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和纠正幼儿园数学教育“小学化”的行动研究

合集下载

防止和纠正幼儿园“小学化”现象关键要解决好幼小衔接问题

防止和纠正幼儿园“小学化”现象关键要解决好幼小衔接问题

防止和纠正幼儿园“小学化”现象关键要解决好幼小衔接问题安徽宁国市高维公全国政协常委、江西省政协副主席刘晓庄日前表示,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是终身教育的起点,在素质教育战略中具有奠基性地位。

刘晓庄建议,要加强幼儿课程管理,遵循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充分尊重幼儿个体差异,保护幼儿好奇心和求知欲,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

幼儿园“小学化”是把小学一年级的学习内容提前给孩子学习,而这些内容明显高于幼儿认知、思维发展的水平。

有的幼儿园之所以这么做,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一,有的幼儿园为了吸引生源,应家长要求,走幼儿教育小学化之路。

很多家长认为,参加“幼儿小学化”幼儿园的孩子在进入一年级后能听懂跟上学习并领先同伴,没有参加过“幼儿小学化”的孩子会跟不上,学习吃力。

其二,现行幼儿园由乡镇中心小学代管,有的管理者对幼儿教育指导思想偏颇,对幼儿教育特点认知不足。

在管理过程中默许了幼儿教育小学化,对幼儿进行数学、拼音、外语等原本为小学教学内容的教育,致使幼儿教育背离了重在开发幼儿智力和知识启蒙的教育初衷,影响了幼儿的健康发展和成长。

其三,很多一年级教师反映,现行一年级教材难度太大,如语文内容过多,识字写字阅读量均超过以往教材。

孩子从幼儿园进入一年级学习,没有“幼小衔接”,其学习习惯、适应能力都无法小学课堂衔接,致使很长一段时间教师连组织教学都感到困难。

上述原因使得一些家长在幼儿园大班时会把孩子弄到“幼儿小学化”班级中学习或要求幼儿园将幼儿大班教育改为幼小衔接班。

从而偏离了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教学原则,对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形成了难度。

因此,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笔者兹以为,科学解决幼小衔接问题是防止和纠正幼儿园“小学化”现象的关键。

一是要厘清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指导思想上的差异,明确幼小衔接重在小。

学校管理层要认识到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中的启蒙教育阶段,它的任务是为幼儿未来的小学学习奠定知识和智力的基础。

幼儿园“防止小学化倾向”实施方案

幼儿园“防止小学化倾向”实施方案

幼儿园“防止小学化倾向”实施方案一、引言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近年来,一些幼儿园存在“小学化倾向”,提前教授小学课程内容,这种做法违背了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不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和地方关于学前教育的政策法规,切实防止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二、实施目标1、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保障幼儿健康快乐成长。

2、规范幼儿园教育教学行为,杜绝“小学化”教育内容和方式。

3、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提升幼儿园科学保教水平。

三、实施原则1、科学性原则以科学的幼儿教育理念为指导,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科学安排和组织幼儿一日活动。

2、规范性原则严格按照国家和地方有关学前教育的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办园,规范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3、趣味性原则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

4、家园共育原则加强家园沟通与合作,引导家长树立科学的育儿观念,共同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四、实施措施(一)加强教师培训1、定期组织教师学习国家和地方有关学前教育的政策法规,明确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危害和禁止性要求,增强教师依法依规办园的意识。

2、开展幼儿教育专业知识培训,帮助教师掌握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幼儿教育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

3、组织教师观摩优秀的幼儿教育活动,学习先进的教育经验和教学方法,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二)规范课程设置1、严格按照《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要求,设置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大领域的课程内容,确保课程的全面性和科学性。

2、合理安排幼儿一日活动,保证幼儿每天有足够的户外活动时间、游戏时间和自主探索时间,避免过度安排集体教学活动。

3、严禁开设超越幼儿身心发展阶段的课程,如拼音、识字、算术等小学课程内容。

防止幼儿园小学化倾向活动总结(五篇范例)

防止幼儿园小学化倾向活动总结(五篇范例)

防止幼儿园小学化倾向活动总结(五篇范例)第一篇:防止幼儿园小学化倾向活动总结防止幼儿园小学化倾向活动总结对于幼儿园小学化现象,许多专家、学者从理论高度深入剖析其成因与防止策略,我园始终坚持以素质教育为基础,采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寓教于游戏之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学习《纲要》,落实《纲要》,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要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寓游戏于生活及各项活动之中。

”我区学前教育在发展过程中,遵循《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工作规程》,以《纲要》精神为指引,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幼儿学习特点,努力促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

1、依据幼儿发展规律,合理安排一日活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安排内容丰富,设置科学,保教并重。

兼顾知识性和趣味性的统一,将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有机结合,注意动、静交替,室内、室外活动的交替,集体活动和分散活动的交替,给予幼儿充分自主、自由的空间与时间,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支持幼儿的探究与发现,寓教育于一日生活中。

2、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在游戏中促进幼儿发展实践中,我们指导教师充分认识游戏的重要性,关注幼儿的兴趣与需要,为幼儿的游戏提供支持,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使幼儿在游戏中获得情感、态度、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

在游戏中培养良好习惯。

幼儿时期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的培养,对于人的一生是至关重要的。

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在饮食、起居等活动中逐渐养成的,文明礼貌习惯是在待人接物、外出活动过程中培养的,爱劳动的习惯是在自我服务和为他人服务的过程中培育的。

老师们善于抓住一日生活中的各个环节对幼儿进行教育、指点,如在生活活动中,通过观看图片、讲故事,使幼儿明白饭前便后要洗手,咳嗽、打喷嚏时用手或手臂遮挡,避免细菌散播等;在日常活动中,老师引导幼儿将自己脱下的外套折叠整齐,并按一定的摆放方法放在箱子里;午睡起床,引导幼儿折叠自己的小被子,使幼儿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良好习惯等。

杜绝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有效措施与实践

杜绝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有效措施与实践

杜绝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有效措施与实践近年来,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在我国越来越严重。

