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语文识字3小青蛙教案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识字1.3《小青蛙》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识字1.3《小青蛙》一、教学目标1.能认读生字“小青蛙”、“水草”。
2.能理解“小青蛙”喜欢住在水草里的情节。
3.通过故事内容引导学生形成爱护小动物,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1.生字“小青蛙”、“水草”的认读。
2.理解故事情节。
三、教学难点1.生字“小青蛙”、“水草”的认读和理解。
2.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上的体验和认知。
四、教学过程1. 导入老师播放有关小青蛙生活的视频,唤起学生对小青蛙的兴趣,引入教学内容。
2. 学习生字1.老师板书生字“小青蛙”、“水草”,并让学生跟读、认读。
2.教师通过图片、动作等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小青蛙”和“水草”。
3. 阅读故事《小青蛙》1.教师朗读故事《小青蛙》,让学生跟读。
2.老师解释生字,“小青蛙”是一种生活在水边的小动物,“水草”就是小青蛙生活的环境。
3.教师用简单语言讲述故事情节,引导学生理解小青蛙为什么喜欢住在水草里。
4. 情感认知1.老师和学生一起讨论小青蛙的生活环境,引导学生体会小青蛙的生活习惯。
2.老师和学生一起讨论为什么要保护水草和小青蛙,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五、课堂练习1.组织学生分组,让学生编写关于小青蛙的小故事,加深对生字的理解。
2.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在家中观察身边的植物和动物,写下自己的发现。
六、教学反思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有效的学习。
以上是针对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识字1.3《小青蛙》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并培养其爱护小动物、环保的意识。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 识字3 小青蛙》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识字3 小青蛙》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本课的生字词:小青蛙、草地、黄蜂、花丛。
2.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能够正确书写生字词并初步认识其笔画构造。
二、教学重点1.生字词的教学和认读。
2.课文的朗读和理解。
3.书写生字词。
三、教学准备1.课本《第一单元识字3 小青蛙》。
2.黑板、彩色粉笔。
3.单词卡片:小青蛙、草地、黄蜂、花丛。
4.笔、本子、橡皮等学习用具。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师生互动,谈论小动物。
2.导入本课生字词:小青蛙、草地、黄蜂、花丛。
教师用单词卡片展示单词,并让学生听读。
第二步:课文学习1.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
2.逐句解释课文内容,确保学生理解。
3.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4.提问引导学生发表观点,增强课文理解深度。
第三步:生字词教学1.分解生字词,教学生字的偏旁部首。
2.指导学生正确书写生字,并注意笔画顺序。
3.练习生字词的造句,巩固记忆。
第四步:语文游戏1.以生字词为素材设计语文游戏,增加学习趣味性。
2.小组竞赛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第五步:课堂作业1.布置作业:按规范书写生字词并造句。
2.鼓励学生积极完成作业,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围绕《第一单元识字3 小青蛙》展开,通过生字词教学、课文学习和语文游戏等环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语文水平。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有效表达和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文内容,提高学习效果。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识字3 《小青蛙》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识字3 《小青蛙》一、教学目标1.能够认读生字:小、青、蛙、在。
2.能够听说认读课文内容。
3.能够根据图画理解课文内容。
二、教学重点1.认读新生字:小、青、蛙、在。
2.理解课文内容。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并从中提炼主要信息。
2.运用生字认读课文内容,进一步巩固学习成果。
四、教具准备1.课文《小青蛙》图片或幻灯片。
2.生字卡片:小、青、蛙、在。
3.听力材料:录音机或音频文件。
五、教学过程1.导入:利用图片或幻灯片展示小青蛙的图片,引导学生猜测“小青蛙”这个词的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习新生字:介绍新生字“小、青、蛙、在”,并让学生跟读,重复几遍确保学生掌握。
3.朗读课文:教师朗读课文《小青蛙》,要求学生跟读,注意语音语调,帮助学生理解整个故事情节。
4.分角色朗读:让学生分组,模仿不同角色的语音表达方式进行朗读,培养学生对课文的情感投入。
5.图画理解:通过课文中的插图,让学生描述小青蛙在画面中的动作,引导学生根据图画理解课文内容。
6.课文讨论:带领学生讨论课文中小青蛙的故事,引导学生就故事情节、人物性格等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7.生字巩固:利用生字卡片进行生字认读和拼写练习,巩固学生对“小、青、蛙、在”四个生字的记忆。
六、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新生字“小、青、蛙、在”,并能够理解课文《小青蛙》中的故事情节。
希望学生能够继续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语文学习水平。
七、课后作业1.跟读课文《小青蛙》,熟练朗读。
2.复习生字“小、青、蛙、在”,写出拼音和意义。
