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卫生统计

合集下载

中国卫生统计年鉴

中国卫生统计年鉴

中国卫生统计年鉴一、引言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卫生统计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对于政府制定健康政策、改善卫生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卫生统计年鉴作为一份权威的卫生数据汇编工具,对于了解中国卫生状况、掌握卫生发展趋势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卫生基础设施中国卫生统计年鉴包含了各地区卫生基础设施的建设情况。

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各地逐步完善了卫生机构布局,提升了基层卫生服务站点的覆盖率,进一步加强了对农村地区和偏远地区的医疗服务支持。

三、卫生人力资源卫生人力资源是卫生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卫生统计年鉴展示了全国各级医疗机构从业人员的构成情况,其中包括医生、护士、药师等医疗从业人员的数量和分布情况。

数据显示,中国卫生人力资源总量逐年增加,专业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为国家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四、传染病控制和预防传染病控制和预防是卫生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中国卫生统计年鉴详细介绍了各类传染病的发病情况、防控措施和疫情动态。

数据显示,中国积极开展了传染病疫苗接种工作、加强了监测和报告制度,有效控制了传染病的传播,保障了人民的身体健康。

五、公共卫生服务公共卫生服务是促进全民健康的重要保障。

中国卫生统计年鉴呈现了全国各地区各类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实施情况和效果评估。

数据显示,中国积极推动健康教育、慢性病管理、妇幼保健等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广大群众受益良多。

结语中国卫生统计年鉴作为一份全面、权威的卫生数据汇编工具,为政府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为卫生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通过研究和分析年鉴中的数据,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卫生状况、发展趋势,为进一步提升卫生服务质量、促进人民健康作出更大的努力。

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2021 pdf

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2021 pdf

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2021 pdf
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2021是由国家统计局出版的一部关于卫
生健康统计的专著。

它集中介绍了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变化情况、
实物财务投入和经济收支情况、卫生资源分布状况、健康服务能力水
平等有关现状情况的统计数据,及其综合分析等内容。

为了提升数据
准确性、全面性和可比性,本年鉴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及报表编制格式,依据统计调查结果整理编制,对不完整的报告以补补补补充法,对差
异大的报表采用同期替代或调整平均值法。

本年鉴反映了我国卫生健
康事业叩实而良好的发展趋势,并展望了未来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走势。

