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材料超声检测
mil-hdbk-787(1993)复合材料的无损检测的超声波方法
mil-hdbk-787(1993)复合材料的无损检测
的超声波方法
我将介绍《MIL-HDBK-787(1993)》中关于复合材料无损检测超声波方法的内容。
该手册是一本由美国国防部发布的技术规范,用于指导军事航空和航天领域中复合材料的无损检测。
其中包含了多种无损检测方法,包括超声波方法。
超声波方法是一种常用的无损检测技术,适用于复合材料的质量评估和缺陷检测。
它利用超声波在材料中传播的特性来探测材料中的缺陷、异物或结构变化。
根据《MIL-HDBK-787(1993)》,超声波方法可以用于以下方面的检测:
1. 缺陷探测:通过发送超声波脉冲到材料中,然后检测回波信号来确定材料中的缺陷,如裂纹、夹杂物或气泡等。
2. 界面检测:用于检测复合材料中不同层之间的粘结情况,以及材料与环境之间的粘结情况。
3. 厚度测量:利用超声波的穿透能力,可以测量复合
材料中不同层的厚度。
4. 层析成像:通过多次扫描和记录回波信号,可以重建出材料内部的三维图像,以便更全面地评估材料的质量。
超声波方法在复合材料的无损检测中具有许多优势,例如非破坏性、高灵敏度和高分辨率等。
然而,使用超声波方法进行无损检测需要经过专业培训和丰富的经验。
总结起来,《MIL-HDBK-787(1993)》提供了关于复合材料无损检测超声波方法的详细指导,包括缺陷探测、界面检测、厚度测量和层析成像等方面的应用。
这些方法对于确保复合材料组件的质量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浅议复合材料构件的超声无损检测关键技术
浅议复合材料构件的超声无损检测关键技术摘要:随着复合材料的广泛应用,特别是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大量应用,开发便携式、应用于复合材料大面积快速扫查的检测技术就显得很有必要。
超声检测作为一项比较成熟的检测技术,其衍生的各种检测新技术开始应用于复合材料的检测,有效地解决了复合材料的一些检测难题。
对于复合材料来说,超声检测主要应用于对服役构件的在役检测,以及对复合材料的性能无损表征。
文章主要分析了复合材料构件的超声无损检测关键技术及其应用。
关键词:复合材料;超声;无损检测;关键技术引言复合材料(Composite materials)是由两种及两种以上不同性质的材料,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在宏观尺度上组成的具有新性能的材料。
在复合材料的超声检测应用方面,相控阵超声检测技术可以有效检测出层压板分层及夹杂缺陷,碳纤维蒙皮铝蜂窝工件、带涂层以及不带涂层的碳纤维蒙皮纸蜂窝工件等蜂窝复合材料的内部脱粘缺陷,对复合材料的拐角(R区)等特殊部位也能很好地进行检测。
复合材料的超声C扫描检测通常采用多轴联动超声C扫描检测系统,对复合材料进行喷水穿透法、喷水脉冲反射法、水浸穿透法以及水浸脉冲反射法检测,如采用喷水穿透法对层压板和蜂窝结构粘接缺陷进行检测可得到清晰的超声C扫描图像。
多轴联动超声C扫描检测系统虽然可以对某些复合材料进行有效检测,但是受检测工件和检测场地的限制,不利于应用于在役飞机的快速扫查检测上,因此,笔者开发了适用于复合材料的大面积快速C扫描检测以及特殊位置的双轴定位C扫描检测系统。
1.复合材料构件的超声无损检测技术概述复合材料之所以能得到广泛的应用,除了其自身优异的性能外,还得益于与复合材料密切相关的配套技术的同步研究和发展,而质量控制是设计要求得以满足,产品质量得以保证的关键,其中无损检测技术发挥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无损检测的目的和任务就是采用合理有效的方法、技术和检测手段,及时准确地发现和检测出材料内部的缺陷和损伤,从而为进一步评价材料、结构的可靠性奠定基础。
复合材料超声检测
试验八:复合材料工艺缺陷的空气耦合超声检测实验原理1.超声检测:利用超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特性对试件进行缺陷检测。
可检测表面、内部缺陷,对与试件表面平行的面状缺陷效果最佳。
对于复合材料,气孔、孔洞、层间开裂等都可以用超声法检测。
2.空气耦合:超声检测有接触式、液浸式、非接触式。
接触法是在探头和工件之间涂有专门的耦合剂层;浸液法是以水作耦合剂,将工件局部或全部浸没在液体中,无盲区。
空气耦合式1983年美国的一家公司研制的,核心是高强度发射和声阻抗匹配技术。
本实验采用空气耦合方式。
3.穿透法。
超声检测方法按原理分类可分为脉冲反射法和穿透法。
脉冲反射法灵敏度高、缺陷定位准确,适用于多种探伤技术;穿透法有两个探头,不存在探伤盲区、不受工件厚薄的限制,容易实现连续自动探伤,但不能定位缺陷深度。
实验材料和仪器设备1.实验仪器:NAUT21非接触空气耦合超声检测系统。
2.实验试样:手糊工艺、预浸料铺层、液态模塑、模压工艺制得的复合材料板各一块。
其中,手糊工艺和液态模塑的板是是玻纤聚酯,后一块板是碳纤维预浸料,最后一块板是碳纤聚酯。
实验结果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依次是手糊、液态模塑、模压、预浸料铺层的板。
结果分析1、从图看出预浸料铺层的板效果最好,其次是模压的,然后是手糊的,最后的是液态模塑的。
但实际情况应该是液态模塑的必手糊的效果好。
原因是,在液态模塑工艺时,树脂现调现用,并没有抽真空或静置,就想一瓶刚打开的啤酒,带着无数的气泡,都被吸进复合材料的肚子里了。
