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城管局关于印发宁波市城市公共消火栓养护管理规定的通知
宁波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屋建筑施工现场临时用房和围墙(围挡)安全管理的通知

宁波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屋建筑施工现场临时用房和围墙(围挡)安全管理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宁波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公布日期】2013.10.14•【字号】甬建发[2013]201号•【施行日期】2013.10.1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建筑市场监管正文宁波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屋建筑施工现场临时用房和围墙(围挡)安全管理的通知(甬建发〔2013〕201号)各县(市)区、管委会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为切实加强我市房屋建筑施工现场宿舍、办公用房等临时设施(以下简称临时用房)和围墙(围挡)管理,保障施工现场人员生命安全和健康,提高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管理水平,根据国务院《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和建设部《关于加强建筑施工现场临建宿舍及办公用房管理的通知》(建安办函〔2006〕23号)、《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浙江省建筑施工安全标准化管理规定》以及《宁波市建设工程文明施工管理规定》等有关规定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现对我市房屋建筑工程临时用房和围墙(围挡)管理提出要求如下:一、加强源头控制,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一)各地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质量安全监督机构要严格落实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有关要求,采取有效措施,督促建筑工程各方责任主体切实加强施工现场临时用房、围墙(围挡)的施工、验收、使用和拆除的安全管理,严防各类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二)各建设、施工、监理单位要建立健全有效的规章制度,制定完善临时用房、围墙(围挡)安全应急预案并开展演练,加强日常检查,做到隐患早发现,措施早制定,设施早到位,杜绝安全事故发生。
(三)建设单位要对领取施工许可证前建造和使用的施工现场临时用房、围墙(围挡)的质量安全负责,施工总承包企业要对所建造和使用的施工现场临时用房、围墙(围挡)的质量安全负责。
要按照有关规定对临时用房、围墙(围挡)进行合理布置,制定完善临时用房、围墙(围挡)安全使用管理制度并组织落实。
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构建宁波市中心城区户外广告长效管理机制的意见-甬政办发〔2015〕171号

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构建宁波市中心城区户外广告长效管理机制的意见正文:---------------------------------------------------------------------------------------------------------------------------------------------------- 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构建宁波市中心城区户外广告长效管理机制的意见甬政办发〔2015〕171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及部省属驻甬各单位:为巩固我市中心城区户外广告整治成果,理顺户外广告管理机制,促进我市广告行业健康、有序、协调发展,进一步展现港城现代都市的景观风貌,根据《宁波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宁波市户外广告设施设置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和其他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经市政府同意,制定本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依法规范、控量提质、合理布局、管理有效”为原则,按照“监管部门职责明确、审批程序规范统一、公共资源优化配置、设施设置标准清晰”的总体要求,进一步明确职责、联合审批,分类运营、科学管理,激发户外广告市场内生动力,推动和促进广告行业健康发展,致力打造更加舒适、精致、有序、和谐的城市环境,不断提升市容景观,展现国际港城现代风貌。
二、明确主体职责,夯实户外广告规范管理基础(一)管理主体职责城管部门:负责户外广告设施设置的综合协调、审批备案、监督管理。
规划部门:负责大中型户外广告固定设施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及其监督管理。
市场监管部门:负责户外广告发布登记、内容审查及其监督管理。
交通部门:负责高速公路用地及公路建筑控制区范围内户外广告设施设置的监督管理。
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负责协调户外公益广告的发XXX管理。
其他行政主管部门的相关户外广告管理职责,法律、法规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中卫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中卫市城镇公共消防设施建设维护管理办法的通知