3.描述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用词语表达出来。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希望学生们能够在课后的复习中更好地掌握所学内容。
感谢大家的参与,下节课再见!。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3.小青蛙》优质课 教学设计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3.小青蛙》优质课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的分析1. 教学内容的背景介绍《识字3.小青蛙》是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的教材,通过讲述小青蛙的故事,让学生学会认识一些字,并了解词汇的使用和意义。
2. 学生的基本情况学生是一年级的学生,对汉字和词汇的认知能力有限,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来引起他们的兴趣,从而更好地掌握所学内容。
3.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一些新的字词,如“小青蛙”、“跳”、“水”等;•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故事情节;•增强学生对汉字和词汇的记忆和运用能力。
二、教学设计1.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材《识字3.小青蛙》及相关教学辅助材料;•准备相关素材,如图片、简笔画等,用以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确保教室环境整洁,教学用具齐全。
2.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教师先向学生简单介绍故事内容,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在学生的认知范围内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步骤二:故事讲解教师带领学生一起阅读故事,重点解释一些生字词,并通过图片等辅助材料帮助学生理解词义。
步骤三: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自由讨论故事中的情节及角色,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步骤四:练习与巩固教师设计一些与故事相关的练习题目,让学生进行巩固训练,并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引导他们掌握所学内容。
步骤五:总结与反思教师带领学生总结课堂内容,让学生回顾所学知识,思考提高之处,并展望下一堂课的学习内容。
三、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学生的心理变化,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同时,需要及时调整教学步骤和方式,确保教学进程顺利进行并取得预期效果。
四、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认识和掌握了一些新的词汇和字词,并对故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词汇运用能力也得到了提高,为今后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识字 3 《小青蛙》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识字:《小青蛙》一、教学背景分析本课程的学习对象为一年级学生,他们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字母和音节知识,现在需要加强识字能力。
《小青蛙》这篇课文生动有趣,内容贴近学生生活,适合用来帮助学生认识新的汉字和构建词语。
二、教学目标1.能正确朗读课文《小青蛙》。
2.能认读并书写生字:青、蛙、跳、瓣、腿。
3.能理解和表达课文主要内容。
4.能说出《小青蛙》中出现的词语,了解它们的意思。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 1. 认读生字:青、蛙、跳、瓣、腿。
2. 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 1. 生字“青”初次认读可能存在困难。
2. 课文中出现的一些动作词理解需要帮助。
四、教学过程设计1. Warm-up(5分钟)•利用图片和实物引入《小青蛙》的主题,让学生对小青蛙有一个初步了解。
•通过简单的问题引出即将学习的知识点。
2. Presentation(15分钟)•逐字逐句教学《小青蛙》课文。
•引导学生读课文,注重正确发音和语调。
•解释生字和生词的意思,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 Practice(20分钟)•生字认读练习:听写生字,并在黑板上写出拼音。
•生字书写练习:请学生认真书写生字“青、蛙、跳、瓣、腿”并反复练习。
•利用图片和互动游戏巩固生字记忆。
4. Extension(10分钟)•根据课文内容展开讨论,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小青蛙的故事。
•鼓励学生在课后和家长分享学习情况,强化记忆和对课文的理解。
五、教学评估1. 学生表现•学生能否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学生能否正确书写并写出生字。
•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2. 测验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包括生字书写、词语拼读、对课文的理解等。
•可以进行听写、朗读等形式的测验,检查学生对本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反思通过对本节课教学反思,教师可以评估自己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情况。
根据反思结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识字和语文学习。
以上为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识字《小青蛙》的教学计划,希望能帮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识字技能,提高语文学习兴趣。
小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教案 识字3 小青蛙

3小青蛙文本分析:本文内容是一首儿歌形式的字族文识字,读起来节奏明快,音韵和谐。
儿歌讲述了青蛙的外形和本领,号召大家要爱护小青蛙。
