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直角三角形应用举例(1)教案》
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4.4《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第1课时)教学设计
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4.4《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第1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4.4《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是本册教材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即如何利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题的形式,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直角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不知道如何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具体情境中。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过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方法。
2.难点: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直角三角形问题,并运用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解决。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2.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课件、黑板、直角三角板等教学工具。
2.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直角三角板等学习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测量旗杆高度、房屋面积等,引导学生发现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解直角三角形来解决。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新课。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教材中的例题,引导学生观察题干,分析问题。
然后,教师通过讲解,展示解直角三角形的步骤和方法。
《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举例(一)》教学设计
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举例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仰角、俯角、水平距离,垂直距离和方位角等概念的意义,为解决有关实际问题扫除障碍;2.使学生能适当的选择锐角三角函数关系式去解决直角三角形问题;3.培养学生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画出平面图形.转化为解直角三角形的能力;4.使学生认识数学数学的思想意识.教学重点和难点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并能选用适当的锐角三角函数关系式去解答直角三角形问题是重点;而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以及有关名词概念如仰角,……的理解是难点.教学过程设计一、例题分析,变式练习采用讨论、练习和讲解方式进行教学例 1如图1厂房屋顶人字架等腰三角形的跨度为10米,∠A=26°,求中柱BCC为底边中点和上弦AB的长.精确到001米说明:为什么要先讲此例呢?其原因是,虽然它也是实际问题,但它已抽象为数学问题已画出平面图形;且一些名词上弦、中柱和跨度等已在图中得到直观解释,勿须教师多废喉舌;再说此例归结为解Rt△ACB也是明显的,且求中柱BC和上弦AB也能比较灵活的应用到各种三角函数关系式,所以把它做为首例是非常必要的.教法:为了从分析中选用哪一个锐角三角函数关系式较好,最好让学生讨论暂时不写出解答过程,大家确定较好的方法以后,再要求学生用这种方法写出解答过程或让学生看书如下:答:中柱 BC≈244米,上弦 AB≈556米.练习1如图2.某厂车间的人字屋架为等腰三角形,跨度AB=12米,∠A=22°.求中柱CD和上弦AC的长.精确到001米答:CD≈242米,AC≈647米.例2如图3.线段AB和CD分别表示甲、乙两幢楼的高.AB⊥BD于 B,CD⊥BD于D.从甲楼顶部A处测得乙楼顶部C的仰角α=30°,测得乙楼底部D的俯角β=60°.已知AB=24米.求CD=?此例按以下步骤进行教学:1教师先把仰角和俯角这两个概念的意义讲清楚,然后引导学生审题,从整体上理解条件和结论把已知条件标在图上.2分析条件和结论之间的关系.让学生讨论因为DE=AB=24米,β=60°,所以AE可求.因为AE可求,又α=30°,所以CE可求.所以CD可求.3选用适当的三角函数关系式.让学生讨论选ctgβ求AE,选tgα求CE.这样可避免分母出现未知数.4写出解答过程如下:解:因为 DE=AB=24米,所以CD=CE+DE=8+24=32米.答:乙楼CD=32米.练习2如图4.某飞机于空中A处探测到目标C,此时飞行高度AC=12021,从飞机上看地平面控制点B的俯角α=16°31′.求飞机A到控制点B的距离.精确到1米采取讨论形式,然后让学生板演答:飞机A到控制点B的距离约为4221米.练习3如图5.在离铁塔150米的 A处,用测角仪器测得塔顶的仰角为30°12′.已知测角仪器高AD=152米,求铁塔高BE.精确到01米采用学生讨论,然后找一个学生板演答:BE≈888米.例3如图6 在山坡上种树,要求株距相邻两树间的水平距离是55米.测得斜坡的倾斜角是24°,求斜坡上相邻两树间的坡面距离是多少米精确到01米.此例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教学.1先引导学生在理解水平距离和坡面距离的基础上,从整体上分析条件和结论.2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画出平面图形并写出已知和所求.如图7.作出BC⊥AC于C,已知AC=55米.∠BAC=24°.求AB的长.3让学生讨论,给出解答如下:答:斜坡上相邻两树间的坡面距离约是60米.练习4如图8 沿AC方向开山修渠.为了加快施工进度,要在小山的另一边同时施工.从AC上的一点B取∠ABD=140°,BD=52021∠D=50°.那么开挖点E离D多远精确到01米,正好能使A,C,E 成一直线?此题采取让学生讨论后板书的办法进行教学.具体步骤如下:1引导学生讨论,理解题意;2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画出平面图形,转化为解Rt△BDE.如图9.3引导学生根据图9适当选择锐角三角函数关系式:4让学生板演过程.答:ED≈3343米例4如图10.一艘海轮位于灯塔于 E,因为∠GOF=80°,GO=FO,所以∠OGF=50°.因为∠OGE=40°,所以∠EGF=10°.因为GE∥FN,所以∠GFN=10°.二、小结1.先向学生提出问题:运用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去解答实际问题,它的主要步骤是什么?2.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归纳总结出主要步骤是:1分析实际问题中某些名词概念的意义,正确理解条件和结论的关系.2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画出平面图形,转化为解直角三角形.3根据条件的特点,适当选用锐角三角函数的关系式去解直角三角形.4写出解答过程和答案.三、作业1.选用课本.练习习题2.补充作业:一次测得该船在A地北偏东30°的M处;半小时后,又测得该船在A地的北偏东60°的N处.求此船的速度.板书设计略课堂教学设计说明1.这份教案为两课时.2.关于例题选择的一些想法:1为什么把课本..36~.37中的例2当做例1,教案中已有说明.2为什么用例2代替课本中的例1?这是因为此例既有仰角又有俯角.比较全面.3为什么课本中的例3暂不讲,而先讲课本中的例4呢?这是因为例3属于构造直角三角形问题,留到下节课讲.还是先讲不构造直角三角形的问题为好,这是符合由浅入深的原则的.4例4为什么要选择一个方位角的问题?因为这是近年来中考试题中常遇到的题型.。
