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渤海湾诸河口水质现状的分析_刘成
溯河河口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效果分析
![溯河河口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效果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8d2010c02020740be1e9bf8.png)
影 响较 大 。
3. 综 合 整治 工程 效 果 分 析
四是 河道 排 涝 能 力 。 河 口段 现 状 淤 积严重 , 河 道 过 水 断 面 严 重 萎 缩 。 现 状 排涝 能 力不 足 l O年 一遇 标 准 . 急需 进 行 清 淤 疏浚 。
2. 溯 河 河 口环 境综 合 整治 工 程概 述
6 5 m、 9 5 m, 边坡 1 : 3 . 0 。河 道 清 污后 。 可 满足 1 0年 一 遇 涝 水 不 出槽
2 . 2新 增 污 染 物 整 治 措 施
化肥 厂 、 造纸厂 、 玻 璃 厂 等 污 染 比较 严
重 的 中小 企 业 . 在 当时 条 件 下 污 水 直 接 排 人溯河 . 造 成地表水 的污染 . 更 重 要 的 是 污 染 物 逐 年 沉 积 于 河 道 .形 成 淤 泥. 并随潮水涨 落污染海 水 . 造 成 渤 海 湾 海 水 污 染 .严 重 影 响 该 区 域 海 水 水 质 另 外 . 荣各 庄 闸~ 南 边 庄 桥段 水 域 有 稻 田灌 排 功 能 . 此 段 水 域 有 一 定 的农 药 化 肥 面源 污 染 二 是 河 口水质 污染 现 状 根据 河 口
河 口段 河 道 清污 纵 横 断面 的设 计 . 以彻 底 清 除 累 计 污 染 物 为 基本 原则 . 同 时 兼 顾 河 道 防洪 除涝 功 能 . 使 治 理 河 段 防洪除涝标准达到 1 0年 一 遇 实 现 综 合治理 . 一 举 多得 的 目标 。河 道 纵 坡 从 上 游 至下 游 分别 设 计 . 纵坡 采 用 1 / 4 0 0 0 、
分 重 要 的 意 义
量较高 。 对河 道 水 质负 面 影 响较 大 , 使河
2010年海河流域沉积物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2010年海河流域沉积物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97db9ef0fab069dc502201ba.png)
2010年海河流域沉积物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摘要采用hakanson生态风险评价法,通过分析2010年海河流域12个采样点沉积物中典型重金属污染物汞、砷、铜、锌、铅、镉的含量,结合时间与空间分布关系,定量分析海河流域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和潜在生态风险。
关键词重金属;生态风险;沉积物;海河流域;2010年中图分类号 x8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4-0233-02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多,环境日益恶化,海河也受到严重的污染,工业废水与生活废水的排放增多,为海河水体环境修复带来更严峻的问题。
重金属因具有毒性、不易降解及生物富集效应而备受关注。
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在一定的物理化学作用下,最终大部分会进入沉积物中。
河流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物较为稳定,但也可通过生物、物理和化学作用再次释放到水体而造成二次污染。
因此,对海河沉积物中重金属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1 材料与方法1.1 样品采集分别于2010年5、7、9月采集沉积物样品,共3次。
在海河流域上分别设置12个采样站位点。
样品采集、固定、贮存及运输均按照国家相关检测标准执行。
1.2 样品分析对所采集样品,分别测定汞、砷、铜、锌、铅、镉的含量,铜、锌、铅、镉均采用《原子吸收法(gb/t 17378.5-2007)》,砷、汞均采用《原子荧光法(gb/t 17378.5-2007)》。
2 结果与分析2.1 重金属污染状况共进行6种重金属检测,各重金属元素测定范围为汞0.02~0.95 mg/kg,砷2.7~21.3 mg/kg,铜12.44~95.24 mg/kg,铅6.241~42.560 mg/kg,锌48.6~415.5 mg/kg,镉0.060 2~0.552 2 mg/kg。
2.2 生态危害指数污染评价潜在生态危害指数(ri)[3,7-8](potential ecologicalrisk index)评价方法是瑞典学者lars hakanson 于1980 年建立的一套应用沉积学原理评价重金属污染及生态危害的方法。
黄河口的水质、底质污染及其变化
![黄河口的水质、底质污染及其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6adf671e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2f.png)
黄河口的水质、底质污染及其变化
刘成;何耘;王兆印
【期刊名称】《中国环境监测》
【年(卷),期】2005(021)003
【摘要】分析了2001年在黄河口附近所取的3处水样和3处泥样中污染物的含量,并与历史数据进行了比较.利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和美国国家海洋大气管理局(NOAA)水体泥沙质量标准等分别对水体和底泥中的重金属(砷)和氮磷污染进行了评价.认为黄河口的水污染严重,主要污染物为汞和氮;泥沙污染尚不严重,但污染物的增长率高;水体中较高的氮含量和泥沙中氮含量的迅速增高可能会对渤海湾的富营养化情况产生影响.
