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名称及图片
常见恐龙名称
/index.asp常见恐龙名称Dinosaur中生代或中生代前:初龙Archosaur 迷龙Labyrinthodont 蜥蜴Lizard中生代-三叠纪:腔骨龙Coelophysis 犬齿龙Cynodont 始初龙Eoraptor 黑瑞龙Herrerasaurus 蓓天翼龙Peteinosaurus 三叉棕榈龙Thrinaxodon 蛇颈龙Plesiosaur植龙Phytosaur 蒙托龙Metoposaur 鸟脚亚龙Ornithopod 上龙Pliosaur板龙Plateosaurus 后鳄龙Postosuchus 布拉塞龙Placerias 盾齿龙Placodus加斯马吐龙Chasnatosaurus 纯信龙Pistosaurus 龟龙Placohelys 鸥龙Lariosaurus阿氏开普吐龙Askeptosaurus 混鱼龙Mixosaurus 舟椎龙Cymbospondylus锹鳞龙Stagomolepis 无齿龙Henodus 沙尼龙Shonisaurus 高冠颌龙Hupsognathus巨椎龙Massospondylus 副细颚龙Procompsognathus 异平齿龙Hyperodapedon中生代-侏罗纪:异特龙Allosaurus 梁龙Diplodocus 鱼龙Ichthyosaur 无颚龙Anurognathus滑齿龙Liopleurodon 斑龙Megalosaurus 大眼鱼龙Ophthalmosaurus雷龙Apatosaurus剑龙Stegosaurus 嗜鸟龙Ornitholestes 嘴口龙Rhamphorhynchus雷龙Brontosaurus 翼龙Pterosaur 翼手龙Pterodactylus 棱长颈龙Cryptoclidus扭椎龙Eustreptospondylus 棱齿龙Hypsilophodontid 始祖鸟Archaeopteryx 秀颚龙Compsognathus 冰脊龙Cryolophosaurus 腕龙Brachiosaurus虚骨龙Coelurus 巨齿龙Teratosaurus 异龙Tiranosaurus 双嵴龙Dilophosaurus角鼻龙Ceratosaurus 蛇颈龙Plesiosaurus 离片齿龙Timnoodontosaurus巴拉帕龙Barapasaurus 赖索托龙Lesothosaurus 槽齿龙Thecodontosaurus 安琪龙Anchisaurus 畸齿龙Heterodontosaurus 踝龙Scelidosaurus狭翼龙Stenopterygius 小盾片龙Scutellosaurus 弯龙Camptosaurus掘颌龙Scaphognathus 伊拉夫罗龙Elaphrosaurus 肯氏龙Kentrosaurus叉龙Dicraeosaurus 永川龙Yongchuanosaurus 盘足龙Euhelopus索德斯龙Sordes 沱江龙Tuojiangosaurus 马门溪龙Mamenchisaurus磔齿龙Dryosaurus 奥思尼尔龙Othnielia中生代-白垩纪:大鹅龙Anatotitan 甲龙Ankylosaurus 重爪龙Baryonyx 笨爪龙Baryonyx角龙Ceratopsian 虚骨龙Coelurosaurs 恐爪龙Deinonychus 鼠齿龙Didelphodon奔龙Dromaeosaur 矮异特龙Dwarf allosaur 爱德蒙托龙Edmontosaurus鸭嘴龙Hadrosaur 森林龙Hylaeosaurus 海拉尔龙Hylaeosaurus酷拉龙Koolasuchus 雷利诺龙Leaellynasaura 犹他盗龙Utahraptor迅猛龙Velociraptor 暴龙Tyrannosaurus 木他龙Muttaburrasaurus结龙Nodosaur 鸟脚龙Ornithocheirus 披羽蛇翼龙Quetzalcoatlus提米穆斯龙Timimus 牛角龙Torosaurus 钉背龙Polacanthus 它蓓翼龙Tapejara三角龙Triceratops 棘龙Edaphosaurus 塔博龙Tarbosaurus 禽龙Iguanodon棘齿龙Echinodon 准噶尔翼龙Dsungaripterus 普罗巴克特龙Probactrosaurus乌埃哈龙Wuerhosaurus 厚针龙Pachyrhachis 鹦鹉嘴龙Psittacosaurus阿克罗肯龙Acrocanthosaurus 塞塞罗龙Thescelosaurus 泰南吐龙Tenontosaurus板果龙Platecarpus 无齿翼龙Pteranodon 厚甲龙Struthiosaurus 原角龙Protoceratops阿利奥拉龙[Alioramus 薄片龙Elasmosaurus 青岛龙Tsintaosaurus 山东龙Shantungosaurus赛查龙Saichania 后凹尾龙Opisthocoelicaudia 似鸵龙Struthiomimus达氏吐龙Daspletosaurus 鳄龙Champsosaurus 剑角龙Stegoceras 狭爪龙Stenonychosaurus原蜥冠龙Prosaurolophus 