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百家讲坛杜甫》有感-650字初二作文读后感
我读杜甫(5篇模版)
![我读杜甫(5篇模版)](https://img.taocdn.com/s3/m/c0d53f79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b008275.png)
我读杜甫(5篇模版)第一篇:我读杜甫我读杜甫杜甫,他是一个容易模仿的人。
当整个盛唐诗坛都以“清水出芙蓉”为审美准则的时候,只有他能够深入底层、为穷苦大众代言。
因为,他是那个时代的非主流,故而在当时很不待见。
他来到蛮荒之地避难,看到险山恶水,自他萌芽的审丑被后来极力推崇他的韩愈等人沿用。
他的成功源于他做了大部分人没有想到去做的事,而且做的可以说是同类人中最好。
所以说,这样的成名好模仿。
但是,恐怕他自己都没有想到后人会尊他为诗圣。
他的确是一个极度自信的狂生。
不过,这种自信主要是在出将入相的仕途上,而非文学创作。
他的政治幼稚却是事实,尽管许多人称其为坚持原则。
他只适合当坚持原则的谏官,即便历史给他机会,绝对不会是一个社稷之臣。
因为,世间的路本来不是直的,统筹大局不得不有许多拐弯抹角所在。
他本身只是认为自己的诗好,我想在当时他也一定默认了自己是个二流诗人的既定事实。
我不想谈论他的艺术成就,我不支持也不反对挺李、挺杜的两方言论。
他自己至始至终也没有主动寻求自下层的艺术突破,是历史选择了他,他一路向西、向西南的颠沛使他本身就成为了贫苦的底层大众。
他急躁、内心瞧不起他人、为了生计不惜用文字干谒、极度自信,我喜欢这些,因为我也一样,我的生活也有许多不待见,我同样急躁、内心瞧不起他人、为了生计不惜用文字干谒、极度自信。
只是,我不欣赏这一切。
如果有一天,我能拥有如杜甫期盼的成为国之大器,我希望自己能抛弃昨日的不足,自信、善待他人、善待自己的文字。
格致中学洪嫣撰文。
第二篇:读杜甫有感赵芳留言:在一个精神遭到空前贬值的时代,杜甫该是一个仍然坚持做“精神贵族“的人,政局的动荡。
政府的腐化,民生的凋敝,都没有阻挡杜甫伟大人格的丰满。
以精神的富有而坦然于物质的清贫,我坚信他必定不是为了虚荣与享乐,而是真正出于精神上的高贵和诚实,生于斯,强于斯,我们没有理由不去仰视,有仰视更有追求,追求人格价值的最大值。
这样的人,任何的时代,都不会被毁灭。
历史人物杜甫人物传记读后感范文(精选3篇)
![历史人物杜甫人物传记读后感范文(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b41a1b46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1d.png)
历史人物杜甫人物传记读后感范文(精选3篇)历史人物杜甫人物传记读后感范文(精选3篇)当看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
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历史人物杜甫人物传记读后感范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历史人物杜甫人物传记读后感1在泱泱中华光辉灿烂的文化晴空中,杜甫是一颗耀眼的明星,光芒四射,你不得发出赞叹;在泱泱中华根深叶茂的文化沃土中,杜甫是一株高大的绿树,高耸入云,你不得不需要仰视;在古往今来异彩纷呈的文化史节中,杜甫是一部精深的诗集,感人至深,你不得不虔诚拜读!带一份崇敬,怀一丝心酸,品读杜甫,就如品读一部诗集,一部写满悲愤,同时也蓬勃着英雄豪情的诗集。
举世不第,壮志难酬的杜甫,也效仿了李白,云似地飘来飘去,将自己融入高山,融入大川,融入人民。
高山的巍峨,赋予了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斜的豪情;大川的壮阔,赋予了杜甫“白鸥没浩荡,千里谁能训”的气魄;人民的疾苦,赋予了杜甫“朱门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悲愤!杜甫虽有“至君尧舜上,再使风俗醇”的远大抱负,但大唐的土地上却没有留给杜甫施展抱负的那一片空间。
于是,杜甫就成了那一片漂泊不定的云,一片写满了诗的云。
仰视这片云,它偶尔也能与别的云相遇,使他暂时丢掉了孤独寂寞,但这短暂相遇之后呢?当然几片志同道合的云消散了,永远离他而去之后呢?此时,充斥着杜甫的内心,映入了我的眼帘的却又是“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的孤独和悲凉。
你想做一只鸟,却没有高天任你来飞;你想做一条鱼,却没有阔海凭你来跃。
你只能做一片云,飘在满是忧愁,满是痛苦的天空中,默默地看着战火纷飞的大唐土地,看着浮华衰败的大唐朝廷,看着痛苦不堪的大唐百姓。
然后默默地掉着眼泪,慢慢地消散。
可是你的灵魂却化成了一部诗集,记录了你的所见、所闻、所感。
这部诗集落在了人间,被无数人看到,又被无数人传播;让无数人落泪,又让无数人崇敬。
杜甫的个人观后感作文范例600字5篇
![杜甫的个人观后感作文范例600字5篇](https://img.taocdn.com/s3/m/c2ac27df453610661fd9f485.png)
杜甫的个人观后感作文范例600字5篇有关杜甫的个人观后感作文600字1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一家人历经磨难,终于逃难到四川.他的好朋友们为他在浣花溪畔,盖了一座草堂,杜甫终于过上了安定的生活.可是好景不长,八月份的一天,突然乌云密布,狂风大作.草堂上的茅草被风刮得四处乱飞,有的高高地挂在树梢上,有的落进了泥塘里.杜甫急得手足无措,跌跌撞撞冲出屋子.在林子边,有几个孩子笑嘻嘻地抱着茅草,跑进了林子.有个男孩很调皮,对杜甫说:〝杜老头,我家的茅草也刮走了,怎么说茅草是你的呢?〞杜甫累得气喘吁吁,却又哭笑不得,只好悻悻离去.过了一会,电闪雷鸣,瓢泼大雨从天而降.开始还好,屋里漏的雨不算大,勉强用盆子,罐子还可以接住,后来却越下越大,屋子里床被打湿了,被子也被打湿了,一家人蜷缩在一起,难以入睡.在这个难眠的雨夜里,杜甫百感交集.自从安史之乱开始,杜甫报国无门,只好四处颠沛流离,从来没睡过一宿安稳觉.杜甫望着漏雨的房顶,不禁浮想联翩,如果能有一座风吹不动,雨打不坏的大厦,让天下穷苦的读书人住进去,多好啊,他们将来能更好地为国家服务,百姓就不会遭这么多罪了.杜甫想着,想着天亮了,他望着那轮喷薄而出的朝阳,自言自语道:〝如果我的愿望实现了,就我自己冻死,也心甘情愿.千古以来,谁能像杜甫这样想呢,他真是当之无愧的诗圣啊!有关杜甫的个人观后感作文600字2杜甫实在是一个悲惨的诗人.杜甫出身名门,青少年时家境优越,妥妥的富家子弟.他的母族是博陵崔氏,比唐朝皇帝家还厉害的〝天下第一望族〞,在唐代出了十五位宰相.杜甫的父族是京兆杜氏,号称‘城南韦杜,去天尺五.’不仅出过同时进了文庙和武庙的魏晋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和学者杜预,而且光唐朝就出了十个宰相,其中还不乏杜如晦这样的号称〝房谋杜断〞的名臣!杜甫有的可不光是显赫的家世,还有让无数人羡慕的天赋.他七岁能作诗,〝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还说自己有志于〝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望岳》这首诗是杜甫青年时代的作品,充满了诗人青年时代的浪漫与激情.诗人描写了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抒发了自己勇于攀登,傲视一切的雄心壮志,洋溢着蓬勃向上的朝气.但随着唐玄宗后期政治越来越腐败,他的生活也一天天地陷入贫困失望的境地.