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状况评价指标体系一览表
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评价指标体系
17.近三年知识产权经费投入占研发经费投入比重的年平均值(知识产权经费指用于知识产权战略制定与实施、申请/注册、维护、诉讼、检索分析、培训和奖励等方面的经费投入)。
5
18.近三年核心人员知识产权培训率(“核心人员”包括企业管理人员、知识产权工作人员和研发人员。培训率为被培训核心人员占核心人员总数的比例)。
3. 具有企业专利数据库,建立知识产权信息化管理平台,有效管理企业知识产权。
5
知识产权创造能力(15分)
3.具有行业优势的专利全球布局
4.建立海外专利布局机制并实施。
5
5.在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有效专利或其他知识产权储备在本行业内名列前茅。
5
4.科学的知识产权激励机制
6.建立知识产权入股、股权和分红权等形式的激励机制。
5
11.参与行业性专利纠纷处理
16.推动建立行业知识产权维权协作机制,参与行业专利纠纷处置。
10
12. 解决国内外知识产权争端
17.编制并适时调整企业知识产权争端解决预案。
5
10
注:有关评分标准另行发布。
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知识产权
评价指标体系
(试行)
(B表)
一级指标及权重
二级指标
考察要点
权重
知识产权战略管理能力(15分)
1.战略层面规划知识产权工作
1.建立与企业整体发展相匹配的知识产权战略规划。
5
2.建立专利导航决策机制,引导企业重大决策。
5
2.较高的知识产权信息化管理水平
5
11.牵头组建或加入专利联盟。
5
8.积极参与知识产权标准化
12.参与国际标准制定。
10
知识产权维权保护能力(30分)
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评价指标体系
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评价指标体系
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用于评估企业在知识产权
领域的综合实力和竞争优势的指标体系。
通过该体系的评估,可以帮助国
家确定哪些企业在知识产权领域具有优势,以及如何进一步提升这些企业
的竞争力。
下面是一个包含多个方面的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评价指标体系。
1.知识产权持有量指标:包括企业拥有的专利、商标、版权和其他知
识产权的数量和质量等方面的指标。
2.知识产权创造能力指标:包括企业每年创造的新专利数量、新商标
数量和新技术的研发投入等方面的指标。
3.知识产权保护能力指标:包括企业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措施和政
策的执行,以及对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维权能力等方面的指标。
4.知识产权利用能力指标:包括企业在知识产权运营、转让和许可等
方面的能力,以及知识产权的商业化利用程度等方面的指标。
5.知识产权管理能力指标:包括企业在知识产权管理、评估和维护等
方面的能力和措施等方面的指标。
6.知识产权合作与交流指标:包括企业与其他企业、研究机构和各类
知识产权组织之间的合作、交流和共享知识产权的能力等方面的指标。
7.知识产权影响力指标:包括企业知识产权在市场和行业内的影响力、知名度和竞争地位等方面的指标。
以上是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评价指标体系的一些方面,在实际应用
中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更详细的细分和加权。
对于每个指标都需要设定具体
的评分标准和权重,以便对企业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估和对比。
评价结果可以作为国家政策制定和企业优化策略的参考依据,有助于提高国家知识产权竞争力。
知识产权评价指标
海关备案记录。
28.是否保持知识产
权维权记录
维权记录
合同
管理
29.是否遵守国家重
大专项的知识产权要求
立项
30.是否通过分析明
确产品潜在的合作伙伴
和竞争对手
项目合作伙伴或竞争对 手清单。
31.是否进行项目的
知识产权评估
评估报告。
研究
开发
32.是否进行项目知
识产权规划
规划记录。
33.是否通过跟踪与 监控研究开发活动中的
统计记录。
17.是否在知识产权
许可和转让前进行调查
和评估
a.知识产权转让和许可 规定;b.知识产权许可 和转让事前调查;c.知 识产权转让和许可前的 评估。
18.是否在投融资前 进行尽职调查和价值评 估
a.尽职调查记录;b.价值 评估记录。
19.是否在合并和并
购前进行知识产权调查
a.尽职调查记录;b.价值 评估报告。
20.是否在标准化工
作中明确其知识产权政
a.知识产权政策评估记
录;b.牵头制定标准明
策
确知识产权政策。
21.是否在组建或参 加知识产权联盟前明确
其知识产权政策
a.知识产权政策评估记 录;b.明确知识产权联 盟的原则。
保护
22.是否建立知识产
权防范预案
a.预案内容;b.监控记
录;c.警示记录。
23.是否建立全面的
外来
文件
与记
录文 件
6.是否建立知识产权外来文件
和记录文件管理程序
a.对知识产权记录文
件的标识、贮存、
保护、检索、保存
和处置所需的控制 的规定;b.执行记
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知识产权评价指标体系
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知识产权评价指标体系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是指在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方面具有突出成绩,对知识产权发展起到示范引领作用的企业。
为了评价和认定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需要建立一个合理科学的指标体系。
下面将介绍一个包括创新能力、知识产权运用能力、知识产权保护能力和知识产权管理能力等方面的知识产权评价指标体系。
一、创新能力1.知识产权申请数量:衡量企业创新活动的数量和质量,包括专利、商标等各类知识产权的申请数量和授权数量。
2.知识产权布局合理性:评估企业在不同技术领域、市场领域以及地理区域的知识产权布局是否合理,是否能够支撑企业的业务发展。
3.技术创新能力:衡量企业的技术研发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包括科研项目数量、研发经费投入等指标。
