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次存款准备金率数据一览
常识历次银行存款利率对照表

历次银行存款利率对照表2008年12月27日星期六 13:20 详细介绍单位:年息%调整日期活期整存整取零存整取年月日三个月半年一年二年三年五年八年一年三年五年1993 5 151993 7 11993 7 11 9 91996 5 11996 8 23 91997 10 231998 3 251998 7 11998 12 71999 6 102002 2 212004 10 292006 8 192007 3 182007 5 192007 7 212007 8 222007 9 15利率历次调整一览数据上调时间存款基准利率贷款基准利率消息公布次日指数涨跌调整前调整后调整幅度调整前调整后调整幅度上海深圳2011年07月07日% % %% % %%% 2011年04月06日% % %% % %%% 2011年02月09日% % %% % %%% 2010年12月26日% % %% % %%% 2010年10月20日% % %% % %%% 2008年12月23日% % %% % %%% 2008年11月27日% % %% % %%%历次存款利率调整一览表存款准备金率历史走势准备金率调整后股市表现利率问题的基本常识利率(Interest Rates),就其表现形式来说,是指一定时期内利息额同借贷资本总额的比率。
利率是单位货币在单位时间内的利息水平,表明利息的多少。
利率通常由国家的中央银行控制,当前,世界各国频繁运用利率杠杆实施宏观调控,利率政策已成为各国中央银行调控货币供求,进而调控经济的主要手段,利率政策在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合理的利率,对发挥社会信用和利率的经济杠杆作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我国现阶段利率的决定因素(1)利润率的平均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利息仍作为平均利润的一部分,因而利息率也是由平均利润率决定的。
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现状与改革实践,这种制约作用可以概括为:利率的总水平要适应大多数企业的负担能力。
历年存款准备金率

-1
(中小金融机构)16.00
14.00
-2
28
2008年10月15日
(大型金融机构)17.50
17.00
-0.5
(中小金融机构)16.50
16.00
-0.5
27
2008年09月25日
(大型金融机构)17.50
17.50
-
(中小金融机构)17.50
16.50
-1
26
2008年06月07日
12008年05月20日
16
16.50
0.50
24
2008年04月25日
15.50
16
0.50
23
2008年03月18日
15
15.50
0.50
22
2008年01月25日
14.50
15
0.50
21
2007年12月25日
13.50
14.50
1
20
2007年11月26日
13
13.50
0.50
(中小金融机构)14.00
14.50
0.5
34
2010年11月16日
(大型金融机构)17.00
17.50
0.5
(中小金融机构)13.50
14.00
0.5
33
2010年5月10日
(大型金融机构)16.50
17.00
0.5
(中小金融机构)13.50
不调整
-
32
2010年2月25日
(大型金融机构)16.00
我国存款准备金率历次调整一览表
次数
时间
调整前
(%)
以来存款准备金率的历次调整及原因分析

以来存款准备金率的历次调整及原因分析Revised by Liu Jing on January 12, 2021我国存款准备金率的历次调整及原因分析【摘要】作为货币政策工具之一,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一方面影响基础货币的数量,另一方面通过乘数效应多倍扩张或收缩货币供应量。
近年来我国对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这一政策工具的运用比较频繁。
本文结合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情况,分析了我国历次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原因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存款准备金率流动性过剩通货膨胀压力?中国人民银行在1984年独立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同时,建立了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
存款准备金是指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的需要,而在央行存放的款项。
存款准备金率则是指央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
从理论上来说,在货币乘数的作用下,存款准备金率微小的变化将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大幅度变化,能够迅速达到中央银行的既定目标,同时对经济的冲击也比较大。
因此,正确认识我国频繁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原因显得尤为重要。
一、我国历年来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控情况?自从我国实行存款准备金制度近三十年来,存款准备金率经历了四十五次调整,存款准备金制度经历了从初创到逐步成熟的发展过程,成为了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之一。
我国历年来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一)上调持平阶段(1985年—1998年3月)1984年,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设定的最初目标是为中央银行筹集资金,央行按存款种类规定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企业存款20%,农村存款25%,储蓄存款40%。
过高的存款准备金率使当时银行的资金严重不足,人民银行不得不通过再贷款形式将资金返还给银行。
1985年,为克服存款准备金率过高带来的不利影响,中央银行将存款准备金率一律调整为10%。
1987年和1988年是我国进行全面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时期,由于价格的全面开放和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增长过快,使我国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通货膨胀。
中国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历次调整数据2018.10