中国卫生统计年鉴

中国卫生统计年鉴

中国卫生统计年鉴编者说明一、《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是一部反映中国卫生事业发展情况和居民健康状况的资料性年刊本书收录了全国及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事业发展情况和目前居民健康水平的统计数据,以及历史重要年份的全国统计数据本书为《中国卫生统计年鉴》卷收编的内容截止XX年底二、全书分为15个部分,即:卫生机构、卫生人员、卫生设施、卫生经费、医疗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妇幼保健、人民健康水平及营养状况、疾病控制与公共卫生、居民病伤死亡原因、卫生监督、医疗保障制度、人口指标,另附主要社会经济指标、世界各国卫生状况各篇前设简要说明及主要指标解释,简要说明主要介绍本篇的主要内容、资料来源、统计范围、统计方法以及历史变动情况三、资料来源:本资料主要来自年度卫生统计报表,一部分来自抽样调查人口和社会经济数据摘自《中国统计年鉴》以及公安部、教育部、民政部统计资料,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数据摘自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各国卫生状况数据摘自世界卫生组织《世界卫生统计》四、统计口径:除行政区划外,书中所涉及的全国性统计数据均未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数据卫生部三次修订了《国家卫生统计调查制度》,适当调整了卫生机构和人员的统计口径,导致、、XX年卫生机构和人员数变动较大从卷起,村卫生室的机构、人员、和诊疗人次分别计入卫生机构总数、卫生人员总数、总诊疗人次数中各年数据已按此口径调整五、统计分组:东、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11个省、直辖市;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8个省;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重庆、广西、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主办单位:以医疗机构登记注册为依据,分为*办、社会办和私人办*办医疗卫生机构包括卫生行政部门和教育、民政、公安、司法、名团等*机关主办的医疗卫生机构;社会办医疗卫生机构包括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组织办城乡:-XX年以前卫生机构及其床位和人员按城市、农村分组,-XX年按市、县分组,XX年起按城市、农村分组城市包括直辖市区和地级市辖区,农村包括县及县级市,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室计入农村六、符号使用说明:“空格”表示无数字,“…”表示数字不详,“①”表示表下有注解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一、医疗卫生机构简要说明一、本章主要介绍全国及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机构数,主要包括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疾病控制机构和卫生监督机构数,医院等级情况,按床位数分组的医院、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数等二、本章数据来源于卫生资源统计年报三、医疗卫生机构分类:1、按城乡分,城市包括直辖市区和地级市辖区,农村包括县及县级市,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室计入农村按市县分,市包括直辖市区、地级市区和县级市,县包括自治县和旗2、按经济类型分为国有、集体、联营、私营和其他3、按主办单位分为*办、社会办和私人办,*办包括卫生行政和教育、民政、公安、司法、名团等行政部门办的医疗卫生机构,社会办包括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组织办的医疗卫生机构4、按分类管理分为非营利性和营利性医疗卫生机构四、统计口径调整:1、村卫生室数计入卫生机构总数中2、XX年起,卫生机构数按卫生或工商、民政部门登记注册数统计,-XX年卫生机构数按卫生或其他行政部门批准成立数统计3、XX年起,按照行业管理原则,卫生机构总数不再包括国境卫生检疫所、高中等医学院校、药品检验所(室)和由各级计生委批准设立的*指导中心4、XX年起,依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将个体开业人员改称私人诊所计入卫生机构,当年卫生机构总数增加较多指标解释医疗卫生机构指从卫生行政部门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或从民政、工商行政、机构编制管理部门取得法人单位登记证书,为社会提供医疗保健、疾病控制、卫生监督服务或从事医学科研和医学在职培训等工作的单位医疗卫生机构包括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其他医疗卫生机构医院包括综合医院、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院、各类专科医院和护理院,不包括专科疾病防治院、妇幼保健院和疗养院中医医院指中医(综合)医院和中医专科医院,不包括中西医结合医院和民族医院专科医院包括口腔医院、眼科医院、耳鼻喉科医院、肿瘤医院、心血管病医院、胸科医院、血液病医院、妇产(科)医院、儿童医院、精神病医院、传染病医院、皮肤病医院、结核病医院、麻风病医院、职业病医院、骨科医院、康复医院、整形外科医院、美容医院等其他专科医院,不包括中医专科医院、各类专科疾病防治院和妇幼保健院公立医院指经济类型为国有和集体的医院民营医院指经济类型为国有和集体以外的医院,包括联营、股份合作、私营、台港澳投资和外国投资等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街道卫生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门诊部、诊所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包括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科疾病防治机构、妇幼保健机构、健康教育机构、急救中心、采供血机构、卫生监督机构、卫生部门主管的*技术服务中心不包括传染病院、结核病医院、血防医院、精神病医院、卫生监督机构其他医疗卫生机构包括疗养院、临床检验中心、医学科研机构、医学在职教育机构、医学考试中心、农村改水中心、人才交流中心、统计信息中心等卫生事业单位医院等级指由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的级别和由医疗机构评审委员会评定的等次,是反映医院规模和医疗水平的综合指标联合办村卫生室指由两个或多个乡村医生联合办、执业(助理)医师与乡村医生联合办的村卫生室二、卫生人员简要说明一、本章主要介绍全国及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人员数,主要包括各类卫生人员,按性别、年龄、学历、职称、科室分专业卫生人员数,执业医师执业类别及执业范围等二、本章数据来源于卫生资源统计年报和教育部《教育事业发展情况统计简报》三、统计口径调整:卫生人员总数:1、村卫生室人员数计入卫生人员总数2、XX年起卫生人员数增加返聘本单位半年以上人员数3、XX年起,卫生人员总数包括公务员中卫生监督员4、XX年起,按照行业管理原则,卫生人员数不再包括国境卫生检疫所、高中等医学院校、药品检验所(室)和由各级计生委批准设立的*指导站(中心)四类机构人员数卫生技术人员:1、XX年起,卫生技术人员不再包括药剂员和检验员等技能人员2、执业医师:XX年起,按取得医师执业证书的人数统计;XX年以前按实际在岗的医生统计执业医师数包括村卫生室执业医师数XX年以前执业医师系医生数,执业医师系医师数 3、注册护士:XX年起按注册数统计,XX年以前按实际在岗的护士统计工勤技能人员XX年以前工勤技能人员系工勤人员数,不包括药剂员和检验员等技能人员四、本章涉及卫生机构的口径变动和指标解释与“卫生机构”章一致五、分科执业(助理)医师的科室分类主要依据《医疗机构诊疗科目》中医医院和专科医院人员的科室归类原则如下:中医医院全部计入中医科,中西医结合医院全部计入中西医结合科,民族医院全部计入民族医学科,妇幼保健院分别计入妇产科、儿科,儿童医院计入儿科,传染病院、麻风病院全部计入传染科,疗养院、康复医院全部计入康复医学科,肿瘤医院全部计入肿瘤科,其他专科医院计入相关科室指标解释卫生人员指在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及其他医疗卫生机构工作的职工,包括卫生技术人员、乡村医生和卫生员、其他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工勤人员一律按支付年底工资的在岗职工统计,包括各类聘任人员(含合同工)及返聘本单位半年以上人员,不包括临时工、离退休人员、退职人员、离开本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人员、本单位返聘和临聘不足半年人员卫生技术人员:包括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注册护士、药师(士)、检验技师(士)、影像技师(士)、卫生监督员和见习医(药、护、技)师(士)等卫生专业人员不包括从事管理工作的卫生技术人员(如院长、副院长、*书记等) 执业医师指《医师执业证》“级别”为“执业医师”且实际从事医疗、预防保健工作的人员,不包括实际从事管理工作的执业医师执业医师类别分为临床、中医、口腔和公共卫生四类执业助理医师指《医师执业证》“级别”为“执业助理医师”且实际从事医疗、预防保健工作的人员,不包括实际从事管理工作的执业助理医师执业助理医师类别分为临床、中医、口腔和公共卫生四类见习医师指毕业于高等院校医学专业、尚未取得医师执业证书的医师注册护士指具有注册护士证书且实际从事护理工作的人员,不包括从事管理工作的护士药剂师(士) 包括主任药师、副主任药师、主管药师、药师、药士,不包括药剂员技师(士) 指检验技师(士)和影像技师(士)包括主任技师、副主任技师、主管技师、技师、技士检验师(士) 包括主任检验技师、副主任检验技师、主管检验技师、检验技师、检验技士,不包括检验员其他卫生技术人员包括见习医(药、护、技)师(士)等卫生专业人员,不包括药剂员、检验员、护理员等其他技术人员指从事医疗器械修配、卫生宣传、科研、教学等技术工作的非卫生专业人员管理人员指担负领导职责或管理任务的工作人员包括从事医疗保健、疾病控制、卫生监督、医学科研与教学等业务管理工作的人员;主要从事党政、人事、财务、信息、安全保卫等行政管理工作的人员工勤技能人员指承担技能操作和维护、后勤保障服务等职责的工作人员工勤技能人员分为技术工和普通工技术工包括护理员(工)、药剂员(工)、检验员、收费员、挂号员等,但不包括实验员、技术员、研究实习员(计入其他技术人员)也不包括经济员、会计员和统计员等(计入管理人员)卫生监督员指卫生机构中领取卫生监督员证书且实际从事卫生监督工作的人员,不包括从事管理工作的卫生监督员,不包括公务员中取得卫生监督员证书的人数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即卫生技术人员数/人口数X人口数系公安部户籍人口每千人口医生即医生数/人口数X人口数系公安部户籍人口乡村医生指在村卫生室工作并且取得“乡村医生”证书的人员中专学历(水平) 指获得中专文凭或获得当地卫生行政部门认可的中专水平证书的乡村医生卫生员指在村卫生室工作但未取得“乡村医生”证书的人员三、卫生设施简要说明一、本章主要介绍全国及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医用设备和房屋面积情况主要包括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医院、妇幼保健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要医用设备数,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房屋建筑面积等二、本章数据来源于卫生资源统计年报三、分科床位数中所列科室主要依据医疗机构《诊疗科目》中医医院和专科医院床位的科室归类原则如下:中医医院全部计入中医科,中西医结合医院全部计入中西医结合科,民族医院全部计入民族医学科,妇幼保健院分别计入妇产科、儿科,儿童医院全部计入儿科,传染病院、麻风病院全部计入传染科,疗养院、康复医院全部计入康复医学科,肿瘤医院全部计入肿瘤科,其他专科医院计入相关科室四、房屋面积统计口径和指标解释与《综合医院建设标准》、《妇幼保健院建设标准》、《乡镇卫生院建设标准》、《防疫站建设标准》一致主要指标解释床位数指年底固定实有床位(非编制床位),包括正规床、简易床、监护床、正在消毒和修理床位、因扩建或大修而停用的床位,不包括产科新生儿床、接产室待产床、库存床、观察床、临时加床和病人家属陪侍床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即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人口数X人口数系公安部户籍人口设备台数指实有设备数,即单位实际拥有的、可供调配的设备,包括安装的和未安装的设备,不包括已经批准报废的设备和已订购尚未运抵单位的设备房屋建筑面积指单位购建且有产权证的房屋建筑面积,不包括租房面积租房面积医疗卫生机构使用的、无产权证的房屋建筑面积,无论其是否缴纳租金,均计入租房面积业务用房面积医院包括门急诊、住院、医技科室、保障系统、行政管理和院内生活用房面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卫生院包括医疗、预防保健、行政后勤保障用房面积;妇幼保健院(所、站)包括医疗保健、医技、行政后勤保障等用房面积;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包括医疗、医技、疾控、行政后勤保障等用房面积;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包括检验、疾病控制、行政后勤保障等用房面积四、卫生经费简要说明一、本章主要介绍全国及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经费情况,包括卫生总费用、卫生事业费、卫生基本建设投资、医疗卫生机构年收入与支出、门诊和住院病人人均医药费用等二、卫生总费用系核算数其他卫生经费数据主要来源于卫生资源统计年报,城乡居民医疗保障支出摘自《中国统计年鉴》三、非营利性医院各项指标的统计口径和解释与《医院会计制度》一致;营利性医院与《企业会计制度》一致;其他卫生机构与《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一致四、统计口径调整:1、XX年起,卫生总费用按新的统计口径核算2、本篇涉及卫生机构的口径变动和指标解释与“卫生机构”篇一致主要指标解释卫生总费用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为开展卫生服务活动从全社会筹集的卫生资源的货币总额,按来源法核算它反映一定经济条件下,*、社会和居民个人对卫生保健的重视程度和费用负担水平,以及卫生筹资模式的主要特征和卫生筹资的公平性合理性 *卫生支出:指各级*用于医疗卫生服务、医疗保障补助、卫生和医疗保障行政管理、人口与*事务性支出等各项事业的经费社会卫生支出:指*支出外的社会各界对卫生事业的资金投入包括社会医疗保障支出、商业健康保险费、社会办医支出、社会捐赠援助、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等个人现金卫生支出:指城乡居民在接受各类医疗卫生服务时的现金支付包括享受各种医疗保险制度的居民就医时自付的费用可分为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个人现金卫生支出,反映城乡居民医疗卫生费用的负担程度当年价格即报告期当年的实际价格,是指用“当年价格”计算的一些以货币表现的物量指标,如国内生产总值、卫生总费用等在计算增长速度时,一般都使用“可比价格”来消除价格变动的因素真实地反映经济发展动态“不变价格”是用某一时期同类产品的平均价格作为固定价格来计算各个时期的产品价值,目的是为了消除各时期价格变动的影响,保证前后时期之间指标的可比性人均卫生费用即某年卫生总费用与同期平均人口数之比卫生总费用占% 指某年卫生总费用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 之比是用来反映一定时期国家对卫生事业的资金投入力度,以及*和全社会对卫生对居民健康的重视程度卫生事业费是指各级*用于卫生机构的财政补助,不包括预算内卫生基建投资总收入指单位为开展业务及其他活动依法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总收入包括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医疗收入、药品收入和其他收入等财政补助收入指单位从主管部门或主办单位取得的财政性事业经费(包括定额和定项补助)业务收入包括医疗收入、药品收入和其他收入医疗收入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开展医疗业务活动中所取得的收入包括挂号收入、床位收入、诊察收入、检查收入、治疗收入、手术收入、化验收入、护理收入和其他收入药品收入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开展医疗业务活动中所取得的中药和西药收入总支出指单位在开展业务及其他活动中发生的资金耗费和损失包括医疗支出、药品支出、其他支出和财政专项支出等业务支出医疗卫生机构“业务支出”包括医疗支出、药品支出和其他支出其他卫生机构系“事业支出”医疗支出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过程中发生的支出,包括在开展医疗业务活动中的基本工资、补助工资、其他工资、职工福利费、社会保障费、公务费、业务费、卫生材料费、修缮费、设备购置费和其他费用药品支出指医疗卫生机构在药品采购、管理过程中发生的支出包括在开展医疗业务活动中的基本工资、补助工资、其他工资、职工福利费、社会保障费、公务费、业务费、卫生材料费、修缮费、设备购置费、药品费和其他费用人员经费支出包括人员的基本工资、补助工资、其他工资、职工福利费、社会保障费和助学金等门诊病人次均医药费用又称每诊疗人次医疗费用即(医疗门诊收入+药品门诊收入)/总诊疗人次数出院病人人均医药费用又称出院者人均医疗费用即(医疗住院收入+药品住院收入)/出院人数出院病人日均医药费即(医疗住院收入+药品住院收入)/出院者占用总床日数每一职工年业务收入即年业务收入/年平均职工数每一医师年业务收入即年业务收入/年平均医师数五、医疗服务简要说明一、本章主要介绍全国及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医疗卫生机构门诊、住院和床位利用情况,包括诊疗人次、住院人数、病床使用率、平均住院日、医生人均工作量、住院病人疾病分类、居民两周就诊率、居民住院率等二、诊疗人次、住院人数、病床使用率、平均住院日、医生人均工作量、住院病人疾病转归情况数据来源于医疗服务统计年报居民就诊率、住院率、经常就诊单位和医疗保障方式等数据来源于、、XX年国家卫生服务调查三、本章涉及医疗机构的口径变动和指标解释与“卫生机构”章一致四、统计口径调整:村卫生室诊疗人次计入总诊疗人次数中,按此扣紧调整了各年数据五、住院病人疾病转归情况系各级卫生部门所属医院汇总数采用-10国际疾病分类标准六、、、、XX年国家卫生服务调查采取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XX年抽取了92个样本县/市(27个城市、65个县)的万户共人;XX年抽取了95个样本县/市(28个城市、67个县)的户共人;XX年抽取了95个样本县/市(28个城市、67个县)的万户共21万人;XX年抽取了94个样本县/市(28个城市、66个县)的万户共18万人四次调查均按城市、农村分类城市按人口规模分为三类地区:大城市、中城市和小城市;农村根据社会经济多个指标分为四类地区:一类农村(富裕县)、二类农村(小康县)、三类农村(温饱县)和四类农村(贫困县)主要指标解释总诊疗人次数指所有诊疗工作的总人次数诊疗人次数按挂号数统计,包括:①病人来院就诊的门诊、急诊人次;②出诊人次数;③单项健康检查及健康咨询指导人次;④未挂号就诊、本单位职工就诊及外出诊疗不收取挂号费的,按实际诊疗人次统计患者一次就诊多次挂号按实际诊疗次数进行统计不包括根据医嘱进行的各项检查、治疗、处置工作量急诊抢救成功率即急诊抢救成功人次数/急诊抢救人次数X% 急诊病死率即急诊室死亡人数/急诊人次数X%观察室病死率即观察室死亡人数/观察室留观人次数X%出院人数指所有住院后出院的人数包括治愈、好转、未愈、死亡及其他人数其他人数指正常分娩、未产出院、住院经检查无病出院、未治出院及健康人进行人工流产或绝育手术后正常出院者每百门急诊入院人数即入院人数/门急诊人次X%治愈率即出院人数中;企业职工供养的直系亲属可享受部分医疗待遇医疗保险指为公民提供因疾病所需医疗服务费用补偿的一种保险制度包括社会医疗保险(为主)和商业医疗保险社会医疗保险可分为基本医疗保险和补充医疗保险基本医疗是指基本用药、基本医疗技术、基本医疗服务,即医疗保险允许报销的范围基本医疗保险由*承办,带有强制性补充医疗保险自愿参保,其基金主要用于支付由参保人个人自理的医疗费用商业医疗保险一般由商业保险公司承办,自愿参加,以赢利为目的六、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简要说明一、本章主要介绍全国及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诊、住院和床位利用情况,包括诊疗人次、住院人数、病床使用率、平均住院日、医生人均工作量等二、本章数据来源于卫生资源与医疗服务统计年报三、本篇及其他有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数据系登记注册机构数,均不包括医疗机构下设的、未注册的社区卫生服务站数主要指标解释家庭卫生服务人次数是指医生赴病人家中提供医疗、预防和保健服务的人次数七、妇幼保健简要说明一、本章主要介绍全国及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孕产妇保健、儿童保健、妇科病查治、婚前医学检查、*手术及其质量等情况主要包括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产前检查及产后访视率、新法接生率、住院分娩率、儿童保健系统管理率,查出各种妇科病及治疗情况,男女婚前医学检查及查出疾病情况,人工流产及结扎等二、除新生儿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系妇幼卫生监测地区数字外,其他数据来源于妇幼卫生统计年报三、妇幼卫生监测网:-XX年,卫生部在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两个妇幼卫生监测网,娩出后有心跳、呼吸、脐带搏动、随意肌收缩4项生命体征之一的新生儿数新生儿死亡率指年内新生儿死亡数与活产数之比,一般以千分率表示新生儿死亡指出生至28天以内死亡人数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指年内未满5岁儿童死亡人数与活产数之比,一般以‟表示孕产妇死亡率指年内每10万名孕产妇的死亡人数孕产妇死亡指从妊娠期至产后42天内,由于任何妊娠或妊娠处理有关的原因导致的死亡,但不包括意外原因死亡者按国际通用计算方法,“孕产妇总数”以“活产数”代替计算。

