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事故处理管理规定(通用版)

合集下载

质量事故处理管理规定

质量事故处理管理规定

质量事故处理管理规定一、引言质量事故是企业最不愿意发生的事情之一,但是在生产活动中,质量问题难免会发生。

一旦质量事故发生,处理的方法和效率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形象和经济效益。

为了确保质量事故能够得到及时高效的处理,本文将对质量事故的定义、处理流程、责任分工等方面进行规定和说明。

二、质量事故的定义质量事故指的是一次或者多次的产品或者服务的不合格行为所导致的严重后果,包括但不限于:•造成人身伤亡或者健康损害;•对环境和公共利益造成严重危害;•严重影响订单交付、生产周期等企业运营等问题;•严重损害企业的形象和声誉等问题。

三、质量事故处理流程1. 事故发生质量事故发生后,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及时发现并报告给企业内设的质量事故处理中心,以及运营中心、法务中心等相关职能部门。

2. 事故初步调查在收到质量事故的报告后,质量事故处理中心应当成立事故调查小组,对事故进行初步调查。

调查小组应当在48小时内完成事故的初步调查,评估事故的影响和损失,并且向企业决策者提供事故报告。

3. 事故报告和评估基于调查小组的报告,企业决策者应当评估事故影响的程度,并且要确定是否需要启动应急预案。

同时,企业决策者还应当吸取事故教训,总结改进措施,以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4. 事故处理在事故报告和评估的基础上,企业应当对质量事故进行处理。

处理方法应当包括但不限于:对受害人进行赔偿、整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组织员工技能培训等。

同时,企业应当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和管理流程,保证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安全。

四、责任分工质量事故涉及到的责任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质量事故处理中心负责对质量事故进行调查、评估和处理,以及编制事故报告等工作。

2. 生产管理部门负责对生产实施监管和检查工作,包括质量检查、隐患排查等等。

3. 产品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对产品质量进行管理和监督,实时追溯产品质量问题。

4. 设计、运营、财务、法务等部门负责对产品设计、运营、财务和法务等方面进行协调和配合,积极配合处理质量事故。

质量事故处理报告管理制度(5篇)

质量事故处理报告管理制度(5篇)

质量事故处理报告管理制度一、质量事故,是指药品管理使用过程中,因药品质量问题导致危及人体健康的责任事故。

质量事故按其性质和后果的严重程度分为:重大事故和一般事故。

二、重大质量事故1.违规购进使用假劣药品,造成严重后果。

2.未严格执行质量验收制度,造成不合格药品入柜(架)。

3.使用药品出现差错或其他质量问题,并严重威胁人身安全或已造成医疗事故的。

三、一般质量事故1.违反进货程序购进药品,但未造成严重后果的。

2.保管、养护不当,致使药品质量发生变化的。

四、质量事故的报告程序、时限1.发生重大质量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在十二小时内上报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相关部门。

2.应认真查清事故原因,并在七日内向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有关部门书面汇报。

3.一般质量事故应认真查清事故原因,及时处理。

五、发生事故后,应及时采取必要的控制补救措施。

六、处理事故时,应坚持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过原则,并制定整改防范措施。

质量事故处理报告管理制度(2)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规范本单位的质量事故处理报告管理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提高质量管理水平,保障生产安全,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质量法》、《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等相关法律法规。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职工在工作中涉及到的质量事故处理报告管理工作。

第三条主管部门本单位负责质量事故处理报告管理工作的部门为质量管理部门。

第二章报告的种类和分类第四条报告的种类根据不同的情况和要求,质量事故处理报告分为立案报告、处理报告和结案报告三种。

第五条报告的分类根据质量事故的不同性质,质量事故处理报告分为一般质量问题报告和重大质量问题报告两种。

第三章报告的流程第六条立案报告一、质量问题发生后,相关责任人应及时向质量管理部门提交立案报告。

二、立案报告内容包括但不限于:问题的详细描述、原因分析、证据材料、责任人等。

三、质量管理部门收到立案报告后应及时进行初步调查和审核,并根据情况决定是否召开质量事故处理会议。

质量事故处理管理规定

质量事故处理管理规定

质量事故处理管理规定一、目的为了保障公司产品质量,及时有效地处理质量事故,避免事故扩大,保护公司品牌形象。

二、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公司所有生产及销售的产品。

三、定义1.质量事故:指产品出现质量问题,已经或可能影响用户安全、健康或财产等方面的事件。

2.责任部门:负责处理质量事故的部门。

3.当事人:指对质量事故直接参与或影响较大的相关部门及人员。

四、责任部门及职责1.质量部门负责开展质量事故调查、分析,提出处理建议并督促实施;2.技术部门负责对质量事故的技术原因分析、制定技术改进方案;3.生产部门负责质量事故的生产过程追溯,提出生产管控建议;4.销售部门负责与用户进行沟通,及时反馈相关信息,积极解决用户的问题。

五、质量事故处理流程1.发现质量问题,及时上报质量部门;2.质量部门立即启动调查,责任部门配合提供相关信息;3.根据调查结果,制定质量事故处理方案,报经公司领导批准后实施;4.实施处理方案并跟踪效果,确保质量问题得到解决;5.根据处理结果,及时对外公布处理情况和改进措施。

六、质量事故处理的原则1.安全第一,最大限度保护用户的人身和财产安全;2.全面调查,深入分析,找到问题的根本原因;3.责任明确,及时追究责任人的责任;4.整改到位,建立质量控制的长效机制。