浮龙Plotosaurus 帕克索龙Parksosaurus 胄甲龙anoplosaurus肿头龙Pachycephalosaurus 盔头龙Corythosaurus 阿拉莫龙Alamosaurus 鸭嘴龙Anatosaurus厚鼻龙Pachyrhinosaurus 赖氏龙Lambeosaurus 戟龙Styracosaurus 似鸟龙Saurornithoides中国的恐龙尹氏芦沟龙Lukousaurus yini 破碎中国虚骨龙Sinocoelurus fragilis原始川东虚骨龙Chuandongocoelurus primitivus亚洲古似鸟龙Archaeornithomimus asiatiicus嗜角偷蛋龙Oviraptor philoceratop 艾里克敏捷龙Phaedrolosaurus ilikensis小巧吐谷鲁龙Tugulusaurus faciles 蒙古疾走龙Velociraptor mongoliensis三叠中国龙Sinosaurus triassicus 中国只脊龙Dilophosaurus sinensis建设气龙Gasosaurus constructus 七里峡宣汉龙Xuanhanosaurus qilixiaensis上游永川龙Yangchuanosaurus shangyouensis巨型永川龙Yangchuanosaurus magus巨型永川龙Yangchuanosaurus magus 甘氏四川龙Szechuanosaurus campi石油克拉玛依龙Kelmayisaurus petrolicus大水沟吉兰泰龙Chilantaisaurus tashikouensis毛儿图吉兰泰龙Chiantaisaurus maortuensis浙江吉兰泰龙Chilantaisaurus zhejiangensis破碎金刚口龙Chingkankousaurus fragilis广西原恐齿龙Prodeinodon Kwangshiensis火焰山鄯善龙Shanshanosaurus huoyanshanensis威肋阿尔伯脱龙Albertosaurus periculosus 奥氏鹰龙Alectrosaurus olseni栾川暴龙Tyrannosaurus luanchuanensis 霸王龙相似种Tyrannosaurus特暴龙未定种Tarbosaurus sp. 许氏禄丰龙Lufengosaurus huenei巨型禄丰龙Lufengosaurus magnus 黄氏云南龙Yunnanosaurus huangi巨硕云南龙Yunnanosaurus magnus中国近蜥龙(兀龙)Anchisaurus(Gyposaurus)sinensis中和金沙江龙Chinshakiangosaurus zhongheensis武定昆明龙Kunmingosaurus wudingensis炎齿原颌龙Protognathosaurus oxyodon 岳氏三巴龙Sanpasaurus yoai船城资中龙Zizhongosaurus chuanchengensis 李氏蜀龙Shunosaurus lii巴以酋龙Datousaurus bashanensis 荣县峨嵋龙Omeisaurus junghsiensis斧溪峨嵋龙Omeisaurus fuxiensis 天府峨嵋龙Omeisaurus tianfuensis罗泉峨嵋龙Omeisaurus luoquanensis建设马门溪龙Mamenchisaurus constructus合川马门溪龙Manenchisaurus hochuanensis奇台天山龙Tienshanosaurus chitaiensis戈壁克拉美丽龙Klamelisaurus gobiensis 湖泊嘉裕龙Chiayusaurus lacstris 师氏盘足龙Euhelopus zdanskyi 广西亚洲龙Asiatosaurus kwangshiensis坦齿蒙古龙Mongolosaurus hoplodon 耙齿纳摩盖吐龙Nemegtosaurus pachi禄丰滇中龙Diachongosaurus lufengensis 大山铺膮龙Xiaosaurus dashanpensis鸿鹤盐都龙Yandusaurus hungheensis 拾遗工部龙Gongbusaurus shiyii五彩湾工部龙Gongbusaurus wucalwanensis 兰氏灵龙Agilisaurus louderbacki戈壁原巴克龙Probactrosaurus gobiensis阿拉善原巴克龙Probactrosaurus alashanicus姜氏巴克龙Bactrosaurus johnsoni 黑龙江满洲龙Mandschurosaurus amurensis蒙古计氏龙Gilmoreosaurus mongoliensis 中国谭氏龙Tanius sinensis金刚口谭氏龙Tanius chingkankoensis莱阳谭氏龙Tanius laiyangensis南雄小鸭嘴龙Microhadrosaurus nanshiungensis巨型山东龙Shantungosaurus giganteus 富蕴牙克煞龙Jaxartosaurus fuyanensis棘鼻青岛龙Tsintaosaurus