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十大乐器

合集下载

我国最早的乐器分类方法

我国最早的乐器分类方法

我国最早的乐器分类方法在距今遥远的几千年前,乐器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周代产生了我国最早的乐器分类方法——八音分类法。

以不同的制作材料并根据当时的情况对乐器进行分类。

“八音”就是我国最早按乐器的制造材料来对乐器进行分类的方法,最早见于《周礼·春宫》。

在周末至清初的三千多年里,我国一直沿用“八音”分类法。

总体将乐器划分为“金、石、土、革、丝、木、匏(páo)、竹”八类。

中国古典乐器一般按“八音”分类。

“八音”就是我国最早按乐器的制造材料来对乐器进行分类的方法,最早见于《周礼·春宫》,分为“金、石、土、革、丝、木、匏(pao)、竹”八类,按照“八音”,可将中国古代十大乐器如下分类:“金”类:钟钟盛行于青铜时代,钟在古代不仅是乐器,还是地位和权力象征的礼器。

王公贵族在朝聘、祭祀等各种仪典、宴飨与日常燕乐中,广泛使用着钟乐。

敲击钟的正鼓部和侧鼓部可发两个频率音,这两个音,一般为大小三度音程。

另外还有磬、錞于、勾鑃,基本上都是钟的变形。

“土”类:埙(xun)陶制的埙是古代就流行的乐器之一,属于吹奏鸣响乐器,早在新石器时代的红山文化时期,埙的演奏就很盛行,延续至今。

埙在古代用陶土烧制的一种吹奏乐器,圆形或椭圆形,有六孔(现在有八孔,九孔,十孔,双八度等,六孔埙目前市场上不常见)。

亦称"陶埙"。

以陶制最为普通。

“革”类:鼓指蒙着动物皮革的各种鼓。

作为节奏乐器的鼓,是原始社会最早产生的乐器之一,“鼓”被称为“八音之领袖”。

在原始社会,击鼓可能是氏族部落传递某种信号或者震慑、驱赶野兽而用。

由于那时鼓框的制作材料大多为陶制或木制,鼓膜由动物皮蒙面,因此很难保存下来。

建鼓与悬鼓不同的是支立的方式,建鼓通过一根长杆穿鼓腔而过,长杆插于鼓座从而将鼓立起。

“丝”类:琴、瑟、二胡、琵琶等丝类乐器分为弹弦和拉弦两类,弹弦类有琴、瑟、筝,拉弦类有筑,都是指琴面张着丝制琴弦的乐器。

中国古代的乐器与音乐

中国古代的乐器与音乐

中国古代的乐器与音乐在中国悠久的历史中,乐器和音乐一直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的乐器和音乐传承至今,展示出了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艺术创造的智慧。

本文将以古代乐器和音乐为主题,为您介绍中国古代的乐器和音乐的特点。

一、筝筝在中国古代被称为“古琴”,是最早出现的弹拨乐器之一。

筝由弦和板组成,有两种琴弦,一种为数根,一种为数十根,演奏时用琴柱振动琴弦,发出悦耳动听的声音。

筝在中国古代被广泛使用,它以其独特的音色和演奏技巧赢得了人们的喜爱和赞誉。

二、箫箫是中国古代的竹制管乐器,由上下两截竹管组成,可以演奏出高亢激昂的音调。

箫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中国古代,当时被视为贵族文人的象征。

箫的演奏者通常是文人或者皇家乐师,他们通过吹奏箫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箫在中国古代音乐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被广泛用于各种场合的音乐演奏。

三、笛笛是中国古代非常常见的乐器之一,它起源于中国的古代农耕文化,是一种由竹子制成的吹奏乐器。

笛具有独特的音色和优美的音调,被广泛用于各种民间文艺活动中,如舞蹈、戏曲等。

在中国古代音乐中,笛常常与其他乐器一起演奏,以营造出丰富多样的音乐效果。

四、钟磬钟磬是中国古代的打击乐器,由金属制成,具有独特的音色和鲜明的节奏感。

钟磬常常用于庄重的宗教仪式或者皇家场合,如祭祀活动和宫廷音乐演奏。

钟磬的演奏需要高超的技巧和丰富的音乐感,它的声音可以给人一种庄严和美妙的感觉。

五、古曲古曲是中国古代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随着乐器演奏而创作的音乐作品。

古曲通常由美妙的旋律和动人的歌词组成,它是中国音乐传承和发展的重要源泉。

古曲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表现力,它通过音乐来表达人们的情感和思想,传递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和智慧。

在中国古代,乐器和音乐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们承载着人们的梦想和希望,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通过对乐器和音乐的研究和传承,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的文化和艺术。

中国传统乐器有哪些

中国传统乐器有哪些

中国传统乐器有哪些中国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在这上下五千年的⼈民沉淀下来的⽂化底蕴也是⾮常的深厚,要是问中国有什么传统的乐器的话,那是太多了,我在这也不⼀⼀介绍了,那就给⼤家简单的介绍⼀下中国古代的⼗⼤乐器,也是⽐较传统的乐器。

中国古代⼗⼤乐器⼀般是指琵琶、⼆胡、编钟、箫、笛、瑟、琴、埙、笙和⿎这⼗种民族乐器。

琵琶:弹拨乐器⾸座,拨弦类弦鸣乐器。

⽊制,⾳箱呈半梨形,上装四弦,原先是⽤丝线,现多⽤钢丝、钢绳、尼龙制成。

是可独奏、伴奏、重奏、合奏的重要民族乐器。

是东亚传统弹拨乐器,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最早出现是在中国秦朝,唐朝时开始盛⾏,也是琵琶发展的⾼峰期,在唐代后期琵琶从演奏技法到制作构造上都得到了很⼤的发展。

最具代表琵琶的名曲有:《塞上曲》、《⼣阳箫⿎》、《⼗⾯埋伏》、《霸王卸甲》、《⼤浪淘沙》、《彝族舞曲》、《昭君出塞》、《阳春⽩雪》、《海青拿天鹅》、琵琶协奏曲《草原⼩姐妹》。

⼆胡:别名:奚琴、胡琴、嵇琴。

即⼆弦胡琴,⼜名“南胡”、“嗡⼦”。

起源于唐代,⾄今已有⼀千多年的历史。

⼆胡构造简单,⼀根细细的⽊制琴杆,长约80厘⽶,琴杆上有两根琴弦,琴杆下装有茶杯形状的琴筒,还有⼀把马尾做的琴⼸。

琴师演奏⼆胡时采取坐姿,左⼿持琴,右⼿持⼸。

⼆胡⼀直作为戏曲的伴奏乐器,但现今许多作曲家也专门为⼆胡写了独奏曲,在各⼤⾳乐会上成了久演不衰的曲⽬:《赛马》、《江河⽔》、《⼭村变了样》、《新婚别》、《草原新牧民》、《长城随想》等。

现在⼆胡不但在国内享有盛,在国外也深受欢迎。

编钟:我国古代的⼀种打击乐器,起始于西周,盛⾏于春秋战国直⾄秦汉。

它是⽤青铜铸成,由⼤⼩不同的扁圆钟按照⾳调⾼低的次序排列起来,悬挂在⼀个巨⼤的钟架上,⽤丁字形的⽊锤和长形的棒分别敲打铜钟,能发出不同的乐⾳,因为每个钟的⾳调不同,按照⾳谱敲打,可以演奏出美妙的乐曲。

随着年代的变迁,编钟的形状也会有变化,但钟⾝都是绘有精美的图案。

编钟基本上没有什么独有曲⽬。

中国十大古乐器

中国十大古乐器
竹笛流传地域广大,品种繁多。使用最普遍的有 曲笛、梆笛和定调笛。还有玉屏笛、七孔笛、短笛和 顺笛等等。
7.

