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向科研经费预算与会计核算的衔接
纵向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办法
纵向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纵向科研项目经费管理,调动科研人员多渠道争取科研经费的积极性,合理有效地使用科研经费,促进学校科研工作协调、健康、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家有关科技政策、财务和审计制度,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本办法所指“纵向科研经费”,即政府计划和公益性行业科研经费,是指学校通过承担国家、地方各级政府部门和公益性行业的各类科研计划(含基金等)所取得的项目(或课题)经费以及校内科研基金项目经费。
第二条纵向科研项目经费主要包括:1。
国家级项目经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科技部等部门下达的项目经费。
2.省部级项目经费。
中央和国家各部委(厅、局)自设项目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政府部门下拨的科研经费。
3。
地厅级项目经费。
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政府所属职能部门自设项目的经费和本市设立的科研项目经费.4。
校级项目经费。
我校自行设立的科研项目培育经费.第二章责任与监督第三条科技处、财务处、审计处等部门在科研经费使用、管理与监督中各负其责、相互协作、密切配合,建立健全科研经费协同管理监督机制,保障科研项目的顺利实施。
(一)科技处:负责科研项目管理和合同管理;建立完整的项目档案,包括申请书、立项书、预算书、项目合同、中期检查报告、变更材料、项目最终成果、结项证书等;会同财务处指导项目负责人编制经费预算并审核;跟踪项目经费执行情况;审核科研外拨经费;配合财务处做好科研项目经费的使用、审核、监督工作。
(二)财务处:负责科研经费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协同科技处指导项目负责人编制经费预算;科研经费到账后,会同科技处按项目单独建账;加强科研项目核算,监督、指导项目负责人按照国家有关财经法规在其权限范围内合理使用经费;会同科技处及项目负责人办理结项审计。
(三)审计处:负责科研经费的审计、监督和检查工作。
第四条二级单位(学院)是科研活动的基层管理单位,对本单位科研经费使用承担监管责任;根据学科特点和科研的实际需要,合理配置资源,为科研项目执行提供条件保障;监督科研项目预算执行,督促项目进度.第五条项目负责人是科研经费使用和管理的直接责任人,对经费使用的合规性、合理性、真实性和相关性承担法律责任。
纵向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办法
纵向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学校科研项目经费管理,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益,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全面提升我校科技创新能力,根据国务院《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1号)、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见》(中办发〔2016〕50号))、财政部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财教[2016]317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资金管理办法》(财教[2015]15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山西省人民政府《山西省科研项目经费和科技活动经费管理办法(试行)》(晋政办发[2016]76号)及其补充规定等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指的科研经费是指用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品开发、成果推广或转让、技术服务、技术咨询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经费。
我校科研经费根据其来源,分为纵向科研经费、横向科研经费和校级科研项目经费三类。
纵向科研经费是指学校通过承担国家、地方政府常设的或者专项项目取得的科研项目经费。
包括政府部门直接下达给我校的各类科研项目经费和学校作为合作(协作)单位承担上述来源项目并由项目主持单位转拨到我校的科研经费。
横向科研经费是指国家和地方政府及其组成部门、企事业单位等以委托方式或通过竞争性投标方式获得的,且无具体经费使用管理规定的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人文社科类咨询和智库建设等有偿服务的科研经费。
校级科研项目经费是指学校用于资助教职工科研活动的经费,包括学校立项安排的科研经费和人才引进科研启动经费。
以我校名义取得的科研项目经费,不论其资金来源渠道,均属于学校收入,必须全部纳入学校财务系统统一管理,专款专用、单项核算。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和方式截留、挤占、挪用科研项目经费,不得违反国家科研经费管理政策支出。
纵向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办法
