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分钟片段教学_有氧呼吸
教案模板高中生物有氧呼吸
教案模板高中生物有氧呼吸
课程名称:高中生物
课时数:1课时
课题:有氧呼吸
教学目标:
1.了解有氧呼吸的定义和过程;
2.掌握有氧呼吸的化学方程式;
3.理解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区别。
教学重点:
1.有氧呼吸的定义和过程;
2.有氧呼吸的化学方程式;
教学难点:
1.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区别。
教学准备:
1.幻灯片或板书;
2.实验器材:试管、燃烧炉等;
3.学生课前预习材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简要介绍呼吸这一生物学概念,引出有氧呼吸的概念,并与无氧呼吸进行对比。
二、讲解有氧呼吸的定义和过程(15分钟)
1. 讲解有氧呼吸的定义;
2. 分步介绍有氧呼吸的过程,包括糖类分解、糖类分解产生的气体经氧气参与有氧呼吸过程等。
三、化学方程式的学习(10分钟)
1. 介绍有氧呼吸的化学方程式;
2. 分析化学方程式中各个物质的作用和转化过程。
四、实验演示(15分钟)
利用实验器材展示有氧呼吸的过程,让学生亲眼看到氧气与糖类分解的产物在燃烧炉中反应的过程。
五、讨论与总结(10分钟)
与学生讨论有氧呼吸的重要性,以及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之间的区别,并帮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知识。
六、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相关作业,以巩固学生对有氧呼吸的理解。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通过讲解、演示和讨论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有氧呼吸的相关知识,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并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
希望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有氧呼吸的重要性,从而更好地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有氧呼吸 教案
有氧呼吸教案教案标题:有氧呼吸教案目标:1. 了解有氧呼吸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有氧呼吸的正确方法和技巧。
3. 培养学生进行有氧呼吸的习惯。
教学资源:1. PowerPoint演示文稿。
2. 有氧呼吸示范视频。
3. 讲义和练习册。
教学准备:1. 确保教室环境适宜进行有氧呼吸练习。
2. 准备音乐和计时器。
教学步骤:引入(5分钟):1. 通过展示有氧呼吸的图片或视频,向学生介绍有氧呼吸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有氧呼吸对我们的健康至关重要?讲解(10分钟):1. 使用PowerPoint演示文稿,详细解释有氧呼吸的定义和原理。
2. 强调有氧呼吸对心血管系统、肺功能和身体健康的益处。
3. 讲解有氧呼吸的正确方法和技巧,包括深呼吸、鼻腹式呼吸等。
示范(10分钟):1. 播放有氧呼吸示范视频,让学生观察示范者的呼吸方式和节奏。
2. 引导学生模仿示范者进行有氧呼吸练习。
练习(15分钟):1. 分发讲义和练习册,让学生进行有氧呼吸的练习。
2. 设置音乐和计时器,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有氧呼吸练习。
3. 观察学生的练习情况,及时纠正他们的错误动作和呼吸方式。
总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有氧呼吸的重要性和正确方法。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坚持有氧呼吸的练习,并分享他们的体验和感受。
拓展活动:1. 邀请专业的有氧运动教练来学校进行示范和指导。
2. 组织学生参加户外有氧运动活动,如慢跑、跳绳等。
评估方法:1. 观察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的呼吸方式和动作是否正确。
2. 收集学生的练习笔记和反馈,了解他们对有氧呼吸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教案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讲解、示范和练习等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有氧呼吸的概念和重要性,并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
同时,通过拓展活动和评估方法的设置,促进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实践有氧呼吸,提高他们的健康意识和身体素质。
教案的设计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获得真正的体验和收获。
初中生物十五分钟教案设计
初中生物十五分钟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 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掌握植物的主要生长因素。
2. 了解植物的繁殖方式,掌握植物的主要繁殖方式。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 植物的生长过程和主要生长因素。
2. 植物的繁殖方式和主要繁殖方式。
教学难点:1. 植物的主要生长因素的理解和应用。
2. 植物的主要繁殖方式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繁殖方式的图片或实物。
3. 实验器材和材料,如种子、土壤、水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内的植物,询问学生对植物的了解。
2. 引导学生思考植物是如何生长的,以及植物是如何繁殖的。
二、生长过程的学习(10分钟)1. 通过课件或黑板,介绍植物的生长过程,如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开花结果等。
2. 讲解植物的主要生长因素,如光照、水分、温度等。
3. 进行实验演示,如种子发芽实验,让学生观察和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生长因素的作用。
三、繁殖方式的学习(10分钟)1. 通过课件或黑板,介绍植物的繁殖方式,如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
2. 讲解植物的主要繁殖方式,如根茎繁殖、扦插繁殖、种子繁殖等。
3. 进行实验演示,如扦插繁殖实验,让学生观察和理解植物的繁殖方式和繁殖过程。
四、总结与拓展(5分钟)1.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回顾和巩固所学知识。
