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接近文学发生原生态的文学史_评吴福辉_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_

合集下载

中国现代文学专业课思考题及答案

中国现代文学专业课思考题及答案

中国现代文学专业课思考题1、结合你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初步认识,谈谈你所认识到的中国现代文学。

答案答案要点:1、中国现代文学的兴起是近代社会变革、文化转型的历史产物;2、中国现代文学与中国古代文学有血肉般的内在关联,同时有受到外国文学(文化)思潮的直接影响;3、中国现代文学在文学性质上完成了现代的转变,具有鲜明的现代性、创新性特征。

参考:1、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2、本课绪论部分2、中国现代文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因素有哪些?答案答案要点:1、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社会变革形势2、近代文学改良主义思潮的影响3、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直接催生参考:1、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2、本课绪论部分思考题1、中国现代文学在初始阶段,创作上有哪些表现特征?答案要点:(1)个性解放思想的确立与理想精神的充分显现(2)传统价值观的失落与寻找新的终极关怀的感伤(3)新文体的建构与新语言、结构及表达方式的努力追求(4)多种创作方法的尝试与多样化创作的认真实践2、新文学作哪些方面显示出文学革命的实绩?答案要点:1.在思文化观念上,显示了现代文学的现代观念和价值标准的确立。

2.在文学理论建设上,"人的文学"理论的建构,显示了中国现代文学理论建设的高起点。

3.在创作上,各种新型的文体和语体的出现,适应了现代中国的现代化历史进程的需求,充分表现了现代中国人的心声和思想情感。

思考题1、鲁迅的小说创作有哪些特点?答案要点:1. 具有独特的视角、独特的主题与创新的模式特点2. 具有新的形式、新结构和新的表现方式3. 具有个性化的人物典型塑造的特点2、鲁迅的杂文创作具有什么样的历史地位?答案要点:(须从鲁迅杂文创作的特点上入手来回答这个问题)1. 批判性、否定性、攻击性的特色2. 在"反常规"、"多疑"思维中批判的犀利与尖锐3. 杂文创作中的"个"与"类"4. 鲁迅杂文的主观性5. 自由创造的杂文语言(然后,再从中国现代社会状况的需要和现代文学的发展上来予以总结定论)思考题1、30年代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具有哪些表现特征?答案要点:1、个性解放走向社会解放,文学的社会性进一步加强。

吴福辉:左翼文学、京海派文学及当下意义[教育]

吴福辉:左翼文学、京海派文学及当下意义[教育]

吴福辉:中国左翼文学、京海派文学及其在当下的意义原载《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作者简介】吴福辉(1939-),男,浙江镇海人,现任中国现代文学馆副馆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中国现代文学馆,北京10002920世纪的中国,在不断地追寻自己的民族国家文学的现代完型中,将要走完这100年。

这种文学的形成,因为一直是与中国的革命运动相生相伴的,激进的左翼文学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都受到相当的重视,成为研究界的焦点。

同样,这样写成的文学史,其包容量却越来越显得狭小,最后甚至仅仅成了左翼文学单线索发展的简单化叙述,使得“现代民族文学”的丰富概念名不符实。

进入改革开放的这20年,一方面是受到反思“文化大革命”的刺激,一方面是经济的改革开放打开了人们的眼界,现代文学研究在对左翼文学的过分政治化方面,进行了较多的思索,而对其他非左翼文学也开始投入大量的关注。

文学研究的广度、深度都有了相当的扩展。

这种格局,目前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动。

我认为,对以往左翼文学的深入认识,有可能成为新的热点。

因为学术界认识到,全部中国的现代文学历史应在新的基础上加以整合,其中包括对在现代文坛曾经保持活跃状态的三种文学:左翼文学、京派文学、海派文学,应当做一合论。

包括考察它们是如何共同构成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一部分独特风貌的,探究它们的成因、业绩、影响面,以及对峙和相互渗透的程度。

这种新的综合已具备条件,应当逐步进行。

而且这种综合并非是消除它们之间的差别,只是为了在一个民族文化共同体中加深对它们各自的认识。

研究历史的文学,是为了今天的文学。

我们时时都能从中国大陆当前的改革文学中依然感受到茅盾文学模式的存在。

我们也能从汪曾祺的复出(注:汪曾祺(1920-1997),40年代京派最后一位作家。

1948年出版的《邂逅集》收他具沈从文风的小说。

到1980年后连续发表《受戒》、《大淖记事》等属于京派风格的作品,被认为是京派的复出。

),从寻根文化小说的一度盛行,感觉到京派文学生命的存在。

211047596_探寻学术与生命的位置——吴福辉先生的学术历程

211047596_探寻学术与生命的位置——吴福辉先生的学术历程

具体治学实践,与前两篇文章既是对照,又成呼应,可相互阐发。

第一篇文章叩问比较文学学者如何理解本学科与汉学之关系,指出汉学的意识形态局限,唤起比较学者促进多元文化平等对话的学科意识,彰显孟华的人文主义立场。

第二篇提问比较文学的学科定位与发展,贡献出“精英性”与“普及性”并行之策,强调比较文学“姓跨”的治学原则,是对比较学者治学功底之耳提面命,也是对前辈学者严肃的治学传统、直言敢谏之作风的继承,足见孟华作为治学主体对本学科建设的责任心与使命感。

笔者以为这两篇文章皆可烛照孟老师深厚的学养,并与第三篇文章里她的治学功力形成补充,从而全面展示了以其为代表的前辈比较学者的治学传统及其作为治学主体的学者风范与魅力。

孟华等前辈学者们已经为后学做出了表率,是后来者学术生涯中的标杆。

作者简介:卢丹,北京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比较文学与思想史。

探寻学术与生命的位置———吴福辉先生的学术历程郑祖龙摘要:吴福辉先生在京派、海派文学研究及现代文学史撰写等方面做出了重要的学术贡献。

《中国现代讽刺小说的初步成熟》确定了吴福辉先生早期学术研究的对象,也形塑了他宏阔通达的文学批评气质。

《大陆文学的京海冲突构造》开启了吴福辉先生对海派文学的关注,在研究中探寻学术与生命经验融合的方式。

《插图本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自序》是他对“多元共生”文学史观的思索与实践结果,文学的地理图景在此浮现。