(初三数学教案)数学教案-解直角三形应用举例-教学教案
数学教案-解直角三形应用举例-教学教案1.学问结构:2.重点和难点分析重点和难点:要求同学擅长将某些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归结为直角三角形中元素之间的关系,从而解决问题.3.教法建议本节学问与实际联系亲密,这些学问可以直接用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这在几何的很多章节中是做不到的,所以要充分发挥这一特点,通过教学,培育同学应用数学的意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力量.要解决实际问题,首先要能够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然后运用数学学问解决这些问题,为了使同学能够处理一些简洁问题,教材中配备一些比拟典型的例题,这些例题的教学,要留意以下几个问题:1.挂念同学弄清实际问题的意义.由于同学接触实际较少,实践阅历缺乏,很多实际问题的意义不清楚,很多术语不生疏,这些在教学中要向同学说明.例如测量中的仰角、俯角、视线、铅垂线等等,零件图,特殊是剖面图的意义,航行中的方位角等.同学懂得了这些常识,才能理解实际问题.2.挂念同学画出草图.把实际问题抽象为几何问题,关键是画出草图,通过图形反映问题中的与未知,以及和未知量之间的关系.这里要解决好两个问题:(1)实际问题根本上是空间三维的问题,要会把它转化为平面问题,画出平面图形.例如飞机在空中俯看地面目标,选取经过飞机、地面目标的垂直于地平面的平面(图1);机器零件大都画出横断面、纵断面(图2);在地面上测两点距离,两个方向夹角,可以画平行地面的平面等.(2)船在海上航行,在平面上标出船的位置、灯塔或岸上某目标的位置,这类问题难点在于确定基准点.例如,说灯塔在船的什么方向上,这时船是基准点,假如说船在岸边某一点的什么方向上,这时岸边的这一点是基准点.有时由于船在航行中观测灯塔,基准点在转移,这些都会给画图增加困难.在第一册里,介绍过空间里的平行、垂直关系,也介绍过方向角的概念,这些都可以作为学习的根底,教学时可适当复习,挂念同学回忆.3.挂念同学依据需要作出帮助线.画出的草图,不肯定有直角三角形,为了用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解决这些问题,经常需要添加帮助线.在这些问题中,帮助线经常是垂线或者平行线,例如图3中的几个问题中,虚线就是所要添加的帮助线.4.有了直角三角形,还要进一步分析,由题目的条件可以知道直角三角形的哪些边或角,题目要求的是哪些边或角,这样才可以用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解决这些实际问题.一、教学目标1.使同学了解仰角、俯角的概念,能依据直角三角形的学问解决实际问题,会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来解决;2.通过本节的教学,进一步把形和数结合起来,提高同学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力量;3.通过本节的教学,向同学渗透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的观点,培育他们用数学的意识.二、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方法1.重点:要求同学擅长将某些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归结为直角三角形中元素之间的关系,从而解决问题.2.难点:要求同学擅长将某些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归结为直角三角形中元素之间的关系,从而解决问题.3.疑点:练习中水位为+2.63这一条件同学可能不理解,老师最好用实际教具加以说明.4.解决方法:引导同学体会实际问题中的概念,建立数学模型,从而重难点,以教具演示解决疑点.三、教学过程1.仰角、俯角当我们进行测量时,在视线与水平线所成的角中,视线在水平线上方的角叫做仰角,在水平线下方的角叫做俯角.教学时,可以让同学仰视灯或俯视桌面以体会仰角与俯角的意义.2.例1如图,某飞机于空中A处探测到目标C,此时飞行高度米,从飞机上看地平面把握点B的俯角,求飞机A到把握点B距离〔精确到1米〕.解决此问题的关键是在于把它转化为数学问题,利用解直角三角报学问来解决,在此之前,同学曾经接触到通过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后,用数学方法来解决问题的方法,但不太娴熟.因此,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转化实际问题为数学问题,转化过程中着重语同学画几何图形,并说出题目中每句话对应图中哪个角或边〔包括什么和求什么〕,会利用平行线的内错角相等的性质由的俯角得出中的,进而利用解直角三角形的学问就可以解此题了.解:在中,∴〔米〕.答:飞机A到把握点B的距离约为4221米.[例1]小结:本章引言中的例子和例1正好属于应用同一关系式来解决的两个实际问题即和斜边,求的对边;以及和对边,求斜边.3.稳固练习P.25.如图,某海岛上的观看所A发觉海上某船只B并测得其俯角.观看所A的标高〔当水位为0m时的高度〕为43.74m,当时水位为+2.63m,求观看所A到船只B的水平距离BC〔精确到1m〕为了稳固例1,加深同学对仰角、俯角的了解,配备了练习.由于同学只接触了一道实际应用题,对其还不生疏,不会将其转化为数学问题,因此老师在同学充分地思考后,应引导同学分析:1.谁能将实物图形抽象为几何图形请一名同学上黑板画出来.2.请同学结合图说出条件和所求各是什么答:,求AB.这样,同学运用已有的解直角三角形的学问完全可以解答.对于程度较高的同学,老师还可以将此题变式,当船连续行驶到D时,测得俯角,当时水位为-1.15m,求观看所A到船只B的水平距离〔精确到1m〕,请同学独立完成.【例2】如下图,A、B两点间的距离是160米,从A点看B 点的仰角是11,AC长为1.5米,求BD的高及水平距离CD.此题在例1的根底上,又加深了一步,须由A作一条公平于CD的直线交BD于E,构造出,然后进一步求出AE、BE,进而求出BD与CD.设置此题,既使较好的同学有足够的训练,同时对较差同学又是稳固,到达分层次教学的目的.解:过A作,于是,在中,∴〔米〕..∴〔米〕.∴〔米〕.〔米〕.答:BD的高及水平距离CD分别是32.03米,157.1米.练习:为测量松树AB的高度,一个人站在距松树15米的E 处,测得仰角,人的高度为1.72米,求树高〔精确到0.01米〕.要求同学依据题意能画图,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利用解直角三角形的学问来解决它.探究活动一、望海岛如图, 要测量海岛高度,立两根高度都是3丈的杆,两杆相距1000步,使前杆、后杆、海岛排成始终线。
(15) 2.5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1)教案
A
B
五、达标测评
D
C
1 如图, 在电线杆上离地面 6 米处用拉线固定电线杆, 拉线和地面之间 的夹角为 600, 小 组 交 流 求拉线 AC 的长和拉线下端点 A 与电线杆底部 D 的距离。 方法
C
6米
一学生上 台板演, 其他学生 纠错 , 师 强调重点
A
D
