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础知识:经济

合集下载

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重点笔记经济篇

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重点笔记经济篇

经济通货膨胀有利于债务人,不利于债权人;有利于利润收入者和浮动收入者, 不利于固定收入者;有利于实物财富所有者,不利于货币财富持有者。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宏观调控1、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2、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

3、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俭值,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

4、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5、作为商品,必须是劳动产品,而且必须要用于交换。

6、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7、货币具有价值尺度职能是因为货币本身具有价值,是商品。

8、流通中的货币需要量取决于:1 待售商品的总量②商品的价格水平③货币的流通速度9、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等于全部待售商品的价值总额除以同一单位货币的平均流通速度。

11、价值规律: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为基础,遵循等价交换原则。

12、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13、价值规律的作用:①自发调节资源配置;2 刺激生产技术改进和劳动生产率提高;3 导致商品生产者优胜劣汰。

14、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以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两种形态存在。

15、资本主义生产的特征不是简单再生产而是扩大再生产。

16、资本积累:在扩大再生产过程中,剩余价值转化为了资本。

17、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1 购买阶段(货币资本)②生产阶段(生产资本)③销售阶段(商品资本)注意:第①③阶段属于流通过程、第②阶段属于生产过程。

18、影响资本周转的因素:①资本的周转时间②生产资本的构成19、绝对剩余价值: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绝量所产生的剩余价值。

20、相对剩余价值:在工作日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必要劳动时间缩短所产生的剩余价值。

21、剩余价值即剩余价值的产生及其增殖规律,是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

22、登是剩余价值在现实社会中的实际表现形式。

2024年公共基础知识考试经济学基础

2024年公共基础知识考试经济学基础

2024年公共基础知识考试经济学基础2024年公共基础知识考试的经济学基础部分将考察考生对经济学相关概念、原理和应用的理解与掌握程度。

本文将以题目所给的格式,分为以下几个部分进行论述。

一、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与范畴经济学是研究人类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如何进行生产、分配和消费的社会科学。

它涉及的范畴主要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1. 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关注个体经济行为和市场机制,研究如何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个体如何进行决策和选择。

微观经济学的核心思想包括供求关系、边际效应和效用最大化等。

2. 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关注整体经济活动和经济系统的运行规律,研究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失业等宏观经济现象。

宏观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包括国民生产总值(GDP)、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等。

二、经济学的主要原理经济学的研究基于一些核心原理,这些原理帮助我们理解经济现象和问题,指导经济政策制定和经济决策。

1. 资源稀缺性原理资源是有限的,而人类的需求是无限的。

因此,必须进行有效的资源配置,以满足人们最重要的需求。

2. 供求关系原理供求关系是市场经济中决定价格的主要因素。

供给和需求的变化将影响价格和数量的变化。

3. 边际效应原理每个决策都会产生边际效应,即额外的收益或成本。

决策者应该在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之间进行权衡,以最大化效用或利润。

4. 机会成本原理做出某种选择时,放弃的选择所带来的成本即为机会成本。

决策者应该考虑机会成本以及直接成本。

5. 激励原理人们的行为受到各种激励的影响。

正向激励可以促使人们采取积极行动,而负向激励可能会阻碍人们的行动。

三、经济学的应用领域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在实际生活和社会中有广泛的应用。

1. 个人经济决策经济学可以帮助个人做出理性的经济决策,如购买决策、储蓄决策和消费决策等。

2. 企业经济决策经济学可以指导企业进行市场调研、制定定价策略和生产决策等,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3. 政府经济决策经济学对政府决策也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全国公共基础知识真题-经济3

