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名录

合集下载

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生导师名单

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生导师名单
100502
李刘坤

1951.01
教授
中医临床基础
基础医学院
100503
彭建中

硕士
1949.11
教授
中医医史文献
历代名医学术思想研究
基础医学院
100503
黄作阵

硕士
1962.04
副教授
中医医史文献
中医古籍文献语言
基础医学院
100503
梁永宣

硕士
1963.04
副教授
中医医史文献
中、日、韩医学交流史
针灸学院
100512
付国兵

学士
1961.01
副主任医
针灸推拿学
颈椎病手法治疗的临床研究
东方医院
100512
解秸平

博士
1961.07
副教授
针灸推拿学
经络腧穴脏腑相关性研究
针灸学院
100512
李晓泓

博士
1962
教授
针灸推拿学
针灸与“治未病”
针灸学院
100512
林彩霞

硕士
1962
副教授
针灸推拿学
针灸推拿机理研究
刘清国

博士
1963.05
副教授
针灸推拿学
针灸临床与机理的研究
针灸学院
100512
李瑞

博士
1963.12
副教授
针灸推拿学
针灸经典理论研究及腧穴研究
针灸学院
100512
邬继红

硕士
1964.04
副教授
针灸推拿学

有用!在北京看中医该找谁?现在知道了!

有用!在北京看中医该找谁?现在知道了!

有用!在北京看中医该找谁?现在知道了!展开全文在北京看中医找哪些医生最放心看清医生擅长领域他们有的出身中医世家日前,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在全市范围内评选出“首都名中医” “优秀名中医” “首都中青年名中医”。

一名单出炉!首都名中医、优秀名中医、首都中青年名中医都有谁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名中医宣传工作,经单位推荐、形式审查、行业评议、社会公示等程序,现将'首都名中医'、'优秀名中医'、'首都中青年名中医'名单公布。

北京市中医管理局通知指出:希望广大医务工作者以名中医为榜样,刻苦钻研,勤求古训,博采众长,不断创新,无私传授独到的学术经验,积极培养学术继承人,努力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各系统、各单位要充分发挥各级名中医的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的中医药服务。

'首都名中医'名单'优秀名中医'名单'首都中青年名中医'名单二看病该找哪位中医?看清擅长领域!他们有的出身中医世家北京中医医院王国玮,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内科主任医师。

出身于中医世家,自幼随父王鸿士教授(全国名老中医、著名中医疑难病、肝病专家)学习中医。

1987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在北京中医医院儿科从事临床工作十余年;1996年在北京中医医院肝病科任主任,主要从事肝病的临床治疗与研究;2000年任北京中医医院门诊部主任;2007年起任北京中医医院副院长。

王笑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副院长、肿瘤中心主任。

先后承担国家“八五”、“九五”攻关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北京市科委重大项目等多项科研项目,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参与编写专业论著10余部。

2015年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2017年被国家卫健委评委“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擅长:各种中晚期恶性肿瘤,尤擅肺癌、乳腺癌、消化道肿瘤、癌症复发转移的防治及疑难重症。

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生导师(全)

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生导师(全)

刘弼臣 王素梅 郑 军 尹丹 王俊宏 郭亚峰 高慧筠 周 剑
女 女 男 男 女 女 女 女 男 男 男 女 男 女 男
副教授 教授 副主任医 教授 教授 教授 副教授 副主任医 副教授 副主任医 副主任医 副教授 教授 教授 副主任医
100510 100511 100511 100512 100512 100512 100512 100512 100512 100512 100512 100512 100512 100512 100512 100512
许文忠 李献平 倪诚 吉凤霞 杨毅玲 李洪娟 王莒生 田秀英 王玉芬 朱建华 孟凤仙 高 菁
男 男 男 女 女 女 女 女 女 女 女 女 女 男 女 男 男 男 男
副教授 教授 副教授 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主任医 教授 教授 教授 主任医师 副教授 副主任医 教授 主任医 主任医 副教授 教授 副教授
郭顺根 秦腊梅 张秋菊 杨学智 张 丽
男 女 女 女 女 女 男 男 男 女 女 女 女 男 男 男 女 女 女 男 女 男
教授 副研究员 副教授 研究员 教授 研究员 副教授 副教授 研究员 教授 教授 副教授 副研究员
100601 100601 100601 100601 100601 100601 100601 100601 100601 100601 100601 100601 100601 100601
邬继红 于晓刚 于天源 胡 慧
王丽平 赵慧玲 睢明河 张红林 张军 程凯 张学丽 张学勋 刘 林 周 颖 殷 俭
韩丽沙 郑 王 平 琦
刘香弟 郝玉芳 宋崇顺 金泳三
研究员 副教授
100601 100601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2016年北京中医药大学招生目录、导师简介