七、质量事故的后续处理1.完成事故调查后,质量部门要编制一份“质量事故处理报告”,报经公司高层审批后在公司内部公布;2.对因质量问题影响到用户的,要及时与用户沟通,赔偿有关费用,并对用户提供相关技术支持;3.对经调查属于质量问题的人员,根据情况进行纪律处分或者开除。

八、规定的解释权公司保留对本规定的解释权,如有问题,可随时与公司领导进行沟通并进行修改完善。

质量事故处理管理规定

质量事故处理管理规定
6.1.3工作过错由单一部门造成,其他部门能够监控而进行了纠正,过错部门未执行,由过错部门承担100%的主要赔偿。
6.1.4工作过错由多个部门造成的则由多个工作过错部门共同协同赔偿比例。
6.1.5产品属于外观质量问题肇事部门承担70%,品质部门承担30%责任。
6.1.6产品结构问题肇事部门承担40%,品质部门承担60%责任。
6.4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而包庇或隐瞒不报者,一经查实由责任人承担全部赔偿责任。
6.5对责任划分有争议的,可上报副总理处,可成立调查小组进行协调处理。
6.6质量事故的处理报告和赔偿的审批,最终权为副总经理。
核准:
审查:
制定:
6.1.7验货或成品入仓检验、少装、错装配件、(非批量)由肇事部门承担100%的责任。
6.1.8过错难以确定的由副总经理决定处理。(喷涂车间不对产品尺寸负责)
6.2部门内部责任划分与赔偿承担责任
6.2.1直接责任人造成的事故,其他部门因种种原因而无法监控的,本部门承担损失比例如下:
本部门承担金额
直接责任人
501以上
40%
1.3质量事故原因分类:
发货错误、检验错误(漏检项目或未检验等)、生产错误、无首检而生产、无自检互检、无巡检、正常生产不良率超过5%(喷涂产品除外)、有质量异常而继续生产(后续可修复的除外)、其他导致质量异常的错误。
1.4工作失职事故的分类
信息传递错误、工作交接不清、审核不认真。
2.质量事故上报流程:
5.4由各主持人总结发言;
5.5会后形成书面的总结报告分发各参会部门。
6.责任划分:
6.1各相关部门责任划分与赔偿承担比例
6.1.1工作过错由单一部门造成,其他部门能够监控而没有进行纠正,由过错部门承担70%的主要赔偿责任,未实施有效监控和进行纠错的部门承担30%的次要赔偿责任。

质量事故处理和报告管理制度(3篇)

质量事故处理和报告管理制度(3篇)

质量事故处理和报告管理制度1、质量事故具体指药品使用活动各环节因药品质量问题而出现的危及人身健康安全或导致损失的异常情况。

质量事故按其性质和后果的严重程度分为:重大事故和一般事故两大类。

2、重大质量事故:①购进三无产品或假劣药品,受到新闻媒介曝光或上级通报批评,造成较坏影响或损失在____元以上者。

②发药出现差错或其它质量问题,并严重威胁人身安全或已造成医疗事故者。

3、一般质量事故:购销“三无”产品或假冒、失效、过期药品,造成一定影响或损失在____元以下者。

4、质量事故的报告程序、时限①发生重大质量事故,造成人身伤亡或性质恶劣影响很坏的,必须在____小时内逐级上报有关部门。

②其它重大质量事故也应在____小时内逐级上报有关部门;查清原因后,再作书面汇报,一般不得超过三天。

③一般质量事故应在____小时内报单位领导,并在五天内将事故原因、处理结果上报有关部门。

5、事故发生后,要紧急通知各有关责任人采取必要的制止、补救措施,以免造成更大的损失和后果。

6、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前往现场,坚持“三不放过”原则(即:事故原因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人和员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制定防范措施不放过),了解掌握第一手资料,协助各有关部门处理事故善后工作。

7、以事故调查为根据,组织人员认真分析,确认事故原因,明确有关人员的责任,提出整改和处理措施。

质量事故处理和报告管理制度(2)是一个组织内部的规章制度,旨在确保质量事故的及时处理和报告,以保障产品或服务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该制度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定义:明确质量事故的概念,并对质量事故的分类进行说明,以便员工能够清楚地辨别和理解事故的性质和程度。

2. 事故报告和通知流程:规定质量事故发生后应该采取的报告和通知流程,包括质量事故的报告人、报告内容、报告渠道以及接收和处理报告的责任人和流程等。

3. 事故处理流程:明确质量事故发生后的处理流程,包括事故调查和分析、责任的追究、现场整改和纠正措施等,确保事故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和解决。

质量事故处理管理规定范本

质量事故处理管理规定范本

质量事故处理管理规定范本第一章总则第1条为规范质量事故的处理工作,确保质量事故的及时、准确、有效处置,维护和提高产品质量和企业形象,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2条本规定适用于本企业内部所有质量事故的处理,包括产品设计、生产、销售、售后等全过程。

第3条质量事故是指产品或服务在设计、生产、销售、使用等环节中发生的与产品质量相关的重大不符合要求的事件。

第4条质量事故处理的目的是及时发现和处理质量事故,避免或减少事故对企业和客户造成的损失,并通过事故的处理及时改进和提升企业的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

