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

合集下载

实验 维生素C的提取及定量测定

实验   维生素C的提取及定量测定

实验 维生素C 的提取及定量测定(碘量法)一、实验目的1.学习滴定分析法的基本原理2.学习对蔬菜和食品中Vc 含量进行测定的方法二、原理“滴定”(titration)是将已知准确浓度的溶液--标准溶液通过滴定管滴加到待测溶液中的过程。

待“滴定”进行到化学反应按计量关系完全作用为止,然后根据所用标准溶液的浓度和体积计算出待测物质含量的分析方法称为滴定分析法。

先使用铜盐与过量的KI 进行反应生成CuI2CuI2 不稳定随即分解为Cu2I2 和游离的碘生成的碘和维生素C 反应 ,直到溶液里的VC 被碘全部氧化为止。

剩余的微量碘与淀粉指示剂生成蓝色。

在弱酸性条件下 ,可被碘氧化为脱氢抗坏血酸:三. 试剂⑴ 0.01 mol/L 硫酸铜(CuSO4 5H2O ):取0.25g 胆矾溶于水中定容成100ml 溶液。

⑵ 30% KI 溶液:称量30g 的KI ,然后加入70g 的水,搅拌均匀即可⑶ 1%可溶性淀粉指示剂⑷ 偏磷酸-醋酸溶液:称取偏磷酸15g ,溶于40mL 冰醋酸和450mL 蒸馏水所配成的混合液中。

过滤。

贮于冰箱内,此液保存不得超过10天。

四 、实验操作步骤1. 制样:称取样品20g (分2-3次研磨),加少量石英砂及少量偏磷酸-醋酸匀浆,过滤后,加偏磷酸-醋酸定容到250ml ;2. 吸取5ml 偏磷酸-醋酸, 加10mL 30%KI 溶液。

再加10滴淀粉指示剂溶液。

随即用标准硫酸铜溶液(0.01mol/L)进行滴定,边滴定边振摇,直至显示出蓝色(或红棕色),且稳定30s 不退,记录滴定量V0(此为空白对照,注意:会很快变色,要逐滴加入);3. 精确吸取5mL 样品溶液于100mL 三角瓶中,加10mL 30%KI 溶液。

再加10滴淀粉指示剂。

随即用标准硫酸铜溶液进行滴定。

边滴定边振摇,直至显示出蓝色(或红棕色),且稳定30s 不退,记录滴定量V14 . 计算:Vc 分子量为176L-抗坏血酸含量(mg/5ml)= V ×cV:(V1-V0)标准硫酸铜毫升数c=0.88, 即1ml 0.01mM/ml 标准硫酸铜溶液相当于1/2x0.01 mmol 42242CuSO +4KI=CuI +2K SO 22222CuI =Cu I+ IVc=1/2x176x0.01=0.88mg抗坏血酸。

维生素c检测方法

维生素c检测方法

维生素c检测方法
维生素C的检测方法包括化学法、色谱法和光谱法等。

以下是常用的几种检测方法:
1.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这是最常用的维生素C检测方法之一。

它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来分离和测定维生素C。

样品先经过样品前处理(如提取或衍生化),然后通过HPLC进行分离,并使用紫外或荧光检测器进行定量测定。

2. 红牛氏法:这是一种化学滴定法,使用二氧化碳(红牛氏溶液)和碘化钾作为滴定剂,通过滴定柠檬酸钠或番茄酱来测定维生素C的含量。

维生素C的含量与滴定所需的体积成正比。

3. 荧光光谱法:维生素C具有明显的荧光特征,可以通过测量样品的荧光强度来定量测定维生素C的含量。

荧光光谱法可以用于水溶液、血浆等样品的测定。

4. 比色法:利用维生素C与酸性溶液中的二氧化锰反应生成亚铁离子,再与柠檬酸反应生成琥珀色化合物,通过测量化合物的吸光度来测定维生素C的含量。

这些检测方法各有优缺点,选择合适的方法取决于需要测定的样品类型、所需灵敏度和检测成本等因素。

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

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

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一、目的要求:(1)学习并掌握用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测定植物材料中维生素C含量的原理和方法。

(2)了解蔬菜、水果中维生素C含量情况。

(3)熟悉微量滴定法的基本操作过程。

二、实验原理:维生素C是人类营养中最重要的维生素之一,它与体内其它还原剂共同维持细胞正常的氧化还原电势和有关酶系统的活性。

维生素C能促进细胞间质的合成,如果人体缺乏维生素C时则会出现坏血病,因而维生素C又称为抗坏血酸。

水果和蔬菜是人体抗坏血酸的主要来源。

不同栽培条件、不同成熟度和不同的加工贮藏方法,都可以影响水果、蔬菜的抗坏血酸含量。

测定抗坏血酸含量是了解果蔬品质高低及其加工工艺成效的重要指标。

维生素C具有很强的还原性。

它可分为还原性和脱氢型。

金属铜和酶(抗坏血酸氧化酶)可以催化维生素C氧化为脱氢型。

2,6-二氯酚靛酚(DCPIP)是一种染料,在碱性溶液中呈蓝色,在酸性溶液中呈红色。

抗坏血酸具有强还原性,能使2,6-二氯酚靛酚还原褪色,其反应如图:当用2,6-二氯酚靛酚滴定含有抗坏血酸的酸性溶液时,滴下的2,6-二氯酚靛酚被还原成无色;当溶液中的抗坏血酸全部被氧化成脱氢抗坏血酸时,滴入的2,6-二氯酚靛酚立即使溶液呈现红色。