《石斋语痕》等学术随笔融入生命体验与文学趣味,闪烁着文学的光泽。

吴福辉先生在思潮翻涌中不断探寻学术与生命的位置,走出了一段开阔而悠长的学术历程。

关键词:吴福辉;京派文学;海派文学;文学史观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第三代”学人的代表之一,吴福辉先生在京派、海派文学研究及现代文学史撰写等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文选择吴福辉先生较有代表性的三篇学术论文,标识其学术历程的三个关键节点,通过梳理这些如今仍焕发着学术生命力的文章,追寻先生处在不同学术阶段时如何面对挑战,其人生与学术如何形成互动,又如何摆脱学术浪潮的裹挟而独具己见的学者精神。

现代作家新释四题(上)

现代作家新释四题(上)

现代作家新释四题(上)
吴福辉
【期刊名称】《语文知识》
【年(卷),期】2007(000)001
【摘要】本文是为四位现代作家选集所作的序或跋,对朱自清、庐隐、丰子恺、
冯至四位作家的创作,结合编选过程,作了新的阐释。

【总页数】4页(P28-31)
【作者】吴福辉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3.33
【相关文献】
1.现代小说家新释五题 [J], 吴福辉
2.作家传记研究的新突破——评朱旭晨《秋水斜阳芳菲度——中国现代女作家传
记研究》 [J], 全展
3.现代审美精神的张扬与新的文体意识的崛起——"第四代"报告文学作家创作论[J], 张瑷
4.现代作家新释四题(下) [J], 吴福辉
5.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综述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7117404_吴福辉与中国现代通俗文学研究

27117404_吴福辉与中国现代通俗文学研究

①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插图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4页。

2〇吴福辉:《“通俗文学和大众文化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关系研究”学术研讨会发言》,《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第3期。

吴福辉与中国现代通俗文学研究汤哲声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现代通俗文学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从文学史上的逆流而被认为百年中国文学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学术史地位被认可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格局的重新阐释产生了重要影响。

吴福辉对此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吴福辉离我们而去,但他的中国现当代通俗文学研究的学术贡献应该总结。

这无论是对吴福辉的追念,还是对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学术研究来说,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吴福辉;通俗文学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史家和海派文学研究专家,这是大家公认的吴福辉的学术地位。

但是,吴福辉还有一个学术地位被大家所忽视,那就是他还是一位中国现代通俗文学的研究专家。

吴福辉研究中国现代通俗文学成果颇丰。

以他的几部具有史学地位的学术著作为例,中国现代通俗文学的研究均占有很大的篇幅。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在全国中国现代文学的教材中具有很大影响力,其中中国现代通俗文学的三章就出自他的手笔。

他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编年史———以文学广告为中心(1928—1937)》中,中国现代通俗文学的广告及其论述占有很大篇幅。

特别是在他晚年所著被认为是他的学术研究集大成的史学著作《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插图本)》中,通俗文学研究已占据四分之一的位置。

在这部著作中,他将通俗文学与左翼文学、京派文学、海派文学并列,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一种文学形态加以描述和分析。

他说:“不断积累和转折的结果,让文学史的面貌更加复杂多变,这样我们就具有了多种的文学形态,基本上是左翼文学、通俗文学、京派文学、海派文学这四种,哪一种在哪个阶段都没有独霸天下,各自有各自的读者群体,分属于政治文学、商业文学、纯文学这三种文学系统。

”1〇2014年,他在“通俗文学和大众文化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关系研究”学术研讨会上曾这样说:“自从范老师为首的苏州大学研究梯队在全国学术界对通俗文学研究做出了很大贡献之后,我也可以算最关心通俗文学如何进入文学史的人士之一。

吴福辉文学发展史简评

吴福辉文学发展史简评

吴福辉《插图本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简论吴福辉先生的《插图本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出版一年来,颇受业界的好评。

迄今为止,这部书也是笔者阅读到的诸多文学史著作中形式最新颖别致,内容最有创新特色的一部。

尽管他在这本书的自叙中说“我在自己的园地的一侧,开了一块生田,即写了一部实验性的插图本中国现代文学史”[1],又说“试想要此书假若早几年写出,或许它只是一种陈旧的文学史加插图、加地图的东西,一种非驴非马、非旧非新或型新而实旧的东西而已”[2],但是,这部书实在是“生来逢时”的,既呼应了这些年来业界对“树立大文学史观”、“强调文学史的整体性[3]”或“重写文学史”[4]等“叙史情结”的需要,又是一部具有“新观念的、包孕着未来发展因素[5]”的文学史,因而,《插图本发展史》开启了文学史书写的“新观念”、“新路径”,是冲出文学史书写“围城”的开一代风气之先的典范之作。

首先,《插图本》全面贯彻了文学史叙述的整体性、生态性原则,摆脱了文本中心主义的拘囿,强调要相对地还原中国现代文学的活态文化语境。

有关现当代文学叙述的整体性,自上个世纪80年代就被人们提起,特别是这些年来,综合性的文化研究被再一次重新提起的时候,强调文学史叙述的整体性更是被提及到了一个新的制高点上,从黄子平、钱理群和陈平原的《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陈思和《中国新文学整体观》、雷达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是一个整体》到新近张未民《重建中国文学的整体性》,学术界对“文学整体性”的理论探讨和实践从未间断过。

吴福辉在他的这部个人著述中,也做出了可贵的探索。

这主要表现在:(1)摆脱了文本中心主义的拘囿,依靠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和对一个个“文学现场”的认知,以文学为本位,延伸至一般文学史极少涉及的出版、印刷、稿酬制度、翻译以及作家的经济状况等,全面地还原了现代文学的“活态文化语境”。