客居长安十年,他奔走献赋,郁郁不得志,仕途失意,过着贫困的生活,〝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安史之乱爆发后,他的生活更是颠沛流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写道〝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登高》中写道〝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生命中最后一段时间,杜甫是在船上度过的,期间停泊方田驿时,五天没吃到东西,最后贫病交加在一条小船上去世了.杜甫的一生,高开低走,悲惨地结束,他的诗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当时的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表达了崇高的儒家仁爱精神和强烈的忧患意识,因而被誉为〝诗史〞,杜甫本人也被誉为〝诗圣〞.虽然杜甫是个一生遭遇悲惨的诗人,但幸运的是他和他的诗都得到了后世高度的评价.有关杜甫的个人观后感作文600字3搔尽了白头,愁浸了时光.杜甫,现代主义诗人,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一直怀着报效国家的远大理想.以前不熟悉杜甫的我,只知道他愁容满面,却不了解他为何而愁,本学期学了许多杜甫的诗,我知道他的愁是从何而来的了.〝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句诗是杜甫老年时期写的,当时他正漂泊在外,好比一叶孤舟,但他依旧担忧着国家,忧到〝雨脚如麻未断绝〞还在想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位把自己一生都倾注在国家中却始终得不到重用的人,就是我们学生也会为他感到可惜啊!杜甫想要在政治上取得成就,但老天就偏不让他完成心愿,混了几十年还是个小官,他想施展自己的政治才华,却无奈因为写诗而出了名.从某方面来说老天是不帮他,但换个角度,如果没有那些跌宕起伏.离愁别恨的时光,也就不会成就一个诗圣,一部史诗.杜甫的一生,也不全是悲怆.〝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他参加科举考试落榜之后,来到泰山.泰山是五岳中最气势磅礴的一座,〝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明了杜甫的决心,他想成为一个征服泰山,征服人生中所有困难的人,充分展现出了他的豪情与气魄.这种积极进取的的心,使杜甫跨上了圣化之路的第一步.就像阳光总会被黑暗吞噬,杜甫的生命流逝,成了历史长河中永远令人仰望的人物.在他临终前,写下一首诗,始终写的是他对未来社会生活的美好期望,士兵不再与家人离别,男耕女织的幸福生活恢复,永远是一个和谐社会.由此可以更进一步了解到,杜甫究竟有多放不下国家了.一阵风,激起了历史长河的波澜,留下了读不尽的一本书.有关杜甫的个人观后感作文600字4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时期,历经坎坷.在此期间,他作诗的风格可谓是天差地别.由于它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实情况,故有〝诗史〞之称,他也被后人誉为〝诗圣〞.安史之乱前,杜甫所做的一首《望岳》,他是何等的意气风发,对前途也充满了信心.一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便能看出他的雄心壮志.再到后来的〝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他年少时的朝气,已随唐朝衰败而去.他感到无力,感到孤寂.杜甫身处民间,所以更能深刻地体验到百姓的疾苦和朝廷的腐败.因此,在他心里,也不免对朝廷感到失望.他曾在达官贵人府前,闻到酒肉的味道,却也在乡间,看见满地百姓的白骨.他有救国救民的愿望,却没有那种能力.他对众生的怜悯之心在《朱凤行》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下悯百鸟在落网,黄雀最小有难逃.愿分竹实及蝼蚁,尽使鸱鸮相怒号.〞这是他对当时社会的形象比喻.他曾目睹士兵抓捕壮丁,却因曾为官员被留下.他对百姓有怜悯之心,却又只能做一个旁观者,心里又是何等的忧伤,何等的愧疚.《春望》中,杜甫写道:〝家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花和鸟本应是美好的事物,可让此时的杜甫看了,心中只剩感伤.诗人心里充满了离愁,思恋与担忧.昔日的繁华都市,到如今的荒凉景象.从前的莺歌燕舞,到现在的人走茶凉.社会动荡不安,统治者沉迷享乐,政府腐败,他看着祖国一步步走向衰败,又怎能不为此感伤?他向往和平,他讨厌战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读来只感无休止的心寒……或许在中国历史上,杜甫不是最出众的,但像他一样的,又有几人呢?有关杜甫的个人观后感作文600字5我本是个爱词远胜于诗的人,但杜甫这个诗人,我是打心底尊敬他的.所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杜纵使一生潦倒,但不忘国家人民. 大蔽天下寒士又怎是一隐遁世俗之人.一贪利忘义之人所能为?杜本是一个上天降来扭转盛唐转衰的大将,但他和李白力挽狂澜也不济.两个天才生不逢时,才华无法施展实是一憾事.杜少与李同游,练就一身胆色,但入仕后一生潦倒.杜居无定所,能有稳定的生活也是住在茅屋里.夏不挡雨,冬不避风,床头无干处,家人互抱取暖,岂不悲哉.杜晚年百病缠身,有肺病,长卿病,耳聋,臂废,间歇性瘫患,等等等等但也难免奔波往来投奔亲友以活命,最终死在奔波中.公元670之后多年中杜的亲朋相继逝世,这给失意的杜是一个莫大的打击,他也失去了别人的支持,断绝了生活来源.为了生存,他必须沿江南下到江陵投奔他的一个好友,但这个人并没有伸出援.杜只好继续南下去投奔他的族舅崔健,但当他到了崔健那,崔健又被调上北处,不久就病死了.这时杜一愁莫展,而天又降大雨,江水上涨,杜停在江上,直饿了几天.幸好这时当地县令送酒肉才渡过困境.因为当时安史之乱已过去了,唐玄宗当了太上皇,寻觅当年老臣,杜在其中.当地县令怕杜饿死要怪罪下来,因此送来食物.水落后,杜不在南下,而是希望回到故乡洛阳,但他最终不能.他是北方人,如今久居江上,疾病缠身,死在归途.杜虽穷困潦倒,但无时无刻不在忧国忧民,此情足胜天.只是今天,这个经济大爆炸时代,有才之士携家带子奔向国外,置祖国于不顾,实为人所唾弃.有关杜甫的个人观后感作文600字。
康震讲诗圣杜甫读后感
![康震讲诗圣杜甫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bea68b3e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07.png)
康震讲诗圣杜甫读后感(实用版3篇)目录(篇1)1.杜甫的生平简介2.杜甫诗歌的特点和成就3.康震教授对杜甫诗歌的理解和评价4.杜甫诗歌的意义和影响5.结论正文(篇1)杜甫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被誉为中国文学的瑰宝。
他是唐代著名的诗人,生活在公元712年至770年之间。
杜甫的诗歌涵盖了广泛的领域,包括政治、社会、历史、人生等方面。
他的诗歌表现了他对社会、国家和人民的热爱和关注,反映了他的个人经历和情感。
杜甫的诗歌以其深刻的思想、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精湛的文学技巧而著称。
他的诗歌中充满了对生活、人性、社会的深刻思考和关注。