因此用这种染料滴定抗坏血酸至溶液呈淡红色即为滴定终点,根据染料消耗量即可计算出样品中还原型抗坏血酸的含量。

三、实验材料、主要仪器和试剂:1.实验材料:多种蔬果(西红柿、尖椒、绿豆芽等)2.主要仪器:(1)天平(2)研钵(3)容量瓶(50m(4)刻度吸管(5mL,10mL)(5)锥形瓶(100mL)(6)微量滴定管(3mL)(7)漏斗(8)脱脂纱布(9)滤纸3.试剂:(1)2% HCl(2)标准抗坏血酸溶液精确称量抗坏血酸(应为洁白色,如变为黄色则不能用)25mg,溶于25ml 4%HCl中,移入5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贮于棕色瓶中,冷藏,最好临用前配制,此溶液每ml 中含抗坏血酸0.5mg,。

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

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

三、方法和步骤
1、用天平准确称取柚果肉 克,或桔皮 克或草莓 克。 、用天平准确称取柚果肉5克 或桔皮4克或草莓 克或草莓2克 放入乳钵中, 盐酸5~10ml研磨。放置片刻,将提取 研磨。 放入乳钵中,加1%盐酸 盐酸 研磨 放置片刻, 液滤入50ml容量瓶。反复抽提 容量瓶。 液滤入 容量瓶 反复抽提2~3次,最后用 次 最后用1%盐酸稀 盐酸稀 释滤液至刻度并混匀,每次量取5或 释滤液至刻度并混匀,每次量取 或10ml放入小锥形瓶内 放入小锥形瓶内 进行滴定。 进行滴定。 2、用0.001N2,6-二氯酚靛酚钠溶液(兰色)滴定至 二氯酚靛酚钠溶液( 、 , 二氯酚靛酚钠溶液 兰色) 红色,保持15-30秒不褪色。滴定过程宜迅速,不超过2 红色,保持 秒不褪色。滴定过程宜迅速,不超过 秒不褪色 分钟。要使结果准确,滴定使用的2, 二氯酚靛酚钠不 分钟。要使结果准确,滴定使用的 ,6-二氯酚靛酚钠不 应少于1ml或多于 或多于4ml。假如滴定结果在 以外, 应少于 或多于 。假如滴定结果在1~4ml以外,则必 以外 须增减样品用量或将提取液适当稀释。另取1% HCl 5或 须增减样品用量或将提取液适当稀释。另取 或 10ml作空白对照滴定。 作空白对照滴定。 作空白对照滴定
(3)标准抗坏血酸溶液:溶解100毫克纯抗坏血酸粉结 标准抗坏血酸溶液:溶解100毫克纯抗坏血酸粉结 100 晶于1%草酸中,再稀释到500毫升。 1%草酸中 500毫升 晶于1%草酸中,再稀释到500毫升。
3、仪器设备
50ml三角瓶、乳钵、 ml微量滴定管、10ml吸量管、 50ml三角瓶、乳钵、5ml微量滴定管、10ml吸量管、量 ml三角瓶 微量滴定管 ml吸量管 筒、50ml量瓶 50ml量瓶 ml
ONa
兰色

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

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

五、步骤
1、提取 、
洗净蔬菜或松针、擦干 20g 20g蔬菜或松针+2%草酸 100ml(置组织捣碎机中 +2% 100ml 打成浆状) 取浆状物5.0g,倒入50ml容量瓶中,用2%草酸 溶 液稀释到刻度,静置10min 过滤(最初数毫升滤液弃去) 之滤液离心取上清
2、 滴定 、
1)标准液滴定: )标准液滴定: 准确吸取标准抗坏血酸溶液1.0ml(含0.1mg抗坏血 酸),置100ml锥型瓶中,加9ml 1%草酸,用2,6-二氧 草酸, 草酸 酚靛酚滴定至淡红色,并保持15s即为终点。由所用染 料的体积计算出1ml染料相当于多少mg抗坏血酸。 2)样液滴定 ) 准备吸取上清液三份,每份10.0ml分别放入二个 100ml锥型瓶中,同前法滴定。
四、 试剂
2%草酸溶液: 2%草酸溶液: 草酸溶液 草酸2g溶于100ml 2g溶于100ml蒸馏水 草酸2g溶于100ml蒸馏水 1%草酸溶液 草酸溶液: 1%草酸溶液: 1g草酸于100ml蒸馏水 草酸于100ml 溶1g草酸于100ml蒸馏水 标准抗坏血酸溶液: 标准抗坏血酸溶液: 准确称取50.0mg纯抗坏血酸,溶于1% 50.0mg纯抗坏血酸 准确称取50.0mg纯抗坏血酸,溶于1% 草酸溶液,并稀释至500mg。(贮棕色瓶 500mg。(贮棕色瓶, 草酸溶液,并稀释至500mg。(贮棕色瓶, 冷藏,最好临用时配置) 冷藏,最好临用时配置)
实验十 二
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 维生素 的定量测定
——2,6-二氧酚靛酚滴定法 , 二氧酚靛酚滴定法
一、目的:
利用氧化还原反应,測定新鲜蔬菜或松针 中的維生素C含量。
二、实验技能: 实验技能:
学习药品称量及配置、体积测量、吸量管、 滴定管及电磁加热搅拌器的使用等实验技 能。

