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表现手法——虚实结合1
虚实结合手法赏析
虚实结合手法赏析
虚实结合是中国文学中常用的表现手法之一,它将现实与想象、具体与抽象、已知与未知、主观与客观等元素巧妙地结合起来,以产生深远而富有艺术感染力的效果。
在诗歌中,虚实结合的手法可以用来营造特定的意境和表达情感。
例如,在柳永的《雨霖铃》中,上片描述的是眼前的实景、实事、实情,而下片则是对别后生活的设想,这是虚写。
通过这种方式,诗人淋漓尽致地写出了离别的依依不舍之情。
此外,在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诗人运用了“己方为实,对方为虚”的写法。
诗中说自己思念家乡和亲人,却从对方的角度出发,说对方如何思念自己。
这种写法比单方面表达自己的思念更加委婉,情感更加深沉和真挚,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总的来说,虚实结合的手法在文学中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深远的艺术效果。
它不仅可以帮助诗人和作家创造出独特的意境和情感,同时也为读者提供了更广阔的想象空间和更深层次的审美体验。
中国古代诗歌之虚实结合
01虚实结合概述Chapter定义与特点0102虚实结合的重要性拓展诗歌表现空间虚实结合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将不同时空的景物和情感融合在一起,为诗歌创作提供更广阔的表现空间。
增强诗歌内涵通过虚实结合,诗人可以将现实与想象、经验与超验等元素相互渗透,使诗歌具有更深厚的内涵和更丰富的意蕴。
提升诗歌审美价值虚实结合所带来的独特意境和美感,能够激发读者的审美愉悦,提升诗歌的审美价值。
唐宋时期随着诗歌创作的繁荣和理论的发展,虚实结合逐渐成为诗人自觉追求的艺术效果。
唐诗宋词中大量运用虚实结合手法,创造了众多脍炙人口的佳作。
先秦时期虚实结合的手法在《诗经》、《楚辞》等早期诗歌中已有体现,但尚未形成自觉的创作意识。
元明清时期虚实结合在戏曲、小说等叙事文学中也得到广泛应用,不仅丰富了文学作品的内涵和表现力,也为读者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审美空间。
虚实结合的历史与发展02虚实结合在古代诗歌中的表现Chapter以实为虚以虚带实虚实相生030201实情虚写虚情实写虚实互化以实象征虚以虚象征实虚实相济03古代诗歌中虚实结合的经典案例Chapter《诗经》中的虚实结合王维《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前句实写塞外壮阔的自然景象,后句则虚写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感慨,通过虚实相映,表现出一种苍凉而深远的意境。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前两句实写诗人梦游吴越的奇幻经历,后两句则虚写镜湖月和剡溪对诗人的深情送别,通过虚实交织,营造出一种梦幻而唯美的氛围。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前两句实写词人对亡妻的深切思念和无尽悲痛,后两句则虚写词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通过虚实相生,表达出一种深沉而真挚的情感。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中“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诗歌表现手法__虚实结合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芙蓉楼送辛渐》 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除夜
踏莎行
欧阳修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西行 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 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 犹是春闺梦里人。
虚实 结合
陇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王昌龄《送魏二》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破阵子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 自难忘。千里孤坟, 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 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沁园春· 雪》
毛泽东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顿失 滔滔。 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 比高。 须晴日, 看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 稍逊 风骚。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 大雕。 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虚实结合
(1)这首诗的开头四句从哪三个方面对李 白的诗作出了什么样的高度评价?( ?(3 白的诗作出了什么样的高度评价?(3分)
3、设想的未来之境。这类虚境 设想的未来之境。 是还没有发生的, 是还没有发生的,它表现的情 将一直延伸到未来而不断绝。 将一直延伸到未来而不断绝。
雨霖铃 柳永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 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 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 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诗歌表现手法—— 诗歌表现手法——虚实结合 ——虚实结合
诗歌中的实
“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 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 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早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答: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天 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天 )。 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 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 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 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 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 二)。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 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步骤三)。 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步骤三)。
