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 长度单位教案(含教学反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第1课时统一长度单位

教材第2页的内容。

1.使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让学生在具体活动中用不同的物品作计量单位去测量同一长度,来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重点:学生在具体活动中用不同的物品作计量单位去测量同一长度,来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难点:借助身边熟悉的物体去测量其他物体的长度。

课件、圆形、正方形、三角形、曲别针、铅笔、橡皮。

课件出示教材第2页例1主题图。

师:同学们,这幅情境图中都有什么?学生举手回答。(大石头、长方形布、竹竿……) 师:同学们观察得不错。那你们知道它们有多长吗?

学生举手回答。(把两臂曲直测量、用拃去测量、用脚去测量……)

师:测量的结果是多少?(学生回答。)

师:什么东西最长?(学生回答。)

师:同学们,两臂伸直的长度、一拃的长度、一只脚的长度,这三者的长度不一样,也就无法判断大石头、长方形布、竹竿的长度谁最长,对吗?(生:对。)

师:同学们的困惑,老师也知道,你们一定想知道为什么吧,这就涉及到统一长度单位方面的知识,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下面的内容吧!(板书课题。)

1.组织学生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

(1)教师先明确活动的方法。

①作为标准的物品要一个接一个地摆放,要放平摆直。

②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每人从四件物品中(圆形、正方形、曲别针、三角形)选取一

件不同的物品去测量数学书的宽。

③测量好后四人小组交流汇报自己测量的结果,并思考:为什么都是测量数学书的宽,而测量出的结果却不一样呢?

(2)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3)全班交流汇报。

教师小结:因为选用的是不同的物品作为标准测量,所以测量的结果不同。

(4)让选用同一物品进行测量的学生展示他们测量的结果。

教师小结:要想得到相同的结果,应选用同样的物品作标准进行测量。

2.组织学生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不同物体的长度。

(1)让学生选用不同的物品(如橡皮、铅笔、曲别针或用手等)去测量桌子、铅笔盒等物体

的长度。

(2)交流展示学生测量的结果,启发学生提出问题。

如:为什么数学书的宽是5个曲别针的长,铅笔盒是5块橡皮的长,但它们并不一样长?

为什么桌子比铅笔盒长,但桌子才4支铅笔长而铅笔盒却有5块橡皮长呢?

……

引导学生体会:因为选用不同的标准去测量,它们的长度不同,所以测量的结果可能会与事实不符。

(3)让学生用同一物品(正方形)作计量单位去测量不同长度的物品看结果如何,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让学生用铅笔去测量课桌的高和凳子的高。

1.指导学生明确测量方法。

2.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全班交流。

今天的数学课,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你想说点什么?

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先通过教材的情境图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然后组织学生实践操作,帮助学生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为了使学生能够真实地感受到统一长度的必要性,学生准备好了要用的学具。学生在设计的教学活动中初步体验了用不同的长度作标准去测量同一个物体的长度,接着又用不同的长度作标准去测量不同的物体的长度。在活动中让学生能够用不同的物体去测量课桌的长,然后再用曲别针去测量数学书的宽。显然教材设计者充分考虑了教具的实用性,为了让学生

容易进行比较,进行了大量的实践。学生在测量课桌的长的时候,由于用的物体长度是不一样的,所以测量的结果也不一样。但是这一活动恰恰又让学生体验了用不同的长度标准去测量同一个物体的长度。

第2课时认识厘米用厘米量

教材第3页的内容。

1.使学生初步了解长度单位的产生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形成1厘米实际长度的表象,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3.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理米)。

4.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让学生初步尝试估测物体长度,初步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和能力。

重点:掌握1厘米的实际长度及初步学会用尺子测量物体的方法。

难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课件、尺子、图钉、纸条等。

师:上一节课中,我们都知道了测量物体时要统一长度单位,也用了不同的物品对要测量的物体进行了测量,但这种方法在日常生活中用来测量物体的长度是很不方便的。小朋友

们,你们知道怎么能既方便又准确地测量物体的长度吗?(同学们讨论,各抒己见。) 师:有的小朋友已经知道了,那就是用带有刻度的尺子测量物体。(介绍认识尺子。) 师:为了便于交流,尺子上的刻度作了统一规定。这就涉及长度单位方面的内容,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下面的内容吧!(板书课题:认识厘米、用厘米量。)

1.认识厘米。

(1)投影出示厘米尺,师生一起观察厘米尺子,在尺子上用不同的颜色标出1厘米的长度。

(2)让学生量图钉的长度,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师:请小朋友拿出自己的尺子,量一量图钉大约有多长。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交流得出一枚图钉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长。

(3)教师明确测量的正确方法:图钉的一端对准尺子的0刻度,再看另一端对着几。

(4)请小朋友量一量自己的手指,看哪个手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

学生活动,同桌交流。

(5)巩固1厘米的表象。

请小朋友用手势比划1厘米的长度、闭上眼睛想1厘米的长度等。

(6)想想在自己身边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让学生去找大约1厘米长的物体,帮助学生形成1厘米的长度观念。

2.用厘米量。

(1)师:我们已经知道了量的方法,也对1厘米有了初步的表象,下面我们就来量一量物体的长度。

师:请小朋友用手中的尺子量一量老师为你们准备的纸条,注意测量的方法要正确。

(2)学生测量纸条,教师巡视,加强个别指导。

(3)交流反馈,教师再次强调测量的正确方法。

1.请学生随意拿出自己的一支铅笔,量一量你的铅笔有多长。(量好后同桌交流检查。) 2.4人小组合作,每人分别量出3厘米、5厘米、7厘米、10厘米……(教师个别指导。) 3.学生自己选择身边的物品量一量,如:一支新铅笔的长、数学本的长、橡皮的长等。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你有什么想和大家说一说?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长度单位“厘米”,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知道1厘米的实际长度,初步学会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在实际测量与交流中,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测一测、量一量、估一估等动手操作的方法,感知长度单位、认识厘米及如何对一些较短的物体进行测量。同时让学生观察直尺,利用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观察、交流来掌握直尺的基本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