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要览(1979年-1985年)
1979年到2022年中国历史事件总结

1979年到2022年中国历史事件总结1979年:1、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2、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
1980年:1、国家正式将“出口特区”更名为“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成为我国第一批经济特区。
2、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1982年:1、中共召开十二大,邓小平明确提出,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问中国,邓小平就香港前途问题与她进行会谈。
1983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取得巨大成效。
中央决定,撤销国家政权在农村的基层单位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撤销作为村行政机构的生产大队,建立村民委员会,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1984年:1、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2、颁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明确规定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3、国家决定开放天津、上海、福州、广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
1985年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相继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1987年:1、台湾当局迫于形势采取开放措施,允许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海峡两岸长期隔绝的状态终于被打破。
2、中共召开十三大,系统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规定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1988年:中国设立海南省,划出海南岛设置海南经济特区。
1990年:中央政府决定以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浦东开发开放成为20世纪90年代初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步骤。
1992年:1、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论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以及姓资姓社的问题,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
2、年底,召开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两岸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重要共识,这就是“九二共识”。
中国80年代以来大事记录

中国80年代以来大事记录一九九〇年:七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关于设立香港非凡行政区的决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非凡行政区基本法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九月在北京举行,中国金牌数名列榜首。
一九九一年:五月访问苏联,签署中苏东段边界协定。
长江葛洲坝水利枢纽和秦山核电站相继竣工。
一九九二年:邓小平年初发表南巡谈话,中国再掀改革开放热潮。
一九九四年:国务院作出关于进一步深化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决定。
其后,中国对四千多种商品进口关税进行大幅度削减,关税总水平降至百分之二十三。
一九九五年:在新春茶话会上,发表《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讲话,就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若干重要问题提出八点主张。
中共中心、国务院五月作出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确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京九铁路全线铺通。
十二月,香港非凡行政区第一届政府推选委员会推选董建华为香港非凡行政区第一任行政长官人选。
随后,国务院任命董建华为香港非凡行政区第一任行政长官。
一九九七年:二月十九日,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逝世。
七月一日,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举行。
庄重宣告: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九月举行。
作《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报告。
十月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
与克林顿就二十一世纪中美关系发展框架和发展方向达成重要共识,决定努力建立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建设性的战略伙伴关系。
中国研制成“银河——三”百亿次巨型计算机。
长江三峡十一月八日截流建三峡大坝。
一九九八年:澳门非凡行政区筹委会五月在北京成立。
克林顿六月访问中国,中美两国元首实现互访。
长江流域及嫩江松花江流域夏季出现历史上罕见特大洪灾,军民奋力抗灾。
一九九九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五月八日用导弹袭击中国驻南斯拉夫使馆,三名中国记者遇难。
澳门特区推委会五月推选何厚铧为澳门特区首任行政长官。
同月,朱镕基总理签署任命书,任命何厚铧为澳门非凡行政区行政长官。
中国80年代以来大事记录

中国80年代以来大事记录一九九〇年:七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关于设立香港非凡行政区的决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非凡行政区基本法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九月在北京举行,中国金牌数名列榜首。
一九九一年:五月访问苏联,签署中苏东段边界协定。
长江葛洲坝水利枢纽和秦山核电站相继竣工。
一九九二年:邓小平年初发表南巡谈话,中国再掀改革开放热潮。
一九九四年:国务院作出关于进一步深化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决定。
其后,中国对四千多种商品进口关税进行大幅度削减,关税总水平降至百分之二十三。
一九九五年:在新春茶话会上,发表《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讲话,就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若干重要问题提出八点主张。
中共中心、国务院五月作出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确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京九铁路全线铺通。
十二月,香港非凡行政区第一届政府推选委员会推选董建华为香港非凡行政区第一任行政长官人选。
随后,国务院任命董建华为香港非凡行政区第一任行政长官。
一九九七年:二月十九日,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逝世。
七月一日,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举行。
庄重宣告: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九月举行。
作《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报告。
十月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
与克林顿就二十一世纪中美关系发展框架和发展方向达成重要共识,决定努力建立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建设性的战略伙伴关系。
中国研制成“银河——三”百亿次巨型计算机。
长江三峡十一月八日截流建三峡大坝。
一九九八年:澳门非凡行政区筹委会五月在北京成立。
克林顿六月访问中国,中美两国元首实现互访。
长江流域及嫩江松花江流域夏季出现历史上罕见特大洪灾,军民奋力抗灾。
一九九九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五月八日用导弹袭击中国驻南斯拉夫使馆,三名中国记者遇难。
澳门特区推委会五月推选何厚铧为澳门特区首任行政长官。
同月,朱镕基总理签署任命书,任命何厚铧为澳门非凡行政区行政长官。
1979年历史大事介绍