2.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植物的生长和繁殖的更多知识。
3. 鼓励学生进行观察和实践,如观察校园内的植物生长和繁殖情况,或进行家庭小实验等。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学习、总结和拓展的过程,让学生了解了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繁殖方式,掌握了植物的主要生长因素和繁殖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实验演示和观察,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同时,通过提问和思考,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对学生的引导和启发,让学生积极参与和思考,提高教学效果。
高中生物15分钟微课教案
高中生物15分钟微课教案一、教学目标确实定在课程标准中与本节有关的具体要求是:说出细胞主要由C、H、O、N、P、S等元素构成,据此,确定本节的教学目标是:1、通过比拟构成细胞与非生命物质的元素种类与含量,认识到细胞和生物体的各种生命活动都有其物质根底,认同生命的物质性2、通过比拟组成不同细胞的元素及含量,说出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认识到生命的物质根底具有统一性和特别性,进一步人体生命的物质性3、能够运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技能来探究不同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质和蛋白质含量的查一下,认同细胞由多种化合物组成,这些分子是细胞执行各项生命活动的物质根底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和化合物〔2〕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2、教学难点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三、教学设计思路1、文字表达教师利用课件展示玉米与人体细胞的局部元素及含量表,让学生通过分析发觉不同细胞组成的元素种类的异同,人体不同细胞元素组成的相似性,并且通过教材中的图2-1和实例分析,让学生归纳组成细胞的主要化合物种类与大致含量,最后通过视频,为学生提供实验操作的根本步骤及考前须知,通过学生之间相互合作操作完整个实验,让学生明确使学生明确生物组织中主要化合物的鉴定方法,进而提高学生运用科学方法,探究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关于食品安全、营养保健等方面的社会议题的能力,提高社会责任四、教学步骤1、新课导入教师利用PPT展示石头和生石花、熊猫玩偶和熊猫、人工智能和人的一系列图片,提出疑问,尽管自然界的石头形态与生石花相似,却没有生命的各种特征。
那么什么是生命呢?为什么细胞能表现出生命特征呢?是否细胞内含有非生命的“活力〞还是细胞里含有特别的“生命元素〞呢?2、新课讲授一、组成细胞的元素教师利用课件展示玉米细胞与人体细胞的局部元素及含量表,让学生们通过比拟分析发觉不同细胞组成的元素种类的异同,认同不同细胞元素组成的相似性,通过以下问题,让学生进一步比拟分析玉米与人体等细胞同种元素的差异含量,理解不同细胞的特异性。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学习主题介绍学习主题: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复习使用教材:人教版高一年级年级第一册章节教学内容:1.呼吸作用的方式;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2.光合作用: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光合作用的过程;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以及影响因素。
学习目标分析课程标准中与本学习主题相关的语句:1.说明植物细胞的叶绿体从太阳光中捕获能量,并将其转化为细胞可利用的化学能储存在有机分子中2.说明生物通过细胞呼吸将储存在有机分子中的能量转化为生命活动可以利用的能量3.从物质与能量视角,探索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阐明细胞生命活动过程中贯穿着物质与能量的变化根据课程标准所设定的学习目标:1.生命观念:结构与功能观:线粒体的结构特点与其作为有氧呼吸主要场所的相适应;叶绿体结构特点与其光合作用的场所相适应。
物质与能量观:说明生物通过细胞呼吸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转化为生命活动可以利用的能量;说明叶绿体从太阳光中捕获能量,并将其转化为细胞可利用的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2.科学思维:归纳与概括:给予实验结果,归纳出细胞呼吸、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概念。
模型与建模:建构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模型,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建构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过程模型,理解两种生命活动的关系。
3.科学探究: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4.社会责任:运用细胞呼吸原理以及光合作用原理,对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做出科学解释学生特征分析学生是否对本课的学习内容有所了解?是学习本课内容必须具备的知识掌握情况如何?绝大多数都可以完成百分之七十本课将采用什么样的方式组织学生学习,学生是否有过这种经历。
独立完成学生对本课所采用的学习组织方式的态度如何。
可以接受是否有使用思维导图学习的经历?没有如学生已经使用过思维导图学习,他们使用的经验和态度如何?如无使用思维导图的经历,预计学生对使用思维导图学习的兴趣和态度如何。
对新学习方式充满期待其他特征分析没有学生使用思维导图学习策略分析学生使用思维导图学习的目的:1.整体复习:必修一课本内容已经结束,所以本节课旨在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这两块知识的整体复习。
有氧呼吸片段教学逐字稿
有氧呼吸片段教学逐字稿教学目标:学会正确的有氧呼吸方法,提高身体的氧输送能力。
一、引言大家好,我今天要为大家讲解的是有氧呼吸的方法和技巧。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些人可能很喜欢运动,但是却总是事倍功半,感觉体力不足、呼吸急促,甚至会出现乏力、胸闷等症状。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呢?其实,原因很可能就是因为我们没有采用正确的有氧呼吸方式。
二、有氧呼吸的原理所谓有氧呼吸,是指通过合理的呼吸方式,让身体得到充足的氧气,进而提高身体的氧输送能力。
