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汽车电子控制技术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第一章绪论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第一章绪论](https://img.taocdn.com/s3/m/07a2657ff705cc17552709f6.png)
二、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发展史
2.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微型计算机控制 阶段 采用微处理器及单片机来完成信息的检测和处理,使得控
制系统具有了数字化和智能化的特征。该阶段的特点是,有了 一定综合性的控制系统,引入了自动控制理论,微处理器的应 用使得电子装置体积显著缩小,可靠性显著提高。
分立式半导体元件开始用于汽车交流发电机整流器、起动 电机、转速表等。主要集中于个别部件的开发,改善了汽车单个 零件的性能。1953年苏联率先在汽车上采用了二极管整流的交 流发电机,揭开了汽车电子发展的序幕。该阶段的特点是用分立 电子元件或集成电路组成电子控制器进行控制。主要电子产品 有电子电压调节器、电子式点火控制器、电子闪光器、电子式 间歇刮水控制器、晶体管收音机、数字时钟等。共同问题是价 格昂贵,可靠性差,复杂的电路使得维修费用很高,没有得到推广 应用。
二、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发展史
3.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集成网络化层次阶段 采用先进的微电子技术、车载网络技术、集成智能功率
器件、智能传感器、大容量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 (EEPROM)或快速擦写只读编程器(FLASHROM),专用集成电路 等,形成了车上的分布式、网络化的电子控制系统。整个车被 联成一个多ECU、多节点的有机整体,控制系统的功能进一步 加强,使得其性能也更加完善。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与系统的综合性能,直接影响整车的动 力性、燃油经济性、制动性、舒适性、通过性、平顺性、转 向性、操纵稳定性以及排放性能。能源危机、排放尾气大气 污染、交通事故、交通拥挤等问题,促进了汽车电子控制技 术的发展。
第二节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 发形成和发展过程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初到70年代末):萌芽及初级阶段
对汽车现代电子控制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前景的探讨
![对汽车现代电子控制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前景的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6d7b2fd8360cba1aa811da1d.png)
…
…
…
……Leabharlann ………一
零 婴察一 -
对 汽车现代 电子控制 技 术的应 用与发展前 景 的探讨
广 东工业大学 李 祥
【 摘 要 】 本 文 探 讨 了 汽 车 电子 控 制 技 术 ,对 发 动 机 电 子 控 制 、 底 盘 电子 控 制 和 车 身 电 子 控 制 进 行 了全 面 的 论 述 。 并 从 电子 控 制 技 术 对 汽 车 智 能 化 上 的 巨大 推 动 、
助力 汽车 自动调速和 自动化高速公路建设 、为 汽车移动化办公 提供基础和多通道传输技术的运用等四个方面入手,论 述 了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发展前 景。
【 关 键 词 】 汽 车 电子 控 制技 术 ;地 盘 电 子 控 制 ; 发 动 机 电 子 控 制 ; 助 理 汽 车 自动 调 速
2 . 2 . 2防抱死制 动系统 电子控制 防抱 死装置 ( A B S )设 置 的 目 的 为 实 现 汽 车 制 动 的 瞬 态 控 制 。汽 车 在 行 驶 技术 保障 ,增加 了汽车 驾驶过程 中的安全系 状 态 , 能 够 在 紧 急 状 态 下 获 得 车 轮 的 最 好 制 数 ,为驾驶 员提供更加舒 适的驾驶环 境 。同 动 ,确保 汽车方 向稳 定性 良好 ,防止侧滑 带 时,在人们 更加注重环保 的今天 ,电子技术 来 的危险 。A B S 有三种 类 型 ,即车轮减 速 度 在 汽 车 中 的应 用 对 于 降低 汽 车 尾 气 污 染 都 起 控 制 、车 轮 滑 移 率 控 制 , 还 有 就 是 两 者 的 综 到 很 好 的 控 制 作 用 。 经 历 了 六 十 余 年 的 发 合控 制 。车轮减 速度 控制 的A B S ,其 由三 部 展 , 电子控 制技术 已经 融入到 了各 种类型 的 分 组 成 : 车 轮 速 度 传 感 器 、制 动 压 力 调 节 器 汽 车发展之 中,并对汽 车技术创新 、设计创 和 电子 控 制装 置 。 当某 个车 轮 输 出抱 死 信 新 与 外 形 创 新 提 供 了有 力 的 支 撑 。 现 在 的汽 号 , 车 轮 速 度 感 受 器 对 电子 控 制 器 发 出 信 车 已 经 融 合 了 汽 车 技 术 和 电子 技 术 等 多 种 技 号 。电子控制器对信 号作 出判 断后 ,对 电磁 术 , 是 各 种 先 进 技 术 的 综 合 产 物 。 从 汽 车 电 阀发 出指令 ,通 过减缓制动 力增长 的方 式阻 子控制技术 的发展历程 来看 ,其 经历 了三个 止 车轮抱 死 的发生 。因此 ,采 用A B s 能够 有 阶段 ,即分立 电子 元件 控制 、集 成 电路控制 效 防止 抱死 的发 生,确保 了驾驶员对方 向盘 以及微 型计 算机 控制 。表 l 所示 为汽 车 电子 的有 效控制 ,通 过操控方 向盘转 向,避 免与 障碍物 碰撞 。并且 电子技术 赋予 了其对 于地 控制技术发 展历程 。 面摩擦 力最佳控 制,有效缩 短了制动长 度, 2 汽 车 电 子 控 制 技 术 的构 成 与 原 理 避免容 易引发交通事 故的侧滑发生 。 2 . 1发 动机 的 电子 控 制 2 . 1 _ I 电子 控 制 喷 油 装 置 2 . 2 . 3 电子 转 向助 力 系 统 电子控 制喷 油装置 ( E F I )能 够 自动 保 方 向盘 的操 纵 轻重 与 行 驶条 件相 关 , 障 发 动 机 的 最 佳 工 作 状 态 ,在 保 证 发 动 机 功 当 处 于 车 速 较 低 以 及 停 车 状 态 下 时 , 方 向盘 率 的 同 时 节 省 燃 油 , 降 低 污 染 。 当 发 动 机 发 操 纵 厚 重 ;处 于 中 等 速 度 时 ,方 向 盘 较 为 轻 动 时 ,电子控 制单元 ( E C U ) 通 过 处 理 传 感 快 , 并 随 着 车 速 升 高 而 操 纵 更 加 轻 快 。 驾 驶 器传来 的的进气温 度、工作 温度等参 数,对 员 在 高 速 行 驶 时 , 很 容 易 出 现 驾 驶 不 稳 定 的 喷油量进 行调整和 正时 ,保 证发动机达 到最 情 况 ; 在 低 速 时 , 也 容 易 出 现 控 制 不 易 的情 佳 的工 作 效 率 ,提 升 其 综 合 性 能 。 况 。在这 种 背 景之 下 ,动 力 转 向系 统 出现 了 , 以帮 助 在 不 同驾 驶 条 件 下 获 得 最 佳 的方 2 . 1 . 2电子打火 电子 打火装 置 ( E S A )可 以将 发动机 相 向盘操控 力度 。若 电动转 向助力 系统发生故 关传 感器发送 的信息进行 处理 ,得 出最佳 的 障 ,其 自我修 正功能将会 工作 ,将 电动机输 点火 时间 ,优化 点火特性 。