二、知识产权运用能力1.知识产权转化率:评估企业在知识产权运用方面的能力,包括专利技术转让、授权、许可等方面的转化率。
2.知识产权贡献度:衡量企业将知识产权应用于新产品、新技术研发中的能力,包括知识产权在企业利润中的贡献度等指标。
3.知识产权竞争力:评估企业所持有的知识产权对市场竞争的影响力,包括专利技术的核心技术、知名商标等指标。
三、知识产权保护能力1.知识产权保护费用:评估企业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投入程度,包括为维权所支付的费用和维权次数等指标。
2.知识产权保护成效:评估企业通过维权活动所取得的成效,包括侵权案件的胜诉率、被维权品牌的市场份额等指标。
四、知识产权管理能力1.知识产权管理制度:评估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是否完善,包括管理制度、流程、责任等方面的指标。
2.知识产权管理人员:评估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团队的专业水平和能力,包括人员数量、学历背景、从业经验等指标。
3.知识产权管理成效:评估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成效,包括知识产权管理对企业发展的促进效果、知识产权管理质量等指标。
以上是一个较为完整的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知识产权评价指标体系,这些指标可以帮助评估企业在知识产权方面的整体能力和水平,对于发展知识经济、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知识产权管理绩效考核指标
知识产权管理绩效考核指标引言知识产权是企业的重要资产之一,对于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为了有效管理和保护知识产权,企业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本文将提出一些常见的知识产权管理绩效考核指标,旨在帮助企业更好地评估其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的效果。
1. 知识产权保护效果指标- 专利申请量:反映企业创新能力和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 专利授权率:反映企业专利申请的质量和有效性。
- 专利使用率:衡量企业对已获得专利的利用程度。
- 侵权投诉处理效率:衡量企业对侵权行为的有效应对能力。
2. 知识产权管理提升指标- 知识产权意识普及率:反映企业员工对知识产权保护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 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完善度:衡量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制度的健全程度。
- 相关培训开展情况:评估企业对员工进行知识产权保护培训的频率和质量。
- 知识产权管理与业务的融合程度:反映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与业务管理的一体化程度。
3. 知识产权价值实现指标- 知识产权收益率:反映企业通过知识产权的创造、保护和运营获得的经济效益。
- 知识产权贡献度:评估企业知识产权对于产品质量提升、技术进步和市场竞争力的贡献程度。
- 知识产权交易情况:评估企业知识产权转让和许可交易的数量和金额。
- 知识产权成本控制效果:衡量企业在知识产权的管理与运营中的成本控制能力。
结论以上所提出的知识产权管理绩效考核指标可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企业应该根据这些指标的评估结果,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产权管理工作,提高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利用效果,从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评价指标体系
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评价指标体系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用于评估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情况的指标体系。
该指标体系包含了多个评价指标,从不同方面全面评价企业在知识产权管理上的绩效和能力。
以下是一个关于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评价指标体系的详细介绍。
一、法律合规性指标:1.是否获得各类知识产权(如专利、商标、著作权等)的注册证书;2.是否具备完善的内部制度和流程,确保企业员工的知识产权意识和合规操作;3.是否遵守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要求,是否具备应对知识产权纠纷的能力。
二、知识产权保护指标:1.是否有进行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和策略,如防止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发生;2.是否具备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的技术手段,如技术防御和监测手段;3.是否有对于知识产权纠纷的处理经验和能力,包括诉讼或其他解决方式的能力。
三、知识产权运营指标:1.是否建立了完善的企业知识产权策略,包括知识产权的商业化利用和转化;2.是否具备知识产权运营的专门部门或人员,并能有效组织和管理知识产权的运营活动;3.是否有成功运营和利用知识产权的案例,并能从中学习和改进。
四、创新能力指标:1.是否加强企业的研发投入,是否获得相关的创新成果;2.是否具备有效的技术创新管理手段和流程,如技术交底和发明人奖励制度等;3.是否能够有效保护和利用技术创新的成果,包括对发明专利的申请和转让。
五、培训教育指标:1.是否对企业员工进行知识产权相关培训和教育,以提高员工的知识产权意识和专业能力;2.是否为员工提供知识产权管理和运营的学习和培训机会,以提高员工在知识产权领域的专业水平;3.是否建立了知识产权培训的系统,包括培训计划、培训教材等。
六、社会责任指标:1.是否积极参与知识产权保护的活动和项目,如知识产权维权工作;2.是否有相关的社会责任管理制度和流程,如知识产权保护的社会责任报告等;3.是否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具备良好的社会形象和声誉。