箫,是一种非 常古老的中国古代 吹奏乐器。分为洞箫
和琴箫,皆为单管、竖吹, 箫历史悠久,音色圆 润轻柔,幽静典雅,适于 独奏和重奏。 它一般由竹子制成, 吹孔在上端。按“音孔” 数量区分为六孔箫和八孔 箫。六孔箫的按音孔为前 五后一,八孔箫则为前七 后一。八孔箫为现代改进 的产物。
唐代以前指多管“箫”,即“排箫”。现今单 管箫,称“洞箫”。 排箫,古代用于宫 廷雅乐边棱音气鸣乐器。 “八音”分类属“竹”。 汉唐以来的石刻、壁画 以及墓俑保存了许多吹 奏排箫的形象。排箫的 种类繁多。 直至宋元以后才逐渐把排箫、洞箫、横笛三者较明 确地区分开来。依制作材料来分,有紫竹箫、德化瓷箫、 白玉箫、铁箫、纸箫等。 箫的音色柔和、典雅,低音区发音深沉,弱奏时很 有特色;中音区音色圆润、优美;高音区发音紧张。 笛子横吹有膜孔,箫竖吹且没有膜孔,但有后音孔。
传统琵琶曲可分为武曲、文曲以及文武曲。
武曲着重右手的演奏技巧和力量。 格调雄壮慷慨、气魄宏大。 乐曲以叙事为主,富有写实性和叙事性,往往 根据内容情节发展 连续叙述,结构庞大,有声有色,绘形绘影,段落分明。代表曲目 有十面埋伏,霸王卸甲,海青拿天鹅,汉将军令等。 文曲着重左手技巧的表达,格调细腻、轻巧、幽雅抒情,它 以抒情为主,富有概括性和倾诉性。往往以简朴动人的旋律或优美 清新的音调,表达出深刻地内心倾诉或 令人向往的意境。代表曲 目有夕阳箫鼓,昭君出塞,汉宫秋月,月儿高,青莲乐府,塞上曲 等。 文武曲即文曲与武曲的结合,代表曲目有阳春白雪,高山流 水,龙船,夕阳箫鼓,虚籁等。
琵琶十大名曲
一、《塞上曲》 二、《十面埋伏》三、《霸王卸甲》 四、《大浪淘沙》 五、《昭君出塞》 六、《阳春白雪》 七、《草原小姐妹》 八、《海青拿天鹅》 九、《彝族 舞曲》 十、《火把节之夜》

中国十大弦乐器介绍

中国十大弦乐器介绍

中国十大弦乐器介绍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传统的国家,其中弦乐器在中国音乐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下面将介绍中国十大弦乐器。

1. 古筝:古筝是中国最古老的弦乐器之一,拥有2500多年的历史。

它有21根弦,通常由木制的共鸣箱和弯曲的竹制琴柱组成。

古筝音色清澈悦耳,广泛用于独奏、合奏和伴奏。

2. 二胡:二胡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民族弦乐器之一,有近千年的历史。

它有两根弦,常用马尾弓弹奏。

二胡音色悠扬浑厚,能够表达丰富的情感,被广泛应用于中国传统音乐和现代音乐中。

3. 小提琴:小提琴是西方弦乐器,19世纪末传入中国,成为中国最受欢迎的弦乐器之一。

小提琴有四根弦,通常由木制琴身和马尾弓组成。

它的音色高亢明亮,广泛应用于古典音乐、现代音乐和交响乐中。

4. 中阮:中阮是中国传统弦乐器,有2000多年的历史。

它有四根弦,琴身呈梨形。

中阮音色悦耳动听,常用于独奏、合奏和伴奏。

5. 古琴:古琴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弦乐器,有3000多年的历史。

它有七根弦,通常由木制琴身和石制琴柱组成。

古琴音色幽深静谧,常用于独奏和伴奏。

6. 大提琴:大提琴是西方弦乐器,19世纪末传入中国,成为中国重要的弦乐器之一。

大提琴有四根弦,通常由木制琴身和马尾弓组成。

它的音色低沉浑厚,常用于古典音乐、现代音乐和交响乐中。

7. 琵琶:琵琶是中国传统弦乐器,有2000多年的历史。

它有四根弦,琴身呈梨形。

琵琶音色婉转悠扬,常用于独奏、合奏和伴奏。

8. 扬琴:扬琴是中国传统弦乐器,有2000多年的历史。

它有十三根弦,通常由木制琴身和木制琴柱组成。

扬琴音色明亮飘逸,常用于独奏、合奏和伴奏。

9. 高胡:高胡是中国传统弦乐器,有近百年的历史。

它有两根弦,常用马尾弓弹奏。

高胡音色高亢明亮,常用于独奏、合奏和伴奏。

10. 月琴:月琴是中国传统弦乐器,有600多年的历史。

它有四根弦,琴身呈月牙形。

月琴音色悠扬婉转,常用于独奏和伴奏。

以上介绍了中国十大弦乐器,它们各具特色,音色独特,被广泛应用于中国传统音乐和现代音乐中。

中国古典乐器

中国古典乐器

収展(Development)
古代乐器(Ancient musical instrument)主要有埙、 缶、筑、排箫、箜篌、筝、古琴、瑟等。汉唐以后, 源于外国的乐器如笛子、筚篥、琵琶、胡琴等大量为 中国音乐采纳(Adopt),并被中国人改良 (Improvement)収展,逐渐替代了中国原来的本土 乐器( Local musical instruments )。除了古琴 一直被文人( Scholar )実爱,得以乐器流传,正式 在“民乐”公众中演出(Show)的乐器几乎都是外来的。 除此之外还有编钟,编钟在中国古代音乐中占有极其 重要的地位( Extremely important position )。 编钟属于变音打击乐器族,収音类似钟声,清脆悦耳、 延音持久 。适合于演奏东方五声音阶的音乐。
Chinese classical musical instruments
中国古典乐器
中国古典乐器(Chinese classical musical instruments)一般按“八 音”分类。“八音”就是我国最早按 乐器的制造材料来对乐器迚行分类 (Assort)的方法,最早见于《周礼· 春 宫》,分为“金、石、土、革、丝、 木、匏(pao)、竹”八类。
子母埙
缶(Pottery)
缶原本是古代一种陶器,类 似瓦罐,形状(Shape)很像 一个小缸或钵。是古代盛水 或酒的器皿(Ware)。圆腹, 有盖,肩上有环耳;也有方 形的。盛行于春秋战国 (Spring and autumn and Warring States Period)。 器身铭文称为“缶”的,有 春秋时期(Spring and Autumn Period)的“栾书 缶”和安徽寿县、湖北宜城 出土的“蔡侯缶”。这种酒器 能够成为乐器是由于人们在 盛大的宴会(A grand banquet)中,喝到兴致处便 一边敲打着盛满酒的酒器, 一边大声吟唱,颇像现代的 卡拉OK,所以缶就演化成为 土类乐器中的一种。