该装置 能够帮助 出 电流 断开 ,并 点亮 报 警灯 以通 知 驾 驶人 发动 机获得 良好 的点火提 前角 ,以达 到节约 员 。 2 . 2 . 4 适 时调 节 自适 应 悬 挂 系 统 燃 油 和 减 少 污 染 的 目的 。 2 . 1 . 3 废 气 再 循 环 系 统 电子控 制 悬挂 系 统 ( T E M S) 有 空 气 式 废 气再 循 环系 统 的执 行 元件 为 数控 式 与 液 压 式 两 种 。空 气 式 即 通 过 密 封 在 气 室 中 E G R ,能够对 再循 环至 发动机 的废 气量 进行 的空气做 弹性体 ,并通过微 型计 算机对行 车 有 效而精准 的控制 ,能够有效 降低 汽车废气 条件进 行计算 ,以获取最佳 的车辆高度 、弹 力常数转 换和衰减 力等 。其 工作原理为在 空 中 的 氮 氧 化 物 ,减 少 环 境 污 染 。 气压缩机 的帮助 下获得压缩 空气 ,压缩 空气 2 . 2 底 盘 电 子控 制 在 空气 弹 簧 与 减 震 器 的 气 室 中 工 作 ,对 车 辆 2 . 2 . 1微机控制 自动变速器 微 机 控制 自动变 速 系统 有 很 多类 型 , 高度进 行调整 。该 系统能够 帮助驾驶 员进 行 如 电控 液 力 变 矩 式 自动 变 速 器 、 电 控 恒 速 行 控 制 , 保 证 行 车 的 稳 定 性 , 保 证 驾 驶 员 的 安 车系统和 电控多级齿 轮变速器 等。微机控 制 全 ,并 提 供 舒 适 的驾 驶 环 境 。 2 . 2 . 5 常 速 巡 航 自动 控 制 系 统 自动 变 速 器 ( E C — A T ) 的 输 入 信 号 为 车 速 与 巡航控 制系 统 ( C C S )能够在 驾驶 员没 节流 阀开 度,其经过 微机处理 后将结果输 送 给 电磁 阀,从而控制 油压 回路 。 以油路 的通 有操 纵油 门踏板 的情况 下,保持汽车在 驾驶 断调节变 速阀 ,从而 控制变速 。该项技 术使 员设定的 目标 车速上行使 。驾驶人 员通过选 得锁止控 制不必依赖 于油压 ,确保在所 有档 择 使用加速 、减速 、恒速 以及恢复 原来速度 位 都 能 实 现 锁 止 , 并 减 少 锁 止 冲 击 ,锁 止 能 等 控制功能 ,计算机对于 接收到 的指 令进行 计 算处理 ,获得最佳效果 。若驾驶人 员开启 够精准控制 。
现代汽车的核心技术-SAE J1939
![现代汽车的核心技术-SAE J1939](https://img.taocdn.com/s3/m/60cdb61a650e52ea55189894.png)
一、技术背景在当今的中高档汽车中都采用了汽车总线技术。
汽车总线为汽车内部各种复杂的电子设备、控制器、测量仪器等提供了统一数据交换渠道。
一些汽车专家认为,就像在20世纪70年代引入集成电路、80年代引入微处理器一样,近10年来数据总线技术的引入也将是汽车电子技术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20世纪90年代以来,汽车上由电子控制单元(ECU)控制的部件数量越来越多,例如电子燃油喷射装置、防抱死制动装置、安全气囊装置、电控门窗装置、主动悬架等等。
随着集成电路和单片机在汽车上的广泛应用,车上的ECU数量越来越多。
因此,一种新的概念--车上控制器局域网络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的概念也就应运而生了。
CAN最早是由德国BOSCH公司为解决现代汽车中的控制与测试仪器之间的数据交换而开发的一种数据通信协议,按照ISO有关标准,CAN的拓扑结构为总线式,因此也称为CAN总线。
CAN协议中每一帧的数据量都不超过8个字节,以短帧多发的方式实现数据的高实时性;CAN总线的纠错能力非常强,从而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同时CAN总线的速率可达到1M bit/s,是一个真正的高速网络。
总之,将CAN总线应用在汽车中使用有很多优点:(1)用低成本的双绞线电缆代替了车身内昂贵的导线,并大幅度减少了用线数量;提高可靠性,安全性、降低成本。
(2)具有快速响应时间和高可靠性,并适合对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应用如刹车装置和气囊;控制平台、信息平台、驾驶平台的互连基础。
(3)CAN芯片可以抗高温和高噪声,并且具有较低的价格,开放的工业标准。
在现代轿车的设计中,CAN 已经成为必须采用的装置,奔驰、宝马、大众、沃尔沃、雷诺等汽车都采用了CAN作为控制器联网的手段。
据报道,中国首辆CAN网络系统混合动力轿车已在奇瑞公司试装成功,并进行了初步试运行。
在上海大众的帕萨特和POLO汽车上也开始引入了CAN总线技术。
但总的来说,目前CAN总线技术在我国汽车工业中的应用尚处于试验和起步阶段,绝大部分的汽车还没有采用汽车总线的设计,因而存在着不少弊端。
第1次课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发展历程
![第1次课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5c48e87387c24028905fc313.png)
主要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简介(续)
二、汽车电器装置
电 源
蓄电池:12V、 24V
发电机:直流、交流
起动机
点火装置
汽
车
用电
电 器
设备
照明装置
信号装置
刮水器、洗涤器 暖风与空调器
仪表:电流表(或电压表) 、水温表、 机油压力表、燃油表、车速/里程表等
配电装置:中央配电盒、插接器、导线等
三、汽车电子控制系统
发动机:燃油喷射控制(EFI)、点火系统控制、怠
冷却液温度传感器
通常称为水温传感器,安装在发动机冷却液出水管上,其功用是检测发 动机冷却液的温度,并将温度信号转变为电信号输送给ECU。ECU根据发 动机的温度信号修正喷油时间和点火时间,从而使发动机处于最佳工况下运 行。
爆燃传感器
一般安装在缸体上专门检测发动机的爆燃状况,提供给 ECU,根据信号调整点火提前角。
节气门位置传感器
又称为节气门开度传感器或节气门开关。其作用是测量节气门打开 的角度,提供给ECU作为断油、控制燃油/空气比、点火提前角修正的 基准信号。它实质上是一只可变电阻器和几个开关,安装于节气门体上
曲轴位置传感器
通常安装在分电器内或发动机曲轴前端,是控制系统中最重要的传感 器之一。其作用是检测发动机转速,因此又称为转速传感器;检测活塞上 止点位置,故也称为上止点传感器,包括检测用于控制点火的各缸上止点 信号、用于控制顺序喷油的第一缸上止点信号。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汽车导航系统 汽车音响 车载收音机 电子组合仪表 抬头显示器 车载TV/DVD/VCD 车载通信系统 车载计算机 后座娱乐系统 智能交通系统设备
现代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及其发展趋势探析
![现代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及其发展趋势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2d4197f4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62.png)
段岩岩
(中北大学朔州校区 036000)
摘要:当前汽车电子控制技术通过相关科研人员的不断探究与发展,已经渐渐走向成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现代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已经不再单方面作为机械技术 的一种增补,而是更加重视汽车的整体设计理念,让汽车真正实现自动化、智能化及信息化。本文主要分析现代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为我国提 高汽车电子控制技术水平,提供一定的参考方向。 关键词:现代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F407.471 文献标示码: A