13.00%
13.50%
0.50%
2007年10月13日
2007年10月25日
12.50%
13.00%
0.50%
12.50%
13.00%
0.50%
2007年09月06日
2007年09月25日
12.00%
12.50%
0.50%
12.00%
12.50%
0.50%
2007年07月30日
2007年08月15日
0.50%
2010年05月02日
2010年05月10日
16.50%
17.00%
0.50%
14.50%
15.00%
0.50%
2010年02月12日
2010年02月25日
16.00%
16.50%
0.50%
14.00%
14.50%
0.50%
2010年01月12日
2010年01月18日
15.50%
16.00%
0.50%
2008年01月16日
2008年01月25日
14.50%
15.00%
0.50%
14.50%
15.00%
0.50%
2007年12月08日
200%
13.50%
14.50%
1.00%
2007年11月10日
2007年11月26日
13.00%
13.50%
2010年12月20日
18.00%
18.50%
0.50%
16.00%
16.50%
0.50%
2010年11月19日
2010年11月29日
17.50%
2012 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表

2008年09月25日
(大型金融机构)17.50%
17.50%
-
(中小金融机构)17.50%
16.50%
-1
26
2008年06月07日
16.50%
17.50%
1
25
2008年05月20日
16%
16.50%
0.50
24
2008年04月25日
15.50%
16%
0.50
23
2008年03月18日
15%
15.00%
0.5
35
2010年11月29日
(大型金融机构)17.50%
18.00%
0.5
(中小金融机构)14.00%
14.50%
0.5
34
2010年11月16日
(大型金融机构)17.00%
17.50%
0.5
(中小金融机构)13.50%
14.00%
0.5
33
2010年5月10日
(大型金融机构)16.50%
11.50%
12%
0.50
16
2007年06Biblioteka 05日11%11.50%
0.50
15
2007年05月15日
10.50%
11%
0.50
14
2007年04月16日
10%
10.50%
0.50
13
2007年02月25日
9.50%
10%
0.50
12
2007年01月15日
9%
9.50%
0.50
11
2006年11月15日
2011年12月05日
(大型金融机构)21.50%
降准历史表

降准历史表
降准,即中央银行调低法定存款准备率。
由中国人民银行调整并发布。
以下是中国降准的部分历史:
1.2011年11月30日,为应对当时的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和国际经济环境的不
利影响,央行连续第三次进行了降准操作。
2.2015年2月4日,面对中国经济增速下降的压力,央行宣布将金融机构人
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下调1个百分点,使其降至19.5%,以应对经济下行压力。
3.2018年4月17日,由于中国经济面临多重压力,包括贸易战和房地产调
控等,央行决定再次降准,将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下调1个百分点,使其降至15.5%。
这次降准预计可为市场提供约4000亿元的资金,有助于缓解银行的资金压力。
4.2020年3月13日,为了支持实体经济和防范金融风险,央行突击宣布降
准1个百分点,使得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下调至12.5%。
以上是中国降准的部分历史,降准政策的实施对中国经济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为稳定经济增长、优化经济结构和防范金融风险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然而,降准政策也需要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进行灵活调整,以保持其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如果需要撰写一篇1000字的降准历史表,可以进一步扩展以上内容,深入分析每次降准的背景、原因、过程和影响,以及降准政策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
同时,也可以结合相关数据、图表和案例,使文章更加生动、具体和有说服力。
请注意,由于篇幅限制,以上内容仅为简要概述,具体撰写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扩展和补充。
同时,也需要注意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以及分析的深入性和逻辑性。
历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整状况及政策效应