第二章责任人员第5条质量事故处理的责任人员包括:企业领导、质量部门负责人、项目负责人、生产经理、销售经理、售后服务经理等相关部门负责人。

第6条企业领导负责制定质量事故处理的总体策略和目标,审批重大质量事故的处理方案,并对事故的处理结果负总责。

第7条质量部门负责制定质量事故处理的具体流程和方法,指导和监督各部门负责人进行质量事故的处理工作,确保质量事故的及时、准确、有效处置。

第8条项目负责人负责对项目中出现的质量事故进行调查和处理,并按照程序上报企业领导和质量部门。

第9条生产经理负责对生产过程中发现的质量事故进行处理,并提出整改意见和改进措施。

第10条销售经理负责对与销售相关的质量事故进行处理,并提出客户满意度的改进方案。

第11条售后服务经理负责对售后服务中出现的质量事故进行调查和处理,并提出改进售后服务的方案。

第三章质量事故的分类与级别第12条质量事故根据其影响程度和严重程度,分为一般质量事故、较大质量事故和重大质量事故三个级别。

第13条一般质量事故是指对企业和客户影响较小,损失可控的质量事故。

第14条较大质量事故是指对企业和客户造成一定损失,但影响范围较小,损失可修复的质量事故。

第15条重大质量事故是指对企业和客户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影响范围广泛,损失难以恢复的质量事故。

质量事故处理管理规定

质量事故处理管理规定

质量事故处理管理规定一、概述质量事故是指在生产、加工、运输、储存、使用、处理等各个环节中出现的对产品质量或环境造成重大损害或严重危害的事件。

为了保障产品质量和环境安全,必须制定严格的质量事故处理管理规定,以确保事故的及时处置和后续处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事故报告与调查1. 事故发生后,责任人应立即向上级报告,详细描述事故的发生时间、地点、原因、损失等相关情况,并提供证据材料。

2. 上级机构应尽快成立调查组,对事故进行调查。

调查组应由相关部门的专业人员组成,具备相应的技术和调查能力。

3. 调查组应全面收集事故的相关证据和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找出事故的原因和责任人。

调查报告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三、事故责任追究1. 根据调查报告,确认事故责任人,并依法依规追究其责任。

同时,对责任单位进行相应的处罚,包括罚款、停产整顿、吊销执照等。

2. 对于造成严重后果或有重大责任的责任人,还可以追究其刑事责任,依法严惩不贷。

四、事故处置与紧急措施1. 事故发生后,责任人应立即采取措施控制事故的扩散,并通知有关部门进行救援。

重要设备和物资应及时转移到安全地点。

2. 对于涉及环境污染的事故,责任人应立即采取应急处理措施,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并报告环保部门进行处置。

3. 事故处置工作应有明确的责任分工和工作流程,由专业人员指导和协调。

五、事故后续处理与防范措施1. 在处理事故的同时,应立即制定相应的后续处理方案,确保事故的影响最小化,并加强对类似事故的防范措施。

2. 对事故造成的损失,应及时进行赔偿,并采取措施消除事故隐患,防止再次发生类似事故。

3. 事故的处理过程应予以公开,及时向社会公布事故的处理结果和改进措施,增加公众的信任。

六、事故教训与经验总结1. 对于发生的事故,应进行详细的教训和总结,分析事故的原因和经验教训,以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2. 将事故处理过程和经验总结记录下来,形成档案,以备日后参考和借鉴。

七、事故应急预案1. 企业应制定事故应急预案,明确责任人和任务分工。

质量事故处理管理规定范文

质量事故处理管理规定范文

质量事故处理管理规定范文第一章总则为了加强企业质量事故的处理管理,提高质量事故的预防和处理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本规定。

第二章质量事故责任与义务1. 企业负责人应当对企业的质量事故负总责,并将责任明确给予相应的管理机构和个人。

2. 质量事故责任人应当具备相关的技术和管理知识,熟悉质量事故处理流程,并及时、全面地报告和处理质量事故。

3. 各部门负责人应当加强质量事故预防工作,组织开展质量事故应急演练,并定期进行质量事故隐患排查。

4. 相关员工应当具备相关的技术和操作知识,熟悉质量事故处理程序,积极参与质量事故预防和处理工作。

5. 供应商应当提供符合质量要求的产品或服务,并配合企业的质量事故调查和处理工作。

第三章质量事故预防1. 企业应当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并将质量事故预防纳入其中。

2. 企业负责人应当制定质量事故预防计划,并组织实施,定期评估和改进预防效果。

3. 各部门负责人应当加强对质量事故隐患的排查和整改工作,并建立健全相关记录和档案。

4. 员工应当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工作,并及时上报质量问题和隐患。

第四章质量事故应急处置1. 发生质量事故后,质量事故责任人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组织人员进行应急处置。

2. 应急处置应按照预案要求进行,确保处理结果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

3. 同时应当及时报告有关部门,并做好相关记录和档案的保存。

第五章质量事故调查与分析1. 质量事故发生后,应当成立调查组进行调查与分析工作,以确定事故原因和责任。

2. 调查组成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按照事故调查程序进行工作。

3. 调查组应当尽快完成调查工作并提交相关报告,包括事故原因、责任人和改进意见等内容。

第六章质量事故处理的措施和结果1. 质量事故责任人应根据调查结果,采取相应的纠正和防范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2. 对于直接责任人员,应追究其相关责任,并依法进行相应的惩处处理。

质量事故处理报告管理制度(通用3篇)

质量事故处理报告管理制度(通用3篇)

质量事故处理报告管理制度(通用3篇)质量事故处理报告管理制度篇1一、药械质量责任事故即是指药械使用单位因采购、保管养护、设备等原因而导致产生的假劣药品和医疗器械的行为。

二、药械的采购程序符合药械采购管理制度的,其购进的药械属于假劣药品和医疗器械的,药械使用单位应积极主动地协助市局稽查科追查相关企业或生产厂家的责任。

三、药械的采购程序不符合药械采购管理制度的,其购进的药械属于假劣药品和医疗器械的,药械采购主管领导及其采购人员应负主要责任。

因之而受到处罚的,主管领导及采购人员应按照其责任的大小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四、因养护保管不当而导致假劣药品和医疗药械并未按照有关规定报请销毁,依然存放于药房的,应追究主管领导及相关责任人的责任,由此而受处罚的,应根据相关人员的责任,责令其承担相应的经济赔偿责任。

