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初中数学常用公式大全
完整版)初中数学公式大全
完整版)初中数学公式大全一、基础运算法则1.加法法则:a+b=b+a2. 乘法法则:ab = ba3. 结合律:(a+b)+c = a+(b+c);(ab)c = a(bc)4. 分配律:a(b+c) = ab+ac二、整数运算1. 正整数的乘方:a的n次方:an = a × a × ... × a (n个a 连乘)2.负整数的乘方:a的负n次方:a^(-n)=1/(a^n)3.零的乘方:0的n次方(n为正整数):0^n=04.零的乘方:0的0次方:0^0=1三、代数运算1. 同底数幂相乘:ab^n = (ab)^n2. 积的幂:(ab)^n = a^n × b^n3.商的幂:(a/b)^n=(a^n)/(b^n)4.幂的乘方:(a^n)^m=a^(n×m)5.开方:a^(1/n)=n√a6.负指数的表示:a^(-n)=1/(a^n)四、二次方程1. 标准形式:ax^2+bx+c = 0,其中a≠02. 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x = (-b±√(b^2-4ac))/(2a)3.解的个数: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解时,称为有两个不等实数根;有一个解时,称为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无解时,称为无实数根。
4. 判别式:Δ=b^2-4ac当Δ>0时,方程有两个不等实数根;当Δ=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Δ<0时,方程无实数根。
五、几何公式1.平行线的性质:平行线两边对应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外错角相等、同位角相等。
2.三角形的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
3.三角形的边与角的关系:正弦定理:a/sinA = b/sinB = c/sinC余弦定理:a^2 = b^2 + c^2 - 2bc*cosA4.三角形的两边关系: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5.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底角相等,腰相等。
六、平面图形1. 长方形:周长P = 2(l + w),面积S = lw2.正方形:周长P=4a,面积S=a^23. 三角形:周长P = a + b + c,面积S = 1/2bh4.梯形:周长P=a+b1+b2+c5.圆:周长C=2πr,面积S=πr^2七、概率与统计1.事件的概率:P(A)=n/N,其中n是事件A发生的次数,N是事件的可能发生的总次数。
初中数学必背公式全集打印版
初中数学必背公式全集打印版1、平方差公式:a²-b²=(a+b)(a-b)。
2、完全平方公式:a²+2ab+b²=(a+b)²。
3、立方和公式:a³+b³=(a+b)(a²-ab+b²)。
4、立方差公式:a³-b³=(a-b)(a²+ab+b²)。
5、完全立方和公式:a³+3a²b+3ab²+b³=(a+b)³。
初中数学必背公式大全因式分解常用公式1、平方差公式:a²-b²=(a+b)(a-b)。
2、完全平方公式:a²+2ab+b²=(a+b)²。
3、立方和公式:a³+b³=(a+b)(a²-ab+b²)。
4、立方差公式:a³-b³=(a-b)(a²+ab+b²)。
5、完全立方和公式:a³+3a²b+3ab²+b³=(a+b)³。
6、完全立方差公式:a³-3a²b+3ab²-b³=(a-b)³。
7、三项完全平方公式:a²+b²+c²+2ab+2bc+2ac=(a+b+c)²。
8、三项立方和公式:a³+b³+c³-3abc=(a+b+c)(a²+b²+c²-ab-bc-ac)。
初中数学解方程所有公式行程问题:(1)基本公式:路程=速度×时间速度=路程÷时间时间=路程÷速度(2)相遇问题:快路程+慢路程=原距离速度和×时间=路程(3)追及问题:快路程-慢路程=原距离(快车先跑又折返遇到慢车时候用)速度差×时间=路程(4)航行问题:顺水(风)速度=静水(风)速度+水流(风)速度逆水(风)速度=静水(风)速度-水流(风)速度顺水(风)路程=顺水(风)速度×顺水(风)时间逆水(风)路程=顺水(风)速度×顺水(风)时间水(风)速=(顺水(风)速度-逆风(水)速度)÷2(5)列车过桥问题:(桥长+列车长)÷速度=过桥时间工程问题中的:(1)工作效率:单位时间完成的工作量(2)工程问题的基本关系: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3)总工作量在未知的情况下可以看作“1”(4)合作的效率:各效率之和(5)各部分工作量之和=工作总量调配问题(配套问题):(1)例如课本中:1个螺钉要配2个螺母,即螺钉/螺母=1/2 得到:1×螺母=2×螺钉(2)例如甲乙两种零件分别取3个、2个才能配成一套。
完整版)初中数学公式大全(绝对经典)
完整版)初中数学公式大全(绝对经典)1.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2.两点之间的线段是最短的。
3.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4.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5.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6.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7.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8.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9.同位角相等,则两直线平行。
10.内错角相等,则两直线平行。
11.同旁内角互补,则两直线平行。
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3.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4.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15.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16.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17.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18.推论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19.推论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20.推论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2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
22.边角边公理(SAS):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3.角边角公理(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4.推论(AAS):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5.边边边公理(SSS):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6.斜边、直角边公理(HL):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27.定理1: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28.定理2: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29.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30.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即等边对等角)。
31.推论1: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
3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33.推论3: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
初中数学公式大全完整版可打印
初中数学公式大全完整版可打印一、有理数。
1. 有理数加法法则。
- 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例如:3 + 5=8,( - 3)+(-5)= - 8。
- 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即互为相反数的两数相加得0);绝对值不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例如:3+( - 5)= - 2,5+( - 3)=2。
- 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例如:0 + 3=3。
2. 有理数减法法则。
-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即a - b=a+( - b)。
例如:5 - 3 =5+( - 3)=2。
3. 有理数乘法法则。
-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例如:3×5 = 15,( - 3)×(-5)=15,3×(-5)= - 15。
- 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4. 有理数除法法则。
- 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即a÷ b=a×(1)/(b)(b≠0)。
- 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
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5. 乘方的定义。
- 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
在a^n中,a 叫做底数,n叫做指数。
例如:2^3=2×2×2 = 8。
二、整式的加减。
1. 单项式。
- 由数与字母的积组成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叫做单项式。
例如:3x,-5,a都是单项式。
- 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做这个单项式的系数,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
例如:在单项式3x^2中,系数是3,次数是2。
2. 多项式。
- 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其中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
例如:2x^2+3x - 1,2x^2、3x、-1都是它的项,-1是常数项。
- 多项式里次数最高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完整版)初中数学公式大全(绝对经典)
初中数学公式大全1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2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3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4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5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6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7 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8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9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0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1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12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13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14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15 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16 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17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18 推论 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19 推论 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20 推论 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21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22 边角边公理(SAS) 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3 角边角公理( ASA) 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4 推论(AAS) 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5 边边边公理(SSS)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6 斜边、直角边公理(HL) 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27 定理 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28 定理 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29 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30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即等边对等角)31 推论 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3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33 推论 3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 °34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35 推论 