缺陷能不多吗?2、实验的老师其实是挺漫不经心的。
在检测模压和预浸料铺层的板时,并未改变原先设置的参数,导致实验出现的结果是全都是蓝色的(即全都是缺陷)。
实际情况是二者材料不同,应当再放大波。
在此,我又有个疑问,看模压的板,大部分是黄色,是真的是过渡区,还是因为没调好参数?思考题见前一页的原理。
复材超声检测工艺卡
复材超声检测工艺卡复合材料是一种由多种不同材料组合而成的材料,具有轻量化、高强度、耐腐蚀、耐高温等优点,因此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建筑等领域。
然而,由于复合材料的特殊性质和复杂结构,其内部缺陷的检测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为了确保复合材料的质量和可靠性,复材超声检测工艺卡被广泛应用于复合材料制造过程中,以准确、高效地检测出缺陷。
复材超声检测工艺卡是一种用于指导复合材料超声检测的工具,它结合了超声检测的理论和实践,为复合材料超声检测操作员提供了详细的步骤和指导。
通过复材超声检测工艺卡,操作员可以了解具体的超声检测方法和参数,以及如何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和材料特性来选择合适的工艺。
在复材超声检测工艺卡中,通常包含以下内容:1. 超声检测原理:介绍超声检测的基本原理,包括超声波的传播以及与材料中缺陷的相互作用。
通过理解超声波在复合材料中的传播规律,可以更好地理解检测结果和缺陷的特征。
2. 超声检测设备和传感器:介绍超声检测的主要设备和传感器,包括超声波发射器和接收器、探头以及数据采集系统。
通过了解不同设备的特点和性能,可以选择合适的设备和传感器进行检测。
3. 超声检测方法和参数:详细介绍超声检测的方法和参数,包括脉冲回波超声检测和全场扫查超声检测。
还需要了解如何根据不同的复合材料结构和缺陷类型来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和参数。
4. 超声检测标准和规范:介绍复合材料超声检测的相关标准和规范,如ASTM、ISO等。
了解这些标准和规范可以帮助操作员更好地理解复合材料超声检测的要求和限制,以及相应的数据分析和评估方法。
5. 缺陷识别与评估:介绍如何通过超声检测来识别不同类型的缺陷,如气孔、夹杂、裂纹等,并对其进行评估。
通过学习实际案例和经验总结,可以提高对复合材料缺陷的识别和评估能力。
复材超声检测工艺卡的实际应用效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估和分析:1. 检测效率:复材超声检测工艺卡能够提供详细的操作步骤和指导,使得操作员能够快速准确地进行超声检测。
复合材料探伤方法
复合材料探伤方法
复合材料探伤方法是指用于检测复合材料中可能存在的缺陷或损伤的方法。
常用的复合材料探伤方法有以下几种:
1. 超声波探伤:通过超声波的传播和反射来检测材料内部的缺陷。
适用于检测复合材料的层间和层内缺陷。
2. 热红外成像:利用材料中缺陷的热传导性质来检测缺陷。
适用于检测复合材料中的局部缺陷。
3. X射线检测:利用X射线的透射和散射特性来检测材料的
缺陷和内部结构。
适用于检测复合材料中的金属缺陷和层间胶接质量。
4. 磁粉检测:通过在材料表面涂布磁粉,利用磁场的作用,观察磁粉在缺陷处积聚的情况,来检测材料的缺陷。
5. 声发射检测:利用材料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会发生微小的声发射来检测材料的缺陷。
适用于检测复合材料的疲劳损伤和局部破裂。
6. 电磁波探测:利用电磁波的透射和反射特性来检测材料的缺陷。
可以应用于复合材料的层间和层内缺陷及电磁性能的检测。
以上是常用的复合材料探伤方法,其选择取决于复合材料的结构和要检测的缺陷类型。
不同的方法和设备可以相互补充和验证,提高探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复合材料超声波检测技术的研究及其应用
复合材料超声波检测技术的研究及其应用近年来,由于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汽车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对这种材料的质量检测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而超声波检测技术由于其非破坏性、高精度、高效率等优点,正逐渐成为复合材料质量检测的主流技术之一。
本文旨在探讨复合材料超声波检测技术的研究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
一、超声波检测原理超声波是指频率高于人类耳朵能够感知到的20kHz的一种声波。
在超声波检测中,探头会向被测物体发送超声波,被测物体会反射回一部分超声波。
根据反射波信号的强度和传播速度的差异,可以得知被测物体内部的结构和缺陷情况。
二、复合材料超声波检测技术的方法根据超声波检测的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常用方法:1、传统超声波检测法传统的超声波检测法采用单频段或者低频段超声波进行检测。
它主要是通过监测声波在被测物体中传播的时间和幅度变化,来判断被测物体的结构和缺陷情况。
该方法检测速度快,但是仅能发现表面的缺陷,对于内部的缺陷检测能力较差。
2、多频段超声波检测法多频段超声波检测法能够检测复合材料内部的缺陷。
该方法通过同时采用低频段和高频段的超声波对缺陷进行检测,可以得到更加精确的缺陷位置和大小信息。