有氧呼吸的原理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将氧气带入身体,将二氧化碳排出身体。
三、正确的有氧呼吸方法1. 慢慢呼气,快速吸气在运动时,我们需要让身体尽可能多地吸入氧气,以供肌肉燃烧。
因此,我们的呼吸方式应该是快速、充分的吸气,然后再慢慢地呼气。
这样可以让身体更有效地获取氧气。
2. 呼吸要深如果我们的呼吸太浅,即只用浅层肺泡进行呼吸,那么我们吸入的氧气反而会减少。
因此,在进行有氧运动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让呼吸尽可能深,可以通过不断练习来达到这个目标。
3. 注意呼吸节奏呼吸节奏也是非常重要的,不同的运动需要不同的呼吸节奏。
一般来说,如果是快速冲刺运动,可以采用短促的呼吸,每跑几步就进行一次呼吸;而对于长时间的有氧运动(如长跑、骑车等),则需要较为平稳的呼吸节奏,如每分钟进行6次呼吸。
四、有氧呼吸的注意事项1. 避免呼吸不规律呼吸不规律可能会导致肺部缺氧,从而引发不适甚至疾病。
因此,在进行有氧运动时,一定要注意呼吸的规律性,特别是呼吸节奏。
2. 忌抽烟喝酒吸烟和酗酒都会带来各种健康风险,而且也会影响到身体吸氧。
因此,在进行有氧运动的时候,最好不要吸烟、喝酒等影响身体健康的行为。
3. 不宜运动前吃胃口太饱的饭菜如果运动前吃胳口太饱的饭菜,会使血液分配不合理,增加心血管负担,导致身体发生不适。
因此,运动前饮食应该控制,以轻度饥饿状态来进行运动。
五、总结通过正确的有氧呼吸方法,我们可以让身体更有效地获取氧气,从而提高身体的氧输送能力。
人教版教学教案高中生物必修1第5课:呼吸作用教学过程
《生物的呼吸作用》教案港尾中学蔡艺珍一. 教学目标(一)、知识方面1、使学生了解呼吸作用的概念2、使学生掌握有氧呼吸的过程3、使学生理解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4、使学生理解呼吸作用的意义5、使学生理解呼吸作用的本质6、使学生理解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这两种生物界最重要的两种生理过程的区别与联系(二)、能力方面1、通过分析有氧呼吸的过程,训练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良好的思维品质。
2、通过让学生对比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异同,培养学生列表比较能力和归纳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通过引导学生讨论利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原理,提出使作物增产的措施,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对科学、技术、社会的理解,培养学生关心身边的科学的意识,同时进行生命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二学情分析:有关细胞呼吸这一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学生是很感兴趣的。
所以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把细胞呼吸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的一些例子,如为什么要给农作物松土,酿酒的原理等演示给学生看。
并且围绕这些事例构建细胞呼吸及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概念,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应该比较高。
三. 教学内容分析:《呼吸作用》是人教版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中第五章《细胞能量供应和利用》中一个重点。
这一节主要介绍生物体产生ATP的主要方式细胞呼吸的两种呼吸形式。
以一个探究实验《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引出了细胞呼吸的两种方式: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并着重介绍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的场所、条件、产物和反应方程式以及无氧呼吸的两个阶段的场所、条件、产物和反应方程式。
课文最后还介绍了细胞呼吸的原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设计思路:学生关心科学技术的发展,关心社会生活的意识和进行生命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设计理念与思路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是高中生物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按照新课程理念,并依据探究性学习、概念学习和建构主义学习的原理,在课堂教学设计中采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主体性教学模式,提倡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并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为课堂创设情景和对学生的推理结果进行验证,同时还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师生共同归纳总结探究的结果,提高课堂效率。
初中生物教学15分钟教案
初中生物教学15分钟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能够描述细胞的不同部分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教学重点:
1. 细胞的基本结构。
2. 细胞的功能。
教学难点:
1. 理解细胞结构与功能之间的联系。
2. 掌握细胞的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教学准备:
1. PowerPoint课件。
2. 实验器材:显微镜、玫瑰花叶片。
3. 绘制教学模型的材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1分钟)
老师向学生们展示一张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图片,并问学生们对细胞有什么了解。
二、讲解细胞的结构(5分钟)
1. 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质器等。
2. 演示细胞结构图,并解释每个部分的作用。
三、实验探究(4分钟)
1. 老师展示玫瑰花叶片的镜片下细胞图,并让学生们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结构。
2. 学生们用细胞观察镜观察并描述细胞的结构。
四、讨论与总结(3分钟)
1. 学生们讨论细胞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联系。
2. 老师总结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各部分相互配合才能保证细胞正常运作。
