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滤池
污水处理中的生物滤池的优势与不足

污水处理中的生物滤池的优势与不足生物滤池是一种常用的污水处理工艺,通过生物滤料中的微生物降解有机物,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生物滤池在污水处理领域具有一定的优势,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本文将详细探讨生物滤池的优势与不足,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一、生物滤池的优势1. 高效降解有机物:生物滤池通过生物滤料中的微生物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具有降解效果好、处理效率高的优势。
微生物降解有机物的能力强大,可以有效去除废水中的COD、BOD等污染物。
2. 占地面积小:相比于其他污水处理技术,生物滤池需要的占地面积相对较小。
由于生物滤池可以通过合理的设计来提高处理效率,减少了设备数量和容积,从而节省了用地成本。
3. 投资及运维成本较低:生物滤池的建设与运维成本相对较低。
相比于其他污水处理工艺,生物滤池的设备简单且易于维护,不需要大量的能源和化学药剂,使得运营成本大大降低。
4. 适应性强:生物滤池适用于多种类型的废水处理,包括工业废水、家庭污水等。
无论是有机物浓度较高还是低,生物滤池都能够通过调整操作条件适应不同的处理需求。
二、生物滤池的不足1. 对温度和水质的敏感性:生物滤池对水质和环境条件要求较高,对温度、pH值等参数敏感。
当温度过低或水质变化大时,生物滤池的降解效果可能会受到影响。
2. 某些特殊污染物处理能力较弱:生物滤池在处理特定的污染物时,如重金属、高浓度有机物等方面的处理能力相对较弱。
在这种情况下,可能需要借助其他处理工艺进行联合处理。
3. 对氧气需求高:生物滤池的微生物对氧气的需求较高,需要提供足够的氧气供给微生物进行降解。
当废水中的DO(溶解氧)含量较低时,生物滤池的降解效果可能会受到限制。
4. 对冲击负荷的敏感性:生物滤池在处理冲击负荷时,如突发的大量废水排放或废水中有毒物质的存在,可能会导致微生物受到破坏,从而降解效果下降。
三、生物滤池的发展前景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污水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生物滤池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前景广阔。
生物滤池

四、生物滤池系统的设计计算1、一、二级生物滤池⑴滤池滤料体积及其几何尺寸的确定设计参数;Q=20000 m3/d 回流比r=200% F W范围800~1200 gBOD5/ m3·d 初沉池出水BOD=132mg/L 滤池出水BOD=30mg/L按有机负荷法计算:①滤料的体积V =(L1-L2)Q / u= L1Q / F W式中:V—滤料体积,m3L1—滤池进水有机物浓度,mg/lL2—滤池出水有机物浓度,30mg/lQ—流入滤池的污水设计流量,m3/du—以有机物去除量为基础的有机负荷率,gBOD5/ m3滤料·dF W—以进水有机物为基础的有机负荷率,gBOD5/ m3滤料·d采用碎石滤料,设F W=1125gBOD5/ m3·d ,出水BOD5=30 mg/LL1=(L+rL2)/(1+r)=(132+2×30)/(1+2)=64(mg/L)V = 20000(1+2)×64 / 1125 =3200m3②滤池的平面面积A = V / H式中:A—生物滤池的平面面积,㎡V—生物滤池的滤料体积,m3H—生物滤池的滤料厚度。
取滤料厚度4m A = 3200 / 4= 800㎡采用2格,单格有效过滤面积20.0×20.0=400m2。
③用水力负荷率校核q = Q / A式中q—生物滤池水力负荷率, m3/(㎡·d)q一般为10~30 m3/(㎡·d)q = 20000/800= 25 [m3/(㎡·d)]符合要求④过滤速度V=Q/A=2000/800=1.04 m3/(m2•h)(2)滤池高度承托层厚380mm,由卵石级配,粒径8~32mm。
滤料层采用双层滤料,厚h=400mm,滤板厚12mm,超高60mm。
配水室高100mm,清水区高100mm。
滤池高度H为H=380+400+12+60+100+100=1052mm(3)每个滤池的配水系统滤池配水系统的设计为选用长柄滤头配水方式,并兼气反冲洗布气用。
养殖场污水处理中的生物学处理方法

养殖场污水处理中的生物学处理方法养殖场污水处理是确保农田和水源安全的重要环节。
其中,生物学处理方法被广泛运用于养殖场污水处理过程中。
本文将详细介绍养殖场污水处理中的生物学处理方法,并列出以下几个方面内容:一、生物滤池的原理和作用1. 生物滤池是一种利用微生物的生长代谢作用将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氮、磷等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的处理设备。
2. 生物滤池通过固定膜或内部填料提供了大量的生物接触面积,从而促进微生物的附着和繁殖。
3. 微生物在生物滤池中通过降解有机物、氧化氨氮和硝化等过程将污水中的污染物转化为较为稳定和无害的产物。
二、生物滤池的分类1. 曝气生物滤池:通过氧气的供应使微生物能够高效地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常用于处理养殖场污水中的氨氮。
2. 人工湿地:运用湿地植物、微生物和土壤等生物活性介质将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和去除。
3. 微生物膜反应器:在生物滤池内增加特定的填料,通过生物膜的附着和生长来实现对污水中有机物的降解,常用于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
三、生物滤池的运行与维护1. 控制水质:合理控制进水的污染物浓度和水量,确保生物滤池中微生物有足够的降解能力。
2. 维持生物活性: 定期喷洒微生物活化剂,适时添加微生物养护剂,维持生物滤池中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3. 滤材维护:定期清洗和更换滤材,保证生物滤池的正常运行和降解能力。
四、生物滤池的优势与不足1. 优势:生物滤池处理工艺相对简单,操作成本较低,能够高效去除养殖场污水中的有机物、氨氮等污染物。
2. 不足:生物滤池对进水水质变化敏感,水质波动较大时处理效果可能下降;同时,生物滤池在处理高浓度废水时可能存在处理效果下降的问题,需要配合其他处理方法。
五、生物滤池的应用案例1. 某养殖场生物滤池处理系统:该系统采用曝气生物滤池处理养殖场废水,能够有效降解污水中的氨氮和COD,使出水水质稳定可靠。
2. XX市污水处理厂生物滤池工艺:该污水处理厂引入人工湿地和微生物膜反应器等生物滤池技术,成功实现了对市区污水的高效处理和废水资源化利用。
典型污水处理设备之生物滤池ppt课件