课文中的“清、情、请、晴、睛”都是由共同的母体字“青”作声旁的形声字,充分展示了形声字声旁表音、形旁表意的构字规律,同时体现了汉字的趣味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教学中,可以采用归类识字、猜字谜识字、看图识字、编儿歌识字等方法,使学生感受到识字的乐趣,力求使每位学生都喜欢识字,激发主动识字的欲望,发展语言能力。
教学目标:1.通过儿歌诵读,认识“清、晴”等12个生字和病字旁1个偏旁;会写“青、清”等7个字和横折提1个笔画。
2.了解“青”字族汉字的特点,体会形声字的构字规律。
教学重难点:正确朗读儿歌。
喜欢小青蛙,有自觉保护青蛙的意识。
1.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2.认识“清、晴”等生字和病字旁1个偏旁,了解形声字的特点。
正确区分“清、晴、睛、情、请”5个形声字,体会形声字的构字规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猜谜激趣。
阔嘴巴,叫呱呱,游泳跳高本领大。
不吃米,不啃瓜,专吃害虫为农家。
(打一动物)2.教师根据谜底板书课题。
(板书:小青蛙)引导学生和小青蛙打招呼。
(生齐读课题)3.(课件播放青蛙捉害虫视频,出示青蛙图片)学生观看视频、观察图片,说说青蛙长什么样子。
(青蛙鼓着一对大眼睛,宽嘴巴,有四条腿,身穿绿衣裳。
)4.(课件出示青菜、青草、青苗图)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明确“青”指蓝色和绿色。
5.学生互动交流自己了解的关于青蛙的知识,教师可补充相关资料。
青蛙常栖息于河流、池塘和稻田等处,主要在水边的草丛中活动,有时也能潜到水中。
青蛙大多在夜间活动,以昆虫为主食,所食昆虫绝大部分为农业害虫。
据估计,一只青蛙一天可捕食70只虫子,一年可消灭15000只害虫。
青蛙是人类的朋友,我们要保护它们。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过渡:小青蛙不仅模样可爱,还会捉害虫。
你们听,它还给我们带来了一首儿歌呢!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人教版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3 小青蛙》教案

人教版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3 小青蛙》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朗读课文《小青蛙》中的生字词。
2.能够理解并复述课文内容。
3.能够根据文章内容进行简单判断和推理。
4.能够感知和理解生字词“青蛙”的形象。
二、教学重点1.教学生字词“青蛙”的发音和书写。
2.教学生字词“青蛙”在课文中的含义和用法。
3.帮助学生理解并记忆课文内容。
三、教学准备1.课文《小青蛙》PPT2.生字词“青蛙”的卡片或图片3.板书:青蛙4.学生课本和笔四、教学过程开场(5分钟)1.老师播放课文《小青蛙》PPT,并让学生聆听。
导入新知(10分钟)1.让学生看生字词“青蛙”的图片,引导学生猜测它的含义。
2.教师解释“青蛙”一词的意思和用法,让学生明白。
学习课文(15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小青蛙》,并注重发音准确性。
2.再次播放课文PPT,让学生跟读。
拓展活动(15分钟)1.组织学生进行分组练习,用“青蛙”这个词造句。
2.让学生分角色表演课文《小青蛙》,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复习巩固(10分钟)1.老师提问“谁是课文《小青蛙》中的主人公?”2.让学生回答并复述课文内容。
作业布置(5分钟)1.让学生背诵《小青蛙》的课文内容。
2.写一篇关于自己喜欢的动物的小作文。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于“青蛙”这个生字词的认知较深,容易接受。
但在课文理解和复述方面,还需多加练习。
下一堂课可增加一些与“青蛙”有关的趣味游戏,加强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3 小青蛙》教案含教学反思和作业设计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3 小青蛙》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认读、书写课文中的生字词“小青蛙”、“踢”、“球”、“鱼”、“游”、“走”、“花”,理解字、词的含义。
2.能复述课文内容,理解“小青蛙”“踢球”“游鱼”“走路”“看花”的意思。
3.能根据插图,准确描述小青蛙的形象和动作。
4.能模仿教师读课文的语音语调,并在朗读时感情适当。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识字、识红字词。
难点:会读红字词、理解生字词含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回顾学生认识第一个字“水”,以及上节识字内容,“青蛙”、“小”。
2. 学习《识字3 小青蛙》(10分钟)•教师先读课文,然后学生跟读。
•分段教学,详细解释每个关键词的意思,并示范正确的发音和书写。
3. 练习(15分钟)•完成练习册上与课文相关的习题,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
4. 教学反思(5分钟)•教师针对学生学习情况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反馈,是否需要调整教学策略。
5. 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相关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本节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围绕《识字3 小青蛙》展开,通过引入生动有趣的小青蛙形象,让学生对识字内容产生兴趣和热情。
在教学中注重重难点的突破,通过生字词的解释和练习,帮助学生掌握词汇和理解课文内容。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深入拓展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语言拓展活动,提高词汇积累和语言表达能力。
五、作业设计1.默写课文生字词“小青蛙”、“踢”、“球”、“鱼”、“游”、“走”、“花”。
2.用“小青蛙”、“走路”、“看花”等生字词造句。
3.描述一个你心目中的小青蛙的形象和特征。
以上为本节课的教案设计,希望能够有效引导学生学习,提升语文水平。
新部编版一年级下语文《识字3 小青蛙》优质示范公开课教案

3.小青蛙【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通过字族积累生字,体会汉字的有趣之处。
语言运用:通过朗读儿歌,体会汉语的押韵之美。
思维能力:体会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增加自主识字的能力。
