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韶关市南雄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精准解析】广东省韶关市南雄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精准解析】广东省韶关市南雄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3dfe103827d3240c8447efec.png)
南雄中学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说明:①考试时间:4月25日08:00~10:30;②答案请写在答题卡,写在试卷上无效;③拍照时,请竖着垂直拍摄,按页码顺序于10:50之前上传原图,之后上传的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中国美学史的幻象世界(节选)赵建军发掘和阐释中国美学史的逻辑本质,要找到合适而恰切的概念维度,这个概念要具备如下条件:作为单词它必须是多音节的,以单字为词,不便于进行现代阐释和学术的理解、交流;作为该概念组合词的构成词素,必须是源自中国本土且能够作为独立词语表达意涵的;最好在世界上能够寻到对应性的词语,其涵意可以各表所指,但所指却具有相通性,这有助于在更大范围对中国美学史的阐释逻辑进行考量。
综此几点,我们认为,“幻象”一词很适合用来描述中国美学史的发展逻辑。
“幻”和“象”均植根于本土文化,在原始巫文化中便用到它们,以后都纳入美学史的阐释系统。
其中的“幻”字,在巫文化中“巫师”便被称为“幻人”。
《说文解字》解释“幻”为“不肖”,指通过“变化”、“变幻”性操作实现造生和化成(教化)之意。
至于“象”字,渊源甚古,原始图腾和巫术皆为对“象”的文化操作。
由物象而生图象、意象,最早的成果就是《周易》中的“卦象”。
“卦象”可以理解为综合“天象”(天文)、地象(地文)而成的人化之象(人文)。
美学是人文造化的产物,中国美学应当是中国人特有的审美观念和审美经验诠释系统,而最初形成的“卦象”,蕴含有中国美学的逻辑因子和理论模型。
“幻象”作为组合词,其构成“词素”的逻辑蕴涵却异常丰富,形成系统,这就为开掘该词的美学蕴涵,基于现代视野赋予逻辑蕴值提供了可能空间。
西方美学和佛教美学中也有对应于“幻象”的相应词语,英语的“幻象”写作illusion,梵语的幻象写为māyā,它们与中国传统美学对“幻象”的“不肖”、“恍惚变幻”有某种相通,但由于分属不同的话语系统,中国美学史的幻象逻辑所表达的独特蕴涵,可以通过中西语境中的差异比照,得到更深入的发现和揭示。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V)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V)](https://img.taocdn.com/s3/m/446805ab51e79b8968022655.png)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V)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意境是作家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足以使读者沉浸其中的想象世界。
诗、赋、词、曲、小说、散文、骈文等各种文学体裁,以及绘画、音乐等艺术种类都可以创造出意境。
注重意境的创造,是中国文学艺术共同的特点。
意境的形成,有赖于作家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二者的交融。
或情随境生;或移情入境;或体贴物情,物我情融。
有时意境很快就达到鲜明清晰的地步,有时需要在初始之境的基础上深化、开拓。
《漫叟诗话》说:杜甫的《曲江对酒》中的两句诗,原作“桃花欲共杨花语,黄鸟时兼白鸟飞”,后改为“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
此诗是杜甫乾元元年在长安任拾遗时所作,他对肃宗既怀有幻想,又感到失望。
久坐江畔,寂寞无聊之感袭上心来。
“桃花欲共杨花语”,偏于想象,意境活泼,与此时心情不合。
“桃花细逐杨花落”偏于写实,意境清寂,正好表现久坐无聊的心情。
诗词中鲜明的富于启示性的意境不胜枚举。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这些诗句,我们反复体味,即可进入那意境之中,获得美的享受。
有些抒情写景的散文和骈文,也有诗的意境。