【总页数】4页(P58-61)
【作者】刘成;何耘;王兆印
【作者单位】国际泥沙研究培训中心,北京,100044;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力学所,北京,100044;国际泥沙研究培训中心,北京,100044;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北京,10008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824
【相关文献】
1.沙质底质与无沙底质水族箱水质因子变化的比较 [J], 郭恩棉;于友庆
2.北黄海辽宁海湾水质和底质污染状况再探 [J], 邵秘华;于建政
3.练江干流底质污染及水质响应关系研究 [J], 李依微;罗千里;周华;黄菊;肖晔远;范中亚;陈钢
4.中国对虾养成过程中虾池水质和底质的变化Ⅰ.不同虾池不同时期底质中一些理化特性的变化 [J], 高尚德;吴以平;魏建功;姜东火
5.中国对虾养成过程中虾池水质和底质的变化Ⅱ.不同虾池不同时期水体中叶绿素的变化 [J], 高尚德;吴以平;王怡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环渤海湾诸河口水质现状的分析_刘成
![环渤海湾诸河口水质现状的分析_刘成](https://img.taocdn.com/s3/m/1141b648ad02de80d4d84026.png)
目前国内外尚未有统一的关于富营养化的评价 标准和方法 ,许多研究表明 ,水体中 N、 P 的含量与 水体富营养化有密切关系。 一般认为无机氮和总磷 含量分别达 0. 3、 0. 02 m g / L 就可以认为水体处于 富营养化状态 [ 10]。 此次 水质分析未测试无机氮指 标 ,仅从总磷含量比较 ,渤海湾诸河口 12个采样点 的总磷含量全部处于此标准的富营养化状态。 参照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 GHZB 1- 1999)湖泊水库 富营养化的特定项目标准值进行比较 ,结果如表 2 所示。可见 12个采样点水中 TN、 T P含量均达到富 营养化的危险负荷 ,各点 TN 值均远超过Ⅴ 类水质 标准 (Ⅴ 类水质标准值为 1. 2 mg / L) ; T P含量除黄 骅港至黄河口一带的河口较低外 ,其余河口也均达 到Ⅴ 类或超Ⅴ 类水质。
为了解和分析环渤海湾诸河口污染状况及其对
渤海湾污染的影响 ,分析污染物、营养物在水沙之间 的转移规律 ,对环渤海湾诸河口的水和底泥分别进 行了现场取样和分析。 本文主要介绍诸河口水质实 测情况。
1 环渤海湾诸河口实测水质分析
1. 1 样品采样及测试 2001年 6月 6日~ 10日 ,对渤海湾沿岸各河口
Abst ract: Tw elv e w ater samples collected in the estuaries ar ound Bohai Bay fro m field inv estig ation hav e been analyzed for their co ncentrations o f heav y metals, ar senic, T N and T P. It sho w s that the estuaries ar ound Bo hai Ba y hav e se rio us w ater po llutio n, most o f th em a re exceeded Sta ndard V o f the Envir onmental Quality Sta ndard fo r Surface W a ter a nd th e main po llutants a re Hg , N and P; the concentrations o f the o th er po llutants a re a ll below Standa rd I I o f the Envir onmental Q uality Standa rd for Surface W ate r. Amo ng them, the Hg co ncentra tio n in Haihe estuary is incr ea sed to 10 times as that of 20 y ears ago . The concentrations o f N and P in estua ries are all r eached to the dang er ous lo ads o f eutro phica tio n in wa ters, w hich indicates ter restrial pollution is the main r ea so n for the g ro wing eutro phica tio n a nd red tide in Bohai Bay.
天津滨海新区湿地水质与底质质量特征
![天津滨海新区湿地水质与底质质量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4419e71a866fb84ae45c8d7c.png)
9
70 0 600 5 00 400
薯6
3 O
3 0 0 2 0 0
10 O
0
u
一
一
0
2 O l 6 1 2
天 津地 处 海 河 下 游 , 湿地资源 丰富, 占天 津 国土
历史演变及现状特征 , 以期为天津滨海湿地生态环境 修复提供理论依据。
总面积的 2 0 . 8 7 %l l j , 但随着区域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 天津滨海新 区水资源短缺 以及水体 富营养化 问题 日 趋严重 ; 同时 , 由于蒸发量远高于补水量 , 浅层地
( 1 .T i a n j i n P o l y t e c h n i c U n i v e r s i t y , T i a n j i n 3 0 0 3 8 7, C h i n a ; 2 .T i a n j i n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P r o t e c t i o n B u r e a u , T i a n j i n 3 0 0 1 9 1 ,C h i n a ; 3 .T i a n j i n A c a d e my o f E n v i r o n me n t a l S c i e n c e s , T i a n j i n 3 0 0 1 9 1 , C h i n a ;
2 2 9 8 0 m g / k g , 均为重度盐碱 化 ; 相 比前人研究结果 , 天津滨海 湿地水 体 T N和 T P有不 同程度 的改善 , 底质变化 则不 明
显, 均存在严重 的氮磷 污染 。 关键词 : 滨海湿地 ; 环境质量 ;水质 ; 沉 积物 ; 天津
环渤海湾诸河口底质现状的调查研究
![环渤海湾诸河口底质现状的调查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dfe1515a300a6c30c229f9a.png)
表1 环渤海湾诸河口底泥中重金属 ( 及砷 ) 的含量 Table 1 Heavy met als and Arsenic concentrations in the sediments of river mouths around Bohai Bay Cu 含量范围 , mg kg 平均值 , mg kg 标准差 , mg kg 变差系数 , % 20. 24 63. 89 37. 02 9. 94 26. 9 Zn 89. 14 215. 78 125. 94 32. 88 26. 1 9. 37 As 18. 41 13. 74 2. 24 16. 3 Hg 0. 032 0. 307 0. 103 0. 072 69. 0 27. 55 Pb 61. 26 36. 00 7. 91 22. 0
60
环
境
科
学
学
报
23 卷
准的 0 8 倍和 0 3 倍, 大沽河以南的诸河口底泥中 Pb 含量相差不大, 大口河与漳卫新河底泥 中 Pb 含量较低. 与 20 世纪 80 年代相比, Pb 含量的沿程分布情况相似 , 都是海河口附近河口的 Pb 含量高, 其它含量较低, 但沿程各处 Pb 含量 20 年增加的幅度都较大 ; ( 4) Zn 含量的平均值 为 125 9 mg kg, 超过土壤环境质量一级标准 . 海河口和处底泥、 海河口排泥场泥样和青静黄排 水渠中底泥中 Zn 含量分别超过一级标准的 1 2 倍、 0 9 倍和 0 8 倍 . 与 20 世纪 80 年代相比, Zn 含量的分布情况基本相似 , 海河口附近河口的 Zn 含量高, 其它含量较低, 但 Zn 含量的数值普 遍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 ( 5) As 含量的平均值为 13 7 mg kg, 略低于土壤环境质量一级标准 , As 含量较低沿程变化不大.