维生素c含量测定的方法

维生素c含量测定的方法

维生素C含量测定方法一、荧光分析法荧光分析法是一种利用荧光物质与维生素C的特异性反应来进行定量测定的方法。

在一定条件下,维生素C能够激发荧光物质的荧光,通过测定荧光强度可以计算出维生素C的含量。

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但需要使用荧光物质,且操作较为繁琐。

二、电化学法电化学法是一种利用电化学反应来测定维生素C的方法。

在一定条件下,维生素C可以被氧化或还原,产生电流或电位变化,通过测定这些变化可以计算出维生素C的含量。

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准确度高等优点,但需要使用电极和电解质溶液。

三、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一种分离和测定复杂混合物中各组分含量的方法。

维生素C可以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与杂质分离,然后通过紫外检测器或荧光检测器进行检测。

该方法具有高分辨率、高灵敏度、高准确度等优点,但需要使用有机溶剂和复杂的仪器设备。

四、分光光度法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利用物质吸收光能量特性进行定量测定的方法。

维生素C在特定波长下有吸收峰,通过测定吸收光谱可以计算出维生素C的含量。

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准确度高等优点,但需要使用显色剂和特定波长的光源。

五、滴定法滴定法是一种利用化学反应进行定量测定的方法。

维生素C与特定的试剂发生化学反应,通过滴定操作可以计算出维生素C的含量。

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准确度高等优点,但需要使用特定的试剂和操作技巧。

六、酶分析法酶分析法是一种利用酶的特异性催化作用进行定量测定的方法。

维生素C在特定酶的作用下可以生成产物,通过测定产物可以计算出维生素C的含量。

该方法具有高灵敏度、高准确度等优点,但需要使用特定的酶和试剂。

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生化实验报告

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生化实验报告

实验一: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操作人:XXX 时间:2021.3.5 地点:B楼324 温度:12摄氏度一、实验目的:①了解维生素测定的化学原理;②熟练使用滴定法;③了解对照的方法;④学会从样品提取维生素c的方法二、试验方法与过程:①空白对照:取10ml 1%的草酸溶液,用2,6-二氯酚靛酚溶液滴定至淡粉红色,记录消耗的体积A。②标准维生素c的滴定:取10ml维生素C标准溶液(0.01 mg/ ml)于锥形瓶中,用2,6-二氯酚靛酚溶液滴定,记录消耗的体积B。③提取维生素C:称取样品,记录样品重量。

把样品放入研钵中,加入10 ml 2%草酸溶液研磨,用四层纱布过滤,再用1 %草酸溶液冲洗三次,定容至5ml。

④滴定:取10ml提取液,用2,6-二氯酚靛酚滴定,重复两次,记录消耗的体积C。⑤处理数据三、原始数据:①空白对照:滴定前4.79 ml,滴定后4.90 ml。 A= 0.11ml②标准维生素C:滴定前4.90 ml,滴定后7.775 ml。 B= 2.875ml③梨称取2.7516g:第一次:滴定前7.775ml,滴定后8.00ml,C11 = 0. 225ml。第二次:滴定前8.00ml,滴定后8.29ml,C12 = 0.29ml。取平均值C1 = 0.2575萝卜称取1.9320g:第一次:滴定前8.29ml,滴定后9.77ml, C21 = 1.48ml。第二次:滴定前2.77ml,滴定后4.79ml, C22=2.02ml。取平均值C2 = 1.75ml四、结果处理与分析:(1)结果处理由前两步滴定结果可知每ml 2,6-二氯酚靛酚溶液相于维C的含量T=( 0.01mg/ml x10ml )/ (B-A)= 0.2765mg/ml样品总体积和所取反应液体积的比值N= 5根据公式:每100g样品中维生素C含量(mg) =100* [T(V-A)N]/W每100g梨中维生素C含量(mg)≈7.4109每100g萝卜中维生素C含量(mg)≈117.36查资料得100g梨中维生素C含量≈4mg;100g白萝卜中维生素C含量≈21mg(2)分析:实验数据都比资料数据小,可能的原因有测量维生素C含量时未到达滴定终点;滴定速度过快,滴定样品时越过滴定终点仍没有停下;定容时没有到达定容线五、讨论:本实验注意事项有控制滴定速度;称取样品要适中;研磨时要先加入草酸溶液再研磨,避免样品被氧化;研磨要充分六、实验心得:不能很好地判断滴定终点,总是觉得要再来半滴,所以最终结果总是偏大。

实验三 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

实验三 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

实验三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一、研究背景维生素C的主要作用是提高免疫力,预防癌症、心脏病、中风,保护牙齿和牙龈等。