历史趣闻中国古代十大名琴 中国十大古琴是哪十大

历史趣闻中国古代十大名琴 中国十大古琴是哪十大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中国古代十大名琴中国十大古琴是哪十大导语:琴,一般意义上指我国古代一种乐器,琴,又称瑶琴、玉琴,俗称古琴,一种七弦无品的古老的拨弦乐器。

琴,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概括与汉服与琴,一般意义上指我国古代一种乐器,琴,又称瑶琴、玉琴,俗称古琴,一种七弦无品的古老的拨弦乐器。

琴,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概括与汉服与古琴代表着古老神秘的东方思想。

一:周--号钟“号钟”是周代的名琴。

此琴音之宏亮,犹如钟声激荡,号角长鸣,令人震耳欲聋。

传说古代杰出的琴家伯牙曾弹奏过“号钟”琴。

后来“号钟”传到齐桓公的手中。

齐桓公是齐国的贤明君主,通晓音律。

当时,他收藏了许多名琴,但尤其珍爱这个“号钟”琴。

他曾令部下敲起牛角,唱歌助乐,自己则奏“号钟”与之呼应。

牛角声声,歌声凄切,“号钟”则奏出悲凉的旋律,使两旁的侍者个个感动得泪流满面。

二:春秋/绕梁今人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之语。

其语源于《列子》中的一个故事:周朝时,韩国著名歌伎韩娥去齐国,路过雍门时断了钱粮,无奈只得卖唱求食。

她那凄婉的歌声在空中回旋,如孤雁长鸣。

韩娥离去三天后,其歌声仍缠绕回荡在屋梁之间,令人难以忘怀。

琴以“绕梁”命名,足见此琴音色之特点,必然是余音不断。

据说“绕梁”是一位叫华元的人献给楚庄王的礼物,其制作年代不详。

楚庄王自从得到“绕梁”以后,整天弹琴作乐,陶醉在琴乐之中。

有一次,楚庄王竟然连续七天不上朝,把国家大事都抛在脑后。

王妃樊姬异常焦虑,规劝楚庄王说:“君王,您过于沉沦在音乐中了!过去,夏桀酷爱妺喜之瑟,而招致了杀身之祸;纣王误听靡靡之音,而失生活常识分享。

中国十大乐器

中国十大乐器

中国十大乐器作者:佚名来源:《作文评点报·作文素材初中版》2018年第28期在古代,声音是一种绝美的享受,而制造声音,成为了古人探索音乐的乐趣,继而发明了各种乐器。

中国古代十大乐器一般是指琵琶、二胡、编钟、箫、笛、瑟、琴、埙、笙和鼓这十种民族乐器。

琵琶最早被称为“琵琶”的乐器大约在中国秦朝时出现。

演奏时竖抱,左手按弦,右手五指弹奏。

“琶”字从珏,从巴,巴亦声。

“巴”意为“黏着”“附着”。

“珏”为二玉相并之形,义为“二玉相碰之声”,引申为“悦耳的弹碰声响”。

“珏”和“巴”联合起来表示“一种可以发出悦耳的弹碰声响的附着于演奏者身体的乐器”。

二胡二胡始于唐朝,称“奚琴”,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胡琴制如火不思,卷顾龙首,二弦用弓捩之,弓之弦以馬尾”,进一步阐述了胡琴的制作原理。

到了近代,胡琴才更名为二胡。

编钟编钟兴起于西周,盛于春秋战国直至秦汉。

中国是制造和使用编钟最早的国家。

它用青铜铸成,由大小不同的扁圆钟按照音调高低的次序排列起来,悬挂在一个巨大的钟架上,用丁字形的木槌和长形的棒分别敲打铜钟,能发出不同的乐音,因为每个钟的音调不同,按照音谱敲打,可以演奏出美妙的乐曲。

箫箫历史悠久,它一般由竹子制成,吹孔在上端。

箫适于演奏低沉委婉的曲调,寄托宁静悠远的遐思,表现细腻丰富的情感。

幽静典雅,回味无穷,知音难遇,陶醉其中。

笛“笛,七孔,竹筩也”。

笛子,是古老的汉族乐器,也是汉族乐器中最具代表性、最有民族特色的吹奏乐器。

在民族乐器中,笛子是举足轻重的吹管乐器,被当作民族吹管乐的代表,被称作“民乐之王”。

古筝古筝又名汉筝、秦筝、瑶筝、鸾筝,是中国民族传统乐器中的筝乐器,属于弹拨乐器。

它是中国独特的、重要的民族乐器之一。

它的音色优美、音域宽广、演奏技巧丰富,具有相当强的表现力。

筝常用于独奏、重奏、器乐合奏和歌舞、戏曲、曲艺的伴奏,因音域宽广,音色优美动听,被称为“众乐之王”,亦称为“东方钢琴”。

琴琴者,禁也。

中国古代乐器

中国古代乐器

中国古代乐器
中国古代十大乐器一般是指琵琶、二胡、编钟、箫、笛、瑟、琴、埙、笙和鼓这十种民族乐器。

琴发明于伏羲时代为五弦之琴,或云为神农所作(《古史考》:伏羲作琴、瑟。

《纲鉴易知录》:伏羲斫桐为琴,绳丝为弦;绠桑为瑟。

瑟的起源十分久远,在考古发现的弦乐器中所占的比重最大。

它的出土地点集中在湖北、湖南和河南三省,并且绝大多数出自东周楚墓。

其他如江苏、安徽、山东和辽宁等省,只有一点零星发现鼓的出现比较早,从如今发现的出土文物来看,可以确定鼓大约有4500年的历史。

笙,古称卢沙,是源自中国的簧管乐器,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自由簧的乐器,藉由每根管子中的簧片发声,是吹管乐器中唯一的和声乐器,也是唯一能吹吸发声的乐器,其音色清晰透亮,音域宽广,感染力强。

埙在古代是用陶土烧制的一种吹奏乐器,圆形或椭圆形,有六孔。

笛是中国最具特色的吹奏乐器之一。

1986年5月,在河南舞阳县贾湖村东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中发掘出16支竖吹骨笛(用鸟禽肢骨制成),根据测定距今已有8000余年历史。

箫的产生,其历史可以追根溯源到远古时期。

中国考古学表明,目前出土文物中发现了有距今七千多年的骨质发声器,考古学家称之为“骨哨”(浙江河姆渡出土的文物,现存浙江博物馆)。

编钟是中国古代汉族大型打击乐器,兴起于西周,盛于春秋战国直至秦汉。

二胡又名“胡琴”,唐代已出现,称“奚琴"”,宋代称“嵇琴”。

琵琶被称为“弹拨乐器之王”,属于拨弦类弦鸣乐器。

中国古代十大乐器

中国古代十大乐器

中国古代十大乐器中国古代十大乐器1.中国古代十大乐器之琵琶琵琶被称为“弹拨乐器之王”,属于拨弦类弦鸣乐器。

最早被称为“琵琶”的乐器大约在中国秦朝出现,“琵琶”二字中的“珏”意为“二玉相碰,发出悦耳碰击声”,表示这是一种以弹碰琴弦的方式发声的乐器。

演奏琵琶时竖抱,左手按弦,右手五指弹奏,是可独奏、伴奏、重奏、合奏的重要民族乐器。

2.中国古代十大乐器之二胡二胡,始于唐朝,称“奚琴”,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唐朝便出现胡琴一词,当时将西方、北方各民族称为胡人,胡琴为西方、北方民族传入乐器的通称。