幼儿园里的孩子们不再无忧无虑地玩耍,而是开始学习小学的课程内容,面临着巨大的学业压力。

这种现象不仅影响了孩子们的身心健康,还违背了幼儿教育的初衷。

为了杜绝幼儿教育小学化,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和实践。

加强政策监管是杜绝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关键。

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对幼儿园的审批和监管,确保幼儿园的教学内容符合幼儿教育的发展规律。

对于那些提前教授小学课程内容的幼儿园,政府部门应该及时予以制止,并对其进行相应的处罚。

同时,政府部门还应该加强对幼儿园师资力量的培养和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教育理念。

家长的选择和引导也是杜绝幼儿教育小学化的重要一环。

家长应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明白幼儿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孩子们的综合素质,而不是追求学业成绩。

家长应该鼓励孩子们参与各种户外活动和社会实践,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和自主学习能力。

同时,家长还应该加强与幼儿园的沟通,了解孩子们的学习情况和需求,共同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

幼儿园自身的改革和探索也是杜绝幼儿教育小学化的重要途径。

幼儿园应该回归幼儿教育的本质,注重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和个性发展。

幼儿园可以适当增加户外活动和游戏时间,让孩子们有更多的时间自由玩耍和探索。

同时,幼儿园还可以通过举办各种主题活动和亲子活动,增强孩子们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幼儿园还可以与小学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了解小学教育的要求和特点,从而更好地适应孩子们的发展需求。

杜绝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有效措施与实践,离不开对幼儿园教学内容的严格把控。

幼儿园应当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以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为主,而非单纯地灌输知识。

政府部门要加强对幼儿园教学内容的监管,确保教学活动贴合幼儿的实际需求。

另一方面,幼儿园教师队伍的素质也是关键。

幼儿园应当引进和培养一批专业素质高、教育理念先进的教师,让他们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

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实施方案范文(四篇)

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实施方案范文(四篇)

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实施方案范文根据教育部颁发《教育部关于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____》精神,我们高度重视这项工作的落实,进行了认真的学习和宣传,并梳理和自查保教工作行为,为了更好的规范办园行为,切实提高保教工作质量,特制定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教育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全面规范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纠正“小学化”教育现象,以此为契机,推动我园办园的水平和保教工作质量得到显著的提升。

组织教师学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幼儿园工作规程》、《___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吉林省学前教育条例》,文件精神,积极参加教师试卷问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切实实施符合幼儿发展的学前教育。

二、成立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领导小组组长:于杰副组长:王海云成员:李宇春于双邓菲张海春三、实施的目标坚持科学保教的办园方向,全面规范办园行为和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纠正“小学化”教育倾向,标本兼治,自查自纠,实现优质优教,保障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

四、实施的内容(一)加强学习宣传,统一思想认识组织全园教职工认真学习上级文件精神,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并向家长大力宣传,通过家长会、家园联系栏,家园直通车网站等多种形式,引领家长转变教育观念,争取家长的支持,家园共同抵制“小学化”教育倾向,要做到统一思想,明确要求,采取措施,提高认识。

(二)加强管理,规范保教工作我们要充分认识幼儿园“小学化”现象带来的负面影响和危害性,自上而下针对我园在保教工作中的实际情况查找“小学化“现象痕迹,并制定改进的措施,跟进管理,加大对班级保教工作考核的力度,严格按照《幼儿园一日活动规范》的要求,遵循《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的幼儿教育目标和教育原则,科学制定保教工作计划,合理安排和组织幼儿一日活动,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灵活运用集体、小组和个别活动等多种形式,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三)坚持正面引导,整改落到实处坚定贯彻落实教育部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____要求,坚持对每一个教师进行正面引导,杜绝开展“小学化”教育的内容和方式,绝不提前教授小学教育知识,不做强化幼儿训练的事情,在一日活动中不渗透与幼儿园五大领域无关的课程等违规行为在我园发生,要积极创设适应幼儿健康发展的教育环境,创设多种区域活动的空间和场地,配备丰富的教玩具、游戏材料、幼儿读物,为幼儿自主游戏和学习提供良好的机会和条件。

幼儿园防止小学化倾向实施方案

幼儿园防止小学化倾向实施方案

幼儿园防止小学化倾向实施方案随着社会的发展,幼儿园教育越来越受到家长和社会的关注。

然而,近年来,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日益严重,这不仅违背了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还可能对幼儿的未来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为了防止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至关重要。

一、明确幼儿园教育目标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幼儿的全面发展,包括身体、智力、情感、社会性等方面。

因此,幼儿园教育应注重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创造力和想象力等,而不是仅仅注重知识的传授。

二、科学设置课程内容幼儿园课程应注重幼儿的兴趣和需求,以游戏为主要活动形式,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同时,课程内容应涵盖语言、科学、社会、健康、艺术等多个领域,注重幼儿的全面发展。

三、注重幼儿的个体差异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幼儿园教育应注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教师应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进度和兴趣,为幼儿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使每个幼儿都能在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成长。

四、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幼儿园应创设一个安全、舒适、有趣的教育环境,为幼儿提供充足的游戏和学习材料,激发幼儿的探索精神和好奇心。

同时,幼儿园应注重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如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尊重他人等。

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资源,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防止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关键。

幼儿园应加强教师的专业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

同时,幼儿园应注重教师的心理健康,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支持。

六、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家长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合作伙伴,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共同促进幼儿的发展。

幼儿园应定期举办家长座谈会、家长开放日等活动,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共同关注幼儿的成长。

七、建立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幼儿园应建立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对幼儿的发展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不仅关注幼儿的知识掌握程度,更注重幼儿的思维能力、创造力和情感发展。

幼儿园教育防止小学化的有效策略与实践

幼儿园教育防止小学化的有效策略与实践

幼儿园教育防止小学化的有效策略与实践近年来,随着教育竞争的加剧,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日益严重。

为了让孩子在起跑线上占据优势,很多家长和幼儿园把教育重点放在了知识传授上,忽略了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