B
2.如图,厂房屋顶人字架的跨度为 10 米,上弦 AB=BD,∠A=300,求中柱 BC 和 上弦 AB 的长(精确到 0.01 米)
四、质疑释疑 精讲点拨 例 1 如图,某直升飞机执行海上搜救任务,在空中 A 出观测到海面上有一目标 B, 这时飞机的高度为 1.5km,飞机距目标 4.5km,求飞机在 A 处观测目标 B 的俯角
A B C
独立思考 后小组交 流
师提问解 例 2:武汉长江二桥为斜拉索桥,AB 和 AC 分别是直立塔 AD 左右两边的两 题方法 根最长的钢索。已知 AB=AC,BC=100m,AB 与 BC 的夹角为 300,求钢索 AB 的 长及直立塔 AD 的高(精确到 0.1m) 学生完成 解答过程
仰角和俯角的概念: 在实际测量时,从低处观测高出的目标时, 仰角; 从高出观测低处的目标时, 与 视线 与
学生思考 独立完成 师导入新 课
所成 的锐角叫做俯角。 视 线
铅 垂 线
仰 角
学生自学 独立完成 填空 师提问
俯角
三、合作学习 展示提升 各组学生交流预习结果,重点分析透方法和计算注意点,及时写到书上
能够正确运用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解决有关仰角、俯角的问题 能够正确运用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解决有关仰角、俯角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 激情导入:
师生活动
《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教案 (省一等奖) 1
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课题授课时间课型新授二次修改意见课时1 授课人科目数学主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直角三角形中五个元素的关系,会运用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及锐角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过程与方法通过综合运用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及锐角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逐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材分析重难点重点:直角三角形的解法难点:三角函数在解直角三角形中的灵活运用教学设想教法三主互位导学法学法小组合作教具三角板,多媒体课堂设计一、目标展示⑴: 使学生理解直角三角形中五个元素的关系,会运用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及锐角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⑵: 通过综合运用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及锐角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逐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⑶: 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二、预习检测1.在三角形中共有几个元素?2.直角三角形ABC中,∠C=90°,a、b、c、∠A、∠B这五个元素间有哪些等量关系呢?(1)边角之间关系abAbaAcbAcaA====cot;tan;cos;sinbaBabBcaBcbB====cot;tan;cos;sin如果用α∠表示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那上述式子就可以写成.的对边的邻边;的邻边的对边;斜边的邻边;斜边的对边αααααααααα∠∠=∠∠=∠=∠=cottancossin(2)三边之间关系(3)锐角之间关系∠A+∠B=90°.a2 +b2 =c2 (勾股定理) 以上三点正是解直角三角形的依据.三、质疑探究例1在△ABC中,∠C为直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且b=2,a=6,解这个三角形.例2在Rt△ABC中,∠B =35o,b=20,解这个三角形.四、精讲点拨一边一角,如何解直角三角形?五、当堂检测1、Rt△ABC中,假设sinA=45,AB=10,那么BC=_____,tanB=______.2、在△ABC中,∠C=90°,AC=6,BC=8,那么sinA=________.3、在△ABC中,∠C=90°,sinA=35,那么cos A的值是〔〕A.35B.45C.916.2525D六、作业布置O BAC[教学反思]学生对展开图通过各种途径有了一些了解,但仍不能把平面与立体很好的结合;在遇到问题时,多数学生不愿意自己探索,都要寻求帮助。
28.2.2解直角三角形应用举例教学设计
28.2.2 解直角三角形应用举例教学设计1. 引言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举例,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应用解直角三角形的概念和方法。
解直角三角形是在几何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基本技能,能够帮助我们解决与角度和边长有关的实际问题。
通过本教学设计,学生将了解如何使用直角三角形的特点,计算未知边长或角度。
2. 目标•学习直角三角形的定义和特点;•掌握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和公式;•通过具体的实例应用,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教学内容3.1 直角三角形的定义和特点•什么是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有哪些特点?3.2 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和公式•解决未知边长的问题:使用勾股定理;•解决未知角度的问题:使用正弦、余弦和正切等三角函数。
3.3 应用举例•实例一:测量山坡的高度;•实例二:计算物体的斜长;•实例三:解决航空导航问题。
4. 教学步骤4.1 导入介绍直角三角形的定义和特点,引发学生对解直角三角形的兴趣。
例:教师:同学们,你们了解直角三角形吗?直角三角形有什么特点呢?学生:直角三角形是指有一个内角为90度的三角形。
教师:很好。
那么,除了有一个内角为90度,直角三角形还有什么特点呢?学生: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长度满足勾股定理。
4.2 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和公式介绍解直角三角形的基本方法和常用公式,包括使用勾股定理解决未知边长问题,使用三角函数解决未知角度问题。
例:教师:我们可以通过勾股定理来解直角三角形的边长问题。
勾股定理告诉我们,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那么,如果我们知道两条直角边的长度,就可以计算出斜边的长度。
教师通过数学公式和图示讲解勾股定理的具体应用方法。
教师:此外,为了计算未知角度,我们还可以使用三角函数。
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正弦、余弦和正切可以帮助我们计算角度。
例如,当我们知道一个角的两条边长时,可以使用正弦函数来计算这个角的值。
4.3 应用举例给出若干实际问题,通过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和公式,引导学生进行计算。
人教版初三数学下册解直角三角形应用举例公开课.doc
解直角三角形应用举例教案
复习引入,知识储备
1.什么叫解直角三角形?