历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整状况及政策效应历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整状况及政策效应摘要: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
中国人民银行在面临国内外不同经济形势时,多次以其为重要工具进行宏观经济调整。
本文介绍历史上和现在正在进行的多次有代表性的存款准备金工具运用机器政策效应。
关键词:存款准备金通货膨胀刺激经济一、1984 年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国家中央银行职能1984年国家将商业银行的职能剥离出去成立四大商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后,中国人民银行成为专职的中央银行。
为让人民银行掌握相当的信贷资金,以行使调整社会信用结构的职能,我国建立了存款准备金制度。
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按存款种类核定了工农中3 个国家专业银行的一般存款缴存比例,实行差别准备金率:企业存款为20%,储蓄存款为40%,农村存款为25%。
过高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使当时专业银行资金严重不足,人民银行不得不通过再贷款(即中央银行对专业银行贷款)形式将资金返还给专业银行。
过高的法定准备金率造成了商业银行流动性不足,资金自求不能平衡的问题。
二、1985年至1997年防止经济过热和通胀提高存款准备金率1985年,为克服存款准备金率过高带来的不利影响,促进国有商业银行资金自求平衡,中央银行改变了按存款种类核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做法,一律调整为10%。
这是自1984年建立存款准备金制度以来的第一次调整。
1987 年,为了集中资金支持国家重点产业和项目,中国人民银行将准备金比率上调2 个百分点。
1988 年,由于价格的全面放开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我国出现了改革以来较为严重的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
于是央行又进一步将存款准备金率上调至13%。
这次调整起到了紧缩银根,抑制通货膨胀的作用。
自此以后,考虑到调整准备金的影响较大且剧烈,同时准备金率已经较高,直到1997 年未再作调整。
三、1998年至2003年应对亚洲金融风暴,存款准备金制度改革,确保经济发展,提高存款准备金率1997年7月东南亚爆发金融风暴,进而演变成为一场席卷全亚洲的金融危机。
历年准备金率调整表

历年准备金率调整表历年准备金率调整表是指根据监管机构的要求,银行在一定时期内调整准备金率的记录表格。
准备金率是指银行必须按照一定比例从存款中提取出来作为备用资金的比率。
调整准备金率的目的是为了调控货币供应量,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
准备金率的调整对于银行和整个金融市场都有重要意义。
首先,调整准备金率可以影响银行的流动性。
当准备金率上调时,银行需要提取更多的资金作为备用,这样可能会导致银行的可用资金减少,对银行的运营产生一定的影响。
其次,准备金率的调整也会对货币供应量产生影响。
当准备金率上调时,银行存款中被提取出来的资金将无法用于贷款,进而减少了货币的供应量,对通货膨胀起到了一定的控制作用。
最后,准备金率的调整还会对利率产生影响。
当准备金率上调时,银行的资金成本增加,可能会导致银行提高贷款利率,从而影响整个金融市场的利率水平。
根据历年准备金率调整表可以看出,准备金率的调整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金融市场的变化和宏观调控的需要而进行的。
在金融危机或经济衰退期间,监管机构可能会降低准备金率,以增加银行的流动性,刺激经济增长。
而在经济过热或通货膨胀压力较大时,监管机构可能会提高准备金率,以限制银行的贷款规模,遏制通货膨胀。
准备金率的调整对于银行和整个金融市场都有深远的影响。
首先,对于银行来说,准备金率的调整直接影响了其盈利能力和业务规模。
当准备金率上调时,银行的利润可能会受到一定的压缩,因为银行需要拿出更多的资金作为备用,无法用于盈利性业务。
其次,准备金率的调整也会对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产生影响。
当准备金率上调时,银行需要更多的资金用于备用,减少了可用资金的数量,可能增加了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和信用风险。
此外,准备金率的调整还会对银行的贷款和存款利率产生影响,进而影响了整个金融市场的利率水平和金融机构的融资成本。
准备金率的调整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任务。
监管机构需要综合考虑经济形势、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和银行的流动性等因素,合理确定准备金率的调整幅度和时机。
我国连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影响

