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第三节第三课时ppt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课件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第三节《化学平衡》第三课时.pptx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课件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第三节《化学平衡》第三课时.pptx](https://img.taocdn.com/s3/m/4c0cb4b5ad51f01dc281f1d2.png)
量一定增加③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增大④反
应物浓度一定降低⑤正反应速率一定大于逆
反应速率⑥使用了合适的催化剂
• A①②(B)②⑤(C)③⑤(D)④⑥
V逆
0
t1
t2
t(s)
四、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同催等化程剂度对改可变逆化反学应反的应影速响率:,V’正=V’逆,只改 变反应到达平衡所需要的时间,而不影响化学 平衡的移动。
z..x..x..k
V(molL-1S-1)
V’正=V’
逆
V正=V逆
0
t1
பைடு நூலகம்
T(s)
可见,要引起化学平衡的移动,必须是由 于外界条件的改变而引起V正≠V逆。Z.x.x.k
在其2.原它因条分件析不:变的情况下,升高温度,不管是吸热 反应还是放热反应,反应速率都增大,但吸热反应 增大的倍数大于放热反应增大的倍数,故平衡向 吸热反应的方向移动.
3.速率-时间关系图:2NO2N2O4 V(molL-1S-1) 升高温度 (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V’逆 V”正=V”逆
V正
V正=V逆 V‘正
空白演示
在此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四
第三节化学平衡 (第三课时----平衡移动)
•
复习回忆
1、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2、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三、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2NO2N2O4 ∆H=-57KJ
(红棕色) (无色) 1.结论: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 降低温度,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
平衡移动的本质:
化学平衡为动态平衡,条件改变造成 V正≠V逆
平衡移动原理(勒沙特列原理):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二章第三节 化学平衡 课件(共16张PPT)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二章第三节 化学平衡 课件(共1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15107305f705cc17542709be.png)
反应平衡时 ——v(正)=v(逆),c(反应物)、c(生成物)均 _不__再__改__变____,但不一定相等或等于化学 计量数之比
—以上过程中v-t图像表示如下:
2、化学平衡状态
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里,当正、逆 两个方向的反应速率相__等__时,反应体系 中所有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或浓度保 持_恒_定__的状态。
4、化学平衡状态的判定标志
化学反应mA(g)+nB(g) pC(g)+qD(g)平衡状态的判定:
1)、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①在单位时间内消耗了m mol A,同时也生成了 m mol A,即v正=v逆 ②在单位时间内消耗了n mol B的同时也消耗了 p mol C,即v正=v逆 2)、温度 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当体系温度 一定时(其他不变) 3)、颜色
①当m+n≠p+q时,Mr一定 ②当m+n=p+q时,Mr一定
一定平衡 不一定平衡
7、一定条件下,将NO2与SO2以体积比1∶2置于 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O2(g)+SO2(g)——SO3(g) +NO(g) ΔH=-41.8 kJ/mol, 下列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体系压强保持不变 B.混合气体颜色保持不变 C.SO3和NO的体积比保持不变 D.每消耗1 mol SO3的同时生成1 mol NO2
• 7、“教师必须懂得什么该讲,什么该留着不讲,不该讲的东西就好比是学生思维的器,马上使学生在思维中出现问题。”“观 察是思考和识记之母。”2021年11月9日星期二3时48分48秒15:48:489 November 2021
• 8、普通的教师告诉学生做什么,称职的教师向学生解释怎么做,出色的教师示范给学生,最优秀的教师激励学生。下午3时48 分48秒下午3时48分15:48:4821.11.9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全部课件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全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660bc91227916888586d747.png)
c(Z)=0.4mol/L,则该反应的反应方程式可表示为:
3X2 + Y2 === 2Z 3X2 + Y2 === 2X3Y
某温度时,在2 L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物质 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由图中数据分 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开始至2 s,Z的 平均反应速率?