2016年北京中医药大学招生目录、导师简介

2016年北京中医药大学招生目录、导师简介北京中医药大学创建于1956年。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早成立的高等中医药院校之一,是唯一一所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的高等中医药院校,是国家教育部直属的重点大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分东、西两校区,校本部设在西校区。

全校占地面积共计25.3万平方米,教学区总建筑面积达27.7万平方米。

学校主要任务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层次创新型中医药人才和管理人才。

学校在办学层次、学科门类、科学研究、医疗水平、办学效益、对外合作等方面居于全国中医药院校的前列,是中国培养高层次中医药人才、解决中医药重大科技问题、防治重大疾病和现代难治病的重要基地,为中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集教学、科研、医疗、产业四位一体的高等中医药学府。

学校是全国首批招收中医药研究生和具有博士、硕士授权的单位之一。

1978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开中医药学发展史研究生教育之先河;1983年开始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1986年开始接收台港澳及外籍在读研究生;1987年被批准具有在职人员以研究生同等学力攻读硕士学位的授权单位;1994年开始接收博士后工作人员进站工作,是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中首批建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单位之一;1998年被批准为开展临床医学(中医、中西医结合)博士、硕士专业学位的试点单位;2001年经国家批准并开始招收非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攻读中医学博士学位研究生。

北京中医药大学现设有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3个一级学科和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学科。

目前拥有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其中硕士学位学科授予点16个,博士学位学科授予点15个以及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3个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动站。

截止2003年6月,学校在校研究生已达782人,其中博士生300人、硕士生482人;另有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学位课程学习567人。

20多年来学校共为社会培养研究生1080人,其中博士311人、硕士769人。

2015年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医史文献复试真题及导师简介

2015年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医史文献复试真题及导师简介

才思教育考研考博全心全意
占声
摹 砖盒孩突粗
匿孩 割早
6
登谦 奴
丰匿药浦石缆屺砖咖肾砖碍柔盒突粗
占声

匿孩 割早
7
潫徢蒙 奴
丰匿药革浦荐设织研砖碍堂窗突粗
占声

匿孩 割早 丰药浦石舟并痵呻破碍切孔柔盒突粗?浦石
8
协茜 奴
占声
摹 符耶编肘研砖碍药由纽钉耐胞年史碍开素
匿孩
10
唤炾协 着
早摹 丰药专肺罚胁北
才思教育考研考博全心全意
2015 年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医史文献复试真题及导师简介
101 基础医学院
专业名称:100503 中医医史文献
研究方向
招生
年份
导师姓名
人数
考试科目
2014 14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7 中医综合
招生类别 学历层次
备注
普通统招
硕士研究生 导师: 严季澜、王育 林、马燕冬、 张家玮、黄作 阵 张其成、赵 艳、段晓华、 杨东方、李良 松、佟海英
匿孩 割早 绿孔咖卷孔取眉碍柔刷仪友丰匿药碍平鼠
20
郭偶 奴
占声
摹 你看咖柔刷
更多资料下载:
才思教育考研考博全心全意 更多资料下载:
硖声
匿孩 割早
11
赵乩映 奴
妺算帽看丰药碍你看柔刷突粗
占声

匿孩 割早 普药由轮堂窗碍皇令突粗?丰匿资取碍皇令
12
杧满燖 奴
占声
摹 突粗
匿孩 割早 丰药革浦荐设织研砖碍药盒孩突粗?丰药沿
13
则捂查 着
占声
摹 盒孩突粗

2016年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中药药理学导师简介、招生人数

2016年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中药药理学导师简介、招生人数
理论与病机相关性研究

医学学 张保春 男

教授 中医理论与临床
医学硕 李晓君 女

教授 五脏病机及治疗规律研究
更多资料下载:
才思教育考研考博全心全意
医学博
中医理论体系研究-----痹症基础理论研
7
张银柱 男
副教授


医学硕 副研究
8
骆斌 男
教授 伤寒论病证规律研究

经方治疗常见病、疑难病的研究;六经辨
医学博 副教
2
郭华 女
证的理论和应用研究;《伤寒论》文献研



经方治疗常见病疑难病的研究;经方配伍
医学博 副教
3
赵琰 女
规律的研究;证候、疾病和方剂的相关性


的研究
医学博 副教
4
陈萌 男
仲景的病机与治法思想研究


医学博 副教
5
李成卫 男
3
曾凤 女
4
朱明 男
5
曲黎敏 女
学位
医学硕士 医学硕士 医学硕士 医学博士 医学硕士
6
张家玮 男
医学博士
7
马燕冬 男
医学博士
8
吴青 女
硕士
9
都立澜 女
教育学硕士
中医医史
10
段晓华 女
文献学博士
职称
研究方向
副教授 教授 副教授 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针灸文献 中医古籍文献语言 中医文献 中西医药学的比较研究 中医文化 历代著名医家学术思想及临 床经验研究 中医学术史研究 英语教学研究 英语教学研究