在直角三角形中,由已知元素求出其余未知元素的过程,叫做解直角三角形。
2.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
(1)三边之间关系:
(2)锐角之间关系:
(3)边角之间关系:
3.已知哪些元素直角三角形可解?即解直角三角形的条件是什么? 已知一边一锐角或者两边
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仰角和俯角
在进行测量时,从下向上看,视线与水平线的夹角叫做仰角;
从上往下看,视线与水平线的夹角叫做俯角.
例如图,某地有一座移动信号塔CD,铁信号塔旁边有一座楼房AB.为了测量信号塔CD的高度,准备了如下测量工具:
1.皮尺
2.测角仪
3.长木杆一根
4.镜子
(1)在你设计的方案中,选用的测量工具是();
(2)画出你的测量方案示意图;
B D
应用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
)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画出平面图形,转化为解直角三角形的问题);。
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教案
初中年级数学学科主备人:201 年月课题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一)本课(章节)需课时,本节课为第课时,为本学期总第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仰角、俯角的概念,使学生根据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逐步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渗透转化思想;渗透数学来源于实践又作用于实践的观点重点要求学生善于将某些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归结为直角三角形中元素之间的关系,从而解决问题.难点要求学生善于将某些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归结为直角三角形中元素之间的关系,从而解决问题.教学方法课型教具教学过程:个案修改AB C D 14°214°2(一)回忆知识1.解直角三角形指什么?2.解直角三角形主要依据什么?(1)勾股定理:a 2+b 2=c 2(2)锐角之间的关系:∠A+∠B=90°(3)边角之间的关系: (二)新授概念1.仰角、俯角当我们进行测量时,在视线与水平线所成的角中,视线在水平线上方的角叫做仰角,在水平线下方的角叫做俯角. 教学时,可以让学生仰视灯或俯视桌面以体会仰角与俯角的意义.例1:如图,在高为的楼顶平台D处,用仪器测得一路灯电线杆底部B的俯角为142'︒,仪器高度为AD 为1.5m ,求电线杆与楼的距离BC (精确到1m )。
分析:在Rt △ABC 中,90∠=︒C ,1.528.530=+=+=AC AD DC m ,142'∠=︒B∴30tan142'︒==AC BC BC∴()30120tan142'=≈︒BC m斜边的对边A A ∠=sin 斜边的邻边A A ∠=cos 的对边的邻边A A A ∠∠=tan答:这根电线杆与这座楼的距离约为120m。
例2.2003年10月15日“神州”5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
当飞船完成变轨后,就在离地形表面350km 的圆形轨道上运行。
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28.2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举例教案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解直角三角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解决具体问题时,对于角度和边长单位的转换和实际意义的理解。
举例解释:
-难点一:通过图形和实例,解释正弦、余弦、正切函数在不同象限的符号变化,如正弦函数在第二象限为正,在第三象限为负。
-难点二:指导学生如何从复杂的实际问题中提取关键信息,建立直角三角形的数学模型,例如在测量角度时,如何确定观察点与目标点之间的直角关系。
在小组讨论环节,我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进行交流。这种开放性的讨论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但同时,我也意识到在讨论过程中,需要更好地发挥引导作用,引导学生聚焦主题,避免讨论偏离方向。
1.对于基础概念的教学,应更加注重学生的理解程度,及时了解他们的困惑,并进行针对性的解答。
2.在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中,要关注学生的参与度,鼓励他们积极思考、提问和分享,同时也要注意引导他们遵循正确的思考路径。
-难点三:在实际应用中,如何将测量得到的角度值或边长值转换为实际意义,例如将角度转换为方向,或将边长转换为距离。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举例》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测量高度或距离的情况?”(如测量教学楼的高度)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解直角三角形的奥秘。
九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举例》
九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举例》教材分析解直角三角形是继勾股定理后对直角三角形的进一步学习,主要研究如何利用解直角三角形的有关知识,解决与直角三角形有关的实际问题。
比如:方向角问题、仰角俯角问题、坡度问题等。
我们要理解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理解方向角、仰角、俯角、坡度等名词的意义,掌握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的思想方法,达到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
学情分析《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举例》是直角三角形的学习中重要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锐角三角函数的基本知识上,要求学生会运用“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按照一定的规则,解决实际生活中碰到的问题,从而达到“能力培养与方法习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1、掌握仰角、俯角的概念,会正确运用概念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体验方程思想和数形结合思想在解直角三角形中的用途。