综上所述,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多方面评价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情况的综合指标体系。
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评价指标体系
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评价指标体系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评价指标体系是衡量企业在知识产权领域管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体系。
它意在通过科学的评价,鼓励企业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升知识产权管理水平,推动知识产权创新与运用,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1.知识产权创新能力:评估企业在知识产权创造、研发和运用方面的能力。
包括专利申请数量、专利授权数量、技术创新能力等指标。
2.知识产权保护能力:评估企业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措施和成效。
包括知识产权侵权举报数量、知识产权保护费用、国内外知识产权诉讼案件数量等指标。
3.知识产权运营能力:评估企业在知识产权运营和价值实现方面的能力。
包括知识产权许可及转让收入、知识产权交易数量、知识产权运营机构设置等指标。
4.知识产权管理机制:评估企业在知识产权管理方面的制度和流程。
包括知识产权管理制度、知识产权培训、知识产权风险管理等指标。
5.知识产权合作能力:评估企业在知识产权合作方面的能力。
包括国际合作项目数量、国内外知识产权合作机构、研究机构合作项目数量等指标。
6.知识产权社会责任:评估企业在知识产权领域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
包括知识产权教育和宣传活动、知识产权公益事业支持和参与等指标。
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应当综合考虑企业的实际情况和特点,体现科学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具有一定的绩效导向。
评价指标的选择和权重的确定应当根据不同行业和不同企业的特点,避免一刀切的情况发生。
目前,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评价指标体系已经初具雏形,并逐渐在实际应用中推广。
该指标体系的建立有助于提升企业在知识产权领域的管理和创新能力,推动企业向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创新型企业转型,提升国家整体的知识产权水平。
同时,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也为企业提供了一个内外部评价的参考标准,有助于企业自身的改进和提升。
总之,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科学和综合的评价体系,它对于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和创新能力提供了定量评估的方法和工具,有助于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知识产权评价指标
知识产权评价指标知识产权评价是指对于知识产权的价值和质量进行评估的过程。
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了解知识产权的优劣势,为决策和管理提供依据。
为了对知识产权进行全面的评价,需要借助一系列的指标来衡量知识产权的不同方面。
下面将介绍几个常用的知识产权评价指标。
1.专利指标专利是知识产权的一种形式,是以发明和创新为核心的知识产权形式之一、专利数量和质量是衡量一个企业或个人创新能力和技术竞争力的重要指标。
专利数量指的是一个单位或个人所拥有的专利数量,专利质量则可以从专利的技术含量、创新性、实用性和申请国家等方面进行评估。
2.商标指标商标是企业品牌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在市场中的标识。
商标的活跃度和品牌价值是衡量商标质量的重要指标。
商标的活跃度反映了该商标在市场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可以通过商标的注册数量、使用领域和维持期限等指标来评估。
品牌价值则可以通过商标授权数量、品牌影响力和品牌关联价值等指标加以衡量。
3.著作权指标著作权是对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保护,是知识产权的一种形式。
著作权的评估可以从版权创作数量、创作质量和版权登记情况等方面进行衡量。
此外,著作权的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也是评估著作权质量的重要指标。
4.技术转让和授权指标技术转让和授权是将知识产权转让给他人或授权他人使用的行为,是知识产权经济化的重要方式。
技术转让和授权的指标可以从技术转让和授权的数量、收入、合作伙伴和合作方式等方面进行评估。
5.知识产权法律保护指标一个国家的知识产权法律保护水平直接影响知识产权的价值和质量。
知识产权法律保护指标可以从法律法规的健全度、执行的效力和知识产权纠纷处理效率等方面进行评估。
6.知识产权管理指标知识产权管理是指对知识产权进行系统化、科学化和规范化管理的过程。
知识产权管理指标可以从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建立情况、知识产权管理人员的素质和知识产权管理的效率等方面进行评估。
以上是常用的知识产权评价指标,通过综合评估这些指标,可以全面了解知识产权的价值和质量,为决策、管理和评估提供依据。
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评价指标体系
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评价指标体系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评价指标体系是评估企业在知识产权领域的优劣势的一种方法。
知识产权优势是企业在创新、研发、市场竞争等方面的核心竞争力,对于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一种可能的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评价指标体系,供参考。