他的诗歌充满了真挚的情感,他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思想,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生活的矛盾。
康震教授是中国著名的文学教授,他对杜甫的诗歌有着深刻的理解和独到的评价。
他认为杜甫的诗歌是文学的巅峰之作,他的诗歌中充满了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思考和关注。
康震教授认为杜甫的诗歌是中国文学的瑰宝,他的诗歌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杜甫的诗歌对中国文学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诗歌不仅是中国文学的经典之作,而且也是世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的诗歌在国内外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对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结论:杜甫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康震教授对杜甫的诗歌有着深刻的理解和独到的评价。
杜甫的诗歌不仅是中国文学的经典之作,而且也是世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录(篇2)1.杜甫的生平经历和诗圣地位2.康震教授对杜甫诗歌的理解和评价3.杜甫诗歌的独特之处及其历史意义4.康震教授的授课风格和文学素养正文(篇2)杜甫,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诗圣”,是中国唐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
他的诗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康震教授在讲授杜甫诗歌时,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杜甫的生平经历和诗圣地位,并对其诗歌进行了独到而全面的评价。
杜甫的观后感作文范例800字5篇
![杜甫的观后感作文范例800字5篇](https://img.taocdn.com/s3/m/c1f78a024693daef5ff73d4b.png)
杜甫的观后感作文范例800字5篇关于杜甫的观后感作文精选800字1〝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这是历史对你的评价.〝独有工部称全美,当日诗人无拟论.〞这是人们对你的赞扬.回眸历史你是如此遥远而又如此逼近.你是如此神秘而又如此平凡.悲苦结束了你的一生,文章诗歌却延续着你的生命回忆儿时,初读罢你的《春夜喜雨》,字里行间浮现出一个阳光的你,我仿佛听见了你对春雨的赞美,也看见了你对自然的热爱.体会出你对生活的愉悦.然而人生是无情的,这黑暗腐朽的大唐王朝偏偏摧毁了你平静的心,世道不允许你拥有快乐,战乱不同意你似李太白般洒脱.因为历史选择了你,也只有你才能用诗歌记录下这段黑暗的历史.你也曾拥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鸿鹄之志,但上苍残酷,你空有满腹才华,却未有一个实现政治抱负的舞台.当一句〝忧端齐终难,澒洞不可掇〞一次次浮现在我眼底,眼前仿佛出现了身着忧愁编制的衣裳,愁苦覆盖脸颊的你,你的每一个表情都充满了对世道的无奈与不满,每声脚步里都透出沉重.但我明白明白你不是因为自己仕途的坎坷,人生的不顺,你忧虑的诗天下的苍生.当国都陷落你被俘虏后,你又开始了〝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为什么你的眼中常含着泪水,因为你对这大唐王朝爱的深沉.但这表面无尽繁华内里却以千疮百孔的的大唐广厦并没有因为你的爱而逃脱坍塌的命运.你这短暂的一生,却见证了盛唐的繁盛与衰落.你的一生都在漂泊,被生活放逐,被苦难放逐,还不曾抓住盛唐的最后一束余光,就被这离乱的秋风,吹往落木潇潇的江畔.这世间也唯有蜀地的草堂才是你在这人间的唯一栖息地,在这你不再是诗人,只是一个丈夫,一个父亲,在妻子无助的眼泪里,默默承受着幼子新亡的哀伤.一江怅惘的江水,一盏无眠的鱼灯,一个忧郁的诗人.我想起了你,你避开了〝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的喧嚣,也避开了〝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的孤独.杜甫,你是一颗星,照亮了大唐的夜.你是一幅画,描绘出人间的疾苦.你是一面旗,引领者我前进的方向.〝草堂留后世,诗圣驻千秋.〞杜甫,你的路平凡而伟大.关于杜甫的观后感作文精选800字2情系苍生无愧于诗坛圣哲,心在魏阙岂是杜陵布衣.——题记你出身名门,却潦倒终生;你是孤独的旅人,灵魂的歌者;你以诗为史,兼济苍生.你是中国诗歌史上的诗圣——杜甫.千年后的今天,独坐窗前,听窗外风声呼啸,我不由得走进了你的茅屋,领悟到你诗中的真谛.那是安史之乱期间,战火弥漫了整个中原大地,〝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你带着一家老小,四处辗转奔游,在朋友的帮助下,终于定居成都,盖起了一座茅屋.读着脍炙人口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我仿佛穿越千年,看到了你——那伫立在茅屋前孤独的少陵野老.农历八月,已是深秋,怒号的秋风刮过竹林,刮过塘坳,刮走了茅屋上那少的可怜的茅草.我久久凝望着你,看你拄着拐杖,伫立门前.连年的战乱使你未老先衰.四十九岁已〝老无力〞的你面对群童抱走茅草,听着他们的阵阵嘲讽,无可奈何,只是默默走回,独自叹息.〝屋漏偏逢连夜雨〞,风刚止,雨又至.如麻的雨打在你的身上,令你彻夜难眠.刚刚过上安稳的日子,秋风又吹破茅屋,生活对你如此不公平.此时,〝哀民生之多艰〞的你发出震撼人心的呼喊.想到〝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的坎坷遭遇,想到故人已〝访旧半为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脱口而出,字字啼血,痛之入骨.我不禁为你推己及人的胸怀而钦佩不已!几百年后,宋代文学家范仲淹写下了著名的《岳阳楼记》,写道〝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而杜甫仅为一介布衣,一位野老,却能心忧黎民,情系苍生.这是一种多么高的境界啊!〝李白是抬着头的,因此他总是仰望天上的月亮,而杜甫是低着头的,所以他只能看到脚下的土地.〞千年后,再次品读杜甫那首沉郁顿挫的诗作,我真正领悟了那忧国忧民的悲凉,走进了杜少陵的茅屋.杜甫那忧国忧民的情怀和崇高的人生境界深深影响后世,也激励着我前进!关于杜甫的观后感作文精选800字3或许,他并没有诗仙李白的洒脱豪放,也没有陶渊明的悠然自得,他的眼神中似乎只有愁苦,心系祖国,他甚至〝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谈起杜甫,我甚至不愿提起他〝诗圣〞的称号,在我眼中,他更是一位〝心同百姓,思寄祖国〞的爱国者.忧国,是杜甫诗中的灵魂主干,他的所有诗作中,多数都透露出对祖国山河破碎的感叹和愁苦.面对日益衰败的唐朝,面对支离破碎的大唐国土,他含泪提笔写下〝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昨日祖国繁荣,而今日却破亡了,面对依旧的山河,试想,是否人人都像杜甫一般流下〝感时泪〞.怀着〝恨别心〞?杜甫就是这样一位爱国的诗人,他因〝国破而忧,因国盛而乐〞.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他〝初闻涕泪满衣裳〞.