另外,坚持按时服用维生素C还可以使皮肤黑色素沉着减少,从而减少黑斑和雀斑,使皮肤白皙。

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有花菜、青辣椒、橙子、葡萄汁、西红柿等,可以说,在所有的蔬菜、水果中,维生素C含量都不少。

美国专家认为,每人每天维生素C的最佳用量应为200~300毫克,最低不少于60毫克,半杯(大约一百毫升)新鲜橙汁便可满足这个最低量。

而中国营养学会建议的膳食参考摄入量(RNI),成年人为100mg/日,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为1000mg/日。

维生素C 在维持身体健康方面很重要,因此有必要建立合理的定量测量维生素C的方法,本实验所采用的2,6-二氯酚靛酚钠滴定法就是其中一种。

二、实验原理维生素C具有很强的还原性,在中性和微酸性环境中能将染料2,6-二氯酚靛酚还原为无色的还原型2,6-二氯酚靛酚,同时自身氧化为脱氢抗坏血酸。

由于氧化型2,6-二氯酚靛酚在酸性溶液中显红色,在中性或碱性溶液中成蓝色,所以用2,6-二氯酚靛酚滴定维生素C的酸性溶液,滴下的2,6-二氯酚靛酚与维生素C迅速反应呈无色,当维生素C全部反应,滴下的染料使溶液呈现粉红色,此时即为滴定终点。

于是可以依据标准2,6-二氯酚靛酚的消耗量求出维生素C的含量。

三、仪器与试剂1、仪器(1)离心机:上海安亭科学仪器厂飞鸽牌系列,Anke 7DL-40B(2)架盘天平:北京天平物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3)平衡天平2、试剂(1)2%草酸溶液(2)0.2mg/ml的标准抗坏血酸溶液(3)2,6-二氯酚靛酚钠溶液3、实验材料2g桔皮和10g桔肉四、实验步骤1.样品的处理和提取2.空白测定取2%草酸10ml ,放入50ml 三角瓶中,用2,6-二氯酚靛酚钠溶液滴定至三角瓶内溶液呈粉红色,15秒内不褪色为终点,记录所用滴定液体积,重复三次取平均值。

3.标定2,6-二氯酚靛酚钠溶液取2ml 标准抗坏血酸溶液加8ml2%草酸溶液,置于50ml 三角瓶内,用2,6-二氯酚靛酚钠溶液滴定至终点,记录所消耗2,6-二氯酚靛酚钠溶液的量,重复三次取平均值。

实验八 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

实验八   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
2%草 酸溶液稀释并定容,混匀,静止10分钟,过滤 (最初数毫升滤液弃去),滤液备用。
• •
2.滴定 1) 标准液的滴定:准确吸取标准抗坏血酸溶液1.0ml于 100ml锥形瓶中,加9ml1%草酸溶液,用2,6-二氯靛 酚滴定至淡红色。滴定终点要保持15秒钟。有所用2, 6-二氯靛酚的体积算出1ml染料相当于多少毫克抗坏血 酸。

2) 样品液的滴定:准确吸取滤液两份,每份10ml,分 别放入两个100ml锥形瓶中,滴定方法同上。
• 五、结果计算 • 按下式计算100mg样品中含抗坏血酸的毫克数: • m=V*T/W*100 • V=滴定时所用染料ml数 • T=每毫升染料氧化抗坏血酸质量 • W=10ml样液相当于含样品的质量数
二、实验仪器 • 新鲜水果 • 吸管 • 容量瓶 • 滴定装置 • 锥形瓶 • 研钵 • 漏斗
• 三、实验试剂 • 1、2%草酸溶液:草酸2g,溶于100ml蒸馏水。 • 2、1%草酸溶液:草酸1g,溶于100ml蒸馏水。
• 3、标准维生素C液:准确称取10.0mg维生素C,溶于1%草酸溶液, 并稀释至100ml,贮于棕色瓶中,冷藏,最好临用时配制。此溶液 浓度0.1mg/ml.
实验十二 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2, 6-二氯靛酚滴定法)
• 一、原理 • 维生素c又称为抗坏血酸,其还原型能还原染料2,6-二氯靛酚钠盐, 本身则氧化成脱氢抗坏血酸。 • 在酸性溶液中,2,6-二氯靛酚成红色,被还原后变为无色。 • 因此可用2,6-二氯靛酚滴定样品中含有的维生素C,当样品中的维 生素C被完全还原后,在滴加过量的2,6-二氯靛酚,溶液变为淡红 色,即为终点。 • 如无其他杂质干扰,则样品液所还原的2,6-二氯靛酚的量与样品 中所含有维生素C的量成正比。

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

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

实验9: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磷钼酸法)一、实验目的1、了解维生素C的测定方法。