年平均气温 3~6℃
6.1~10℃ 10℃以上
BOD5容积负荷率 100gBOD5/(m3·d) 170gBOD5/(m3·d) 200gBOD5/(m3·d)
普通生物滤池的设计计算
普通生物滤池的设计计算
课堂练习
某城镇拟采用普通滤池处理小 型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水量为 500m3/d。经预处理后,出水 BOD5浓度为150mg/L,二级处 理后出水有机物浓度要求不大 于15mg/L。试设计计算该普通 生物滤池(包括滤池个数、滤 料有效容积和滤池总高度)。
生物膜法的缺点
1、需要较多的填料和支撑结构,在不少情况 下基建投资超过活性污泥法;
2、出水常常携带较大的脱落的生物膜片,大 量非活性细小悬浮物分散在水中使处理水的澄 清度降低;
3、活性生物量较难控制,在运行方面灵活性 差;
4、载体材料的比表面积小,BOD5容积负荷有 限;
5、采用自然通风供氧,在生物膜内层往往形 成厌氧层,从而缩小了具有净化功能的有效容 积。
积内的生物量可高达活性污泥法的5~20倍,因而生 物膜反应器具有较大的处理能力,净化功能显著提高。 3、剩余污泥少 4、污泥密实,沉降性能好 5、耐冲击负荷(附着于固体介质表面上的微生物对 水量、水质的变化有较强的适应性),能处理低浓度 污水 6、操作简单,运行费用低 7、不易发生污泥膨胀 8、投资费用较大
净化机理:污水与生物膜接触,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 作为营养物质,为生物膜上的微生物所摄取,微生物 自身得到繁衍增殖,同时污水得到净化。
生物膜法与活性污泥法的区别
生物膜法的类型
生物膜的形成
生物膜的形成
状态良好 的生物膜 是细菌、 真菌、藻 类、原生 动物和后 生动物及 固体杂质 等构成的 生态系统。
生物滤池施工方案

生物滤池施工方案概述生物滤池是一种常用于水处理的设施,是通过生物降解水中有机物质的一种人工过滤措施。
本文将介绍生物滤池的施工方案,包括材料选用、施工步骤以及施工注意事项等内容。
材料选用1. 滤料生物滤池的滤料选用对处理效果有重要影响。
常用的滤料有砂石、煤渣、陶粒等。
在选择滤料时应考虑以下因素: - 降解有机物的能力 - 比表面积 - 透水性能 - 抗压强度2. 滤材容器滤材容器是将滤料固定起来,通常采用塑料或钢制材料。
选用滤材容器时应考虑以下因素: - 耐腐蚀性能 - 强度和稳定性 - 便于清洗和维护3. 输送设备将水流引导到生物滤池的设备也需选用合适的材料,通常使用PVC管道输送水流。
管道的直径和长度应按照设计要求选用。
施工步骤1. 设计在施工前需要进行充分的设计,确定生物滤池的尺寸、滤料选用等。
根据处理量确定滤料的厚度,计算出生物滤池的体积。
2. 土建工程根据设计要求,进行生物滤池的土建工程。
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混凝土或砖石等材料进行围护墙的建造。
确保围护墙结构坚固,没有渗漏。
3. 安装滤材容器在围护墙内部,按照设计要求安装滤材容器。
平整底部,确保容器固定牢固。
根据滤料的种类和性质,确保容器有足够的孔径,便于水流通过。
4. 填充滤料将选用的滤料填充到滤材容器中。
填充时要均匀分布,避免出现大的空隙。
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滤料的厚度,确保滤料填充到位。
5. 安装输送设备在生物滤池的进出水口,安装合适的输送设备。
通常采用PVC管道连接生物滤池和其他处理设施。
确保管道连接紧密,没有泄漏。
6. 测试与调试生物滤池完成后,进行测试与调试。
通过给水系统输入一定的水流,观察滤料是否能够正常工作,检查水流是否均匀。
施工注意事项1.在施工前,要确保对生物滤池的设计和施工过程充分了解,遵守相关规范和标准。
2.施工过程中应保持现场整洁,避免杂物堆积影响施工进度。
3.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安全,佩戴合适的安全防护用品,防止意外伤害发生。
生物滤池施工方案

生物滤池施工方案1. 引言生物滤池是一种常见的水处理设备,主要用于处理废水中的有机物和氮、磷等污染物。
本文档旨在介绍生物滤池的施工方案,包括所需材料、施工步骤、注意事项等内容,以便顺利完成生物滤池的建设。
2. 所需材料施工生物滤池需要以下材料:•混凝土:用于建造滤池的基座和墙体结构。
•管道和管件:用于输送废水和处理介质。
•塑料填料:用于提供生物膜附着表面,增加生物反应器的活性。
•注塑方板:用于构建生物滤池的外壳,保护内部结构不受外界环境影响。
•排水设备:包括进水口、出水口和排气阀等,用于控制废水的流动和排放。
•监测设备:用于监测生物滤池的运行情况,包括温度、流量、浊度等参数的监测仪器。
3. 施工步骤根据生物滤池的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施工:3.1. 地基处理在选定的场地上清理出用于建造生物滤池的空地,并进行地基处理以提供良好的建筑基础。
地基处理包括去除杂物、平整地表、挖掘基坑等工作。
3.2. 混凝土浇筑根据设计要求,在基础建设好后,施工人员可以开始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工作。
首先是建立滤池的基座和墙体结构,确保其强度和稳定性。
3.3. 安装管道和管件在混凝土结构完成后,安装管道和管件是生物滤池施工的重要一步。
根据设计图纸进行管道布置,并正确连接各个管件,保证其严密性和稳定性。
3.4. 填料注入填料是生物滤池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用于提供生物膜附着表面。
在安装好管道后,将塑料填料均匀注入滤池内部,以增加生物反应器的活性和处理效果。
3.5. 安装注塑方板为了保护生物滤池的内部结构不受外界环境影响,需要安装注塑方板作为外壳。
将注塑方板安装在滤池的四周,确保其稳固并密封,以防止废水泄漏和外界物质进入。
3.6. 安装排水设备安装进水口、出水口和排气阀等排水设备是生物滤池施工的最后一步。
这些设备用于控制废水的流动和排放,以及排放过程中的气体释放。
4. 注意事项在施工生物滤池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如佩戴安全帽、手套、口罩等。
污水处理中的生物滤池工艺的工程应用