虚实结合的诗词
虚实结合的诗词
虚实结合是古诗词中常用的表现手法,以下是一些虚实结合的诗词:
1. 《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这首诗中,前两联虚写仙人乘黄鹤归去的传说,后两联实写登楼所见的景象,虚实结合,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2.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这首诗中,前两联实写诗人年老体弱、孤独多病的现状,后两联虚写自己梦中骑马奔赴前线、英勇杀敌的情景,虚实结合,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国之情。
3. 《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这首诗中,前两联实写诗人身处巴山倾听秋雨时的寂寥之苦,后两联虚写将来与妻子共剪烛花、谈论巴山夜雨的情景,虚实结合,表达了诗人对妻子的思念之情。
诗歌中难理解的表现手法解读--虚实结合 衬托 比兴 白描 渲染 烘托 象征 间接抒情
诗歌中常用的表现手法解析[虚实结合衬托比兴白描渲染烘托象征间接抒情]【虚实结合】古诗的“虚”,指直觉中看不见摸不着,却又能从字里行间体味出的那些虚象和空灵的境界;“实”则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
一、古诗中的“虚”“实”运用1、眼前之景为实,想象虚构构之景为虚以《雨霖铃》为例: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年泪眼,竟无语凝噎。
这些诗句,写的都是眼前的实景实事实情,是“虚”。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这三句,则是半虚半实。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这三句,是想象之景,属虚写。
2、现实之景为实,已逝之景之境、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为虚以《念奴娇·赤壁怀古》为例: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这是苏轼游黄岗城外的赤鼻矶所见到的景象,当算是“实”。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这三句,再现了火烧赤壁这一历史画面,显然不是发生在眼前的实景,故属虚写。
3、形象为实,抽象为虚;有限为实,无限为虚以《虞美人》为例: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一句,写愁绪。
愁绪本是很抽象,李煜却将之化成了“一江春水”气势汹涌,不可遏止,化抽象为形象,化虚为实。
又如《游园不值》: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这两句,以少胜多,以有限之红杏表现无限之春意。
这是化实为虚。
4、侧面为实,正面为虚以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小桥流水人家。
这一句子以温馨景象,反衬人的孤独、凄凉的心境。
5、虚实结合的作用虚实结合,可大大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充实人们的审美趣味。
有时能形成强烈的对比,有时能形成渲染烘托,从而突出诗歌的中心。
【衬托】一、基础部分衬托,可分为正衬和反衬,也叫映衬。
用类似的或反面的事物,使主要事物更加鲜明突出,从而达到强烈的表达效果,以此表现特殊的意境或独特的情感。
1、正衬,是用相同的东西来衬托如李白的《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诗歌表现手法——虚实结合
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 A 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诗人往往借助 这类虚无的境界来反衬现实。 这类虚无的境界来反衬现实。这就叫以虚 象显实境。例如《梦游天姥吟留别》 象显实境。例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仙境 就是一个虚象。诗云: 就是一个虚象。诗云:“日月照耀金银 霓为衣兮风为马” 台”、“霓为衣兮风为马”、“虎鼓瑟兮 鸾回车” 仙之人兮列如麻” 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李白描 绘了一幅美好的图景, 绘了一幅美好的图景,图景的美好反衬出 现实的黑暗。 现实的黑暗。
已逝之景之境。 B 已逝之景之境。这类虚景是作者曾 经经历过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景象, 经经历过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景象,但是 现时却不在眼前。例如李煜《虞美人》 现时却不在眼前。例如李煜《虞美人》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句中 故国” 雕栏玉砌”存在, “故国”的“雕栏玉砌”存在,但此时并不 在眼前,也是虚象。作者将“雕栏玉砌” 在眼前,也是虚象。作者将“雕栏玉砌”与 朱颜”对照着写,颇有故国凄凉, “朱颜”对照着写,颇有故国凄凉,物是人 非之感。再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赤壁怀古》 非之感。再如苏轼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 中云: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中云:“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再现了 火烧赤壁这一史实。显然不是发生在眼前, 火烧赤壁这一史实。显然不是发生在眼前, 故也是虚景。 故也是虚景。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在下正是赵鼎, 承蒙大家跟我分 享我的情感 情感! 享我的情感!
自号得全居士 解州闻喜(今 得全居士。 字元镇,自号得全居士。解州闻喜 今 属山西)人 与李光、李纲、胡铨合称“ 属山西 人。与李光、李纲、胡铨合称“南 宋四名臣” 赵主要从政,也能词。 宋四名臣”。赵主要从政,也能词。有《得 全居士词》 全居士词》。清末王鹏运把他和李光等四人 的词合编为《南宋四名臣词集》 的词合编为《南宋四名臣词集》。早期所写 多为闲情绮语,南渡后所作, 多为闲情绮语,南渡后所作,多为家国乡关 之思。 之思。
诗歌表现手法之虚实结合例析[高中语文]
③虚实相生,交织成一个幽僻而又充满春意与生机的画面,流露出 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4.
