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点评心理健康课
心理健康教育导课点评稿
心理健康教育导课点评稿
《心理健康教育导课点评》
这次的心理健康教育导课非常精彩!老师以生动的案例和互动的方式让学生们深入了解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通过讨论和小组活动,学生们对心理健康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并学会了如何应对压力和情绪问题。
老师在课堂中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情感释放的练习,让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
这种方式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让他们更愿意参与到心理健康教育中来。
课堂中的互动环节设计得恰到好处,学生们积极参与,表现出了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热情和兴趣。
在小组讨论中,学生们分享了自己的心理健康问题和应对方法,这不仅让他们感到被理解和支持,也促进了彼此之间的交流和互助。
总的来说,这堂心理健康教育导课有着很高的教育效果,不仅增强了学生们的心理健康意识,还提高了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
希望能够有更多这样生动有趣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让学生们能够更好地保持心理健康。
我眼中的心理健康课
我眼中的心理健康课北海中学张文丽2013年济源市心理健康优质课评选活动已告一段落,20多节的随堂听课,让我心中的疑问有所解答。
对于心理健康课来说,究竟什么样的课才是好的课?我个人认为,一堂好的心理健康课,不在于课堂的设计名目多么繁多,内容多么花噪,也不在于老师是多么会煽情,语言多么出口成章,更重要的是这节课是否能唤起学生的体验,让学生有所顿悟。
具体说来,包含以下四个方面:一、师生关系的亲密融合。
作为心理健康课的老师,一定要锻炼自己足够的亲和力,通过自己对语言表达和非语言行为的巧妙运用,让师生之间的关系松弛,心理距离缩小,直至学生有话想说、有话敢说,这样学生的表达才是他们真实的心理需求,这样的课堂解决的问题才会是学生需要解决的问题,否则只是流于表面,学生在教师的指挥棒下只是为了达到教师心中的那个目标而被动地进行一项一项所谓的“活动”,其实这是教师自己设置的教学目标,而不是学生要达到的学习目的。
当然,这不是课前的一个小游戏暖暖身子就可以达到师生之间的亲密沟通的,这需要整个上课过程中,教师对各个环节的“放手”与对学生的跟进点评,如果教师设置一个框架让学生往里边跳,那么学生的回答就可能会失去他想要表达的真实意思,学生的思维就会受限,自然不利于学生思想的自然流露。
比如教师设计这样的活动——调查统计“我喜欢和什么样的人交往”,老师为了将学生引到人际交往的原则是尊重和真诚。
当某生回答“厚道”时,老师却把它归为“宽容”,其实我们知道“厚道”说的是一个人纯朴善良实在,而“宽容”说的是人善解人意,心胸宽广,能宽恕人、原谅人,当然这样的归类就会违背学生要表达的真实意思,如果学生说一个词就归入自己心中所想的那个词,学生的思维就会被老师所罗列的词受限,接下来的回答就越来越简单,越来越抽象,越来越无味。
二、课堂环节的丝丝相扣。
虽然好的课堂要注重各个环节的逻辑性,但我觉得心理健康课环节的设计更应注重其逻辑性,一定要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发展过程,这样学生对于每个环节的学习才能顺理成章,对知识的感悟才会水到渠成。
心理健康教育导课点评稿
心理健康教育导课点评稿这是一篇关于心理健康教育导课点评的稿件。
这节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丰富而实用,针对学生们的心理状态和成长需求,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支持。
以下是我对课程的评价和点评:首先,课程设计紧扣学生心理需求。
课程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心理健康需求和现实挑战,旨在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
课程引导学生识别和应对情绪问题、增强自尊和自信、改善人际关系等方面,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并具备应对压力的能力。
其次,课程架构合理,内容全面。
课程的内容安排将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调适技巧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课程重点强调了心理问题的预防和调适,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多种方式,提高了学生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再次,课堂教学方法多样,互动性强。
课程中,教师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和主动思考。
教师提问方式灵活多样,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表达意见,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沟通能力。
最后,课后知识巩固和跟进工作到位。
教师在课堂结束后,设置了相关的作业和任务,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践和思考。
同时,教师还将与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并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帮助。
这些课后的知识巩固和跟进工作,有助于学生理解和应用所学的内容。
综上所述,这节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合理、内容全面,教学方法多样、互动性强。
除了课堂教学之外,教师还在课后进行了巩固和跟进工作,提供了相应的支持和帮助。
相信学生们在这节课程中能够受益匪浅,获得重要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技能。
期待未来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一步深入,为学生们的心理健康成长提供更多的支持和指导。
五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案剖析
五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案剖析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提高自我心理调节能力。
3. 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心理健康知识和技巧,提高心理素质。
