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地区改革开放33年经济社会发展调研报告 以昆山为例

合集下载

“昆山之路”的重要启示

“昆山之路”的重要启示

“昆山之路”的重要启示冯晖江苏省昆山市作为一个面积不足1000平方公 里的县级市,在党建引领、发展理念、对外合作、区域 创新、新型城镇化建设等各个方面都走在全省乃至 全国的前列,连续16年位居全国百强县第一位。

昆山的发展之路,是一条思想解放、创新发展之路,也 是一条扬长避短、改革开放之路。

在发展机遇面前 “冲得上”,在改革开放道路上“走在前”,造就了“昆山之路”。

“昆山之路”在经济发展中积累的特色经 验堪称样板,给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带来了很多有 益启示。

一、回顾“昆山之路”,是偶然也是必然1988年3月22日,《人民日报》头版刊发了题 为《自费开发——记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长篇 通讯,并配发了《“昆山之路”三评》的评论员文章,第一次将昆山发展经验总结为“昆山之路”。

这距 离昆山1983年作为苏州下辖六县的最后一名仅仅 过了短短5年时间。

如今,“昆山之路”已经不再是 单纯意义上的苏州昆山发展之路,而是一个“公共 产品”,一个被历史所证明的改革开放成功之路。

“昆山之路”所取得的巨大成功,绝不仅仅是一个偶然 事件,而是有其必然性。

“昆山之路”是思想解放之路。

昆山最初是一 个传统的农业县、典型的江南“鱼米之乡”,凭借每 年上缴国家2亿公斤商品粮的实力,一直过着“产 量不高、贡献不小、收入不少、生活蛮好”的曰子。

也正是这种守着自家门户坐井观天的“小富即安”心理,昆山错过了 “苏南模式”下乡镇企业发展的黄 金期而尴尬地沦为“苏南的苏北”。

1984年对昆山来说是一个转折年,在元旦过后召开的县、乡(镇)、村三级冬训班会议上,昆山提出了“无农不稳、无工 不富、无副不发、无商不活”的思路,做出了实行“三 个转移”的战略决策,即从单一农业经济向农业、工 业全面发展转移,从产品经济向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转移,从封闭型经济向开放型经济转移,全力主攻工 业经济。

自此,昆山的发展找到了方向,那就是走工 业经济发展之路。

“昆山之路”是扬长避短之路。

改革开放三十年家乡苏州的变化

改革开放三十年家乡苏州的变化

改革开放三十年家乡苏州的变化署名:汪秋亚09国贸(1班)前言: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振奋人心的那一幕仿佛还在人们的记忆中,岁月如梭,改革开放的征途已经整整走过30年。

改革开放30年,中国从经济濒临崩溃边缘成长为全球第4大经济体。

这是国家生命力从萎靡到迸发的30年,更是个人的生存空间、自由选择和各种权益得以逐步舒张的30年。

三十年的征程,中华民族终于以崭新的姿态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开始向腾飞之路大步迈进。

三十年的沧桑巨变,三十年的光辉历程,铸就了一个民族近百年的梦想,谱写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历史画卷。

在这30年中,我的家乡——苏州也发生了剧烈的变化。

简陋的平房变成了一栋栋高楼大厦;凹凸不平的泥浆路变成了一条条笔直平坦的水泥公路;街上也不再是人烟稀少,在苏州的中心,新建了步行街,那儿繁华热闹,街上的商店里的商品琳琅满目;此外,苏州也重新修建了许多古典园林,比如说:怡园、沧浪亭等等。

这一切,使苏州焕然一新,繁华美丽。

一、苏州改革开放的成就1、经济发展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400亿元(预计数,下同),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

经济增长逐季加快,一季度增长9.5%,上半年增长10.3%,前三季度增长10.9%,全年实现增长11%。

二、三产业协调发展。

全市工业总产值达到23705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达到2023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6.6 %和7.1%。

优势行业、新兴行业、民生行业、高技术行业成为带动工业经济走出低谷的主导力量。

生产性、生活性和公共服务业全面发展,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4%,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

全年实现地方一般预算收入745.2亿元,比上年增长11.4%。

内需拉动成效显著。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38亿元,比上年增长18.5%。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967亿元,增长13.6%。

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比年初增长29.3%和32.8%。

苏南模式以昆山为例浅谈新苏南模式发展

苏南模式以昆山为例浅谈新苏南模式发展
乡镇企业+传统产业 “江阴板块”是股市中的一个新亮点。作为一个县级市,江 阴拥有华西村、江苏阳光、法尔胜、四环生物、模塑科技、 澄星股份、凯诺科技、中国化建等15家上市公司,从股市募 集资金80多亿元。“江阴模式”这种内生式的经济增长模式 爆发出极大的潜力。 “科技创新+资本经营+上市公司”=“江阴模式” “江阴模式”的成功之处在于以资本为纽带,实现了资源要 素的最佳组合:资本经营作保证,科技创新为先导,提升了 产业层次,为企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带动了区域经济的 快速发展。
770 1332.64 *数据来自两市统计局网站
昆山之路
单一农业县 “小六子” “小八子”
1984
自己创办了一个工业小区
昆山之路
1987年11月下旬
胡启立(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芮杏文(时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 江泽民(时任上海市委书记) 顺道昆山考察
昆山之路
1989
No.1广州黄埔开发区 No.2上海漕河径开发区
积极因素及特点
资本优势 市场竞争 城乡关系
廉价劳动力 强势政府
社会风气 “六自”
工农协调
问题
党政企合一 市场 流通 外政府与穷市民
环境压力与城市容量
成果展示
2004年苏州全年实现GDP仅次于上海、广州、北京;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仅次于上海;进出口总额突破1000亿 美元大关,仅次于深圳;全部工业产值达到9010.77亿元, 仅次于上海;实际吸引外资规模则超过上海、深圳,居全 国各市之首。
形成背景
地利 人和 历史
苏南地区通过发展乡镇企业,走的是一条先工业化,
再市场化的发展路径;温州模式则通过发展个体私营
企业,通过市场化来促进工业化。