除夜 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词内
容具体说明。
答: ①主要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 ②前两句实写,表达自己远离家人,身居客舍的孤寂凄然之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
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
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
月。
再现火烧赤壁这一史实,集中笔 力塑造青年将领周瑜的形象,诗
人借对周瑜的仰慕,抒发自己功
业无成的感慨。不是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练习3: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偶成
(宋)饶节
松下柴门闭绿苔,只有蝴蝶双飞来。
蜜蜂两股大如茧,应是前山花已开。
请从“虚实”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①前三句实写:松荫之下柴门锁着一院绿苔,成双成对的蝴蝶不停 地飞舞,还有两腿拖着重重花粉飞来的蜜蜂,这些都是眼前之景。
②最后一句是虚写:前山繁花似锦的世界,这是想象之景。
③虚实相生,烘托出与友人分别时的惆怅悲凉的 氛围,表达了对友人不舍和牵挂之情。
描绘出一幅萧条凄凉的秋郊夕照图,是实写。 ②《归园田居·其一》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描绘诗情画意的田园美景,是实写。
2、所谓“虚”,是指知觉中看不见摸不着,却
又能从字里行间体味出那些虚象和空灵的境界。
它是抽象的,主观的。具体说来,诗歌中的“虚”
感;后两句虚写,想象故乡亲人思念着千里之外的我。 ③虚实相生,以虚写实,把深挚的思乡情思抒写的更加婉曲
诗歌鉴赏之虚实结合公开课课件
增强诗歌艺术感染力
虚实结合使诗歌形象更加鲜明
通过虚写和实写的相互映衬,诗歌中的人物、景物等形象更加立体、生动,给读者留下 深刻印象。
虚实结合增强诗歌情感表达
虚写部分往往能够表达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想,而实写部分则是对现实生活的真实 描绘,二者相结合,使诗歌情感表达更加丰富、深刻。
虚实结合提升诗歌意境
诗歌鉴赏之虚实结合公开课课 件
目
CONTENCT
录
• 虚实结合基本概念与特点 • 古代诗歌中虚实结合案例分析 • 现代诗歌中虚实结合创新实践 • 虚实结合在诗歌鉴赏中意义与价值 • 诗歌鉴赏方法与技巧指导 • 学生互动环节与课堂总结
01
虚实结合基本概念与特点
虚实结合定义及作用
虚实结合是指诗歌中通过虚写和实写相互补充、相互 映衬的表现手法。
虚写部分可以营造出一种超越现实的意境,而实写部分则是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二 者相互交织,使诗歌意境更加深远、广阔。
拓展读者审美想象空间
虚实结合激发读者想象力
虚写部分往往具有模糊性、多义性等特点,能够激发读者 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读者在欣赏诗歌的过程中产生更多 的联想和想象。
虚实结合拓展诗歌内涵 虚写部分可以表达诗人的主观情感和思想,而实写部分则 是对客观事物的真实描绘,二者相结合,使诗歌内涵更加 丰富、多元。
虚实结合增强诗歌审美价值
虚写部分可以营造出一种独特的审美效果,如朦胧美、空 灵美等,而实写部分则是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再现,二者相 互补充,使诗歌审美价值更加突出。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虚实结合体现中华文 化精髓
虚实结合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重要 特征之一,体现了中华文化追求 和谐、注重意境的审美传统。
理解。
高中语文 诗歌表现手法——虚实结合课件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 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 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 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 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 风情,更与何人说?
上片除“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外,写的都是眼前实景、实事,写词人和心爱的 人不忍分别又不得不别的心情,是实写。
• 虚实相生,虚实相应,虚景与实景融合, 互相映衬,渲染出一种浓浓的情感,或 者是烘托出某种气氛。
故也是虚景。
3、设想的未来之境。这类 虚境是还没有发生的,它表现 的情将一直延伸到未来而不断 绝。故写愁,将倍增其愁;写 乐将倍增其乐。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 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 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 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 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 风情,更与何人说?
