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锁行业标准化体系的建立与执行

企业标准化体系建设

企业标准化体系管理建设浅析标准的工作会议2月23日在京开幕,标准化工作是企业在今后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标准化工作是各项工作的重要基础和根本徽章。提振信心标准大有可为,强化标准,我们应有作为。 也是我企业抓质量要上新水平保安全要加新力度,促发展要有新作为,强质企业要树新形象。这“这四个新”。标准化工作无所不谈,无所不及,充分体现标准的基础保障作用。提振信心标准大有可为。标准是提振信心的可靠的基础。标准能够提振企业信心,企业要健全标准化体系,加大标准化投入等措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才成本,提升产品的质量水平。 企业要从标准化本质属性基本内涵和特征出发,把握好标准化工作的科学性,民主性,系统性,权威性,服务性。一是强化标准的科学性,工作中讲科学,用科学,兼顾标准化的先进性,有效性和适用性,既与国际先进的标准化接轨,又要与我国生产力水平相适应。要运用科学的方法和科学成果,强化对制修订过程的科学管理,加强标准与科技紧密结合。二是强化标准的民主性,搭建民主参与平台,建立沟通协调机制,深化跨区域合作。三是强化标准的系统性,运用系统管理理念和方法,推进标准化的综合化,体系化和配套

化。四是强化标准的权威性,要增强标准化管理的权威性,增强标准执行的权威性,增强标准化顶层设计的权威性。五是强化标准的服务性,要加快完善质量标准体系,发挥好标准化的质量基础作用,要加快完善现代安全战略管理体系。使标准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今后一个时期标准化发展将是持久提升标准化发展整体质量效益为核心目标。坚持“系统管理,重点突破整体提升”的基本要求。 有企业就会有竞争。其方式从装备设备、生产工艺、产能产量,到市场份额。现在企业竞争什么?有人说是人才的竞争,有人说是文化的竞争。更有学者说,企业之间竞争的最高形式是标准的竞争,他的依据是:在此之前的竞争是所有企业共抢一个蛋糕,而标准竞争是掌握者自己做一个蛋糕。 一位盲人向一位高尔夫高手挑战,高手浅浅一笑:时间、地点你挑。答:晚上十二点,就在这片场地,愕然。规则使然。标准化的定义:为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规则的活动。“标准”简单的理解就是“规则”,制定规则者一般都是行业的领头羊。如果你不了解规则,不适应规则,很可能就会退出竞争舞台。推行企业标准化,在企业内部进行协调,确立共同遵循的准则,建立稳定的秩序,为科学管理奠定基础。

企业标准化体系怎样建立

企业标准化体系怎样建立 建立企业标准体系主要目得就是对生产、经营与管理得技术要求、管理要求与岗位操作要求得精细化、定量化、标准化,以敦促便捷掌握、实施与检查企业长远目标得可持续发展性。建立企业标准体系主要有以下步骤: 1、建立企业标准化机构与配备人员; 2、企业标准化培训; 3、建立企业标准化管理标准; 4、企业标准化工作得规划与计划; 5、企业标准得制定; 6、标准得实施; 7、标准实施得监督检查。 一、企业标准化机构与人员 企业标准化工作涉及到企业各部门,贯穿于生产、经营与管理各个环节,就是企业管理得一项综合性管理基础工作。 1。企业标准化机构得形式 第一种形式:企业设专兼职机构,在企业最高管理者领导下,统一管理整个企业得标准化工作。在各职能部门与车间设专兼职标准化人员,负责本部门得标准化工作. 第二种形式:除标准化机构外,设立企业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负责标准化重大问题得讨论、审批与决策。 第三种形式:指定企业得某个职能部门统一负责企业标

准化工作,并设专职或兼职标准化人员负责标准化工作。 2。标准制定与发布得分工 企业管理标准得制定实施与监督,由企业第一管理者所直管得部门牵头,各管理事项得分管部门负责; 企业技术标准得制定实施与监督,由企业技术主管或总工程师所直管得部门牵头,各技术事项得分管部门负责; 企业工作标准得制定实施与监督,由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牵头,其她各处室与各基层单位各对本部门得工作标准负责. 3、企业标准化人员得基本要求 企业标准化管理人员应熟悉本企业得生产、技术、经营与管理现状,具备一定得企业管理、标准化知识; 二、企业标准化培训 企业标准化培训有企业外部组织得培训与企业自己组织培训两种。外部培训企业可派代表参加;企业自己得培训,企业有关人员都应参加。 标准化培训得对象与要求: 1。各级领导干部:要求通过培训使她们熟悉国家有关标准化法律、法规、方针、政策,了解标准化得基本知识,熟练掌握管辖范围内得技术标准、管理标准与工作标准,并能贯彻与运用。 2.专兼职标准化人员:对企业标准化管理人员得培训,

