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4《黄继光》备课相关资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4《黄继光》备课相关资料第一篇:黄继光纪念馆
1952年10月20日黄继光同志在震憾世界的上甘岭战役中英勇牺牲后,新华社电讯以《中国人民的伟大战士棗黄继光舍身摧毁敌人火力点》为题报道了他的英雄事迹。

黄继光这个光辉的名字和上甘岭战役胜利的报导一同飞遍了朝鲜,飞遍了祖国,飞进了每一个关心世界和平的人们的心中。

他是中国人民的优秀子弟,是党培养和教育的伟大而光荣的战士。

他的英雄行为和不朽的功勋,永远铭刻在中朝两国人民的心中。

在朝鲜的国土上,多处留下了英雄名字和事迹的碑刻,让人们永远的怀念。

黄继光成了英勇和荣誉的化身。

英雄的故乡四川省中江县,为缅怀烈士的丰功伟绩,继承和发扬烈士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在黄继光烈士英勇献身十周年之际将建立黄继光纪念馆,
1987年10月20日在县城风景优美的魁山西麓东河之畔建成一座占1.4万平米的具有仿古园林特色的黄继光纪念馆新馆。

新馆的整个建筑群对称和谐,既金碧辉煌又庄严肃穆,既相素典雅又具有乡土气息。

全馆共分三大部分:纪念性景区、陈列展览区和办公服务区。

纪念性景区位于全馆中间,主要用于举行纪念活动和手照留影。

纪念馆大门为中古牌楼式建筑,上方高悬着国家副
主席董必武同志手书的“黄继光纪念馆”横匾。

跨进大门,迎面是拔地而起的高层平台上的黄继光扑向敌人机枪口一刹那间的塑像。

塑像被掩映在苍松翠柏之间,它把伟大战士瞬间的英姿化为了永恒的纪念。

塑像下的人砌山岩上有邓小平同志题写的“特级英雄黄继光”七个大字和五幅名为“参军入伍”、“请战上甘岭”、“激战上甘岭”、“欢呼胜利”、“怀念英雄“的汉白玉浮雕。

塑像后宽大的照壁上主中朝友好协会会长、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主席郭沫若同志题写的“凯歌百代”四个大字。

浮雕的左右两侧是中朝友谊亭,亭内悬持董必武同志和郭沫若同志慷慨挥洒、风格各异的亲笔对联。

陈列展览区位于景区的右边,由五个依山势递降的陈列室和曲廊、花径组成。

陈列展览区的建筑特色为朴素的民居式格调,与四季飘香的中心花园、曲栏、水榭构成一幅肃穆温馨的画面。

通过陈列近500余件实物、图片、组画、模型等,详细介绍了黄继光同志从一个贫苦农民的儿子成长为一名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英雄的光辉历程。

整个展览突出歌颂了他胸怀全局、奋不顾身、英勇顽强,为了胜利用胸膛堵住敌人机枪口的英雄壮举,同时体现了中国人志愿军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精神。

进入陈列室,将把人们引入一段遥远却让人难忘的历史画卷之中。

五个陈列室分11部分内容展出:党和国家领导
人、领导机关的题词;英雄的故乡;苦难的童年;翻身得解放;抗美援朝、保家卫国;黄继光参军入伍;英勇献身,为国争光;历史的见证英雄业绩,千秋辉耀;故乡人民怀念英雄;中朝友谊,万古长青。

生动翔实的陈列,身临其境的参观,使人们更加了解黄继光烈士献身祖国、献身世界和平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更加了解抗击侵略、保家卫国的重大意义。

纪念馆每天对外开放,每年都要接待朝鲜友人和许多国内的参观群众。

黄继光纪念馆先后被德阳市人民政府命名为“青少年教育基地”,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被国家教委等六部门命名为“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第二篇:参加上甘岭战役的老兵祭扫战友黄继光墓
沈阳抗美援朝纪念馆迎来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