虚实相生
“虚实相生”是指虚与实二者之间互相联 系,互相渗透与互相转化,以达到虚中有实, 实中有虚的境界,从而大大丰富诗中的意象, 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 间,充实人们的审美趣味。
虚景和实景的关系
•11、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 •12、首先是教师品格的陶冶,行为的教育,然后才是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训练。 •13、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2022/1/182022/1/18January 18, 2022 •14、孩子在快乐的时候,他学习任何东西都比较容易。 •15、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集体的动作,集体的表情,集体的信念。 •16、一个人所受的教育超过了自己的智力,这样的人才有学问。 •17、好奇是儿童的原始本性,感知会使儿童心灵升华,为其为了探究事物藏下本源。2022年1月2022/1/182022/1/182022/1/181/18/2022 •18、人自身有一种力量,用许多方式按照本人意愿控制和影响这种力量,一旦他这样做,就会影响到对他的教育和对他发生作用的环境。 2022/1/182022/1/18
虚实结合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注解1、巴山:在今四川省南江县以北。
2、共翦西窗烛:翦同剪;在西窗下共剪烛蕊。
3、却话:重头谈起。
译文你问我回家的日子,我尚未定归期;今晚巴山下着大雨,雨水涨满秋池。
何时你我重新聚首,共剪西窗烛花;再告诉你今夜秋雨,我痛苦的情思。
赏析这是一首抒情。
诗的开头两句以问答和对眼前环境的抒写,阐发了孤寂的情怀和对妻子深深的怀念。
后两句即设想来日重逢谈心的欢悦,反衬今夜的孤寂。
语浅情深,含蓄隽永,脍炙人口,余味无穷。
唐诗《邯郸冬至夜思家》赏析【原文回放】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生查子--去年元夜时欧阳修[北宋]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透!唐代崔护的《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作者: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具体分析:如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这首诗大约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九年(741)以后。
王昌龄当时为江宁(今南京)丞,刚由洛阳到江南,恰巧辛渐正要回洛阳,于是作此诗送朋友辛渐。
前两句是诗的第一层,点明送别的时间、地点,它如同用一幅巨大的水墨山水画作背景,衬以高高的芙蓉楼,奔腾的大江,如织的冷雨,接天连江,友人、高楼、整个吴地都笼罩在潇潇冷雨中,为即将的离别平添几分悲凉气氛。
“楚山孤”既是写实景,也是诗人孤寂心情的写照。
一向豪迈的王昌龄,一场送别,一阵冷雨,怎会如此落寞?原来诗人被贬岭南,自负甚高的王昌龄在官场上很不得意。
虚实结合
虚实结合虚实结合是中国古典诗歌中重要的艺术表现手法之一。
所谓“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景、实事、实境,是可以通过视觉、听觉等感觉捕捉到的部分。
所谓“虚“是指主观意识中存在的情感、设想、梦境,是通过诗人主观想象得到的部分。
虚实结合是指现实的景、事与想象的景、事互相映衬,交织融合。
典诗歌历来追求“虚”与“实”的完美结合。
清代唐彪在《读书作文谱》中说得很精辟:“文章非实不足以阐发义理,非虚不足以摇曳神情,故虚实常宜相济也。
”可见虚实结合得好可以使诗意蕴藉含蓄,有“飞动之趣”。
又可以大大丰富诗的意象,开拓诗的意境,为欣赏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使其获得充盈的审美趣味。
虚实结合的形式多种多样,就方法而言,有详写为实,简略为虚;具体为实,抽象为虚;写景为实,抒情为虚;正面为实,侧面为虚;当前为实,追忆为虚;当前为实,未来为虚;己方为实,对方为虚;客观为实,想象为虚等等。
本文拟就常见的几种表现形式作初步的探讨。
1.详写为实,简略为虚详写可以细致入微,如在目前,略写则给人留下无尽的想象空间。
比如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此诗中,实写作者与童子的对话,而诗人“问”的内容却省略掉了,采用虚写。
隐者是什么样子,采药去了哪里,多久回来都没有介绍。
但山峰高峻,云海茫茫,童子天真纯朴,隐者仙风道骨,诗人寻访隐者时平和的心情与闲雅的态度,则是我们可以通过想象来补充的。
诗歌通过虚写给我们留下了充分的想象空间。
读诗时我们通过补充(即想象)能得到美妙的审美愉悦和享受。
2、具体为实,抽象为虚抽象的情况大致可分为哲理和志向二端。
①、哲理为虚在诗歌中,抽象的哲理往往通过具体的事物形象表现出来。
比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此诗中,作者登楼所见的具体形象为实,抽象的说理为虚。
前二句写登楼所见万里之广阔景象,使人视界为之一开,精神为之一振,是实写。
分析诗歌中的虚实结合手法及其作用
分析诗歌中的虚实结合手法及其作用
一、虚实结合是诗歌中常用到的表现手法。
“虚”指想象、联想之景;“实”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事、实境等。
作用:以虚实结合,描绘了,表达了
情感(理想、抱负、志向、品质等)
示例分析:
如在《沁园春·雪》词中,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这七句结合长城、黄河、群山、高原等景物,具体描绘北国的雪景,是实写;而“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这三句则是想象雪霁天晴后的景色,是虚写。
作用:作者运用虚实结合,描绘出一幅雄伟壮丽的北国雪景图,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二、中考考点解说