山东水质保护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山东水质保护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98da50d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ac.png)
山东水质保护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山东是中国的经济大省,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山东的水质保护问题逐渐受到关注。
本文将分析山东水质保护的现状和未来趋势,以期为山东水环境的改善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一、山东水质保护的现状1. 水质现状描述山东是中国东海河流和黄河流域重要的水源地之一。
然而,长期以来,受到工业和农业活动的影响,山东的许多河流和湖泊遭受了各种程度的污染。
根据山东省环境保护厅的报告,目前山东省水质状况较差的河流主要集中在黄河和海河流域,与此同时,部分饮用水源地的水质也不尽如人意。
2. 污染原因分析山东的水质问题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农业活动和工业活动。
农业活动中使用的化肥和农药流入水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和农药残留。
尤其是在山东的沿海地区,水产养殖业的大规模发展导致了海水富营养化,出现蓝藻和赤潮等问题。
工业活动中排放的废水和废气也直接或间接地进入水体,对水质产生了不良影响。
3. 政府措施和行业参与为应对水质问题,山东省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是提高环保法规的力度,加大对污染企业的处罚力度,使其更加重视环境保护。
其次是强化水污染治理,加大对农业和工业排污的监管力度,减少环境污染。
还有,山东省加大了对水资源的保护力度,推动实施节水措施,鼓励农业和工业的水资源合理利用。
二、山东水质保护的未来趋势1. 加大环保投入和科技支持山东水质保护的未来趋势将继续加大对环保投入的力度,推动科技创新与环保工作的紧密结合。
政府应当增加环保预算,加大对山东省水质监测和治理设施的建设投入。
同时,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利用先进的水质监测技术和水污染治理技术来解决水质问题。
2. 加强企业责任和社会监督企业应当承担更多的责任,加强环保设施建设和污染治理。
政府应当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的环保责任追究机制。
与此同时,社会应当积极参与到水质保护中来,通过舆论监督和社会组织的参与,推动山东的水质治理工作取得更有效的效果。
环渤海湾诸河口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环渤海湾诸河口潜在生态风险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ddf49333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03.png)
环渤海湾诸河口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刘成;王兆印;何耘;吴永胜
【期刊名称】《环境科学研究》
【年(卷),期】2002(015)005
【摘要】简要介绍了Hak nson的生态风险指数法,并用该法对环渤海湾诸河口采集的19处底泥样品分析了汞、砷、铜、锌和铅对水域的污染程度及其对水域造成的潜在生态风险影响.结果表明,除海河口污染程度和潜在生态风险略高外,环渤海湾其他河口重金属及砷污染程度及其对水域造成的潜在生态风险较低.从环渤海湾诸河口总的污染程度看,各污染物对生态风险影响程度从大到小的顺序为:Hg>As >Cu>Pb>Zn.
【总页数】5页(P33-37)
【作者】刘成;王兆印;何耘;吴永胜
【作者单位】国际泥沙研究培训中心,北京,100044;国际泥沙研究培训中心,北京,100044;清华大学,水利系,北京,100084;中国水力水电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44;清华大学,水利系,北京,10008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820.4
【相关文献】
1.环渤海湾诸河口水质现状的分析 [J], 刘成;王兆印;何耘;吴永胜
2.渤海湾河口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J], 安立会;郑丙辉;张雷;贾
宁;秦延文;赵兴茹;贾静
3.盲数理论在河口沉积物潜在生态风险评价中的应用 [J], 甘信华;李如忠
4.胶州湾典型河口区沉积物重金属来源解析与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J], 刘培渊;徐夕博;邢凯旋;徐传艳;潘皓;侯路阳
5.环渤海湾诸河口底质现状的调查研究 [J], 刘成;王兆印;何耘;吴永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钢铁厂中央污水污泥脱水性能的改善
![钢铁厂中央污水污泥脱水性能的改善](https://img.taocdn.com/s3/m/9a7fff1010a6f524ccbf859b.png)
[ 1 马 德 毅 , 菊 英 . 国 主 要 河 口沉 积 物 污 染 及 潜 在 生 态 风 险 评 价 1] 王 中 [ ] 中 国环 境 科 学 ,0 3,3 5)5 1— 2 . J. 20 2 ( :2 5 5 [2 1 ]刘成 , 王兆印 , 何耘 , . 等 环渤海湾诸河 口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 ] 环 J. 境科学研 究 ,0 2 1 ( ) 3 3 . 2 0 ,5 5 :3— 7
表 6 新 老 工 艺 状 况 下 污 泥 含 水 率 对 比
冲渣 、冲地
图 2 新 l艺 处 理 流 程 图 丁
中试 过程 中 , 膨润土 单独 配置 , 由单 独 的管线 供 药 , 在加 药 点处与 P C混合 , 同加 入系统中 ,A A 共 P M的加药点及管线不变 。
可能 由于药剂协同增效的作用 , 在使 用新丁艺条件 下 , 剂的使 药 用量较原有工艺减少了 1% , 0 因此 也 节 约 了部 分 水 处 理 成 本 。
B no i e tnt e,su g e trn e o ma c s i rv d ta itr o tn fd waee ldg sr d c d b 5 .At l d e d wa ei g p r r n e wa mp o e h tmosu e c n e to e tr d su e wa e u e y 1 % f t e s le tme,wae u l y Wa tb e h an i trq ai s sa l .As c e c ls n ri s h u n i fc e c sn s rd c d b 0 . t h mia y e ge ,te q a tt o h mia u i g wa e u e y 1 % y l
河口区水利现状浅析
![河口区水利现状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69544a5769eae009581bec6c.png)
河口区水利现状浅析摘要河口区水利工作开展情况、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对策。