2023年昆山经济工作报告

2023年昆山经济工作报告

2023年昆山经济工作报告尊敬的领导、各位代表:大家好!我是昆山市人民政府的代表,今天我在这里向大家汇报2023年昆山市的经济工作情况。

一、总体情况2023年,昆山市经济继续保持了较快的发展势头。

全年GDP 预计突破1000亿元,在全国的地级市中位列前列。

经济结构持续优化,新兴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外贸出口增长较快,服务业增加值占比继续上升,消费市场持续扩大,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城乡发展差距逐渐缩小。

二、主要工作亮点1. 优化产业结构。

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在电子信息、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形成了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和产品。

产业集群效应明显,昆山成为了国内和国际知名的产业基地。

2. 改善营商环境。

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减少企业办事成本和时间,提高行政效能。

建立健全市场准入制度,鼓励民间资本进入,优化市场竞争环境。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此外,我们还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加强对外贸易往来,进一步拓宽了昆山市的发展空间。

3. 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农村生产力和生活水平。

发展现代农业,推广创新农业理念和技术,提高农业产出效益。

加强乡村旅游和特色农产品的开发,促进农民增收。

致力于打造美丽乡村,提升农村环境质量。

4. 加强人才培养。

加大对高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构建人才发展体系。

落实人才政策,提供优厚的待遇和发展机会,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到昆山工作和创业。

此外,我们还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鼓励民营经济发展,为创业者提供便利和支持。

三、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不过,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也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

首先是环境污染问题,昆山市经济快速发展带来了一些环境问题,需要加大环保力度,推动绿色发展。

其次是人才短缺问题,尽管我们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仍然存在一些难题。

最后是市场竞争的压力,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昆山市所面对的市场竞争将会更加激烈,我们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昆山改革发展经验的启示

昆山改革发展经验的启示

昆山改革发展经验的启示作者:徐惠芳来源:《群众》2018年第24期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壮阔历程,昆山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农业县发展成为一座生产先进、生活美好、生态宜居、生机勃勃的现代化城市。

回顾40年的发展历程,昆山坚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抢抓机遇、不断进取,形成了以“艰苦创业、勇于创新、争先创优”为精神内核的“昆山之路”。

昆山的发展是中国改革开放历史进程的生动缩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实践的典型样本,其经验具有多方面的启示。

启示一:有一支思想解放、抢抓机遇、创新服务,坚持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奋斗目标的干部队伍昆山党员干部始终依靠“解放思想”这个法宝,发扬“敢想、敢闯、敢干”“唯实、扬长、奋斗”的精神,把握机遇,不断创新,充分利用沿海对外开放、浦东开发开放和昆山开发区国批等契机,立足实际,敢为人先,实施“东依上海、西托三线、内联乡镇、面向全国”的战略,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奋斗目标,注重队伍建设、强化团队合作、聚力共谋发展,既继承前人,又大胆开拓。

面对上世纪末亚洲金融危机,数百名党员干部进外企、入台企、赴民企,启动“诚信服务月”,开设沙龙,解读政策,提出“人人都是投资环境”“对企业不说‘不’,不说‘不能做’,只说‘怎么做’”,千方百计帮助企业共度难关;面对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针对企业面临的众多“疑难杂症”,又迅速啟动“解决问题月”,设立“马上办”办公室,推出“首问负责制,两问终结制”特色服务;党的十八大以来,昆山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开展“‘三严三实’,我为昆山服务做什么”大讨论和“六个一”基层大走访等活动,出台“四项机制、六项制度”,实施“不见面审批”等依法高效服务。

昆山党员干部接力创造的“昆山服务”品牌是“昆山之路”越走越宽广的重要秘诀。

启示二:有一批龙头带动、功能配套、特色鲜明,“继续创造更具吸引力的投资环境”的发展载体昆山开放型经济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昆山开发区这一发展载体的成功,昆山从全国率先自费开辟工业园区起步,到发展壮大为国家级开发区,在其龙头带动下,逐渐形成了出口加工区、综合保税区、深化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昆山核心区,形成了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高新区、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花桥经济开发区、以高效农业为特色的现代农业示范区等功能园区,形成了光电产业园、高端装备产业园、软件园,形成了德国工业园、日本工业园、留学生创业园、民营工业园等一系列特色园区……各类园区功能布局合理、产业特色鲜明,呈现出一幅一区多园、园区配套、功能互补、竞相发展的景象,有效推进了昆山经济可持续发展。

赴上海浦东苏州昆山学习考察报告

赴上海浦东苏州昆山学习考察报告

一、三地经济开展的根本现状〔一〕经济总量不断扩大。

三地留给我们的最深印象是经济开展富有生机和活力。

====年浦东国内生产总值〔gdp〕达====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地方财政收入==亿元。

苏州工业园====年全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亿元;完成财政收入==.=亿元;实现进出口==.=亿美元。

昆山====年全市gdp完成===.==亿元,财政收入==.==亿元,进出口总额==.==亿美元。

〔二〕开展速度持续加快。

浦东自====年开发开放以来,国内生产总值〔gdp〕保持了==.=%的年均增长速度,占全市的比重由缺乏=/==跃升到=/=;工业总产值从====年的===亿元开始,到====年达====亿元;地方财政收入由====年的=.==亿元增加到====年的==亿元。

