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水相关指标计算公式及说明
注水指标
① 稀酸活性液不排液法 ② 醋酸缓冲—稀酸活性液增注 ③ 逆土酸增注法 ④ 胶束(活性柴油)逆土酸增注法
三、改善吸水能力的措施
(四) 粘土防膨
无机盐类 KCl、NH4Cl
有效期短
无机物表面活性剂 铁盐类 施工条件要求严,成本高, 有效期短
保证平稳注水,减少波动,以免破坏油层结构和防 止管壁上的腐蚀物污染水质和堵塞油层。
三、改善吸水能力的措施
(二) 压裂增注
厚、层内岩性差异大或多油层层间差异大
三、改善吸水能力的措施
(三) 酸化增注
解除井底堵塞物 提高中低渗透层的绝对渗透率 无机物堵塞 CaCO3、FeS、Fe(OH)3以及泥质等
单位注水压差下的日注水量
q K
p f pr
或
K q1 q2 pf1 pf2
一、注水井吸水能力的表达
1、比吸水指数
指地层吸水指数与地层有效厚度的比值,即地层吸水 指数除以地层有效厚度所得的数值。
每米吸水指数: 一米厚地层在一个兆帕注水压差下的日注水量。
一、注水井吸水能力的表达
1、视吸水指数
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聚季胺 无机盐和有机物混合的处理剂
有效期长,成本较低, 施工容易
日注水量与井口压力的比值;单位为m3/d
视吸水指数
日注水量 = 井口压力
一、注水井吸水能力的表达
1、相对吸水量
在同一注入压力下,某小层的吸水量占全井总吸水 量的百分数。
某小层吸水量 相对吸水量= 全井吸水量 100 %
二、影响吸水能力的因素
1、 注水井井下作业及注水井管理 2、 水质 3、 油层 4、 注水井区地层压力上升 5、 细菌堵塞
2019注水考核指标相关计算公式及说明
采油厂2019注水考核指标相关计算公式及说明一、注入水质达标率水质指标包括:颗粒粒径中值、悬浮物含量、含油量、溶解氧、PH值、TGB、SRB、FEB、总铁含量、硫化物含量10项指标。
(注:清水站不计算总铁含量、硫化物含量,清水站TGB、SRB、FEB3项指标按季度进行统计。
)年度完成值以月度考核平均值为准。
(1)注水站水质达标率注水站单项水质达标率:反映注水站实际单项水质指标达到标准水质指标的程度。
达标率=标准值/实际值×100%(当实际值小于标准值时,达标率取100%)。
注水站综合水质达标率:为注水站多个单项水质达标率的平均值。
注水站综合水质达标率=∑注水站单项水质达标率/注水站水质指标检测项数。
(2)井口水质达标率单井井口单项水质达标率:反映井口实际单项水质指标达到标准水质指标的程度。
达标率=标准值/实际值×100%(当实际值小于标准值时,达标率取100%)。
单井井口综合水质达标率:为多个单井井口单项水质达标率的平均值。
单井井口综合水质达标率=(∑单井井口单项水质达标率)/井口水质指标检测项数。
二、注水井利用率指注水井实际开井数与应该开井数比值的百分数。
注水井利用率=注水井开井数/(注水井总数-计划关井数-待报废井)×100%;备注:1.计划关井。
因作业占用的水井,钻井施工要求停注的水井,为了开展研究试验而停注的水井,周期注水井;或者因水源保护、城市规划等安全环保原因关停的注水井。
2.非计划关井。
因井网不完善、无效注水关停的水井,或者因井下事故、注不进、地面等原因造成关井或者长停井。
3.待报废井指油田公司已审查上报,待集团批复的注水井。
4.月度注水井利用率按照当月数据统计;季度、半年、全年的注水井利用率按照统计期的加权平均值计算。
三、注水时率指注水井实际开井小时数与应该开井小时数比值的百分数,年度完成值以月度考核平均值为准。
注水时率=(实际开井小时数/应开井小时数)×100%四、单井配注合格率是指配注合格井数与实际开注井总数的比值,年度完成值以月度考核平均值为准。
常用水指标计算公式
常用水指标计算公式1. 水的需求量(Water Demand)计算公式:水的需求量是指一定时期内人类或经济社会活动对水资源的需求量,通常以单位时间(如一天、一年)内的用水量来衡量。