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名单

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名单
1930.10
中西医结合临床
西苑医院
100602
李乃卿

科主任
本科
1940.07
中西医结合临床
东直门医院
100602
孙颖立

主任
大学
1941.12
中西医结合临床
东直门医院
100602
李佩文

主任
硕士
1942.02
中西医结合临床
中日友好医院
100602
史载祥

主任
硕士
1942.06
中西医结合临床
中日友好医院
金光亮

博士
1964.04
中医基础理论
基础医学院
100501
孟庆刚

博士
1964.08
中医基础理论
校科研处
100502
陈扬荣

院长
1942.09
中医临床基础
福建中医学院
100502
郝万山

大学
1944.11
中医临床基础
基础医学院
100502
宋乃光

硕士
1945.01
中医临床基础
基础医学院
100502
100505
李峰

副院长
博士
1966.03
中医诊断学
基础医学院
100506
田德禄

本科
1938.03
中医内科学
东直门医院
100506
王永炎

院士
大学
1938.03
中医内科学
中国中医科学院
100506
周平安

2012年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硕士研究生导师最终招生名单

2012年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硕士研究生导师最终招生名单

姓名出现的次数与招收学生数量一致(包括保研)内科系统非内科系统
韩丽蓓瞿幸
高颖陈艳
曹克刚董青
常静玲段行武
储真真段行武
储真真李海松
冯淬灵秦建辉
冯淬灵秦建辉
高菁杨博华
高菁杨博华
王世东张书信
韩丽蓓张云璧
李志红赵宝明
刘岑赵宝明
刘敏陈艳
刘敏刘雁峰
王宪波王俊宏
柳红芳王俊宏
柳红芳徐荣谦
马斌徐荣谦
赵进喜尹丹
王世东白鹏
王世东杜琳
秦英刘长信
苏惠萍刘长信
苏惠萍刘颖
孙劲晖刘云霞
王成祥马立新
王新月汤立新
王新月王军
王新月张学丽
王亚红陈正光
王亚红赵吉平
王耀献蒋根娣
王世东矫红
王耀献李春根
肖永华柳根哲
杨惠民史晓光
叶永安滕占庆
叶永安王广
于秀辰徐林
张立山薛晓鸥
徐光福俞兴
张立山董建勋
赵进喜董建勋
周莉史飞吴圣贤王丽平秦英于晓刚张根明赵平张根明周炜张华
邹忆怀
谢颖桢
谢颖桢
曹钋
戴雁彦
侯丽
贾玫
时晶
孙霈
孙霈
田金洲
田金洲
王显
张洪钧
许亚梅
杨承芝
朱爱华
钱彦方
孙劲晖
丁霞
丁霞
王玉光
魏汉林
魏玮
张声生
李雁
刘清泉。

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生导师名单

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生导师名单
针灸学院
100512
刘颖

硕士
1962.1
副教授
针灸推拿学
针灸临床
东直门医院
100512
袁红

硕士
1962.11
副教授
针灸推拿学
针灸免疫调控、镇痛研究
针灸学院
100512
马惠芳

博士
1963.01
副教授
针灸推拿学
针灸经典理论现代研究
针灸学院
100512
刘云霞
硕士
1963.03
针灸推拿学
东直门医院
100512
基础医学院
100503
曾凤

硕士
1963.08
副教授
中医医史文献
中医文献
基础医学院
100503
曲黎敏

硕士
1964.02
副教授
中医医史文献
中医文化研究
基础医学院
100503
朱明

博士
1967.01
副教授
中医医史文献
中西医药学的比较研究
基础医学院
100503
周立群

1957.03
副教授
中医医史文献
基础医学院
副主任医
针灸推拿学
针灸临床研究
东方医院
100512
刘大新

主任
大学
1953.03
副教授
中西医结合五官科学
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研究
东方医院
100512
王麟鹏

科主任
学士
1955.05
副主任医
针灸推拿学
北京市中医医院

杨惠民主任医师教授研究生导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老年病科副

杨惠民主任医师教授研究生导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老年病科副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研究生指导教师简介
杨惠民,男。

1957年10月生。

教授、主任医师。

中医内
科老年病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

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
直门医院教务处处长。

主要社会兼职:中华中医药学会老年
病分会副主任委员、理事,中国老年学学会中医研究分会副
主任委员,全国中医高等教育学会临床教育研究会秘书长,
北京中医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评审专家,《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常务编委,《中华中医药杂志》、《中医杂志》、《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审稿专家。