1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6 推论 2 有一个角等于60 °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7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38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39 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40 逆定理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41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42 定理 1 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43 定理 2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44 定理 3 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45 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46 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 的平方和、等于斜边 c 的平方,即a^2+b^2=c^247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 a 、b 、c 有关系 a^2+b^2=c^2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48 定理 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 360 °49 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 360 °50 多边形内角和定理 n 边形的内角的和等于( n-2) ×180 °51 推论 任意多边的外角和等于 360 °52 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 1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53 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 2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54 推论 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55 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 3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1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2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3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4 一组对边平行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66 菱形面积 =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 S=( a ×b )÷267 菱形判定定理 1 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68 菱形判定定理 2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69 正方形性质定理 1 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70 正方形性质定理 2 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71 定理 1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的72 定理 2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73 逆定理 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 点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对称 74 等腰梯形性质定理 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75 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76 等腰梯形判定定理 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77 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78 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 如果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 相等,那么在其他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 79 推论 1 经过梯形一腰的中点与底平行的直线,必平分另一腰80 推论 2 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另一边平行的直线,必平分第 三边81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 的一半82 梯形中位线定理 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 一半 L=(a+b )÷2 S=L ×h83 (1) 比例的基本性质 如果 a:b=c:d, 那么 ad=bc如果 ad=bc,那么 a:b=c:d84 (2)合比性质 如果 a /b=c /d,那么(a ±b)/b=(c ±d)/d85 (3)等比性质 如果 a /b=c /d=⋯=m /n(b+d+ ⋯ +n ≠ 0那),么 (a+c+ ⋯ +m)/ (b+d+ ⋯ +n)=a / b 86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 线段成比例87 推论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 ,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88 定理 如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 (或两边的延长线) 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 的第三边89 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并且和其他两边相交的直线,所截得的三角形的三边与原三角形三边对应成比例 90 定理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91 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 1 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 ASA )92 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93 判定定理 2 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 SAS )94 判定定理 3 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 SSS )95 定理 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 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56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 57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58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60 矩形性质定理61 矩形性质定理 62 矩形判定定理 63 矩形判定定理 64 菱形性质定理 65 菱形性质定理96 性质定理 1 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与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97 性质定理 2 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98 性质定理 3 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99 任意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任意锐角的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弦值100 任意锐角的正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切值,任意锐角的余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切值101 圆是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102 圆的内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小于半径的点的集合103 圆的外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大于半径的点的集合104 同圆或等圆的半径相等105 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以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径的圆106 和已知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着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107 到已知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个角的平分线108 到两条平行线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和这两条平行线平行且距离相等的一条直线109 定理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
初中数学全套公式大全
初中数学全套公式大全1.代数公式- 分配律:a(b+c) = ab + ac-结合律:(a+b)+c=a+(b+c)- 因式分解:ab+ac = a(b+c)-二次方差:(a+b)(a-b)=a^2-b^2- 三次方差:a^3 + b^3 = (a+b)(a^2-ab+b^2)- 一次方程求解:ax + b = 0 => x = -b/a- 二次方程求解:ax^2 + bx + c = 0 => x = (-b±√(b^2-4ac))/(2a)- 三次方程求解:ax^3 + bx^2 + cx + d = 0 => 需用牛顿法等等2.几何公式-周长:正方形周长=4×边长矩形周长=2×(长+宽)圆周长=π×直径-面积: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矩形面积=长×宽三角形面积=底×高/2圆面积=π×半径^2-体积:长方体体积=长×宽×高圆柱体积=圆面积×高圆锥体积=圆面积×高/3-相似三角形面积比:AB/CD=BC/EF=AC/DE-圆的性质:正切与切线垂直相等弧所对的圆心角是相等的相等弧的扇形所对的弧长和扇形的面积也相等3.概率公式-事件的概率:P(A)=事件A发生的次数/总的样本空间次数-对立事件:P(A')=1-P(A)-全概率公式:事件B在事件A发生的条件下发生的概率为P(A)×P(B,A),而总概率为P(A)-乘法公式:两个同时发生的独立事件A和B的概率为P(A∩B)=P(A)×P(B)-加法公式:两个互不相容(即不能同时发生)的事件A和B的概率为P(A∪B)=P(A)+P(B)4.超越函数的公式- e^x、e^(-x)、ln(x)、log(x)等函数的展开公式-三角函数的和差化积公式和倍角公式-反三角函数的公式-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性质及展开公式5.统计学公式-平均值:平均值=总和/总数-中位数:将数据从小到大排列,如果总数是奇数,则中位数为中间的那个数;如果总数是偶数,则中位数为中间两个数的平均值-众数: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极差:最大值-最小值-方差:各数据与平均数的差的平方和的均值-标准差:方差的平方根-相关系数:相关系数范围为-1到1,接近1表示正相关,接近-1表示负相关,接近0表示无关。
完整版初中数学公式大全
完整版初中数学公式大全数与式1.计数原理:若事件A有m种结果,事件B有n种结果,则两个事件同时发生有m*n种结果。
2.排列组合:-排列:从n个不同元素中选取m(m≤n)个元素进行排列,共有P(n,m)种排列,其中P(n,m)=n!/(n-m)。
-组合:从n个不同元素中选取m(m≤n)个元素进行组合,共有C(n,m)种组合,其中C(n,m)=P(n,m)/m。
3.指数运算法则:-a^m*a^n=a^(m+n)-(a^m)^n=a^(m*n)- (ab)^n = a^n * b^n-(a/b)^n=a^n/b^n4.根号运算法则:-√(a*b)=√a*√b-√(a/b)=√a/√b-(√a)^n=a^(n/2)-√(a/b)≠√a/√b5.分式的运算法则:- 加减法:a/b ± c/d = (ad ± bc) / bd - 乘法:(a/b) * (c/d) = ac / bd- 除法:(a/b) / (c/d) = ad / bc-积的倒数=倒数的积6.负指数的运算法则:-a^(-m)=1/a^m-(a/b)^(-m)=(b/a)^m代数式与方程式1.二次根式:-(√a)^2=a-√(a^2)=,a- √(ab) = √a * √b (a,b ≥ 0)2.幂运算法则:-(a^m)^n=a^(m*n)-(a^n)^(1/n)=a-a^(-m)=1/a^m3.代数式展开:- (a + b)^2 = a^2 + 2ab + b^2- (a - b)^2 = a^2 - 2ab + b^2-(a+b)(a-b)=a^2-b^2- (a + b + c)^2 = a^2 + b^2 + c^2 + 2ab + 2ac + 2bc4.解一元一次方程:- ax + b = 0 ⇒ x = -b / a5.解一元二次方程:- ax^2 + bx + c = 0- 解法:x = (-b ± √(b^2 - 4ac)) / 2a几何1.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内角之和为180°-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a^2+b^2=c^2(c为斜边,a、b为两直角边)-等腰三角形底角定理:等腰三角形的底角相等-等边三角形角度定理:等边三角形的内角都为60°2.直线与平面几何:-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设点A(x1,y1),直线Ax+By+C=0,点到直线的距离为d,则d=,Ax1+By1+C,/√(A^2+B^2)-平行线距离定理:平行线之间的距离是恒定的-平行线的判定:两直线的斜率相等,则两直线平行3.圆的性质:-弧与弦:一条弧对应的弦是确定的,一条弦对应的弧有两条-弧长公式:弧长=弧所对的圆心角的度数/360°*2πr(r为半径)-弧线的夹角:相交于圆上的两条弧所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相等-弦线的夹角:相交于圆上的两条弦所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的一半相等4.三视图:-正视图:物体在竖直面上的投影-俯视图:物体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左视图:物体在左侧平面上的投影-右视图:物体在右侧平面上的投影概率与统计1.频率与众数:-频率:一些数在一组数据中出现的次数-众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2.算术平均数:-算术平均数=总和/总个数3.中位数:-如果一组数据个数为奇数,则中位数是将数据从小到大排列后的中间值-如果一组数据个数为偶数,则中位数是将数据从小到大排列后的中间两个数的算术平均数4.众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5.极差:-极差=最大值-最小值6.方差与标准差:-方差:各数据与平均数之差的平方的算术平均值-标准差:方差的算术平方根以上是初中数学中常见的公式和定理,可以帮助学生在解题时进行快速计算和推导。