五、因设备缺乏而导致的假劣药品和医疗器械并未按照有关规定请销毁,依然存放于药房的,应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由此而受处罚的,应根据相关责任人的责任,责令其承担相应的经济赔偿责任。

六、因上述问题而触犯刑律的,应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质量事故处理报告管理制度篇21、总则1.1本《规定》适用于本线路工程监理项目部。

2、事故等级及含义2.1 人身伤亡事故2.1.1特别重大事故:(一级人身伤亡事件)是指一次事故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者。

2.1.2重大事故:(二级人身伤亡事件)是指一次事故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者。

2.1.3较大事故:(三级人身伤亡事件)是指一次事故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者。

2.1.4一般事故:(四级人身伤亡事件)是指一次事故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者。

2.1、5一般事故:(五级人身伤亡事件)是指无人员死亡和重伤,但造成重大影响的人员群体轻伤事件。

2.1、6六级人身伤亡事件:是指无人员死亡和重伤,但造成较大影响的人员群体轻伤事件。

质量事故处理管理规定(4篇)

质量事故处理管理规定(4篇)

质量事故处理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质量事故的处理与管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管理规定。

第二条本管理规定适用于发生在我国境内的各类质量事故的处理与管理。

第三条质量事故处理与管理应当坚持以下原则:(一)人民第一的原则。

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是第一位的。

(二)预防为主的原则。

重视质量事故的预防工作,避免事故的发生。

(三)科学、准确、公正的原则。

事故调查应当以科学、准确、公正的态度进行。

(四)全面、及时、有效的原则。

事故处理应当全面、及时、有效,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第二章质量事故的分类与等级第四条质量事故根据其危害程度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个等级。

(一)特别重大事故:造成特别重大人员伤亡、严重财产损失和重大社会影响的事故。

(二)重大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较大财产损失和较大社会影响的事故。

(三)较大事故:造成较大人员伤亡、一定财产损失和一定社会影响的事故。

(四)一般事故:造成一定人员伤亡、一定财产损失和一定社会影响的事故。

第五条质量事故的分类与等级的确定由质量事故处理与管理部门负责,并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

第三章质量事故的处置程序第六条质量事故的处置程序包括:报告、调查、评估、处理和汇报。

第七条质量事故发生后,事故当事人应当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第八条上级主管部门应当组织专业人员进行调查,了解事故的原因、经过和危害程度,并及时采取措施遏制事故的发展。

第九条上级主管部门应当对质量事故的危害程度进行评估,确定事故的等级。

第十条根据事故的等级,上级主管部门应当制定相应的处置方案,并对事故当事人进行处理。

第十一条上级主管部门应当及时向有关主管部门和社会公众通报事故的相关信息。

第十二条质量事故当事人应当配合调查人员进行调查,并提供相关的证据材料。

第十三条质量事故处理与管理部门应当对事故的处理情况进行定期汇报,并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协调。

第四章质量事故的责任追究第十四条对造成特别重大和重大质量事故的单位和责任人员,应当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质量事故处理管理规定范文

质量事故处理管理规定范文

质量事故处理管理规定范文一、引言本规定旨在规范企业质量事故的处理流程,确保适时、精准、公正地处理质量事故,维护企业的声誉和利益。

此规定适用于本企业的各个部门和岗位,并要求全员积极参加和执行。

二、管理标准1.质量事故的定义质量事故是指在本企业的生产和服务过程中显现的,对产品、服务质量或客户权益产生重点影响,或者可能产生重点影响,需要自动实行处理措施的事件。

2.质量事故的分类质量事故可分为以下几类:1.设计质量事故:产品或服务设计存在缺陷,可能影响产品或服务的质量。

2.生产质量事故:在产品生产过程中显现错误、失误或技术故障,导致产品质量不符合规定。

3.供应商质量事故:由于供应商供给的原材料或零部件质量问题,导致产品或服务质量受到影响。

4.使用质量事故:产品或服务在使用过程中显现问题,可能对用户的安全造成威逼。

3.质量事故的处理流程质量事故的处理流程应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发觉与报告:任何员工发觉质量事故,应立刻向上级汇报,并依照规定的报告方式提交质量事故报告。

2.事故调查:企业法务部门或专业团队应组织对质量事故进行调查,全面搜集证据和资料,查明事故原因和责任。

3.整改和掌控措施:在确认事故原因和责任后,应立刻实行相应的整改和掌控措施,以防止仿佛事故再次发生。

4.损失赔偿:依据事故的性质和后果,对受损客户或利益相关方进行赔偿,并适时向相关部门报销。

5.记录和报告:对质量事故的处置过程和结果进行记录,并依照规定的报告方式报告给上级部门和相关监管机构。

4.责任追究和考核标准1.责任追究:对发生质量事故的部门和责任人员将依照以下原则进行责任追究:–设计质量事故由设计部门或相关设计人员负责;–生产质量事故由生产部门或相关生产人员负责;–供应商质量事故由采购部门或相关采购人员负责;–使用质量事故由售后服务部门或相关售后人员负责。

2.考核标准:对质量事故的处理和处置将依照以下标准进行考核:–事故报告的适时性和精准性;–调查结果的客观性和充分性;–整改和掌控措施的有效性和适时性;–损失赔偿的公正性和适时性;–记录和报告的规范性和完整性。