1 当代汽车电子技术应用的现状
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大致经过4个阶段:第一阶段在1950— 1970年,电子技术主要被用于改进汽车的综合使用效能,提升汽 车电器产品的功能与效率,属于汽车电子技术的初级启蒙阶段;第 二阶段是在1980—1990年间,电子技术被广泛用于汽车发动机的 稳定性、节能性及环保性方面,优化驾驶员对汽车的实际控制;第 三阶段是1990年至21世纪初期,电子技术开始被应用于智能化汽 车发展方面,旨在为驾驶人员提供更多的方便与乐趣;第四阶段是 21世纪初至今,电子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的各个环节, 基本全面向机电一体化方向转化,例如超高效电机、超微形磁体以 及集成电路的微型化,为集中控制车辆提供了更好的硬件基础。
在当前经济和科技水平高速发展背景下,汽车智能化已经成为 市场的主流趋势。但对于我国现代汽车生产水平而言,虽然近些年 整个生产技术取得了较快发展,并且国产电子设备应用于汽车的普 及度也在逐年攀升,但却还不能完全真正的实现汽车智能化操作。 2.2 网络化
汽车行业在以前进行生产制造时,对于复杂系统的安全性问 题,一直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案。如何解决车身、动力及底盘等各系 统的联动,从而保障驾驶人的生命安全,这需要一个十分可靠的系 统网络,帮助各个系统之间完成高效和可靠的数据传输。作为车载 网络应用的龙头企业,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推出的FlexRay车载网 络系统,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类汽车领域,其不仅拥有超高速的信息 传输速度及实时响应能力,还具有十分强大的稳定性,对于汽车行 驶中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浅论现代电子技术与汽车智能控制
![浅论现代电子技术与汽车智能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303729df28ea81c758f578bb.png)
随着汽车工业与 电子工业 的不断发展 , 在 置应用在汽车工业 中。国内现在采用的电子装 关的数 据 , 如刹 车、 远光 灯 、 光灯 、 右转 向 近 左 现代汽车上 , 电子技术 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 汽车 置主要包括发动机的燃油喷射 、 电子点火控制、 灯、 喇叭、 雾灯 、 制动气压 、 门开关等参数 。管 车 电子化的程度也越来越高 。汽车技术与电子技 汽车安全性方面的安全气囊 , B 等领域 , AS 而且 理仪根据预先设定的时间间隔和特殊事件的触 术相结合催生出汽车 电子技术概念 。电子技术 多数为直接引进 国外产 品组装 ,国内科研院所 发,将有关数据保存 人 I ( tl et a ) C I ei n C r 卡 n lg d 在现代汽车工业 中的广泛应用加快了电子汽车 目前有关汽车电子技术应用的研究也主要集 中 中。 根据这些数据 , 管理部 门就可以对车辆 车辆 的发展趋 势,推动了汽车功能的多元化和便捷 在发动 机控制 、电控悬架 、 B A S系统 等几个方 的历史运行状况进行检查、 管理 , 以确定车辆是 化。 面, 在汽车的电子网络化技术 、 P S G R 导航及智 否按照规定的要求运行 。管理仪还能够对最近 1汽车电子技术 能交通 系统 的研究 等方 面与 国外还有 一定差 1 次停车前 ,每次停车前 5 秒的所有信息进 5 0 现代 电子技术 与汽车 工业 的结 合促成 了 距 。 行 详细记录 , P 数据 的采集速度受 G S GS P 系统 电子汽车概念 的诞生和实现 ,概括地来说当前 3现代电子技术促进汽车智能管理 的发展 的限制 , 每秒钟记录 1 , 次 其他参数每隔 0 秒 . 2 的汽车电子技术主要包括 : 智能化集成 传感器: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 民群众对 汽车工 记录一次。管理仪还具有数码照相机的控制接 提供用于模拟和处理的信号 ,而且还 能对信号 业要求的逐步提高 ,当前的电子技术在 汽车工 口,可以根据外部触发信号,对车内的情景拍 作坊大处理 。同时 , 他还能 自动进行 时漂 、 温漂 业领域里得到 了很好较快较好 的应用 。汽车智 照 。 和非线性 的自动校正 ,具有较 强的抵抗外部 电 能管理系统就是这一应用的重要体现 。车辆智 4结 论 磁干扰的能力 ,保证传感器信 号的质量 不受影 能管理仪 ( 以下简称管理仪)硬件构成主要 由 汽车工业是高科技工业 , 汽车性能的每一 响 ;嵌入式微处理机 已广泛地应用 与安全 、 环 C U P ,数 据存储 器扩展 电路 、 l C卡接 口电 路、 步提升都伴随着新技术、 新工艺的运用。 电子技 保、 发动机 、 传动系、 速度控制和故 障诊断 中。 软 G S 收电路 、 电隔离 的输人 、 出电路 、 P接 光 输 数 术是 2 世纪推动经济发展 和社会变革的重要 1 件技术 : 随着汽车电子技术应用 的增加 , 对有关 码相机控制电路、 指示灯 、 蜂呜器及电源部分组 技术之一 ,电子技 术的发展及其在汽车工业领 控制软件 的需求也相应增 加,并可能要求进一 成。采 用 G S P 接收机接收卫星的信号 , 经过计 域的广泛应用将有效提升汽车工业 的发展水 。 步计算机联网。因此 , 要求使用多种语言 , 并开 算后可得 出车辆所处 的经纬度 、 行驶速度 、 行驶 发出通用 的高水平软件 ,以满足多种硬件的要 方向等参数。管理仪还能够采集与司机操作有 责任编 辑 : 同平 李 求。轿车上多通道传输网络将大 大地依赖于软 件; 多通道传输技术 , 多通道传输技术 的采用 , 对电子控 制集成 化 的实现是 十分 必要 和有 效 的。 采用这种技术后 , 使各个数据线成为一个网 络, 以便分享汽车中心计算机 的信息 。 汽车车载 ( 上接 4 9页) 交 底、 跟踪管理 、 节点把关 , 序过程控制、 工序交接控制和工序质量关键点 电子网络 :汽车电子设备发展 的一个重要趋势 及时将质量信 息进行处理反馈或保存 。 控制 , 以砖混结 构的砌体工程为例 , 现 质量必 是 大量使用微处理机来改善汽车 的性能 。随着 在进行施工项 目质量控制过程 中, 应遵循 须跟随泥工 班组进行 跟踪管理 ,及 时发现问 电控器件在汽车上越来越 多的应用 ,车载电子 以下 五个原则 :. “ 量第一 , 户至上” 题 , : a 坚持 质 用 ; 如 平整度 、 直度、 垂 灰缝厚度 、 平直度 、 错 设备间的数据通信变得越来越重要。为了进一 b 以人为核心”c 以预 防为主 ”d 坚持质量 缝情况 、 . “ I_ “ ;. 拉结筋 位置 、 数量 、 接搓质量等等 , 一 步提高行使的经济性 ,温度及车速等信息必须 标准 , 严格检查 , 数据 说话 . 贯彻科 学 、 用 e _ 公 经发现问题 , 能够调整 的即刻 调整 , 不能调整 在不同控制单元 间交换 。 由此 , 以分布式控制系 正、 守法的职业规范。 的返工重砌 , 以使人工 、 材料 浪费控制在最低 统为基础构造汽车车载电子网络系统是 很有必 2施工项 目质量控制 的实施 限度 , 在下道工 序支模进来之 前 , 还应及 时对 要 的。 集成化技术 : 电子技术 的一个发展趋 汽车 按其过程划分 , 可分为事前质量控制 , 事 于墙体 、 标高 、 轴线位置进行技术复核 , 若发现 向是功能集成化 , 从而实现更经济、 更有 效以及 中质量控制和事后质量控制 。 超 出允许偏差 , 在木工进场前 , 应 对其进行整 可诊断的数据 中心 。 