苏州工业园设立==年以来,主要经济指标一直保持着年均==%左右的增幅,====年全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财政收入增长==.=%;实现进出口增长==.=%。

〔三〕经济外向度高。

利用外资规模不断膨胀,====年浦东新区全年合同利用外资==.==亿美元,增长==.=%。

苏州工业园外向型经济占==%左右,世界===强企业中有==家落户苏州工业园。

====年新增合同外资==.=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亿美元,同口径分别增长==%和==%,累计合同利用外资===.=亿美元,实际到位外资==.=亿美元。

昆山目前有来自==个国家和地区的投资工程====多个,合同外资超过===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超过==亿美元,其中台资工程占到==%左右,成为祖国大陆台商投资最密集的地区之一,世界===强企业中有==家在昆山投资。

二、招商活动情况〔二〕与新加坡驻某省总领事馆领事商务部、新加坡国际企业开展局建立了合作关系。

=月==日下午,考察队员拜访了新加坡驻某省总领事馆商务领事许振义先生。

许振义领事是新加坡在中国华东地区的商务负责人,深为考察队员的诚心和敬业精神所感动,表示一定要多引导、多介绍,让新加坡企业更多的了解开发区、了解日照,鼓励他们到日照经济开发区投资兴业。

昆山课题开题报告

昆山课题开题报告

昆山课题开题报告引言这份开题报告旨在介绍我将要进行的昆山课题的研究内容和目标。

昆山作为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的城市,一直以来都是我心中的理想研究地点。

通过深入研究昆山的各个方面,我希望揭示出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和发展潜力,为其未来发展提供有益建议。

研究背景作为江苏省的一个重要城市,昆山在经济、文化、旅游等领域都有着卓越的表现。

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昆山所面临的挑战也逐渐凸显出来。

环境污染、交通拥堵、城市规划等问题不断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

研究目的本课题旨在通过对昆山的多个方面进行调查和研究,探索其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具体目标如下: 1. 分析昆山城市发展中的环境问题,包括大气污染、水体污染等。

2. 研究昆山交通拥堵的原因和现状,探索解决交通问题的有效途径。

3. 调查昆山的城市规划与建设情况,提出完善城市规划的建议。

4. 评估昆山的旅游发展现状,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旅游策略。

研究方法本课题将采取以下研究方法: 1. 数据收集: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调查问卷、互联网资源等方式,采集昆山发展中的各类数据。

2. 调研实地考察:将走访昆山的不同区域,实地了解昆山的环境、交通、城市规划和旅游发展情况。

3. 数据分析:通过使用适当的统计学方法和数据处理工具,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

4. 结果评估:根据对数据分析的结果,对昆山的发展问题进行评估和归纳。

预期成果通过这次研究,我预期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昆山的环境问题主要集中在大气和水体污染方面,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理。

2. 昆山交通拥堵问题的主要原因是道路规划不合理和车辆增长过快,解决之道包括加强公共交通建设和优化道路网络。

3. 昆山的城市规划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问题,需要进行调整和完善。

4. 昆山的旅游业发展潜力巨大,但需要注重可持续发展和文化保护。

研究计划我计划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内完成这项课题的研究。

具体的研究计划如下: - 第一阶段:收集相关数据和文献,深入了解昆山的历史、文化、经济等方面。

昆山 调查报告

昆山 调查报告

昆山调查报告昆山调查报告昆山,位于中国江苏省苏州市下辖的一座城市。

作为苏州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昆山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而闻名于世。

本次调查报告将对昆山进行深入探讨,从城市发展、经济状况、教育、旅游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城市发展昆山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历史建筑。

在城市发展方面,昆山积极推动现代化建设,并注重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在城市规划中,昆山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了大量的公园和绿化带,为居民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

二、经济状况昆山的经济状况一直以来都非常强劲。

作为中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之一,昆山拥有众多的工业园区和高新技术企业。

汽车、电子、机械制造等行业在昆山发展迅速,并为城市带来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收入。

此外,昆山还积极发展服务业,提供各类商业、金融、旅游等服务,为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动力。

三、教育昆山的教育事业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城市拥有多所高等院校和中学,为学生提供了优质的教育资源。

昆山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推行多元化的教育模式,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旅游昆山的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城市内有许多著名的景点,如周庄古镇、昆山花桥、阳澄湖等。

这些景点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而备受游客青睐。

此外,昆山还举办了多个国际性的文化活动和旅游节庆,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和体验当地的文化魅力。

五、社会发展昆山的社会发展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城市注重社会保障和民生福利,提供全面的医疗、教育和社会保障服务。

城市治安良好,居民生活安定幸福。

此外,昆山还积极推动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鼓励居民参与志愿者活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综上所述,昆山作为一座充满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城市,不仅在经济、教育和旅游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还注重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改善居民生活。

未来,昆山将继续秉持可持续发展理念,不断推动城市发展,为居民创造更美好的生活环境和发展机会。

昆山经济调研报告

昆山经济调研报告

昆山经济调研报告昆山经济调研报告——概况一、背景介绍昆山市位于江苏省苏州市辖区,是中国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该市地理位置优越,毗邻上海市,具备了丰富的资源和便利的交通条件。

近年来,昆山市在经济发展和改革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成为中国乃至全球的投资热点之一。

二、产业发展1. 制造业昆山市的制造业是其经济的重要支柱,尤其在电子信息、汽车零部件、精密机械等领域具有竞争力。

昆山市拥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的制造企业,如长虹、苏宁等。

在近年来的产业升级转型中,昆山市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和培育创新型企业,不断提升制造业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2. 服务业随着经济发展的深入,昆山市的服务业也迅速崛起。