审美创造:热爱自然,爱护青蛙,和大自然和谐相处。
【课前解析】《小青蛙》是一首儿歌形式的字族文识字,读起来节奏明快,音韵和谐。
儿歌讲述了青蛙的外形和本领,号召大家要爱护小青蛙。
课文将字族文识字寓于儿歌之中,将字与文融合在一起,不断巩固青字族中各字的音形义,既有利于读文识字,也有利于学生语言的发展。
本课中“清、情、请、晴、睛”都是有共同的母体字“青”做声旁的形声字,充分展示了形声字声旁表音,形旁表义的构字规律,体现了汉字的趣味性。
【教学目标】1.通过儿歌诵读,认识“清、晴”等13个生字和病字旁1个偏旁;会写“青、清”等7个生字。
2.了解“青”字族汉字的特点,体会形声字的构字规律。
3.正确朗读儿歌。
喜欢小青蛙,有自觉保护青蛙的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青”字族汉字的特点,了解形声字的构字规律。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认读“清、晴、眼、睛”等4个生字、学写“青、清、气”等3个字。
2.了解“青”字族汉字的特点,体会形声字的构字规律。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会写“青”。
1.教师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来做一个游戏,请你根据我出示的内容,猜猜“我”是谁?(出示课件3)预设学生回答:青蛙。
教师:小青蛙是我们都认识的一种小动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课——《小青蛙》。
2.教师出示课题并板书:小青蛙,学生齐读课题。
(出示课件4)3.教师相机指导认识“青”。
教师讲解:“青”是上下结构。
书写时要把笔顺写正确,还要注意字的结构,上宽下窄。
第一横要写得略宽,第二横最短,第三横最长,注意横与横之间距离要匀称,月字底第一笔是竖。
教师提问:我们可以组什么词呢?预设:青山、青草。
教师范写:青。
学生书空并在田字格本上进行练写。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识字1.3《小青蛙》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识字1.3《小青蛙》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读写生字:青、蛙。
2.能够理解并背诵课文《小青蛙》。
3.能够描述小青蛙的外观特征。
4.能够根据所学词语进行简单的造句。
二、教学重点1.生字“青”和“蛙”的认读。
2.掌握课文内容。
三、教学准备1.课文《小青蛙》的挂图或投影。
2.小青蛙的图片。
3.生字卡片:青、蛙。
4.完整的教案设计。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生字卡片“青”和“蛙”,请学生认读,认读正确后教师介绍今天的课程内容:我们将学习课文《小青蛙》,一起认识小青蛙。
第二步:学习课文(15分钟)1.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重点在于正确发音和语调。
2.教师解释生字“青”和“蛙”的意思,让学生反复朗读生字。
3.学生听读课文,并尝试理解课文内容。
4.教师逐句解释课文,引导学生理解每句的意思。
第三步:课文讲解和讨论(10分钟)1.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课文中小青蛙的形象和特征。
2.学生描述小青蛙的样子和习性,老师引导学生用课文中的词语进行描述。
第四步:词语操练(10分钟)1.教师出示新的造句任务,让学生根据所学词语“青”和“蛙”造句。
2.学生积极参与,教师逐个点评学生的造句,帮助纠正错误。
第五步:课堂练习(10分钟)1.布置针对《小青蛙》的练习题,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情况。
2.学生在自己的本子上完成练习题,教师逐一检查。
第六步:课堂小结(5分钟)1.教师和学生一起回顾今天所学内容。
2.强调生字“青”和“蛙”的认读和理解,以及课文《小青蛙》的重点。
五、作业布置1.背诵课文《小青蛙》。
2.完成词语“青”和“蛙”的书写练习。
3.完成课堂练习题。
六、教学反思今天的教学中,发现学生对课文《小青蛙》的兴趣很高,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但在写作方面还存在一些困难,需要在后续的教学中加强。
以上是本次关于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识字1.3《小青蛙》的教学内容,希望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掌握课文内容并提高识字能力。
识字3 小青蛙(教案)

识字3 小青蛙(教案)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学习的是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本中的识字3《小青蛙》。
这一课主要围绕小青蛙的外形、生活习性以及成长过程展开,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小青蛙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本课的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2.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图片,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爱护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认读和书写。
2. 对小青蛙生活习性的理解。
教具学具准备1. 课文挂图2. 生字卡片3. 小青蛙模型或图片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小青蛙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观察小青蛙的特点,导入新课。
2. 学习课文:教师带领学生阅读课文,讲解生字词,让学生跟读并标注生字词。
3. 理解课文:教师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关注小青蛙的生活习性和成长过程。
4. 课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生字词的认读和书写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
6. 课后作业布置:让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小青蛙的特点,并尝试用本节课学到的生字词写一段话。
板书设计在黑板上,我会用彩色的粉笔书写本节课的标题“识字3 小青蛙”,并在下方列出本节课的重点生字词。
