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中医保健知识课件
合集下载
中老年的中医养生保健培训课件(PPT 38张)
饮食养生的具体方法
• 营养齐全,合理搭 配; • 一荤一素一菇 • 一袋奶一把豆, 一个鸡蛋加点肉, 一斤蔬菜半斤果, 粮食及水基本够。
科学地饮水
• 科学合理地饮水,对于促进健康长寿是十 分有益的,白开水是最好的饮料。
• 饮水的数量:每日饮水1.5以上。 • 主动饮水:每日至少要喝五次水。 • “五一二”饮水法:五个一杯(起床白开 水,早餐豆浆、午餐汤,晚餐粥,睡前牛 奶);二个二杯(上下午各喝二杯茶)。
• 生活质量比生存时间更重要
• 尽早关注自己的健康
• 健康长寿是一项系统工程 • 我们的健康要靠我们自己
老年人健康的一二三四五
• 一个中心:以健康为中心;
• 二个要点:潇洒一点,糊涂一点;
• 三个忘记:年龄,疾病,怨恨;
• 四老:老伴,老本,老窝,老友; • 五要:掉,俏,笑,跳,聊。
中国传统的养生方法
7.免生三气
• 首先是免生闲气。何为“闲气”?就是因 为日常生活中的鸡毛蒜皮琐事而生气。
• 第二是免生怨气,是指不要总对一些人或 事进行抱怨或心生怨恨之气。 • 第三是免生闷气,是指如果感到有令自己 不高兴的事情要及时说出来,以求得到解 决或化解,不要闷在心里生气。
起居养生法
• 起居有常,是指在日常生活中的作息 要顺应自然界的昼夜晨昏和春夏秋冬 的变化规律,并要持之以恒。 • 起居有常:是指人体应按照 “日出而 作,日落而息”的原则而安排每天的 作息时间。 • 遵照人体生物钟安排作息时间。
心脏疾病的预防知识
• 症状:胸痛、胸闷、心前区发憋或烧灼感, 伴大汗,持续20分钟以上,应高度警惕急 性心肌梗死的可能。
• • • • 措施一:立即舌下含服硝酸甘油; 措施二:立即平卧休息,避免紧张用力; 措施三:紧急呼救,社区或急救中心; 措施四:意识丧失时进行适当的急救。
老年人中医保健讲座PPT课件
神门穴:神门穴位于手腕内侧,小指延 伸至手腕关节与手掌相连的一侧,对于 心慌心悸及失眠都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按揉此穴力量不需太大,也不必追求酸 胀感。
委中穴:屈腿时,膝关节后侧出现横纹, 横纹的中点处即为委中穴。按揉委中穴 对治疗腰背和下肢病症有良好效果。委 中穴应取点按的方法,一点一放,同时 以腿部的屈伸相配合。
“忘病”
不等于不要积极去诊病、治病,而是不要被 疾病的精神压力所压倒,更不能丧失战胜疾 病的意志和决心。
即使是癌症人身上。
古今中外的经验和事实告诉我们: 健康必须靠自己去维护,老年人只 有掌握好自我保健养生之法,长寿 方可实现。
药王孙思邈在西魏时代出生,相传 活到141岁才仙逝,其长寿心得必 有过人之处。但事实上幼时的孙思
邈体弱多病,所以才因病学医,总
结了唐代以前的临床经验和医学理 论,编成两部医学巨著———《千 金药方》和《千金翼方》。
膝常扭
双脚并排,膝部紧贴,人微微下蹲,双手 按膝,向左右扭动,各做20下。可以强化 膝关节,所谓“人老腿先老、肾亏膝先 软”,要延年益寿,应由双腿做起。
脚常搓
右手擦左脚,左手擦右脚。由脚跟向上至 脚趾,再向下擦回脚跟为一下,共做36下; 脚底集中了全身器官的反射区,经常搓脚 可以强化各器官,达到很好的保健效果。
腹常揉
搓手36下,手暖后两手交叉,围绕肚脐 顺时针方向揉。揉的范围由小到大,做 36下。可以帮助消化、吸收、消除腹部 鼓胀。
摄谷道(即提肛)
吸气时,将肛门的肌肉收紧。闭气,维 持数秒,直至不能忍受,然后呼气放松。 无论何时都可以练习。最好是每天早晚 各做20~30次。相传这动作是十全老人 乾隆最得意的养生功法。
尺泽穴:手心朝上,肘内侧横纹上偏外 一个拇指宽的凹陷处。按揉此穴对因肺 热引起的咳嗽、气喘、胸部胀痛等病症 有较好效果,对缓解和治疗肘关节的痉 挛也有一定作用。
委中穴:屈腿时,膝关节后侧出现横纹, 横纹的中点处即为委中穴。按揉委中穴 对治疗腰背和下肢病症有良好效果。委 中穴应取点按的方法,一点一放,同时 以腿部的屈伸相配合。
“忘病”
不等于不要积极去诊病、治病,而是不要被 疾病的精神压力所压倒,更不能丧失战胜疾 病的意志和决心。
即使是癌症人身上。
古今中外的经验和事实告诉我们: 健康必须靠自己去维护,老年人只 有掌握好自我保健养生之法,长寿 方可实现。
药王孙思邈在西魏时代出生,相传 活到141岁才仙逝,其长寿心得必 有过人之处。但事实上幼时的孙思
邈体弱多病,所以才因病学医,总
结了唐代以前的临床经验和医学理 论,编成两部医学巨著———《千 金药方》和《千金翼方》。
膝常扭
双脚并排,膝部紧贴,人微微下蹲,双手 按膝,向左右扭动,各做20下。可以强化 膝关节,所谓“人老腿先老、肾亏膝先 软”,要延年益寿,应由双腿做起。
脚常搓
右手擦左脚,左手擦右脚。由脚跟向上至 脚趾,再向下擦回脚跟为一下,共做36下; 脚底集中了全身器官的反射区,经常搓脚 可以强化各器官,达到很好的保健效果。