初中数学各种公式(完整版)
初中数学各种公式(完整版) 初中数学公式大全1.乘法与因式分解① $(a+b)(a-b)=a^2-b^2$② $(a\pm b)^2=a^2\pm 2ab+b^2$③ $(a+b)(a^2-ab+b^2)=a^3+b^3$④ $(a-b)(a^2+ab+b^2)=a^3-b^3$a^2+b^2=(a+b)^2-2ab$a-b)^2=(a+b)^2-4ab$2.幂的运算性质① $a^1=a$⑥ $a^{-n}=\frac{1}{a^n}$② $a^{\frac{1}{n}}=\sqrt[n]{a}$③ $(a^m)^n=a^{mn}$④ $a^m\times a^n=a^{m+n}$⑤ $\frac{a^m}{a^n}=a^{m-n}$⑦ $a^0=1(a\neq 0)$特别地:$a^{\frac{1}{2}}=\sqrt{a}$3.二次根式① $\sqrt{a^2}=a(a\geq 0)$② $|\pm a|=|a|$③ $\sqrt{ab}=\sqrt{a}\sqrt{b}$④ $\sqrt{a+b}=\sqrt{a}\sqrt{b}(\text{其中}a>0,b\geq 0)$4.三角不等式a|-|b|\leq |a\pm b|\leq |a|+|b|(\text{定理})$;加强条件:$||a|-|b||\leq |a\pm b|\leq |a|+|b|$也成立,这个不等式也可称为向量的三角不等式(其中$a$,$b$分别为向量$a$和向量$b$);a+b|\leq |a|+|b|$;$|a-b|\leq |a|+|b|$;$|a|\leq b\iff -b\leq a\leq b$;a-b|\geq |a|-|b|$;$-|a|\leq a\leq |a|$;5.某些数列前$n$项之和1+2+3+4+5+6+7+8+9+\cdots+n=\frac{n(n+1)}{2}$;1+3+5+7+9+11+13+15+\cdots+(2n-1)=n^2$;2+4+6+8+10+12+14+\cdots+(2n)=n(n+1)$;1^2+2^2+3^2+4^2+5^2+6^2+7^2+8^2+\cdots+n^2=\frac{n(n +1)(2n+1)}{6}$;1^3+2^3+3^3+4^3+5^3+6^3+\cdots+n^3=\frac{n^2(n+1)^2} {4}$;1\times 2+2\times 3+3\times 4+4\times 5+5\times 6+6\times 7+\cdots+n(n+1)=\frac{n(n+1)(n+2)}{3}$;6.一元二次方程对于方程:$ax^2+bx+c=0$:①求根公式是$x=\frac{-b\pm\sqrt{b^2-4ac}}{2a}$,其中$\Delta=b^2-4ac$叫做根的判别式。
完整版)初中数学公式大全(整理打印版)
完整版)初中数学公式大全(整理打印版) 与代数1.数与式1) 实数实数具有以下性质:①实数a的相反数是-a,实数a的倒数是1/a(a≠0);②实数a的绝对值:当a>0时,|a|=a;当a=0时,|a|=0;当a<0时,|a|=-a。
③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两个负实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二次根式:①积与商的方根的运算性质:当a≥0,b≥0时,√(ab)=√a×√b;当a≥0,b>0时,√(a/b)=√a/√b;②二次根式的性质:当a≥0时,√(a²)=a;当a<0时,√(a²)=-a。
2) 整式与分式①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即am×an=am+n (m、n为正整数);②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即am/an=am-n (a≠0,m、n为正整数,m>n);③幂的乘方法则: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即(ab)^n=a^n×b^n(n 为正整数);④零指数:a^0=1(a≠0);⑤负整数指数:a^-n=1/(a^n)(a≠0,n为正整数);⑥平方差公式: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即(a+b)(a-b)=a²-b²;⑦完全平方公式:两数和(或差)的平方,等于它们的平方和,加上(或减去)它们的积的2倍,即(a±b)²=a²±2ab+b²;分式①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零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即a/a×m=b/b×m,其中m是不等于零的代数式;②分式的乘法法则:a/c×b/d=a×b/c×d(a、b、c、d≠0);③分式的除法法则:a/c÷b/d=a/c×d/b(c、d≠0);④分式的乘方法则:a/c)^n=a^n/c^n(n为正整数);⑤同分母分式加减法则:a/b±c/b=(a±c)/b;⑥异分母分式加减法则:a/b±c/d=(ad±bc)/bd(b、d≠0)。
初中数学全部公式大全
初中数学全部公式大全初中数学常用公式乘法与因式分 a2-b2=(a+b)(a-b) a3+b3=(a+b)(a2-ab+b2)三角不等式|a+b|≤|a|+|b| |a-b|≤|a|+|b| |a|≤b<=>-b≤a≤b |a-b|≥|a|-|b| -|a|≤a≤|a|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b+√(b2-4ac)/2a -b-√(b2-4ac)/2a根与系数的关系 X1+X2=-b/a X1*X2=c/a 注:韦达定理判别式 b2-4ac=0 注: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根;b2-4ac>0 注: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根;b2-4ac<0 注:方程没有实根,有共轭复数根。
初中数学必背公式直棱柱侧面积S=c*h斜棱柱侧面积S=c*h正棱锥侧面积S=1/2c*h正棱台侧面积S=1/2(c+c)h圆台侧面积S=1/2(c+c)l=pi(R+r)l球的表面积S=4pi*r2圆柱侧面积S=c*h=2pi*h圆锥侧面积S=1/2*c*l=pi*r*l弧长公式l=a*ra是圆心角的弧度数r>0扇形面积公式s=1/2*l*r锥体体积公式V=1/3*S*H圆锥体体积公式V=1/3*pi*r2h三角函数公式三角函数两角和与差公式sin(A+B)=sinAcosB+cosAsinBsin(A-B)=sinAcosB-cossinBcos(A+B)=cosAcosB-sinAsinBcos(A-B)=cosAcosB+sinAsinBtan(A+B)=(tanA+tanB)/(1-tanAta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三角函数积化和差sinAsinB=-[cos(A+B)-cos(A-B)]/2 cosAcosB=[cos(A+B)+cos(A-B)]/2 sinAcosB=[sin(A+B)+sin(A-B)]/2 cosAsinB=[sin(A+B)-sin(A-B)]/2三角函数和差化积sinA+sinB=2sin[(A+B)/2]cos[(A-B)/2] sinA-sinB=2cos[(A+B)/2]sin[(A-B)/2]cosA+cosB=2cos[(A+B)/2]cos[(A-B)/2]cosA-cosB=-2sin[(A+B)/2]sin[(A-B)/2]tanA+tanB=sin(A+B)/cosAcosB=tan(A+B)(1-tanAtanB) tanA-tanB=sin(A-B)/cosAcosB=tan(A-B)(1+tanAtanB)。
初中数学所有公式
初中数学所有公式初中数学公式:一、代数公式1. 二元一次方程:ax + by = c。
2. 平方差公式:(a + b)² = a² + 2ab + b²,(a - b)²= a² - 2ab + b²。
3. 平方根公式:√(a² + b²) = √a² + √b²。
4. 求根公式:x = (-b ± √(b² - 4ac)) / 2a。
5. 一次函数:y = kx + b。
6. 二次函数:y = ax² + bx + c。
二、几何公式1. 周长公式:正方形的周长=4a,长方形的周长=2(a+b)。
2. 面积公式:正方形的面积=a²,长方形的面积=a*b,三角形的面积=1/2*底*高。
3. 圆的周长公式:C=2πr,其中π为3.14。
4. 圆的面积公式:S=πr²。
三、比例与百分数公式1. 比例公式:a:b = c:d。
2. 百分数公式:百分数 = (部分 / 全体) * 100%。
3. 增长量与增长率:增长量 = 原值 * 增长率,增长率 = (增长量 / 原值) * 100%。
四、三角函数公式1. 正弦公式:sinA = 对边 / 斜边。
2. 余弦公式:cosA = 临边 / 斜边。
3. 正切公式:tanA = 对边 / 临边。
4. 正负角公式:sin(-A) = -sinA,cos(-A) = cosA。
五、概率与统计公式1. 概率公式:P(A) = 事件A发生的次数 / 总次数。
2. 组合公式:C(n, m) = n! / (m! * (n - m)!),其中n表示总数,m表示选取的个数。
3. 平均数公式:平均数 = (数据之和) / (数据个数)。
六、等价变换公式1. 分配律:a(b + c) = ab + ac。
2. 结合律:(a + b) + c = a + (b + c)。
初中数学所有公式大全
初中数学所有公式大全一、代数部分。
1. 有理数。
- 加法法则: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绝对值不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 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即a - b=a+(-b)。
- 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 除法法则: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即a÷ b =a×(1)/(b)(b≠0)。
2. 整式。
- 同底数幂相乘:a^m· a^n=a^m + n(m,n为正整数)。
- 同底数幂相除:a^m÷ a^n=a^m - n(a≠0,m,n为正整数且m>n)。
- 幂的乘方:(a^m)^n=a^mn(m,n为正整数)。
- 积的乘方:(ab)^n=a^nb^n(n为正整数)。
- 单项式乘以单项式:系数相乘,相同字母的幂分别相乘,只在一个单项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作为积的一个因式。
- 单项式乘以多项式:m(a + b)=ma+mb。
- 多项式乘以多项式:(a + b)(c + d)=ac+ad+bc+bd。
- 平方差公式:(a + b)(a - b)=a^2-b^2。
- 完全平方公式:(a± b)^2=a^2±2ab + b^2。
3. 一元一次方程。
- 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形式:ax + b = 0(a≠0),其解为x=-(b)/(a)。
4. 二元一次方程组。
- 代入消元法:将一个未知数用含另一未知数的式子表示出来,再代入另一方程,实现消元,进而求得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 加减消元法:当两个方程中同一未知数的系数相反或相等时,将两个方程的两边分别相加或相减,就能消去这个未知数,得到一个一元一次方程。
5. 一元二次方程。
- 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ax^2+bx + c = 0(a≠0)。
初中数学各种公式大全
初中数学各种公式大全初中数学中有很多重要的公式,下面是一份初中数学各种公式的完整版,包括代数、几何、概率统计等方面的公式。
一、代数篇1.平方差公式:$(a+b)(a-b)=a^2-b^2$2. 完全平方公式:$(a+b)^2=a^2+2ab+b^2$、$(a-b)^2=a^2-2ab+b^2$3. 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若$x_1$和$x_2$是方程$ax^2+bx+c=0$的两个根,则$x_1+x_2=-\frac{b}{a}$、$x_1x_2=\frac{c}{a}$4. 一元一次方程求解公式:$x=\frac{c-b}{a}$5.等差数列通项公式:$a_n=a_1+(n-1)d$6.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S_n=\frac{n}{2}(a_1+a_n)=\frac{n}{2}[2a_1+(n-1)d]$7.等比数列通项公式:$a_n=a_1\cdot q^{(n-1)}$8.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当$,q,<1$时):$S_n=\frac{a_1(1-q^n)}{1-q}$9. 二项式定理:$(a+b)^n=C_n^0a^n+C_n^1a^{(n-1)}b+C_n^2a^{(n-2)}b^2+...+C_n^kb^{(n-k)}+...+C_n^nb^n$10. 二次根式的性质:$\sqrt{a}\cdot\sqrt{b}=\sqrt{ab}$和$\sqrt{\frac{a}{b}}=\frac{\sqrt{a}}{\sqrt{b}}$二、几何篇1.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2.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若$a$、$b$、$c$为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和斜边,则$c^2=a^2+b^2$3. 正弦定理:$\frac{a}{\sin A}=\frac{b}{\sinB}=\frac{c}{\sin C}=2R$(其中$R$为三角形外接圆的半径)4. 余弦定理:$c^2=a^2+b^2-2ab\cos C$5. 面积公式:$\triangle ABC=\frac{1}{2}ab\sin C$6. 圆的面积公式:$S=\pi r^2$7. 矩形面积公式:$S=a\cdot b$8. 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S=bh$9. 梯形面积公式:$S=\frac{1}{2}(a+b)h$10. 扇形面积公式:$S=\frac{1}{2}r^2\theta$三、概率与统计篇1. 事件的概率:$P(A)=\frac{N(A)}{N(S)}$(其中$N(A)$为事件$A$发生的次数2. 随机事件的概率:$P(A\cup B)=P(A)+P(B)-P(A\cap B)$3.等可能事件的概率:$P(A)=\frac{m}{n}$(其中$m$为事件$A$的可能结果数,$n$为试验的总可能结果数)4. 组合数公式:$C_n^k=\frac{n!}{k!(n-k)!}$(其中$n!$表示$n$的阶乘)5. 二项分布公式:$P(X=k)=C_n^kp^kq^{(n-k)}$(其中$X$为二项分布的随机变量,$p$为单次实验中事件$A$的概率,$q=1-p$)6. 正态分布标准化公式:$x=\frac{X-\mu}{\sigma}$(其中$X$为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mu$为正态分布的均值,$\sigma$为正态分布的标准差)以上是初中数学中各种公式的完整版,供你参考。