关键词灌溉;排涝;蓄水;防潮;节水近年来,全区水利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提升水利综合服务能力和社会公共管理能力为重点,水利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涉及民生水利问题进一步解决,水利为全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的支撑和保障能力明显提高。
1 水利工作开展情况1.1 水利工程体系日趋完善2013年以来,完成水利建设投入72565.94万元(其中省级以上资金7356万元,市级资金54968万元、区级资金9989.3万元,镇街自筹252.64万元),先后建成了一批事关经济发展全局的水利工程,基本形成了灌、排、蓄、防、节、饮、保“七位一体”的水利工程框架体系。
一是引黄灌溉工程。
全区分王庄和东水源两个灌区,两个灌区既各自独立,又互为补充,使全区水资源得到科学合理配置。
目前两大灌区年供水能力达到2.6亿m3,有效灌溉面积达到42.77万亩。
两大灌区干渠总长138.4km,衬砌42.3km,支渠总长146.37km,衬砌22.37km。
目前两大灌区平稳健康运行,2013年引黄1.2亿m3,灌溉农田49万亩,水库蓄水3380万m3,保障了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及工农业生产用水。
二是排涝改碱工程。
我区境内有“七纵一横”八大河道。
其中纵贯南北骨干河道七条,自西向东,依次为潮河、马新河、沾利河、草桥沟、挑河、刁口河和神仙沟;横贯东西的河道一条,为生态河。
八大河道在河口区境内总长为248.9km,境内流域面积2267.44km2。
对潮河、马新河、沾利河3条骨干河道实施了综合治理,累计投资7595万元,疏浚河道65.55km,疏浚土方375万方,配套建筑物32座。
2012-2013年重点实施了新户一、二期土地开发项目,总开发面积10.3万亩,总投资近5亿元,共开挖各类沟渠2767.15km,铺设暗管1928.56km,完成渠道衬砌243.77km。
今年投资2625万元,对草桥沟实施综合治理。
渤海主要河口污染特征研究
![渤海主要河口污染特征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2028be0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13.png)
渤海主要河口污染特征研究
孟伟;刘征涛;范薇
【期刊名称】《环境科学研究》
【年(卷),期】2004(017)006
【摘要】于2000年对渤海湾主要河口及海岸带部分区域与环境毒理学相关的污染特征进行了一次探查分析.结果表明,环渤海湾河口区域部分水质和底泥的环境污染程度属中度或严重污染状态.其中,有些采样点个别重金属元素和有机污染物超过有关环境标准的状况较严重,如在海河口、辽河口及黄河口的个别样品中,有害元素铬(Cr)、镉(Cd)、镍(Ni)、汞(Hg)、砷(As)、铅(Pb)等的含量超标数倍以上,总可检出有机物达200余种,污染物可能主要来源于各类生产单位的废水排放.
【总页数】4页(P66-69)
【作者】孟伟;刘征涛;范薇
【作者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12;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北
京,100012;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浙江,杭州,31002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52
【相关文献】
1.渤海湾河口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J], 安立会;郑丙辉;张雷;贾宁;秦延文;赵兴茹;贾静
2.渤海湾海河口水持污染状况的生物我样性指数法评价 [J], 王志勇
3.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渤海湾造陆工程对海河流域主要河口防洪影响”启动会和实施大纲评审会召开 [J],
4.渤海湾及其邻近河口区重金属环境背景值和污染历史 [J], 李淑媛;刘国贤;杜瑞芝;郝静
5.渤海滨州沿岸各入海河口污染指标的主组元分析 [J], 李峰;韩广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河口与海湾生态环境评价与保护
![河口与海湾生态环境评价与保护](https://img.taocdn.com/s3/m/76aaa213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d4fe354.png)
河口与海湾生态环境评价与保护河口与海湾是海洋与陆地相交的地方,是自然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河口与海湾的生态环境评价与保护,对于维护海洋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河口与海湾的生态特征、评价指标、保护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河口与海湾的生态特征是指这一地区的水文、气候、地质等方面的特点。
在水文方面,河口与海湾的水体交汇,淡水与海水交融,形成了独特的水域环境。
气候因素也会对河口与海湾的生态产生影响,不同季节的降雨量、风向风力等都会改变水域的盐度、流动速度等特征。
地质条件则决定了河口与海湾地区的地形、潮汐等特点。
这些生态特征决定了河口与海湾的生物多样性、营养盐、水质等环境因素,对于评价和保护河口与海湾的生态环境至关重要。
河口与海湾的生态环境评价是对其生态状况进行科学评估的过程。
评价指标是评价的重要工具,包括水质指标、沉积物指标、生物指标等。
水质指标可以通过测量水体的溶解氧含量、PH值、营养盐浓度等来评价水体的污染程度。
沉积物指标可以通过分析沉积物中的重金属、有机物质等含量来评价沉积物的质量。
生物指标可以通过研究河口与海湾中的生物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等来评估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
除了定性指标,还可以利用定量分析方法对河口与海湾的生态环境进行量化评价。
保护河口与海湾的生态环境需要采取综合性措施。
首先,加强水环境管理是保护河口与海湾的关键。
控制污水排放、治理非法排污口、加强河流入海口污染物的监测等措施都是必不可少的。
其次,保护沿岸生态系统也是重要的环节。
沿岸湿地是河口与海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水质净化、生态保护具有重要作用。
加强湿地保护、恢复湿地功能将有助于改善河口与海湾的生态环境。
此外,加强对重要鱼类、鸟类等生物资源的保护与管理也是促进河口与海湾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途径。
除了以上的措施,还需要加强科研与监测工作,改进环境监测手段与技术,及时掌握河口与海湾的环境变化状况。
同时,加强公众环保意识的培养,提高人们对河口与海湾生态环境的认知和保护意识,形成全社会的环保共识,才能够真正保护好河口与海湾的生态环境。
河口城市供水系统调查报告
![河口城市供水系统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d117bf0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fe.png)
河口城市供水系统调查报告一、引言河口城市作为一个人口密集、经济繁荣的地区,供水系统的运行状况对城市的居民和工业活动至关重要。