特别是金融、物流、旅游等领域的发展,为昆山市经济的多元化提供了支撑。

昆山市的金融机构数量不断增加,为企业提供了便利的融资环境。

物流业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为昆山市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投资环境1. 政策支持昆山市为吸引投资和促进经济发展,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

例如,对于外商投资企业,昆山市提供土地、税收等方面的优惠。

此外,昆山市还积极改善营商环境,简化行政审批流程,提高服务质量,为投资者提供更加便捷的创业条件。

2. 基础设施昆山市的基础设施完善,交通便利。

市内拥有一座现代化的铁路客运站和客货运输机场,与上海市形成了便捷的交通网络。

此外,昆山市还注重发展研发创新基地和产业园区,提供优质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四、发展展望昆山市在经济发展和改革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未来,昆山市将继续注重产业转型升级,加大创新投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同时,昆山市还将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合作,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才,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昆山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介绍

昆山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介绍

昆山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介绍昆山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介绍 2011年10月18日13:01 新浪财经微博金秋昆山,硕果累累。

10月19日,以“转型升级再提速、创新发展增优势”为主题的2011昆山金秋经贸招商活动开幕式将昆山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

以下为昆山市委书记管爱国在全球财经媒体看昆山媒体见面会上的部分讲话实录:改革开放以来,昆山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走出了一条以改革开放为时代特征、以“三创”精神为强大动力、以全面小康为显著标志、以人民幸福为不懈追求的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昆山之路”,率先达到江苏全面小康社会水平,成为全国18个改革开放典型地区之一。

自2006年起,昆山就自觉把加快转型升级作为一项最紧迫的任务,立足于“转得早、转得快、转得准、转得好”,深入开展整体发展学新加坡、产业提升学韩国、自主创新学台湾地区的“三学”活动,并充分运用经济环境变化和环境资源约束的倒逼压力,坚持不懈调结构抓创新促转型,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建设创新型城市,全面推进经济发展转型、发展动力转型、城市发展转型、社会发展转型、人的发展转型和体制机制转型,巩固和扩大科学发展的领先优势。

2010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100.3亿元;全口径财政收入480.4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63.1亿元;工业总产值7001.3亿元;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30.7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6.6亿元,进出口总额821.2亿美元,其中出口533.4亿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923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7645元,连续七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今年1~9月,全市经济社会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73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7.2%;全口径财政收入471.4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51.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5.8%、21%;工业总产值5845亿元,增长15.2%;进出口总额615.3亿美元;新增注册外资29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6.2亿美元,新增注册内资216亿元;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98亿元,增长24.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7亿元,增长17.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510元,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19114元,分别增长13.2%和13.9%。

借鉴新理念新经验谋求转型跨越发展——赴苏州市学习考察报告

借鉴新理念新经验谋求转型跨越发展——赴苏州市学习考察报告

借鉴新理念新经验谋求转型跨越发展——赴苏州市学习考察报告借鉴新理念新经验谋求转型跨越发展——赴苏州市学习考察报告赵积伦六月中旬,我赴苏州参加了学习培训。

通过学习考察,深深感受到了苏南地区发展之快,变化之大,令人震惊,感受颇多。

确实是看一看吓一跳,比一比有差距,听一听受启示,想一想须努力。

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苏州市的基本情况苏州市位于长江三角洲中部,江苏省南部。

它南接浙江,北依长江,东临上海,西望无锡,是长江三角洲的主要腹地,自古以来就是富饶秀丽的鱼米之乡。

全市总面积为8488平方公里,其中水面占42.5%,市区面积为1659平方公里。

现辖工业园区、高兴区等7个区和昆山、张家港、常熟、太仓、吴江5个县级市。

全市有1233.29万人,其中外来人口约600万,市区户籍人口为240.21万。

2009年,苏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40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

实现财政收入2018亿元,实现地方一般预算收入745.18亿元,比上年增长11.4%。

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6320元,比上年增长10.3%,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2987元,比上年增长10.29%。

全市进出口总额达2014.5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1140.9亿美元,全市实际利用外资82.2亿美元。

世界500强企业中有134家落户苏州。

2005年末,苏州市率先达到了江苏省设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2010年将实现现代化,2015年建成全国小康社会。

二、苏州快速发展的主要经验与做法苏州实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主要有四条经验:一是张家港精神。

“团结拼搏,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是张家港精神,是苏州“三大法宝”之首,也是江苏省“三创”精神的集中体现。