2023年中国卫生健康统计提要

2023年中国卫生健康统计提要

2023年我国卫生健康统计提要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健康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议题。

我国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卫生健康工作一直备受关注。

每年,卫生健康部门发布的统计数据都是政府决策和民众关注的焦点之一。

以下是2023年我国卫生健康统计的一些重要数据提要。

一、总体健康状况1. 2023年,我国居民健康水平持续提升,预期寿命平均达到75岁以上。

2. 城乡居民健康差距逐渐缩小,健康服务覆盖面逐步扩大,健康资源配置更加均衡。

二、慢性病防控1.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病率稳定,控制效果显著。

2. 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等常见慢性病的筛查和管理取得积极进展。

三、传染病防控1. 传染病防控工作持续加强,疫苗接种率不断提高,传染病发病率总体下降。

2. 新型传染病及疫苗研究取得重大突破,有效应对了潜在的传染病威胁。

四、基本医疗服务1. 基本医疗服务覆盖率进一步提高,农村地区医疗资源得到加强。

2.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逐渐推广,居民看病就医更加便捷高效。

五、医疗质量和安全1. 医疗质量管理水平稳步提升,医疗安全事件总体减少。

2. 医疗纠纷调解机制不断健全,医患关系和谐稳定。

六、公共卫生应急管理1. 公共卫生应急响应能力不断加强,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得到及时有效处理。

