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的临床合理应用
中药注射剂合理应用(最新)
输液器具
输液器与注射器热原不合格:一次性输液器及注
射器被微生物污染的情况时有发生,且储存期愈 长污染率愈高。
通过实验检测证实不同厂家、不同规格的一次性
注射器其不溶性微粒都有超标,加药时带入输液
引起微粒迭加。
输液时,可将空气中的细菌和尘粒随之带入药液 而造成污染。
输液器具
输液用具引入的微粒:静脉输液除药物外,输液
皮肤试验
药品 皮试阳性率 皮试阴性者致 人群中致敏率 敏率
2.1%(7/347) 15.4% (62/402)
黄芪多糖粉针
12.3%(55/448)
清开灵粉针剂
3.0%(4/132)
0.4%(1/224)
4.5% (6/132)
清开灵注射液
7.6%(10/132)
0.4%(1/224)
9.1% (12/132)
临床应用:上呼吸道感染(人感 染H7N9禽流感、手足口病)、 肺炎(非典型性肺炎)、支气管 炎、流脑、乙脑、肝炎、肝昏迷、 感染性休克、细菌性痢疾、全身 感染性疾病等
常用品种:清开灵注射液、醒脑静注射液、痰
热清注射液、热毒宁注射液、血必净注射液、
双黄连注射液、参麦注射液、生脉注射液、肝 炎灵注射液
中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
董永成
中药注射剂:药材(和饮片)经提取、 纯化后制成的供注入体内的溶液、乳状 液及供临用前配制成溶液的粉末或浓溶 液的无菌制剂 可分为注射液、注射用无菌粉末、注射 用浓溶液,用于肌内注射、静脉注射或 静脉滴注等。
一、中药注射剂的历史沿革
诞 生:20世纪40年代第一个中药注射剂——柴胡注射液
提高生活质量等。
临床应用:原发性肝癌、肺癌、胃癌、直肠癌、恶性淋 巴瘤、宫颈癌等。
中药在临床中合理应用的安全性及对策
中药在临床中合理应用的安全性及对策中药作为我国特有的药物疗法,在临床上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
与西药相比,中药在临床中存在着一定的安全性问题,这也是困扰中医药发展的一大难题。
如何在临床中合理应用中药并保证其安全性,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中药在临床中合理应用的安全性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中药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的安全性问题1. 药理作用不明确:中药是多种植物组合而成的复方药物,其药理作用往往比较复杂,且有些成分的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因此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容易出现不良反应。
2. 质量不稳定:由于中药的原材料来自于天然植物,其成分含量受到原材料的地域、生长环境、采收季节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中药的质量往往不太稳定,存在一定的质量风险。
3. 用药指导不规范:中药在临床中常常需要根据病情和患者体质进行个体化的配伍使用,缺乏统一的用药指导和规范管理,容易导致不当的用药和不良反应的发生。
二、安全合理使用中药的对策1. 加强药物研发与生产环节的质量管控:对中药的生产和加工过程进行严格监管和管理,保证中药的质量稳定性。
2. 临床应用中加强对中药药物的监测:建立健全的中药不良反应监测系统,及时发现中药不良反应,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3. 加强对中药的临床评价研究:通过临床研究探究中药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规律,为中药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
4. 明确中药的适宜人群和使用方法:根据中药的药理特点和临床应用规律,制定中药的适宜人群和使用方法指导,规范中药的临床应用。
5. 加强对中药药师和使用医生的培训和管理:提高中药药师和使用医生的专业水平,使其能够准确评估患者的病情和体质,合理开具中药处方。
三、结语中药在临床应用中具有独特的疗效和优势,然而其安全性问题也是不可忽视的。
为了确保中药在临床中的安全合理应用,需要加强对中药的质量管控与监测、加强对中药的临床评价研究、明确中药的适宜人群和使用方法、加强中药药师和使用医生的培训与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中成药临床合理应用基本原则
中成药临床合理应用基本原则中成药是指由中药原料炮制、提取或加工制成的制剂。
临床应用中,合理使用中成药需要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则,以确保疗效的最大化,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一、临床适应症明确原则临床医生在使用中成药前应准确诊断患者的病情,并明确中成药的适应症。
中成药具有广谱的药理作用和临床适应症,但不同疾病或不同病情的患者对中成药的适应症可能各有差异。
因此,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中成药,避免滥用或误用。
二、个体化用药原则中成药的用药剂量和疗程应个体化,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病情等因素进行调整。
不同人群的生理和病理特点不同,对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除也不同,因此需要个体化的用药来确保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三、剂型选择原则中成药的剂型多样,如片剂、胶囊剂、颗粒剂、膏剂等。
医生在使用中成药时应根据患者的特点选择适合的剂型,以提高药物的便利性和患者的依从性。
例如,对于儿童和老年患者,可以选择易于咀嚼和吞咽的片剂或颗粒剂。
四、药物组方原则中成药的药性复杂多样,不同中成药之间存在相容性和配伍性问题。
在使用中成药时,医生应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避免药物之间的相互抵消或加强作用,并合理组方以增加治疗的综合效果。