(2)该书采用“共生”、“整合”、“转折”、“累积”、“多元”等概念或理念,消除了文学史上“革命性”和“现代性”的纠缠和对峙关系,表现出强烈的文学史写作的整体性意向。

个性化叙述及主流型文学史的消解——读吴福辉插图本《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

个性化叙述及主流型文学史的消解——读吴福辉插图本《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

从 这 一 意 义 上说 ,吴先 生 的个 性 化 文 学 史 叙 述 ,是 有 效 地 吸 纳 了文 学 史 观 念 变
移 ,精 巧 而合 理 地 编 织 成 文学 时空 图谱 。
革 的当代探求及经验的 ,即以其大作的总
体 构 架 论 :全 } 四章 ( “ 育 新 机 ” f 凡 孕 、
插 图本 《 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作 为
个 体 独 著 ,其 最 为 彰 著 的 特 色 是对 文 学 历
史 的个 性 化 叙 述 ,这 恰 是 “ 解 ‘ 流 消 主
型 ’文 学 史 ” 的 有 效 途 径 。 诚 然 ,个 性
相 对 宽 松 的 历 史 时 段 里 ,作 为 历 史 个 体 ,
生 所 言 :“ 种 有 代 表 性 的 文 学 史 新 见 ” 五 , “ 现代 文学 三 十 年 ” 惯 见 ,历 史 叙 述 勾 勒
“ 非完 全 隔 绝 ,实 际上 倒 是 可 以 相 互 补 并 充 、渗 透 的” ,它 们是 “ 术界 同步 达 到某 学
出对象来 龙 去脉 之 因果逻 辑 ,紧扣 “ 中
我 们 拥 有 了相 对 充 分 的 思 想 权 利 与 精 神 尊 严 ,因 而 获 取 了 相 对 充 足 的 历 史 叙 述 的 自 南与 独 立 性 —— 这 是 当下 文 学 史 叙 述 格 外
化 的文 学 史叙 述 ,并 非 要 刻 意 回避 、甚 或 1 h a ok ei n e 2
(9 7 年 ) 及 “ 写 文 学 史 ” 的 倡 议 18 重 ( 9 8 ) 等 等 ,从 “ ” ( 知 ) 与 18 年 知 认
“ ” ( 践 ) 两 面 ,艰 难 撬 动 并 挪 移 着 仃 实

讲述现代中国文学场域的故事--吴福辉《插图本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重读

讲述现代中国文学场域的故事--吴福辉《插图本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重读

“吴福辉现代文学研究”笔谈我和吴福辉老师曾在中国现代文学馆共事23年,那时崇尚平等,我们都称呼他“老吴”。

十年前我就拜读过这部大作,扑面而来的竟是他率领我们搞作家布展的气息。

最近,我又重读了《插图本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这本书,仍然恍如进入了一个宏大文学场域的展览馆,而此时,我在人大任教已有13年了。

这下我明白了,吴福辉《插图本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以下简称《插图本文学史》)的创新,一定要从此探究入手。

一文学史的写作由于是个现代事件,本没有严格的“正史”与“野史”之分。

1949年后才正式在大学建制,作为一个新学科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编撰,基本上是以教科书面目在世的,也因此而获得了某种“正史”的权威性品格。

且不说王瑶以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为指导,撰写《新文学史稿》体现的国家意志,就是改革开放后的相当一个时期,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写作仍直接服务于教学考研,即使对其性质的认识从“革命”转向“现代性”,其整体格局也并未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新世纪以来,多年重写文学史的设想和实践终于结出了硕果,其尝试似乎呈现出两个相反方向的努力:其一,更加追求正史信史的品性,甚至采用正史之极端的账簿式编年体例,不以述作自居,专以提供后人著史之原料为目的;其二,致力于打破文学史的“教科书面孔”,撰写具有可读性、亲切感的文学史。

吴福辉的《插图本文学史》当属倾向后者的翘楚。

我们一向忽视了文学史编撰者叙述的姿态问题。

实际上,历史的讲述者与小说的叙述者一样,其声音直接决定着文本的整体风格。

长期以来,中国现代文学史之所以摆脱不了“教科书面编者按院吴福辉先生是我国著名文学史家,曾任中国现代文学馆副馆长、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主编,所著《带着枷锁的笑》《沙汀传》《都市漩流中的海派小说》《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等具有深远的学术影响,合著《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更是长盛不衰、历久弥新,成为文学史教材的经典之作,泽被后学多多。

吴老长期关注、支持河南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的发展。

潜心专著 宁静致远——我所知道的吴福辉先生

潜心专著  宁静致远——我所知道的吴福辉先生

南方文坛2018.3Southern Cultural Forum潜心专著宁静致远——我所知道的吴福辉先生商金林名家大腕难免会有这样或那样的“个性”,拥有“主任”或“长”字号头衔的,或许还会有点儿“官味”,让人不大容易亲近。

也有一些名家大腕在名利丰硕后心满意足地歇息下来,渐渐地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吴福辉先生当过现代文学馆的副馆长,够得上“司局”级,可他身上没有“官味”;吴福辉先生长期担任现代文学学会的副会长和《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的主编,可他身上没有“霸气”。

笑容总是挂在脸上,谦诚神态和洪亮的嗓音让你感觉到凡事似乎总能商量。

在他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无论何时何地,我们看到的吴福辉先生总是和蔼可亲,朴实无华。

至于学术成就,吴福辉先生的博学、厚重、睿智尽人皆知,但他永不餍足,执着地守望着现代文学史园地。

虽说总是在“寻迹”“突围”“发现”“怀想”“访谈”和“回顾”,一直在写饱含关怀和感情的随笔,但主打方向始终是他最擅长同时也是他最看重的中国现代文学,推陈出新,引领方向。