腹常揉
搓手36下,手暖后两手交叉,围绕肚脐 顺时针方向揉。揉的范围由小到大,做 36下。可以帮助消化、吸收、消除腹部 鼓胀。
摄谷道(即提肛)
吸气时,将肛门的肌肉收紧。闭气,维 持数秒,直至不能忍受,然后呼气放松。 无论何时都可以练习。最好是每天早晚 各做20~30次。相传这动作是十全老人 乾隆最得意的养生功法。
尺泽穴:手心朝上,肘内侧横纹上偏外 一个拇指宽的凹陷处。按揉此穴对因肺 热引起的咳嗽、气喘、胸部胀痛等病症 有较好效果,对缓解和治疗肘关节的痉 挛也有一定作用。
老年人中医保健讲座PPT课件
常见老年疾病的中医保健方法
高血压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 度劳累,饮食清淡,适
量运动。
糖尿病
控制饮食,增加运动量 ,调节情志,针灸治疗
。
冠心病
保持心情平和,避免情 绪波动,饮食宜清淡易
消化。
骨关节炎
注意保暖,避免过度劳 累,针灸、推拿等中医
治疗方法。
日常生活中的中医保健技巧
01
02
03
04
饮食调养
合理搭配食物,多食用富含膳 食纤维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传承和弘扬中医文化
中医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底蕴。通过 举办老年人中医保健讲座,可以传承和弘扬中医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中 医的独特魅力。
中医保健的重要性
促进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中医保健注重整体调节,通过饮食调理、运动锻炼、情志调养等方式,可以帮 助老年人调节身体机能,增强免疫力,预防疾病,促进身心健康。
经验交流
听众之间进行了经验交流和互动,分享了各自在中医保健方面的心 得体会和实用技巧。
运动。
精神调养
老年人应保持积极向上 的心态,多参与社交活 动,与家人和朋友交流 。同时,可以通过听音 乐、阅读、练习书法等 方式来调节情绪,保持
心情愉悦。
药物治疗
在必要的情况下,老年 人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 使用中药或西药进行保 健和治疗。但应注意药 物的副作用和相互作用
,避免药物滥用。
04
中医保健实践与应 用
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中医保健不仅关注身体健康,还注重心理调养和生活方式的改善。通过中医保 健,老年人可以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健康状况,提高生活质量,更好地享受晚年 生活。
02
中老年人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讲座ppt课件
5
适量运动
• 阳光 空气 水和体育运动是生命 和健康的源泉.
• 有氧代谢的益处: 1、增加心脏的每搏输出量 2、改善肺功能 降低血脂 3、增加骨骼密度,防止骨质疏松 4、减少体内脂肪 改善心理状态 5、增加胰岛素敏感性 降低血糖
6
适量运动的“三五七
• “三”指每天步行最好三千米,时间在 三十分钟以上。
• 3、目宜常运: 经常旋转活动眼球大有益。可先从左 而 上再至右而下,反复七八次;再从右而 上至左下, 如法运转眼球,然后闭目少 息再睁开,则视觉明朗。16
养生二十宜
• 4、耳宜常弹: 用两掌分别紧压左右耳门,以中指和 食 指相扣,弹击后脑勺作咚咚声,弹击七 八次后两 掌离开耳门一次,如此行三四 遍后则听觉灵敏,并有 健脑之功。
19
养生二十宜
• 14、气宜常养: 气为人生四大患(酒、色、财、气) 之 一。怒则气上,恐则气下,思则气结, 悲则气消, 惊则气乱。 气之中以怒气为最凶。 故必须强加克制, 不可放纵。 否则大怒伤肝,既能败事,也会伤体。
• 15、心宜常宽: 指心胸开阔,精神舒畅,乐观条达, 随 遇而安。 16、神宜常凝: 指注意力要常凝聚不散。 工作、学习要 专心致志,八小时以外,应寄情于琴棋 书画、虫鸟花草,这是凝神养生的妙法。
• 17、营养宜备: 指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蛋白质、脂 肪、维生素、糖类等营养素都须供 应无缺,与机体消 耗取得平衡,否 则将不能维持人体健康。
20
养生二十宜
• 18、饮食宜慎: 饮食必须注意卫生。要定时定量,不 暴 食,不偏食。烟宜谢绝,酒要少饮。
• 19、起居宜时: 生活起居要有规律,不恋床,不少 寐。 挑灯夜战不提倡,白日“高枕”不足取。
• “五”指每周步行五次,只有有规律 的健身运动才有效。
适量运动
• 阳光 空气 水和体育运动是生命 和健康的源泉.