本次调查旨在对河口城市供水系统的现状进行全面了解,为进一步改善供水系统的运行提供参考。
二、调查目的和方法为了准确了解河口城市的供水系统,我们采用了以下方法进行调查:1. 网络调查:通过网络调查了解河口城市供水系统的基本运行情况,并收集了相关的数据和资料。
2. 实地考察:我们前往河口城市,对供水系统的设施、水源、水质等方面进行实地考察,并采访了相关负责人和居民。
三、供水系统概况1. 水源:河口城市的供水主要依赖于河流和地下水。
本次调查发现,河口城市的河流水源受到了污染,对供水系统的稳定性和水质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2. 处理设施:河口城市建有几座大型水处理厂,用于对水源进行深度净化和消毒处理。
这些水处理设施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供水的安全和可靠性。
3. 输配水系统:河口城市的输配水系统包括几百公里的输水管道、水塔和水池。
这些设施通过管网将处理后的水源分送到各个居民和工业用水点。
四、问题和挑战在调查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挑战:1. 水质问题:由于河流水源的污染,供水系统的水质存在一定的问题。
虽然水处理厂的运行能够保证供水的安全,但在长期供水过程中,水质问题仍然存在,影响了居民的生活和工业的发展。
2. 漏水问题:在实地考察中,我们发现输配水系统存在一定的漏水问题。
这不仅导致了水资源的浪费,还增加了水务部门的运营成本。
3. 设备老化:部分供水系统设备已经使用多年,出现了老化现象。
这给供水系统的正常运行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也增加了维护和更换设备的成本。
五、改进建议为了进一步改善河口城市的供水系统,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水源保护与管理:加强对河流水源的管理和保护,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并建立水源保护区,确保供水的可靠性和水质的安全。
2. 设备更新与维护:对老化设备进行检修和更换,在确保正常供水的前提下,降低设备故障率和运维成本。
河口城市水质问题调查报告
![河口城市水质问题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107683e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37.png)
河口城市水质问题调查报告一、引言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河口城市的水质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担忧。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进行了一项调查研究,并撰写此报告,旨在全面了解河口城市水质问题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二、调查目的本次调查的目的是:1.评估河口城市主要水源的水质情况;2.分析水质问题的主要原因;3.提出改善河口城市水质的措施和建议。
三、调查方法1.数据收集我们从相关政府部门、环保组织和学术研究机构获取了大量的水质监测数据和报告。
这些数据涵盖了不同时间段和不同地点的水质情况。
2.实地调查我们选择了河口城市的主要水源地进行了实地考察。
通过采集水样和观察水体情况,我们对水质问题有了更直观的了解。
3.访谈调查我们还与相关水务部门的专家、水质监测人员和当地居民进行了访谈,听取了他们对水质问题的看法和建议。
四、调查结果1.主要水质问题经过调查和对收集的数据分析,我们发现河口城市的主要水质问题包括:表层水体富营养化、重金属污染、有机物超标等。
2.水质问题原因(1)农业面源污染:过度施肥、农药使用不当等导致了农业面源污染,进而引发表层水体富营养化问题。
(2)工业废水排放:工业区的废水排放不合规范,造成了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污染。
(3)城市污水排放:一些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不足,导致城市污水排放不达标。
3.解决方案和建议(1)加强农田管理:加强对农业面源污染的监管,促进农民科学施肥,合理使用农药,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2)改善工业废水治理:加强对工业废水的监管,鼓励企业安装污水处理设施,提高废水治理效率。
(3)完善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增加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规模和处理能力,确保城市污水排放达标。
五、结论经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河口城市水质问题主要源于农田农业面源污染、工业废水排放和城市污水处理不达标等原因。
为了改善河口城市的水质,我们提出了加强农田管理、改善工业废水治理和完善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等解决方案和建议。
河口区水资源存在问题与对策的探讨
![河口区水资源存在问题与对策的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456e7ad502020740bf1e9b25.png)
河口区水资源存在问题与对策的探讨发表时间:2017-11-10T16:50:50.577Z 来源:《防护工程》2017年第13期作者:牟强[导读] 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是生态与环境的重要控制性要素。
东营市河口区水利局山东省东营市 257200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是生态与环境的重要控制性要素。
随着河口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科学合理配置区域水资源,充分发挥水资源对经济社会的基础性保障作用,对于有力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河口区水资源现状水资源的状况,或者说水资源的环境承载力和资源承载力可以用两个方面的指标来反映。
一是水量状况,二是水质状况。
(一)水量状况。
河口区属黄河三角洲中心城市东营市市辖区,是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的前沿城市。
该区水资源主要为自然降水和引用黄河水,地下无淡水,且矿化度高,难以利用。
根据1956—2010年实测降水资料分析,区域内多年平均降雨量为598.5mm,历年最大降雨量为1120.0mm,历年最小降雨量为244.5mm;多年平均蒸发量1280.0mm,年最大蒸发量为1525.0mm;全区地面年径流量约为1.22亿立方米。
全区引用黄河水主要依托辖区内的王庄灌区和东水源灌区,目前区域年引水能力1.0亿立方米,全区总蓄水能力2.12亿立方米。
(二)水质状况。
河口区地下水矿化度高,难以利用。
黄河水符合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地表径流和河道蓄水,受面源污染和次生盐碱化影响,达到地表水Ⅳ类水质标准;城乡集中供水符合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