张家港市的前身是1962年由常熟、江阴两县各划出的边远地区组建的沙洲县,当时也是苏南地区底子薄,经济基础比较差的县。

1992年初,县委、县政府大胆地提出了“工业超常熟,外贸超吴江,城建超昆山,项项工作争一流”的三超一争工作新思路。

我国发达县市工业化水平的测定与评价——以江苏省昆山市为例

我国发达县市工业化水平的测定与评价——以江苏省昆山市为例

趋 昆山市工业 进行考察的基础上的。他们所描绘 的工业化过程 工业发展同世界市场联系的 日 紧密 , 特殊性 ” 将逐 渐淡化 , 取而代 中生产、 贸易和消费结构 的变化 , 能够反映大多数 化进程所表现 出的“ 工业化的基本经验或趋势 , 特别是他们从库兹涅茨 等人 的国别经济史的直接根据 , 深入到各 国平均的 标准 的系统考察 , 其理论具有 全面系统性 , 所提出 之的是一般经济发 展规律在 昆山市工业发展进程 中的日趋明显 , 故钱纳里多国模型所显示的工业化 发展的一般规律仍将能够为昆山市工业化发展阶段
二、 工业化测定 方法的选择分析
工业化水平是判断一个 区域经济发展所处 阶 段的重要指标 。长期 以来 许多经济学家对此进行 了深入分析 , 提出了多种工业化水平 的测定标准。 比较具 有代表 性 的包 括 : 纳 里 多 国模 型 、 夫 曼 钱 霍
定理 、 库兹涅茨工业化五阶段说 。其中钱纳里多国 模型更具代表性 , 钱纳里等人关于工业化特征的描 述是建立在对二战后工业化进展较为迅速 的国家
面迈 出了较大步伐 , 国民经济持续、 较快发展 , 经济 总量 和综 合实 力 上 了一 个 大 台 阶 。昆 山市 主 要 年 钱纳里将经济增长理解为 随人均 收入增长而 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见表 1 。 发生的需求 、 贸易、 生产和要素使用结构 的全面变
I运用钱 纳里模型对昆 山市工业化进程 的测定 .
究和产业结构优化决策提供有益的参考。 [ 关键词]工业化水平; 纳里 多国模型 ; 钱 工业化发展 阶段 [ 作者简介]徐永其 , 淮海工学院经济管理 系副教授 , 江苏 连云港 2 20 20 1
[ 中图分类号 ]F 2 17

[ 文献标识码]A

关于改革开放以来苏州的变化发展的调查报告

关于改革开放以来苏州的变化发展的调查报告

关于改革开放以来苏州的变化发展的调查报告第一篇:关于改革开放以来苏州的变化发展的调查报告关于改革开放以来苏州的变化发展的调查报告苏州自古以来就有“人间天堂”“东方威尼斯”“丝绸、刺绣之乡”等的美誉,在人们的映像中苏州就是这样一个有山有水,有着小桥流水人家的人文古城。

自改革开放以来,苏州在“保护古城、发展新区”的城市规划下,依然基本保持着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双棋盘格局,成为中国保护得最好的古城之一,但更为重要的是,苏州重视创新发展,变得更加强大,更加现代化。

苏州变大了。

今天的苏州,拿唐朝诗人张继《枫桥夜泊》中的“姑苏城外寒山寺”来形容已不准确,寒山寺早已到了姑苏城内。

过去,来过苏州的人都感觉苏州很小,幽幽古韵的小桥流水,小巧玲珑的园林亭台。

可是现在的苏州已不仅仅是一个小园林城市。

白天,当你登上苏州工业园区的国际大厦,远处,古城区粉墙黛瓦,苏州园林绕梁千年的曼妙余音似乎仍然听得见;近处,金鸡湖湖光潋滟,楼宇鳞次栉比,现代化的大企业错落有致。

看苏州的市容,会勾起你联翩的怀想。

苏州变强了。

谁能想到,过去被称为“上海后花园”的苏州,今天已发展成为仅次于上海的中国第二大工业城市。

根据党的十六大,苏州提出了“率先建成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两个率先”目标。

敢提出“两个率先”的目标,是因为苏州拥有了雄厚的经济实力。

这些年,苏州作为一个地级市,其综合经济实力已进入全国大中城市前列。

比如,苏州直接利用外资居全国大中城市的首位,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列第2位,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列第3位,外贸出口额列第4位,GDP列第5位,财政收入列第6位。

2004年,苏州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450亿元人民币,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7.6%,进出口总额1032亿美元,其中出口507.7亿美元。

此外,苏州所辖的5个县级市均居全国经济综合实力百强县前列。

2004年,苏州入围“中国十大最具活力城市”,并获年度大奖。

一、“开发区经济”引领经济国际化迈向新高地回望16年前的金鸡湖,围绕在渔歌水声中旧时光影依历历在目。

苏州调研报告

苏州调研报告

苏州调研报告根据对苏州市的调研,以下是本报告总结的主要发现和观察:1. 经济发展:1.1. 苏州市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竞争力,是中国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

1.2. 该市的经济结构多样化,包括工业、服务业、旅游业等多个重要领域。

1.3. 苏州市有着良好的投资环境和政府支持,吸引了众多国内外企业的投资和发展。

1.4. 该市的创新能力和科技产业发展较为突出,已经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的科技创新中心之一。

2. 城市规划和建设:2.1. 苏州市注重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遗产,拥有许多古老的建筑和景点,吸引了大量游客。

2.2. 城市市容整洁,环境优美,公共设施齐全,生活质量较高。

2.3. 苏州市加大对城市基础设施的投资,提升了交通、水电等配套设施的建设和运营水平。

3. 教育和人才:3.1. 苏州市拥有优质的教育资源,包括著名的大学和高等职业院校。

3.2. 该市鼓励人才引进和培养,提供了许多就业和创业机会。

3.3. 苏州市的人才培养体系较为完善,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4. 社会事业和文化活动:4.1. 苏州市注重社会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医疗、养老和教育等领域。

4.2. 该市的文化活动丰富多样,包括传统文化和现代艺术表演等。

4.3. 苏州市通过加强文化交流,促进了民族团结与社会和谐。

5. 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5.1. 苏州市高度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大力推行节能减排政策。

5.2. 该市积极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促进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

5.3. 苏州市倡导低碳生活方式,提倡绿色出行和垃圾分类等环保行动。

总结而言,苏州市在经济、城市建设、教育、人才、社会事业、文化活动、环境保护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为全国其他城市树立了积极的榜样。

然而,仍有一些挑战需要克服,比如人口增长、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等问题需要得到更好的解决。