2、加深理解维生素C的理化性质。

二、实验原理钼酸铵在一定条件下(有硫酸和偏磷酸根离子存在)与维生素C反应生成蓝色结合物。

在一定浓度范围(样品控制浓度在25—250ug/ml)吸光度与浓度成直线关系。

在偏磷酸存在下,样品所存在的还原糖及其它常见的还原性物质均无干扰,因而专一性好,且反应迅速。

MoO42-+维生素CMo(MoO4)2+维生素C(还原型)钼蓝(氧化型)三、实验器材1、松针、绿色蔬菜、橘子、广柑等富含维生素C的生物材料。

2、722型(或7220型)分光光度计。

3、水浴锅。

4、离心机4000r/min。

5、组织捣碎机。

6、吸管0.10ml(×2),0.20ml (×2),0.50ml (×2),1.0ml (×3),2.0ml (×1),5.0ml (×1)。

试管1.5cm×15cm(×10)。

7、试管架。

8、吸管架。

四、实验试剂1、5%钼酸铵:5g钼酸铵加蒸馏水定容至100ml。

2、草酸(0.05mol/L)-EDTA(0.02mmol/L)溶液:称取草酸6.3g和EDTA二钠0.75g,用蒸馏水溶解后定容至1000ml。

3、硫酸(1:19):取19份体积蒸馏水加入1份体积硫酸。

4、冰乙酸(1:5):取5份体积蒸馏水加入1份体积冰乙酸即可。

5、偏磷酸-乙酸溶液:粉碎好的偏磷酸3g,加入48ml(1:5)冰乙酸,溶解后加蒸馏水定容至100ml;必要时过滤;此试剂放冰箱中可保存3天。

6、标准维生素C 溶液(0.25mg/ml ):准确称取维生素C25mg ,用蒸馏水溶解,加适量草酸(0.05mol/L )-EDTA(0.02mmol/L)溶液,然后用蒸馏水稀释至100ml ,放冰箱贮存,可用一周。

五、实验操作1、制作标准曲线取试管9支,按表1进行操作。

VC定量测定

VC定量测定

维生素C 的定量测定——磷钼酸法一、实验目的了解维生素C 的测定方法,加深理解其理化性质。

比较不同材料可食部分中维生素C 的含量。

二、实验原理钼酸铵在一定条件下(硫酸和偏磷酸根离子存在)与维生素C 反应生成蓝色结合物,在一定范围内(样品控制浓度在25-250μg /ml )吸光度与浓度成直线关系。

在偏磷酸存在下,样品所存在的还原糖及其他常见的还原性物质均无干扰,因而专一性好,且反应迅速。

三、实验器1.橘子、辣椒、青菜、西红柿2.722型分光光度计(760nm ),比色皿3.水浴锅4.离心机 (离心管100ml 、50ml )5.组织捣碎机四、实验试剂1. 5% 钼酸铵:5g 钼酸铵加蒸馏水定容致100ml 。

2. 0.05摩尔/升草酸-0.02摩尔/升EDTA 溶液:称取草酸6.3克和EDTA 二钠0.75克,用蒸馏水溶解后定容至1000ml 。

3. 硫酸(1:19):取19份体积蒸馏水加入一份体积硫酸。

4. 冰乙酸(1:5):取5份体积水加入1份体积硫酸即可。

5. 偏磷酸-乙酸溶液:取粉碎好的偏磷酸3克,加入48ml (1:5)冰乙酸,溶解后加蒸馏水稀释致100ml ;必要时过滤;此试剂放入冰箱可保存3天。

6. 标准维生素C 溶液 (0.25㎎/ml ):准确称取V.C25㎎,用蒸馏水溶解,加适量草酸-EDTA 溶液,然后用蒸馏水稀释致100ml ,放于冰箱储存,可用一周。

五、实验步骤1. 制作标准曲线取6支洁净试管,编号按照下表操作,以A760nm 为纵坐标,以V.C 质量(µg)为横坐标制作标曲。

2. 样品测定将四种材料可食部分洗净擦干,分别准确称取10.000g ,加入草酸—EDTA 溶液至50ml ,组织捣碎机中匀浆2min ,取上清液离心,4000rpm (5min ),每人(共6人)取各上清液0.5ml ,加蒸馏水0.5ml ,其余按做标准曲线第三步(加草酸-EDTA )做起,根据A760nm 值在标曲试管 试剂(ml)1 2 3 4 5 6 样品 0.5 标准维生素C 溶液蒸馏水 0.0 0.2 0.4 0.6 0.8 1.0 1.0 0.8 0.6 0.4 0.2 0.0 0.5 草酸—EDTA 溶液 各2.0ml 偏磷酸-乙酸 各0.5ml1:19硫酸 各1.0ml5% 钼酸铵各2.0ml 混匀,30℃ 水浴15min ,立即比色 V.C 质量(µg ) 0 50 100 150 200 250 A 760nm 0.000上查找V.C质量,计算各材料可食部分V.C含量的平均值。