我国连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影响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我国连续上调存款储备金率的原因,并就我国今年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对股市、房地产、货币政策等各方面的影响做了详细分析,及对如何应对这次连续上调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Abstract:This article mainly elaborated on China's continuous raise deposit reserve ratio of reason, and in this year to raise deposit reserve ratio on the stock market, real estate, monetary policy and so on various aspects of the influence do a detailed analysis is made on how to deal with the continuous and raise published their own views.关键词:连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股市房地产货币政策Key words:Continuous rises The deposit reserve rate Stock market Real estate monetary policy正文:一、序言存款准备金原是商业银行在吸收存款后,以库存现金或在中央银行存款的形式保留的、用于应付存款人随时提现的那部分流动资产准备,它是银行所吸收的存款总量的一部分。
存款准备金率就是存款准备金占银行吸收存款总量的比例。
中央银行在法律赋予的范围内,通过调整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上交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比率,以改变货币乘数,控制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间接的控制社会货币供应量。
目前凡是实行中央银行体制的国家,一般采用这种操作相对简单的货币政策工具。
【1】作为传统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之一,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是调控流动性的重要手段。
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及其效应分析

1 4 l 3 l 2 l l l 0 9 8 7 6 5 4 3
2
20 0 7年 0 5月 l 5日 20 0 7年 0 4月 l 6日 20 年 0 07 2月 2 5日 20 0 7年 0 月 l 1 5日 20 0 6年 1 月 l 1 5日 20 0 6年 0 8月 l 5日 20 年 0 06 7月 0 5日 20 0 4年 0 4月 2 5日 20 0 3年 0 9月 2 1日 19 9 9年 l 1月 2 1日 19 9 8年 0 3月 2 1日 18 9 8年 9月
市场 影 响温 和及 告 示效 应逐 渐 呈现 的正 面效 应 , 同时也表 现 出继 续上 调 空间有 限 、发挥 效用 有 限 和制度 内容 不 完善 等 负面效 应 ,并在 此基础 上提 出 了完善差 别存 款 准备 金制度 和 重视 多种宏 观政 策工具 组合 使用 等对 策 。 关键 词 :存款 准备 金 率; 货 币政 策 工具 ;效 应分 析 ;金 融管理
调整后
1% 2
调整幅度
05 .%
1 5
20 年 0 07 6月 0 5目
1% 1
l.% 15
05 .%
收藕 日 :2 0—82 期 070—0 作者简介:周莉 ( 93 ) 17- ,女,福建福州人,福建金融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金融学。
1 0
维普资讯
20 0 7年 几 乎 是 每 月 调 整 一 次 ; 2 调 整 幅度 小 。 2 0 () 从 0 4年 开始 每 次 调 整 幅 度 均 为 0 5 , 于 “ .% 属 适 量 微 调 ” ,对 市 场 冲 击 力度 小 ; 而 以往 的 调 整 幅度 一 般 为 1 ~2 , 19 % % 9 8年 调 幅更 是高 达 5 ( % 从
2015年存款准备金率调整一览

