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作业设计

合集下载

二年级上册数学特色作业设计

二年级上册数学特色作业设计

二年级上册数学特色作业设计一、作业主题:数学大冒险之数字王国之旅。

二、作业目标。

1. 通过趣味作业,加深学生对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的理解,包括100以内的加减法、乘法口诀、长度单位等。

2. 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创造力和合作能力。

三、作业内容与形式。

1. 数字拼图挑战(个人作业)准备材料:教师制作一些100以内数字的拼图卡片,将每个数字拆分成几块(例如,数字25可以拆分成“2”和“5”两块拼图)。

作业要求:学生要把打乱的拼图碎片重新组合成正确的数字。

在拼图的过程中,让学生说出这个数字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或者如果是整十数,就说这个数表示几个十。

例如,拼好25后,学生要说“25是由2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

这既有趣味性,又能巩固数的组成知识。

2. 乘法口诀歌谣创作(个人作业)作业要求: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乘法口诀(例如,三七二十一),然后创作一首简单的歌谣。

可以是这样的风格:“三七二十一呀,三个七呀手拉手,加起来就二十一哟。

”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配上简单的动作更好。

这个作业可以帮助学生更轻松地记住乘法口诀,同时也能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3. 长度单位大比拼(小组作业)准备材料:教师准备一些不同长度的小棒(代表不同的长度单位,如1厘米、5厘米、10厘米等)、软尺、纸条等。

作业要求: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3 4人。

给每个小组发放一些物品,让他们用不同的长度单位去测量这些物品的长度,并记录下来。

例如,测量一张纸条的长度,先用1厘米的小棒量,再用5厘米的小棒量,最后用软尺量(精确到厘米)。

然后小组内讨论,比较不同长度单位测量的结果有什么不同,什么时候用哪种长度单位更合适。

最后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他们的发现。

通过这个作业,学生能更好地理解长度单位的实际意义和应用。

4. 数学故事绘(个人作业)作业要求:让学生根据所学的数学知识创作一个数学故事,并画出来。

《乘加、乘减》作业设计方案-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

《乘加、乘减》作业设计方案-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

《乘加、乘减》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通过乘加、乘减的练习,使学生能够:1. 巩固乘法口诀,理解乘法的意义。

2. 掌握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3.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作业内容本课时的作业内容主要围绕乘加、乘减的运算进行设计,具体包括:1. 基础练习:通过简单的乘加、乘减题目,让学生熟练掌握运算过程和结果。

2. 应用练习:设计实际生活场景,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购物计算、分配任务等。

3. 拓展提高:通过一些稍复杂的乘加、乘减题目,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索,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作业要求1. 学生需按照运算顺序,先进行乘法运算,再进行加法或减法运算。

2. 在解题过程中,要求学生认真审题,理解题意,再动笔计算。

3. 学生在完成作业时,要保持书写整洁,答案要准确无误。

4. 对于应用练习和拓展提高部分,学生需用数学语言描述解题过程和结果。

四、作业评价1. 教师将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对每位学生的运算能力、解题思路和书写情况进行评价。

2. 对于基础练习部分,教师将重点评价学生的运算准确性和速度。

3. 对于应用练习和拓展提高部分,教师将评价学生的解题思路是否清晰,是否能够用数学语言准确描述解题过程和结果。

4. 教师将根据评价情况,给予学生相应的鼓励和建议,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乘加、乘减的运算。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对错误的地方进行标注和纠正。

2. 针对学生在作业中出现的共性问题,教师将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和示范。

3. 对于个别学生的问题,教师将进行个别辅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4. 教师将把学生的作业情况及时反馈给家长,与家长共同关注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

通过以上作业设计,旨在通过系统的练习和评价,帮助学生全面掌握乘加、乘减的运算,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通过作业的反馈和辅导,让学生和家长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后续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作业设计精选全文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作业设计精选全文

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作业设计表内乘法(一)第六课时《数学课程标准》将课程内容分为四个方面:“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 。