研究方向与重点领域:中医药防治老年心脑血管疾病临床和实验研究。

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高脂血症痰瘀证患者血脂水平关系的研究;Aop-E基因型多态性与高脂血症中医证侯学关系的研究。

中医药防治风湿性疾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

研究分三个方面:1.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的调脂作用临床和实验研究。

2.中医药及其复方制剂防治老年脑血管病以及痴呆的研究。

3.中医药防治风湿性疾病的临床研究。

科研情况:作为第一负责人曾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以及北京中医药大学课题。

参与多项国家级与部级局课题的研究。

在研课题:原发性高脂血症亚临床期与中医体质关系的研究。

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专著3部,参编5部。

2015年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文化学考研招生人数

2015年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文化学考研招生人数

2015年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文化学考研招生人数
招生
导师姓名考试科目招生类别学历层次备注研究方向年份
人数
普通统招硕士研究生
20153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
③307中医综合④--无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研究生导师介绍
弥宗楷0盒孩占声0突粗普吗>丰药晚药构旧找切突粗?丰药令跨北孩突粗。

実开它0突粗普吗专闲玉鼻埠>丰药革浦必荐设织研砖碍药旧友柔刷突粗。

阎痕刢0突粗普吗>丰药哄箔星盒阅宛专丰药轮闸贺任突粗。

弥较呖0突粗普吗>丰药阅宛普涂孩0而切丰药、丰药药旧而切轮闸棒凌贺任何编突粗。

杶安颖0匿孩占声0突粗普吗>丰药晚拥染、晚削垫、丰药药看造昭友丰药轮闸棒凌碍突粗。

登映八0盒孩占声0突粗普吗>铺场药柱轮闸友具彩找柔刷碍突粗?丰药柱调衔北箔殊友具轮闸跃播拥染碍突粗0丰药辖父背吉异取别看突粗。

偠偶0匿孩占声0突粗普吗>丰药药削晚拥染专晚削垫突粗。

登痕蓉0突粗普吗专闲玉鼻埠>丰药晚刷削专晚削垫初刷突粗。

则斢0匿孩占声0突粗普吗专闲玉鼻埠>丰药,夏普-构旧找切,而切-突粗。

2015年北京中医药大学分数线及招生目录、导师简介

2015年北京中医药大学分数线及招生目录、导师简介

2015年北京中医药大学分数线及招生目录、导师简介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专业代码专业名称招生规模1005中医学(学术型)1961006中西医结合临床(学术型)2881007药学(学术型)281008中药学(学术型)1331051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专业学位)3601056中药学(专业学位)201024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45合计1070注:此计划含七年制后两年转入研究生阶段计划、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及接收推免生计划,2014年各专业计划参见我校《201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根据教育部201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A区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及我校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考生成绩,我校复试标准如下:1、中医学:基础学科单科及总分不低于国家线;临床学科单科不低于国家线,总分不低于300分。

2、中西医结合:基础学科单科及总分不低于国家线;临床学科单科不低于国家线,总分不低于300分。

3、全科医学:单科及总分均不低于国家线。

4、药学:单科不低于国家线,总分不低于300分。

5、管理学、中药学:单科及总分均不低于国家线。

中医综合考研信息、参考书、内容简介《中医综合》是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医学综合科目的简称,每年由国家教育部统一命题考试。

国家教育部明确规定了它的考试范围、考试要求和试卷结构,满分为300分,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针灸学》六门基础课程,能否把握住中医综合的300分将直接影响到总成绩,故应给予充分重视。

2005年和2007年的中医综合大纲是变化最大的两次;试题有A、B、X三种题型,共180道题,满分为300分。

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试卷内容结构中医基础理论30题中医诊断学30题中药学30题方剂学30题中医内科学35题针灸学25题试卷题型结构A型题8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20分;B型题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X型题60小题,每小题2分,共120分。

2015年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临床药学复试分数线、复试参考书目

2015年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临床药学复试分数线、复试参考书目

2015年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临床药学复试分数线、复试参考书目101基础医学院专业名称:1005Z2中医临床药学研究方向年份招生人数导师姓名考试科目招生类别学历层次备注20148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7中医综合普通统招硕士研究生导师:钟赣生、王景霞、闫兴丽、李兴广、胡素敏、王玥琦、贾德贤、张建军北京中医药大学导师简介孔军辉:教授、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副院长。

社会兼职: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亚健康分会常务理事,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中医心理学分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全国医学教育高等教育学会医学心理学教学研究会委员,高等中医药教育学会中医心理学分会秘书。

个人简历:1985年7月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获医学学士学位;1999年7月在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获教育与发展心理学硕士学位。