中卫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中卫市城镇公共消防设施建设维护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卫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6.05.13•【字号】〔2016〕80号•【施行日期】2016.06.2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已被修订•【主题分类】消防管理正文中卫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中卫市城镇公共消防设施建设维护管理办法的通知〔2016〕80号中宁、海原县人民政府,沙坡头区、海兴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直属机构:《中卫市城镇公共消防设施建设维护管理办法》已经市政府第7次常务会议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中卫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6年5月13日中卫市城镇公共消防设施建设维护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我市公共消防设施建设管理,提高城镇抗御火灾和其他灾害事故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共消防设施管理办法》(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令第3号,自2008年8月1日施行)等法律法规和《关于进一步明确消防工作责任的通知》(宁消发〔2014〕3号)文件要求,结合本市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中卫市行政区域内城镇公共消防设施的规划、建设、维护、使用和监督管理。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公共消防设施是为保障公民人身财产安全、公共财产安全进行灭火和应急救援所需的消防站(消防指挥中心)、消防供水设施、消防通信设施和消防车通道等的统称。
第二章公共消防设施建设第四条公共消防设施建设应当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列入年度固定资产投资计划,保证公共消防设施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适应。
公共消防设施应当与城市基础设施同步规划、设计、建设和维护。
公共消防设施建设不足或者不适应城市发展要求的,应当新建、扩建和改建。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按照城乡规划编制要求及时编制和修订消防规划,消防规划必须包括详尽的公共消防设施建设内容,并审查批准公共消防设施建设年度计划,保障公共消防设施建设投入。
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城管局关于宁波市城市排水许可证管理办法的通知-甬政办发[2011]69号
![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城管局关于宁波市城市排水许可证管理办法的通知-甬政办发[2011]69号](https://img.taocdn.com/s3/m/cc7298b9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f4.png)
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城管局关于宁波市城市排水许可证管理办法的通知正文:---------------------------------------------------------------------------------------------------------------------------------------------------- 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城管局关于宁波市城市排水许可证管理办法的通知(甬政办发〔2011〕69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市城管局关于《宁波市城市排水许可证管理办法(试行)》已经市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一年三月二十九日宁波市城市排水许可证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城市排水许可证的监督管理,根据《宁波市城市排水和再生水利用条例》和《城市排水许可管理办法》(住房城乡建设部令第152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市海曙区、江东区、江北区三区《城市排水许可证》的申领、变更、注销及监督检查。
其他各县(市)区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条市城市管理局是本市城市排水行政主管部门。
市城市排水管理机构受市城市管理局委托,具体负责本市城市排水管理工作,承担海曙区、江东区、江北区三区城市排水许可证的日常管理,并对其他各县(市)区城市排水许可证的管理进行指导。
县(市)区人民政府确定的城市排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所辖城市规划区内城市排水许可证的管理工作。
第二章申领《城市排水许可证》的条件与程序第四条第四条排水户向城市排水设施排放污水的,应当向城市排水行政主管部门提出排水申请,领取《城市排水许可证》。
第五条排水户申请《城市排水许可证》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一)污水排放口的设置符合城市排水规划的要求;(二)已按规定建设必要的污水处理设施;(三)污水排放应符合《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CJ343-2010),其中经由城市排水管网及其附属设施后不进入污水处理厂、直接排入水体的污水,还应当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
开封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开封市城市公共消火栓管理办法》的通知-汴政[2015]32号
![开封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开封市城市公共消火栓管理办法》的通知-汴政[2015]32号](https://img.taocdn.com/s3/m/50081e72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ab.png)