由图知,2 s内X、Y、Z物 质的量的变化为0.3 mol、 0.1 mol、0.2 mol比值为
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例:对于反应N2+O2=2NO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
件哪些不能加快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DE)
A、缩小体积使压强增大 B、体积不变充入 N2 使压强增大 C、体积不变充入 O2使压强增大 D、使体积增大到原来的2倍 E、体积不变充入氦气使压强增大
Na2S2O3+H2SO4=Na2SO4+SO2+S↓+H2O
度,因而可以增大化学反应的速率。
结论: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若其他条件 不变,增大压强,气体体积缩小,浓度增大, 反应速率加快;减小压强,反应速率减慢。
压强对于反应速率的影响是通过对浓度的影响实现的 P增大→C成比例增大,P减小→C成比例减小 压强只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的速率有影响
对于气体有下列几种情况:
A(g)=B(g)+C(g)。若反应物的浓度从3mol/L降至 1.8mol/L需30s,那么反应物浓度由0.8mol/L降至 0.2mol/L所需反应的时间为(B )
A.15s
B.大于15s
C.小于15s
D.无法确定
请试根据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推出压 强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情况
原因:对气体来说,若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就是 增加单位体积的反应物的物质的量,即增加反应物的浓
3X2 + Y2 === 2Z 3X2 + Y2 === 2X3Y
某温度时,在2 L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物质 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由图中数据分 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开始至2 s,Z的 平均反应速率?
由图知,2 s内X、Y、Z物 质的量的变化为0.3 mol、 0.1 mol、0.2 mol比值为
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例:对于反应N2+O2=2NO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
件哪些不能加快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DE)
A、缩小体积使压强增大 B、体积不变充入 N2 使压强增大 C、体积不变充入 O2使压强增大 D、使体积增大到原来的2倍 E、体积不变充入氦气使压强增大
Na2S2O3+H2SO4=Na2SO4+SO2+S↓+H2O
度,因而可以增大化学反应的速率。
结论: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若其他条件 不变,增大压强,气体体积缩小,浓度增大, 反应速率加快;减小压强,反应速率减慢。
压强对于反应速率的影响是通过对浓度的影响实现的 P增大→C成比例增大,P减小→C成比例减小 压强只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的速率有影响
对于气体有下列几种情况:
A(g)=B(g)+C(g)。若反应物的浓度从3mol/L降至 1.8mol/L需30s,那么反应物浓度由0.8mol/L降至 0.2mol/L所需反应的时间为(B )
A.15s
B.大于15s
C.小于15s
D.无法确定
请试根据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推出压 强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情况
原因:对气体来说,若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就是 增加单位体积的反应物的物质的量,即增加反应物的浓
高中化学 第2章 第3节 化学平衡(第3课时)课件 新人教选修4
![高中化学 第2章 第3节 化学平衡(第3课时)课件 新人教选修4](https://img.taocdn.com/s3/m/1b97f418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8c.png)
SO2 a% O2 b% SO3 c%
平衡状态
SO2 a% O2 b% SO3 c%
平衡状态
?SO2
O2 SO3
归纳总结
二、等效平衡的建成条件、判断方法及 产生结果: 1、恒温、恒容下对于气态物质反应前后 分子数变化的可逆反应等效平衡的 判断方法是:
使用极限转化的方法将各种情况变换成 同一反应物或生成物,然后观察有关物 质的物质的量是否对应相等。
0
a