spinorhinus 奥氏大地龙Tatisaurus oehleri太白华阳龙Huayangosaurus taibaii 凹甲剑节龙Stegosaurides excavatus关氏嘉陵龙Chialingosaurus kuani 多棘沱江龙Tuojiangosaurus multispinus江北重庆龙Chungkingosaurus jiangbeiensis平坦乌尔禾龙Wuerhosaurus homheni 拉乌拉芒康龙Monokosaurus lawulacus明星天池龙Tianchiasaurus nedegoapeferima 薄甲北山龙Peishansaurus philemys谷氏绘龙Pinacosaurus grangeri 结节蜥甲龙Sauroplites scutiger肿头黑山龙Heishanosaurus pachycephalus辽西朝阳龙Chaoyangosaurus liaoxinensis蒙古鹦鹉嘴龙Psittacosaurus mongoliensis 中国鹦鹉嘴龙Psittacosaurus sinensiss奥氏鹦鹉嘴龙Psittacosaurus osborni 固阳鹦鹉嘴龙Psittacosaurus gugangensis新疆鹦鹉嘴龙Psittacosaurus xingiangensis梅勒营鹦鹉嘴龙Psittacosaurus meileyingensis戈壁微角龙Microceratops gobiensis 凹齿微角龙Microcera tops sulcidens安氏原角龙Protoceratops andrewsi红土崖小肿头龙Micropachycephalosaurus hongtuyanensis岩寺皖南龙Wannanosaurus yangsiensis 短棘南雄龙Nanshiungosaurus brevisinus恐龙相关词汇种属名词:蜥臀目Lizard-hipped 鸟臀目Bird-hipped鸟盘目Ornithischia 肉食动物Carnivore食草动物Herbivore 离椎亚目Temnospondyl 兽脚亚目Theropod 兽孔目Therapsid肉食性动物Predator地质年代:寒武纪Cambrian 中生代Mesozoic Era 白垩纪Cretaceous-Period侏罗纪时期Jurassic- Period 三叠纪Triassic- Period 石炭纪Carboniferous 古生代Paleozoic Era 奥陶纪Ordovician 二叠纪Permian志留纪Silurian 泥盆纪Devonian。
古代海洋恐龙
总结:杯椎鱼龙(Cymbospondylus) K尖牙利齿统治三叠纪海洋沧龙(Mosasaurus) 白垩纪晚期一个传奇故事大洋龙(Halisaurus) 黄昏鸟的终极梦魇长颈龙(Tanystropheus) 尾巴被咬时也可以自己断开它们则趁机逃跑幻龙(Nothosaurus) 一种猎食兽水陆两用的杀手巨齿鲨(Megalodon) 比大白鲨长两倍还多牙长21厘米终级猎食者滑齿龙(Liopleurodon) 一种足以捕杀抹香鲸的超级猛兽薄片龙(Elasmosaurus) 一种可以利用长脖子发起突然袭击的海生动物地栖鳄(Metriorhynchus) 这个迅猛的猎人可以跃起捕捉飞翔中的翼龙鹦鹉螺(Orthocone) 利用触须来推动圆锥型身体喷气式的前进利兹鱼(Leedsichthys) 40000颗牙齿过滤小动物可能是最大的鱼邓氏鱼(Dunkleosteus) 快速、强大并且乐于吃下所有东西古海龟(Archelon) 这种巨大的海龟能活到100岁巨型羽翅鲎(Megalograptus) 第一种从水中移居到陆地并知道如何蜕壳海牛鲸(Odobenocetops) 这种奇怪的动物没有牙齿却长着倾斜的獠牙龙王鲸(Basilosaurus) 第一次发现齿鲸化石的时候还以为它是海怪的留下的剑射鱼(Xiphactinus) 最高泳速达到60公里/小时这种巨大的鱼随时准备出击胸脊鲨(Stethacanthus) 一个怪异的鳍状物使这种早期鲨鱼显得与众不同黄昏鸟(Hesperornis) 这种巨鸟使用它的牙齿比使用其翅膀更多邓氏鱼(Dunkleosteus) 快速、强大并且乐于吃下所有东西中文名称( Chinese)→ 邓氏鱼时代(Period)→ 晚泥盆纪 3亿7千万-3亿6千万年前分布(Found in)→不详发现地层(Stratum)→不详天敌(Natural Enemy)→ 可能无食性(Diet)→ 肉食典型体长(Length)→ 长8-10米推测体重(Mass)→不详简介(Brief Introduction)邓氏鱼看起来像是凶暴的猛兽:强有力的体格加上包裹着甲板的头部。
侏罗纪公园(恐龙知识)
侏罗纪时期
侏罗纪时期的气候温暖湿润,低矮的蕨类植物长成茂密的灌木林,松 柏类也生长茂盛。丰富的食物对恐龙的繁衍十分有利。在中生代,哺乳动 物还处于进化的早期阶段,恐龙基本上没有任何生存竞争的对手,所以它 们迅速占领了各个大陆,理所当然地成为生物界唯一霸主,演化出繁多的 种类,进入了鼎盛时期。
异特龙