城市贫困的非制度因素分析——以昆山市为例

城市贫困的非制度因素分析——以昆山市为例
时 代 经 贸 2 1 年 8 月 中 旬刊 患 第 1g 0 0 期 7
城 市 贫 困 的 非 制 度 因 素 分 析
— —
以 昆 山 市 为例
金 宝玲
( 州 大学 社会 学 院 ,江 苏 苏
苏州
2 13 1 2) 5
【 摘 要 】我国 自 改革开放特别是2 世纪末 以来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以及城市社会结构的急剧变迁 ,城市贫 困人 口不断增加 ,城 乡贫困差距 日 O 益扩 大,本文选择江苏省经济比较发达的 昆山市作为例子,从非制度 的视角来分析城市贫困形 成的原因,对 我们正确认识和解决城市贫 困问题具有一定代表性。 【 关键词】非制度因素;城市贫 困;反贫困
一、一ຫໍສະໝຸດ 的东西;朗特里和布 思在1 0 年撰文认 为: “ 91 一定数 量的货物 和 服务对于个人和 家庭 的生存和 福利 的必 需的,缺乏获得 这些 物 品和服务的经济 资源 或经济 能力的人和家庭 的生活状况 ,即 为贫困。 ”;本文 是基于 “ 困是物质上 的、社会上 的和 情感 贫 上 的匮乏 ,它意味着 在事物 、保 暖和衣着 方面的开支要少 于平 均水平 (p eh i 19 )。”这一概念 的,在导致贫 困的所有 opnem90 因素中,非制度 因素是 指人们在社会 生活过程 中约定俗成 、共 同恪 守的行为准则 ,它 是人们在长 期交往 中无 意形成 的,主要 包括 意识形态 、价值观 念、 伦理规 范、道德观 念、风俗 习惯等 表现 形式,其 中,意识 形态处于 核心地位 ,因为它不仅可 以蕴 含价值观 念、伦理规 范、道德观念和 风俗 习惯 ,而且还可 以在 形式上构成某种正式制度 安排 的 “ 先验 ”模 式。 二 、昆山市贫 困人 口现状 目前 , 昆山贫 困人 口包括 :无 生活来源 、无 劳动能力 、无 法定赡养 人或抚养人 的 “ 三无 ”人 员,贫 困的失业者 ,分别领 取基本 生活费、离退休金 或养老金而 家庭人均 收入仍低于 当地 贫 困线标准 的在职职工 、下 岗人员和 离退 休人员 ,因病或 由于 突发灾难致 贫的人员 ,贫 困的农 民工 ,其 他 由于各 种原因造成 生活低于 当地 贫困线标准 的人员 。截至2 0 年末 。 昆山大概有 07 人 口6 万,其中6% 7 5 的人 口都住在城镇 ,据2 0 年 的统计数据 , 05 城市人 口为2 . 3 7 0 万人 ,受低保 的人数为2 3 人 ,贫 困发 生率为 09 0 7 % 随着 城市化进程 的不 断推进 ,贫困发生率有 不断上升 的 . 5. 趋 势 。其 中要 特 别 指 出 的是 ,据 近 期 统 计 数 字 , 昆 山本 地 户 籍 人 口接近6 万 ,外来暂住人 口为1 5 ,是本地户籍人 口的将近 8 2万 2 ,这给 昆山扶贫事业又增加了沉重的负担。 倍 三、贫困的非制度因素分析 ( )导致贫困的个人层 次原 因 一 按 照亚 当. 斯密的分析,在资本主义的制度下,劳动者 自身 素质 的高低和个人选 择都是影 响收入的重要 因素 。较低 的劳动 力 素 质 — — 可 能 来 自于 先 天 的遗 传 , 也 有 可 能 来 自后 天 的 教 育 和 培 训 — — 和 较 低 的 工 作 意 愿 是 导致 一 个 人 及 其 家 庭 陷 入 贫 困 的重要 原因 。昆山的外商和港澳 台投 资经济 、私营个体 经济、 以股份制 为主的混合经济 等在 内的非 公有制经济 占有相 当大的 市场份额,根据2 0 年的统计数据 ,昆山生产总值9 2 06 3 亿元,其 中三 产 比例 为 1 1 6 . :1 由此 我 们 可 以得 知 , 昆山 比较 发 达 . :7 9 3 , 的是二三产业,其中在二产中外资 占有很大 比例 ,世界5 0 0 强企 业有2 家落户 昆山,从事技术工作 的人 占多数 ,有一部 分人 由 6 于缺乏必要 的劳动技 能而 丢 了工作 。也有 人虽然有 受到教 育和 培 训的机会 ,但 是个人不认真 学习技术 ,游手好 闲,导致 生活 潦倒 。 ( )家庭 和群 体层 次的原因 二 根据社会 资本理论 ,一个 人所拥有 的社会 资本 的数量和 质

2023昆山经济运行报告

2023昆山经济运行报告

2023昆山经济运行报告摘要本文对2023年昆山市的经济运行情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总结。

报告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经济总体情况、产业结构、固定资产投资、贸易和外资、就业形势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展望等。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分析,我们可以深入了解2023年昆山市的经济状况,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

1. 经济总体情况1.1. GDP总量2023年,昆山市的GDP总量达到X亿元,同比增长X%。

在全国范围内,昆山市的GDP总量位居前列,成为一个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1.2. 经济增速2023年,昆山市的经济增速为X%。

尽管相比上一年有所下降,但仍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

这主要得益于昆山市政府积极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创新发展的政策措施,为经济提供了良好的增长动力。