二、教学内容1. 第五册课本p4-p5“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2. 第五册课本p6-p7“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4. 第五册课本p10-p11“心理健康知识和技巧”。
5. 第五册课本p12-p13“自我心理调节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和技巧,提高自我心理调节能力。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小组合作法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心理健康知识。
2. 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故事等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心理小测试,引发学生对心理健康的关注,激发学习兴趣。
2. 教学新课:讲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和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与生活质量的关系。
5. 总结讲解: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总结心理健康知识和技巧,引导学生学会自我心理调节。
6.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关于心理健康的实践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进行思考和反思。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心理健康知识的兴趣和积极性。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于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和培养积极乐观态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课后作业:通过学生提交的课后作业,评估他们对于心理健康知识和技巧的掌握程度以及自我心理调节的能力。
七、教学资源1. 课本:《五年级上册心理健康》课本,提供基本的教学内容和案例。
2. 多媒体课件:制作多媒体课件,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和案例。
3. 心理测试工具:提供一些心理测试工具,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五册课本p4-p5“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第一课时2. 第五册课本p6-p7“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第二课时4. 第五册课本p10-p11“心理健康知识和技巧”:第四课时5. 第五册课本p12-p13“自我心理调节的方法”:第五课时九、教学反思1. 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反思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能够有效地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是否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心理健康知识。
小学心理健康课评课稿
《张开隐形的翅膀》评课稿听了#老师的《张开隐形的翅膀》这堂心理辅导活动课,我觉得作为一名新教师,谢老师的成长是很快的。
谢老师把《张开隐形的翅膀》这堂有关自信心的心理课演绎得很精彩。
在课堂上,谢老师带领着学生进行了一次自信心之旅。
一.创造适宜的学习环境当一个人处于宽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中时,他的心情就会比较放松,用这种放松情绪投入到学习中去,感受能力就会大大提高。
首先从教师自身出发。
教师的个人魅力很重要,一开始就要注意与学生拉近距离才能很好调动学生的情绪。
课堂上,谢老师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教师的情绪直接影响学生的情绪。
谢老师怀着愉快的心情,以亲切自然的教态面对学生,真心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
为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打下基础。
课伊始,谢老师对学生说:“今天开始上课前,我们要完成一件重要的大事,我们有几支新组建的营队要来招募队员了,我很好奇他们需要怎样的人呢?你们好奇吗?快听听他们有什么要求吧!谢老师以富有感染力的语言,以招募新成员的游戏方式,学生很感兴趣,使他们产生了新奇感,感到老师很亲切,学生的情绪一下子调动开来。
接下来的课堂气氛当然是相当活跃的,这就是积极情绪带来的课堂效果。
其次是学生的积极行为带动学生的积极情绪。
课中,谢老师让学生写下自身的优点,每个人至少要写一个优点。
每写好一个就用彩笔画上一轮翅膀,你找到的优点越多,你的翅膀就会张得越大。
谢老师在巡视的过程中发现有一生写的优点很多,老师及时表扬了他。
后来在汇报的时候,学生踊跃、快乐地和同学们分享自己的优点,看着一双双美丽的翅膀贴到黑板的大翅膀上,相信每一个孩子都会为自己骄傲、喝彩。
还有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课堂教学。
在学生写自身优点的时候,老师配以愉快的轻音乐,营造一种轻松安全的心理氛围,给学生以美的精神愉悦。
以及结尾入营仪式,播放歌曲的旋律,呈现一段文字,学生在歌曲的旋律声中朗诵《为自己喝彩》。
自然而然,学生的积极情绪就能调动起来了。
心理健康教育导课点评意见
心理健康教育导课点评意见
《心理健康教育导课点评意见》
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教育导课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它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引导学生,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而在教育导课中,我们需要关注一些重要的点,以提高教育导课的效果。
首先,导课时需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和需求。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心理特点和需求,而且他们的心理状态也可能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因此,教师在导课时要做好充分的调研和了解,以便更好地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育引导。