王勃的《滕王阁序》、苏轼的前后《赤壁赋》,自不待言。
即使是先秦诸子散文,也有诗一样的片段。
如《侍坐》章,孔子让他们各言其志,其他人都直截了当地说,而曾皙是借描述性的语言来表达的:“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戏曲中的曲词尤其注重意境的表现。
有些曲词善于描摹景物,烘托气氛,抒写人物的内心活动,如王实甫《长亭送别》的曲子:“【正宫】【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中国文学的创作注重表现意境,文学的鉴赏也应该力求感受并进入意境。
当我们读着那些意境深远的作品时,可能暂时忽略了周围的一切,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整个心灵沉浸在想象的世界之中。
广东省韶关市南雄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广东省韶关市南雄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f68c23bc0b4c2e3f56276318.png)
南雄中学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说明:①考试时间:4月25日08:00~10:30;②答案请写在答题卡,写在试卷上无效;③拍照时,请竖着垂直拍摄,按页码顺序于10:50之前上传原图,之后上传的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中国美学史的幻象世界(节选)赵建军发掘和阐释中国美学史的逻辑本质,要找到合适而恰切的概念维度,这个概念要具备如下条件:作为单词它必须是多音节的,以单字为词,不便于进行现代阐释和学术的理解、交流;作为该概念组合词的构成词素,必须是源自中国本土且能够作为独立词语表达意涵的;最好在世界上能够寻到对应性的词语,其涵意可以各表所指,但所指却具有相通性,这有助于在更大范围对中国美学史的阐释逻辑进行考量。
综此几点,我们认为,“幻象”一词很适合用来描述中国美学史的发展逻辑。
“幻”和“象”均植根于本土文化,在原始巫文化中便用到它们,以后都纳入美学史的阐释系统。
其中的“幻”字,在巫文化中“巫师”便被称为“幻人”。
《说文解字》解释“幻”为“不肖”,指通过“变化”、“变幻”性操作实现造生和化成(教化)之意。
至于“象”字,渊源甚古,原始图腾和巫术皆为对“象”的文化操作。
由物象而生图象、意象,最早的成果就是《周易》中的“卦象”。
“卦象”可以理解为综合“天象”(天文)、地象(地文)而成的人化之象(人文)。
美学是人文造化的产物,中国美学应当是中国人特有的审美观念和审美经验诠释系统,而最初形成的“卦象”,蕴含有中国美学的逻辑因子和理论模型。
“幻象”作为组合词,其构成“词素”的逻辑蕴涵却异常丰富,形成系统,这就为开掘该词的美学蕴涵,基于现代视野赋予逻辑蕴值提供了可能空间。
西方美学和佛教美学中也有对应于“幻象”的相应词语,英语的“幻象”写作illusion,梵语的幻象写为māyā,它们与中国传统美学对“幻象”的“不肖”、“恍惚变幻”有某种相通,但由于分属不同的话语系统,中国美学史的幻象逻辑所表达的独特蕴涵,可以通过中西语境中的差异比照,得到更深入的发现和揭示。
2019-2020年高二9月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二9月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17d227069eae009581becac.png)
2019-2020年高二9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计18分)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1)个别高等院校研究生在撰写毕业论文时,不仅给自己带来伤害,也给自己的研究生导师的名誉和工作带来负面影响。
这种学术态度着实让人担忧。
(2)当前网络信息的内容五花八门,传播速度极快,当我们把不科学、不真实的信息随意传播出去时,就是。
(3)学术交流活动中,即使是权威专家的话,我们也要持怀疑的态度去审视,不宜,更何况学术活动本来就倡导百家争鸣。
A.人云亦云拾人牙慧以讹传讹 B.拾人牙慧以讹传讹人云亦云C.以讹传讹拾人牙慧人云亦云 D.拾人牙慧人云亦云以讹传讹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这块神奇的土地上,既有浩如烟海....的传统文化典籍,也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和各种流派的现代艺术,这些都深深吸引着前来参现的外国友人。