五、临床观察评估原则在使用中成药期间,医生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及时评估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如果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应停药或调整剂量,必要时进行其他治疗干预。
六、合理用药宣教原则医生在使用中成药时应向患者和家属详细解释药物的用途、作用机制、用法和注意事项,以提高患者对药物的认识和合理用药的意识。
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使用中成药,并及时报告服药期间的情况。
七、药物管理和记录原则医生在使用中成药时应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适当的用药调整,并妥善保存患者的用药记录。
对于需要减量或停药的患者,医生应及时跟进并安排复查,以评估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总之,合理使用中成药是保证疗效和安全性的重要保障。
中成药的临床合理应用
中成药的临床合理应用中成药,也称为中药制剂,是指采用中药或中药材作为原料,经过适当的加工制备而成的制剂。
它具有中药成分的特性,也保留了现代药物制剂的规范和标准化操作。
中成药因其疗效确切、副作用小、价格相对较低等优点,在我国临床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临床应用1. 青霉素消炎片青霉素消炎片是一种使用链霉素作为原料的中成药,主要用于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如喉炎、急性扁桃体炎、肺炎等。
它能够有效地杀死细菌,缩短治疗时间,减少疾病的复发率。
但青霉素消炎片对某些细菌耐药性较强,因此在用药前需要进行药敏试验。
2. 人丹人丹是一种以黄连、黄芩、龙胆草为主要成分,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的作用。
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口腔溃疡、急性肠胃炎等病症。
人丹副作用少,疗效确切,广泛受到患者的青睐。
3. 复方丹参滴丸复方丹参滴丸是一种以丹参、三七、甘草等为主要成分的中成药。
它具有活血化瘀、增加微循环、保护心肌等作用,在临床上主要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如冠心病、心绞痛、脑梗死等。
此外,复方丹参滴丸还能够改善脾胃功能,提高食欲,促进消化等。
4. 金匮肾气丸金匮肾气丸是一种以熟地、枸杞子、山茱萸、茯苓等为主要成分的中成药。
它具有滋阴补肾、壮阳补益的作用,在临床上主要用于肾虚所致的腰膝酸软、遗精早泄、阳痿不举等症状。
金匮肾气丸副作用少,可以长期使用。
注意事项1.在使用中成药之前需要了解自身的体质和病情,以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
2.中成药不能作为自我诊断和自我治疗的手段。
3.在使用中成药期间如出现不良反应,需要及时停药并咨询医生。
4.患有重病或慢性病的患者,在使用中成药时应该遵循医生的指导和建议,严格控制剂量和用药时间。
中成药在临床医疗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可以缓解症状、减轻疼痛、促进康复。
尽管中成药具有显著的疗效,但在使用时也需要慎重,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风险和副作用。
中医药的临床应用
中医药的临床应用
引言
中医药是中国古老的传统医学体系,具有丰富的临床应用经验。
本文将探讨中医药在临床应用中的重要性和价值。
主体
1. 中草药的临床应用
中草药是中医药中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
中草药在临床应用中
有多种形式,如中草药饮片、贴敷、煎服等。
中草药的临床应用可
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减轻疼痛和不适。
2. 针灸的临床应用
针灸是中医药中独特的治疗方法之一。
通过在人体特定穴位插
入针具,并进行刺激,针灸可以调节人体的气机平衡,达到治疗疾
病的目的。
针灸在临床应用中被广泛用于疼痛管理、内科疾病和妇
科病等方面。
3. 中医药的个体化治疗
中医药注重个体化治疗,即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特点来制定治疗方案。
通过综合分析患者的症状、舌诊、脉诊等,中医药可以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结论
中医药在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和作用。
中草药和针灸等治疗方法可以有效缓解疾病症状,个体化治疗方案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在现代医学中,中医药的临床应用仍具有重要的地位,并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和认可。
参考资料
1. 张三, 李四. 中医药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2. 王五, 赵六. 针灸与推拿学[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2020年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第十二章-中药的合理应用
第一节中药合理用药概述一、基本概念合理使用中药,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在充分辨析疾病和掌握中药性能特点的基础上,安全、有效、简便、经济地使用中药或中成药,达到以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大的医疗和社会效益的目的。
合理用药这一概念是相对的、动态发展的。
二、目的与意义1.最大限度地发挥药物治疗效能,将中药和中成药的不良反应降低到最低限度,甚至于零。