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

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

七、标准液滴定
准确吸取标准抗坏血酸溶液1ml置 100ml锥形 置 准确吸取标准抗坏血酸溶液 锥形 瓶中, 草酸, 瓶中,加9ml 1%草酸,用微量滴定管以 草酸 用微量滴定管以0.1% 2,6-二氯酚靛酚溶液滴定至淡红色, 并保持 二氯酚靛酚溶液滴定至淡红色, 二氯酚靛酚溶液滴定至淡红色 并保持15s 不褪色, 即达终点。 不褪色 , 即达终点 。 由所用染料的体积计算出 1ml 染 料 相 当 于 多 少 毫 克 抗 坏 血 酸 ( 取 10ml 1%草酸作空白对照,按以上方法滴定)。 草酸作空白对照, 草酸作空白对照 按以上方法滴定)
八、样品滴定
准确吸取滤液两份,每份 分别放入2个锥形瓶 准确吸取滤液两份,每份10ml, 分别放入 个锥形瓶 滴定方法同前。另取10ml 1%草酸作空白对照 内,滴定方法同前。另取 草酸作空白对照 滴定。 滴定。
九、计算
式中:VA为滴定样品所耗用的染料的平均毫升数; 式中: 为滴定样品所耗用的染料的平均毫升数; VB为滴定空白对照所耗用的染料的平均毫升数; 为滴定空白对照所耗用的染料的平均毫升数; C为样品提取液的总毫升数; 为样品提取液的总毫升数; 为样品提取液的总毫升数 D为滴定时所取的样品提取液毫升数; 为滴定时所取的样品提取液毫升数; 为滴定时所取的样品提取液毫升数 T为1ml染料能氧化抗坏血酸毫克数 染料能氧化抗坏血酸毫克数; 为 染料能氧化抗坏血酸毫克数 W为待测样品的重量(g)。 为待测样品的重量( ) 为待测样品的重量
四、材料 苹果、辣椒等。 苹果、辣椒等。 五、器材 锥形瓶( 锥形瓶(100ml),组织捣碎器,吸量管(10ml), ) 组织捣碎器,吸量管( ) 漏 斗 , 滤 纸 , 微 量 滴 定 管 ( 5ml ) , 容 量 瓶 ( 100ml , 250ml)。 )

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

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

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一、原理:维生素C具有化学还原性。

2,6-二氯酚靛酚钠盐水溶液呈蓝色,在酸性环境中为玫瑰色,当其被还原时,则脱色。

根据其各自性质,利用2,6,-二氯酚靛酚在酸性环境中滴定有维生素C的样品溶液。

开始时,样品液中的维生素C立即将滴入的2,6-二氯酚靛酚还原脱色,当样品液中维生素全部被氧化时,再滴入2,6-二氯酚靛酚就不再被还原脱色而呈玫瑰色。

故当样品液用2,6-二氯酚靛酚标准液滴定时,溶液出现浅玫瑰色时表明样品液中的维生素C全部被氧化,达到滴定终点。

此时,记录滴定所消耗的2,6-二氯酚靛酚标准量,按下述计算出样品中还原型维生素C的含量。

二、材料与试剂绿豆芽、10%盐酸溶液2,6-二氯酚靛酚溶液:称取0.21g碳酸氢钠,0.26g2,6-二氯酚靛酚溶于250ml蒸馏水中,稀释至1000ml。

过滤,装入棕色瓶内,置于冰箱中保存,不得超过3天。

使用前用新配制的标准抗坏血酸溶液标定。

取5ml标准抗坏血酸加入5ml偏磷酸-醋酸溶液。

然后用2,6-二氯酚靛酚溶液的浓度,以每ml2,6-二氯酚靛酚溶液的浓度,以每毫升2,6-二氯酚靛酚溶液相当于抗坏血酸的mg数来表示。

标准抗坏血酸溶液:准确称取纯抗坏血酸结晶50mg溶于偏磷酸-醋酸溶液定容到250ml。

装入棕色瓶中,储于冰箱内。

偏磷酸-醋酸溶液:称取偏磷酸15g,溶于40ml冰醋酸和450ml蒸馏水所配的混合液中。

过滤。

储于冰箱内,此液保存不得超过10天。

三、操作方法1、制备含维生素C的样品提取液:称取30g绿豆芽置于研钵中研磨,放置片刻(约10分钟),用2层纱布过滤,将滤液(如混浊可离心)滤入50ml容量瓶中。

反复抽提2-3次,将滤液并入同一容量瓶中。

最后,用酸化的蒸馏水(每10ml蒸馏水加10%盐酸1滴)定容,混匀,备用。

2、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量取样品提取液10ml于锥形瓶中。

用微量滴定管,以2,6-二氯酚靛酚溶液滴定样品提取液,呈微弱的玫瑰色,持续5秒钟不褪为终点,记录所用2,6-二氯酚靛酚的ml数。

实验三 果蔬中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

实验三  果蔬中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

实验三果蔬中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紫外法)(4学时)一、实验目的1. 学习用铜离子氧化法测定维生素C(Vc)(紫外法);2. 了解Vc定量测定的其他方法,如:磷钼酸比色法、碘量法、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近年来用全自动电位滴定仪进行电位滴定)、紫外法、2,4-二硝基苯肼测定总抗坏血酸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毛细管电泳法、荧光法、Flinb近红外分光光度法等。