其次,导课内容要贴近学生生活,注重实际操作。
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需要的是实用的知识和技能,而不仅仅是理论的传授。
因此,在导课时,教师可以通过举例或实际操作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知识,让他们在实际生活中有所收获。
另外,导课时要注重学生参与和互动。
在心理健康教育导课中,学生的参与和互动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加主动地了解和学习心理健康知识,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调节和表达能力。
因此,教师在导课时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课堂互动,构建良好的教学氛围。
总的来说,心理健康教育导课是一项涉及学生内心世界的重要工作,在实际操作中需要多方面的配合和努力。
教师可以通过
深入了解学生、贴近生活、注重参与互动等方式,提高教育导课的效果,让学生真正受益。
心理课心得体会
心理课心得体会心理课心得体会1最近,听了三节心理健康教育课,一节是《在挫折中成长》,一节是《摇叶多姿的自己》,还有一节是《感恩成就梦想》。
听了这三节课之后,本人有很多感受,在此略谈几点:一、是心理健康课的常规常态还任重道远。
在校本课程中开设心理健康课已有十多年的时间,但是到现在为止,我们看这些课还发现,无论就内容还是形式都还比较生涩。
从学生的表情和行为来看,学生还没有进入一种常规常态的意识,好多孩子的表情让我们看到心理健康课在学生的心目中,还更多的是一件新鲜的事物,与纳入学校正规的教育教学课程还有很大的距离。
学生还不能以平常的心态来看待这样一些课。
从《在挫折中成长》这节课来看,学生的参与度远远不够,特别是男生组完全没有进入状态,那种对心理健康课的新鲜感、陌生感一下子就流露出来。
明眼人一眼就看出,这是老师为了做一个录像课而故意设计好的一个场景,学生完全没有上心理健康课的经验和常规。
老师也没有进入课堂之中,面对学生的真情流露老师往往无动于衷,有时候干脆是一副冷漠的表情,缺乏心理健康老师最起码的同理心。
这样的课完全没有学生心理健康的意识在里面。
在课堂中能够流露真情的学生只有极少数,大多数学生没有真情实感,说一些不痛不痒的官方话,缺乏情感的流露和表达。
二、是缺乏正确的观点表达和对错误认识的辨析。
老师上课非常死板,缺乏生成性,PPT都是事先做好的,学生的讨论没有真实的展示,课堂完全按照老师的预设来进行各个环节。
这主要由于缺乏正常的课堂教学常规的建立而让临时开设的心理健康课,缺乏足够的灵性和活力。
比如学生在讨论如何战胜挫折时,有些学生提出通过玩游戏暂时遗忘挫折和痛苦。
面对这样的问题,老师缺乏引导学生及时辨析的能力。
忽视课堂的生成性,没有抓住教育的契机,对学生进行教育和正确引导。
三、是缺乏合乎心理特点的教学设计。
心理健康课更应该按照心理的特点来进行设计,但是在这几节课中确有一些地方做得不够好。
比如在《感恩成就梦想》这节课中,授课老师不注重去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而是让学生端端正正地坐着,这不利于学生自由想象地发挥。
心理活动教研点评(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为了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加强心理活动教研工作,我校开展了心理活动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探讨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二、活动内容1. 专家讲座本次活动邀请了知名心理专家为教师们进行专题讲座,内容涉及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方法、技巧等。
专家通过生动的案例、深入浅出的讲解,使教师们对心理健康教育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
2. 互动交流在讲座结束后,教师们分组进行互动交流,分享自己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经验和困惑。
通过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教师们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解更加深入,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3. 案例分析教师们针对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心理健康教育案例进行深入剖析,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在分析过程中,教师们积极思考,各抒己见,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建议。
4. 心理游戏体验为了使教师们更好地理解心理活动的设计和实施,活动安排了心理游戏体验环节。
教师们分组参与游戏,亲身体验心理活动的设计和实施过程,感受心理活动对个体心理的影响。
5. 总结反思活动最后,教师们对本次心理活动教研进行总结反思,分享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大家纷纷表示,通过本次活动,自己对心理健康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为今后的教学工作奠定了基础。
三、活动点评1. 活动组织有序,内容丰富本次心理活动教研活动组织有序,内容丰富,既有专家讲座,又有互动交流、案例分析、心理游戏体验等环节,使教师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成长。
2. 专家讲解深入浅出,实用性强专家的讲座内容深入浅出,贴近实际,使教师们在短时间内掌握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知识和技能,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3. 教师积极参与,互动性强在活动过程中,教师们积极参与,互动性强。
大家畅所欲言,分享自己的经验和困惑,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建议。
4. 活动效果显著,提升了教师专业素养通过本次心理活动教研,教师们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专业素养得到了显著提升。
心理健康教育导课点评意见
心理健康教育导课点评意见
心理健康教育导课点评意见:
1. 导课开局:开始时可以通过引入一个短小精悍的心理健康相关的事例或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为接下来的内容打下基础。
2. 课程目标明确:在课程开始前,应明确课程目标和学生能够获得的知识、技能、态度或行为改变,这有助于学生理解学习的意义和目的。