本文将从实际工作经验出发,探讨防止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有效策略与实践。

一、坚持以幼儿为本,关注幼儿身心发展需求1.了解幼儿身心发展规律。

幼儿教育工作者要深入研究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关注幼儿在不同年龄阶段的生理、心理特点,为幼儿提供符合其成长需求的教育。

2.制定合理的教育目标。

根据幼儿身心发展需求,制定具体、明确、可操作的教育目标,让教育内容与幼儿实际需求相匹配。

3.创设适宜的教育环境。

为幼儿创造一个安全、舒适、充满趣味的教育环境,让幼儿在愉悦的氛围中自然地学习和成长。

二、注重幼儿教育的生活化1.将生活融入教育。

将生活场景、生活经验与教育内容相结合,让幼儿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自然地获取知识。

2.培养幼儿的生活能力。

教育幼儿学会生活,如独立进餐、整理物品、遵守规则等,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三、倡导游戏化教育1.创设游戏化教育环境。

充分利用幼儿园空间,设置多样化的游戏区域,让幼儿在游戏中自然地学习和成长。

2.开展丰富多样的游戏活动。

根据幼儿兴趣和需求,设计丰富多样的游戏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掌握知识、技能。

3.引导幼儿主动参与游戏。

鼓励幼儿在游戏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幼儿的自主性和合作精神。

四、强化师资培训1.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加强对幼儿教师的专业培训,提高教师对幼儿教育规律的认识,提升教育水平。

2.更新教育观念。

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认识到幼儿教育的本质,关注幼儿身心发展。

3.加强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

鼓励教师相互学习、交流经验,共同探讨教育方法,提高教育质量。

五、家园共育,共同防止小学化1.加强家园沟通。

幼儿园要与家长保持密切沟通,让家长了解幼儿教育规律,共同关注幼儿成长。

2.培养家长正确的教育观念。

防止小学化的教研活动(3篇)

防止小学化的教研活动(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近年来,随着幼儿园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一些幼儿园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出现了小学化倾向,这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

为了贯彻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本教研活动旨在探讨如何有效防止小学化倾向,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小学化倾向的认识,明确防止小学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 深入探讨幼儿园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3. 增强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提高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4. 促进幼儿园教育环境的优化,为幼儿营造一个健康、快乐、充满探索精神的成长环境。

三、活动时间2023年X月X日(星期X)上午9:00-12:00四、活动地点XX幼儿园多功能厅五、活动参与人员1. 幼儿园园长2. 全体教师3. 邀请相关教育专家或优秀教师进行专题讲座六、活动流程(一)开场致辞(9:00-9:10)1. 幼儿园园长致辞,介绍本次活动目的和意义。

2. 强调防止小学化倾向的重要性,对教师提出期望。

(二)专题讲座(9:10-10:10)1. 邀请教育专家进行《如何防止幼儿园教育小学化》专题讲座。

- 讲座内容:a.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现象及危害。

b.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原因分析。

c. 如何科学设置幼儿园课程,避免小学化倾向。

d. 如何运用游戏化、情境化教学,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三)分组讨论(10:10-11:10)1. 将教师分成若干小组,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a. 你认为幼儿园教育中存在哪些小学化倾向?b. 如何在实际教学中避免小学化倾向?c. 如何根据幼儿年龄特点,设计富有教育意义的课程活动?2. 每组选派代表进行总结发言。

(四)经验分享(11:10-11:40)1. 邀请优秀教师分享防止小学化倾向的教育教学经验。

2. 其他教师进行点评和交流。

(五)总结与展望(11:40-12:00)1. 幼儿园园长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肯定教师们的积极参与和取得的成果。

园本教研活动防止小学化(3篇)

园本教研活动防止小学化(3篇)

第1篇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幼儿园教育逐渐从“小学化”的倾向中解脱出来,更加注重幼儿的全面发展。

然而,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仍有部分幼儿园存在小学化的现象,这不仅影响了幼儿的身心健康,也违背了幼儿教育的本质。

为了有效防止园本教研活动中的小学化倾向,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明确园本教研活动的目标园本教研活动的目标应以幼儿的全面发展为核心,关注幼儿在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培养。

具体目标如下:1. 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 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3. 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品质,增强幼儿的社会责任感。

4. 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幼儿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二、优化教研活动内容1. 关注幼儿兴趣,尊重幼儿个性园本教研活动的内容应贴近幼儿生活,关注幼儿的兴趣和需求,尊重幼儿的个性差异。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2. 重视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园本教研活动应注重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如整理床铺、穿衣、洗手等。

通过实际操作,让幼儿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提高幼儿的生活质量。

3. 强化幼儿道德品质教育园本教研活动应注重幼儿道德品质的培养,通过故事、游戏、讨论等形式,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品质。

4. 培养幼儿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园本教研活动应注重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开展科学实验、手工制作、户外探索等活动,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

三、创新教研活动形式1. 互动式教研园本教研活动应采用互动式教研,让教师与幼儿、教师与教师之间进行充分的交流与互动。

通过互动,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幼儿的需求,调整教学策略。

2. 多元化教研园本教研活动应采用多元化教研,结合多种教学资源,如网络、图书、视频等,丰富教研内容,提高教研效果。

3. 案例研讨园本教研活动应注重案例研讨,通过分析典型案例,总结经验教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关于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调查研究

关于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调查研究

关于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调查研究”一、调查背景幼儿园教育“小学化”是指将小学阶段的教育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标准等提前应用于幼儿园教育过程中。

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幼儿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一现象,我们针对幼儿园教师、家长和幼儿进行了调查。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访谈和观察法,共收集到有效问卷300份,访谈对象包括100名幼儿园教师、100名家长和100名幼儿。

三、调查结果1.幼儿园教师方面(1)对“小学化”现象的认识调查结果显示,70%的教师认为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较为严重,20%的教师认为现象存在但不是很严重,仅有10%的教师认为不存在“小学化”现象。