表内乘法是数与代数领域,“数的运算”中的重要内容。

《数学课程标准》中将总目标分为: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四个维度。

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分为1~3年级、4~6年级、7~9年级这三个学段,分别提出“阶段目标”,体现了数学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

表内乘法(一)是第一学段的学生需要掌握的最基础的知识与技能。

作业设计目的:1、熟记2、3、4的乘法口诀,能过比较熟练地进行乘法计算。

2、进一步明确乘法口诀的含义和来源,勾通乘法和加法的联系。

作业分层设计及意图:一、基础冲浪:1、把口诀补充完整。

二三()三四()二四()三三()三五()一四()设计意图:熟记2、3、4的乘法口诀。

2、口算。

3x3= 4x2= 3x1= 2x2=1x2= 3x2= 4x5= 1x1=设计意图:运用2、3、4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巩固2、3、4的乘法口诀。

二、综合运用:3、列式计算。

(1)2乘3得几?(2)5个3是多少?(3)两个因数都是4,积是多少?(4)摆一个正方形需要4根小棒,摆这样3个正方形要多少根小棒?设计意图:列式计算巩固乘法的含义,同时综合考察学生的理解能力。

三、拓展思维:4、填空。

5x4+( )=25 2x5-( )=2x43x3+( )=15 2x2+( )=2x3+( )设计意图:多形式的练习,发散学生的思维,开拓学生的思路。

在这一学年中,不仅在业务能力上,还是在教育教学上都有了一定的提高。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教学工作中难免有缺陷,例如,课堂语言平缓,语言不够生动,理论知识不够,教学经验不足,组织教学能力还有待提高。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更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

小学作业设计案例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小学作业设计案例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小学作业设计案例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目录一、长度单位概念介绍 (2)1.1 单位的概念 (2)1.2 长度单位的分类 (3)二、常用的长度单位 (4)三、长度单位的换算 (5)3.1 米与分米的换算 (6)3.2 米与厘米的换算 (7)3.3 米与毫米的换算 (8)3.4 分米与厘米的换算 (9)3.5 分米与毫米的换算 (9)3.6 厘米与毫米的换算 (10)四、长度单位的实际应用 (11)4.1 课堂练习 (12)4.2 小组合作探究 (13)4.3 实际生活应用 (14)五、作业设计建议 (16)5.1 基础性作业 (17)5.2 提高性作业 (17)5.3 创新性作业 (19)六、总结与反思 (19)6.1 本单元知识点总结 (20)6.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分析 (21)6.3 对未来教学的建议 (23)一、长度单位概念介绍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是数学学习中基础且重要的一部分。

在这个单元,学生们将首次接触并学习到关于长度单位的基础知识。

我们需要向学生介绍什么是长度单位以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是用来衡量物体长短或距离的一种标准量化工具,就像我们用来数数的数字一样,长度单位帮助我们比较和测量物体的尺寸和距离。

无论是在家里、学校还是在社会中,我们都会遇到需要使用长度单位的情况,比如测量家具的尺寸、计算步行的距离等。

在二年级的学习中,我们将学习并接触到一些基本的长度单位,如毫米(mm)、厘米(cm)、米(m),以及这些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1.1 单位的概念在小学二年级的数学课程中,我们将会学习到一个至关重要的概念——单位。

单位是用来衡量和比较物体大小或数量的基准,它们帮助我们理解和描述现实世界中的各种现象。

在学习长度单位时,我们会接触到一些基本的单位,如厘米(cm)和米(m)。

这些单位用于测量物体的长度,例如铅笔的长度、书本的宽度等。

通过使用这些基本单位,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比较周围世界的物体尺寸。

《4乘法的初步认识》作业设计方案-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

《4乘法的初步认识》作业设计方案-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

《乘法的初步认识》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让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和必要性,认识乘法的基本概念。

2. 通过具体操作和计算,学生能够运用乘法计算简单问题。

3. 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作业内容1. 基础练习:(1)认识乘法符号“×”,通过例题让学生了解乘法的基本表达形式。