同时,它还能够检测复合材料内部的孔洞和小裂纹等微小缺陷。
3、全波束超声波检测法全波束超声波检测法是一种高级的超声波检测方法。
它能够利用高分辨率的检测探头,通过数学计算和图像处理,从而获得复合材料内部的二维或三维图像信息。
该方法能够发现复合材料中的各种类型的缺陷,对于对材料质量进行全面评估非常有用。
三、复合材料超声波检测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复合材料超声波检测技术在航空、航天、汽车、船舶等领域的应用十分广泛。
以下分别就不同领域的应用情况进行介绍:1、航空领域航空领域对材料的高强度、高韧性和轻质化要求非常高。
而超声波检测技术能够非破坏性地对各种复合材料进行检测,发现其中的各种类型的缺陷,确保飞行安全。
例如,在飞机制造中,超声波检测技术可以用来确定飞机机身中的铆钉是否完整,以及蒸汽舵和方向舵的紧固情况等。
复合材料、板材和管材超声波探伤检测方法
7.2 铝及铝合金、钛及钛合金板材超声检测
7.2.1 铝及铝合金板材制造及常见缺陷 板材制造:铝锭→板坯→板材 ; 常见缺陷:气孔、夹杂、微细裂纹、厚板中可能有空腔。
7.2.2 铝及铝合金,钛及钛合金板材检测方法 1)检测方法:与钢板相同 2)探头与扫查方式 直探头、双晶直探头,频率2.5~5MHz; 扫查方式、扫查速度与钢板相同。 3)检测范围和灵敏度 检测范围:根据板厚与钢板相同; 检测灵敏度:基准灵敏度以完好部位B1=80%满幅。
≤10<25Ⅳ源自<150<100≤10
<25
Ⅴ
超过Ⅳ级者
注:Ⅳ级钢板主要用于与承压设备有关的支承件和结构件的制造安装。
4.1.8.2 在坡口预定线两侧各50mm(板厚大于100mm时,以 板厚的一半为准)内,缺陷的指示长度大于或等于50mm时, 应评为Ⅴ级。
4.1.8.3 在检测过程中,检测人员如确认钢板中有白点、裂纹 等危害性缺陷存在时,应评为Ⅴ级。
7.1 板材超声波探伤
7.1.6 质量等级判定:按JB/T4730-2005标准4.1.7条规定评定。
等级
单个缺陷 指示长度
mm
单个缺陷 指示面积
cm2
在任一1m×1m检测面 积内存在的缺陷面 积百分比%
以下单个缺陷 指示面积不计
cm2
Ⅰ
<80
<25
≤3
<9
Ⅱ
<100
<50
≤5
<15
Ⅲ
<120
<100
40mm以上钢板检测频率为2.5MHz。 晶片直径:Ф14~Ф25mm。 单晶直探头:适用于板厚δ较大的钢板检测; 双晶直探头:适用于板厚δ较薄的钢板检测。
板厚,mm 采用探头 公称频率,MHz
超声波 复合材料 标准
超声波复合材料标准引言超声波技术在材料科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复合材料的检测和评估方面。
本文将详细介绍超声波复合材料标准,包括其定义、测试方法、参数设置、数据分析等内容,旨在为相关研究人员和工程师提供参考。
1.定义超声波复合材料标准是指对复合材料进行超声波检测时所遵循的一系列规范和要求。
其目的是通过超声波技术获取复合材料内部缺陷的信息,并对其性能和质量进行评估。
2.测试方法超声波复合材料的测试通常采用超声波传感器将超声波信号引入样品中,然后接收并分析回波信号。
常见的测试方法包括脉冲回波法(Pulse-Echo)、透射法(Through-Transmission)和相控阵法(Phased Array)等。
-脉冲回波法:该方法通过发送一个短脉冲信号,并在接收到回波信号后计算其传播时间和幅度来确定缺陷的位置和性质。
-透射法:该方法使用两个传感器,一个用于发送超声波信号,另一个用于接收。
通过比较两个传感器之间的信号差异来判断样品中的缺陷情况。
-相控阵法:该方法利用多个传感器组成的阵列,可以改变传感器之间的相对时延和振幅,从而实现对样品内部进行扫描和成像。
3.参数设置在进行超声波复合材料检测时,需要针对不同的样品和应用场景进行参数设置。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参数:-超声波频率:选择合适的频率可以在保证分辨率的同时克服信号衰减问题。
通常,高频率可以提供更好的分辨率,但其信号衰减较快。
-脉冲宽度:脉冲宽度决定了信号的能量和时间分辨率。
较窄的脉冲可以提供更好的时间分辨率,但会牺牲能量。
-接收增益:接收增益可以调整接收到的回波信号的幅度,以便更好地显示和分析缺陷。
4.数据分析超声波复合材料检测后,需要对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数据分析方法:-Amplitude analysis:通过比较回波信号的幅度来判断缺陷的大小和类型。
较大的幅度通常表示较大的缺陷。
-Time-of-flight analysis:通过计算回波信号的传播时间来确定缺陷的位置。
复合材料叶片的超声相控阵检测技术
复合材料叶片的超声相控阵检测技术复合材料叶片的超声相控阵检测技术摘要:本文将介绍复合材料叶片的超声相控阵检测技术。
我们将了解复合材料叶片的定义和其在航空航天领域的重要性。
我们将详细介绍超声相控阵检测技术的原理、应用和优势。
我们将对该技术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并提出个人观点和理解。
正文:1. 复合材料叶片的定义和重要性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材料组合而成的新材料,具有轻质、高强度和耐腐蚀等优势。
航空航天领域使用复合材料制造叶片可以减轻飞机重量,提高飞行效率和燃油利用率,因此复合材料叶片在航空航天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2. 超声相控阵检测技术的原理超声相控阵检测技术是一种利用超声波检测材料内部缺陷和结构的方法。