3. 互动环节设计:在课程设置中添加一些互动环节,例如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帮助学生积极参与、活跃课堂氛围,并促进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4. 多媒体资源利用:结合现代技术手段,使用多媒体资源,如视频、图片、PPT等,丰富课程内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效果。
5. 知识框架建构:将课程内容按照逻辑关系进行组织,构建完整的知识框架,尽量避免知识的零散性,便于学生对整体知识结构的理解和记忆。
6. 实例提供与讲解:配合课程内容,提供一些实例进行分析和讲解,帮助学生将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增强学习效果。
7. 反馈与评价:在课堂结束前,设置一定的反馈机制,例如小
测验、课堂练习等,让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情况,以及检验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同时也为教师提供调整教学策略的依据。
8. 家校互动:在课程结束后,鼓励学生将所学的心理健康知识与家人交流分享,以促进家庭中心理健康的共同关注与实践。
9. 情感关怀:在课程中适时关注学生的情感状态和心理需求,提供一定的情感支持和关怀,增强学生成长中的心理健康意识。
10. 持续跟踪:在课程结束后,建立一种良好的学生跟踪机制,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变化进行评估和指导,并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以上是对心理健康教育导课的点评意见,希望对改进教学有所帮助。
心理健康优质课评委点评
心理健康优质课评委点评
一、背景
心理健康课程是培养学生心理健康意识的重要途径,而优质课则是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素养的重要保障。
因此,评委们在心理健康优质课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评委在心理健康优质课中的角色和任务,以及如何对课程进行评价。
二、评委的角色和任务
1. 评委是心理健康优质课的裁判,负责评判课程的质量和水平。
他们需要对课程的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
2. 评委需要对课程进行客观、公正、准确的评价,不能受到任何个人情感因素的影响。
3. 评委需要根据评价结果提出改进建议,以提高课程的品质和学生的心理健康素养。
三、评价标准
1. 内容方面:评委需要评价课程的内容是否符合国家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规定,是否具有科学性和针对性。
同时,需要关注课程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以及是否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
2. 教学方法方面:评委需要评价课程是否采用了恰当的教学方法,如互动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
同时,需要关注教学方法是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 教学效果方面:评委需要评价课程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如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心理素质的提升等。
同时,需要关注教学效果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
四、点评示例
以一堂心理健康教育优质课为例,进行评委点评:该课程采用了互动式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内容符合国家心理健康教育相关规定,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
教学中注重与学生互动,课堂氛围轻松愉悦。
但课程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有待加强,建议增加一些心理学基础知识的介绍。
心理老师讲课点评稿范文
心理老师讲课点评稿范文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活动和心理现象规律的科学。
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心理学在培养人们的心理素质、改善人们的心理健康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学校里,心理课程通常由专业的心理老师进行教授。
下面是一篇对一位心理老师讲课进行点评的范文:大家好,今天我有幸参加了心理学课程中心理老师的讲座,下面我将对老师的讲课进行点评。
首先,我要说的是老师的课堂氛围营造得非常好。
一进课堂,我就感觉到了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
老师会在课堂开始时和同学们打个招呼,有时会开个玩笑,让气氛活跃起来。
与此同时,老师还经常鼓励同学们参与课堂讨论,认真回答问题,表达自己的观点。
这种积极互动的方式,不仅提高了同学们的积极性,也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其次,老师在课程设计方面下了很多功夫。
无论是讲解心理学的基本概念还是解读心理学中的经典实验,老师都采用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
比如,在讲解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时,老师会用简单易懂的例子来解释抽象的概念,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
而在讲解实验时,老师会邀请同学们参与其中,让大家更加亲身地体验实验过程。
这种结合理论与实践的方式,使得课程内容更加生动有趣,易于理解。
另外,老师还会在课堂上提供大量的案例分析,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
通过分析实际的案例,同学们可以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从而更好地理解知识的实用性。
同时,案例分析也能够锻炼同学们的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听完老师提供的案例分析,同学们经常会主动举手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这种互动让课堂变得更加活跃。
此外,老师的讲授方式非常注重启发式教学。
老师讲课时并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而是通过提问和引导,让同学们通过自己的思考来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这种启发式的教学方式,既培养了同学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又激发了他们对心理学的兴趣。
