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四湖流域水环境安全应急体系构建研究

合集下载

多源数据协同在南四湖生态应急调水中的应用分析

多源数据协同在南四湖生态应急调水中的应用分析

■【互联网+流域大数据战略多源数据协同在南四湖生态应急调水中的应用分析李凤生马泽生郏建(淮河水利委员会水文局(信息中心)蚌埠233001)【摘要】以2014年南四湖生态应急调水为例,综合运用气象、水文、调水水量、遥感影像、水位面积关系等多源数据资料,建立多源数据协同应用与分析方法,借助遥感影像技术,提取生态应急调水期间几个关键水位控制时点的湖区水体系列数据,计算调水前后水体的面积变化情况,并结合相关资料进行比对分析。

结果表明,基于多源数据的协同应用,客观地反映了 调水前后湖区水体的变化情况,通过生态应急调水有效扩大了南四湖湖区水面面积。

【关键词】多源数据协同应用遥感影像水体提取应急调水1引言2013年10月至2014年8月,受多种气候因素的影响,南四湖地区降水持续偏少,致使南四湖出现继2002年之后 最严重的干旱年。

针对南四湖的旱情,2014年8月1日国家 防总在北京召集淮河防总、山东省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江苏 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等单位应急会 商,讨论形成了 2014年南四湖生态应急调水方案,决定启用 新建成的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从长江向南四湖实施生态应急 调水。

通过计量分析,2014年南四湖生态应急调水水量为8069万+3,有效缓解了南四湖地区的严重旱情。

本文针对南 四湖生态应急调水专题分析的需要,提出多源数据协同的应 用与分析方法,综合利用多种来源的基础资料,以遥感影像 为主,通过遥感手段精确提取关键水位时期湖区内的主要水理,形成完整科学的数据资料和报告,建立“一河一档”。

大 力清查涉河湖违法违章行为,做好备案留底,制定整治方案 和整改措施,并及时将有关情况向河长和河长办汇报。

结合 政府需求、社会共识和自身实际,加强直管工程维修养护,保证直管工程安全、整洁,提升直管工程面貌形象,展现直 管河湖河长制工作成果。

4.4建立直管河湖推行河长制长效工作机制在直管河湖河长制的推行中,流域机构要与地方主动对 接,积极参与其中并承担相应任务,推动建立流域与区域联 络协调和联合执行等长效机制。

从长江向南四湖应急生态补水运行分析

从长江向南四湖应急生态补水运行分析

从长江向南四湖应急生态补水运行分析摘要:介绍了利用江苏江水北调工程向南四湖应急生态补水运行过程,分析了水情调度、工程运行、水量平衡和损失、水质等情况,指出了存在的问题,供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规划和运行参考。

关键词:跨流域调水生态补水运行分析1 应急生态补水背景南四湖是我国十大淡水湖之一,为北方最大的淡水湖。

南四湖位于江苏、山东交界处,淮河流域北部,承接苏、鲁、豫、皖4省32个县(市)、3.17万km2的来水。

1958年建设的二级坝工程将南四湖分为上级湖、下级湖两部分。

2002年,南四湖地区降水量普遍偏少。

1月1日至12月1日,该地区平均降水量为370 mm,比常年同期少48%;汛期(6~9月)降水量为225 mm,比常年同期少56%。

全年各河道均没有发生明显的汛情,南四湖总来水量只占多年平均总来水量的9.99%。

7月15日,上级湖水位降至32.00 m,基本干涸,为历史最低水位;8月25日,下级湖水位降至29.85 m,相应蓄水量仅约为0.10亿m3,接近干涸。

期间,山东省实施了两次引黄济湖,合计入上级湖水量1.4亿m3。

2002年南四湖地区的旱情为百年一遇,部分地区达到二百年一遇。

由于特大干旱,使南四湖地区遭受严重损失,32万人发生饮水困难,66.67万hm2农作物普遍受旱,京杭运河济宁段130 km的主航道全线断航。

同时,干旱对南四湖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2 应急生态补水方案江苏省从1961年开始建设江水北调工程。

工程从长江取水,利用京杭大运河苏北段作为输水干河,串联洪泽湖、骆马湖等湖库,多级提水北上,实现江、淮、沂三大水系跨流域调水。

现已建成江都、淮安、淮阴、泗阳、刘老涧、皂河、刘山、解台、沿湖等9个梯级23座泵站,输水干线长404 km。

抽江能力400 m3/s,入下级湖能力为32 m3/s。

为避免南四湖生态环境遭受毁灭性破坏,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水利部决定利用江苏省江水北调工程,实施从长江向南四湖应急生态补水,计划入下级湖水量1.1亿 m3,其中入上级湖0.5亿 m3。