其原理是在受测物体上布置一组由许多个小的超声发射器和接收器组成的阵列,通过控制每个发射器和接收器之间的相位差和幅度差,可以实现对受测物体内部缺陷的三维成像和定位。
3. 超声相控阵检测技术的应用和优势超声相控阵检测技术在复合材料叶片的检测中具有广泛应用和重要价值。
它可以非破坏性地检测叶片内部的缺陷,如气孔、孔洞、裂纹等。
相比传统的单点探头超声检测技术,超声相控阵检测技术可以提供更丰富和准确的信息,减少漏检和误检的概率。
超声相控阵技术还可以实现远程控制和自动化检测,提高生产效率和检测精度。
4. 超声相控阵检测技术的未来发展随着复合材料的广泛应用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超声相控阵检测技术也将取得更大的突破和发展。
未来,我们可以期待更高的分辨率、更广的频率范围和更灵活的成像模式。
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等领域的发展也将为超声相控阵检测技术带来更多的应用和优化方向。
5. 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一种非破坏性检测技术,超声相控阵检测技术在复合材料叶片的应用具有巨大潜力。
通过该技术,我们可以更准确地评估叶片的质量和性能,提前发现潜在的缺陷和问题。
然而,超声相控阵检测技术仍面临一些挑战,如信号干扰、数据处理等。
我们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创新来克服这些问题,以实现更可靠、高效和安全的检测方法。
课题研究论文:复合材料构件的超声无损检测关键技术应用
92190 材料工程学论文复合材料构件的超声无损检测关键技术应用一、材料与方法(一)材料在本次实验研究活动开展过程中,为了全面掌控到超声无损检测技术在复合材料中应用技巧,配置了10:1单向玻纤布,同时保障玻纤布厚度为0.5mm,并在双酚A型环氧树脂选用过程中,将其型号确定为CYD-128。
此外,为了满足本次实验活动开展需求,在实验材料准备过程中,亦注重强调了改性铵、3201乙烯基树脂、工业级环烷酸钴、工业级过氧化甲乙酮等的选用。
而在实验设备配置过程中,为了保障实验结果的精准性,注重在实验材料准备工作开展过程中,选用多功能系统超声胶结检测仪,型号为VondaScope 3100,而设备源自NDT Systems Inc公司,就此达到最佳的实验研究状态。
(二)方法在本次实验研究活动开展过程中涉及到的实验方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试件制作方法,即首先在乙烯基树脂浇注体制作过程中,为了满足实验需求,选用3201乙烯基树脂,而在乙烯基树脂浇筑作业环节开展过程中,向实验环境下投入引发剂,如,过氧化甲乙酮等,待固化作业完成后,浇注内部结构。
同时,在内部结构制作过程中,为了规避缺陷问题引发超声检测阻塞信号,需将试件厚度控制在30mm,且分为3个浇注体,继而在3个浇注体设计过程中,将挖孔径分别控制在5mm、10mm、30mm状态下,而在浇注体底部切割中,保障斜槽角度分别为30°、45°、60°,就此满足超声无损检测需求,降低复合材料结构对无损检测的干扰影响。
其次,在玻璃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板材制作过程中,应注重选定真空作业环境,同时在板材成型加工过程中,通过真空压力差,制作所需工件,且注重应用E51环氧树脂,而板材厚度为5mm,胶粘剂厚度为4mm,达到最佳的板材加工状态,提升超声无损检测质量[1]。
再次,在玻璃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制作过程中,需将硬纸片埋入板材中,继而提供实验所需试件;第二,测试方法,基于试件制作完备的基础上,为了保障实验研究结果的精准性,需确定测试方法,即首先在实验测试环节开展过程中,为了精准化实验结果,需引入RF射频模式,对复合材料构件进行超声检测,即以发射-接收探头的方法,反馈A型扫描信号,并利用材料和缺陷声阻抗差异性,获取发射波,继而通过对回波信号的接收,判断材料试块缺陷状况。
超声波 复合材料 标准
超声波复合材料标准引言超声波复合材料是一种结构复杂、性能优越的材料,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建筑等领域。
为了保证超声波复合材料的质量和安全性,制定与之相关的标准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针对超声波复合材料的关键标准进行介绍和分析。
一、超声波检测标准1. 超声波探伤技术应用标准根据超声波探伤技术的应用对象和要求,制定适用于超声波探伤的标准,包括探测原理、设备要求、检测方法、评定标准等内容。
2. 超声波相控阵检测标准针对超声波相控阵技术在复合材料中的应用,制定适用的检测标准,明确其在复合材料中的应用范围、参数要求、灵敏度等指标。
二、复合材料制备标准1. 超声波复合材料成型工艺标准主要针对超声波辅助成型工艺中的工艺流程、设备要求、工艺参数等进行标准化,确保复合材料成型的质量和一致性。
2. 超声波复合材料结构设计标准制定适用于超声波复合材料结构设计的标准,包括设计原则、受力分析、结构参数等内容,保证复合材料结构的安全可靠性。
三、质量控制标准1. 超声波复合材料质量检测标准根据超声波复合材料的特点和使用要求,制定相应的质量检测标准,包括材料性能测试、外观检测、缺陷评定等内容。