质量事故处理管理规定

质量事故处理管理规定

质量事故处理管理规定本文档为质量事故处理管理规定,旨在规范企业内部质量事故的处理流程和管理要求。

1. 质量事故定义及分类•质量事故是指因产品或服务质量问题导致的事故,包括但不限于生产过程中出现的质量缺陷、产品不合格、服务不符合要求等情况。

•根据事故的特点和影响程度,质量事故可分为重大事故、一般事故和轻微事故。

2. 质量事故处理流程2.1 事故发生阶段1.确认事故的发生及其影响范围。

2.及时采取紧急措施,减少事故扩大化的可能性。

3.暂停相关工作或生产线,以确保事故不会进一步影响质量问题。

2.2 事故调查阶段1.成立质量事故调查小组,由相关部门的专业人员组成。

2.调查小组进行细致的调查和分析,找出事故发生的原因和责任主体。

3.根据调查结果,制定相应的改善措施和预防措施。

2.3 处理与改进阶段1.根据调查结果,对责任主体进行相应的处罚或纠正措施。

2.完善改善措施和预防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3.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提高质量意识和质量管理水平。

2.4 结果跟踪与总结阶段1.监督和检查改善措施和预防措施的实施情况。

2.定期进行事故处理结果的复盘,总结经验教训,形成案例库。

3.不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提升企业质量水平。

3. 质量事故处理管理要求1.建立健全质量事故处理管理制度,明确各个环节的职责和流程。

2.严格执行质量事故处理流程,确保事故得到及时处理和彻底解决。

3.加强质量事故的预防工作,推动质量管理的持续改进。

4.做好质量事故的记录和档案管理,便于事后追溯和审核。

5.建立良好的内部沟通机制,及时上报和汇报质量事故情况。

6.鼓励员工积极参与质量事故处理和改进工作,形成共建共治的氛围。

4. 责任与问责•质量事故发生后,相关部门和责任人员需严格按照质量事故处理管理规定进行处理和改进。

•对于故意隐瞒事故或不主动履行职责的责任人员,将依据公司规章制度进行相应的纪律处分。

•对于经常发生质量事故的部门或责任人员,将进行相应的追责和整改,甚至考虑调整人员或解散部门。

质量事故处理管理规定模版

质量事故处理管理规定模版

质量事故处理管理规定模版一、引言本质量事故处理管理规定的目的是确保在出现质量事故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理和管理,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对企业和消费者造成的损失。

本规定适用于所有涉及质量事故处理的部门和人员。

二、定义与分类1. 质量事故定义:指在产品生产、加工、贮存、运输、销售、使用等环节中发生的严重影响产品质量和安全的事件。

2. 质量事故分类:按照损失程度和影响范围可将质量事故分为重大事故和一般事故两类。

三、质量事故处理流程1. 质量事故报告(1) 事故发现:任何发现质量事故的员工都应立即向上级报告。

(2) 事故确认:上级负责对报告进行确认,确保事故确实属实。

(3) 事故记录:对事故进行详细记录,包括时间、地点、人员、原因等信息。

(4) 事故报告:上级将事故报告提交质量管理部门,质量管理部门负责进行分析和处理。

2. 质量事故调查与分析(1) 调查组成立:质量管理部门根据实际情况组成质量事故调查组,明确组员职责和权限。

(2) 调查范围:调查组应对事故的直接原因和潜在原因进行全面调查。

(3) 事故分析:调查组应根据调查结果进行事故分析,找出事故的根本原因。

(4) 调查报告:调查组应及时提交调查报告,并向上级汇报调查结果。

3. 质量事故处理措施(1) 风险评估: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评估可能的风险并进行分类。

(2) 即时控制:对于已发生的事故,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控制,防止事态扩大。

(3) 事故排查:深入排查事故隐患,找出可能引发类似事故的风险点并进行整改。

(4) 预防措施: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以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四、质量事故处理的责任与程序1. 质量管理部门的责任:质量管理部门是负责质量事故处理的主要部门,应确保质量事故处理程序的完善和执行。

2. 处理流程:质量事故处理程序应包括事故报告、调查与分析、处理措施制定、复查与整改等环节,具体流程应按照实际情况进行制定。

3. 上级部门的审批:质量事故处理程序中涉及到重要决策的步骤,应有上级部门进行审批。

质量事故处理管理规定范文

质量事故处理管理规定范文

质量事故处理管理规定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规定以及企业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企业质量事故的处理管理。

企业质量事故是指产品或服务在生产、加工、运输、销售、使用等环节中出现的与产品安全、质量相结合的事件或事故。

第三条企业质量事故的处理管理原则是及时、准确、依法、公正、公开的。

第四条企业应建立质量事故处理管理制度,明确质量事故处理的程序和责任。

第二章质量事故的划分和报告第五条企业应将质量事故划分为一级、二级、三级三个等级。

其中,一级质量事故包括但不限于造成人员受伤、死亡的事故;二级质量事故包括但不限于严重影响产品安全和质量的事故;三级质量事故包括但不限于一般性的质量问题。

第六条企业在发生质量事故后,应立即组成由企业质量、安全、技术等相关部门和人员组成的质量事故处理小组,进行相关调查和处理工作。

第七条企业质量事故处理小组负责对质量事故进行调查,包括但不限于进行现场勘察、收集相关证据、调取监控录像、询问相关人员等。

第八条企业应按规定报告质量事故。

对一级质量事故,企业应立即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对二级质量事故,企业应在24小时内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对三级质量事故,企业应在5个工作日内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第九条企业应建立质量事故报告档案,保存相关证据和文件,以备查验。