一、知识产权保护能力1.专利拥有量:企业拥有的有效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数量。
2.专利申请量:企业每年提交的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数量。
3.专利有效性:企业的专利被授权的比例、专利注销率等。
4.知识产权布局:企业在不同领域、不同国家的专利布局情况,包括核心技术领域和战略市场等。
二、知识产权价值1.知识产权贡献:企业通过知识产权获得的收益、利润和市场地位等。
2.知识产权交易:企业参与的专利权转让、许可和合作等交易数量和规模。
3.知识产权评估:企业知识产权的评估结果,包括评估增值、评估准确度等。
三、知识产权创新1.知识产权创新投入:企业在研发、设计和创造等方面的投入成本和资源。
2.知识产权创新产出:企业通过知识产权取得的技术进步、创新成果和市场竞争力等。
3.知识产权创新效果:企业知识产权对经济增长、产品升级、品牌价值等方面的推动效果。
四、知识产权运营1.知识产权运营管理:企业内部对知识产权的管理体系、运营策略和流程等。
2.知识产权维权能力:企业在诉讼、仲裁和矛盾调解等方面的维权成果和能力。
3.知识产权战略规划:企业对知识产权的长期规划、战略与发展路径等。
五、知识产权影响力1.知识产权社会声誉:企业在知识产权领域的公信力、社会声誉和形象认可等。
2.知识产权社会贡献:企业通过知识产权为社会创造的价值、就业机会和环境效益等。
六、知识产权合规1.知识产权合规管理:企业对知识产权法规、政策和要求的遵守和执行情况。
2.知识产权合规风险:企业遭受的知识产权侵权、纠纷和法律行政处罚等风险情况。
以上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综合考虑知识产权保护能力、价值、创新、运营、影响力和合规等多个方面的指标,以确保企业在知识产权领域的发展和竞争力。
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知识产权评价指标体系
附件2
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知识产权
评价指标体系
(试行)
一级指标及权重
二级指标
考察要点
权重
知识产权创造
(35分)
1.产出导向
1.综合运用知识产权信息,引导研发创新,优化知识产权产出导向。
5
2.产出数量
2.截止上一年底有效专利拥有量。
5
3.近三年专利申请总量。
5
4.截止上一年底商标、版权、计算机软件着作权、植物新品种、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等其他知识产权拥有量。
2
9.预警
19.建立知识产权预警机制及应对方案。
5
10.纠纷应对
20.近三年有效处理国内外知识产权纠纷获得赔偿或避免损失。
5
7
10.近三年知识产权融资额。
11.知识产权作价作为注册资本额。
知识产权管理与保护(40分)
6.管理体系
12.通过国家标准《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GB/T29490-201定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和实施情况。
2
14.建立企业职务发明人权益保护和奖励机制。
3
8.管理投入
15.设立知识产权管理机构,专职人员至少2人。
5
16.近三年研发经费投入占企业销售收入比重的平均值(近三年的研发经费投入比例之和除以3)。
3
17.近三年知识产权经费投入占研发经费投入比重的年平均值(知识产权经费指用于知识产权战略制定与实施、申请/注册、维护、诉讼、检索分析、培训和奖励等方面的经费投入)。
5
18.近三年核心人员知识产权培训率(“核心人员”包括企业管理人员、知识产权工作人员和研发人员。培训率为被培训核心人员占核心人员总数的比例)。
知识产权状况评价指标体系一览表
〔106〕查处假冒商标案件结案数
〔107〕查处假冒商标案件处分款总数
〔108〕其中查处假冒涉外商标案件数
〔109〕做出行政处分案件数
〔110〕收缴违法所得与罚款〔万元〕
〔111〕清退售假经营户数
〔112〕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案件数
〔113〕移送司法涉案人员人数
〔114〕追究刑事责任案件判刑数
〔115〕行政处理版权纠纷案件数
〔116〕行政处理版权纠纷案件结案数
〔117〕查处版权案件数
〔118〕查处版权案件结案数
〔119〕其中涉外案件数
〔120〕其中涉及网络著作权侵权案件立案数
〔121〕其中涉及网络著作权侵权案件结案数
〔122〕关闭存在侵权行为的非法网站数
〔123〕没收效劳器数
〔124〕调解赔偿数
〔41〕专利新产品认定数
〔42〕重大产业科技攻关工程专利产出量
〔43〕培育知识产权示范企业新增数
〔44〕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数(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生)
〔45〕著名〔著名〕商标产品产值
〔46〕著名〔著名〕商标产品产值占GDP比重
〔47〕版权产业产值
〔48〕版权产业产值占GDP比重
知识产权
交易指标
〔49〕软件产业收入额
〔20〕年度新增著名商标数
〔21〕著名商标总数
〔22〕平均每百万人拥有注册商标数
〔23〕版权自愿登记数
〔24〕各类著作权合同备案数
〔25〕计算机软件登记数
〔26〕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申请数
〔27〕植物新品种申请数
〔28〕科技专项专利申请数
〔29〕科技专项专利授权数
知识产权运用指标
知识产权
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评价指标体系
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评价指标体系1.知识产权创造能力:评估企业在创新方面的能力,包括研发投入、创新产出和创新能力的评估。
这可以通过企业的专利申请数量、专利技术的质量和创新成果的转化率等指标来衡量。
2.知识产权运用能力:评估企业在知识产权运用方面的能力,包括专利的有效运用、商标的有效保护和版权的合法运用等。
这可以通过企业的专利授权数量、商标注册数量和版权保护的效果等指标来衡量。
3.知识产权保护能力:评估企业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能力,包括知识产权的保护策略、知识产权的维权能力和知识产权的保护成本等。
这可以通过企业的知识产权维权案件数量、维权成功率和维权成本等指标来衡量。
4.知识产权管理能力:评估企业在知识产权管理方面的能力,包括知识产权的管理机制、知识产权的评估和知识产权的运营等。
这可以通过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建设情况、知识产权的价值评估和知识产权的运营效果等指标来衡量。