介质可以循环流动。
不同类型生物滤池的比较:好氧生物滤池处理效果好,适用于处理有机 物含量较高的污水;厌氧生物滤池适用于处理有机物含量较低的污水; 移动床生物滤池适用于处理流量变化较大的污水。
城市污水处理是生物滤池工艺的重要应用方向之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 市污水量不断增加,对污水处理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生物滤池工艺在城市污水处理中具有处理效果好、能耗低、占地面积小等优点, 因此在城市污水处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应用过程中,需要根据城市污水的特 点,优化工艺参数,提高处理效果。
农村污水处理
03
生物滤池工艺的优缺点分析
优点分析
处理效率高
生物滤池工艺能够高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 氮、磷等污染物,处理后的出水水质较好。
节能环保
生物滤池工艺采用自然通风和自然循环的方式 ,运行能耗较低,同时产生的污泥量较少。
结构简单
生物滤池工艺的构造相对简单,占地面积小, 建设成本较低。
缺点分析
堵塞问题
智能控制
利用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生物滤池的智能 化控制,提高处理过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强化脱氮除磷
针对当前水体富营养化问题,研究开发高效脱氮除磷的生物 滤池工艺,降低水体中氮、磷含量。
资源化利用与能源回收
剩余污泥资源化
通过厌氧消化、好氧发酵等工艺 ,将剩余污泥转化为生物燃气、 肥料等资源,实现剩余污泥的资 源化利用。
总结词:创新应用
VS
详细描述:某工业园区废水处理项目 中,采用生物滤池工艺处理高浓度有 机废水,通过优化工艺参数和反应器 设计,实现了高效、稳定、低能耗的 处理效果,为类似工业废水处理提供 了新的解决方案。
生物滤池工作原理

生物滤池工作原理
生物滤池是一种常用于水族箱或池塘中的水体净化装置,主要通过生物过滤的方式去除有害物质,改善水质。
其工作原理如下:
1. 水泵抽水:水泵将水从水族箱或池塘中抽取出来,送入生物滤池。
2. 水流均匀分布:在生物滤池内部设置的分流器或喷头,可以使水流均匀分布到整个滤材层表面。
3. 过滤材料增加表面积:生物滤池中填充了大量的过滤材料,如海绵、陶瓷球、蓖麻球等,这些过滤材料具有极高的表面积,提供了充足的生物附着区域。
4. 生物附着:水中的有机废物和氨氮等有害物质通过水流的冲刷,被生物滤材表面的微生物所附着。
这些微生物主要是一些好氧细菌,它们能够通过吸附和分解有机物质,将氨氮转化为亚硝酸盐、硝酸盐等无害物质。
5. 生物转化:在生物滤材的过程中,细菌将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并吸附到滤材中。
6. 水体净化:经过生物滤材的过滤和转化作用后,水质得到大幅改善,水中的有害物质含量大大减少。
7. 水回流:经过生物滤材的过滤后,净化后的水再次回流到水
族箱或池塘中,保持水体的循环和稳定。
通过上述过程,生物滤池能够有效地去除水中有机污染物、氨氮等有害物质,提高水质,为水生生物提供一个健康的生存环境。
生物滤池工作原理

生物滤池工作原理生物滤池是一种常见的水处理设备,它主要用于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氮、磷等营养物质。
它通过利用微生物的作用将污水中的有机物氧化分解,达到净化水体的目的。
生物滤池工作原理主要包括滤料选择、微生物附着和降解过程等。
首先,滤料的选择十分重要。
常见的有石英砂、煤渣、陶粒、聚丙烯颗粒等。
滤料的选择主要考虑其具有良好的微生物附着性能和较大的比表面积。
滤料的比表面积越大,提供给微生物的生长环境就越多,能够更好地吸附和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
其次,微生物的附着是生物滤池工作的重要环节。
微生物主要附着在滤料表面,形成生物膜。
生物膜是微生物的集群,是它们生长和降解有机物的场所。
微生物通过附着在生物膜上,形成巨大的附着面积,提高了微生物的生长数量,加快了有机物的生物降解速度。
最后,降解过程是生物滤池工作的核心。
污水进入生物滤池后,首先通过物理、化学等方式,被滤料表面的微生物吸附。
吸附在生物膜上的微生物利用污水中的有机物作为能源和底物,进行细胞代谢,将有机物分解为较小的无机物。
同时,微生物释放的酶能够促进有机物的分解和降解。
降解后的无机物可以被水体中的其他微生物或化学反应进一步转化为水、氮气、二氧化碳等无害物质。
生物滤池工作原理的优点是操作简单、运行成本低,并且在处理过程中不产生二次污染。
另外,生物滤池可以根据不同的处理要求进行组合,形成多级过滤系统,提高处理效果。
然而,生物滤池也存在一些局限性,比如在冬季低温条件下微生物活动受到抑制,处理效率可能会降低。
此外,对于有机负荷过大的污水,生物滤池的处理效果也会受到限制。
总体来说,生物滤池工作原理通过滤料选择、微生物附着和降解过程等环节,实现了对污水的去除有机物和氮、磷等营养物质的作用。
生物滤池在污水处理中应用广泛,它既可以作为城市污水处理厂、工业废水处理厂的主要处理单元,也可以在农田灌溉、养殖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通过不断改进和优化,生物滤池工作原理将在水处理领域的应用得到进一步拓展和完善。
生物滤池工艺