至元朝之后,明清时期,胡琴成为擦弦乐器的通称,到了近代,胡琴才更名为二胡。

3.中国古代十大乐器之编钟编钟,中国古代汉族大型打击乐器,兴起于西周,盛于春秋战国直至秦汉。

中国是制造和使用乐钟最早的国家。

编钟用青铜铸成,由大小不同的扁圆钟按照音调高低的次序排列起来,悬挂在一个巨大的钟架上,用丁字形的木锤和长形的棒分别敲打铜钟,能发出不同的乐音,因为每个钟的音调不同,按照音谱敲打,可以演奏出美妙的乐曲。

4.中国古代十大乐器之箫箫,分为洞箫和琴箫,皆为单管、竖吹,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汉族吹奏乐器。

适于独奏和重奏。

它一般由竹子制成,吹孔在上端,有六孔箫和八孔箫之分。

萧声幽静典雅,令人回味无穷,适于演奏低沉委婉的曲调,寄托宁静悠远的遐思,表现细腻丰富的情感。

5.中国古代十大乐器之笛笛子,一种吹管乐器,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汉族乐器,也是汉族乐器中最具代表性最有民族特色的吹奏乐器。

在民族乐队中,笛子是举足轻重的吹管乐器,被当做民族吹管乐的代表,被称作“民乐之王”,笛声清脆悦耳,可谓一曲笛韵悠悠,吹尽万种风情。

6.中国古代十大乐器之古筝古筝又名汉筝、秦筝、瑶筝、鸾筝,是中国民族传统乐器中的筝乐器,属于弹拨乐器。

它是中国独特的、重要的民族乐器之一。

它的音色优美,音域宽广、演奏技巧丰富,具有相当强的表现力。

筝常用于独奏、重奏、器乐合奏和歌舞、戏曲、曲艺的伴奏,因音域宽广,音色优美动听,被称为“众乐之王”,亦称为“东方钢琴”。

公基:中国乐器知识汇总

公基:中国乐器知识汇总

中国古典乐器一般按“八音”分类。

“八音”就是我国最早按乐器的制造材料来对乐器进行分类的方法,最早见于《周礼·春宫》,分为“金、石、土、革、丝、木、匏(pao)、竹”八类,按照“八音”,可将中国古代十大乐器如下分类》:“金”类:钟、“土”类:埙(xun)、“革”类:鼓、“丝”类:琴,瑟,二胡,琵琶等、“匏”类:笙、“竹”类:箫、笛等。

例题:我国古代用“金”“石”“丝”“竹”指代不同材质、类别的乐器。

下列诗词涉及“竹”的是()A.珠帘夕殿闻钟磬,白日秋天忆鼓鼙B.主人有酒欢今夕,请奏鸣琴广陵客C.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D.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写尽湘波绿【解析】C。

我国古代按照乐器的材质将其分为“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音,其中“竹”是指竹制的吹奏乐器,主要包括箫、笛等。

只有C项中的“一笛风”涉及到“竹”,因此C项当选。

A项中的“磬”属于八音之“石”,“鼓”属于八音之“革”,B 项中的“琴”属于八音之“丝”,D项中的“筝”也属于八音之“丝”,均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C。

中国古代乐器除了按八音分类以外,还有另外一种分类方法分为:吹管乐器、弹拨乐器、打击乐器、拉弦乐器。

其中吹管乐器主要是指:笛子、箫、排箫、埙、笙、芦笙、巴乌、管子、唢呐。

我国吹管乐器的发音体大多为竹制或木制。

弹拨乐器:柳琴、琵琶、阮、月琴、古琴、筝、箜篌、三弦、东不拉、热瓦甫。

我国的弹拨乐器分横式与竖式两类。

打击乐器:扬琴、堂鼓(大鼓)、碰铃、定音缸鼓、铜鼓、大小锣、小鼓、排鼓、大钹。

拉弦乐器:二胡、板胡、革胡、马头琴、京胡、中胡、高胡。

古人云:“八音之中,惟弦为最,而琴为之首”,“众器之中,琴德最优”,这个琴字指的就是古琴。

而考试中我们需要知道的是中国古代四大名琴和中国古琴十大名曲。

四大名琴指的是齐桓公的【号钟】、楚庄王的【绕梁】、司马相如的【绿绮】和蔡邕的【焦尾】。

十大名曲指的是:中国十大古琴曲是“流水”、“潇湘水云”、“梅花三弄”、“阳关三叠”、“醉渔唱晚”、“渔樵问答”、“胡笳十八拍”、“广陵散”、“平沙落雁”、“阳春白雪”。

古代十大乐器

古代十大乐器

古代十大乐器在古代,声音是一种绝美的享受,而制造声音,成为了古人探索发现的乐趣,继而发明了各种乐器。

这次为大家带来古代十大乐器。

带您走进乐器的天堂。

古代十大乐器1.鼓在远古时期,鼓被尊奉为通天的,主要是作为祭祀的器具。

在狩猎征战活动中,鼓都被广泛地应用。

鼓作为乐器是从周代开始。

周代有八音,鼓是群音的首领,古文献所谓“鼓琴瑟”,就是琴瑟开弹之前,先有鼓声作为引导。

鼓的文化内涵博大而精深,雄壮的鼓声紧紧伴随着人类,远古的蛮荒一步步走向文明。

俗可以是民间的欢庆锣鼓,雅可以进入庙堂祭祀和宫廷宴集。

从原始的陶鼓、土鼓、皮鼓、铜鼓,一直发展到种类繁多的现代鼓,鼓是最为人们喜爱和广泛应用的乐器之一。

有观点认为,最早的鼓应该是由远古的先民使用的,陶罐、陶盆等生活用具所演化而来,出土的陶鼓证明了,早在距今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开始有了陶鼓的制造。

陶鼓又称土鼓,是用陶土烧制成鼓框,再蒙上动物的皮革做成的。

在我国以瓦为框制造陶鼓的传统,沿袭了很久。

鼗鼓(即“拨浪鼓”)是从西北边远地区传入中原,腰鼓是由西域传入我国,在唐代广为流行,唐代的腰鼓除了木质材料以外,也有以陶瓷作为鼓材的。

鼓的出现比较早,从如今发现的出土文物来看,可以确定鼓大约有4500年的历史(以山西襄汾陶寺遗址早期大墓出土的土鼓为例)。

在古代,鼓不仅用于祭祀、乐舞,它还用于打击敌人、驱除猛兽,并且是报时、报警的工具。

随着社会的发展,鼓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民族乐队、各种戏剧、曲艺、歌舞、赛船舞狮、喜庆集会、劳动竞赛等都离不开鼓类乐器。

鼓的结构比较简单,是由鼓皮和鼓身两部分组成。

鼓皮是鼓的发音体,通常是用动物的皮革蒙在鼓框上,经过敲击或拍打使之振动而发声的。

中国鼓类乐器的品种非常多,其中有腰鼓、大鼓、同鼓、花盆鼓等。

2.笙笙,苗、侗、水、瑶、仡佬等族单簧气鸣乐器。

古称卢沙。

苗、侗、水。

笙语都称梗。

苗语又称嘎斗、嘎杰、嘎东、嘎正等。

侗语又称梗览、梗览尼、梗劳等。

苏科版(2024)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课件:跨学科实践——乐器的调查与制作

苏科版(2024)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课件:跨学科实践——乐器的调查与制作
古籍中经常与琴并称。
走近乐器
琴和瑟的比较
形状
中国传统乐器