计算公式如下:水的需求量=人均日用水量×人口数×使用天数2. 水的供应量(Water Supply)计算公式:水的供应量是指一定时期内供应给人类或经济社会活动的水量。
计算公式如下:水的供应量=自来水供水量+人工引水量+河流径流量+蓄水库出库量+地下水开采量3. 水资源利用率(Water Resources Utilization Rate)计算公式:水资源利用率是指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效益程度,常用的计算公式如下:水资源利用率=供水量/总有效资源量×100%4. 水平衡率(Water Balance Rate)计算公式:水平衡率是指一定时期内的供水量与总水资源量之间的比例关系,用来评估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程度。
计算公式如下:水平衡率=供水量/总水资源量×100%除了上述常用的水指标计算公式,还有其他一些相关指标的计算公式,如水资源配置合理性指数、自来水生产利用率、水损率(Water Loss Rate)等,具体计算公式如下:5. 水资源配置合理性指数(Water Resources Allocation Rationality Index)计算公式:水资源配置合理性指数是用来评估不同行业或水资源利用方式的合理性程度的指标。
计算公式如下:水资源配置合理性指数=(用水量/GDP)/(总用水量/总GDP)6. 自来水生产利用率(Tap Water Production and Utilization Rate)计算公式:自来水生产利用率是指自来水生产和供应过程中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反映了自来水公司的供水能力和供水效益。
计算公式如下:自来水生产利用率=实际供水量/自来水生产总量×100%7. 水损率(Water Loss Rate)计算公式:水损率是指供水系统中因管网漏损、水表计量误差等原因造成的供水量与实际用水量之间的差异。
分层注水指标的计算方法
关于分层注水指标的计算方法为了统一分层注水指标计算方法,加强分层注水工作管理与考核,有关分注指标计算方法统一规定如下:1、总分注率%100)()()()(⨯-+=口长关井数口注水井总数口注单层井数口封隔器分注井数总分注率 式中:(1) 注水井总数:注水井总数之和(不包含报废井,以下数据均同)。
(2) 封隔器分注井数:指根据地质分注方案,采用封隔器进行分层注水的井(封隔器下在油层以上用于封堵套漏和保护套管的井不算分注井)。
(3) 注单层井数:指只对一个自然层或2~3个自然层且隔层不具备分注条件的注水井。
(4) 长关井数:指关井时间在一个季度以上的注水井。
2、方案分注率%100)()()()(⨯++=口注单层井数口方案设计分注井数口注单层井数口封隔器分注井数方案分注率 式中:(1) 方案设计分注井数:指根据地质分注方案要求需要分注的井。
方案设计分注井数=注水井总数—不能和不需分注井数。
(2) 不能和不需分注井数:指因井况和地层吸水能力差等原因不能分注的井。
3、分注层段合格率式中:(1) ∑合格层段数:指当季按日历天数计算,注水时间≥70%、资料合格天数≥70%、经分层测试调配或季度分层检查测试达到方案要求标准范围的层段数之和。
测试分注井的停注层段数算合格层段数。
(2) ∑分注井测试层段数:指所测试的分注井的层段数之和。
注:(1) 合格层段数包括:①当季度新分注井经分层测试调配合格的层段数。
②动态调层、调水层段中,经分层测试调配合格的层段数。
③原已测试调配合格并转入分层注水超过三个月的%100⨯=∑∑分注井测试层段数合格层段数分注层段合格率层段中,经分层检查测试证实仍符合方案要求。
方案标准为:限制层:日注水量必须控制在方案规定水量的-30%到+10%之间。
均衡层:日注水量必须控制在方案规定水量的±20%。
加强层:日注水量必须控制在方案规定水量的-10%到+30%之间注水量≤30m 3时,注水量波动不超过±5m 3。