南水北调东线调水期间南四湖水环境面临的风险及对策初探

南水北调东线调水期间南四湖水环境面临的风险及对策初探

南水北调东线调水期间南四湖水环境面临的风险及对策初探孙建华;陈飞;李林【期刊名称】《治淮》【年(卷),期】2018(000)012【总页数】2页(P4-5)【作者】孙建华;陈飞;李林【作者单位】南水北调东线总公司直属分公司 221000;南水北调东线总公司直属分公司 221000;宿迁市水务局 223800【正文语种】中文一、南四湖工程概况南四湖由南阳、独山、昭阳、微山4个湖泊组成,是我国第六大淡水湖,南北长125km,东西宽6~25km,周边长311km,湖面面积1280km2,总库容53.7亿m3,南四湖流域面积共31200km2,其中湖西地区21400km2,湖东8500km2。

南四湖既是湖泊,同时也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输水控制干渠,是控制性的苏鲁省界工程。

第一期工程多年平均抽江水量89.37亿m3;入南四湖下级湖水量为31.17亿m3,入南四湖上级湖水量为19.64亿m3。

由于南水北调调水的关键是治污,因此南四湖水环境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整个调水工程效益的发挥。

南四湖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重要的输水通道和调蓄湖泊,周边支流众多。

2017年南四湖湖区水质为Ⅲ类,总体能够满足南水北调东线调水水质要求,部分支流水质较差,洸府河、洙赵新河、万福河、城河及东鱼河等部分支流水质为Ⅳ~Ⅴ类,对南四湖水质安全构成一定威胁。

二、南四湖水环境风险1.超量排污带来的水质风险《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治污规划》中对输水沿线各控制单元都提出了入河排污控制量,因此只要治污规划提出的控制目标得以实施,则调水水质就能达到III类水标准。

由于南水北调东线治污范围大、任务重、情况复杂,因此不能完全排除实际入河排污量超出总量控制指标的可能性。

不同的超标幅度和超标范围将会造成的污染影响程度和范围将各不相同,这是一个动态的、多组合的影响过程,本文仅对相对极端的不利条件作出定量预测,即输水沿线实际入河排污量与2002年入河排污量相当时的调水水质情况,详见图1。

南四湖 水质改善措施方案

南四湖 水质改善措施方案

南四湖水质改善措施方案引言南四湖是我国重要的淡水湖泊之一,位于XX省XX市。

然而,近年来南四湖的水质遭受了严重的污染,严重影响了湖泊生态的平衡和人民的生活品质。

为了解决南四湖水质问题,保护湖泊生态环境,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特制定了以下水质改善措施方案。

1. 污水治理南四湖周边工业和生活污水是湖泊水质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针对南四湖流域的工业和生活污水排放问题,实施以下治理措施:- 建设和改造污水处理厂:对于未配套污水处理设施的企事业单位和居民区域,政府将加大投入力度建设和改造污水处理厂,确保污水达标排放。

- 加强排污口监管:对于存在违法排污行为的企事业单位,政府将依法处罚,并进行严格的定期监管,确保排污达标。

2.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南四湖流域农业活动也是水质污染的重要因素,主要表现为农业化肥农药过量使用和农田径流。

为了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可采取以下措施:- 推广有机农业:鼓励农民采用有机农业种植方式,减少对化肥和农药的使用。

- 构建沟渠和湿地:在农田边界和农田中央建设沟渠和湿地,能够有效截留和净化农田径流和农业面源污染物。

3. 湖泊环境整治为改善南四湖水质,需要对湖泊环境进行整治,包括水生态修复、湖泊河道清淤、湖泊生态区划等:- 湖泊河道清淤:定期对南四湖及其周边河道进行清淤工作,保持湖泊生态系统水流通畅。

- 水生态修复:修复湖泊生态系统,采取适当的措施保护湖边湿地、建设湖滨公园等,增加湖泊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 湖泊生态区划:根据湖泊水质情况和生态特性,合理划定湖泊生态保护区、湖泊景观区和湖泊开发利用区,平衡保护和利用。

4. 加强环境监测和管理环境监测和管理是水质改善的基础,为了加强南四湖水质改善,应:- 建立监测站网:在湖泊周边建立一定数量的监测站点,监测湖泊水质和环境变化,为科学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 完善环境管理制度:制定完善的法规政策,加大环境管理监督力度,严惩环境违法行为。

- 提升环境意识:加强对南四湖水质改善的宣传教育,提升公民环境保护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和参与的良好氛围。

南四湖水环境质量评价研究

南四湖水环境质量评价研究

南四湖水环境质量评价研究南四湖水环境质量评价研究引言:南四湖作为我国南方水域湖泊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生态资源和重要的水文地理特征。