在讲解课文的过程中,我会将关键词语用不同颜色的粉笔圈出来,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作业设计1. 抄写本节课的生字词,每个词语写5遍。
2. 用本节课学到的生字词,写一段话描述小青蛙的特点。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展示图片、讲解课文、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了生字词,理解了课文内容。
但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小青蛙的生活习性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同时,对于生字词的书写,还需要加强练习,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难点”和“教学过程”。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主要涉及生字词的认读和书写,以及对小青蛙生活习性的理解。
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识字3 小青蛙

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教学设计识字3 小青蛙一、教学内容《小青蛙》是一首儿歌韵文。
这篇课文语言优美、极富童趣,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想象、启发学生开动脑筋。
本课的设计应力求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学生的活动作为教学活动的重点,以情感为基础,以识字为主线,让学生自主发展,主动探究,增强合作意识。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认“清、睛、眼”等12个生字,能正确、规范地书写“青、清、气”等7个生字,认识部首“疒”。
2.掌握独体字加上偏旁组成新字的识字规律,领悟偏旁表义的特点,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青蛙是人类的好朋友,树立“保护动物,人人有责”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掌握独体字加上偏旁组成新字的识字规律。
四、教学难点领悟偏旁表义的特点,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
五、课前准备1.教师:搜集课文相关图片、制作教学课件。
2.学生:制作本课字卡。
六、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猜谜激趣,导入新课1.猜谜激趣。
1.同学们,老师想请大家猜个谜语,课件出示谜面:“绿衣小英雄,田里捉害虫,冬天它休息,夏天勤劳动。
”孩子们,猜猜看,它是谁?(青蛙)2.揭题:今天,我们认识的新朋友就是小青蛙。
(板书:小青蛙)3.课件出示漂亮的小青蛙。
学生齐读课题4.说说你对青蛙有哪些了解。
5.青蛙穿着绿衣裳,你知道它的名字中哪个字表示的是绿色的意思吗?(青)6.导入:同学们真聪明!你们看,小青蛙还为咱们带来一首儿歌呢!(学生齐读课题)(二)初读儿歌,读准字音1.请大家自由读课文,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那该怎么办呢?(查字典、问老师、问同桌、借助拼音)读完后,请你们把圈画出的生字、词读三遍。
2.同桌间互相检查,互相正音。
3.指名读儿歌,。
教师相机正音。
4.请学生数一数这首儿歌共有几句话,并做标记。
5.全班齐读儿歌,要求读准字音。
(三)再读儿歌,理解意思1.请学生朗读儿歌第一句话,想一想小青蛙长什么样子,生活在哪儿。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3 小青蛙》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3 小青蛙》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小青蛙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能够正确认读“青”、“蛙”字。
3.能够初步理解小青蛙的生活场景和行为。
4.激发学生对自然生物的兴趣,培养爱护自然的意识。
二、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教材《识字3 小青蛙》。
2.教具:图片或幻灯片展示小青蛙的图片,小青蛙模型等。
3.笔记本和彩色笔。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图片或幻灯片展示小青蛙的图片,引导学生讨论小青蛙的外观特点,生活环境等。
2. 学习“青”、“蛙”字•通过板书“小青蛙”字样,重点讲解“青”、“蛙”字的发音和书写方式,让学生认读并模仿书写。
3. 学习课文•课文主要介绍了小青蛙在草地和水里的生活场景,以及它的跳跃动作。
教师可以通过朗读、导读、问答等方式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4.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自由讨论小青蛙的生活习性,并在纸上绘制小青蛙的形象。
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
5. 拓展活动•让学生在课后到校园或家庭附近的小河边,湖边等地方观察小青蛙,了解其生活环境并写下观察感受。
四、教学反思•教学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小青蛙”这一主题内容。
同时要善于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培养他们对自然生物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五、教学评估•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课堂表现、课后作业以及小组活动的结果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也要关注学生对小青蛙的理解程度以及表达能力。
六、延伸阅读•可以借助其他教材或故事书籍,继续引导学生了解更多关于小青蛙的知识,丰富他们的阅读经验。
以上是本次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3 小青蛙》教学设计的大致内容,希望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小青蛙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小青蛙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小青蛙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清、晴、眼、睛、保、护、害、事、情、请、让、病”12个生字,正确美观地书写“青、清、气、晴、情、请、生”7个汉字。