(2)教学方法80%的教师表示在教学中会涉及到小学阶段的内容,如拼音、算术等。

其中,60%的教师认为这是为了让孩子提前适应小学教育,20%的教师认为这是家长的要求,仅有20%的教师认为这不是幼儿园教育的重点。

2.家长方面(1)对“小学化”现象的认识调查结果显示,60%的家长认为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严重,30%的家长认为现象存在但不是很严重,仅有10%的家长认为不存在“小学化”现象。

(2)教育期望90%的家长希望孩子在幼儿园能够提前学到小学阶段的知识,以便孩子在上小学时能够更好地适应。

仅有10%的家长认为幼儿园应以培养孩子的兴趣、习惯和性格为主。

3.幼儿方面(1)学习压力调查结果显示,60%的幼儿表示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了压力,其中40%的幼儿认为压力来自家长,20%的幼儿认为压力来自教师。

(2)兴趣与喜好调查结果显示,70%的幼儿表示喜欢幼儿园的生活,但30%的幼儿表示对学习内容不太感兴趣。

四、调查分析1.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的原因(1)家长过度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期望孩子在幼儿园阶段就能够掌握小学阶段的知识。

(2)部分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需求,提前开设小学课程,导致教育内容“小学化”。

(3)教师对“小学化”现象的认识不足,盲目追求教学质量,忽视幼儿的兴趣和需求。

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方案

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方案

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方案”一、背景分析近年来,幼儿园“小学化”现象日益严重,表现为过早教授小学课程内容、过度强调知识技能培养,忽视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兴趣培养。

这种现象导致幼儿教育偏离了原本的轨道,对幼儿的全面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为了纠正这一现象,特制定本专项治理方案。

二、治理目标1.纠正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确保幼儿教育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

2.强化幼儿园教育内涵,提高幼儿教育质量。

3.建立健全幼儿园教育管理体系,规范幼儿园办学行为。

三、具体措施1.加强师资培训(1)组织全体教职工学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高教师对幼儿教育规律的认识。

(2)定期开展教师业务培训,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3)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2.优化课程设置(1)严格按照《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合理设置课程内容。

(2)注重幼儿兴趣培养,引导幼儿在游戏和活动中自然学习。

(3)减少小学课程内容,避免过早传授小学知识。

3.改进教学方法(1)采用启发式、探究式教学方法,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2)注重幼儿实践操作,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尊重幼儿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4.加强家园合作(1)定期开展家长座谈会,提高家长对幼儿教育的认识。

(2)加强家长学校建设,提高家长教育素质。

(3)建立家园沟通渠道,共同关注幼儿成长。

5.规范幼儿园办学行为(1)严格执行幼儿园招生政策,杜绝提前招生、提前入学现象。

(2)加强幼儿园内部管理,规范教育教学秩序。

(3)加强幼儿园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待遇,稳定教师队伍。

四、组织实施1.成立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导专项治理工作。

2.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五、预期成效1.幼儿园“小学化”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幼儿教育回归正轨。

2.幼儿园教育质量得到提高,幼儿身心发展得到全面发展。

3.家长和社会对幼儿园教育的满意度得到提升。

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方案介绍

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方案介绍

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方案介绍一、背景与意义近年来,随着社会对幼儿教育的日益重视,幼儿园教育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

然而,在这一过程中,部分幼儿园出现了“小学化”倾向,过早地对幼儿进行知识灌输和应试训练,忽视了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严重违背了幼儿教育的初衷。

为了纠正这一倾向,促进幼儿健康成长,教育部决定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

本次专项治理工作的意义在于:一是保障幼儿身心健康发展,遵循幼儿成长规律,避免过早承受学习压力;二是推动幼儿园教育回归本真,注重培养幼儿的兴趣爱好、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三是提升幼儿园教育质量,建立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促进幼儿园教育的规范化、专业化发展。

二、治理目标本次专项治理工作的主要目标是:1.坚决纠正幼儿园“小学化”倾向,杜绝超标教学、超前教育等不当行为。

2.建立完善的幼儿园教育监管机制,确保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有效性。

3.提升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能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打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4.加强家园共育,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育儿观念,形成家园共育的良好氛围。

三、治理措施为实现上述目标,本次专项治理工作将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政策引导与监管制定并完善相关政策法规,明确幼儿园教育的目标和要求,规范幼儿园教育行为。

同时,加强对幼儿园的监管力度,定期对幼儿园进行督导检查,对存在“小学化”倾向的幼儿园进行整改和处罚。

2.推进幼儿园课程改革以幼儿为本,注重培养幼儿的兴趣爱好和综合素质。

推动幼儿园课程与小学课程的衔接,避免重复教学和超前教育。

同时,鼓励幼儿园开展多样化的教育活动,如游戏、音乐、美术等,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3.提升教师素质与能力加强幼儿园教师的职前培训和在职教育,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能力。

同时,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和儿童观,尊重幼儿的成长规律和个性差异。

4.加强家园共育与合作建立家园共育机制,加强幼儿园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与合作。

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研究(5篇范例)

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研究(5篇范例)

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研究(5篇范例)第一篇: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研究关于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研究关于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研究[摘要]幼儿教育小学化是指幼儿教育的管理、教学模式及内容偏重于小学阶段,注重了知识的传授而没有关注幼儿的生理及心理发展。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我们发现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形式日趋严重,表现为教育内容和方式的小学化,政府、相关部门、老师及家长均有责,要克服这种倾向就必须按照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安排好幼儿园的各项教育活动。

坚持科学的教育方式,加强教育教研工作,完善防止“小学化”教育倾向的有关制度。

[关键词]幼儿教育,小学化,家长,教师一、前言1.研究现状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

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

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幼儿教育“小学化”指违背学前儿童发展规律、学习规律, 在教育目标和内容上, 应在小学阶段完成的目标要求和学习内容下放和提前到幼儿园来;在学习方式上违背幼儿园以游戏、活动体验学习、密切结合生活的区域活动学习和学习领域整合的综合学习为主要特征, 采取单纯的知识技能训练和班级授课的教学组织形式;在教育价值和教育重点上片面追求知识和技能, 而忽视儿童社会性发展、情感发展、行为习惯的养成、身体发展、创造力培养和个性培养;在幼儿园活动结构上, 漠视儿童保育和教育并重的原则, 破坏儿童学习、休息、生活的均衡性,儿童身体发育得不到保证。