(2)完成一定数量的乘法口算练习,如:2×3、3×4等,旨在让学生熟悉乘法口诀。

(3)练习册中基础的乘法应用题,如“每只小鸭有2只脚,共有5只小鸭,总共有多少只脚?”等。

2. 探究性学习:(1)组织小组活动,学生合作制作乘法表,通过填充乘法表来理解乘法的进阶知识。

(2)要求学生自行出题与解答,以深化对乘法的理解和运用,例如编写含有不同数位数字相乘的问题。

3. 实际生活应用:(1)请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寻找含有乘法计算的应用场景,并简单描述和记录下来,例如“去超市购物,如果每件商品的价格是5元,购买了3件,那么总价是多少?”等。

(2)指导学生以家庭作业的形式制作一张乘法与生活的小报或电子表格,搜集常见的需要运用乘法的日常问题,例如超市打折优惠的计费等。

三、作业要求1. 学生需要独立完成所有题目,并且理解每个题目中乘法的运用场景。

2. 对于探子性学习和实际生活应用部分的作业,要求学生们要有原创性和实质性内容。

不能随意抄写他人成果。

3. 所有题目要计算正确、字迹工整,要运用适当的草稿纸来帮助解决较复杂的计算问题。

4. 作业应按时提交,如有特殊情况不能按时提交需提前告知老师。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作业的准确率、完成度、理解程度以及创新性和实用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2. 评价方式:采用教师批改和学生互评相结合的方式,对于学生完成的探究性学习和实际生活应用部分给予特别的鼓励和指导。

五、作业反馈1. 教师批改后将作业发还给学生,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讲解和指导。

2. 定期开展学生作业分享会,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在完成作业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想。

二年级数学上册1-9单元作业设计

二年级数学上册1-9单元作业设计





阅读类
1.读绘本故事。
2.读课本第13页第5题。
探究类
出示物品的价格,说一说3元正好可以买哪些物品?
实践类
周末去超市购物,选择一件物品并根据价格说一说你是怎样付钱的?
年级
二年级
学科
数学
所属单元
第三单元
单元主题
数一数与乘法





必做题(AB组)
1.看图列式。
2.将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3.画一画,数一数。
选做题(A组)
1.想一想,填一填。
2.想一想,说一说。





阅读类
1.阅读《数学童话故事》
2.记一记乘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及其读写法。
探究类
想一想,说一说能用( )解决的问题,体会一个乘法算式在不同情境所表示的具体意义是不同的。
实践类
同伴合作,摆一摆,说一说。
年级
二年级
学科
数学
二年级数学上册单元作业设计
年级

学科
数学
所属单元

单元主题
加与减





必选题(AB组)
1.掌握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笔算方法。
2.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选做题(A组)
1.能根据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





阅读类
1.阅读《数学童话故事》
2.记一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探究类
课本第5页第4题数学游戏。
选做题(A组):
根据给定的乘法算式编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作业设计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作业设计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作业设计
目标
本文档旨在设计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的作业,帮助学生巩固和应用课堂所学的数学知识。

作业一:数字识别
内容
在纸上随机写出 10 个数字,要求学生识别并写下这些数字。

目的
通过识别和书写数字,帮助学生巩固对数字的认知和书写。

作业二:数学问题解决
内容
给学生出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例如:
1. 小明有 5 个苹果,他吃掉了 2 个,还剩下几个?
2. 今天是星期三,再过两天是星期几?
目的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应用能力。

作业三:数学游戏
内容
设计一个简单的数学游戏,例如:
小明和小红一共有 10 只糖果,他们轮流拿糖果,每次只能拿 1 或 2 只,最后拿光糖果的人获胜。

目的
通过数学游戏,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计算能力。

作业四:数字排序
内容
给学生提供一组乱序的数字,要求学生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序。

目的
通过排序练,帮助学生理解数字的大小关系和排序的概念。

作业五:数学图形绘制
内容
给学生提供一些简单的数学图形,要求学生用纸和铅笔绘制出这些图形。

目的
通过图形绘制,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和手眼协调能力。

以上是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的作业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学生巩固和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