(完整版)常用水指标计算公式
(完整版)常用水指标计算公式电厂水指标中常用的计算公式和有关监督指标100%酸(克)1、酸耗= (克/克当量)(阳床出水酸度+入口水碱度)×周期制水量(吨)式中:酸耗目前的单位为克/摩尔(或g/mol)阳床出水酸度和入口水碱度的单位均为mmol/L(即原来的mg-N/L)。
100%碱(克)2、碱耗=(阳床出水酸度+残留CO2/44+入口水SiO2/60)×周期制水量(吨)(克/克当量)式中:碱耗目前的单位为克/摩尔(或g/mol)阳床出水酸度的单位均为mmol/L(即原来的mg-N/L);44——为CO2由mg/L换算成mmol/L的换算系数;60——为SiO2由mg/L换算成mmol/L的换算系数。
给水SiO2或Na+-蒸汽SiO2 或Na+3、锅炉排污率= ×100%炉水SiO2或Na+-给水SiO2或Na+其中SiO2或Na+的单位为mg/L。
4、锅炉排污量=锅炉蒸发量(吨)×锅炉排污率(吨)锅炉全月补水量(吨)-供汽量(吨)5、补水率= ×100%锅炉全月蒸发量(吨)6、车间自用水量=工业水总用量(吨)-补充水量(吨)工业水总用量(吨)-补充水量(吨)7、车间自用水率= ×100%工业水总用量(吨)阳床总出水量(吨)-补充水量(吨)8、系统自用水率= ×100%阳床总出水量(吨)9、循环水加药量的计算公式:(粗略计算公式)三聚磷酸钠第一次加药量(按2mg/L计算):循环水水池体积(m3)×2 (kg)1000运行中每小时的加药量(按2mg/L计算):每小时的补充水量(吨)×2 (kg/h)循环水浓缩倍率×1000有机磷加药量的计算公式:第一次加药量的计算公式(按2mg/L计算):循环水体积(m3)×2 (kg)1000×有机磷的百分比浓度运行中每小时的加药量(按2mg/L计算):每小时的补充水量(吨)×2 (kg/h)循环水浓缩倍率×1000×有机磷的百分比浓度循环水加药量的计算公式:(精确计算公式)投运前的加药量:G/h =(ρ + k·t)·qv.c投运后的加药量:G/h = qv.b ·ρ + K·V式中ρ………为阻垢剂运行中的控制值,mg/L;k ………阻垢剂在充水期间消耗速率,g/m3·h;t ………充水时间,h;qv.c(qv.b)………充水流量,m3/h;K ………水解速率,mg/L·h;V ………循环冷却水系统的总容积,m3。
注水工艺、注水井的管理及指标计算方法
3)各项水质指标对注水的影响
总矿化度高对抑制油层粘土膨胀有利,但 易结垢,更易引起腐蚀。应按照SY/T 53582002储层敏感性评价实验方法,开展水敏试验, 确定各注水油田区块的临界矿化度值,以保证
油层注水后不产生水化膨胀。
--临界矿化度
一、注水工艺
3)各项水质指标对注水的影响
PH值的高低关系到水处理系统腐蚀结垢的 情况,同时影响到处理剂的使用效果。PH值 偏低,酸性加强,使系统腐蚀加剧;PH值偏 高,碱性加强,使系统结垢严重。 ——PH值
一、注水工艺
1.油田污水的处理 2.油田注水工艺
二、注水井的管理
三、指标计算方法
一、注水工艺
1.油田污水的处理
1)污水原水中的主要杂质
粒径1~100μ m
泥砂(0.05~4μ m的粘土、4~60μ m的粉砂和>60μ m的细砂) 各种腐蚀产物及垢(Fe2O3、CaSO4、CaCO3、FeS等) 细菌(SRB菌5~10μ m 、TGB菌10~30μ m )
〈0.10
A2 ≤2.0 ≤1.5 ≤6.0 A3 ≤3.0 ≤2.0 ≤8.0 B1 ≤3.0 ≤2.0 ≤8.0
0.1~0.6
B2 ≤4.0 ≤2.5 ≤10.0 B3 ≤5.0 ≤3.0 ≤10.0 C1 ≤5.0 ≤3.0 ≤15.0
〉0.6
C2 ≤7.0 ≤3.5 ≤20.0 C3 ≤10.0 ≤4.0 ≤30.0
一、注水工艺
2)水质标准
注入水的质量,不但直接影响到注水压力的高低,注 入水量的多少,注水设备的腐蚀程度,注水井的洗井周期 和修井工作,而且还影响到水驱油效率。因此,提高注入 水的质量,是降低消耗,节省生产费用,增加经济效益的