生物滤池工艺
生物滤池工艺是一种常见的水处理技术,它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水中的有机物质转化为无机物质,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该工艺具有操作简单、运行稳定、处理效果好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饮用水净化等领域。
生物滤池工艺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生物膜将水中的有机物质转化为无机物质。
生物膜是一种由微生物聚集而成的生物群落,它们生长在滤材表面,通过代谢作用将水中的有机物质分解为无机物质。
生物滤材是生物膜生长的基础,它可以提供微生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和生长空间。
常见的生物滤材有石英砂、石英石、陶粒等。
生物滤池工艺的处理过程可以分为生物降解、吸附、沉淀等几个阶段。
在生物降解阶段,微生物通过代谢作用将水中的有机物质分解为无机物质,同时释放出二氧化碳和水。
在吸附阶段,微生物将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物质吸附在生物膜表面,从而减少水中的浊度。
在沉淀阶段,微生物将水中的无机物质沉淀下来,从而进一步净化水质。
生物滤池工艺的运行稳定性较好,但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首先,生物滤材的选择应根据水质特点和处理要求进行,以保证微生物生长和代谢的良好条件。
其次,生物滤池的进水应控制在一定的水质范围内,避免过高或过低的水质对微生物生长和代谢产生不利影响。
此外,生物滤池的运行过程中应定期清洗和更换生物滤材,以保证
其正常运行和处理效果。
生物滤池工艺是一种有效的水处理技术,它可以将水中的有机物质转化为无机物质,从而净化水质。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生物滤材的选择、进水水质的控制以及定期清洗和更换生物滤材等问题,以保证其正常运行和处理效果。
生物滤池工作原理

生物滤池工作原理生物滤池是一种常用于水处理的装置,它利用生物作用去除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和氨氮。
它的工作原理基于微生物的附着生长和有机物降解的过程。
一个典型的生物滤池由滤料层、生物膜层和水体组成。
滤料层通常由沙子、砾石或塑料填料构成,为微生物提供了生长的环境。
当水流经过滤料层时,有机污染物和氨氮会被生物附着在滤料上,并在生物膜层中进行降解。
首先,水从生物滤池的进水口进入滤料层。
在滤料层中,水流通过滤料的细孔和缝隙,增加了接触面积和接触时间。
这为生物提供了适宜的生长环境,并促使微生物与水中的污染物接触。
接着,微生物附着在滤料表面形成生物膜。
生物膜是由细菌、真菌和其他微生物组成的,它们分解有机污染物,将其转化为无机物。
细菌主要参与有机物的降解和呼吸过程,真菌则参与生物滤池的水平渗透和氮的处理。
这些微生物通过附着在滤料上形成的薄膜,将有机物在水中迅速降解。
在生物滤池中,有机污染物首先被微生物吸附在底物表面。
然后,微生物分泌酶分解底物,将其转化为小分子有机物。
这些小分子有机物被微生物吸收和利用作为能源和营养物质。
在这个过程中,有机物逐渐降解为无机物,如二氧化碳和水。
同时,生物滤池还可以通过硝化和反硝化等过程将水中的氨氮转化为无害的氮气。
此外,生物滤池的运行还受到温度、pH值、溶解氧和水流速度等因素的影响。
适宜的运行条件可以促进微生物的附着生长和有机物的降解。
例如,适宜的温度可以提高微生物的代谢速率,加快有机物的降解过程。
而充足的溶解氧则是微生物降解有机物所需的能量来源。
总结起来,生物滤池通过滤料层和生物膜层的结构,利用微生物的附着和降解作用去除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和氨氮。
它是一种有效的水处理装置,被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饮用水净化和水培等领域。
生物滤池工作原理

生物滤池工作原理
生物滤池是一种常用于水处理的设备,它通过生物降解的方式去除水中的有机物和氨氮等污染物。
生物滤池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生物膜附着和微生物降解两个方面。
首先,生物滤池内部覆盖着大量的生物膜,这些生物膜由各种微生物组成,包括细菌、真菌、藻类等。
当污水通过生物滤池时,有机物和氨氮等污染物会被生物膜上的微生物吸附和吸收。
这些微生物利用有机物和氨氮等污染物作为生长代谢的营养物质,通过代谢活动将其转化为无害的物质,从而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
其次,生物滤池内的微生物降解过程是生物滤池工作原理的核心。
微生物通过吸附有机物和氨氮等污染物,进行生长繁殖,同时释放酶类物质分解有机物质,将其转化为无害的废物。
在这个过程中,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需要氧气的参与,因此生物滤池通常需要提供充足的氧气供应,以维持微生物的正常生长和代谢活动。
生物滤池工作原理的关键在于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因此生物滤池的效果受到微生物种类和数量的影响。
为了提高生物滤池的处理效果,通常会在生物滤池中加入一定量的活性污泥或者其他微生物
制剂,以增加微生物的附着和降解能力,从而提高生物滤池的净化
效果。
除了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外,生物滤池还具有一定的沉淀和过滤
功能。
在污水通过生物滤池的过程中,一些悬浮物和颗粒物会被拦
截和沉积在生物滤池内部,从而减少水中的悬浮物和浊度,提高水
质的透明度。
总的来说,生物滤池通过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和沉淀过滤作用,
能够有效去除水中的有机物、氨氮等污染物,提高水质的净化效果。
在实际应用中,生物滤池通常与其他水处理设备结合使用,以达到
更好的净化效果,为人们提供清洁健康的用水环境。
生物滤池工作原理

生物滤池工作原理
生物滤池是一种常见的水处理设备,它利用生物膜和微生物来
去除水中的有机物和氨氮等污染物,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生
物滤池工作原理主要包括生物膜附着、生物降解和氨氮转化三个方面。
首先,生物滤池的工作原理之一是生物膜附着。
在生物滤池中,填料表面会形成一层生物膜,这种生物膜是微生物的生长基质,能
够吸附水中的有机物和微生物,为微生物提供生长的场所。
这种生
物膜的形成是生物滤池能够有效去除水中有机物的重要基础。
其次,生物滤池的工作原理还包括生物降解。
生物滤池中的微
生物会利用生物膜上的有机物进行生长和繁殖,通过代谢作用将有
机物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
这个过程就是生物降解,通过这种方式,生物滤池能够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有机物,使水质得到净化。
最后,生物滤池的工作原理还涉及氨氮转化。
在生物滤池中,
除了去除有机物外,还可以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将水中的氨氮转化为
无害的氮气。
这是因为生物滤池中的一些微生物能够利用氨氮作为
氮源,进行生长和代谢,将氨氮转化为氮气释放到大气中,从而达
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总的来说,生物滤池通过生物膜附着、生物降解和氨氮转化等
工作原理,能够有效去除水中的有机物和氨氮等污染物,达到净化
水质的目的。
它在污水处理、水体修复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是
一种非常有效的水处理设备。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让大家对
生物滤池的工作原理有所了解,为相关领域的工作和研究提供帮助。
生物滤池的工作原理