3、感知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认识将数学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意义。
教学重点将实际问题转化为解直角三角形问题。
教学难点将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转化为直角三角形中元素间的关系求解。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练习法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在直角三角形中,(由直角三角形中的已知元素,求出其余未知元素的过程)叫做解直角三角形。
2、如图,在解直角三角形的过程中,一般要用到的一些关系:(1)三边之间的关系a 2 +b 2 =c 2(勾股定理)(2)两锐角之间的关系∠A + ∠B = 90°(3)边角之间的关系sin A =∠A 的对边斜边 = a c cos A =∠A 的邻边斜边 = b c tan A =∠A 的对边∠A 的邻边= a b二、探究问题1、2012年6月18日,“神舟”九号载人航天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实现交会对接。
“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的组合体在离地球表面343km 的圆形轨道上运行。
如图,当组合体运行到地球表面P 点的正上方时,从中能直接看到的地球表面最远的点在什么位置?最远点与P 点的距离是多少(地球半径约为6400km ,π取3.142,结果取整数)?分析:从组合体中能直接看到的地球表面最远点,是视线与地球相切时的切点。
《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教案
《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能够把数学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2、能够错助于计算器进行有三角函数的计算,并能对结果的意义进行说明,发展数学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实际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三角函数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的应用.教学重点能够把数学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能够借助于计算器进行有三角函数的计算.教学难点能够把数学问题转化成解直角三角形问题,会正确选用适合的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教学过程一、问题引入,了解仰角、俯角的概念.提出问题:某飞机在空中A处的高度AC=1500米,此时从飞机看地面目标B的俯角为18°,求A、B 间的距离.提问:1、俯角是什么样的角?,如果这时从地面B点看飞机呢,称∠ABC是什么角呢?这两个角有什么关系?2、这个△ABC是什么三角形?图中的边角在实际问题中的意义是什么,求的是什么,在这个几何图形中已知什么,又是求哪条线段的长,选用什么方法?教师通过问题的分析与讨论与学生共同学习也仰角与俯角的概念,也为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一定的模式.二、测量物体的高度或宽度问题.1、提出老问题,寻找新方法.我们学习中介绍过测量物高的一些方法,现在我们又学习了锐角三角函数,能不能利用新的知识来解决这些问题呢.利用三角函数的前提条件是什么?那么如果要测旗杆的高度,你能设计一个方案来利用三角函数的知识来解决吗?学生分组讨论体会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解决问题需要适当的数学模型.2、运用新方法,解决新问题.(1)从1.5米高的测量仪上测得古塔顶端的仰角是30°,测量仪距古塔60米,则古塔高( )米.(2)从山顶望地面正西方向有C、D两个地点,俯角分别是45°、30°,已知C、D相距100米,那么山高( )米.(3)要测量河流某段的宽度,测量员在洒一岸选了一点A,在另一岸选了两个点B和C,且B、C相距2 00米,测得∠ACB=45°,∠ABC=60°,求河宽(精确到0.1米).在这一部分的练习中,引导学生正确来图,构造直角三角形解决实际问题,渗透建模的数学思想.三、与方位角有关的决策型问题1、提出问题一艘渔船正以30海里/时的速度由西向东追赶鱼群,在A处看见小岛C在北偏东60°的方向上;40mi n后,渔船行驶到B处,此时小岛C在船北偏东30°的方向上.已知以小岛C为中心,10海里为半径的范围内是多暗礁的危险区.这艘渔船如果继续向东追赶鱼群,有有进入危险区的可能?2、师生共同分析问题按以下步骤时行:(1)根据题意画出示意图,(2)分析图中的线段与角的实际意义与要解决的问题,(3)不存在直角三角形时需要做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如何构造?(4)选用适当的边角关系解决数学问题,(5)按要求确定正确答案,说明结果的实际意义.3、学生练习某景区有两景点A、B,为方便游客,风景管理处决定在相距2千米的A、B两景点之间修一条笔直的公路(即线段AB ).经测量在A 点北偏东60°的方向上在B 点北偏西45°的方向上,有一半径为0.7千米的小水潭,问水潭会不会影响公路的修建?为什么?A ED学生可以分组讨论来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不同的方法.课堂小结1、由学生谈利用三角函数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再次体会建立数学模型解决问题的过程.2、总结具体几种类型的图形构造直角三角形的方法:。
《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 教学设计
《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解直角三角形的概念,并掌握解直角三角形的基本方法。
学生能够将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转化为直角三角形中的元素关系,从而运用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的能力。
经历观察、思考、交流、归纳等数学活动,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索精神,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
利用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将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转化为直角三角形中的元素关系。
如何选择合适的直角三角形来解决问题。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与直角三角形相关的实际生活图片,如金字塔的倾斜角、山坡的坡度等,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