水力量引发了高原强烈的火山喷发,同时使地球板 块的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 那是一场多么可怕的灾难啊。陨石撞击地球产 生了铺天盖地的灰尘,极地雪融化,植物毁灭了, 火山灰也充满天空。一时间暗无天日,气温骤降, 大雨滂沱,山洪暴发,泥石流将恐龙卷走并埋葬起 来。在以后的数月乃至数年里,天空依然尘烟翻滚, 乌云密布,地球因终年不见阳光而进入低温中,苍 茫大地一时间沉寂无声。生物史上的一个时代就这 样结束了。
白垩纪时期
白垩纪是地球景观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当时的海平面比 今天要高出200米左右,导致海水覆盖了大部分的陆地,各陆块 因而纷纷被孤立起来。这一时期恐龙仍然是陆地上的主宰,从 喜欢集体狩猎的恐爪龙到大型肉食性恐龙-----暴龙等一应俱全; 同时,新的植食性恐龙棱齿龙、慈母龙等也在这一时期出现了。
图示小行星撞击地球
图示小行星撞击地球
恐龙化石是如何形成的
1.恐龙死后,倒在地面上。 2.尸体迅速被泥、砂掩埋。 3.皮肤、肉体腐烂掉后,只剩下骨头。
4.在漫长的年月里,泥、砂变成岩石,骨头 中的成分被地下的矿物成分所取代(这种过 程叫做“石化”),最终形成化石。含有化 石的岩石受风雨的剥蚀或者人为的切削,最 后化石便露出地表。
地震龙
地震龙意为“使大地震动的蜥 蜴”,又名震龙,是巨大的草食性恐 龙之一,生存于侏罗纪晚期。地震龙 是恐龙中超大恐龙的代表龙,在1991 年发现了第一只地震龙化石。地震龙 长着长脖子,小脑袋,以及一条细长 的尾巴。鼻孔长在头顶上。它的头和 嘴都很小,嘴的前部有扁平的圆形牙 齿,后部没有牙齿,现在地震龙已被 断定为一种长得过大的梁龙。地震龙 这个物种名称已废除,现名哈氏梁龙。
恐龙分类及图片名称
恐龙分类及图片名称南极冰脊龙(Cryolophosaurus)这种习惯在冰天雪地生活的恐龙身长仅6米左右,大约生活在距今1.9亿年前的侏罗纪早期。
它是在南极地区最早被发掘出的食肉恐龙,样子长得十分奇特。
它的脑门上长有一个冠状凸起,不偏不倚垂直立于头盖骨。
这个凸起竟然还可以像扇子一样向外打开,打开时表面有大大小小的褶皱,看上去就像妇女的发饰。
事实上,这个冠状凸起是恐龙头盖骨的延伸部分。
这种恐龙与其他恐龙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其他恐龙的“头冠”往往是顺着头盖骨向后延伸,而它的“头冠”却是垂直矗立在头盖骨之上。
这种头冠看上去太过脆弱,显然不适宜格斗,因此科学家推断它主要还是被用于寻求配偶的场合。
这种恐龙的最大特点是,它兼具了早期食肉恐龙和进化更完备的后期食肉恐龙(如异龙)的体貌特征,是研究兽脚亚目食肉恐龙进化历程的重要环节。
中国独冠龙(Monolophosaurus)这种恐龙生活在距今1.7亿年前的侏罗纪中期,身长约5米,体重700千克左右,是一种中型食肉恐龙。
有迹象表明,它常出没的地区会不时被水淹没。
科学家认为,它有可能习惯生活在湖边或海边。
它的脑袋又大又光亮,满嘴长满锋利的牙齿。
它最显著的特征是,它从鼻子以上一直到头顶长有凸起的鼻脊,而这是其他食肉恐龙所不具备的。
非洲巨无霸腕龙(Brachiosaurus)这是一种腕龙,出土于非洲,体长可达25米,体重达60吨,生活在距今约1.5亿年前的侏罗纪晚期。
这种恐龙脑容量很小,颈部修长,四足行走,拖着长长的尾巴,是一种植食恐龙,也是目前所知体型最大的恐龙。
美洲双冠龙(Dilophosaurus)这种恐龙出土于美国亚利桑那州,体长约7米,体重450千克左右。
生活在距今1.9亿年前的侏罗纪早期,是当时最大的食肉恐龙之一。
它曾在电影《侏罗纪公园》中大放异彩。
在电影中,它的体貌特征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围在颈项上的褶边可以自如收放,同澳大利亚褶边蜥蜴一样;由于眼睛前凸,它所看到的影像都是立体的;它还能对着猎物的眼睛喷射毒液,使猎物失明或全身麻痹。
恐龙档案
恐龙档案已丰满1超龙2腕龙3马门溪龙4圆顶龙5巨龙6禄丰龙7安琪龙8异龙9腿龙10沱江龙11钉状龙12剑龙未填充13梁龙14三角龙15霸王龙161超龙身高: 15公尺身长: 30公尺体重: 66公吨生存时期: 侏罗纪晚期距今约2亿年前~1亿4千万年前发现地点: 美国科罗拉多州扑朔迷离的身份说超龙的身份扑朔迷离一点也不错, 其实, 自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 在美国的科罗拉多州已经开始找到一些身份不明的、零碎的恐龙化石。
本来, 这些零碎的化石应该一点也不起眼, 不过它庞大的体积却引起了很多人的的独特的注意。
由于只有零碎的化石, 古生物学家不能够倚靠正常的途径替超龙命名, 所以,“超龙”这个名字并不是正式的名字。
超龙的确曾经被视为可能是地球史上最庞大的生物, 直至阿根廷龙被发现。
超龙可以说是特巨型的恐龙, 和大部分长颈素食恐龙一样属于蜥脚类。
在超龙的分类上古生物学家一直存在分歧: 有理论指出超龙并不是一种新品种的恐龙, 而是体型过大的腕龙; 还有古生物学专家指出超龙属于独立的品种, 和现已发现的恐龙并不相同。
但由于证据不足,一切争论至今仍未有定案, 所以我们并不能百分百确认超龙的真正身份。