随着家长以及学校对幼儿教育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越来越多,幼儿园教育却走向了小学化的误区。

幼儿园预防小学化倾向工作实施方案

幼儿园预防小学化倾向工作实施方案

幼儿园预防小学化倾向工作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近年来,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和家庭环境的变化,部分幼儿在进入小学之前呈现出小学化倾向。

小学化倾向指的是幼儿在行为、学习等方面呈现出与小学生相似的特征,如功利性学习、过度强迫和焦虑等。

这种倾向不仅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也不符合幼儿阶段的特点和需求。

因此,为了提高幼儿教育的质量,必须引导幼儿园预防小学化倾向。

二、目标和原则目标:通过预防小学化倾向工作,营造良好的幼儿教育环境,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发展。

原则:1.以幼儿为中心,保障幼儿的权益和需求。

2.注重防范,及早发现和干预幼儿的小学化倾向。

3.多元化方法,通过综合措施提升幼儿的综合素质。

4.家园合作,促进家庭和幼儿园的有效沟通和合作。

5.因情施策,根据幼儿不同特点和需求采取个性化预防措施。

三、具体实施方案1.制定幼儿个性化发展计划针对每个幼儿制定个性化发展计划,明确幼儿的特点、兴趣和学习能力等,科学规划幼儿园课程和教学活动,以促使幼儿健康发展,避免小学化倾向。

2.营造富有童趣的教育环境在幼儿园内创设丰富多样、富有童趣的学习环境,设计贴合幼儿兴趣和认知发展的教具和游戏,提供丰富的课外活动,鼓励自主探索和学习,以培养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3.丰富活动内容,减少功利性学习在幼儿园的课程和活动中,注重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如音乐、舞蹈、绘画等,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同时减少对功利性学习的依赖和追求。

4.加强幼儿社交能力培养通过组织集体活动、小组合作等方式,提供幼儿与同伴交往的机会,培养幼儿的沟通、合作和分享能力,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自信心,减少焦虑和过度竞争的情绪。

5.加强对家长的宣传和教育通过家长会、家长培训等形式,向家长宣传幼儿的发展特点和幼儿园的教育理念,提供适合家庭教育的指导和建议,帮助家长正确引导幼儿的学习和生活,减少对功利性学习和竞争的期望和压力。

6.加强教师专业素养培训幼儿园教师是预防小学化倾向工作的主要实施者,需要具备相关知识和技能,通过开展专业培训和持续学习,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能力水平,加强对幼儿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及时发现和干预幼儿的小学化倾向。

幼儿园《小学化》倾向问题的分析与对策

幼儿园《小学化》倾向问题的分析与对策

幼儿园《小学化》倾向问题的分析与对策《幼儿园《小学化》倾向问题的分析与对策》这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当前,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已经是一个十分严重而且十分普遍的问题。

所谓“小学化”倾向是指幼儿园为了迎合部分家长的错误需求,提前对幼儿进行小学教育的不良倾向,有些幼儿园为了提高经济效益,纷纷办起了学前班,甚至有幼儿园在学前班使用小学教材,以迎合家长“让孩子早识字”“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错误想法,幼儿欢乐的天性被剥夺了。

“把童年还给孩子!”让幼儿在自由的空间里获得最佳的发展,必须克服“小学化倾向”。

一、“小学化”倾向的成因应试教育影响,重智育轻德、体、美、劳教育的思想依然很严重,导致从小学期就开始过于注重教学质量。

一些小学甚至举行小学一年级入学考试,题目之难,难到考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的书写辨认和二十以内的加减法。

家长错误心理但最主要的还是家长缺乏幼儿教育的科学发展观;不能以幼儿为本,不能在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对幼儿进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培养,更没有重视教育方法上的统筹兼顾,也没有以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发展为目标。

家长存在误区是有深刻原因的。

一是家长不了解幼儿教育规律,二是家长急功近利心理严重,三是家长和幼儿园沟通交流不够。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从孩子出生那一天,很多家长们就进行赛跑,学什么都想超前,孩子们在一岁内开始认字,三岁内开始学外语,不到6岁的孩子85%以上参加各种培训班,5岁不到就千方百计送去读一年级。

家长的这种心态和行为,致使有些幼儿园以读、写、算为幼儿主要活动内容,拿教珠算、汉字、拼音等小学化的东西来吸引孩子入园。

有些为了迎合家长的意愿或者进入小学考试,必须开设幼儿写字、算题等。

一些民办幼儿园,让孩子做到100以内的加减法,会写很多字,并且说,这些都是家长要求的。

一个四五岁的孩子,家长只是想让孩子写几个字、多做几道题。

办园理念问题:一些幼儿园迫于招生压力,迎合家长心愿,同时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办园理念严重落后,园内游戏器材、玩具设施十分缺乏,班额过大,师资不足,场地不足,不便于开展游戏活动。

幼儿园《防止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方案

幼儿园《防止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方案

幼儿园《防止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方案为了保障幼儿园教育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防止幼儿教育产生小学化倾向,我们制定了以下方案。

1. 建立科学的教育理念幼儿园应该坚持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关注幼儿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我们不应过早强调学术成绩,而应注重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和社交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幼儿的兴趣,通过游戏和互动的方式进行教育,使其学习变得愉悦和自主。

2. 优化教育环境幼儿园应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和活动设施,为幼儿提供有利于其身心发展的环境。

例如,设置富有创意的游戏角落、绘画和手工艺术区,鼓励幼儿进行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

此外,我们还鼓励建立自然和绿色的教育环境,开展户外活动,让幼儿亲近自然、锻炼身体。

3. 丰富多样的学习内容幼儿园不应只注重传统的学科知识传授,而应将多元化的学习内容纳入教育计划中。

鼓励儿歌、故事、音乐、美术和体育等多种形式的学习,培养幼儿的审美、情感和动手能力。

此外,我们还鼓励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幼儿了解社会、关心他人,培养他们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4. 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幼儿园教师应注重与幼儿建立良好的关系,关心、尊重和理解每个幼儿的个体差异。