• 有氧代谢的益处: 1、增加心脏的每搏输出量 2、改善肺功能 降低血脂 3、增加骨骼密度,防止骨质疏松 4、减少体内脂肪 改善心理状态 5、增加胰岛素敏感性 降低血糖
6
适量运动的“三五七
• “三”指每天步行最好三千米,时间在 三十分钟以上。
• 3、目宜常运: 经常旋转活动眼球大有益。可先从左 而 上再至右而下,反复七八次;再从右而 上至左下, 如法运转眼球,然后闭目少 息再睁开,则视觉明朗。16
养生二十宜
• 4、耳宜常弹: 用两掌分别紧压左右耳门,以中指和 食 指相扣,弹击后脑勺作咚咚声,弹击七 八次后两 掌离开耳门一次,如此行三四 遍后则听觉灵敏,并有 健脑之功。
19
养生二十宜
• 14、气宜常养: 气为人生四大患(酒、色、财、气) 之 一。怒则气上,恐则气下,思则气结, 悲则气消, 惊则气乱。 气之中以怒气为最凶。 故必须强加克制, 不可放纵。 否则大怒伤肝,既能败事,也会伤体。
• 15、心宜常宽: 指心胸开阔,精神舒畅,乐观条达, 随 遇而安。 16、神宜常凝: 指注意力要常凝聚不散。 工作、学习要 专心致志,八小时以外,应寄情于琴棋 书画、虫鸟花草,这是凝神养生的妙法。
• 17、营养宜备: 指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蛋白质、脂 肪、维生素、糖类等营养素都须供 应无缺,与机体消 耗取得平衡,否 则将不能维持人体健康。
20
养生二十宜
• 18、饮食宜慎: 饮食必须注意卫生。要定时定量,不 暴 食,不偏食。烟宜谢绝,酒要少饮。
• 19、起居宜时: 生活起居要有规律,不恋床,不少 寐。 挑灯夜战不提倡,白日“高枕”不足取。
• “五”指每周步行五次,只有有规律 的健身运动才有效。
老年人中医保健知识课件
8
二、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黄帝内经 素问举痛论篇第三十九】“帝 曰:善。余知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 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 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 则气结,九气不同,何病之生?岐伯曰: 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故气上矣。 喜则气和志达,荣卫通利,故气缓矣。悲 则心系急,肺布叶举,而上焦不通,荣卫 不散,热气在中,故气消矣。
19
夏季日照长,阳光充沛,万物生长 旺盛。如能适应夏季气候,正确调养, 人们就可以使机体积蓄充足的阳气,从 而提高人体的抵抗能力,为适应冬季的 严寒气候做好准备。夏季暑气逼人,老 人应注意避暑,不宜过于贪凉。老人要 经常洗澡,以使皮肤疏松,体内的阳热 之气得以发泄,同时炎热气候下要调息 静心,避免发怒。
26
谢 谢 还则下焦胀,故气不行矣。寒则腠理 闭,气不行,故气收矣。炅则腠理开, 荣卫通,汗大泄,故气泄。惊则心无 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 矣。劳则喘息汗出,外内皆越,故气 耗矣。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 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
10
精神养生是指通过怡养心神,调摄情 志、调剂生活等方法,从而达到保养身 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 目的。精神养生是重要的养生方法之一, 特别是老年人具有易伤“七情(喜、怒、 忧、思、悲、恐、惊)”的生理特点, 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及机体内部衰老 变化的影响而发生各种情志变化,这对 老年人的健康长寿是非常不利的。因此, 精神养生在老年人来说尤为重要。
24
总之,采用正确的运动方法,是 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的一种积极方 法,对于延年益寿将大有裨益。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是故 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 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 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 井,斗而铸(锥)[兵],不亦晚 乎?”