2. 超声波复合材料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建立适用于超声波复合材料生产和管理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包括原材料采购、生产工艺、质量控制、产品追溯等内容。
四、安全标准1. 超声波复合材料安全应用标准针对超声波复合材料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安全问题,制定相应的安全应用标准,明确其安全使用范围、注意事项、紧急处理措施等内容。
2. 超声波复合材料环保标准针对超声波复合材料生产和使用中可能的环境污染问题,制定环保标准,明确废弃物处理、资源循环利用、环保要求等内容。
结论超声波复合材料作为一种重要的结构材料,在其相关标准的制定和执行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完善的标准体系,可以规范超声波复合材料的生产、检测、应用和环保,保障其质量和安全性,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
希望各行业单位能充分认识到标准的重要性,加强标准的执行和落实,推动超声波复合材料行业的发展。
复合材料空气耦合超声检测技术
复合材料空气耦合超声检测技术《复合材料空气耦合超声检测技术:我的一次奇妙体验》嘿,你听说过复合材料空气耦合超声检测技术吗?要是没听过,可别急着走,听我给你唠唠。
这玩意儿可神奇得很呢!我第一次接触这个技术,那完全是误打误撞。
我当时在一个大工厂里闲逛,那工厂可大了,到处都是各种各样奇奇怪怪的机器,嗡嗡作响,就像一个巨大的钢铁怪兽在打盹儿。
我正好奇地东张西望呢,就看到一个小房间里透出一些奇怪的光,那光不是很刺眼,但是透着一种神秘的感觉,就像科幻电影里那些秘密实验室的光一样。
我这人好奇心重,就忍不住凑过去看。
一进去,就看到几个穿着白大褂的人围在一个像是大盒子一样的机器旁边,机器上有好多小灯在闪啊闪的,还有一些奇怪的线连接着不同的部件。
我当时就想,这是啥玩意儿啊?难道是新发明的时光机?我这脑洞也是够大的,哈哈。
其中一个看起来像是负责人的大叔看到我,皱了皱眉头,可能觉得我这个不速之客有点碍事。
不过他还是很和善地问我来干啥。
我就老老实实地说我瞎逛看到这里好奇。
他一听,笑了笑,说那我给你讲讲这个有趣的东西吧,这就是复合材料空气耦合超声检测技术的设备。
大叔开始摆弄那台机器,一边摆弄一边给我解释。
他说这个技术啊,就像是给复合材料做一个超级精密的身体检查。
你看啊,那些复合材料,看起来普普通通的,但是里面可能有各种各样的小问题,就像人会生病一样。
这个检测技术呢,就像是医生用超声波给人检查身体一样,只不过它是用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来检测复合材料。
他拿起来一块看起来像板子一样的复合材料,小心翼翼地放在机器的一个平台上。
然后在机器的屏幕上按了几下,突然,那机器就发出了一种很轻微的嗡嗡声,就像小蜜蜂在耳边轻轻飞过一样。
我盯着屏幕看,只见屏幕上出现了一些奇怪的线条和图案,那些线条弯弯曲曲的,就像小孩子乱涂乱画的一样。
我就特别疑惑,这乱七八糟的东西能看出啥啊?大叔看我一脸懵的样子,笑着说:“你看啊,这些线条和图案可都是有意义的。
比如说这个波浪线,如果它突然中断或者变得很不规则,那就说明这个复合材料在这个地方可能有缺陷。
复合材料构件的超声无损检测关键技术应用
复合材料构件的超声无损检测关键技术应用超声无损检测技术是一种通过测量材料内部声波反射和传播 characteristics,分析结构或材料内部缺陷或损伤的方法,具有高效、准确、非破坏性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复合材料构件的质量检测与评估中。
一、复合材料构件的制造及其缺陷分类复合材料由于独特的性能,在军事、航空、航天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而复合材料制造过程中容易出现的缺陷会对构件的性能造成严重影响,因而无损检测显得尤为重要。
常见缺陷:1. 孔洞:制备、浸润、热固化和机械加工等过程中留下的残留气泡。
2. 裂纹:外界干扰、弯曲疲劳和高温热裂等原因导致的构件表面和内部的裂纹。
3. 分层、结构不均匀:由于材料切割不平整、成分不均、堆叠不均等引起的。
二、超声无损检测原理及应用技术1. 超声波的物理原理超声波是一种机械波,当机械波传播到两种介质间的界面时,其中一部分会被反射回来。
根据反射波的强度、时间和形状等物理量,可以确定材料内部的缺陷情况。
2. 超声检测的应用技术和方法超声波径向检测和扫描检测都是常用的超声检测方法。
径向检测适用于检测圆柱形零件或表面上加装了环形探头的零件,而扫描检测适用于检测平板或板状结构。
常见的探头有直径2.25mm的园柱形探头、3mm×3mm或5mm×5mm的方形探头和20mm×20mm的线性探头等。
三、复合材料构件的超声无损检测关键技术应用1. 超声探头的选择不同的超声探头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材料,如直径2.25mm的园柱形探头适用于玻璃钢板和树脂基复合材料等,20mm×20mm的线性探头适用于汽车超声波烤漆检测等。
2. 测量曲率的影响当探头与被测件表面紧密贴合时,会由于材料弯曲曲率发生变化,影响到探头的测量效果。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用精密测量曲率的仪器对复合材料构件表面进行测量,得到精准的曲率参数。
