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现代海洋牧场建设总体规划(2016-2025)

合集下载

《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规划》发布

《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规划》发布
到3 3 0平 方 公 里 ,形 成 近 海 “ 一带三 区”
规划指 出,海洋牧场作为海洋渔业极
具优 势 的领 域 ,在 促 进传 统 海洋 渔 业发 展 的 同时 ,还 可 以拓 展 渔业 功 能 ,将 渔业 增
( 一 带 :沿 海 一 带 ;三 区 :黄渤 海 区 、东
殖 、生态修复 、休 闲娱乐 、观光旅游 、文
区域 性 渔业 综 合 开发 ,推 动 渔业 供给 侧结 构 性改 革 ,加 快渔 业 转方 式 调结 构 ,促进 现代 渔业 转 型升级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关于发展海洋牧场的部署安排 ,更好地发
挥 国 家级海 洋 牧场 示 范 区 的综合 效 益 和示 范 带 动作 用 ,推 动全 国海 洋 牧 场在 未 来一 个 时 期 建 设 取 得 新 突 破 ,发 展 再 上 新 台 阶。
发 ,以国家 级海 洋 牧场 示 范 区为抓 手 ,以
人工鱼礁和海藻场建设为载体 ,以增殖放
( 来 源 :农 业部 渔业局 )
化传 承 、科 普 宣传 以及 餐 饮美 食 等 有机 结 合 ,有 效带 动 海洋 二 、三 产业 的发 展 ,形 成 海 洋 渔业 经 济新 的增 长 点 ,为 海 洋经 济
海 区、南海 区)的海洋牧场新格局; 构建全
国海洋牧场监测 网,完善海洋牧场信息监
测和 管理 系统 ,实 现海 洋牧 场 建设 和管 理
的现代化 、标准化 、信息化 ;建立起较为 完善的海洋牧场建设管理制度和科技支撑 体系 ,形成资源节约 、环境友好 、运行高
效 、产 出持 续 的海洋 牧场 发展新 局 面。
整体健康 、可持续发展 以及海洋强国建设
做 出新 的贡献 。

全国海洋牧场建设规划(2017-2025年)

全国海洋牧场建设规划(2017-2025年)
宁波
象山县
2250
象山县海洋与渔业局
38
南海
广东省万山海域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
广东
珠海市万山海洋开发试验区
31200
万山海洋开发试验区海洋与渔业局
39
广东省龟龄岛东海域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
广东
汕尾市城区
2028
汕尾市城区海洋与渔业局
40
广东省南澳岛海域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
广东
汕头市南澳县
3000
南澳县海洋与渔业局
青岛市石雀滩海域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
青岛
黄岛区
867
青岛鲁海丰食品集团有限公司
28
青岛市崂山湾海域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
青岛
崂山区
500
青岛海泉崂山特色水产品有限公司
29
青岛市崂山湾海域龙盘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
青岛
崂山区
519
青岛龙盘海洋生态养殖有限公司
30
青岛市灵山湾海域灵山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
青岛
山东
荣成市
647.5
山东好当家海洋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25
山东省庙岛群岛北部海域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
山东
烟台市长岛县
1120
长岛弘祥海珍品有限责任公司、烟台南隍城海珍品发展有限公司
26
山东省荣成市桑沟湾海域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
山东
荣成市
873.9
荣成楮岛水产有限公司、荣成市泓泰海洋生态休闲旅游有限公司
27
大连
金普新区
666.6
大连蚂蚁岛海产有限公司
8
大连市大长山岛海域金茂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
大连
长海县
665.1

大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大连市现代海洋牧场长海示范区建设的指导意见

大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大连市现代海洋牧场长海示范区建设的指导意见

大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大连市现代海洋牧场长海示范区建设的指导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大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5.02.16•【字号】大政办发〔2015〕6号•【施行日期】2015.02.1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区域经济开发正文大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大连市现代海洋牧场长海示范区建设的指导意见大政办发〔2015〕6号长海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有关部门: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海洋渔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11号)及农业部、省市政府有关文件精神,促进我市海洋渔业持续健康发展,经市政府同意,现就加快推进大连市现代海洋牧场长海示范区建设提出以下指导意见: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加快转变海洋渔业发展方式,调整现代渔业产业结构和布局,着力提高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渔业现代化水平,建设现代海洋牧场支撑体系。

通过实施系列重点工程项目,全力打造以獐子岛海域为核心、辐射长海全县海域的高标准、高水平的现代海洋牧场建设示范区,引领我市海洋渔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二)基本原则――规划先行原则。

科学规划现代海洋牧场长海示范区建设。

在做好前期调查的基础上,依据海洋功能区划,组织编制《大连市现代海洋牧场长海示范区建设规划》,提供科学指导。

――因地制宜原则。

根据不同海域生态与环境的特点和优势,确定实施项目以及增养殖生物的种类和数量,采取不同的手段和方法科学管理。

一切从当地实际出发,避免生搬硬套和经验主义。

――生态优先原则。

建设初期,以修复海洋生态和保护海洋生物资源为主。

3至5年后,逐步过渡至生态修复和资源利用相结合,力求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协调。

――科技支撑原则。

科学实施海洋牧场建设规划,增强科技支撑,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提升产学研相结合水平,引进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提高海洋牧场建设的科技含量,科学跟踪和评估海洋牧场示范区的建设效果。

大连海洋牧场发展现状

大连海洋牧场发展现状

大连海洋牧场发展现状大连海洋牧场作为一项非常重要的海洋养殖项目,在过去几年中取得了显著的发展。

该牧场位于大连市附近的海域,拥有广阔的海洋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

以下是大连海洋牧场当前的发展现状:1. 种植与养殖规模的扩大:大连海洋牧场采用现代化的种植与养殖技术,不仅针对多种海洋生物进行了种植与养殖,如海带、贻贝等常见品种,还对珍稀物种如海胆、扇贝等进行扩大规模的养殖,以满足市场需求。