研究方向为工作应激与管理、亚健康与健康管理。

承担和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多项;毕业研究生2名,在读研究生7名。

发表论文与参编教材、论著20余篇。

从事中医临床与心理咨询10余年,主要擅长用中药辨证结合心理咨询治疗心身疾病、心理障碍等。

朱燕波(1962-),女,山东文登市人。

1985年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毕业,硕士。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硕士生导师。

从事教学、科研、临床工作20余年。

主讲《科技管理学》、《教育管理学》、《卫生法学》、《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QOL测量与评价》5门课程。

研究领域为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主要研究方向为生命质量评价、临床流行病学、中医体质学等。

曾2次作为笹川医学研究者由卫生部派遣到日本进行"东洋医学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共2年)。

参加国家973课题1项,主持部局级课题5项,参加部局级课题4项,主持校级课题4项,共计主持、参与了14项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

国内外发表论文22篇,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发表12篇。

参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高等中医药院校创新教材《中医体质学》,合作编著《回归自然》。

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生导师名单

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生导师名单
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生指导教师名单(07年5月)
学科代码
姓名
性别
职务
学历
出生年月
职称
招生专业
研究方向
单位
100501
任延革

主任
大学
1949.02
副研究员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药理论信息学研究
基础医学院
100501
辛瑛

硕士
1952.12
教授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藏象学说研究
基础医学院
100501
刘兴仁

大学
1953
刘清国

博士
1963.05
副教授
针灸推拿学
针灸临床与机理的研究
针灸学院
100512
李瑞

博士
1963.12
副教授
针灸推拿学
针灸经典理论研究及腧穴研究
针灸学院
100512
邬继红

硕士
1964.04
副教授
针灸推拿学
针灸经典理论现代研究
针灸学院
100512
于天源

博士
1965.01
副教授
针灸推拿学
推拿手法机理研究
针灸学院
100512
刘颖

硕士
1962.1
副教授
针灸推拿学
针灸临床
东直门医院
100512
袁红

硕士
1962.11
副教授
针灸推拿学
针灸免疫调控、镇痛研究
针灸学院
100512
马惠芳

博士
1963.01
副教授
针灸推拿学

王 学 勇 简介2017

王 学 勇 简介2017

北京中医药大学导师简介
王学勇,男,医学博士,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博士
毕业,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民族药学科带头人,博
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分子生药学研究及民族药新药开
发。

学术任职: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鉴定分会秘书长,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药分会青年委员,民族药(产业发
展)学会副秘书长;被聘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
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函审专家;担任SCI期刊
《Phytotherapy Research》、国家级核心期刊《药学学报》、《中国中药杂志》、《中医杂志》和《实验方剂学杂志》审稿专家。

科研成果:已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等科研项目10余项;发表国家级核心期刊以上(含SCI)学术论文60余篇(研究成果被国际著名杂志Progress in Lipid research(IF:10.25) 列表引用);编写Molecular Pharmacognosy等专著10余部;申请国家发明专利6项;荣获中国药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北京中医药大学自然科学一等奖各1项。