〝漫卷诗书喜欲狂〞.他快乐,因收复〝河南〞.〝河北〞而快乐.他的快乐,不仅仅是自己的,更是属于祖国的.这种纯粹的快乐,只是真心爱国的人才配拥有.生活亦是如此,不需要游遍山水,更不需要荣华利禄,杜甫快乐的根源,只是祖国的繁盛.在杜甫生活的时代,是最黑暗的时期.尤其是在安史之乱时,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各地官吏,残暴无情地压迫.剥削百姓.在这水生火热的时候,杜甫毅然选择站出来,用慧笔揭露出一桩桩事件,将同情.理解的思想灌输到每一句诗句中.《三吏》.《三别》正是他思想的表述.《石壕吏》中〝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官吏的冷酷让杜甫愤怒却无奈,自己无能为力,只能愁苦地〝独与老翁别〞.他也曾通过仕途改变现状,无奈,官场污浊,导致他屡遭贬谪.最终,他选择回到百姓中去,以笔作枪,抒发他对人民真挚的同情.他亲民,他愿意与百姓〝同甘苦,共患难〞,似乎他并不是一位诗人,更不是一位本可以升官发财的〝诗圣〞.今日,又一次翻看杜甫句句沉郁顿挫的诗句,对他的敬仰油然而生.敬仰他〝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更敬仰他敢于揭露和批判黑暗.腐朽的无畏和正义.若说千百年后诗作不一定会流传于世,但杜甫的精神永垂不朽.今,人人居安思危于祖国,还恐祖国不盛乎?关于杜甫的观后感作文精选800字4杜甫,这位于〝万万多难〞中成长起来的〝诗圣〞,是唯一一位可以与诗仙李白齐名的诗人,但他却并没有李白的飘逸洒脱,他用沉郁悲怆的声音诉说着一个时代的苦难,他的诗被铭刻在历史长卷中,永不磨灭,就连他的一生,也可以说是一首跌宕起伏而又沉郁壮美的长诗.杜甫早年的生活与盛唐接轨,他怀着与其他大唐仕子一样的理想抱负,渴望建功立业,功成名就,更兼具几分在唐朝巅峰时期生活的骄傲,使得他即使经历几次仕途失意也不忘初心,在日趋腐化的统治集团中寻找自己的出路,在长安的几年,他并未得到显要的官职,但却对现实有了更为清醒,深刻的认识,他在长安的日子日愈困苦,他的视野就日愈广阔,他的诗仿佛是被现实千锤百炼创造出来的,具有自传的真实和史诗的悲壮.他早年还只是在感慨自己〝头白眼暗坐有胝,肉黄皮皱命如线〞,然而在饱经战乱.流亡后,他于天地之间沉吟出的却是〝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他的人生仿佛又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迈入老年的他早己被苦难的生活剐了千刀,〝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或许是他中年时期发出的最沉痛的感伤,然而在老年,尤其是在老朋友严武病逝后,他的每一首诗都似满含自己一生的辛酸,他渴望回到故园,与亲友重聚,改变〝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的现状,可是,当听到白帝城的万户捣衣声时,他依旧是那个孤独的漂泊者.冯至曾赞杜甫道:〝你的贫穷在闪烁发光,像一件圣者的淡衣裳〞,是杜甫苦难的生活将他的诗推向巅峰.杜甫一生的理想虽未得实现,可正是如此,他才能从安逸腐化的官宦生活中解脱出来,他在现实中不断地唱着哀歌,〝为了人间壮美的沦亡〞.没有那个动乱的时代,就成就不了当年的〝诗圣〞.他的诗是对自己人生的总结,也是对国家命运和百姓生活的刻画,无论经历什么,他都不改对国家的忠诚,对人民生活的忧虑.他的诗早已扛起了记录历史的责任.年青时与友人纵情饮酒的豪情终化为虚有枯槁的躯壳里安放着的灵魂,似乎还有许多事要倾吐,消逝地如此不甘.多少年的流亡.多少年的漂泊,无数次的仕途失意,都不能扑灭这位划时代的诗人心中为国家.为人民燃起的雄雄火焰.正因如此,他也在人们心中长存.关于杜甫的观后感作文精选800字5从古至今,在华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涌现了一代又一代的旷世贤主.文人雅士,他们就像一颗颗璀璨夺目的明珠,使历史变得星光闪闪.作为出生在巩义的我,每次回老家时,都要经过巩义汽车站.在那个路口,伫立着一座高大的石像,肃穆古朴,他眺望着远方,眼神中充满了忧郁,仿佛在为国家的前程而万分担忧,他就是〝诗圣〞杜甫.在历朝历代中,唐朝的繁华鼎盛让人津津乐道.一提到盛唐的诗人,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便是李白.作为〝诗仙〞,他才华横溢,秀口一出,便是经典绝句,深得皇帝和贵妃的喜爱.他放荡不羁,整日与美酒.诗词作伴,自由自在,活的好似神仙.相比之下,杜甫的确显得淳朴,他一生经历了少年优游.战乱流离.蜀中漂泊.舟中长逝,命运坎坷,所以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_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仕进无门,困顿窘迫,一生郁郁不得志.安史之乱后,国家动荡不安,杜甫颠沛流离,从小家境富裕到如今无处安身,这命运的转变好像一场梦.但杜甫并没有被命运压垮,他用诗的形式把他的见闻真实地记录下来,成为他不朽的作品,即〝三吏〞.〝三别〞.诗风变得庄重,他关心黎民百姓,深入人心.将人民疾苦深深埋在心里,用笔将这种沉重和愤怒通过诗句撒落出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的诗句耳熟能详,是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作.杜甫在诗歌.书法和道德方面都有卓越的成就,更让我敬佩他的爱国爱民心怀,尽管个人遭遇了不幸,但杜甫无时无刻不忧国忧民,所以他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以最普通的老百姓为主角,由此可见杜甫的伟大.读懂杜甫,敬佩他爱国爱民的伟大,杜甫当之无愧是历史长河中一颗闪闪发亮的明珠!关于杜甫的观后感作文精选800字。
《杜甫传》读后感
![《杜甫传》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b7960366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20.png)
读《杜甫传》有感从炫耀自己的家族转到爱祖国;从抒发个人的情感转到反映人民的生活,在这中间他经历了不少艰苦的过程和矛盾。
公元712年,杜甫生于河南巩县的瑶湾。
幼年时,他曾有一段时间寄养在二姑母家中。
有一回,他和姑母的儿子同时染上时疫,由姑母照料。
但姑母每次都先照顾杜甫再去照料自己的孩子,以至于杜甫的病情日益好转,姑母的儿子却一天比一天病的重,不免于死亡。
当杜甫知道这件事后,成为他心灵上一个沉重的负担,在他生活的开端给他涂上了一层悲剧的色彩。
杜甫说自己“少小多病”,不是一个健康的儿童,但他却生在一个健康的时代。
他一生的志向就是报效国家,谋得一个官职,最终却迫于朝堂的险恶和现实的压迫而放弃官职。
放弃官职后他几经辗转,流浪了很多年,到了很多地方。
而在他临死之际也没忘记国家的灾难,在“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这首诗写出不久,杜甫便在湘江上的舟中死去了,享年五十九岁。
他去世后,家人无力安葬,把他的灵柩厝在岳州。
四十三年后,他的孙子经过很大的努力将杜甫的遗体搬运到偃师,移葬在首阳山下。
杜甫的一生是一个悲剧,是一位正直的诗人在封建社会里必然的悲剧。
杜甫的诗反映了一个复杂多变的时代的历史,描画了祖国一部分险要而壮丽的河山。
他一生各处流浪,长期生活在人民中间,所以他大量的采用、提炼了人民的语言,使他的诗有很多新奇的变化,有充足的力量来表达他所经历的一切。