注水相关指标计算公式及说明
注⽔相关指标计算公式及说明1.注⽔井利⽤率计算公式:以每⽉数据库、注⽔报表数据为准计算。
%100-?=待报废井(⼝)-(⼝)计划关井数(⼝)注⽔井总井数注⽔井开井数(⼝)注⽔井利⽤率开井数是指当⽉内连续注⽔24h 以上,并有⼀定注⽔量的注⽔井数之和。
在间开制度下的间歇注⽔井,有⼀定的注⽔量,也算开井数。
计划关井必须在⽉度配注公报中注明,并说明原因。
式中:(1)计划关井:测试及措施作业占⽤井;钻井施⼯要求停注的井;为开展研究实验及调整井⽹、层系⽽停住的井;周期注⽔井;因⽔资源保护区、城市规划区等安全环保原因的关井。
(2)因井⽹残缺、⽆效注⽔关井、井筒落物、套管变形、注不进、井下事故、地⾯等原因关闭的注⽔井或长关井,不属于计划关井。
(3)待报废井:指油⽥公司已初步审查同意,待正式批复的注⽔井。
2.计划指标完成率计算公式:以公司下达的各项计划⼯作量进⾏考核,完成数据以数据库及报表数据为准。
完成指标包括:注⽔井钻井、投注井、转注井、油⽔井测试及措施、注⽔专项。
%100计划完成量指标实际完成量=计划指标完成率? 3.单井配注合格率计算公式:以每⽉的配注公报及数据库、注⽔报表数据为准计算。
%100注⽔井开井数注⽔井配注合格井数配注合格率(%)?= 说明:⽔井⽉平均注⽔量不超过配注量的20%,不低于配注量的10%的注⽔井算合格井。
配注5⽅以下,±1⽅为合格;配注5-10⽅,±15%为合格。
⽉内调整配注的井,以⽣产时间较长的⼯作制度计算配注合格率,如果两种⼯作制度⽣产时间差不多,以最后⼀次⼯作制度计算配注合格率。
4.站点⽔质达标率站单项⽔质达标率。
反映站点实际单项⽔质指标达到标准⽔质指标的程度。
达标率=标准值/实际值×100%(当实际值⼩于标准直时,达标率取100%)。
站综合⽔质达标率。
为站多个单项⽔质达标率的平均值。
站综合⽔质达标率=∑站单项⽔质达标率/站⽔质指标检测项数。
5、油井⽣产时率=油井实际⽣产时间(⼩时)/油井计划⽣产时间(⼩时)*100%油井计划⽣产时间,为间歇抽油应该⽣产的时间。
注水相关指标计算公式及说明
注水考核相关计算公式及说明1.注水井利用率计算公式:以每月数据库、注水报表数据为准计算。
%100-⨯=待报废井(口)-(口)计划关井数(口)注水井总井数注水井开井数(口)注水井利用率开井数是指当月内连续注水24h 以上,并有一定注水量的注水井数之和。
在间开制度下的间歇注水井,有一定的注水量,也算开井数。
计划关井必须在月度配注公报中注明,并说明原因。
式中:(1)计划关井:测试及措施作业占用井;钻井施工要求停注的井;为开展研究实验及调整井网、层系而停住的井;周期注水井;因水资源保护区、城市规划区等安全环保原因的关井。
(2)因井网残缺、无效注水关井、井筒落物、套管变形、注不进、井下事故、地面等原因关闭的注水井或长关井,不属于计划关井。
(3)待报废井:指油田公司已初步审查同意,待正式批复的注水井。
2.计划指标完成率计算公式:以公司下达的各项计划工作量进行考核,完成数据以数据库及报表数据为准。
完成指标包括:注水井钻井、投注井、转注井、油水井测试及措施、注水专项。
%100计划完成量指标实际完成量=计划指标完成率⨯ 3.单井配注合格率计算公式:以每月的配注公报及数据库、注水报表数据为准计算。
%100注水井开井数注水井配注合格井数配注合格率(%)⨯= 说明:水井月平均注水量不超过配注量的20%,不低于配注量的10%的注水井算合格井。
配注5方以下,±1方为合格;配注5-10方,±15%为合格。
月内调整配注的井,以生产时间较长的工作制度计算配注合格率,如果两种工作制度生产时间差不多,以最后一次工作制度计算配注合格率。
4.站点水质达标率站单项水质达标率。
反映站点实际单项水质指标达到标准水质指标的程度。
达标率=标准值/实际值×100%(当实际值小于标准直时,达标率取100%)。
站综合水质达标率。
为站多个单项水质达标率的平均值。
站综合水质达标率=∑站单项水质达标率/站水质指标检测项数。
5、油井生产时率=油井实际生产时间(小时)/油井计划生产时间(小时)*100%油井计划生产时间,为间歇抽油应该生产的时间。