②今年的元宵晚会上,著名豫剧演员小香玉将《谁说女子不如男》唱得字正腔圆、声情并茂,令观众刮目相看....,赞叹不已。
③最近出版的长篇小说《雪莲花开》通过对藏族姑娘卓玛的人生历程的叙述,表现了她鲜明的民族性格和一言九鼎....的诚信精神。
④经过周密的调查,公安人员终于掌握了在逃人员的行踪,然后兵分三路,按图索骥....,一举将他们全都缉拿归案。
⑤这几幅书法作品笔走龙蛇....,流畅飘逸,在本次春季拍卖会甫一亮相,就引起了国内外藏家的极大兴趣。
⑥天寒地冻、滴水成冰的季节终于过去,春天在大家的盼望中姗姗而来,到处都涣然冰释....,生机勃勃。
A.②③⑥ B.①②④ C.①④⑤ D.③⑤⑥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经验的积累,再加上政策的扶持,使得我国自主品牌汽车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各种创新产品层出不穷。
B.首届跨境电商论坛最近日在北京举行,来自各知名电商的数十名代表齐聚一堂,分析了电商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2019-2020】广东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4月试题
![【2019-2020】广东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4月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878fd24eaf45b307e9719752.png)
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家贫而尚节介/博览/无不通而不为/章句学毕/乃牧豕于上林苑中/曾误遗火/延及它舍/鸿乃寻访烧者/问所去失/悉以豕偿之/
B.家贫而尚节介/博览无不通/而不为章句/学毕/乃牧豕于上林苑中/曾误遗火/延及它舍/鸿乃寻访烧者/问所去失/悉以豕偿之/
③使得与此五物偕返于田庐④累于此者既佚矣,幸无患
⑤老而休,盖有不待七十者矣⑥吾负三宜去,虽无五物,其去宜矣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①④⑥ D.②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第一段作者简要交代贬谪滁州时自号醉翁,如今又更改名号为六一居士,反映出他的官场经历和心路历程,从中年被贬谪后安于职守、与民同乐,到晚年时的急流勇退、修身养性。
客复笑曰:“子知轩裳珪组之累其形,而不知五物之累其心乎?”居士曰:“不然。累于彼者已劳矣,又多忧;累于此者既佚矣,幸无患。吾其何择哉?”于是与客俱起,握手大笑曰:“置之,区区不足较也。”
已而叹曰:“夫士少而仕,老而休,盖有不待七十者矣。吾素慕之,宜去一也。吾尝用于时矣,而讫无称焉,宜去二也。壮犹如此,今既老且病矣,乃以难强之筋骸,贪过分之荣禄,是将违其素志而自食其言,宜去三也。吾负三宜去,虽无五物,其去宜矣,复何道哉!”
C.家贫而尚节介/博览无不通/而不为章句/学毕/乃牧豕于上林苑/中曾误遗/火延及它舍/鸿乃寻访烧者/问所去失/悉以豕偿之/
D.家贫而尚节介/博览/无不通而不为/章句学毕/乃牧豕于上林苑/中曾误遗/火延及它舍/鸿乃寻访烧者/问所去失/悉以豕偿之/
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2019-2020】广东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统测4月段考试题
![【2019-2020】广东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统测4月段考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0edb7276e87101f69f319515.png)
教学资料范本【2019-2020】广东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统测4月段考试题编辑: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广东省××市第一中学20xx-20xx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统测(4月段考)试题本试卷22题,共8页,共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①儒家士大夫的社会身份是由“士”与“大夫”构成的,他们需要承担“士”的文化创造和“大夫”的政治管理两个不同的社会职能。