杜甫的时代是从“开元全盛日”转变为“战伐乾坤破,疮痍府库贫”、“路衢唯见哭,城市不闻歌”的时间;杜甫的一生是从“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转变为贫困交加、流离道路的一生。
而他那百折不挠的乐观精神却无时无刻不在字里行间中感染着读者,使读者即使读到他沉郁悲哀、满怀悲愤的诗时,不情绪低沉。
759年,是杜甫最苦的一年,这时他写的《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将残酷的现实和丰富的想象结合在一起,他引号高歌,不管唱得多么凄凉也不放弃希望,但唱到第六首时,他竟唱出“溪壑为我回春姿”。
杜甫书400字读后感
![杜甫书400字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be6a0496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2a.png)
《读杜甫有感》
最近我读了关于杜甫的书,心里有好多感受。
杜甫的诗真的很了不起!他写的那些句子,就好像在跟我们说心里话一样。
我记得他写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读起来感觉眼前就有一幅漂亮的画。
还有他写自己生活困难的时候,“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能看出来他心里总是想着别人。
杜甫的一生经历了好多磨难,但他一直坚持写诗,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都写下来。
我觉得他特别勇敢,也特别有才华。
我要向他学习,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不放弃。
《杜甫,我懂你》
读了杜甫的书,我好像走进了他的世界。
杜甫的诗有的让我觉得开心,像“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好像能闻到花香。
可有的又让我觉得很难过,比如他说自己“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生活太苦啦。
但不管怎么样,他都一直在努力。
我知道他很关心老百姓,希望大家都能过上好日子。
他就像一个很亲切的长辈,虽然离我们很久远,可通过他的诗,我能感觉到他的心。
以后我还要多读他的诗,多了解他的故事。
百家讲坛杜甫观后感(范文5篇)
![百家讲坛杜甫观后感(范文5篇)](https://img.taocdn.com/s3/m/ee925c53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a5.png)
百家讲坛杜甫观后感(范文5篇)本站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百家讲坛杜甫观后感(范文5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本站还可以找到更多《百家讲坛杜甫观后感(范文5篇)》。
第一篇:《百家讲坛》观后感我是《百家讲坛》一名忠实的小“坛友”,收看这个节目已经两三年了。
古人云:“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这个节目增长了我的知识,开拓了我的视野,使我懂得了很多的道理。
最近一期节目是河南大学的王立群教授讲的“王立群读史记之秦始皇”。
有人说秦始皇是一个暴君,暴虐无道,也有人说秦始皇是“千古一帝”,名垂青史。
听了王教授精辟的讲解和独到的见解,我对秦始皇有了新的认识,也了解了许多这位“始皇帝”鲜为人知的故事。
世人对秦始皇的功过评说不一。
他有许多伟大的功绩,像众所周知的灭六国、统一度量衡、文字和货币、统一车轨、修建驰道和水路等等。
并且秦始皇身上也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一次,秦始皇派兵攻打楚国,由于没有听取老将军王翦的意见,而是派遣了没有经验的李信,李信大败而归,秦始皇事后非常后悔,便亲自去王翦家认错,请王翦亲征伐楚。
这件事反映出秦始皇知错就改的品质和他宽厚的胸襟气度。
当然秦始皇犯的错误也不少,他增加税赋,刑法严苛,加重了老百姓的负担,甚至听信术士的邪说歪道,大兴土木建造宫殿,使百姓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苦不堪言。
他修建了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虽然保卫了领土,并给后人留下了珍贵的遗迹,却也埋葬了无数的生命,家喻户晓的传说“孟姜女哭长城”就是百姓们对秦始皇暴政的控诉。
王立群教授还告诉我们,“焚书坑儒”这个典故也是有争议的。
“焚书”应该是指焚烧经书,“儒”并不是指儒家的读书人,而是算命的人,也就是“焚经书,坑术士”,这是后人对秦始皇的误解。
除此之外,我还知道了与秦朝有关的“奇货可居”、“指鹿为马”、“图穷匕见”等成语的由来,真是令我受益匪浅。
第二篇:《百家讲坛》观后感每天早上起床就是看《百家讲坛》,今天听的是喻大华教授评说《嘉庆王朝(五)――洪亮吉大案》当把洪亮吉流放新疆后,地方上发生了一场罕见大旱,先是老百姓拜神祈雨,后来各级官员向天求雨,大到极致的官员也没有用,无奈皇上只好亲自向天祈雨还是没用。
品读杜甫作文800字品读杜甫议论文(精选4篇)
![品读杜甫作文800字品读杜甫议论文(精选4篇)](https://img.taocdn.com/s3/m/9ccffcdf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54.png)
品读杜甫作文800字品读杜甫议论文(精选4篇)品读杜甫的作文800字篇1杜甫,一位在苦难中成长的诗人,像一位饱受风霜,历经沧桑的跨时代老人,是一位心怀百姓,忧国思家的多情才子。
风雨无悔的时代造就了他的坚毅与沉稳,也造就了他的凝重与伤怀。
读他的诗,总感到在放眼历史。
我无法洞悉他的心,却可以感悟他的情。
悲喜交集,凭吊现实。
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无奈与挣扎。
世间万物又怎么抵得了他的随笔一挥。
这首诗是他被困在长安城时所作,正值安史之乱,都城被叛军攻破后占领,江山已经易主。
百姓饱受战乱之苦,尸骨被尘嚣掩埋,可是谁会察觉到他的痛苦。
欲有斩断乱世之意,却无回天之力。
他不希望,也不愿看到;在朗朗春日下,在莺歌燕舞时,透着寒心萧杀。
家乡也被入侵者蹂躏着,该是怎样的痛心疾首呢?所以才会有“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的结局吧。
是“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的闲话与慰藉。
这是他所居住的四川成都草堂四周的美景。
草堂外,柳树枝上,两只黄鹂鸣叫,白鹭,青天,多么生趣盎然。
雪山远景和门前江中泊船在刹那间定格在历史的长河中。
他在草堂内凭窗远眺,西岭上多年未化的雪历历在目,向门外观望,商船云集,好不快哉!战争已经远去,烽火已熄,百姓安乐,生活富足。
看到这些,他的`心应该是开心的,喜悦的吧。
是“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的感慨和咏叹。
他是文人,却有武将风范,太多的战争让他不得不面对现实。
他建言献策,是一种艺术与理智的结合,为的还是百姓。
战火早些平息,他便早些入眠。
多么复杂的情感集汇啊!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深沉与愁苦。
此时正值他病危时,本应安心养病,却深切注视着这片土地,荒凉与萧瑟竟只是弹指一挥间,江山与浮华也化灰飞樯橹间。
即使病情加重,也不忘记这个国运坎坷、步履维艰的山河。
我在想,他手中握着的是怎样一支神奇的笔呢?如此完美的诠释着他的灵魂。