二年级上册数学特色校本作业设计材料

二年级上册数学特色校本作业设计材料

二年级上册数学特色校本作业设计材料
一、作业目标
本次二年级上册数学特色校本作业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通过多样化的作业形式,让学生充分体验数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二、作业内容
1.数学游戏
设计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如数学拼图、数学谜语等,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数学知识,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2.数学小制作
让学生动手制作一些与数学相关的物品,如几何图形、数学模型等,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3.数学日记
让学生记录每天的数学学习心得和体会,培养他们的数学表达能力和自我反思能力。

4.数学小调查
让学生围绕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展开调查,如家庭用电用水量、超市商品价格等,培养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数学创作
鼓励学生创作自己的数学故事、数学儿歌等,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作业评价
1.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的表现,如态度、方法、合作精神等。

2.成果评价:评价学生的作业成果,如完成度、正确率、创新性等。

3.综合评价:结合过程评价和成果评价,对学生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

四、作业反思
通过本次特色校本作业的设计与实施,学生们对数学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他们在多样化的作业形式中充分体验到了数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同时,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也提高了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探索更多有趣的数学作业形式,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

二年级上册数学作业设计

二年级上册数学作业设计

二年级上册数学作业设计
一、设计理念与思路:
1、尊重差异,体现自主性
新课程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承认并尊重学生学习的差异性,是主体性学习的一个重要特点。

2、积累知识,厚积薄发
使数学学习成为沟通课本与生活的桥梁。

3、培养学生的数学知识运用能力
通过基本运算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强调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提出富有个性化的见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突出重点强化练习
作业设计体现新的课改理念,还应符合本年学生的认知、心理特征,关注到学习兴趣的培养和个性发展的需要,体现多元化、多层次、因材施教。

二、作业形式
1、导学案预习提示
2、课后练习题
三、作业要求
1、按时完成作业
2、态度端正书写认真,格式规范
3、错误试题要订正或重做
四、作业布置
1、第一单元长度单位课后练习
2、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课后练习
3、第三单角的初步认识课后练习
4、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课后练习
5、第五单元观察物体课后练习
6、第六单元表内乘法(二)课后练习
7、第七单元认识时间课后练习
8、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搭配(一)课后练习
9、总复习
五、作业批改
对学生平时作业要采用全改全批、面批、学生互批的形式进行。

及时收交及时批改。

六、作业讲评
通过批改找出共性问题,讲评前,表扬作业优秀的学生,指出不足之处,对共性问题设计强化练习,进行重点讲评。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作业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作业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作业设计一、数与代数部分。

1.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作业类型一:基础练习。

- 题目:计算下列算式。

- 34 + 25 =.- 56 - 18 =.- 27+36 - 19 =.- 目的:让学生熟练掌握100以内加减法的竖式计算方法,包括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 指导:对于加法,要强调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满十进一;对于减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不够减时从十位借一当十。

- 作业类型二:解决问题。

- 题目:小明有32颗糖果,小红比小明多15颗,他们一共有多少颗糖果?- 目的:培养学生运用100以内加减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理解数量关系。

- 指导:先求出小红的糖果数(32 + 15 = 47颗),再求两人糖果总数(32+47 = 79颗)。

2. 表内乘法(一)- 作业类型一:背诵与书写。

- 题目:背诵乘法口诀表中的1 - 5的乘法口诀,并默写一遍。

- 目的:让学生牢记乘法口诀,这是进行乘法计算的基础。

- 指导: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背诵,如按顺序背、对口令背等。

默写时注意书写规范。

- 作业类型二:应用练习。

- 题目:- 3×4表示()个()相加,结果是()。

- 一个因数是5,另一个因数是2,积是()。

- 每盘有3个苹果,4盘一共有多少个苹果?(用乘法算式解答)- 目的:加深学生对乘法意义的理解,能够正确运用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 指导:对于乘法意义的题目,要让学生明白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二、图形与几何部分。