中小金融机构 调整幅度
-1.00% -0.50% -0.50% -0.50% -0.50% 0.50% 0.50% 0.50% 0.50% 0.50% 0.50% 0.50% 0.50% 0.50% 0.50% 0.50% 0.50% -0.50% -1.00% -0.50% 0.00% 1.00% 0.50% 0.50% 0.50% 0.50% 1.00% 0.50% 0.50% 0.50% 0.50% 0.50% 0.50% 0.50% 0.50% 0.50% 0.50% 0.50% 0.50% 0.50% 1.00% -2.00% -5.00% 1.00%
12% -
2.00%
2
84年
-
1
10% 央行将法定 存款准备金 率统一调整 为10% 央行按存款 种类规定法 定存款准备 - 金率,企业存 款20%,农村 存款25%,储 蓄存款40%
览
中小金融机构 调整后
15.00% 16.00% 16.50% 17.00% 17.50% 18.00% 17.50% 17.00% 16.50% 16.00% 15.50% 15.00% 14.50% 14.00% 13.50% 13.50% 13.50% 13.50% 14.00% 16.00% 16.50% 17.50% 16.50% 16.00% 15.50% 15.00% 14.50% 13.50% 13.00% 12.50% 12.00% 11.50% 11.00% 10.50% 10.00% 9.50% 9% 8.50% 8% 7.50% 7% 19.50% 20.00% 20.50% 21.00% 21.50% 21.00% 20.50% 20.00% 19.50% 19.00% 18.50% 18.00% 17.50% 17.00% 16.50% 16.00% 15.50% 16.00% 17.00% 17.50% 17.50% 16.50% 16.00% 15.50% 15.00% 14.50% 13.50% 13.00% 12.50% 12.00% 11.50% 11.00% 10.50% 10.00% 9.50% 9% 8.50% 8% 7.50% 7% 6% 8% 13%
中国历次加息

2007年12月20日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18个百分点。
2007年9月15日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
17日(周一)沪综指上涨109.21点,涨幅2.06%。
深成指上涨280.67点,涨幅1.54%。
2007年8月22日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
受8月21日晚央行年内第四次加息的消息影响,早盘沪深两市双双大幅低开,股指早盘震荡走高,在金融、地产股的轮番推动下,沪深两市先后刷新历史高点。
沪指涨幅0.50%,成交1621.98亿。
2007年7月20日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
7月23日周一两市大幅跳空高开,沪市开盘报4091.24点,上涨32.39点,深市开盘报13615.30点,上涨197.34点。
两市大盘高开高走单边震荡上行,做多人气迅速聚集。
截至收盘,两市共成交2351.1亿元,成交量明显放大。
2007年5月19日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18个百分点。
5月21日,沪市开盘:3902.35点,低开127.91;报收4072.22点,涨幅1.04%。
2007年3月18日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
低开后大幅度走高,开盘2864点,收盘3014点,突破3000点,全天大涨2.87%,随后一路强劲上行至3600点。
2006年8月19日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均上调0.27%。
周一开盘后,沪指开盘低开至1565.46点,最低点1558.10点,随后迅速反弹收复失地,收盘至1601点,上涨0.20%。
2006年4月28日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上调0.27%,提高到5.85%。
28日,沪指低开14点,最高1445点,收盘1440点,涨23点,大涨1.66%。
2005年3月17日提高了住房贷款利率。
沪综指当日下跌了0.96%,次日再跌1.29%。
历年存款准备金率变化

中国货币政策这些年(1997-2011)2011年01月14日 14:18:15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字号大小】【留言】【打印】【关闭】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为应对当时的严峻经济形势,中国开始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
1998年-2002年中国面临通缩压力,货币政策趋向是增加货币供应量。
2003年-2007年为控制经济增长过快,稳健的货币政策内涵开始发生变化,适当紧缩银根,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
2007年6月13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货币政策开始“稳中适度从紧”。
2007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2008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定为“两个防止”: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
会议要求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
2008年7月至2008年底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加剧、国内通胀压力减缓等情况,中国人民银行调整金融宏观调控措施,连续三次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取消对商业银行信贷规划的约束,并引导商业银行扩大贷款总量。
2008年11月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0年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要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针对性和灵活性。
2010年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10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2010年7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强调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2010年12月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1年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取向要积极稳健、审慎灵活,重点是更加积极稳妥地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
所谓“积极稳健、审慎灵活”,就是指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
2003年开始,中国经济形势再次发生变化,出现了通货膨胀压力加大、信贷和投资增长过快、外资流入偏多等问题。
案例二十九:我国存款准备金政策运用