多么喜欢他啊!内心的喜,亦或是悲,都源自于外界,而非自身。
《杜甫》读后感6篇
![《杜甫》读后感6篇](https://img.taocdn.com/s3/m/83d265a5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35.png)
《杜甫》读后感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调研报告、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文书、规章制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research report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杜甫》读后感6篇优秀的读后感可以生动地描述书籍的内容和魅力,引发读者的阅读欲望,读后感可以促使我们对所读内容进行思考和反思,从而提高思维能力和批判思维,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杜甫》读后感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杜甫传读后感600字初中生
![杜甫传读后感600字初中生](https://img.taocdn.com/s3/m/7da5f113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e1.png)
杜甫传读后感600字初中生《杜甫传读后感》(一)嘿,朋友们!我最近读了一本超棒的书,叫《杜甫传》。
读完这本书,我心里那叫一个感慨万千呐!杜甫这个人,真的太不容易啦。
他生活在一个乱糟糟的时代,到处都是战乱和贫困。
可就算这样,他还是心怀天下,关心着老百姓的疾苦。
他写的那些诗,哎呀,简直就是把他的心声都给喊出来了。
比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一句就让我看到了那个时候社会的不公。
他没有因为自己的遭遇就只顾着自己抱怨,而是想着怎么能让更多的人过上好日子。
我就在想啊,如果我生活在他那个时代,能不能像他一样坚强,一样有勇气去面对那么多的困难呢?可能我早就被吓哭啦!杜甫的一生虽然充满了苦难,但他的精神真的太值得我们学习啦!不管遇到啥,都要坚持自己的信念,都要心里有爱。
好啦,这就是我读《杜甫传》的一些感想,你们要是读了,肯定也会有不一样的收获哟!《杜甫传读后感》(二)亲爱的小伙伴们,今天我要跟你们唠唠我读《杜甫传》的感受。
你们知道吗?杜甫的人生简直就是一部充满波折的大剧。
他一路经历了那么多风风雨雨,可还是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和追求。
我觉得他特别勇敢,明明生活给他那么多的打击,他还能不停地写诗,用文字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和想法。
他的诗里有对国家命运的担忧,有对百姓生活的同情,每一句都能打动我的心。
就像“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得有多大的胸怀才能写出这样的句子呀!他自己都过得那么苦了,还想着让天下人都能有个遮风挡雨的地方。
还有啊,杜甫的坚持也让我佩服得不行。
不管是在官场的失意,还是生活的困顿中,他都没有放弃自己对诗歌的热爱,一直坚持写下去。
读完这本书,我好像跟着杜甫一起走过了他的一生,感受到了他的喜怒哀乐。
这让我明白了,不管生活有多难,我们都要有梦想,都要勇敢地向前走。
小伙伴们,你们要是读了《杜甫传》,说不定也会跟我一样被杜甫深深感动呢!。
杜甫读后感8篇
![杜甫读后感8篇](https://img.taocdn.com/s3/m/73d84b20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46.png)
杜甫读后感8篇《杜甫读后感8篇》这是优秀的读后感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第1篇杜甫读后感“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江汉》中这两句诗是对于杜甫一生最好的写照:独立于茫茫宇宙之间,诗人深深地悲哀自己的孤独和无力,但我们却能从中看出诗圣杜甫博大的胸怀以及对世事不能如愿的惋惜。
杜甫,这样一个现实主义诗人,让我们铭记于心的缘由何在?以前读人物传记,总觉得书写得单调,不能引发读者深刻的兴趣。
但我得否认读完《杜甫传》有这样的感受,他是一个诗人,出生于大唐开元盛世,而自中晚唐开始,唐由安史之乱而由盛而衰,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其中的原因即是他真实地记录了安史之乱前后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历史过程。
读杜甫的一生,是读一个伟人的传记,是读一段令人心痛的历史,亦是一场文化之旅。
杜甫一生漂泊不定,开元时,他几乎游遍祖国大好山河,在泰山之巅发出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雄心壮志,年壮时也同盛唐文人一般应试求取功名。
后来,他困守长安达十年之久,这是他一生中最难堪回首的岁月。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开始,长安沦陷。
不幸的是,忧国忧民的杜甫被叛军所俘,因他不肯为叛军卖命,受尽了非人的折磨。
一个大雨滂沱的深夜,杜甫在朋友的帮助下从牢中逃了出来,他几乎是历尽艰辛,才逃到凤翔。
然而“福不双至,祸不单行”,五月拜左拾遗,因上书营救好朋友房琯,而触怒了肃宗,被贬于四川。
公元789年,他前往四川依附节度使严武,寄居在成都西郊的一个破旧的草堂里,曾经一度在严武的幕下任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等职,所以后来人们称他为杜工部。
他长期沉沦于下层,有普通人的忠厚善良,也有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抱负。
他亲身体验了安史之乱之时百姓的民不聊生,官吏的凶残,以及亲人的悲欢离合,他把这些都融入到自己的诗中,杜甫最为著名描写民间疾苦的作品,人们耳熟能详的是“三吏”、“三别”,他对自己贫困潦倒的哀叹和对国家的深刻思考结合在一起。
暂且不说杜诗之精粹,我认为杜甫能够深深打动我的就是他具有一颗悲天悯人的善心。
百家讲坛讲稿][康震][唐诗的故事之杜甫]第1讲 杜甫求官之谜
![百家讲坛讲稿][康震][唐诗的故事之杜甫]第1讲 杜甫求官之谜](https://img.taocdn.com/s3/m/f8c483eb172ded630b1cb606.png)
唐玄宗一看非常高兴呀,这文章来的太及时了,整个就是给他粉饰这次活动的,史书上记载说“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我看完这个文章以后,马上就说让这个人在集贤殿书院里边等待我的诏书,让宰相给他出题目,测试他的文章,这个意思在哪儿呢?要准备选拔他,任命他了,这是个很重大的事件,关于这个事,杜甫在两首诗里面都有过记载,有一首诗叫《莫相疑行》,怎么说的呢?说:“忆献三赋蓬莱宫,自怪一日声辉赫,集贤学士如堵墙,观我落笔中书堂。”想我当初的时候,这是回忆的,想我当初献上这三大礼赋之后,一日之内声名显赫,我写文章的时候,集贤殿书院的学士们,是不是就相当于咱们现在这些院士们,就围的像一堵墙一样看他写文章,很骄傲呀,不管人家是不是围成一堵墙,他反正自己认为人家是围,说什么呢?说:“气冲星像表,词感帝王尊,天老书题目,春官验讨沦”又说:“竟与蛟螭杂,空闻燕雀喧,青冥犹契阔,陵厉不飞翻。”实验了半天,大家也都觉得我这文章写得也不错,皇上也觉得我这人还行,可是总有一些乱七八糟的麻雀呀,小鸟呀唧唧喳喳的,最后我这个事就没成,通俗一点就这么简单。