2. 提高生产效率与质量:大连海洋牧场不断引进新的养殖技术和设备,并加强科研合作,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通过优化养殖环境、研究饲料配方以及增加监控系统等措施,使得养殖品种的生长速度更快、养殖周期更短,同时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3. 产业链的拓展:大连海洋牧场将养殖与深加工相结合,逐渐建立起一个完整的海洋养殖产业链。

不仅将养殖产品提供给市场,还进行产品的加工、冷链运输和销售,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同时,还积极推动海洋生活科学馆的建设,提高公众对海洋养殖的认知度。

4. 注重环保与可持续发展:大连海洋牧场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通过科学合理规划养殖区域、合理饲养和管理,减少废水废气的排放,并积极参与海洋环境保护项目。

此外,大连海洋牧场还注重培养相关专业人才,推动养殖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5. 增加市场推广与合作:大连海洋牧场积极开拓市场,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进行产品推广和销售,扩大产品的市场份额。

同时与其他养殖场、大型海鲜企业以及科研机构等进行深度合作,共享资源,互惠互利,实现产业链的整合与发展。

总之,大连海洋牧场作为一个重要的海洋养殖项目,目前正在不断发展壮大。

通过规模扩大、技术提升、产业链拓展和环保可持续发展等措施,大连海洋牧场为满足市场需求,提高产品质量,并推动养殖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大连市现代海洋牧场研究院_企业报告(供应商版)

大连市现代海洋牧场研究院_企业报告(供应商版)

3.2 重点竞争项目
序 号
项目名称
招标单位 中标单位
*按近 1 年参与项目按中标金额排序,最多展示前 10 记录。
中标金额 (万元)
公告时间
是否中 标
四、服务客户
4.1 关联客户中标情况
近 1 年大连市现代海洋牧场研究院暂无中标客户
*关联采购单位是指,供应商参与投标入围的采购单位。
4.2 主要客户投标项目
原告-大连凯尔富物业管理
有限责任公司、大连
有限责任公司
( 2022 ) 辽
物业服务
1 2022-07-30 市现代海洋牧场研究
被告-大连市现代海洋牧场 0293 民初 2005
合同纠纷
院物业服务合同纠纷
研究院

民事一审民事裁定书 *记录列表按时间排序,最多列举 10 条记录。
附录
近期大连市现代海洋牧场研究院参与项目列表
本报告于 2023 年 08 月 18 日 生成
2/9
1.3.2 重点项目
重点项目
项目名称
*项目金额排序,最多展示前 10 记录。
招标单位
1.4 地区分布
近 1 年大连市现代海洋牧场研究院暂无中标项目
中标金额 (万元)
公告时间
分地区主要项目
1.5 行业分布
近 1 年大连市现代海洋牧场研究院的中标项目主要分布于行业,项目数量分别达到。其中项目金额较 高,分别达到。
连云港市赣榆 区水产科学研 究所
90.0
舟山市普陀区
7
浙江省舟山普陀东部海域白沙国家级海 白沙岛海洋牧 洋牧场示范区人工鱼礁建设项目跟踪调 场有限责任公
79.6
查及效果评估

2023-03-29 中标 2023-03-01 中标

全国海洋牧场建设规划

全国海洋牧场建设规划

全国海洋牧场建设规划海洋牧场是指在海洋中开展养殖业的一种形式,它利用海洋资源和环境,通过海洋养殖技术,进行海洋中的养殖繁育。

全国海洋牧场建设规划旨在推动我国海洋养殖业的发展,提高海洋经济的贡献度和可持续性,保障我国人民的食品供给和就业需求。

一、规划背景近年来,我国海洋养殖业发展迅速,但仍面临着许多问题和困难。

一方面,传统的海洋养殖方式在环境和资源利用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另一方面,生产效益不稳定、品牌建设和国际市场开拓难度较大等问题也制约着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因此,需要通过全国海洋牧场建设规划,为海洋养殖业规范发展提供支持和引导。

二、建设目标1.在2025年前,全国海洋牧场养殖业总产值达到2000亿元,增长幅度保持在10%以上。

2.建设一批示范海洋牧场,推动养殖业现代化、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

3.提高养殖水平和技术,保障养殖品质和食品安全。

三、建设内容和重点任务1.区域规划:根据海洋产业布局和资源分布,制定全国各海洋牧场建设布局规划。

2.建设基础设施:加强海洋养殖设施建设,包括养殖区、饲养专用船等。

3.技术创新:加强养殖技术研究和应用推广,提高养殖效益和品质。

4.市场开拓:建设海洋养殖品牌,推广本土特色产品,开拓国际市场。

5.环境保护: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确保海洋牧场养殖的可持续性和生态安全。

四、政策扶持和措施1.资金支持:加大对海洋牧场建设的财政投入,引导社会资本参与。

2.技术支持:推动科研机构和企业合作,加强关键技术研发和示范推广。

3.政策支持:出台相关法规和政策,鼓励创新发展和市场开拓。

4.人力资源培养和引进: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提高养殖从业人员的技能素质。

五、风险预警与防范1.加强监管:建立健全海洋牧场的管理和监管制度,严格控制养殖业的规模和品质。

2.生态风险防范:加强海洋环境监测和评估,定期进行生态风险评估和预警。

3.市场风险防范:加强市场监测和信息共享,预防市场波动和风险。

全国海洋牧场建设规划是我国海洋养殖业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规划的实施,可以推动海洋牧场养殖业的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提高我国海洋经济的贡献度和竞争力,为广大农民和渔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确保人民的食品供给和社会稳定。

大连现代海洋牧场建设总体规划(2016-2025)

大连现代海洋牧场建设总体规划(2016-2025)