二、实验原理抗坏血酸在波长243~267nm处有较高的吸收值,但在样品成分比较复杂时,因有强烈的背景吸收而不适宜用紫外法测定其Vc含量。

用碱加热法等处理法都存在试剂较贵、操作复杂、时问长等一系列问题而不能广泛应用。

利用铜离子消除背景误差,能直接测定一些水果蔬菜样品中的Vc含量而不需要进行前处理,操作简单干扰少。

附加说明:在测定Vc的国标方法中,荧光法为测定食物中Vc含量的第一标准方法,2,4-二硝基苯肼法作为第二法。

三、实验器材与试剂实验材料桔子实验器材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涡旋混合仪;高速冷冻离心机;榨汁器;电热恒温水浴锅;试管与试管架;胶头器长滴管及移液管;250mL烧杯等。

实验试剂1. 120μg/mL Vc贮液:120mg Vc,加适量蒸馏水溶解,然后用1000毫升容量瓶定容。

存4℃备用。

2. 5μg/mL的铜离子溶液:①先配成1000μg/mL的硫酸铜溶液;②取上述硫酸铜溶液5mL,加入1mol/L的醋酸溶液7mL及1mol/L醋酸钠200mL,用蒸馏水定容。

③5×104mol/L的EDTA溶液:36.5mgEDTA溶于适量蒸馏水,250 mL 馏水定容。

④铜离子-EDTA混合液(6.2×105mol/L):使用前将上述铜离子溶液和EDTA以4:1(v/v)混合而成(现用现配)。

四、实验步骤1. 标准曲线制作取12支试管(大试管)分成2组,按下表进行操作。

维生素C溶液浓度为120μg/mL。

2. 样品测试取一定量的桔子瓣记录克数。

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精)

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精)

实验三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实验目的】1. 学习定量测定维生素C的原理及方法2. 掌握微量滴定法的操作技术【实验原理】维生素C具有很强的还原性,在中性和微酸性环境中,能将染料2,6-二氯酚靛酚还原成无色的还原型的2,6-二氯酚靛酚,同时被氧化成脱氢维生素C。

氧化型的2,6-二氯酚靛酚在酸性溶液中呈现红色,在中性或碱性溶液中呈蓝色。

当溶液由无色变为微红色时即表示溶液中的维生素C刚好全部被氧化,此时即为滴定终点。

从滴定时2,6-二氯酚靛酚溶液的消耗量,可以计算出被检物质中还原型维生素C的含量。

【器材与试剂】器材:1. 研钵2. 天平3. 容量瓶(50ml) 4. 量筒5. 刻度吸管6. 锥形瓶(50ml)7. 玻棒8. 微量滴定管9. 漏斗10. 新鲜蔬菜或新鲜水果11. 滤纸试剂:1. 2%草酸溶液 2. 标准维生素C溶液3. 0.02% 2,6-二氯酚靛酚溶液【实验步骤】1. 提取:称取新鲜样品约4g,置于研钵中,加入5ml2%草酸溶液研磨成浆状,残渣再次研磨,一同转入50ml容量瓶中,草酸总量为35ml,加水定容。

2.过滤:提取液充分混匀后,过滤。

3. 样品滴定:准确吸取滤液5或10ml于50ml的锥形瓶中,立即用标定过的2,6-二氯酚靛酚溶液滴定至终点,粉红色,15秒不褪色。

记录所用染料的毫升数(重复测定2~3次)。

4. 空白滴定:准确量取35ml2%的草酸,放入50ml容量瓶中,加水定容。

准确吸5或10ml 于50ml的锥形瓶中,立即用2,6-二氯酚靛酚溶液滴定至终点,粉红色,15秒不褪色。

记录所用染料的毫升数(重复测定2~3次)。

5. 计算维生素C含量(mg/100g样品)=(V1-V2)VK/W)×100式中:V1为滴定样品所耗用的染料的平均ml数V2为滴定空白所耗用的染料的平均ml数K为1ml染料相当于维生素C的mg数W为样品质量g数*标定2,6-二氯酚靛酚:取维生素C标准液5ml及1%草酸溶液5ml于50ml的锥形瓶中,用配制好的2,6-二氯酚靛酚溶液标定。

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实验报告

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实验报告

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实验报告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实验报告。

维生素C,也称抗坏血酸,是一种重要的水溶性维生素,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
作用。

本实验旨在通过化学定量分析方法,对柠檬酸钠中的维生素C进行定量测定,以验证实验方法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首先,我们准备了所需的试剂和仪器设备,包括稀硫酸、碘标准溶液、淀粉指
示剂、锥形瓶、烧杯等。

接着,我们按照实验步骤依次进行操作。

首先取适量柠檬酸钠溶液置于烧杯中,加入适量稀硫酸,使其完全溶解。

然后将溶液转移至锥形瓶中,用蒸馏水定容至刻度线。

接下来,取适量上述柠檬酸钠溶液置于烧杯中,加入适量碘标准溶液,并加入淀粉指示剂。

用碘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蓝色,并记录所需的滴定量。

根据滴定量计算出柠檬酸钠中维生素C的含量。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严格控制了各项操作条件,确保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同时,我们进行了多次重复实验,取平均值作为最终实验结果,以提高实验数据的可靠性。

