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师范大学人文地理第十章 聚落地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章聚落地理

§1 聚落

聚落:是指人类各种形式的居住场所,又称居民点。聚落不仅是房屋的集合体,还包括与居住地直接相关的其它生活设施和生产设施。

城市聚落

聚落

乡村聚落

一、起源和发展

聚落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农村聚落的出现:新石器时代中期,(一万多年以前)人类社会出现了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即农业与畜牧业的分离)人类进入定居农业阶段,这样在地域上便出现了固定的居民点——聚落便由此产生了。

城市的出现:公元前3000年左右,在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产生了人类历史上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即手工业和农业的分工,从事手工业生产的人们寻求一些位置适中,交通方便,利于交换的地点集中定居,以其手工产品与农牧民进行交换,从而在地域上出现了一种以交换为目的的新型居民点——城市。

我国古代城市即:城市=城堡+市场。

(一)城市的发展

1、城市产生的两个前提

1)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农产品有了剩余。

2)农业劳动力的剩余。

村落的发展:

1、原始的居住地:巢居/穴居

多分布于森林茂密的低山地区,便于男子狩猎,女子采集。

2、古代村落:当前尚存的有两种: 游牧聚落/ 烧田聚落

3、城市兴起后农村聚落的发展

①. 村落以农、牧、渔业为主

②. 生产花卉、蔬菜、水果、乳制品的专门化村落出现

③. 村落的规模大小不一

④. 村落形态地域差异明显

4、现代村落的发展

①.传统的村落面貌得到了改观。

②.村落的规模逐渐扩大。

二、城镇标准(见教材226P)

(一)世界各国关于城镇标准的规定

(二)我国城镇建制的设置

(三)聚落体系

1、城市体系: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不同规模等级,不同职能类型的一组城市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所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和结构的城市有机整体。

2、城市体系的等级规律

(1)等级规模法则(奥尔巴哈——济普夫法则)

涵义:人口规模居第2位的城市为居第一位的城市人口的1/2,第3位城市人口为第

一位城市人口的1/3,依次类推,其公式为P r=P1/q•r

(2)克里斯泰勒的城市等级体系

市场最优原则k=3

交通最优原则k=4

行政最优原则k=7

(3)首位城市法则:城市首位度:一国或地区)范围内首位城市与第二为城市人口数量之比)。

§2 城市

一、城市区位与环境的关系

(一)从防卫的角度出发选择区位。

主要考虑利用自然障区保护城市居民的安全,因而多选择以下区位:

一是采取护城河

1、利用河流二是沿河筑城

三是在河心岛筑城

一是利用半岛三面环海的地势

2、利用海洋二是利用海湾

三是利用岛屿

3、利用高地和隘口

⏹(二)城市区位与交通的关系

(从交通的角度选择区位)

1、滨临水运通道,便于交通运输。

2、选择陆上运网,沟通周围腹地。

3、沿海修筑城镇,方便对外联系。

⏹(三)从生产的角度选择区位

⏹早期的城市选择农业生产条件优越的地区。

⏹近代以来的城市选择工业生产条件优越的地区。

二、城市与自然环境

火山、地震、断层

(一)地质环境泥石流

滑波(如秭归县城)

(二)地形:平坦、开阔、有充分的发展空间,否则将制约城市的发展。(影响城市的地域形态)

有利于空气流动,缓解热岛效应或逆温层。

(三)气候:有利于防洪。

有利于防沙。

(世界上的城市绝大多数在温带)

能为城市的生产和生活提供充足的水源。

(四)水源:

抑制地下水过度开采,防止地面沉降。

注重人景观和自然景观的协调

(五)生物环境:

建立人工生态,优化生活环境。

三、城市地域结构发展动力及其模式

城市地域结构:城市各功能分区在城市地域上的排列与组合状况被称为城市地域结构。

(一)形成地域结构的力

1、聚集力(向心力):使人口和经济活动向城市中心集中的力(早、中期城市多为聚集力起主要作用)它

一是交通优势

主要取决于两种优势:

二是社会优势。

2、离散力(离心力):使人口和经济活动由市中心向周围扩散的力(逆城市化即为离心力),离散力的形成

主要有以下几种因素:生活优势退化/经济优势退化

(二)城市内部的地域结构模型

1、同心圆模型

1923年美国社会学家E.W.伯吉斯以芝加哥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同心圆理论。其主要内容是城市的社会功能环绕中心呈同心圆结构,其中的核心区叫CBD(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由此向外依次为过渡区、低收入阶级居住区、中产阶级居住区和高收入阶级居住区,共五个圈层。

2、扇形模型

由美国土地经济学家霍伊特(H.Hoyt)于1939年提出,该理论依据的主要参数是房租。

原因:一是高租金住宅区从市中心商业区开始,沿方便的交通线向另一远处高租金住宅区延伸,最后彼此相连成一扇形;二是高租金住宅区多选在环境条件较好的地区,但由于快速交通线与其联系,因此尽管居住在较远的地方,但时间距离较短。

扇形结构示意图

3、多核心模型

该模型是美国地理学家哈利斯和乌尔曼于1945年提出的。

多核心城市出现的原因是城市的多样化功能不断出现,而各功能都有自己的特殊需要,所以在空间上呈现出这种特殊的空间地域结构。

该理论认为一个城市不只一个核心,可能存在多个核心,城市是围绕这些核心发展起来的。土地利用分为中心商业区、批发商业区和轻工业区、低级住宅区、中等住宅区、高级住宅区、重工业区、外部商业区、城郊住宅区、工业郊区。在模型中出现两个商业区,一个是中央商业区,一个为外部商业区,后者出现于中高租金住宅区之间。可见多核心模型考虑的因素更多,结构更复杂。

四、城市景观与感知

(一)城市景观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评价:

1、建筑物的高度

2、著名建筑物或标志性建筑物。

3、城市的格局

4、城市与环境协调所形成的风格

1、城市建筑物的高度

2、著名建筑物/标志性建筑物

3、城市的格局

城市格局是指城市的整体结构。它不仅包括城市各功能分区在地域上的排列组合状况,也包括由城市道路系统、河流、地形等因素所制约的城市总体框架结构。

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以及不同的发展历史、不同的文化底蕴和不同的城市功能,其城市的格局有着很大的差别。

4、城市与环境协调所形成的风格

(二)城市感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