油田注水开发效果计算
评价油田注水开发效果指标的计算(一)、见水井开井数:指已确定见水的油井中,当月生产出水的井,堵水后生产不出水的井不算在内。
(二)、产水量:表示油田出水的多少。
包括日产水量和累计产水量。
年核实水量为当年各月核实水量之和;核实累积产水量:为历年核实水量之和。
-计量综合误差)(井口产水量核实月产水量1⨯=(三)、综合含水率:表示油田出水或水淹程度。
(四)、水油比:从地下采出一吨油同时要采出多少水。
它同含水率一样,也是表示油田出水程度的一个指标。
(五)、含水上升率:每采出1%地质储量含水上升的百分数。
(六)、含水上升速度:每月(或每季、每年)含水率上升的多少,这个数值叫做含水上升的月(或季、年)速度。
当油田中油井见水之后,含水将随油田采出程度的增大而不断上升,含水上升速度和含水上升率就是表示油田含水上升快慢的一个重要指标。
(七)、注入量:是单位时间内往油层注入的水量。
注入量的多少表示注水的快慢程度。
包括日注入量、月注入量、年注入量和累计注入量。
12(八)注入速度(十)注采比:注入剂所占的地下体积与采出物所占地下体积之比。
包括月注采比和累计注采比。
注采比是油田生产中极为重要的指标之一,用它来衡量地下能量补充程度和地下亏空弥补程度。
注采比、油层压力变化和含水上升速度等指标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此合理控制注采比是油田开发中极为重要的工作。
(十一)、注采平衡:注入油藏水量和采出液量的地下体积相等(注采比为1)叫注采平衡。
在这种情况下生产,就能保证油层始维持一定的压力。
(十二)地下亏空:注入剂的体积少于采出剂的地下体积,叫地下亏空。
是注采不平衡的表现。
(十三)累积亏空体积:指累计注入量所占地下体积与采出物所占地下体积之差。
(十四)注水利用率用注水利用率衡量油田的注水效果。
注水初期的油田不含水,注入1立方米的水就推出1立方米的油。
注水利率就是指注入水中有多少留在地下起着驱油作用。
注水利用率随注水开发油田的生产时间加长而不断下降。
注水利用率计算公式
注水利用率计算公式注水利用率是衡量注水开发油田效果的一个重要指标,它能帮助我们了解注入水在地下的利用情况,从而优化注水方案,提高油田的采收率。
那注水利用率到底怎么算呢?注水利用率的计算公式通常为:注水利用率 = (采出原油体积×原油密度)/ 注入水体积 × 100% 。
比如说,某个油田采出了 1000 立方米的原油,原油的密度是 0.85吨/立方米,而注入水的体积是 2000 立方米。
那先算出采出原油的质量,也就是 1000×0.85 = 850 吨。
因为 1 吨 = 1 立方米水,所以 850 吨水就相当于 850 立方米水。
然后用 850÷2000×100% = 42.5%,这个 42.5%就是注水利用率啦。
咱们来仔细聊聊这个注水利用率。
我之前在一个油田实习的时候,就碰到过有关注水利用率的事儿。
那时候,油田的技术人员每天都在为提高注水利用率而绞尽脑汁。
有一块区域,按照之前的注水方案,投入了大量的水,可采出的油却不尽人意。
大家就开始各种分析、研究,从地质结构到注水工艺,一个细节都不放过。
我记得有一次跟着师傅去现场查看注水井的情况。
那天风特别大,吹得人眼睛都睁不开。
我们沿着管线一路走,师傅拿着工具这儿敲敲,那儿听听,还不时地在本子上记录着什么。
走到一口井的时候,师傅停了下来,皱着眉头说:“这口井的压力不太对,可能是井下的设备出问题了。
”于是,赶紧叫来了维修人员。
经过一番检查,果然发现是井下的一个阀门有点损坏,导致注水的分布不均匀。
经过这次的小插曲,大家更加意识到,要想提高注水利用率,每一个环节都不能马虎。
不仅仅是计算出一个数字,更要深入到实际操作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在实际工作中,影响注水利用率的因素那可多了去了。
比如储层的非均质性,如果油层的渗透率差别很大,注入水就容易沿着高渗透层快速推进,而低渗透层得不到有效的波及,这样就会降低注水利用率。