•1、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集体的动作,集体的表情,集体的信念。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反思自我时展示了勇气,自我反思是一切思想的源泉。 •4、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5、诚实比一切智谋更好,而且它是智谋的基本条件。 •6、做老师的只要有一次向学生撒谎撒漏了底,就可能使他的全部教育成果从此为之失败。2022年1月2022/1/302022/1/302022/1/301/30/2022 •7、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2022/1/302022/1/30January 30, 2022 •8、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2022/1/302022/1/302022/1/302022/1/30
a%
充 4mol 2mol 0
0
a%
入 2mol 2mol
0
0
b% (a≠b)
开始 2SO2
2mol SO2 1mol O2
4mol SO2 2mol O2
催化剂
+ O2 加热
平衡状态 SO2 a% O2 b% SO3 c%
《化学平衡常数及计算》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PPT精品课件
![《化学平衡常数及计算》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PPT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f06bdc1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90.png)
确的是( D)
A.K=n2(NH3)·n(CO2)(n(H2O))
B.K=n(H2O)(n2(NH3)·n(CO2))
C.K=c2(NH3)·c(CO2)(c[CO(NH2)2]·c(H2O))
D.K=c2(NH3)·c(CO2)(c(H2O))
课堂练习
3.高温下,某反应达平衡,平衡常数 K=[c(CO)·c(H2O)]/[c(CO2)·c(H2)]。恒容时,温度升高,H2浓度减小。下列说
加快 反应速率 有利于平衡向 正反应方向 移动
采用较高温
加快反应速率 同时提高催化剂的活性
将氨液化并及时分离
有利于平衡向 正反应方向 移动
化学平衡常数——化学平衡的特征
I2(g) + H2(g)
2HI(g)起始时浓度mol/L来自序 号698.6K
c0 (H2)
c0(I2)
c0 (HI)
1 0.01067 0.01196
2SO2(g)+O2
2SO3(g)
298K时K很大,但由于速度太慢,常温时,几乎不发生反应。
②平衡常数数值极小的反应,说明正反应在该条件下不可能进行,如:
N2+O2
2NO
K=10-30(298K)所以常温下用此反应固定氮气是不可能的。因此没有必要在该条件
下进行实验,以免浪费人力物力。或者改变条件使反应在新的条件下进行比较好一些。
QC > kc, 正 逆 未达平衡,逆向进行。
QC = kc, 正 逆 达平衡,平衡不移动。
QC < kc, 正 逆 未达平衡,正向进行。
一、化学平衡常数
(5)另外还有两点必须指出:
①平衡常数数值的大小,只能大致告诉我们一个可逆反应的正向反应所进行的最大
化学人教版高中选修4 化学反应原理高中化学人教课标版选修4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第三节 化学平衡P
![化学人教版高中选修4 化学反应原理高中化学人教课标版选修4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第三节 化学平衡P](https://img.taocdn.com/s3/m/34d4c943011ca300a7c39017.png)
5.变——外界条件改变时,平衡可能 发生移动(平衡移动)
例题1.恒温恒压下,在一体积可变的容器中 进行反应N2(g)+3H2(g)2NH3(g),下列各种 情况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了平衡状态的是 (D ) A.反应物浓度等于生成物浓度 B.容器中N2、H2、NH3的浓度比为1︰3︰2 C.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N2,同时生成3n molH2 D.反应混合体系的密度不随时间的变化 而变化
例题2.下列情况中,能说明固定容器中 2NO2(g) N2O4(g)的反应达到平衡的是 ( CD ) A.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时 B.混合气体的质量保持不变时
C.混合气体的颜色保持不变时
D.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保持不变时
例题3.对于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 的气体反应可以说明A(g)+B(g) C(g)+D(g)在恒温下已达到 平衡状态的是 (C ) A 反应容器中压强不随时间而变化 B A气体和B气体的生成速率相等 C ABC三种气体的生成速率相等 D 反应混合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而变 化
演示结束!
THANK YOU FOR WATCHING!
感谢聆听!