全国公共基础知识真题-经济3
24.下列对财政转移支付表达正确的是( )。 A.通常是无偿的 B.有利于平衡地区差异 C.只能由上级对下级转移 D.一定程度保障了社会公平
25.(2017 吉林三支一扶)下列属于扩张性货币政策措施的有( )。 A.实行结构性减税 B.减少财政支出 C.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D.降低存贷款利率
26.(2018 四川成都)当美元升值,即一美元能够兑换更多其他货币,下列选项中会受 到负面影响的有( )。
33.(2017 四川)反映失业率与通货膨胀之间负相关关系的曲线叫菲利普斯曲线。( A.正确 B.错误
6
34(2017 湖北武汉)提高税率就能增加税收。( ) A.正确 B.错误 35(2015 广西桂林)政府投资、转移支付、国家举债都是财政支出。( ) A.正确 B.错误
7
专项刷题-经济 3(笔记)
一、单项选择题 1.(2016 江西九江)政府用于支付社会福利津贴的支出属于( )。 A.政府购买支出 B.政府转移支出 C.基本建设支出 D.债务本息支出 【解析】1.考查政府财政支出分类。B 项正确:政府转移支出:又称政府转移支付。C、 D 项错误:基本建设支出和债务本息支出按照具体用途划分(共十九类,简单了解),比如 行政管理费用、农业支出、教育支出、卫生支出、债务本息支出。【选 B】 【思维导图】
A.即将赴美国旅游的日本游客 B.即将赴日本旅游的美国游客 C.美国出口制造商 D.一家计划购买美国资产的日本企业
5
27.(2018 甘肃)下列计入国内生产总值(GDP)核算的有( )。 A.某公司净出口额 B.国家奖学金 C.二手房交易中支付的中介费 D.中国企业在境外创造的年产值
28.(2018 山东淄博)《2018 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表示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同 时,罕见地调低了财政赤字率目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公共基础知识:经济常识题目

公共基础知识:经济常识题目

公共基础知识:经济常识题目【导语】常识是军转|军队文职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的组成部分,为了帮助考生熟悉复习内容,中公教育军人考试网为您提供常识知识及模拟题,供广大考生学习。

中公教育为大家带来经济知识《经济常识题目》,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

1.以下哪种贷款的特点是用于环保、教育、扶贫和农业开发项目( )。

A.国际金融组织贷款B.国际商业贷款C.外国政府贷款D.出口信贷1.【答案】C。

解析: 外国政府贷款是指一国政府向另一国政府提供的,具有一定赠与性质的优惠贷款。

根据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OECD)的有关规定,政府贷款主要用于城市基础设施、环境保护等非盈利项目,若用于工业等盈利性项目,则贷款总额不得超过200万特别提款权。

故本题答案选C。

2.在现代市场竞争中,厂商总用各种手段把竞争对手的顾客争取过来,使其购买本企业的产品,这种做法是( )。

A.市场渗透B.市场掠夺C.市场控制D.市场调节2.【答案】A。

解析: 进行市场渗透的主要方式是吸引现有产品的潜在顾客,以增加产品使用人的数量。

一般来说,可从如下三方面考虑如何吸引现有产品的潜在顾客:①努力发掘潜在顾客(目标市场上那些尚未使用此类产品的顾客),或者在地域上进行扩展(如进行跨国经营),把产品介绍、推销给从未使用过企业产品的用户。

②转变非使用者为本企业产品的使用者。

③把竞争对手的顾客吸引过来,使之购买本企业产品。

综上,故本题答案选A。

3.南方某市为落实节能减排工作,出台政策规定,市、区两级财政将在年度预算中安排“阳光屋顶示范工程”配套补助资金,用于扶持该市已列入中央财政资金补助计划的太阳能光伏示范项目。

这是公共财政的( )功能。

A.生产补助B.转移支付C.社会福利D.价格补贴3.【答案】B。

解析: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上级政府保持地区经济均衡、实现社会公平的一个最重要的手段。

转移支付在结构上分为一般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

根据题干可知政府对“阳光屋顶示范工程”进行专项补助,属于公共财政的转移支付。

公共基础知识题(经济)

公共基础知识题(经济)

经济一、单项选择题1.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 , 扩大有效供给 , 更好地服务广大人民群众 , 促进社会主义经济持续发展 , 下列不属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是( ) 。

A. 大力发展租赁市场 , 尤其是加大结构化的租赁物业供应量B. 增加公共消费、扩大假日消费 , 重视乡村消费等措施 , 大力释放消费潜力C. 强生公司瞄准老龄化时代的健康大市场 , 准备扩大在医疗设备等领域的投资D. 企业调整相关产业发展方向和产品生产模式 , 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2. 货币职能包括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和世界货币。