2. 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处理和防控经验得到总结和应用,公众健康安全得到全面保障。

七、医改进展1. 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取得积极成效,医疗服务价格逐步合理化。

2. 医保支付方式转变为按病种付费,促进了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提高了医疗服务效率。

八、健康扶贫1. 健康扶贫工作不断深入,贫困地区健康服务水平和医疗资源得到提升。

2. 扶贫对象医疗救助力度加大,帮助更多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以上提要仅仅是2023年我国卫生健康统计数据的一部分,总体看,卫生健康工作在多个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面临诸多挑战和问题。

希望未来能够不断改善卫生健康状况,提高人民裙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2021 pdf

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2021 pdf

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2021 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2021》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国家出版物,收集、编纂了近几年我国卫生健康方面的统计数据,是国家统计法约定由国家统计主管部门发布的全面、客观、权威的统计资料。

本年鉴全面反映了新中国70多年来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基本情况,记录和总结了我国近几年卫生健康统计数据,内容包括健康指标、生育因素、婴儿健康指标、健康教育、医保社保、医疗服务、疾病流行和其他相关内容。

其目的在于推动各地区健康信息数据的集成共享,支撑中央、地方卫生健康决策部门制定更有针对性、更加规范化、有效性更高的决策,为卫生健康管理提供参考依据,以推动我国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

中国卫生统计

中国卫生统计
中国卫生统计
C H I N E S EJ O U R N A LO FH E A L T HS T A T I S T I C S 双月刊㊀1 9 8 4年 9月创刊㊀第 3 5卷㊀第 5期㊀2 0 1 8年 1 0月 2 5日出版
主㊀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 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㊀办: 中国卫生信息学会 中国医科大学 编㊀辑: 中国卫生统计杂志编辑委员会 主㊀编: 孟㊀群 编辑部主任: 郭海强 出㊀版: 中国卫生统计杂志编辑部 1 1 0 1 2 2 , 沈阳市沈北新区蒲河路 7 7号 0 2 4 ) 3 1 9 3 9 6 2 6 电话: ( E m a i l : z g w s t j @1 2 6 . c o m 印㊀刷: 沈阳中科印刷有限责任公司 发㊀行: 国㊀内: 辽宁省邮政公司报刊发行公司 中国国际图书贸易集团有限公司 国㊀外: ( 北京 3 9 9信箱, 1 0 0 0 4 4 ) 代号: 4 8 1 0 B M 订㊀购: 全国各地邮局 邮发代号: 8 3 9号 邮㊀购: 中国卫生统计杂志编辑部 1 1 0 1 2 2 , 沈阳市沈北新区蒲河路 7 7号 0 2 4 ) 3 1 9 3 9 6 2 6 电话: ( E m a i l : z g w s t j @1 2 6 . c o m 定㊀价: 每期 1 5 0 0元㊀全年 9 0 0 0元 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 S S N ㊀1 0 0 2 3 6 7 4 C N ㊀2 1 1 1 5 3 / R 本刊网址: h t t p : / / z g w s t j . p a p e r o n c e . o r g
( 本期责任编辑: 郭海强)
C H I N E S EJ O U R N A LO FH E A L T HS T A T I S T I C S

2013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

2013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

2013中国卫生统计年鉴编者说明一、《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是一部反映中国卫生事业发展情况和居民健康状况的资料性年刊。

本书收录了全国及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事业发展情况和目前居民健康水平的统计数据,以及历史重要年份的全国统计数据。

本书为《中国卫生统计年鉴》2011卷,收编的内容截止2010年底。

二、全书分为15个部分,即:卫生机构、卫生人员、卫生设施、卫生经费、医疗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妇幼保健、人民健康水平及营养状况、疾病控制与公共卫生、居民病伤死亡原因、卫生监督、医疗保障制度、人口指标,另附主要社会经济指标、世界各国卫生状况。

各篇前设简要说明及主要指标解释,简要说明主要介绍本篇的主要内容、资料来源、统计范围、统计方法以及历史变动情况。

三、资料来源:(一)本资料主要来自年度卫生统计报表,一部分来自抽样调查。

(二)人口和社会经济数据摘自《中国统计年鉴》以及公安部、教育部、民政部统计资料,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数据摘自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各国卫生状况数据摘自世界卫生组织《世界卫生统计》。

四、统计口径:(一)除行政区划外,书中所涉及的全国性统计数据均未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数据。

(二)卫生部三次修订了《国家卫生统计调查制度》,适当调整了卫生机构和人员的统计口径,导致1996、2002、2007年卫生机构和人员数变动较大。

(三)从2010卷起,村卫生室的机构、人员、和诊疗人次分别计入卫生机构总数、卫生人员总数、总诊疗人次数中(村卫生室不再单独统计)。

各年数据已按此口径调整。

五、统计分组:(一)东、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11个省、直辖市;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8个省;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重庆、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全国卫生统计工作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21号

全国卫生统计工作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21号

全国卫生统计工作管理办法正文:---------------------------------------------------------------------------------------------------------------------------------------------------- 全国卫生统计工作管理办法(1992年6月20日卫生部令第21号发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全国卫生统计工作的组织和指导,保障卫生统计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充分发挥卫生统计在多层次决策和管理中的信息、咨询与监督的整体功能,更好地适应我国卫生发展与改革的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及其《实施细则》,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卫生统计工作的基本任务是依照《统计法》和国家有关法律、政策,对卫生资源的投入、分配与利用,卫生服务工作及其效益,人民健康水平等情况进行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提供统计信息,实行统计咨询与统计监督。

第三条各级各类卫生事业单位,从事医疗卫生服务的私人开业机构和个体开业人员,必须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提供卫生统计调查资料。

第四条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事业单位要有主管统计工作的领导,把统计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定期检查并监督统计工作法规、计划和统计报表制度的执行情况。

第五条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事业单位应按照《统计法》的有关规定,建立健全统计机构,充实统计人员,提高统计人员的素质,加强基层统计工作建设。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在开展统计工作中应与同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密切配合,并在统计业务上接受指导。

第六条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事业单位必须将统计工作经费列入卫生经费计划,从经费上保证统计工作的顺利进行和统计事业的发展。

第七条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事业单位要加快推广和应用现代计算与信息传输技术,建立统计信息自动化系统,提高卫生统计服务质量和效率。

第八条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事业单位的统计机构实行统计人员岗位工作责任制,按照《统计法》行使卫生统计调查、统计报告和统计监督的职权,不受任何侵犯。

中国统计年鉴2024全国各省市区社会经济发展指标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服务及床位利用情况(2024年

中国统计年鉴2024全国各省市区社会经济发展指标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服务及床位利用情况(2024年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24》,以下是2024年全国各省市区的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服务及床位利用情况的相关数据。

在医疗床位方面,全国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总床位数量为693.45万张,综合医院床位数为415.03万张,卫生院床位数为191.31万张,诊所床位数为87.11万张。

全国医疗机构床位利用率为75.3%,其中综合医院床位利用率为69.1%,卫生院床位利用率为75.7%,诊所床位利用率为83.3%。

从区域角度来看,北京市、上海市、广东省、江苏省是综合医院数量最多的地方,分别为584家、584家、5008家、4118家;而青海省、西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则是综合医院数量最少的地方,分别为41家、10家、117家、126家。

床位数量上,广东省、山东省、四川省、江苏省是床位数量最多的地方,分别为37.87万张、37.73万张、35.64万张、35.13万张;而澳门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则是床位数量最少的地方,分别为2416张、4394张、6236张、8158张。

除了综合医院,全国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数量和床位利用情况也非常重要。

根据数据,北京市、上海市、广东省在卫生院数量和床位数量上占据较大优势,分别为445家、1349家、8473家(卫生院),床位数量分别为43.62万张、30.05万张、56.76万张。