纵向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纵向科研项目经费管理,调动科研人员多渠道争取科研经费的积极性,合理有效地使用科研经费,促进学校科研工作协调、健康、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家有关科技政策、财务和审计制度,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本办法所指“纵向科研经费”,即政府计划和公益性行业科研经费,是指学校通过承担国家、地方各级政府部门和公益性行业的各类科研计划(含基金等)所取得的项目(或课题)经费以及校内科研基金项目经费。
第二条纵向科研项目经费主要包括:1.国家级项目经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科技部等部门下达的项目经费。
2.省部级项目经费。
中央和国家各部委(厅、局)自设项目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政府部门下拨的科研经费。
3.地厅级项目经费。
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政府所属职能部门自设项目的经费和本市设立的科研项目经费。
4.校级项目经费。
我校自行设立的科研项目培育经费。
第二章责任与监督第三条科技处、财务处、审计处等部门在科研经费使用、管理与监督中各负其责、相互协作、密切配合,建立健全科研经费协同管理监督机制,保障科研项目的顺利实施。
(一)科技处:负责科研项目管理和合同管理;建立完整的项目档案,包括申请书、立项书、预算书、项目合同、中期检查报告、变更材料、项目最终成果、结项证书等;会同财务处指导项目负责人编制经费预算并审核;跟踪项目经费执行情况;审核科研外拨经费;配合财务处做好科研项目经费的使用、审核、监督工作。
(二)财务处:负责科研经费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协同科技处指导项目负责人编制经费预算;科研经费到账后,会同科技处按项目单独建账;加强科研项目核算,监督、指导项目负责人按照国家有关财经法规在其权限范围内合理使用经费;会同科技处及项目负责人办理结项审计。
(三)审计处:负责科研经费的审计、监督和检查工作。
第四条二级单位(学院)是科研活动的基层管理单位,对本单位科研经费使用承担监管责任;根据学科特点和科研的实际需要,合理配置资源,为科研项目执行提供条件保障;监督科研项目预算执行,督促项目进度。
[纵向,经费,财务管理]关于加强医院纵向科研经费财务管理的思考
关于加强医院纵向科研经费财务管理的思考关键词医院科研经费财务管理一、纵向科研经费的范畴及其管理特点医院科研经费按其来源的不同可分为纵向科研经费和横向科研经费两大类。
纵向科研经费一般是指从中央及各级政府部门获得的科研经费,包括国家各部委司局、省市厅局级等立项的科研项目经费,还包括一些由学校、医院及其他团体组织等转拨的属于纵向科研经费范畴的项目经费。
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973计划、国家支撑计划项目、卫生局科技计划项目等经费均为医院常见的纵向科研经费。
横向科研经费是医院与国内外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组织以及个人等社会各界进行科研合作、科技咨询、科技成果转让等取得的经费。
纵向科研经费必须通过项目申报取得,横向科研经费主要以合同、协议的形式签订。
纵向科研经费管理的目标是保障科研工作顺利开展,经费开支实行项目负责人负责制,以科研管理部门为组织主体、财务部门为核算和控制主体、审计部门为监督评价主体。
二、医院纵向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一)经费来源多渠道,导致经费管理杂乱医院科研项目众多,尤其是大型三甲医院,可能有上百项科研项目,来源渠道较多,有财政拨款的,上级单位拨入的,单位自筹的、为其他业务单位承担的。
同一个项目负责人可能负责不同的项目,多则十余项,很容易出现项目收支混淆的情况。
科研项目负责人以及负责科研的财务人员容易将同一个人的不同经费混淆,出现下错账的情况,导致财务后期调账,账务不再清晰明了。
(二)科研部门与财务部门沟通不足,导致项目管理与财务管理脱节目前大多数医院对科研经费的管理分工如下:科研部门负责项目的申报、立项、合同及预算的备案;财务部门负责项目经费的建卡、入账、经费报账及决算审核。
这样的分工容易造成科研经费管理上的脱节。
首先,是项目立项后的经费预算,该预算是经费使用的依据,经批复后一般不作调整。
目前医院大部分的科研经费预算由项目负责人与项目成员自行编制,财务部门很少参与其中。
大学自然科学类纵向科研经费管理办法(精品)
大学自然科学类纵向科研经费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学校纵向科研经费管理,提高纵向科研经费使用效益,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充分释放创新创造活力,赋予科研人员更大自主权、切实减轻科研人员负担,推动学校科研工作高质量发展,根据有关文件精神和财务管理制度,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纵向科研经费是指国家、地方各级政府部门批准立项并拨付(含校外主持单位转拨)学校的财政性经费,以及国际科技合作中与国外政府和学术机构间的合作项目经费等。
第三条纵向科研经费必须全部纳入学校财务统一管理,单独核算,专款专用,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度和主管部门相关规定及本办法管理执行。
第二章管理体制与职责权限第四条学校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部门协同、责任到人”的纵向科研经费管理体制。