其中 , 流通手段是指货币在商品流通中充当交换媒介的职能。

支付手段是指货币作为独立的价值形式进行单方面运动时 ( 如清偿债务、缴纳税款、支付工资和租金等) 所执行的职能。

下列体现货币流通手段职能的是( ) 。

A. 甲用现金给工人发放工资B. 乙用现金交付了购房费用C. 丙用现金预付了下月房租D. 丁用现金包了两千的红包3.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认为 , 商品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

下列关于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 具有使用价值的东西都具有价值B. 使用价值体现了商品的自然属性C. 价值体现了商品的社会属性D. 具有价值的东西都具有使用价值4. 某地区的居民人均收入从去年的 4 万元 , 上升到 5 万元 , 对 X 商品的需求量上升了 35% , 则 X 商品最可能是( ) 。

A. 必需品B. 奢侈品C. 劣等品D. 吉芬商品5. 当一个消费者的行动对他人产生了有利影响 , 而自己却不能从中得到补偿时 , 便产生了( ) 。

A. 生产的外部不经济B. 消费的外部经济C. 生产的外部经济D. 消费的外部不经济6.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研究 , 是从商品分析开始的。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下列属于商品的是( ) 。

A. 用于馈赠的农产品B. 阳光C. 购买的日常用品D. 生产中产生的废品7. 关于紧缩性货币政策的描述 , 正确的是( ) 。

公共基础知识常识马克思维导图知识点经济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常识马克思维导图知识点经济知识

经济知识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物质资料生产过程(研究的出发点)含义用劳动活动改造自然并适合自身需要的实践活动三要素劳动过程劳动者劳动劳动资料(生产工具)劳动对象四环节生产决定环节、经济活动基础、首要地位、主导作用分配交换消费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对生产有反作用联系且相制约商品及其基本属性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要有用);有使用价值,商品才能交换价值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无差别,劳动形式无差别,脑力和体力商品世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相互依存,都在商品中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商用价值是自然属性;价值是人们交换劳动的社会属性;存在对立面,相互排斥劳动二重性劳动二重性决定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两个属性具体劳动对应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vs价值具体劳动特定具体、看得见摸得着抽象劳动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有没有投入劳动时间货币内涵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先有商品,再有货币)职能基本职能价值尺度用来衡量其他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观念货币)比如,标价流通手段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现实货币)比如: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其他职能(派生职能)支付手段赊购赊销过程中的延期支付。

时间差,比如,存款、工资、利息等贮藏手段世界货币美元、欧元等国际贸易往来流通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的流通速度流通速度快,转手次数多,印的少市场活跃,印的少价值规律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只要有商品生产和交换,价值规律就一定会发挥作用含义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客观规律基本规律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以价值量为基础等价交换;价值决定价格表现形式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经济知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及其运行资本与剩余价值资本不变资本(C)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生产过程中价值量不变,不增值。

比如,厂房、设备、原料可变资本(V)劳动力创造出比本身更大的价值,发生价值增殖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剩余价值的本质和来源工人总时间=必要劳动时间+剩余劳动时间剩余价值是剩余劳动时间内创造的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可变资本=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方法绝对剩余价值工作日的延长产生剩余价值剩余价值是可变资本产生的相对剩余价值提高工作效率个别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超额剩余价值技术革新使自己商品价值低于社会价值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的结果资本周转周转时间生产时间+流通时间周转次数一定时间(通常为一年),资本经历的周期循环次数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资料过剩(相对过剩,有需求没人买)经济危机是周期性现象。

《公共基础知识》重点归纳(公民道德建设,经济、行政管理 )

《公共基础知识》重点归纳(公民道德建设,经济、行政管理 )

1、公民道德建设●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与长期性一、公民道德建设是实施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的具体举措二、公民道德建设是纠正道德失范的必由之路三、公民道德建设是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四、公民道德建设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高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基础工程五、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公民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重在建设、以人为本,在全民族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努力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公民道德建设的方针原则(六个坚持):1、坚持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2、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3、坚持尊重个人合法权益与承担社会责任相统一4、坚持注重效率与维护公平相协调5、坚持把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6、坚持道德教育与社会管理相配合●公民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从我国历史和现实的国情出发,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核心和集中体现),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