编辑本段巨型的恐龙虽然只发现过零碎的恐龙化石, 但这些“零碎的化石”却令专家也吓了一跳。
发现过的化石有肩胛骨(2.5公尺长), 骨盆(1.8公尺长), 肋骨也长达3.1公尺。
不过我们可以肯定的是超龙跟梁龙、腕龙属于同类型的蜥脚类恐龙。
古生物学家依照现有的化石推测, 超龙至少长27~30公尺。
由于化石类似腕龙而非梁龙, 我们估计超龙跟腕龙一样是把头抬高的, 而且会比较重。
推测体重大概达到了66公吨, 甚至有人推测它重达88公吨, 这几乎可以说是在陆地上生存动物的最大极限了。
而超龙把头抬高高度可以达到五层楼(15公尺)。
2腕龙恐龙名称:腕龙(大陆)、巨臂龙(港台)侏罗纪晚期的巨大草食性恐龙,名字的原意为「有武装的蜥蜴」。
并合踝龙
并合踝龙并合踝龙,意为“接合的跗骨”,是腔骨龙科的一属恐龙。
由于它的学名已由一种鞘翅目的昆虫所有,故被一位昆虫学家更名为Megapnosaurus(意为“大头蜥蜴”)。
基本信息恐龙名称:并合踝龙并合踝龙拉丁文名:Syntarsus恐龙体长:3米恐龙体重:13千克恐龙食物:肉食生存年代:三迭纪晚期生存地点:津巴布韦恐龙种类:蜥臀目·虚骨龙类简介并合踝龙是一种有趣的小恐龙,他体态均匀,并合踝龙非常像腔骨龙,唯一的区别在于它的脚踝骨有些被溶合或连接在一起。
有些科学家重塑的并合踝龙在其头部后部有一束羽毛。
但事实上并没有证据说明这一点。
中文名称(Chinese)→合踝龙其它中文名称(Chinese【OTHER】)→坚足龙|并合踝龙拉丁文学名(Name)→Syntarsus 发音(Pronounced)→sin-TAR-sus体态并合踝龙由鼻端至尾巴长约3米,重约32公斤。
在津巴布韦的化石层中,就发现了30个合踝龙标本,故古生物学家认为它是群体狩猎的。
它生存于2亿至1亿9千4百万年前的侏罗纪早并合踝龙期。
并合踝龙是一类从其祖先的生活环境(可能是南美洲)扩展至世界各地的例子。
这类小型的猎食者与早期的恐龙有同样的特征,由于在非洲及美国西南部发现其踪迹,估计它们在盘古大陆时期就已经由一大洲迁徙至另一大洲。
非洲及美国标本的分别是在种层面,这都支持了这种迁移的说法。
津巴布韦并合踝龙(S. rhodesiensis)的化石差不多有30个标本。
北美洲的卡岩塔并合踝龙(M. kayentakatae)有一个小冠,且显示有演化至较大腔骨龙科的迹象(如双脊龙)。
就像双脊龙,这两个物种都是属于角鼻龙下目及腔骨龙科。
但近年来,腔骨龙超科是否属于角鼻龙下目有许多争议,大部分研究认为两者是分开演化的。
它们的前上颌骨及上颌骨之间有一个弱的关节,形成了一个钩状的颚。
由于有指它的骨头结构及前齿较弱,难以咬死及紧缠猎物,故有早期的假说指它是腐食性的。
有哪些恐龙的名字
有哪些恐龙的名字有哪些恐龙的名字,恐龙最早出现在2亿3千万年前的三叠纪,灭亡于约6千5百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所发生的白垩纪末灭绝事件。
恐龙的灭绝至今是个无人能解的谜。
一起看看有哪些恐龙的名字。
有哪些恐龙的名字1始初龙美丽龙异特龙西风龙棱齿龙禽龙穆塔布拉龙无畏龙马鬃龙高吻龙南阳龙沉龙康纳龙荒漠龙福井龙锦州龙腱龙原巴克龙迄今全世界发掘出来的恐龙化石(包括骨、牙齿、皮肤、卵、粪便、足迹等)有2023多个,经鉴定,恐龙共计2目7亚目57科350余属800余种。
一、蜥臀目(蜥龙目)主要特征是组成腰带的'骼骨、坐骨和耻骨三者间的结构形式与其它爬行动物相似,即为三射型或三放型腰带。
下分两个亚目:(一)兽脚亚目:霸王龙、恐爪龙、跃龙、细颈龙等。
(二)蜥脚亚目:梁龙、雷龙、禄丰龙、马门溪龙等。
二、鸟臀目(鸟龙目)主要特征是组成腰带的骨骼结构形式与鸟类相似,耻骨指向后方,即为四射型或四放型腰带,另外还具有前齿骨和颊肌。
下分五个亚目:(一)鸟脚亚目:禽龙、鸭嘴龙等。
(二)角龙亚目:原角龙、角龙、鹦鹉嘴龙等。
(三)甲龙亚目:结节龙、棘龙、甲龙等。
(四)剑龙亚目:剑龙等(五)钟头龙亚目:肿头龙等比较平常的恐龙有:,肿角龙,帕克索龙,狭爪龙,剑角龙,似鸟龙,优椎龙,无齿翼龙,盔头龙,胄甲龙,阿检莫龙,鸭嘴龙,厚鼻龙,戟龙,达氏吐龙,三角龙,原角龙,二形齿翼龙,翼手龙,巴拉帕龙,板龙,安琪龙,菜索托龙,双冠龙,踝龙,小盾片龙,鱼龙,沙尼龙,蛇颈龙,离片齿龙,异特龙,特暴龙,弯龙,梁龙,细颚龙,奥思尼尔龙。
磔龙,索德斯龙,巨椎龙,畸齿龙,合跗龙,暴龙,跃龙,背龙,背棘龙,恐爪龙,窄爪龙,迅猛龙,雷龙,马门溪龙,腕龙,沦龙,南方巨兽龙,犹他盗龙,玛君龙,伤齿龙,极龙,剑龙,鲸龙,气龙,蜀龙,大地龙,钉状龙,蛇发女怪龙,金刚口龙。
都是大部分,比较平常的恐龙。
霸王龙,阿利奥拉龙,肿角龙,帕克索龙,狭爪龙,剑角龙,似鸟龙,优椎龙,无齿翼龙,盔头龙,胄甲龙,阿检莫龙,鸭嘴龙,厚鼻龙,戟龙,达氏吐龙,三角龙,原角龙,二形齿翼龙,翼手龙。
恐龙名称大全
彩蛇龙
阿肯色龙
恩霹渥巴龙
内德科尔伯特龙
桑塔纳盗龙
棒爪龙
雅尔龙
极鳄龙
中华龙鸟
华夏颌龙
寐龙
小坐骨龙
原始祖鸟
似提姆龙
义县龙
小猎龙
尾羽龙
小盗龙
顾氏小盗龙
中国鸟龙
帝龙
始暴龙
暹罗暴龙
吐鲁茨龙
中国鸟脚龙
中国猎龙
卡戎龙
副栉龙
日本龙
阿穆尔龙
牙克煞龙
赖氏龙
扇冠大天鹅龙
巴思钵氏龙
冠龙
亚冠龙
鸭嘴龙
小鸭嘴龙
克贝洛斯龙
双庙龙