有关纵向科研经费管理的重大问题应按照学校“三重一大”规定由校党委常委会或校长办公会集体研究决定。
校长和分管科研、财务工作的校领导对学校纵向科研经费管理承担领导责任。
第五条学校科技、财务、人事、资产、设备、档案、监察、审计、采购等部门在纵向科研经费管理与监督方面各司其责、相互协作,建立科研经费协同管理监督机制,共同做好经费管理工作,确保经费使用权、管理权和监督权的有效行使,保障纵向科研项目的正常实施。
各部门负责人对部门职责范围内的相关管理工作承担直接责任。
(一)科学技术处负责纵向科研项目的合同管理,督促项目负责人按照项目任务书、合同等合理合规使用科研经费并开展科研工作,监督纵向科研经费使用,协助财务处做好纵向科研经费管理工作,以及协调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的管理监督工作。
(二)财务处负责科研经费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确保资金的安全和合理使用;指导项目负责人编制经费预算并负责经费预算调整和审核;加强监督、指导项目负责人按照项目或合同约定以及有关财经法规,在其权限范围内使用经费;定期上网公布项目到款;审核项目年度决算、中期决算及财务决算报告;协助项目负责人结题审计;做好科研财务助理的培训指导等工作。
纵向科研经费管理条例
纵向科研经费管理条例纵向科研经费管理条例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纵向科研经费管理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纵向科研经费(下称科研经费)的管理,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益,促进科研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江苏省省属院校科研经费管理办法(试行)》(苏教财[2008]1号)、《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教财[2005]11号)及国家有关科研政策,结合实际情况,特制订本条例。
第二条科研经费使用与管理中各方的职责。
1、教务处负责纵向科研项目的管理,并会同学院财务处指导项目负责人编制项目经费预算,监督合同执行情况及经费使用情况,配合院财务处做好经费管理的有关工作。
2、财务处负责经费的管理,指导项目负责人编制项目经费预算,审查项目决算,监督和指导项目负责人按照项目立项通知书(任务书)或合同约定的经费预算合理使用科研经费,并做到账目清楚,核算准确。
3、项目负责人应根据立项要求,科学编制项目经费预算和决算,并按规定使用经费;接受上级财政部门、教育主管部门、国家审计机关和资助单位的检查与监督;对科研经费使用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承担经济与法律责任。
4、项目负责人必须严格按照批准的项目经费预算核定的用途、范围和开支标准使用项目经费,自觉控制经费的各项支出。
对弄虚作假、截留、挪用、挤占专项经费等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或其它违反项目管理办法规定的行为,学院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第二章经费到款和立项管理(经费配套已删掉)第三条科研经费按项目进行编号和建卡管理。
科研经费到款后,由财务处在财务查询系统发布核款信息,教务处根据项目立项批准书、计划书(合同书)开立经费卡,并通知项目负责人办理领卡手续。
第四条科研项目管理费按下列原则和比例提取:项目下达单位的相关管理文件中有明确规定的,管理费按管理文件中的标准执行;没有明确规定的,则按到账经费的5%提取执行。
第五条我院作为参与单位与外单位联合申请的纵向项目,合作项目经费到学院后,管理费按第四条规定提取。
厦门大学纵向科研项目资金管理办法
厦门大学纵向科研项目资金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我校科研项目资金管理,促进学校科研事业健康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1号)、《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14〕64号)、《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16〕50号)及国家相关法规和财务管理制度,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纵向科研项目资金是指学校通过承担国家、地方各级政府部门的各类科技计划(含基金)所取得的项目资金以及我校作为合作单位共同承担的由项目主持单位转拨到我校的资金。
哲学社会科学纵向科研项目按《厦门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纵向科研项目资金管理办法》执行。
第三条纵向科研项目资金属国有资金,必须全部纳入学校财务部门统一管理,实行集中核算,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无权截留、挪用。
第四条纵向科研项目资金形成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均属于国有资产(除科研项目立项合同中有明确规定以外),按照《厦门大学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厦大资产〔2016〕5号)规定,统一纳入学校资产管理,不得以任何形式隐匿、私自转让、非法占有或牟取私利。