五、作业布置(1分钟)
要求学生们回家整理今天的学习内容,准备下节课的知识点。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们对细胞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有了初步的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们的实验观察和分析能力。
下节课可以继续深入讲解细胞的功能和生物代谢过程。
高抬腿运动教案
高抬腿运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体育与健康教材第四章“发展运动技能”中的第二节“有氧耐力训练方法”,详细内容为高抬腿运动的技巧及其训练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高抬腿运动的基本技巧,提高运动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3. 培养学生自觉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提高有氧耐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高抬腿运动的动作要领,尤其是腿部力量的运用和呼吸节奏的掌握。
教学重点:高抬腿运动的技巧和训练方法,以及运动过程中的安全防护。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教学示范视频、计时器、口哨、标志盘。
学具:瑜伽垫或体操垫、运动鞋、运动服。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播放高抬腿运动比赛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关注高抬腿运动的技巧和节奏。
2. 技能讲解与示范(10分钟)讲解高抬腿运动的基本技巧和动作要领,示范正确的高抬腿运动姿势,强调呼吸节奏和腿部力量的运用。
3. 分组练习(10分钟)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进行高抬腿运动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4. 例题讲解(10分钟)选取一组学生的练习视频,分析其动作优点和不足,讲解如何改进和提高高抬腿运动技巧。
5. 随堂练习(15分钟)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进行高抬腿运动的随堂练习,提高运动技能。
6. 比赛与评价(10分钟)进行小组间的高抬腿运动比赛,评价各组的运动表现,给予鼓励和表扬。
六、板书设计1. 高抬腿运动的基本技巧腿部力量运用呼吸节奏掌握2. 高抬腿运动的训练方法分组练习随堂练习3. 高抬腿运动的安全防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本节课所学,制定一份高抬腿运动的训练计划,包括训练时间、强度和次数。
2. 答案:训练计划示例:训练时间:每周3次,每次30分钟训练强度:每组10秒,共5组,组间休息1分钟训练次数:每组高抬腿次数为20次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参加校内外的高抬腿运动比赛,提高运动技能,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高中生物15分钟教案
高中生物15分钟教案
教学内容:细胞生物学
教学目标:
1. 了解细胞结构和功能
2. 掌握细胞的基本组成和特点
3. 能够描述细胞的代谢和生长过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2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细胞的基本概念,引发学生对细胞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二、讲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5分钟)
1. 细胞的基本组成: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细胞器
2. 细胞的功能:营养、代谢、生长、繁殖
三、示范实验(3分钟)
教师展示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实验,让学生亲自观察细胞形态结构,加深理解。
四、细胞代谢和生长过程(3分钟)
1. 细胞的代谢过程:有机物分解合成、能量的合成利用
2. 细胞的生长过程:细胞分裂、细胞器合成
五、小结和练习(2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内容做简单总结,并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学生对细胞生物学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资源:
1. 教材:生物教科书
2. 实验器材:显微镜、载玻片、镜盖玻片
3. 教具:幻灯片、图片、视频等
教学评估:
学生通过课堂讨论、练习题等形式进行评估,检验对细胞生物学的理解程度和掌握情况。
教学延伸:
学生可通过课后自主学习,了解细胞生物学与生态学、遗传学等学科的关联,拓展知识广度和深度。
高中生物有氧呼吸教案人教版
高中生物有氧呼吸教案人教版教学内容:有氧呼吸的过程及意义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有氧呼吸的过程,了解氧气在生物体内的重要性教学重点:有氧呼吸的步骤及作用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教学准备:投影仪、演示材料、教材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过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有氧呼吸。
二、讲解(15分钟)1. 通过投影仪展示有氧呼吸的过程及步骤,让学生了解氧气在生物体内的重要性。
2. 解释有氧呼吸的作用,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有氧呼吸是生命活动的基础。
三、实践(20分钟)1. 分发实验器材,让学生进行有氧呼吸实验,观察氧气的作用。
2. 让学生结合实验结果,总结有氧呼吸的步骤及意义。
四、讨论(10分钟)1. 组织学生讨论有氧呼吸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例如运动时的呼吸、植物的光合作用等。
2. 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没有足够的氧气供给,会对生物体有什么影响。
五、总结(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有氧呼吸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关注健康饮食和运动。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有氧呼吸的小短文,包括有氧呼吸的过程、作用及意义。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有氧呼吸的过程及作用,从而增强对生命活动的认识。