《南方文坛》约我写篇小文介绍吴福辉先生。

吴福辉先生,我和周围的朋友们都习惯叫他老吴。

一、我与老吴的关系有些特别1975年7月,我从北大中文系文学专业毕业,留在系里来当教员。

1976年系里成立教研室,我有幸进了现代文学教研室。

1978年现代文学教研室由王瑶先生和严家炎先生出面招收了六名研究生:老钱(理群)、老温(儒敏)、老吴(福辉)、赵园、凌宇和陈山,后来都是学界的领军人物。

老吴入校不久就研究张天翼,我认识张天翼的夫人沈承宽,因而对老吴的研究特别留意。

老吴参与合编的《张天翼研究资料》,是作家研究资料中编得很扎实的一本,对于我的史料研究颇多启发。

隔了不久,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中国现代作家传记丛书”的编辑邀约我写《叶圣陶传》,而这时老吴为这部丛书写的《沙汀传》已经出版。

《沙汀传》被推举为那部丛书中写得相当精彩的一本,我曾抱着“急用急学”的心情拜读过,因而对老吴睿智和严谨特别敬佩。

“大文学史”观念下的写作

“大文学史”观念下的写作
识 到文学 史多样化 的可能性终 将转化 为现实性 ; 正统 的或异 端的 ,统统对作者 、读者发生潜在 作 文学 和经 济 ( 诸如 文学 的经济题 旨、读者 另一方面 ,因我 刚刚出版 了个人著述 插 图本 中 用 );
国现 代文学 发展 史 ( 下称 发 展史 》 ) ,油 墨还 未干呢 ,我便 自问 : 我有必要马上 又跨入一种集 团式文学史 的漫长写作旅途吗 ?而 且 ,这部新型 文学史 的内在 理念 ,同我搭建 的文 学史新型架构 是否没有抵牾呢 ? 这些想法 很快 在写作过 程 中被消解 了。随着 写作的深入 ,更越加 清 了这是一 部与我的观念 十分契合的文学史 : 它有些地 方比我原先扩展 了, 有些地方深化 了 , 有些地方虽然各有各的侧重 点, 角度与视 野相异 ,却远兜远转仍是 相合的 。这正 证 明了在 “ 大 文学史”观的指导 下可以有多样 的 写作前景 。 所谓 “ 大文学史”观 ,是我们打破 了近百年 来一 直遵 守的文 学史 书写 的 “ 苏式 ” 、“ 欧 美式 ” 模式之后 ,学 术界提 出的新 概念。那就是在文学 史现象 的多元多面表达基础 上 ,于文学 内部 ,要 对文学 的发生 、阅读 、接受 、传播 、交流以至于 经典化 的过 程 ,加以叙述 ; 于文学外部 ,要统揽 影响 了文学的各种 因素 ,给 予足够的关注 。这些 因素 说 到底均是 文化 因素 ,都 是对 文学 的资源 、 成 因、延 伸、交汇起相 当作 用的。比如文学和现 代印刷 出版 ,和新 闻业 、报 刊业 ; 文学和新兴艺 术 ,如 电影 、木刻 、流行歌 曲 ; 文学和外 国文化
的购买 力及 书刊流通市场 ,都与一时 的物 质生 产 方式 及分 配方式 息息相 关 ); 文学和政 治 ( 政 治 思想 、政治 运动、政治制度的影 响 ,过去 我们 将 它们和 文学 的关系说成是唯一的 ,现在 我们 不能 走 向 另一 极端 ) 。当 ( ( 编年史 逐渐形 成 的 “ 广 告 条 目” ,按 照文 学 内外 的文化 联结来 构成骨 架 时 ,它 与我 在 ( ( 发展 史 中设立 “ 望 平街 一福 州路 : 文学 环境的转 型” 、“ ( ( 阿 Q正 传》 的传 播 接 受史 ” 、“ 电影 艺术 与文学交 互作用 ”等章 节 , 同偏 于文学文本分析 的章节如 “ 白话新诗 、短篇 小说 的带头突破” 、“ 农 民——市 民 : 大众文学的 全新 势头”并置的用意 ,是相通 的。不过 因 “ 文 学广 告”一个个相对独立 的节 点性 ,可以造成文 学 史叙述的机动灵活 ,文学 的文化关 系的表 现张 力也 大大增强 , 所以我们现在看 “ 编年 史”的 “ 大 文学”味道 ,它的外延至 文化 史的特色 ,就越 发 显著 。如仅 出版社 的条 目,便有 隐形书店如鲁迅 为出版叶紫 、 萧军 、 萧红作品而虚构的 “ 奴隶社” , 有老 牌的商 务印书馆 、 中华 书局 ,有 自 “ 五 四” 延续 下来 的北 新 书局 ,有 1 9 3 0年代特 别活跃 的 开明书店 、新 月书店 、良友图书印刷公司 、现代 书局 、文化生活 出版社等 ( 举例 偏于第二卷 ,下 同) 。作家生存状态的条 目, 计有 “ 开 明风格” 、 “ 给

吴福辉的“海派文学”研究海派文学

吴福辉的“海派文学”研究海派文学

《吴福辉的“海派文学”研究:海派文学》摘要:整整15年过去了,海内外的“海派文学”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海派小说》仍是“海派文学”这个研究领域里不可或缺的重要文献,他讨论的“海派”作家真多,张资平、刘呐鸥、章克标、穆时英、施蛰存、叶灵凤、林微音、黑婴、禾金、予且、苏青、徐�、令狐彗,直到张爱玲、东方��等等,以福辉兄研究“海派文学”的建树和积累,我期待他再次“融入研究对象”,扩大研究范围,再写一部新的更为翔实厚重的《海派文学史》15年前,当吴福辉兄的大著《都市漩流中的海派小说》(以下简称《海派小说》)问世时,我就欣喜万分。