1. 长度单位。

- 作业类型一:单位换算。

- 题目:- 5米 = ()厘米。

- 300厘米 = ()米。

- 目的:让学生掌握米和厘米之间的换算关系,1米 = 100厘米。

- 指导:大单位换算成小单位乘进率,小单位换算成大单位除以进率。

- 作业类型二:测量与比较。

- 题目:用直尺测量下面物体的长度(单位:厘米),并比较长短。

- 铅笔的长度()- 橡皮的长度()- 目的:培养学生使用直尺测量物体长度的能力,以及比较长度大小的能力。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作业设计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作业设计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三)》第一课时《连加、连减》作业设计一、校内练习◇基础练习1.书本P1试一试。

(强化列竖式计算的格式,为了提高计算正确率,退位减时,最好记上退位点,做完后要进行复算,确保正确)2.书本P2想想做做。

第1—4题。

第1题,要求学生说计算过程。

第2题,用两个竖式连写的方法进行计算,特别是进位加和退位减的处理要重点突出。

第3题,说清题意,再竖式计算。

第4题,是连续两问的实际问题,第2问要用到第1问的结果。

第1问进位加很重要。

3.《补充习题》P1.第1、2题。

第1题,巩固竖式计算。

第2题,用竖式计算算出结果第3题不做。

☆提高练习(选做)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二、课余练习口算练习(两位数加减两位的口算10—20题)◆《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三)》第二课时《加减混合运算》作业设计一、校内练习◇基础练习1.书本P3试一试。

(看清运算符号很重要,第二步加整十数所以可以口算出结果,当然也可以用竖式算)2.书本P3-4想想做做。

第1—5题。

第1题,强调竖式计算的格式,进位加和退位减重点讲评。

第2题,可以口算算出结果,适用于两位数加、减整十数或一位数。

第3题,说出每一道的计算顺序,再说说再计算哪一步时可以口算。

强调书写格式。

第4题,是连续两问的实际问题,第2问要用到第1问的结果。

第1问根据题意求还剩多少棵,用减法算,第二问求现在一共有多少棵,用加法算。

第5题,追问学生如何求出女生栽多少棵?让学生明确加减混合的实际问题的基本模型。

3.《补充习题》P2.第2、4题。

第2题,用竖式计算,注意进位加和退位减。

第4题,进一步明确加减混合的实际问题的基本模型。

第1、3题不做☆提高练习(选做)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二、课余练习口算练习(两位数加减两位的口算10—20题)◆《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三)》第三课时《练习一》作业设计一、校内练习◇基础练习1.书本P5练习一第1—5题。

第1题,口算作为常规练习,重点落在进位加和退位减,夯实基本功。

《5观察物体(一)》作业设计方案-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

《5观察物体(一)》作业设计方案-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

《观察物体(一)》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旨在通过观察物体的活动,让学生初步掌握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的方法,理解物体的基本形状特征,增强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二、作业内容1. 复习旧知:要求学生回顾上一课学习的内容,加深对基本几何图形的认识。

2. 预习新课:学生预习《观察物体(一)》的内容,了解本节课的基本概念。

3. 实践操作:准备一些简单的实物(如积木、水果等),要求学生从不同角度(正面、侧面、斜面等)进行观察,并尝试用语言描述所看到的形状。

4. 绘制草图:学生根据观察结果,绘制出物体的草图,标注观察的角度和看到的形状特征。

5. 完成练习题:布置相关练习题,如让学生根据描述画出相应的图形,或根据给定的图形描述其特征等。

三、作业要求1. 实践操作时,学生应认真观察,尽量从多个角度进行观察,并准确描述所看到的形状。

2. 绘制草图时,要求线条清晰,形状准确,角度标注明确。

3. 完成练习题时,应独立思考,认真答题,注重解题过程的书写。

4. 作业完成后,要求学生自我检查,确保作业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四、作业评价1. 教师根据学生完成的草图和练习题,评价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2. 对于描述准确、图形绘制规范、角度标注清晰的学生给予表扬和鼓励。