●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社会公德: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职业道德: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办事公道是处理职业内外关系的重要准则,是一切行业岗位必须遵守的职业道德●职业道德的本质特征:奉献社会(是人生价值、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体现在其他几项要求中,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最高要求、最终目标和最高境界)●职业道德的核心和基础:爱岗敬业(是社会主义主人翁精神的表现)●家庭美德: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是社会主义社会新型道德关系的重要标志)●社会主义荣辱观(八荣八耻):一、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二、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三、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四、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五、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六、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七、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八、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八荣八耻提出时间:胡锦涛总书记2006年3月4日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委员时提的●“八荣八耻”引导人们摆正哪些关系?答、引导人们摆正个人、集体、国家的关系,正确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竞争与协作、先富与共富、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等关系。

公共基础知识-经济与管理(二)

公共基础知识-经济与管理(二)

公共基础知识-经济与管理(二)(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50,分数:100.00)1.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迫切要求政府从“越位”的地方“退位”,在“缺位”的地方“补位”,把不该管的事交给市场,把该管的事不折不扣的管好,这说明______。

∙ A.市场经济应该完全由市场自由调节∙ B.市场经济应弱化政府的宏观调控∙ C.宏观调控对资源配置具有基础性作用∙ D.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应有机结合(分数:2.00)A.B.C.D. √解析:政府把不该管的事交给市场,把该管的事不折不扣的管好,说明政府还是管事,市场经济不是完全市场自由调节,而应该是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有机结合。

A选项错误,B、C题干中也没有体现。

故选D。

2.下列关于我国当前必须大力发展新型服务业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______。

∙ A.发展新型服务业所需要的人才宽裕∙ B.发展新型服务业不需要投入大量资本∙ C.发展新型服务业能够有效促进转型升级∙ D.发展新型服务业的准入条件比较宽松(分数:2.00)A.B.C. √D.解析:新型服务业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先导,是社会运转的主要载体,其发达程度普遍被看做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结构是否合理、产业结构是否协调和城市现代化程度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

发展新型服务业能够完善城市功能,增强对内聚合力和对外辐射力,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能够优化经济结构,加速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经济和社会的科学、持续、协调发展;能够增加地方财政收入;能够缓解日益尖锐的就业压力,畅通就业渠道;能够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和精神生活需要等。

故选C。

3.下列措施属于健全再分配调节机制的是______。

∙ A.提高劳动者工资收入∙ B.加强个人所得税调节∙ C.促进就业的机会公平∙ D.加强薪酬管理(分数:2.00)A.B. √C.D.解析:再分配(也称社会转移分配)指,在初次分配结果的基础上各收入主体之间通过各种渠道实现现金或实物转移的一种收入再分配过程,也是政府对要素收入进行再次调节的过程。

2023年内蒙古三支一扶考试公共基础知识之经济常识梳理

2023年内蒙古三支一扶考试公共基础知识之经济常识梳理

2023年内蒙古三支一扶考试公共基础知识之经济常识梳理1.市场调节的缺点第一,市场调节的自发性。

在市场经济中,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经济活动都是在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下追求自身的利益,实际上就是根据价格的涨落决定自己的生产和经营活动。

这也使一些个人或企业由于对自身利益的过分追求而产生不正当的行为。

第二,市场调节的盲目性。

厂家瞄准的是市场价格,什么好卖就生产什么,于是各地“蜂拥而上”,其结果是重复上马、重复引进,而又形不成生产规模。

第三,市场调节的滞后性。

市场虽有及时、灵敏的特点,但它不能反映出供需的长期趋势。

首先要熟记有哪三个缺点,最关键掌握区分,如果考试给一个案例要能够区分到底属于三个缺点中的哪一个,如果出现不正当行为,属于自发性,如果只是描述前期选择的过程,什么东西价格高就生产什么,属于盲目性;如果描述导致的结果,导致供过于求,属于滞后性。

2.需求价格弹性需求的价格弹性通常被简称为需求弹性。

其衡量的是:当一种物品的价格发生变动时,该物品需求量相应变动的大小。

首先掌握概念,如果给出这个概念能够选择出这是需求价格弹性;其次,知道富有弹性的典型的代表是奢侈品,缺乏弹性的典型代表是生活必需品;再次,造成“谷贱伤农”的根本原因:粮食作为生活必需品,需求价格弹性比较小。