她就是专程从湖北孝感市到沈阳为黄继光扫墓的电影《上甘岭》中王兰的原型——黄继光所在师卫生员王清珍。

根据辽沈晚报的报道,王清珍1952年参加了上甘岭战役,在卫生队负责伤员护理工作,当时她只有17岁,为了减轻伤员痛苦,她帮助伤员排尿,将饭嚼烂喂给嘴化脓的伤员。


继光牺牲后,她参与了遗体整理,亲手为英雄整容。


清珍的故事成为电影《上甘岭》中王兰的原型。

50年过去了,黄继光的音容笑貌仍在眼前,她一直有一个愿望,到黄继光墓前祭扫,并看望昔日并肩战斗过的战友。

得知王清珍来沈后,黄继光生前所在连的指导员钟仁杰老人喜出望外,他和王清珍一起来到黄继光的墓前,敬献了花圈。

两位老人在一起回忆了许多过去的岁月,并参观了纪念馆。

第三篇:目睹黄继光堵枪眼——访黄继光生前的排长钟仁杰当年,黄继光舍身堵枪眼时,他紧随其后担负火力掩护。

今天,在纪念抗美援朝50周年的日子里,他再次来到沈阳市抗美援朝烈士陵园黄继光烈士墓前,历史记忆的深泉在心中喷涌。

他,黄继光生前的排长钟仁杰,一遍遍地向人们讲述着英雄的故事。

黄继光堵枪眼的壮举,震颤着、冲撞着人们的胸膛。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打响了。

美军集中了优势兵力,在大量飞机、坦克、大炮的助威下,向我军阵地发动了入朝以来规模最大的攻势。

19日晚,上级命令黄继光所在连对上甘岭右翼597.9高地进行反击战斗,并要在20日拂晓前拔下这根“钉子”。

敌人的兵力虽说有我们的二三倍多,但机智勇敢的我军官兵很快将3、4、5号高地拿了下来。

到了2号高地,连
队进攻遇到了“钉子”:敌人设在半山腰处坚固的火力点喷射出来的猛烈火力,压制我军先头部队。

两个爆破组上去了,没有成功,营指挥员着急得瞪大了眼睛。

就在这时,黄继光送信回来了。

见此情景,一直想上战场的他急忙把早已写好的请战书交给参谋长,一再请求把爆破的任务交给他。

参谋长看着他用鲜血写成的请战书,答应了他的请求,同时派连队通信员肖东良和吴山羊作配合。

黄继光他们出发后,为了完成掩护任务,钟仁杰将排里的两挺机枪全派到最前沿,自己把住了一挺重机枪。

黄继光他们在距敌火力点不到50米的地方被敌人发现了,照明弹、探照灯使整个山坡变成了白天,无数条机枪喷射出来的火舌,扫向他们隐蔽的地方,眼看着三人一个个相继倒了下去。

可没过几秒种,黄继光又匍匐前进了,但动作比原来慢多了。

后来才知道,吴山羊这时已牺牲,肖东良身负重伤不能动,黄继光左臂也挂了彩。

在距离敌火力点不到10米的地方,黄继光用右臂撑住了身体,扔出了手雷。

一声巨响,敌机枪哑了,他再次倒了下去。

这时,部队刚要发起冲锋,不想敌人的机枪又响了,钟仁杰怕敌人发现倒在地上的黄继光,狠命地朝敌火力点射击。

枪声和伤痛使黄继光醒了过来,他看部队还没冲上来,又吃力地朝敌碉堡爬去。

敌人的火力完全被钟仁杰吸引过来,黄继光顽强机警地爬到了碉堡下。

那里是射击的死角,他蹲
了下去,回头朝钟仁杰他们看了一眼,接着一挥手,大声喊了一句话。

由于机枪猛吼,他的话音全被枪声淹没了,没有人听清他喊了什么。

这时,战争史上那最为悲壮的一幕出现了:只见黄继光猛地站起来,身子向上突地一挺,奋力地向碉堡扑了上去,用胸膛堵住了冒着火舌的枪口……敌人的机枪哑了。

战友们喊着惊天动地的“为黄继光报仇”的口号冲了上去,一举将高地夺了回来。

战斗结束后,战友们不约而同地围了上去,只见黄继光的胸膛被火药烧黑了,布满了像蜂窝一样的弹洞。

战友们回头望去,在黄继光向敌碉堡接近的路上留下了一条10多米长的血迹。

战斗结束后,战友们将黄继光的遗体背了下来,为他穿上一身崭新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服,安放在了一口从祖国运来的棺材里……有人说,时间能够冲淡人的记忆。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钟仁杰老人却越来越思念在血与火的战场上与之并肩作战的战友――黄继光。

以前,他大都是在清明节时上战友墓前扫扫墓。

退休后,他时常把邀请他做报告的青年学生、工人等带到烈士墓前,给他们讲志愿军英雄的故事。

他说,我要让后人了解英雄、学习英雄,让我们中华民族这种无私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在后人的身上得到继承和发扬。

附:特级英雄——黄继光(1931-1952年):
四川省中江县人,1951年4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5军第45师第135团第2营通信员,1952年7月加入中国析民主主义青年团团员。

同年10月19日,在朝鲜江原道金化郡上甘岭战役中,他挺身而出,请求炸掉敌人的一个中心火力点。

当进到距离火力点30-40米时,一位战友牺牲,一位负重伤,他的左臂被打穿。

他忍受剧痛冒着敌机枪的疯狂射击继续前进,在匍匐前进接近敌火力点时连投几枚手雷,但未能将敌火力点全部炸毁。

在身边已无弹药的情况下,他毅然纵身扑向敌火力点,舍身堵住了敌人机枪的射击,为反击部队迅速消灭了敌人,夺回了阵地。

他壮烈牺牲,时年仅21岁。

根据他生前的申请和表现,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为他追记特等功,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战斗英雄”的光荣称号,并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的称号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金星奖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