初中数学各种公式完整版
数学各种公式及性质1.乘法与因式分解①a+ba-b=a2-b2;②a±b2=a2±2ab+b2;③a+ba2-ab+b2=a3+b3;④a-ba2+ab+b2=a3-b3;a2+b2=a+b2-2ab;a-b2=a+b2-4ab; 2.幂的运算性质①a m×a n=a m+n;②a m÷a n=a m-n;③a mn=a mn;④ab n=a n b n;⑤abn=nnab;⑥a-n=1na,特别:-n=n;⑦a0=1a≠0;3.二次根式①2=aa≥0;②=丨a丨;③=×;④=a>0,b≥0;4.三角不等式|a|-|b|≤|a±b|≤|a|+|b|定理;加强条件:||a|-|b||≤|a±b|≤|a|+|b|也成立,这个不等式也可称为向量的三角不等式其中a,b分别为向量a和向量b|a+b|≤|a|+|b|;|a-b|≤|a|+|b|;|a|≤b<=>-b≤a≤b ;|a-b|≥|a|-|b|;-|a|≤a≤|a|;5.某些数列前n项之和1+2+3+4+5+6+7+8+9+…+n=nn+1/2;1+3+5+7+9+11+13+15+…+2n-1=n2;2+4+6+8+10+12+14+…+2n=nn+1;12+22+32+42+52+62+72+82+…+n2=nn+12n+1/6;13+23+33+43+53+63+…n3=n2n+12/4;12+23+34+45+56+67+…+nn+1=nn+1n+2/3;6.一元二次方程对于方程:ax2+bx+c=0:①求根公式是x24b b ac-±-其中△=b2-4ac叫做根的判别式;当△>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注意:当△≥0时,方程有实数根;②若方程有两个实数根x1和x2,则二次三项式ax2+bx+c可分解为ax-x1x-x2;③以a 和b 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是x 2-a +bx +ab =0; 7. 一次函数一次函数y =kx +bk ≠0的图象是一条直线b 是直线与y 轴的交点的纵坐标,称为截距; ①当k >0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直线从左向右上升; ②当k <0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直线从左向右下降;③特别地:当b =0时,y =kxk ≠0又叫做正比例函数y 与x 成正比例,图象必过原点; 8. 反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y =k ≠0的图象叫做双曲线;①当k >0时,双曲线在一、三象限在每一象限内,从左向右降; ②当k <0时,双曲线在二、四象限在每一象限内,从左向右上升; 9. 二次函数1.定义:一般地,如果c b a c bx ax y ,,(2++=是常数,)0≠a ,那么y 叫做x 的二次函数;2.抛物线的三要素: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①a 的符号决定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当0>a 时,开口向上;当0<a 时,开口向下;a 相等,抛物线的开口大小、形状相同;②平行于y 轴或重合的直线记作h x =.特别地,y 轴记作直线0=x ; 函数解析式开口方向 对称轴 顶点坐标当0>a 时开口向上 当0<a 时 开口向下0=x y 轴0,0 0=x y 轴0, kh ,0 h ,kab ac a b 4422--, 4.求抛物线的顶点、对称轴的方法①公式法:a b ac a b x a c bx ax y 442222-+⎪⎭⎫ ⎝⎛+=++=,∴顶点是),(a b ac a b 4422--,对称轴是直线ab x 2-=; ②配方法:运用配方的方法,将抛物线的解析式化为()k h x a y +-=2的形式,得到顶点为h ,k ,对称轴是直线h x =;③运用抛物线的对称性:由于抛物线是以对称轴为轴的轴对称图形,对称轴与抛物线的交点是顶点;若已知抛物线上两点12(,)(,)、x y x y 及y 值相同,则对称轴方程可以表示为:122x x x += 5.抛物线c bx ax y ++=2中,c b a ,,的作用 ①a 决定开口方向及开口大小,这与2ax y =中的a 完全一样;②b 和a 共同决定抛物线对称轴的位置.由于抛物线c bx ax y ++=2的对称轴是直线;a b x 2-=,故:①0=b 时,对称轴为y 轴;②0>a b即a 、b 同号时,对称轴在y 轴左侧;③0<ab即a 、b 异号时,对称轴在y 轴右侧; ③c 的大小决定抛物线c bx ax y ++=2与y 轴交点的位置;当0=x 时,c y =,∴抛物线c bx ax y ++=2与y 轴有且只有一个交点0,c : ①0=c ,抛物线经过原点; ②0>c ,与y 轴交于正半轴;③0<c ,与y 轴交于负半轴.以上三点中,当结论和条件互换时,仍成立.如抛物线的对称轴在y 轴右侧,则 0<ab;6.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①一般式:c bx ax y ++=2.已知图像上三点或三对x 、y 的值,通常选择一般式. ②顶点式:()k h x a y +-=2.已知图像的顶点或对称轴,通常选择顶点式;③交点式:已知图像与x 轴的交点坐标1x 、2x ,通常选用交点式:()()21x x x x a y --=; 7.直线与抛物线的交点①y 轴与抛物线c bx ax y ++=2得交点为0, c ; ②抛物线与x 轴的交点;二次函数c bx ax y ++=2的图像与x 轴的两个交点的横坐标1x 、2x ,是对应一元二次方程02=++c bx ax 的两个实数根.抛物线与x 轴的交点情况可以由对应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判定:a 有两个交点⇔0>∆⇔抛物线与x 轴相交;b 有一个交点顶点在x 轴上⇔0=∆⇔抛物线与x 轴相切;c 没有交点⇔0<∆⇔抛物线与x 轴相离; ③平行于x 轴的直线与抛物线的交点同②一样可能有0个交点、1个交点、2个交点.当有2个交点时,两交点的纵坐标相等,设纵坐标为k ,则横坐标是k c bx ax =++2的两个实数根;④一次函数()0≠+=k n kx y 的图像l 与二次函数()02≠++=a c bx ax y 的图像G 的交点,由方程组cbx ax y n kx y ++=+=2的解的数目来确定:a 方程组有两组不同的解时⇔l 与G 有两个交点;b 方程组只有一组解时⇔l 与G 只有一个交点;c 方程组无解时⇔l 与G 没有交点;⑤抛物线与x 轴两交点之间的距离:若抛物线c bx ax y ++=2与x 轴两交点为()()0021,,,x B x A ,则12AB x x =-10. 统计初步1概念:①所要考察的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其中每一个考察对象叫做个体.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份个体叫做总体的一个样本,样本中个体的数目叫做样本容量.②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有时不止一个,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③将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把处在最中间的一个数或两个数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2公式:设有n 个数x 1,x 2,…,x n ,那么: ①平均数为:12......nx x x xn;②极差:用一组数据的最大值减去最小值所得的差来反映这组数据的变化范围,用这种方法得到的差称为极差,即:极差=最大值-最小值;③方差:数据1x 、2x ……, n x 的方差为2s ,则2s =222121.....nx xx xx xn④标准差:方差的算术平方根; 数据1x 、2x ……, n x 的标准差s ,则s =22212.....nx xx xx x一组数据的方差越大,这组数据的波动越大,越不稳定;11. 频率与概率1频率频率=总数频数,各小组的频数之和等于总数,各小组的频率之和等于1,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各个小长方形的面积为各组频率; 2概率①如果用P 表示一个事件A 发生的概率,则0≤PA≤1; P 必然事件=1;P 不可能事件=0;②在具体情境中了解概率的意义,运用列举法包括列表、画树状图计算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 ③大量的重复实验时频率可视为事件发生概率的估计值; 12. 锐角三角形①设∠A 是△ABC 的任一锐角,则∠A 的正弦:sin A =,∠A 的余弦:cos A =,∠A的正切:tan A =.并且sin 2A +cos 2A =1;0<sin A <1,0<cos A <1,tan A >0.∠A 越大,∠A 的正弦和正切值越大,余弦值反而越小; ②余角公式:sin90o -A =cos A ,cos90o -A =sin A ;③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sin30o =cos60o =,sin45o =cos45o =,sin60o =cos30o =,tan30o =,tan45o =1,tan60o =;④斜坡的坡度:i =铅垂高度水平宽度=.设坡角为α,则i =tanα=;13. 正余弦定理1正弦定理 a/sinA=b/sinB=c/sinC=2R ;注:其中 R 表示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正弦定理的变形公式:1 a=2RsinA, b=2RsinB, c=2RsinC ;2 sinA : sinB : sinC = a : b : c 2余弦定理 b 2=a 2+c 2-2accosB ;a 2=b 2+c 2-2bccosA ;c 2=a 2+b 2-2abcosC ;注:∠C 所对的边为c,∠B 所对的边为b,∠A 所对的边为a14. 三角函数公式 (1) 两角和公式sinA+B=sinAcosB+cosAsinB sinA-B=sinAcosB-sinBcosA cosA+B=cosAcosB-sinAsinB cosA-B=cosAcosB+sinAsi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 ctgA+B=ctgActgB-1/ctgB+ctgA ctgA-B=ctgActgB+1/ctgB-ctgAlα(2) 倍角公式tan2A=2tanA/1-tan2A ctg2A=ctg2A-1/2ctga cos2a=cos2a-sin2a=2cos2a-1=1-2sin2a (3) 半角公式sinA/2=√1-cosA/2 sinA/2=-√1-cosA/2 cosA/2=√1+cosA/2 cosA/2=-√1+cosA/2tanA/2=√1-cosA/1+cosA tanA/2=-√1-cosA/1+cosA ctgA/2=√1+cosA/1-cosA ctgA/2=-√1+cosA/1-cosA (4) 和差化积sinA+sinB=2sinA+B/2cosA-B/2 cosA+cosB=2cosA+B/2sinA-B/2 tanA+tanB=sinA+B/cosAcosB tanA-tanB=sinA-B/cosAcosB ctgA+ctgBsinA+B/sinAsinB -ctgA+ctgBsinA+B/sinAsinB (5) 积化和差2sinAcosB=sinA+B+sinA-B 2cosAsinB=sinA+B-sinA-B 2cosAcosB=cosA+B-sinA-B -2sinAsinB=cosA+B-cosA-B 15.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有关知识1对称性:若直角坐标系内一点P a,b ,则P 关于x 轴对称的点为P 1a,-b ,P 关于y 轴对称的点为P 2-a,b ,关于原点对称的点为P 3-a,-b ;2坐标平移:若直角坐标系内一点P a,b 向左平移h 个单位,坐标变为P a -h,b ,向右平移h 个单位,坐标变为P a +h,b ;向上平移h 个单位,坐标变为P a,b +h ,向下平移h 个单位,坐标变为P a,b -h .如:点A2,-1向上平移2个单位,再向右平移5个单位,则坐标变为A7,1; 16. 多边形内角和公式多边形内角和公式:n 边形的内角和等于n -2180o n ≥3,n 是正整数,外角和等于360o 17. 平行线段成比例定理1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如图:a ∥b ∥c ,直线l 1与l 2分别与直线a 、b 、c 相交与点A 、B 、C 和D 、E 、F , 则有,,AB DE AB DE BC EFBC EF AC DF AC DF===; 2推论: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如图:△ABC 中,DE ∥BC ,DE 与AB 、AC 相交与点D 、E ,则有:,,AD AE AD AE DE DB ECDB EC AB AC BC AB AC====18. 直角三角形中的射影定理直角三角形中的射影定理:如图:Rt △ABC 中,∠ACB =90o ,CD ⊥AB 于D则有:12CD AD BD =⋅22AC AD AB =⋅32BC BD AB =⋅ 19. 圆的有关性质1垂径定理:如果一条直线具备以下五个性质中的任意两个性质:①经过圆心;②垂直弦;③平分弦;④平分弦所对的劣弧;⑤平分弦所对的优弧,那么这条直线就具有另外三个性质.注:具备①,③时,弦不能是直径; 2两条平行弦所夹的弧相等;3圆心角的度数等于它所对的弧的度数;4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5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弧的度数的一半; 6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7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周角所对的弧相等;890o 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反之,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90o,直径是最长的弦;、 9圆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 20. 三角形的内心与外心1三角形的内切圆的圆心叫做三角形的内心.三角形的内心就是三内角角平分线的交点; 2三角形的外接圆的圆心叫做三角形的外心.三角形的外心就是三边中垂线的交点. 常见结论:①Rt △ABC 的三条边分别为:a 、b 、cc 为斜边,则它的内切圆的半径2a b cr +-=; ②△ABC 的周长为l ,面积为S,其内切圆的半径为r,则12S lr= 21. 弦切角定理及其推论1弦切角:顶点在圆上,并且一边和圆相交,另一边和圆相切的角叫做弦切角;如图:∠P AC 为弦切角;2弦切角定理:弦切角度数等于它所夹的弧的度数的一半;如果AC 是⊙O 的弦,P A 是⊙O 的切线,A 为切点,则1122PAC AC AOC ∠==∠推论:弦切角等于所夹弧所对的圆周角作用证明角相等如果AC 是⊙O 的弦,P A 是⊙O 的切线,A 为切点,则PAC ABC ∠=∠ 22. 相交弦定理、割线定理和切割线定理1相交弦定理:圆内的两条弦相交,被交点分成的两条线段长的积相等;如图①,即:P A·PB = PC·PD2割线定理: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割线,这点到每条割线与圆交点的两条线段长的积相等;如图②,即:P A·PB = PC·PD3切割线定理:从圆外一点引圆的切线和割线,切线长是这点到割线与圆交点的两条线段长的比例中项;如图③,即:PC 2 = P A·PB① ② ③23. 面积公式①S 正△=×边长2.②S 平行四边形=底×高.③S 菱形=底×高=×对角线的积,④1()2S =+⨯=⨯梯形上底下底高中位线高⑤S 圆=πR 2. ⑥l 圆周长=2πR . ⑦弧长L =.⑧213602n r S lr π==扇形⑨S 圆柱侧=底面周长×高=2πrh , S 全面积=S 侧+S 底=2πrh +2πr 2 ⑩S 圆锥侧=×底面周长×母线=πrb , S 全面积=S 侧+S 底=πrb +πr 2OBCA。