3.市场机制市场机制,是指市场有机体内的供求、价格、竞争、风险等要素之间互相联系及作用的机理。

在市场机制中,竞争机制和价格机制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市场机制。

1.价格机制价格机制反映商品市场上产品的供求同价格之间的有机联系和运行,它通过市场价格信息来反映供求关系,调节生产和流通,从而达到资源配置。

另外,价格机制还可以促进竞争和激励,决定和调节收入分配等。

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的基础,是市场配置资源的核心机制。

2.供求机制供求机制反映价格与供求之间的内在联系。

它通过供给与需求之间的不平衡状态形成各种商品的市场价格,并通过价格、市场供给量和需求量等市场信号来调节社会生产和需求,最终实现供求之间的基本平衡。

公共基础知识经济类

公共基础知识经济类

公共基础知识经济类经济是公共基础知识考试中的组成部分。

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公共基础知识经济类的内容,提供给大家参考和了解,希望大家喜欢!公共基础知识经济类1、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1)经营自主性是市场经济存在的前提。

(2)平等关系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则。

(3)竞争是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内在动力。

(4)开放性是市场经济发展的本性。

(5)健全的法制是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内在要求。

2、市场经济的基本功能(1)利益刺激功能。

(2)自动导向功能。

(3)优化资源配置功能。

(4)调节供求功能。

(5)优胜劣汰功能。

(6)自动调节收入分配功能。

(7)传递信息功能。

3、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1)现实中存在着不完全竞争,市场存在非竞争性(2)市场无法提供公共物品。

(3)市场无法克服外部不经济。

(4)现实社会中存在着信息和理性的不完备性。

(5)市场难以克服失业、通货膨胀和市场失衡。

(6)市场无法克服收入分配的非公平性。

4、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稳定物价、平衡国际收支、增加就业。

5、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宏观调控,主要通过利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来达到宏观调控目标。

(1)经济手段。

经济手段具有自觉性、诱导性、间接性、灵活性,是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

通常的做法是,政府运用工资、价格、利率、税率、汇率等经济杠杆,实行劳动政策、物价政策、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外贸政策,达到劳动平衡、产品平衡、货币平衡、财政平衡、国际收支平衡以及国内外总供求平衡。

(2)法律手段。

国家根据宏观调控目标,制定市场经济运行法律法规,规范市场主体、市场交易和政府行为,以维护社会经济秩序。

法律手段具有超前性、普遍性、稳定性、强制性,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经过几百年的积累,都建立了比较健全的法律体系,使一切经济活动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3)行政手段。

政府根据宏观调控目标,运用行政权力直接控制社会经济活动。

公共基础知识题库:经济常识高频试题及答案解析(二百零九期)

公共基础知识题库:经济常识高频试题及答案解析(二百零九期)

公共基础知识题库:经济常识高频试题及答案解析(二百零九期)1、多选题非公有制经济包括_____。

A: 私营经济B: 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成分C: 集体经济D: 个体经济参考答案: ABD本题解释:ABD[ 解析]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成分等。

故本題正确答案为ABD。

2、单选题均衡的国民收入水平取决于_____。

A: 单纯的商品总供给量B: 单纯的商品总需求量C: 总价格水平D: 总供给量与总需求量相互作用直至相等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D[ 解析]在经济分析中,均衡是指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

当总需求小于总供给,即产品供大于求时,企业就会缩减产量,国民收入将因此而减少;当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即产品供不应求时,企业就会增加产能并扩大产量,国民收入也将因此而增加,直至总供给等于总需求;只有当总供给与总需求相等时,企业的产量才能稳定下来,社会生产既不再缩小,也不再扩大,这就是宏观经济的均衡状态。

因此,均衡的国民收入的条件是总需求与总供给相等。

3、单选题从1996年开始,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将_____作为我国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

A: 货币供应量B: 存款准备金C: 超额准备金D: 基础货币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

4、单选题统一的市场就是在全国_____A: 实现地区内部的紧密结合B: 打破地区、部门间的分割和封锁C: 实现部门内部的紧密结合D: 打破地区、部门内部的分割和封锁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

解析:统一的市场就是在全国实现城乡市场紧密结合,打破地区、部门间的分割和封锁。

5、单选题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它体现着_____分配领域中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关系。

A: 全国生产资料B: 个人消费品C: 全部社会产品D: 全部劳动产品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