教师应以身作则,成为幼儿的良师益友,并积极与家长合作,共同关注幼儿的发展。

在亲子活动中,教师可以向家长传授教育知识和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参与幼儿的教育。

5. 加强教师培训和评估为了确保教师具备专业的教育水平和教学能力,幼儿园应加强教师培训,并定期进行教师绩效评估。

只有具备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念和扎实的教育理论知识的教师,才能更好地指导幼儿的学习和成长。

通过实施以上方案,我们有信心防止幼儿教育产生小学化倾向,为幼儿创造一个快乐、科学、有益的学习环境。

同时,我们也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幼儿教育问题,共同促进幼儿园教育的发展和进步。

幼儿园防“小学化”倾向实施方案

幼儿园防“小学化”倾向实施方案

幼儿园防“小学化”倾向实施方案为了防止幼儿园出现“小学化”倾向,制定以下实施方案:一、明确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和定位:1.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应以儿童的全面发展为核心,注重儿童的身心健康、情感发展、社交能力、认知能力等方面的培养。

2.幼儿园应坚持游戏为主的教育方式,注重通过游戏培养儿童的兴趣和主动性,激发儿童学习的欲望和动力。

二、优化幼儿园的教育环境:1.幼儿园应提供富有情趣和启发性的教育环境,布置适合儿童发展的游戏区、阅读区、艺术区等,为儿童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和探索的机会。

2.鼓励幼儿园建设户外活动区,提供开放的户外场地,让儿童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户外游戏和探索。

三、推行以游戏为主的教育:1.幼儿园应制定儿童游戏评估标准,引导教师通过游戏培养儿童的认知能力、交往能力、动手能力等综合素质。

2.教师要注重观察儿童的游戏行为,根据儿童的游戏特长和兴趣培养方向,灵活设置游戏活动,激发儿童的学习热情。

四、培养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养:1.幼儿园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专业发展,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育理念。

2.加强对教师的指导和监控,确保教学质量和教育目标的实现。

五、加强家校合作:1.幼儿园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交流,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和目标,共同合作促进儿童的发展。

2.定期组织家长会议,邀请专家和教师对幼儿教育进行讲座和培训,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和教育观念。

六、加强评估和监控:1.幼儿园应建立健全的评估和监控机制,定期对幼儿园的教育质量进行评估和监督。

2.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进行定期的教育质量评估,确保幼儿园教育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七、加强政策和法规的制定与执行:1.政府部门应建立健全相应的政策和法规,规范幼儿园的教育行为,防止“小学化”倾向的发生。

2.幼儿园应严格遵守相关政策和法规,确保教育活动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通过以上实施方案,可以有效防止幼儿园出现“小学化”的倾向,保障幼儿园教育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幼儿园“防止小学化倾向”实施方案

幼儿园“防止小学化倾向”实施方案

幼儿园“防止小学化倾向”实施方案一、理念和背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幼儿园教育也在不断改革和完善。

然而,近年来一些幼儿园出现了“小学化倾向”的现象,即过度强调学习内容和方法,忽视幼儿的身心发展需求。

为了维护幼儿园教育的特色和质量,我们有必要制定相应的“防止小学化倾向”实施方案。

二、目的和意义本方案的目的是确保幼儿园教育质量,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保障幼儿的健康成长。

通过有效的实施,可以减少幼儿的学习负担,增强幼儿对学习的兴趣和参与度。

三、具体措施1.教育理念的明确和宣传:幼儿园应明确教育理念,坚持以幼儿为中心,注重幼儿的身心发展需求,强调幼儿的玩耍和探索。

2.课程设置的合理调整:适度减少幼儿园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时间,充分保障幼儿的休息和游戏时间。

3.教师培训和管理:加强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培训,提高其对教育理念的认同和理解,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4.家长教育和参与:积极开展家长教育活动,加强家园合作,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共同关注幼儿的成长和发展。

四、实施路径1.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针对每一项措施,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和时间表,明确责任人和执行步骤。

2.建立监督和评估机制:定期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和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

3.持续改进和优化:根据评估结果,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方案,确保其实施效果。

五、预期效果通过本方案的实施,预计可以有效减少幼儿园的“小学化倾向”,提高幼儿园教育的质量和特色,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同时,也将增强家长对幼儿园的信任和支持,形成良性的教育生态环境。

六、结语“防止小学化倾向”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旨在构建健康和谐的幼儿园教育环境,同时也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共同努力,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提供保障。

希望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可以为今后幼儿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贡献力量。

幼儿园“防止小学化倾向”实施方案

幼儿园“防止小学化倾向”实施方案

幼儿园“防止小学化倾向”实施方案简介:随着社会的发展,幼儿园教育也逐渐呈现出小学化倾向。

为了保护幼儿的健康成长,培养其独立思考和动手能力,防止小学化倾向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出现,制定一系列措施非常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一套幼儿园“防止小学化倾向”实施方案。

一、明确育人目标1.以人为本:关注儿童的身心发展,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动手能力。

2.促进全面发展:注重儿童的身体、情感、智力和社交等方面的综合发展。

3.培养相关技能:重视儿童在感觉、观察、思考、表达等方面的操作技能和认知能力。

二、建立科学的教育方法1.开展多元化的活动:通过自由游戏、自主探究等活动,鼓励儿童动手实践,培养其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引导教育:以教师的引导为主,通过开展带有目标的活动,引导儿童进行学习和探索。

3.个别化教育:根据每个儿童的特点和需求,因材施教,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满足儿童的学习需求。

三、打造舒适的学习环境1.创设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提供富有创造性和挑战性的游戏、活动、教具等,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

2.布置舒适的教室:打造富有情趣和温馨的教室环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儿童感到愉悦和安心。

3.合理安排学习时间:保持适度的课时安排,避免过多的书面作业和功课压力,让儿童有足够的时间玩耍和休息。

四、培养团队优势1.加强教师培训:定期组织教师研讨会、研讨班等,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