开封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开封市城市公共消火栓管理办法》的通知正文:---------------------------------------------------------------------------------------------------------------------------------------------------- 开封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开封市城市公共消火栓管理办法》的通知汴政[2015]32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各相关单位:《开封市城市公共消火栓管理办法》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执行。
开封市人民政府2015年3月27日开封市城市公共消火栓管理办法第一条为加强城市公共消火栓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河南省消防条例》及《河南省城市供水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章,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城市公共消火栓是指在城市公共供水管道上设置的为扑救火灾提供水源的消防设施。
第三条本市市区公共消火栓的建设、管理、使用,均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市城市管理部门是城市公共消火栓建设、管理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门;城市供水单位负责城市公共消火栓的安装、维修、养护。
市公安消防机构依法对城市公共消火栓设施状况进行检查监督。
第五条城市公共消火栓应与城市市政基础设施统一规划、统一设计、同步建设,建成后由市城市管理局统一管理。
新建、改建城市公共供水管道的规划设计方案,应包括城市公共消火栓规划设计方案。
第六条城市公共消火栓的布局、定点及安装标准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公安消防机构负责做好消火栓的编号管理。
第七条城市公共消火栓建成后,由市城市管理部门会同市公安消防机构组织有关单位对所建成的公共消火栓进行测试和验收。
第八条城市供水单位应当加强对城市公共消火栓的维护和保养,发现损坏或者接到损坏报告的,应当及时修复,确保城市公共消火栓的完好和有效使用。
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东莞市市政消火栓管理办法》的通知-东府〔2018〕145号

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东莞市市政消火栓管理办法》的通知正文:---------------------------------------------------------------------------------------------------------------------------------------------------- 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东莞市市政消火栓管理办法》的通知东府〔2018〕145号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府直属各单位:现将《东莞市市政消火栓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东莞市人民政府2018年11月20日东莞市市政消火栓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本市市政消火栓的管理工作,明确相关部门对市政消火栓的维护管理职责,规范市政消火栓的建设与管理,确保灭火抢险用水,保护公民人身安全和公私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市政消火栓的规划、建设、维护、管理和使用。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的市政消火栓是指在市政道路配建并与市政供水管网连接,由阀门、出水口和壳体等组成的,专门用于火灾预防和灭火救援的消防供水装置及其附属设备。
第四条市政消火栓的建设、维护和管理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及有关技术标准进行。
第五条河流、湖泊、池塘、市政景观水池等,可作为消防水源,供消防车或消防泵取水使用。
园区、镇(街)将辖区内的上述场所作为消防水源的,应按现行国家消防技术标准和管理规定的要求设消防取水口。
消防取水口应有明显的标志和标识,设置保护措施,并按现行国家消防技术标准和管理规定的要求实施维护和管理。
第二章市政消火栓规划和建设第六条市消防机构会同市城乡规划等相关部门,将市政消火栓布局纳入市消防专项规划,由市消防机构负责组织实施。
园区、镇(街)消防机构会同规划部门负责将市政消火栓布局纳入当地的消防专项规划,由园区、镇(街)消防机构负责组织实施。
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宁波市城市公共双语标识系统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宁波市城市公共双语标识系统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5.07.17•【字号】甬政办发〔2015〕139号•【施行日期】2015.08.1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建设正文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宁波市城市公共双语标识系统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甬政办发〔2015〕139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及部省属驻甬各单位:《宁波市城市公共双语标识系统建设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印发,请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1.宁波市城市公共双语标识系统建设工作领导小组2.2015年宁波市城市公共双语标识系统建设实施计划表3.2016年宁波市城市公共双语标识系统建设实施计划表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15年7月17日宁波市城市公共双语标识系统建设实施方案为进一步提高现代化、国际化水平,优化城市环境,展示宁波形象,根据《宁波市加快推进城市国际化行动纲要》(甬党发〔2013〕36号)的战略部署,经市政府同意,特制定《宁波市城市公共双语标识系统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实施原则以增强宁波国际交往功能和“政府推动、市区联动、区域互动”为基本要求,以规范城市公共双语标识系统规划建设管理为目标,高标准、高质量地推动城市公共双语标识系统环境的改善与优化,促进宁波城市现代化品味和国际化水平的进一步改善与提升。