第十条企业应对外公开质量事故的处理情况,接受社会和舆论的监督。

第三章质量事故的处理程序第十一条企业质量事故处理小组应对质量事故进行调查和分析,查明事故原因和责任。

第十二条对于质量事故的责任归属,企业应根据事故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第十三条企业应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理,包括但不限于警告、罚款、停职、降职、开除等。

第十四条企业应对质量事故进行整改,消除安全隐患和质量问题。

整改措施应得到相关部门的确认。

第十五条企业应根据质量事故的性质和情况,确定相应的赔偿方案,并及时赔偿受害人的损失。

质量事故的处理和报告的规定(3篇)

质量事故的处理和报告的规定(3篇)

质量事故的处理和报告的规定为防止质量事故的发生,减少资源的浪费和经济损失,避免对顾客的健康造成伤害,根据GSP的相关规定,制定本制度.1质量事故,是指药品经营过程中,因药品质量问题而导致的危及人体健康或造成企业经济损失的情况。

质量事故按其性质和后果的严重程序分为:重大事故和一般事故两大类。

2重大质量事故2.1违规购销假劣药品,造成严重后果者;2.2未严格执行质量验收制度,造成不合格药品入库者;2.3由于保管不普,造成药品整批虫蛀、霉烂变质、破损、污染等不能再供药用,造成重大经济者:2.4销售药品出现差错或其他质量问题,并严重威胁人身安全或已造成医疗事故者。

3一般质量事故3.1违反进货程序购进药品,但未造成严重后果者;3.2保管、养护不当,致使药品质量发生变异:4质量事故的报告程序、时限4.1发生重大质量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由质量管理部在____小时内上报药品监督管理部门;4.2质量管理部门应认真查清事故原因,并在____日内向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作出书面汇报;4.3一般质量事故应在当天报质量管理部,由质量管理部认真查清事故原因,及时处理。

5发生事故后,质量管理部应及时通知各有关部门采取必要的控制、补救措施;6质量管理部在处理事故时,应坚持“三不放过”原则,即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员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未制定整改防范措施不放过。

质量事故的处理和报告的规定(2)质量事故处理和报告的规定是为了保障产品和服务质量,防止潜在风险的发生和扩大。

不同国家和地区可能有不同的规定,以下是一般情况下的处理和报告规定:处理:1. 立即停止相关活动:一旦发生质量事故,必须立即停止相关活动,以防止事故影响范围扩大。

2. 隔离和清除风险:将受到影响的产品或设备隔离,防止继续流入市场,同时采取措施清除现场风险。

3. 紧急控制和救援:对可能存在的紧急情况进行控制和救援,保障人员的安全和生命。

4. 事故调查和分析:对事故进行调查和分析,找出事故的原因和责任,并采取相应措施避免再次发生。

质量事故处理管理规定模版

质量事故处理管理规定模版

质量事故处理管理规定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质量事故的处理管理工作,保障生产安全和消费者权益,维护企业的声誉和利益,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章责任与义务第二条企业负有质量事故预防和处理的主体责任,要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加强质量事故的预防和控制。

质检部门要加强对质量事故的监督和管理,及时发现和处理质量事故。

第三条生产单位要对产品的质量进行严格控制,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如发现产品存在质量问题,应立即停止生产,启动质量事故处理程序。

第四条质量管理部门要负责制定质量事故处理方案,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工作流程,保证质量事故的及时处置和追踪。

第五章质量事故的分类与级别第五条质量事故分为严重事故、较大事故、一般事故三个级别。

严重事故: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严重社会影响的质量事故。

较大事故:指造成较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较大社会影响的质量事故。

一般事故:指造成一般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一般社会影响的质量事故。

第六条质量事故的处理程序第六条一旦发生质量事故,企业应立即启动质量事故处理程序。

第七条首先要确保人员安全,将受伤人员送往医院进行救治。

第八条同时要立即停止有关生产线的生产活动,并采取措施防止事故的扩大化。

第九条质量管理部门要迅速组织调查,确定事故原因,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

第十条各职能部门要根据事故的情况,制定相关的应对措施,并进行实施。

第十一章责任追究第十一条对于质量事故发生的原因,应进行认真分析,找出责任所在。

第十二条对于直接负责的人员,要依法依规进行责任追究。

对于职务上有关质量事故的违规行为的,将按法律法规进行处罚。

第十三条对于没有及时发现和报告质量事故的人员,将依据其责任轻重进行相应的处罚。

第七章质量事故处理的监督和评估第十四条质检部门要对质量事故的处理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

第十五条质量事故处理工作完成后,要对处理结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并提出改进建议。

质量事故处理管理规定范本

质量事故处理管理规定范本

质量事故处理管理规定范本一、目的与适用范围本规定的目的是为了规范质量事故的处理程序,保障企业的生产安全和产品质量,确保顺利实施有关的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

适用于本企业内发生的所有质量事故。

二、意识与责任1. 所有员工应该具备安全意识和质量意识。

2. 企业领导应当制定具体的质量事故应急预案,明确责任人并建立相应的责任体系。

3. 质量事故发生后,应立即由责任人报告企业领导,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和事故处理程序。

三、质量事故的分类根据事故的性质和影响程度,质量事故分为以下几类:1. 一般质量问题:包括原物料质量问题、制造工艺质量问题等,对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有一定影响,但不会造成严重后果的事故。

2. 重大质量事故:指对客户健康和安全产生严重伤害的事故,对企业声誉和经济效益造成重大影响的事故。

四、质量事故的处理程序1. 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召集相关人员组成事故处理小组,负责事故的调查和处理工作。