北中医导师

北中医导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博士生招生导师及研究方向介绍学院/专业导师研究方向基础医学院共46人中医基础理论(学术型)共6人高思华脏腑相关理论研究,中西医结合防治糖尿病研究贺娟中医藏象理论研究翟双庆黄帝内经孟庆刚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研究王键(兼)中医治则治法理论与实验研究钱会南藏象理论的文献研究中医临床基础(学术型)共6人王庆国经方的现代应用谷晓红运用温病学的辨治思路指导温病与相关热证的研究李宇航中医辩证论治傅延龄方药量效关系研究贾春华认知科学视域下张仲景方证理论体系研究赵琰仲景学术思想与经方的现代应用研究中医医史文献(学术型)共5人王育林古汉语医学词汇梁永宣宋代医学史、中日韩医学交流史张其成中医哲学黄作阵中医古籍语言文字与中医文化蒋力生(兼)中医养生文献的研究方剂学(学术型)共1人谢鸣中医方证相关的研究中医诊断学(学术型)共3人陈家旭中医证候的病理生理基础李峰中医病证结合规律的研究王天芳症、证的规范化、标准化研究民族医学(学术型)共8人尼玛次仁(兼)藏医药米玛(兼)医史文献与藏医临床顿珠(兼)藏医药索郎其美(兼)藏医临床郑进(兼)傣医药及民族医药研究阿古拉(兼)蒙医临床机理机制研究乌兰(兼)蒙医传统疗法那生桑(兼)临床蒙药学中医体质学(学术型)共2人王琦中医体质分类机制研究倪诚体质辨识与方药干预研究、中医体质学派传承研究中医临床药学(学术型)共2人钟赣生中药配伍禁忌本质的研究张建军基于中药基本理论的药效机理和物质基础研究中医药管理学(学术型)共3人程薇卫生政策与管理房耘耘卫生政策与管理孔军辉健康心理中西医结合基础(学术型)共7人徐安龙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生物技术、海洋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罗广彬(兼)肿瘤转化医学(抗肿瘤临床前研究小鼠模型及抗肿瘤新药新疗法研发)牛欣诊法的生物学基础;方药的物质基础郭书文中西医结合防治心血管病研究赵宗江中西医结合肾脏疾病、再障贫血机制的临床与实验研究李志军(兼)脊柱发育力学与中蒙医穴位可视化石艳春(兼)抗感染疫苗与疫苗研究中西医结合循证医学(学术型)共1人刘建平循证中医药中西医结合药理学(学术型)共2人王伟心血管药理华茜中西医结合防治脑血管疾病的机制临床医学院(东直门医院)共34人中医内科学(学术型)共3人李建生(兼)呼吸系统疾病中医药防治范吉平(兼)中医脑病研究王宪波(兼)中医药治疗慢性肝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中西医结合临床(学术型)共7人陈信义中西医结合防治肿瘤血液病王蓬文神经变性病的发病机制和中药防治策略朱陵群中西医结合防治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徐林脊柱及相关疾病的研究赵明镜中西医结合心血管应用基础研究李怡(兼)老年病、内分泌代谢病魏玮(兼)中医药防治脾胃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中医内科学(专业学位)共11人高颖中医药防治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王耀献肾络微型癥瘕与肾纤维化邹忆怀中医药治疗脑病的研究赵进喜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医药防治叶永安消化、肝病王成祥中医药防治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柳红芳内分泌疾病中西医结合治疗杨惠民中医药治疗老年性疾病的研究冯淬灵中医药防治肺系疾病张根明中医药治疗脑血管病研究谢颖桢中医药防治脑病及意象诊疗模式中医外科学(专业学位)共2人段行武银屑病的实验及临床研究李海松前列腺炎,男性不育症,男性性功能障碍中医妇科学(专业学位)共1人刘雁峰女性不孕症及更年期综合征的中医药防治中医儿科学(专业学位)共1人王俊宏中医药治疗小儿肺系肝系疾病针灸推拿学(专业学位)共1人赵吉平针灸优势病种的临床研究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学位)共8人李冬云中西医结合防治肿瘤血液病田金洲神经变性病的中医药防治丁霞消化系统疾病基础与临床研究薛晓鸥中西医结合治疗妇科内分泌疾病及妇科肿瘤王显中西医结合心血管急症俞兴脊柱脊髓疾病基础与临床、骨组织工程李春根关节软骨再生,颈性眩晕机制探讨时晶神经变性病的中医药防治临床医学院(东方医院)共18人中医内科学(学术型)共2人李军祥中医药防治慢性胃肠病及肝病的研究刘铜华中医药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临床及作用机制研究中医内科学(专业学位)共9人郭蓉娟中医防治脑病的基础及临床研究张允岭中医内科脑病焦扬呼吸热病专业朱跃兰中医药防治风湿免疫病孟凤仙风湿免疫病、代谢性疾病的中医临床及分子机制研究张立平中医内科学脾胃肝胆专业刘金民中医内科脑病陈志刚脑血管病、帕金森病史利卿中医药防治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及实验研究中医外科学(专业学位)共1人李元文皮肤性病中医妇科学(专业学位)共1人刘艳霞中医妇科生殖内分泌针灸推拿学(专业学位)共1人胡慧针灸优势病种研究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学位)共4人胡凯文中西医结合防治恶性肿瘤临床和基础研究金哲中医药防治不孕症林谦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疾病周剑眼底病变临床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共10人中医内科学(学术型)共1人唐启盛中西医结合防治脑病的研究中医外科学(学术型)共1人裴晓华中医药防治乳腺疾病中医内科学(专业学位)共4人王庆国经方治疗风湿免疫类疾病的研究杨晋翔中医脾胃病防治研究崔红生中西医结合防治支气管哮喘的研究曲淼中医药防治脑病的研究中医骨伤科学(专业学位)共1人王庆甫退行性骨关节疾病的中医药防治研究针灸推拿学(专业学位)共1人赵建新针灸治疗脑血管病作用机理研究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学位)共2人鲁卫星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赵海滨中西医结合防治老年病临床医学院(中日友好医院)共8人中医内科学(学术型)共2人李友林中医药防治肺系疾病临床与应用研究张洪春中医内科肺系病中西医结合临床(学术型)共6人许树强中西医结合临床贾立群中西医结合临床肿瘤金明眼底病谭明生脊柱外科张晓艳