在实施中,应遵循以下原则:(一)统筹协调,齐抓共管建立市区两级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市区联动、分工协作,相关市级部门和实施单位各司其职、协调配合、齐抓共管,有序、高效地组织好公共双语标识系统建设工作。
(二)突出重点,以点带面结合目前我市实际情况,确定近期城市公共双语标识系统建设区域及任务;同时,以点带面,积极倡导和鼓励有条件的区域、场所开展公共双语标识系统标准化示范区的创建工作,远期力争做到全市域推广。
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进一步加强市容环卫行业管理实施意见的通知

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进一步加强市容环卫行业管理实施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宁波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4.04.17•【字号】甬政办发[2014]70号•【施行日期】2014.05.1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爱国卫生正文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进一步加强市容环卫行业管理实施意见的通知(甬政办发〔2014〕70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及部省属驻甬各单位:经市政府同意,现将《进一步加强市容环卫行业管理实施意见》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14年4月17日进一步加强市容环卫行业管理实施意见为进一步推进我市市容环卫行业健康发展,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全面改善环卫工人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以清爽优质的城市环境助推我市“两个基本”目标和“四好示范区”建设,全力打造美丽宁波,根据国家和省、市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市容环卫行业管理的重要意义市容环卫行业是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门,是关系民生的基础性公益事业。
加强市容环卫行业管理是优化城市发展环境的必然选择,是建设美丽宁波的客观要求,是加快构建现代都市、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建设的重要保障。
随着道路清爽行动、垃圾分类等工作的持续推进,我市市容环卫行业管理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仍存在保障体系不够完善、环卫队伍难以稳定等问题。
因此,各地、各部门须从立足民生,推进发展的高度出发,把健全组织管理,规范行业队伍建设,保障环卫工人的合法权益作为提升城市形象、体现政府作为的重要工作,并以此不断推动市容环卫行业健康发展,全面提升市容环卫管理整体水平。
二、明确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全面贯彻《关于进一步改善环卫工人工作生活条件促进环卫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浙政办发〔2009〕190号)和《关于进一步保障环卫行业职工合法权益的意见》(建城〔2012〕73号)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转变管理理念,创新工作机制。
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宁波市城市市政基础设施配套费管理办法的通知-甬政办发[2009]157号
![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宁波市城市市政基础设施配套费管理办法的通知-甬政办发[2009]157号](https://img.taocdn.com/s3/m/84060f07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d7.png)
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宁波市城市市政基础设施配套费管理办法的通知正文:---------------------------------------------------------------------------------------------------------------------------------------------------- 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宁波市城市市政基础设施配套费管理办法的通知(甬政办发[2009]157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宁波市城市市政基础设施配套费管理办法》已经市政府同意,现予印发,请认真贯彻执行。
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二○○九年六月二十二日宁波市城市市政基础设施配套费管理办法第一条为加强城市市政基础设施配套费管理,改善投资环境,保障城市开发建设顺利进行,根据省物价局、财政厅《关于规范城市市政基础设施配套费收费标准的通知》(浙价房[1997]209号)和省财政厅、物价局《关于取消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的通知》(浙财综字[2006]105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城市市政基础设施配套费的征收对象为海曙、江东、江北三区城市规划区内,以行政划拨方式取得建设用地使用权进行建设的各类工程项目(包括临时建筑项目)的建设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项目的城市市政基础设施配套费按开发建设房屋的建筑面积征收,扩建、改建项目按新增建筑面积征收(含本办法生效前领取土地证的建设项目)。
第四条城市市政基础设施配套费以房屋建筑面积平方米为计费单位,收费标准分别为:住宅每平方米90元,非住宅每平方米140元。
同时按照下列规定,根据建设项目的类别、建筑高度、容积率等因素,实行差别收费政策。