20XX年1979年历史大事介绍1979年,普遍被认为是七十年代末期,也是中国正式开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走改革开放正确道路的第一年。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1979年历史大事有哪些,希望能帮到你。
1979年历史大事有哪些1月1月1日,美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
1月1日,匈牙利和奥地利互免签证。
1月1日,汝拉州加入瑞士。
1月7日,越南军队占领柬埔寨首都金边,结束红高棉统治。
1月9日,多米尼克加入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
1月16日,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逃离伊朗。
1月22日,台湾发生桥头事件,要求释放被国民政府指为叛乱犯的余登发父子。
1月28日,中国国务院副邓小平应美国总统卡特之邀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
2月2月1日,赛义德·鲁霍拉·霍梅尼回到伊朗。
2月7日,图瓦卢与美国签署友好条约。
2月7日,冥王星离太阳的距离近于海王星。
2月11日,伊朗伊斯兰革命,沙阿政府倒台。
2月14日,阿富汗伊斯兰极端主义者在喀布尔绑架美国驻阿富汗大使。
2月17日,中越战争爆发。
2月22日,圣卢西亚脱离英国独立。
2月26日,台湾桃园国际机场正式启用。
3月3月2日,阿尔巴尼亚宣布进入紧急状态。
3月4日,旅行者1号发现木星环3月5日,旅行者1号飞跃木星。
3月13日,欧洲汇率机制启用。
3月13日,莫里斯·毕晓普在格林纳达发动政变。
3月26日,埃及与以色列签署和平条约。
3月28日,1979年三里岛核泄漏事故发生。
3月28日,詹姆斯·卡拉汉被下院不信任动议推翻。
3月29日,艾哈迈德·沙阿继任马来西亚国家首脑。
3月31日,英国军队完全撤离马耳他。
4月4月1日,霍梅尼宣布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成立。
4月2日,一个位于斯维尔德洛夫斯克的苏联生物武器实验室不慎泄漏炭疽细菌,66人丧身。
4月3日,巴基斯坦前阿里·布托被处绞刑。
4月7日,日本著名动画机动战士高达开始播放。
4月8日,宁波百年堂成为中国大陆文革以后第一个恢复开放的基督教堂。
中国现代史大事年表

中国现代史大事年表一、中华人民共与国成立与巩固时期:1949—1953年1、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华东军区海军建立。
2、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召开,通过《共同纲领》。
3、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标志中华人民共与国的成立,中国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筹建新中国之时,提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新中国成立后,明确提出要解放台湾;新中国成立前夕,成立第一支海军——华东军区海军;新中国成立前夕,空军成立;在建国的第一年里(1949、10—1950、10)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4、1950年10月—1953年7月: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司令员:彭德怀。
5、 1950—1952年底:土地改革。
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与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6、 1951年:西藏与平解放。
意义: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二、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53—1956年1、1953—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
一五计划的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2、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与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3.1954年起: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写入宪法,成为我国的基本制度4、1954年4—7月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的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关于解决朝鲜问题与印度支那问题的国际会议。
5、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与国宪法》,这就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6、1955年: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亚非国际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农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掀起高潮。
7、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标志着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我目改革开放重要历史进传,做大事年表