老年人中医健康知识讲座课件
总结词
社交互动,增进情感
详细描述
社交互动是调节情绪的重要途径。老年人可以通过与家人 、朋友交流、参加社区活动等方式来增进情感交流,缓解 孤独和焦虑。
总结词
培养兴趣爱好,丰富生活
详细描述
培养兴趣爱好是调节情绪的另一种方式。老年人可以根据 自己的喜好选择一些轻松愉快的兴趣爱好,如绘画、书法 、园艺等,以丰富生活。
04
中医养生方法
四季养生
春季养生
夏季养生
春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应注重养肝、养 阳,保持心情愉悦,多食用温性食物,如 韭菜、葱、蒜等。
夏季是阳气最旺盛的季节,应注重养心、 养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多食用清淡、 易消化的食物,如绿豆、冬瓜等。
秋季养生
冬季养生
秋季是收获的季节,应注重养肺、养阴, 保持室内湿度适中,多食用滋阴、润肺的 食物,如梨、蜂蜜等。
THANKS
感谢观看
老年人中医健康知识讲座
汇报人:XXX 202X-XX-XX
• 中医基础知识 • 老年人常见疾病及预防 • 老年人中医保健方法 • 中医养生方法 • 老年人中医保健误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01
中医基础知识
中医的基本概念
01
02
03
中医
中国传统医学,拥有数千 年的历史,以阴阳五行理 论为基础,强调整体观念 和个体化治疗。
中医认为心脑血管疾病与肝肾亏虚、 气滞血瘀等因素有关,治疗上以补益 肝肾、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等为主。
糖尿病
糖尿病是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中医认为与脾虚痰湿、气阴两虚等因素有关 。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方法包括健脾化痰、益气养阴等,同时配合饮食控制和适量运动 。
预防糖尿病的措施包括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度运动、控制体重等 。
社交互动,增进情感
详细描述
社交互动是调节情绪的重要途径。老年人可以通过与家人 、朋友交流、参加社区活动等方式来增进情感交流,缓解 孤独和焦虑。
总结词
培养兴趣爱好,丰富生活
详细描述
培养兴趣爱好是调节情绪的另一种方式。老年人可以根据 自己的喜好选择一些轻松愉快的兴趣爱好,如绘画、书法 、园艺等,以丰富生活。
04
中医养生方法
四季养生
春季养生
夏季养生
春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应注重养肝、养 阳,保持心情愉悦,多食用温性食物,如 韭菜、葱、蒜等。
夏季是阳气最旺盛的季节,应注重养心、 养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多食用清淡、 易消化的食物,如绿豆、冬瓜等。
秋季养生
冬季养生
秋季是收获的季节,应注重养肺、养阴, 保持室内湿度适中,多食用滋阴、润肺的 食物,如梨、蜂蜜等。
THANKS
感谢观看
老年人中医健康知识讲座
汇报人:XXX 202X-XX-XX
• 中医基础知识 • 老年人常见疾病及预防 • 老年人中医保健方法 • 中医养生方法 • 老年人中医保健误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01
中医基础知识
中医的基本概念
01
02
03
中医
中国传统医学,拥有数千 年的历史,以阴阳五行理 论为基础,强调整体观念 和个体化治疗。
中医认为心脑血管疾病与肝肾亏虚、 气滞血瘀等因素有关,治疗上以补益 肝肾、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等为主。
糖尿病
糖尿病是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中医认为与脾虚痰湿、气阴两虚等因素有关 。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方法包括健脾化痰、益气养阴等,同时配合饮食控制和适量运动 。
预防糖尿病的措施包括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度运动、控制体重等 。
老年人常用的养生保健方法ppt课件(1)
8
②体育康复法: 八段锦的双手托天理三焦和左右开弓似射雕 太极拳、五禽戏均可使腰腿的筋骨得到缓和而充分的
活动。体力较差者可练简化太极拳,如体力条件较好可练 四十八式太极拳、五禽戏。 ③药物外敷法:
可用伸筋草、川断煎汤,取汁用毛巾在腰部湿敷,每 次20分钟,每日两次。
如有腰痛以酸软为主,喜按喜揉,劳动后加重者,可 用肉桂、生姜炒至热后以绢包裹熨痛处,冷后再炒热敷。
对捏,以中等力量和速度按压40次, 达到使耳廓轻度发热、发痛。 每日自行按压3-5次,每次3-5分钟。两耳穴交替贴压,3-5天一 换,10天为1个疗程。
5
(三)推拿保健 采用摩擦腰肾法:以两手平掌的鱼际、掌根,或
两手虚拳的拳眼,拳背着力,同时做上下左右摩擦两 侧腰骶部。每次15分钟,每天2次,10天1疗程。做坐 式八段锦的“闭气搓手热,背后摩精门,左右辘轳转, 两脚放舒伸。翻掌向上托,弯腰攀足频”。 (四)运动保健