2、知识讲解回顾解直角三角形的概念:在直角三角形中,由已知元素求出未知元素的过程叫做解直角三角形。
讲解解直角三角形的依据:三边关系:a²+ b²= c²(其中 a、b 为直角边,c 为斜边)锐角关系:∠A +∠B = 90°边角关系:sin A = a/c,cos A = b/c,tan A = a/b3、例题讲解例 1: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已知一条直角边为 3,斜边为 5,求另一条直角边和两个锐角的度数。
例 2:一座建筑物的高度为 20 米,在离建筑物底部 15 米处,测得建筑物顶部的仰角为 60°,求建筑物的高度。
4、小组讨论给出一个实际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将其转化为解直角三角形的问题,并尝试解决。
5、课堂练习布置一些与实际生活相关的练习题,如测量旗杆的高度、计算山坡的坡度等,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并指导。
《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教案
《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教案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仰角、俯角、方位角、坡角的概念.2.逐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和方法.3.巩固用三角函数有关知识解决问题,学会解决方位角问题.学习重点将某些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归结为直角三角形元素之间的关系,从而利用所学知识把实际问题解决.教学难点学会准确分析问题并将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模型.教学过程一、寻疑之自主学习1.仰角:如图1,从低处观察高处时,视线与水平线所成的锐角叫做仰角.2.俯角:如图1,从高处观察低处时,视线与水平线所成的锐角叫做俯角.3.方向角:如图2,点A位于点O的北偏西30°方向;点B位于点O的南偏东60°方向.图1 图2 4.坡角:如图,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叫做坡角,记作α5.坡度:如图,坡面的铅垂高度h与水平宽度l的比叫做坡度,用i表示,即i=tanα=h l.二、解惑之例题解析例1如图2-14(课本第54页),一架飞机执行海上搜救任务,在空中A处发现海面上有一目标B,仪器显示这时飞机的高度为1.5km,飞机距目标4.5km.求飞机在A处观测目标B的俯角(精确到1').例2 2003年10月15日“神舟”5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当飞船完成变轨后,就在离地球表面350 km的圆形轨道上运行.如图,当飞船运行到地球表面上P点的正上方时,从飞船上最远能直接看到地球上的点在什么位置?这样的最远点与P点的距离是多少?(地球半径约为6 400km,结果精确到0.1km)O QFPα解:在图中,FQ 是⊙O 的切线,△FOQ 是直角三角形.6400cos 0.956400350OQ OF ==≈+α 18α∴≈ ∴ PQ 的长为186400 3.146402009.6180π≈××= 答: 当飞船在P 点正上方时,从飞船观测地球时的最远点距离P 点约2009.6km 解析:从飞船上能最远直接看到的地球上的点,应是视线与地球相切时的切点.例3 热气球的探测器显示,从热气球看一栋高楼顶部的仰角为30°,看这栋高楼底部的俯 角为60°,热气球与高楼的水平距离为120m ,这栋高楼有多高(结果精确到0.1m )解析: Rt △ABC 中,α =30°,AD =120,所以利用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求出BD ;类似地可以求出CD ,进而求出BC .解:如图,α= 30°,β= 60°, AD =120.tan ,tan BD CD AD AD αβ==tan 120tan 30BD AD α∴=⋅=⨯120==tan 120tan 60CD AD β=⋅=⨯120=⨯=BC BD CD ∴=+=+277.1=≈A BC Dα β答:这栋楼高约为277.1m直角三角形边角之间的关系,是解决与直角三角形有关的实际问题的重要在工具.把实际问题转化为解直角三角形问题,关键是找出实际问题中的直角三角形.这一解答过程的思路是:例4 水库大坝的横断面是梯形,坝顶宽6m,坝高23m,斜坡AB的坡度i=1∶3,斜坡CD的坡度i=1∶2.5,求:(1)坝底AD与斜坡AB的长度.(精确到0.1m)(2)斜坡CD的坡角α.(精确到1°)例5 如图2-23(课本第59页),要测量铁塔的高度AB,在地面上选取一个点C,在A、C两点间选取一点D,测得CD=14m,在C、D两点处分别用测角器测得铁塔顶端B的仰角为α=30°和β=45°,测角仪支架的高度为1.2m,求铁塔的高度(精确到0.1m).三、尝试之知识巩固1.数学实践探究课中,老师布置同学们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小民所在的学习小组在距离旗杆底部10米的地方,用测角仪测得旗杆顶端的仰角为60°,则旗杆的高度是____米.2.如图,已知楼房AB高为50m,铁塔塔基距楼房地基间的水平距离BD为100m,塔m,则下面结论中正确的是(C )高CD为50)A.由楼顶望塔顶仰角为60°B.由楼顶望塔基俯角为60°C.由楼顶望塔顶仰角为30°D.由楼顶望塔基俯角为30°3.如图,在离铁塔BE 120m的A处,用测角仪测量塔顶的仰角为30°,已知测角仪高AD=1.5m,则塔高BE=1.5)m.4.如图,从地面上的C,D两点测得树顶A仰角分别是45°和30°,已知CD=200m,+(根号保留).点C在BD上,则树高AB等于1)m5.(2014·十堰)如图,轮船在A处观测灯塔C位于北偏西70°方向上,轮船从A处以每小时20海里的速度沿南偏西50°方向匀速航行,1小时后到达码头B处,此时,观测灯塔C位于北偏西25°方向上,则灯塔C与码头B的距离是24 海里.四、课堂小结:1.仰角、俯角当我们进行测量时,在视线与水平线所成的角中,视线在水平线上方的角叫做仰角,在水平线下方的角叫做俯角.2.坡度与坡角坡面的铅直高度h和水平宽度l的比叫做坡度(或叫做坡比),一般用i表示。
解直角三形应用举例数学教案
解直角三形应用举例数学教案
标题:解直角三角形应用举例数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并掌握解直角三角形的基本知识。
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解直角三角形的基本概念和公式
2. 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实例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通过实物或图片展示生活中的直角三角形,引发学生对解直角三角形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新知讲解
1. 解直角三角形的基本概念和公式
这部分可以通过板书、PPT等方式详细讲解,并辅以例题进行演示。
(三)实践操作
设计一些简单的解直角三角形的题目让学生练习,如求直角三角形的边长、角度等。
(四)课堂讨论