在实践环节中,学生能够通过实验观察氧气对生物体的重要性,从而提升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在讨论环节中,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拓展思维,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整体来说,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良好,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较高。
有氧呼吸教案
有氧呼吸教案有氧呼吸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有氧呼吸的概念及其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2. 学习正确的有氧呼吸方法和注意事项。
3. 培养学生有规律地进行有氧呼吸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1. 有氧呼吸的方法和技巧。
2. 有氧呼吸对身体的好处。
三、教学准备:1. 教材、课件。
2. CD播放器或其他音频设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简单介绍有氧呼吸的概念和重要性,引起学生对主题的兴趣。
2. 正确的有氧呼吸方法(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正确的有氧呼吸方法:(1)站立或坐下,放松全身,闭上眼睛。
(2)将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深深吸气,感受气息填满肺部,再慢慢呼气。
(3)继续深呼吸,但不要用力,保持舒适的节奏。
(4)坚持深呼吸10分钟。
3. 有氧呼吸的好处(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有氧呼吸对身体的好处:(1)增加肺部容量,提高肺活量。
(2)增加氧气供应,促进血液循环,提高身体机能。
(3)帮助减轻焦虑和压力,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4. 演示有氧呼吸练习(10分钟)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有氧呼吸练习。
可以播放轻柔的音乐,帮助学生放松身心。
5. 分组练习(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自由选择一个环境舒适、安静的角落,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有氧呼吸练习。
每个小组安排一名学生担任组长,负责组织和协调各组成员。
6. 反馈和总结(5分钟)请学生分享他们进行有氧呼吸练习的感受和体会,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
五、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每天定时进行有氧呼吸练习,养成良好的呼吸习惯。
2. 建议学生在户外进行有氧呼吸,享受清新的空气和大自然的美景。
以上是一份关于有氧呼吸的简单教案,适用于中小学的健康教育课程。
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练习,并培养他们每天定时进行有氧呼吸的好习惯。
通过有氧呼吸的实践,学生能够提升自己的身体健康和心理素质。
全国教师资格证考试教案:《有氧呼吸》
《有氧呼吸》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教学目标:1. 了解有氧呼吸的概念和意义。
2. 掌握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及其反应过程。
3. 理解有氧呼吸与能量产生的关系。
4. 能够运用有氧呼吸的知识解释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有氧呼吸的概念和意义。
2.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及其反应过程。
3. 有氧呼吸与能量产生的关系。
教学难点:1.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及其反应过程。
2. 有氧呼吸与能量产生的关系。
教学准备:1. 教学PPT。
2. 相关教学素材。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激发学生兴趣: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细胞呼吸的相关知识。
2. 引出本节课主题:有氧呼吸。
二、新课导入(15分钟)1. 介绍有氧呼吸的概念和意义。
2. 讲解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及其反应过程。
三、课堂互动(15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根据PPT上的示意图,分析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
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案例分析(15分钟)1. 呈现案例:运动员在进行剧烈运动时,为什么需要补充氧气?2. 学生分析案例,教师解答。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强调有氧呼吸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
2. 引出本节课主题:有氧呼吸与能量产生的关系。
二、新课导入(15分钟)1. 讲解有氧呼吸与能量产生的关系。
2. 介绍有氧呼吸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三、课堂互动(15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根据PPT上的实例,分析有氧呼吸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实践活动(15分钟)1. 学生动手实验:测定食物的氧气消耗量。
2. 教师指导实验操作,解答学生疑问。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强调有氧呼吸与能量产生的关系及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评价: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
初中生物十五分钟教案
初中生物十五分钟教案
教学内容:植物生长的基本过程
教学目标:
1. 了解植物生长的基本过程;
2. 掌握植物的生长必需因素;
3. 能够描述植物生长的三个阶段。
教学步骤:
一、导入(2分钟)
通过展示一张发芽植物的图片或视频,引入植物生长的主题,并与学生进行简单的讨论。
二、讲解植物的生长过程(5分钟)
1. 植物的生长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萌发阶段、生长阶段和成熟阶段。
2. 萌发阶段:种子吸收充分的水分,激活种子细胞内的物质,开始发芽;