“海派文学”长期名声不佳,终于有人认真探讨,为之正名了!福辉兄这部大著被列为严家炎先生主编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与区域文化丛书”之一,当时这个课题是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的一个明显的学术增长点,《海派小说》是这套丛书中最精彩的篇章之一。

整整15年过去了,海内外的“海派文学”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海派小说》仍是“海派文学”这个研究领域里不可或缺的重要文献。

福辉兄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历程颇有意思。

他是从沙汀研究和茅盾研究(均可归之于“左翼文学”研究)起步的,而且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他转入“海派文学”研究决非偶然,因为他诞生于上海,始终有一个“海上情结”:《海派小说》后记就说得很清楚:“我谨以此书献给我的出生地。

”福辉兄认为他与上海之间存在着“一份先天的亲情”,因此,“海派文学”研究对于他,“就如同踏上一次返乡的路途”,是在圆他的“一个残缺的梦”!记得有一年,福辉兄来上海,就要我陪同踏访他小时居住的旧宅和求学的虹口中学。

他感慨时光的流逝,环境的变迁,与我讨论“海派”研究的多重意义,那时的情景至今历历在目。

福辉兄主张现代文学史研究者应该“融入自己的研究对象”,他的“海派”研究就做到了这一点。

上个世纪70年代末他读到施蛰存,这是他“遭遇”海派之始,他就觉得“如探入一个新天地”。

通过研读施蛰存的作品而进入“海派”,这个选择颇为明智。

现代文学(1章)文学革命

现代文学(1章)文学革命
No. 20
博达学院
一、文学革命兴起的时代背景
1、清末民初的历史准备 2、外来文学思潮的影响 3、欧战期间中国无产阶 级的壮大
2019/2/27
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中文系 孙先庆
21 No. 21
博达学院
二、文学革命的发生
1915年9月,陈独秀等人在上海创办《青年杂 志》(第二卷以后改名为《新青年》),标志着新 文化运动的开始。1917年1月,胡适发表著名的 《文学改良刍议》,提出文学改良的“八事”:须 言之有物,不模仿古人,须讲求文法,不作无病之 呻吟,务去滥调套语,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 字俗语。也称为“八不”主义
2019/2/27
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中文系 孙先庆 No. 2
2
博达学院
“中国现代文学” 学科的建构历史
1、1922年,胡适的《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的最后一节, 是“略述文学革命的历史和新文学的大概”,可视为最 早的以“史”的角度研究现代文学的尝试。 2、20年代末期始,少数高校已开设了新文学研究的课程和 讲座。陈子展、周作人、朱自清、李何林等都讲授过现 代文学的课程,并出版过文学史著作。 3、现代文学作为一个完整的学科,是1951年王瑶《中国新 文学史稿》(上册)的出版和他在北京大学所开的课。 王瑶是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的奠基者。
2019/2/27 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中文系 孙先庆 18 No. 18
博达学院
第一章 五四文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
考核要求: 1.识记:(1)现代文学分期;(2)《新青年》; (3)文学革命;(4)“八不”主义;(5)三大主义; (6)《狂人日记》;(7)文学研究会;(8)创造社; (9)新月社; 2.领会:(1)五四文学革命的伟大意义。 (2)文学研究会的成立、主张及贡献。 (3)创造社的成立、主张及贡献。 (4)新文学第一个十年里所经历的三个阶段。 3.分析:(1)五四文学风貌的基本特征 2019/2/27 19 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中文系 孙先庆

绪论和第一章五四文学革命 - 2012

绪论和第一章五四文学革命 - 2012

二、新文化/新文学运动的客观条件
1、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年多年的封建帝制,中国 社会转型成为可能。 2、清朝末年(1905年)废除了科举制度,同时新式学堂、新式 文化教育得以发展,一大批新式教育培养出来的知识者群体 (他们有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有自主开放意识),成为新文化 与新文学运动的生力军。 3、现代印刷和出版业的发展,晚清报业与专门文学杂志的出现, 加之现代稿费制度的规范化,为职业作家的出现提供了经济保 证。 4、科举制度废止后,终止了知识分子的仕进之途,一大批读书 人被抛进了自由知识分子的境地。此时出现了以“思想”和 “写作”作为的谋生手段、体现其自身独立价值的新的途径, 他们有了新的活动空间。新文化运动的本质是企求中国现代化 的思想启蒙运动。
三、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1、1915年9月《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第二卷起易名为《新青年》),新文化运动即以此为肇 始。特别是1917年《新青年》迁到北京后,更是结集了一大批推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人物,并且 在1919年借“五四”运动的大势,将整个新文化运动与新文学运动推向高潮。 2、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抨击旧文化(传统文化,文化专制主义),倡导思想自由;输入新文明(西方文明) A、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发刊词《敬告青年》一文中鲜明地提出“人权”“平等”“自由”的 思想。 提出要从西方请进“德先生” Democracy和“赛先生” Science即民主与科学,以救治中国政治、 道德、学术、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B、广泛引进和吸收运用西方文化。 胡适提出“输入学理” 1919年底,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新思潮的意义》一文,总结了包括文学思潮在内的五 四涌现出的新思潮的理论意义,即为:“研究问题,输入学理,整理国故,再造文明” 。
新文学初期理论建设

“戴着镣铐跳舞”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发展

“戴着镣铐跳舞”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发展

“戴着镣铐跳舞”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发展作者:王文林来源:《好日子(中旬)》2017年第09期一、建国前,中国现代文学史的书写多发自于民间,属于个体的自由地书写行为,文学史文本无法呈现出“中国现代文学”形成与发展的完整状态,如朱自清的“新文学研究”是其学生整理其教案,并非朱自清专门著书成史,而胡适书写的《五十年来之中国文学》也只是中国现代文学发展过程中的管中窥豹之作,不能呈现出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宏观面貌。

