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投资者效应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资商业银行引进战略投资者的效应分析

一.战略投资者的含义(界定)

战略投资者是指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规定要求、与发行人具有合作关系或合作意向和潜力并愿意按照发行人配售要求与发行人签署战略投资配售协议的法人,是与发行公司业务联系紧密且欲长期持有发行公司股票的法人。

战略投资者,具体来讲战略投资者就是指具有资金、技术、管理、市场、人才优势,能够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拓展企业产品市场占有率,致力于长期投资合作,谋求获得长期利益回报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境内外大企业、大集团。

总体上,战略投资者应当具有如下特征:

1、与被投资企业从事相同的产业,或者有合作关系,或者二者所从事的业务具有一定的互补性。

2、能够长期稳定持股,不会因为暂时的获利或其它原因而变现;追求长期战略利益,而非短期市场行为。

3、拥有促进企业发展的实力,能够形成规模上的放大效应或互补效应,或能够通过业务组合规避不同时期的市场风险。

4、持股量较大。一般而言,较多处于第二大股东或并列第一大股东,有些甚至可以处于控股或绝对控股、独资地位。

5、有愿望且有能力参与对象公司的经营管理。也就是说战略投资者不仅仅是单纯的金融资本,更应具有强大的产业资本背景、精通产业发展,能够积极参与对象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公司治理,并为对象企业带来先进的技术、管理和市场购销网络,从而提高对象企业的经营效率和盈利水平,战略投资者本身借此获得收益回报。

二.战略投资者的要求(条件)

(一)战略投资者必须具有较好的资质条件,拥有比较雄厚的资金、核心的技术、先进的管理等,有较好的实业基础和较强的投融资能力。

(二)战略投资者不仅要能带来大量资金,更要能带来先进技术和管理,能促进产品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并致力于长期投资合作,谋求长远利益回报。

(三)引进战略投资者,要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省市县应各有不同,不要仅认为国际500强、国家500强才是战略投资者,对有资金、有技术、有市场,能够增强企业竞争力和创新能力、形成产业集群的,都是战略投资者。

我国引进战略投资者有五个标准:一是投资所占股份比例不低于5%,二是股权持有期在三年以上,三是派驻董事,四是入股中资同质银行不超过两家,五是技术和网络支持。同时投资比例单家机构入股比例20%,所有机构入股比例为25%。

三.中资银行引入战略投资者的效应分析

(一)产生的正效应

1.股权结构和公司治理效应

首先,中资银行引入海外战略投资者后,随着股权结构的变化,外资股东能够与包括政府在内的其他银行股东形成相互制约的机制,中资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和管理结构将随之改变,从而优化其股权结构,改变国有股一股独大的僵化局面,更加充分发挥外资股东的制衡机制。

其次,入股后,海外战略投资者将根据合作协议中的相关规定,在参与商业银行的内部组织结构设计、银行风险控制技术和管理制度、内部审计和控制、IT基础设施的需求设计、

市场营销、客户关系、产品开发(例如信用卡、理财、消费信贷)、绩效考评、金融产品的交叉销售和管理及业务人员培训等多方面提供援助,从而提升中资银行风控和内控管理水平,加快业务创新,最终提高中资银行市场竞争力。

最后,外资股东为了维护自身的权益和声誉,通常通过派驻董事参与董事会决策和监督,降低政府对银行经营的行政干预,遏制关系人贷款、关联企业贷款,甚至通过外派董事和高管人员,实现先进管理理念和管理经验的转移。而且外资股东派遣的“洋董事”,能够借助其知识经验专长,在中资银行重大问题的决策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涉及银行重大问题的专家咨询会议和审计活动中,外资董事都敢于提出质疑和反对意见,甚至直接与其他董事和管理人员进行激烈的辩论,提高了银行的决策效率和水

平。

2.资本充足效应

对于中资银行而言,将银行股权出售给海外战略投资者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补充其所需的资本金,满足监管法规的要求,并且能摆脱原有资本规模的限制,在其核心业务领域更加有效地开展竞争或者更为迅速地实现业务的转型。因此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中资银行能改善其资本充足水平。

3.业务创新效应

业务创新是商业银行立足自身发展,确定市场定位和策略,针对细分的市场目标推出合适的金融产品与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需求,从而占有市场份额、树立银行品牌、提高经营利润、实现长远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我国,长期以银行为主的金融业格局不但融资结构极不合理,而且金融产品和服务开发滞后,新产品极易模仿,产品服务严重同质化,为客户量身定做、满足其个性化需求的金融产品与服务少之又少。传统的存贷业务在银行业务中的比重仍然占到八成以上,利息收入则是银行最主要的收入来源。

海外战略投资者的引入给解决上述难题带来了机会。外资股东中既有美洲银行、花旗银行这样的拥有数十年拓展经验和骄人业绩的零售业务巨头,又有德意志银行、苏格兰皇家银行、荷兰国际集团这样的实力雄厚、多元化的跨国银行集团,还有澳大利亚联邦银行、恒生银行等一批规模较小但拥有专业优势的银行更有高盛这样的国际著名投资公司。中资银行通过选择适当的合作对象,能够将对方的优势与自身进行互补,推动银行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实现业务的转型。比如建设银行在公司业务、投资信贷方面具有专长,其住房贷款和信用卡业务在国内也处于领先地位。美洲银行入股建行后,将利用其在个人银行业务方面的强大优势,帮助建行建立新的战略增长点,发展零售业务。

4.示范激励效应和国际化效应、

国际经验表明,财务重组、股份制改革、引入战略投资者和发行上市是银行改革过程中缺一不可、相互关联的环节。国内监管当局更是明确提出国有商业银行到海外资本市场上市,实现其资本的国际化扩张是国有银行股份制试点改革的第三个步骤,被视为国有商业银行股改试点方案成功实施的标志。交行、建行已经在香港成功上市,中行、工行、兴业银行也已经成功上市,这吸引着更多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参与到重组上市的大军中来。

海外战略投资者的加入无疑成为中资银行上市的绝佳助推器。比如汇丰银行、高盛等战略投资者等利用丰富的海外上市承销经验、遍布全球的分支机构极大地推动了交行、建行、工行等在海外的成功上市。

(二)、产生的负效应

1.民营资本挤出效应

中国的金融市场对外已经放开了,但对国内的民营资本的准入却依然严格。既然外资可以进来,那么为什么反而还要限制国内的民营资本呢?同时即使放松对民营资本准入的限制,引入海外战略投资者必定会减小国内民营资本参股的可能性,也就是说必然会挤出一部分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