强龙
短冠龙
慈母龙
盐海龙
格里芬龙
小贵族龙
大鸭龙
埃德蒙顿龙
山东龙
谭氏龙
原栉龙
栉龙
天镇龙
鹦鹉嘴龙
始初龙
美丽龙
异特龙
西风龙
凌齿龙
禽龙
穆塔布拉龙
无畏龙
马鬃龙
高吻龙
南阳龙
沉龙
康纳龙
荒漠龙
福井龙
锦州龙
腱龙
原巴克龙
雷利诺龙
阿特拉斯科普柯龙
丝路龙
快达龙
闪电兽龙
热河龙
孔椎龙
宣化龙
狭盘龙
祖尼角龙
古角龙
中国鹦鹉嘴龙
梅莱营鹦鹉嘴龙
短脚龙
肿头龙
冥河龙
小头龙
重头龙
倾头龙
膨头龙
恐龙
•
因为‘
• 高棘龙是一种大型食肉恐龙,能长到6米高,5吨重, 11米长!背上的棘状突起最短也有20厘米,最长达50厘米。 它善于捕捉重40吨蜥脚类恐龙。如果把高棘龙的头骨和霸 王龙的头骨比较,你会发现霸王龙的头骨比高棘龙的宽一 些,这是因为霸王龙的牙齿是用来咬碎骨骼的,而高棘龙 的是用来撕碎皮肉的;再把霸王龙的前肢和高棘龙的前肢 比较,你会认为大的是霸王龙的,那你就错了,高棘龙的 前肢弥补了牙齿,所以比霸王龙的更锋利,更长一些。高 棘龙的猎物有一种叫蜀龙,蜀龙两肢站立高3.5米,体长4 米,重半吨,并且尾巴顶端还长有骨头长成的“小锤子”, 被这个打到可不舒服,但是高棘龙可以用自己的前肢杀死 蜀龙。那它是怎么杀死大型蜥脚类恐龙的呢?爪子有一个 缺点:只能伸展25°,如果在伸展,就会脱臼。 所以高 棘龙只能用牙齿了,用牙齿咬住蜥脚类恐龙,然后跳到猎 物的身上,猎物会感到疲惫,在咬住它的长脖子,猎物死 了。但是渐渐地,蜥脚类恐龙走向了衰亡,高棘龙因为没 有食物,也灭亡了。
恐龙百科
恐龙类别蜥臀目蜥脚类:原蜥脚类|蜥脚形类兽脚类:霸王龙|异特龙|南方巨兽龙鸟臀目鸟脚类(Ornthopoda):鸭嘴龙|禽龙剑龙类(Stegosauria):肯龙甲龙类(Ankylosauria):海拉尔龙|多刺甲龙|棱背龙|林龙|棘甲龙|加斯顿龙|顶盾龙| 轮状龙| 雕齿甲龙|装甲龙|多刺甲龙|重装甲龙|敏迷龙|天池龙|雪松甲龙|甲龙|黑山龙|北山龙|孔牙龙|纤龙|剑节龙|古伊犁龙|爪爪龙|窃肉龙|弃械龙|结节龙|海拉尔龙|厚甲龙|尼奥布拉拉龙|德克萨斯龙|活堡龙|埃德蒙顿甲龙|林木龙|胄甲龙|楯甲龙|白山龙|马里龙|山西龙|蓝尾龙|徐龙|安吐龙|结节头龙|钉背龙|多智龙|美甲龙|包头龙|绘龙|克氏龙角龙类(Ceratopsia):鹦鹉嘴龙|原角龙|三角龙|糙牙龙|图兰角龙|纤角龙|倾角龙|亚洲角龙|小角龙|湖角龙|角龙|开角龙|大师龙| 陋龙|五角龙|准角龙|无鼻角龙|牛角龙|双角龙|三角龙|厚鼻龙|河神龙|独角龙|短角龙|野牛龙|戟龙|尖角龙|爱氏角龙|奇迹龙|弱角龙|喇嘛角龙|巨嘴龙|蒙大拿角龙棘龙——Spinosaurus棘龙(拉丁文学名:Spinosaurus,意思为「有棘的蜥蜴」)是种大型兽脚亚目恐龙,生存于白垩纪(早阿尔比阶到森诺曼阶)的非洲,约为11200万年前到9300万年前。
目前仍不确定棘龙属有一个种还是两个种,其中最著名的种是发现于埃及的埃及棘龙(S. aegyptiacus),而第二个种摩洛哥棘龙(S. marocannus)发现于摩洛哥。
棘龙是在1912年由德国古生物学家恩斯特·斯特莫(Ernst Stromer)发现于埃及并加以叙述。
最初的标本在二战期间被摧毁,但近几年发现了其他的头颅骨。
棘龙长18米、体重14吨,是已知最重的兽脚亚目恐龙和最大的陆地食肉动物。
简介棘龙(属名:Spinosaurus)意思为“有棘的蜥蜴”,是种兽脚亚目恐龙,生存于白垩纪(早阿尔比阶到森诺曼阶)的非洲,约为1亿1000万年到9500万年前。
南方巨兽龙
南方巨兽龙南方巨兽龙是所有发现肉食恐龙化石证据支持的“体长”第二1, 南方巨兽龙也是证据支持的“体重”第三的肉食恐龙,体重仅次于雷克斯霸王龙和埃及棘龙。
简介名称:卡氏南方巨兽龙Giganotosaurus.caroliniiCoria and Salgado, 1995鲨齿龙科—南方巨兽龙亚科—南方巨兽龙属—卡氏南方巨兽龙(种)基本形态生存年代:1亿年前中生代的早白垩纪阿尔布阶-9200万年前的中生代晚白垩纪土仑阶[1]摩洛哥棘龙不是有效种,而是埃及棘龙同种,否则它比南方巨兽龙略长。
霸王龙中虽然UCMP118742的成年之后的预测体长超过最大的南方巨兽龙2米,但是目前现有化石中没有体长超过最长的南方巨兽龙的霸王龙,所以我们可以确定南方巨兽龙比霸王龙长。
而且据推测最大的南方巨兽龙长16米,15吨重,是第三大(第三重,第二长)的肉食恐龙。
南方巨兽龙的体长:南方巨兽龙的发现者Coria and Salgado最初的对南方巨兽龙的正模MUCPv-Ch1外公布是12.5米,至少有一个论文资料[2]对MUCPv-Ch1的长度估算超过了13米,MUCPv-95是第南方巨兽龙图片集粹(20张)三个被发现的南方巨兽龙(第二个只有一颗牙齿,所以经常被忽略),也是最大的南方巨兽龙,MUCPv-95只有一块下颌骨残片,牙床对应MUCPv-Ch1的部分比MUCPv-Ch1长8%.第二个南方巨兽龙的长度估计是13.5米。