建国后,新政权的形成,将“中国现代文学史”书写纳入体制内运作,尤其是“十七年”期间,中国现代文学史始终是在国家体制所规定的范围内进行书写,遵循着新民主主义政治理论框架,呈现出恪守政治化的书写规范,彰显无产阶级思想领导,强调所谓阶级分析,坚持绝端对立的政治思维,构成了政治型文学史的基本特征。

以唐弢主编的三卷《中国现代文学史》文本为例,其书写方式倾向于政治型文学史的特征,根据历史革命的发生为依据操纵着现代文学发展的演变过程,将新文学运动,新文学思潮流派或新文学作家作品结合政治规范,按照新民主主义政治理论思维进行取舍,评价与分析。

唐本初稿写成于1961年,“极左思潮”干扰严重,“文革”结束后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做了修改,但仍未摆脱新民主主义论设计的政治框架,对新文学领导思想与政治性质沿用既定的政治结论,对新文学阵线,作家队伍和文学作品的分析采用阶级分析视角与政治第一的标准。

唐本虽是过渡性的文学史,文本中有不少分析同样体现出了“人本型”文学史的特点,但其政治型文学史的特点依然明显。

二、与唐本孕育于同一时期的海外学者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则是一部颠覆国内主流话语的“叛逆之作“。

夏本的创作虽受到新中国政治强权的压迫,但它并不能称为一本没有“政治意识形态“的文学史。

夏志清身处于海外拥有“世界向度”的文学视野,但他不是单纯的无党派人士,他的西方视野中存在着对于中国共产党的不满与偏见,而这种从属于“西方的政治意识形态”影响了夏本对于中国现代文学作家与作品的客观评判与书写。

讲述现代中国文学场域的故事--吴福辉《插图本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重读

讲述现代中国文学场域的故事--吴福辉《插图本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重读

Telling the Story of the Field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Rereading WU Fuhui’s Illustrated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作者: 李今[1]
作者机构: [1]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出版物刊名: 汉语言文学研究
页码: 16-22页
年卷期: 2019年 第4期
主题词: 吴福辉;文学场域;中国现代文学;插图本;发展史;展览馆;重读
摘要:我和吴福辉老师曾在中国现代文学馆共事23年,那时崇尚平等,我们都称呼他“老吴”。

十年前我就拜读过这部大作,扑面而来的竟是他率领我们搞作家布展的气息。

最近,我又重读了《插图本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这本书,仍然恍如进入了一个宏大文学场域的展览馆,而此时,我在人大任教已有13年了。

这下我明白了,吴福辉《插图本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以下简称《插图本文学史》)的创新,一定要从此探究入手。

回归生存的本真演历——评吴康的《新文学的本原》

回归生存的本真演历——评吴康的《新文学的本原》

作者: 易小斌
作者机构: 扬州大学文学院,江苏扬州225002
出版物刊名: 中国文学研究
页码: 108-109页
主题词: 《中国新文学的源流》 “新文学” “五四”新文学 新文学运动 新文学革命 本真回归 中国传统文学
摘要:最早对新文学源流进行专项研究的著作是出版于1932年的周作人的《中国新文学的源流》,从中国传统文学中寻找新文学得以发生的理论基础,将新文学的源头上溯到晚明时期,而有意忽略了新文学运动发生时极为明显的西学背景。

因为自新文学革命发生之后,论者都强调“新文学”与“旧文学”之间的对立,以突显新文学的异质性和革命性。

于是很容易带来一种误导:“新文学”是在全盘否定“旧文学”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该著作使人们意识到:所谓“新文学”其实是在“旧文学”的母体中孕育的,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亲缘关系。

香港学者陈万雄在其著作《五四新文化的源流》(香港三联书店,1992年版)中将与“五四”新文学运动时间联系更为紧密的辛亥革命提了出来。

革命作为与启蒙相对的两大“主题”,与新文学运动联系了起来,。

吴福辉简介_吴福辉的资料介绍、故事传奇

吴福辉简介_吴福辉的资料介绍、故事传奇

吴福辉在老舍墓前的沉思作者:吴福辉我伫立在刚建成的老舍墓前,心思沉重。

这是老舍、胡絜青夫妇的合墓,但来得太迟了。

这本身即意味深长。

8月23日是移葬的正日子。

4年前,胡先生安然逝去,记得在和平里医院我是最早进入病房见到她进入天国面容的人。

现在十时未到,墓前墓后已经围满了捧着花篮、花束,甚至是虔诚地只拈着一枝花的人,大家前来与自己挚爱的作家做最后的告别。

墓地很有特色。

大理石墓面的左下角为老舍浮雕铜像。

没有高大的墓碑,却有曲尺形的一溜短墙。

一面墙上写着两人的生卒年份,唯老舍的卒年用了个有千钧重量的“死”字,不是卒于何年何日,而是死于何年何日。

另一面墙上采用了老舍生前给自己拟好的墓志铭式的话:一个文艺界尽责的小卒,睡在这里。

这句话真让我们如见其人了。

舒乙代表家属在向老舍的骨灰盒作告别式。

这是扯人心肺的时刻,因为谁都知道老舍的骨灰盒里没有骨灰。

我站得很近,看得见舒乙在往里面放置什么。

先放了一支毛笔。

很旧了,笔毛一根根扎撒开,没有收拢的样子。

这当是老舍生前的遗物,极普通平常不值钱的笔,却用它写过多少绝响一般的文章。

他自称是个“写家”,抗战时期主持中华文艺界抗敌协会,各派文人,辛苦勤勉,把“小卒”做到了底,还能写出《四世同堂》这样的煌煌巨作来。

我多次参观过未经修缮的老舍故居即灯市口的“丹柿小院”,见过那间与正房相通的小小工作厢房,朴素到不能再朴素,却使他成为作家中少有的“劳模”,成为“人民艺术家”。

现在放的是一罐香片茶叶。

一辈子喝香片的,生为北京人瑞,死亦北京鬼雄。

老舍爱北京,写北京,已经融入到他的血液之中。

他是北京的叙述者、代言人,而且越是离开这个出生地,就越是思念得紧,描摹得好。

所以他在英国在山东在重庆北碚,想的是积水潭的湖水和湖面上飞来飞去的绿蜻蜓。

最终结束在与积水潭相去不远的太平湖上,似冥冥中有所指引。

这时舒乙拿起了一块布片,显得无法经受它的之重。

这是蒙难那日留下的历史记忆?老舍之死是个永远的谜团,连太平湖畔民间自发竖立的死难地点碑也没有留下踪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部接近文学发生原生态的文学史※——评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杨剑龙倘若以1929年春朱自清在清华大学开设“中国新文学研究”课程作为对于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的肇始 1,那么该研究已有了80余年的历史了。