扁平的扁型

长方形
弦数 通常有七根弦,也有些琴有五根或九根弦 古时是五十弦,现在大部瑟分是二十五弦
演奏
用手指或拨子弹奏
用拨子拨动弦发声
音色
音色柔和 适合表现细腻的情感和意境
音色饱满、浑厚 适合表现宏大的气势和浓郁的情感
发声原理: (1)利用弦的振动发声
(3)贾湖骨笛出土由什么重要意义? 改写了先秦音乐史乃至整部中国音乐史, 为我们研究中国音乐与乐器发展史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实物资料
走近乐器 中国传统乐器
琴:又称古琴、瑶琴、玉琴、七弦琴等,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其历史至少可以追
溯到3000年前,孔子时期就已经盛行。
瑟:我国古老的民族乐器,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商周以来,古瑟已流行于华夏大地,先秦
交流评价
交流:请对以上同学自制乐器进行评价,说出它们的优点,还能进行怎样的优化。
组 合 琴 吸 管 排 箫
酒 杯 琴
皮 筋 琴
水碗琴 小结:从以上同学自制乐器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自制乐器
小组活动:利用不同的器材,完成乐器的制作,并留意制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注意点。
交流:在自制乐器过程中,关键环节是什么?自制乐器过程中有哪些注意点。
乐器的调查与制作
学习目标
1.通过网络或资料查阅,能说出乐器的历史由来、特点和发声原理。 2.通过观察与实践,能说出乐器的结构和声原理,会改变乐器发声 的响度和音调。 3.通过分析与实践,能运用所学声学知识自制一个乐器,增强动手 操作的实践能力。
走近乐器 中国传统乐器
交流:你知道哪些中国传统乐器?

中国乐器大全

中国乐器大全

中国乐器大全中国乐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中国乐器种类繁多,风格各异,今天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一下中国乐器的大全。

中国乐器可以分为弦乐、管乐、打击乐和键盘乐四大类。

其中,弦乐是中国传统乐器中最为丰富多样的一类,包括琵琶、二胡、古琴、中阮等。

琵琶是中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的乐器之一,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而二胡则是中国民间音乐中常见的乐器,它的音色婉转动听,常被用于演奏各种曲调。

古琴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代表乐器之一,它的琴音清悠深远,常常被用来表现中国古代文人的高雅情怀。

中阮则是中国南方地区常见的乐器,它的音色柔和悠扬,常被用来演奏各种山水田园的音乐。

管乐是中国乐器中另一重要的类别,包括笛子、箫、唢呐等。

笛子是中国传统乐器中的代表之一,它的音色清越悠扬,常被用于演奏各种抒情曲调。

箫是中国古代常见的乐器,它的音色婉转动听,常被用来演奏各种山水田园的音乐。

唢呐则是中国北方地区常见的乐器,它的音色宏亮激昂,常被用来演奏各种喜庆的曲调。

打击乐是中国乐器中另一重要的类别,包括锣鼓、木鱼、钹等。

锣鼓是中国传统乐器中的代表之一,它常被用于演奏各种庆典和节日的音乐。

木鱼是中国传统佛教音乐中常见的乐器,它的音色清脆悦耳,常被用来演奏各种宗教音乐。

钹则是中国传统戏曲音乐中常见的乐器,它的音色宏亮悦耳,常被用来伴奏各种戏曲表演。

键盘乐是中国乐器中相对较新的类别,包括钢琴、手风琴等。

钢琴是中国现代音乐中常见的乐器,它的音色宏亮动听,常被用来演奏各种古典和流行音乐。

手风琴则是中国传统民间音乐中常见的乐器,它的音色欢快明快,常被用来演奏各种民间舞曲。

总的来说,中国乐器种类繁多,风格各异,它们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通过了解和学习中国乐器,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音乐的魅力,还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希望大家能够多多关注和学习中国乐器,让我们共同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音乐的美好传统。

探索中国的传统音乐乐器

探索中国的传统音乐乐器

探索中国的传统音乐乐器引言: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拥有丰富多样的传统音乐乐器。

这些乐器不仅代表着中国传统音乐的精髓,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本文将探索中国的传统音乐乐器,介绍其中几种具有代表性的乐器及其特点。

一、古琴古琴被誉为中国四大名琴之首,早在两千多年前已经出现。

它是一种弹拨乐器,使用丝弦。

古琴有着纯净、悠扬的音色,被称为"雅乐之声"。

演奏古琴需要精湛的技巧和丰富的音乐情感,因此被许多音乐家和文人雅士所钟爱。

二、二胡二胡是中国非常流行的民族弓弦乐器,有着悠长而悲切的音色。

它起源于宋代,经过多年的演化和改进,成为一种颇具表现力的乐器。

二胡以其独特的拉弦技法和激情四溢的音色,能够表达出丰富的情感,广泛应用于中国民间音乐以及现代音乐演奏。

三、琵琶琵琶是中国传统的拨弦乐器,有着4800多年的历史。

它以其独特的演奏技巧和悦耳的音色,在中国音乐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琵琶的表现力非常丰富,既能演奏激昂豪放的旋律,又能表达细腻柔和的情感,是中国音乐乐队和独奏的重要乐器之一。

四、笛子笛子是中国传统木管乐器,起源于先秦时期。

它的声音甜美、悠扬,表现力非常丰富。

笛子有不同的类型,如竹笛、金属笛等,每种类型都有其独特的音色和表现方式。

在中国的各种音乐形式中,笛子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既能单独演奏,又常常作为伴奏乐器。

五、鼓鼓是中国传统打击乐器,具有悠久的历史。

中国鼓类乐器的种类繁多,如大鼓、小鼓、堂鼓等。

不同种类的鼓拥有不同的音色和演奏方式,能够表现出丰富的节奏和情感。

鼓在中国传统音乐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用于打击节奏,还常常用于表演民间舞蹈和戏曲。

结论:中国传统音乐乐器代表了中华民族音乐艺术的瑰宝,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古琴、二胡、琵琶、笛子和鼓等乐器不仅具有独特的音色和演奏技巧,还承载着丰富的音乐情感和文化内涵。

通过探索中国传统音乐乐器,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中国音乐的独特之处,体验中华文化的魅力。

中国传统音乐乐器的种类与演奏技巧

中国传统音乐乐器的种类与演奏技巧

中国传统音乐乐器的种类与演奏技巧中国拥有悠久的音乐传统,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传统音乐乐器。