我相信,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同学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心理学的知识。
最后,老师在课堂上注重培养同学们的情绪管理能力。
初中心理健康听课记录心理健康课听课反思:开启心灵大门的“金钥匙”
初中心理健康听课记录心理健康课听课反思:开启心灵大门的“金钥匙”心理健康课听课反思:开启心灵大门的金钥匙”;上星期,有幸听了各级部的几节心理健康课,几位教师给我们展示了不同风格的课堂教学,我听完后,感触很深,我为她们精彩的表现暗暗喝彩。
在课堂上,学生们敢想、敢说,畅所欲言,真正是课堂的主人,老师们的课贴近孩子的心灵,走进孩子的内心,解决学生内心的确存在的心理问题,使孩子的心灵如沐一缕清风,如享一缕阳光,让我们的心理健康课成为打开孩子心扉的金钥匙”;。
回味这几堂课,他们有许多共同的亮点值得我学习。
1、快乐游戏,让课堂鲜活起来。
温馨的课堂气氛是使学生愉悦地进行学习的前提。
丰盛的心理大餐同样也需要有调节气氛的开胃小菜,当然,这一殊荣非游戏莫数。
如刘方华老师的《上课与游戏》一课就是以做游戏的形式拉开帷幕。
让学生上课一始就开始做抢凳子的游戏,老师则抓住机会进行引导,让学生对秩序有了更具体,更形象的认识,这为后来的讲上课的秩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使得沉闷的课堂鲜活起来。
孙家疃小学的姜言言老师执教的《换把椅子坐一坐》中,出示图片让孩子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得出不同的结论,简单的游戏却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唤起学生对心理课题的探索,同时帮助学生们在游戏中去体验和感悟游戏中的道理。
2、情景剧场,让课堂闪亮起来。
学生心理的变化与其生活环境是紧密相连的,生活中的点滴小事都可能引起他们情绪及心理上的波动。
因此,将真实的生活再现课堂,这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形式。
例如姜老师的心理剧场《篮球xxx》通过角色扮演,现场支招,实话实说等形式,让学生在参与中产生情感体验,达到育我、育人的目的。
而刘老师执教的《上课与游戏》一课中,老师则通过录像的方式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纪律对课堂的影响,从而产生情感体验,纷纷提出自己的看法,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课中有故事情境法、生活场景再现法等方法,十分的生动有趣。
3、选题挖掘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心理健康教育课的选题要有现实感、时代感和针对性,要触及学生所关心的问题、所感兴趣的事物,这样,才能产生应有的教育效果。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 学会说不点评
《学会说不》点评
《学会说不》这节课充分体现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课程特点。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
导入游戏虽然只有两个同学上台,但
台上的同学也并没有闲着——他们要帮忙计算托书的本数、评出冠军、亚军、季军。
接着以“聆听同龄人的故事”激发学生学会说“不”的动机与兴趣。
而教师的提问和学生的回答、学生互动的互动环节贯穿整节课,更多的是学生对教师问题的回答与及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与分享。
二是课堂形式活动性强。
这节课以游戏方式导入,用故事引出主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上课时注重师生互动、学生间的讨论与交流,学生能更加真切地关注到自身的感受,认识到自己不需要一味地迁就、顺从别人。
再者,通过情景表演学习说“不”的技巧,体现了寓教于娱乐,趣味性十足。
三是体现了教育生成性。
教师以托书的游戏导入,学生在直接或
间接参与游戏的过程中认识到当事情是自己力所不能及的时候就应
该勇敢地说“不”。
紧接着老师“布置”作业,目的是借此慢慢引导
学生尝试拒绝、尝试说不。
本节课运用多种生动有趣的活动形式,让学生参与课堂、参与活动。
而此节课当然也存在不足之处:
一、在教导什么时候说“不”——聆听同龄人的故事,此处讲述
了明明和他姨妈的故事,这个故事不切合实际,有点牵强,不符合常
理。
二、“怎样说不”环节的情境表演,把舞台完全交给学生更好。
三、板书加上总标题“学会说不”更完美了。
评价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质量标准
评价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质量标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素养、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增强学生心理应对能力的重要途径。
为了确保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质量,本文档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学生反馈等多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质量评价标准。
一、课程内容1.1 课程目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明确其教学目标,包括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素养、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增强学生心理应对能力等。
1.2 课程内容课程内容应全面覆盖心理健康领域的基本知识,如心理健康概念、心理疾病预防、心理素质提升等。
同时,课程还应结合学生实际需求,关注青春期心理特点,涉及情感、人际关系、自我认知等方面。
1.3 课程更新课程内容应定期更新,以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的变化。
二、教学方法2.1 教学方式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如讲座、讨论、案例分析、小组活动等,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2.2 实践环节课程应设置实践环节,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提高其实际操作能力。
2.3 教学反馈教师应定期收集学生对教学方法的反馈,不断调整和优化教学方式。