倘若说朱自清的《中国新文学研究纲要》具有中国现代文学史开拓性的意义,那么50年代初王瑶的《中国新文学史论稿》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开山之著,奠定了该学科的基本格局。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撰写基本进入了集体撰史的时期,除了1984年出版黄修己的《中国现代文学简史》外,大多数中国现代文学史在集体撰写的方式中,形成了文学史缺乏个性大同小异的状态。

自范伯群先生的《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史》(插图本)2007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后,2010年1月,北京大学出版社又出版了吴福辉先生70万字的《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插图本),昭示着个人独立治文学史趋势的出现。

吴福辉先生在自序中说:“本书将一切与文学作品、作家发生关联的现象,均置于历史‘变动’的长河之中。

文学作品的发表、出版、传播、接受、演变,得到特别的关注。

文学形成的人文环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受到重视。

文学中心的变迁,作家的生存条件,他们的迁徙、流动,物质生活方式和写作生活方式,也在一定的关节点得到尽情展开。

社团、流派的叙述,与文学报刊、副刊、丛书等现代出版媒体的联系,紧密结合,更接近文学发生的原生态。

” 2这道出了这部文学史写作的基本思路,使该部文学史具有独特的个人化色彩,成为一部具有创新意识接近文学发生原生态的文学史。

一吴福辉先生的《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插图本)的特点之一为:以时间为※本文为国家重点学科上海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项目成果,上海市高校创新团队中外文学关系研究项目成果。

·194·一部接近文学发生原生态的文学史经空间为纬的文学史结构方式。

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撰写历来注重梳理新文学的发生与发展,往往注重时间的脉络,注重在时间脉络的梳理中形成文学史的分期,而往往忽略了文学史发生与发展的空间。

吴福辉先生的文学史基本延续了以往中国现代文学史发展的历史脉络,以四章的结构顺时序地梳理中国现代文学史发生发展的历史:第一章孕育新机,梳理晚清时期新文学的孕育;第二章“五四”启蒙,梳理“五四”时期新文学的发生;第三章多元共生,梳理30年代左翼文学、京派文学、海派文学、通俗文学等多元共生的状态;第四章风云骤起,梳理抗战至40年代末文学多中心发展的状态。

虽然著者并未着意突出文学史的分期,却在四章的结构中清晰地勾勒出了中国现代文学史发生发展的时间脉络。

有学者提出:“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空间问题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 3吴福辉先生在提出消解“主流型”文学史、倡导“合力型”文学史的同时,他强调多元共生的“大文学史”观点,着力“建立新的历史叙述空间,把过去线性的视点转化为立体的、开放的、网状的文学图景” 4。

在这部文学史中,著者特别关注文学空间,强调空间已成为影响新文学发生与发展的重要因素,这种表述主要表现在文学中心的变迁与作家的迁徙流动等。

文学中心的形成与变迁成为该文学史关注的空间主要部分,著者“选择从上海望平街这条中国最早的报馆街开始,来作现代文学史的叙述” 5,从空间上论述了中国现代报刊发祥地对于孕育新文学发生的巨大作用。

在探究晚清现代市民小说时,将其置于商业都会兴起的上海空间进行论析:“原来的故事只是发生在传统城市如扬州、苏州等地,后来逐渐转向上海这个新兴的商业都会转移。

商业促进了出版和文化消费市场,专门的小说期刊开始在都市出现,一大批职业小说家也形成了。

” 6吴福辉先生认为,晚清文学中心是上海、东京两地,他通过对于晚清时期上海的文学、东京的文学活动的梳理,从空间上探究了新文学的孕育,提出“留日学生为推翻清朝、结束封建帝制做了思想和人才两方面的准备,辛亥之后又接着为新文化、新文学的开辟做了准备”的见解 7。

在第三章梳理30年代文学时,著者先以“南下之路:文学中心的回归”为标题,强调北京作为“五四”文学革命策源地全国文学中心地位的失去,和“上海之所以能够重新成为文学中心”的原因。

在梳理抗战时期的文学,著者分别以空间为视角进行梳理探究:“重庆:救亡文学的高涨至分化”,“延安:从战时群众性文艺到工农兵方向”,“桂林:战时‘文化城’的戏剧潮出版潮”,“昆明:个体生命在时代体验中沉潜”,“上海等:无家之痛及迂回后兴起的‘市民文学’”,“港台:分割、自立与新文学的生长”,写出了在抗战背景中文学中心的变化与发展,显·195·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0年第5期示出与其他中国现代文学史不同的视角。

吴福辉先生将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发展置于“历史‘变动’的长河之中”,认为作家的迁徙与流动形成了文学变动的重要原因,这也成为著者探究空间对于新文学发生发展影响的重要方面。

与以往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不同,吴福辉先生不再简单化地列出作家生平与创作,而从新文学发生与发展的视角,注重作家迁徙与流动对于文学产生的影响:他介绍晚清“最早放眼世界的文人”王韬、郭嵩焘、薛福成、黎庶昌、徐建寅、李圭等人走向世界的足迹,认为他们出国后受到西方科学民主的影响,“是胡适们的前辈” 8。