3. 生长阶段:幼苗从地表伸展出来,茎和叶逐渐长大,根系也向地下延伸;
4. 成熟阶段:植物生长到一定大小后,开始开花结果,进行生殖繁衍。
三、讲解植物的生长必需因素(4分钟)
1. 光照: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光照;
2. 温度:适宜的温度有利于植物生长;
3. 水分:植物生长需要足够的水分;
4. 营养物质:植物从土壤中吸收养分进行生长。
四、小结与讨论(3分钟)
总结植物的生长基本过程和必需因素,并让学生参与讨论,回答相关问题。
五、作业布置(1分钟)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以“植物的生长需要哪些因素”为题写一篇小短文,体会植物的生长过程。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可以通过简单的讲解和讨论,了解植物的生长基本过程和必需因素,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同时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全国教师资格证考试教案:《有氧呼吸》
《有氧呼吸》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有氧呼吸的概念、过程和产物。
2. 使学生掌握有氧呼吸的生物化学反应方程式。
3. 培养学生对有氧呼吸在人体能量供应中的重要性的认识。
4.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实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有氧呼吸的概念2. 有氧呼吸的过程3. 有氧呼吸的产物4. 有氧呼吸的生物化学反应方程式5. 有氧呼吸在人体能量供应中的重要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有氧呼吸的概念、过程、产物和生物化学反应方程式。
2. 难点:有氧呼吸的生物化学反应方程式及能量供应机制。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有氧呼吸的相关知识。
2. 使用多媒体课件,生动展示有氧呼吸的过程和产物。
3. 进行课堂讨论,让学生充分理解有氧呼吸在人体能量供应中的重要性。
4. 举例分析,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细胞呼吸的基本概念,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有氧呼吸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有氧呼吸的基本含义。
3. 分步骤讲解有氧呼吸的过程,展示相关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有氧呼吸的过程。
4. 讲解有氧呼吸的产物,让学生了解有氧呼吸的最终产物。
5. 讲解有氧呼吸的生物化学反应方程式,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方程式中的各个物质及其变化。
6. 课堂讨论:让学生谈谈对有氧呼吸在人体能量供应中的重要性的认识,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实例。
8. 作业布置:让学生绘制有氧呼吸的生物化学反应方程式,并选择一个生活实例,分析其与有氧呼吸的关系。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提问、作业完成情况和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有氧呼吸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六、教学拓展1. 介绍有氧呼吸与其他类型细胞呼吸的比较,让学生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 介绍有氧呼吸在不同的生物体中的差异,如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有氧呼吸过程。
3. 引导学生思考有氧呼吸的研究意义,如在医学、生物学领域的应用。
有氧呼吸教案设计
有氧呼吸教案设计第一章:有氧呼吸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有氧呼吸的概念理解有氧呼吸的重要性掌握有氧呼吸的基本过程1.2 教学内容有氧呼吸的定义有氧呼吸的生物学意义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有氧呼吸的概念和重要性互动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有氧呼吸的过程1.4 教学评估提问:学生能准确回答有氧呼吸的定义和重要性小组讨论:学生能参与讨论并理解有氧呼吸的过程第二章:有氧呼吸的阶段2.1 教学目标掌握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理解每个阶段的功能和作用2.2 教学内容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糖解作用、Krebs循环、电子传递链每个阶段的关键反应和酶催化作用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和关键反应图解法:通过图解展示每个阶段的功能和作用2.4 教学评估提问:学生能准确回答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及其功能练习题:学生能完成相关的练习题第三章:有氧呼吸的生物化学反应3.1 教学目标掌握有氧呼吸中的生物化学反应理解反应的酶催化作用3.2 教学内容糖解作用、Krebs循环、电子传递链中的关键生物化学反应酶催化作用及其在有氧呼吸中的作用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有氧呼吸中的生物化学反应和酶催化作用实验法:进行相关的实验观察酶催化作用3.4 教学评估提问:学生能准确回答有氧呼吸中的生物化学反应和酶催化作用实验报告:学生能完成实验报告并理解实验结果第四章:有氧呼吸的生理意义4.1 教学目标理解有氧呼吸对人体的生理意义掌握有氧呼吸与能量产生的关系4.2 教学内容有氧呼吸对人体的能量供应和代谢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区别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有氧呼吸的生理意义和能量产生比较法:引导学生比较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区别4.4 教学评估提问:学生能准确回答有氧呼吸的生理意义和能量产生小组讨论:学生能参与讨论并理解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区别第五章:有氧呼吸的调控5.1 教学目标掌握有氧呼吸的调控机制理解调控因素对有氧呼吸的影响5.2 教学内容有氧呼吸的调控机制:氧气浓度、营养物质供应、酶活性等调控因素对有氧呼吸的影响和调控过程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有氧呼吸的调控机制和调控因素图解法:通过图解展示调控因素对有氧呼吸的影响5.4 