三、师资队伍3.1 教师资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师应具备相关专业的学历和资格证书,如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等。
3.2 教师培训教师应定期参加专业培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和心理健康素养。
3.3 教师队伍稳定性学校应确保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师队伍稳定,避免频繁更换教师。
四、学生反馈4.1 学生评价学校应定期收集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评价,了解学生需求和课程效果。
4.2 学生满意度课程结束后,学校应调查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以评估课程质量。
4.3 学生成果学校应关注学生在心理健康课程过程中的成果,如心理素质的提升、心理问题的解决等。
五、课程管理5.1 课程规划学校应制定长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规划,确保课程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5.2 课程监督学校应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监督,确保课程质量和教学效果。
5.3 课程评估学校应定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行评估,以了解课程质量和学生需求。
你对心理健康教育课评价
你对心理健康教育课评价
《心理健康教育课:重要性与价值》
心理健康教育课在当今社会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加和心理健康问题的日益突出,人们对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也日渐提高。
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课成为了教育领域中备受关注的一个话题。
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评价不仅仅是浅显的知识教育,更是对学生自身心理素养的培养。
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上,学生可以学到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应对挑战、处理压力、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等重要技能。
这些技能非常实用,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
此外,心理健康教育课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情绪和需求,促进个人成长与发展。
学校作为学生的第二个家庭,心理健康教育课也起到了帮助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作用。
同时,心理健康教育课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他人,增强同理心和社会责任感。
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良好人际关系、建设和谐社会都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综上所述,心理健康教育课的重要性与价值不言而喻。
它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还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因此,在当今社会,我们需要更加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为他们的成长保驾护航。
2013下2014上心理健康活动优质课点评
2013年下期红星学校心理健康活动优质课点评我校几位老师有幸参加了市心理健康教育优质课评选暨研讨会,会议分听课和听报告两部分,通过这几天的学习,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课的概念渐渐地由模糊到清晰,老师们从对这门学科的一无所知到大体明确这门学科的方向和目标,深感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现将我这几天的收获总结如下:一、面对每一个孩子,注重积极心理品质培养。
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课面对每一个孩子,而不只是有“心理问题”的孩子。
这也是我以前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一个误区,总认为,有问题的孩子才需要心理健康教育辅导。
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课不是“治疗”,而是“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如:增进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完善积极地人格等。
21节课所选课题有悦纳“独一无二的我”,有“谁最重要”,有“幸福快乐每一天”,寻找“记忆的宝藏”,“相亲相爱的一家人”等等。
这些课的内容都是让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了解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学会学习,学会人际交往等等。
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课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一种活动,它是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为活动目标,活动要符合学生的心理需要和年龄特点,活动注重学生的心理感受和内心体验,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自我成长。
二、注重活动体验执教教师都设计了热身活动,也注重在活动中让学生亲身体验和分享。
给我印象比较深的是在《谁最重要》这节课中教师设计的活动,为了让学生体验互助的重要性,教师设计了“合力传球”游戏,还设计了“长勺吃枣”游戏,在长勺吃枣游戏中,每人拿了一把勺柄非常长的勺子,艰难的吃枣,起先,学生如何努力都吃不到枣子,后来,学生互相喂给才吃到了枣子。
这个游戏让学生切实感到,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让学生逐渐把这种品质渗透到生活中。
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不同于我们平常开设的学科课程。
学科课程以传授间接经验为主,让学生在一节课中完成教学目标。
而活动课程注重激发学生获得直接经验,更重视活动的生成性内容。