正因为杜甫生活在一个具有诗书传统的仕宦家庭,文学天分又高,因而,杜甫在身体、心智,特别是在文学素质方面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同时,也逐步树立了“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远大理想,而家乡巩县对于杜甫来说,显然是太小了,外面更广阔的世界吸引着他去认识,去闯荡。在杜甫生活的那个时代,漫游是大多数文人都要有的经历,一方面漫游是年轻的诗人们,扩充知识丰富生活的绝好机会,另一方面漫游也是青年文人结交权贵,进而达到政治目的的一种重要手段,因此,从十九岁开始,杜甫走出家乡,开始了他边漫游,边寻找政治机会的新生活。
观《百家讲坛杜甫》有感500字作文
![观《百家讲坛杜甫》有感500字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3c0a9d7f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ac.png)
观《百家讲坛杜甫》有感500字作文观《百家讲坛杜甫》有感500字作文观杜甫。
闲坐岩石,穿倚翠竹,仰望晴空,身绕清风,一个逍遥诗人。
叹抉择。
杜甫一生都在矛盾,一方面羡慕自在的“江海人士”,另一方面又想在长安某个官职,报效国家。
人的一生最难得是战胜自己,一颗心,两个方向,双方的拉扯都让杜甫痛苦、无奈。
转看自身,心中那份藏匿许久的童稚的想要一份自由的心,然而“前程”二字却牵着握笔的双手遨游在书海,终在桌角深刻“自在不成人,成人不自在”。
叹仕途。
上帝以胃口为诱饵将一颗颗飘荡的心领进曲折坎坷的生活路。
在矛盾中的杜甫踏上仕途,跌跌荡荡,起起伏伏。
忠的呈现似乎注定要以奸来陪衬,阴谋笼罩的朝廷怎能容下杜甫这种儒生,一次次的希望,一次次的打击,杜甫的一生仕途坎坷。
愤!愤奸臣,这不是一个人的悲哀,而是当时社会的悲哀,甚至是一个时代的悲哀。
叹诗才。
高山的巍峨,赋予了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大川的壮阔,赋予了杜甫“白鸥没浩荡,千里谁能训”的气魄;人民的疾苦,赋予了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悲愤!于是,杜甫成了那一片漂泊不定的云,一片写满诗的`云。
叹人格。
一首首坚硬的诗源于一个伟大的人格,正因为杜甫有这样的心态和面对人生的精神,才铸就了杜甫的人格,他将它扬于诗中,动摇了封建这座堡垒,将民愤、民怨诉说。
而当今由于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在一些青少年中滋生了不同程度的好逸恶劳的思想,心理脆弱,承受不了挫折。
一些家长更是处处包办,把风雨留给自己,彩虹留给孩子,但他们一旦遇到困难,优惠变得怎样呢?所以,我们应像杜甫一样有坚强不屈的人格,用于面对挫折,成就人生事业。
读杜甫。
独坐孤石,心立坚竹,俯览尘世,写尽悲苦,满心愁绪的诗人。
百家讲坛杜甫观后感(范文五篇)
![百家讲坛杜甫观后感(范文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d4dc22d4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26.png)
百家讲坛杜甫观后感(范文五篇)本站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百家讲坛杜甫观后感(范文五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本站还可以找到更多《百家讲坛杜甫观后感(范文五篇)》。
第一篇:百家讲坛观后感今天的这期《百家讲坛》主要讲了一些关于着衣方面的礼节,而这些礼节是我都不曾注意的。
为了追求时尚,我们的衣服各式各样,帽子也有各种各样的戴法。
而在挑选衣服时,也没有按照《弟子规》中所说的“衣贵洁,不贵华”去做,都是挑选十分华丽的衣服。
平常衣服也会很快就弄脏,可是经常忘记去清洗。
这种现象在我们的身上经常出现的,我们经常忘记这个规则。
在钱文忠教授讲的几则小故事中,最令我感动的是子路和晋文公的故事。
他们都是在最危险的情况下发现自己的帽子歪了,鞋子的鞋带松了,都是立即把它弄正,系好。
子路被人杀了,在临死的时候也没有忘记端正自己的衣冠。
在这样危急的情况下,还注意自己的着装,这多么让人敬佩啊!我们平时都这么不注意着装,在危险的情况下,就更没有心思去管着装了。
我们应该遵守《弟子规》上的规则,学习一下古人的着装意识,这样才能给别人一个好印象。
第二篇:观看百家讲坛苏轼的观后感近日,看了《百家讲坛之苏轼系列》,听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康震副教授精彩品读苏轼跌宕传奇的别样人生,走近苏轼这位与众不同的文化巨人。
对于苏东坡我们非常熟悉,他留给我们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他从小接受严格而良好的家庭教育。
父亲苏询是大散文家,对儿子的教育是非常严格的。
在苏轼六十多岁时,被贬到了遥远的海南岛,在艰苦的条件下,有一天晚上他做了个梦,梦见自己回到了小时候,父亲监督自己读书的情景,醒来后,他写了一首诗记录这个梦,诗中写道:“夜梦嬉戏童子如,父师检责惊走书。
计功当毕春秋余,今乃粗及桓桩初。
怛然悸悟心不舒,起坐有如挂钩鱼。
”苏轼在花甲之年,犹梦到小时候被父亲严厉监督读书的情景,可见他的父亲对他的要求是多么严格。
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观后感范文5篇
![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观后感范文5篇](https://img.taocdn.com/s3/m/922222775ef7ba0d4b733b4f.png)
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观后感范文一记得小学时读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老师让我们写了一篇颇有深度的作文——《和杜甫对话》,当时我并不了解杜甫,不知道他仕途的坎坷,更不知道他生活上的潦倒困苦,结果文章写得乱七八糟,不知所云。
初中时,课本里又有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当时的我已经开始喜欢诗歌了。
不过喜欢的大多是诗歌优美的语言和意境,不喜欢深究诗歌的思想内涵。
对于杜甫,我常常拿他和李白比较,觉得他们虽然都是同时代的诗人,但杜甫的诗句太沉重,不像李白的诗,读起来那么豪放有气势,语句那么欢快激昂,像是一幅幅焕发光彩的油画。
大唐,在我看来是那么的富有、繁华和美丽,而这一切都是缘于大多数唐诗中的描写,但杜甫的诗却是个例外,他象是个画艺高超的画家,在明艳的宣纸上铺开大块大块的淡墨,浓重而阴郁。
上了高中,又学了不少杜甫的诗,由于对每首诗写作背景的了解,杜甫的形象在我心中渐渐清晰起来。
如果说李白是满腹才华不得施展,那么杜甫就更是怀才不遇。
因为李白好歹还得过玄宗皇帝的赏识,而杜甫只是作了几天时间极短的小官,一生从没有得到朝廷的重用,使他“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化为泡影。
但他却在自己的穷困潦倒时,还关心国家存亡、百姓疾苦。
那一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让我彻底折服。
他没有李白“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情和“五花马,千金裘”的小资,不仅仅是因为他没有那样的经济能力,更多的是他能勇敢地面对现实,勇敢地生活,不似李白那样买醉解愁。