近年来,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南四湖的水环境质量逐渐受到严重威胁。

本研究旨在评估南四湖的水环境质量,并提出改善水质的措施,以保护湖泊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

一、南四湖的概况南四湖位于我国XX省,是南方重要的淡水湖泊之一。

湖泊面积约xxxx平方米,周边地区为著名的农田和居民区,湖泊是当地的重要供水源。

二、水环境质量评价指标通过综合考虑南四湖的水质特征和相关生态环境要求,本研究选取了一系列指标来评价水环境质量。

其中包括水质指标(如溶解氧、氨氮、总磷、总氮等)、富营养化指标(如叶绿素a浓度、藻类密度)、有机物指标(如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等。

三、南四湖水环境质量评价结果根据对南四湖水样的采集和实验室分析,本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 南四湖的水质受到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人为因素的影响,其中溶解氧、氨氮等指标超出环境质量标准;2. 富营养化现象严重,湖泊水体中藻类密度和叶绿素a浓度较高,超过了安全水质标准;3. 有机物含量较高,存在一定的化学需氧量和生化需氧量,符合湖泊有机物富集的特征。

四、水环境质量改善对策针对南四湖水环境质量存在的问题,本研究提出以下改善对策:1. 提高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减少入湖的废水排放;2. 加强农业非点源污染控制,采取农田水肥一体化、循环农业等措施,减少农业化肥和农药的使用;3. 加强湖泊保护区的管理与监测,严禁破坏湖区植被和采矿等活动,避免土壤侵蚀和沉积物的入湖。

五、结论与展望南四湖的水环境质量评价结果表明,当前水质存在较大问题,需加大改善力度。

本研究提出的改善对策从源头控制、减少污染物输入等方面出发,可为南四湖的水环境质量提升提供一定的参考。

未来,还需进一步加强监测与管理,结合政策法规的制定和落实,不断完善湖泊生态系统保护机制,确保南四湖的可持续发展。

浅谈南四湖区域水资源的管理

浅谈南四湖区域水资源的管理

浅谈南四湖区域水资源的管理作者:岳海敏白光志来源:《硅谷》2010年第08期中图分类号:X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10)0420098-01南四湖是我市也是我省最大的淡水湖泊,是由微山湖、昭阳湖、独山湖、南阳湖组成,但由于微山湖湖面积比其它三湖较大,习惯上统称微山湖,位于山东省西南济宁市市,邻接山东省枣庄市、江苏省、徐州市,现属微山县管辖(滕州市滨湖镇亦管辖部分湖区)。

全湖面积1266平方公里,南四湖属浅水富营养型源泊,自然资源丰富,盛产鱼、虾、苇、莲等多种水生动植物,是山东省最重要的淡水鱼业基地。

沿湖工农业发达,工业以煤炭、电力为主;农业以种植小麦、玉米、水稻、大豆、棉花等粮油经济作物为主,是鲁西南的鱼米之乡。

南四湖不仅对我市的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历史上也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它是铁道游击队的故乡,并且在抗日战争时期上演了可歌可泣的故事。

鉴于南四湖的重要地位,在目前的状况下,如何对南四湖的水资源进行科学的行之有效的管理,如何综合运用行政法律、经济、技术和教育等手段,对南四湖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保护并进行各种调节,对南四湖区域的经济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

在水资源日益短缺的今天,南四湖区域水资源管理的目的就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利用效率,使其发挥最大的社会、环境、经济效益。

南四湖区域水资源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1)工业用水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导致水资源短缺与水资源浪费共存。

现行的水资源管理机制,是一种非高效利用水资源的机制,由此造成水资源短缺与水资源浪费共存尴尬局面。

众所周知,我国的工业水资源严重短缺,但与此形成明显对照的是水资源浪费极其惊人。

南四湖周围聚集了大量的工矿企业,工业企业的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应当分别计量,主要用水车间和用水设备应当单独安装量水计量设施,按照“开源节流并重、节流优先、治污为本,把节约放在突出位置”的指导方针,实行依法节水、计划用水,严格执行用水管理目标责任制。

南四湖水环境安全预警体系及关键技术研究

南四湖水环境安全预警体系及关键技术研究

南四湖水环境安全预警体系及关键技术研究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水环境问题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其中南四湖水环境安全问题尤为突出。

南四湖是中国重要的淡水湖泊之一,位于安徽省淮南市。

然而,由于长期的人类活动和不合理的开发,南四湖水环境质量遭到了严重破坏。

因此,为了维护南四湖的水环境安全,建立起南四湖水环境安全预警体系及关键技术研究显得尤为必要。

南四湖水环境安全预警体系的建立包含四个方面:一是建立南四湖水环境的数据采集、实时监测和传输系统。

对南四湖的水环境进行全面监测,收集和记录有关南四湖各类水质指标的数据,包括水温、水位、溶解氧、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叶绿素等指标。