企业管理流程体系怎么建立

企业管理流程体系怎么建立 企业管理流程体系怎么建立?关于体系,往大里说,总宇宙是一个体系,各个星系是一个体系。企业管理体系,是企业组织制度和企业管理制度的总称,主流商业管理课程均对如何建立企业管理体系有详细指导。 企业管理流程体系怎么建立 1.理清业务现状,为标准体系构建奠定基础 流程体系建设是标准体系建设的基础。根据企业战略构建企业完整流程架构,引入流程管理平台,梳理岗位、角色、表单等要素,确保各流程要素既可动态引用又可动态修改。通过统一的、规范的建模方式,规范表述流程环节、工作内容、职责划分、管理要求等内容,实现业务流程可描述、可操作、可分析、可衡量。 通过实施流程要素分析,可辅助企业开展制度优化、岗位优化、流程改进、信息系统功能提升等工作。例如,通过制度与流程关联的方式,可直观体现流程是否有制度支撑以及不同制度对同一流程、不同制度条款对同一业务环节的要求。通过定量、定性分析,可辅助业务人员发现制度冲突、缺失、重复等问题。 2.理清岗位与流程关系,为工作标准自动生成奠定基础 为实现组织、岗位、业务之间协调、动态、便捷调整,形成相对稳定的岗位工作标准,可采用流程角色体系设计方案。通过角色设计实现流程和组织的松耦合管理,确保同一套流程在全公司范围内适用。通过流程角色与岗位职责匹配,建立起岗位、权限、角色、流程之间的连接关系,消除组织、岗位变

动对流程的影响,有效地支持企业组织变革。 当组织结构、岗位发生变动时,仅调整角色与岗位的对应关系,管理要求便可以通过岗位手册落实至新的岗位,为员工提供业务执行依据,有效地解决员工手中“几张纸”问题。 3.实施端到端流程优化,提升企业核心业务竞争力 局部最优未必全局最优。在对流程进行梳理和优化的基础上,需要针对企业核心业务,跨部门梳理端到端流程。将末级流程通过接口衔接,通过分析接口关系、岗位配置、单据流向等,发现和解决流程断点问题。在此基础上,确定业务关键控制点、制定管控措施,优化流程及管理要求,消除专业、层级壁垒,提升企业核心业务竞争力。 4.以流程体系为基础,构建企业标准体系 标准与业务高度融合是标准落地的基础。通过实施管理制度、标准、流程一体化解决方案,可以将非结构化的制度以及标准文件转化为结构化数据,在企业实施标准化的平台中实现对制度、标准内容的管理。将制度、标准与流程进行匹配,可实现“三大”标准基于流程的协同。 流程手册包含了执行标准化流程所需的全部要求,以流程手册为基础编写管理标准,可保证管理标准与业务的融合,实现制度向管理标准的转化和提升。岗位手册包含了岗位工作相关的全部要求,通过流程管理平台可自动将岗位手册转化为工作标准,保证岗位标准是岗位业务执行和考核的依据,并能够随岗位、业务的变化实现工作标准的便捷、动态调整。 5.通过多管理体系融合确保标准落地执行 以流程梳理为基础,可建立风险体系和控制体系。在业务流程体系“理清楚”基础上,对企业风险进行识别,将风险点、控制措施与流程进行匹配,将风险控制意识贯彻到业务执行中,

岗位标准化体系的建立

岗位标准化体系 一、岗位标准体系编制的目的和意义 永泰矿在机电岗位标准化建设工作中,通过对各项标准的提炼、制定和实施,不断强化了全员的岗位标准意识,进一步规范了上岗行为。因此,建立岗位标准化的过程,不仅是一个管理创新的过程,更是一个转变职工上岗观念,不断完善标准的过程;是实现“上标准岗、干标准活、讲标准话”的重要途径。 永泰矿岗位标准体系,就其概念来说是各项标准工作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的科学的有机整体,它包括:上岗标准、操作标准、场所标准、设备标准。凡是在岗位内需要协调统一的职工形象、操作技巧、场所管理、设备维护的要求,都应该制定服务标准,并纳入岗位标准体系中。 完善的岗位标准体系不仅可以促进标准的完整有序、优化组合,为日常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的安全保障,而且可以带动其他岗位人员共同发展,共同努力、共同进步。 二、概况 永泰矿自兼并重组工作以来,通过开展各项活动,从而达到提高职工观念意识,转变思想的效果,以适应新趋势的发展要求。通过加强职工教育培训,完善管理制度,落实考

核管理,提高工作的效率及工作质量。为了创建新的管理方案,保证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结合质量标准化,职工行为规范,构建岗位标准化作业体系。 三、编制原则 在编制过程中,我们以《煤矿安全规程》为依据,以各级公司各项文件为指导,遵循“由简到繁、以点带面、抓典型带中间、全面铺开、重点推广、创新提高”的岗位标准化整体工作原则,以及“先按专业梳理、分工负责,再建立细化、完善整合”的标准体系编写方针和“简化、统一、协调、优化”的标准化工作原则,充分结合各岗位的实际情况进行制订,最大限度地覆盖了岗位标准化体系的相关内容,能够适应并满足各工种的需要。 四、建立过程 (一)、加强学习培训 制定培训计划,对职工进行不间断的培训学习,对全体员工进行岗位标准化工作的宣传教育。增强全员的标准化意识,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深对岗位标准化工作的理解,调动全员参与岗位标准化体系建设工作的积极性。(二)、工作梳理、岗位划分 按照岗位标准化工作的统一要求,结合矿的各岗位的实