光导纤维 : 汽车电子技术的 21事前控制 :是正式施工前 的控制 , . 其 改 , 关键点的控制还得做好砂浆配置情况 的检 进步 , 已使各 系统控制走向集中 , 形成 整车控制 控制重点是做好施 工准备工作 , 皮数杆 的复 核 , 当然施工 组人 员必须对其 施工准备工作 测 , 系统。 这一系统除了中心 电脑外 , 甚至包括多达 包括开工前 的施 工准备 工作和开工 后 的施工 安 排的施工进度 、 质量情况进行 检查 , 以减少 2 个微处理器及大量传感器和执行部件 , 3 组成 准备工作 , 开工前 的施工 准备是在拟建项 目 正 不 必 要 的 停工 整改 。 个庞大而复杂 的信息交换与控制系统等 。 2 I 3事后控制 :在完成施工过程形成产品 式开工前所进行 的准备工作 , “ 如 三通一平 ” 施 2国内汽车 电子技术发展 工机械、 班组、 人员选定 和进 场等等 , 相对质量 的质量 控制 ,其一般 包括组织 自检和初步验 电子技术 在汽车 工业 中的应 用加快 了汽 控制而言,实施阶段准备工作主要是技术组 、 收 , 按规定的质量评定标 准和办法对完成的分 车技术的升级和突破 , O 自2 世纪 8 年代 以来 , 施工组 , O 质量组针对各个施工阶段为保证工程 项 、 部进 行统一 的分类 验收 , 分 发现 细部问题 汽车工业 的长足发展 , 也是以电子技术( 特别是 质量 而进行的各项准备工作 , 如施工方法的选 采取相应 办法 , 时解决 , 及 以求工程 较好的质 计算机、 集成 电路技术 ) 为动力而实现 的。采用 定 , 技术交底 , 难点工序 的安排 , 重 新材 料 、 新 量产品得 以发挥 。 电子技术是解决汽车所 面临的诸多技术 问题的 工艺的交底等 , 施工准备工作是质量控制的前 总之 , 施工 中的项 目质量控制 , 要从多方 最佳方案 。因此一 国电子产业 的发展水平及其 提条件, 各项交底工作 的粗细将直接反应 于施 位 、 多角度的去检查 、 去落实 、 去控制 , 才能使 在汽车工业领域的应用 情况决定 了其在未来轨 工过程 的质量好坏 , 事前控制重点由施 工班组 工程的总体质量 控制在相应 的质量 目标之内, 迹汽车行业竞争中的地位 和影响力。 前 , 目 国产 和技术组完成 。 才能使工程的总体质量发挥最佳的状态。 汽车的电子技术应 用多数还处于初级阶段。只 2 . 中控制 :在施 工过程 中的质量 控 2事 有少数厂家 ,主要集 中在一些中外合资和国内 制, 全面控制施工过程 , 重点控制工序质量 , 事 较为先进 的汽车生产厂家 , 开始将电子控制装 中控制质量组的重点任务所在 , 重点的做好工
汽车ecu 集成测试的主要内容-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汽车ecu 集成测试的主要内容-概述说明以及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4d212d0e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26.png)
汽车ecu 集成测试的主要内容-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是对整篇文章进行简要介绍和概括,让读者对文章主题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下面是一个可能的概述部分的内容:概述ECU(Electronic Control Unit,电子控制单元)是现代汽车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负责管理和控制车辆的各种电子系统。
随着汽车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ECU的功能和复杂性不断提高,因此对其集成测试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本文将全面介绍汽车ECU集成测试的主要内容与意义。
首先,我们将对ECU的概念和作用进行解释和阐述,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ECU在汽车中的重要作用。
随后,我们将详细讨论汽车ECU集成测试的必要性,阐明为何对ECU进行集成测试能够提高汽车的性能和安全性。
最后,我们将总结ECU集成测试的重要性,并展望未来ECU集成测试的发展方向。
通过阅读本文,读者将对汽车ECU集成测试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了解到该测试对于汽车性能和安全的重要性。
同时,读者也会进一步了解到未来ECU集成测试的发展趋势,为汽车行业的技术进步提供参考和指导。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旨在介绍本文的整体结构和各个章节的主要内容。
本文共分为三个主要章节:引言、正文和结论。
引言部分包含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三个小节,旨在引入文章的主题和目的。
概述部分可以介绍汽车ECU集成测试的背景和重要性,为读者提供一个整体的认识。
文章结构部分则是本文的目录,会详细列出各章节的主要内容,帮助读者快速了解整篇文章的结构。
目的部分则是明确本文的写作目标,说明本文的写作目的和意义。
正文部分是本文的核心部分,其中包含了ECU的概念和作用,以及汽车ECU集成测试的必要性两个小节。
在ECU的概念和作用中,可以详细介绍ECU的定义、功能和作用,以及它在汽车中的重要性。
在汽车ECU 集成测试的必要性中,可以探讨为什么需要对汽车ECU进行集成测试,分析集成测试对汽车性能和安全性的重要影响。
汽车检测与维修毕业论文
![汽车检测与维修毕业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da04dfc50b4c2e3f5627630b.png)
汽车检测与维修毕业论文题目: 典型轿车电控点火系的故障诊断与检修院系:安顺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工程系专业年级: 14 级汽车检测与维修设计者:张禹学号: 2 9 号指导教师:**成绩:摘要现代汽车电子控制技术是汽车技术和电子技术的相结合,是现代工业发展与高新技术发展的产物,汽车电子化程度的高低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汽车水平的高低。
目前,电子技术的应用已经深入到汽车的所有系统,使汽车的技术性能、经济性和舒适性都有了很大提高。
汽油发动机工作时采用点燃式着火方式,因此,它必须设置一个独立的系统用于专门点燃汽缸内压缩终了的高温高压的可燃混合气——点火系统(ignition system)。
而电子点火系统的应用能更好的提高汽车的动力性、燃油经济性、降低废气排放,因而现在应用非常广泛。
本文介绍了发动机电子点火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系统分析了典型丰田汽车点火系统的常见故障,并结合实际分析了典型故障产生的原因,并介绍了具体的故障排除方法。
关键词:点火系统、故障分析、故障排除目录引言 (3)第一章:点火系的概述 (4)1.1 点火系的功能 (4)1.2 点火系的基本要求 (4)1.3 点火系的分类 (6)第二章:丰田轿车的点火系 (7)2.1丰田轿车传统点火系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7)2.2丰田轿车电子点火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 (8)2.2.1丰田轿车电子点火系的优点 (8)2.2。
2丰田轿车电磁感应式点火系统 (9)2.2。
3 丰田轿车微机控制点火系统 (11)第三章:丰田轿车电子点火系主要部件的故障诊断 (15)3.1 丰田轿车普通电子点火系主要部件的故障诊断 (16)3.2丰田轿车微机控制点火系主要部件的故障诊断 (19)第四章:丰田轿车电子点火系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检修 (22)4.1 丰田轿车电子点火系的常见故障及原因 (22)4.2丰田皇冠3。