我目改革开放重要历史进传,做大事年表改革开放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它开启了中国的现代化道路,使中国从封闭落后的国家逐渐崛起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以下是关于改革开放的重要历史进程的年表。
1978年:-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确立了我国改革开放的方向。
1979年:- 1979年9月,中美建立外交关系,结束了长达30年的敌对状态。
- 1979年12月,我国改革开放的第一部法律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颁布。
1980年:- 1980年9月,深圳、珠海、汕头等沿海经济特区正式设立,吸引了大量的外商投资和先进技术。
- 1980年11月,我国第一部外商投资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颁布。
1981年:- 1981年1月,中共中央发布《关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对农村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 1981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思想。
- 1982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实施。
- 1982年12月,我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有了自主经营土地的权利。
1984年:- 1984年9月,中英联合声明签署,确定了香港问题的解决办法。
- 1984年12月,深化改革,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1986年:- 1986年7月,国务院发布了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试点方案。
- 1986年9月,第五个经济特区——海南经济特区正式成立。
1992年:- 1992年1月,中央工作会议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1992年6月,中国加入亚洲开发银行和世界银行。
1997年:- 1997年7月1日,中英两国正式交接香港,回归中国。
2001年:- 2001年12月,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成为其中67个创始成员国之一。
- 2004年7月,我国第一颗载人航天器“神舟五号”成功发射并着陆。
2013年:- 2013年11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深化改革。
改革开放四十年大事记简介

改革开放四十年大事记简介
改革开放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之一,自1978
年以来,中国经济、政治、社会等各个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
以下是改革开放四十年的重要事件简介:
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历史性的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宣布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标志着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1979年,中国恢复高考制度,结束了“文革”期间的教育混乱,为后来的教育改革奠定了基础。
1980年代初,中国开始实行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改革迈
出了重要的一步,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释放。
1984年,中国成立了深圳经济特区,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迈出
了重要的一步,吸引了大量国际投资和先进技术。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提出了“发展是硬道理”的重要思想,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奠定了理论基础。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进一步融入全球经济体系,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全面开放和改革。
2013年,中国启动了“一带一路”倡议,旨在加强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推动共同发展。
2018年,中国召开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总结了改革开放40年来的伟大成就,并提出了未来发展的重要思想和方向。
以上是改革开放四十年的重要事件简介,这些事件在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推动了中国的发展进程,展示了中国在改革开放道路上取得的巨大成就。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要览

史海观澜2019.04上561月6日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陈毅在北京逝世。
10日举行追悼会。
毛泽东参加追悼会,周恩来致悼词。
2月21日至28日美国总统尼克松来我国访问。
8月1日国防部为庆祝建军45周年举行盛大招待会。
叶剑英发表讲话。
陈云、王震、滕代远等一批被迫害的老干部出席了招待会。
9月25日至29日日本国总理大臣田中角荣应邀访问中国。
3月10日中共中央根据毛泽东的批示,决定恢复邓小平党的组织生活和国务院副总理的职务。
8月20日中共中央批准《关于林彪反党集团反革命罪行的审查报告》。
8月24日至2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要览(1972年—1978年)1972年1973年缚,结束了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开始全面纠正“文化大革命”及其以前的“左”倾错误,实现了党和国家历史上的伟大转折,实现了党的工作重点的战略转移,开始走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道路,在历史的关键时刻赋予党新的强大力量,党和国家的面貌由此开始发生根本性变化。
安徽凤阳“大包干”1978年秋,一场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降临江淮大地。
凤阳,这个安徽最穷的县,也未能幸免旱灾。
为解决农民吃饭问题,当地党委和政府暗中支持农民搞“包产到组、联产计酬”,采取“不宣传、不推广、不制止”的态度。
当年,凤阳获得大丰收。
1978年11月24日,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生产队副队长严宏昌把18户农民召集到一间茅舍里,决定“把地分了实行单干”。
18户21个在场的人在契约上按上了鲜红的指印。
中国农村改革的新篇章从这里揭开。
1979年6月15日,时任安徽省委第一书记的万里专程来到凤阳调研“大包干”时,对小岗生产队“包产到户”的做法明确表示支持。
“包产到户”的做法迅速传遍安徽大部分农村,并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
1979年,安徽省粮食总产量达320亿斤,超额完成国家计划,有4个地区和21个县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中国改革开放40年大事记