第二节 化学平衡状态 化学平衡常数
1.化学平衡状态的概念
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中,正反应速
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体系中所有参
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或浓度保持不变的状
态。
2.化学(本质)
3.定——各组分含量不再变化(结果) 4.动——动态平衡(动态特征)
选修4人教版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平衡(讲座材料)(76张)(共76张PPT)
![选修4人教版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平衡(讲座材料)(76张)(共7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2a582756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4dad768.png)
压强
L1<L2 。SO3(g)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当压强一定时,温度升高,平衡转化率增大
转化率
(1)待实验Ⅰ溶液颜色不再改变时,再进行实验Ⅱ,目的是使实验Ⅰ的反应达到 。(3)ⅰ和ⅱ的颜色变化表明平衡逆向移动,Fe2+向Fe3+转化。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原因: 。(6)该反应为可逆氧化还原反应,在平衡时,通过改变物质的浓度,可以改变物质的氧化、还原能力,并影响平衡移动方向
c(H2C2O4)
c(H2SO4 )
探究浓度对速率的影响
控制相同
实验原理:2KMnO4 + 5H2C2O4 + 3H2SO4 == K2SO4 + 2MnSO4 + 10CO2↑ + 8H2O
控制相同 控制相同
控制相同 控制相同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平衡
能量
平衡
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溶解平衡
化学能与热能转化化学能与电能转化
《选修四 化学反应原理》
平衡移动原理
本章在整个中学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从中学阶段对化学反应的认识看
化学反应条件的优化
本章的知识结构——知识之间的关系
试题20.(2010) 某温度下,H2(g)+CO2(g) H2O(g)+CO(g)的平衡常数K=9/4。该温度下在甲、乙、丙三个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H2(g)和CO2(g),其起始浓度如右表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平衡时,乙中CO2的转化率大于60%B.平衡时,甲中和丙中H2的转化率均是60%C.平衡时,丙中c(CO2)是甲中的2倍,是0.012 mol/LD.反应开始时,丙中的反应速率最快,甲中的反应速率最慢
p2_______p 1(填“>”或“<”),得出该结论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复习》ppt课件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复习》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792a0f1172ded630b1cb66a.png)
1.2 1.1 1.0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器中X、Y、Z三种物质的 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 线如右图所示,由图中数 据分析,该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 3X +Y 2Z 反应开始至2min,Z的平均 05mol/(L· min) 反应速率为 0. __________ 。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复习源自化学反应速率主要内容化 学 反 应 速 率 概念及意义 数学表达式及单位 内因—物质的性质 影响因素 外因 浓度
压强
温度 催化剂 其它因素
一、化学反应速率
1.定义:: 衡量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程度的物理量。
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 2.表示方法: 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四、催化剂问题
1、催化剂能同等程度的改变正、逆反应的反应 速率,因而对化学平衡无影响,不能改变反应物 的转化率和生成物的总产量。 2、催化剂参加化学反应,改变了反应进行的途 径,因而大大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大大增大了 活化分子百分数。
5、有效碰撞理论
(1)有效碰撞: 反应物分子间必须相互碰撞才有可能发 生反应,但不是每次碰撞都能发生反应, 能发生反应的碰撞称为有效碰撞。 有效碰撞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一是发生碰撞的分子具有较高的能量 ; 二是分子在一定的方向上发生碰撞。 (2)活化分子: 在化学反应中,能量较高,有可能发 生有效碰撞的分子称为活化分子。 指活化分子在反应物分子中 (3)活化分子百分数: 所占的百分数。
3.数学表达式: v
C = ——— △t
△
4. 单位: mol/(L · s) 或 mol /(L · min) -1或
mol· L-1 · h-1
器中X、Y、Z三种物质的 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 线如右图所示,由图中数 据分析,该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 3X +Y 2Z 反应开始至2min,Z的平均 05mol/(L· min) 反应速率为 0. __________ 。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复习源自化学反应速率主要内容化 学 反 应 速 率 概念及意义 数学表达式及单位 内因—物质的性质 影响因素 外因 浓度
压强
温度 催化剂 其它因素
一、化学反应速率
1.定义:: 衡量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程度的物理量。
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 2.表示方法: 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四、催化剂问题
1、催化剂能同等程度的改变正、逆反应的反应 速率,因而对化学平衡无影响,不能改变反应物 的转化率和生成物的总产量。 2、催化剂参加化学反应,改变了反应进行的途 径,因而大大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大大增大了 活化分子百分数。
5、有效碰撞理论
(1)有效碰撞: 反应物分子间必须相互碰撞才有可能发 生反应,但不是每次碰撞都能发生反应, 能发生反应的碰撞称为有效碰撞。 有效碰撞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一是发生碰撞的分子具有较高的能量 ; 二是分子在一定的方向上发生碰撞。 (2)活化分子: 在化学反应中,能量较高,有可能发 生有效碰撞的分子称为活化分子。 指活化分子在反应物分子中 (3)活化分子百分数: 所占的百分数。
3.数学表达式: v
C = ——— △t
△
4. 单位: mol/(L · s) 或 mol /(L · min) -1或
mol· L-1 · h-1
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四-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第3节-3-3.ppt