生物滤池的工作原理生物滤池是一种常见的底部过滤装置,用于水族箱、鱼缸等水生生物养殖环境中。
它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和生物过程,移除废物和污染物,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以促进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的健康生长。
以下是生物滤池的工作原理。
1. 基础原理:生物滤池利用一种称为“生物过滤”的过程,其中微生物将废物和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的化合物。
这些微生物主要是负责分解有机废物的好氧细菌和分解氨的硝化细菌。
2. 过滤材料:生物滤池的设计通常包括多个过滤层,每一层都有不同类型的过滤材料。
常见的过滤材料有海绵、氧化铝、陶瓷环等。
这些材料提供了一个大表面积用于微生物附着,并提供良好的水流动和氧气供应。
3. 机械过滤:生物滤池的第一层通常是用于机械过滤的过滤材料,如海绵或滤网。
这一层用于捕获大颗粒的固体废物,如饲料残渣、鱼的排泄物和悬浮颗粒等。
机械过滤能够减少后续层次的负担,保持水质清澈。
4. 生物过滤:在滤材上的生物过滤过程是生物滤池的核心。
在生物滤材的表面形成的生物膜上,细菌和其他微生物通过呼吸和代谢作用分解废物,并将其转化为无害的化合物。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硝化作用:底层过滤材料上的硝化细菌将鱼类排泄的氨转化为亚硝酸盐,然后将其进一步转化为硝酸盐。
这个过程称为硝化作用,主要负责氨的去除。
- 反硝化作用:另一组反硝化细菌将硝酸盐转化为氮气,并释放到大气中。
这一过程被称为反硝化作用,主要负责硝酸盐的去除。
- 分解有机物:好氧细菌会分解有机废物,如鱼食的残渣等,并将其转化为无机化合物。
5. 水流和氧气供应:生物滤池中的水流动非常重要。
通过水泵或其他装置,水被抽入生物滤池并穿过过滤材料。
水流不仅可以将废物和有害物质输送到微生物附着的地方,还可以提供充足的氧气,使微生物可以顺利进行呼吸和代谢过程。
6. 维护和管理:生物滤池需要定期维护和管理,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包括定期清洗过滤材料,清理底部构架和管道,监测水质参数(如氨、硝酸盐、亚硝酸盐、pH值等),并适时添加适量的微生物培养物。
生物滤池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生物滤池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生物滤池(Biological Filter),又称生物过滤器,是用于水处理系统中的一种设备,用于去除水中的有机物和氨氮等有害物质。
其基本原理和特点如下:
基本原理:
1. 创建适宜生物生长环境:在滤池中提供大量的表面积,以便生物落户和繁殖。
2. 利用生物附着膜:生物滤池通过生物被滤材表面的附着膜上的微生物降解有机物和氨氮等有害物质。
3. 水流通:水流经过滤材,使水中的有机物质与微生物有充分的接触和反应。
特点:
1. 降解有机物:生物滤池能够高效降解水中的有机物质,例如悬浮物、非溶解有机物等。
这些有机物质可通过微生物的分解作用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等无害物质。
2. 快速氨氮转化:生物滤池中的硝化菌能够将水中的氨氮转化为硝酸盐。
而硝化菌所需能源来自有机物质的分解过程,因此可以达到同时去除有机物和氨氮的效果。
3. 构建健康生态系统:生物滤池为微生物提供大量的表面附着面积,创造了一个适宜微生物生长的环境,形成健康的生态系统。
4. 耐用性强:生物滤池的滤材多为陶粒、生物球、填料等,具有耐腐蚀、耐久性强的特点,可长期稳定运行。
5. 操作简便:生物滤池的操作和维护相对简单,一般只需要进行定期的清洗和
滤材更换等操作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生物滤池基本原理和特点根据实际应用情况可能会有所不同,具体的设计和使用需要根据水处理的需求和条件来选择和调整。
生物滤池的设计参数

生物滤池的设计计算生物滤池的设计内容主要包括滤床容积、布水系统、排水系统等三个部分。
1、普通生物滤池(1)主要设计参数① 工作层填料的粒径为25~40mm,厚度为1.3~1.8m;承托层填料的粒径为70~100mm,厚度为0.2m。
② 在正常气温条件下,处理城市废水时,表面水力负荷为1~3 m3/m2.d,BOD5容积负荷为0.15~0.30kgBOD5/m3.d,BOD5的去除率一般为85~95%;③ 池壁四周通风口的面积不应小于滤池表面积的1%;④ 滤池数不应小于2座。
(2)计算公式表5-6生物滤池计算公式设计内容计算公式参数意义及取值滤料总体积(V)V = QS/LV——滤料总体积,m3Q——进水平均流量,m3/dS——进水BOD5浓度,mg/lL——容积负荷,一般取0.15~0.3kgBOD/m3.d滤床有效面积(F)F = V/HF——滤床的有效面积,m2H——滤料高度,1.5~2.0m表面水力负荷校核(q) q = Q/Fq——表面水力负荷,应为1~3m3/m2.d。
2、高负荷生物滤池(1)主要设计参数① 以碎石为滤料时,工作层滤料的粒径应为40~70mm,厚度不大于1.8m,承托层的粒径为70~100mm,厚度为0.2m;当以塑料为滤料时,滤床高度可达4m;② 正常气温下,处理城市废水时,表面水力负荷为10~30 m3/m2.d,BOD5容积负荷不大于1.2kgBOD5/m3.d,单级滤池的BOD5的去除率一般为75~85%;两级串联时,BOD5的去除率一般为90~95%;③ 进水BOD5大于200mg/l时,应采取回流措施;④ 池壁四周通风口的面积不应小于滤池表面积的2%;⑤ 滤池数不应小于2座。
(2)计算公式:表5-7 高负荷生物滤池的计算公式设计内容计算公式参数意义及取值滤池高度(H)以碎石为滤料时,H = 0.9~2.0m用塑料滤料时,H = 2~4m滤料总体积(V) V = QS/LV——滤料总体积,m3Q——废水量,m3/dS——未经回流稀释时的BOD5浓度,mg/lL——容积负荷,一般不大于1.2kgBOD/m3.d滤池面积(F)F = V/Hn——滤池个数F——滤池面积,m2回流比(R)R = Fq/Q - 1R——回流比q——表面水力负荷,通常在10~30m3/m2.d之间3、塔式生物滤池(1)主要设计参数:① 一般常用塑料滤料,滤池总高度为8~12m,也可更高;每层滤料的厚度不应大于2.5m径高比为1:6~8;② 容积负荷为1.0~3.0kgBOD5/m3.d,表面水力负荷为80~200 m3/m2.d,BOD5的去除率一般为65~85%;③ 自然通风时,塔滤四周通风口的面积不应小于滤池横截面积的7.5~10%;机械通风时,风机容量一般按气水比为100~150:1来设计;④ 塔滤数不应小于2座。
生物滤池原理