5.知识产权国际化能力:评估企业在国际知识产权领域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包括企业在国际专利申请、国际商标注册和国际版权保护方面的表现。
这可以通过企业的国际专利申请数量、国际商标注册数量和国际版权保护情况等指标来衡量。
6.知识产权合作能力:评估企业在知识产权合作方面的能力,包括企业与其他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情况和合作成果等。
这可以通过企业与其他机构的联合专利申请数量、合作研发项目数量和合作技术转让情况等指标来衡量。
基于以上指标,可以建立一个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企业在知识产权方面的表现进行评估,进而评价企业的知识产权优势程度。
这样的评价体系可以帮助企业了解自身在知识产权方面的优势和不足,提升企业的知识产权运作能力,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知识产权保护情况评分标准
知识产权保护情况评分标准该评分标准用于评估和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情况,以便提供公正、客观的评估结果。
以下是评分标准的主要指标和分值:1. 法律框架(40分)- 知识产权相关法律的完整性和现代性(10分)- 知识产权法律的可执行性和透明度(10分)- 知识产权法律的监管和执法机制(10分)- 知识产权法律的国际标准符合情况(10分)评分标准说明:评估国家或地区的知识产权相关法律的综合情况,包括法律制度的健全性、法律的可操作性、法律的贯彻执行力以及与国际知识产权标准的一致性。
2. 执法行动(30分)- 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和成果(10分)- 知识产权相关案件的审理效率和质量(10分)- 知识产权执法机关的专业能力和资源投入(10分)评分标准说明:评估国家或地区对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执法力度,包括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两个方面,评估执法效率和执法质量。
3. 保护机制(20分)- 知识产权保护服务的有效性和覆盖范围(10分)- 知识产权保护的监测、提前预警机制(10分)评分标准说明:评估国家或地区对知识产权权利人提供的保护机制,包括知识产权保护服务的质量和覆盖范围,以及对侵权行为的监测和提前预警。
4. 国际合作(10分)- 国际知识产权合作的参与度和积极性(10分)评分标准说明:评估国家或地区在国际知识产权合作方面的参与和积极性,包括参与国际知识产权组织、签订国际知识产权协定等。
总分评定根据以上指标和分值,对国家或地区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情况进行评估,并给出相应的总分评定。
- 90分及以上:优秀- 80-89分:良好- 70-79分:一般- 60-69分:较差- 60分以下:不达标该评分标准旨在推动各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并提供参考和借鉴给有关部门和利益相关方,以促进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发展和完善。
以上是《知识产权保护情况评分标准》的详细内容。
这份评分标准将帮助评估和比较国家或地区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表现,为公众提供客观的评估结果。
上海市知识产权信用标准体系明细表
上海市知识产权信用标准体系明细表一、背景介绍知识产权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创新能力的重要体现。
为了促进知识产权保护和运营主体的信用建设,上海市制定了知识产权信用标准体系。
该标准体系包括了各类知识产权主体的信用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以及评价结果的适用范围和后果。
二、知识产权信用评价指标1、知识产权登记申请信用评价指标(1)知识产权登记申请的及时性:及时进行知识产权登记申请可以有效保护创新者的合法权益,评价指标主要考察知识产权登记申请的办理时间。
(2)知识产权登记申请的准确性:知识产权登记申请应完整准确,评价指标主要考察申请文件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2、知识产权实施信用评价指标(1)知识产权实施的目的和方式:知识产权实施应符合合理经济利益原则,不得滥用或歧视他人,评价指标主要考察实施行为的合法性和公平性。
(2)知识产权实施的效果:知识产权实施应能够取得预期的经济和社会效果,评价指标主要考察实施行为的效果和影响。
3、知识产权侵权行为信用评价指标(1)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查处: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应及时查处,评价指标主要考察行政执法机关对侵权行为的查处力度和效果。
(2)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赔偿:侵权行为应依法进行赔偿,评价指标主要考察赔偿金额和赔偿方式的合理性。
4、知识产权质押信用评价指标(1)知识产权质押的合法性:知识产权质押应符合相关法律规定,评价指标主要考察质押合同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2)知识产权质押的履约情况:质押人应按照质押合同的约定履行义务,评价指标主要考察质押人履约情况和质押合同的执行情况。
5、知识产权许可使用信用评价指标(1)知识产权许可使用的合法性和合规性:许可人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评价指标主要考察许可合同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2)知识产权许可使用的履约情况:许可人应按照许可合同的约定履行义务,评价指标主要考察许可人履约情况和许可合同的执行情况。
三、知识产权信用评价方法1、数据采集方法:通过支持信用评价的信息化系统,对知识产权主体的信用指标进行数据采集和整理。
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评价指标体系
9.预警
19.建立知识产权预警机制及应对方案。
5
10.纠纷应对
20.近三年有效处理国内外知识产权纠纷获得赔偿或避免损失。
5
5
3.产出质量
5.近三年专利申请量中发明专利占比。
5
6.近三年专利授权率。
7
7.累计向国外申请知识产权数量。
3
知识产权运用
(25分)
4.自行实施专利