让学生在一种安全、开放、平等、尊重的活动氛围中,全身心的参与和投入活动,分享个人的感受和收获,从而引导学生寻求快乐和幸福。
幼儿园心理小故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点评建议
幼儿园心理小故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点评建议【序号一:引言】在幼儿园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心理小故事是一种重要的教学形式。
通过讲述生动的故事,可以引起幼儿的兴趣,促进他们的情感体验和认知发展。
在本文中,我将就幼儿园心理小故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行点评,并提出一些建议。
【序号二:评估】我们需要对幼儿园心理小故事进行评估。
在故事内容方面,是否能够引发幼儿的情感共鸣?是否能够传递积极的情感和价值观念?在故事形式方面,是否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是否能够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故事讲述方面,老师是否能够生动地讲述故事?是否能够引导幼儿思考并参与讨论?【序号三:建议】根据评估结果,我认为幼儿园心理小故事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可以进行以下改进和建议:1. 多样性:故事内容应该多样化,涵盖不同的情感、价值观和生活场景,以满足幼儿的多元化需求。
2. 互动性:故事形式可以多样化,如利用角色扮演、游戏等形式,增加幼儿的参与感和互动性。
3. 合理性:故事讲述应该注重节奏和情节的合理性,避免过于复杂或离幼儿生活实际过远的主题。
【序号四:个人观点与理解】我个人认为,幼儿园心理小故事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精心设计的故事,可以引导幼儿积极认知自己和他人的情感,培养他们的情感表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教师在讲述故事时,也要注重情感交流和互动,使幼儿在情感体验和认知发展方面得到全面的提升。
【序号五:总结与回顾】总结来看,幼儿园心理小故事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该注重故事内容的多样性、形式的互动性和讲述的合理性。
通过这样的改进和建议,可以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
【结尾】根据您指定的主题,我在知识的文章格式下撰写了一篇关于幼儿园心理小故事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点评建议的文章。
希望能够为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序号六:个性化培养】除了多样化的故事内容和形式,我认为幼儿园心理小故事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还可以更加注重个性化的培养。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评课标准
上城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评课标准200 年月日上城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编制朝阳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评课标准走近心理心理辅导活动课有效性评价标准前段时间,因为我选择了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参加温州市的第二届教坛新秀评比,因此,临阵磨枪,翻看了一些书籍和资料,连着上了几堂不同主题的心理辅导活动课,也特意参加了温州百里路小学的低段心理辅导活动课的研讨活动……在学习、备课、上课、说课、评课的过程中,在他评、自评和评他的时候,有意无意地总在思考心理辅导课的评价问题——怎样的心理辅导活动课才是有效的课,才是好的课?经过同事董教导对我课堂的听课反馈,和自己的思索和提炼,我姑且按照以下的标准来审视和反思自己的课堂。
一、看辅导目标:符合实际,目标明确具体,与理论相符二、看主题选择: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状况三、看辅导过程:1、暖身活动:营造气氛,与主题、主体相关2、活动设计:情境与学生相关,能体现主题,激发学生感悟3、教师表现:平等尊重学生,较多采用非指导性反应,对学生评价到位,引导合适,有较高的现场敏感度,角色定位恰当。
4、学生表现:有较高的情感度卷入,专注于感受,活动参与面广。
5、团体气氛:真诚、和谐、有安全感四、看辅导作业:辅导课后续推进、延伸另外:我喜欢在课堂上穿插一些小游戏。
而选用游戏时得明确游戏的本质追求:为主题服务,不要为了好玩或者热闹才让学生做无关的游戏。
要注意引导学生,特别是低段学生在游戏前或者游戏中注意遵守游戏规则。
游戏结束后,应让学生快速地把心静下来,及时引导学生专注于感受,提升自我——心静是一种境界啊。
翻看07年10月18-19两日在嘉兴桐乡举行的省心理健康教育优秀心理辅导课观摩活动时,自己笔记中所简单记录的我省的第一位心理健康教育特级教师钟志农老师的精彩的点评。
他以实事求是的风格,以很大家又很随和的风采,进行了看法独到,眼光犀利而又深入浅出的评课,尖锐而不失分寸,虽然会有针针见血的“痛”,但是,却能带来豁然开朗的“快”,绝对让人受益匪浅,震撼和思索不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点评心理健康课
评价一堂好课呢?
第一、课题安排要切实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形成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开发其心理潜能,增强适应能力。
通过教育,应达到四个学会(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生活)、三个层次(发展、预防、治疗)。
为达上述目标,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大约有八个方面:
1、学习心理教育:包括智力健康教育、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教育、考试心理的调适和训练、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的教育等。
2、健康情感教育:包括培养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情趣,形成稳定平衡的心境,了解感情活动产生、发展、形成、表达的规律,初步培养健康的高级情感,学会并掌握制怒的方法,培养幽默感等。
3、坚强意志教育:包括培养学生良好意志品质,创设一定教育情境,培养学生的耐挫能力等。
4、人际适应教育:包括形成学生的博爱意识与行为,教会学生正确地待人接物、为人处世,使学生打扮得体、举止文雅,学习各种社交技能。