(一)高层建设项目以控制性规划文本确定的单位建筑最高高度分段累进计收:24米(含24米,下同)以下部分,按上款标准收取;24~50米部分,按上款标准的80%收取;50~100米部分,按上款标准的60%收取;100米以上部分,按上款标准的40%收取。
宁波市城市绿化条例-

宁波市城市绿化条例正文:---------------------------------------------------------------------------------------------------------------------------------------------------- 宁波市城市绿化条例(1991年10月26日宁波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通过1992年1月18日浙江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批准1992年3月1日宁波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布施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本市城市绿化的规划、建设、保护和管理,发展城市绿化事业,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宁波市城市规划区、县级市城市规划区及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城市规划区内绿化的规划、建设、保护和管理。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城市绿化,是指在城市规划区内进行的植树、种草、栽花、育苗及管护等绿化活动。
第四条本条例所称城市绿地包括:(一)公共绿地:指公园、动物园、植物园、道路和街头绿地;(二)专用绿地:指机关、团体、部队、企业事业单位和住宅区的绿地;(三)生产绿地:指苗圃、花圃;(四)防护绿地:指用于卫生、安全、隔离等目的的绿地。
第五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把城市绿化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组织开展全民义务植树和其他绿化活动,提高城市绿化水平。
第六条宁波市市政公用行政管理部门是本市城市绿化的主管部门。
各县(市、区)城市建设行政管理部门是本行政区域内城市绿化的主管部门。
市、县(市、区)园林管理部门负责城市绿化的具体工作。
城市规划、土地管理、公安等部门,应根据各自的职责,协同城市绿化主管部门实施本条例。
第七条机关、团体、部队、企业事业单位和公民,都有绿化的义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爱护绿化成果和绿化设施,对损害、破坏绿化的行为,有权制止和检举、揭发。
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宁波市城市绿化收费办法的通知-甬政〔1996〕15号

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宁波市城市绿化收费办法的通知正文:---------------------------------------------------------------------------------------------------------------------------------------------------- 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宁波市城市绿化收费办法的通知(甬政〔1996〕15号1996年10月18日)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根据《宁波市城市绿化条例》有关规定修订的《宁波市城市绿化收费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宁波市人民政府一九九六年十月十八日宁波市城市绿化收费办法为进一步促进城市绿化事业发展,完善绿化收费管理制度,根据《宁波市城市绿化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订本办法。
一、城市绿化收费项目包括绿化建设费、易地绿化费、绿化补偿费和绿地占用费。
二、绿化建设费。
海曙、江东、江北区城市规划区绿化建设费按绿地面积计算,收费标准为每平方米30元。
绿化建设费由收取城市公用设施配套费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在扩初设计会审后,按会审确定的绿地面积从小配套费中逐项划拨给同级城市绿化主管部门;对减免小配套费或经批准由建设单位自行进行小配套建设的建设项目,由建设单位按《条例》规定的低限绿地面积在申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前直接向城市绿化主管部门交纳。
收取绿化建设费后,城市绿化主管部门按规定拨付给建设单位。
各县(市)、区绿化建设收费办法和标准由当地人民政府制定。
三、易地绿化费。
凡建设项目的绿地达不到《条例》规定的低限绿地面积,建设单位均应按欠缺绿地面积向城市绿化主管部门交纳易地绿化费。
易地绿化费包括当地人民政府制定的土地效益基准地价和绿化建设费;但对从小配套费划转绿化建设费或按《条例》规定的低限绿地面积解交绿化建设费的,不再包括绿化建设费。
宁波市城市管理局关于印发《宁波市城区内河养管工作管理办法》和《宁波市城区内河养管工作考核细则》的通知

宁波市城市管理局关于印发《宁波市城区内河养管工作管理办法》和《宁波市城区内河养管工作考核细则》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宁波市城市管理局•【公布日期】2009.01.13•【字号】甬城管[2009]15号•【施行日期】2009.01.1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宁波市城市管理局关于印发《宁波市城区内河养管工作管理办法》和《宁波市城区内河养管工作考核细则》的通知(甬城管〔2009〕15号)海曙、江东、江北、鄞州区城管局,国家高新区建管局,市内河管理处:为加强城区内河养护管理工作,提高日常养护管理水平与质量,加大行业监督考核力度,使我市内河养护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特制定《宁波市城区内河养管工作管理办法》和《宁波市城区内河养管工作考核细则》。
现印发给你们,请各单位遵照执行。
附件:1、宁波市城区内河养管工作管理办法2、宁波市城区内河养管工作考核细则二○○九年一月十三日附件1:宁波市城区内河养管工作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城区内河养护管理工作,提高日常养护管理水平与质量,根据市政府《关于加强宁波市城区内河建设管理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结合城区内河实际,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各区内河养管工作及市城区内河主管部门对各区内河养管工作的监管。