而西藏自治区、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在卫生院数量和床位数量上较少,分别为41家、126家、200家(卫生院),床位数量为5.28万张、7.26万张、2.42万张。

诊所在全国各省市区医疗卫生机构中数量最多,其中广东省、山东省、江苏省、浙江省诊所数量较大,分别为47.7万家、30.08万家、20.98万家、19.52万家;而青海省、西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诊所数量较少,分别为1119家、862家、769家、97.03万家。

综合医院床位利用率在全国各省市区中普遍较低,其中西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综合医院床位利用率最低,分别为47.2%、48.9%、52.4%;而上海市、浙江省、福建省综合医院床位利用率相对较高,分别为75.2%、74.2%、72.5%。

2021中国卫生健康统计提要

2021中国卫生健康统计提要

2021中国卫生健康统计提要2021年是中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关键一年。

面对新冠疫情的严峻挑战,中国政府和卫生健康部门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全力保障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本文将从卫生健康资源、疫情防控、慢性病管理、医疗服务质量和人口健康水平等方面,对2021年中国卫生健康统计数据进行概述和分析。

一、卫生健康资源20121年,中国卫生健康资源的总体供给能力显著提升。

全国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共计2.6万家,床位总数超过了900万张。

在人力资源方面,全国卫生健康人员总数达到了1100万人,其中执业医师超过500万人,注册护士超过300万人。

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基本药物供应率稳定在95%以上。

此外,中国还积极推进了卫生健康设施的建设和改造,提升了基层卫生服务能力。

二、疫情防控2021年,中国严格执行疫情防控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

国家卫健委对疫情的监测、报告和处置工作高效有力。

各地积极组织疫苗接种、核酸检测、流调追踪等工作,有效遏制了疫情的蔓延。

全国人员流动的控制和管理得到了加强,对进出口人员的健康检测和隔离措施得到了严格执行。

大规模的社区健康管理和居民健康监测系统的建立,为疫情防控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三、慢性病管理慢性病是当前中国卫生健康领域的重点关注对象。

2021年,中国加大了对慢性病的防控和管理力度。

通过提供健康教育、宣传普及健康生活方式等措施,增强了公众的健康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积极推行慢病管理门诊和健康管理服务,对慢性病患者进行定期随访和健康指导。

此外,中国大力推广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模式,为患者提供便利的诊疗服务,改善了慢性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四、医疗服务质量2021年,中国卫生健康部门持续加强医疗服务质量管理和监督。

针对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等突发事件,及时调查处理,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

加强医疗机构质量管理,推动医院等级评审工作,提高医疗服务的整体水平。

此外,全国不断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优化医疗费用结构,提高医疗费用的公平性和可承受性。

《中国卫生统计》杂志稿约

《中国卫生统计》杂志稿约
至编辑部 , 并在文中注明基金 、 奖励名称及编号。
三 、 稿须 知 来
1文稿的著作权 , 著作权法》 . 除《 另有规定者外 , 属于作者。文责由作者 自负。署名作者 的人数及顺序 由作
者 自定 。作者 在本 刊发 表 的文 章 , 同其 论 文 的汇 编 权 ( 文 的部分 或 全 部 ) 印刷 版 和 电子 版 的 复制 权 、 视 论 、 翻译
如 :. tr G,a ac A. 4 Wi C r s D 水质 : t S e r o 一颗待引发的“ 炸弹” ——多米尼加实例及可能的解决办法. 李世涛译. A I MB O人类环境杂志, 9 , ( ) 1923 1 62 3 : — . 9 5 9 0
6 本刊采用网上投稿 系统, . 网址为 :t :/g s.ae neo h p/ zw 0 ppr c.r h p/ zw O pprpnnt t o g或 t : g s.ae e .e, t / o 请作者网上
投稿。稿件查询请登录网站, 或通过 zw 0 2 .o 邮箱查询。来信及汇款 邮寄地址 :10 1 沈 阳市 和平 区 g s@16 cm 100 ,
北二马路 9 号《 2 中国卫生统计》 杂志编辑部 , 汇款时收款人请直接写单位名称 , 不需具体写收款人姓名。 7 本刊编辑部对文稿有删改权 , . 请作者 自留底稿 。投稿 6个月后 , 仍未接到修稿或采用通知时 , 作者可 自行 处理稿件 , 来稿请勿一稿多投 。 8稿件若获省 、 . 部级 以上基金项 目资助 , 及省 、 部级以上奖励证书者 , 请投稿时将证书或资助证明的复印件寄
页一 止页 .
如 :. 1 陈长生, 徐勇勇 , 曹秀堂等. E R P的研究及应用. 中国卫生统计 , 9 ,5 1 )58 1 8 1(6 : . 9 . ( ) 著: 2专 序号 . 者. 名 . 次 . 作 书 版 出版地 : 出版 者 , 出版年 , 页一 页 . 起 止

全国卫生统计工作管理办法

全国卫生统计工作管理办法

全国卫生统计工作管理办法【颁布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章名】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全国卫生统计工作的组织和指导,保障卫生统计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充分发挥卫生统计在多层次决策和管理中的信息、第七条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事业单位要加快推广和应用现代计算与信息传输技术,建立统计信息自动化系统,提高卫生统计服务质量和效率。

第八条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事业单位的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按照《统计法》行使卫生统计调查、统计报告和统计监督的职权,执行本部门、本单位统计执法情况检查,不受任何侵犯。

第九条为了完善统计法制建设,地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事业单位必须根据本《办法》,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和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制定统计工作制度。

【章名】第二章卫生统计机构第十条卫生部设立统计机构,各司(局)根据本司(局)统计业务的需要配备统计人员。

(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国家社会统计调查的原则,草拟全国卫生部门统计法规和卫生统计报表制度,组织并执行全国卫生部门统计法规执行情况检查;(三)负责全国卫生综合统计年报、国家卫生服务调查,针对全国卫生改革与发展中出现的情况和问题开展有关专项调查,管理和协调本部各司(局)的业务统计工作;(四)负责公布全国卫生事业发展情况统计公报,统一管理、提供全国卫生统计资料,审核和管理本部各司(局)制发的业务统计报表、调查方案,审核本部各司(局)发布的业务统计数据,归口管理全国卫生统计分类标准及其代码的制订工作;(五)组织建立全国卫生统计信息自动化系统,并对此实行管理和技术指导;(六)进行统计分析和统计科学研究,实行统计咨询与监督;(三)负责公布本地区卫生事业发展情况统计公报,统一管理、提供本地区卫生统计资料,审核和管理本厅(局)其他处(室)的业务统计报表、调查方案,审核本厅(局)其他处(室)发布的业务统计数据;(四)组织建立本地区卫生统计信息自动化系统,并对此实行管理和技术指导;(五)进行统计分析和统计科学研究,实行统计咨询与监督;(六)组织并指导本地区卫生统计人员和各级卫生统计机构计算机人员的业务学习和培训;配合本地区有关部门按照国家规定进行本部门统计、计算机人员的技术职务评定工作;(七)开展卫生统计工作的对外交流;(八)协调本地区卫生统计学会的业务工作。

中国卫生统计年鉴202 数据提取

中国卫生统计年鉴202 数据提取

中国卫生统计年鉴202 数据提取【最新版】目录1.卫生统计年鉴的概述2.202 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的主要数据提取3.数据提取的结果和分析4.结论正文一、卫生统计年鉴的概述卫生统计年鉴是我国卫生健康领域的一本重要参考书籍,旨在汇集和整理全国卫生健康领域的统计数据,为政策制定、科学研究及公众了解我国卫生健康状况提供权威、可靠的依据。

202 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主要涵盖了全国及各省份的卫生健康数据,包括人口与健康、医疗卫生资源、医疗服务、公共卫生、妇幼保健等方面的内容。

二、202 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的主要数据提取1.人口与健康:202 年,我国总人口为 14.3 亿,其中男性占 51.5%,女性占 48.5%。

