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医感冒的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医感冒的治疗
发表时间:2015-03-26T11:33:34.627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31期供稿作者:李桂芹
[导读] 感冒,是指以鼻塞,流涕,喷嚏,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脉浮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外感疾病。
李桂芹
(黑龙江省延寿县安山中心乡卫生医院 150774)
【摘要】目的探讨感冒后中医的治疗方法。方法从2013年2月到2014年5月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35例感冒患者进行研究分析。结果经过中医治疗患者均得以痊愈。结论感冒是由于感受风邪,腠理疏泄,卫气不固,肺失宣肃而出现的,临床表现主要有鼻塞流涕、喷嚏、头痛、恶寒发热、咳嗽。
【关键词】感冒中医治疗
【中图分类号】R25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31-0340-02
感冒,是指以鼻塞,流涕,喷嚏,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脉浮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外感疾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冬、春季节为多,在外感病中最为常见。病情轻者多为感受当令之气,称为伤风;病情重者多为感受非时之邪,称为重伤风;在一个时期地域内广泛流行、病情类似、症状严重者,称为时行感冒。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2月到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35例感冒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6例,女19例,年龄8~56岁。病程3~14天。
1.2治疗感冒的病位在卫表肺系,治疗应因势利导,从表而解,采用解表达邪的治疗原则。风寒证治以辛温发汗为主;风热证治以辛凉清解为主;而暑湿杂感者,则当清暑祛湿解表。
1.2.1中药治疗
1.2.1.1风寒束表
治法:辛温解表。
处方:荆防败毒散(《外科理例》)。
本方以荆芥、防风、羌活解表散寒;柴胡、薄荷解表疏风;枳壳、前胡、桔梗宣肺利气;独活、川芎止头身痛;茯苓、甘草化痰和中。
风寒重,恶寒甚者,加麻黄、桂枝;风寒挟湿,身热不扬,身重苔腻,脉濡者,用羌活胜湿汤加减;风寒兼气滞,胸闷呕恶者,用香苏散;风寒兼咳嗽者,用杏苏散。
1.2.1.2风热犯表
治法:辛凉解表。
处方:银翘散(《温病条辨》)。
方中银花、连翘辛凉透表;薄荷、荆芥、淡豆豉辛凉解表,兼以清热解毒;桔梗、牛蒡子、甘草清宣肺气,利咽化痰;竹叶、芦根甘凉轻清,清热生津以止渴。
发热甚者,加黄芩、石膏、大青叶清热;头痛重者加蔓荆子,菊花清利头目;咽喉肿痛者,加板蓝根、马勃、玄参利咽解毒[1];咳嗽痰黄者,加知母、黄芩、贝母、杏仁清肺化痰;口渴重者,重用鲜芦根,加花粉清热生津;风热挟湿,胸闷呕恶者,加藿香、佩兰芳香化湿。
1.2.1.3暑湿伤表
治法:清暑祛湿解表。
处方:新加香薷饮(《温病条辨》)。
香薷祛暑发汗解表;金银花、连翘辛凉解表;厚朴、扁豆和中化湿。
若暑热偏盛,加黄连、黄芩、青蒿清暑泻热;若因夏令酷暑,久曝烈日之下或连续高温作业汗出过多,中气耗伤,暑热内迫,气火壅遏,气机逆乱,闭塞清窍而致头晕、头痛、胸闷身热、面色潮红,继而卒仆,不省人事,气息粗促,牙关微紧,舌红而干,脉洪数之证(俗称“中暑”或兼见四肢厥逆者称“暑厥”),应将患者迅速移至阴凉通风之处,采用解暑益气、清心开窍之法,药物治疗应急予牛黄清心丸以清心开窍[2],继用白虎加人参汤或清暑益气汤加减,以祛暑消热,益气生津。