大连现代海洋牧场建设总体规划(2016-2025)目录一、规划概况(一)规划背景(二)规划依据(三)规划范围(四)规划期限二、基础与现状(一)发展基础(二)建设现状(三)建设意义三、总体思路(一)指导思想(二)基本原则(三)建设目标(四)实施阶段四、空间布局(一)东部黄海海洋牧场区(二)北部黄海海洋牧场区(三)南部海域海洋牧场区(四)渤海生态海洋牧场区五、重点任务(一)海洋环境与生物资源监控及评估(二)牧场生境综合修复与优化拓展(三)苗种健康繁育(四)渔业资源增殖放流(五)生态健康养殖与采捕(六)休闲渔业及第三产业(七)产品优质高效开发利用(八)仓储物流(九)智能化信息化管理平台构建(十)海洋牧场文化体系构建六、保障措施(一)构建现代管理体系(二)构建财政金融服务体系(三)构建智力平台体系(四)构建科技支撑体系(五)构建风险防范体系一、规划概况(一)规划背景。

我国是人口大国、海洋大国,海洋渔业是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生物资源的优质、高效、安全、可持续开发利用,是实施国家海洋强国战略的需要,也是落实生态文明建设和发展海洋经济的重要举措。

由于过度捕捞、栖息地破坏、环境污染以及自然变化等原因造成海洋资源日趋减少,极大影响了海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为新型的绿色、低碳、可持续生态型渔业生产方式,建设现代海洋牧场可以在修复和优化生态环境、养护和增殖生物资源、维护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同时,解决资源衰退、环境恶化等难题,促进海洋渔业健康、持续、高效发展。

建设现代海洋牧场是我国粮食安全保障的需要,同时也是海洋渔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对于保障海洋生态、环境、资源与渔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大连地处黄、渤海之滨,拥有海洋国土面积约3万平方公里,其中渔业用海6470平方公里,超过陆地耕地面积的两倍,海洋生态环境多样,渔业资源丰富,海洋渔业生产发达,具有建设现代海洋牧场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优势和海洋食品生产的巨大潜力,是当之无愧的“蓝色粮仓”.海洋渔业历来是我市海洋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海洋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核心地位。

大连市海洋渔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大连市海洋渔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大连市海洋渔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全面振兴老工业基地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市加快推进海洋事业发展、促进渔业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机遇期。

大连市海洋渔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根据《大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主要阐明“十三五”时期我市海洋与渔业发展的总体思路、主要任务及发展重点,是我市未来5年海洋与渔业工作的重要指导性文件。

一、“十二五”时期海洋与渔业发展总体评估“十二五”时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海洋与渔业发展,出台了《大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大连市促进海洋渔业持续健康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大政发〔2014〕12号),为做好海洋工作、加快现代渔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基础。

我市积极融入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和“一带一路”建设战略,不断加强海洋综合管理,积极推进渔业和渔区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大力构建现代渔业体系,较好地完成了“十二五”提出的各项任务。

(一)“十二五”时期海洋综合管理评估。

1.海域管理成效显著。

《辽宁沿海经济带大连区域用海规划(2008-2020年)》正式颁布实施,创新提出了自然海岸线、海岸建筑后退线、填海造地线、围海工程线“四线”控制措施。

积极启动大连市海洋功能区划修编工作, 5个区域建设用海规划经国家海洋局批准实施。

全市20条县际间海域行政界线、2条市际间海域行政界线获得国务院批准。

积极争取国家围填海计划指标共计4700公顷,84宗建设用海项目经国务院、省政府批准实施,100余宗用海项目通过国家和省级专家评审,70余宗用海项目通过填海项目海域使用竣工验收。

全市共计征收海域使用金40亿元。

开发建设“大连市海域使用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上报审批用海项目全过程监管。

2.海洋环境保护工作深入推进。

海域海岛海岸带整治修复力度不断加强,累计争取资金5.1亿元,老虎滩公园、海洋岛等11个海域海岛海岸带整治修复项目完工,獐子岛等3个项目正在加快推进。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大连市海洋牧场示范区项目实施方案的批复-农办渔[2009]70号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大连市海洋牧场示范区项目实施方案的批复-农办渔[2009]70号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大连市海洋牧场示范区项目实施方案的批复正文:----------------------------------------------------------------------------------------------------------------------------------------------------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大连市海洋牧场示范区项目实施方案的批复(农办渔〔2009〕70号)大连市海洋与渔业局:你局《关于审批〈大连市海洋牧场示范区项目实施方案〉的请示》(大海渔捕字〔2009〕22号)收悉。

经研究,原则同意你局报送的大连市海洋牧场示范区项目实施方案。

现批复如下:一、项目组织机构、职能原则同意该项目由大连市海洋与渔业局负责组织实施,大连市海珍品种苗管理站为大连南部海域三山岛人工鱼礁项目的建设单位,大连市金州区水产苗种管理站为金州区蚂蚁岛人工鱼礁项目的建设单位,大连开发区大李家镇城子村村委会为大连开发区城子村人工鱼礁项目的建设单位。

大连水产学院、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作为海洋牧场示范区项目的技术支撑单位。

二、项目实施地点原则同意项目分别在大连市中山区三山岛、金州区大魏家街道蚂蚁岛东部海域、大连开发区大李家镇城子村东海和前海海域实施。

大连南部海域三山岛人工鱼礁区面积901.7亩,具体位置为以下四点连线范围内:北纬38°51′17.15″东经121°48′59.00″;北纬38°51′17.15″东经121°50′13.80″;北纬38°51′27.97″东经121°50′13.80″;北纬38°51′27.97″东经121°48′59.00″。

金州区蚂蚁岛人工鱼礁区面积3878亩,具体位置为以下四点连线范围内:北纬39°13′38.59″东经121°32′5.81″;北纬39°13′39.91″东经121°33′52.12″;北纬39°13′6.99″东经121°33′52.79″;北纬39°13′5.67″东经121°32′6.95″。

农业部关于印发《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规划(2017-2025年)》的通知

农业部关于印发《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规划(2017-2025年)》的通知

农业部关于印发《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规划(2017-
2025年)》的通知
佚名
【期刊名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报》
【年(卷),期】2017(000)011
【摘要】沿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渔业主管厅(局):为贯彻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海洋强国战略的有关要求,落实《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国务院关于促进海洋渔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关于发展海洋牧场的部署安排,更好地发挥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的综合效益和示范带动作用,推动全国海洋牧场在未来一个时期建设取得新突破,发展再上新台阶,我部组织编制了《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规划(2017--2025年)》。