“分析诗歌中的虚实结合手法及其作用”,是中考诗歌阅读中的重要考查点。
常见问答题型有:
(1)明确指出诗歌或诗句运用了虚实结合手法,要求结合具体的诗句进行分析。
(2)要求判断诗歌或诗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并结合具体的诗句进行分析。
(3)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要求判断正误。
三、方法解读
明确“虚”和“实”的判断依据。
1.实景是作者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具体感受得到的真实存在的景。
2.虚景是在实景的基础上由作者的头脑所想象出来的景,包括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想象的未来之境、回忆的已逝之景,由此及彼的联想等。
高中语文 诗歌手法赏析难点讲解一 虚实结合
诗歌手法赏析难点讲解一:虚实结合在诗歌鉴赏中,最让学生头疼的就是手法分析题。
原因之一,就在于学生缺乏手法知识储备,鉴于此,笔者有了细讲诗歌手法的念头。
本篇主要讲讲诗歌的常用表现手法之一——虚实相生。
一、什么是“虚”与“实”古诗的“虚”,指直觉中看不见摸不着,却又能从字里行间体味出的那些虚象和空灵的境界;“实”则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
二、古诗中的“虚”“实”运用1、眼前之景为实,想象虚构构之景为虚。
以《雨霖铃》为例: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年泪眼,竟无语凝噎。
这些诗句,写的都是眼前的实景实事实情,是“虚”。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这三句,则是半虚半实。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这三句,是想象之景,属虚写。
2、现实之景为实,已逝之景之境、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为虚。
以《念奴娇·赤壁怀古》为例: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这是苏轼游黄岗城外的赤鼻矶所见到的景象,当算是“实”。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这三句,再现了火烧赤壁这一历史画面,显然不是发生在眼前的实景,故属虚写。
3、形象为实,抽象为虚;有限为实,无限为虚。
以《虞美人》为例: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一句,写愁绪。
愁绪本是很抽象,李煜却将之化成了“一江春水”气势汹涌,不可遏止,化抽象为形象,化虚为实.又如《游园不值》: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这两句,以少胜多,以有限之红杏表现无限之春意。
这是化实为虚。
4、侧面为实,正面为虚。
以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小桥流水人家。
这一句子以温馨景象,反衬人的孤独、凄凉的心境。
三、虚实结合在古诗中的作用清朝唐彪在《读书作文谱》中说得很精辟:“文章非实不足以阐发义理,非虚不足以摇曳神情,故虚实常宜相济也。
”鉴于诗词篇幅十分短小,容量有限,诗人谋求虚实结合,虚实相生,趣味、诗韵俱存,使其内涵丰富,外延无边。
如: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古代诗歌表现手法虚实结合教案
古代诗歌表现手法-虚实结合教案第一章:诗歌与虚实结合1.1 诗歌的定义与特点诗歌是一种文学形式,以节奏、韵律、形象和情感为特点。
诗歌通过语言的精炼和想象力的运用,传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1.2 虚实结合的定义与意义虚实结合是指在诗歌创作中,将现实与想象、具体与抽象相结合的手法。
虚实结合可以丰富诗歌的意境,增强表现力,使读者产生更深刻的共鸣。
第二章:古代诗歌中的虚实结合实例分析2.1 李白《静夜思》分析诗歌中的虚实结合手法,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探讨虚实结合如何表达诗人的思乡之情。
2.2 王之涣《登鹳雀楼》分析诗歌中的虚实结合手法,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探讨虚实结合如何展现诗人对壮丽景色的感受。
第三章: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3.1 想象与现实的结合通过对现实事物的描写,加入诗人的想象,形成虚实相生的效果。
举例说明古代诗歌中运用想象与现实结合的手法。
3.2 具体与抽象的结合在诗歌中,通过具体的事物描写,表达抽象的情感和思想。
举例说明古代诗歌中运用具体与抽象结合的手法。
第四章:虚实结合的创作实践4.1 创作背景与动机解释诗人在创作时,如何根据个人经历、情感和时代背景,运用虚实结合手法。
鼓励学生思考自己的创作动机和背景。
4.2 创作步骤与技巧引导学生进行诗歌创作,运用虚实结合手法。
提供创作技巧,如观察事物、运用想象力、巧妙运用象征和隐喻等。
第五章:古代诗歌虚实结合的评价与欣赏5.1 诗歌评价的标准与方法介绍古代诗歌评价的标准,如意境、情感、语言表达等。
引导学生运用合适的方法,对诗歌进行评价。
5.2 诗歌欣赏与感悟引导学生欣赏古代诗歌中的虚实结合手法,感受诗歌的美感。
鼓励学生通过欣赏和感悟,提升对古代诗歌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第六章:古代诗歌虚实结合的类型与特点6.1 景物描写中的虚实结合分析古代诗歌中如何通过景物描写,运用虚实结合手法,如山水、季节变化等。
探讨虚实结合在景物描写中的作用,如表达诗人的情感、营造意境等。
古典诗歌表现手法之虚实结合
方法探究
虚实结合
虚与实是相辅相成的,又是一对相对的概念。 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虚是诗人通过联想和想象而虚拟出来的。
2、回忆:已逝之景