案例二十九:我国存款准备金政策运用
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资金,金融机构按规定向中央银行缴纳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
存款准备金制度是在中央银行体制下建立起来的,世界上美国最早以法律形式规定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缴存存款准备金。
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初始作用是保证存款的支付和清算,之后才逐渐演变成为货币政策工具,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供应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
为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抑制货币信贷过快增长,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7年9月2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动用存款准备金率在以往一般被视为货币调控的“猛药”。
不过,从去年开始,面对银行体系不断增长的流动性,央行如今频繁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进行调控已渐成常态。
这已是央行年内第7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次数之多创历史之最。
在20多年的时间里,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如下:
示效应明显,为什么中国人民银行在近期频繁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其背景是什么?政策意图
是什么?最终效果如何?请谈谈你的看法。
我国存款准备金率的历次调整及原因

我国存款准备金率的历次调整及原因一、我国历年来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控情况(一)上调持平阶段(1985年—1998年3月)1984年,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设定的最初目标是为中央银行筹集资金,央行按存款种类规定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企业存款20%,农村存款25%,储蓄存款40%。
过高的存款准备金率使当时银行的资金严重不足,人民银行不得不通过再贷款形式将资金返还给银行。
1985年,为克服存款准备金率过高带来的不利影响,中央银行将存款准备金率一律调整为10%。
1987年和1988年是我国进行全面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时期,由于价格的全面开放和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增长过快,使我国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通货膨胀。
中国人民银行为适当集中资金,支持重点产业和项目的资金需求,同时也为了紧缩银根、抑制通货膨胀,两次上调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1987年从10%上调为12%,1988年8月出现挤兑抢购风潮,迫使中央银行于1988年9月进一步上调为13%。
之后一直到1998年基本保持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稳定。
(二)下调阶段(1998年3月—2003年9月)从1998年开始,我国经济形势受到亚洲金融风暴的影响,由通货膨胀风险变为通货紧缩风险,国内市场疲软,有效需求不足。
为了刺激经济增长,1998年3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将法定准备金账户和备付金账户合二为一,同时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从13%下调到8%。
1999年,我国的GDP增幅滑落到7.1%,经济仍然处在较为低迷的状态,因此央行在11月21日将金融机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由8%下调到6%以刺激经济增长。
从1998年到1999年,我国的存款准备金率由13%下降到6%,下降的幅度很大,之后一直到2003年9月保持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稳定。
(三)平稳上升阶段(2003年9月—2008年9月)2003年,扩张性的政策造成了我国投资过热,宏观经济出现了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货币供应量和信贷投放增长过快,物价上涨迅速等不利情况。
历年金融机构超额准备金率

历年金融机构超额准备金率【原创版】目录I.介绍超额准备金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II.历年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动情况III.超额准备金率与存款准备金率的关系IV.超额准备金率的作用和影响正文I.介绍超额准备金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超额准备金率是指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规定的存款准备金率基础上,额外保留的存款比例。
超额准备金率的计算公式为:超额准备金率 = (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 - 存款准备金) / 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
II.历年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动情况根据提供的参考信息,我国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在近几年发生了多次变动。
其中,2019 年 1 月 4 日,大型金融机构和中小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分别调整为 14.00% 和 12.50%;2019 年 9 月 6 日,存款准备金率分别调整为 13.50% 和 11.50%。
此外,2020 年 1 月 1 日和2020 年 1 月 6 日,大型金融机构和中小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分别调整为 12.50% 和 10.50%。
III.超额准备金率与存款准备金率的关系超额准备金率与存款准备金率密切相关。
超额准备金率是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规定的存款准备金率基础上,额外保留的存款比例。
当存款准备金率上调时,商业银行需要保留更多的超额准备金,以确保资金安全;反之,当存款准备金率下调时,商业银行可以减少超额准备金,将更多资金用于贷款等业务。
IV.超额准备金率的作用和影响超额准备金率对于商业银行具有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保障资金安全:超额准备金是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规定的存款准备金基础上额外保留的存款,用于应对潜在的贷款违约等风险,保障银行资金安全。
2.调控货币供应量:通过调整超额准备金率,中央银行可以影响商业银行的贷款规模,从而调控货币供应量,实现货币政策的稳健。
3.稳定银行间市场利率:超额准备金率的调整会影响银行间市场利率,进而影响整个金融市场的稳定。
央行近年历次利率及准备金率调整对股市影响