全年出生人口 1552 万人,出生率为 10.5‰;死亡人口986 万人,死亡率为 7.0‰;自然增长率 3.5‰。

2.医疗卫生资源:202 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数为 104.4 万个,其中医院3.5 万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97.6 万个。

卫生技术人员 1061 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 424 万人,注册护士 471 万人。

3.医疗服务:202 年,全国医疗机构总诊疗人次为 85.2 亿人次,其中医院 32.2 亿人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50.8 亿人次。

出院人数为 2.8 亿人,其中医院 1.7 亿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1.1 亿人。

4.公共卫生:202 年,全国报告甲乙类传染病病例 387.9 万例,死亡 15.8 万人。

报告传染病发病率为 292.2/10 万,死亡率为 10.6/10 万。

5.妇幼保健:202 年,全国孕产妇死亡率为 17.8/10 万,婴儿死亡率为 5.4‰,5 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 7.2‰。

三、数据提取的结果和分析从 202 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中提取的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卫生健康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稳定,但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

我国卫生统计现状与挑战

我国卫生统计现状与挑战

2016.07医苑纵横285我国卫生统计现状与挑战张爱丽河北省围场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 河北省承德市 068450【摘 要】随着科技网络的快速进步,信息化成为了世界主流形式,医疗卫生统计工作逐渐引起医院管理层与决策层的重视,这对医院存在的预防隐患与突发状况有很好的数据参考作用。

本文通过介绍卫生统计工作的了解,分析我国卫生统计工作的现状,包括九个方面的普查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展望了我国未来卫生统计的发展趋势,为以后的医疗事业的快速高效与各类医疗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和实际基础。

对于引导未来卫生统计的发展方向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生命统计;疾病统计;卫生统计;卫生统计调查各级卫生机构的绩效与当前健康政策的实施效果如何评价,需要借助医疗卫生数据统计这工具,根据党的“十八大”报告,“要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需要医疗有关部门秉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原则,积极的反应人民的健康需求和人民的健康水平,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方向,同时这也是各级政府的基本职能。

因此当下做好卫生医疗统计的准备工作需要不断地加以完善,抓住机遇,提升自我以便为了迎接更巨大的挑战。

1 卫生统计工作在中国,卫生统计学(Health Statistics )在不同语境中可译为卫生统计资料、卫生统计数据健康统计、卫生统计等多种含义。

其主要特征有三个,分别是(1)以群体(地区、团体、社区)为单位,将个体数据表示为统计指标,将数据进行汇总处理。

(2)对群体健康数据的分析、解释、收集、表达等对群体影响因素与群体健康的阐述。

(3)数据指标的定量化与数据采集的定量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网络技术的普及广泛应用,中国的卫生统计工作也根据新的要求来进行新的改变,医疗上层领导与决策层希望通过医疗卫生统计管理系统来对当前最新的医疗实时报告与突发事件状况进行一个比较准确的掌握。

卫生系统工作普遍涵盖了两项调查:专项调查与常规调查。

2 我国卫生统计现状与挑战2.1 妇幼卫生统计现状依照《国家卫生统计调查制度》,我国的妇幼卫生统计涵盖了妇幼卫生监测与常规统计两部分。

《中国卫生统计》杂志稿约

《中国卫生统计》杂志稿约

中注明基金 、 奖励名称及编号 。
8 来稿请 寄 :10 1 阳市和平 NJ - 马路 9 . 10 0 沈 L 2号《 中国卫 生统 计》 杂志编辑部 , 同时请 将电子稿 件发送 至 zw t 2 .o 信 g s @16 cm j
箱, 请注明第一作者或稿件联系人的工作单位 , 详细通讯地址及 邮政编码 ,— a 地址 。来稿务必请寄书面稿件 , Em i l 寄稿 同时, 请寄 2 0
专著 中析 出文献 : 如 :.黄蕴慧 . 3 国际矿物学研究动 向. : 见 程裕淇 等编 . 世界地质科技发展动 向. 京 : 北 地质 出版社 ,9 2 3 —3 . 18 ,8 9
() 3 译文先列原文作者 , 再写题 目或书名 , 后列译 者姓名 , 以后 同( ) ( ) 序项 目。 1 、2 顺 如 :. RrS C r soD 水 质 : 4 Wie G, ar c A. a 一颗待 引发的 “ 炸弹 ” —— 多米尼加 实例及可 能的解决办法. 李世 涛译 . MB O人类环境 A I
生机构的卫生统计人员 、 生技 术人员和高等 医学 院校卫生统计 专业的教学和科研 人员。 卫
二、 征稿 范 围
卫 、 统计计算及分析方 法 , 统计预测等 ) 居 民健康统计( , 包 括人 口统计 、 疾病统计 、 健康发育统计及计划生 育统计等 ) 以及卫 生业务 统计 ( 括农 村卫生 统计 、 , 包 工业卫生统计 、 医院统计 、 生 卫
事业基 本情况统计 ) 等方面 的学术论文 、 专题笔谈 、 学术讨论 、 方法介绍 、 、 献综述 、 讲座 文 问题解答 、 实例分析 、 资料等文稿 。
三、 来稿须知 1 .文稿的著作权 , 《 除 著作权法》 另有规 定者外 , 于作者 。文责 由作者 自负。署名 作者 的人 数及顺序 由作 者 自定 。本 刊已人 属

《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主要指标解释

《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主要指标解释

★《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中主要指标解释一、医疗卫生机构简要说明医疗卫生机构分类1、机构类别:医疗卫生机构分为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其他医疗卫生机构四类。

2、登记注册类型:分为公立、非公立医疗卫生机构。

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包括登记注册类型为国有和集团办的医疗卫生机构;非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包括联营、股份合作、私营、台港澳投资和外国投资等医疗卫生机构。

3、按主办单位分为政府办、社会办和私人办。

政府办包括卫生健康(原卫生计生)、教育、民政、公安、司法等行政部门办的医疗卫生机构,社会办包括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组织办的医疗卫生机构。

4、按分类管理分为非营利性和营利性医疗卫生机构。

5、按城乡分,城市包括直辖市区和地级市辖区,农村包括县及县级市,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室计入农村。

按市县分,市包括直辖市区、地级市区和县级市,县包括自治县和旗。

主要指标解释医疗卫生机构:指从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或从民政、工商行政、机构编制管理部门取得法人单位登记证书,为社会提供医疗保健、疾病控制、卫生监督服务或从事医学在职培训等工作的单位。

医疗卫生机构包括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其他医疗卫生机构。

医院:包括综合医院、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院、各类专科医院和护理院,不包括专科疾病防治院、妇幼保健院和疗养院。

中医医院:指中医(结合)医院和中医专科医院,不包括中西医结合医院和民族医院。

专科医院:包括口腔医院、眼科医院、耳鼻喉科医院、肿瘤医院、心血管病医院、胸科医院、血液病医院、妇产(科)医院、儿童医院、精神病医院、传染病医院、皮肤病医院、结核病医院、麻风病医院、职业病医院、骨科医院、康复医院、整形外科医院、美容医院等其他专科医院,不包括中医中医专科医院、各类专科疾病防治院和妇幼保健院。