组织学生讨论解直角三角形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测量建筑物的高度、计算物体的运动轨迹等。
(五)巩固提高
设计一些较复杂的解直角三角形的问题,让学生独立完成,以此检验他们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四、教学反思
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总结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以便于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
《解直角三角形应用举例(1)教案》
《解直角三角形应用举例(1)教案》-----福州江南水都中学魏文勋【学习目标】1、了解仰角、俯角和方向角的命名特点,将实际问题转化为解直角三角形的问题,选用适当的锐角三角函数解决方向角问题.2、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和方法,逐步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重点】恰当运用三角函数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习难点】学会准确分析问题并将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模型1、在直角三角形中,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解直角三角形.2、如图,在解直角三角形的过程中,一般要用到的一些关系:1)边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 2)角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 3)边角的关系: sinA=___ __, cosA=___ __, tanA=____ _. 探究一:测量长度问题中仰角与俯角的应用小知识:在视线与水平线所成的角中视线在水平线 的是仰角;视线在水平线 的是俯角;因此,在下图中,仰角为 ;俯角为 .例1 (P88): 热气球的探测器显示,从热气球看一栋高楼顶部的仰角为30°,看这栋高楼底部的俯 角为60°,热气球与高楼的水平距离为120m ,这栋高楼有多高?变式: 热气球的探测器显示,从热气球看一栋高楼顶部的俯角为30°, 看这栋高楼底部的俯角为60°, 热气球与高楼的水平距离为120米,则这栋高楼有多高?bc aC BA C AB CAB探究二:航海问题中方向角的应用问题二:如图,一艘海轮位于灯塔P 的北偏东60方向,距离灯塔32109海里的A 处,它沿正南方向航行一段时间后,到达位于灯塔P 的南偏东33方向上的B 处.这时,海轮所在的B 处距离灯塔P 有多远?(sin33°≈0.545,cos33°≈0.839)【课堂练习】1. 建筑物BC 上有一旗杆AB ,由距BC40m 的D 处观察旗杆顶部A 的仰角60°,观察底部B 的仰角为45°,求旗杆的高度.2.如图,海中有一个小岛A ,它周围8海里内有暗礁,渔船跟踪鱼群由西向东航行,在B 点测得小岛A 在北偏东60°方向上,航行12海里到达D 点,这时测得小岛在北偏东30°向上,如果渔船不改变航线继续向东航行,有没有触礁的危险?说明理由。
2021年《解直角三角形应用举例1》教学设计
《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解直角三角形应用举例(1)》教学设计一、内容和内容解析1.内容用解直角三角形的有关知识解决“例3”和“例4”.2.内容解析本节课通过两个实际问题介绍了解直角三角形在实际中的应用.第一个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是:已知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个锐角的邻边,用余弦求锐角的问题;第二个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是: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和它的邻边,用正切求角的对边.要解决实际问题,首先要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将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归结为直角三角形中元素之间的关系,然后运用数学知识解决这些问题,蕴涵着数学建模思想.基于以上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根据题意画出几何图形,利用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二、目标和目标解析1.目标了解仰角、俯角概念,能应用解直角三角形解决观测中的实际问题.在经历把实际问题转化为解直角三角形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建模思想.2.目标解析根据题意画出几何图形,正确判断仰角、俯角,将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转化为直角三角形中元素之间的关系,利用切线的性质、弧长的计算公式、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解直角三角形等知识进行计算或证明.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是把实际问题转化为解直角三角形的数学问题,对分析问题能力要求较高,综合性较强,这些都会带来一定的学习困难.教科书教科书中配备的例题比较典型,这些例题的教学,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帮助学生弄清实际问题的意义;2.帮助学生画出草图;3.帮助学生根据需要作出辅助线;4.帮助学生分析已知的边或角与要求的边或角之间的关系,通过恰当边角关系解决实际问题.基于以上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学会准确分析问题,并将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四、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引入,知识储备问题1如图1,,,则∠AOB= ,AB= .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思考: (1)圆的切线有什么性质?(2)在△的圆形轨道上运行,如图3,当组合体运行到地球表面上,π取3.142,结果取整数)?师生活动:引导学生观察图3和地球仪,教师提问,从组合体中能直接看到的地球表面最远的点在什么位置?学生分组讨论后回答,从组合体中能直接看到的地球上的最远点,应是视线与地球相切时的切点. 追问1:能否根据题中的相关条件画出示意图? 师生活动:学生分组讨论后先画出草图后回答:如图4,本例可以吃哦崔昂为以地球中心为圆心、地球半径为半径的⊙O 的有关问题:,其中点F 是组合体的位置,FQ 是⊙O 的切线,切点Q 是从组合体观测地球时的最远点.