中西药联合治疗银屑病的临床研究黄金昶中医药抑瘤临床医学院(广安门医院)共6人中医内科学(学术型)共3人花宝金经方治疗恶性肿瘤研究仝小林中医药治疗代谢综合征的研究刘喜明代谢综合征临床与基础研究针灸推拿学(学术型)共1人刘志顺针灸临床和基础中西医结合临床(学术型)共2人王阶中西医结合防治心血管病林洪生中西医结合肿瘤学临床医学院(西苑医院)共6人中医内科学(学术型)共2人唐旭东消化疾病防治李浩老年心脑血管病防治中西医结合临床(学术型)共2人陈可冀心血管病防治史大卓心血管病防治中药药理学(学术型)共2人李连达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基础研究刘建勋中药药效物质研究临床医学院(北京中医医院)共4人中医内科学(学术型)共1人张声生消化病中医治疗及科学内涵研究针灸推拿学(学术型)共1人刘存志针灸穴位配伍规律的临床和基础研究中西医结合基础(学术型)共1人李萍中西医结合基础病理生理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学术型)共1人王笑民中医药防治恶性肿瘤及其并发症研究中药学院共22人中药资源学(学术型)共1人刘春生药用植物和分子生药学中药炮制学(学术型)共1人李向日中药炮制及活性物质基础中药鉴定学(学术型)共1人石晋丽药用植物亲缘学与创新药物研究中药化学(学术型)共8人林瑞超天然药物化学,中草药活性成分,中药质量控制,中药标准物质,中药资源石任兵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与药物创新屠鹏飞(兼)中药药效物质基础与创新药物研究刘斌中药(复方)有效成分(组分)发现与新药创制雷海民中药先导化合物发现与开发徐暾海中药干预糖尿病及并发症活性成分与新药研究高增平中药有效物质基础及质量研究张兰珍中药药效物质与质量控制中药分析学(学术型)共4人乔延江 1.中药基本理论2.中药信息学3.中药质量控制王耘 1.中药信息融合2.组合药物设计黄建梅中药有效成分与体内过程高晓燕中药分析与中药代谢组学中药药理学(学术型)共2人孙建宁中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研究唐民科中药干预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作用及机制研究中药药剂学(学术型)共4人倪健中药制剂新技术与体内过程杜守颖中药新剂型与新技术吴清中药新制剂与新剂型张玉杰生物药剂学与药代动力学临床中药学(学术型)共1人张冰中药药性理论基础与临床研究,中药药物警戒研究,中药防治代谢性疾病研究针灸推拿学院共8人针灸推拿学(学术型)共8人郭长青针灸古典理论实验、临床研究;针刀医学实验、临床研究李志刚针刺手法及针刺干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机理的研究刘清国针灸作用机制研究;针灸标准化研究图娅针灸经典理论的现代研究于天源针灸推拿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机理研究赵百孝艾灸的作用机理研究朱江经穴效应规律研究李瑞针灸经典理论及腧穴临床、实验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博士 硕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硕士 硕士 大学 大学 硕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学士 大学 大学 大学 大学 大学 大学 研究生 博士 硕士 硕士 学士 硕士 硕士 学士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硕士 博士
副教授 副教授 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副教授 教授 副教授 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 教授 教授 副研究员 教授 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 教授 主任医师 副教授 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 副教授
105 100506 韩振蕴 女 106 100506 曲淼 男 107 100506 符思 男 108 100506 王振裕 男 109 100506 李志红 男 110 100506 张华 男 111 100506 何夏秀 女 112 100506 侯炜 男 113 100506 黄世敬 男 114 100506 寇玉明 男 115 100506 李国勤 男 116 100506 李华山 男 117 100506 李平 女 118 100506 刘绍能 男 119 100506 刘文军 男 120 100506 刘喜明 男 121 100506 卢雯平 女 122 100506 吕文良 男 123 100506 倪青 男 124 100506 齐文升 男 125 100506 危剑安 男 126 100506 魏军平 男 127 100506 杨卫彬 男 128 100506 殷海波 男 129 100506 周斌 男 130 100506 朱建贵 男 131 100506 王少杰 女 132 100506 刘岑 女 133 100506 王亚红 女 134 100507 李兰群 男 135 100507 赵树森 男 136 100507 荣文舟 男 137 100507 李映林 女 138 100507 周德瑛 女 139 100507 顾敏琪 女 140 100507 瞿幸 女
中医临床基础
中医临床基础 中医临床基础 中医临床基础 中医临床基础 中医临床基础 中医临床基础 中医临床基础 中医临床基础 中医临床基础 中医临床基础 中医临床基础 中医临床基础
中医医史文献
中医医史文献 中医医史文献 中医医史文献 中医医史文献
33 100503 曾凤 女 34 100503 曲黎敏 女 35 100503 朱明 男 36 100503 马燕冬 男 37 100503 张家玮 男 38 100504 李献平 男 39 100504 倪诚 男 博硕导 40 100505 杨毅玲 女 41 100505 李洪娟 女 42 100505 吉凤霞 女 43 100505 薛晓琳 女 44 100506 王义军 男 45 100506 唐先平 男 46 100506 孙劲晖 男 47 100506 王世东 男 48 100506 王莒生 女 博硕导 49 100506 田秀英 女 50 100506 王玉芬 女 51 100506 秦腊梅 女 52 100506 朱建华 女 53 100506 张燕萍 女 54 100506 庄宏 女 55 100506 陈志伟 女 56 100506 孟凤仙 女 博硕导 57 100506 高菁 女 58 100506 刘敏 女 59 100506 金玫 女 60 100506 王伟钢 男 61 100506 赵红 女 62 100506 何厚夫 男 63 100506 王琦 男 64 100506 李跃华 女 65 100506 任可 男 66 100506 苏惠萍 女 67 100506 黄淑芳 女 68 100506 储真真 女