2.用最少的支出,冒最小的风险,得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3.最有效地利用卫生资源,减少浪费,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4.方便患者使用所选药物。
三、基本原则1.安全:无论所使用药物有毒无毒,均应首先考虑所用药物是否安全,是否会对患者造成不良反应。
2.有效:必须在用药安全的前提下,保证所用药物对所防治的疾病有效。
3.简便:必须在用药安全、有效的前提下,力争做到所推选药物的使用方法简便易行,使临床医师及使用者易于掌握,应用方便。
4.经济:必须在用药安全、有效的前提下,除力争做到所推选的药物用法简便外,还必须做到用药不滥、经济实用,并有利于环境保护。
最大限度地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降低中药材等卫生资源的消耗。
经典例题【例·最佳选择题】合理用药基本原则中首要考虑的是A.有效B.经济C.安全D.方便E.利于贮存『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安全:无论所使用药物有毒无毒,均应首先考虑所用药物是否安全,是否会对患者造成不良反应。
四、执业药师的作用1.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2.与医、护人员密切合作,为广大患者和药品的使用者,提供更直接的药学服务。
3.在药学信息咨询服务、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审查与监督处方不合理用药、向患者宣讲相关的用药知识等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五、不合理用药的主要表现1.辨析病证不准确,用药指征不明确。
2.给药剂量失准,用量过大或过小。
3.疗程长短失宜,用药时间过长或过短。
4.给药途径不适,未选择最佳给药途径。
5.服用时间不当,不利于药物的药效发挥。
6.违反用药禁忌,有悖于明令规定的配伍禁忌、妊娠禁忌、服药时的饮食禁忌。
药学中的中草药研究与临床应用
药学中的中草药研究与临床应用中草药作为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在药学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中草药的研究与临床应用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文将对药学中的中草药研究现状和临床应用进行探讨。
一、中草药研究的发展历程中草药研究可追溯至古代,早在数千年前中草药就被广泛运用于中医领域。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开始对中草药进行研究,逐渐发现了其中的药理成分和作用机制。
现代科技的应用,尤其是分子生物学和化学技术的发展,使得对中草药的深入研究成为可能。
二、中草药研究的方法与技术在现代药学中,对中草药的研究主要依赖于理化方法和生物技术手段。
理化方法包括对中草药进行提取、纯化和结构鉴定等过程,以获取药物的有效成分。
生物技术则可用于研究中草药的药理作用、药代动力学等方面。
这些技术手段的应用使得中草药的研究更加准确和全面。
三、中草药的临床应用中草药在临床中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和预防。
中草药的疗效来源于其所含的多种活性成分,这些成分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发挥作用。
中草药的应用形式多样,包括汤剂、丸剂、口服液、贴敷等。
临床应用中需要注意中草药的剂量和配伍,以充分发挥其疗效并减少不良反应。
四、中草药研究面临的挑战与展望尽管中草药在药学中具有潜力和重要性,但其研究仍面临一些挑战。
其中之一是如何对中草药进行标准化。
中草药的药效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如生长环境、采收时间和处理方法等,因此需要建立标准化的研究方法。
另外,中草药在临床应用中缺乏临床试验数据,这也限制了其推广与应用。
未来的研究应该加强对中草药的临床试验,探究其安全性和疗效。
总结:中草药在药学中的研究与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的应用,我们能更好地认识中草药的药理成分和作用机制。
中草药的临床应用也是一个重要方向,尤其在纷繁复杂的疾病治疗中,中草药的疗效备受关注。
然而,中草药研究仍面临一些挑战,包括标准化和临床试验数据的缺乏。
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需要充分发挥现代科技手段的作用,加强对中草药的研究与应用,以更好地服务于人们的健康和医疗需求。
中药在临床中合理应用的安全性及对策
中药在临床中合理应用的安全性及对策中药在临床中的合理应用既有一定的疗效,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安全性风险。
为了确保中药在临床中的安全性,我们需要采取一定的对策。
本文将从中药的安全性风险、合理应用的措施以及提高安全性的对策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中药在临床中的安全性风险1. 药物相互作用:中药中包含大量活性成分,容易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
2. 药物副作用:部分中药可能存在毒副作用,长期或过量使用可能对身体造成损害。
3. 质量控制不严:一些中药可能因为制作工艺不合格或者假冒伪劣而导致质量不达标,从而影响其安全性。
二、合理应用的措施1. 严格控制用药剂量: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疾病的严重程度,合理控制药物的使用剂量,避免过量使用。
3. 防止药物相互作用:在给患者开具中药处方时,需要了解患者已经使用的药物情况,避免中药与其他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4. 提高用药者素质:在中医药的使用过程中,需要提高医生和患者的用药素质,包括了解药物的成分和作用,以及正确的用药方法。
三、提高安全性的对策1. 加强中药质量管控:加大对中药生产企业的监管力度,严格执行中药的质量标准,确保中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 建立中药不良反应监测系统:建立健全中药不良反应的监测系统,及时监测和报告药物不良反应,以便调整用药方案。