他是一个活得很清醒的现实主义者。
一次,在一本诗句解析的书中,偶尔读到了关于杜甫的故事,最后写到,杜甫晚年没有了严武的接济,连草堂都住不起了,仅有一条小船漂泊江上。
有个县令知道杜甫的诗名,给杜甫送去白酒牛肉,好多天没吃饭的杜甫吃得太多,结果腹胀而死。
读到此处,我不仅潸然泪下。
李白因醉酒坠河而死,孟浩然因食鲜犯病而死,同样都是唐代的大文学家,杜甫却和他们不同命。
杜甫纪录片观后感600字作文
![杜甫纪录片观后感600字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959bc114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a2.png)
杜甫纪录片观后感600字作文观后感:《杜甫》纪录片杜甫,唐代伟大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他的人生被历史保存下来,成为了后人心中不可磨灭的文化符号。
近日抽出了两个小时观看了纪录片《杜甫》,仿佛又走进了那个风云际会的唐朝,聆听了他的心声和内心的世界。
纪录片以杜甫的人生为主线,结合历史人物、诗文、地理人文来讲述这位诗人的一生。
通过大量文学描写和美妙音乐,将杜甫那伟大的、犹如旷野天空的人生展现在观众面前。
一幅幅诗画一字字道尽了他的内心世界,他从贫困、困惑到疾病、离散、自守而不灭的生命方式,一个个情节在我的眼前形象化地呈现,切实感受到了文学艺术的人性关怀和深刻道理。
在杜甫生动的故事与画面深刻感人的社会背景中,使我对这位伟大的历史人物有了更深的了解。
纪录片中特别一幕吸引了我的目光,是古人们为杜甫祭祀,爱戴不已的情节。
笔者看到这里时忍不住泪流满面,正如纪录片中说的“好男儿顶天立地,为英烈振动人心”。
在我们这个时代,杜甫的诗歌深情而又悲凉的表述方式,使人不由自主地感到莫名悲痛和对人生的思考。
通过这部纪录片,我感受到了史料的真实性、影像的感染力和意境之美。
最后,观看《杜甫》给我带来的思考是:一位伟大历史人物的一生,一个文化符号背后的历史演进和时代背景,诗歌的阅读与理解,这些内容都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和探索,更应该深入研究。
在此我觉得应该多学习我们的民族文化,多了解我们的祖先,了解我们的历史,只要我们有了认识,才能有自信。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应该热爱我们自己的文化,珍惜我们的历史文化遗产,用风格独特的手法弘扬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和创新精神,让我们走向世界的更高处,也让世界更全面地了解我们。
”岁岁年年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元旦幸福,人们可以倾听到新的一年,为了我们的民族文化注入新的力量。
电影、书籍或演出的内容和情节进行简明扼要的概括,例如:《杜甫》纪录片以杜甫的人生为主线,通过大量文学描写和美妙音乐,讲述了杜甫那伟大的、犹如旷野天空的人生,展现了他的内心世界,揭示他那伟大的心灵与人生观。
告诉你一个杜甫的故事读后感
![告诉你一个杜甫的故事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8c8b8520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a4.png)
告诉你一个杜甫的故事读后感告诉你一个杜甫的故事读后感读完一本名著以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
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告诉你一个杜甫的故事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少年时代,虽失母爱,豪情的杜甫:"诗是吾家事,吾祖诗冠古。
"青年时代,历时十年漫游。
他说:为问淮南米贵贱,老夫乘兴欲东流。
杜甫似乎没有得到任何达官贵人的推荐。
他自己则满怀信心,认为凭借自己的实力完全可以轻松取得进士。
中年时代,开元二十九年(74),杜甫结束了0年的漫游,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巩县。
陆浑山庄距离洛阳较近,杜甫经常从这里前往洛阳,去拜访洛阳的名士和诗人等,希望能通过他们的帮助和举荐,在政治上找到出路。
他成熟了。
事实上,在后来人生的道路上,杜甫身上的傲然骨气虽然迫于现实的各种压力不在溢于言表,但却始终未曾磨灭。
开元时代遗留下来的一些比较正直、耿介、有才华的人士,几乎没有一个不遭受李林甫的暗算与陷害的。
杜甫所推崇的张九龄、严挺之等人,都被他排挤,被迫离开京师,不久便先后死去;惊赏李白的天才、相与金龟换酒的贺知章也上疏请度为道士,归还乡里;随后,李邕在北海太守的任上也被李林甫派出的特务杀害……等他与长安的现实渐渐接触后,他的豪放情绪便逐渐有所收敛了。
一个陷阱:全国大规模的招贤考试竟然没有一个人被选上。
原来,这只是一场阴谋而已。
一场考试下来,没有一个中第,这就是"野无遗贤"。
也就是说,有才能的、该选的,早都被选上来了,山野间已经没有贤人可选了。
那充满朝气的浪漫的'壮年时代已经离他远去,凄凉、落魄、感受生活困境的中年时代提前到来了。
考试落榜后,杜甫在长安的生活也日渐穷困落魄。
为维持生活,他不得不低声下气地充作几个贵族府邸中的"宾客"——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
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一点星光:这是杜甫在长安0年中最为炫耀的一个时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百家讲坛杜甫》有感-650字
观杜甫。
闲坐岩石,穿倚翠竹,仰望晴空,身绕清风,一个逍遥诗人。
叹抉择。
杜甫一生都在矛盾,一方面羡慕自在的“江海人士”,另一方面又想在长安某个官职,报效国家。
人的一生最难得是战胜自己,一颗心,两个方向,双方的拉扯都让杜甫痛苦、无奈。
转看自身,心中那份藏匿许久的童稚的想要一份自由的心,然而“前程”二字却牵着握笔的双手遨游在书海,终在桌角深刻“自在不成人,成人不自在”。
叹仕途。
上帝以胃口为诱饵将一颗颗飘荡的心领进曲折坎坷的生活路。
在矛盾中的杜甫踏上仕途,跌跌荡荡,起起伏伏。
忠的呈现似乎注定要以奸来陪衬,阴谋笼罩的朝廷怎能容下杜甫这种儒生,一次次的希望,一次次的打击,杜甫的一生仕途坎坷。
愤!愤奸臣,这不是一个人的悲哀,而是当时社会的悲哀,甚至是一个时代的悲哀。
叹诗才。
高山的巍峨,赋予了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大川的壮阔,赋予了杜甫“白鸥没浩荡,千里谁能训”的气魄;人民的疾苦,赋予了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悲愤!于是,杜甫成了那一片漂泊不定的云,一片写满诗的云。
叹人格。
一首首坚硬的诗源于一个伟大的人格,正因为杜甫有这样的心态和面对人生的精神,才铸就了杜甫的人格,他将它扬于诗中,动摇了封建这座堡垒,将民愤、民怨诉说。
而当今由于物质生活水平
提高了,在一些青少年中滋生了不同程度的好逸恶劳的思想,心理脆弱,承受不了挫折。
一些家长更是处处包办,把风雨留给自己,彩虹留给孩子,但他们一旦遇到困难,优惠变得怎样呢?所以,我们应像杜甫一样有坚强不屈的人格,用于面对挫折,成就人生事业。
读杜甫。
独坐孤石,心立坚竹,俯览尘世,写尽悲苦,满心愁绪的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