企业标准化管理体系

企业标准化管理体系 目录[隐藏] 含义简介 企业标准化体系的建立 企业管理标准的种类 [编辑本段] 含义简介 这个体系涉及到了企业管理制度的方方面面,其中包括职业素质标准、岗位职责标准、岗位考评标准、企业全面形象管理、组织管理、行政后勤保障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生产管理、技术研发管理、设备管理、质量管理、财务管理、物控管理、营销管理、经济合同管理、管理判例等方面,是企业管理运行较为完备的制度体系,为企业步入良性的发展轨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编辑本段] 企业标准化体系的建立 1 企业标准化工作基本任务 企业在实行标准化管理的过程中,要在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标准化工作的法律、法规、政策、方针的基础上,建立健全以技术标准为主体核心,以管理标准为支持,以工作标准为保障的企业标准化体系。设立企业标准化管理部门统一负责管理本企业的标准化工作,编制适应本企业的标准化管理体系,组织标准的实施和对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 2 企业标准化管理体系的构成 2.1 技术标准 技术标准是标准化管理体系的核心,是实现产品质量的重要前提,其它标准都要围绕技术标准进行,并为技术标准服务。具体来说,技术标准是对生产相关的各种技术条件,包括生产对象、生产条件、生产方式等所作的规定。如产品标准、半成品标准、原材料标准、设备标准、工艺标准、计量检验标准、包装标准、安全技术标准、环保卫生标准、设备维修标准、设计标准、能源标准等。 企业技术标准的形式可以是标准、规、规程、守则、操作卡、作业指导书等。 任何企业都应首先以其高质量的产品(包括有形产品和无形产品)标准为中心,以高质量的产品(或工程服务)标准为中心,建立完善的企业技术标准体系 2.2 管理标准

房地产企业标准化战略及标准化体系的建立

房地产企业标准化战略及标准化体系的建立 (2010-12-23 15:10:54) 转载▼ “强化内功”无疑是“后暴利时代”下房地产企业的共识和热点话题。 目前,在“强化内功”的具体举措上,不同梯次企业却表现出不同的发展思想和行动方向:从今年初开始,一线房地产企业都几乎同时启动了标准化战略及标准化体系建立工作,而第二、第三梯队企业依然以传统的四大块为主(战略规划、组织管控描述、项目管理体系、人力资源管理)——这恰恰应和了不同类型企业在管理提升方面的不同诉求。 近一、两年来,随着对发展模式的反思,大多数房地产企业已经开始自觉地寻求企业发展模式的转变,并且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由机会导向转变为基于市场、客户细分和企业自身资源、能力的战略导向; 2.由做项目转变为做企业(以忙碌于工程、营销等项目开发行为转变为资本运营、品牌价值、企业管理等企业发展行为); 3.由关注规模指标(如何做大)转变为重点关注相对指标(如何做强、做优); 4.由提高产品竞争力、营销竞争力转变为重点提高企业的整体盈利能力及规模开发能力和快速开发能力。 表现在具体行动上,鉴于一线企业都基本确定了战略规划、管理模式等,其工作重点主要是以“重点突破”为主,例如构建标准化体系、风险预警与控制、应急预案管理等高端、前沿问题;第二、第三梯队企业还是以“全面提升”为主;而大多数中小企业依然停留在套用标杆企业开发和管理模式的“模仿阶段”,甚至因为得到一套咨询机构以提供的标杆企业的流程体系而沾沾自喜,而没有深入、独立地思考自己到底需要什么。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和前瞻能力始终是一些分中小房地产企业的“短板”,例如在对标准化的认识上。 事实上,标准化并非一个新鲜的概念。早在几年前,万科、阳光100、绿城等企业就已经开发尝试复制、连锁开发的标准化之路了。 但是,包括万科在内的几乎所有一线企业在初尝标准化开发时,大多是基于控制开发成本而以推行产品标准化为主,而没有提升到企业战略高度,更没有基于标准化战略而构建企业全面的标准化体系,包括产品标准化、流程标准化、技术标准化、合约标准化和输入、输出成果的标准化,等等。 一、基于企业差异性的标准化战略 (一)寻找共性战略下的大不同 中国房地产业的不成熟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没有可以保障产业稳定健康发展的产业规划和长效机制。产业发展的长效机制是指基于产业中长期发展战略的、能够保障产业稳定健康发展的长效的法制体系,也就是健全、完善的产业制度环境,或者是长效制度安排。完善的产业政策应包括产业中长期发展战略和相应的制度体系,其中制度体系包括但不限于法律、法规、政策、标准等各层级制度,应涉及一级、二级、三级等各级市场,应兼顾政府、产业法人单位、消费者等各类市场主体

企业标准体系的建立

企业标准体系的建立 ▲企业标准化机构或人员职责是什么? 企业标准化机构或人员的职责为: (1)确定并落实标准化法律、法规、规章以及强制性标准中与本企业相关的要求。 (2)组织制定并落实企业标准化工作任务和指标,编制企业标准化规划、计划。 (3)建立和实施企业标准体系,编制企业标准体系表。 (4)组织制定、修订企业标准。认真做好企业产品标准的备案工作。 (5)组织实施有关国家标准、地方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 (6)对新产品、改进产品、技术改造和技术引进,提出标准化要求,负责标准化审查。 (7)对本企业实施标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组织企业标准复审。 (8)组织制定企业标准化管理标准或管理制度。 (9)组织标准化培训。 (1 0)统一归口管理各类标准,建立标准档案,搜集国内外标准化信息,并及时提供给使用部门。 (1 1)承担或参加国家、行业和地方委托的有关标准的制定和审定工作,参加国内、国际各类标准化活动。 ▲企业最高管理者的标准化职责 企业最高管理者是指企业中最高层指挥和控制组织的一个人或一组人。这就是说是企业的领导班子或是其总裁/总经理/首席执行官(CEO)。在标准化方面,企业最高管理者的标准化职责主要有: (1)贯彻国家标准化工作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有关强制性标准。 (2)确定与本企业方针、目标相适应的标准化工作任务和目标。 (3)确定企业标准化机构、人员及其职责。 (4)审批标准化工作规划、计划提供标准化活动经费。 (5)组织建立企业标准体系,审批企业标准和企业标准体系。 (6)鼓励、表彰为企业标准化工作做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对不认真贯彻执行标准造成损失责任者,进行追究和惩处。 ▲企业各职能部门和生产经营单位的标准化职责是什么? (1)企业各职能部门在标准化工作方面的职责主要是: a)负责起草本部门归口管理的企业管理标准、技术标准和工作标准; b)组织本部门相关的各类标准实施,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c)依据相关标准;对标准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与考核。