0轿车行驶中突然熄火的诊断与排除 (22)4.3 丰田5A—FE电控发动机不能起动的诊断与排除 (24)第五章:丰田轿车点火系的使用注意事项及维护 (26)结语 (28)致谢 (29)参考文献 (30)引言传统的点火系由机械触点控制点火时刻,点火时刻的调节采用机械式自动调节机构,这种方式结构简单、成本低,是一种较早、较普遍的点火系。
现代电子技术
![现代电子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b571943e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98.png)
现代电子技术现代电子技术是一门涵盖多个领域的技术,其中包括集成电路、无线通信、数字信号处理等。
它的发展已经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使得我们能够更轻松地进行信息交流和获取,同时也推动了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
集成电路是指将数百万甚至数千万个电子器件(如晶体管、电容器、电阻器等)集成在一个芯片上,形成微型电路系统,从而实现电子电路的集成。
这使得计算机、手机等电子设备的体积变得更小、功能更强大,同时也使得生产成本更低,从而加速了这些设备的普及化。
无线通信技术是指在无线介质中进行信息传播的技术,其中包括移动通信、卫星通信等。
随着各种无线设备的普及,人们在不同的时间、地点之间进行信息交流变得更加便捷,从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是指利用数字信号处理方法对模拟信号进行采样、量化、编码、解码、滤波等处理,从而得到需要的数字信号,实现信号的数字化。
它在音频处理、图像处理、数据解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字信号处理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总之,现代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的便利和创新,同时也挑战着我们对技术的不断追求和创新。
下一篇:现代电子技术的发展,离不开设备的自动化和信息化,其中自动化技术是现代电子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
它能够使工业生产的效率和品质得到大幅提高,缩短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
自动化技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机器视觉技术:可以用于识别产品表面的形状、颜色、缺少等信息,从而实现产品的质量检测和分类。
2.机器人技术:能够完成复杂的生产加工任务和物流任务,这种智能化工具已经在汽车、电子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3.传感器技术:能够将物理量转换成电信号,提供给控制系统。
利用传感器技术获取的信息可以为生产流程和设备的优化提供数据。
4.工业控制技术:可以将控制信号传递给运转中的设备,从而控制其运去。
它可以完成集中控制或分布式控制,帮助企业实现智能制造。
总之,自动化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工业生产更智能、更高效,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汽车电控系统介绍
![汽车电控系统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d98b0dac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aecaa43.png)
以电控单元(ecu)为控制中心的发动机系统
汽车电控系统介绍
二、发动机电控系统
电控燃油喷射(EFI):因其性能优越而逐渐取代了机械式或机电混合式燃油喷射 系统。当发动机工作时,该装置根据各传感器测得的空气流量、进气温度、发动机转 速及工作温度等参数,按预先编制的程序进行运算后与内存中预先存储的最佳工况时 的供油控制参数进行比较和判断,适时调整供油量,保证发动机始终在最佳状态下工 作,使其在输出一定功率的条件下,发动机的综合性能得到提高。
柴油机控制系统
汽车电控系统介绍
五、底盘电控系统
随着电子技术特别是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微型电子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汽车的电 子化程度越来越高。汽车底盘系统也改变了以往那种完全依靠液压或气压执行机构 来传递力的机械式结构,开始步入电子伺服控制阶段,甚至底盘综合控制系统也已 初现端倪。
汽车电控系统介绍
五、底盘电控系统
汽车电控系统介绍
二、发动机电控系统
系统组成: 电控点火装置、电控燃油喷射、废气
再循环控制等控制装置构成。 电控点火装置(ESA):由微处理机、 传感器及其接口、执行器等构成。该装置根 据传感器测得的发动机参数进行运算、判断, 然后进行点火时刻的调节,可使发动机在不 同转速和进气量等条件下,保证在最佳点火 提前角下工作,使发动机输出最大的功率和 转矩,降低油耗和排放,节约燃料,减少空 气污染。
汽车电控系统介绍
四、柴油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
优点: ①提供更大的控制自由度; ②控制功能齐全; ③控制精度高,动态响应快; ④可以提高发动机动力性、经济性及排放 性能; ⑤提供故障诊断功能,使可靠性得以提高。 难点: ①系统执行器要求高; ②控制策略需要仔细研究; ③系统优化标定工作难度高、工作量大。
OBD完美培训教程
![OBD完美培训教程](https://img.taocdn.com/s3/m/6eb33d75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f31fb7e.png)
OBD完美培训教程一、什么是OBD?OBD(On-Board Diagnostic)是车辆诊断系统的缩写,它是现代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OBD系统能够监测和诊断车辆上的各种传感器、执行器等设备的状态,并将相关信息反馈给驾驶员以及维修人员。
OBD系统的出现大大提高了车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也方便了车辆的维修保养。
二、OBD的分类根据不同的标准和要求,OBD可以分为很多不同的种类。
其中比较常见的有OBD-I、OBD-II和EOBD等。
OBD-I适用于1995年以前的汽车;OBD-II适用于1996年至今的汽车,是最为广泛应用的OBD系统;EOBD是欧洲汽车的OBD规范。
三、OBD的标准与协议OBD-II标准定义了OBD系统的通信协议、故障码定义和故障诊断程序等内容,是该领域的权威标准。
OBD-II规定了车辆上必须有一个标准的数据接口,用于通讯和故障诊断。
按照OBD-II标准,车辆上必须使用ISO 9141-2、SAE J1850 PWM、SAE J1850 VPW、ISO 15765-4等通信协议之一。
四、OBD的应用OBD系统的应用非常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故障诊断。
OBD系统能够监测车辆各种设备的状态,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就会生成相应的故障码,供驾驶员和维修人员参考,以便快速准确地找到故障点。
2. 排放控制。