生物滤池原理生物滤池是一种常见的水处理设备,其原理是利用生物膜和微生物来去除水中的有机物和氨氮等污染物质。
生物滤池主要由填料层、生物膜和微生物组成,通过生物降解作用将水中的有机物和氨氮转化为无害的物质,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首先,填料层是生物滤池中的关键部分,它提供了大量的表面积,为生物膜的附着和微生物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填料的选择和设计对于生物滤池的效果至关重要,一般常用的填料有陶粒、塑料填料等,其表面粗糙,孔隙度大,有利于生物膜的附着和微生物的生长。
其次,生物膜是生物滤池中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由微生物在填料表面形成的一层薄膜状结构,能够有效地吸附和降解水中的有机物和氨氮。
生物膜具有较高的生物降解能力,可以将水中的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将氨氮转化为硝酸盐,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效果。
最后,微生物是生物滤池中的主要参与者,它们通过降解有机物和氨氮来维持生物滤池的正常运转。
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对于生物滤池的处理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一般来说,微生物的多样性和丰富度越高,生物滤池的处理效果就越好。
总的来说,生物滤池通过填料层提供的表面积、生物膜和微生物的作用,能够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有机物和氨氮等污染物质,达到净化水质的效果。
生物滤池在污水处理、水体修复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是一种环保、高效的水处理设备。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保证生物滤池的正常运转,需要注意定期清洗填料层,控制进水水质和水量,维持生物膜的稳定性,以及监测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等因素。
只有做好这些工作,才能确保生物滤池的处理效果和运行稳定性。
总之,生物滤池作为一种重要的水处理设备,其原理简单而有效,通过填料层、生物膜和微生物的协同作用,能够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有机物和氨氮等污染物质,是一种环保、高效的水处理技术。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生物滤池的原理和应用。
生物滤池介绍范文