中国改革开放40年大事记作者:来源:《中国经济报告》2018年第12期中共十一屆三中全会召开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
此次会议揭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使中国进入了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主要任务的历史新时期。
设立经济特区1979年7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广东省委、福建省委关于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的报告,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试办出口特区。
8月13日,国务院颁发《关于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增加外汇收入若干问题的规定》,主要内容是扩大地方和企业的外贸权限,鼓励增加出口,办好出口特区。
1980年5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广东、福建两省会议纪要》,决定将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这四个出口特区改称为经济特区。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立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批转《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指出农村实行的各种责任制,包括小段包工定额计酬,专业承包联产计酬,联产到劳,包产到户、到组,等等,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1983年中央下发文件,指出联产承包制是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在中国实践中的新发展。
提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1984年10月20日,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
会议一致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进一步贯彻执行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的方针,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步伐,是当前中国形势发展的迫切需要。
改革的基本任务是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全民所有制企业改革启动1986年12月5日,国务院作出《关于深化企业改革增强企业活力的若干规定》。
《规定》提出全民所有制小型企业可积极试行租赁、承包经营。
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要实行多种形式的经营责任制。
各地可以选择少数有条件的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进行股份制试点。
中国自从改革开放以来的大事记有哪些

中国自从改革开放以来的大事记有哪些
1、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2、1979年设立经济特区
3、1982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立
4、1984年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提出
5、1986年全民所有制企业改革启动
6、1987年“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基本路线提出
7、1988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提出
8、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确立
9、1993年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10、1993年进行分税制改革
11、1993年提出金融体制改革目标
12、1994年外贸体制综合配套改革
13、1992、1994年医疗、住房市场化改革施行
14、1995年提出“两个根本性转变”目标
15、1996年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
16、1997年“十五大”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17、1999年明确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18、1999年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
19、2001年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
20、2002年“十六大”确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21、2003年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提出
22、2004年推进资本市场发展的“国九条”颁布
23、2004年国有商业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革
24、2004年保护私有财产入宪
25、2005年农业税条例废止
26、2005年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
27、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启动
28、2006年作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决定
29、2007年《物权法》出台
30、2007年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
中国大事年历表

文学常识中国历史发展进程:夏(前2070—前1600),商(—前1046),西周(—前771),春秋(—前476),战国(—前221),秦(—前202),西汉(—9),东汉(25—220),隋(581—589),唐(618—906),五代十国(—979),北宋(960—1127),南宋(—1276),元(—1368),明(—1644),清(—1912),中华民国(—1949),中华人民共和国。
一.西周①分封制②宗法制③世官制④刀耕火种⑤井田制(土地国有制)⑥官营手工业(主导)⑦青铜铸造业繁荣二.春秋①世官制②铁犁牛耕③私田,井田制遭破坏,鲁国承认土地私有的合法性④小农经济⑤老子(道家),孔子(儒家)《诗经》三.战国①世官制②铁犁牛耕③商鞅变法,废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重农抑商”④庄子(道家),荀子和孟子(儒家),墨子(墨家),商鞅和韩非子(法家),楚辞《离骚》屈原,⑤发明“司南”四.秦①皇帝制度②三公九卿制③郡县制④世官制(先秦)⑤小篆,隶书⑥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五.汉①郡国并行制②推恩令③察举制④铁犁牛耕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⑤东汉杜诗,冶铁工具,水排。
两汉的高炉炼铁和炒钢技术⑥青瓷⑦素纱禅衣(丝织技术高超);陆上丝绸之路,被称“丝国”⑧董仲舒,“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三纲五常”⑨汉武帝,太学⑩西汉发明造纸术,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11汉末,楷书○12汉赋,西汉华丽恢弘,东汉清新活泼。
○13商品买卖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六.魏晋①九品中正制②草书,行书③顾恺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七.隋①科举制②白瓷③江东地区,曲辕犁(标志耕犁技术的成熟)④雕版印刷八.唐①三省六部制②筒车③南青北白,唐三彩,秘色瓷④草市遍布,夜市繁荣⑤唐诗⑥唐末火药应用于军事,造纸术外传九.宋①分割相权:同平章事、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②髙转筒车③五大名窑,海上丝绸之路④商业繁荣,打破了市坊界限,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商业活动不再受政府直接监管⑤宋明理学,北宋五子(创立),朱熹(理学集大成者),陆九渊(心学开创者)⑥毕昇,活字印刷术。
中国现代史大事年表