OBD系统能够监测车辆的排放情况,并及时提示驾驶员进行维修保养,以保证车辆的排放达到标准。
3. 行车安全。
OBD系统能够监测车辆的各项数据,如车速、转速、油耗、冷却液温度等,以便驾驶员及时了解车辆的运行状态,从而保障行车安全。
五、OBD的维修保养OBD系统的维修保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故障诊断。
当OBD系统出现故障时,需要进行故障诊断。
可以通过读取故障码、检查传感器、执行器等设备的工作状态等方式进行故障排除。
2. 数据记录。
OBD系统可以记录车辆运行过程中的各项数据,如车速、转速、行驶里程、油耗等。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应用及分类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应用及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3648e3fa4693daef5ef73dee.png)
关 键 词 : 子 技 术 ; 制 ; 用 ; 类 电 控 应 分 中 图分类号 : TB 文献标 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23 9 ( 0 2 1 —1 70 1 7— 18 2 1 )00 9 —2
4 总 结
根 据 物 理 知 识 可 知 , 外 载 不 被 的 情 况 下 , 输 出 功 率 在 即 保 证 电动 机的稳定 运行对 于整 个 电气设 备来说 是 至关 不 变 的 情 况 下 , 电 压 降 低 , 相 应 的 电 流 就 要 增 大 , 样 重 要 的 , 当 那 这 因此 电气 控 制 系 统 对 于 容 易 造 成 电 动 机 损 坏 的 各 才 能 保 证 输 出功 率 不 变 , 因此 这 种 情 况 下 , 容 易 造 成 电 动 个 情 况 都 做 了 针 对 性 的 保 护 措 施 , 确 保 电 动 机 在 各 种 情 很 以 机在 电流 值过大 的情 况下 运 行 , 生 大量 的热 量 而无 法 排 况 下 都 能 安 全 可 靠 的 运 行 。 本 文 分 析 了 电气 控 制 系 统 对 于 产 出, 最终 造成 电气 设 备 被烧 毁 。 因此在 输 电 网的 电压 降 低 电气 设 备 的重 要 性 , 析 了 电气 控 制 系 统 的功 能 , 电 气 控 分 对 超 过 允 许 的 范 围 值 的 情 况 下 , 必 须 要 采 取 欠 电 压 保 护 措 制 系 统 中 的 电 动 机 保 护 分 六 种 情 况 进 行 了 深 入 研 究 。 就 施 , 要 包 括 欠 电 压 继 电 器 和 自动 开 关 两 种 方 式 来 进 行 欠 主
() 2 自动 电 子 控 制 变 速 器 ( C 。 E T) E GR率 是 小 的 , 自由 的 控 制 程 度 受 到 限 制 。 自动 电子控制的变速 器是节 气门 开度 和车速 , 节气 门开 ( ) 速 控 制 (S ) 4怠 IC 。
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
![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a1eafd94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f3.png)
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引言现代汽车的各种功能和特性离不开电子控制技术的支持。
汽车电器系统和电子控制技术已成为现代汽车行业中一个重要的领域,它们不仅提供了更安全、更高效的驾驶体验,还为用户带来更多的便利和舒适。
本文将介绍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的概念和发展,并探讨其在汽车行业中的重要性。
汽车电器系统的概念与发展汽车电器系统指的是由电池、发电机、电线和各种电器设备组成的车辆电气装备系统。
汽车电器系统的功能涵盖了车辆的起动、照明、空调、音响、导航以及安全系统等多个方面。
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智能化水平的提高,汽车电器系统的功能和复杂性也在不断增加。
从最初的简单电气系统到现在的复杂电子控制系统,汽车电器系统已经成为现代汽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汽车电器系统的发展离不开电子控制技术的支持。
随着芯片技术和微处理器技术的迅猛发展,汽车电器系统的功能和性能得到了大幅提升。
现代汽车中的许多功能,如智能驾驶辅助系统、自动泊车系统以及车联网等,都离不开电子控制技术的支持。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重要性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在现代汽车行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能够提升车辆的性能和驾驶体验,还能提高汽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以下是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几个重要方面:发动机管理系统发动机管理系统是汽车电子控制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通过对燃油喷射、点火时机和气缸压力等参数进行控制,使发动机能够更高效地运转,提高燃油利用率和动力输出。
同时,发动机管理系统还能够监测发动机的工作状态,及时识别和修复故障,提高发动机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制动系统汽车的制动系统也依赖于电子控制技术。
传统的液压制动系统已经逐渐被电子控制刹车系统所取代。
电子控制刹车系统通过传感器和计算机控制,实现更精确和灵敏的制动力分配,提高制动效果和安全性。
同时,电子控制刹车系统还能够与其他系统进行联动,如防抱死制动系统(ABS)和电子稳定控制系统(ESC),提供更全面的安全保护。
驾驶辅助系统驾驶辅助系统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一个领域,它借助于电子控制技术实现了许多智能化的功能,如自适应巡航控制、车道保持辅助以及自动泊车等。
汽车电子技术在汽车控制中的应用
![汽车电子技术在汽车控制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b194f1a2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8eaa05f.png)
汽车电子技术在汽车控制中的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汽车行业也得以充分受益,其各个领域的技术水平也得到了质的飞跃。
其中,汽车电子技术的应用对于汽车控制的提升至关重要。
以下将从几个方面分析汽车电子技术在汽车控制中的应用。
1.车内电子系统车内电子系统可谓是汽车电子技术应用的一个重要领域,而且在现代汽车中也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
例如,随着无钥匙进入系统的出现,就避免了人们繁琐的插钥匙操作,这项技术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另外,在安全驾驶方面,车内电子系统也有着重要的作用,例如,氙气大灯和LED尾灯等信号灯的引入,能够大大提高夜间驾驶的安全性,这一变化是显而易见的。