初中数学必背公式大全(拿去不用谢)
初中数学必背公式大全(拿去不用谢)1. 一次函数的公式:y = kx + b ,其中k为斜率,b为y轴截距。
2.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公式:(h,k),其中h为顶点的横坐标,k为顶点的纵坐标。
3.二次函数的轴对称线公式:x=h,其中h为顶点的横坐标。
4. 二次函数的判别式:Δ = b^2 - 4ac ,其中a、b、c为二次函数的系数。
5.二次函数的解的公式:x=(-b±√Δ)/(2a),其中a、b、c为二次函数的系数。
6. 三角函数的正弦定理:a / sinA = b / sinB = c / sinC ,其中a、b、c为三角形的边长,A、B、C为对应角的度数。
7. 三角函数的余弦定理:c^2 = a^2 + b^2 - 2abcosC ,其中a、b、c为三角形的边长,C为夹角的余弦。
8. 三角函数的正切公式:tanA = sinA / cosA ,其中A为角度。
9.平方差公式:(a+b)(a-b)=a^2-b^2,其中a、b为变量。
10. 平方和公式:(a + b)^2 = a^2 + 2ab + b^2 ,其中a、b为变量。
11. 立方差公式:(a + b)(a^2 - ab + b^2) = a^3 + b^3 ,其中a、b为变量。
12.代数因式分解公式:x^2-y^2=(x+y)(x-y),其中x、y为变量。
13. 余弦的和差公式:cos(A ± B) = cosAcosB - sinAsinB ,其中A、B为角度。
14. 正弦的和差公式:sin(A ± B) = sinAcosB ± cosAsinB ,其中A、B为角度。
15. 余切的和差公式:tan(A ± B) = (tanA ± tanB) / (1 ∓tanAtanB) ,其中A、B为角度。
16.相反数的和等于零:a+(-a)=0,其中a为实数。
17.加减相同数等于零:a+(-a)=0,其中a为实数。
初中数学公式汇总
初中数学公式大全表以下是一些初中数学公式的大全表,供您参考:1. 平方差公式:a^2-b^2=(a+b)(a-b)2. 完全平方公式:a^2±2ab+b^2=(a±b)^23. 立方和公式:a^3+b^3=(a+b)(a^2-ab+b^2)4. 立方差公式:a^3-b^3=(a-b)(a^2+ab+b^2)5. 完全立方公式:a^3±3a^2b+3ab^2±b^3=(a±b)^36. 三角形的面积公式:S=1/2absinC7. 两角和公式:sin(A+B)=sinAcosB+cosAsinB8. 两角差公式:sin(A-B)=sinAcosB-cosAsinB9. 倍角公式:sin2A=2sinAcosA10. 余弦定理:c^2=a^2+b^2-2abcosC11. 正弦定理:a/sinA=b/sinB=c/sinC=2R12.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S=底×高13. 梯形的面积公式:S=1/2(上底+下底)×高14. 圆周长公式:C=πd=2πr15. 圆的面积公式:S=πr^216. 扇形面积公式:S=1/2lr=πr^2×n/360°17. 直径所对的圆周角公式:∠A=90°18. 旁切圆半径公式:r=(a+b-c)/219. 旁切圆直径公式:d=2r20. 三角函数定义式:sinA=∠A的对边/斜边cosA=∠A的邻边/斜边tanA=∠A的对边/∠A的邻边cotA=∠A的邻边/∠A的对边21. 三角函数关系式:tanA=-cotA sinA cosA=-cosA sinA tanA cosA=sinA22. 三角函数诱导式:sin(π/2-A)=cosA cos(π/2-A)=sinA tan(π/2-A)=cotA cot(π/2-A)=tanA sin(π/2+A)=cosA cos(π/2+A)=-sinA tan(π/2+A)=-cotA cot(π/2+A)=-tanA sin(π-A)=sinA cos(π-A)=-cosA tan(π-A)=-tanA cot(π-A)=-cot23.三角函数倍角公式:sin2A=2sinAcosA cos2A=cos^2A-sin^2A=1-2sin^2A=2cos^2A-1 tan2A=(2tanA)/(1-tan^2A)24. 三角函数半角公式:sin^2A=(1-cosA)/2 cos^2A=(1+cosA)/2 tan^2A=(1-cosA)/(1+cosA) cot^2A=(1+cosA)/(1-cosA)25. 三角函数积化和差公式:sinAcosB=sin(A+B)+sin(A-B) cosAsinB=sin(A+B)-sin(A-B) cosAcosB=cos(A+B)-sin(A-B) sinA sinB=sin(A+B)+sin(A-B)26.三角函数和差化积公式:sinA+sinB=2sin((A+B)/2)cos((A-B)/2 cosA+cosB=2cos((A+B)/2)sin((A-B)/2) tanA+tanB=sin(A+B)/cosAcosB tanA-tanB=sin(A-B)/cosAcosB27.三角函数倍角公式:sin(2α)=2sin(α)cos(α) cos(2α)=cos^2(α)-sin^2(α)=2cos^2(α)-1=1-2sin^2(α) tan(2α)=2tan(α)/(1-tan^2(α))28.三角函数万能公式:sinα=(-1)^(j+1)*2^(j+1)*a^(j+1)/(2^(j+1)*a^(j+1)+2^(j)*a^(j))cosα=2^(j)*a^(j)/(2^(j+1)*a^(j+1)+2^(j)*a^(j)) tanα=(-1)^(j+1)*a/(2^(j)*a^(j+1))29. 三角函数倒数公式:tanα*cotα=1 sinα*cscα=1 cosα*secα=130. 直角三角形ABC中,角A的正弦值、余弦值和正切值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sin A = 对边/ 斜边cos A = 邻边/ 斜边tan A = 对边/ 邻边31. 诱导公式:sin(π/2-a)=cosa cos(π/2-a)=sina32. sin(π/2+a)=cosa cos(π/2+a)=-sina33. sin(π-a)=sina cos(π-a)=-cosa34. sin(π+a)=-sina cos(π+a)=-cosa35. 正弦定理:a/sinA=b/sinB=c/sinC=2R36. 余弦定理:a^2=b^2+c^2-2bc*cosA37. 三角形面积公式:S=(a+b+c)/238. 扇形面积公式:S=(n/360)*π^2*r^239. 梯形面积公式:S=(a+b)*h/240. 圆形周长公式:C=2πr41. 圆形面积公式:S=πr^2。
(完整版)初中数学公式大全(绝对经典)
1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2两点之间线段最短3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4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5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6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7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8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9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0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1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13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14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15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16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17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18推论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19推论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20推论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2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22边角边公理(SAS)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3角边角公理( 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4推论(AAS)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5边边边公理(SSS)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6斜边、直角边公理(HL)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27定理1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28定理2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29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30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即等边对等角)31推论1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3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33推论3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34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35推论1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6推论2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7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38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39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40逆定理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41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42定理1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43定理2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44定理3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45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48定理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49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50多边形内角和定理n边形的内角的和等于(n-2)×180°51推论任意多边的外角和等于360°52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1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53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2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54推论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55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3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56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1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7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2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8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3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9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4一组对边平行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60矩形性质定理1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61矩形性质定理2矩形的对角线相等62矩形判定定理1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63矩形判定定理2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64菱形性质定理1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65菱形性质定理2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66菱形面积=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S=(a×b)÷267菱形判定定理1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68菱形判定定理2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69正方形性质定理1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70正方形性质定理2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71定理1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的72定理2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73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点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对称74等腰梯形性质定理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75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76等腰梯形判定定理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77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78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如果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相等,那么在其他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79推论1经过梯形一腰的中点与底平行的直线,必平分另一腰80推论2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另一边平行的直线,必平分第三边81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82梯形中位线定理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L=(a+b)÷2 