第五条科研成果推广应用、转化转让(除项目管理办法或合同另有规定外)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2015修正)》、《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若干规定》(国发〔2016〕16号)和我校相关规定执行。
第二章职责与权限第六条学校实行“统一领导、分级分类管理、责任到人”的科研项目资金管理体制和“分级报账、集中核算”的会计核算方式。
在校长统一领导下,分管科研、财务的校领导对科研项目资金的使用管理分工负责,学校科研、财务、资产、审计、纪检监察、学院(研究院)等部门及项目负责人各司其责,共同做好科研项目资金管理工作。
谈事业单位科研经费管理与会计核算问题
64会计研究ACCOUNTING RESEARCH谈事业单位科研经费管理与会计核算问题赵欣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摘要:科研经费管理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是现阶段事业单位财务问题频发的重点环节。
因此,加强事业单位科研经费管理和会计核算至关重要。
基于此,本文通过研究事业单位科研经费管理与会计核算的重要作用,进一步从问题和改进措施两方面具体研究事业单位的科研经费管理和会计核算,旨在规范使用科研经费,提高科研成果的产出率。
关键词:事业单位;科研经费;管理;会计核算引言近年来,国家持续加大科研投入力度,科研经费也逐年增加,旨在提高科技成果的产出,为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的效能夯实基础。
但在科研经费投入持续增加的同时,由于科研经费管理和会计核算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使得科研经费的贪污、挪用等违规问题频繁出现,难以提升科研经费的经济效益。
现阶段,科研经费安全和经济效益问题,已经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重视,高效使用和管理好科研项目经费是科研项目顺利完成的重要保障,关系到科研事业单位的健康、持续发展。
鉴于此,本文从重要性、现状问题、改进措施三方面深入研究“事业单位科研经费管理和会计核算”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事业单位科研经费管理与会计核算的重要作用概述众所周知,事业单位科研经费是保证科研项目活动顺利进行的关键和基础。
而现阶段科研经费频繁出现贪污腐败现象,既不利于科研项目顺利进行,又不利于我国科技水平的持续提升。
而科研经费管理和会计核算是保证科研经费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其在实践中的作用不言而喻,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强化内部治理的有效手段科研经费是事业单位经费管理的核心内容,通过加强科研经费管理和会计核算,既可以提升事业单位科研经费管理水平,保障科研经费经济效益最大化目标顺利实现,又可以为事业单位其他经费管理提供具有价值的借鉴,进而有利于事业单位内部治理水平的全面提高,对我国科研事业的健康长远发展极为有利[1]。
科研纵向课题经费预算与会计成本核算问题管理与协调研究
浅谈高校纵向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252 •价值工程浅谈高校纵向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On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the Budget Management ofthe Longitudinal Research Projec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刘亚静L I U Y a-j i n g(昆明理工大学财务处,昆明650500;云南大学工商与旅游管理学院,昆明650500)(Financial Department o f Kunming University o f Science and Technology,Kunming650500, China;School o f Business and Tourism Management,Yunnan University,Kunming650500, China)摘要:文章分析了高校纵向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科研经费全过程预算管理,即项目申报前期预算培训、项目申报时预算咨询、项目研发过程中的预算执行监督,项目完成后的预算绩效考核等。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e x i s t i n g i n t he budget management o f the longitudinal research p r o j e c t s i n u n i v e r s i t i e s, puts f o r^-a r d the whole process o f budget management o f s c i e n t i f i c research funds,which includes budget t r a i n i n g f o r pre-project reporting, budget advisory f o r p r o ject reporting,budget execution supervision i n the process o f project development,budget performance evaluation a f t e r t he completion o f the project,etc.关键词:高校;纵向科研;预算管理Key words:colleges and univer s i t i e s;longitudinal research;budget management中图分类号:G472.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6 )36-0252-03〇引言高校是科学研究的主要阵地,科研经费是确保科研项 目顺利实施的资金保证。