注水系统效率计算公式
注水系统效率计算公式注水系统效率是指注水工艺中注水井的注水量与注入地层的有效注水量之比,它是评价注水系统运行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
注水系统效率的计算公式如下:注水系统效率 = 注水井的注水量 / 注入地层的有效注水量注水井的注水量是指通过注水井实际注入地层的水量,它是通过水泵将水从地面送入井下,经过管道输送到注水井,最终注入地层的水量。
注入地层的有效注水量是指注入地层后能够有效参与油藏物理化学过程的水量,它是通过注入地层后的产能试井、油井动态观察等方法来确定。
注水系统效率的计算公式比较简单,但是其中涉及到的注水井的注水量和注入地层的有效注水量的确定则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实际测量和分析。
首先,注水井的注水量可以通过对注水井的水泵流量、注水时间和注入地层的水位变化等参数进行测量和记录来确定。
其次,注入地层的有效注水量可以通过产能试井来测定。
产能试井是通过在注入地层后进行的试井,观察油井的动态响应,包括产液量、产油量和产水量等,从而判断注入地层的水量是否有效参与了油藏的物理化学过程。
通过对注水井的注水量和注入地层的有效注水量的测定,可以计算得到注水系统的效率。
注水系统效率的数值一般在0到1之间,数值越接近1,表示注水系统的效率越高,注水效果越好。
当注水系统效率接近于1时,说明注水井的注水量相对较大,注入地层的有效注水量相对较高,注水系统运行良好,油藏的油水分离程度较高,油井的产能较大。
相反,如果注水系统效率较低,说明注水井的注水量较小,注入地层的有效注水量较低,注水系统运行不佳,油藏的油水分离程度较低,油井的产能较小。
提高注水系统效率是提高油田开发效果的重要途径之一。
为了提高注水系统效率,可以采取一些措施。
首先,要合理选择注水井的位置和注水方式,确保注水井能够覆盖到尽可能多的油层,提高注入地层的有效注水量。
其次,要定期对注水井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注水井的设备正常运行,提高注水量。
同时,要加强对注入地层的监测和分析,及时调整注水方案,确保注入地层的水量能够有效参与油藏的物理化学过程。
注水相关指标计算公式及说明
注水相关指标计算公式及说明1. 水体叶绿素a浓度(Chl-a):水体叶绿素a浓度是指水体中叶绿素a的含量,是反映水体中藻类生物量的重要指标。
计算公式如下:Chl-a(μg/L)= 10^[(1.7432 × A663.6) - (0.5401 × A645.8)]其中A663.6和A645.8分别为在663.6nm和645.8nm波长下的吸光度。
这两个波长是叶绿素a的最大吸收波长。
水体叶绿素a浓度越高,说明水体中的藻类生物量越大,富营养化程度越高。
2.水体总氮浓度(TN):水体总氮浓度是指水体中所有形态的氮元素的总含量。
它包括无机氮和有机氮两部分。
计算公式如下:TN(mg/L) = NO3-N + NO2-N + NH4-N + Org-N其中NO3-N、NO2-N、NH4-N分别为水体中硝酸根离子、亚硝酸根离子和铵根离子的浓度,Org-N为水体中有机氮的浓度。
水体总氮浓度越高,说明水体中氮源的输入越多,富营养化程度越高。
3.水体总磷浓度(TP):水体总磷浓度是指水体中所有形态的磷元素的总含量。
它包括溶解态磷和悬浮态磷两部分。
计算公式如下:TP(mg/L) = PO4-P + Susp-P其中PO4-P为水体中溶解态磷的浓度,Susp-P为水体中悬浮态磷的浓度。
水体总磷浓度越高,说明水体中磷源的输入越多,富营养化程度越高。
4.水体透明度(SD):水体透明度是指水体中悬浮颗粒物阻碍光线透过程度的指标。
它直接反映了水体中悬浮物浓度的大小。
计算公式如下:SD(m)= 1.7 × Secchi depth(m)其中Secchi depth为测定水体透明度时,能够看清的最大水深。