3. 对于存在问题的作业,教师需指出错误之处,并要求学生进行改正。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学生的作业进行整理和归类,对共性问题进行集体讲解。

2. 针对个别学生的问题,进行个别辅导,帮助他们解决疑难问题。

3. 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学习,分享观察和绘图的经验,促进同学之间的互动和学习。

4. 将优秀作业进行展示,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六、附加建议1. 家长可以陪同孩子一起进行观察和绘图的实践活动,增强亲子互动。

2.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观察经验和心得,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3. 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实物观察和绘图的比赛活动,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学习兴趣。

《 乘加、乘减》作业设计方案-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

《 乘加、乘减》作业设计方案-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

《乘加、乘减》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应能:1. 理解和掌握乘加、乘减的基本运算规则;2. 能够正确地运用规则进行乘加、乘减运算;3. 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度,培养良好的数学运算习惯。

二、作业内容1. 基础练习(1)分别进行一对一的乘加和乘减运算,例如:2+3*4,5-1*3;(2)进行一些简单的混合运算,例如:3*4+5-6,7*8-5*3;(3)完成一份关于乘加、乘减运算的练习题,题目数量不少于5道。

2. 综合练习(1)根据实际问题进行乘加或乘减运算,例如:有5箱牛奶,其中3箱是2元的,另2箱是3元的,求总价;(2)完成一份综合性的乘加、乘减应用题,题目应涵盖多个知识点,例如:一共有10个小朋友,其中5个买了冰淇淋,4个买了果汁,求买冰淇淋和果汁的小朋友总共有多少个?(3)针对上述问题,学生需要正确运用所学的乘加、乘减规则进行解答。

三、作业要求1. 作业题目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确保答案的正确性;2. 书写规范,格式正确,答案完整;3. 对于复杂的题目,学生应进行分析并写出解题思路;4. 家长需监督并确保学生按时完成作业。

四、作业评价1. 教师将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及正确率给予相应的分数;2. 对于完成作业态度认真、正确率高的学生,可给予额外的奖励;3. 对于未能按时完成或错误率高的学生,教师需进行单独辅导和提醒。

五、作业反馈1. 学生应将作业提交给教师;2. 教师将在课堂上对作业进行反馈,对于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讲解;3. 对于个别问题,教师将与学生进行单独交流,提供辅导和建议;4. 学生应根据教师的反馈对作业进行反思和改进,以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

总之,本次作业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乘加、乘减的基本规则,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度,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通过基础练习和综合练习的结合,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为后续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作业目标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应能够:1. 熟练掌握乘加、乘减运算方法;2.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 提高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年级上册数学创意作业设计

二年级上册数学创意作业设计

二年级上册数学创意作业设计一、作业目标。

1. 巩固二年级上册数学的基础知识,如100以内的加减法、乘法口诀、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等。

2. 通过创意作业,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作业内容。

1. 数学绘画。

- 让学生画一幅关于“乘法口诀”的画。

例如,画一个3×4的乘法场景,可以画3排,每排4个苹果。

要求学生在画的旁边写出对应的乘法口诀“三四十二”。

这样既加深了对乘法口诀的理解,又锻炼了学生的绘画能力。

- 画一个有不同角(直角、锐角、钝角)的房子。

在房子的各个角处标注出角的类型。

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角的特征。

2. 数学故事创作。

- 编写一个关于100以内加减法的故事。

例如:“小兔子去森林里采蘑菇,它先采了30个蘑菇,又采了25个蘑菇,可是在回家的路上不小心掉了12个蘑菇,那么小兔子最后带回家多少个蘑菇呢?”让学生通过故事来运用加减法解决问题。

- 创作一个乘法的故事。

比如:“小熊开了一家文具店,一支铅笔2元钱,小明买了5支铅笔,他要给小熊多少钱呢?”故事要体现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数学手工制作。