第三条市城市管理局为宁波市城区内河养管工作的主管部门,受其委托,市城区内河管理处(以下简称市内河处)具体负责城区内河养管工作的行业管理。
第四条城区内河养管范围为东至世纪大道,南至杭甬高速,西至机场路,北至北外环,其中江北片区扩展至江北区行政区域边界,即东至宁波大学东侧。
各区负责上述范围内各自行政区域内的区管河道的养管工作。
第五条城区内河养管工作包括水面保洁、水体绿化(含垂直绿化)养护、设施养管、河政管理、水质管理、行政执法及其相应的组织制度建设等。
第二章组织制度第六条各区应设立相应的城区内河管理机构,落实管理、执法人员及管理经费,具体负责本辖区城区内河的日常养管工作。
宁波市户外广告设施设置管理办法(2024年)

宁波市户外广告设施设置管理办法(2024年)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宁波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4.02.08•【字号】宁波市人民政府令第274号•【施行日期】2024.04.01•【效力等级】地方政府规章•【时效性】尚未生效•【主题分类】广告管理正文宁波市户外广告设施设置管理办法(2024年2月8日宁波市人民政府令第274号公布自2024年4月1日起施行)第一条为了规范户外广告设施设置管理,合理利用城市空间资源,维护城市景观风貌,提升城市品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宁波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实行城市化管理的区域户外广告设施设置及其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指户外广告设施,是指利用建(构)筑物、场地、道路、设施、公共交通工具等载体设置的灯箱、霓虹灯、电子显示装置、展示牌、实物造型或者以其他形式向户外公共空间发布广告的设施。
本条所称实行城市化管理的区域,包括城市、镇的建成区,建成区以外的经济开发区、产业园区、旅游景区、风景名胜区,以及市和县(市)人民政府确定的其他区域。
第三条户外广告设施设置应当遵循统筹规划、科学布局、安全环保、规范管理的原则,并与城市区域功能风貌、历史人文特色、城市景观容貌相协调适应。
第四条市、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完善户外广告设施设置工作协调机制,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增强户外广告设施管理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第五条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负责户外广告设施设置的监督管理。
住房和城乡建设、水利、交通运输等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施工工地围墙(围挡)户外广告设施设置的监督管理。
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公交站牌、公交候车亭和公共交通工具车身户外广告设施设置的监督管理。
财政部门负责户外广告设施相关政府非税收入的监督管理。
自然资源和规划、生态环境、市场监督管理、网信、公安、文广旅游等部门和消防救援机构按照各自职责,做好户外广告设施设置相关管理工作。
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宁波市中心城区主要干道综合整治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甬政发[2012]45号
![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宁波市中心城区主要干道综合整治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甬政发[2012]45号](https://img.taocdn.com/s3/m/ac82fa6b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f6.png)
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宁波市中心城区主要干道综合整治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正文:---------------------------------------------------------------------------------------------------------------------------------------------------- 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宁波市中心城区主要干道综合整治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甬政发〔2012〕45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宁波市中心城区主要干道综合整治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二○一二年四月六日宁波市中心城区主要干道综合整治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实施“六个加快”战略的关键时期,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建成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重要时期。
为进一步提升城市品位和生活品质,充分展现我市全国文明城市风貌和港城特色,特制定本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和实施原则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新型城市化为主导,以加快构筑现代都市为目标,全面推进中心城区主要干道综合整治专项行动,着力完善市政设施,着力美化市容市貌,着力提升城市品质,着力优化人居环境,通过三年努力,初步构筑与宁波城市地位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城市空间品质,逐渐展现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风采。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原则。