3. 加强中医药教育培训:加强中医药医师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中医药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素质,从而提高中药在临床中的合理应用。
4. 开展中药药物安全教育:向广大群众开展中药药物安全教育,提高患者对中药的正确认知和用药意识。
5. 加强中药临床研究:加大对中药临床研究的投入,积极推动中药临床应用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提高中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中药在临床中合理应用的安全性及对策是一个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
只有通过加强对中药的科学研究和制定合理用药方案,加强对中药质量的管控和监测,加强中医药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中药药物安全意识,才能保障中药在临床中的安全性,使其更好地为人类健康服务。
中药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
中药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引言中医药是我国的传统医学,历史悠久并深受广大民众的信赖。
中药作为中医治疗的核心,其临床应用具有一定的原则。
本文将探讨中药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以期加深对中医药的理解和认识。
一、个体化治疗中药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之一是个体化治疗。
中医药强调因人而异,注重个体的综合分析和辩证。
在中药临床应用中,医生首先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辨证论治,了解患者的体质、病情以及其他相关信息。
然后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中药进行治疗。
个体化治疗可以更好地满足患者的个性化需求,提高治疗效果。
二、辨证论治中药临床应用的另一个重要原则是辨证论治。
中医药认为疾病是由于人体内部的阴阳失调导致的,因此治疗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是中医药的核心理论之一,它包括辨证施治和辨证用药两个方面。
辨证施治通过对患者的望、闻、问、切等方法进行综合分析,确定疾病的病因、病机、证候等,并根据辨证结果制定治疗方案。
辨证用药是根据辨证结果选取合适的中药进行治疗,以达到调节阴阳平衡、恢复健康的目的。
三、药物组方中药临床应用的第三个基本原则是药物组方。
中药在临床应用中往往不是单独使用,而是通过药物组方进行治疗。
药物组方是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辨证结果将多种中药进行合理组合的过程。
药物组方可以发挥多种中药的相互作用,提高治疗效果。
同时,药物组方还能减少中药的毒性副作用和增强中药的疗效。
四、剂型选择中药临床应用的另一个重要原则是剂型选择。
中药的剂型有多种,如汤剂、丸剂、散剂、膏剂等。
根据患者的需求和病情,医生会选择合适的剂型进行治疗。
汤剂适合于急性病和危重病,丸剂适合于慢性病和虚证,散剂适合于外用治疗等。
剂型选择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中药的疗效。
结语中药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是个体化治疗、辨证论治、药物组方和剂型选择。
这些原则是中医药传统的核心理论,也是中药临床应用的基石。
在实际临床操作中,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这些原则,以期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中医中药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中医中药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1. 介绍
中医中药作为我国悠久历史和文化积淀的产物,在治疗各种疾病方
面拥有独特的优势。
其药理作用丰富多彩,临床应用广泛。
本文将重
点探讨中医中药的药理作用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情况。
2. 药理作用
中医中药的药理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药效成分:中药中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如黄酮类、生物碱类、多糖类等,这些成分对人体有着不同的药理作用。
(2)药效机制:中药可通过调节人体内环境,影响细胞代谢,修
复组织损伤,调节免疫功能等多种途径发挥药效。
(3)多靶点疗效:中医中药常常以多成分、多靶点的方式作用于
人体,能够综合调控机体功能,发挥疗效。
3. 临床应用
中医中药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常见的应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常见疾病治疗:中医中药对于感冒、消化道疾病、皮肤病等
常见疾病的治疗具有独特效果。
(2)慢性病管理:中医中药在高血压、糖尿病、风湿病等慢性病
的管理中,常常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3)康复保健:中药在康复期疗效巩固、功能康复、疾病复发预
防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4. 临床案例
以下为一例典型的临床案例,展示了中医中药在治疗疾病中的应用:患者A,女,50岁,因慢性肾炎导致的蛋白尿、高血压反复发作。
经过中医中药治疗,慢性肾炎得到缓解,蛋白尿明显减少,血压稳定
在正常范围内。
5. 结论
中医中药的药理作用复杂而多样,临床应用广泛而深入。
中医中药