现印发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总页数】7页(P31-3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99.21
【相关文献】
1.农业部关于印发《农业部直属单位中长期基本条件能力建设规划(2017-2025年)》的通知 [J], ;
2.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的通知[J], ;
3.农业部关于创建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的通知 [J], ;
4.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修订《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规划(2017—2025年)》的通知(农办渔〔2019〕26号) [J],
5.农业部关于印发《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规划(2017-2025年)》的通知 [J],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蔚蓝色的梦想——大连市推进现代海洋牧场建设

蔚蓝色的梦想——大连市推进现代海洋牧场建设

蔚蓝色的梦想——大连市推进现代海洋牧场建设
吴宾
【期刊名称】《共产党员:上半月》
【年(卷),期】2015(000)003
【摘要】苗种繁育、底播增殖、人工鱼礁、休闲渔业、立体养殖、鱼类驯化、装
备渔业、可控采捕,这些都被大连长海县渔民列入“现代海洋牧场”的项月之中。

海洋牧场足指在一个特定的海域里,为了有计划地培育和管理渔业资源而设置的人工渔场。

发展海洋牧场是进军“蓝色农业”、实现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战略举措。

【总页数】2页(P24-25)
【作者】吴宾
【作者单位】石河子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953.1
【相关文献】
1.在希望的海洋牧场上——记长海县现代海洋牧场建设 [J], 思源;婷婷
2.关于推进现代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的思考 [J], 李坤;郭庆祝
3.科学推进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的思考 [J], 胡炜;李成林;赵斌;韩莎;
4.大连市建设“海洋牧场”年收益15亿元 [J],
5.辽宁大连市年内将完成两处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海洋牧场生态保护法律问题研究

海洋牧场生态保护法律问题研究

海洋牧场生态保护法律问题研究作者:蔺妍李孟姝来源:《黑龙江水产》2024年第03期摘要:海洋牧场作为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态保护对维持海洋生物多样性和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大意义。

文章主要探讨海洋牧场生态保护的法律问题。

首先介绍了海洋牧场的定义、类型和其生态及经济重要性。

其次分析了中国在海洋牧场生态保护方面的法律现状,包括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的法律框架及其局限性。

文章進一步识别了海洋牧场生态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法律体系不完善、生态价值未充分发挥、监管机制不健全等。

最后提出了完善海洋牧场生态保护的对策,包括加强法律规范、管理体系和监管制度,以确保海洋牧场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

关键词:海洋牧场;生态保护;法律规制;协同监管中图分类号:D922.68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2419(2024)03-0324-05海洋牧场是指在一定海域内,通过人工投放生物材料、养殖、增殖等方式保护和增殖渔业资源,修复水域生态环境,构建可持续利用的海洋资源开发平台。

海洋牧场分为增殖型、养护型、休闲型、综合型海洋牧场,兼具生态旅游和经济开发的双重属性,能够有效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提升海洋生态服务价值。

2006年国务院发布《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中提出要积极推进建设海洋牧场,建设海洋牧场示范区,发展增养殖业并带动休闲渔业及其他发展,繁荣渔业经济。

农业农村部为贯彻落实国家建设海洋牧场的部署安排,积极组织开展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的创建活动,截至2023年已发布八批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名单,示范区以修复和优化海洋渔业资源和水域生态环境为主要目标。

随着海洋牧场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新的挑战,海洋环境的复杂性和变化性要求我们必须在不断变化的海洋环境中实施有效的保护措施。

海洋牧场的建设和管理涉及多方利益相关者,包括渔民、旅游业者、环保组织等,平衡这些利益相关者的需求与海洋生态保护的目标,是实现海洋牧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全国海洋牧场建设规划(2017-2025年)

全国海洋牧场建设规划(2017-2025年)
江苏
1
江苏南通近海海域
东海区
浙江、福建近海海域
浙江
6
普陀朱家尖白沙海域,台州椒江大陈海域、临海东矶海域、温岭积络三牛海域、玉环鸡山岛群海域,温州洞头等海域
福建
9
宁德霞浦海域,福州连江、福清、平潭海域,莆田秀屿海域,泉州晋江海域,厦门白哈礁海域,漳州龙海、东山等海域
南海区
广东、广西和海南近海海域
广东
25
海南
13
三亚近海的三亚湾、蜈支洲岛、崖州海域,陵水近海海域,万宁洲仔岛海域,琼海冯家湾海域,文昌海域,临高头洋湾海域,儋州市峨蔓、海头、磷枪石岛海域,乐东莺歌海海域,西沙永乐群岛等海域
附件2
2017-2025年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规划建设表
海区
规划建设区域
所在行政区域
建设数量
规划建设位置
黄渤海区
渤海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秦皇岛-滦河口海域,大连近海海域,山东半岛近岸海域,南黄海等海域
辽宁Leabharlann 20绥中,葫芦岛,营口近海等海域;大连大小长山岛海域,黄海大李家街道海域,海洋岛,平岛,石城岛,王家岛等海域
河北
15
秦皇岛近海,南戴河近海,昌黎近海,唐山唐山湾、佛手岛,沧州等海域
天津
1
天津南港工业区海域
山东
44
滨州无棣县近海海域,东营河口区近海、黄河河口区,龙口屺㟂岛,烟台南北隍城海域、南北长山岛、崆峒岛、砣矶-喉矶-高山岛、庙岛群岛东部、蓬莱东部、芝罘岛东部、养马岛、四十里湾、牟平金山下寨、金山港东部、海阳琵琶口、土埠岛东部、大阎家海域,威海双岛湾、五垒岛湾、小石岛、刘公岛、五渚河至茅子草口、靖海湾东部、乳山白沙湾海域,荣成临洛湾、荣成湾、苏山岛、爱伦湾、俚岛湾、王家湾海域,青岛五丁礁、田横岛南部、斋堂岛、崂山湾、竹岔岛、朝连岛、凤凰岛海域,日照北部近海、黄家塘湾、刘家湾、前三岛、海州湾北部等海域