水体透明度越低,说明水体中悬浮颗粒物的浓度越高,富营养化程度越高。
5.水体高锰酸盐指数(CODMn):水体高锰酸盐指数是指水体中易被高锰酸盐氧化的有机物的含量。
它可以反映水体中的有机物污染程度。
计算公式如下:CODMn(mg/L)= [KMnO4初始浓度(ml)- KMnO4终点浓度(ml)]× 0.1 × 8.3 × 1000 /样品体积(L)其中KMnO4初始浓度为滴定时起始滴加的高锰酸盐溶液体积,KMnO4终点浓度为水样溶液变色终点时高锰酸盐溶液滴加的体积,样品体积为水样的体积。
注水相关指标计算公式及说明
注水相关指标计算公式及说明一、水资源总量指标1.1 总水量(Total Water Volume,TWV)总水量是指一定时间内,一定水域内的总入流和出流水量之和,即:TWV=Inflow+Outflow其中,(1)Inflow:指池塘、湖泊、河流等水域内固定进入的水量,这些水量来自下游、陆地面及其它上游水体;(2)Outflow:指池塘、湖泊、河流内固定流出的水量,这些水量可分排入下游、蒸发到大气、滞留在水体中及流入其它上游水体等;1.2 蒸发量(Evaporation)蒸发量是指固定区域内,固定一段时期内,从该区域表面蒸发到大气中的水量,即:Evaporation=IP-OP其中,(1)IP:指河池等水域表面接收到的固定水量,这些水量来自下游、陆地面等;(2)OP:指河池等水域表面流出的固定水量,这些水量可排入下游水体、潜入水域中及流入其它上游水体等;1.3 入湖量(Inflow to Lake)入湖量是指固定时间内,湖泊内从上游流入的水量,即:Inflow to Lake=Total Water Volume - Outflow to Downstream其中,Total Water Volume为总水量,Outflow to Downstream为流出下游的水量,即Inflow to Lake=Inflow-Outflow;1.4 出湖量(Outflow from Lake)出湖量是指固定时间内,湖泊内流出到下游的水量,即:Outflow from Lake=Total Water Volume - Inflow from Upstream 其中,Total Water Volume为总水量,Inflow from Upstream为从上游流入的水量,即Outflow from Lake=Outflow-Inflow。
1.5 日蒸发量(Daily Evaporation)。
注水允许渗水量计算公式
注水允许渗水量计算公式:让你轻松解决水
土流失问题
水土流失是农业生产中的常见问题,一旦发生,不仅影响产量,还会对环境造成损害。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可以采取注水允许渗水量计算公式这一方法。
首先,什么是注水允许渗水量?它是指土壤过饱和状态下,仍可使用的渗透率,也就是说,土壤中可容纳水分的量。
计算注水允许渗水量的公式为:
注水允许渗水量=(土壤水容量-土壤持水量)×渗透系数
其中,土壤水容量表示土壤可容纳的最大水量,土壤持水量是指土壤中的水分达到到饱和状态时所含有的最大水量。
渗透系数是指土层的渗透能力,通常用每小时渗透的水量表示。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实际的例子,如何应用注水允许渗水量计算公式。
假设土壤水容量为100毫米,土壤持水量为70毫米,渗透系数为10毫米/小时,那么注水允许渗水量为(100-70)×10=300毫升/平方米。
通过计算,我们可以发现注水允许渗水量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制定合理的灌溉方案,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防水土流失。