在维护健康、治疗疾病、康复保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值得我们
深入研究和推广应用。
中医药的临床应用及前沿研究
中医药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近年来,中医药在临床应用和前沿研究方面也取得了许多进展。
以下是中医药的一些临床应用和前沿研究领域:1. 中药治疗常见病:中药在治疗常见病方面具有显著疗效。
例如,中药可以用于感冒、咳嗽、消化不良、高血压等疾病的治疗。
临床实践表明,中药可以缓解症状、促进康复,并且具有较少的副作用。
2. 中药治疗慢性病:中药在慢性病治疗方面也有广泛应用。
例如,中药可以用于糖尿病、高血脂、风湿性关节炎等慢性疾病的辅助治疗,能够起到减轻症状、延缓疾病进展的作用。
3. 中药联合西药治疗:中医药与西医药的联合治疗,被广泛应用于一些复杂疾病的治疗中。
中药可通过调节机体整体功能,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和耐受力,增强西药治疗的效果,并减少西药的副作用。
4. 中药药理研究:对中药的药理研究,是中医药前沿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
通过现代科技手段,研究人员可以揭示中药的活性成分、药理作用机制等,为中药的临床应用提供更科学的依据。
5. 中医诊断技术研究:中医诊断技术一直是中医药的核心。
近年来,对中医诊断技术进行系统研究,包括脉诊、舌诊、面诊等方面的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中医的诊断原理,并推动中医药的现代化发展。
6. 中医药个体化治疗研究:中医药强调个体化治疗,即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通过基因组学、代谢组学等技术手段,研究人员可以分析患者个体差异,并精准调控治疗方案,提高中医药治疗效果。
需要指出的是,中医药的临床应用和前沿研究仍处于不断发展和探索阶段。
在推广和应用中医药时,需要综合考虑其适应症、禁忌症以及与西医药的协同作用等因素,并遵循科学的研究方法和规范的临床实践,以确保中医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中成药的临床合理使用
中成药的临床合理使用中成药是指由中药提取物或中药与其他适宜药物配伍而成的药物制剂,具有中药特色和西药功效。
在临床实践中,中成药被广泛应用于各类疾病的治疗和预防。
然而,中成药的临床合理使用至关重要,不能随意滥用或误用。
本文将就中成药的临床合理使用进行探讨。
一、中成药的用药原则1. 综合斟酌: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性别、体质等因素,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中成药。
不同的中成药适用于不同类型的疾病,不能一概而论。
2. 合理搭配:中成药多为复方制剂,不同药物之间有相辅相成、相生相克的关系,患者在使用中成药时应遵循医嘱,不可随意更改或混合使用。
3. 精准用药:应按照医生的建议和药品说明书的用法用量进行用药,不能擅自增减或延长用药时间。
特别是儿童、老年人等特殊人群更应慎重使用。
二、中成药的应用范围中成药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疗效,适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
常见的适应症包括感冒发热、消化不良、神经衰弱、风湿关节炎等。
中成药常被用于辅助治疗,提高疗效,减轻副作用。
但需注意,对于一些重症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等,中成药并非首选,应慎重选择或遵医嘱使用。
三、中成药的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1. 制造商:购买中成药时,应选择正规药店购买,注意查看包装、说明书、生产日期等信息,避免购买假冒伪劣产品。
2. 用药过程:用药过程中如出现过敏反应、消化不良、头晕等不良反应,应及时就医处理或停药。
对于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等特殊人群,更应慎重使用。
3. 连续用药:中成药具有温和的疗效,但长期大剂量使用易导致药物依赖性和药物性肝损害等不良反应,应避免长期连续使用。
四、中成药的药物相互作用中成药在与化学合成药物同时使用时,易发生药物相互作用,影响药效或增加不良反应。
因此,在使用中成药时,应避免与其他药物混合使用,或至少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同时,要注意避免中成药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免影响疗效。
五、中成药的临床研究和监测中成药的疗效机制复杂,临床疗效取决于药物成分、剂型、用量等多个因素。
合理用药中药饮片总结
合理用药中药饮片总结
合理用药是指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和药物特点,合理选择药物,正确使用药物,以达到治疗效果的最大化,同时尽可能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
中药饮片是中药的一种剂型,具有方便服用、剂量准确、吸收迅速等优点,因此在合理用药中应用广泛。
以下是中药饮片的合理用药总结:
1. 临床应用:中药饮片主要用于治疗一些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如感冒、风湿病、消化系统疾病等。
在临床应用时,应选择与患者病情相符合的中药饮片进行治疗。
2. 药物选择: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病因,选择具有疏风、清热、散寒、解毒等特效的中药饮片进行治疗。
遵循辨证施治原则,个体化地选择中药饮片,以提高疗效。
3. 药量控制: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合理控制中药饮片的用药剂量,以避免药物过量引起的不良反应。
4. 用药时间:中药饮片的使用时间宜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效果来确定。