[2]MY THEROPOD IS BIGGER THAN YOURS …OR NOT: ESTIMATING BODY SIZE FROM SKULL LENGTH IN THEROPODS给出了13.1米,13.8吨,但是显然这个计算完全忽略了恐龙体形的差别,和头骨的体积,仅仅计算长度,因此可靠性非常低第一个南方巨兽龙和霸王龙(FNMH PR2081)的对比:FNMH PR2081俗名“苏”,1990年出土,也是“完整腿骨的霸王龙”中最大的(所有霸王龙中不综合年龄,苏第4/5大,综合年龄以后并列第6)头骨中线长度(midline):南方巨兽龙MUCPv-Ch11530mm,苏1394mm头骨全长:南方巨兽龙MUCPv-Ch11700mm,苏1435mm下颌骨长度:南方巨兽龙MUCPv-Ch1(推测)1800mm,苏1395mm大腿骨长度:南方巨兽龙MUCPv-Ch11430mm,苏1380mm大腿骨周长:南方巨兽龙MUCPv-Ch1520mm,苏580mm小腿骨长度:南方巨兽龙MUCPv-Ch11120mm,苏1200mm南方巨兽龙与人类大小比较头骨宽度:南方巨兽龙MUCPv-Ch1,520mm,苏860mm大小腿骨联合长度:南方巨兽龙MUCPv-Ch12540mm,苏2580mm骨盆大小:南方巨兽龙MUCPv-Ch11180mm,苏1220mm头骨体积:两者相等南方巨兽龙的体重:汕头曙光整形美容医院提供。
飞向蓝天的恐龙ppt课件(完美版)
对现代飞行动物的影响
揭示飞行起源
恐龙飞向蓝天的发现,有助于揭 示现代鸟类和昆虫等飞行动物的 飞行起源,进一步了解它们的演 化历程。
启发现代飞行技术
通过对恐龙飞向蓝天的深入研究 ,可以启发现代飞行技术的发展 ,如设计更轻便、高效的飞行器 。
对人类科技发展的启示
激发创新精神
恐龙飞向蓝天的故事,可以激发人类的创新精神,鼓励人们勇于探索、追求卓越 。
探索古生物飞行机制
02
通过对恐龙骨骼和羽毛的研究,科学家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古
生物的飞行机制和进化过程。
促进科技发展
03
恐龙飞向蓝天的科学研究促进了科技的发展,如航空航天技术、
仿生学等领域。
对未来科技发展的影响与展望
航空航天技术
恐龙飞向蓝天的科学研究对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具有启示意义, 如设计更轻盈、高效的飞行器。
等功能。
蛋壳
恐龙和鸟类的蛋壳结构相似,都 具有一定的厚度和韧性,以保护
内部的胚胎。
恐龙飞向蓝天的证据
化石记录
在恐龙化石记录中,发现了许多具有羽毛印痕的恐龙,这些化石 证据表明恐龙具有飞行的能力。
胚胎发育
恐龙和鸟类的胚胎发育过程存在相似之处,尤其是在骨骼和羽毛发 育方面,这也暗示了两者之间的亲缘关系。
仿生学
通过对恐龙骨骼和羽毛的研究,科学家们可以开发出更具有仿生 学的产品,如轻质材料、高效能发动机等。
未来交通工具
恐龙飞向蓝天的科学研究激发了人们对未来交通工具的想象,如 设计出更安全、舒适的飞行器。
对古生物学的未来研究展望
深入挖掘古生物化石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未来将有更多的古生物化石被挖掘出来, 为古生物学研究提供更多线索。
剑龙和甲龙
剑龙剑龙为一种巨大的恐龙,生存于侏罗纪晚期的食草性四足动物。
它们被认为是居住在平原上,并且以群体游牧的方式和其它如粱龙的食草动物一同生活。
它的背上有一排巨大的骨质板,以及带有四根尖刺的危险尾巴来防御掠食者的攻击。
大约12公尺长和7公尺高,重达4 吨。
位在波兰的剑龙模型存在物种装甲剑龙(Stegosaurus armatus)意思是“附装甲的有屋顶蜥蜴”,是最早发现的物种。
这些发现包含了两具不完全的骨架,以及至少30件零碎的个体。
这个物种拥有4支水平的的尾部尖刺,以及相对较小的板状物。
另外其身长为9公尺,是剑龙属中最长的一种。
狭脸剑龙(Stegosaurus stenops)意思是「脸部狭窄的有屋顶蜥蜴」,是马许在1887年所命名[3]。
其正模式标本是1886年,由马修·费克(Marshal Felch)收集于科罗拉多州甘农城(Cañon City)北方的的花园(Garden Park)中。
此物种是剑龙属中受了解最多的一种,因为它的化石包剑龙标版与模型括了至少一具完整骨架。
它们拥有长且宽的板状物与4支尖刺,研究结果是来自至少50具不完整的幼体与成体骨架、一具完整骨架,以及至少4件不完整的颅骨。
这个物种的身长较短装甲剑龙,约7公尺。
长刺剑龙(Stegosaurus longispinus)意思是「拥有长尖刺的有屋顶蜥蜴」,命名者是查尔斯·怀特尼·吉尔摩尔(Charles W. Gilmore)。
发现于怀俄明州的莫里逊组,已知有一具不完整骨架。
这个物种的特色在于4支较长的尖刺,有些人认为这个物种其实属于钉状龙属(Kentrosaurus)。
身长与狭脸剑龙相同,为7公尺。
剑龙剑龙长着个像鸟一样的尖喙,喙里没有牙齿,但嘴里的两侧有些小牙。
剑龙的背上有17块板状的骨头,在它尾巴的尖端还有着长刺。
这些刺有4英尺长。
剑龙的前腿比后腿短,前腿有五个脚趾,而后腿有三个脚趾。
恐龙名称
作者:哈哈先生
同学小王的自行车的锁坏了,于是去买了一把新锁,准备下楼上课时换上,走到楼下才发现锁忘了带下来,无奈上课时间快到了,只好对着楼上的小李大喊:“喂,小李,帮我把那个车锁拿下来!”
“什么?把。。。厕所拿下来?你自己不会上来吗?”
“唉呀,我来不及了!”