实时监测数据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和准确性,同时可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进行快速响应。

二是管理员工对南四湖水环境问题及时反馈。

管理员工应在数据监测后,将监测结果反馈给水环境保护部门,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呈现污染扩散或恶化的趋势,保持南四湖的健康稳定。

水环境保护部门应随时关注南四湖的水环境状况,及时发出水环境安全预警信号。

三是建立南四湖水环境安全评价体系,对南四湖水环境安全状况进行全面、细致的评估,为水环境安全预警提供可靠的依据。

通过综合分析,可以对南四湖水环境建立科学、可量化的评估标准,同时建立有效的信息共享机制,便于水环境保护部门掌握南四湖的水环境状况。

四是建立应急预案和处置流程,一旦南四湖水环境出现异常状况,应急预案和处置流程将发挥重要作用。

水环境保护部门应及时与相关部门协调应急处置措施,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南四湖水环境安全预警体系建立需要关键技术的支持。

以下是南四湖水环境安全预警体系关键技术:一是传感器和监测设备技术。

传感器和监测设备是南四湖水环境数据的主要采集来源,其数据的准确和稳定性非常关键。

传感器和监测设备技术的发展可以提高水环境数据的精确度和实时性,对南四湖水环境的监测数据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二是水环境模型技术。

水环境模型技术是南四湖水环境安全预警体系评估和问题分析的重要工具。

流域突发水污染事件研究及应急体系建设

流域突发水污染事件研究及应急体系建设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23年第11期水生态文明流域突发水污染事件研究及应急体系建设王贞珍1,宋瑞鹏1,韦诗佳2(1.黄河水利委员会水文局,河南郑州450004;2.河南水利与环境职业学院,河南郑州453000)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突发水污染事件频繁发生,同时对饮用水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文章通过分析突发水污染事件的特点、类型以及流域管理机构在应急处置过程中的职责、流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论述了应急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和原则,对构建流域机构应急防控体系建设、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应急保障体系建设、应急管理系统建设、应急体系的完善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流域;重大;突发水污染;应急体系中图分类号:X5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853(2023)11-0012-021突发水污染事故特点1.1发生的不确定性突发水污染事件的发生具有很强的意外性和偶然性。

事故爆发的时间、规模、因素和影响都不能提前预知,不受人为控制。

一旦爆发扩散速度快、破坏性会迅速释放,很难进行预测与控制。

因此突发水污染事故的发生和发展都具有不确定性。

1.2成因复杂突发水污染事件常见的有溢油事故、有毒有害化学品泄漏和废污水排放等多种类型。

造成污染的因素也具有多样性。

另外,突发水污染事件的表现形式也多样化,污染物进入水环境后还可能继续发生各种次生污染。

总体来说,突发水污染事件涉及的污染物成因复杂,难以预计。

1.3监测困难突发水污染事件一旦发生,要求在最短的时间内查明污染物质种类、污染程度和污染范围,为后续处置和反应提供重要指导作用。

但是由于突发水污染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成因复杂性,且现场条件一般都很恶劣,加之污染物种类不明确、现场快速监测技术水平有限等问题,应急监测往往需要多种采样手段联合使用。

1.4处置长期突发水污染事件涉及的污染因素众多,目前人们掌握的突发性事件的监测技术、处理方法有限,也给事件的应急处理、处置带来了困难。

南四湖流域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制定背景研究

南四湖流域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制定背景研究

南四湖流域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制定背景研究目录一、内容简述 (2)1. 研究背景与意义 (3)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4)3. 研究内容与方法 (5)二、南四湖流域水环境现状分析 (6)1. 污染物排放情况概述 (8)2. 水环境质量状况评估 (8)3. 污染源分布及其影响 (10)三、水污染物排放控制技术研究 (11)1. 国内外排放标准对比分析 (12)2. 污染物排放控制技术发展趋势 (14)3. 污染物处理技术与工艺选择 (15)四、南四湖流域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体系构建 (16)1. 标准体系框架设计 (18)2. 标准分类与分级体系 (19)3. 标准实施与监管机制探讨 (20)五、标准实施效果预测与评估 (21)1. 标准实施对环境质量的改善作用 (23)2. 标准实施的经济成本与社会效益分析 (24)3. 长期实施效果预测与风险评估 (25)六、结论与建议 (26)1. 研究成果总结 (28)2. 对政策制定的建议 (29)3.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30)一、内容简述流域概况:介绍南四湖流域的地理位置、生态环境、经济状况及其在该区域的重要性。

说明流域面临的水污染问题,如污染源、污染物种类及其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等。

排放标准制定的必要性:