一般情况下,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按时服用,遵循用药时间和服药间隔时间的规定。
5. 不良反应监测:在使用中药饮片期间,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和药物不良反应,如出现呕吐、腹泻、过敏反应等不良反应,
应立即停药,并及时就医。
6. 孕妇和儿童用药:对于孕妇、儿童等特殊人群,应慎重选择中药饮片,并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孕妇应避免使用有毒副作用的中药饮片,儿童要按照年龄、体重等因素合理控制药物剂量。
总之,合理用药中药饮片需要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和病情特点,选择合适的中药饮片进行治疗,并严格控制药物剂量和用药时间,做好不良反应监测,以确保治疗疾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同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中药饮片的使用。
中成药的临床合理应用汇总
中成药的临床合理应用汇总【中成药的临床合理应用汇总】1.引言介绍中成药的概念、历史及其临床应用的重要性。
2.中成药的分类描述中成药按照不同标准进行分类的方法。
3.中成药的临床应用领域3.1 呼吸系统疾病根据呼吸系统疾病的种类,详细介绍中成药的应用情况、治疗原理和疗效评价。
3.2 消化系统疾病根据消化系统疾病的种类,详细介绍中成药的应用情况、治疗原理和疗效评价。
3.3 心血管系统疾病根据心血管系统疾病的种类,详细介绍中成药的应用情况、治疗原理和疗效评价。
3.4 神经系统疾病根据神经系统疾病的种类,详细介绍中成药的应用情况、治疗原理和疗效评价。
3.5 泌尿系统疾病根据泌尿系统疾病的种类,详细介绍中成药的应用情况、治疗原理和疗效评价。
3.6 妇科疾病根据妇科疾病的种类,详细介绍中成药的应用情况、治疗原理和疗效评价。
3.7 皮肤科疾病根据皮肤科疾病的种类,详细介绍中成药的应用情况、治疗原理和疗效评价。
3.8 其他疾病根据其他疾病的种类,详细介绍中成药的应用情况、治疗原理和疗效评价。
4.中成药的不良反应与禁忌症4.1 不良反应常见的中成药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
4.2 禁忌症禁忌使用中成药的情况。
5.中成药的用法与用量详细介绍中成药的用法、用量和常见规范。
6.中成药的质量控制6.1 药材质量控制描述中成药所使用的药材的质量控制标准和方法。
6.2 中成药制剂质量控制描述中成药制剂的质量控制标准和方法。
7.临床合理应用的指导原则7.1 个体化治疗强调中成药的个体化治疗原则。
7.2 综合分析强调综合分析病情、病因和治疗原则。
7.3 注意合用禁忌提醒医生注意中成药的合用和禁忌情况。
7.4 了解药物相互作用强调医生要了解中成药的药物相互作用。
【附件】列出本文涉及到的附件,如研究报告、临床试验结果等。
【法律名词及注释】列出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相应的注释,便于读者理解。
中成药临床合理应用基本原则
中成药临床合理应用基本原则
1.辨证用药依据中医理论,辨认、分析疾病的证候,针对证候确定具体治法,依据治法,选定适宜的中成药。
2.辨病辨证结合用药辨病用药是针对中医的疾病或西医诊断明确的疾病,根据疾病特点选用相应的中成药。
临床使用中成药时,可将中医辨证与中医辨病相结合、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相结合,选用相应的中成药,但不能仅根据西医诊断选用中成药。
3.剂型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体质强弱、病情轻重缓急及各种剂型的特点,选择适宜的剂型。
4.使用剂量的确定对于有明确使用剂量的,慎重超剂量使用。
有使用剂量范围的中成药,老年人使用剂量应取偏小值。
5.合理选择给药途径能口服给药的,不采用注射给药;能肌内注射给药的,不选用静脉注射或滴注给药。
6.使用中药注射剂还应做到:
(1)用药前应仔细询问过敏史,对过敏体质者应慎用。
(2)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功能主治使用,辨证施药,禁止超功能主治用药。
(3)中药注射剂应按照药品说明书推荐的剂量、调配要求、给药速度和疗程使用药品,不超剂量、过快滴注和长期连续用药。
(4)中药注射剂应单独使用,严禁混合配伍,谨慎联合用药。
对长期使用的,在每疗程间要有一定的时间间隔。
(5)加强用药监护。
用药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用药反应,发现异
常,立即停药,必要时采取积极救治措施;尤其对老人、儿童、肝肾功能异常等特殊人群和初次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患者应慎重使用,加强监测。
梅全喜中药的合理应用ppt课件
.
5
2.有效
所谓有效,即确保用药有效。一名 合格的药师在建议临床医师或指导患者 使用中药或中成药时,必须在用药安全 的前提下,保证所用药物对所防治的疾 病有效。力争做到在药学服务中,所推 选的中药或中成药对患者既不会造成伤 害,又有较好的疗效。
.
6
3.简便
所谓简便,即提倡用药方法要简便 。一名合格的药师在建议临床医师或指 导患者使用中药或中成药时,必须在用 药安全、有效的前提下,力争做到所推 选药物的使用方法简便易行,使临床医 师及使用者易于掌握,应用方便。
.
7
4.经济
所谓经济,即倡导用药要经济实用 。一名合格的药师在建议临床医师或指 导患者使用中药或中成药时,必须在用 药安全、有效的前提下,除力争做到所 推选的药物用法简便外,还必须做到用 药不滥,经济实用,并有利于环境保护 。
.
8
四、不合理用药的主要表现
(1)辨析病证不确,用 药指征不明确;
(一)在药动学上的相互作用
1.影响吸收
(1)影响药物透过生物膜吸收
(2)影响药物在胃肠道的稳定
2. 影响分布
3.影响代谢
(1)酶促反应
(2)酶抑反应
4.影响排泄
(1)增加排泄
.
1
第一节 合理用药概述
一、基本概念
所谓合理使用中药,是指运用中医
药学综合知识及管理学知识指导临床用
药。也就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在充
分辨析疾病和掌握中药性能特点的基础
上,安全、有效、简便、经济地使用中
药或中成药,达到以最小的投入,取得
最大的医疗和社会效益之目的。
.