公立医院:指经济类型为国有和集体的医院。

民营医院:指经济类型为国有和集体以为的医院,包括联营、股份合作、私营、台港澳投资和外国投资等医院。

中国卫生统计

中国卫生统计

论著 基于灰色马尔可夫模型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制基金风险预测 蔡文泳 方积乾 王心旺(2) 基于支持向量机递归特征约减算法的痢疾疫情预测研究 何 苗 曹 爽 王 双等(6) 最大似然法在超声鉴别诊断乳腺小结节良恶性中的应用 赵华硕 何 鹏 刘小华等(10) 超声影像特征鉴别乳腺肿块良恶性的判别分析 叶华容 曾 婧 叶方立(13) ARIMABPNN组合预测模型在流感发病率预测中的应用 杨 召 叶中辉 赵 磊等(16) 支持向量机在急腹症智能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王江源 刘玉兰(19) 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卫生资源配置分析 顾佳峰(21) 医学生医学统计学学业成就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陈佳庚 马 骏 崔 壮等(24) 老年人认知功能与抑郁关系纵向研究多水平模型 宋艳龙 宋平平 王晓成等(27) 种族敏感性临床试验的样本量计算方法探讨 母 辉 任建玲 丁永刚等(31) 经倾向指数匹配后的 GP方案与 NP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评价 赵晓蒙 李炳海 王素珍等(34) 基于潜变量增长曲线模型的阿尔茨海默病健康相关生命质量动态变化研究 周立业 高彩虹 王晓成等(37) 多组结构方程在学生结核病防治 KAP模型比较研究中的应用 周榕溶 康晓平 田本淳等(41) 数量特征敏感问题加法模型分层二阶段抽样样本大小研究及其应用 周云华 高 歌 濮翔科等(45) 决定系数的 Bootstrap可信区间估计 赵晋芳 罗天娥 曾 平等(49) 向量自回归模型拟合与预测效果评价 倪延延 张晋昕(53) 项目反应理论在慢性心力衰竭自我管理量表条目筛选中的应用 庞海玉 康晓凤 李 峥等(57) 广西省级综合医院住院费用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范玉铮 吕 炜 王 勇等(61) 定量方法对比研究一致性评价 Bland-Altman法 LoA的可信区间估计 缪华章 陈 林 刘玉秀(64) 乘积季节 ARIMA模型在食源性疾病预测中的应用 张爱红 周 培 申铜倩等(68)

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2022 口腔

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2022 口腔

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2022 口腔口腔医疗具有很好的市场概念和运作空间,无论是从人口的数量、口腔疾病的普遍性,还是从牙医的市场需求状况、口腔产业和其他产业的联系、合作、互补性等方面考虑,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随着人们经济生活、文化消费水平的提高以及对口腔健康的认识,我国的口腔医疗产业都会快速发展,市场需求巨大。

根据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5岁儿童、12岁儿童、35-44岁成人、65-74岁老年四个年龄段的龋患率分别为71.9%、34.5%、89.0%和98.0%;龋齿填充治疗率仅分别为4.1%、16.5%、26.6%和12.8%,各年龄段龋齿率与诊疗率不匹配。

我国具有较高的口腔患病率的特征,但由于居民口腔健康意识较为薄弱导致我国口腔诊疗率较低。

由此可见我国的口腔医疗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我国口腔医疗服务需求巨大,市场规模近千亿。

由于口腔医疗兼容了健康和美丽的概念,属于消费升级型产品,因此,伴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居民保健意识的增强,国内口腔医疗服务行业处于快速增长的发展状态。

我国口腔疾病属于高发性病种之一,由于口腔卫生及饮食习惯等因素影响,我国口腔疾病患者居高不下,且随人口数量增长而不断增长。

2018年,我国口腔疾病患者数量达到6.97亿人,较2017年同比增长0.58%,占全国人口比重达到49.86%。

口腔疾病患者数量居高不下,为我国口腔医疗市场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根据《中国卫生与计划生育年鉴》数据显示,2017年口腔医院的就诊人数为3811万人,仅占口腔疾病患者的5.50%,潜在患者众多,市场饱和度极低,未来的空间广阔。

口腔行业具备重复消费、标准化等优势,四大业务瞄准高端消费人群。

口腔四项主要业务为正畸、种植、牙齿美白、儿童齿科,能够发现牙科是持续性消费项目,部分项目价格较高,属于非医保可选消费。

更重要的是,牙科项目并非通过手术等方式一次性完成诊疗,患者往往需要在1-2年的时间内不断接受牙医治疗,循环消费水平较高。

2020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2020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2020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

全国卫生健康系统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全力以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统筹推进卫生健康各方面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健康中国建设全面推进,健康中国行动稳步实施,深化医改持续发力,疾病防治成效巩固拓展,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继续提升,重点人群健康保障有效落实,居民健康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一、卫生资源(一)医疗卫生机构总数。

2020年末,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数达1022922个,比上年增加15377个。

其中:医院35394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970036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14492个。

与上年相比,医院增加1040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增加15646个(见表1)。

医院中,公立医院11870个,民营医院23524个。

医院按等级分:三级医院2996个(其中:三级甲等医院1580个),二级医院10404个,一级医院12252个,未定级医院9742个(见表1)。

医院按床位数分:100张以下床位医院21246个,100-199张床位医院5297个,200-499张床位医院4761个,500-799张床位医院2005个,800张及以上床位医院2085个。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5365个,乡镇卫生院35762个,诊所和医务室259833个,村卫生室608828个。

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3384个,其中:省级31个、市(地)级403个、县(区、县级市)级2762个。

卫生监督机构2934个,其中:省级25个、市(地)级387个、县(区、县级市)级2459个。

妇幼保健机构3052个,其中:省级29个、市(地)级376个、县(区、县级市)级2563个。

表1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及床位数机构类别机构数(个)床位数(张)2019202020192020总计1007545102292288069569100700医院343543539468665467131186公立医院119301187049756335090558民营医院224242352418909132040628医院中:三级医院2749299627779323002503二级医院96871040426659742718116一级医院1126412252651045712732基层医疗卫生机构95439097003616311321649384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501335365237445238343 #政府办1737417330169887179967乡镇卫生院361123576213699141390325 #政府办356553525913531991370674村卫生室616094608828--诊所(医务室)240993259833400564专业公共卫生机构1592414492285018296063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34033384--专科疾病防治机构112810484107742323妇幼保健机构30713052243232252920卫生监督所(中心)28352934--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42752810--其他机构287730002426024067注:#系其中数。

中国卫生健康统计提要2023

中国卫生健康统计提要2023

一、导言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

健康统计数据对于政府制定卫生健康政策和民众健康意识的提高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2023年我国卫生健康统计提要进行全面分析和总结,以便更好地了解我国的卫生健康状况。

二、总体情况1. 人口总体健康状况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人口总体健康状况呈现出积极向上的趋势。

人均预期寿命在持续增长,各芳龄段的健康水平得到改善,特别是在儿童和老年人裙体中,疾病的发病率和逝去率均呈下降趋势。

2. 慢性病患者数量慢性病在我国的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尤其是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慢性呼吸道疾病等,这些疾病的患者数量依然较为庞大。

加强对于慢性病的防控和管理依然是当前我国卫生健康工作的重点之一。

3. 传染病疫情2023年,我国面临新的传染病挑战,如流感、登革热等传染病的发病率明显上升。

疫情防控成为全国各级政府和卫生部门的重中之重,防疫工作面临新的挑战。

三、卫生健康政策1. 新国家卫生健康政策2023年,我国政府发布了新的国家卫生健康政策,其中包括了加强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基本药物制度改革、建立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等一系列措施。

政府将加大对卫生健康领域的投入,加强监管和管理,力争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2. 医疗资源配置根据统计数据,2023年我国的医疗资源配置仍然存在着不均衡的情况,大城市的医疗资源依然过剩,而农村和偏远地区的医疗资源依然匮乏。