高校纵向科研经费预决算与核算的衔接问题
高校纵向科研经费预决算与核算的衔接问题作者:郭铭芝来源:《财经界·学术版》2015年第23期摘要:科学技术是国家发展的第一生产力,进行科技创新也是保障国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因此,科研经费也是科研创新的基本保障,是科研活动得以顺利实施的物质基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高校所承担的科研项目逐渐增加,由此而带来的科研经费每年都在大幅提升。
对高校科研经费的管理直接关系着科研的效果、水平。
因此,本文将就高校纵向科研经费预决算与核算的衔接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校纵向科研经费预决算核算衔接我国高等院校拥有各种高端人才,这种独特的优势为科研活动提供了条件。
科研活动需要拥有先进的硬件设备(如:实验室、试验场地、精密仪器等)、软件设施(如:丰富的网路资源、图书资源、软件资源等)、高端的人力资源等。
这些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是其他科研机构无法比拟的。
因此,很多高校成为我国科技创新的主体,是我国科研力量的重要保证。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科技的创新,我国高等院校所承担的科研项目、筹集的科研经费等都在大幅增加。
但是,在国家对高校科研经费不断增加的情况下,高校的科技技术转化率并没有明显的变化和增加。
例如:清华大学自2009年以来,一直在科研经费方面荣居榜首,2009年清华大学的科研经费为22.16亿元,2013年已经增加到39.31亿元。
在科研经费增长率为77.39%的情况下,技术转让的实际收入增长率却在下降。
问题也就随之出现,高校科研经费的管理问题重重。
例如:中国农业大学的工程院院士李宁教授的科研经费问题、北京中医药大学原教授的贪污问题、北京邮电大学原教授的劳务费冒领问题、山东大学教授骗取科研经费问题等。
这些频繁出现在公众视野中的问题使得本就备受关注的科研经费腐败问题再次成为社会舆论讨论的焦点。
因此,做好高校纵向科研经费预决算与核算的衔接问题会有效防止各种经费贪腐行为的发生,将为高校科研阵地提供一片净土。
高校纵向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办法
高校纵向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我校纵向科研项目管理,合理有效使用科研经费,保证我校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见》(厅字〔2016〕35号)《国务院关于优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若干措施的通知》(国发〔2018〕25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落实优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若干措施的通知》(教技厅〔2018〕5 号)《关于进一步完善省级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见》(豫办〔2017〕7号)等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科研项目经费的类别第二条本办法所指纵向科研项目是列入各级政府部门科研规划的项目,纵向科研项目经费即经费来源性质属于中央或地方财政的项目资金。
第三条纵向科研经费开支范围一般分为直接经费和间接经费。
第三章直接经费管理第四条直接经费是指在项目研究过程中发生的与之直接相关的费用,其主要开支范围包括:(一)设备设施费:指购置或试制专用仪器设备,以及购建项目研发所必须的设施等发生的费用。
鼓励共享、试制、租赁外单位仪器设备及对现有仪器设备进行升级改造。
(二)材料费:指消耗的原材料、辅助材料、实验药品等低值易耗品的采购、运输、装卸、整理、仓储等费用。
(三)测试化验加工费:项目实施支付给外单位的检验、测试、化验及加工等费用,以及校内单位测试需要支付的费用;校内测试化验加工费的划拨要附依据。
(四)燃料动力费:指相关大型仪器设备、专用科学装置等运行发生的可以单独计量的水、电、气、燃料消耗费用等。
(五)差旅/会议/国际合作与交流费:是指在项目研究过程中开展科学实验(试验)、科学考察、查阅资料、业务调研、学术交流等所发生的外埠差旅费、市内交通费用;为了组织开展学术研讨、咨询、培训以及协调项目研究工作等活动而发生的会议费用、培训费用等。
(六)出版/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费:指出版费、图书资料费、专用软件购买费、文献检索费、专业通信费、专利申请及其它知识产权事务等费用。
当前高校纵向科研经费管理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财经纵横当前高校纵向科研经费管理的问题及对策思考张进平 彭 静 四川大学财务处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校科研不仅在双一流大学的创建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而且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