当然,在使用注水允许渗水量计算公式时,我们还需要考虑土壤类型、地形等因素的影响,以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之,注水允许渗水量计算公式是一种经济、简便、实用的计算方法,在农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注水泵效计算方法
附:注水系统效率计算方法:
主要计算公式:
N有=0.2777△P·Q (1)
式中△P───泵进出口压力差 Mpa
Q ───泵排量 m3/h
1.732·I·V·cos∮·η电
N轴=───────────── (2)
1000
式中I──电机线电流 A;
V ──电机线电压V;
cos∮───电机功率因数;
η电───电机效率
(注:电机效率与功率因数两项现场不易测试,可以铭牌标注数据计算)
N有
注水泵效:η泵=─── (3)
N轴
P平井
管网效率:η管=─── (4)
P平泵
式中η管───平均管网效率;
P平井──平均注水井口压力 Mpa
P平泵──平均泵出口压力 Mpa
注水系统效率:η系=η电·η泵·η管 (5)
1.732·I·V·cos∮
N输出=────────── (6)
1000
N输出
单耗=──── (7)
Q
单耗·10
10MPa耗电=──── (8)
P泵
在合计中所有的压力均为加权平均,平均泵效是利用已取得的N有、N轴分别累积后相除得到的,管网效率和系统效率都是利用合计中的数据计算得出的。
如果电机上没有功率因数则去0.86,电机上有功率因数则按电机上的计算。
电机效率按电机上的,如没有则按93%计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注水井利用率计算公式:
以每月数据库、注水报表数据为准计算。
%100-⨯=待报废井(口)-(口)计划关井数(口)注水井总井数注水井开井数(口)注水井利用率 开井数是指当月内连续注水24h 以上,并有一定注水量的
注水井数之和。
在间开制度下的间歇注水井,有一定的注水量,也算开井数。
计划关井必须在月度配注公报中注明,并说明原因。
式中:(1)计划关井:测试及措施作业占用井;钻井施工要求
停注的井;为开展研究实验及调整井网、层系而停住的井;周期注水井;因水资源保护区、城市规划区等安全环保原因的关井。
(2)因井网残缺、无效注水关井、井筒落物、套管变形、注不进、井下事故、地面等原因关闭的注水井或长关井,不属于计划关井。
(3)待报废井:指油田公司已初步审查同意,待正式批
复的注水井。
2.计划指标完成率计算公式:
以公司下达的各项计划工作量进行考核,完成数据以数据库
及报表数据为准。
完成指标包括:注水井钻井、投注井、转注井、油水井测试及措施、注水专项。
%100计划完成量
指标实际完成量=计划指标完成率⨯ 3.单井配注合格率计算公式:
以每月的配注公报及数据库、注水报表数据为准计算。
%100注水井开井数
注水井配注合格井数配注合格率(%)⨯= 说明:
水井月平均注水量不超过配注量的20%,不低于配注量的10%的注水井算合格井。
配注5方以下,±1方为合格;配注5-10方,±15%为合格。
月内调整配注的井,以生产时间较长的工作制度计算配注合格率,如果两种工作制度生产时间差不多,以最后一次工作制度计算配注合格率。
4.站点水质达标率
站单项水质达标率。
反映站点实际单项水质指标达到标准水质指标的程度。
达标率=标准值/实际值×100%(当实际值小于标准直时,达标率取100%)。
站综合水质达标率。
为站多个单项水质达标率的平均值。
站综合水质达标率=∑站单项水质达标率/站水质指标检测项数。
5、油井生产时率=油井实际生产时间(小时)/油井计划生产时间(小时)*100%
油井计划生产时间,为间歇抽油应该生产的时间。
6、注水井注水时率=注水井实际生产时间(小时)/注水井配注时间(小时)*100%
或(注水井配注时间(小时)-误注时间)/注水井配注时间(小
时)*100%
配注注水井,注不进井视为误注时间;未配注,注不进井不计算在配注时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