二、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随着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高效生态农业用水、工业用水、生态用水及群众生活用水等需求量将日趋加大。
(二)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水资源配置能力整体上仍然偏低。
河口区自然降水主要集中在汛期,即每年的7-9月份,其它月份降水稀少,多年常发春旱、秋旱和汛期涝灾,给当地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平原水库运行管理成本较高,利用率较低;虽然以王庄灌区和东水源灌区两大灌区的引水基础框架体系已经建成,但灌区续建续建配套和技术改造仍然滞后,供水保证率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水资源配置综合能力偏低。
海河流域主要河口水沙污染现状分析
![海河流域主要河口水沙污染现状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fd1b1de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85.png)
海河流域主要河口水沙污染现状分析刘成;王兆印;黄文典;余国安【期刊名称】《水利学报》【年(卷),期】2007(038)008【摘要】2005年底,对海河流域海河口、独流减、子牙新河和北排河4个入海河口6处水域实地考察并取水沙样,进行重金属、砷、总氮和总磷含量分析.采用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和水体综合污染指数法等对水域单个污染物污染、水体综合污染、水体富营养化现状及变化进行分析,采用《海洋沉积物质量》等对底泥污染进行分析,并与2001年实测数据进行比较.水质分析结果表明,海河流域4个河口的水污染严重,主要重金属污染物为汞(Hg).子牙新河和北排河河口的氮磷污染严重,水体呈严重的富营养状态.与2001年水质相比,4个河口的重金属浓度几乎全部大幅度下降,海河口和独流减河口水质情况有很大改观,但子牙新河河口水污染加重,北排河河口水质状况则与2001年相近.从底质分析来看,4个河口的底质重金属污染尚不严重,但底泥均存在严重的氮磷污染.与2001年相比,底泥中污染物含量大多变化不大,略有下降.这些数据反映出近年来海河流域在水污染治理、工业废水排放控制等方面的成效,但远离城市局部水域的水污染和富营养化加剧的趋势值得关注.【总页数】6页(P920-925)【作者】刘成;王兆印;黄文典;余国安【作者单位】国际泥沙研究培训中心,北京,100044;国际泥沙研究培训中心,北京,100044;清华大学,水利系,北京,100084;清华大学,水利系,北京,100084;清华大学,水利系,北京,10008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522【相关文献】1.海河流域入海河口生态问题及对策 [J], 刘德文2.海河流域入海河口萎缩及其对洪灾的影响 [J], 胡世雄;齐晶3.海河流域入海河口建闸模式的探讨 [J], 王文治;梁永立4.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渤海湾造陆工程对海河流域主要河口防洪影响”启动会和实施大纲评审会召开 [J],5.海河流域主要河口闸下通道风暴潮增水研究 [J], 唐磊;孙林云;孙波;肖立敏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山东半岛河口治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山东半岛河口治理现状及问题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e7b19b8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61.png)
山东半岛河口治理现状及问题分析范守伟;王树荣;孙德强【摘要】分析了山东半岛河口治理现状,针对目前河口治理存在的6大问题,提出河口治理模式建议,可为大中型河道治理工程的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期刊名称】《山东水利》【年(卷),期】2014(000)002【总页数】2页(P22-23)【关键词】山东半岛;河口治理;治理模式;问题分析【作者】范守伟;王树荣;孙德强【作者单位】山东省水利勘测设计院,山东济南250014;山东省水利勘测设计院,山东济南 250014;山东省水利勘测设计院,山东济南 25001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856山东半岛位于山东省的东部,总面积5.92万km2,海岸线全长近2 800 km。
区内河流以防洪除涝、防潮、上游污染控制为基本的治理模式。
各河口地区虽然进行了多年治理,但生态环境恶化、潮水侵袭、水土资源供需危机等问题依然突出。
根据现有山东省流域规划报告、各地区规划报告,以及水利、海洋等部门的相关公报,通过现场调研了解到河口的治理现状及治理模式。
目前半岛河口治理中,以防洪除涝、防潮、上游污染控制为基本的治理模式,各河口均不同程度地进行相关治理,大量修建防洪潮闸;注重了生态湿地保护及滨海景观水利建设,有利于维系河口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水资源利用以水闸拦蓄淡水为主,地下水库开发成为地区水资源利用的新趋势,有效缓解了地区水资源危机。
根据山东半岛18条河流治理统计,其中采取防洪除涝、防潮及污染控制治理模式的为100%;进行地下水库开发的为50%;采取生态湿地修复保护的为61%;开发进行生态景观旅游的为33%;进行小流域治理的仅为11%,各河口治理多为几种治理模式的结合。
目前,黄水河、王河、白沙河等河口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总体治理效果,因此需要进行单项治理;而小清河、支脉河、潍河、弥河、北胶莱河、五龙河、乳山河、大沽河、黄垒河、潮白河等大部分河口需要进行多项综合治理,部分河口正在规划治理中。
环渤海主要城市近岸海域水质状况综合评价
![环渤海主要城市近岸海域水质状况综合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a4d8aa39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10.png)
环渤海主要城市近岸海域水质状况综合评价
张广帅;闫吉顺;吴婷婷;王权明;蔡悦荫;李滨勇;商井远;于永海
【期刊名称】《水生态学杂志》
【年(卷),期】2022(43)4
【摘要】为评价环渤海13个城市近岸海域水质状况,基于渤海195个监测站位2020年3月和5月的实测水质数据,选取化学需氧量、无机氮、总氮、活性磷酸盐、总磷和石油类物质作为评价因子,采用雷达图指数、内梅罗指数和主成分指数对环渤海主要城市近岸海域水质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和等级划分。
结果显示,渤海近岸海域主要污染物为无机氮和总磷,其次为石油类物质;葫芦岛、秦皇岛、大连和烟台的近岸海域水质状况较好,而位于辽东湾北岸辽河口附近的盘锦、锦州、营口以及位于莱州湾西侧的滨州近岸海域水质状况较差;3类水质综合指数对海水中盐度和悬浮物浓度敏感性较强,且相互之间及其与水质优良面积比例存在显著相关性,表明所选择的3类水质指数能够真实反映渤海近岸海域水质状况。
研究结果可为渤海水质评价与综合治理成效评估提供借鉴。
【总页数】8页(P63-70)
【作者】张广帅;闫吉顺;吴婷婷;王权明;蔡悦荫;李滨勇;商井远;于永海