3. 空气耦合和浸润技术空气耦合技术适用于表面光滑的材料,需要使用特殊材料制作的耦合体进行超声波的传导;而浸润技术适用于表面较粗糙或有气孔的材料,可以将超声波探头和被检测材料浸润在液体介质中,实现更好的耦合效果。
复合材料构件的超声无损检测关键技术研究共3篇
复合材料构件的超声无损检测关键技术研究共3篇复合材料构件的超声无损检测关键技术研究1复合材料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具有轻质、高强、高硬度、低导电率、耐高温等优良性能,在航空航天、汽车、船舶、建筑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在使用过程中,这些材料可能会受到各种因素的损伤和劣化,如应力、疲劳、水气、高温等,这些将导致材料性能下降,甚至失效,从而影响设备的运行安全。
因此,对于复合材料的检测和评价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基于超声波技术的无损检测在复合材料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超声波无损检测可以在不破坏样品的情况下,通过检测材料中的声波反射、折射、散射等信息来检测材料的缺陷、腐蚀和微观结构。
随着材料科学和超声波技术的发展,超声波检测技术在复合材料上的应用和研究得到了更深入的发展。
本文将重点阐述复合材料构件的超声无损检测关键技术研究。
一、超声波检测原理超声波是指高于人类可听声音频率的机械波,其频率通常大于20kHz。
声波在材料内的传播受材料的密度、弹性模量、泊松比、拉伸强度等力学参数影响。
在无损检测中,通常采用一种声速较高、穿透性较好的波进行检测。
当声波碰到材料中的缺陷或界面时,它会从这些位置反射或散射,构成一个回声信号。
信号的强度、幅度、相位等参数可以反映出材料内的缺陷大小和位置、材料的结构、组成和工艺参数等信息。
二、超声波检测技术超声波检测技术主要包括单元和阵列探头的设计、信号处理、成像和判定等环节。
1、探头设计超声波探头是进行超声波检测的关键部件。
探头的结构形式主要有单元探头和阵列探头两种。
单元探头只能发射或接受直线声波,其角度和深度探测范围有限。
而阵列探头可以发射或接受多个声束,可以在多种角度和深度下同时检测,可实现立体成像。
2、信号处理声波的回声信号处理是超声波检测技术中的一个重要步骤。
信号处理需要对信号进行滤波和增益控制,以产生清晰的声波回波信号。
3、成像和判定成像和判定步骤主要利用计算机技术对信号进行处理,产生成像图像,通过对图像进行分析对材料内部的缺陷进行定位、分类和评估。
航空复合材料先进超声无损检测技术
高强度、高硬度、密度小是复合材料的显著优势与特征,现阶段已经逐步实现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广泛应用。
复合材料是制造工艺较为特殊,因此在实际制造过程中我们无法实现对缺陷的完全杜绝。
在实际针对复合材料进行构件验收以及质量监测时可主要从开裂、脱粘、孔隙(率)及多余物(夹杂)等缺陷类型着手。
超声检测方法作为一种重要的检测手段具有方便有效的显著优势,应用在复合材料检测中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一、相控阵超声检测技术超声相控阵检测技术主要是在利用扫描成像的基础上实现,其换能器主要以一种阵列单元的形式存在,其主要构成部分为相互独立的晶片。
为在真正意义上利用相位实现对超声波的有效激发必须促使发射电路对其进行有效的激励,声束焦点的位置以及偏转方向也是在这一过程中实现科学有效调整的目标。
在实际检测缺陷的过程中其相位合成可通过超声回波转化的电信号对其进行控制。
高速、高效、适合复杂工件以及能实时成像等是超声相控阵检测技术的明显优势,在工业检测领域所发挥的作用不可替代,同时具有广泛的发展前景与空间。
在国外,超声相控阵检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深入而广泛。
在超声梗控阵检测仪器设备方面,有较为成熟的商用产品,Olympus公司推出了超声相控阵扫描检测仪,可以实现动态波束控制、电子扇形扫描、电子聚焦、图像处理和显示等功能。
在国内,许多研究机构也开展了相控阵超声检测技术的研究,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上海材料研究所、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等科研院所。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日本ⅪTD株式会社合作,研制了铁路货车轮对相控阵超声检测系统;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张碧星等人研究了超声环形相控阵声场的基本特性,从理论上分析了环形相控阵各种参数对辐射声场的影响;上海材料研究所和汕头超声仪器研究所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就试制过线型阵列超声检测系统,但未投人实际应用。
利用超声相控阵检测技术的优势,提出了采用相控阵弧阵换能器和线阵换能器两种检测方法;对复合材料L型试样的R区进行超声相控阵检测试验,试验结果验证了两种检测方法的正确性;并与常规超声检测方法进行对比,分析了超声相控阵技术检测R区的技术优势。
先进复合材料超声无损检测新技术的应用
先进复合材料超声无损检测新技术的应用关键词:先进复合材料无损检测新技术应用飞机的设计和制造中常常会使用到复合材料。
而超声检测技术是一项对复合材料进行探伤和评定其缺陷的先进技术。