![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四-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第3节-3-3.ppt](https://img.taocdn.com/s3/m/b10d3c18ba0d4a7303763ad4.png)
(3)判断平衡移动方向 利用平衡常数可从定量的角度解释恒温下浓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 响。 对于可逆反应 mA(g)+nB(g) pC(g)+qD(g)在任意状态下,生成物的浓度 和反应物的浓度之间的关系用 Q=ccmpCA··ccqnDB表示,则: 当 Q=K 时,反应处于平衡状态,v 正=v 逆; 当 Q<K 时,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v 正>v 逆; 当 Q>K 时,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v 正<v 逆。
知
识
点
一
第 3 课时 化学平衡常数
学
业
分
层
测
知
评
识
点
二
1.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概念。(重点) 2.理解化学平衡常数对化学反应进行的程度判断。(重、难点) 3.掌握有关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难点)
化学平衡常数
[基础·初探] 教材整理 1.定义 在一定 温度 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生成物浓度幂之积 与 反应物浓度幂之积 的比值是一个常数,这个常数就是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 通常用符号 K 表示。
4.在 800 ℃时,发生上述反应,某一时刻测得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分别为 c(CO2)为 2 mol·L-1,c(H2)为 1.5 mol·L-1,c(CO)为 1 mol·L-1,c(H2O)为 3 mol·L-1,则下一时刻,反应向哪个方向进行?
【提示】 逆向。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时,可根据 Q 与 K 的大小关系判断, 此时刻下,Q=ccCCOO2·c·cHH2O2=21mmool·lL·L--1×1×13.5mmool·lL·L--11=1>0.9,所以反应向逆反 应方向进行。
初(mol·L-1): 1
0.5
2SO3 0
高中化学 人教版选修4 课件:第二章 第三节 第3课时 化学平衡常数(29张PPT)
![高中化学 人教版选修4 课件:第二章 第三节 第3课时 化学平衡常数(2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064c3e207375a417866f8f8d.png)
K=c(CO)· c(H2)/c(H2O)
高温
(3)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与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有关。
例如:N2(g)+3H2(g)
+H2(g)
高温
高温
2NH3(g)的平衡常数为K1,N2(g)
高温
NH3(g)的平衡常数为K2,NH3(g)
N2(g)+H2(g)
的平衡常数为K3。
①K1和K2的关系式为:K1=K;
栏 目 链 接
______ 浓度变化无关。
×100%。
应用 思考 1.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反应物的转化率是否一定增大? 提示:不一定。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反应物的转化 率如何变化,要根据具体反应及引起平衡移动的原因而定。 对于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吸热反应而言,增大压强或升 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反应物转化率都增大;对
要点
化学平衡常数
1.定义 在一定温度 ________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 ________时,生 成物浓度幂之积 __________与反应物浓度幂之积 __________的比值是一个常数, 这个常数就是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简称平衡常数,用 符号________ 表示。 K 2. 表达式 对于一般的可逆反应mA(g)+nB(g) 在一定温度下,K= pC(g)+qD(g),
A.①② C.③④
B.②③ D.①③
解析:平衡常数 K 是一个温度常数,只与反应本身及 温度有关,催化剂不能改变化学平衡,故加入催化剂不改
变平衡常数K。
答案:D
栏 目 链 接
栏 目 链 接
有关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及应用 例 一定温度下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2SO2(g) +O2(g)催化剂△2SO3(g),知c始(SO2)=0.4 mol/L,c始(O2)= 1 mol/L,经测定该反应在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19,试判 断: (1)当SO2转化率为50%时,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 若未达到,向哪个方向进行?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二章第三节 化学平衡 课件(共13张PPT)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二章第三节 化学平衡 课件(共1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0a59692869eae009581becc0.png)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 平衡
3化学平衡
一、平衡的移动
实验: 将NO2球分别浸在冰水和热水中,观察NO2球中
颜色的变化。 实验现象:浸在冰水中的NO2球红棕色变浅,浸在 热水中的NO2球红棕色加深。 说明: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后改变外界条件, 体系中物质浓度会发生变化,平衡状态会发生变化。
V(正)= V(逆) 外界条件改变
2、降低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减慢。吸热反应方向 减慢的幅度大,化学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
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1、温度变化引起化学反应速率变化,吸热反应方向 变化的幅度总是比放热反应方向变化的幅度大。 2、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减弱温 度的升高。降低温度化学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 减弱温度的降低。
1、增加浓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平衡向减弱浓 度的方向移动。 2、减小浓度,化学反应速率减慢,平衡向增加浓 度的方向移动。
三、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回忆实验2—7
2 N O 2 ( 红 棕 色 , g ) N 2 O 4 ( 无 色 , g ) H 5 6 . 9 K J /m o l
实验现象:浸在冰水中的NO2球红棕色变浅,浸在 热水中的NO2球红棕色加深。
谢谢大家!