S=L×h83 (1)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a:b=c:d,那么ad=bc如果ad=bc,那么a:b=c:d84 (2)合比性质如果a/b=c/d,那么(a±b)/b=(c±d)/d85 (3)等比性质如果a/b=c/d=…=m/n(b+d+…+n≠0),那么(a+c+…+m)/(b+d+…+n)=a/b86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88定理如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89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并且和其他两边相交的直线,所截得的三角形的三边与原三角形三边对应成比例90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91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1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ASA)92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93判定定理2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SAS)94判定定理3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SSS)95定理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96性质定理1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与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97性质定理2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98性质定理3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99任意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任意锐角的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弦值100任意锐角的正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切值,任意锐角的余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切值101圆是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102圆的内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小于半径的点的集合103圆的外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大于半径的点的集合104同圆或等圆的半径相等105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以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径的圆106和已知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着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107到已知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个角的平分线108到两条平行线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和这两条平行线平行且距离相等的一条直线109定理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
初中数学全部公式
初中数学全部公式初中数学常用公式:一、代数公式:1.两数相加的和等于它们反过来相加的和:a+b=b+a2.两数相减的差等于它们反过来相减的差:a-b≠b-a3.两数相乘的积等于它们反过来相乘的积:a×b=b×a4.两数相除的商等于它们分子、分母反过来相除的商:a÷b≠b÷a5. 两个数之和的平方等于它们的平方和加上两倍的它们的积:(a +b)² = a² + 2ab + b²6. 平方差公式:(a - b)² = a² - 2ab + b²7. 平方和公式:a² + b² = (a +b)² - 2ab8.两个平方差的乘积等于两个数之和与差的平方差:(a+b)(a-b)=a²-b²9.一次方差公式:(a+b)×(a-b)=a²-b²10. 完全平方公式:(a + b)² = a² + 2ab + b²11. 平方完全差公式:(a - b)² = a² - 2ab + b²12.两个完全平方的乘积等于两个数之和与差的平方差:(a+b)(a-b)=a²-b²13.四平方定理:任何一个正整数都可以表示成不超过四个正整数的平方之和。
14.二项式定理:(a+b)ⁿ=C(n,0)aⁿ+C(n,1)aⁿ⁻¹b+C(n,2)aⁿ⁻²b²+...+a(b+a)ⁿ⁻¹bⁿ⁻¹+bⁿ15.幂运算的乘法法则:aⁿ×aᵐ=aⁿ⁺ᵐ16.幂运算的除法法则:aⁿ÷aᵐ=aⁿ⁻ᵐ二、几何公式:1.线段等分点公式:已知线段AB,M为AB的中点,则AM=MB=AB/22.垂直平分线公式:已知线段AB,O为线段AB的中点,则AO⊥OB,并且AO=OB=AB/23.线段外一点到线段的距离公式:已知线段AB和一点C,以A、B为两端点作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交垂直平分线于点D,则CD为点C到线段AB的距离。
初中所有数学公式
初中所有数学公式数学公式是数学中的重要工具,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各种问题。
初中阶段的数学公式较为基础,包括几何公式、代数公式、概率公式等等。
接下来,我将为您介绍初中阶段的数学公式。
一、几何公式1. 长方形的周长公式:周长 = 2 × (长 + 宽)2. 长方形的面积公式:面积 = 长×宽3. 正方形的周长公式:周长 = 4 ×边长4. 正方形的面积公式:面积 = 边长×边长5. 三角形的周长公式:周长 = 边1 + 边2 + 边36. 弧长公式:弧长 = 弧度数×半径7. 圆的面积公式:面积 = π×半径²二、代数公式1. 同底数幂相乘:a^m × a^n = a^(m+n)2. 同底数幂相除:a^m ÷ a^n = a^(m-n)3. 幂的乘积:(a^m)^n = a^(m×n)4. 幂的商:(a÷b)^m = a^m ÷ b^m5. 一次方程:ax + b = 0,求解方程可得:x = -b/a6. 二次方程求根公式:ax² + bx + c = 0,根的公式为:x = (-b ±√(b²-4ac)) / 2a三、概率公式1. 事件发生的概率:P(A) = 事件A发生的次数 / 总的可能次数2. 互斥事件的概率:P(A 或 B) = P(A) + P(B)3. 相关事件的概率:P(A 且 B) = P(A) × P(B|A)四、三角函数公式1. 三角函数正弦定理:a/sinA = b/sinB = c/sinC (a、b、c为三角形的边长,A、B、C为对应的角度)2. 三角函数余弦定理:a² = b² + c² - 2bc·cosA (a、b、c为三角形的边长,A为对应的角度)3. 三角函数正切定义:tanA = sinA / cosA以上是初中阶段的一些数学公式,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完整版)初中数学公式大全(绝对经典)
初中数学公式大全1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2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3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4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5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6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7 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8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9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0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1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13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14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15 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16 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17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18 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19 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20 推论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21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22边角边公理(SAS) 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3 角边角公理( 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4 推论(AAS) 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5 边边边公理(SSS)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6 斜边、直角边公理(HL) 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27 定理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28 定理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29 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30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即等边对等角)31 推论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3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33 推论3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34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35 推论1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6 推论2 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7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38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39 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40 逆定理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41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42 定理1 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43 定理2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44定理3 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45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46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a^2+b^2=c^247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关系a^2+b^2=c^2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48定理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49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50多边形内角和定理n边形的内角的和等于(n-2)×180°51推论任意多边的外角和等于360°52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1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53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2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54推论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55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3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56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1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7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2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8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3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9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4 