2. 产业结构2.1. 第一产业2023年,昆山市的第一产业增加值为X亿元,同比增长X%。

农业生产稳定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加。

2.2. 第二产业2023年,昆山市的第二产业增加值为X亿元,同比增长X%。

制造业是昆山市的支柱产业,继续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

在制造业中,电子信息、机械制造和新材料等行业表现突出。

2.3. 第三产业2023年,昆山市的第三产业增加值为X亿元,同比增长X%。

服务业是昆山市的重点发展领域,包括金融、物流、旅游等行业都取得了快速增长。

3. 固定资产投资3.1. 投资规模2023年,昆山市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X亿元,同比增长X%。

投资领域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开发和产业园区建设等。

3.2. 投资结构在固定资产投资中,基础设施建设占据了较大的比例,其中交通运输和能源领域的投资额较大。

4. 贸易和外资4.1. 进出口贸易2023年,昆山市的进出口总额为X亿元,同比增长X%。

其中,出口额为X 亿元,进口额为X亿元。

昆山市的贸易总体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

4.2. 外资利用2023年,昆山市吸引到了较多的外资。

外资主要流入制造业、金融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改革开放30年18个典型地区调研报告

改革开放30年18个典型地区调研报告

改革开放30年18个典型地区调研报告去年12月中旬到今年3月中旬,中央政策研究室、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组成调研组,就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指引下开拓成功发展之路问题到全国有关地区进行专题调研。

一、调研背景和基本情况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地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各自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贯彻落实中央的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推动当地经济实力、人民生活、城乡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在实践基础上开拓出各具特色的发展之路。

这些各具特色的发展之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组成部分,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生动诠释。

在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深入分析全国一些地方的成功发展之路,系统总结他们的实践经验,对于深刻认识当代中国的发展规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的十七大确定的目标任务落到实处,不断开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调研对象选择上,我们既注重具有典型意义、又注意把握地区平衡,主要依据是所选地方从当地实际出发走出了一条成功发展之路,积累了重要发展经验,体现了科学发展要求,而不单纯以地区生产总值多少为依据。

经过认真综合比较,调研组最后选择了以下18个地方。

东部地区10个:上海市浦东新区、江苏省昆山市、江苏省江阴市、浙江省义乌市、浙江省温州市、福建省泉州市、山东省威海市、山东省寿光市、广东省深圳市、广东省东莞市;中部地区3个:安徽省芜湖市、江西省吉安市、湖南省长沙县;西部地区3个: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云南省丽江市、甘肃省定西市;东北地区2个: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黑龙江省绥芬河市。

这18个地方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发展成就都很突出,走出的发展路子也都有鲜明特色。

这18个地方中,有率先改革开放、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地区,有发挥后发优势、通过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快速崛起的地区,有发扬艰苦奋斗精神、通过埋头苦干实现脱贫致富的革命老区、贫困地区,有突出重围、实现经济振兴的老工业基地,等等。

学习昆山经验心得体会

学习昆山经验心得体会

学习昆山经验心得体会昆山是位于江苏省苏州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也是江苏省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示范地。

通过学习昆山的发展经验,我深刻体会到了许多关于经济发展和城市管理的重要原则和方法。

下面我将就学习昆山经验的心得体会进行论述。

一、加强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昆山市的成功经验主要源于其聚焦产业发展和持续的转型升级。

昆山市政府提出了“以人才为核心、以创新为动力、以产业为基础、以支撑为保障”的发展战略,从而带动了各类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例如,昆山市积极引进外资,吸引了众多跨国公司的投资建厂,形成了以电子信息、汽车零部件、机械装备为主导的产业集群。

同时,昆山市还积极推进世界级海事仓储中心建设,整合了港口、仓储、物流、金融等要素资源,实现了产业的转型和升级。

通过积极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和人才,昆山市实现了从传统的制造业向高科技产业的转变。

二、优化营商环境,吸引外资与许多其他地方相比,昆山在吸引外资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首先,昆山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如降低企业税负、提供产业用地等,为外资企业提供了良好的投资环境。

其次,昆山注重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提供了高质量的公共服务设施,为企业提供便利的交通、通信、金融等条件。

此外,政府还加强了投资项目的评估和监管,确保投资的稳定和安全,为企业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这些措施为昆山吸引了大量的外资,推动了城市经济的持续发展。

三、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昆山市注重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将生态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

昆山市政府积极推进生态修复工程,治理水环境、土壤污染等生态问题,改善了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

同时,昆山市组织开展了大规模的城市绿化行动,加强了城市绿化建设,提高了城市的景观品质。

此外,昆山市还倡导绿色出行和低碳生活方式,推广可再生能源的利用,降低能耗和环境污染,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四、加强社会治理和民生保障昆山市通过加强社会治理和民生保障,提升了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

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过关训练试题及答案

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过关训练试题及答案

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过关训练试题及答案2.1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人民日报》北京2009年5月11日电,第二次中欧经贸高层对话在北京举行。

关于中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问题,是中方重要关切.双方就此深入交换了意见。

欧方认可中方取得的积极进展。

对此下列看法正确的是()A.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完全建立B.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被欧盟认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得到欧盟帮助D.中国积极与欧盟就中国市场经济地位问题进行对话2.浙江义乌,从一个地处偏僻山区的小县一跃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交易中心,以有形的市场模式,演绎出无穷的经济发展潜力,创造出一个的商业奇迹。

这说明()A.市场经济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B.义乌快速发展因为他们最聪明.义乌的发展模式没有任何借鉴意义D.市场经济只在义乌起作用3. “2009珠港澳青年创业大赛”正在紧张筹备,团珠海市委希望鼓励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挖掘富有发展潜质的项目和创业团队。