追问2:问题中求最远点与点⋂PQ ⋂PQ9491.034364006400≈+=OF OQ ⋂PQ 20516400180142.336.186********.18≈⨯⨯≈⨯π). 由此可知,当组合体在点.【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首先将实际问题化归为平面上的圆、直角三角形模型,再利用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和圆的有关知识解决问题.师生活动:让学生看微课视频片段(《解直角三角形应用举例》00:00—04:47).问题4 热气球的探测器显示,从热气球看一栋高楼顶部的仰角为30°,看这栋高楼底部的俯角为60°,热气球与高楼的水平距离为12021这栋高楼有多高(结果取整数)?水平线视线铅视线视点仰角俯角图2OAP B 图1OQFPα图4图5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提出问题(如图5). (1)从热气球看一栋高楼顶部的仰角为30°⇒α=30°. (2)从热气球看一栋高楼底部;的俯角为60°⇒β=60°. (3)热气球与高楼的水平距离为12021⇒AD =12021,AD ⊥BC . (4)这个问题可归纳为什么问题解决?怎样解决?在直角三角形中,已知一锐角和与这个锐角相邻的直角边,求这个锐角所对的另一条直角边,利用两线段之和求解.如图5,α=30°,β=60°,AD =12021. ∵tanα=AD BD ,tan β=ADDC, ∴30tan 120tan ⨯=⋅=a AD BD 34033120=⨯=, 60tan 120tan ⨯=⋅=βAD CD 31203120=⨯=,∴3120340+=+=CD BD BC 2773160≈=(m ). 因此,这栋楼高约为277 m .【设计意图】通过画图,将实际问题化归为三角形中的问题,进而再转化为已知直角三角形中的一个锐角和一条直角边求另一条直角边的问题.通过本例进一步提高学生利用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归纳总结应用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解决问题时,如果问题不能归结为一个直角三角形,则应当对所求的量进行分解,将其中的一部分量归结为直角三角形中的量.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1)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画出平面图形,转化为解直角三角形的问题);(2)根据已知条件的特点,适当选用锐角三角函数等解直角三角形;(3)得到数学问题的答案;(4)得到实际问题的答案.【设计意图】通过及时总结,有利于知识结构的形成,有利于数学能力的升华,使学生学有所获,进一步提升学生利用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四)布置作业教科书第78页习题28.2第2,3,4题. 五、目标检测设计1.建筑物BC 上有一旗杆AB ,从与BC 相距40 m 的D 处观测旗杆顶部A 的仰角为50°,观测底部B 的仰角为45°,求旗杆的高度(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2.如图,沿AC 方向开山修路.为了加快施工进度,要在小山的另一边同时施工,从AC 上的一点B 取∠ABD =140°,BD =52021,∠D =50°,那么开挖点E 离D 多远正好能使A ,C ,E 成一直线(精确到).六.板书设计2.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 (1)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画出平面图形,转化为解直角三角形的问题)(2)根据已知条件的特点,选用适当的三角函数等 解直角三角形;(3)得到数学问题的答案; (4)得到实际问题的答案.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 应用举例 1.仰角和俯角的概念水平线视线铅视线视点仰角俯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直角三角形应用举例(1)教案》
-----福州江南水都中学魏文勋
【学习目标】
1、了解仰角、俯角和方向角的命名特点,将实际问题转化为解直角三角形的问题,
选用适当的锐角三角函数解决方向角问题.
2、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和方法,逐步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
恰当运用三角函数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难点】
学会准确分析问题并将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模型
1、在直角三角形中,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解直角三角形.
2、如图,在解直角三角形的过程中,一般要用到的一些关系:
1)边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 2)角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 3)边角的关系: sinA=___ __, cosA=___ __, tanA=____ _. 探究一:测量长度问题中仰角与俯角的应用
小知识:在视线与水平线所成的角中视线在水平线 的是仰角;视线在水平线 的
是俯角;因此,在下图中,仰角为 ;俯角为 .
例1 (P88): 热气球的探测器显示,从热气球看一栋高楼顶部的仰角为30°,看这栋高楼底部的俯 角为60°,热气球与高楼的水平距离为120m ,这栋高楼有多高?
变式: 热气球的探测器显示,从热气球看一栋高楼顶部的俯角为30°, 看这栋高楼底部的俯角为60°, 热气球与高楼的水平距离为120米,则这栋高楼有多高?
b
c a
C B
A C A
B C
A
B
探究二:航海问题中方向角的应用
问题二:如图,一艘海轮位于灯塔P 的北偏东60方向,距离灯塔32
109海里的A 处,它沿正南方向航行一段时间后,到达位于灯塔P 的南偏东33方向上的B 处.这时,海轮所在的B 处距离灯塔P 有多远?
(sin33°≈0.545,cos33°≈0.839)
【课堂练习】
1. 建筑物BC 上有一旗杆AB ,由距BC40m 的D 处观察旗杆顶部A 的仰角60°,
观察底部B 的仰角为45°,求旗杆的高度.
2.如图,海中有一个小岛A ,它周围8海里内有暗礁,渔船跟踪鱼群由西向东航行,在B 点测得小岛A 在北偏东60°方向上,航行12海里到达D 点,这时测得小岛在北偏东30°向上,如果渔船不改变航线继续向东航行,有没有触礁的危险?说明理由。
【归纳小结】
利用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过程是:
(1)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画出平面图形,转化为解直角三角形的问题);
(2)根据条件的特点,适当选用锐角三角形函数等去解直角三角形;
(3)得到数学问题的答案;
(4)得到实际问题的答案.
【作业】《解直角三角形应用举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