【作者单位】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国家环境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整治修复重点实验室;大连指南针海洋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葫芦岛市生态环境保护服务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824
【相关文献】
1.厦门市近岸海域主要水产养殖区水质状况分析与评价
2.深圳市大鹏湾近岸海域水质状况与评价
3.基于主成分-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近岸海域水质综合评价
4.辽东湾近岸海域水质状况及富营养化评价
5.近岸海域水质状况调查与综合评价
——以连云港市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滨州市近岸海域水质与潮河总氮研究分析
![滨州市近岸海域水质与潮河总氮研究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658892b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d9.png)
滨州市近岸海域水质与潮河总氮研究分析李光超;李燕;刘艳奇;周绪申【期刊名称】《环境生态学》【年(卷),期】2024(6)4【摘要】为分析滨州市近岸海域水质与潮河总氮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开展了2022年6月至2023年5月潮河入海口近岸海域海水污染物分析,海水无机氮浓度与潮河贾家、邵家总氮浓度、潮河总氮排海量分析。
结果表明:1)海水无机氮浓度在一年中变化较大,无机氮浓度在7月、8月和9月最高,水质不能满足海水优良水体要求。
无机氮浓度主要受硝酸盐氮影响,在7月、8月和9月硝酸盐氮分别占无机氮的84%、89.7%和82%;2)潮河贾家、邵家断面总氮浓度最低出现在汛期雨季,近岸海域无机氮浓度与潮河贾家、邵家总氮相关系数r分别为-0.797、-0.785,为负相关性,这与汛期雨季潮河水量增大有关;3)近岸海域无机氮浓度与潮河总氮排海量呈大致相同的变化趋势,海水中无机氮浓度受总氮排海量影响较明显。
贾家总氮排放量高是导致总氮排海量高的主要原因,总氮排海量受水流量控制。
【总页数】6页(P71-76)【作者】李光超;李燕;刘艳奇;周绪申【作者单位】滨州市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研究所;山东省滨州生态环境监测中心;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生态环境部海河流域北海海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55【相关文献】1.渤海湾秦皇岛近岸海域水质的总氮含量检测及分析评价2.《2016中国近岸海域环境质量公报》发布,全国近岸海域水质基本保持稳定3.连云港近岸海域物理自净能力研究及水质预测——Ⅱ连云港近岸海域水质预测4.全国近岸海域水质基本保持稳定《2016中国近岸海域环境质量公报》发布5.近岸海域水质污染因子空间特征和来源研究——以浙南瑞安市近岸海域为例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 2 环渤海湾诸河口水体中 TP值
12个水样 TN 含量相 差不大 ,在 1. 67~ 5. 67 mg / L之间 (见图 3)。 T N值较高的区域分别为海河 口附近和黄河口附近。 TN 是衡量水质的重要指标 之一 ,其含量过高会造成海湾、湖泊等水体中出现富 营养化状态 ,引发赤潮和藻华。 我国排入海洋的氮 50% 来自农业生产 , 50% 来自工业和城镇污水 [6 ]。由 于这种比例关系 ,环渤海湾诸河口氮含量沿程接近 , 在天津附近的海河口和东营附近的黄河口附近氮含 量略高 ,因为此两区域的生活污水量较高、化学工业 较集中。
图 3 环渤海湾诸 河口水体中 TN值
由图 4、图 5可见 , 12个取样点的水中 Cu、 Zn、 As和 Pb含量均在地表水Ⅱ 类以内。 Cu、 Zn含量在 黄河清水沟岔河河口较小 ,其他诸河口 Cu、 Zn含量 相差不大 , Cu含量在 0. 056~ 0. 119 mg / L之间 , Zn 含量在 0. 067~ 0. 118 mg / L 之间 ; 诸河口水中 As 含量在 1. 31~ 4. 22 μg /L 之间 ,相差不大 ; Pb含量 在 0. 73~ 16. 74μg / L 之间 ,海河口、歧口渔码头和 东营码头水域的 Pb 含量明显高于其他采样点 , 这 可能与码头工作、船舶漏油等造成局部污染有关。与
图 4 环渤海湾诸河口水体中 Cu、 Zn含量
图 5 环渤海湾诸河口水体中 As、 Pb含量
东海和黄海少 ,然而 ,近年来渤海赤潮发生的次数明 显增多 [7 ] ,在 1998~ 2000三年间还发生了两次国际 上罕见的面积达到几千平方公里的特大赤潮 [8, 9 ] ,已 经成为赤潮的多发海域和重灾区。 海域富营养化是 赤潮发生的物质基础 ,而富营养化总的特征是营养 盐类 ( N、 P)耗氧有机物的输入量与输出量的动态平 衡发生失调 ,即输入量大于输出量、或积累量大于消 耗量 ,从而导致这些营养物质在水体中富集而引起 海洋生态系统一系列变化 [6 ]。因此 ,研究渤海湾营养 盐类的来源对于赤潮的防治非常重要。
第一作者: 刘 成 , 男 , 1964年出生。 博士 ,副教授 ,中国水利电力科学研究院博士后 ,主要从事环境水力学、水力学与河流动力学和市政工 程方面的研究。 已发表论文 30余篇。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N o. 59890200, N o. 50109006)和香港研究资助局项目
· 222·
Abst ract: Tw elv e w ater samples collected in the estuaries ar ound Bohai Bay fro m field inv estig ation hav e been analyzed for their co ncentrations o f heav y metals, ar senic, T N and T P. It sho w s that the estuaries ar ound Bo hai Ba y hav e se rio us w ater po llutio n, most o f th em a re exceeded Sta ndard V o f the Envir onmental Quality Sta ndard fo r Surface W a ter a nd th e main po llutants a re Hg , N and P; the concentrations o f the o th er po llutants a re a ll below Standa rd I I o f the Envir onmental Q uality Standa rd for Surface W ate r. Amo ng them, the Hg co ncentra tio n in Haihe estuary is incr ea sed to 10 times as that of 20 y ears ago . The concentrations o f N and P in estua ries are all r eached to the dang er ous lo ads o f eutro phica tio n in wa ters, w hich indicates ter restrial pollution is the main r ea so n for the g ro wing eutro phica tio n a nd red tide in Bohai Bay.