这类虚景是作者曾经经历过或历史上曾经发 生过的景象,但是现时却不在眼前。如苏轼的 《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云:“谈笑间,樯橹灰 飞烟灭。”再现了火烧赤壁这一史实,显然不是 发生在眼前,故也是虚景。
方法探究
3、想象:设想的未来之境
这类虚境是还没有发生的,它表现的情将 一直延伸到未来而不断绝。故写愁,将倍增其愁; 写乐将倍增其乐。 严羽《临川逢郑遐之之云梦》“明发又为千里 别,相思应尽一生期。洞庭波浪帆开晚,云梦蒹葭 鸟去迟”诗人为表现离情别绪而虚设的情景,是虚 写。诗人预测明日一别,后会无期,只有不尽的相 思;并想象到,洞庭浪大,云梦荒凉,老友的船会 晚行一些,惜别之情溢于言外。
训练拓展
饯别王十一南游 刘长卿 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 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 ① 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蘋。 ②
【注释】①五湖:指太湖。②白蘋(pí ng):水中浮草,花白色,故名。
这首诗颈联采用了什么手法来表现离情别绪,请 作简要赏析。(5分) 虚实结合(或想象)。前一句实,后一句虚。前一句 写诗人目送着友人的行舟远去,直至消逝在长江尽头; 后一句想象着友人正在夕阳灿照的五湖畔观赏明媚的春 色。展现出对友人依依惜别之情。
古典诗歌表现手法之 虚实结合
学习目标
1、能正确理解并准确判断虚实结合这 种表达技巧。
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
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诗词鉴赏讲究浸润,讲究体验,讲究对文字的敏感、对语言的感悟、对意蕴的体悟。
为大家整理了古诗词鉴赏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希望大家喜欢。
古诗词鉴赏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虚”是指知觉中看不见、摸不着的虚幻世界和梦境等。
一般情况下,“虚”包括三种类型:1.虚幻世界和梦境。
例如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中梦中胜利的虚幻之景与醒来时的白发现实形成鲜明的对比,让读者体味出诗人空有大志,报国无门的悲哀。
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也是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的虚幻之景。
2.想象和回忆。
例如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通。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中前两句属虚写,表明西湖六月的风光自有特色。
后两句属实写,具体描写了满西湖荷叶荷花在朝阳的映照下,无边无际的碧绿和艳红和和谐的搭配着。
《虞美人》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句中”故国“的”雕栏玉砌“存在,但此时并不在眼前,也是虚象。
作者将”雕栏玉砌“与”朱颜“对照着写,颇有故国凄凉,物是人非之感。
又如陆龟蒙的《吴宫怀古》”香径长洲棘丛,奢云艳雨只悲风。
吴王事事堪亡国,未必西施胜六宫。
“一诗中,诗人将昔日吴王荒淫腐朽的事实和眼前吴宫的残破凄惨景象浓缩在一句诗里,表现了诗人强烈的批判的态度。
3.设想之境。
例如柳永的《雨霖玲》一词,上片除“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外,写的都是眼前实景实事实情,写此词人和心爱的人不忍分别又不得不别的心情,是实写;下片写对别后生活的设想,是虚写;着意描绘词人孤独寂寞的心情。
虚实结合,淋漓尽致地写出了离别的依依不舍。
“实”是指客观存在的实象、事实、实境。
例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黑暗现实;《虞美人》中的“春花秋月何时了”;《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上阕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写赤壁险峻的形势;《雨霖铃》中上阕所写的两人分别的情形,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诗歌鉴赏专题 古诗歌表达技巧——虚实结合
课堂练习: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 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 愁听清猿梦里长。 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实写: 参考答案 : 江楼醉别,橘柚飘香,江风骤雨 这首诗前两句实写江楼醉别,橘柚飘香, 虚写: 江风骤雨, 遥远的潇湘 凄清的猿啼 后两句虚写,由眼前情景转为设想对方 效果: 抵达遥远的潇湘愁听凄清的猿啼的孤寂与 烘托 氛围 愁苦的情景, 表达 情感 虚实相生,烘托出与友人分别时的惆怅
诗歌中“虚”境包括以下四大类:
探究一: 《梦游天姥吟留别》:霓为衣 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 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 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 霞。 1、虚无之境(仙境和梦境)。 幻想 诗人往往借助这类虚无的境界来反衬现实。 标志词:梦、觉、醒、恍等
探究二:
2015届高考诗歌鉴赏专题
鉴赏古诗歌表达技巧 ——虚实结合
虞美人 ·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 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 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本词的结构及技法