解析:按劳分配体现着个人消费品分配领域中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关系,它既是对一切剥削制度的否定,同时也不同于共产主义阶段将实行的按需分配。

2024年公共基础知识-经济必刷测试题

2024年公共基础知识-经济必刷测试题

经济必刷测试题1.(单选题)每年七八月,大量毕业生留在大学所在城市工作,在为城市发展增添新鲜血液的同时,也带动了房屋租赁市场的变化。

相较于一年中其它时期,每逢毕业季,一线城市的房租价格直线上升的直接原因是:A.购房成本增加B.住房需求增加C.流通货币贬值D.经济高速发展2.(单选题)许多高级营养品制造商选择炙手可热的明星为自己的品牌代言,粉丝们为明星“买单”,这体现的消费心理是:A.求异心理B.求实心理C.从众心理D.攀比心理3.(单选题)下列各项中,能够计入 GDP 的是:A.某纺织工厂购入大量棉花和羊毛B.股民老周买进某央企股票 1000 股C.饮料加工厂购进一批智能机器人D.老王在二手市场买了一台旧空调4.(单选题)计划机制属于(),是用“看得见的手”来调节。

该理论出自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A.事后调节B.自我调节C.事前调节D.现场调节5.(单选题)当前,随着北京冬奥会的临近,我国与冰雪运动相关的雪场、冰场等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完善,冰雪企业不断增多,各种冰雪运动和新型冰雪装备走进消费者视野,冰雪消费的热情持续高深。

这体现了:A.生产决定消费,生产为消费者提供消费的对象B.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出现和成长C.消费者偏好如个人爱好会影响供给端企业的生产投入D,作为消费者的家庭是一切经济活动的起点和终点6.(单选题)市场功能是正确运用市场机制所具有的客观功能,其中不包括:A.信息引导功能B.保障就业功能C.收入分配功能D,优胜劣汰功能7.(单选题》下列不属于国际贸易中的直接性非关税壁垒的是:A,进口最低限价B.进口配额制度C.进口许可证制度D,歧视性的政府采购政策8.(单选题)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前提是:A.法人财产权B.资产的最终所有权与法人财产权的分离C.政企分开D.公司制9.(单选题)中国进出口银行的主要任务不包括:A.筹集和引导境内外资金B,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外贸政策C.为扩大我国机电产品和成套设备等资本性费物出口提供政策性金融支持D,促进对外贸易的稳定发展10.(多选题)孔子曾指出:“丘也闻有国有家者。

公共基础知识重点笔记

公共基础知识重点笔记

公共基础知识重点笔记公共基础知识是一个广泛而又重要的知识领域,涵盖了政治、经济、法律、人文、科技等多个方面。

对于许多考试和学习来说,掌握公共基础知识都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公共基础知识重点笔记。

一、政治部分(一)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1、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这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同时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2、辩证法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其中,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3、认识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邓小平理论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核心内容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三)时事政治关注国内外的重大政治事件、会议和政策,了解当前的政治形势和发展趋势。

二、经济部分(一)宏观经济1、宏观经济指标国内生产总值(GDP)、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失业率等指标的含义和作用。

2、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包括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货币政策的工具如存款准备金率、利率、公开市场业务等。

3、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经济增长的因素,经济周期的阶段和特点。

(二)微观经济1、市场主体企业、消费者和劳动者的行为和决策。

2、市场机制供求关系、价格机制、竞争机制等对资源配置的作用。

(三)国际经济1、国际贸易贸易顺差和逆差、关税、贸易保护主义等。

公共基础知识包括什么方面的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包括什么方面的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包括什么方面的知识公共基础知识是指广泛适用于社会大众、普遍需要了解的基础性知识。

这些知识涵盖了各个领域,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社会科学•政治知识:了解国家政治体制、政党制度、法律法规等,是公共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知识帮助人们理解政治运作机制、公民权利和义务等内容。

•经济知识:包括基本的经济学原理、货币金融系统、市场机制等内容。

经济知识有助于人们正确理解经济发展规律、个人理财等方面。

•社会学:了解社会组织结构、社会阶层、文化传承等内容。

社会学知识有助于人们理解社会现象,促进社会和谐。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包括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基本科学知识。

