头小字将书眉空白处填个严严实实。

就在他踌躇满志准备进大学深造时,抗战爆发了,学业再次搁浅。

1947年,他才又经过复试继续回燕大西语系完成学业。

毕业时,他的论文英译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著作《文赋》令中外教授举座皆惊。

似《文赋》这等涵盖广博且文字艰深的骈体文,即便翻译成白话文也不易,何况是译成英文。

这年正值燕大开办中文系研究院,周汝昌在教授们的举荐下应考,成为被研究院录取的第一名研究生。

此后,他又把《二十四诗品》译成英文介绍到欧洲,也把英国诗人雪莱的《西风颂》以《离骚》的文体翻译成中文。

自谦不是书法家的周汝昌,幼少时即醉心欧楷笔法,20岁后又致力于唐人写经,深研《兰亭》后,得右军真脉,遂平生作书多行草,其“横逸飞动、笔笔不苟、使转敷畅、作草如真”的周体法书,在众多书家中以势明法合意美之笔、英风俊骨之墨神采焕然。

他曾多次慨叹,自己用于研究《兰亭序》和书法的工夫一点儿不比《红楼梦》少,研究成果受到启功、徐邦达、王学仲三大鉴定书家的肯定。

本已在书法、翻译等领域颇有建树的周汝昌,怎么又步入了“研红”道路?原来周汝昌少年时就常听母亲讲《红楼梦》的故事,后又从母亲手里看到古本《石头记》。

然而促其真正步入“研红”之路的一个重要因素,当数胡适先生的影响。

1947年,时在燕京大学读书的周汝昌收到一直进行《红楼梦》版本研究的四兄周祜昌自天津寄的一函,说他新近看到亚东版《红楼梦》卷首有胡适之的一篇考证文章,其中有敦诚与敦敏皆系曹雪芹生前挚友的新论说,他嘱周汝昌查证。

周汝昌遍查燕大图书馆,终于在敦敏诗集中发现了那首《咏芹诗》。

兴奋之下,周汝昌将这一发现撰写成文,并在《天津民国日报》副刊发表。

看到文章的胡适之当即复信周汝昌,自此,胡、周书信往切磋讨论《红楼梦》,成为现代红学史上的一段佳话。

1953年9月,已在四川大学外文系任教的周汝昌出版了第一本个人专著《红楼梦新证》。

这部洋洋洒洒40万言的红学著作,将《红楼梦》实证研究体系化、专门化,被誉为“红学史上一部划时代的著作”,周汝昌也由此奠定了在现代红学史上的地位。

自此,周汝昌一路研红至今已整63载,出版涉及红学研究各个层面的专著47部。

然而,周汝昌是在怎样一种身体状况下完成那一部接一部的鸿篇巨著呢?恐怕就鲜有人知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