2. 进行现场勘察和调查,确认事故的起因和责任,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3. 迅速暂停有关工艺流程,严禁生产相关产品直到问题彻底解决。

4. 对已经生产的相关产品进行追溯和召回。

5. 根据事故的性质和影响,及时向相关部门和客户进行报告,尽快恢复交流和沟通。

五、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1. 根据事故的调查结果,制定具体的纠正措施,确保类似事故不再发生,并对责任人进行相应的追责。

2. 针对事故中暴露的问题,加强相关管理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质量意识。

3. 加强对供应商的管理和审核,确保原物料和零部件的质量符合要求。

4. 建立健全的内部质量管理体系,确保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追溯能力。

六、事故的记载和归档1. 每一起质量事故都应有详细的记录,包括事故的起因、经过、处理过程和结果等。

2. 所有相关资料应按规定进行归档,定期进行复查和整理。

七、培训和演练企业应定期进行质量事故处理培训和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理能力和应变能力。

八、承诺与改进企业领导应当加强对质量事故处理工作的监督和指导,确保措施的有效落实。

质量事故处理管理规定

质量事故处理管理规定

质量事故处理管理规定背景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公司规模的不断扩大,质量控制已经成为各公司的共同问题。

尽管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已经初步建立,但质量事故还是时有发生。

因此,为了使质量事故能够及时得到妥善处理,本文提出了质量事故处理管理规定。

定义•质量事故:指由于人为或非人为原因造成的产品或服务在制造、加工、运输、销售、使用等环节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包括但不限于:各类产品的质量问题(如结构要求、尺寸、外观、装配、材料、技术等)、服务质量问题(如效率、流程、标准、等待时间、技术支持等)。

概述•本规定适用于公司所有部门。

•质量事故应当及时上报,并按照规定进行处理和记录,以便及时统计和分析;上报•发现质量事故后,应立即上报所在部门质量管理人员,并填写质量事故处理单。

如发现质量事故具有严重性,则应立即向公司质量管理部门汇报。

•处理事故应当明确质量管理人员,明确责任人,制定处理方案,并及时上报处理情况。

处理•明确责任人,制定处理方案,确保及时处理,处理方案应当包括:事故原因调查、对事故影响的评估、制定具体处理措施、制定防止类似事故发生的改进方案等。

纠正措施•对于造成损失的质量事故,责任人应当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如更换不合格的产品、改进流程、加强人员培训等措施,确保类似事故不再发生。

教育培训•公司应当定期对全体员工进行质量管理和质量事故处理的培训•对于质量事故案例进行深度剖析,并在员工培训中进行演示、讲解,提高员工防范质量事故的意识。

•鉴于质量事故会造成公司形象受损,应重视员工的道德品质和责任心。

经验总结•每个部门应建立经验总结、反思思考机制,深入剖析出现的质量问题,并总结处理经验与教训,及时纠正处理不当的方式方法,从而不断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全面引入信息化手段,例如将质量事故处理单不断完善,让质量管理人员了解质量事故的相关情况,将质量管理流程进行标准化,使每个员工贯彻落实管理规定,有效避免质量事故的发生,并持续促进质量管理、不断完善质量。

质量事故处理管理制度模板

质量事故处理管理制度模板

质量事故处理管理制度模板一、引言为规范本企业质量事故的处理流程,保证产品质量和员工安全,提高企业整体运营效率,特订立本质量事故处理管理制度。

二、管理标准1.事故定义 1.1 质量事故是指与产品设计、生产、检验、储运等相关的操作或环节发生的导致产品质量不符合相关标准或可能导致重点危害的事件。

2.质量事故分类 2.1 重要分为以下几类:–设计质量事故–生产质量事故–检验质量事故–储运质量事故3.反应措施 3.1 当发生质量事故时,相关部门应立刻采取以下措施:–立刻停止相关生产或操作活动;–保护现场,确保员工和资产安全;–召集事故应急小组进行事故调查和处理;–及时向上级报告事故情况,并依照上级要求做好事故处理工作。

4.事故调查 4.1 新建事故调查小组,由负责质量管理的部门主管担负负责人,成员包含涉事部门负责人和质量管理代表,另外还可以邀请相关专家参加。

4.2 调查小组应做到以下几点:–及时到达现场,对事故现场进行勘察,并做好记录;–收集相关证据,包含人证、物证和技术资料;–进行内部深入调查,查找事故的原因和责任;–撰写调查报告,明确事故原因、责任和改进措施。

5.事故处理 5.1 依据事故调查报告,对质量事故的处理应包含以下几个阶段:–对事故责任人进行问责,依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纪律处分;–订立整改措施,明确整改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间;–跟进整改进展,确保整改措施的有效实施;–审查整改结果,对整改程度进行评估;–将事故处理结果上报上级部门,并依照要求执行后续措施。

三、考核标准1.考核原则 1.1 考核原则以事实为依据,以责任为导向,旗帜鲜明、公正公平、客观公开。

2.考核内容 2.1 考核内容重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事故的上报和调查情况–事故责任人的问责情况–整改措施的订立和执行情况–整改结果的评估和上报情况3.考核方法 3.1 考核方法重要包含定期检查、抽查和不定期检查等方式,实在由质量管理部门依据实际情况确定。

质量事故处理管理规定

质量事故处理管理规定

质量事故处理管理规定质量事故处理管理规定1. 目的:为提高公司质量管理,完善质量责任制,规范质量事故的责任、调查和处理工作,从而实现公司的质量方针和目标,特制定本规定。