2.严格考核教师: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对教师进行绩效评估和考核,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责任心。

3.提供学习资源:配备优质的教育资源,如教学参考书籍、教具等,为教师提供良好的教育工具。

五、加强家园合作1.家长参与教育:建立起家长与教师的沟通平台,及时了解儿童在家庭中的表现和成长情况,形成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

2.组织家长讲座和亲子活动:邀请专家和教师开展讲座,提供家庭教育指导,举办亲子活动,加强家庭与学校教育的互动。

3.培养家长教育意识:通过举办家长教育班,提升家长的教育理念和方式,增强他们对幼儿园教育的支持和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防和纠正幼儿园数学教育“小学化”的行动研究-幼教论文预防和纠正幼儿园数学教育“小学化”的行动研究幼儿因数学教育是最容易出现“小学化”倾向的领域一数学教育“小学化”容易使儿童对数学学习产生消极情绪,并对儿童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一河北大学教育学院李娟博士与河北保定市惠嘉幼儿园大班的10位教师组成了研究小组,以“帮助教师了解儿童数学学习的规律及发展水平”为核心问题开展了行动研究,他们通过提高教师有关幼儿数学教育的学科教学知识(PCK)水平有效纠正数学教育的“小学化”倾向。

从这组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教师们在行动研究过程中取得了种种进步。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期的良好发展是幼儿后续学习和终身发展的坚实基础。

幼儿园的后续阶段便是小学,儿童从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幼儿同进入以正规课业学习为主导的小学,会面临巨大的挑战,有不少儿童还会出现学习和生活等各方面的不适应。

因此,顺利实现幼小衔接对儿童日后的学习和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很多人对“入学适应”的理解过于狭隘,过于强调认知方面的准备,因而出现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

而幼儿园数学教育是最易出现“小学化”倾向的领域,为了所谓的“一年级时能跟得上”,成人往往向幼儿教授过多静态、符号化、抽象化的内容,比如让幼儿反复抄写阿拉伯数字、做心算加减法、用标准测量工具进行测量等。

这样的行为会给儿童发展带来很多不利影响,很多研究者都对此表示关切。

英国Cockroft报告(1982)指出,不符合儿童发展水平与规律的数学教育会使许多儿童离开学校后对数学抱有消极情感,使儿童运用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情景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欠缺。

全美数学教师协会(1989)也指出,“老师教、学生聆听”的教育形式应该被“建构数学知识”的教育形式替代,数学教育应该培养幼儿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让幼儿获得那些“深奥”的静态知识与技能。

幼儿园数学教育“小学化”的危害早已被大家所认识,先进的数学教育理念也为人知晓,但是认识与实践之间还存在较大的距离。

如果我们把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置于生态系统之中去考虑,那么造成其“小学化”的因素可能会涉及社会舆论、社区、家庭、幼儿园、小学等,这些因素相互关联、错综复杂。

从研究的角度考虑,我们不可能同时对若干个因素及其复杂关系进行干预,但可以从某一个方面切入。

从生态系统论来看,教师处于微系统之中,对儿童和数学教育的影响是直接而显著的。

所以,我们把幼儿园教师作为行动研究的主体。

河北保定市惠嘉幼儿园10名大班教师参加了我们的行动研究。

我们期望通过行动研究,提高教师的幼儿园数学学科教学知识(包括学科内容知识、教学策略知识和关于儿童的知识)水平,让教师了解幼儿园数学教育领域都包含哪些内容,这些内容之间是何种关系,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应该学习哪些关键经验;让教师掌握不同的教学策略,如直接讲授、同伴学习、间接教学等,并能灵活运用这些策略;让教师更加了解幼儿的已有经验、具体的数学学习表现、现有的发展水平、面临的困难和挑战,等等,进而达到预防和纠正幼儿园数学教育“小学化”的目的。

我们的行动研究具体分以下三个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了解教师的原有概念对教师原有概念的了解是促成其概念转变的重要基础。

我们通过让教师绘制“幼儿数学学习概念图”和进班观察,了解教师开展数学教育活动的状况以及拥有幼儿园数学学科教学知识的情况。

举例来说,一位教师在研究之前绘制了“幼儿数学学习内容”概念图。

幼儿数学学习内容很丰富,这位教师在图中遗漏了统计、模式、分类等内容,而且一级概念下面的二级概念也过于简单,没有体现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联性(比如数数和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绘制概念图的方法让我们在前期了解到教师拥有的“幼儿园数学教育内容知识”的状况。

进班观察时,我们会同时关注数学集体活动和区角活动。

在数学集体活动中,我们会关注有关教育内容和教育过程与形式的11个指标,其中教育内容包括与生活的联系性、知识点的融会贯通情况、教学内容的结构性、教学内容的超载情况等4个指标,教育过程与形式包括教学形式和材料的多样性、幼儿操作情况、数学游戏的实施情况、幼儿的兴趣、集体活动的分层性、教师是否鼓励幼儿分析和推理、幼儿活动中或活动后完成纸质练习单的情况等7个指标。

在数学区角,我们主要关注投放的材料、教师对幼儿学习行为的评估与指导。

通过对这两方面的观察,我们发现教师的数学教育或多或少都存在“小学化”的现象,比如数学内容与幼儿生活联系不紧密,教师在测量活动中首先演示如何运用铅笔、吸管、曲别针等测量桌子的长度,然后让孩子们运用这些工具用“一个挨着一个”的方法去测量桌子。

但问题是:为什么要测量呢?这个数学活动跟幼儿的生活有联系吗?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吗?第二阶段:激发教师的认知冲突通过第一阶段的调查,我们了解到教师在幼儿园数学教育中或多或少都存在“小学化”的情况。