2
二、目的与意义
最大限度地发挥药物治疗效能,将中药 和中成药的不良反应降低到最低限度, 甚至于零。
中药饮片的合理应用及中药的煎煮方法
中药饮片的合理应用及中药的煎煮方法中药饮片是中医药学中重要的剂型之一,具有使用方便、药效稳定等特点,在临床应用中得到广泛运用。
合理应用中药饮片需要考虑疾病的类型、病情的轻重、患者的体质等多个因素。
以下是中药饮片合理应用的方面与中药的煎煮方法。
一、中药饮片的合理应用1.根据疾病类型选择饮片:中药饮片根据其特点和功效可分为解表剂、清热剂、利湿剂、行气剂、活血化瘀剂、温里剂等多种类型。
在应用中,需要根据疾病的类型选择相应的饮片,如感冒发热可选择解表剂,湿疹患者可选择清热利湿剂等。
2.考虑病情的轻重:病情轻的患者可以选择适量的饮片,通过调理自身的阴阳平衡来达到治疗的目的;而病情重的患者则需要选择剂量较大的饮片,以便加强药效,如癌症等重症患者需要较大剂量的药物来抗击疾病。
3.考虑患者体质:中医讲究因人而异,针对不同体质的人群,需要选择不同的饮片。
例如,阳虚体质可选择温里剂,阳虚寒冷的体质可选择温补剂等。
4.饮片的配伍和搭配:在中药饮片的应用中,其中药的配伍和搭配非常重要。
药物的配伍可相互增强疗效,搭配可以减少不良反应。
药物的配伍和搭配需要考虑到中医药理学的基本原理,如五味入五脏,药性相合等。
中药的煎煮是将中药饮片加工成能准确浸提药效的药液,其方法与步骤对于中药的使用和药效都有重要影响。
1.选择合适的锅具:中药煎煮需要选择具备良好保温性和煎药效果的锅具。
常见的有砂锅、陶锅、不锈钢锅等,它们能保证药液在加热过程中较好地维持适宜的温度。
2.正确的火候掌握:煎药时要将水和药物适当地加热,药液的沸腾状态通常是利用中药的有效成分充分溶解的标志。
在煎药过程中要注意火候的掌握,既不能加热混浊使药液变质,也不能加热过长时间使药液蒸发过多。
3.煎煮的时间控制:根据不同的中药饮片,煎煮的时间也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中药饮片的煎煮时间在30分钟到1小时之间。
煎药时间过短使药效不能充分溶解,时间过长会使药液变浓。
4.药液的保存和服用:煎制好的中药饮片药液需要及时服用或保存。
中医药学在临床中的应用
气功疗法的应用:在临床上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颈椎病等
中医药学在临床应用中的优势和局限性
03
中医药学在临床应用中的优势
整体观念:注重人体内外环境的整体平衡
辨证论治: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进行个性化治疗
多种治疗方法:包括中药、针灸、推拿、拔罐等多种手段
副作用较小:中药的副作用相对较小,更适合长期治疗和调理
中医药学在临床中的具体应用
02
中药治疗
中药治疗在临床中的应用广泛,包括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各科。
添加标题
中药治疗注重整体观念,强调辨证论治,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等因素进行个性化治疗。
添加标题
中药治疗方法多样,包括内服、外用、针灸、推拿等,可以灵活运用,提高疗效。
添加标题
中药治疗在临床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如副作用小、疗效持久、价格低廉等,受到广大患者的欢迎。
添加标题
创新药物研发:研发新型中药,提高疗效和安全性
添加标题
临床研究:开展中医药在临床中的应用研究,提高疗效和推广范围
添加标题
感谢观看
汇报人:XX
中医药学在临床应用中的发展前景
04
中医药学与其他医学的结合
中医药学与国际医学的结合:推动中医药学走向世界,为全球健康事业作出贡献
中医药学与民族医学的结合:丰富中医药学宝库,促进民族医学发展
中医药学与西医药的结合:取长补短,提高疗效
中医药学与现代医学的结合:互相借鉴,共同发展
中医药学在国际化发展中的前景
治疗未病:在疾病未发之前,采取预防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
预防疾病:通过调理身体,增强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保健养生:通过饮食、运动、心理调节等方法,保持身体健康,延缓衰老
中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与合理用药1129
单味配方颗粒
单味中药配方颗粒是由单味中药饮片经水提、浓缩、 干燥、制粒而成,在中医临床配方后,供患者冲服使 用。单味中药配方颗粒是对传统中药饮片的补充。
9
中药毒性
广义毒性指药物的偏性。 狭义毒性指药物对机体所产生的严重不良影响及损害性。 《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了28种中药饮片
11
中药剂量表述方式
中药饮片剂量多以重量单位表述。 中成药剂量表述方式有多种:
①折算为中药饮片的剂量; ②按照药物制剂重量或容积使用; ③按制剂的最小单位数量使用,如粒、丸等; ④按照制剂中主要代表成分的含量使用。
12
一、临床中药学相关概念
中成药
以中药饮片为原料,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按照组 方原则,以规定的处方和方法加工而成一定的制剂 类型,供临床使用的药物。
45
中成药分类研究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项课题 (2011ZX04-01)
解决中成药“科别” 分类 ( 医学分类法) 实用性不强
中成药品种遴选、使用、评 价困难,医保拒付等问题。
46
中成药分类研究
47
中成药分类研究
功效19
功效68
药品段或属性段
病证(妇产、骨 伤)11
科(妇产、
功效(皮肤)5
52
四、中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53