教学评估提问:学生能准确回答有氧呼吸的调控机制和调控因素练习题:学生能完成相关的练习题第六章:有氧呼吸与运动生理6.1 教学目标理解有氧呼吸在运动生理中的作用掌握运动强度和有氧呼吸的关系6.2 教学内容运动生理中有氧呼吸的重要性运动强度和有氧呼吸的关系:运动强度增加,有氧呼吸比例增加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有氧呼吸在运动生理中的作用实验法:进行运动实验,观察不同运动强度下的有氧呼吸情况6.4 教学评估提问:学生能准确回答有氧呼吸在运动生理中的作用实验报告:学生能完成实验报告并理解实验结果第七章:有氧呼吸与健康7.1 教学目标理解有氧呼吸对健康的影响掌握有氧呼吸与慢性疾病的关系7.2 教学内容有氧呼吸对健康的益处:增强免疫力、改善心肺功能等有氧呼吸与慢性疾病的关系: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有氧呼吸对健康的影响案例分析法:分析有氧呼吸与慢性疾病关系的实际案例7.4 教学评估提问:学生能准确回答有氧呼吸对健康的影响小组讨论:学生能参与讨论并理解有氧呼吸与慢性疾病的关系第八章:有氧呼吸的测定与评估8.1 教学目标掌握有氧呼吸的测定方法理解有氧呼吸评估的意义8.2 教学内容有氧呼吸的测定方法:如呼吸频率、氧气消耗量等有氧呼吸评估的意义和应用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有氧呼吸的测定方法和评估意义实验法:进行有氧呼吸测定实验,学习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8.4 教学评估提问:学生能准确回答有氧呼吸的测定方法和评估意义实验报告:学生能完成实验报告并理解实验结果第九章:有氧呼吸与生活方式9.1 教学目标理解有氧呼吸与生活方式的关系掌握提高有氧呼吸效率的生活方式9.2 教学内容有氧呼吸与生活方式的关系:如饮食、睡眠、压力等提高有氧呼吸效率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规律运动、放松心情等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有氧呼吸与生活方式的关系小组讨论法:讨论提高有氧呼吸效率的生活方式9.4 教学评估提问:学生能准确回答有氧呼吸与生活方式的关系小组报告:学生能完成小组报告并展示生活方式对有氧呼吸的影响10.1 教学目标展望有氧呼吸研究的发展方向10.2 教学内容有氧呼吸研究的发展方向:如新型催化剂、生物电子传递等10.3 教学方法讨论法:展望有氧呼吸研究的发展方向10.4 教学评估提问:学生能准确回答有氧呼吸的重要性和影响因素小组讨论:学生能参与讨论并理解有氧呼吸研究的发展方向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有氧呼吸的概念和重要性需要重点关注的概念和重要性:有氧呼吸的定义,有氧呼吸与生物体能量供应的关系,有氧呼吸的生物学意义。
初中生物十五分钟教案模板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掌握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1. 细胞的基本结构。
2. 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教学难点:1. 细胞膜的功能。
2. 细胞核的作用。
教学时间:45分钟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细胞模型、显微镜、实验器材等。
2. 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细胞吗?请举例说明。
2. 引导学生思考: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那么细胞的结构是怎样的呢?二、讲授新课(30分钟)1. 细胞的基本结构(1)展示细胞模型,引导学生观察细胞的结构。
(2)讲解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结构的功能。
(3)结合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了解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2. 细胞膜的功能(1)展示细胞膜模型,引导学生观察细胞膜的组成。
(2)讲解细胞膜的功能,如物质交换、信息传递等。
(3)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了解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3. 细胞核的作用(1)展示细胞核模型,引导学生观察细胞核的结构。
(2)讲解细胞核的作用,如遗传物质的储存、复制等。
(3)结合实例,让学生了解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作用。
三、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强调细胞的基本结构、功能及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2. 鼓励学生在课后进一步探究细胞的其他相关内容。
四、作业布置(5分钟)1.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了解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
2.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细胞的结构与功能,让学生了解了细胞的基本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了以下几点:1. 结合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板书: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
板书: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生成大量ATP的过程。
设计思路说明
本堂课通过对已有知识的回顾引出新课容,并利用画图的方式帮助学生们回顾线粒体的结构与功能,建立起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概念;之后通过学生自行归纳有氧呼吸的发生场所、反应物、生成物、发生条件等,以及结合多媒体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的过程;最后使用推导式概念教学的方式,让同学们自己配平得出总反应式,并通过比较与细胞呼吸的概念顺其自然地得出有氧呼吸的概念,
注意学生原有知识水平;建立知识间合理的联系;
让学生利用画图的方式回忆已学知识,并建立与新知识之间的联系
通过自主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建构完整化、系统化的知识结构
结合多媒体和讲解把有氧呼吸的过程直观形象地表现出来,帮助学生理解
推导概念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归纳和概括的能力
回顾旧知识,认真思考和回答老师的问题。
在初中的学习中,我们对有氧呼吸有了初步的了解,现在有没有那位同学还能回忆出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呢?