大连南部海域建设现代海洋牧场的可行性

大连南部海域建设现代海洋牧场的可行性

的的海上放养鱼虾贝类的大型人工渔场 。海洋牧场的 目的, 其一是为了提高某些经济品种的产量或整个 海域 的鱼类产量 , 以确保水产资源稳定和持续的发展 ; 其二是在利用海洋资源的同时重点保护海洋生态 系统 , 实现可持续生态渔业。 建设现代海洋牧场是转变渔业发展方式 , 发展现代渔业的重要举措和必然选择。现代海洋牧场是基
人工鱼礁 , 开展浅海立体养殖 、 底播增殖 、 增殖放流等生产活动 , 能够一定程度 限制和阻止底拖网等破坏 性渔具渔法的掠夺式生产行为 , 养护和增殖近海渔业资源 , 形成养海牧渔的可持续渔业发展方式。
1 . 2 修 复 和改善 海域 生态 环境
随着临港工业 的发展和城市化的推进 , 工业废弃物和生活排污严重威胁着渔业生态安全。在大连 市 南 部海 域 实施 海 洋牧 场建 设 , 可 以像 陆地 营 造森 林 和草 原 牧场 一样 , 缓解 海底 荒 漠化 问题 , 减少 污 染 , 增
1 战略意义和必要性
建设大连市南部海域现代海洋牧场 , 既是促进海洋生态建设 、 保障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 更是
科学利用海洋资源、 加速拓展渔业发展空间的迫切要求 ; 既是新时期“ 菜篮子” 工程的重要 内容 , 也是保供
给、 保稳定 、 保民生的系4 ) 4 - 2 5 。
然苗床培育巨藻 , 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 日 本在 1 9 7 1 年 的海洋开发审议会议上第一次提 出海洋牧场的构 想, 1 9 7 7 年至 1 9 8 7 年开始实施 , 并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海洋牧场—— 日 本黑潮牧场 ; 韩国 1 9 9 8 年开始实 施“ 海洋牧场” 计划 , 在庆 尚南道统营市建设 了2 0 k m 2 的海洋牧场 , 2 0 0 7 年6 月竣工 , 取得 了初步成功 。在 中国, 海洋牧场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 , 对于海洋牧场如何发展还存在着诸多不同的认识 、 观点和争议 。但 专家们普遍认为, “ 理论上全面梳理 、 规划上统筹布局 、 建设上高效安全 , 实现人海和谐 、 人鱼和谐” 应该成 为中国未来 “ 海洋牧场 ” 的基本原则 】 。本文的学术创新点是在城市主城区近岸海域建设现代海洋牧场 , 以此带动旅游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大连唱响“海洋牧歌”

大连唱响“海洋牧歌”

大连唱响“海洋牧歌”作者:包尚友陈益民王久波来源:《农产品市场周刊》 2019年第14期本刊记者包尚友通讯员陈益民王久波我国是海洋大国,海洋渔业是现代农业和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改革开放以来,海洋渔业快速发展,结构不断优化,海水产品产量大幅增长,渔民收入显著增加,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

但是,由于我国海洋渔业长期处于粗放式发展,设施装备条件较差,近海捕捞过度持续多年,加之环境污染加剧,导致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受到了严重威胁。

传统的渔业生产方式已经给我国近海生态环境和资源造成了伤害,如何创新生态健康、环境友好、资源养护型的现代海洋渔业生产模式,保障人海和谐发展,一种新的环境友好型渔业生产方式——海洋牧场应运而生。

十八大以来,大连市加快推进海洋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推动渔业从“猎捕型”向“农牧型”转变,科学发展现代海洋牧场,全力打造“蓝色粮仓”,促进了现代海洋渔业持续健康发展。

海洋牧场国内领先大连是我国北方重要的沿海港口城市,地处黄渤海两海之间,三面环海,是海洋城市,海岸线总长约2211公里,其中大陆岸线约1371公里,岛屿岸线约840公里,是全国海岸线最长的城市,海洋生物资源及渔业资源丰富,具备建设海洋牧场优良的自然条件,同时具备建设现代海洋牧场的前期基础。

大连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长期以来,大连的海洋牧场理论和实践水平之所以一直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得益于科技对大连海洋牧场建设起到了引领和支撑作用。

2009年大连海洋大学陈勇教授首次提出“现代海洋牧场”的概念,我国第一个海洋牧场学术研究机构、全国第一个海洋牧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第一个全国性海洋牧场科技创新联盟平台等都是在大连海洋人的积极努力下促成或落户大连。

“海上粮仓”初具规模2019年1月9日大连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提出加快打造海洋经济强市,高质量建设现代海洋牧场,叫响“大连海鲜”品牌,打造“蓝色粮仓”,推动大连市由海洋资源大市向海洋经济强市转变。

国家级海洋牧场规划表(2016-2025)(建议表)

国家级海洋牧场规划表(2016-2025)(建议表)
增殖型; 体闲型
117°50'
39" E,
38°30'
19" N
2021-2025年
5
钢筋混凝土构件礁
200000
10000
羊栖菜、龙须菜、 鼠尾藻
39°27'
30 " N
2017-2020年
5
钢筋混凝土构石块礁
300000
12000
龙须菜、羊栖菜
1
500
海参、半滑舌鳎、 魁蚶
2500
0
1000
14
河北省北戴河金山嘴海域国 家级海洋牧场
休闲 型
K5
119°28’
09"E,
39°47'
01" N
2017-2020年
5
钢筋混凝土构件礁
200000
10000
褐牙鲆、 舌鳎、真鲷、中国对虾、三疣梭子蟹、海 参、鲍鱼、脉红螺
2500
0
1000
9
大连市海洋岛海域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
增殖 型
123°09’
03〃E,
39°05'
45 "N
2017-2020年
5
钢筋混凝土构件礁
300000
15000
海带、 马尾藻、大 叶藻
2
1000
牙鲆、舌鳎、真鲷、中国对虾、三疣梭了子蟹、海参、鲍鱼、扇贝
58" N
2017-2020年
5
构件礁、天然石块礁
200000
8000
海带,马尾藻、大叶藻
2
1000
褐牙鲆、舌鳎、真鯛、中国 对虾、三疣梭子蟹
2500