一组对边平行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60矩形性质定理1 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61矩形性质定理2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62矩形判定定理1 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63矩形判定定理2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64菱形性质定理1 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65菱形性质定理2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66菱形面积=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S=(a×b)÷267菱形判定定理1 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68菱形判定定理2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69正方形性质定理1 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70正方形性质定理2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71定理1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的72定理2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73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点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对称74等腰梯形性质定理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75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76等腰梯形判定定理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77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78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如果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相等,那么在其他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79 推论1 经过梯形一腰的中点与底平行的直线,必平分另一腰80 推论2 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另一边平行的直线,必平分第三边81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82 梯形中位线定理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L=(a+b)÷2 S=L×h83 (1)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a:b=c:d,那么ad=bc如果ad=bc,那么a:b=c:d84 (2)合比性质如果a/b=c/d,那么(a±b)/b=(c±d)/d85 (3)等比性质如果a/b=c/d=…=m/n(b+d+…+n≠0),那么(a+c+…+m)/(b+d+…+n)=a/b86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87 推论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88 定理如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89 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并且和其他两边相交的直线,所截得的三角形的三边与原三角形三边对应成比例90 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91 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1 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ASA)92 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93 判定定理2 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SAS)94 判定定理3 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SSS)95 定理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96 性质定理1 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与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97 性质定理2 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98 性质定理3 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99 任意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任意锐角的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弦值100任意锐角的正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切值,任意锐角的余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切值101圆是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102圆的内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小于半径的点的集合103圆的外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大于半径的点的集合104同圆或等圆的半径相等105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以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径的圆106和已知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着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107到已知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个角的平分线108到两条平行线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和这两条平行线平行且距离相等的一条直线109定理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数学常用公式大全初中数学公式1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2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3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4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5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6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7 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8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9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0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1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13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14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15 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16 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17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18 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19 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20 推论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21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22边角边公理(SAS) 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3 角边角公理( 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4 推论(AAS) 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5 边边边公理(SSS)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6 斜边、直角边公理(HL) 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27 定理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28 定理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29 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30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即等边对等角)31 推论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3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33 推论3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34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35 推论1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6 推论2 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7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38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39 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逆定理4041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42 定理1 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43 定理2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44定理3 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45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46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a^2+b^2=c^247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关系a^2+b^2=c^2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48定理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49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50多边形内角和定理n边形的内角的和等于(n-2)×180°51推论任意多边的外角和等于360°52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1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53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2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54推论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55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3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56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1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7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2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8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3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9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4 