“那儿不是有个厕所吗?”小李朝那个方向指了指。
苏氏巧龙属于蜥脚类恐龙,身长约5米,化石产于中国新疆准噶尔盆地中侏罗纪地层中。它的身体轻巧,脖子较短,常常生活在湖沼岸边地带,以植物和小软体动物为食。
将军庙单脊龙和苏氏巧龙都是中华大地上的恐龙,将军庙单脊龙想要吃掉苏氏巧龙,但是苏氏巧龙也不示弱,经过激烈的生死搏斗,最终还是将军庙单脊龙胜利了,苏氏巧龙成了它的口中之物。"的谎言,而是"无恶的谎言"。
yellow除表示"黄色"外,还可以表示:
(1)胆小的。如: I always suspected he was yellow.我总是怀疑他胆小。
(2) (报刊等)采用耸人听闻手法作低级渲染的。如:yellow press[总称]黄色报刊。
black除表示"黑色"意思外,还可以表示:
(1)黯淡的,阴郁的,怒气冲冲的。如:He has a black future.他前途黯淡。She was black with anger.她怒气冲冲。因此,a blue mood不表示"黑色情绪"而表示情绪低落。
(2)邪恶的,不吉利的。如:the black art妖术。Things look black.事情不妙。
“我知道那儿是有个车锁,可那个车锁是坏的。”
“嘿,你条件还挺高的,你将就着得了吧。”
“不行啊,稍微不注意就掉下去了。”
恐龙宝盒——巨龙时代(知识手册)1.1ppt
技术文件技术文件名称:恐龙宝盒——巨龙时代版本: 0.1拟制:徐鸣审核:批准:鲨鱼公园绘本脚本恐龙宝盒—巨龙时代1.恐龙在进化中的位置35亿年前,地球上出现了最古老的生物——原始藻菌类,它们在海洋中生存。
约在27亿年前,出现了燧石藻、蓝藻等,距今约10亿年绿藻开始出现。
随后约在6亿年前,海洋中出现了大量的无脊椎动物,有的动物似水母类、海鳃类。
寒武纪早期,出现了地史上最早具钙质硬壳的小壳动物,如软舌螺。
蓝藻三叶虫进入三叶虫时代后,在中国云南发现了距今5.7亿年的澄江动物群,主要由水母、三叶虫、金臂虫、非三叶虫节肢动物、蠕形动物、海绵、无铰腕足类、软舌螺和藻类等组成,是目前世界上保存最早的软体的多门类动物群。
随后,腔肠动物、古杯类、软体动物(双壳、腹足、头足)、棘皮动物、牙形刺、笔石等相继出现。
随后于晚志留世晚期硬骨鱼类出现,早泥盆世晚期软骨鱼类出现,如鲨鱼和鳐。
总鳍鱼在晚泥盆世时开始登陆,逐渐演变为两栖动物。
小贴士:澄江生物群:澄江生物群位于我国云南澄江帽天山附近,是保存完整的寒武纪早期古生物化石群。
她生动地再现了5.3亿年前海洋生命壮丽景观和现生动物的原始特征,为研究地球早期延续时间为5370万年的生命起源、演化、生态等理论提供了珍贵证据,澄江生物群的研究和发现,不仅为寒武纪生命大爆发这一非线性突发性演化提供了科学事实,同时对达尔文渐变式进化理论产生了重大的挑战。
澄江生物群共涵盖16个门类、200余个物种化石(截止2012年)。
2012年7月1日,澄江化石地正式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鳐硬骨鱼类总鳍鱼石炭-二叠纪时,从两栖动物迷齿类演化出来的蜥螈形类,它很可能是爬行动物的祖先。
经过长期演化,产生了能够适应干旱陆地环境的羊膜卵。
于是,爬行动物诞生了。
从两栖类水中产卵、水中受精发展到爬行动物的体内受精和产生羊膜卵,是脊椎动物演化史上的一次重大飞跃。
蜥螈经过长期演化,产生了能够适应干旱陆地环境的羊膜卵。
恐龙图片
1. 霸王龙暴龙
• 暴龙也叫霸王龙,是食肉恐龙中最强健的 一种,脾气暴躁,喜欢进攻捕食其它动物 以及比自己弱小的其它恐龙。因而它也被 人们称为暴龙雷克斯,也就是暴龙王当两 足动物暴龙雷克斯闲庭漫步搜寻猎物时, 它用长尾巴来平衡其巨大脑袋。科学家不 知道暴龙雷克斯否快速行走,或它的体重 是否限制了它的行走活动。
5. 怀俄明肿头龙
• 怀俄明肿头龙在其脑袋上有一个大大的厚 头盖骨,出奇地肿厚,形似圆屋顶,头骨 的高度可达25厘米,而且突出部分是实心 的。科学家没有确定此圆屋顶是否用于用 头撞(人),或是否有什么撞击能伤害到 恐龙。
6.棘龙
• 棘龙背上明显的长棘,是由脊椎骨脊突延长而成, 长度可达2公尺,长棘之间可能有皮肤连结,形成 一个帆状物;然而有些科学家认为这些长棘是由 肌肉覆盖着,形成隆肉或是背脊。对于这帆状物 的功能,目前已有数种看法,包括调节体温、展 示物。根据最近的估计,棘龙是目前已知最大型 的肉食性恐龙,甚至大于暴龙、鲨齿龙,但毋庸 置疑比南方巨兽龙稍微细长一些;这些推算显示 棘龙身长12-17公尺,高度约为7公尺,体重为9公 吨,但不是所有人员都接受这些数据。
9.副栉龙
• 鸭嘴龙科的头上都有一块形状怪异的隆起,其中 又以副栉龙最显眼。有人说那块怪异的隆起是可 以在水中呼吸的气官,不过我认为应该是互相传 音的共鸣室吧!在鸭嘴龙类当中,既有光头的, 也有载帽的。副栉龙就是一种戴帽的恐龙,它的 头冠长在鼻骨上,充满了通道。空气从鼻孔吸入, 经过这些通道才能到达肺部。这些通道是这类恐 龙的发声器,就像圆号中弯曲的管子。副栉龙的 身体上有典型陷处,刚好可以把长长的头冠的顶 端搁在上面,就像随身带着挂物架一样。 •
7.马门溪龙
• 马门溪龙的脖子由长长的、相互迭压在一起的颈椎支撑着, 因而十分僵硬,转动起来十分缓慢。它脖子上的肌肉相当 强壮,支撑着它蛇一样的小脑袋。马门溪龙和一个网球场 一样长,但它的身体却很“苗条”。它的脊椎骨中有许多 空洞,因而相对于它庞大的身躯而言,马门溪龙显得十分 小巧。1亿4500万年前,恐龙生活的地区覆盖着广袤的、 茂密的森林,到处生长着红木和红杉树。成群结队的马门 溪龙穿越森林,用它们小的、钉状的牙齿啃吃树叶,以及 别的恐龙够不着的树顶的嫩枝。马门溪龙四足行走,它那 又细又长的尾巴拖在身后。在交配季节,雄马门溪龙在争 雌的战斗中用尾巴互相抽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