海洋牧场发展规划方案

海洋牧场发展规划方案

海洋牧场发展规划方案一、背景介绍海洋占地球表面的近七成,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和潜力巨大的发展空间。

然而,随着陆地资源的日益紧张和人口的增长,海洋的利用和开发变得越来越重要。

海洋牧场作为一种新兴的养殖方式,可以为人们提供丰富的海产品,同时也有利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本文将提出海洋牧场发展的规划方案,以推动海洋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

二、发展目标1. 提高海洋养殖产业的规模和效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海产品的需求;2. 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3. 加强科研和技术创新,推动养殖方式的改良和提高;4. 提升养殖员工的技能水平,促进就业和经济发展。

三、发展策略1.选址方案选择广阔的海域作为养殖区,保证养殖设施的充分散养,减少海洋环境的影响。

同时,选择离岸水质较好的区域,保证养殖海洋生物的健康生长。

2.科技创新加大对海洋牧场技术的研发力度,提高养殖效益和质量。

借助先进的养殖设备和模拟养殖环境,改善海洋牧场的生态条件,为海洋生物提供更好的生长环境。

3.资源合理配置科学合理配置饲料资源、养殖面积等,保障生态养殖的基础。

合理控制养殖密度,防止养殖过度,避免对海洋环境造成过度污染。

4.与周边产业互动充分发挥海洋牧场与渔业、旅游等产业的互动作用,促进产销对接,提升农民收入。

同时,通过开展海洋牧场参观和科普活动,提高公众对海洋养殖业的认知和支持度。

5.加强管理和监督建立健全海洋牧场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加强养殖环境的监测和评估。

对不符合标准的养殖场进行整治和处罚,保障海洋牧场的环境安全和生产质量。

四、实施步骤1. 立项阶段:成立专门组织,负责制定规划方案和项目计划,争取政府支持和资金,开展技术调研和市场分析。

2. 选址阶段:通过评估和科学论证,选定适合养殖的海域。

3. 技术建设阶段:建立养殖设施,引进先进的科技装备和养殖技术,搭建科研创新平台,招募专业人才。

4. 养殖试点阶段:开展养殖试点,对养殖环境和水质进行监测,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养殖方式和管理制度。

国家海洋牧场系列政策

国家海洋牧场系列政策

国家海洋牧场系列政策旨在促进海洋牧场的建设和发展,提高海洋渔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以下是一些相关的国家海洋牧场系列政策:
《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规划(2017-2025)》:该规划是为了推进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的建设,提高海洋渔业的质量和效益,保护海洋生态环境而制定的。

规划中提出了建设目标、建设条件、建设任务和保障措施等内容。

《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管理办法》:该办法是为了加强对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的管理和监督,保障其建设和发展的顺利进行而制定的。

办法中规定了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的认定条件、认定程序、监督管理、评估考核等方面的内容。

《关于促进海洋牧场发展的指导意见》:该意见是为了加强对海洋牧场的指导和支持,促进其健康发展而制定的。

意见中提出了发展海洋牧场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等内容。

《关于推进渔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该意见是为了推进渔业的高质量发展,提高渔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制定的。

意见中提出了发展现代渔业、加强渔业资源保护、推进渔业科技创新等方面的内容,其中包括对海洋牧场建设的支持和鼓励。

这些政策为海洋牧场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促进了海洋渔业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关于推进现代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的思考

关于推进现代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的思考

关于推进现代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的思考作者:李坤,郭庆祝来源:《河北渔业》 2016年第6期李坤1,郭庆祝2(1.大连市水产技术推广总站,辽宁大连 116015;2.大连渔港监督局,辽宁大连116015)作者简介:李坤(1978-),男,辽宁大连人,工程师,农业推广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海水养殖。

133********@DOI:10.3969/j.issn.1004-6755.2016.06.023“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进入新常态,“三期叠加”,海洋渔业面临全面深化改革、转型升级的战略机遇期。

海洋渔业如何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加快调整产业结构,着力提升现代渔业发展保障能力,实现渔业经济创新、协调、绿色、发展和共享发展已是在经济新常态的大背景下,大连市海洋与渔业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

1海洋渔业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1.1近岸海域后备资源不足全市已开发利用陆域海岸线长达1 206 km,占陆域岸线总长的88%,其中用于港口和工业的不可逆岸线占陆域岸线的17%。

滩涂利用面积752 km2,利用率高达68.4%,可利用的滩涂基本上都已开发。

近岸浅海海域资源开发殆尽。

1.2海洋生态环境不容乐观入海排污口化学需氧量(CODcr)和氨氮等超标排放,江河入海污染物排放总量居高。

海水增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对近岸海洋环境也造成一定影响。

自然湿地面积有所萎缩,入海河口、滨海湿地等生态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1.3海洋生物资源日渐衰竭由于长期高强度开发和利用,尤其是过度捕捞、近岸围堰港圈养殖、围填海工程及近海海域污染等,导致大连沿岸海域海洋生物资源日趋减少,优质渔业资源愈来愈少,有的几近枯竭。

1.4渔业发展质量效益有待提升渔业“散、小、乱”的状况仍旧存在,高端产品和新型商业业态不多。

渔业产业结构和布局仍需进一步优化,优势品种有效储备不足,养殖规模滞后于产业发展。

渔业科技投入和渔业科研力量不足,渔业科技贡献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2进一步规划海洋牧场建设布局为解决海洋渔业发展瓶颈,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必须坚持“生态优先、陆海统筹、有序开发、合理利用、协调发展”的方针,以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资源集约利用和调结构转方式为主线,以改革创新、科技创新为动力,着力规划、推进现代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加快形成引领海洋和渔业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

大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大连市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行动计划(2016—2020年)的通知

大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大连市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行动计划(2016—2020年)的通知