理解基本科学原理对于日常生活中的决策和问题解决至关重要。

•信息技术: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网络安全、信息检索等技能。

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渗透到各个行业,具备相关知识将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文化历史•历史知识:了解历史事件、历史人物、重大事件等内容。

历史知识有助于人们汲取历史教训、珍惜和维护文化遗产。

•文化传承:包括语言、习俗、传统技艺等方面的知识。

了解文化传承有助于维护和弘扬传统文化,促进文化多样性。

人文地理•地理知识:包括地球形状、地球运动、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等内容。

了解地理知识有助于理解人类活动和地球环境之间的关系。

总的说来,公共基础知识是广大民众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覆盖了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历史、人文地理等多个领域。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人们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保障个人权利,提高综合素质,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

以上是关于公共基础知识包括的各方面知识的简要介绍。

希望这些信息对您有所帮助。

公共基础知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题库(1-599)完整版

公共基础知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题库(1-599)完整版

试题1:我国要建立的宏观调控模式应该是:()。

A: 直接的调控模式 B: 直接与间接调控平行结合的模式C: 以间接调控为主的调控模式 D: 以直接调控为主的调控模式答案: C试题2:公司是()。

A: 法人企业 B: 个人业主企业C: 合伙企业 D: 独资企业答案: A试题3: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 实行价格体制改革 B: 国有企业改革C: 进一步完善市场体系 D: 加强宏观经济调控答案: B试题4: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手段是()。

A: 计划手段 B: 行政手段C: 法律手段 D: 经济手段答案: D试题5:当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时,一般不宜采取()。

A: 均衡的货币政策 B: 紧的货币政策C: 松的货币政策 D: 松紧搭配的货币政策答案: C试题6:社会主义社会保持总需求与总供给之间的大体平衡是指()。

A: 消费资料的总供给与劳动者对消费资料的总需求之间的平衡 B: 生产资料的总供给与生产单位对生产资料的总需求之间的平衡C: 社会总产品的价值量和实物量之间的平衡 D: 社会可供购买的商品总量与社会有支付能力购买的商品总量之间的平衡答案: D试题7: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

A: 建立能够综合协调宏观经济政策和正确运用经济杠杆的机制 B: 保持经济总量的基本平衡,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引导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C: 保障劳动者的充分就业,实现劳动力资源的合理利用 D: 组织公共部门和基础设施的建设,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条件答案: B试题8:市场体系的三大支柱是()。

A: 商品市场、技术和信息市场、房地产市场 B: 商品市场、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C: 资本市场、技术和信息市场、劳动力市场 D: 生产资料市场、期货市场、技术和信息市场答案: B试题9: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

A: 对生产资料的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B: 对消费资料的配置起基础性作用C: 对社会资源的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D: 对生产力的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答案: D试题10:市场机制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的前提是()。

2024年公共基础知识-经济知识

2024年公共基础知识-经济知识

经济知识第一章需求、供给一、需求1. 含义一种商品的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数量。

2. 影响需求数量的因素(1)商品本身价格。

一般而言,商品的价格与需求成反方向变动,即价格越高,需求越少,反之则需求越多。

(2)收入水平。

当消费者的收入提高时,会增加商品的需求量,反之则减少需求量。

(3)相关商品的价格。

当一种商品本身价格不变,而其他相关商品价格发生变化时,这种商品的需求量也会发生变化。

替代品指两种商品之间能够相互替代以满足消费者的某一种欲望。

如牛肉和羊肉是替代品,牛肉价格上升,人们转而购买羊肉,羊肉需求量上升。

互补品指两种商品之间必须相互配合,才能共同满足消费者的同一种需求,如汽车和汽油是互补品,汽油价格上升,人们减少对汽车的购买。

(4)消费者的偏好。

当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偏好程度增强时,该商品的需求量就会增加;相反偏好程度减弱,需求量就会减少。

(5)消费者对未来商品的价格预期。

当消费者预期某种商品的价格即将上升时,社会增加对该商品的现期需求量,因为理性的人会在价格上升以前购买产品。

反之,就会减少对该商品的现期需求量。

二、供给及其决定1. 含义:一种商品的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商品的数量。

2. 影响供给的因素(1)商品本身的价格。

一般而言,一种商品的价格越高,生产者提供的产量就越大,相反,商品的价格越低,生产者提供的产量就越小。

(2)厂商能生产的相关商品价格。

当一种商品的价格不变,而其他相关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该商品的供给量会发生变化。