虞 上片 美 人
下片
景 春花秋月小楼东风 情
离愁别绪亡国之恨
实
虚
情景交融
柳永《雨霖铃》中云:“今霄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想象 3、未来之境(将来之境)。 这类虚境是还没有发生的,它表现的情将 一直延伸到未来而不断绝。故写愁,将更 增其愁;写乐将更增其乐。 标志词:何时、何处、何家等
探究四: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 抱膝灯前影伴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训练1、
初入淮河四绝句(三) 杨万里
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
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
注释:淳熙十六年十二月,金人派遣使者来南宋贺岁,杨万里
奉命送金使北返途中,来到原为北宋腹地,现已成为宋、金国 界的淮河时,感慨万端,作诗以抒怀。
请从虚实的角度赏析此诗。
前两句实写淮河两岸舟船背驰波痕接触也难 以做到,虚写作者对国家南北分离的痛苦与无奈; 后两句实写鸥鹜可以南北自由飞翔,虚写作者对 国家统一人民自由往来的强烈愿望。
24
白 石 的 画 作 《 蛙 声 十 里 出 山 泉 》
训 练 探 究 题 : 从 虚 实 角 度 赏 析 齐
4
25
这幅画用简略的笔墨勾勒了一带远山,在远山 的映衬下,从山涧的乱石中泻出一道急流,六 只蝌蚪在急流中摇曳着小尾巴顺流而下。用 “远山”、 “山涧”、 “急流”、来表现十里 山泉的意境,是写实;用稚嫩的蝌蚪活泼地戏水 玩耍来表现可闻而不可视的蛙声,是写虚。虽 然画面上不见一只青蛙,却使人隐隐如闻远处 的蛙声正和着奔腾的泉水声,演奏出一首悦耳 的乐章,连成蛙声一片的效果。白石老人以诗 人的素养、画家的天才、文人的气质创造了如 此优美的意境,把诗情画意融为一体,准确地 表现了诗中的内涵,达到了中国画‘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的高境界。
训练3、探究题:
关于这首词表达的内容,有人认为是“游子思归 乡”,有人认为是“思妇盼归人”,也有人认为二者 兼有。 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要说明理由。
菩萨蛮 【唐】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王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23
游子思归乡:一、二句是游子眼前所见之景;三 至六句是游子触景生情,设想家人盼望自己归去的情景; 最后两句游子感叹旅途漫漫,归乡无期,更添愁苦。 思妇盼归人:上片写思妇见晚景而生愁情;五、 六句写思妇伫立玉阶,见鸟归而怀念游子;最后两句写 思妇设想游人归途艰难,感叹相逢无期。 二者兼有:全词以游子思归乡和思妇盼归人相互 渲染,传达了“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情思。
四、高考考查方向:
提问方式2 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夜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 答题流程:①指出运用的是什么手法 一、二句描写冬至夜里诗人孤灯独坐思亲的 情景,是实写。三、四句通过想象描写冬至夜深 ②对手法进行阐释 时分,家人还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 ③指出作者的感情 之人的画面,是虚写。虚实相生,诗人通过写家 人思念自己含蓄地表现自己“思家”的。
6
(唐) 王维
三、关于虚实相生表达技巧的体味
1、判断下列诗句中的虚和实:
(1)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李白《望庐山瀑布》 (3)李商隐《巴山夜雨》 望庐山瀑布 其二 (4)李煜《虞美人》 李白 (5) 贺铸《青玉案》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2、鉴赏点: 在描绘形象,表达情意,营构意 飞流直下三千尺, 境方面所产生的艺术效果。 7 疑是银河落九天。
16
四、高考考查方向:
提问方式1 下面这首诗中哪些是实景?哪些 是虚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慨?
《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答题流程:①指出哪儿是实景和虚景 诗中的“野草”、“夕阳”、“燕”等是实景, ②指出作者运用了“虚实相生”的手法 而六朝古都的繁华是虚景。虚实相生的手法,让 人不难想象当年朱雀桥边乌衣巷口车水马龙、宫 ③指出作者的感情 殿巍峨、美人如云繁华富庶的景象,与如今野草 遍地,萧瑟荒凉的景象形成对比,表达了昔盛今 17 衰、物是人非的历史沧桑感。
感。虚实结合可以大大丰富诗中的意象,开 拓诗的意境。
11
• 在诗歌中,“虚”常包括四类:
• 1、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
• 2、已逝之景之境
• 3、设想的未来之境
• 4、借助想像,从对方起笔生情
12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诗云:“日 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 麻”。 ——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诗人往往借 助这类虚无的境界来反衬现实。这就叫以 虚象显实境。
3
借景抒情 直接抒情
情景交融 以动衬静
二 表现手法 诗 词 表 达 技 表达方式 巧 修辞方法
托物言志 虚实相生 使用典故 侧面烘托 动静结合 细节描写 叙事抒情
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 比喻、拟人、夸张、借代 拟物、对比、排比等等
4
三、关于虚实相生表达技巧的体味
1、判断下列诗句中的虚和实:
26