但我国高校科研管理制度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限制了其作用的发挥。
我国高校目前存在制度不完善、预算不科学、使用不合理、科研部门与财务部门关联不够、成本核算不科学、科研成果价值管理难、经费结余资金管理不完善、科研经费监督不力等问题,应通过建立一系列完整的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加强专项经费的立项申报、概算的编制及预算执行等情况适时管理,明确科研项目支出范围,细化科研经费财务科目,规范资产管理,加强全方位监管,加大财经知识和法规宣传力度,来解决问题。
关键词:高校;科研经费;经费管理;纵向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8)022-0191-02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快速发展,在许多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就。
国家特别注重引导高校在自主知识产权创新、国防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积极探索,也更加重视对纵向科研项目的经费管理。
纵向科研经费是指国家及部省市级科技项目资助的财政科研经费,一般分为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
发现和探讨现行高校纵向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及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不仅能够在理论上拓展高校科研管理研究的深度,而且有助于认清高校科研管理的现状和问题,为推进高校科研工作的改革提供决策参考。
一、纵向科研经费管理制度现状从高校长期战略来看,强化高校纵向科研经费全过程管理是高校实现可持续发展所必不可少的条件和推动剂,也是高校走出去的重要保障。
就高校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体制而言,学校是科研经费管理的责任主体,各管理部门分工协作,有效行使科研经费管理权和监督权。
科研项目负责人是科研经费的直接负责人,对科研经费使用的真实性和合规性负责。
从操作层面看,一般由学校财务部门监督项目经费使用情况,经费专款专用、单独核算。
大学科技类纵向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办法
XXXX大学科技类纵向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学校科研项目经费管理,落实上级政府部门关于深化科研经费使用“放管服”改革要求,扩大高校科研人员科研经费使用自主权,充分激发科研人员创造性和创新活力,建立充满活力的科技管理和运行机制,提高经费使用效益,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改革完善中央财政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21〕32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资金管理办法》(财教〔2021〕177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金管理办法》(财教〔2021〕178号)和我省关于改革完善省财政科研经费管理的最新实施意见等上级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指的科研项目经费是指纳入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院(工业研究院、军工研究院)(以下简称“科研院”)管理的科技类纵向科研项目经费,包括预算制项目经费与包干制项目经费。
预算制项目经费是指由各级政府科技主管部门或机构等批准立项、须编制项目经费预算后实施的,由我校主持或参加的各类科技计划项目资助经费,其主要来源于各级财政。
包干制项目经费是指由各级政府科技主管部门或机构等批准资助的、无须编制项目经费预算的,由我校主持或参加的各类科技计划项目资助经费。
第三条建立和健全科研经费管理责任制和监管机制,明确相关职能部门、学院(或二级单位)(以下简称“学院”)和项目负责人的职责和权限,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责任到人”的基本原则,规范以项目负责人为责任主体的科研经费管理运行模式。
(一)科研院负责科研经费预算的审核、划拨和有关支出的审批,负责科研经费使用的监督、检查,指导开展科研经费使用信息公开。
(二)计划财务处(以下简称“计财处”)负责科研经费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指导项目组按照国家和学校有关项目经费管理办法、财务管理制度等编制项目经费预算、规范使用项目经费,同时审核项目经费决算,协助做好科研经费使用信息公开。
(三)审计处负责对科研经费的使用进行审计监督。
政府会计制度下科研事业单位科研经费核算与管理研究
【摘要】《政府会计制度》是科研事业单位经费核算的基本准则。
文章结合科研经费核算方面的规章制度及在实际账务处理中遇到的问题,对常见业务流程的核算难点进行深层次的分析,探讨了财务部门与科技部门的协同管理要点,以期对科研事业单位会计实务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政府会计制度;科研事业单位;科研经费; 会计核算【中图分类号】G475;F234科研经费的核算及管理是科研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研事业单位每年获批的科研项目及经费规模是反映其科研水平及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1-2]。