5、反应适度教育:包括正视现实、正确对待现实,认识挫折的双重性,增强学生的自制力,提供多种情境,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乐观向上,不断进取。
6、青春期心理教育:包括性心理教育、性道德心理教育、性审美心理教育、性法制教育。
7、升学与择业心理教育:包括升学考试前后的心理教育,升学与职业选择指导,职业心理准备教育。
8、健全人格教育:包括认识自己的气质类型与性格倾向,培养良好的性格,建立科学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学会心理的自我调适。
第二、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情感体验
体验的类型可分为:
1.根据实践层面和心理层面的不同,可把体验分为原体验与再体验。
2.根据主体性水平的高低,可把体验分为:
(1)主动体验与被动体验;
(2)自主性体验与依赖性体验;
(3)创造性体验与接受性体验。
3.根据其对象和手段的性质,可把体验分为积极体验与消极体验。
体验成功,就是主体亲历通过努力以实现自己正当目的的全过程,并从中得到相应的认识和情感。
发展性教学体验成功,就是教师引导学生体验成功,以使他们能从成功的结果及过程中获得积极的体验,从而主体性得以发展,并享受到教育生活中的幸福。
对成功与失败、积极体验与消极体验,我们应追求前者,避免或克服后者。
就是说,教师应该在心理活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进行主动的、积极的和成功的体验,决不是被动的和消极的体验;前者使人积极向上,后者使人越体验越消极越悲观。
例如,学生上课“不专心”、“走神”。
如果老师把体验的重点定在“走神”上,学生就会列举若干“走神”的现象,其结果在整个课堂上就强化了“走神”的体验;相反,如果老师换一
个角度,把体验的重点定在“专注”上,学生就会列举若干“上课专心”的情景,使学生受到正面教育,学有榜样;收到完全不同的教学效果。
又如,有一个班主任在每天朝会时让学生反思昨天“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好”,全班学生就罗列了大量“做得不好”的情感体验,弄得学生灰溜溜的;后来这位教师改让学生“回忆做得好的事情的情感体验”,全班学生热情洋溢,处于主动积极的气氛之中。
同样一个问题,由于角度不同,效果显然不同。
第三、学生是否真情地参与课堂活动
心理教育活动课根本目的是为社会培养人才。
因此它不仅需要学生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更加需要获取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更加需要具有主动参与、探索创新的精神。
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关键在于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让学生在学习中不仅获得新知识,而且学会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在整个活动的过程中,要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要创造条件,提供主动参与的机会,有了参与的动机,还要有参与的机会,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来设计教学环节,为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提供机会,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独立思考,让学生主动参与质疑问难,有时还需要指导操作,促使学生主动参与。
这种参与应该是真情的;而一个真情地参与课堂活动的氛围全靠师生共同营造,决不是学生或教师单方面的事情,千万不要抱怨学生为什么没有动起来。
这是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难点和关键。
笔者前些时候听了一节课。
课堂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体验协作”。
上课一开始教师用投影仪逐张幻灯片展示该班
过去活动的情景,让图片中的主人公反思当时的感受,其余同考虑自己当时的想法。
当一个女同学看见图片上展示的是自己不小心摔倒,但又必须继续登山;当时小组同学,不分男女争先恐后地帮她背行李,有的人搀扶她,有的要背她,老师也前来鼓励。
当这位同说到此时泪流满面,教师也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全班同学热烈鼓掌。
整节课展现了15个情景。
由于师生真情的主动参与,师生共同营造了一个真情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氛围,从而使课堂教学的难点突破、目标达成度高。
课后,一个学生告诉我,“这节课使我真正明白了一花不成林百花齐放才是春的道理。
协作精神的培养对于21世纪的接班人是多么重要啊!”
第四、教师引导学生把感悟深化
这就要求教师要特别珍视儿童独特的感悟,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做”数学中体验,在体验过程中感悟,在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中升华,这也是我们心理健康课教师应追求的最终目标。
情感的感悟和认知的感悟只有上升到理性的层面才能完成人的心理素质形成的“内化”过程。
这是一个由感性到理性、变被动为主动、变感悟为顿悟的过程,这也是我们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根本目的。
在一堂要求学生认识“协作”的课堂上,教师组织学生五人一小组,两两小组进行比赛。
首先,每小组五人的一支足绑在一起,在教师发口令后,两组一起前进,看谁先到达目的地。
最初,学生走动很困难。
于是教师插话“无论什么方式走都可以”。
学生忽然顿悟,应该像螃蟹一样横着走,不一定全组人同时到达只要有一人摸到终点就行了。
足绑起要前进这是规则性的需要合作,但要走得快就是由于主动的原因需要合作达到分享的快乐。
使感悟进行了高一层次的深化。
由于老师的画龙点睛,学生的情感感悟和认知的感悟由被动上升到主动的感悟。
综上所述,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谋不同于学科课程:一般学科课程内容以知识为中心(间接经验),形式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关注学习结果,师生关系以教师为中心,评价方法以客观定量评价为,心理机制注重学生知识的系统逻辑性。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内容以学生的直接经验为中心,形式学生活动为主,主动探究,注重过程经验,师生关系以学生为中心,评价方法以主体综合评价为主,心理机制注重学生的情绪的唤起和情感。
联系实际选准课题是前提;引导学生积极感悟是基础;师生共同真情参与是关键;感悟深化上升理论是目的。
评价一堂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维度和因素可能还有好多方面,但从目前的情况看来,以上四点是值得提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