企业标准化体系建设

企业标准化管理体系 简介 这个体系涉及到了企业管理制度的方方面面,其中包括职业素质标准、岗位职责标准、岗位考评标准、企业全面形象管理、组织管理、行政后勤______________ 保障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生产管理、技术研发管理、设备管理、质量管________ 理、财务管理、物控管理、营销管理、经济合同管理、管理判例等方面,是企业管理运行较为完备的制度体系,为企业步入良性的发展轨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企业标准化体系的建立 1企业标准化工作基本任务 企业在实行标准化管理的过程中,要在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标准化工作的法律、法规、政策、方针的基础上,建立健全以技术标准为主体核心,以管理标准为支持,以工作标准为保障的企业标准化体系。设立企业标准化管理部门统一负责管理本企业的标准化工作,编制适应本企业的标准化管理体系,组织标准的实施和对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 2企业标准化管理体系的构成 2.1技术标准 技术标准是标准化管理体系的核心,是实现产品质量的重要前提,其它标准都要围绕技术标准进行,并为技术标准服务。具体来说,技术标准是对生产相关的各种技术条件,包括生产对象、生产条件、生产方式等所作的规定。如产品标准、半成品标准、原材料标准、设备标准、工艺标准、计量检验标准、包装标准、安全技术标准、环保卫生标准、设备维修标准、设计标准、能源标准等。 企业技术标准的形式可以是标准、规范、规程、守则、操作卡、作业指导书等。 任何企业都应首先以其高质量的产品(包括有形产品和无形产品)标准为中心,以高质量的产品(或工程服务)标准为中心,建立完善的企业技术标准体系 2.2管理标准 管理标准是生产经营活动和实现技术标准的重要措施,它把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以及各个单位、部门岗位有机地结合起来,统一到产品质量的管理上,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管理标准是对有关生产、技术、经营管理各个环节运用标准化原理所作的规定,它涉及各个管理方面,包括________ 术管理、质量管理、计划管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设备管理、物资供运销管理、经济实体管理、以及标准化管理等。

(完整版)以流程梳理为基础,构建企业标准化管理体系

以流程梳理为基础,构建企业标准化管理体系 从近年企业标准化建设与创新实践来看,企业标准体系在建设、运转、提升过程中存在若干难题:工具方法不完善制约了标准立、改、废管理;员工需要的仅是部分标准或标准的部分条款,标准繁多难以落实;工作标准很难随岗位实施动态调整;难以实现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这“三大”标准的有效协同和持续改进;标准执行“两张皮”问题很难避免。 实施博阳咨询eBPM(卓越流程管理)解决方案,可以解决传统标准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基于博阳咨询“理清楚、管起来、持续优化”理念,对企业流程进行全面梳理,整合优化制度、组织岗位、业务表单等要素,构建企业标准体系,实现“三大”标准协同。主要方法概述如下: 1、理清业务现状,为标准体系构建奠定基础 流程体系建设是标准体系建设的基础。根据企业战略构建企业完整流程架构,引入ARIS流程管理平台梳理岗位、角色、表单等要素,确保各流程要素既可动态引用又可动态修改。通过统一的、规范的建模方式,规范表述流程环节、工作内容、职责划分、管理要求等内容,实现业务流程可描述、可操作、可分析、可衡量。 通过实施流程要素分析,可辅助企业开展制度优化、岗位优化、流程改进、信息系统功能提升等工作。例如,通过制度与流程关联的方式,可直观体现流程是否有制度支撑以及不同制度对同一流程、不同制度条款对同一业务环节的要求。通过定量、定性分析,可辅助业务人员发现制度冲突、缺失、重复等问题。 2、理清岗位与流程关系,为工作标准自动生成奠定基础

为实现组织、岗位、业务之间协调、动态、便捷调整,形成相对稳定的岗位工作标准,可采用eBPM流程角色体系设计方案。通过角色设计实现流程和组织的松耦合管理,确保同一套流程在全公司范围内适用。通过流程角色与岗位职责匹配,建立起岗位、权限、角色、流程之间的连接关系,消除组织、岗位变动对流程的影响,有效支持企业组织变革。 当组织结构、岗位发生变动时,仅调整角色与岗位的对应关系,管理要求便可以通过岗位手册落实至新的岗位,为员工提供业务执行依据,有效解决员工手中“几张纸”问题。 3、实施端到端流程优化,提升企业核心业务竞争力 局部最优未必全局最优。在对流程进行梳理和优化的基础上,需要针对企业核心业务,跨部门梳理端到端流程。将末级流程通过接口衔接,通过分析接口关系、岗位配置、单据流向等,发现和解决流程断点问题。在此基础上,确定业务关键控制点、制定管控措施,优化流程及管理要求,消除专业、层级壁垒,提升企业核心业务竞争力。 4、以流程体系为基础,构建企业标准体系 标准与业务高度融合是标准落地的基础。通过实施eBPM制度、标准、流程一体化解决方案,可以将非结构化的制度以及标准文件转化为结构化数据,在ARIS平台中实现对制度、标准内容的管理。将制度、标准与流程进行匹配,可实现“三大”标准基于流程的协同。 流程手册包含了执行流程所需的全部要求,以流程手册为基础编写管理标准,可保证管理标准与业务的融合,实现制度向管理标准的转化和提升。岗位手册包含了岗位工作相关的全部要求,通过流程管理平台可自动将岗位手册转化为