一组对边平行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60矩形性质定理1 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61矩形性质定理2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62矩形判定定理1 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63矩形判定定理2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64菱形性质定理1 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65菱形性质定理2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66菱形面积=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S=(a×b)÷267菱形判定定理1 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68菱形判定定理2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69正方形性质定理1 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70正方形性质定理2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71定理1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的72定理2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73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点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对称74等腰梯形性质定理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75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等腰梯形判定定理76.77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78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如果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相等,那么在其他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79 推论1 经过梯形一腰的中点与底平行的直线,必平分另一腰80 推论2 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另一边平行的直线,必平分第三边81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82 梯形中位线定理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L=(a+b)÷2 面积S=L×h83 (1)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a:b=c:d,那么ad=bc如果ad=bc,那么a:b=c:d84 (2)合比性质如果a/b=c/d,那么(a±b)/b=(c±d)/d85 (3)等比性质如果a/b=c/d=…=m/n(b+d+…+n≠0),那么(a+c+…+m)/(b+d+…+n)=a/b86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87 推论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88 定理如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89 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并且和其他两边相交的直线,所截得的三角形的三边与原三角形三边对应成比例90 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91 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1 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ASA)92 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93 判定定理2 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SAS)94 判定定理3 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SSS)95 定理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96 性质定理1 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与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97 性质定理2 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98 性质定理3 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99 任意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任意锐角的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弦值100任意锐角的正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切值,任意锐角的余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切值101圆是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102圆的内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小于半径的点的集合103圆的外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大于半径的点的集合104同圆或等圆的半径相等105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以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径的圆.106和已知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着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107到已知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个角的平分线108到两条平行线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和这两条平行线平行且距离相等的一条直线109定理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
110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111推论1 ①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②弦的垂直平分线经过圆心,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③平分弦所对的一条弧的直径,垂直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另一条弧112推论2 圆的两条平行弦所夹的弧相等113圆是以圆心为对称中心的中心对称图形114定理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相等,所对的弦的弦心距相等115推论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两条弧、两条弦或两弦的弦心距中有一组量相等那么它们所对应的其余各组量都相等116定理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117推论1 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周角所对的弧也相等118推论2 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119推论3 如果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120定理圆的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并且任何一个外角都等于它的内对角121①直线L和⊙O相交d<r②直线L和⊙O相切d=r③直线L和⊙O相离d>r122切线的判定定理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123切线的性质定理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124推论1 经过圆心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切点125推论2 经过切点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圆心126切线长定理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圆心和这一点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127圆的外切四边形的两组对边的和相等128弦切角定理弦切角等于它所夹的弧对的圆周角129推论如果两个弦切角所夹的弧相等,那么这两个弦切角也相等130相交弦定理圆内的两条相交弦,被交点分成的两条线段长的积相等131推论如果弦与直径垂直相交,那么弦的一半是它分直径所成的两条线段的比例中项132切割线定理从圆外一点引圆的切线和割线,切线长是这点到割线与圆交点的两条线段长的比例中项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割线,这一点到每条割线与圆的交点的两条线推论133.段长的积相等134如果两个圆相切,那么切点一定在连心线上135①两圆外离d>R+r ②两圆外切d=R+r③两圆相交R-r<d<R+r(R>r)④两圆内切d=R-r(R>r) ⑤两圆内含d<R-r(R>r)136定理相交两圆的连心线垂直平分两圆的公共弦137定理把圆分成n(n≥3):⑴依次连结各分点所得的多边形是这个圆的内接正n边形⑵经过各分点作圆的切线,以相邻切线的交点为顶点的多边形是这个圆的外切正n边形138定理任何正多边形都有一个外接圆和一个内切圆,这两个圆是同心圆139正n边形的每个内角都等于(n-2)×180°/n140定理正n边形的半径和边心距把正n边形分成2n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141正n边形的面积Sn=pnrn/2 p表示正n边形的周长142正三角形面积√3a/4 a表示边长143如果在一个顶点周围有k个正n边形的角,由于这些角的和应为360°,因此k×(n-2)180°/n=360°化为(n-2)(k-2)=4144弧长计算公式:L=n兀R/180145扇形面积公式:S扇形=n兀R^2/360=LR/2146内公切线长= d-(R-r) 外公切线长= d-(R+r)乘法与因式分(a+b)^2=a^2+2ab+b^2(a-b)^2=a^2-2ab+b^2a^2-b^2=(a+b)(a-b)a^3+b^3=(a+b)(a^2-ab+b^2)a^3-b^3=(a-b)(a^2+ab+b^2)三角不等式|a+b|≤|a|+|b| |a-b|≤|a|+|b| |a|≤b-b≤a≤b|a-b|≥|a|-|b| -|a|≤a≤|a|2√?4?????????±??=一元二次方程的解2??根与系数的关系X1+X2=-b/a X1×X2=c/a 注:韦达定理判别式b^2-4ac=0 注: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根b^2-4ac>0 注: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根b^2-4ac <0 注:方程没有实根,有共轭复数根圆的标准方程(x-a)2+(y-b)2=r2 注:(a,b)是圆心坐标圆的一般方程x2+y2+Dx+Ey+F=0 注:D2+E2-4F>0抛物线标准方程y^2=2px y^2=-2px x^2=2py x^2=-2py直棱柱侧面积S=c×h 斜棱柱侧面积S=c'×h正棱锥侧面积S=1/2c×h' 正棱台侧面积S=1/2(c+c') ×h'圆台侧面积S=1/2(c+c')l=兀×(R+r)l 球的表面积S=4兀×r^2圆柱侧面积S=c×h=2兀×h 圆锥侧面积S=1/2×c×l=兀×r×l弧长公式l=a×r a是圆心角的弧度数r >0 扇形面积公式s=1/2×l×rr^2h ×兀×V=1/3 圆锥体体积公式H ×S×V=1/3 锥体体积公式斜棱柱体积V=S'L 注:其中,S'是直截面面积,L是侧棱长柱体体积公式V=s×h 圆柱体V=兀×r^2h某些数列前n项和1+2+3+4+5+6+7+8+9+…+n=n(n+1)/21+3+5+7+9+11+13+15+…+(2n-1)=n22+4+6+8+10+12+14+…+(2n)=n(n+1)12+22+32+42+52+62+72+82+…+n2=n(n+1)(2n+1)/613+23+33+43+53+63+…n3=n2(n+1)2/41*2+2*3+3*4+4*5+5*6+6*7+…+n(n+1)=n(n+1)(n+2)/3正弦定理a/sinA=b/sinB=c/sinC=2R 注:其中R 表示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余弦定理b^2=a^2+c^2-2accosB 注:角B是边a和边c的夹角三角函数公式两角和公式sin(A+B)=sinAcosB+cosAsinB sin(A-B)=sinAcosB-sinBcosAcos(A+B)=cosAcosB-sinAsinB cos(A-B)=cosAcosB+sinAsinBtan(A+B)=(tanA+tanB)/(1-tanAta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ctg(A+B)=(ctgActgB-1)/(ctgB+ctgA) ctg(A-B)=(ctgActgB+1)/(ctgB-ctgA)倍角公式正弦sin2A=2sinA·cosA余弦1.Cos2a=Cos^2(a)-Sin^2(a)2.Cos2a=1-2Sin^2(a)3.Cos2a=2Cos^2(a)-1即Cos2a=Cos^2(a)-Sin^2(a)=2Cos^2(a)-1=1-2Sin^2(a))1-tan^2(A)(/)2tanA(tan2A= 正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