②儒家士大夫首先是“士”,即从事文化知识创造和传播的学者群体。
作为学者文人的士,他们往往要从事价值建构和知识创造。
“士”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学者群体,并不依附于某一种具体的政治集团,故而他们秉持的思想视角、政治倾向有一定的超脱性。
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知识群体,他们的政治观念、思想形态往往体现出超现实的甚至是理想主义的色彩。
③但是,儒家士人还有一个强烈愿望,就是能够有机会进入权力核心成为“大夫”。
他们意识到,必须参与到“治国平天下”的系统,才有可能实现自己创造的思想观念和价值理想。
所以,儒家士大夫特别希望与封建君王展开政治合作,参与到封建君王主导下的政治体系与经世治国活动中去。
而士人一旦分享了封建君王的权力成为“大夫”后,就成为朝廷命官,进而在国家政治上承担起相应的政治治理责任和社会责任。
④儒家士大夫拥有“士”与“大夫”的不同社会身份,就需要承担文化创造和政治治理的不同职能。
因不同的思想视角、社会立场而拥有不同的价值理念,最终又形成了儒学内部的多元思想和不同学派。
儒家士大夫既可能因为坚持“士”的书生气而追求理想主义和价值理性,故而与君王产生矛盾、形成冲突;也可能因追求“大夫”的立功而坚持现实主义和实用理性,并在追求政治功利的过程中与君王建立起密切合作关系。
由此可见,尽管儒家士大夫是思想信仰大体一致的社会群体,但由于这一群体中的每一个体对“士”与“大夫”不同社会身份的认同、不同思想视角的认识偏重,在思想观念、社会职能上的政治实践中往往会有很大差别,从而形成了内部分歧很大的不同思想体系和派别。
广东省韶关市南雄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广东省韶关市南雄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0c40fae7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fd57071.png)
广东省韶关市南雄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南雄中学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说明:①考试时间:3月28日08:00~10:30;②答案请写在答题卡,写在试卷上无效;③拍照时,请竖着垂直拍摄,按页码顺序于10:50之前上传原图,之后上传的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找遍了化学书,在炭气、氧气以至于氯气之外,你看不到俗气的。
这是比任何气体更稀淡、更微茫,超出于五官感觉之上的一种气体,只有在文艺里和社交里才能碰见。
文艺里和社交里还有许多旁的气也是化学所不谈的,例如寒酸气、泥土气。
不过,这许多气都没有俗气那样难捉摸。
说到酸气,你立刻联想着山西或镇江的老醋:说起泥土气,你就记忆到夏雨初晴,青草池塘四周围氤氲着的气息。
但是俗气呢?不幸得很,“气”已是够空虚的了,“俗”比“气”更抽象!所以,有亚尔特斯·赫胥黎先生的机伶,在《文学中之俗气》那本小册子里,他也不能抓住俗气,像孙行者抓住妖风一般,用鼻子来辨别滋味。
赫胥黎先生以为俗气的标准是跟了社会阶级而变换的:下等社会认为美的,中等社会认为俗不可耐,中等社会认为美的上等社会认为俗不可耐,以此类推。
又说:“俗气就是流露出来的一种下劣性”。
这上中下阶级想是依照知识程度来分的,每一个阶级又分好多层,上等之上,下等之下。
若说根椐银行存款的多少来判定阶级,赫胥黎先生断不至于那样势利的。
俗气是跟着社会阶级来变换的,不错!问题是:上等社会批评东西“甲”俗,中等社会批评东西“乙”俗,下等社会批评东西“丙”俗,它们批评为俗的东西虽不同,它们批评为俗是相同的,这个相同是到什么程度?换句话说:来自上等、中等、下等社会的代表人物。