还可以将汽车音响系统视为一项车内电子技术,这一领域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现今,大多数车辆都已配置了高清晰度显示屏,这将音乐、GPS导航等多种功能加以整合,不仅使得驾驶者拥有更好的驾驶体验,也为车世界的智能化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2.发动机控制系统发动机控制系统也是汽车电子技术应用的一个重要领域。
高效的发动机控制能够保证车辆更快地启动、更稳定地行驶和更安全的驾驶。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引入可以使得发动机系统更加智能化,增强其稳定性和控制性。
例如,电子燃油喷射系统、发动机控制单元(ECU)和汽车减震装置等智能组件的应用,可以使得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排放性能有了显著提高。
3.悬挂系统悬挂系统也是汽车电子技术应用的重点。
悬挂系统对于驾驶舒适性、汽车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通过在悬挂系统中应用智能感知系统、超声波技术等现代技术,使得驾驶者不仅可以享受到更舒适的驾驶感受,也能够提高行驶的安全性。
4.车身控制系统车身控制系统在现代的汽车中也有着重要作用。
尤其是通过电子稳定控制系统(ESP),或称电子稳定程序系统(ESP)系统的应用,车辆在严重路况下的稳定性大大提高,这使得驾驶者拥有了更高程度的安全保障。
另外,在中低速行驶模式下,再加上对于制动器、引擎控制等部件的检测和处理,此系统同样可以帮助驾驶者克服潜在的驾驶风险。
发展中的现代汽车电子控制技术
![发展中的现代汽车电子控制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30fb051e14791711cc7917f4.png)
中控 制系统 中应 用最广的一种怠速控制方式。
车 防撞 预警 系 统一 般 由信 息采 集 、信 息处 理 、信 息判
^ C 琨 代 零部 件
21 01 乒笤 8I 婀 _
m C1 5 . o 9 0 c m
▲ 汽车电子
A o blEet nc u moi l r i t e co s
升降器开关线路就会 断路而无法开 启或 关闭 。为此 , 日
产汽车公 司研制 出一种新产 品 ,当汽车落入水 中时 ,传
还只能在豪华车上配备 。
2 . 智能前照灯系统
效。
2点火提前角电子控制 ( S . E A)
电脑根据 各种传感 器传来 的大量工 况信 息 ,及时处 理后输 出相应 的控制信号 ,使 发动机在不 同转速 、进 气
感 器按照一定 的频 率检测驾驶 员的行驶意 图和车辆的实 际 行驶 情 况 。如果 发现 有 紧急 情 况 ,它会 迅速 做 出反
A 蒜 Eti 蒜 l0s e n cc r
● 解放军汽车管理学院/ 朱 华
发展中的现代汽车电子控制技术
随 着汽车技术的 发展 ,特 别是 电子技术的发展 ,汽
车 已经 由纯 机械 产品发展 为集机 、光 、电于一身的高科
技智能化 产品。汽车 电子控 制技术是把 电子技术和汽车
4牵引力控制系统 ( c ) . T s
信息判断就是根 据车型 、天气 、气候以及车体与危 险物
的座椅位 置高度与 角度以及相应的后视镜位 置。每次调 节座椅 的高度 、前后位 置、靠背的倾 角及左 、右后视镜 的角度是 一件很费时 的事。当更换驾驶 员的时候 ,又都
重调一遍 ,既费时又 费事。由此出现 了可将调 整好的一 套位 置储 存起来的记忆 系统 。不同的人有不 同的代号 , 换驾驶 员后只要按其代号 ,即可调到该驾驶 员最适合的 状态 。还 可储存到 电子 门锁 的智能卡上 。这些装 置 目前
汽车电控技术课程设计
![汽车电控技术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4435789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e2.png)
汽车电控技术课程设计1. 前言汽车电控技术是以电子技术和控制技术为基础的汽车系统,是现代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汽车性能与安全的不断追求,汽车电控技术在汽车行业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本文将对汽车电控技术进行综述,并设计一门汽车电控技术课程。
2. 汽车电控技术概述汽车电控技术是由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电动机驱动系统、照明系统、音响系统等多个系统组成的技术。
汽车电子控制系统是汽车电控技术的核心,它通过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部件实现对汽车系统进行数字化控制。
电动机驱动系统则负责将电能转化成机械能,推动车辆运动。
照明系统则负责提供汽车行驶和停车过程中需要的照明设施,以增强车辆的安全性和舒适度。
音响系统则提供汽车行驶过程中的音乐和信息等服务。
3. 汽车电控技术的应用汽车电控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现代汽车制造业中,从汽车的发动机管理系统到车身控制系统,再到车辆智能驾驶系统,都离不开汽车电控技术的支持。
例如,传感器可以来自于各种各样的资源,包括一个智能手机或者一个车载传感器网络(CSN)。
控制器则是中心的电子计算机,它能够控制车辆中系统的运转和管理,实现汽车数字化控制的目的。
4. 汽车电控技术的教育和培训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对汽车电控技术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教育机构开始设置汽车电控技术相关的课程和培训班。
对于汽车行业从业人员而言,学习汽车电控技术已经成为了必备技能。
因此,汽车电控技术课程的设置和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5. 汽车电控技术课程设计汽车电控技术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去掌握汽车电控技术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具体的课程设置包括:5.1 汽车电控技术基础本部分主要介绍汽车电控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原理,包括汽车电路原理、车载传感器原理、控制系统原理等。
5.2 汽车电子控制系统本部分主要介绍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功能,比如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
5.3 电动机驱动系统本部分主要介绍电动机驱动系统的结构和控制方法,包括直流电机、交流电机、步进电机等。
现代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现代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ec785149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a6.png)
自动驾驶技术目 前还处于发展阶 段,未来将更加 成熟和完善,成 为现代汽车电子 控制技术的重要 组成部分。
现代汽车电子控 制自主驾驶,提高道路安全
03
车联网技术的发展:实现车辆与 车辆、车辆与基础设施之间的互 联互通,提高交通效率
05
智能座舱技术的发展:实现车辆 内部环境的智能化控制,提高驾 乘体验
现代汽车电子控制 技术的应用现状及 发展趋势
汇报人:xx
目录页
现代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应 01 用 现 状
现代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发 02 展 趋 势