没膝,水温以40℃为宜,每次30-45分钟,以全身微微出汗为佳, 日1-2次。 疗程:30天为一疗程。 注意:患严重心力衰竭、心肌梗死、有出血风险、皮肤破损或皮肤感染
者不宜足浴,饭前、饭后30分钟不宜进行足浴。
11
腰腿痛
健忘
老年人
失眠
常见病证
耳鸣
便秘
尿频
12
老年人常用的养生保健方法
人到老年,机体的器官组织形态和功能都发生了退行性变化,脏腑气血生 理机能自然衰退,阴阳失衡;同时社会角色和地位的改变,带来心理上的变 化,易产生孤独寂寞、忧郁多疑、烦躁易怒、失落等心理状态。老年人的养 生保健应从心理调摄、饮食调养、起居调摄、运动保健等多方面进行。
健指导,建议定期进
行中医复检。
(五)对所有老年居民告 日常的心理调摄、饮食
②体育康复法: 八段锦的双手托天理三焦和左右开弓似射雕 太极拳、五禽戏均可使腰腿的筋骨得到缓和而充分的
活动。体力较差者可练简化太极拳,如体力条件较好可练 四十八式太极拳、五禽戏。 ③药物外敷法:
可用伸筋草、川断煎汤,取汁用毛巾在腰部湿敷,每 次20分钟,每日两次。
如有腰痛以酸软为主,喜按喜揉,劳动后加重者,可 用肉桂、生姜炒至热后以绢包裹熨痛处,冷后再炒热敷。
对捏,以中等力量和速度按压40次, 达到使耳廓轻度发热、发痛。 每日自行按压3-5次,每次3-5分钟。两耳穴交替贴压,3-5天一 换,10天为1个疗程。
5
(三)推拿保健 采用摩擦腰肾法:以两手平掌的鱼际、掌根,或
两手虚拳的拳眼,拳背着力,同时做上下左右摩擦两 侧腰骶部。每次15分钟,每天2次,10天1疗程。做坐 式八段锦的“闭气搓手热,背后摩精门,左右辘轳转, 两脚放舒伸。翻掌向上托,弯腰攀足频”。 (四)运动保健
没膝,水温以40℃为宜,每次30-45分钟,以全身微微出汗为佳, 日1-2次。 疗程:30天为一疗程。 注意:患严重心力衰竭、心肌梗死、有出血风险、皮肤破损或皮肤感染
者不宜足浴,饭前、饭后30分钟不宜进行足浴。
11
腰腿痛
健忘
老年人
失眠
常见病证
耳鸣
便秘
尿频
12
老年人常用的养生保健方法
人到老年,机体的器官组织形态和功能都发生了退行性变化,脏腑气血生 理机能自然衰退,阴阳失衡;同时社会角色和地位的改变,带来心理上的变 化,易产生孤独寂寞、忧郁多疑、烦躁易怒、失落等心理状态。老年人的养 生保健应从心理调摄、饮食调养、起居调摄、运动保健等多方面进行。
健指导,建议定期进
行中医复检。
(五)对所有老年居民告 日常的心理调摄、饮食
老年人中医健康讲座课件ppt
中医体质分类
根据中医理论,人的体质可分为平和 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等多种 类型,每种体质有其独特的特征和易 患疾病。
体质辨识方法
调理方法
针对不同体质,制定个性化的调理方 案,包括饮食、运动、药物等方面, 以改善老年人的健康状况。
通过望、闻、问、切等多种方式,综 合评估老年人的体质类型,为调理提 供依据。
总结与展望
总结
回顾本次讲座的主题和重点内容,强调中医在老年健康管理中的优势和作用。
展望
介绍未来中医在老年健康管理领域的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鼓励听众积极参与 到中医健康管理中来。
THANKS
谢谢
冬季寒冷,阴气旺盛,应注重养肾,保持 室内温暖,多食用温热性的食物,如羊肉 、狗肉等。
饮食养生法
合理搭配
饮食应多样化,合理搭 配谷物、蔬菜、水果、 蛋白质等营养素,保证
营养均衡。
控制食量
老年人消化功能较弱, 应适量进食,避免过饱
过饥。
清淡为主
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少 油少盐少糖,避免过度
刺激和油腻食物。
01
02
03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可以 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 ,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 预防疾病的发生。
早期发现
通过体检,可以及早发现 一些不易察觉的疾病征兆 ,如肿瘤、心血管疾病等 ,从而提高治愈率。
评估健康状况
体检结果可以全面反映老 年人的身体状况,为制定 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提 供依据。
中医体质辨识与调理
中医养生的日常保健方法
饮食调理
根据老年人的体质和健康状况,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保证营养均衡 ,避免过度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运动养生
选择适合老年人的运动方式,如太极拳、八段锦等,以增强体质,提 高免疫力。
老年人体质的中医保健方法PPT
6 老年人体质的中医保健方法—湿热质 7 老年人体质的中医保健方法—血瘀质 8 老年人体质的中医保健方法—气郁质 9 老年人体质的中医保健方法—特禀质
老年人体质的中医保健方 法—平和质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EALTH CARE METHOD OF OLD PEOPL E'S PHYSIQUE - PEACE QUALITY
老年人体质的中医保健方法—阴虚质
① 蜂蜜银耳蒸百合:百合120g,蜂蜜30g,银耳30g。将百合、蜂蜜、银耳拌和均 匀,蒸令熟软。具有养阴生津润燥的功效,适合阴虚体质常感咽干口燥、皮肤干燥 者食用。糖尿病患者不宜使用本方。