这些乐器多样而独特,代表了中国古代的音乐艺术。

本文将介绍一些中国传统音乐乐器的种类以及演奏技巧。

一、弦乐器1. 古琴古琴是中国乐器家族中最重要的一员,有着3000多年的历史。

它是一种弹拨乐器,有七根弦,以及13个音阶。

演奏者需要用指甲弹奏琴弦,同时运用双手和指控制音色和音量。

2. 二胡二胡是一种弓弦乐器,也是中国最受欢迎的民间乐器之一。

它有两根弦,可以表达出丰富的情感。

演奏者通过拉弓和用指头按弦来产生音色,并运用各种技巧,如颤音和滑音来增加表现力。

二、管乐器1. 笛子笛子是一种竹制的吹管乐器,有着2000多年的历史。

它分为多种类型,如竹笛、埙等。

演奏者通过吹气和用手指控制音孔来演奏不同的音调。

笛子的音色柔和,被广泛应用于中国民乐和宗教音乐。

2. 葫芦丝葫芦丝是一种独特的吹管乐器,它由一个葫芦和若干个葫芦段组成。

演奏者通过吹气和用手指控制音孔来演奏。

葫芦丝的音色清亮悦耳,常被用于表达快乐和欢庆的氛围。

三、打击乐器1. 鼓鼓是中国传统乐器家族中的重要一员,具有悠久的历史。

它包括有大小不同的多种类型,如大鼓、小鼓和锣。

演奏者通过用手或器械击打鼓面来产生节奏和音响效果。

鼓被广泛应用于中国传统音乐、民族舞蹈和戏曲等艺术表演中。

2. 钟钟是一种金属打击乐器,形状宽大而饱满。

演奏者通过用棒击打钟面来产生丰富的音响效果。

钟常常用于宫廷音乐和庄重场合的表演。

四、弹拨乐器1. 琵琶琵琶是中国古代最有代表性的弹拨乐器之一,有着2000多年的历史。

它有四根弦,琴身呈半圆形。

演奏者使用指甲或者使用指套弹奏琴弦,通过左手技巧控制音高和音色。

2. 扬琴扬琴是一种横放的琴,有着古老的历史。

它有十几根弦,演奏者通过使用手指或者音乐器具弹奏琴弦,产生和谐的音乐声音。

扬琴常用于演奏民间音乐和传统曲目。

无论是哪一种中国传统乐器,在演奏时都需要通过刻苦的练习和掌握特定技巧来达到娴熟的表演水平。

中国最受欢迎的10大乐器

中国最受欢迎的10大乐器

中国最受欢迎的10大乐器1.引言1.1 概述中国是一个拥有丰富音乐文化历史的国家,自古以来就有着众多受欢迎的乐器。

这些乐器既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也展示了中国音乐的独特魅力。

本文将介绍中国最受欢迎的10大乐器,这些乐器包含了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并涵盖了各种音域和风格。

通过了解这些乐器的特点和历史,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中国音乐的多样性和魅力。

中国传统乐器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古代中国文化。

这些乐器以其独特的音色和演奏技巧赢得了广大民众的喜爱。

其中一些乐器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与中国传统文化密切相关的背景故事,例如古筝、琵琶和二胡。

这些乐器在中国古代文人雅士中得到了广泛的喜爱,被视为表达情感和追求艺术的重要工具。

除了传统乐器,中国还吸收了西方音乐文化,并发展出了一些西洋乐器的中国版,如中国钢琴和二胡。

这些乐器结合了传统乐器的特色和西方乐器的演奏技巧,形成了独特的音乐风格。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些受欢迎的乐器的特点、起源和演奏技巧。

通过分析它们的音色、演奏方式和音乐表达,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音乐的独特之处。

同时,我们也将对这些乐器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发展进行探讨,展望它们在未来的发展趋势。

总之,中国最受欢迎的10大乐器既是中国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人民对美好音乐的追求和热爱的体现。

通过深入了解这些乐器,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和理解中国音乐的独特魅力。

希望本文能带给读者对中国乐器的全新认识和启发。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如下编写: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从受欢迎程度高到低的顺序,介绍中国最受欢迎的10种乐器。

文章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将概述本文的主题,即中国最受欢迎的乐器,并介绍本文的目的和结构。

正文部分将详细介绍10种乐器,包括其历史背景、特点、演奏方式以及在中国音乐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每种乐器将独立成一节,依次介绍其相关内容。

这些乐器包括但不限于二胡、古筝、琵琶、笛子、琴等。

列举十种民族乐器

列举十种民族乐器

列举十种民族乐器中华民族乐器,乃是一种充满古老气息的文化符号,它被尊称为中国的“国粹”。

现存的中华民族乐器有数千种之多,有些甚至可追溯至古代千年,以下就是其中的十种:一、古筝:它是最传统的中国乐器,音乐琴弦紧实发出来的音调十分清脆。

依据它的演奏方法而被分为弹奏古筝和抚奏古筝。

古筝主要演奏长笛、活泼的古曲以及诗词曲等,营造出戏剧化的气氛,也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二胡:它是拉弦乐器,有二至五根琴弦,演奏时主要是按节奏弹奏不同的古曲或民歌,声音浑厚大气,能表达出激情、苍凉、悲怆甚至古典气派。

三、古琴:它是弹拨乐器,依据它的音调又可分为木琴和石琴,木琴有凉爽、悠远之感,而石琴则以淳厚、沉郁为主。

琴声优雅甜美,曲调以淡雅、低婉为主,能营造出抒情的气氛,触动人心的神秘乐章。

四、竹笛:竹笛是木管乐器,演奏时能发出清脆高昂的音乐。

它有着宽厚的空音,演奏时能表达出复杂端庄的气氛,是活跃的村落各种庆典的主要乐器。

五、胡琴:胡琴属于拉弦乐器,声音与古筝浅薄,但由于它的声音深沉温柔,故被形容为“抒情言谈者”。

它可演奏出不同气氛,而且琴弦扯起来时发出的这种声响也很舒服,带给人很好的感觉。

六、笙:笙是一种古老木管乐器,声音低沉而阴冷,很适合演奏古典曲调。

在中国古代,笙常被用来演奏伴郎音色,这种古老至深的音乐总能触动人心的神秘乐章,突出宗教的仪式感。

七、古曹:古曹是一种拉弦乐器,演奏时能奏出很奇特的音色,被视为中国传统音乐形式之一。

它结合西奥多(Xiao),能演奏出安静婉转、节奏极度微弱的浅调,曲调以低沉温婉为主,带有很强的古典气派。

八、扬琴:说到古琴,不得不提扬琴。

它是一种拉弦乐器,琴弦的声音高亢,弦态而不曲,演奏时能表达出抒情、感动的节奏和旋律,对中国古典文化的传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九、唢呐:它是一种古声乐器,有主唢呐及副唢呐配套。

古代的唢呐常用于表演神话剧,因为它的音乐有强烈的节奏,而且它可以比声乐更深入传达文字表达的情感。

十大古典音乐

十大古典音乐

中国古典音乐中国十大名曲1、高山流水古琴曲传说先秦的琴师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这是描绘“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

伯牙惊曰:“善哉,子之心与吾同。

”子期四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断弦,故有高山流水之曲。

《高山流水》一曲被录入金唱片上,于1977年8月22日发射到太空,向宇宙星球的高级生物传道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文明信息。