(3)生产的成本。

(4)技术水平。

生产技术的提高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生产者的利润,生产者会提供更多的产量。

(5)生产者对未来商品的价格预期。

(6)政府的税收和扶持政策。

第二章宏观经济一、财政是一种以国家为主体的经济行为,是政府集中一部分国民收入用于满足公共需要的收支活动,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公平分配及经济稳定和发展的目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经济学
时间:20 世纪 30 年代 经济主张:国家干预 人物: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 凯恩斯:在 1936 年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内容,国家应 该去干预经济)标志着现代经济学的产生,该书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达尔文的《物种起源》、马克思的《资本论》被人们称为改变世界历史 的四大著作
为大规模的社会生产的过程; 15. 社会分工:是不同部门之间和各部门内部的劳动分工; 16. 经济形式:分为自然经济(以使用为目的)和商品经济(以交换为
新古典经济学
时间:从 19 世纪的“边际革命”开始到 20 世 30 年代为止 经济主张:自由放任主义。 人物: 英国经济学家杰文史、马歇尔、法国经济学家瓦尔拉斯。 瓦尔拉斯:边际效用价值论的提出被称为经济学上的第二次革命,标志 着新古典经济学的开始。 马歇尔: 1890 年发表的《经济学原理》 (效用是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或者说是指消费者在 消费商品 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 1 单 位商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量)
3.1. 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 ....................................................................................................................6 3.2. 市场经济............................................................................................................................................6 3.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7 4. 微观经济..........................................................................................................................................................9 4.1. 前绪.....................................................................................................................................................9 4.2. 市场主体............................................................................................................................................9 4.3. 市场机制............................................................................................................................................9 4.4. 市场竞争......................................................................................................................................... 10 4.5. 收入分配......................................................................................................................................... 11 5. 宏观经济....................................................................................................................................................... 12 5.1. 宏观经济调控 ............................................................................................................................... 12 5.2. 财政与税收.................................................................................................................................... 12 5.3. 货币与银行.................................................................................................................................... 13 6. 国际经济....................................................................................................................................................... 15 6.1. 开放经济......................................................................................................................................... 15 6.2. 国际贸易......................................................................................................................................... 15 6.3. 国际金融......................................................................................................................................... 15
纸币贬值、物价普遍上涨的现象; 12. 通货紧缩:是指由于货币供应量少于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引起纸
币升值、物价普遍下跌的现象; 13.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其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决定于
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交换以商品的价值量为基础; 14. 生产社会化:是指生产过程本身的社会化,即由分散的小生产转变
自然的关系 8. 生产关系指生产过程(广义)中人与人的关系,基础是生产资料的
所有制 9.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10. 经济规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不以
人的意志为转移;
商品与货币
1. 商品:是指直接以交换为目的而生产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人 与自然)和价值(人与人)两个要素;
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8. 劳动生产率:是指具体劳动在一定时间内生产产品的效率; 9. 货币:是指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
品; 10. 货币流通规律:是指决定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规律; 11. 通货膨胀:是指由于货币供应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引起
1.2. 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
前言
1. 理论基础:辩证唯物和历史唯物 2. 基础:劳动价值论 3. 来源:古典政治经济学、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4. 研究对象:研究社会生产方式及其运动规律; 5. 根本任务:揭示生产方式运动规律,即经济规律;
基础概念
1 / 15
1. 生产:是指人们创造社会财富的实践活动;狭义之生产,广义指生 产、分配、交换、消费;
2. 生产力:是指人们改造和征服自然,生产社会财富的能力; 3. 生产关系:是指生产过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4. 生产方式:是指人们谋得社会财富的方式; 5. 经济规律:是指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6. 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中,生产起决定作用,分配、交
换、消费反作用于生产; 7. 生产力包括生产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和劳动力,体现人与
公共基础知识:经济
讲 师: 万永豪 电 话: 17709900267
联系电话:17709900267
目录
1. 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 ....................................................................................................................1 1.1. 引论——西方经济学 ....................................................................................................................1 1.2. 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