9.近三年专利产品收入占企业销售收入比重(近三年的专利产品收入占企业销售收入比例之和除以3)。
18
5.其他知识产权收益(取三项考核内容的最高分值)
10.近三年知识产权许可、转让收益。
3
17.近三年知识产权经费投入占研发经费投入比重的年平均值(知识产权经费指用于知识产权战略制定与实施、申请/注册、维护、诉讼、检索分析、培训和奖励等方面的经费投入)。
5
18.近三年核心人员知识产权培训率(“核心人员”包括企业管理人员、知识产权工作人员和研发人员。培训率为被培训核心人员占核心人员总数的比例)。
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评价指标体系
附件5
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知识产权
评价指标体系
(试行)
(A表)
一级指标及权重二级Fra bibliotek标考察要点
权重
知识产权创造
(35分)
1.产出导向
1.综合运用知识产权信息,引导研发创新,优化知识产权产出导向。
5
2.产出数量
2.截止上一年底有效专利拥有量。
5
3.近三年专利申请总量。
5
4.截止上一年底商标、版权、计算机软件着作权、植物新品种、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等其他知识产权拥有量。
7
11.近三年知识产权融资额。
知识产权优势企业评价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及权重
二级指标
考察要点及评分标准
权重
工作
情况
企业自评
审核分数
知识产权创造(90分)
1.创造质量
申报当年度,自主研发申请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增长情况(每授权1件得2分)。
20
申报当年度,自主研发申请并公开的发明专利(不包括已授权发明)增长情况(每申请1件得1分)。
10
8
知识产权运用(25分)
3.自行实施
近三年专利产品收入占企业销售收入比重(近三年的专利产品收入占企业销售收入比例之和除以3)。80%以上(含80%)1分,60%-80%(含60%)1分,60%以下不得分。
2
有专利密集型产品在国家试点平台备案。(备案产品每关联1件发明专利得2分,最高10分)
10
4.实施许可
10
申报当年度参与市局组织知识产权有关培训情况,最高得产权预警机制及应对方案。
2
9.纠纷应对
有效处理国内外知识产权纠纷获得赔偿或避免损失。有效处理一个纠纷得1分,没有的不得分,最多3分。
3
亮点工作
(15分)
10.创新亮点
培育期内,在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创造、运用、保护等方面有可以推广复制的特色工作,最高得15分。
申报当年度,专利实施许可数量。每有1项得1分,最高2分。
2
5.质押融资
申报当年度,专利权质押融资项目数量。有专利权质押贷款得3分,没有不得分。
3
申报当年度,专利权质押融资金额。质押担保金额累计超过1000万元得3分,500-1000万得2分,500万以下得1分,没有不得分。
3
申报当年度,首次进行质押的发明专利。每有1件得1分,最高3分。
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知识产权评价指标体系
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知识产权评价指标体系知识产权是现代国家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企业来说,拥有强大的知识产权是保护自身创新成果、提升竞争能力的关键。
而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知识产权评价指标体系是衡量企业知识产权优势的重要工具,它能够客观地评估企业在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方面的能力,为企业发展提供依据和指导。
1.专利指标:包括专利申请数量、专利授权数量、专利技术价值等。
专利是企业创新成果的重要体现,专利数量和专利技术价值能够反映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实力和竞争优势。
2.商标指标:包括商标注册数量、商标品牌价值等。
商标是企业产品和服务的重要标识,注册数量和品牌价值能够反映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3.著作权指标:包括著作权登记数量、著作权价值等。
著作权是企业创作成果的重要保护手段,登记数量和著作权价值能够反映企业在创意和创造力方面的优势。
4.知识产权运用指标:包括知识产权运用收益、知识产权协议交易等。
知识产权的价值主要体现在运用过程中,企业对知识产权的有效运用能够带来经济回报和商业机会。
5.知识产权保护指标:包括知识产权侵权案件处理数量、知识产权保护投入等。
知识产权的保护是企业持续创新和发展的保障,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能够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6.知识产权管理指标:包括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建设、知识产权管理成果等。
知识产权管理是企业保持持续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的基础,成熟的知识产权管理能够提升企业的创新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以上只是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知识产权评价指标体系的一部分指标,具体的指标体系应根据不同国家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来制定。
企业可以根据指标体系评估自身的知识产权优势,并针对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战略和措施,提升知识产权保护能力和运用效益,从而有效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知识产权评价指标体系
11.近三年知识产权融资额。
12.知识产权作价作为注册资本额。
知识产权管理与保护(30分)
7.管理制度
13.制定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和实施情况。
2
14.建立企业职务发明人权益保护和奖励机制。
3
8.管理投入
15.设立知识产权管理机构,专职人员至少2人。
5
16.近三年研发经费投入占企业销售收入比重的平均值(近三年的研发经费投入比例之和除以3)。
5
知识产权运营能力(40分)
5.专利运营机制有效运行
7.依托专利分析等手段,建立专利运营机制。