2. 范围:本规定使用于公司所有产品形成全过程和售后产品质量事故损失考核。

3. 权责:3.1 总经理:负责所有产品质量事故处理的核准。

3.2 品保部:负责所有质量产品事故的判定和质量事故处理的拟定。

3.3 生产课:负责产品质量事故的预防、处理、措施的落实等工作。

3.4 工程部:负责产品工艺、标准、的改善、制定等工作。

4. 定义:4.1 凡设计、工艺、模具制造(维修、变更)、生产制造(运输、储存)、检验和原材料采购等过程中,因以下原因造成产品批报废、成批返修或降价处理、退货、索赔,对用户造成不好影响或影响生产计划和质量指标完成的称为质量事故。

a、生产作业流程、工艺错误;b、生产指挥错误;c、违反工艺标准;d、操作不认真不负责;e、检验员漏检错检;f、人为导致设备故障、仪器失准;g、材料混乱或发错;h、运输保管不善;i、管理不善或弄虚作假,以次充好。

4.2 如因产品结构的问题,造成各工序无法改善的,可根据产品检讨拟定的不良率目标控制。

超出按照规定本规定执行。

5. 内容:5.1 要求:对质量事故的管理,要严格执行“三不放过”(产生质量事故的原因未分析不放过,质量事故的责任人未受到教育不放过,应采取的预防措施未落实不放过)的原则,提高全体员工的质量意识和责任感,严格生产工艺纪律,做好质量事故的记录和统计分析工作。

5.2 质量事故等级:质量事故按造成损失的大小和对本公司声誉影响的不同程度划分为:特大质量事故;重大质量事故;严重质量事故;一般质量事故。

A、特大质量事故:直接经济损失5万元以上(含5万元),或给公司声誉造成极其恶劣影响的质量事故。

B、重大质量事故的判定a、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0000元的;b、因质量问题造成顾客索赔,并有可能终止合作关系的;c、严重影响本公司形象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质量事故处理管理规定(通用
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质量事故处理管理规定(通用版)
1、安装、调试过程中发生产品质量不满足某个规定的要求,称为不合格。

2、工程质量不合格,必须进行返修、加固或报废处理,由此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低于5000元的称为质量问题;直接经济损失在5000元(含5000元)以上的称为工程质量事故。

3、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所有质量问题、事故,监理单位均需参加处理,并提出处理意见。

4、质量事故的分类。

4.1一般质量事故:凡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为一般质量事故。

4.1.1直接经济损失在5000元以上,不满50000元;
4.1.2影响使用功能和工程结构安全,造成永久质量缺陷的。

4.2严重质量事故:凡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为严重质量事故。

4.2.1直接经济损失在50000元以上,不满10万元;
4.2.3严重影响使用功能和工程结构安全,存在重大质量隐患的;
4.2.4事故性质恶劣或2人以下重伤的。

4.3重大质量事故:凡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为重大事故范畴。

4.3.1工程倒塌或报废;
4.3.2由于质量事故,造成人员死亡或重伤3人以上;
4.3.3直接经济损失在10万元以上。

按国家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规定建设工程重大事故分为四个等级:
1)凡造成死亡30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在300万元以上为一级;
2)凡造成死亡10人以上29以下或直接经济损失在100万元以上,不满300万元为二级;
3)凡造成死亡3人以上9人以下或重伤20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在30万元以上,不满300万元为三级;
4)凡造成死亡2人以下或重伤3人以上19人以下或直接经济
损失在10万元以上,不满30万元为四级;
4.4特别重大事故:凡具备国务院颁布的《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所列发生一次死亡30人及其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在500万元及其以上,或其他性质特别严重,上述影响三个之一均属特别重大事故。

5、工程质量事故处理的依据。

5.1质量事故实况资料。

5.1.1施工单位的质量事故调查报告;
(1)质量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
(2)质量事故状况的描述;
(3)质量事故发展变化的情况;
(4)有关质量事故的事实资料。

5.1.2监理单位调查研究获得的第一手资料。

5.2有关合同及合同文件。

5.3有关的技术文件和档案。

5.3.1有关的设计文件;
5.3.2与施工有关的技术文件、档案和资料。

5.4相关的建设法规:
《建筑法》、《建筑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工程建设重大事故报告和调查程序规定》、《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理规定》、《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建设工程监理规范》。

6、工程质量事故处理程序。

7、工程质量事故处理方案的确定。

工程质量事故处理的确定目的是消除质量隐患,以达到建筑物的安全可靠和正常使用各项功能及寿命要求,并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

其一般原则是:正确确定事故性质,是表面性还是实质性、是结构还是一般性、是迫切性还是可缓性;正确确定处理范围,除直接发生部位,还应检查处理事故相邻影响作用范围的结构部位或构件。

要求满足设计要求和用户的期望;保证结构安全可靠,不留任何质量隐患;符合经济合理的原则。

7.1工程质量事故处理方案的类型
(1)修补处理;
(2)返工处理;
(3)专家论证、方案比较;
8、工程质量事故处理的鉴定验收。

8.1工程质量事故处理的检查验收;
8.2工程质量事故处理后的必要鉴定;
8.3工程质量事故处理的验收结论。

(1)事故已排除,可以继续施工;
(2)隐患已消除,结构安全有保证;
(3)经修补处理后,完全能够满足使用要求;
(4)基本上满足使用要求,但使用时有附加限制条件,例如限制荷载;
(5)对耐久性的结论;
(6)对建筑物外观影响的结论;
(7)对短期内难以作出结论的,可提出进一步观测检验意见。

云博创意设计
MzYunBo Creative Design Co., Lt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