看见自认为俗的事物时,他们三个人的心理反应或感想一定是相同的,否则决不会同声说:“俗!”这三个不同的事物中有什么相同的品质使这三个不同的人发生相同的感想?对于清洁成癖的人,天下没有一桩东西是不脏的;同样,俗的东西的多少也跟一个人的风雅的程度成为正比例,但是,不管他评为“俗”的东西的数量的大小,这许多东西里一定有一个像算学中的公因数,做他的批评的根据。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无答案)(I)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无答案)(I)](https://img.taocdn.com/s3/m/48dc8dc555270722182ef7a9.png)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8 页,满分为 150 分。
考试用时 150 分钟。
第I卷(共 39 分)一、基础题(39 分,每小题3 分)1.下列各组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蹩.进(bi 刽.子( ku ài )撮.着(cuō)肩胛.骨ji ǎ)B .拗.开(ǎo)搭讪.(shàn)剥.花生(bāo)一叶扁(bi ān)舟C .瘐.毙(y ǔ)纸锭.(dìng)踌.躇(chóu)踉.跄(liàng)D .颤.抖(chàn)竦.然(sǒng)挫.身(zuò)窸.窣.(xīsū)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水中坻石事必躬亲哲思睿语幽邃浅狭B .虚无缥渺别出心裁怨天忧人皇天厚土C .升斗之禄擢发难数怙恶不悛气息奄奄D休戚与共结草衔环并行不悖声名鹊起3下列句中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他的精神,现在只在一个包上,仿佛抱着一个十世单传的婴儿,别的事情,都已了。
②谢、徐二美人各出所有,⋯⋯把杜十娘得焕然一新。
③根据观察的结果,凡是吝啬鬼,野心家,所有执著一念的人,他们的感情总特别在象征他们痴情的某一件东西上面。
④她梦想那些宽敞的客厅,那里张挂着古式的壁衣,着精巧的木器,珍奇的古玩。
A.置若罔闻妆扮贯注陈设B .置若罔闻妆扮关注陈列C.置之度外装扮关注陈列D .置之度外装扮贯注陈设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关于知识产权问题,双方经过长达20 个月的平等磋商之后,终于缔结了城下.之.盟..。
B.在这块巴掌大的端砚上,雕刻着水泊梁山的108 将,个个栩栩如生,真可谓鬼.斧.神.工.。
C.这次商品博览会,聚集了全国各地的新产品,真可谓是浩如烟海....,应有尽有。
D.龙财富截住了张贵强,不依不饶地强拉张贵强到派出所,结果使这桩不可.理.喻..的“卖子奇案”浮出了水面。
5.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考古学家在清理墓穴时,收集到大理石制工具,其中有砍刀器、石核等是用石英砂岩打制而成的。
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38).doc
![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38).doc](https://img.taocdn.com/s3/m/3c0fbd14ccbff121dd3683dc.png)
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38)温馨提示:(1)本场语文科目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本试题共8页,25 题,150分。
(2)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的答案规范填涂于答题卡相应位置。
(3)请用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工整写在答题卡相应区域内。
(4)交卷时,只收答题卡;考完后,保留好试卷。
一、基础知识反馈(1—6题,每题2分,共12分)1、下列各项中字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长沮(jù)、耦(ǒu)而耕皋陶(yáo) 荷蓧(diào) 曲肱(gōng)B.箪(dān)食近取譬(bì)执舆(pèi) 谄(chǎn)也弑(shì)君C.哭恸(tòng)臧(zāng)武仲令尹(yǐn ) 愠(yùn)色切磋(chuō)D.无適(dí) 莞(wǎn)尔喟(wèi)然诲(huì)人舞雩(yú)2.下列句子中,全是通假字的一项是( )A. 道之斯行夫子矢之曰植其杖而芸。
B. 好知不好学如或知尔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C.唯求则非邦也与?人而无信其人也而有斯疾也D.丘不与易也出则弟于吾言无所不说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空口食盐,食已口爽爽:败坏B.泽使人谓田生曰:“弗与矣。