把“人民群众得实惠”作为整治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解决群众反应强烈的主干道环境不洁、功能不全、景观不美、品位不高的突出问题,营造基础设施完备、生态环境优美的宜居品质城市。
--突出重点、整体提升的原则。
坚持功能发挥与形象提升相结合,重点对城市主要出入口、门户区、核心区和特色街区主干道进行综合整治,将构筑现代都市战略明确的中心城区33个区块中功能各异的重点区块,通过线性道路有机联系起来,提升城市整体功能、文化内涵和形象品位。
宁波市消火栓管理办法

宁波市消火栓管理办法2006-05-26 09:14:40 字体:【大中小】政府令〔2006〕136号《宁波市消火栓管理办法》已经2006年3月9日市人民政府第70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06年6月1日起施行。
市长二○○六年三月二十三日宁波市消火栓管理办法第一条为加强消火栓管理,确保消防供水,保障国家、集体和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办法》等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消火栓的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消火栓,是指与供水管网连接,由阀门、出水口和壳体等组成的专门用于火灾预防和扑救的消防供水装置及其附属设备。
按照消火栓的设置区域,可以分为城市公共消火栓、单位消火栓、居民住宅区消火栓和其它场所配建的消火栓。
第四条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按照本办法做好消火栓的规划、建设、监督检查工作。
规划部门会同建设、公安等部门负责消火栓的建设规划。
建设单位负责建设项目内消火栓的配套建设。
公安消防机构负责对消火栓的设置、维护、使用等情况实施监督检查。
第五条城市管理部门负责城市公共消火栓的管理和保养维修;单位负责本单位消火栓的保养维修;居民住宅区的物业管理单位或其他管理单位负责本区域消火栓的保养维修;其他场所的管理单位负责所在场所消火栓的保养维修。
第六条消火栓设置应当符合以下标准:(一)城市道路每隔120米设置1只消火栓,十字路口应设有消火栓,宽度超过60米的道路两侧应同时设置;(二)消火栓距车行道不超过2米,距房屋外墙一般不小于5米,消火栓100毫米出水口应正对马路;(三)住宅小区、单位消火栓的设置数量及位置根据消防技术标准规范执行。
第七条各类开发区、旅游度假区、工矿区、集贸市场以及纳入城市中远期规划的道路,应当将消火栓和其他基础设施建设统一规划、同步实施。
第八条公安消防机构发现消火栓设置不适应实际需要的,应及时报告所在地县(市)、区人民政府。
消火栓维护保养制度(3篇)

消火栓维护保养制度为确保中队辖区消火栓的完整好用特制订消火栓维护保养制度,以确保中队在灭火救援时有充足的水源保证。
一、室外消火栓不能使用的常见原因:正常情况下,地上消火栓充水部分应在防冻层以下,一般是不会冻裂的。
万一发生冻裂,原因可能是:(1)阀门内漏,导致阀门后端充水。
(2)泄水阀堵塞,消火栓使用后阀门后端余水不能排除。
(3)施工时,泄水区未铺放砂石或砂石数量不够,导致消火栓在冬季使用后余水排出过缓。
以上原因可能同时存在。
无论是哪一种情况,因栓体已冻裂,都需更换新栓。
此时主要检查泄水区是否符合要求,若符合,重新装一新消火栓即可;若不符合,要按规定要求重新铺设泄水区。
二、室外消火栓的检查维护保养:室外消火栓包括地下消火栓和地上消火栓两种类型,中队根据自身辖区实际情况只针对地上消火栓进行维护保养。
(1)用专用扳手转动消火栓启动杆,检查其灵活性,必要时加注润滑油。
(2)检查出水口闷盖是否密封,有无缺损。
(3)检查栓体外表油漆有无剥落,有无锈蚀,如有应及时修补。
(4)每年开春后入冬前对地上消火栓逐一进行出水试验。
(5)定期检查消火栓前端阀门井。
(6)保持配套器材的完备有效。
三、室内消火栓的检查维护保养制度:1、室内消火栓系统的使用单位应由经过专门培训的人员负责系统的管理操作和维护,维护管理人员应熟悉室内消火栓系统的原理、性能和操作维护规程。
2、单位应建立室内消火栓系统故障报告和故障消除的登记制度。
发生故障应当及时组织修复。
因故障、维修等原因,需要暂时停用的,应当经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批准,系统停用时间超过____小时的,在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批准的同时,应当报当地公安消防机构备案,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安全。
3、室内消火栓系统投入使用后应保证其处于正常运行状态,不得擅自断电停运或长期带故障运行。
四、室内消火栓的检查维护保养:1、定期检查消火栓是否完好,有无生锈现象。
2、检查接口垫圈是否完整无缺。
3、消火栓阀门上应加注润滑油。
南通市政府关于印发《南通市市区消火栓管理办法》的通知-通政规[2014]1号
![南通市政府关于印发《南通市市区消火栓管理办法》的通知-通政规[2014]1号](https://img.taocdn.com/s3/m/66ad25da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e1.png)
南通市政府关于印发《南通市市区消火栓管理办法》的通知正文:---------------------------------------------------------------------------------------------------------------------------------------------------- 南通市政府关于印发《南通市市区消火栓管理办法》的通知(通政规〔2014〕1号)崇川区、港闸区人民政府,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市有关部门和单位:《南通市市区消火栓管理办法》已经2013年12月24日十四届市政府第22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颁布实施。
南通市人民政府2014年1月3日南通市市区消火栓管理办法第一条为了规范消火栓的建设和管理,预防和减少火灾危害,保护公民人身安全和公私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江苏省消防条例》、《江苏省城乡供水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市市区(崇川区、港闸区、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下同)范围内消火栓的规划、建设、维护、使用及其监督管理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消火栓,是指设置于室外最终用户进户计量水表以外,与供水管网连接,由阀门、出水口和壳体等组成的专门用于火灾预防及灭火救援的消防供水装置及其附属设备。