通过实验测定,我们得出了柠檬酸钠中维生素C的含量为X mg/mL。

在此基
础上,我们进行了误差分析和结果讨论。

我们发现实验结果与理论值存在一定偏差,这可能是由于实验操作中的一些细微误差所致。

为了进一步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我们将继续优化实验操作,探索更加精确的测定方法。

综上所述,本实验通过化学定量分析方法成功测定了柠檬酸钠中维生素C的含量,验证了实验方法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同时,我们也发现了实验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进一步改进的建议。

这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方法,提高实验技能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维生素C的含量测定

维生素C的含量测定

O
O
去氢抗坏血酸
整理ppt
4
3、 计算公式
维生素C标示量%= VTF10-3W 100% ms
Rd A B 100% AB
整理ppt
5
三、实验器材
1、仪器:称量瓶(1个)、100ml容量瓶 (2个)、50ml移液管(1支)、洗耳球(1 个)、棕色酸式滴定管(1个)、锥形瓶(3 个)、漏斗(2个)、100ml量筒(1个)、 10ml量杯(1个)、烧杯(3个)、研钵、滤纸。
加新沸过冷水100ml。
整理ppt
8
3. 取上述混合液适量使维生素C溶解并 转移至100ml量瓶,用混合液稀释至刻度, 摇匀,迅速滤过。
整理ppt
9
4. 精密量取续滤液50ml,淀粉指示液1ml, 用碘滴定液(0.5mol/L)滴定,至溶液显蓝 色并持续30秒钟不褪。
备注: 平行操作(即测二份供试品,双样单平行)
1. 使用减重法进行称样。
2. 使用滴定管前要进行试漏。
3. 滴定剩余的碘滴定液要放回回收瓶,禁 止直接放到水槽。
4. 实验结束后清洗实验仪器,打扫卫生。
整理ppt
13
称量瓶1个100ml容量瓶2个50ml移液管1支洗耳球1个棕色酸式滴定管1个锥形瓶3个漏斗2个100ml量筒1个10ml量杯1个烧杯3个研钵滤纸
维生素C的含量测定
整理ppt
1Leabharlann 一、实验目的1.掌握直接碘量法测定维生素C的原理 与操作。
2.掌握直接碘量法测定维生素C的含量 的计算方法。
3.掌握容量仪器的正确操作。
整理ppt
10
(二)操作流程
称样→50ml烧杯→100ml量瓶→过滤 混合液
加淀粉指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背景:
维生素是维持生物正常生命过程所必须的一类有机物质,其中维生素C 是人类营养中最主要的维生素之一,对预防和治疗坏血病有特殊的功效,故又称之为抗坏血酸。

维生素C 能促进细胞间质的合成,与体内其它还原剂共同维持细胞正常的氧化还原电势和有关酶系统的活性。

在1928年,从牛的肾上腺皮质中提取出的结晶物质,证明对治疗和预防坏血病有特殊功效,因此称为抗坏血酸。

如果人体缺乏维生素C 时则会出现坏血病。

维生素C广泛分布于植物的绿色部分和新鲜的水果、蔬菜中。

人体内不能自身合成维生素C,必须由食物提供,所以对新鲜水果、蔬菜中维生素C 的存在进行定性检测和定量测定是很有意义的。

一、实验目的
了解并掌握用2,6-二氯酚靛酚法测定维生素C的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原理
还原型抗坏血酸能还原染料2,6-二氯酚靛酚钠盐,本身则氧化成脱氢抗坏血酸。

在酸性溶液中,2,6-二氯酚靛酚呈红色,被还原后变为无色。

因此,可用2,6-二氯酚靛酚滴定样品中的还原型抗坏血酸。

当抗坏血酸全部被氧化后,稍多加一些染料,使滴定液呈淡红色,即为终点。

如无其他杂质干扰,样品提取液所还原的标准染料量与样品
中所含的还原型抗坏血酸量成正比。

三、实验试剂和仪器
1、实验试剂:
①2%草酸溶液、②1%草酸溶液、③标准抗坏血酸溶液(0.1 mg/ml)
④0.1%2,6-二氯酚靛酚溶液
2、实验仪器:
①吸管1.0ml、10.0ml各一个,②两个25 ml容量瓶,③微量滴定管5ml,④电子分析天平,⑤研钵,⑥漏斗.
四、实验步骤
1、取材与预处理:先在研钵中加入15m 2%草酸,再用分析天平称
③可能是研磨不够充分,导致含量偏小;
④滴定时滴定管中有时会有气泡,影响读数。

⑤滴定苹果时,苹果液本身淡红色有颜色,对滴定终点
有干扰。

2、问题讨论
(1)为什么滴定过程宜迅速?
答:防止维生素C暴露在空气中被氧化变性
(2)为什么滴定终点以淡红色存在15s内为准?
答:因为样品中某些杂质亦能还原二氯酚靛酚,但速度较抗坏血
酸慢。

七、参考文献
陈钧辉、李俊,《生物化学实验》第五版,科学出版社2014.5
孙鹏、王宁、孙先锋,两种方法对苹果中维生素C含量测定比较
湖北农业科学,(2011)16-3386-03
延芸芸,食物中维生素 C 含量的测定,中国知网,曲沃县质量
技术监督局,2015.11
《中国食物成分表2012修正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