生物滤池介绍范文生物滤池是一种常见的水处理设备,用于处理水体中的有机物质、氨氮和其他污染物。
它是一种自然界中常见的水处理方式,利用微生物的活动将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提高水质的净化效果。
生物滤池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生物膜的形成和微生物的附着分解,将水中的有机物质和氨氮转化成无机物质,进而净化水体。
常见的生物滤池设备有曝气式生物滤池和静止式生物滤池。
曝气式生物滤池通常由排水井、填料层和曝气装置组成。
曝气装置通过向水体中提供氧气,促进微生物生长和解決化學反應。
填料层提供了充足的表面积,使微生物有足够的附着空间。
水体流经填料层时,与附着在填料表面的微生物接触,有机物质和氨氮通过微生物的代谢分解转化为无机物质。
这种生物滤池适用于处理富含有机物的水体,如污水处理厂的进水。
静止式生物滤池是一种采用自然通气方式,依靠生物膜的附着和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来实现水体净化的装置。
静止式生物滤池的基本构造包括有机填料层和底床,水体从底部进入填料层,在填料层中通过微生物代谢分解转化为无机物质。
填料层提供大面积的助降解菌生长空间,以及充足的氧气供应和短程氧的扩散。
静止式生物滤池适用于对水体处理要求不高的场合,如景观水池和鱼缸等。
生物滤池的优点有多种。
首先,它是一种自然的净化方式,不需要添加化学药剂,对环境友好。
其次,生物滤池能够高效地降解有机物质和氨氮等有害物质,提高水体的净化效果。
此外,生物滤池的维护成本较低,运行稳定可靠。
当然,生物滤池也存在一些缺点。
首先,生物滤池的处理效果受到温度、pH值等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
高温和酸碱度的变化会对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活动产生不利影响。
其次,生物滤池在处理水体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污泥,需要定期清理和处理。
此外,生物滤池的建设和运行所需的水平较高,需要专业的设计和操作人员。
总的来说,生物滤池是一种有效的水处理装置,具有处理效果好、操作简便、成本低等优点。
在城市污水处理、景观水体管理和养殖业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页
微生物迅速分解,对含这类有机物为主的废水,产 甲烷易成为限速阶段。 4.厌氧生物处理过程中微生物优势种群的演替及相互 关系 由外到内水解细菌、发酵细菌、氢细菌和乙酸菌、甲 烷菌、硫酸盐还原菌、厌氧原生动物,其中产甲烷 丝菌是厌氧活性污泥的中心骨架 ��� 产酸细菌为产甲烷细菌提供生长繁殖的底物 ��� 产酸细菌为产甲烷细菌创造了适宜的氧化还原电位 ��� 产酸细菌为产甲烷细菌清除了有毒物质 ��� 产甲烷细菌为产酸细菌的生化反应解除了反馈抑制 ��� 产酸细菌和产甲烷细菌共同维持环境中的适宜 pH 值 5.厌氧生化法的优点 (1)应用范围广 因供氧限制,好氧法一般适用于中、低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而厌 氧法适用于中、高浓度有机废水。有些有机物对好氧生物处理法来 说是难降解的,但对厌氧生物处理是可降解的,如固体有机物、着 色剂蒽醌和某些偶氮染料等。 (2)产生的沼气可用于发电或作为能源 ���沼气中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含量 50~75%之间,是一种很好的燃料。 以日排 COD10t 的工厂为例,若 COD 去除率为 80%,甲烷产量为理 论的 80%时,则可日产甲烷 2240m3,其热值相当于 3.85t 原煤,可发 电 5400 度电。 (3)对营养物的需求量少 好氧方法 BOD:N:P=100:5:1,而厌氧方法为(350~500):5: 1,相比而言对 N、P 的需求要小的多,因此厌氧处理时可以不添加 或少添加营养盐。 (4)产生的污泥量少,运行费用低? 繁殖慢;不需要曝气 (5)有杀菌作用 厌氧处理过程有一定的杀菌作用,可以杀死废水和污泥中的寄生虫 卵、病毒等。 6.厌氧生化法的缺点 (1)出水的有机物浓度高于好氧处理;发酵分解有机物不完全; (2)对温度变化较为敏感工业中需要设置进水的控温装置,37℃。 (3)厌氧微生物对有毒物质较为敏感但经过毒物驯化处理的厌氧菌 对毒物的耐受力常常会极大地提高。 (4)初次启动过程缓慢,处理时间长 好氧处理体系的活性污泥或生物膜通常只需要 7 天就可以培育成 功,而厌氧处理体系的活性污泥或生物膜一般需要 8~12 周才可以培 育成功 (5)处理过程中产生臭气和有色物质(为什么?) 臭气主要是 SRB 形成的具有臭味的硫化氢气体以及硫醇、氨气、有 机酸等的臭气。同时硫化氢还会与水中的铁离子等金属离子反应形 成黑色的硫化物沉淀,使处理后的废水颜色较深,需要添加后处理 设施,进一步脱色脱臭。
由于入流污水浓度较高,应考虑用二沉池出水回流。当回流比为 1 时 , 滤 池 进 水 CODB=365mg/L 。 而 回 流 比 为 2 时 , 滤 池 进 水
CODB=253m g/L 回流比为 1 时
700 30
h
ln
301
1
0.278
128
700 30 0.45 11
(3) 产乙 酸阶 段 上一 阶段 的产 物被进一步转化为乙酸、氢气、碳酸以及 新的细胞物质,这一阶段的主导细菌是乙酸菌。同时水中有 硫酸盐时,还会有硫酸盐还原菌参与产乙酸过程。 (4)产甲烷阶段 乙酸、氢气、碳酸、甲酸和甲醇等被甲烷菌利用被转化为 甲烷和以及甲烷菌细胞物质。 经过这些阶段大分子的有机物就被转化为甲烷、二氧化碳 、氢气、硫化氢等小分子物质和少量的厌氧污泥。泥。 注意点 ��� 此过程由两组生理上不同的产甲烷菌完成,一组把 氢和二氧化碳转化成甲烷,另一组从乙酸或乙酸盐 脱羧产生甲烷,前者约占总量的 l/3 后者约占 2/3。 ��� 上述三个阶段的反应速度依废水性质而异,在含纤 维素、半纤维素、果胶和脂类等污染物为主的废水 中,水解易成为速度限制步骤; ��� 简单的糖类、淀粉、氨基酸和一般的蛋白质均能被
已知某城镇人口 80000 人,排水量定额为 100L/人·d,BOD5 为 20g/
人·d。该城镇还有一座工厂,污水量为 2000m3/d,其 BOD5 为
2200mg/L。拟将居民生活污水和工厂的工业废水OD5 要求达到 30mg/L。
(1)基本设计参数计算(设在此不考虑初次沉淀池计算生活污水和工
设池深 2.5m,则滤池总面积为 A 5250 2100 m 2 2.5
若采用 6 个滤池,每个滤池面积
A1
2100 6
350
m2
滤池直径为
D 4A1 4 350 21m
3.14
(3)校核
滤率 100001.1 1 10m / d
2100
业废水总水量
qv 80000 100 2000 10000 m3 / d 1000
生活污水与工业废水混合后的 BOD5 浓度
so 2000 2200 80000 20 600mg / L
10000 由于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混合后 BOD5 浓度较高,应考虑回流, 设回流稀释后滤池进水 BOD5 为 300mg/L,回流比为
1 2qv 0.55
A
3qv / A 0.55
/24.4=580m。 回流比为 2 时