”与:交往C.愿无伐善,无施劳伐:攻打D.由汉初定,天下未集集:一统,统一4.下列词语,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绥.之斯来(安抚) 问津.(渡口) 往者不可谏.(匡正,挽回) 奚.自(疑问代词,为什么)B.卓.尔(卓越,突出) 天厌.之(厌弃) 小人之过也必文.(掩饰)不堪.其忧(可以) C.樊迟未达.(通达) 济.众(帮助) 饭.疏食饮水(动化,吃)在家.无怨(古代大夫的家族)D.闻义不徙.(改变) 恶.乎成名(厌恶) 见危授.命(付出)犹病.诸(担忧,忧虑) 5.下列词语,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博.我以文(使…广博)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贫困)造.次.必于是(随便、乱来)B.子哭之恸.(极度哀痛)求也退.,故进之(做事退缩)杀鸡为黍而食.之(给…吃)C.士不可以不弘.毅(扩大)举直错.诸枉(安排,安置)天下归.仁焉(归附)D.能近取譬.(打比方)夫子怃然..曰(高兴的样子)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告诉)6. 对下列文学知识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弟子言行的一部纪传体著作,也是有关儒家思想的最重要的著作.B.《论语》全书共20篇;孔子,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C.《论语》的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D. 五经指《尚书》《周易》《礼记》《诗经》《春秋》.二、现代文阅读(7—12题,共24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雄中学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说明:①考试时间:3月28日08:00~10:30;②答案请写在答题卡,写在试卷上无效;③拍照时,请竖着垂直拍摄,按页码顺序于10:50之前上传原图,之后上传的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找遍了化学书,在炭气、氧气以至于氯气之外,你看不到俗气的。
这是比任何气体更稀淡、更微茫,超出于五官感觉之上的一种气体,只有在文艺里和社交里才能碰见。
文艺里和社交里还有许多旁的气也是化学所不谈的,例如寒酸气、泥土气。
不过,这许多气都没有俗气那样难捉摸。
说到酸气,你立刻联想着山西或镇江的老醋:说起泥土气,你就记忆到夏雨初晴,青草池塘四周围氤氲着的气息。
但是俗气呢?不幸得很,“气”已是够空虚的了,“俗”比“气”更抽象!所以,有亚尔特斯·赫胥黎先生的机伶,在《文学中之俗气》那本小册子里,他也不能抓住俗气,像孙行者抓住妖风一般,用鼻子来辨别滋味。
赫胥黎先生以为俗气的标准是跟了社会阶级而变换的:下等社会认为美的,中等社会认为俗不可耐,中等社会认为美的上等社会认为俗不可耐,以此类推。
又说:“俗气就是流露出来的一种下劣性”。
这上中下阶级想是依照知识程度来分的,每一个阶级又分好多层,上等之上,下等之下。
若说根椐银行存款的多少来判定阶级,赫胥黎先生断不至于那样势利的。
俗气是跟着社会阶级来变换的,不错!问题是:上等社会批评东西“甲”俗,中等社会批评东西“乙”俗,下等社会批评东西“丙”俗,它们批评为俗的东西虽不同,它们批评为俗是相同的,这个相同是到什么程度?换句话说:来自上等、中等、下等社会的代表人物。
看见自认为俗的事物时,他们三个人的心理反应或感想一定是相同的,否则决不会同声说:“俗!”这三个不同的事物中有什么相同的品质使这三个不同的人发生相同的感想?对于清洁成癖的人,天下没有一桩东西是不脏的;同样,俗的东西的多少也跟一个人的风雅的程度成为正比例,但是,不管他评为“俗”的东西的数量的大小,这许多东西里一定有一个像算学中的公因数,做他的批评的根据。
赫胥黎先生讨厌坡(EdgarPoe)的诗,说它好比戴满了钻戒的手。
俗气迎人。
这一个妙喻点醒我们不少。
浓抹了胭脂的脸,向上翻的厚嘴唇,福尔斯大夫的大肚子,西哈诺的大鼻子,涕泗交流的感伤主义,柔软到挤得出水的男人,鸳鸯蝴蝶派的才情……都跟戴满钻戒的手一般的俗。
这形形色色的事物间有一个公共的成分——量的过度:钻戒戴在手上是极悦目的。
但是十指尖尖都拶着钻戒,太多了,就俗了!胭脂擦在脸上是极助娇艳的,但是涂得仿佛火烧一样,太浓了。