参 考 食 疗 方
② 莲子百合煲瘦肉:莲子(去芯)20g,百合20g,猪瘦肉100g。用莲子(去芯)、 百合、猪瘦肉,加水适量同煲,肉熟烂后用盐调味食用。具有养阴清热、益气安神 功效,适合阴虚体质常感虚烦失眠多梦者食用 。
季节饮食调养
1
春 宜多食蔬菜,如菠菜、芹菜、春笋、荠菜等。
2
夏 宜多食新鲜水果,如西瓜、番茄、菠萝等,其他清凉生津食品,如金银花、菊花、鲜芦根、绿豆、冬 瓜、苦瓜、黄瓜、生菜、豆芽等均可酌情食用,以清热祛暑。
3
长夏 宜选用茯苓、藿香、山药、莲子、薏苡仁、扁豆、丝瓜等利湿健脾之品,不宜进食滋腻碍胃的食物。
老年人体质的中医保健方法—平和质
情志调摄
宜保持稳定乐观的心态,不可过度劳神。 宜欣赏节奏明快的音乐,如笛子曲《喜相逢》等。
饮食调养
宜选用性平偏温、健脾益气的食物,如大米、小米、南瓜、胡萝卜、山药、大枣、香菇、莲子、 白扁豆、黄豆、豆腐、鸡肉、鸡蛋、鹌鹑(蛋)、牛肉等。尽量少吃或不吃空心菜、槟榔、生萝 卜等耗气的食物。不宜多食生冷苦寒、辛辣燥热的食物。宜选用性平偏温、健脾益气的食物,如 大米、小米、南瓜、胡萝卜、山药、大枣、香菇、莲子、白扁豆、黄豆、豆腐、鸡肉、鸡蛋、鹌 鹑(蛋)、牛肉等。尽量少吃或不吃空心菜、槟榔、生萝卜等耗气的食物。不宜多食生冷苦寒、 辛辣燥热的食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期) 老年人中医药保健知识
1
• 人进入老年时期,天癸不足,体质自然有所变化。如 《养老奉亲书·戒忌保护》认为高龄老人气血渐衰,真 阳气少,“精血耗竭,神气浮弱”,因而老人疾病常 具有同病多发的特点,也就是说在同一病人身上往往 出现多种病理变化。例如饮食所伤,除脾胃首当其冲 外,还会涉及肝、肾,以致气血、筋骨怯弱难支。因 此,老年病辨证多虚,但又不完全是虚。有时也有虚 中挟实,正虚邪实,甚至还有正不虚而邪实的。
14
此时应根据自己的工作及新的生活 环境的特点,给自己制定有意义的作息 时间表,进行一些社会调查咨询、写回 忆录、学点书法等,使之脱离寂寞单调 感。
15
三、起居调理养生,四时有序 1、四季养生 【黄帝内经· 素问· 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 篇提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 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髮缓 形,以使志生,生而匆杀,予而勿夺,赏 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 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2
其次,老年人许多征象是老,不是病,如老年人 行动迟缓,思维减退,耳不聪,目不明,饮食不香, 眠差多梦等现象,这只能说是老的状态,不能说是病, 但整个机体和脏腑器官,气血阴阳都有不同程度的病 理改变,又不能单纯认为是老,所以说又是病。著名 老中医蒲辅周曾说:‚我现在无论是精神、体力都不 如健康人,但这是‘老’不是病,不要随便治疗,不 过我像一栋旧房子,经不起风雨,易于崩溃。‛这就 说明老年人容易生病,不高度重视,及时救治,往往 带来极坏的后果。还有老年人疾病临床上表现很不典 型,往往症状轻而病情重,以肺炎为例,老年人患病 时往往无高烧甚至不发烧,咳嗽不明显,吐痰也少, 白血球计数也可能不高,只表现为嗜睡,疲乏无力, 食欲减退等,作ⅹ线检查即可发现有病变。 3
13
总之,不良情绪不仅可诱发多种疾病, 还可使病情日益恶化,最终导致身亡。因 此,老年人在患病期间遇事更要随时注意 克制自已的情感,从心理上保持一个相对 平衡状态,自觉控制自已的情绪,坦然地 应付各种意外事件,谨慎地应付重大事件, 冷静地从正反两方面去考虑、分析、判断 每一件事;力争做到遇喜不狂,遇悲节哀, 遇有气愤之事不暴怒,遇上不顺利的逆境 不绝望。要求老年人能宽容、体谅,能自 我安慰、自我调节在任何环境下都能保持 乐观情绪,避免种种烦恼。
7
2、饮食有节 “节”是节制、节律,饮食质和量太过 或不足,饮食无定时,均可谓之不节。老 年人肠胃功能减弱,饮食一定要有节制, 适时适量,饥饱适中。切忌暴饮暴食或节 制过度。他主张老年人的饮食种类与调配 上要合理,认为《黄帝内经》中“五谷为 养,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就是说主食、 肉类、蔬菜都能养人,有益身体,饮食要 多样化,以清淡可口、易于消化、营养丰 富的饮食为宜。对生冷、辛燥之品,应少 食。
9
恐则精却,却则上焦闭,闭则气还, 还则下焦胀,故气不行矣。寒则腠理 闭,气不行,故气收矣。炅则腠理开, 荣卫通,汗大泄,故气泄。惊则心无 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 矣。劳则喘息汗出,外内皆越,故气 耗矣。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 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
10
精神养生是指通过怡养心神,调摄情 志、调剂生活等方法,从而达到保养身 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 目的。精神养生是重要的养生方法之一, 特别是老年人具有易伤“七情(喜、怒、 忧、思、悲、恐、惊)”的生理特点, 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及机体内部衰老 变化的影响而发生各种情志变化,这对 老年人的健康长寿是非常不利的。因此, 精神养生在老年人来说尤为重要。