他分析鸳鸯蝴蝶派“早期成员多半原籍为苏州、扬州或附近江南地区而又长时间迁居到上海生活的文人”,提出“从苏州、扬州移栽过来的鸳鸯蝴蝶派在上海扎根,又以极大的优势一时期占据了上海的市民读书市场。

这是理解‘鸳蝴’的关节点:江南文化的柔和、精致适宜于言情表达,当它与上海近代文化的商业性、消费性、现代性和市民的日常俗世意识一旦相遇时,便造成了鸳鸯蝴蝶派文学的品质” 9,从文人迁徙角度分析鸳鸯蝴蝶派文学的品质,独到而精辟。

在谈到20年代中期上海文学中心地位的回归时,他说:“1926年8月,鲁迅启程南下,这是一个讯号:北方的‘新文化阵营’业已分裂,北京作为‘五四’文学革命的策源地而一度成为全国文学中心的地位,快要失去了。

”将鲁迅的南下看作文学中心北京的沦落和上海的回归,恰到好处。

在梳理抗战后的文学时,著者尤其注重对于作家迁徙流动的关注,“在北京、上海、南京相继失守之后,作家们的全国性迁徙就开始了”,众多文人跟随政府流徙到临时首都武汉,成立了中华文艺界抗敌协会,武汉失守前迁往陪都重庆;何其芳、周立波、丁玲、萧军、艾青等奔向延安;夏衍、王鲁彦、欧阳予倩、艾芜等流亡到桂林;朱自清、沈从文、冯至、穆木天等迁徙到昆明,以致于“单个的文学中心的模式被打破,文人在前后方的各地聚集,书写样式和出版方式也适应着动荡不安的现实做出改变,而最内在的改变便是在非和平的严酷战争环境下,人们对于生命的重新体验、沉潜和表达”10。

既注重时间的脉络,又强调文学空间的变化,这使吴福辉先生的《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插图本)具有了别开生面新颖独到的结构,也真正揭示出新文学发生与发生的脉络与动力。

二吴福辉先生的《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插图本)的特点之二为:以典型化分析的方式形成文学史典型年、典型作品的梳理分析。

·196·一部接近文学发生原生态的文学史也许受到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的启迪,或者受到谢冕主编的《百年中国文学总系》的影响,吴福辉先生“还特意设置了文学典型年,用编年体的大事记把读者引入文学现场”,以“逼近文学发生、变化状态的驳杂编年”11,再现文学原生态的现场。

著者选择了1903年、1921年、1936年、1948年,分别勾勒文学大事年度版图。

他将1903年称为“积累的时代”,救亡反清思潮与文学运动相互激荡,现代报刊的出版与传播峰峦迭起,革命民主主义文学的高涨和晚清小说的现代转型等,“呈现出为中国现代文学准备时期的鲜明特色”12。

他将1921年称为“启蒙的时代”,认为“这是继‘五四’文学革命发动和铺开之后,真正显示新文学的实绩、显示白话文学站稳脚跟的重要一年”13。

他将1936年称为“多元的时代”,他将1936年2月《新文学大系》十卷本的出版,看做是检阅上一个十年的总结,昭示着“多样、多元,已是1930年代文学的样式”14。

他将1948年称为“转折时代”,在中国政局大变的转折年头,“连同1948年当年产生的新解放区其他作品,他们在创作方式、出版过程、作品构成等三个方面,都提供了未来1950年代到1970年代中国主流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雏形”15。

根据在特定历史背景下文学变动的状态设定的文学史典型年,为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发展与变动寻找到一些关节点,如同找到文学发展的历史长河激流汇聚的一个个深潭,既是对于上一个时期文学变迁的总结,也是对于下一个时期文学发展动力的发现,在以点带面、点面结合中清晰地梳理了文学史的发展与变化,年度文学大事记版图的列出,较详细有力地说明了确定该年为文学典型年的缘由。

吴福辉先生没有按照以往文学史按照文学体裁、作家作品的方式结构文学史,在完全抛弃了以往革命史、阶级斗争史的思路后,努力从政治、经济、文化、出版、接受等“一切与文学作品、作家发生关联的现象”结构文学史。

他说:“我试图在有意识地减弱作家作品的分析,不可避免会在作家作品方面有所遗漏的前提下,反抓住典型作品做有血有肉的分析。

”16在对于文学典型作品的分析中,著者并非如以往的文学史对于作品进行条分缕析,而以简约的笔触在介绍作家时点到辄止地介绍代表作:在谈到早期乡土文学时,介绍王鲁彦的《自立》、许杰的《台下的喜剧》、台静农的《拜堂》、彭家煌的《怂恿》;在谈到京派文学时,介绍废名的《桥》、沈从文的《边城》、林徽因的《九十九度中》、卞之琳的《鱼化石》等。

在谈到新感觉派小说时,介绍刘呐鸥的《风景》、穆时英的《上海的狐步舞》、施蛰存的《鸥》;谈鲁迅分析《阿Q正传》,谈茅盾分析《子夜》,谈老舍分析《骆驼祥子》,谈曹禺分析《雷雨》,谈徐訏分析《鬼恋》,谈张恨水介绍《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啼笑因缘》,谈张爱玲分析《金锁记》《封锁》。

·197·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0年第5期与以往的文学史将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置于突出地位不同,吴福辉先生在消解“主流型”文学史、倡导“合力型”文学史基础上,采取文学史典型年、典型作品的梳理分析方式,在注重努力接近文学发生发展的原生态的基础上,将对于作家作品的介绍融入到对于文学发生发展过程的梳理中,呈现出立体的、开放的、网状的文学图景。

三吴福辉先生的《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插图本)的特点之三为:以新文学如何生成发展的问题意识形成文学史观照视阈。

倘若说吴福辉先生参与撰写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从初版本确立“改造民族灵魂的启蒙文学”,到修订本探究“文学的现代化”,使文学史增强了问题意识的话,那么吴福辉先生独立撰写的《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插图本)就具有更为鲜明的问题意识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