但是,如果想让教师对自己原有观念和行为产生不满,就必须促使其产生认知冲突,进而质疑自己原有的观念和行为。

于是,我们拍摄了一段反映幼儿数学学习行为的录像,让教师们讨论适宜的干预方式。

录像内容如下:教师自制了一个表盘和一个日期显示盘,让一个女孩拨到2:30,但是女孩不会拨,教师就替她拨到了2:30。

教师又给这个女孩演示如何摆出“2013年5月13日”,随后让这个女孩摆出“2013年5月15日”,但是无论教师怎么鼓励,女孩都不肯操作(见下图)。

随后,教师们围绕这段录像展开了讨论,摘录如下:“这个孩子太紧张,胆子小哦!老师得多鼓励!”“大班就是要认识整点、半点啊,”“老师可以时不时地在班里带着孩子看看表,比如该吃午饭了,就让孩子看看表上是几点了。

”“这个孩子接触日历太少,应该让家长在家带她多看看日历。

”“平时区角里就放个钟,让孩子拨一拨。

”我们对教师的讨论不作评价,引导他们去思考“儿童获得时间概念的学习规律是什么”,然后一起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

最后我们一起总结出以下几点:(1)儿童需要获得的时间概念有社会活动时间、个人经验时间、文化时间。

录像中让幼儿获得的是文化时间,这类时间离幼儿的生活最远,应该让幼儿在获得前两类时间概念的基础上再学习。

(2)儿童获得时间概念时需要以生活经验为参照。

比如,儿童经历过儿童节的活动,才慢慢知道了6月1日是儿童节;每年过生日吃蛋糕,慢慢就知道了自己生日是哪一天;每天7:00起床,慢慢就认识了7点。

录像中的2:30和2013年5月15日没有与儿童的生活联系起来,对于儿童来说过于抽象。

因此,教师应该选择那些有生活参照的时间概念让幼儿学习。

除了文化时间,教师更要让幼儿体验社会活动时间和个人经验时间。

这里需指出的是,“激发教师的认知冲突”和“正式干预教师”是交错在一起、循环展开的,即在“正式干预教师”之初和进行过程中,不断激发教师的认知冲突。

第三阶段:正式干预教师教师的认知冲突被激发后,他们开始对自己原有的数学教育理念和实践进行反思,之后我们便进入了正式干预教师阶段。

这一阶段的研究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以了解幼儿数学学习规律和发展水平为基础,即帮助教师了解幼儿数学领域不同方面(如数概念、时间、空间、分类、模式等)包含的关键内容,了解幼儿在学习这些内容时的“序”;二是研究范围涉及集体活动、区域活动和生活活动,幼儿数学教育活动绝不能仅限于集体活动,更要注重数学区域活动和生活中的数学学习活动。

1以了解幼儿数学学习规律和发展水平为基础教师能否准确地判断、评价幼儿的学习与发展,直接制约着其对幼儿的态度、期望,影响其教育行为,也就是说,幼儿的“学”应该指引教师的“教”。

但研究表明,教师对幼儿获得有关概念、技能、能力的过程和年龄特点了解不够,对影响幼儿概念获得、技能掌握、能力发展的因素也了解得不多。

在行动研究过程中,我们分别就儿童在数概念(数数、加减法、集合比较、数的表征)、分类、模式、量的比较、时间、空间与彤状等儿个方面的学习规律和发展水平进行深入的讨论与学习。

下面以加减法为例呈现我们的研究。

(1)针对有关幼儿的学习行为讨论司题我们会拍摄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学习加减法的行为(不管是在集体活动中发生的,还是在区域活动中发生的,只要能体现幼儿的不同发展水平,便拿来编辑在一起),然后引导教师观察,并讨论以下问题:这些幼儿的行为有哪些不同?他们都运用了什么策略?由此司以归纳出幼儿加减法概念获得的过程是什么,由低到高发展的“序”是什么?针对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教师可以提供哪些教育支持?(2)在实践情境下集体学习相关理论由于缺乏理论知识,教师在分析与概括上述幼儿学习行为时可能会过于感性。

因此,我们针对上述幼儿加减法学习行为的录像,准备了一些相关的理论资料供教师集体研读。

比如“儿童学习加减法要经历的三个阶段(实物阶段、数词阶段、口诀阶段)”“数数与加减法之间的关系”“接数与加法”“倒数与减法”等,这些理论知识不是干巴巴的,而是能在观看的录像中找到原型的。

另外,在学习这些理论知识时,我们采取的是当场研读、共同讨论的形式,有益于教师在学习共同体中理解、吸收这些理论,并自觉运用这些理论去分析录像中幼儿的学习行为。

(3)呈现“幼儿加减法概念发展表”在讨论和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我们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给教师们呈现了一张“幼儿加减法概念发展表”(见表1)。

通过这张表格,教师可以了解到儿童加减法概念由低到高发展的“序”,了解到“借助实际情景和操作来解决简单的实物加减问题”是儿童这一概念发展的初级阶段和必经阶段。

通过观察幼儿在心算题目时的表现,教师真正理解了幼儿的数学学习最初都是建立在具体实物基础上、从动作开始的,也认识到了平日教育中那些看起来“游戏化”“操作化”的活动(见下图)实则是心算活动,是不能强制所有幼儿完成的。

2研究范围涉及集体活动、区域活动与生活活动幼儿园数学教育包括集体活动、区域活动和渗透在一日生活中的学习活动。

我们的行动研究也涉及这三类活动。

(1)集体活动对于集体活动,我们主要采取观摩的方式进行研究。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的重点是要提高教师的“幼儿园数学学科教学知识”水平,所以在讨论时会引导教师关注以下问题:这次活动中,你想让幼儿获得的关键经验是什么?这些经验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这些经验是否在幼儿的接受能力范围之内?幼儿在这次数学活动中的表现如何?有些幼儿精力不集中,为什么?有些幼儿不能胜任,为什么?对于班上不同表现的幼儿,你是如何对待的?应该怎样?教师提供的材料是否符合幼儿数学学习规律,是否有利于幼儿获得预定的关键经验?(2)区域活动对区域活动的研究,我们主要关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区域材料的提供。

我们首先让教师确定这段时间想让幼儿获得的关键经验及与之相关的其他经验,并与教师一起讨论该为幼儿提供哪些材料以帮助他们获得这些经验。

然后引导教师为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提供难易不同的材料,并倡导教师尽量提供三维的操作材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