(可能出现)பைடு நூலகம்
V ′ (正) ≠ V ′ (逆)
新条件
V ′ (正) = V ′ (逆)
旧平衡的破坏
新平衡的建立
过程叫平衡的移动
实验2—5
C r 2 O 7 2 ( 橙 色 ) H 2 O 2 C r O 4 2 ( 黄 色 ) 2 H
实验结论: 1、增加生成物浓度,逆反应速率加快,平衡向逆 反应方向移动。 2、减小生成物浓度,逆反应速率减慢,平衡向正 反应方向移动。
3化学平衡
一、平衡的移动
实验: 将NO2球分别浸在冰水和热水中,观察NO2球中
颜色的变化。 实验现象:浸在冰水中的NO2球红棕色变浅,浸在 热水中的NO2球红棕色加深。 说明: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后改变外界条件, 体系中物质浓度会发生变化,平衡状态会发生变化。
V(正)= V(逆) 外界条件改变
2、降低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减慢。吸热反应方向 减慢的幅度大,化学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
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1、温度变化引起化学反应速率变化,吸热反应方向 变化的幅度总是比放热反应方向变化的幅度大。 2、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减弱温 度的升高。降低温度化学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 减弱温度的降低。
1、增加浓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平衡向减弱浓 度的方向移动。 2、减小浓度,化学反应速率减慢,平衡向增加浓 度的方向移动。
三、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回忆实验2—7
2 N O 2 ( 红 棕 色 , g ) N 2 O 4 ( 无 色 , g ) H 5 6 . 9 K J /m o l
实验现象:浸在冰水中的NO2球红棕色变浅,浸在 热水中的NO2球红棕色加深。
谢谢大家!
(可能出现)பைடு நூலகம்
V ′ (正) ≠ V ′ (逆)
新条件
V ′ (正) = V ′ (逆)
旧平衡的破坏
新平衡的建立
过程叫平衡的移动
实验2—5
C r 2 O 7 2 ( 橙 色 ) H 2 O 2 C r O 4 2 ( 黄 色 ) 2 H
实验结论: 1、增加生成物浓度,逆反应速率加快,平衡向逆 反应方向移动。 2、减小生成物浓度,逆反应速率减慢,平衡向正 反应方向移动。
最新人教版选修四高中化学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第3节-3-3课件ppt
![最新人教版选修四高中化学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第3节-3-3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e2012f3ab7360b4c2f3f641f.png)
【解析】 固态浓度为“常数”,视为“1”,不需写入平衡常数表达式,A 项错误;K 只与温度有关,因此增大体系压强,平衡常数 K 不发生变化,B 项 正确;升温该反应正向进行,K 增大,C 项错误;增加 C(s)的量,平衡不移动, D 项错误。
【答案】 B
2.对于反应 3Fe(s)+4H2O(g) 确的是( )
(4)计算转化率 依据起始浓度(或平衡浓度)和平衡常数可以计算平衡浓度(或起始浓度),从 而计算反应物的转化率。
[ 题组· 冲关] 题组 1 化学平衡常数的概念 1.对于反应 C(s)+H2O(g) 是( ) cCO· cH2 A.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K= cC· cH2O B.增大体系压强,平衡常数 K 不发生变化 C.升高体系温度,平衡常数 K 减小 D.增加 C(s)的量,平衡正向移动 CO(g)+H2(g) Δ H>0,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
Fe3O4(s)+4H2(g)的平衡常数,下列说法正
c4H2· cFe3O4 A.K= 3 c Fe· c4H2O c4H2 B.K= 4 c H2O C.增大 c(H2O)或减小 c(H2),会使该反应平衡常数减小 D.改变反应的温度,平衡常数不一定变化