标准体系自我评价报告

企业标准体系自我评价报告 企业名称(公章) 评价组长 联系电话 评价日期年月日

企业自我评价报告 编号:QR076 日期:2010年 11 月 18 日

企业自我评价评分表

标准化体系建设自我评价报告 ——用标准规范生产,提高企业竞争力****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生产和研发炼奶、婴幼儿配方食品的企业,始建于一九九五年,注册资本达到人民币5000万元。公司一贯以质量取胜,强化规范化管理,注重品牌的提升和塑造,科学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致力于对炼奶和婴幼儿配方食品进行功能化的新产品的研发,使传统的炼奶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等保健功效,为消费者提供全新的保健食品,为行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经过十五年的发展,公司已发展成为全国乳制品行业中的龙头企业,年产销量居全国同行业同类产品前二名。得到省政府和行业协会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被广东省科学技术厅等部门认定为民营科技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诚信单位、消费者信得过产品、广东省著名商标、质量管理先进企业、改革开放三十年广东省乳制品产业最具影响力品牌、广东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产品。 ****有限公司公司自开业以来就以‘质量第一、诚信为先’为企业的经营宗旨,实施‘名牌’发展战略,重合同守信用;致力打造国内乳制品行业中炼奶产品的龙头企业,与国际一流水平接轨,投巨资从瑞士引进三套完善的自动灌装生产设备和日本岛津高效液相色谱仪等检验设备,拥有世界一流的高端生产和检验设备,保证了企业产品质量在国内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公司进行全面质量规范化管理,严格按照ISO9001和HACCP国际质量安全控制体系组织生产,强调规范化管理,所有生产车间均采用30万级空气净化系统。同时引进广东欧博企业管理研究所战略合作伙伴,推行曾伟教授“中国式精益管理”,以“三九控制法”为实操指导,致力于企业竞争力的提升,降低成本,保证质量、提高效率。 ****有限公司一贯致力于新产品的开发和研究,公司研发中心现有博士1人,高级职称8人,中级职称14人,初级职称20人;科研人员占职工总数的31%,质量管理人员占职工人数的11%。所有关键岗位均按照有关规定持证上岗。研发团队运用生物技术对传统的产品进行功能化方面的新产品开发,新产品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先后开发出人参炼奶、金银花营养米粉等多种系列产品,

企业标准体系建立

企业标准化建设 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企业创新层出不穷,标准化已经成为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日益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做好标准化工作不仅是企业实现现代管理和科学管理的需要,也是企业创造经济效益必不可少的基本手段和基础工作。面对国际国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严峻形势,企业必须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企业标准体系,用标准化促进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提高人员素质,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一、标准化概述 1.1标准化事业在我国的发展 1.2标准与标准化的定义 标准(Standard) 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作的统一规定。它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经有关方面协商一致,由主管机构批准,以特定形式发布,作为共同

遵守的准则和依据。 标准化(Standardization) 在经济、技术、科学及管理等社会实践中,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订、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的过程。 企业标准(Enterprise standards) 是对企业范围内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要求、管理要求和工作要求所制订的标准。企业标准是企业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依据。 企业标准化(Enterprise standard system) 为在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订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 标准分级 标准分类 按法律的约束力分类 强制性标准 推荐性标准 标准化指导性文件

按标准化的对象特征和分类 1.3标准化的实质内容和主要目的 《通过制订、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是标准化的实质内容 《获得最佳秩序、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则是标准化的主要目的

企业标准化的作用与关系

企业标准化的作用与关系 摘要:从标准形成体系才能发挥作用、企业标准化管理与企业各项专业管理的关系以标准化在现代市场中的主要职能和作用三方面,论述了企业标准化的作用与关系。 企业标准化是企业组织生产的重要依据,也是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之一,它围绕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有组织地贯彻实施上级标准,制定企业内部标准,通过标准的实施,使企业的生产管理和经营管理活动制度化、程序化和科学化,实现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各个环节密切配合,互相衔接、协调动作。企业标准化工作如何结合企业生产实践,为企业发展生产、提高效益服务?如何紧密围绕企业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工作重点、主攻方向和任务来开展工作?如何密切同技术进步、企业管理及质量保证相配合,为提高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经营管理水平、产品质量水平服务?另外,企业的标准化工作能否在市场竞争当中发挥作用,这决定标准化在企业中的地位和存在价值,这些都是企业标准化工作研究的主要课题。 1 标准形成体系才能发挥作用 所谓体系,是若干相关事物一经互相联系、互相制约而形成的一个整体。企业标准化体系是企业内相关标准按其内在的联系形成的科学有机整体,企业标准化体系是以技术标准为主体,包括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在内的企业标准化体系。同时,体系内的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是互相联系与互相制约。 企业标准化系统包含三方面内容:标准体系、贯彻实施标准的能力以及企业标准化管理。完善各类标准是建立企业标准化系统的核心,企业要建立以产品标准为主体的技术标准体系,建立以质量管理为主体的管理标准体系,建立以操作标准为主体的工作标准体系。该标准体系对内是企业产品技术开发、组织生产的依据和准则,也是对外参与市场竞争、构筑必要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主要手段,将成为市场经济规则重要组成部分,并以此把企业的生产活动和管理业务活动联系起来,把人的工作质量和产品质量联系起来,保证整个企业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协调一致,使管理科学化、生产高效率。 企业标准化体系的建立和有效实施,可以使组织内部的各种管理事项达到规范,不断改进和提高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并使组织内部管理体系和外部法规要求相协调、统一,增强组织竞争力。当市场需要时,组织实施以标准体系相关子体系为基础体系,按照