就俗了!肚子对于人体曲线美是大有贡献的,但假如凸得像挂了布袋,太高了,就俗了!以此类推。
同时我们胸中还潜伏一个道德观念:我们不赞成一切夸张和卖弄,一方面因为一切夸张和卖弄总是过量的,上自媒人的花言巧语.下至戏里的丑表功,都是言过其实、表过其里的。
另一方面也因为人家的夸大反衬出我们的渺小来,所以我们看见我们认为过当的事物,我们不知不觉地联想到卖弄。
不管那桩事物确是在卖弄(像戴满钻戒的手)或是出于不得已(像大肚子)。
因此,我们暂时的结论是:当一个人认为一桩东西为俗的时候。
这一个东西里一定有这个人认为太过火的成分,不论在形式上或内容上。
这个成分的本身也许是好的,不过假如这个人认为过多了。
包含这个成分的整个东西就要被认为俗气。
所以,俗气不是负面的缺陷,是正面的过失。
沉默冷静,不会应酬的人,你至多厌他呆板,偏是有说有笑,拍肩拉手的社交家顶容易变俗。
雷诺尔慈爵士论罗马宗和威尼斯宗两派绘画的优劣,也是一个佐证:轻描淡扫,注重风韵的画是不会俗的,金碧辉煌,注重色相的画就迹近卖弄,相形之下,有些俗气了。
批评家对于他们认为“感伤主义”的作品,同声说“俗”,因为“感伤主义是对一桩事物过量的反映”——这是瑞恰慈先生的话,跟我们的理论不是一拍就合么?换个角度来说,俗的东西就是可以感动“大多数人”的东西——此地所谓“大多数人”带着一种谴责的意味,不仅指数量说,并且指品质说,是卡莱尔所谓“不要崇拜大多数”的“大多数”,是易卜生所谓“大多数永远是错误的”的“大多数”。
(摘编自钱钟书《论俗气》,有删改)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不只是俗气,江湖气、泥土气之类也都是只有在文艺里和社交里才能碰见。
B. 赫胥黎认为知识程度不同形成的不同社会阶级,判定俗气的标准也不相同。
C. 来自不同社会阶级的人认定不同对象为俗气时的心理反应或感想一定相同。
D. 只要量过度了,不论是形式或内容,纵是原本好的东西,也会被认为俗气。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先提出问题:认识俗气之难,然后再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对比论证并得出结论。
B. 文章先明确指出了赫胥黎俗气说的关键问题,再就何为俗气提出自己的核心观点。
C. 第四段先列举了一组“量的过度”的例证,再予分析说明。
形象生动,清晰明白。
D. 第四段中摘引瑞恰慈先生的话,目的是证明二者关于俗气的主张有一定的共通性。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俗气与否具有相对性。
比如为赫胥黎先生讨厌坡(EdgarPoe)的诗,也许在另外一些人看来就很唯美。
B. 简单朴实的文笔,或觉枯燥但不会嫌其俗气,但堆砌词藻的文章便有俗的可能。
这个例子可证作者观点。
的C. 作者认为俗气与人数多寡密切相关。
如果被感动的是大多数人,那么这个事物就极有可能是俗不可耐的。
D. 作者并不完全反对赫胥黎的俗气说,比如俗气与否无关事物本身,随观者而异,这一点作者便明确认同。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在第四十三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良渚古城遗址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55处世界遗产。
世界遗产的评定标准众多,良渚古城遗址主要符合以下两条标准:一是良渚古城遗址以规模宏大的城址、功能复杂的外围水利系统、分等级墓地以及具有信仰与制度象征的系列玉器等出土物,揭示了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在长江下游环太湖地区曾经存在过一个以稻作为农业经济支撑基础的、出现明显社会分化和具有统一信仰的区域性早期国家,展现出长江流域对中华文明起源阶段“多元一体”特征作出的杰出贡献。
二是良渚古城遗址由宫殿区、内城、外城构成,在空间形态上展现出一种向心式三重结构,这种早期国家都城的规划特征,成为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中进行社会等级“秩序”建设、凸显权力中心象征的典型手法;而作为城市水资源管理系统的外围水利工程,在选址、规模、设计与建造技术方面展现出世界同期罕见的科技水平,展现了五千年前中华文明、乃至东亚地区史前稻作文明发展的极高成就,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堪称早期城市文明的杰出范例。