中国现代史大事年表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巩固时期:1949—1953年1.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华东军区海军建立。
2.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召开,通过《共同纲领》。
3.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筹建新中国之时,提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新中国成立后,明确提出要解放台湾;新中国成立前夕,成立第一支海军——华东军区海军;新中国成立前夕,空军成立;在建国的第一年里(1949.10—1950.10)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4.1950年10月—1953年7月: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司令员:彭德怀。
5. 1950—1952年底:土地改革。
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6.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意义: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二、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53—1956年1.1953—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
一五计划的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2.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3.1954年起: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写入宪法,成为我国的基本制度4.1954年4—7月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的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关于解决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的国际会议。
5.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6.1955年: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亚非国际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农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掀起高潮。
7.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标志着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中国现代史大事年表

中国现代史大事年表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中国现代史大事年表)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中国现代史大事年表的全部内容。
中国现代史大事年表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巩固时期:1949-1953年1。
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华东军区海军建立。
2。
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召开,通过《共同纲领》。
3.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筹建新中国之时,提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新中国成立后,明确提出要解放台湾;新中国成立前夕,成立第一支海军-—华东军区海军;新中国成立前夕,空军成立;在建国的第一年里(1949.10-1950.10)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4。
1950年10月—1953年7月: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司令员:彭德怀.5。
1950—1952年底:土地改革.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6。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意义: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二、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53—1956年1.1953—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五计划的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2.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3.1954年起: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写入宪法,成为我国的基本制度4.1954年4—7月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的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关于解决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的国际会议。
中国改革开放30年之最具影响力的30件大事

1、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
这次全会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实现了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工作重点转移的决策,实现了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取得了组织路线拨乱反正的最重要成果;恢复党的民主集中制的优良传统,提出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重要任务;审查和解决历史上遗留的一批重大问题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开始了系统清理重大历史是非的拨乱反正。
2、1979年设立经济特区1979年7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广东省委、福建省委关于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的报告,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试办特区。
8月13日,国务院颁发《关于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增加外汇收入若干问题的规定》,主要内容是扩大地方和企业的外贸权限,鼓励增加出口,办好出口特区。
1980年5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广东、福建两省会议纪要》,正式将“特区”定名为“经济特区”。
3、1982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立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批转《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指出目前农村实行的各种责任制,包括小段包工定额计酬,专业承包联产计酬,联产到劳,包产到户、到组,包干到户、到组,等等,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1983年中央下发文件,指出联产承包制是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在我国实践中的新发展;1991年11月25日—29日举行的中共十三届八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
《决定》提出把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作为我国乡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一项基本制度长期稳定下来,并不断充实完善。
4、1984年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提出1984年10月20日,中国共产党十二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
1985年社会大事记

1985年社会大事记一、国内政治1.1 起草宪法•1985年3月,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起草宪法草案。
•1985年9月,宪法草案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
1.2 颁布新宪法•1985年12月4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新宪法。
•新宪法明确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并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
二、经济发展2.1 经济改革开放•1985年1月1日,中国国务院发布《关于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和巩固的若干措施的决定》,推动经济改革开放。
•政府出台一系列措施,鼓励外商投资和合资企业的发展。
2.2 科技进步•1985年,中国成立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致力于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
•科技领域的突破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动力,加快了技术转型和产业升级的进程。
2.3 农村改革•1985年,中国推行农村经济改革试验,鼓励农民发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这一改革措施使农民获得了土地使用权,并刺激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三、社会发展3.1 城镇化进程•1985年,中国政府提出了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战略目标。
•许多农民纷纷从农村迁往城市,寻找更好的就业机会和生活条件。
3.2 文化大革命的结束•1985年,中国正式宣布文化大革命结束,这一时期的阴影逐渐淡化。
•社会秩序得到恢复,文化艺术活动开始逐渐恢复和繁荣起来。
3.3 教育改革•1985年,中国开始实行“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的政策,提高了教育的普及率。
•政府重视教育改革,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提高了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3.4 卫生事业的发展•1985年,中国政府大力发展卫生事业,提高了医疗水平和人民的健康水平。
•政府加大对医疗设施的改善和对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了医疗保障的能力。
四、国际关系4.1 中印边境问题•1985年,中国和印度重新开展边境谈判,试图解决长期存在的领土争端。
•双方通过外交途径,努力缓解紧张局势,并在边境地区实现了相对稳定。
4.2 对外援助•1985年,中国积极参与国际援助事务,向一些发展中国家提供援助。
新中国大事表