近些年,复合材料的制造技术越来越先进,出现了一些新的材料和工艺,主要是为了制造更好的飞机零部件,传统的超声无损检测技术,已经不能对这些先进复合材料进行检测,比如,之前常用的超声技术,不能完成复杂机构部件的检测,而空气耦合无损检测技术不适合在一些复合材料中使用,所以,需要使用新的超声无损检测技术。
1.先进复合材料缺陷的产生1.1在制造过程中产生复合材料的缺陷会在制造成型过程中出现,一般是因为工艺或者人为的操作而产生缺陷,比如,人为操作会发生错误的铺层、固化不完全的情况,控制不好固化过程会出现脱胶或者分层等缺陷。
产生缺陷的原因还包括原材料,比如,局部树脂出现纤维弯曲,或者毛团的情况,就会使复合材料发生纤维曲屈或者富胶的情况。
另外,预浸料的流动性变差,也会造成复合材料出现分层缺陷。
不能及时发现这些缺陷,就会影响到复合材料的性能,造成经济方面的损失。
1.2使用过程中产生使用复合材料构件的过程中也会产生缺陷,一般是因为应力的作用,或者环境的原因,对复合材料造成破坏。
复合材料产生损伤,会造成材料的老化,耐湿耐热能力下降,损失其刚度和强度,使用寿命降低,后果严重。
传统的方法是采取事后维修的办法,一般是在发生危险后才进行维修。
但是现在采取的方法是提前预测并进行处理,预测可能会发生的故障,采取相应的措施,因此,要定期对复合材料进行检测,需要相关部门进行重视。
二、无损检测技术无损检测技术的优势是不对材料造成损坏,不影响工件的性能,材料的形状和状态也不会发生改变,通过光、电等技术对材料和设备内部和外部缺陷进行探测,并且对其位置大小等进行判断,从而对产品是不是能够达标进行确定。
是对产品质量进行检验、对产品使用寿命进行延长的技术。
复合材料的常用无损检测技术包括超声波法、声发射法等。
复合材料的超声波检测
复合材料的超声波检测文章结合笔者相关工作经验,对复合材料的分类及超声波检测的特点进行了阐述,随后重点就复合材料的超声波检测进行了分析。
标签:复合材料;超声波检测一、复合材料的定义及分类复合材料是指用经过选择的、含一定数量比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分(或称组元),通过人工复合、组成多相、且各相之间有明显界面的、具有特殊性能的固体材料。
其基体材料名称与增强体材料并用,强调基体以及强调增强体时以基体材料的名称为主复合材料的分类有:(一)按基体材料分:聚合物基复合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陶瓷基复合材料,水泥基复合材料,碳基复合材料;(二)按增强材料形态分为以下三类1、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连续纤维复合材料,非连续纤维复合材料;2、颗粒增强复合材料:包括微米颗粒和纳米颗粒;3、板状增强体、编织复合材料:以平面二维或立体三维物为增强材料与基体复合而成。
4、层叠复合材料(二)按材料作用分两类1、功能复合材料:使用的是材料的光、电、磁、热、声等非力学性能;2、结构复合材料:应用的材料的力学性能。
二、复合材料的检测难点复合材料因能有效提高飞机性能,减重效果显著,在军民机的研制中应用越来越广,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类新型复合材料被有效利用。
在某型飞机的研制中,设计人员为保证零件的外形和减重等,采用了一种新型的复合材料结构,即以碳纤维环氧预浸料为面层以聚甲基丙烯酞胺泡沫塑料为夹芯的夹层结构。
泡沫夹芯材料为多孔疏松材料,其特殊性能不仅给制造工艺带来很大的难度,而且也为检测其内部粘接质量造成了极大的困难。
其检测的主要难点有:(一)泡沫夹芯的不致密性带来了很大的超声波衰减,对于碳纤绚泡沫夹芯结构难于得到来自泡沫夹芯的反射回波,这给检测胶膜和泡沫夹芯间的缺陷造成了较大的难度。
(二)某型机使用碳纤细泡沫夹芯结构制造的零组件外形结构复杂,结构过渡区多,因此易产生的缺陷部位多,产生缺陷的类型多,需对缺陷进行准确的定量、定性。
(三)设计人员对这种结构制造的零组件的验收标准很严,要求能够检测出的最小缺陷仅为中3lun。
复合材料的超声检测技术
复合材料的超声检测技术复合材料无损检测主要应用于以下3个方面:材料无损检测;结构无损检测;服役无损检测。
材料无损检测主要解决材料研究中面临的问题,进行诸如材料内部缺陷表征、性能测试、缺陷基本判据的建立、无损检测物理数学模型的建立等研究,其检测对象主要是试样、试片。
结构无损检测主要解决结构在工艺制订、结构件制造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如对各种结构件进行无损检测所需的仪器设备等检测手段的建立、信号处理技术、缺陷判别、标准建立与完善等,检测的对象是各种装机应用的工程结构件。
服役无损检测主要研究装机结构件在服役过程中所需的无损检测方法、手段等,包括提供有关结构件残余寿命、剩余强度、损伤扩展等综合信息的评估,检测的对象是装机后的各种服役结构件。
大量的研究和应用表明,超声检测是目前对于复合材料最为实用有效、应用最为广泛的无损检测技术,它能可靠地检测出复合材料中的分层、疏松、孔隙等大部分危害性缺陷。
复合材料制品超声检测方法主要有一下6种。
1、超声C扫描检测技术超声探头接收到的脉冲回波具有不同的图像显示方式,常见的有A型显示、B型显示和C型显示。
A型显示是基础,其他两种显示方式均由A型显示的数据重建得到。
其中,C型显示是一种在一定深度探测的显示方式,图像上的纵、横坐标分别表示探头在被检体表面上的纵、横坐标,所以C型显示的结果是与扫描平面平行的一幅截面图像,并作为最常用的显示结果提供给最终用户。