(摘编自《良渚申遗亲历者手记:伟哉良渚——写在良渚成为世界遗产之际》,澎湃新闻2019年7月6日) 材料二:我国以前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考古发现,都属于中国历史“信史时代”的考古遗存,也就是大家所说的3500年来有文字记载时期的考古发现,而良渚遗址约距今5000年前后,属于中国没有文字的“传说时代”的考古遗存。
“中华文明史,上下五千年”,这是中国人的常识。
然而,国际学术界曾长期认为中华文明只始于距今3500年前后的殷商时期,因为河南安阳殷墟才发现了作为物质文明标识的金属和文字,即青铜器以及铭刻在上面的文字——甲骨文。
因此,河南安阳殷墟遗址早已被列入了世界遗产。
而今,良渚古城被列入世界遗产,这意味着中国文明起源和国家形成于距今五千年前,终于得到了国际承认。
良渚83年考古之路,63年保护之路,25年申遗之路,而今实至名归,成为了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人类遗产.是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
(摘编自人民日报海外版、澎湃新闻)材料三:问:下一步,我们将对良渚古城遗址开展哪些后续保护管理工作?答:良渚古城遗址的保护管理任重道远,不能有丝毫懈怠。
首先,认真落实第43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决议,妥善解决遗址内的过境交通问题,有效应对未来游客数量增长带给遗产完整性的潜在威胁,调整完善遗产保护区划,提升外围水利工程遗址保护等级,制定风险管理和灾害预防规划文件,继续推进考古与保护相融合。
其次,继续深化良渚古城遗址考古研究工作。
科学制订考古工作计划,拓展考古发掘范围,推动跨学科合作,不断深化考古研究,朝着全面深入揭示良渚古城遗址文化内涵的目标不断迈进。
此外,努力提升良渚古城遗址的展示阐释水平,在做好遗址保护的基础上,结合多年的考古研究成果,对良渚古城遗址的价值进行更加专业、生动、深入的呈现。
统筹好专业化和大众化两个维度,推进考古和学术研究成果的创造性转化,树立大遗址保护利用典范、打造文旅融合发展样板,通过引导发展文化产业、文创产业、民宿经济等,积极助推遗址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为遗址保护赢得更加广泛的支持和理解,使周边群众更加自觉、坚定地参与到遗产保护中来。
(摘编自《申遗成功意味着更大的责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谈良渚古城遗址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新华社北京2019年7月6日)4. 下列不属于良渚古城遗址符合世界遗产“评定标准”内容的一项是A. 良渚古城遗址由宫殿区、内城、外城构成。
B. 有功能复杂的外围水利系统,科技水平高。
C. 分等级墓地,揭示出早期国家社会分化的特点。
D. 具有信仰与制度象征,展现中华文明杰出贡献。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世界遗产的评定一要依据出土物等物质文明标识,二要评估其文化及文明价值。
B. 我国55处世界遗产中的世界文化遗产基本都属于“信史时代”的考古遗存。
C. 25年申遗之路,使良渚古城遗址实至名归,成为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
D. 良渚古城遗址的保护需要各级政府的支持,还要兼顾当地群众的切身利益。
6. 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所带来的更大责任是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消失的舌头徐永辉二丙的舌头没有了。
那天,邻居三婶迎头遇到二丙,招呼他。
二丙的嘴张张合合,却没看到他的舌头,也听不到他说的话。
三婶一惊,忙问:“二丙,你咋回事,舌头没有了?”她不肯相信,走到近前往二丙嘴里一看,只有牙齿。
我们晓庄是远近闻名的雄辩村。
大人、孩子,走路、干活,甚至吃饭睡觉的时候,嘴巴都不闲着:“那是谁家的羊,咋不拴起来?”“为啥说是羊,叫它狗不一样吗?”“羊就是羊,怎么能叫狗呢?”“它叫啥,不过是老辈子传下来的,如果当初叫它猪,你现在还说是羊吗?”据村志记载,这个传统已经延续了两千多年。
由于世世代代训练,我们的舌头变异了,厚、长.又特别灵活,伸出来,可以轻而易举到达额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