27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 颜改。
——已逝之景之境。这类虚景是作者曾
经经历过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景象,但是现时 却不在眼前。
14
柳永《雨霖铃》“念去去千里烟波, 暮霭沉沉楚天阔”“今宵酒醒何处,杨柳 岸晓风残月” 。
——设想的未来之境。这类虚境是还 没有发生的,它表现的情将一直延伸到未 来而不断绝。故写愁,将倍增其愁;写乐 将倍增其乐。
夜雨寄北 李商隐 三、关于虚实相生表达技巧的体味
君问归期未有期, 1、判断下列诗句中的虚和实: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1)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却话巴山夜雨时。 (2)李白《望庐山瀑布》
(3)李商隐《夜雨寄北》 (4)李煜《虞美人》 (5) 贺铸《青玉案》 2、鉴赏点: 在描绘形象,表达情意,营构意 境方面所产生的艺术效果。
(3)李商隐《夜雨寄北》 (4)李煜《虞美人》 (5) 贺铸《青玉案》 2、鉴赏点: 在描绘形象,表达情意,营构意 境方面所产生的艺术效果。
10
阐释概念:虚实
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
虚是诗人通过联想和想象而虚拟出来的。 虚实相生:是指现实的景、事、物与想象的景、
事、物互相映衬,交织在一起表达丰富的情
21
训练2、
《送魏二》 醉别江楼橘柚香, 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
愁听清猿梦里长。
请赏析此诗的艺术手法
虚实相生。诗的前两句写橘柚香中醉别江楼,满江风 雨孤舟凉,是叙事写景,是实写;后两句由实入虚, 推己及人,借助想象,为友人悬想出别后情景,是虚 写。虚实结合,情景交融,营构了一幅云散雨收孤月 高照愁思情长的意境,表达了对友人深情的悬想和牵 22 挂。
18
四、高考考查方向:
提问方式3、请对这首诗的主要表现手法进行 分析。
陇西行 (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 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 犹是春闺梦里人。
主要运用了虚实相生的手法。前两句概括叙述了一个 答题流程:①指出运用的是什么手法 慷慨悲壮的场面:战死的将士成了无定河边累累白骨,是 ②对手法进行阐释 实写。后两句写闺中妻子不知征人战死,仍然在梦中想见 ③指出艺术效果(塑造形象:使形象更 已成白骨的丈夫,是 虚写。虚实相生,荣枯迥异,造成了 强烈的艺术效果。 反映了长期的边塞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 丰满;表达感情:更充沛、更淋漓;营造意境:扩 苦和灾难 。 19 大诗歌境界,使内容更丰富)释及表达的感情。
2、鉴赏点: 在描绘形象,表达情意,营构意 境方面所产生的艺术效果。
9
三、关于虚实相生表达技巧的体味 青玉案 贺铸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 1、判断下列诗句中的虚和实: 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 户,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 (1)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 (2)李白《望庐山瀑布》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训练1、
初入淮河四绝句(三) 杨万里
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
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
注释:淳熙十六年十二月,金人派遣使者来南宋贺岁,杨万里
奉命送金使北返途中,来到原为北宋腹地,现已成为宋、金国 界的淮河时,感慨万端,作诗以抒怀。
请从虚实的角度赏析此诗。
解析:《初入淮河四绝句》是杨万里奉命送金使北返,进入 淮河后触景伤怀所写下的绝句,共有四首,所选为第三首, 因眼前景物起兴,以抒发感慨。淮河两岸舟船背驰而去,了 无关涉;一过淮河,似乎成了天然之界。这里最幸运的要数 那些在水面翱翔的鸥鹭了,只有它们才能北去南来,任意翻 20 飞。两者相比,感慨之情自见。
——虚实相生
遵化一中 娄士芬
1
学习目标:
1.了解诗歌虚实相生手法的特点 2.辨清虚实相生类考题的设题方法 3.掌握虚实相生类考题的一般解题步骤 4. 能 根 据 题 目 要 求 , 用 通 顺 的 语 言 规 范 答题
2
一 明确考纲中关于古典诗文考查的要求
①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②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8
三、关于虚实相生表达技巧的体味 虞美人/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 1、判断下列诗句中的虚和实: 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1)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李白《望庐山瀑布》 (3)李商隐《夜雨寄北》 (4)李煜《虞美人》 (5) 贺铸《青玉案》
15
月 夜 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注]这是至德元载(756)8月,杜甫为安史叛军所 俘 沦陷在长安时所作。
——从对面抒写离情,这类虚境能突破 时空的限制,通过想像将对方的言行摄入诗 中,增强诗歌的情趣,扩大诗歌的意境,将 所抒发的情感加以深化。
(1)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李白《望庐山瀑布》 (3)李商隐《巴山夜雨》 (4)李煜《虞美人》 (5) 贺铸《青玉案》 2、鉴赏点: 在描绘形象,表达情意,营构意 境方面所产生的艺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