大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大连市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行动计划(2016—2020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大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6.05.24•【字号】大政办发〔2016〕54号•【施行日期】2016.05.2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海洋环境保护正文大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大连市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行动计划(2016—2020年)的通知大政办发〔2016〕54号各区市县人民政府,各先导区管委会,市政府各有关部门,各有关单位: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大连市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行动计划(2016-2020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大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16年5月24日大连市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行动计划(2016-2020年)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和《国家海洋局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方案》精神,推进大连市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海和谐、绿色发展,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围绕建设海洋强市和美丽大连的总体目标,以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海洋资源节约利用为主线,以海洋生态环境整治修复和能力建设为重点,以重大项目和工程为抓手,坚持问题导向、需求牵引、陆海统筹、区域联动,将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贯穿于海洋事业和海洋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实行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综合管理,推动海洋生态环境质量逐步改善、海洋资源高效利用、开发保护空间布局合理、生产方式切实转变,不断提高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为大连“两先区”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二)工作目标。

到2020年,海洋管理保障能力显著提升,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利用取得重大进展,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到2030年,基本实现“水清、岛绿、滩净、湾美、物丰”的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目标。

--海洋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基本完善。

基本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配套制度和标准体系,实施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管理措施,逐步实施总量控制、生态红线、区域限批等关键制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连现代海洋牧场建设总体规划(2016-2025)目录一、规划概况(一)规划背景(二)规划依据(三)规划范围(四)规划期限二、基础与现状(一)发展基础(二)建设现状(三)建设意义三、总体思路(一)指导思想(二)基本原则(三)建设目标(四)实施阶段四、空间布局(一)东部黄海海洋牧场区(二)北部黄海海洋牧场区(三)南部海域海洋牧场区(四)渤海生态海洋牧场区五、重点任务(一)海洋环境与生物资源监控及评估(二)牧场生境综合修复与优化拓展(三)苗种健康繁育(四)渔业资源增殖放流(五)生态健康养殖与采捕(六)休闲渔业及第三产业(七)产品优质高效开发利用(八)仓储物流(九)智能化信息化管理平台构建(十)海洋牧场文化体系构建六、保障措施(一)构建现代管理体系(二)构建财政金融服务体系(三)构建智力平台体系(四)构建科技支撑体系(五)构建风险防范体系一、规划概况(一)规划背景。

我国是人口大国、海洋大国,海洋渔业是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生物资源的优质、高效、安全、可持续开发利用,是实施国家海洋强国战略的需要,也是落实生态文明建设和发展海洋经济的重要举措。

由于过度捕捞、栖息地破坏、环境污染以及自然变化等原因造成海洋资源日趋减少,极大影响了海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为新型的绿色、低碳、可持续生态型渔业生产方式,建设现代海洋牧场可以在修复和优化生态环境、养护和增殖生物资源、维护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同时,解决资源衰退、环境恶化等难题,促进海洋渔业健康、持续、高效发展。

建设现代海洋牧场是我国粮食安全保障的需要,同时也是海洋渔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对于保障海洋生态、环境、资源与渔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大连地处黄、渤海之滨,拥有海洋国土面积约3万平方公里,其中渔业用海6470平方公里,超过陆地耕地面积的两倍,海洋生态环境多样,渔业资源丰富,海洋渔业生产发达,具有建设现代海洋牧场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优势和海洋食品生产的巨大潜力,是当之无愧的“蓝色粮仓”.海洋渔业历来是我市海洋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海洋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核心地位。

2015年我市海洋渔业产值460亿元,渔业经济总产值741亿元。

全市渔业企业近3000家,从业人员30万人,渔业人口超过100万人,在维系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按照《国务院关于促进海洋渔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11号)、《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海洋渔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辽政发〔2013〕19号)及《大连市促进海洋渔业持续健康发展实施方案》(大政发〔2014〕12号文件印发),编制《大连市现代海洋牧场建设总体规划(2016-2025)》,指导大连现代海洋牧场科学有序建设,引领现代海洋渔业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本规划在充分调研海域环境、自然资源、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确定了大连市现代海洋牧场发展思路、建设目标、总体布局、重点任务、保障措施,明确全市四大牧场区域的空间范围、资源特征、建设方向等,对各大牧场的单元区提出具体的建设指导意见。

(二)规划依据。

《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国务院关于促进海洋渔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11号);《辽宁省关于促进海洋渔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辽政发〔2013〕19号);《辽宁省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国务院关于辽宁省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的批复》(国函〔2012〕161号);《辽宁沿海经济带大连区域用海规划2008-2020年》;《辽宁省沿海人工鱼礁建设总体规划》;《大连市海洋功能区划(2006-2020)》;《大连市海水利用规划(2008-2020年)》;《大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大连市海水利用规划(2008-2020年)的通知》(大政办发〔2008〕177号);《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大连市海洋与渔业局下发关于开展海洋牧场建设规划暨养殖用海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大海渔规发〔2012〕96号);《大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大连市现代海洋牧场长海示范区建设的指导意见》(大政办发〔2015〕6号)。

(三)规划范围。

辽宁省海洋功能区划确定的大连市所辖农渔业区且已从事牧场建设的以及保留区内已有的渔业用海海域;在保证不对自然保护和旅游娱乐等基本功能造成不可逆转改变的前提下,允许进行渔业开发利用的海域;经辽宁省海洋功能区划确定的农渔业区且未从事牧场建设的以及在保留区内尚未进行牧场开发的适宜海域。

(四)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为2016-2025年。

二、基础与现状(一)发展基础。

1.显著的区位优势。

大连位于辽东半岛最南端,地处黄、渤海之滨,背依中国东北腹地,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是中国北方重要的港口、工业、贸易、金融、旅游城市,是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是国际海洋旅游城市,地理位置独特,区位优势明显。