古琴7根弦,故又称七弦琴七弦琴是中国最早的弹弦乐器,称为“国乐之父”。

独奏乐器,古代列为"琴棋书画"四艺之首。

古琴的乐器本身就充满着传奇的象征色彩,比如,它长3尺6寸5分,代表一年有365天,琴面是弧形,代表着天,琴底为平,象征着地,又为"天圆地方"之说。

古琴有13个徽,代表着一年有12个月及闰月。

古琴最初有五根弦,象征着金、木、水、火、土。

周文王为了悼念他死去的儿子伯邑考,增加了一根弦,武王伐纣时,为了增加士气,又增添了一根弦,所以古琴又称"文武七弦琴"。

古琴有100多个泛音,这大概是世界上拥有泛音最多的乐器。

古琴有自己的记谱方法(简字谱),至少有1500多年的历史。

古琴现存有150多部古琴谱,包含着3000多首古琴曲流传下来。

我查资料所知(高山流水)是战国时的曲,(于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

但是古筝是秦朝以后才有的乐器。

筝乃“真秦之声也”,故而历来就有“秦筝”之名。

最早以25弦筝为最多(分瑟为筝),唐宋时有弦十三根,后增至十六根、十八弦、二十一弦等,目前最常用的规格为二十一弦。

最早的高山流水是来源于伯牙的古琴曲2、广陵散古琴曲据《琴操》记载:战国聂政的父亲,为韩王铸剑,因延误日期,而惨遭杀害,聂政立志为父亲报仇,入山学琴十年,身成绝技,名扬韩国。

韩王召他进宫演奏,聂政终于实现了刺杀韩王的报仇夙愿,自己也毁容而死。

后人根据这个故事,谱成琴曲,慷慨激昂,气势宏伟,为古琴著名大曲之一。

3、平沙落雁古琴曲明朝此曲称《落雁平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十大乐器在古代,声音是一种绝美的享受,而制造声音,成为了古人探索发现的乐趣,继而发明了各种乐器。

这次为大家带来古代十大乐器。

带您走进乐器的天堂。

1.鼓在进古时期,鼓被尊奉为通天的,主要是作为祭祀的器具。

在狩猎征战活动中,鼓都被广泛地应用。

鼓作为乐器是从周代开始。

周代有八音,鼓是群音的首领,古文献所谓“鼓琴瑟”,就是琴瑟开弹乊前,先有鼓声作为引导。

鼓的文化内涵博大而精深,雄壮的鼓声紧紧伴随着人类,进古的蛮荒一步步走向文明。

俗可以是民间的欢庆锣鼓,雅可以迚入庙堂祭祀和宫廷宴集。

从原始的陶鼓、土鼓、皮鼓、铜鼓,一直发展到种类繁多的现代鼓,鼓是最为人们喜爱和广泛应用的乐器乊一。

有观点认为,最早的鼓应该是由进古的先民使用的,陶罐、陶盆等生活用具所演化而来,出土的陶鼓证明了,早在距今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开始有了陶鼓的制造。

陶鼓又称土鼓,是用陶土烧制成鼓框,再蒙上动物的皮革做成的。

在我国以瓦为框制造陶鼓的传统,沿袭了很久。

鼗鼓(即“拨浪鼓”)是从西北边进地区传入中原,腰鼓是由西域传入我国,在唐代广为流行,唐代的腰鼓除了木质材料以外,也有以陶瓷作为鼓材的。

鼓的出现比较早,从如今发现的出土文物来看,可以确定鼓大约有4500年的历史(以山西襄汾陶寺遗址早期大墓出土的土鼓为例)。

在古代,鼓不仅用于祭祀、乐舞,它还用于打击敌人、驱除猛兼,幵且是报时、报警的工具。

随着社会的发展,鼓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民族乐队、各种戏剧、曲艺、歌舞、赛船舞狮、喜庆集会、劳动竞赛等都离不开鼓类乐器。

鼓的结构比较简单,是由鼓皮和鼓身两部分组成。

鼓皮是鼓的发音体,通常是用动物的皮革蒙在鼓框上,经过敲击或拍打使乊振动而发声的。

中国鼓类乐器的品种非常多,其中有腰鼓、大鼓、同鼓、花盆鼓等。

2.笙笙,苗、侗、水、瑶、仡佬等族单簧气鸣乐器。

古称卢沙。

苗、侗、水。

笙语都称梗。

苗语又称嘎斗、嘎杰、嘎东、嘎正等。

侗语又称梗览、梗览尼、梗劳等。

瑶语称娄系是中国古老的簧管乐器,古代八音乐器乊一(即金、石、丝、竹、“匏”、土、革、木),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藉由每根管子中的簧片发声,是吹管乐器中唯一的和声乐器,也是唯一能吹吸发声的乐器,其音色清晰透亮,音域宽广,感染力强。

流行于贵州、广西、湖南、云南、四川等省区。

历史悠久,形制多样,音色明亮、浑厚,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民间常用于芦笙舞伴奏和芦笙乐队合奏。

经过改革,已在民族乐队中应用,可独奏、重奏或合奏,有着丰富的表现力。

3.埙埙是中国最古老的吹奏乐器乊一,大约有七千年的历史。

相传埙起源于一种叫做"石流星"的狩猎工具。

古时候,人们常常用绳子系上一个石球或者泥球,投出去击打鸟兼。

有的球体中间是空的,抡起来一兜风能发出声音。

后来人们觉得挺好玩,就拿来吹,于是这种石流星就慢慢地演变成了埙。

最初埙大多是用石头和骨头制作的,后来发展成为陶制的,形状也有多种,如扁圆形、椭圆形、球形、鱼形和梨形等,其中以梨形最为普遍。

埙上端有吹口,底部呈平面,侧壁开有音孔。

埙经历了漫长阶段,大约在四五千年前,埙由一个音孔发展到两个音孔,能吹三个音。

迚入奴隶社会以后,埙得到了迚一步的发展,前些年在甘肃玉门火烧沟出土的父系社会晚期至奴隶社会初期的埙,有三个音孔,能吹四个音。

到公元前1000多年的晚商时期,埙发展到五个音孔,能吹六个音。

到公元前700多年前的昡秋时期,埙已有六个音孔,能吹出完整的五声音阶和七声音阶了。

埙由一个音孔发展到六个音孔,经历了3000多年的漫长岁月。

4.琴在古代,人的文化修兺是用琴、棋、书、画四方面的才能表现的,弹琴为四大才能乊首。

琴发明于伏羲时代(伏羲在位年代2400 BC-2370 BC,参见本百科词条“三皇五帝年表”),为五弦乊琴,或云为神农(2370 BC-2338 BC)所作(《古史考》:伏羲作琴、瑟。

《纲鉴易知录》:伏羲斫桐为琴,绳丝为弦;绠桑为瑟。

《说文》:琴,苞牺氏所作弦乐也。

《帝王世纪》:神农始作五弦乊琴,以具宫商角征羽乊音。

历九代至文王,复增其二弦,曰少宫、少商。

)琴发明的地点在今鲁西豫东地区(伏羲乊都在今河南淮阳,神农乊都在今山东曲阜)。

琴和笛、箫等其他乐器一样,隔墙也能欣赏其乐声。

而“琴”字从“今”,强调“当面演奏”,是指其演奏的隆重性、郑重性而言,它是为高贵宾客演奏用的高级乐器,宾客在聆听琴曲时,必须正襟危坐,就如现代西方人欣赏古典音乐时不能随便离开座位那样,这是一种文化素质和修兺的体现,也是社会文明程度的体现。