【解析】 固体反应物或生成物,其浓度可视为常数,在平衡常数表达式 中不写,故 A 错误,B 正确;化学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而与反应物、生成 物的浓度变化无关,故增大 c(H2O)或减小 c(H2),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不变,但温 度改变,平衡常数一定改变,故 C、D 错误。
最新人教版必修+选修+复习课件
高中化学
知 识 点 一
第 3 课时 化学平衡常数
知 识 点 二
学 业 分 层 测 评
1.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概念。(重点) 2.理解化学平衡常数对化学反应进行的程度判断。(重、难点) 3.掌握有关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难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化学平衡(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01 理解平衡常数的概念,掌握有关化学 平衡常数的计算。
02 理解化学平衡常数与反应进行的方向和 限度的内在联系。
三、化学平衡常数
化学平衡常数: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无论从 正反应开始,还是从逆反应开始,也无论反应物起始
浓度的大小,最后都能达到平衡,这时各种生成
NO2 ⇌½ N2O4
K2=
C(NO2) C1/2(N2O4)
N2O4 ⇌2 NO2
K3=
C(N2O4) C2(NO2)
有啥联系?
2.反应相加,常数相乘;反应相减,常数相除。
3.化学平衡常数的意义: ⑴化学平衡常数是一定温度下一个反应本身固有
的内在性质的定量体现。 ⑵一个反应的K值越大,正反应进行得越完全,反
Qc 为反应的溶液商。
在一定条件下,在一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将 SO2和O2混合发生反应:2SO2(g) +O2(g)⇌2SO3(g)反应 过程中,SO2、O2、SO3的物质的量(mol)的变化如 下表(0~4 min时,容器气体压强为0.1 MPa):试计算 平衡时的平衡常数?
4.化学平衡常数的应用。 (3)利用K可判断 Nhomakorabea应的热效应
物浓度的系数次方的乘积除以各反应物浓度的系数 次方的乘积所得的比值。它是个常数,用K表示,例 如: mA(g) + nB (g) ⇌ pC (g) + qD(g)
[C(C)] p×[C(D)] q K=
[C(A)] m×[C(B)] n
mA(g) + nB (g) ⇌ pC (g) + qD(g)
(向2直)至可建以立判Q平c定〈衡反。K应,是反否应平向衡正及反不应平方衡向时进反行应向何方
如:对于可Qc逆=反K应,: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mAQ(cg)> +Kn,B(反g)应⇌向pC逆(g方)+向qD进(g行) 在一定温度的任意时刻,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如下
关系: Qc =
[C(C)] p×[C(D)] q [C(A)] m×[C(B)] n
简单测试一下[C:(C)] p×[C(D)] q 在合密加闭热容到K=器80中0[CC,(,A将达)]2到m.0×平m[C衡o(lC时BO)的与] 浓n10度m为ol:H2O(g)混 1• .使C衡平O用常衡(g化)数常+学。数HC2平计(OCO(衡算)g、)⇌常中CC(O数代H22(计入gO))算+的、H应浓2C((注g度CO) 2意是)、,试的反C列问(应H2式)题平. 表:衡达时一的下浓平度 • 反应物或生成物中有固体和纯液体存在时,由于 其浓度可看做常数“1”而不代入公式
若升高温度,K值增大,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若升高温度,K值减小,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多练习哦!
Your text has been concise and well-written, but the information is inextricably inextricable and needs to be expressed in more words; but please refine the essence of your thought as much as possible, and express your views appropriately, often with twice the result with half the effort.