除了财政拨款、事业性收入等作为科研事业单位的主要收入外,有大部分收入来源于其科研经费,同时科研经费支出也占科研事业单位支出的很大份额。
近年来,随着我国科研事业的蓬勃发展,科研事业单位承担的科研项目和筹措的科研经费均呈大幅增长趋势。
根据科研经费支出的有关原则和规定,科研事业单位要对每个科研项目经费独立设账,并严格按照项目类型审核预算,对项目支出进行控制,专款专用,严禁超支。
科研事业单位有关科研经费的核算主要依靠财务部门对于制度和政策的了解及专业水平,但也离不开科技部门的通力配合。
《政府会计制度》(以下简称“新制度”)对相关收入确认、费用产生的时点及核算方式都与早期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以下简称“旧制度”)有显著差异。
本文将结合新制度从科研事业单位实际情况出发,对科研经费的核算及管理进行探讨。
一、新制度下科研经费的相关科目设置(一)新旧制度下科研经费相关科目对比《政府会计制度》的颁布对科研事业单位财务工作具有重要的政策支持作用[3-4],提高了科研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质量和财务管理水平。
该新制度在原有会计核算基础上融入了政府会计的理念,为进一步推进成本会计核算奠定了基础[5]。
在全新核算体系下,科研事业单位能够以收付实现制记录经济业务的发生,同时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确认收入和费用,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单位会计核算的全面性和完整性,使科研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日益透明化[6]。
华中科技大学纵向科研经费管理办法
华中科技大学纵向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华中科技大学纵向科研经费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我校纵向科研经费管理,提高纵向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根据国务院《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发〔〕11号)、财政部科技部《关于调整国家科技计划和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管理办法若干规定的规定》(财教〔〕434号)、科技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课题)承担单位法人责任的若干意见》(国科发计〔〕86号)、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加强中央部门所属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意见》(教财〔〕7号)以及国家有关部委相关科技政策和科研经费管理规定,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纵向科研经费是指学校独立或联合承担的国家、有关部委、省、市各类科技计划项目、科研基地建设项目,以及政府间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经费。
第二章经费管理责任制第三条学校是纵向科研经费管理的责任主体,学校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责任到人”的纵向科研经费管理体制。
校长对学校科研经费管理承担领导责任,学校分管财务工作的校领导负有分管责任。
进一步明确学校科研、财务、设备、审计、纪检监察等职能部门及学院(系、所)(以下统称院系)、项目(含课题,下同)负责人的责任和权限,确保经费使用权、管理权和监督权的有效行使。
第四条科学技术发展院、人文社会科学处是学校纵向科研管理工作的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学校科研主管部门”),承担相应的科研管理责任。
负责纵向科研项目管理、合同管理,以及科研项目实施的过程管理,审核预算调整、大宗材料和外协加工、科研协作费的拨付等重大支出,提供纵向科研项目结题信息,协助财务处做好科研项目经费使用的审核、监督工作。
第五条财务处负责学校纵向科研经费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承担相应的财务管理责任。
负责组织项目负责人及其它科研人员学习国家有关部委科技政策和科研经费管理规定,指导并审核项目负责人编制纵向科研经费预算,监督项目负责人按照国家、学校有关科技政策和科研经费管理规定,在项目合同约定的范围内,科学、合理地使用科研项目经费,审查纵向科研经费决算报告,协助项目负责人进行项目结题审计。
事业单位科研经费预算科目与会计核算科目探讨
事业单位科研经费预算科目与会计核算科目探讨
苏振济
【期刊名称】《合作经济与科技》
【年(卷),期】2024()3
【摘要】由于科研院所的项目经费预算与财政部门的会计科目存在差异,这给科研项目的顺利实施带来极大的挑战,导致项目负责人无法正确地安排资金的使用,从而破坏科研、财务以及审计验收等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导致科研项目的结果缺乏可靠的数据,严重拖累项目的进展,也大大削弱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本文对科研预算科目设置与会计科目设置中的交叉现象和科目界定范围的匹配度进行分析,以便加强对科研经费预算编制的指导,提出对科研预算科目严格按会计科目设置等建议。