超声C扫描是具有C型显示功能的探伤方法,在宏观缺陷检测中,常用频率为0.5~25 M H z的探头,采用脉冲反射法进行检测。
超声C扫描由于显示直观,检测速度快,已成为大型复合材料构件普遍采用的技术。
目前C扫描检测技术能够清晰地检出复合材料结构中体积分布类缺陷。
K.Lemster在研究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时,使用超声C扫描对材料内部的均匀性和裂纹进行了检测。
国内魏勤等人利用超声C扫描对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试样进行了检测,可以清晰地看出材料中的团聚和孔洞。
复合材料的超声检测技术
复合材料的超声检测技术复合材料是一种由两种或多种不同性质的材料组合而成的新材料,在工程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建筑结构等。
然而,与传统材料相比,复合材料在制造和维修过程中面临着许多困难,其中最重要的是如何进行质量检测。
超声检测技术作为一种非破坏性的材料检测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复合材料的质量检测中。
超声检测技术基于超声波在材料中传播的物理特性,通过控制超声波的传播路径和接收到的信号,可以获取材料内部缺陷的信息。
复合材料的超声检测技术主要包括超声波传播和接收系统、信号处理和数据分析算法。
超声波传播和接收系统是超声检测技术的关键。
传统的超声检测技术通过探头将超声波发送到复合材料中,然后接收从材料中传播回来的反射波信号。
然而,由于复合材料的涌波导致超声波的强大衰减,传统的超声检测技术很难获得准确的信号。
为了克服这个问题,研究人员提出了基于相控阵技术的超声检测方法。
相控阵技术采用多个探头同时发送超声波,并通过合理控制超声波的传播路径和接收到的信号,可以提高信号的强度和分辨率。
信号处理和数据分析算法是复合材料超声检测技术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传统的超声检测技术通常通过观察反射波信号的幅度和时间,来判断材料中是否存在缺陷。
然而,由于复合材料的涌波导致信号的幅度衰减和波形变化,这种方法往往不够准确。
为了提高检测的准确性,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系列的数据处理和分析算法,如频谱分析、波束成像和模态分析等。
这些算法可以从传感器接收到的信号中提取有用的特征,并通过比较这些特征和预先设定的阈值,来判断复合材料中是否存在缺陷。
复合材料的超声检测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许多优点。
首先,它是一种非破坏性的检测方法,可以避免对材料的进一步损害。
其次,它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出复合材料中的缺陷,使得制造和维修过程更加高效。
第三,它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分辨率,可以检测出较小的缺陷。
然而,复合材料的超声检测技术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难点。
首先,复合材料的声学性质复杂,导致超声波的传播和接收过程受到干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验八:复合材料工艺缺陷的空气耦合超声检测
实验原理
1.超声检测:利用超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特性对试件进行缺陷检测。
可检测表面、内部缺陷,对与试件表面平行的面状缺陷效果最佳。
对于复合材料,气孔、孔洞、层间开裂等都可以用超声法检测。
2.空气耦合:超声检测有接触式、液浸式、非接触式。
接触法是在探头和工件之间涂有专门的耦合剂层;浸液法是以水作耦合剂,将工件局部或全部浸没在液体中,无盲区。
空气耦合式1983年美国的一家公司研制的,核心是高强度发射和声阻抗匹配技术。
本实验采用空气耦合方式。
3.穿透法。
超声检测方法按原理分类可分为脉冲反射法和穿透法。
脉冲反射法灵敏度高、缺陷定位准确,适用于多种探伤技术;穿透法有两个探头,不存在探伤盲区、不受工件厚薄的限制,容易实现连续自动探伤,但不能定位缺陷深度。
实验材料和仪器设备
1.实验仪器:NAUT21非接触空气耦合超声检测系统。
2.实验试样:手糊工艺、预浸料铺层、液态模塑、模压工艺制得的复合材料板各一块。
其
中,手糊工艺和液态模塑的板是是玻纤聚酯,后一块板是碳纤维预浸料,最后一块板是碳纤聚酯。
实验结果
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依次是手糊、液态模塑、模压、预浸料铺层的板。
结果分析
1、从图看出预浸料铺层的板效果最好,其次是模压的,然后是手糊的,最后的是液态模塑
的。
但实际情况应该是液态模塑的必手糊的效果好。
原因是,在液态模塑工艺时,树脂现调现用,并没有抽真空或静置,就想一瓶刚打开的啤酒,带着无数的气泡,都被吸进复合材料的肚子里了。
缺陷能不多吗?
2、实验的老师其实是挺漫不经心的。
在检测模压和预浸料铺层的板时,并未改变原先设置
的参数,导致实验出现的结果是全都是蓝色的(即全都是缺陷)。
实际情况是二者材料不同,应当再放大波。
在此,我又有个疑问,看模压的板,大部分是黄色,是真的是过渡区,还是因为没调好参数?
思考题
见前一页的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