应物的转化率越大。
4.化学平衡常数的应用。
(1)比较可逆反应的限度:一个反应的K值越大,
正反应进行的,反应物的浓度越小,反应物转化率也
越大,反应进行得越完全。
Cl2+H2O⇌HCl+ HClO Br2+H2O⇌HBr+HBrO
I2+H2O⇌HI+HIO
K值逐渐减 小,反应 程度越来 越小
2.化学平衡常数的应用。
在一个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 中,加入一定量的A(g)和 一定量的C(g)发生如下反 应,在t1时刻达到平衡,反应 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变化如 图所示,试计算该反应的平 衡常数。
2、化学平衡常数与方程式书写形式的联系
1.系数不同,常数表达不同:
2NO2 ⇌ N2O4
K1=
C2(NO2) C(N2O4)
化学平衡(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01 理解平衡常数的概念,掌握有关化学 平衡常数的计算。
02 理解化学平衡常数与反应进行的方向和 限度的内在联系。
三、化学平衡常数
化学平衡常数: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无论从 正反应开始,还是从逆反应开始,也无论反应物起始
浓度的大小,最后都能达到平衡,这时各种生成
NO2 ⇌½ N2O4
K2=
C(NO2) C1/2(N2O4)
N2O4 ⇌2 NO2
K3=
C(N2O4) C2(NO2)
有啥联系?
2.反应相加,常数相乘;反应相减,常数相除。
3.化学平衡常数的意义: ⑴化学平衡常数是一定温度下一个反应本身固有
的内在性质的定量体现。 ⑵一个反应的K值越大,正反应进行得越完全,反
Qc 为反应的溶液商。
在一定条件下,在一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将 SO2和O2混合发生反应:2SO2(g) +O2(g)⇌2SO3(g)反应 过程中,SO2、O2、SO3的物质的量(mol)的变化如 下表(0~4 min时,容器气体压强为0.1 MPa):试计算 平衡时的平衡常数?
4.化学平衡常数的应用。 (3)利用K可判断 Nhomakorabea应的热效应
物浓度的系数次方的乘积除以各反应物浓度的系数 次方的乘积所得的比值。它是个常数,用K表示,例 如: mA(g) + nB (g) ⇌ pC (g) + qD(g)
[C(C)] p×[C(D)] q K=
[C(A)] m×[C(B)] n
mA(g) + nB (g) ⇌ pC (g) + qD(g)
(向2直)至可建以立判Q平c定〈衡反。K应,是反否应平向衡正及反不应平方衡向时进反行应向何方
如:对于可Qc逆=反K应,: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mAQ(cg)> +Kn,B(反g)应⇌向pC逆(g方)+向qD进(g行) 在一定温度的任意时刻,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如下
关系: Qc =
[C(C)] p×[C(D)] q [C(A)] m×[C(B)] n
简单测试一下[C:(C)] p×[C(D)] q 在合密加闭热容到K=器80中0[CC,(,A将达)]2到m.0×平m[C衡o(lC时BO)的与] 浓n10度m为ol:H2O(g)混 1• .使C衡平O用常衡(g化)数常+学。数HC2平计(OCO(衡算)g、)⇌常中CC(O数代H22(计入gO))算+的、H应浓2C((注g度CO) 2意是)、,试的反C列问(应H2式)题平. 表:衡达时一的下浓平度 • 反应物或生成物中有固体和纯液体存在时,由于 其浓度可看做常数“1”而不代入公式
若升高温度,K值增大,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若升高温度,K值减小,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多练习哦!
Your text has been concise and well-written, but the information is inextricably inextricable and needs to be expressed in more words; but please refine the essence of your thought as much as possible, and express your views appropriately, often with twice the result with half the effort.
应物的转化率越大。
4.化学平衡常数的应用。
(1)比较可逆反应的限度:一个反应的K值越大,
正反应进行的,反应物的浓度越小,反应物转化率也
越大,反应进行得越完全。
Cl2+H2O⇌HCl+ HClO Br2+H2O⇌HBr+HBrO
I2+H2O⇌HI+HIO
K值逐渐减 小,反应 程度越来 越小
2.化学平衡常数的应用。
在一个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 中,加入一定量的A(g)和 一定量的C(g)发生如下反 应,在t1时刻达到平衡,反应 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变化如 图所示,试计算该反应的平 衡常数。
2、化学平衡常数与方程式书写形式的联系
1.系数不同,常数表达不同:
2NO2 ⇌ N2O4
K1=
C2(NO2) C(N2O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