中医医史文献 中医医史文献 中医医史文献 中医医史文献 中医医史文献
方剂学 方剂学 中医诊断学 中医诊断学 中医诊断学 中医诊断学 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 中医妇科学 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
15 100502 尉中民 女
16 100502 王新佩 男 博硕导 17 100502 肖相如 男 博硕导 18 100502 谷晓红 女 博硕导 19 100502 姜元安 男 20 100502 陶晓华 男 21 100502 郭华 女 22 100502 赵琰 女 23 100502 陈萌 男 24 100502 赵岩松 女 25 100502 李成卫 男 26 100502 李丽娜 女 27 100502 李刘坤 男
博硕导 博硕导 博硕导
博硕导
硕士 硕士 博士 学士 硕士 硕士 本科 博士 研究生 博士 博士 本科 博士 研究生 硕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硕士 博士 本科 硕士 博士 硕士 硕士 博士 博士 学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硕士 博士
副教授 副教授 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 副教授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 副教授 副教授 副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 副教授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主任医师 副教授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
博硕导 博硕导 博硕导 博硕导 博硕导 博硕导
博硕导
博硕导
本科 本科 大学 学士 硕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硕士 博士 硕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硕士 硕士 博士 硕士 本科 大学 硕士 学士 硕士 博士 本科 硕士 硕士 博士 硕士 博士 博士 硕士 大学 学士 本科 硕士
副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
研究员 副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副主任医师
教授 主任医师
副教授 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
教授
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 中医外科学 中医内科学 中医外科学 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科学 中医外科学 中医外科学 中医外科学 中医外科学 中医外科学 中医外科学 中医外科学
硕士
硕士 博士 硕士 博士
职称
研究员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副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副教授 教授 研究员 副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教授
教授
副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招生专业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
69 100506 韩丽蓓 女 70 100506 戴京璋 男 71 100506 焦扬 女 72 100506 刘红旭 男 73 100506 张纾难 男 74 100506 陈志刚 男 75 100506 余仁欢 男 76 100506 郭蓉娟 女 77 100506 寇秋爱 女 78 100506 王暴魁 男 79 100506 张昱 男 80 100506 李浩 男 81 100506 周丽珍 女 82 100506 高蕊 女 83 100506 刘文娜 女 84 100506 杨晓晖 男 85 100506 张根明 男 86 100506 柳红芳 女 87 100506 王玉光 男 88 100506 杨道文 男 89 100506 冯淬灵 女 90 100506 王昊 女 91 100506 秦英 男 92 100506 徐远 男 93 100506 杜金行 男 94 100506 徐光福 男 95 100506 韩刚 男 96 100506 于秀辰 女 97 100506 娄锡恩 男 98 100506 谢颖桢 女 99 100506 张春艳 女 100 100506 张晓梅 女 101 100506 秦绍林 男 102 100506 崔红生 男 103 100506 谢春娥 女 104 100506 裴清华 男
28 100503 彭建中 男 博硕导
29 100503 周立群 男 30 100503 王育林 男 31 100503 黄作阵 男 32 100503 梁永宣 女 博硕导
学历
大学
硕士 大学 硕士 硕士 博士 博士 学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硕士 博士
硕士
硕士 博士 博士 硕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大学
序号 学科代码 姓名 性别 指导类型
1 100501 任廷革 女 博硕导
2 100501 辛瑛 女 3 100501 刘兴仁 男 4 100501 李晓君 女 5 100501 周俭 女 6 100501 张银柱 男 7 100501 蒋燕 女 8 100501 张保春 男 9 100501 贺娟 女 博硕导 10 100501 马淑然 女 博硕导 11 100501 王彤 女 12 100501 林殷 女 博硕导 13 100501 骆斌 男 14 100501 刘晓燕 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