10
6.知识产权与资本市场的对接
8.专利产品销售额占企业产品总销售额的比例较大。
5
9.通过知识产权转让、许可等各种途径,拓宽企业知识产权价值实现渠道。
5
7.知识产权产业协作积极开展
10.牵头组建或加入专利运用协同体,实现协同发展。
附件5
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知识产权
评价指标体系
(试行)
(A表)
一级指标及权重
二级指标
考察要点
权重
知识产权创造
(35分)
1.产出导向
1.综合运用知识产权信息,引导研发创新,优化知识产权产出导向。
5
2.产出数量
2.截止上一年底有效专利拥有量。
5
3.近三年专利申请总量。
5
4.截止上一年底商标、版权、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植物新品种、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等其他知识产权拥有量。
5
11.参与行业性专利纠纷处理
16.推动建立行业知识产权维权协作机制,参与行业专利纠纷处置。
10
12. 解决国内外知识产权争端
17.编制并适时调整企业知识产权争端解决预案。
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知识产权评价指标体系
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知识产权评价指标体系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知识产权评价指标体系是一套用于评估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水平和实际表现的指标体系,其目的是推动企业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提高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和保护的综合能力。
下面将介绍一种可能的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知识产权评价指标体系。
一、知识产权产出指标1.专利数量:衡量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技术实力,包括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等。
2.软件著作权数量:衡量企业的软件创新能力和技术实力。
3.商标数量:衡量企业的品牌价值和市场地位,包括注册商标、知名商标和驰名商标等。
二、知识产权运用指标1.知识产权引入:衡量企业引入的外部知识产权,包括技术许可、技术转让和合作研发等。
2.知识产权创造:衡量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包括独立开发的产品、技术和方法等。
3.知识产权运营:衡量企业对已有知识产权的运营能力,包括知识产权的商业化转化和授权许可等。
三、知识产权保护指标1.知识产权注册和维权:衡量企业对知识产权的注册和保护能力,包括知识产权申请数量、维权投诉数量和维权成功率等。
2.知识产权培训和宣传:衡量企业对员工的知识产权意识培养和外界对企业知识产权的认知度,包括培训活动和宣传活动等。
3.知识产权风险防控:衡量企业对知识产权风险的防范能力,包括知识产权侵权监测和预警、风险评估和应对措施等。
四、知识产权管理指标1.知识产权组织和流程:衡量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组织与流程建设情况,包括专门的知识产权部门、系统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和流程等。
2.知识产权人才队伍:衡量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人才培养和配置情况,包括专业知识产权人才的数量和素质、知识产权管理人员的职业发展路径等。
3.知识产权绩效评估:衡量企业对知识产权绩效的评估和反馈机制,包括绩效考核的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等。
以上只是一种可能的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知识产权评价指标体系,具体的指标还需要根据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定制。
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知识产权评价指标体系
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知识产权评价指标体系知识产权是企业的重要财产和竞争力源泉,高质量的知识产权优势对企业的长期发展至关重要。
为了评价企业的知识产权优势,需要构建一套科学而全面的指标体系。
下面是一个包括各个方面的企业知识产权评价指标体系。
一、技术创新能力指标1.专利数量及质量:包括申请、授权和有效专利的数量,以及专利的引用次数等。
2.专利布局的广度和深度:包括专利的地域布局、技术范围和市场覆盖程度等。
3.技术创新项目的研发投入和产出:包括研发经费占比、研发人员数量和科技成果产出等。
二、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指标1.知识产权战略规划:包括与企业发展战略的一致性以及战略执行效果等。
2.知识产权管理组织和人员:包括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部门、人员配备、培训和激励机制等。
3.知识产权保护措施:包括专利申请流程、保密措施、合同管理和侵权应对等。
三、市场品牌价值指标1.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包括市场份额、品牌知名度调查和顾客满意度等。
2.品牌战略和品牌价值宣传:包括品牌定位、品牌推广投资和品牌形象塑造等。
四、国际竞争力指标1.国际专利申请和授权:包括在国际上的专利申请数量和被授权数量等。
2.在国际上的专利引用次数和影响力:包括在国际上的被其他企业引用次数和国际专利引用排名等。
五、知识产权运营收益指标1.知识产权引入和转化:包括知识产权引入的数量和效果、技术转让和授权的收益等。
2.知识产权运营的效率和效果:包括知识产权管理和运营团队的效能、知识产权运营收益增长率等。
六、知识产权风险管理指标1.侵权和诉讼风险:包括侵权行为的预防和应对措施、侵权案件的数量和诉讼成本等。
2.知识产权损失预防和应对措施:包括保密措施、知识产权保险和紧急预案等。
在进行知识产权评价时,可以根据企业所处的行业特点和目标确定权重及指标的重要性。
另外,对于不同类型的企业,可以根据其特点进行量化和定性分析,以便更准确地评价企业的知识产权优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著名商标总数