如何建立企业的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1.doc

如何建立企业的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1 企业安全标准化体系 1 准备阶段 1.1 领导决策,统一思想 企业最高管理者(或任命副职、总工程师为安全标准化管理者代表,以下简称管代),按AQ3013-2008《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开展安全标准化(见《规范》4.2原则)。 [4.2 原则 4.2.1 企业应结合自身特点,依据本规范的要求,开展安全标准化。 4.2.2 安全标准化的建设,应当以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价为基础,树立任何事故都是可以预防的理念,与企业其他方面的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注重科学性、规范性和系统性。 4.2.3 安全标准化的实施,应体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安全监督管理原则,通过有效方式实现信息的交流和沟通,不断提高安全意识和安全管理水平。 4.2.4 安全标准化采取企业自主管理,安全标准化考核机构考评、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监督的管理模式,持续改进企业的安全绩效,实现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1.2 成立安全标准化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

(1)领导小组 安全标准化领导小组是企业安全标准化最高领导组织,组长由企业最高管理者担任,副组长由管代担任,成员应覆盖企业各行政、职能、生产单位(以下简称各部门)负责人,小组成员中至少有1人接受过安全标准化培训(推荐参加国家化学品登记中心/江苏省化学品登记中心组织的安全标准化培训,以下同),负责确定建立安全标准化方案,包括资源配臵、进度、分工,确定企业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 (2)工作小组 安全标准化工作小组是企业安全标准化推进组织,组长由管代担任,成员应覆盖各部门,成员中至少有1~3人接受过安全标准化培训,应具有体系管理能力,具有风险评估能力,会使用计算机办公软件,具有一定的文档管理经验。主要负责安全标准化实施(见《规范》4.3实施)。 [4.3 实施 4.3.1 安全标准化的建立过程,包括初始评审、策划、培训、实施、自评、改进与提高等6个阶段。 4.3.2 初始评审阶段:依据法律法规及本规范要求,对企业安全管理现状进行初始评估,了解企业安全管理现状、业务流程、组织机构等基本管理信息,发现差距。 4.3.3 策划阶段: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本规范的要求,针对初始评审的结果,确定建立安全标准化方案,包括资源配置、进度、分工等;进行风险分析;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

建立企业标准体系指导手册

建立企业标准体系指导手册 一、适用范围 本企业标准体系指导手册规定了简易模式企业标准体系、企业标准体系表。 本企业标准体系指导手册适用于中、小型企业,为建立企业标准体系提供技术帮助和借鉴。 二、规范性引用文件 GB/T 13017-2008 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指南 GB/T 15496-2003 企业标准体系要求 GB/T 15497-2003 企业标准体系技术标准体系 GB/T 15498-2003 企业标准体系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体系 GB/T 19273-2003 企业标准体系评价与改进 三、企业标准体系结构图(简化版) GB/T13017-2008《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指南》规定,企业标准体系可根据企业需求,采用不同的企业标准体系结构,给出了三种标准体系结构图。其中,简易模式企业标准体系结构图为其一。针对中小企业标准化基础薄弱、标准化知识相对匮乏等情况,本指导手册在GB/T13017-2008《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指南》规定的简易模式企业标准体系结构图的基础上,提出了企业标准体系结构图(简化版),供中小企业参考。 (一)创新理念 — 1 —

企业标准体系结构图(简化版)遵循标准化的简化、统一、协调、优化原理,旨在提倡以标准化理念解决问题,实现1:1000的目标,力争对全市企业标准体系建立具有普遍指导意义。 (二)设置原则 企业标准体系结构图简化版设置的主要依据: 1.标准化法律、法规、《企业标准化管理办法》、企业战略方针和战略目标; 2.GB/T13017-2008《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指南》图9; 3.因企制宜、简便易行、有用管用、循序渐进。 (三)结构关系 1.企业标准体系结构图(简化版),见图1: 图1 企业标准体系结构图(简化版) 2.技术标准体系结构图,见图2: — 2 —