1.2.1.4气虚感冒
治法:益气解表。
处方:参苏饮(《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方中人参、茯苓、甘草扶正祛邪;苏叶、葛根疏风解表;前胡、桔梗、陈皮、枳壳、半夏宣肺理气,化痰止咳。表虚自汗,加黄芪、白术、防风,益气固表。
1.2.1.5阴虚感冒
治法:滋阴解表。
处方:加减葳蕤汤(《通俗伤寒论》)。
方中玉竹滋阴以助汗源;白薇清热和阴;葱白、薄荷、桔梗、豆豉疏表散风;甘草、大枣甘润和中。
阴伤明显,咽干口渴甚,加沙参、麦冬养阴生津;心烦口渴较甚,加黄连、竹叶、天花粉以清热生津除烦[3];咳嗽咽干,咯痰不爽,加牛蒡子、射干、瓜蒌皮利咽化痰。
1.2.2针灸治疗
1.2.2.1基本处方:风池大椎外关合谷列缺
风池是足少阳经和阳维脉的交会穴,大椎是手足三阳经的交会穴,外关通于阳维脉,三穴配合以疏风解表;合谷是手阳明经的原穴,祛风解表;列缺是手太阴经的络穴,能宣肺止咳;合谷、列缺原络配穴,更能加强宣肺解表的功效。
1.2.2.2加减运用
风寒、风热袭表证:加风门、肺俞以祛风散寒清热。诸穴针用泻法。
暑湿伤表证:加中脘、足三里以和中化湿。诸穴针用平补平泻法,或加灸法。
气虚感冒证:加膻中、气海以益气解表。诸穴针用补法,或加灸法。
阴虚感冒证:加鱼际、复溜以滋阴降火利咽。诸穴针用平补平泻法。
头痛:加太阳、印堂以祛风止痛。诸穴针用平补平泻法。
鼻塞、流涕:加上星、迎香以宣肺通窍。诸穴针用平补平泻法。
咽喉肿痛:加少商、商阳点刺出血以清热利咽。余穴针用平补平泻法。
1.2.2.3其他
耳针疗法:取肺、气管、内鼻、耳尖、肾上腺、轮4~6,每次取2~3穴,毫针浅刺,中等刺激,每次留针15~3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
水针疗法:取风池、定喘、尺泽等穴,每次选1穴,交替选用,用板蓝根注射液2ml穴位注射,每天1~2次。三棱针疗法:取耳尖、少商、商阳、委中、尺泽等穴,每次选用1~2穴,点刺或刺络出血。适用于风热犯表、暑湿伤表证。拔罐疗法:取大椎、肩井、风门、身柱、肺俞等穴,每次选2~3穴,留罐10分钟;或在背部督脉、膀胱经走罐。适用于风寒束表证。
2 结果
经过诊断和中医治疗,患者的症状均有所好转,全部痊愈。
3 讨论
普通感冒,初起多见呼吸道和卫表症状。咽部痒而不适,鼻塞,流涕,喷嚏,声重而嘶,头痛,恶风,恶寒等。鼻涕开始为清水样,2~3日后鼻涕变稠,继而发热、咳嗽、咽痛、肢节酸重不适等。部分患者病及脾胃,而表现胸闷、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大便稀溏等症。时行感冒,多呈流行性,多人同时突然发病,症状相似,迅速蔓延,首发症状常见恶寒、发热,周身酸痛,疲乏无力。感冒常以风邪兼夹寒、热、暑袭人而发病,因此临床上应首先分清风寒、风热、暑湿之证。历代医家常用麻黄汤、桂枝汤等治疗外感病及其兼变证,以三仁汤为主加减治疗流行性感冒,用新加香薷饮化裁治疗夏令暑湿感冒,用补中益气丸加减治疗老年气虚感冒。感冒是由于感受风邪,腠理疏泄,卫气不固,肺失宣肃而出现的,是以鼻塞流涕、喷嚏、头痛、恶寒发热、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外感疾病。病因以风寒、风热为主,夏令多属暑湿致病。病位在肺卫,病理重点在于卫表不和。治疗采用解表达邪的原则,须区别风寒、风热和暑湿兼夹不同,风寒治以辛温发汗,风热治以辛凉清解,暑湿杂感治以清暑祛湿解表。感冒属轻浅之证,只要及时恰当地处理,即可较快痊愈,但对老年、婴幼、体弱患者及时行感冒之重症,必须加以重视,防止发生传变。参考文献
[1]杨中贵,张立波.中医内科感冒的治疗[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年09月:20~21.
[2]施亚楠.从感冒的证治看中医内科理论的临床体现[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年02月.
[3]庞浩龙,贡联兵.治疗感冒中成药的合理应用[J].人民军医.2013年0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