1949年,解放战争胜利,新中国成立1950年土地改革运动开始镇压反革命运动开始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1952年土地改革完成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行抗美援朝战争结束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颁布1956年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我国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1957年中国共产党进行整风,反右派斗争开始1958年“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1959年“反右倾”斗争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1971年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联合国恢复我国合法席位1972年中美、中日关系开始正常化1976年四五运动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文化大革命”结束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198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198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199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9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加快了我国的对外开放,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使之国际化。
2003年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安然着陆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
并于2005年10发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
铁路进藏:西藏铁路已经全面开工建设,实现了世界屋脊一小段西藏历史一大步2004年第28届奥运会我国体育健儿在奥运会上取得优异成绩解决了13亿人口的温饱问题,基本上实现了小康水平,中国GDP:13年跨越10个万亿元台阶,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回答者:龙辉花园- 二级2009-12-26 12:571949年开国大典在京举行新中国成立·195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开始抗美援朝·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1952年河北省政府公审刘青山、张子善·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1954年新中国第一部宪法“54宪法”颁布·1955年海陆空三军大授衔十大元帅、十大将军·1956年“解放”牌第一批国产汽车试制成功·1957年马寅初在一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提出《新人口论》·1958年大跃进、全民炼钢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59年大庆油田被发现·1960年苏联单方面召回全部在华专家·1961年蒋介石集团和伪满洲国从善战犯获特赦·1962年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1963年毛泽东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5年西南三线建设委员会成立·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1967年八个样板戏风行中国·1968年各地开始大规模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1969年中苏爆发珍宝岛武装冲突·1970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成功发射·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1972年尼克松访华发表《中美联合公报》·1973年文革“白卷英雄”张铁生被推到“台前”·1974年秦始皇兵马俑被发现并开始发掘·1975年中国农林科学院鉴定并推广杂交水稻·1976年粉碎四人帮十年文革结束·1977年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恢复·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1980年最高法院公审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主犯·1981年邓小平首次提出“一国两制”·1982年计划生育定位基本国策·1983年中央台首届春节晚会举办·1984年新中国代表团参加洛杉矶奥运会·1985年邓小平宣布我国政府裁军100万·1986年863高科技发展计划开始实施·1987年大兴安岭特大火灾·1988年价格闯关·1989年团中央、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发起希望工程·1990年上海证交所成立·1991年秦山核电站并网发电·1992年邓小平南巡并发表重要讲话·1993年“汪辜会谈”·1994年全国足球甲级(A组)联赛开始·1995年双休日改变生活·1996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台湾海峡进行陆海空联合演习·1997年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1998年长江、松花江嫩江全流域大洪水全国抗洪救灾·1999年全国高校开始扩大招生·2000年成克杰、胡长清、厦门远华贪腐事件被处理·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万亿元·2003年众志成城抗击非典·2004年全国人大通过宪法修正案保护私产入宪·2005年神舟六号载人飞行圆满成功·2006年农业税退出历史舞台·2007年十届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物权法》·2008年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和残奥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大事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大事件2009-10-10 12:20·1949年开国大典在京举行新中国成立·195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开始抗美援朝·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1952年河北省政府公审刘青山、张子善·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1954年新中国第一部宪法“54宪法”颁布·1955年海陆空三军大授衔十大元帅、十大将军·1956年“解放”牌第一批国产汽车试制成功·1957年马寅初在一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提出《新人口论》·1958年大跃进、全民炼钢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59年大庆油田被发现·1960年苏联单方面召回全部在华专家·1961年蒋介石集团和伪满洲国从善战犯获特赦·1962年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1963年毛泽东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5年西南三线建设委员会成立·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1967年八个样板戏风行中国·1968年各地开始大规模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1969年中苏爆发珍宝岛武装冲突·1970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成功发射·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1972年尼克松访华发表《中美联合公报》·1973年文革“白卷英雄”张铁生被推到“台前”·1974年秦始皇兵马俑被发现并开始发掘·1975年中国农林科学院鉴定并推广杂交水稻·1976年粉碎四人帮十年文革结束·1977年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恢复·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1980年最高法院公审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主犯·1981年邓小平首次提出“一国两制”·1982年计划生育定位基本国策·1983年中央台首届春节晚会举办·1984年新中国代表团参加洛杉矶奥运会·1985年邓小平宣布我国政府裁军100万·1986年863高科技发展计划开始实施·1987年大兴安岭特大火灾·1988年价格闯关·1989年团中央、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发起希望工程·1990年上海证交所成立·1991年秦山核电站并网发电·1992年邓小平南巡并发表重要讲话·1993年“汪辜会谈”·1994年全国足球甲级(A组)联赛开始·1995年双休日改变生活·1996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台湾海峡进行陆海空联合演习·1997年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1998年长江、松花江嫩江全流域大洪水全国抗洪救灾·1999年全国高校开始扩大招生·2000年成克杰、胡长清、厦门远华贪腐事件被处理·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万亿元·2003年众志成城抗击非典·2004年全国人大通过宪法修正案保护私产入宪·2005年神舟六号载人飞行圆满成功·2006年农业税退出历史舞台·2007年十届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物权法》·2008年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和残奥会提问者评价Thank you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从此中国人们站起来了。
中国历史大事汇总