进入新课,有氧呼吸
(线粒体结构的回顾)
(师):在之前对细胞的学习中我们已经知道了,线粒体是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根据结构与功能要相适应的原则,线粒体肯定有与有氧呼吸相适应的结构,我们现在就来回忆一下线粒体的基本结构。
第二个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上一个阶段生成的两分子丙酮酸和细胞中的水彻底地分解成二氧化碳和还原氢,并释放少量能量。(不需氧的参与)
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膜,上两阶段产生的还原氢,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与氧结合形成水,同时释放大量的能量(有氧气的参与)
三个阶段都需要不同种的酶的参与。
学完了有氧呼吸三个阶段,大家对有氧呼吸都有一定的了解了,现在我们再来看到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我们可以发现,总反应式的左右两边都存在着水分子,这两个水分子为什么不能消掉呢?(时间充足:科学家用氧18标记的水和普通的氧气提供给植物,发现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水,并没有出现放射性,而是在第二阶段的产物二氧化碳中检测出了放射性,所以产物中的水和反应中的水并不是同一个,因此在化学式中不能消掉)(时间不足:这个问题就留给同学们自己课后探讨,老师下节课会听听同学们的看法)
科学素养。
3.情感目标:能够树立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基本观点。
能够通过联系生产、生活等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
的兴趣
时间分配
授课行为
(讲解、提问的容)
技能
要素
学习行为
(预想的问题)
教学媒体
板书容
回顾知识,导入课题
(师):通过上节课的探究实验,我们知道了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进行细胞呼吸。那细胞呼吸究竟是怎样一个过程?今天我们首先来学习在有氧条件下的细胞呼吸——有氧呼吸
(师):光镜下的线粒体呈颗粒状,有外两层单位膜包裹,膜向摺叠形成脊(增大线粒体膜的表面积),中间是线粒体基质。线粒体膜和基质中含有许多中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既然说结构与功能相适应,那细胞是怎么利用线粒体的这些结构来完成有氧呼吸的呢?现在我们就来瞧一瞧。
有氧呼吸过程的讲解
(师)首先请同学们翻到教材93页,仔细阅读有氧呼吸的这一章节,并且根据课本上的容填写好老师发下的表格。(有氧呼吸一共分为三个阶段,每一个阶段的发生场所、反应物、生成物、发生条件以及产生的能量都各不相同,请同学们仔细分析。)等待2分钟
微格教学教案
年级:_高一_科目:___生物___课题:__有氧呼吸___
主讲人:___曾珍兰___指导老师:戴国、徐万朝
训练项目
15分钟片段教学
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பைடு நூலகம்能够说出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
能够简述有氧呼吸的过程
2.技能目标:能够通过观察、归纳、推理等方法,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及
逻辑思维能力;
能够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提高生物
(师):有氧呼吸的反应式已经推演出来了,现在有没有哪位同学能根据反应式以及细胞呼吸的概念自己归纳出有氧呼吸的概念呢?
有氧呼吸的概念
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生成大量ATP的过程。
总结课堂,引出下节课的学习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在氧气的参与下,细胞呼吸的主要过程,那无氧时,细胞是如何进行呼吸的呢?我们下节课再继续探讨。
在黑板上画出线粒体的结构示意图
回忆线粒体的基本结构,并思考与功能相适应的地方
仔细阅读书本上的容,并认真填写表格上的知识
结合所填表格跟老师一起学习和思考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的过程
在本子或黑板上配平并得出总反应式
结合总反应式概括出有氧呼吸的概念
教学媒体:ppt
板书:有氧呼吸
板书:画出线粒体的基本结构
多媒体:播放有氧呼吸的动画
(师)老师看到大家完成的都差不多了,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同学们可以结合学习的容来检验自己表格上的答案是否正确。
(师)首先,有氧呼吸的第一个阶段是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生命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是葡萄糖,所以我们以葡萄糖为例,当然其它的有机物也可以通过呼吸作用氧化分解。即一分子的葡萄糖分解成为两分子的丙酮酸和少量还原氢(这里的还原氢是一种简化的表示方式,实际上是氧化型辅酶1转化成还原型辅酶1,这个知识不要求掌握,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课后通过查阅资料去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