DOI : 10. 15985 /j . cnki . 1001 -3865. 2003. 04. 014 环境污染与防治 第 25卷 第 4期 2003年 8月
环渤海湾诸河口水质现状的分析*
刘 成 1, 4 王兆印 1, 2 何 耘 3 吴永胜 2
( 1. 国际泥沙研究 培训中心 , 北京 100044; 2. 清华大学水利系 , 北京 100084;
80年代资料相比 ,这些重金属的分布范围和含量基 本一致 ,变化不大。可见 , 20年的工业发展未对渤海 湾水域中这些污染物含量造成明显的影响。 1. 3 河口污染对渤海湾富营养化的贡献
我国 4个海区中 ,渤海发生赤潮的次数比南海、
· 223·
环境污染与防治 第 25卷 第 4期 2003年 8月
3.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北京 100044; 4.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 , 合肥 230022)
摘要 根据对环渤海湾诸河口实地采集的 12个 水样进行的重金属、砷、总氮和总磷含量分析 ,发现 环渤海湾诸河口水污染严 重 ,多超过地表水 V 类标准 ,主要污染物质为 Hg、 N 和 P,其他污染物含量均在地表水 II类标准以内。其中海河口处的 Hg 含量在 20 年间增加了 10倍左右。 诸河口水体中 N 和 P含量均达到水体富营养化危险负荷 ,可见陆源污染是渤海 湾富营养化日趋严重、赤潮 日趋增多的主要原因。
Ⅳ
主要污染物 Hg, P, N P, N Hg, P, N Hg, P, N Hg, P, N Hg, P, N N Hg, P, N N Hg , N Hg , N Hg , N
图 1所示为环渤海湾 12处水体中的汞含量。由 图 1可见 ,东营码头及孤东堤外海水 Hg 含量严重 超标 ,分别达到 2. 59、 1. 71μg /L;其次 Hg 含量较高 的范围为海河口至独流减河口之间 ,达到 0. 37~ 1. 13 μg / L。 此次实测结果与 80年代资料相比 [ 2] , 20 年间 ,海河口附近水域的水中 Hg 含量增加了 10倍 左右 ,这归因于天津港及上游汇水区内冶金、化学工 业等污水排放及其 20年间上游工业的发展 ;黄河河
目前国内外尚未有统一的关于富营养化的评价 标准和方法 ,许多研究表明 ,水体中 N、 P 的含量与 水体富营养化有密切关系。 一般认为无机氮和总磷 含量分别达 0. 3、 0. 02 m g / L 就可以认为水体处于 富营养化状态 [ 10]。 此次 水质分析未测试无机氮指 标 ,仅从总磷含量比较 ,渤海湾诸河口 12个采样点 的总磷含量全部处于此标准的富营养化状态。 参照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 GHZB 1- 1999)湖泊水库 富营养化的特定项目标准值进行比较 ,结果如表 2 所示。可见 12个采样点水中 TN、 T P含量均达到富 营养化的危险负荷 ,各点 TN 值均远超过Ⅴ 类水质 标准 (Ⅴ 类水质标准值为 1. 2 mg / L) ; T P含量除黄 骅港至黄河口一带的河口较低外 ,其余河口也均达 到Ⅴ 类或超Ⅴ 类水质。
刘 成等 环渤海湾诸河口水质现状的分析
表 1 取样点水质类别及主要污染物
取样地 蓟运河闸下游 永定新河码头 海河口防波堤 海河口货运码头 大沽排污河 独流减河 青静黄排水渠 歧口渔码头 大口河河口 (黄骅港 ) 东营码头 孤东堤 黄河清水沟岔河河口
水质类别
超V 超V 超VHale Waihona Puke Ⅳ 超V 超VⅡ 超V
Ⅱ 超V 超V
将所测项目的结果与《地表水环 境质量标准》 ( GHZB 1- 1999)指标相比较 ,发现各河口的水污染 非常严重 , 多超过 V 类水质标准 ,主要污染物为 P 和 Hg (见表 1)。 与水体富营养化指标相比较 , N 含 量也很高。 其他所测污染物含量均在地表水质标准 Ⅱ 类以内。 自天津蓟运河至歧口渔码头之间 , N、 P 污染为主 ; 黄河口附近主要为 N、 Hg 污染。
图 1 环渤海湾诸河口水体中 Hg含量 1. 蓟运河 ; 2.永定新河码头 ; 3.海河口防波堤 ; 4. 海河口货运码头 ; 5.大沽排污河 ; 6. 独流减河 ; 7. 青静黄排水渠 ; 8.歧口渔码头 ; 9. 大口河 ; 10. 东营码头 ; 11.孤东堤 ; 12.黄河清水沟岔河河口
如图 2所示 ,自天津蓟运河至歧口渔码头之间 , T P值为 0. 10~ 0. 66 m g / L, 除青静黄排水渠和海 河口货运码头外 ,其他点的 T P含量均超过地表水 Ⅴ 类水质标准 ;黄骅港到黄河口间的 T P值为 0. 02 ~ 0. 05 mg / L,均在地表水Ⅱ 类以内。 总体上看 , T P 浓度呈现出自北向南逐渐降低的趋势。 磷是生物生 长的必需元素之一 ,但水体中磷含量过高 ,可造成藻 类的过度繁殖 ,直至数量上达到富营养化的程度 [4 ]。 王兆印等 [5 ]认为进入环境水域的磷 90% 与人类活 动有关 ,生活污水排放量、合成洗涤剂的使用量与生 产量等均随人口密度增高而增大 ,因此磷排放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