政府将继续加大对医疗资源的配置和补充力度,促进医疗资源的均衡分布。

3. 互联网+医疗健康2023年,我国的互联网+医疗健康模式逐渐成熟,各大互联网公司都在医疗健康领域进行布局和投资。

这为民众提供了更为便捷的医疗健康服务,但也带来了一些新的管理和安全隐患。

政府将加强监管,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确保互联网+医疗健康的安全和可靠。

四、健康教育和促进1. 健康教育覆盖面2023年,我国的健康教育工作覆盖面有所扩大,各级学校和社区都加大了健康教育的力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 1 6年湖北省 0 1 0岁人群乙肝发病变化的年龄 时期 队列( A P C ) 模型 ㊀ 熊㊀甜㊀王㊀雷㊀魏㊀晟等( 3 8 8 ) 倾向评分匹配法在横断面资料处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贺倩倩㊀张军锋( 3 9 1 ) 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改进医务人员综合幸福感评价量表 陈莉雅( 3 9 5 ) 我国城乡医疗支出不公平的动态演进 李佳佳( 3 9 9 ) 山东省城市老年社区护理服务需求调查研究 张小伟㊀王莎莎㊀范依宁等( 4 0 2 ) 医学毕业生就业现况及其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刘㊀龙㊀孙鹤立㊀赵春妮等( 4 0 5 ) 政府干预、 市场化对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门槛效应分析 于金娜( 4 0 9 ) 临床路径管理前后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药占比的中断时间序列分析 薛允莲( 4 1 3 ) 基于三角模糊多属性决策的卫生应急能力组合评价模型设计与比较 李望晨㊀王素珍㊀郑文贵等( 4 1 5 ) 中药对心衰住院病人的疗效分析 朱文意㊀钱夕元㊀王英杰等( 4 2 0 )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支失衡风险预测研究 马桂峰㊀朱忠池㊀仇蕾洁等( 4 2 3 ) 2 0 1 2- 2 0 1 6年天津市医疗卫生服务投入分析 张天懿( 4 2 6 ) 乡村医生岗位评价模型研究 丰志强㊀尹文强㊀吴倩倩等( 4 2 8 ) 成人接种门诊医生工作满意度问卷的初步编制与信度、 效度检验 叶莉霞㊀方㊀挺㊀张思恒等( 4 3 1 ) 大学生应急准备现状调查量表编制与信效度分析 黄颖欣( 4 3 5 ) 某三甲综合医院近 1 2年恶性肿瘤住院患者疾病构成及死因分析 徐㊀川㊀钱邦富( 4 3 7 ) 某高校学生体质指数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 张秀荣㊀孙㊀颖㊀贾丽红( 4 4 0 ) 某三甲医院超长住院日病例统计分析 刘㊀明㊀顾㊀琳( 4 4 3 ) 我国中医类医院医疗卫生资源区域配置分析 沈鹏悦㊀耿㊀蕊㊀寿文静等( 4 4 5 ) 重庆市基层医务人员职业紧张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王㊀军( 4 4 9 ) 南疆某医院 6 5 8 4 2例老年住院病人疾病构成分析 张荣民㊀王㊀蓓㊀程庆林( 4 5 3 ) 2 0 1 6年抚顺市城市居民死因监测分析 孙雯雯( 4 5 7 ) 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在医学院校大学生体质现状研究中的应用 奉㊀姝㊀孙㊀敏㊀陈㊀明等( 4 5 9 ) 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下武汉机构养老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分析 王梦苑㊀王㊀方㊀曾东汉等( 4 6 2 ) 方法介绍 运用 S Q L语言对病案首页数据质量进行监控的实例分析 许泽杰㊀丁㊀赞( 4 6 4 ) 基因 - 疾病关联研究 m e t a 分析中存在合并基因型的贝叶斯分析策略 宋嘉麒㊀金志超㊀贺㊀佳( 4 6 6 ) 食管原发恶性肿瘤 I C D 1 0编码两套亚分类选择的讨论 王洁容㊀曹丽丽㊀谭小燕( 4 6 9 ) 计算机应用 项目反应理论的 P a r s c a l e 软件实现 陈新林㊀陈丽霞㊀郎建英等( 4 7 1 ) 应用 E m p o w e r S t a t s 软件快速实现病例对照研究的个体匹配 刘文慧㊀薛付忠㊀穆玉兰( 4 7 5 ) 综述 篮子试验在抗肿瘤靶向药物研发中的应用现状 胡海霞㊀王㊀陵㊀李婵娟等( 4 7 7 )
论著 基于 L A S S O的 F D R控制方法及其在高维数据生存分析中的应用 ㊀ 许树红㊀董晓强㊀陶㊀然等( 3 2 2 ) 比例优势 b o o s t i n g 算法在高维有序多分类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㊀ 张圆圆㊀赵薇薇㊀侯㊀艳等( 3 3 0 ) 2 0 1 1- 2 0 1 5年中国肺癌直接经济负担及次均费用分析 ㊀ 蔡㊀癑㊀严宝湖㊀周恭伟( 3 3 4 ) 生存结局的多中介变量的中介分析方法比较 ㊀ 李清雅㊀魏永越㊀施倩雯等( 3 3 8 ) 生物类似药分析相似性评价的相关统计学方法考量 ㊀ 吴克坚㊀赵清波㊀李婵娟等( 3 4 3 ) 一种新的评价结构方程模型拟合效果的校正拟合指数 ㊀ 王㊀凯㊀陈方尧㊀谭㊀铭等( 3 4 9 ) 潜在类别因子模型在基于通路的稀有变异遗传关联研究中的应用 ㊀ 冀晓慧㊀卜㊀涛㊀皮路程等( 3 5 5 ) 2 0 1 3- 2 0 1 6年我国前列腺癌的次均费用趋势分析 ㊀ 严宝湖㊀蔡㊀癑㊀沈忠周等( 3 5 9 ) 序贯安慰剂平行对照设计和双向富集设计的样本量估计 ㊀ 秦㊀飞㊀柏建岭㊀陈梦锴等( 3 6 2 ) 基于不同核函数构建的退行性颈椎病支持向量机高危人群筛查模型 ㊀的比较 吕艳伟㊀李文桓㊀田㊀伟等( 3 6 8 ) 基于 T A M 理论的城市社区智能化养老服务项目需求因素分析 ㊀ 罗㊀盛㊀张㊀锦㊀李㊀伟等( 3 7 2 ) 1 9 9 0年与 2 0 1 5年中国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疾病负担分析 ㊀ 张干深㊀罗丽莎㊀崔芳芳等( 3 7 5 ) 基于边缘结构模型的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疗效评估 ㊀ 李伟南㊀林畅琪㊀郜艳晖等( 3 8 0 ) 德尔菲法研究光学矫正用软性亲水接触镜临床试验主要指标及非劣 ㊀效界值 蓝㊀蕾㊀黄菲菲㊀陈㊀趣等( 3 8 4 )
中国卫生统计
C H I N E S EJ O U R N A LO FH E A L T HS T A T I S T I C S 双月刊㊀1 9 8 4年 9月创刊㊀第 3 5卷㊀第 3期㊀2 0 1 8年 6月 2 5日出版
主㊀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 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㊀办: 中国卫生信息学会 中国医科大学 编㊀辑: 中国卫生统计杂志编辑委员会 主㊀编: 孟㊀群 编辑部主任: 郭海强 出㊀版: 中国卫生统计杂志编辑部 1 1 0 1 2 2 , 沈阳市沈北新区蒲河路 7 7号 电话: ( 0 2 4 ) 3 1 9 3 9 6 2 6 E m a i l : z g w s t j @1 2 6 . c o m 印㊀刷: 沈阳中科印刷有限责任公司 广告经营许可证: 沈工商广字 0 1 0 3 1号 发㊀行: 国㊀内: 辽宁省邮政公司报刊发行公司 国㊀外: 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 ( 北京 3 9 9信箱, 1 0 0 0 4 4 ) 代号: 4 8 1 0 B M 订㊀购: 全国各地邮局 邮发代号: 8 3 9号 邮㊀购: 中国卫生统计杂志编辑部 1 1 0 1 2 2 , 沈阳市沈北新区蒲河路 7 7号 电话: ( 0 2 4 ) 3 1 9 3 9 6 2 6 : z g w s t j @1 2 6 . c o m E m a i l 定㊀价: 每期 1 5 0 0元㊀全年 9 0 0 0元 中国标准刊号: I S S N ㊀1 0 0 2 3 6 7 4 C N ㊀2 1 1 1 5 3 / R 本刊网址: h t t p : / / z g w s t j . p a p e r o n c e . o r 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