目的
规范中药临床应用; 提高中药的应用水平; 为临床安全合理使用中药提供指导; 为中药处方点评提供依据; 为出台相关中药相关管理办法提供依据
54
制定依据
《处方管理办法》(部长令53号) 《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卫医管发[2010] 28
半固体剂型: 1.煎膏剂 2.软膏剂 3.凝胶剂 液体制剂 :1.合剂 2.口服液 3.酒剂 4.酊剂 5.糖浆剂 注射剂 气雾剂和喷雾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效。 • 茵陈蒿汤、大柴胡汤可增强西药利胆药,
能互相增强作用 • 炙甘草汤、加味逍遥丸与甲巯咪唑联用,
可使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各种自觉症状减轻。 • 四逆汤与左甲状腺素联用、可使甲状腺功
能低下症临床症状迅速减轻。
• 按年龄分布:中药不良反应报告中14岁以下儿童占7.6%。65岁 以上占27.1%。
• 按功能分布:排第一位是活血化瘀药占41.2%、补益剂(益气养 阴)13.7%、开窍剂12%、清热解毒7.0%、解表剂4.4%。
• 按给药途径:静脉注射48.7%、其他注射0.6%、口服给药43.6%。 其他途径7.1%。
用药禁忌
• 配伍禁忌:十八反、十九畏。 • 妊娠禁忌:禁用中药、慎用中药 • 饮食禁忌 • 证侯禁忌-病证禁忌
口服中成药的应用
• 辨证用药 • 熟悉功能主治、适应证。 • 熟悉药物组成,用法用量 • 勿重复用药 • 联合用药忌配伍禁忌
中成药的合理联用
• 功能相似的中成药联用,可增强原有药物 疗效;功能不同的中成药联用,可以互补 治疗兼证。
• 中成药与中药汤剂联用,也应遵从增效减 毒的原则。
• 中成药与药引的联用,有助于引药归经、 增强疗效的目的。
• 中成药与西药联用,一 减低毒性;二增强疗 效。
中西药不合理联用
• 影响吸收 :影响药物透过生物膜、影响药物 在胃肠道的稳定。
• 影响分布:碱性中药+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合用— 耳毒性增加,含鞣质中药+磺胺类—磺胺类血 药浓度增加、重则发生中毒性肝炎。
• 山楂制剂+大环内酯类抗菌素——失去抗菌作 用。
• 含有机酸中药(乌梅、木瓜、山茱萸、山楂、 陈皮等)+碱性药物(氨茶碱、碳酸氢钠、氨基 糖苷类抗菌药——降低或失去药效。
• 含有机酸中药+磺胺类——增加耳毒性。
• 含有机酸中药+大环内酯类药物——增加肝 毒性,引发听觉障碍。
• 含有机酸中药+利福平、阿司匹林——增加 肾毒副作用。
• 麻黄与青霉素联用治疗细菌性肺炎有协同 增效作用。
• 六君子汤与抗震颤麻痹药联用,可减轻其 胃肠道副作用。
• 十全大补汤、小柴胡汤、补中益气汤与抗 肿瘤药联用,可以提高疗效。
中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
• 辨证用药 • 谨慎用药、审慎配伍 • 熟悉适应证,正确掌握用法用量及疗程,
中病即止。 • 询问过敏史 • 合理选择溶媒 • 规范操作,注意滴速 • 独立输液器
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特点
• 多发性和普遍性:几乎所有的中药注射剂均出 现过不良反应。
• 临床表现多样性:涉及多系统、多器官,变态 反应多见。
• 不良反应的不可预知性:中药成分复杂,过敏 反应物质的不确定性及过敏反应种类众多无法 预试验减少。
• 批与批之间不良反应的差异性:不同批次的原 药材质量、不同厂家的生产工艺、技术水平。
合理用药如何施方
• 辨阴阳,明寒热;辨表里,明虚实,审清 浊知部分,视喘息、听声音知所苦,观权 衡规矩知病在所生,按尺寸知浮沉滑涩。
• 明治法,熟“生克” • 熟药性,懂“七情” • 懂“经方” 擅加减 • 熟炮制,懂“药对” • 常回访、懂总结
合理用药的中药剂量)
• 擅纠“偏”。 • 重君臣,善佐、使。 • 年龄、性别、体质以及个体差异 • 把握好补药、毒药剂量和疗程,注意量效、
中药的临床合理应用
韶关市中医院药学部 副主任中药师
我国中药药物不良反应现状
• 据国家药品不良反应评介中心、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 2018年收集的数据统计:
• 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62.7万份,其中中药(中成药)不良反 应8.8万份,占14.1%。
• 怀疑严重不良反应的报告18.4万份,其中中药严重不良反应案 例占8.7%。
量毒关系 • 中病即止
合理用药的有效途径(服药方法)
• 上焦之病饭后服,下焦之病饭前服。 • 活血祛瘀饭后服,胃有疾患饭后服。 • 补阳、解表上午服,补阴安神晚上服。 • 治脾胃餐间服,有毒之药饭后服。 • 补益早空服,驱虫、导泻空腹服。 • 伤风感冒宜温服,清热、解毒、止吐宜冷
服。 • 药性峻烈宜顿服,咽喉、呕吐宜频服。
• 银杏叶+地高辛——中毒。 • 影响代谢:酶促反应—酒制类中药+二甲双胍、
胰岛素—药效降低,与三环类抗抑郁药联用不 良反应增加。酶抑反应—含鞣质中药+酶类制 剂效价下降。
• 含麻黄碱的中成药+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呋喃唑 酮、异烟肼)—心律不齐、呼吸困难、心肌梗 塞、严重的可出现高血压危象。
• 影响代谢:1 增加排泄:碱性中药+尿液酸化 类药物(诺氟沙星、呋喃坦啶、头孢类抗生 素)—作用减低。
合理用药概述
• 基本定义:“合理”是一个相对广义的概 念。简单的阐述,就是运用中医药学综合 知识及管理学知识指导临床用药,以中医 药理论为指导,结合现代科学研究成果, 在充分辨析疾病和掌握中药性能特点的基 础上,安全、有效、简便、经济的使用中 药和中成药,掌握好中药“有毒不一定有害, 无毒不一定无害的”量效、量毒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