浅析企业标准化管理体系的意义

浅析企业标准化管理体系的意义

浅析企业标准化管理体系对我市中小企业发展的意义 一、企业标准化管理体系的含义 企业标准化管理系统是以企业的目标、方针为中心,以国家的法律、法规及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为依托,以技术标准为主体,以管理标准为支持,以工作标准为保障的系统组成,其中技术标准是核心,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是实现技术标准的保证,必须围绕技术标准进行并按照标准化的要求,运用标准化的原理,使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建立的标准化管理体系。 二、实施企业标准化管理体系的意义 实施企业标准体系,对于促进企业技术全面进步,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和产品市场占有率等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推行企业标准化管理体系有利于规范企业内部的管理行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提升生产效益。产品质量是企业基础工作的综合反映,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很多,企业经过一系列的标准来规范操作行为和作业流程,从而控制各种影响质量的因素,以减少或消除质量缺陷的产生;一旦发现质量缺陷,也能及时发现并采取纠正措施。只要真正实施企业标准化管理体系,就能更好地为顾客提供质量可靠、满意的产品,进而提升品牌的美誉度和知名度,无形中为企业创造出巨大的财富。 三、我市中小企业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技术水平不高。主要是企业产品总体水平不高、产品结构不合理、装备水平低、超前意识差、科技开发投入少、技术管理落后,企业发展无后劲。归根到底是未建立详细完善的技术标准和产品标准,再加上未严格按照标准化操作,致使产品的质量存在缺陷,质量水平难以上去。 二是管理水平低下。 首先管理方式粗放。管理粗放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管理成本居高不下。(2)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过高。特别是一些企业,在销售收入下降的情况下,管理费用及利息支出都呈现出成倍增长的趋势;(3)生产能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生产的部分产品,技术含量低,质量差,无市场竞争力;(4)质量损失惊人。(5)管理上“散”、“乱”。不少企业办事、请客、出差、开会等项开支无标准,财务管理混乱。另外,许多企业的内部考核虽然制订得很细,也很严格,但考核走过场。 其次管理组织落后。管理组织落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管理组织模式单一化。采用改革开放前“直线职能制”的组织形式,中层管理作为管理核心不明显;(2)企业领导的管理普遍幅度过宽。主企业负责人应酬太多,学习时间太少,管理素质不高,但管理幅度大,真正给予具备管理素质高中层管理者权限小;(3)企业中系统互相交叉,发生矛盾,信息不畅,使企业领导决策依据不准确、不及时,工作责权不清。 再次管理基础工作松懈。缺少严格质量管理体系,未真正做

生产车间岗位工作标准化体系构建与实施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5a5181179.html, 生产车间岗位工作标准化体系构建与实施 作者:侯进生李峰吕丽丽 来源:《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年第12期 [摘要]制丝车间以当前生产岗位需求为基础,针对车间管理制度体系远离基层岗位员工,设备操作标准化不足,设备清洁保养不规范等问题,构建了车间岗位工作标准化体系,体系以《岗位作业指导书》、《制丝车间XX岗岗位标准操作流程(sop)》和《设备清洁保养规程》为具体内容,以TnPM信息化平台为信息传播终端,将其推送至岗位操作员工,实现了车间管理设备操作精益化。 [关键词]岗位工作标准化体系;sop;TnPM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从经验管理到科学管理转变”是烟草行业设备管理精益化的“三个转变”战略之一,也是企业管理精益化的基本特征。作为生产企业,岗位工作标准化体系建设是实现企业精益化管理的必然途径。X卷烟厂至今已有87年的历史,是全国烟草行业年产量超过100万箱的骨干生产厂之一,制丝车间作为其主要生产车间,拥有各型生产线7条,设备先进,大专以上209人(其中研究生学历48人)占总人数的70.6%,员工综合素质较高,在行业内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1 生产车间岗位生产现状分析 1.1 车间管理制度体系远离基层岗位员工 制丝车间长期致力于管理工作正规化,目前建立了厂级、车间级两级管理体系,涵盖设备、安全、工艺和生产等四个方面,出台《设备完好性要求》、《设备操作指导书》等各类文件12份,基本满足车间管理工作需求。 管理制度体系建立后,存在“不出文件柜”的现象,车间基础岗位员工对管理制度体系存在学习机会不多、功能性管理文件岗位针对性不足、指导工作性不强的问题,时有违反管理制度而不知的现象,使得车间管理制度体系远离基层岗位员工。 1.2 设备操作标准化不足 制丝车间对员工上岗前的设备操作培训采用“师傅带徒弟”的模式,通过该岗位现有操作员工的设备知识和操作经验培训新员工,这种方式可以让新员工较快的进入角色,学会操作设备,也存在着“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缺陷,面对突发故障和认知缺陷时,导致操作失误,影响生产连续性和产品质量。

浅析企业标准体系的建立

浅谈企业标准体系的建立

浅谈企业标准体系的建立 国家标准委主任李忠海在今年的全国标准化工作会议上提出:2004年的标准化工作,要以建设、完善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标准体系为主线。企业标准体系是指企业内的标准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的有机整体。它的建设和实施,不仅为规范企业管理,建立高效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提供了便利,而且将为企业加强标准化、计量和质量工作,构筑社会诚信机制,培育良好市场行为奠定坚实的基础。 为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满足企业标准化工作发展的需要,国家标准委结合当前企业技术质量工作面临的实际问题,经过深入调查研究,组织制(修)订了GB/T15496—2003《企业标准体系要求》、GB/T15497—2003《企业标准体系技术标准体系》、GB/T15498—2003《企业标准体系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体系》和GB/T19273—2003《企业标准体系评价与改进》四项国家标准,并于2003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 1 建立企业标准体系的目的 企业标准体系是促进企业内的标准组成达到科学合理、完整有序的基础。有了企业标准体系,就有了一个眉目清晰的整体性标准化工作蓝图,它使我们对本企业的标准构成以及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一目了然,这不仅为编制制修订标准计划提供依据,而且也为企业提供了一套必须遵循的层次清楚的企业标准目录,使企业标准化系统发挥更大的功能,更有效地满足生产、经营和管理对标准化的需要,从而提高企业运行的整体效益。 我所在产品研制过程中,贯彻了大量的国家标准、国军标、行业标准,同时通过多年科研生产的实践积累,制定了相当数量的、适合我所特点的企业标准,包括设计、工艺、检验、试验等,指导产品研制,但这些标准尚未形成一个科学、完整的系统,缺乏标准发展的规划和目标。因此应针对我所发展方向和产品特点,对有关标准内涵作系统地研究和分析,找出最科学合理的安排,形成一个实用的企业标准体系,为科研生产人员提供能反映全局而又一目了然的标准体系表,以便于标准的贯彻执行,提出标准发展的总体设计方案。 2 企业标准体系的组成 企业标准体系应以技术标准体系为主,包括为实现技术标准的要求而建立的管理标准体系、工作标准体系,以及为有效进行研制生产而规定的各项标准化管理要素。 企业标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必须紧密围绕实现企业的总方针总目标的要求,特别是国家有关标准化的法律法规和国家、行业、地方的有关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的强制性标准的规定。因此,企业标准体系内的所有标准都要在本企业方针、目标和有关标准化法律法规的指导下形成,包括企业贯彻、采用的上级标准和本企业制定的标准。企业标准体系的组成形式见图1。