- 制作一把“长度单位尺”。

学生可以用硬纸板剪出一条长条形,然后按照1厘米、1分米的长度标记刻度,并在旁边注明对应的长度单位。

制作完成后,可以用这把尺子去测量身边的物体,如书本的长度、铅笔的长度等。

- 用小棒制作一个乘法口诀表。

每一行和每一列用不同颜色的小棒表示,将乘法口诀对应的小棒数量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可视化的乘法口诀表。

这有助于学生记忆乘法口诀。

4. 数学游戏设计。

- 设计一个“100以内加减法接龙游戏”。

游戏规则是:第一个学生说一个100以内的数,第二个学生加上或减去一个数,然后说出结果,下一个学生再根据这个结果进行加减运算,依次类推。

这个游戏可以在课堂上分组进行,也能在家中和家人一起玩。

- 设计一个“乘法口诀猜数字”游戏。

一个人心里想一个乘法口诀的结果,另一个人通过问乘法口诀中的一个因数来猜测这个结果。

【原创】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单元作业设计全文

【原创】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单元作业设计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单元作业设计我会整理学习了《长度单位》这个单元,你收获了哪些知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回顾整理一下吧!我会闯关第一关基础训练一、我会填。

(每空1分,共20分)(改造)1、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来量,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和()。

(改造)2、用()作单位来量课本的长度,用()作单位来量教室的长度。

(改造)3、长度大约是1厘米的物体有(),长度大约是1米的物体有()。

(改造)4、一条线段的长是100个1厘米,那么这条线段长()米。

(改造)5、量一个物体的长度时,刻度尺的()要对准这个物体的()。

(改造)6、铅笔长( )厘米木条长( )厘米木棍长( )厘米钉子长( )厘米(改造)7、回形针的长约3(),操场跑道的长是200(),一张床的长约2(),小红的身高是1()20()。

(改造)8、估一估,()本数学书的长大约是1米。

二、我会选。

(每题2分,共22分)(改造)1、下面三条线中,( )是线段。

A、 B、 C、(改造)2、要知道学校的操场有多长,应该用 ( ) 来量。

A、三角尺B、米尺C、卷尺(改造)3、黑板的长大约是()。

A、3米B、3厘米C、30厘米(改造)4、小丽身高99厘米,小亮身高1米。

小丽和小亮相比,()。

A、小丽高B、小亮高C、一样高(改造)5、一根跳绳长约()A、4厘米B、40厘米C、4米(改造)6、给出两个点能画()条线段A、1B、2C、无数(原创)7、疫情防控期间,出门一定要戴好口罩,用完的口罩要扔到口罩专用垃圾桶里。

一般垃圾桶的高可能为()。

A、1米B、1厘米C、10厘米(改造)8、下面的测量方法正确的是()。

A、 B、 C、(改造)9、1米长的绳子和100厘米长的铁丝比,( )。

A、绳子长B、铁丝长C、同样长(改造)10、厚度最接近1厘米的物体是( )。

A、文具盒B、电视机C、数学书(原创)11、小丽、小明、小红分别给同一张课桌量长度。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长度单位 (作业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长度单位 (作业设计)

二年级上册《长度单位》单元作业【单元及学情分析】《认识厘米和米》属于图形与几何领域,是继一年级比高矮、比长短之后第一次从数量角度精确学习长度单位相关知识,也是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测量的起始内容。

例 1 的重点是让学生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例 2-5 的重点是帮助学生建立 1 厘米、 1 米的长度表象,认识米以及米和厘米的关系。

例 6、7 的重点是让学生经历从实物中抽象出线段的过程,会用尺子画给定长度的线段。

例 8 的教学重点是在建立长度估测的基础上,让学生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虽然学生在生活中有着丰富的比长短的经验,但缺乏“厘米” 、“米”等具体的长度概念,且估计物体长度时缺乏生活经验,需要大量实践性活动经验的支持。

【作业目标】1.依据历史发展进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在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 1 厘米、 1 米的长度观念,知道 1 米=100 厘米。

3.初步学会用尺子量物体的长度。

(限整厘米和整米)4.初步认识线段,学会用尺子量线段的长度,会按给定长度画线段。

5.在建立长度观念基础上,尝试估测物体的长度,初步培养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和能力。