2、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课文。
3、理解儿歌的意思,了解青蛙是益虫,自觉地保护青蛙。
4、初步了解什么叫形声字,体会形声字的构字特点。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了解什么叫形声字,体会形声字的构字特点。
教学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儿歌,读出节奏和韵味。
2、认识本课生字,正确书写“青、气、生”,理解相关词语的意思。
3、继续巩固对“句”的理解。
教学过程:一、出示谜语,激趣导入1、教师出示一则谜语:绿衣小英雄,田力捉害虫。
冬天它休息,夏天勤劳动。
请学生猜猜谜底是什么,出示青蛙图。
2、教师向学生简单介绍有关青蛙的小知识:青蛙小时候名叫小蝌蚪,浑身是黑色的,长者长长的尾巴,渐渐地,长出了四条腿,穿上了绿衣服。
它们的叫声呱呱呱,还是捕虫高手呢!3、师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小青蛙》(板书课题)教师指导生字“青”的书写:上下结构,上半部分要写得紧凑一些,第四笔横要长,下半部分的“月”字第一笔撇画改成竖画。
二、初读儿歌,认识汉字1、教师播放课文的朗读录音,生忍者倾听。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画出文中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检查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
(1)指名学生交流这首儿歌有几行,几句话,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进一步明确:儿歌有六行,三句话,句号是判断一句话的标准。
(2)指名学生朗读第一句话,相机出示生字卡片:清清、天气、晴、眼睛,指名多生认读,强调:“清、晴、睛”都是后鼻音,发音要到位准确。
(3)指名学生朗读第二句话,出示词语卡片:保护、害虫、事情。
指名认读,理解“害虫”的意思。
出示“苍蝇、蚊子、蛾子、稻飞虱”等农业害虫的,适当讲解它们的危害。
识字3《小青蛙》(教案)-2022-2023学年语文一年级下册

3小青蛙教学目标1.通过儿歌诵读,认识“清、晴”等13个生字和病字旁1个偏旁;会写“青、清”等7个字和横折提1个笔画。
2.了解“青”字族汉字的特点,体会形声字的构字规律。
3.正确朗读儿歌。
喜欢小青蛙,有自觉保护青蛙的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青”字族汉字的特点,了解形声字的构字规律。
教学难点抓住文中明显信息理解文意。
教学策略认写字词本课的“清、晴、睛、情、请”是以“青”字为母体字的形声字,教学时将这些字归类,引导学生发现特点:读音相近,字形相通。
然后结合儿歌学习,联系生字的偏旁,理解字义,了解形声字的构字规律;“眼、保、护、做、病”可引导学生结合偏旁识记字形;“事”字可创编顺口溜帮助学生发现字的组成部件;“害、让”结合生活积累,借助“害虫、让一让”等词语识记认读。
本课要书写7个字,每个字都包含较多的横,写的时候要注意多横等距。
学会书写笔画“横折提”,学写偏旁“忄、氵、讠”。
教学时,要重点强调“忄”的笔顺和“讠”中的“横折提”。
阅读理解教学时,先用拍手打节奏的方式帮助学生读出儿歌的节奏感;然后引导学生结合对课文的理解,找出明显的信息,说说小青蛙长什么样,能做什么;最后让学生说说喜欢小青蛙吗,为什么喜欢。
积累运用了解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引导学生发现形声字的形旁和字的意思有关。
结合具体语句理解“保护”的意思,并运用“保护”说话。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制作课件和字卡。
学生准备:制作本课字卡。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清、晴”等5个生字;会写“青、清、晴”3个字。
2.正确朗读儿歌。
教学过程板块一猜谜引入,初步识字活动1谜语激趣,引出课题1.课件出示谜语:“绿衣小英雄,田里捉害虫。
冬天它休息,夏天勤劳动。
”2.指名朗读谜语,猜出谜底。
(青蛙)3.课件出示小青蛙的图片,说说你对青蛙有哪些了解。
4.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与小青蛙有关的儿歌,教师板书课题《小青蛙》。
(直接将“青”写在田字格中)活动2随题识字,书写“青”字1.学生朗读课题,认读“青”字,并组词。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识字1.3《小青蛙》(2课时)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识字1.3《小青蛙》(2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够认读和书写生字“青蛙”、“荷叶”、“跳”、“鱼儿”、“湖水”。
2.能够理解《小青蛙》的故事内容,并能用简洁的语言描述故事情节。
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和语文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生物的观察和描写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生字“青蛙”、“荷叶”、“跳”、“鱼儿”、“湖水”的认读和书写。
2.故事《小青蛙》的理解和表达。
难点1.生字“青蛙”、“荷叶”、“跳”、“鱼儿”、“湖水”的书写与应用。
2.在描述故事情节时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达。
三、教学准备1.课件:包含《小青蛙》的故事图片或幻灯片。
2.生字卡片:青蛙、荷叶、跳、鱼儿、湖水。
3.黑板、彩色粉笔。
4.课堂小道具:青蛙模型、荷叶模型、小鱼模型等。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老师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猜测生字含义,引出本课要学的生字。
二、学习生字(15分钟)1.师生一起学习并书写生字“青蛙”、“荷叶”、“跳”、“鱼儿”、“湖水”。
2.老师解释生字的含义和写法,学生跟读。
三、故事学习(25分钟)1.老师讲解故事《小青蛙》,带领学生认真听故事。
2.学生分组讨论故事内容,每组选择一名学生做简单描述。
第二课时一、复习生字(10分钟)1.学生互相出示生字卡片进行认读和书写。
2.教师纠正学生书写错误并加以巩固。
二、故事续写(20分钟)1.学生根据《小青蛙》的故事情节,进行续写。
2.鼓励学生发挥想象,丰富故事内容,增加趣味性。
三、作业布置(5分钟)完成续写任务,复习本节课学习内容。
五、教学反思通过设计这样一节课,我意识到学生对生字的学习需要多样化的方式,以增强他们的记忆和理解。