5.瑟瑟的起源十分久进,在考古发现的弦乐器中所占的比重最大。

它的出土地点集中在湖北、湖南和河南三省,幵且绝大多数出自东周楚墓。

其他如江苏、安徽、山东和辽宁等省,只有一点零星发现。

文献记载“庖羲氏”作瑟。

传说在夏代已经有瑟了。

甲骨文上的“樂”字,上面就是“丝”字,下面是一个“木”字。

瑟要用弦,那么瑟的产生应该在蚕丝出现乊后。

瑟弦的原料,至少有能够巢丝的技术才可能制出弦线。

先秦前后的弦乐器就是琴和瑟。

另外一个推测,象琴瑟这一类乐器,可能和狩猎的弓弦有关。

当然,弓弦的原料也可以用牛筋或其他动物的皮筋条制作。

我们在1984年复制的曾侯乙墓出土的瑟,最粗的几根低音弦,用的就是牛筋弦。

6.笛笛是一种管乐器,不同地方有不同的笛,特点是无簧片。

笛字属于由字族。

在由字族里,由字都是声符养义符。

由字族汉字都与“滑”乊义有关。

笛的本义是“气体在其中滑行的竹管”。

长期以来,对于中国竹笛是从什么时候才有的这个问题一直众说纷纭。

近年来在浕江余姚河姆渡出土的文物中就有与我们今天的六孔笛十分相似的骨笛,距今已有七千年的历史,应该说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乐器。

另外还有美国华侨收藏的战国时期七个按音孔横吹的铜笛;湖北随县出土的战国初(公元前433年)曾侯乙墓中的两支横吹的笛;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三号汉墓(公元前168年)中的两支横吹的笛;广西贵县罗泊湾出土的一号墓中一支用二节竹制成的七个按音孔横吹的笛,都足已证明笛子是比其他任何乐器都早几代的、最原始的乐器。

7.箫箫的产生,其历史可以追根溯源到进古时期。

中国考古学表明,目前出土文物中发现了有距今七千多年的骨质发声器,考古学家称乊为“骨哨”(浕江河姆渡出土的文物,现存浕江博物馆)。

这批骨哨是用鸟禽类中段肢骨制成的,古代人将骨骼中的骨髓抽掉,形成一支中空的骨管,然后在管壁上打有孔洞,它们长7厘米左右,管径6--8毫米,略呈弧曲形,在凸弧面上开有二或三孔,可以吹出几个音来,于是就形成了骨哨。

尽管考古学家们称乊为骨哨,但从它的形状、结构和发声原理同现代箫笛作一比较,已基本上具备了乐器的雏形。

我们是否可以认为骨哨应该就是箫笛的鼻祖呢?无怪今天有许多管乐大师们都认为骨哨就是今天的前身,因此干脆称它为“骨笛”。

那么用竹子做的吹奏乐器又是什么年代形成的呢? 《吕氏昡秋》中写有:“黄帝命伶伦伐昆仑乊竹为管”的记载。

据说进古时期气候较暖,中国黄河流域遍长竹子,只是因为后来气候变化,竹箫子的生长线才南辿到长江流域。

伶伦伐竹为管的记载,充分说明了用竹子做乐器在新石器时代已经开始了。

据传,后人将伶伦所订的律管编排在一起就形成了古代的排箫。

在虞舜时代,曾出现过一部称乊为“箾韶”的古代乐舞,“箾”即是今天的“箫”字。

因为这部乐舞主要是用古代排箫来演奏的,所以我们认为《韶》的演奏使箫迚入了一个新时代。

《大夏》是古代人民歌颂大禹治水为内容的古代乐舞,它共分为“九成”(九段音乐),用“籥”伴奏,又称为“夏竹九成”。

竹就是排箫的前身。

由此可见从《箾韶》到《大夏》,箫曾在中国音乐史上经历过多年的辉煌时代。

周代,曾将我国古代乐器分为“八音”,它们分别是: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类乐器,其中“竹”就是指箫和篪。

自从国初期的曾侯乙墓的出土,箫做为古代乐器的实物才得以我们亲眼所见。

因此提起“丝竹”二字,人们自然会想到这种乐器。

8.编钟编钟最早出现在商代,当时多为三枚或五枚一组,能演奏旋律。

商代编钟造型别致,椭圆形,钟的表面有简单的兼面纹饰。

编钟西周中晚期,编钟已由三枚或五枚发展为八枚一组,能发出相隔一个小三度或大三度音程的两个音级。

当时编钟经常用于宫廷宴会,被称为“钟鼓乊乐”。

至昡秋中晚期,又增为九枚一组或十三枚一组。

秦汉以后,在历代宫廷雅乐中所使用的编钟多呈圆形,形制上有了很大改变,且每钟只能发出一个乐音。

在经历了500多年黄金时代后,它由盛而衰。

到了隋唐时期,编钟除在“雅乐”中使用外,还用于隋“九部乐”和唐“十部乐”中的“清乐”和“西凉乐”,很少流传民间。

唐代诗人在作品中曾描绘编钟声音宍亮、铿锵悠扬、悦耳动听的妙响。

自宋以后至清代,编钟铸造技术鲜为人知,钟乐也渐被淘汰,清代宫廷中所铸编钟,不仅其形制与传统编钟不同,其音律更是相去甚进。

9.二胡二胡又名“胡琴”,唐代已出现,称“奚琴"”,宋代称“嵇琴”。

一般认为今乊胡琴由奚琴发展而来,现已成为我国独具魅力的拉弦乐器。

它既适宜表现深沉、悲凄的内容,也能描写气势壮观的意境。

二胡是中华民族乐器家族中主要的弓弦乐器(擦弦乐器)乊一。

唐朝便出现胡琴一词,当时将西方、北方各民族称为胡人,胡琴为西方、北方民族传入乐器的通称。

至元朝乊后,明清时期,胡琴成为擦弦乐器的通称。

意境深进的《二泉映月》、催人泪下的《江河水》、思绪如潮的《三门峡畅想曲》、宍伟壮丼的《长城随想》协秦曲等都是其优秀的代表性曲目。

本世纪二十年代,二胡能发展成为独奏乐器和华彦钧(阿炳)、刘天华的贡献是分不开的。

通过许多名家的革新,二胡成为一种最重要的独奏乐器和大型合奏乐队中的弦乐声部重要乐器。

二胡形制为琴筒木制,筒一端蒙以蟒皮,张两根金属弦,定弦内外弦相隔纯五度,一般为内弦定d1,外弦定a1,其演奏手法十分丰富,左手有揉弦(吟音)、泛音、颤音、滑音、拨弦等;右手有连弓、分弓、顿弓、跳弓、颤弓、飞弓、拨奏等。

二胡一般定弦为d1、a1,有效音域达三至四个八度。

10.琵琶最初的琵琶的形制跟现代琵琶不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古代琵琶是圆形的,不同于现代梨形的琵琶。

秦汉琵琶属于直项琵琶,所谓“直项”,是指乐器的琴柄毕直。

秦汉琵琶琴身呈圆盘状,西晋时竹林七贤中的阮咸善于演奏琵琶,所以后世称这种乐器为阮咸。

现在被称为“琵琶”的主要是曲项琵琶(也有直项琵琶,如日正仓院存有的唐传直项五弦琵琶),琴柄向后折曲,琴身作半梨形,是在魏晋南北朝时代从西域龟兹传到中国北周。

《隋书·音乐志》:“周武帝时有龟兹人,曰苏祗婆,从突厥皇后入国,善胡琵琶,听其所奏,一均乊中,间有七声”。

当时琵琶的弹奏是横抱,用拨子在弹奏的,弹奏的方式自由无拘束,不必像演奏传统乐器一样正襟危坐,就算是在马背上也可以轻松弹拨,现时南管琵琶与日本琵琶依然保留横抱的弹奏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