2.良好的海域条件。

大连东临黄海、西临渤海。

介于东经120°58′至123°31′、北纬38°43′至40°10′之间,属北半球的暖温带地区,气候条件非常适合海水经济动植物生息繁衍。

全市海洋功能区划面积2.9万km2,其中浅海面积28480km2、滩涂面积520km2.岛屿226个,港湾30余处。

大连海岸线总长2211km,其中大陆岸线1371km、岛屿岸线840km.浅水岸线约700km,深水岸线约300km.国家、省、市级海洋自然保护区10余处。

大连年自然海水水温在-1℃-27℃左右,盐度在25-32之间,营养盐丰富,浮游生物含量高,具有发展现代海洋牧场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

3.丰富的生物资源。

大连濒临我国北方著名两大近海渔场--渤海辽东湾渔场和黄海北部海洋岛渔场。

鱼、虾、贝、藻等生物种类繁多,主要优势品种有刺参、皱纹盘鲍、光棘球海胆、虾夷扇贝、国对虾、三疣梭子蟹、海带、裙带菜等。

4.坚实的产业基础。

大连渔业历史悠久,是我国重要的渔业基地,在全国渔业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十二五”以来,大连海洋渔业持续健康发展。

2015年海洋渔业总产量240.2万吨,其中海洋捕捞产量65.6万吨,实现海洋捕捞产值94.7亿元;海水养殖产量162万吨,实现海水养殖产值304亿元,苗种产值59.8亿元;全年完成水产品加工产量167.7万吨,实现水产品加工产值254.6亿元;全年完成水产流通和服务业产值189.4亿元,实现年进出口贸易额34.2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20.5亿美元。

全市建立了水生动物疫病防治、水产品质量安全、渔业环境监测、水产品集散与渔业安全基础设施体系等渔业技术支持体系和市县两级水产技术推广体系。

(二)建设现状。

1.海洋牧场建设起步早、发展快。

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大连就在海洋岛渔场、大连湾等海域开始了人工鱼礁投放。

90年代初开始大规模人工鱼礁建设。

2000年以来,大连继续加大人工鱼礁建设力度,礁体投放海区的生态环境得到改善,海珍品资源量得到显著恢复。

大连市长期以来持续开展渔业资源增殖放流,中国对虾增殖放流已连续实施26年,日本对虾增殖放流已连续实施7年,目前已形成以两虾(中国对虾、日本对虾)为主,鱼、蟹、贝为辅的增殖放流新格局。

从21世纪初开始,我市率先进行国家级海洋牧场建设,獐子岛渔业集团被农业部授予“全国休闲渔业示范基地即獐子岛海洋牧场休闲渔业示范基地称号”.目前全市已有国家级休闲渔业示范基地7家。

2.人工鱼礁投放生态效应显著。

截至2015年,全市已形成143处人工鱼礁区,投入建礁资金22.2亿元,投放各类鱼礁1569万立方米,改造海底41.3万亩。

礁区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特别是刺参、鲍、海胆等海珍品,以及大泷六线鱼、许氏平鲉等土著鱼类资源得到有效恢复。

3.增殖放流有效恢复渔业资源。

自2008年我市财政开始对放流进行财政扶持,至2015年底全市放流各类苗种144亿尾(粒),累计投入资金2.24亿元,回捕水产品产量1.9万吨,直接增加渔民收入16.2亿元。

通过生物苗种增殖放流,幼体资源得以补充,促进了渔业种群资源恢复,渤海和黄海北部部分海域多年不见的中国对虾、海蜇、梭子蟹等渔汛又逐步形成。

4.牧场技术研发走在全国前列。

大连市聚集较雄厚海洋渔业开发研究力量,大连海洋大学、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发推广了一大批先进、成熟的海洋生物工程、海洋生态工程、海洋工程装备的新技术。

大连海洋大学拥有省级工程中心--辽宁省海洋牧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海洋牧场科技研发方面走在全国前列,研发的国内首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音响驯化仪,对野生鱼类进行行为驯化和控制取得阶段性成果。

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大连市海洋牧场建设仍然处于人工鱼礁投放和增殖放流向现代化牧场建设的关键转型升级阶段。

同时,存在着牧场建设总体规划体系不完善、牧场建设效果评估及验收标准规范体系不健全、牧场项目用海与其他项目用海不协调、渔业生境与资源修复遭二次破坏等牧场区后期管理不到位、建设资金来源渠道单一与维护资金不配套、地方法律法规与企业管理制度不完备等问题。

(三)建设意义。

现代海洋牧场是基于海洋生态系统,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支撑和运用现代管理科学理念与方法进行管理,最终实现生态良好、资源丰富、食品安全的可持续发展的现代海洋渔业生产方式。

1.融合传统产业要素,打造渔业新型业态。

现代海洋牧场是一种新型的渔业产业形态,通过现代海水养殖、海水增殖、水产品加工与流通等产业要素的有机融合,在新时代、新理念、新技术推动下,必将促进渔业增长方式的转变,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增强产业发展活力,带动产业实现新一轮的发展。

2.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创新渔业生产模式。

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为根本目标,以生态工程、生物工程、管理工程为方法手段,引入现代信息技术,提升机械化、自动化技术水平和防灾减灾能力,使渔业产业发展迈上一个新台阶。

3.改善资源基础条件,提升生态系统质量。

海洋牧场以海域自然资源为依托,是一种具有较强开放性的复合生态系统,具有很强的碳汇功能,是绿色、低碳、可持续的渔业发展模式,对实现资源优化、生态和谐、环境友好、产品安全、产业增效、渔民增收,促进渔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4.拓展蓝色农业功能,综合解决“三渔”难题。

海洋牧场产业通过创造地域资源价值,重组地域产业结构,满足日益增强的社会多样性消费需求,通过获取新的收入来源,提高渔民收入水平,维护渔村共同体利益,对综合解决渔业、渔民、渔村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5.促进粮食安全保障,构建海洋“蓝色粮仓”.海洋牧场建设可提供大量优质海产品,对于保障人民的海洋食物供给安全起到了有力的支撑作用。

我市渔业用海面积是陆上耕地面积的两倍多,具有较大的海洋食品供给潜力,因此海洋牧场建设对于海洋“蓝色粮仓”建设、粮食安全保障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