在未来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活动设计的差异性,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案设计,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识字(一)《3-小青蛙》(教案)

一、教学内容
《3-小青蛙》:本节课选自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中的“识字(一)”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认识并掌握生字词,如“青”、“蛙”、“水”、“田”等,通过学习儿歌《小青蛙》,让学生在语境中感知和运用这些生字词。同时,通过描绘小青蛙的生活环境,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的含义,培养他们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和表达能力。此外,课程还将结合课文内容,让学生学习简单的句子结构和句型,如“小青蛙,跳跳跳”等,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小青蛙的生活环境”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观察小青蛙的生活习性,分析歌词中的描述,并尝试用所学知识进行表达。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儿歌《小青蛙》的基本内容。它是关于小青蛙在自然环境中的快乐生活,通过歌词展现了小青蛙的特点和动作。儿歌是儿童学习语言、培养语感的重要方式。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儿歌《小青蛙》的具体内容。通过歌词的学习,理解小青蛙与水的密切关系,以及它在田间的活泼形象。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生字词的认读和书写,以及句子结构的学习。对于难点部分,如生字词的记忆和运用,我会通过图片、动作和组词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生字词相关的句子创作。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句子接龙游戏。这个活动将演示如何运用所学生字词和句型进行口头表达。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句子创作和接龙成果。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 识字3 《小青蛙》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识字3 《小青蛙》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书写并认读生字:小、青、蛙。
2.能够理解和朗读课文《小青蛙》。
3.能够画出故事中的小青蛙。
二、教学重点1.生字小、青、蛙的认读和书写。
2.课文《小青蛙》的理解和朗读。
三、教学准备1.课文《小青蛙》的课本或PPT。
2.生字“小、青、蛙”的卡片。
3.画画工具:纸、彩色笔、颜料等。
4.教学录音机或音频设备。
四、教学过程第一部分:引入1.让学生观察和感受教室里的一些小物件,引导学生认识“小”字。
2.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青蛙,并引导学生认识“青”字。
3.引入课文《小青蛙》的背景,并预习故事情节。
第二部分:学习生字1.通过卡片展示生字“蛙”,让学生认读并书写。
2.学习生字“小”和“青”的认读和书写,加深记忆。
第三部分:学习课文1.教师朗读课文《小青蛙》,让学生跟读。
2.分段解释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
3.提问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第四部分:综合活动1.让学生分组,绘制故事中的小青蛙。
2.学生展示并互相欣赏作品,分享绘画心得。
3.教师点评作品,鼓励学生。
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学习,学生掌握了生字“小、青、蛙”的认读和书写,能够理解和朗读课文《小青蛙》,并通过绘画活动锻炼了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六、课后作业1.完成生字“小、青、蛙”的书写作业。
2.复习课文《小青蛙》,准备自己的分享内容。
3.继续绘制故事中的场景或角色,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在对生字书写方面存在一些困难,需要加强练习。
课后可以通过更多的生字书写练习来巩固学习成果。
另外,在课文理解方面,学生参与度较高,但需要引导他们更深入地分析和理解故事情节。
下节课将调整教学方法,更多地引导学生发现和探究。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识字 3 小青蛙》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识字 3 小青蛙》1. 教材分析1.1《小青蛙》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识字课。
这篇课文以儿歌的形式呈现,语言生动活泼,充满童趣,非常适合一年级学生学习。
课文内容围绕小青蛙展开,描述了小青蛙的外形和它保护庄稼的作用,既让学生认识了“青”字族的汉字,又对小青蛙这一动物有了初步的认识,同时还渗透了环保意识的教育。
2. 教学目标2.1 知识与能力目标2.1.1学生能够正确认读“清、晴、眼、睛、保、护、害、事、情、请”等生字,会写“青、清、气、晴、情、请、生”等字。
2.1.2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2 过程与方法目标2.2.1通过多种形式的认读和书写练习,如开火车读、小组比赛读、描红等,提高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
2.2.2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字形特点,掌握“青”字族汉字的构字规律,培养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力。
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2.3.1激发学生对小青蛙的喜爱之情,了解小青蛙对庄稼的保护作用,增强学生保护小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意识。
3. 教学重难点3.1 教学重点3.1.1识字与写字。
一年级的学生处于识字的初级阶段,掌握生字的读音、字形和字义是这一阶段语文学习的重要任务。