中国历史大事汇总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平);10月1日,开国大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0年10月,抗美援朝(彭德怀);1950年,土地改革;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1952年,土地改革基本完成;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年,抗美援朝胜利结束;1953年,周恩来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1954年,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宪法);1954年,中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1955年,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956年,召开中共八大(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良好开端);1956年,提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方针(文学艺术);1956年,歼5型歼击机研制成功;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1958年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1958年,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导弹发射成功;1966年,装有核弹头的导弹发射成功(有了可以用于实战的导弹);1966年,组建导弹部队;(主要任务:核反击)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东方红1号);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1年,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九一三事件);1971年,中国自行研制出导弹驱逐舰;1972年,尼克松访华,发表《中美联合公报》,中美关系正常化;1972年,田中角荣访华,中日正式建交;1973年,袁隆平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1974年,中国研发出核潜艇;1976年,四五运动(为粉碎四人帮奠定群众基础);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文化大革命结束;)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实行改革开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安徽凤阳小岗村);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1982年,党的“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85年,国有企业改革;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1986年,863计划(发展高科技的计划)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基本路线,三步走)1987年,台湾当局调整“三不”政策;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1992年,九二共识(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1993年,汪辜会谈(加强经济合作与交流);1995年,江泽民提出“八项主张”(新时期…统一大业…指导思想)1997年,党的“十五大”,邓小平理论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1999年,第一艘无人飞船“神舟一号”;2001年,中国承办上海亚太经合组织会议(迄今为止规模最大、规格最高);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申奥成功(北京,第29届);上海合作组织成立;2003年,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
盘点新中国大事——1985年