(22)平均每百万人拥有注册商标数
(23)版权自愿登记数
(24)各类著作权合同备案数
(25)计算机软件登记数
(26)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申请数
(27)植物新品种申请数
(28)科技专项专利申请数
(29)科技专项专利授权数
知识产权运用指标
知识产权
转化指标
(30)高技术产业总产值
(78)法院知识产权民事案件涉及商标案件数
(79)法院知识产权民事案件涉及著作权案件数
(80)法院知识产权民事案件涉外案件数
(81)法院知识产权行政案件受理量
(82)法院知识产权行政案件结案数
(83)法院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受理量
(84)法院知识产权刑事案件结案数
(85)法院知识产权刑事案件涉及商标案件数
(70)植物新品种培训参加人数
(71)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培训参加人数
(72)公众知识产权认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度
(73)制定或修订有关知识产权的政策数(名称)
(74)组织知识产权论坛、研讨会等参加人数/次数
知识产权保护指标
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指标
(75)法院知识产权民事案件受理量
(76)法院知识产权民事案件结案数
(77)法院知识产权民事案件涉及专利案件数
(50)软件产业出口额
(51)技术市场合同成交数
(52)技术市场合同成交金额
(53)进口版权数
(54)出口版权数
(55)版权合同备案数
知识产权状况指标
知识产权管理指标
知识产权管理环境指标
(56)知识产权地方性法规政策规范性文件数
(57)平均每万人中律师人数
(58)律师知识产权案件代理数
(59)知识产权代理人人数
(125)收缴非法出版物(含音像制品)数
(126)移送司法追究刑事责任案件数
(127)移送司法涉案人员数
(128)追究刑事责任案件判刑数
(129)植物新品种权案件立案数
(130)植物新品种权案件结案数
(131)海关知识产权案件立案数
(132)海关知识产权案件结案数
(133)海关知识产权案件涉案案值(万元人民币)
(31)高技术产业新产品产值
(32)专利新产品产值
(33)专利新产品产值占GDP比重
(34)高新技术企业专利申请量
(35)高新技术企业专利授权量
(36)高新技术企业发明专利拥有量
(37)高新技术企业驰名商标拥有量
(38)高新技术企业著名商标拥有量
(39)认定的高新技术成果中专利数
(40)认定的高新技术成果中发明专利数
(8)专利年授权数
(9)发明专利申请数
(10)发明专利授权数
(11)平均每百万人发明专利年授权数
(12)有效发明专利总数
(13)企业专利授权数
(14)高新技术企业专利授权数
(15)PCT年申请量
(16)年度注册商标申请数
(17)累计有效注册商标总数
(18)年度新增行政认定驰名商标数
(19)行政认定驰名商标总数
(105)查处假冒商标案件数
(106)查处假冒商标案件结案数
(107)查处假冒商标案件处罚款总数
(108)其中查处假冒涉外商标案件数
(109)做出行政处罚案件数
(110)收缴违法所得和罚款(万元)
(111)清退售假经营户数
(112)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案件数
(113)移送司法涉案人员人数
(114)追究刑事责任案件判刑数
(134)海关知识产权案件涉案货物(件)
(135)海关知识产权案件涉及商标案件数
(136)海关知识产权案件涉及著作权案件数
(137)海关知识产权案件涉及专利的案件数
(138)公安机关知识产权案件立案数
(139)公安机关知识产权案件结案数
(140)追缴赃款(万元)
(141)追缴假冒商品件数
(142)追缴假冒商品涉案价值(万元)
(143)抓获涉嫌犯罪违法人员数
(144)其中被追究刑事责任的人员数
(145)被判刑的案件数
(146)城管查处占道设摊销售侵犯知识产权物品案件数
(147)移送相关部门处理的案件数
(148)收缴涉嫌侵犯商标、著作权物品数
(149)取缔销售涉嫌侵权货物的无证摊贩数
(60)知识产权代理机构代理案件数
(61)部门投入知识产权宣传经费金额
知识产权单位管理指标
(62)专利试点单位数
(63)专利示范单位数
(64)知识产权培训人数/次数
(65)专利管理中、高级工程师人数
(66)企业专利工作者人数
(67)商标培训参加人数
(68)著作权培训参加人员数
(69)集成电路布图设计培训参加人数
知识产权状况评价指标体系一览表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2009年数据
较2008年增长数
知识产权状况指标
知识产权创造指标
知识产权
投入指标
(1)科技人员数
(2)平均每万人中科技人员数
(3)R&D经费支出
(4)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
(5)科技专项经费支出
(6)文学艺术创作经费投入
知识产权
产出指标
(7)专利年申请数
(115)行政处理版权纠纷案件数
(116)行政处理版权纠纷案件结案数
(117)查处版权案件数
(118)查处版权案件结案数
(119)其中涉外案件数
(120)其中涉及网络著作权侵权案件立案数
(121)其中涉及网络著作权侵权案件结案数
(122)关闭存在侵权行为的非法网站数
(123)没收服务器数
(124)调解赔偿数
(94)涉及境外案件数
(95)查处假冒专利案件数
(96)查处假冒专利案件结案数
(97)做出行政处罚决定案件数
(98)协调处理会展专利纠投诉案数
(99)查处商标违法案件立案数
(100)查处商标违法案件结案数
(101)查处商标违法案件处罚款数额
(102)收缴涉案物品数
(103)处理商标纠纷案件数
(104)处理商标纠纷案件结案数
(41)专利新产品认定数
(42)重大产业科技攻关项目专利产出量
(43)培育知识产权示范企业新增数
(44)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数(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生)
(45)著名(驰名)商标产品产值
(46)著名(驰名)商标产品产值占GDP比重
(47)版权产业产值
(48)版权产业产值占GDP比重
知识产权
交易指标
(49)软件产业收入额
(86)法院知识产权刑事案件涉及著作权案件数
(87)法院知识产权刑事案件涉及商业秘密案件数
(88)法院知识产权刑事案件涉外案件数
(89)法院知识产权犯罪案件受刑事处罚人数
(90)检察机关知识产权案件立案数
(91)检察机关知识产权案件结案数
知识产权行政保护指标
(92)专利侵权案件受理数
(93)专利侵权案件结案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