例如,在学习“晴”字时,要让学生明白左边的日字旁表示与太阳有关,因为有太阳的时候是晴天,这样通过字形与字义的联系来帮助学生记忆生字。
3.1.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年级学生朗读能力较弱,需要通过反复的朗读练习来提高。
如在教学中,通过教师的范读,让学生模仿教师的语调、节奏来朗读课文,从而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的目标。
3.2 教学难点3.2.1理解“保护”“害虫”等词语的含义。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这些抽象的词语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
教师可以通过具体的事例来帮助学生理解,比如展示小青蛙吃害虫的图片或者视频,告诉学生小青蛙吃害虫就是在保护庄稼,从而让学生理解“保护”的意思就是不让庄稼受到害虫的破坏,“害虫”就是对庄稼有害的虫子。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识字《小青蛙》教案

《小青蛙》教案一、教学内容《小青蛙》是统编教材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是一个识字单元,内容丰富,有看图识字、韵语识字、字族文识字、字谜识字等,体现了识字的多样性。
本课是一首儿歌形式的字族文识字,将字族文识字寓于儿歌之中,通过读文识字,有效避免学习形声字的枯燥。
二、教学思路本课的设计力求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以学生的活动作为教学活动的重点,以识字为主线,让学生自主发展,主动探究,同时采用复习拼音识字、加一加、换一换、儿歌、字谜等识字方法,引导总结形象字识字法,使学生感受到识字的乐趣,喜欢识字,能主动识字,并在生活中处处留心,随时识字。
三、教学目标1.通过儿歌诵读,认识“清、晴”等12个生字和病字旁1个偏旁;会写“青、清”等7个字和横折提1个笔画。
2.了解“青”字族汉字的特点,体会形声字的构字规律。
3.正确朗读儿歌。
喜欢小青蛙,有自觉保护青蛙的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儿歌诵读,认识“清、晴”等12个生字和病字旁1个偏旁;会写“青、清”等7个字和横折提1个笔画。
难点:了解“青”字族汉字的特点,体会形声字的构字规律。
正确朗读儿歌。
喜欢小青蛙,有自觉保护青蛙的意识。
五、教学策略教法:听读 看图想象 随文识字 启发式教学学法:多种方式朗读课文 游戏活动 合作交流六、教学设计(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1.猜谜激趣。
“绿衣小英雄,田里捉害虫,冬天它休息,夏天勤劳动。
”打一种动物。
2.板书课题,学生书空。
【汉字】3.指导生字“青”的书写(边写边提示):青是上下结构,(写完上边的部件)大家看,这部分部件的横画有什么特点?(指导学生答出:第一条横要写的略宽,第二条横最短,第三条横最长)对,长短不同,间距相等。
再看最后一条横画起笔有什么特点?(横中线起笔,右上倾斜)对,遵循了横画右上倾斜的书写规律。
看老师接着写,月字做底时,撇变竖,横折钩的横压在横中线上,两条短横靠左不靠右。
把课题书写完整,齐读课题。
4.学生练习写“青”,点评、总结书写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作背景】
《小青蛙》是一首儿歌形式的的字族文识字。
儿歌讲述了青蛙的外形和本领,
号召大家要爱护青蛙。
文中的很多字都是由共同的母体“青”作声旁的形声字,展示了形声字声旁表音,形旁表意的构字规律。
将字族识字寓于儿歌之中,将字与文融合在一起,有利于读文识字,更有利于巩固青字族中各字的音形义。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1.青蛙
属于脊索动物门、两栖纲、无尾目、蛙科的两栖类动物,成体无尾,卵产于水中,体外受精,孵化成蝌蚪,用鳃呼吸,经过变异,成体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
绝大部分青蛙通过体外受精繁殖,受精卵在母体外孵化成蝌蚪。
蛙体型较苗条,多善于游泳。
颈部不明显,无肋骨。
前肢的尺骨与桡骨愈合,后肢的胫骨与腓骨愈合,因此爪不能灵活转动,但四肢肌肉发达。
最原始的青蛙在三叠纪早开始进化。
现今最早有跳跃动作的青蛙出现在侏罗纪。
因为青蛙是以昆虫和其他无脊椎动物为主食,因此必须栖息于水边。
中国的蛙类有130种左右,它们几乎都是消灭森林和农田害虫的能手。
2.蝌蚪
古时写作"科斗",是蛙、蟾蜍、蝾螈、鲵等两栖类动物的幼体,又称蛤蟆蛋蛋。
刚孵化出来的蝌蚪,身体呈纺锤形,无四肢、口和内鳃,生有侧扁的长尾,头部两侧生有分枝的外鳃,吸附在水草上,靠体内残存的卵黄供给营养。
以群居为主。
当蝌蚪成熟了,它们开始蜕变,渐渐长出四肢,然后(对于蛙和蟾蜍)则透过细胞凋亡(控制细胞死亡)逐渐退化了它们的尾巴。
【其他资料】
关于青蛙的诗句:
1.宋·赵师秀《约客》:“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
2.唐代贾弇的五绝《孟夏》:“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
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
3.吴融《阌乡寓居十首·蛙声》:“稚圭伦鉴未精通,只把蛙声鼓吹同。
君听月明人静夜,肯饶天籁与松风。
”
4.唐·张籍《过贾岛野居》有诗句:蛙声篱落下,草色户庭间。
5.“何处最添诗兴客,黄昏烟雨乱蛙声”。
6.“蛙声经雨壮,荧点避风稀。
”陆游
7.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薄暮蛙声连晓闹,今年田稻十分秋。
8. 宋·辛弃疾《西江月》:“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
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我会读,我会连。
二、读一读,选一选。
晴 清 情 请 睛
1.这条小河里的水,非常( )。
2.今天小明( )我去他家做客。
3.明天天气很( )朗,我们去旅游吧。
4.她有一双明亮的大眼( )。
5.姐姐心( )很好,在家里哼起了歌。
阅读能力大提升
三、重点段落品析。
请你爱护小青蛙,好.
让禾苗不生病。
1.写出句中加点字的读音。
好: ,它还有另外一读音是: 。
2.我们为什么要保护小青蛙?用原文中的话说出来。
思维创新大拓展
四、我们都知道小青蛙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要爱护它。
请你把它放到小池塘里吧!
保护害 请 b ìng h ù b ǎo h ài q ǐng r àng
让 护 病
参考答案
一、保 bǎo 害 hài 请 qǐng 让 ràng 病 bìng 护 hù
二、1.清 2.请 3.晴 4.睛 5.情
三、1.hǎo hào 2.好让禾苗不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