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
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
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 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18个百分点。 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 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均上调0.27%。 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上调0.27%,提高到5.85%。
调整对股市影响 对股市影响 ---
-- 23日早盘两市呈现平稳开盘后单边走低格局,个股普遍下跌, 上证指数下破所有均线系统,特别是跌破1950点多空分水岭,午后大 盘跌势有所减缓,维持低位弱势整理态势,但个股活跃度依然未见提 升,临近收盘,沪指再次跌破1900关口。 两市股指大幅高开,三率齐降的利好一步将股指带上2000点, 但随着中石化、工行、神华等权重股逐步回落,对股指有所拖累,大 盘再度出现几波回落走势,并跌破10日均线支撑,部分个股在经过上 午调整后有向上突破迹象,两市成交量再超千亿。 早盘A股受到降息的影响高开,随后围绕周三的收盘点位反复震 荡。午后,受港股的急涨影响,中国平安等金融股,安徽马钢等钢铁股等 品种出现大幅涨升行情,指数急速拉高,最高至1788点,但飚升后明显 出现买盘不足的趋势,在此影响下,A股尾盘冲高回落。 10月9日,早盘沪深股市双双高开,但指数并未 高走,反而继续出现小幅下跌的局面,此后多空围绕平盘位置展开争 夺,沪指表现略强, 午后随着金融股的震荡回落,大盘重新出现翻绿 走势,下跌家数逐渐增多,但普遍跌幅不大,临近收盘沪深两市股指 突然跳水,沪指失守2100点。 9月16日,大盘上午有所企稳后,下午跌势蔓延, 银行股大面积跌停,拖累上证综指再度跌穿2000点,沪指在一轮跳水 中再创盘中新低,最低跌至1974.39点。盘中个股受压明显,仅部分地 产股、军工股、通信股等有所拉抬。而金融股、煤炭股、食品股等居 跌幅前列。权重股表现偏弱,部分制约了指数。 6月10日A股市场一改近期小幅阴跌常态而大幅跳空低走,双 双创出本轮调整以来的盘中最大跌幅。沪指开盘报3202.11点,跌 257.34点,跌幅7.73%,深成指开盘报11212.84点,跌968.07点,跌幅 8.25%。 5月13日沪指开盘报3515.71点,跌66.74点,成交金额1250.9 亿,358只个股上涨,499只个股下跌;深成指开盘报12727.76点,跌 91.87点,成交金额655.2亿,281只个股上涨,389只个股下跌。 4月17日沪指略微低开,深指小幅高开。沪指开盘报3286 .41点,下跌68.86点;深成指开盘报12104.31点,下跌400.20点,成 交金额285亿, 658只个股下跌,54只个股上涨。
我国存款准备金政策调整的效应分析