现代汽车电子控 制技术的应用现 状
01
电子燃油喷射 系统:精确控 制喷油量,提 高燃油经济性
02
03
电子点火系统: 精确控制点火 时间,提高发 动机性能
电动汽车的普 及:电动汽车 的普及将推动 更加高效的能 量管理系统的
发展。
电池技术的进 步:电池技术 的进步将使得 电动汽车的能 量管理更加高
效。
充电设施的完 善:充电设施 的完善将使得 电动汽车的能 量管理更加方
便。
智能电网的发 展:智能电网 的发展将使得 电动汽车的能 量管理更加智
能。
THANK YOU
车辆信息安全技术的发展:防 止黑客攻击,保障车辆信息安 全
电动汽车技术的发展:电池技术、 充电设施、续航里程等方面的进 步
混合动力汽车的普及:结合内燃 机和电动机的优势,降低油耗和 排放
智能驾驶技术的应用:通过传感 器、摄像头等设备,实现自动驾 驶、智能导航等功能
车联网技术的发展:实现车辆与 车辆、车辆与基础设施之间的信 息交互,提高交通效率和安全性
电子节气门控 制系统:精确 控制节气门开 度,提高发动 机动力性和经 济性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课程标准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ee2baf37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2d86b47.png)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汽车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
该课程主要的任务是使学生获得汽车电子控制的基本知识,为后续课程学习及以后从事生产技术工作奠定必要的基本知识和初步操作技能。
本课程理论知识与技能实践并重,课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通过课程,使学生认识汽车电子元器件的结构与简单的发动机故障诊断技能。
主要培养学生会利用现代诊断和检测设备进行汽车故障诊断、故障分析、零部件检测及维修更换等专业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
课程注重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并将学生遵守时间、设备保养、“6S”执行情况、环境保护、团结协作、语言能力等内容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1.课程设计理念本课程的设计突破了学科体系模式,打破了原来各学科体系的框架,围绕专业培养目标,根据本课程在专业教学中的作用地位,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以学生将来从事的职业岗位必备的相关知识和技术为依据,兼顾了企业和个人两者的需求,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即以培养全面素质为基础,以提高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
2.课程设计思路(1)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组织教学,在实现工作过程的同时培养学生应具备的岗位素质;(2)教学体系满足中等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符合中等技能人才的成长规律;(3)课程内容与教学安排充分体现能力进阶,便于不同阶段不同要求的学生学习;(4)理论知识与技能兼顾,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5)设计教程注意三个“结合”(理论和生产实践过程结合,现场辅导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知识积累、能力锻炼与岗位素质提高相结合),同时顾及师生角色的调整、能力的传递以增加学习的趣致和难度(随着课程的深入学习,教师讲授比例逐渐减少,学生自主学习内容不断增加)。
(三)开设时间与学时开设时间:第4学期;学时:112二、课程目标(一)知识目标①掌握汽车电子设备维修工具的使用方法;②掌握汽车电子设备的功用、构造、工作原理;③掌握汽车电子零部件拆装;④掌握电子零部件的磨损原因、检测与维修方法;⑤掌握汽车一般电路故障的分析与排除方法。
2024年汽车车身电子控制系统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汽车车身电子控制系统市场发展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47954767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92.png)
2024年汽车车身电子控制系统市场发展现状引言汽车车身电子控制系统是现代汽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各种传感器和控制单元对汽车的车身进行监控和控制。
随着汽车制造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消费者对汽车安全性和智能化的需求增加,汽车车身电子控制系统市场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本文将对汽车车身电子控制系统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和总结。
市场规模和增长趋势根据行业数据统计,全球汽车车身电子控制系统市场在过去几年保持了稳定增长的态势。
据预测,未来几年该市场将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
这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因素:1.汽车安全性要求的提升:随着交通事故的频发,消费者对汽车安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
汽车车身电子控制系统可以通过各种传感器和控制单元对车身进行监测和控制,以提高汽车的安全性。
2.智能化需求的增加:现代消费者对汽车智能化功能的需求不断增加。
汽车车身电子控制系统可以通过智能传感器和智能控制策略,实现自动泊车、自动行驶等智能化功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3.政府政策的支持:各国政府对汽车安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一些国家和地区加大了对汽车车身电子控制系统的推广和应用支持力度,进一步促进了市场的发展。
市场主要参与者汽车车身电子控制系统市场主要由以下几个参与者组成:1.汽车制造商:各大汽车制造商在汽车设计和生产过程中,都会集成相关的车身电子控制系统。
这些制造商通过与汽车车身电子控制系统供应商的合作,实现汽车车身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控制。
2.车身电子控制系统供应商:一些专业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专门负责设计、开发和生产汽车车身电子控制系统。
这些供应商通过提供高质量的车身电子控制系统,满足汽车制造商的需求。
3.汽车售后市场服务提供商:一些企业专门提供汽车售后市场维修和保养服务,其中包括对汽车车身电子控制系统的维修和更换。
这些服务提供商为消费者提供了便利的售后服务,增加了市场的竞争。
技术趋势与创新汽车车身电子控制系统市场在技术方面也取得了一系列的创新和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