盘点新中国大事——1985年
1、1985年,中国南极长城科学考察站建设完毕。
2、1985年春节联欢晚会在北京工人体育场举行。
因当时的技术条件还不完善,所以晚会办的并不成功。
3、中国人民解放军北海舰队3213鱼雷艇被劫持到韩国事件。
4、1985年5月19日,北京球迷因不满国足比赛成绩而恼羞成怒,引发了暴力打砸抢。
5、中英关于香港问题联合声明》宣告生效。
6、截止1985年,全国农村人民公社政社分开、建立乡党委、乡政府的工作全部结束。
7、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向世界宣布,中国政府裁减军队人数100万。
8、1985年,中国第一个教师节。
9、1985年9月,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代表大会,会议批准了一批老同志不再担任中央三个委员会成员的请求,增选了一批新的中央委员、候补中央委员、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
党顺利完成新老交接。
10、《射雕英雄传》在大陆上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05上
56全国人大常委会发
表《告台湾同胞书》,指出:实现中国的统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同日,中美两国正式建交。
党的理
论工作务虚会举行。
邓小平
副总理应邀对美国进行正式访问。
万里在安徽省凤阳
县农村调查时,肯定了当地实行的“大包干”生产责任制。
五届全
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举行。
会议通过了全国工作重点转移和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八字方针的重大决策,审议和
通过了七部法律。
叶剑英代表中共中
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在庆祝建国30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
邓小平在会见日本
首相大平正芳时指出: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
邓小平在中共中央
召集的干部会议上作题为《目前的形势和任务》的讲话。
国务院下达《
实行“划分收支,分级包干”财政管理体制的暂行规定
》。
中共十一
届五中全会在北京举行。
全会的主
要议题是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讨论和通过了《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
中共中央和国务院
批准《关于广东、福建两省会议纪要》,决定在广东省的深圳市、珠海市、汕头市和福建省的厦门市,各划出一定范围的区域试办经济特区。
邓小平同中央负责
同志谈农村政策问题时,肯定了安徽省肥西县和凤阳县包产到户的做
法。
邓小平在中共中央
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题为《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
》的讲话。
五届
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举行。
这次大会在推进国家领导体制改
革、
(1979年—1985年)
突出贡献的,打过仗、立过功的,长期在艰苦地区工作的同志,给予了适当的照顾,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中国百万大裁军为世界和平作出了贡献,受到全世界的称赞。
干部队伍“四化”方针的提出
改革开放之初,培养选拔后备干部显得格外迫切。
这一方面是出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另一方面是基于当时干部的整体情况,特别是领导班子队伍状况令人忧虑:一是领导班子年龄偏大、文化偏低现象比
较普遍;二是领导班子超龄问题相当严重;三是领导班子中政治不纯的问题比较突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针对各级领导班子存在的上述问题,党的主要领导人开始考虑建立后备干部队伍。
选拔培养干部“四化”标准,就是在酝酿建立后备干部队伍过程中逐步提出的。
1980年8月,邓小平在谈到新时期干部选拔培养标准时说:“陈云同志提出,我们选干部,要注意德才兼备。
所谓德,最主要的,就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党的领导。
在这个前提下,干部队伍要年轻化、知
识化、专业化,并且要把对于这种干部的提拔使用制度化。
这些意见讲得好。
”在这里,“四化”标准已见雏形,并得到邓小平和陈云的认可。
1982年,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四化”方针写入新党章,成为新时期党选拔培养干部的新标准。
中共中央在特定历史时期提出的干部“四化”方针,对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对党的领导权的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对加强党的后备干部队伍建设,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1979年
1980年
2019.05上
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国务院批转国家经
委《关于扩大企业自主权试点工作情况和今后意见的报告
》。
长江葛洲坝水利枢
纽工程大江截流戗堤胜利合龙。
中共中央、国务院
转发国家科委党组《关于我国科学技术发展方针的汇报提纲
》。
中共十一
届六中全会在北京举行。
会议审议和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完成了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的任务。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
员长叶剑英向新华社记者发表谈话,就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问题提出九条方针政策。
中共中央批转《
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简称“1982年中央一号文件”
)。
中共中央作出《关
于建立老干部退休制度的决定
》。
中共中央、国务院
公布《关于打击经济领域中严重犯罪活动的决定
》。
中国共产党
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
邓小平在会见来访
的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时,阐述了中国政府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
五
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北京举行。
大会通过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共中央印发《
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的文件(简称“1983年中央一号文件”)。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
部队总部在北京
成立。
中国人民政
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
会议选举邓颖超为全国政协主席。
《邓小平文选》
(1975-1982)向全国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
计署在北京
成立。
北京景山学校传达
邓小平给该校的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中共十二
届二中全会在北京举行。
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整党的决定
》。
中共中央、国务
院发出《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
》。
中共中央发出《
关于1984年农村工作的通知》(简称“1984年中央一号文件”
)。
邓小平先后视察深圳、珠
海、厦门三个经济特区。
中共中央、国务院
转发农牧渔业部《关于开创社队企业新局面的报告》并发出通知,同意将社队企业名称改为乡镇企业。
国务院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试行条例
》。
国务院颁布《
关于进一步扩大国营工业企业自主权的
暂行规定》。
中英两国政府关于
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在北京草签。
中共十二届三中
全会在北京举行。
会议一致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中共中央、国务院
发布《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的文件(简称“1985年中央一号文件”
)。
中共中央、国务院
批转《长江、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漳泉三角地区座谈会纪要》,决定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厦漳泉三角地区建立沿海经济开放区。
中国第一个南极考
察站———长城站建
成。
全国科学技
术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国务院发出通知:
从当年起,实行“划分税种、核定收支、分级包干”
的财政管理体制。
邓小平在会见日本
自由民主党副总裁二阶堂进时指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中共中央、
国务院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新华社报道:全国
农村人民公社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工作已经全部结束。
中国共产
党全国代表会议在北京举行。
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的建议》。
宝山钢铁总厂一
期工程投产。
57
本栏编辑/牛泽群
1981年
1982年
1983年
1984年
198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