要求池子的最小面积为(7080×3)/244=87m2,最大面积为(7080×3) /24.4=870m2。 生物膜的指标性生物 1、高负荷生物膜 生物膜呈黑色到灰色,溶解氧多在 1mg/L 以 下。 2、低负荷生物膜 生物膜为褐色 3、更新快的生物膜:生物大量生长 4、后生动物异常增长的生物膜:红色 5、发生恶臭的生物膜:溶解氧下降出现恶臭 线虫和寡毛虫类较多,也出现丝状菌和真菌类,灰褐色。 要点 1、生物滤池是附着生长的好氧生化系统,主要包括:滤床;布水装 置;排水系统;构筑物;通风系统。 2、氧气由自然通风或强制通风来供给 。 3、废水在进入滤池前必须预处理,多设置初沉池。 4、生物滤池可以用于处理多种废水。 5、生物滤池的蚊蝇,用水力负荷、冲刷等技术来控制。 6、滤池多使用旋转或固定喷嘴布水器。 7、滤池的处理效果受废水的温度影响(季节性)。 厌氧生物法也称厌氧消化法或厌氧发酵发。是在无 氧条件下,通过兼性菌和厌氧菌的代谢作用降解污 泥和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分解的终产物主要是沼 气(CH4 和 CO2)。 厌氧生物法也称厌氧消化法或厌氧发酵发。是在无 氧条件下,通过兼性菌和厌氧菌的代谢作用降解污 泥和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分解的终产物主要是沼 气(CH4 和 CO2)。 (2) 现代厌氧反应器的形成和发展 第二代厌氧反应器 1955 年开发了厌氧接触法新工艺,标志着现代厌氧
第1页
反应器的开端。进一步推动了厌氧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上世纪 60 年代末,McCarty 等开发了厌氧生物滤池 (AF) 1974 年荷兰的 Lettinga 开发了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 器(UASB) 2010-05-07 河北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6 厌氧生物转盘、UASB+ AF (3)第三代厌氧反应器 1980 年 Switzenbaum 等推出了厌氧附着膜膨胀床反 应器(AAFEB),还有厌氧流化床(AFB) 上世纪 90 年代后,出现了厌氧膨胀颗粒污泥床 (EGSB)、内循环反应器(IC)、升流式厌氧污泥床 过滤器(UBF) 1.两阶段理论: 自上世纪 30 年代,厌氧消化过程被认为由不产甲烷的发 酵性细菌和产甲烷的细菌共同进行的两阶段过程。 酸性发酵阶段:发酵性细菌把复杂有机物进行水解发酵, 形成脂肪酸、醇类、CO2 和 H2; 甲烷发酵阶段:由产甲烷菌将第一阶段的发酵产物转化 为 CH4 和 CO2。 与好氧过程的根本区别在于不以分子态氧作为 受氢体,而以化合态氧、碳、硫、氮等作为受氢 体。厌氧生物处理是一个复杂的微生物化学过程, 依靠三大主要类群的细菌,即水解产酸细菌 (fermentative bacteria)、产氢产乙酸细菌 (acetogenic bacteria)和产甲烷细菌(methanogenic bacteria)的联合作用完成。参与消化的细菌,酸化 阶段的统称产酸或酸化细菌,几乎包括所有的兼 性细菌;甲烷化阶段的统称甲烷细菌。 2.三阶段理论 三阶段理论 1979 年由 Bryant 提出 水解阶段: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在水解发酵菌作用
符合要求经计算,采用 6 个直径 21m,高 2.5m 的高负荷生物滤池。 采用公式进行计算
第一步是选定滤料和进水方式,然后进行试验,求得 K’、m、n 等常数值;
第二步确定是否回流,若需要回流,则要确定回流比;最后计 算滤池的尺寸。 [例题]:已知某工业废水 CODB 为 700mg/L,水量为 7080m3/d。选 用塑料滤料,在满足出水水质要求的条件下,其最小水力负荷为 24.4m3/m2·d ,最大水 力负 荷 244m3/m2·d 。试验得到 K’=128 、 m=-0.45、n=-0.55。要求出水 CODB 不大于 30mg/L [解]:
600qv 30qvr 300qv qvr
r qvr 600 300 1.1 qv 300 30
2)生物滤池个数,单个滤床尺寸计算 生物滤池总体积: 设生物滤池的有机负荷率采用 1.2kgBOD5/m3·d,于是
V 10000 1.1 1 300 5250 m3 1000 1.2
1 1qv 0.55
A
2qv / A 0.55
要求池子的最小面积为(7080×2)/244=58m,最大面积为(7080×2)
h
ln
700 30
301 2
2
0.201
128
700 30 1 2
2
0.45
四类群理论 Zeikus 等因发现同型产乙酸菌将 H2/CO2 转化为乙酸提出了四 菌群理论 (1)水解阶段 在细菌胞外酶的作用下大分子的有机物水解为小分子的有机物 (2)发酵阶段 梭状芽孢杆菌、拟杆菌等酸化细菌吸收并转化为更为简单的化合 物分泌到细胞外,产物有挥发性脂肪酸、醇类、乳酸、二氧 化碳、氢气、氨等
1. 化粪池 用于处理来自厕所的粪便废水,或为生活污水的预处理—— 液固分离处理污泥及厌氧杀寄生虫及病菌。曾广泛用于不设污 水厂的合流制排水系统。还可用于郊区的别墅式建筑。 工作原理 2 级(平流沉淀+厌氧污泥消化) 缺点:污泥量少、易被带出,静态消化 2.厌氧滤池 厌氧滤池(anaerobic filter 又称厌氧固定膜反应器,是 60 年代末开 发的新型高效厌氧处理装置。滤池呈圆柱形,池内装放填料,池底 和池顶密封。厌氧微生物附着于填料的表面生长,当废水通过填料 层时,在填料表面的厌氧生物膜作用下,废水中的有机物被降解, 并产生沼气沼气从池顶部排出。 废水从池底进入,从池上部排出,称升流式厌氧滤池;废水从池上 部进入,以降流的形式流过填料层,从池底部排出,称降流式厌氧 滤池。 厌氧生物滤池的特点 ��� 微生物固着生长为主,不易流失,因此不需污泥 回流和搅拌设备; ��� 当废水中有机物浓度高时,特别是进水悬浮固体 浓度和颗粒较大时,进水部位容易发生堵塞现象。 对厌氧生物滤池采取如下改进:���出水回流;���部分充填载体;采 填料用软性。 3.厌氧接触法 在消化池后设沉淀池,将沉淀污泥回流至消化池,形成了厌氧接触 法(anaerobic contact process)。 ���厌氧接触法实质上是厌氧活性污泥法,不需要曝气而需要脱气。 ���厌氧接触法对悬浮物高的有机废水(如肉类加工废水等)效果很好, 悬浮颗粒成为微生物的载体,并且很容易在沉淀池中沉淀。���在混 合接触池中,要进行适当搅拌以使污泥保持悬浮状态。搅拌可以用 机械方法,也可以用泵循环池水。 厌氧接触法的特点: ��� 通过污泥回流,保持消化池内污泥浓度较高,一般为 10-15g/L, 耐冲击能力强; ��� 消化池的容积负荷较普通消化池高,中温消化时,一般为 2-l0kgCOD/m3·d,水力停留时间比普通消化池大大缩短,如常温 下,普通消化池为 15-30 天,而接触法小于 10 天; 可以直接处理悬浮固体含量较高或颗粒较大的料液,不存在堵塞问 题;混合液经沉降后,出水水质好,但需增加沉淀池、污泥回流和 脱气等设备厌氧接触法存在混合液难于在沉淀池中进行固液分离的 缺点 几种脱气方法: ��� 真空脱气,由消化池排出的混合液经真空脱气器(真空度为 0.005 MPa),将污泥絮体上的气泡除去,改善污泥的沉降性能; ��� 热交换器急冷法,将从消化池排出的混合液进行急速冷却。 ��� 絮凝沉降,向混合液中投加絮凝剂,使厌氧污泥易凝聚成大颗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