11
目前我国老年人实行离退休制度。老 年人退休、离休后,生活地位和环境发生 了变化,再加上疾病缠身,在情绪上产生 一些波动,引起一些心理变化。在行为上 表现烦躁易怒,爱发牢骚,或精神萎靡, 情绪低落,悲观失望,寝食不安;或孤独, 多疑,忧郁,自卑等。
12
这些不良刺激,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它会 引起组织、器官在生理功能上出现一系列 的变化。它可诱发内分泌功能失调,降低 免疫能力,为肿瘤的发生提供了内在的条 件。如乳腺的发生就与消极情绪有关。长 期的消极情绪又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一个 重要原因。人的心情越是压抑,越容易死 于心脏病。实验研究证明,人在愤怒、恐 惧、持续紧张的情绪状态下,血压明显升 高。故经常发怒的人最易患高血压病和冠 心病等。
8
二、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黄帝内经 素问举痛论篇第三十九】“帝 曰:善。余知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 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 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 则气结,九气不同,何病之生?岐伯曰: 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故气上矣。 喜则气和志达,荣卫通利,故气缓矣。悲 则心系急,肺布叶举,而上焦不通,荣卫 不散,热气在中,故气消矣。
一、饮食养生 中医学认为饮食水谷是人体气血生 化的源泉,是供给人体营养物质的根 本途径。饮食的正常消化和吸收是维 持人体生长发育,完成各种生理功能、 保证生命延续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人 体进入老年期后,其对食物的消化、 吸收功能减退。因此如果不注意饮食, 往往被饮食所伤而危害健康。
4
1、科学饮食 老年人大多肾衰胃虚,由于肾气虚弱,老 年人的牙齿易松动无力,甚至脱落。此外, “肾者,胃之关也”,肾气虚弱可使胃肠 蠕动减缓,消化能力减弱,在饮食上以松 软为好,少吃或不吃油炸、火烤类坚硬食 品。在食物烹调上,以蒸、炖、烩为主, 有助消化吸收。
5
医学家认为,老年人以食粥养生最佳, 尤其是早餐食粥有利养胃。这是因为 胃经过一夜蠕动后存食基本排除处于 空腹状态,故而饮用稀粥最为适宜。 古代老年人在都喜欢软食,并在饮食 中掺以一定的药物,称为软食剂,常 见的软食剂有粥、馄饨等。反之,煎 饼等硬食之物,老年人不宜多吃。
6
老年人多属虚寒之体,因此老年人 宜温忌寒,颇有道理。在深秋和冬季, 老年人可在医生指导下,选择食用具有 滋补作用的食品与药膳等,以利保养元 气。在热天,则要少食生冷食品,尤其 是冷饮,不可过度食用,以防损伤脾胃, 引发消化不良、腹痛、腹等病症。此外, 中医认为阳虚、寒证疾病应禁忌生物,这对老年人养生亦有 裨益。
1
• 人进入老年时期,天癸不足,体质自然有所变化。如 《养老奉亲书·戒忌保护》认为高龄老人气血渐衰,真 阳气少,“精血耗竭,神气浮弱”,因而老人疾病常 具有同病多发的特点,也就是说在同一病人身上往往 出现多种病理变化。例如饮食所伤,除脾胃首当其冲 外,还会涉及肝、肾,以致气血、筋骨怯弱难支。因 此,老年病辨证多虚,但又不完全是虚。有时也有虚 中挟实,正虚邪实,甚至还有正不虚而邪实的。
14
此时应根据自己的工作及新的生活 环境的特点,给自己制定有意义的作息 时间表,进行一些社会调查咨询、写回 忆录、学点书法等,使之脱离寂寞单调 感。
15
三、起居调理养生,四时有序 1、四季养生 【黄帝内经· 素问· 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 篇提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 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髮缓 形,以使志生,生而匆杀,予而勿夺,赏 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 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2
其次,老年人许多征象是老,不是病,如老年人 行动迟缓,思维减退,耳不聪,目不明,饮食不香, 眠差多梦等现象,这只能说是老的状态,不能说是病, 但整个机体和脏腑器官,气血阴阳都有不同程度的病 理改变,又不能单纯认为是老,所以说又是病。著名 老中医蒲辅周曾说:‚我现在无论是精神、体力都不 如健康人,但这是‘老’不是病,不要随便治疗,不 过我像一栋旧房子,经不起风雨,易于崩溃。‛这就 说明老年人容易生病,不高度重视,及时救治,往往 带来极坏的后果。还有老年人疾病临床上表现很不典 型,往往症状轻而病情重,以肺炎为例,老年人患病 时往往无高烧甚至不发烧,咳嗽不明显,吐痰也少, 白血球计数也可能不高,只表现为嗜睡,疲乏无力, 食欲减退等,作ⅹ线检查即可发现有病变。 3