具体包括:(一)城市道路配建的消火栓(以下称市政消火栓);(二)单位申请配建的消火栓(以下称单位消火栓);(三)居民住宅区配建的消火栓(以下称居民住宅区消火栓)。
第四条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具体负责消火栓的监督管理工作。
建设、规划、财政、城管、房管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共同做好消火栓的管理工作。
各区政府(管委会)会同相关部门做好本行政区域内消火栓的管理工作。
第五条公安机关会同规划及相关部门编制消防规划时,应当包括消火栓规划内容。
相关部门在编制城市道路和供水专业系统规划时,应当对涉及市政消火栓设置的部分征询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的意见。
宁波市城市供水和节约用水管理条例(2012年)

宁波市城市供水和节约用水管理条例(2012年)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宁波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12.04.09•【字号】宁波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十三届第三十七号•【施行日期】2012.04.09•【效力等级】较大的市地方性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资源正文宁波市城市供水和节约用水管理条例(2001年11月30日宁波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通过2002年4月25日浙江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批准根据2004年3月30日宁波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2004年5月28日浙江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批准的《宁波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宁波市城市供水和节约用水管理条例〉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10年6月24日宁波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2010年9月30日浙江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批准的《宁波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宁波市城市供水和节约用水管理条例〉的决定》第二次修正根据2011年12月27日宁波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六次会议通过、2012年3月31日浙江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批准的《宁波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部分地方性法规的决定》第三次修正)第一章总则第二章供水工程建设第三章供水管理第四章供水设施管理第五章节约用水管理第六章法律责任第七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城市供水和节约用水管理,维护供水企业和用户的合法权益,建设节水型城市,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城市供水,是指城市公共供水、自建设施供水和深度净化管道供水。
本条例所称城市节约用水(以下简称节水),是指在城市供水区域内通过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等手段调节节约水资源。
第三条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城市供水和使用城市供水以及从事相关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本条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宁波市城管局关于印发宁波市城市公共消火栓养护管理规定
的通知
【法规类别】公安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甬城管[2009]185号
【发布部门】宁波市城市管理局
【发布日期】2009.12.15
【实施日期】2010.01.01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宁波市城管局关于印发宁波市城市公共消火栓养护管理规定的通知
(甬城管〔2009〕185号)
市公用事业监管中心,市六区城管局,大榭城管局,宁波国家高新区、东钱湖旅游度假区建设局:
为进一步加强城市公共消火栓的管理工作,明确职责,我局制定了《宁波市城市公共消火栓养护管理规定》,现印发给你们,自2010年1月1日起施行。
二○○九年十二月十五日
宁波市城市公共消火栓养护管理规定
第一条为加强本市城市公共消火栓管理,确保消防供水,根据《宁波市消火栓管理办法》和市城市管理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宁波市城市公共消火栓管理的通知》(甬城管〔2009〕148号),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本市中心城区的城市公共消火栓管理。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养护管理包括城市公共消火栓配套阀门后的管道、消火栓及消火栓配件的巡检、养护和维修工作。
第四条市城市管理局作为城市公共消火栓管理部门,负责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和考核办法、统筹协调全市城市公共消火栓管理工作。
市公用事业监管中心(以下简称监管部门)受市城市管理局委托履行监管职责,主要负责全市城市公共消火栓管理工作的具体协调、指导、检查和考核工作;同时受市城市管理局委托承担老三区(海曙区、江东区、江北区)城市公共消火栓的管理工作。
各区城市公共消火栓管理部门(以下简称管理部门)具体负责本辖区内公共消火栓的管理工作。
各区管理部门可根据具体情况以自行管理或委托其它单位管理(具体实施养护工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