0 引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表 1 中国存款准备金率历次调整一览表
次数 1
2 3 4 5 6 7 8 9 l 0 1 1 l 2 1 3 1 4 1 5 l 6 1 7 l 8 l 9 2 O
存款准备金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在法律规定范围 内, 通过规定或 调整金融机构缴存 中央银行的存款准 备金 比率 , 以改变金融机构 的 准备 金 数 量 和 货 币扩 张 乘 数 , 到 控 制 金 融机 构信 用 创 造 能 力 和 货 达 币供应量的 目的。在央行运作 中, 通常为适应 以下两种情况采用此 项政 策工具 : 一是 当需要 实施 扩张 性或紧缩 性货币政 策时 , 中央银 行可 提 高 或 降 低存 款 准 备 金 比 率。 是 当 需要 大 量 吸 收 或补 充 银 行 二 体 系的超额准 备金时 , 可提高存款准 备金比率, 吸收银行 大量的超 额准备金。 1 我国存款准备金政策的调整变化 随着我 国对外 贸易顺差 的持 续扩 大 , 外汇 占款迅 速增加 , 出现 了货币供给数量过 多、 流动性过剩状 况。固定资产投资 的活跃 , 导致 银行信贷需求猛增 , 国内经济出现过热苗头 , 引发通货膨胀的风险。 为解 决 这 一 问题 ,人 民银 行 连 续 2 0次 左 右调 整 金 融 机 构 存 款 准 备 金率 。调 整 过程 大 致 可 以分 为 三个 阶 段 : 第 一 阶段 : 0 2 6年 6月一 2o 0 0 7年 6月 。中 国人 民银 行连 续 8次 上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 ,累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4个百分点。 这一 阶段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以抑制信贷过快增长为主要 目标。 在调 整方式上 , 出于公平性考虑 , 各类金融机构采取一视 同仁 的态度 , 对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次数 42 41 40 39 38 37 36 35 34 33 32 31 30 29 28 27 26 25 24 23 22 21 20 19 18 17 16 15 14 13 12 11 10 时间 2011年6月20日 2011年5月18日 2011年4月21日 2011年3月25日 2011年2月24日 2011年1月20日 2010年12月20日 2010年11月29日 2010年11月16日 2010年5月10日 2010年2月25日 2010年1月18日 2008年12月25日 2008年12月5日 2008年10月15日 2008年9月25日 2008年6月7日 2008年5月20日 2008年4月25日 2008年3月18日 2008年1月25日 2007年12月25日 2007年11月26日 2007年10月25日 2007年9月25日 2007年8月15日 2007年6月5日 2007年5月15日 2007年4月16日 2007年2月25日 2007年1月15日 2006年11月15日 2006年8月15日 调整前 (大型金融机构)21.00% (中小金融机构)17.50% (大型金融机构)20.50% (中小金融机构)17.00% (大型金融机构)20.00% (中小金融机构)16.50% (大型金融机构)19.50% (中小金融机构)16.00% (大型金融机构)19.00% (中小金融机构)15.50% (大型金融机构)18.50% (中小金融机构)15.00% (大型金融机构)18.00% (中小金融机构)14.50% (大型金融机构)17.50% (中小金融机构)14.00% (大型金融机构)17.00% (中小金融机构)13.50% (大型金融机构)16.50% (中小金融机构)13.50% (大型金融机构)16.00% (中小金融机构)13.50% (大型金融机构)15.50% (中小金融机构)13.50% (大型金融机构)16.00% (中小金融机构)14.00% (大型金融机构)17.00% (中小金融机构)16.00% (大型金融机构)17.50% (中小金融机构)16.50% (大型金融机构)17.50% (中小金融机构)17.50% 16.50% 16% 15.50% 15% 14.50% 13.50% 13% 12.50% 12% 11.50% 11% 10.50% 10% 9.50% 9% 8.50% 8% 调整后 21.50% 18.00% 21.00% 17.50% 20.50% 17.00% 20.00% 16.50% 19.50% 16.00% 19.00% 15.50% 18.50% 15.00% 18.00% 14.50% 17.50% 14.00% 17.00% 不调整 16.50% 不调整 16.00% 不调整 15.50% 13.50% 16.00% 14.00% 17.00% 16.00% 17.50% 16.50% 17.50% 16.50% 16% 15.50% 15% 14.50% 13.50% 13% 12.50% 12% 11.50% 11% 10.50% 10% 9.50% 9% 8.50% 调整幅度 (单位:百分点 单位: 单位 百分点)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1 -2 -0.5 -0.5 -1 1 0.5 0.5 0.5 0.5 1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8% 7.50% 7% 6% 8% 13% 12% - -
0.5 0.5 1 -2 -5 1 2 - -
*新浪财经注:财务公司准备金率不与小型金融机构一致,调整后准备金率为12%。
9 8 7 6 5月25日 2003年9月21日 1999年11月21日 1998年3月21日 1988年9月 87年 85年 84年
7.50% 7% 6% 8% 13% 12% 10% 央行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统一调 整为10% 央行按存款种类规定法定存款准 备金率,企业存款20%,农村存 款25%,储蓄存款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