13
总之,不良情绪不仅可诱发多种疾病, 还可使病情日益恶化,最终导致身亡。因 此,老年人在患病期间遇事更要随时注意 克制自已的情感,从心理上保持一个相对 平衡状态,自觉控制自已的情绪,坦然地 应付各种意外事件,谨慎地应付重大事件, 冷静地从正反两方面去考虑、分析、判断 每一件事;力争做到遇喜不狂,遇悲节哀, 遇有气愤之事不暴怒,遇上不顺利的逆境 不绝望。要求老年人能宽容、体谅,能自 我安慰、自我调节在任何环境下都能保持 乐观情绪,避免种种烦恼。
7
2、饮食有节 “节”是节制、节律,饮食质和量太过 或不足,饮食无定时,均可谓之不节。老 年人肠胃功能减弱,饮食一定要有节制, 适时适量,饥饱适中。切忌暴饮暴食或节 制过度。他主张老年人的饮食种类与调配 上要合理,认为《黄帝内经》中“五谷为 养,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就是说主食、 肉类、蔬菜都能养人,有益身体,饮食要 多样化,以清淡可口、易于消化、营养丰 富的饮食为宜。对生冷、辛燥之品,应少 食。
9
恐则精却,却则上焦闭,闭则气还, 还则下焦胀,故气不行矣。寒则腠理 闭,气不行,故气收矣。炅则腠理开, 荣卫通,汗大泄,故气泄。惊则心无 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 矣。劳则喘息汗出,外内皆越,故气 耗矣。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 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
10
精神养生是指通过怡养心神,调摄情 志、调剂生活等方法,从而达到保养身 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 目的。精神养生是重要的养生方法之一, 特别是老年人具有易伤“七情(喜、怒、 忧、思、悲、恐、惊)”的生理特点, 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及机体内部衰老 变化的影响而发生各种情志变化,这对 老年人的健康长寿是非常不利的。因此, 精神养生在老年人来说尤为重要。
11
目前我国老年人实行离退休制度。老 年人退休、离休后,生活地位和环境发生 了变化,再加上疾病缠身,在情绪上产生 一些波动,引起一些心理变化。在行为上 表现烦躁易怒,爱发牢骚,或精神萎靡, 情绪低落,悲观失望,寝食不安;或孤独, 多疑,忧郁,自卑等。
12
这些不良刺激,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它会 引起组织、器官在生理功能上出现一系列 的变化。它可诱发内分泌功能失调,降低 免疫能力,为肿瘤的发生提供了内在的条 件。如乳腺的发生就与消极情绪有关。长 期的消极情绪又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一个 重要原因。人的心情越是压抑,越容易死 于心脏病。实验研究证明,人在愤怒、恐 惧、持续紧张的情绪状态下,血压明显升 高。故经常发怒的人最易患高血压病和冠 心病等。
8
二、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黄帝内经 素问举痛论篇第三十九】“帝 曰:善。余知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 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 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 则气结,九气不同,何病之生?岐伯曰: 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故气上矣。 喜则气和志达,荣卫通利,故气缓矣。悲 则心系急,肺布叶举,而上焦不通,荣卫 不散,热气在中,故气消矣。
一、饮食养生 中医学认为饮食水谷是人体气血生 化的源泉,是供给人体营养物质的根 本途径。饮食的正常消化和吸收是维 持人体生长发育,完成各种生理功能、 保证生命延续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人 体进入老年期后,其对食物的消化、 吸收功能减退。因此如果不注意饮食, 往往被饮食所伤而危害健康。
4
1、科学饮食 老年人大多肾衰胃虚,由于肾气虚弱,老 年人的牙齿易松动无力,甚至脱落。此外, “肾者,胃之关也”,肾气虚弱可使胃肠 蠕动减缓,消化能力减弱,在饮食上以松 软为好,少吃或不吃油炸、火烤类坚硬食 品。在食物烹调上,以蒸、炖、烩为主, 有助消化吸收。
5
医学家认为,老年人以食粥养生最佳, 尤其是早餐食粥有利养胃。这是因为 胃经过一夜蠕动后存食基本排除处于 空腹状态,故而饮用稀粥最为适宜。 古代老年人在都喜欢软食,并在饮食 中掺以一定的药物,称为软食剂,常 见的软食剂有粥、馄饨等。反之,煎 饼等硬食之物,老年人不宜多吃。
6
老年人多属虚寒之体,因此老年人 宜温忌寒,颇有道理。在深秋和冬季, 老年人可在医生指导下,选择食用具有 滋补作用的食品与药膳等,以利保养元 气。在热天,则要少食生冷食品,尤其 是冷饮,不可过度食用,以防损伤脾胃, 引发消化不良、腹痛、腹等病症。此外, 中医认为阳虚、寒证疾病应禁忌生物,这对老年人养生亦有 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