企业标准体系-要求

前言 GB/T 15496-2003《企业标准体系要求》是企业标准体系系列标准之一,本系列标准结构如下:——GB/T 15496-2003《企业标准体系要求》; ——GB/T 15497-2003《企业标准体系技术标准体系》; ——GB/T 15498-2003《企业标准体系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体系》; ——GB/T 19273-2003《企业标准体系评价与改进》。 本标准代替GB/T 15496-1995《企业标准化工作指南》。 本标准在修订过程中考虑了与GB/T 1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 24001-1996《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和GB/T 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等标准的有关要求,以便企业在建立和实施企业标准体系时能够更好地与这些管理体系相结合。 本标准包括了企业建立和实施企业标准体系和开展标准化工作的有关要求,与GB/T 15496-1995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a) 标准名称的变化 将原标准名称《企业标准化工作指南》更改为《企业标准体系要求》。 b) 结构和内容的变化 ——第4章将原标准“企业标准化工作的基本任务”改为“企业标准化工作的基本要求”,并增加了“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建立并实施企业标准体系”和“参加国内、国际有关标准化活动”三条要求: ——第5章“企业标准体系”是原标准的第7章,增加了“图1 企业标准体系组成形式”;在5.2中增加了标准体系与其他管理体系相协调的要求;

——增加了第6章“机构、人员及培训”,将原标准第12章中的培训内容移到第6章中。删去了“企业标准化专兼职机构设置形式内容; ——增加了第8章“企业标准化管理标准和规划、计划”,这是将原标准第12章中的相关内容调整而来; ——增加了第9章“企业标准化信息”一章,并增加了“标准的网络服务系统”等内容; ——删去原标准的附录A,并将其有关内容制定为单独的标准——GB/T 19273-2003《企业标准体系评价与改进》。 本标准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国家标准化协会企业标准化分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标准化协会、中国标准化协会企业标准化分会、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山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海尔集团、北京铁路局太原铁路分局、成都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袁华南、陈渭、高清火、张庆华、宋丰华、刘晓刚、赵祖明、吴楠、杨敏强、贾自力、徐新忠。 本标准1995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数据标准化体系的建立

数据标准化体系的建立 企业信息资源管理(IRM)基础标准是指决定企业信息系统质量的、因而也是企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最基础的标准,包括数据元素标准、信息分类编码标准、用户视图标准、概念数据库标准和逻辑数据库标准。 1.1 数据元素标准 数据元素(Data Elements)是最小的、不可再分的信息单元,其标准化具有化学元素在化学世界中的重要意义。本项目要建立的数据元素标准,除了遵循国家与行业标准外,还要从本企业信息化的需要做补充,并且用工具软件来支持其建立和管理应用。 数据元素命名规范: 采用词组结构“修饰词-基本词-类别词”命名数据元素。 例.“社会保险编号”(SOCIAL-SECURITY-NUMBER)是一个数据元素,其结构是: 类别词 基本词 修饰词 类别词(Class Word)是数据元素命名中的一个最重要的名词,用来识别和描述数据元素的一般用途或功能,一般不具有行业特征,条目比较少。常用的类别词有: 数量(AMOUNT) 名称(NAME) 编号(NUMBER) 代码(CODE) 系数(CONSTANT) 百分比(PERCENT) 计数(COUNT) 正文(TEXT) 日期(DATE) 时间(TIME)

……………. 基本词(Prime Word)是类别词的最重要的修饰词,它对一大类数据对象进一步分类(反映小类数据对象),一般具有行业特征,条目比较多。例如,制造业常用的基本词有:会计(ACCOUNTING) 预算(BUDGET) 雇客(CUSTOMER) 分配(DISTRIBUTION) 员工(EMPLOYEE) 工程(ENGINEERING) 设备(FACILITY) 库存(INVENTORY) 制造(MANUFACTURING) 市场(MARKET) 税金(TAX) 订单(ORDERS) 付款(PAYMENTS) 计划(PLANNING) 采购(PROCUREMENT) 产品(PRODUCT) 研究(RESEARCH) 销售(SALES) 供应商(SUPPLIER) ………………….. 数据元素标识规范: 采用英文缩略语标识数据元素。 例.社会保险号码可标识为: SCL_SCR_NO。 利用数据元素的命名规范和标识规范,识别定义出企业的所有数据元素,并执行一致定控制,消除“同名异义”和“同义异名”的对象,就构成了一个企业的数据元素标准。1.2 信息分类编码标准 信息分类编码(Information Classifying and Coding)是标准化的一个领域,已发展成了一门学科,有自身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在工业社会中,信息分类和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