【总页数】2页(P148-149)
【作者】苏振济
【作者单位】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3
【相关文献】
1.论国家科研项目预算科目与会计核算科目的协调
2.略论林业科研项目预算科目与财政会计核算科目的趋同性
3.预算会计待处理科目在地勘事业单位的应用探讨
4.科研经费预算科目设置与统一会计科目的思考
5.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科目与预算会计科目关系探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纵向科研经费预算与会计核算的衔接纵向科研项目是指上级科技主管部门或机构批准立项的各类计划(规划)、基金项目,包括:国家级项目、省部级项目、市级和省厅局级项目,以及同一控制下企业上级科技主管部门设立拨款的科研项目。
相对于横向项目,纵向项目在经费管理和使用上有更为严格的规范要求,至少包括预算编制、执行、经费决算和验收三个环节。
在预算编制上,科研人员按预算科目体系及相关要求编制;在预算执行上,财务人员遵循企业会计准则及相关科目来核算;在经费决算和验收上,财务人员、科研人员、经费审查人员基于项目预算和会计核算的了解程度及职业判断,按预算科目体系对会计核算予以重分类。
为进一步科学、规范地管理科研项目经费,有效发挥项目经费促进项目过程顺利施行、项目目标如期实现的功能,项目经费预算在科目和口径等方面应当规范化、标准化,并能与会计核算保持相当程度的接近,或进行有效衔接。
目前,随着国家对研发的不断重视,项目经费预算有了一定的规范,但项目支出的会计核算尚没有严格、统一的规范,仅由项目承担单位自行核算,与项目经费预算存在一定的差距和不衔接。
项目经费预算与会计核算的不衔接,增加了经费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的难度,不利于项目经费的精准管理。
因而,有必要研究建立项目经费预算与会计核算的有效衔接,提高项目经费预算编制的准确性,保障研究过程中经费预算的可执行性、监督可对比性,增强项目决算阶段的财务验收可考核性,提高科研资金的利用率及效益性。
一、经费预算与会计核算不衔接问题分析
(一)项目经费预算科目与会计核算科目涵盖范围不一致在科研项目计划任务书中,项目经费预算科目一般是根据科研用途设立的,
比如国家项目使用的材料费、测试化验加工费、差旅/会议/国际合作与交流费、出版/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费;又如某同一控制下企业上级科技主管部门设立的科研项目所使用的租赁费/运输费、房屋占用/日常水电气暖/物业费等预算科目,与会计核算经常使用的原材料、试验检验费、差旅费、图书资料费、物业管理费等科目比较,预算科目比会计核算科目涵盖范围更广,与会计核算科目存在着一对多的关系。
(二)项目经费预算与会计核算的成本计量口径不一致科研项目计划任务书中编制的项目经费预算,一般是运用收付实现制,根据任务需要的资源量进行货币化转换后计量预测。
企业会计准则下的会计核算则是运用权责发生制来核算项目成本,并结转项目结余资金。
譬如,科研项目所需的设备,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非一次性提足折旧的设备需按一定的方法,在规定期限内,分期折旧计入项目成本,期满后计入的成本即是购置成本扣除残值后的价值。
而项目经费预算中设备成本是按照购置成本计入,不考虑折旧年限,也不考虑残值。
当折旧年限大于项目周期时,设备成本便会因折旧期限未满而不能足额计入项目成本,影响了项目最终成本的完整性,进而影响项目成本和到位资金对冲的完全性。
(三)内部结算的完善情况影响了经费预算和会计核算的一致性内部结算主要是指科研项目承担单位内部具备独立经济核算条件的测试化验加工部门按照内部价格体系与委托项目结算为完成委托任务中的检验、测试、设计、化验、加工及分析等工作发生的相关费用,它是科研项目成本结算的一种重要方式。
譬如《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民口)资金管理办法》在测试化验加工费的表述上就强调该项费用包括支付给承担单位内部独立经济核算单位的相应费用。
内部结算的
完善情况直接影响到项目经费预算,对于内部结算制度完备且会计核算健全的单位,项目经费预算可直接以产成品、中间品及各项测试、化验、加工等作业的全成本来反映,即按照实际测试、化验、加工内容发生的成本进行测算,也就是制定的内部结算价格测算,经费预算能做到要素齐全、成本完整、预算准确;反之,对于内部结算不完善的单位,项目经费在预算时便无法将各项成本准确、完整的考量进来,在后期的会计核算也会出现各种偏差,从而进一步造成经费预算与会计核算的不衔接。
二、经费预算与会计核算有效衔接的措施研究
(一)建立预算科目和会计核算科目的对应关系,减少经费预决算环节的差异和重分类建立预算科目和会计核算科目的对应关系(如图1所示),并将对应关系在会计核算系统中实现,达到对应关系自动转化,方便经费预算在执行过程中实时查询,保障经费预决算与会计核算的一致性;也可通过增加会计核算科目级次、利用作业单元归集等方式,使得会计核算科目和项目预算科目最大程度接近。
(二)增加财务审查流程,提高项目经费预算批复率和可执行性,提升经费决算验收通过率在项目预算和决算审查环节,增加财务审查,发挥财务部门掌握政策和把关核算的优势,促进项目预算结构合理、与政策相符、与会计核算口径一致,提高项目预算批复率和可执行性,达到项目财务验收可考核性的目标,提升财务验收通过率。
具体流程如图2:
(三)利用加速折旧方法,解决项目最终决算时资金账面结余和实际结余不一致针对因软硬件购置引起的项目经费预算与会计核算的成本计量口径不一致问题,可利用加速折旧的方法来解决。
譬如xx 项目研究周期为3年,需要采购大额设备,科研单位在收到拨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