为他们提供自我实践、自我成长、自我发展的平台,深受同学们欢迎。

这是因为()①在我们社会,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已巍然成风②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创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③创业不会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④作为个人,只有从小树立创业意识、培养创业能力,才能实现自我价值。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②③④ D.①③④4.十六大报告首次提出“四个尊重”(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作为“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的前提。

下列现象能体现“四个尊重”方针的是()A.某校为建国六十周年开展艺演出活动B.海峡两岸开启大交流时代.国家鼓励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D.中国积极应对甲型H1N1流感5.初三学生杨某的妈妈是一家国有企业的工程师,月月有工资,季季有奖金,年终还有一些出勤奖和技术贡献奖。

爸爸和人合伙开了一家智能玩具厂,因经营管理有方,年收人比妈妈还高,家庭生活过得很殷实。

小立父母的职业和收入情况说明 ( )A、我国坚持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方针B、公有制仍然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按劳分配已不再是我国分配制度的主体D、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舶奋斗目标已经完全实现6.财政部明确表示,2008年我国将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稳健的财政政策,合理把握财政支出规模,优化支出结构,加大对民生的投入力度,超收部分重点用于“三农”、教育、医疗卫生、社保等并向中西部倾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州地区改革开放33年以来的经济社会发展调研报告
-----------------以昆山为例
抚今思昔,感慨万千。

改革开放,这个30多年来日述夜讲的名词,到底给中华民族的命运带来了怎样的变化呢?显而易见地,是它引领着我们伟大的祖国逐渐地由积贫积弱、任人宰割走向独立自主、繁荣富强的新时代。

而苏州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又是改革开放取得的辉煌成就的缩影。

过去30年中,苏州GDP、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4.5%和18.7%,苏州以占全国不到0.1%的土地和0.7%的人口,创造了超过全国2%的GDP和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实现了全国10%左右的进出口总额和外商直接投资。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苏州坚持“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努力做好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不断缓解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切实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取得了良好成效。

昆山,作为苏州代管的县级市,因其成功走出了一条以发展开放型经济为主要特色的“昆山之路”而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典范。

其市域面积仅927平方公里,但就是在这片热土上,昆山以占全国万分之一的土地、万分之五的人口,吸聚了占全国千分之十九的到账外资,实现了占全国千分之二十五的进出口总额,创造了占全国千分之五的GDP。

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百强县(市)排名中,昆山位居第一。

然而,30多年前,昆山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落后的农业县。

其经济总量在苏州当时的八县中排名末位,人称“小八子”,国内生产总值仅为2.4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占51.4%,工业基础十分薄弱,全县仅有化工、化肥、通用机械、农机和油脂、粮食加工等十几家县属企业。

改革开放政策的正确指导加上勤劳积极的昆山人民30多年的艰苦努力,昆山经济呈现跨越式发展。

截止到2011年前十个月,昆山地区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2.4亿元激增至1960亿元;工业总产值从1978年的2.8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6560亿元(按1990年不变价计算),比去年同期有两位数以上的增幅;财政收入从1978年的0.35亿元增加到516亿元,增长1474倍。

截止到目前,私营企业达到21038家,注册民资402.4亿元;个体工商户达到41885家,注册资金159.5亿元。

昆山农业发展保持稳定,以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农林牧渔总产值从1978年的45861万元增加到94370万元,翻了一番多。

同时,昆山城乡居民的收入增长迅速。

据统计,到2010年为止,城镇职工平均工资从1978年的496元增加到37394元,增长约75倍,比上年增长10.8 %;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85年的813元增加到27609元,增长约34倍,增长率高达11.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1978年的201元增加到15726元,增长约78倍,增长率为12.4%;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从1978年的0.115亿元增加到313亿元,增长2716倍,人均储蓄余额已突破7万元,比上年底增长17.1%。

收入的增长促进了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
10545元,比上年增长12.6%;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8341元,增长8.6%。

虽然城乡之间生活水平仍存在差距,但不得不承认的是人民生活水平总体有了较大的改善。

改革开放30年,昆山外向型经济发展从零开始,从弱到强,找到了符合自身特点的外向型经济发展之路。

截止到改革开放30年为止,合同利用外资项目数从1985年的仅2个发展到452个,累计批准外资项目5307个;合同利用外资从1985年的151万美元增加到29.91亿美元,累计合同利用外资达到207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从1990年的308万美元增加到13.77亿美元,累计实际利用外资达到131亿美元;进出口贸易额从1990年的4251万美元增加到534亿美元,年均递增52.2%。

随着开放型经济的发展,形成了以电子信息、精密仪器、精细化工、生物医药、光电产业等主导产业集群。

改革开放30年之际,昆山生产的笔记本电脑达3000多万台,占世界产量的三分之一,数码相机1200多万台,占全球产量的八分之一,生产的各类传感器占全球产量的六分之一。

由以上数据可以简单明了地看出昆山地区的经济发展之迅速以及社会的进步。

一个事物的发展趋势总是有着特定的外部原因及内在原因。

当然,昆山的发展也不例外。

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为其提供了发展的契机。

而其自身又具备怎样的发展条件呢?以下表格是昆山的发展之路:
由以上表格中昆山经济发展中的标志性事件及其影响可知,改革开放30年来昆山开放型经济的迅速发展主要经验是,从实际出发,选择符合本地实际的发展道路,在坚持发挥本地比较优势的同时,又不断根据国际分工的最新发展趋势和自身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变化,不断创新发展模式。

在以后的改革开放的实践中以及发展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上,我们应该借鉴昆山发展的道路及模式,走符合实际的创新型道路。

只有这样,才能把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建设得更加美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