【作业内容】长度单位课时内容作业设计第 1 课时长度单位、认识厘米 (例 1、2、3)比出来的量感——“米”诞生之前,人类怎样测量第 2 课时认识米(例 4、5)做出来的量感——做一把自己的米尺估出来的量感——我是神测小能手第 3 课时认识线段(例 6、7)测出来的量感——发现数据的秘密第 4 课时解决问题(例 8)推出来的量感——大树有多高?集体共育量感总复习练习一——圆形花圃有多长?比出来的量感——A.阅读绘本《我家漂亮的尺子》,和爸爸妈妈一起用身体的尺子测量自己家的卧室,体会身体的尺子的用途以及不同的人测量结果的差异性。

B. 听故事《“米”诞生之前,人类怎样测量》 (内容详见附件 1) ,选择其中一个片段或自己编一个关于统一测量单位的小故事,尝试演一演。

《1长度单位》作业设计方案-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

《1长度单位》作业设计方案-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

《长度单位》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课时作业的目标是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基本的长度单位概念,如毫米、厘米、分米、米,以及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通过实践操作和解题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培养其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二、作业内容本课时作业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认知学习: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内容,掌握长度单位的定义及其之间的关系(如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

同时理解长度的测量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2. 练习题:设计一系列练习题,包括填空题、选择题和计算题等,以巩固学生对长度单位的理解和换算能力。

例如:- 填空题:请填写以下长度单位的换算结果,如5米=()分米。

- 选择题: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填空,如测量铅笔的长度应使用()单位。

- 计算题:进行单位换算,如将80厘米换算为多少毫米等。

3. 实践操作:学生应利用直尺等工具测量一些实际物品的长度(如铅笔、书、课桌等),并将测量的结果以合适的单位进行记录和标注。

通过实际动手操作,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感受长度的概念。

三、作业要求本课时的作业要求如下:1.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作业,不能抄袭或代做。

2. 对于练习题部分,要求学生按照规定的格式进行作答,如选择题要标注选项,计算题要写明换算过程。

3. 实践操作部分要求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注意安全,准确测量并记录数据。

4. 作业应按时提交,不迟到不拖延。

四、作业评价教师将根据以下标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1. 正确性:学生是否正确理解和掌握了长度单位的概念及换算关系。

2. 完整性:学生是否完成了所有的练习题和实际操作任务。

3. 规范性:学生的答题格式是否规范,书写是否清晰易懂。

4. 创新性:学生是否有自己独特的解题思路或对题目进行延伸的思考。

五、作业反馈作业完成后,教师将根据学生的表现和错误情况进行集中和个别的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进一步的巩固和深化。

同时鼓励学生自己找出问题并进行反思总结,不断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上册数学作业设计
一、设计理念与思路:
1、尊重差异,体现自主性
新课程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承认并尊重学生学习的差异性,是主体性学习的一个重要特点。

2、积累知识,厚积薄发
使数学学习成为沟通课本与生活的桥梁。

3、培养学生的数学知识运用能力
通过基本运算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强调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提出富有个性化的见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突出重点强化练习
作业设计体现新的课改理念,还应符合本年学生的认知、心理特征,关注到学习兴趣的培养和个性发展的需要,体现多元化、多层次、因材施教。

二、作业形式
1、导学案预习提示
2、课后练习题
三、作业要求
1、按时完成作业
2、态度端正书写认真,格式规范
3、错误试题要订正或重做
四、作业布置
1、第一单元长度单位课后练习
2、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课后练习
3、第三单角的初步认识课后练习
4、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课后练习
5、第五单元观察物体课后练习
6、第六单元表内乘法(二)课后练习
7、第七单元认识时间课后练习
8、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搭配(一)课后练习
9、总复习
五、作业批改
对学生平时作业要采用全改全批、面批、学生互批的形式进行。

及时收交及时批改。

六、作业讲评
通过批改找出共性问题,讲评前,表扬作业优秀的学生,指出不足之处,对共性问题设计强化练习,进行重点讲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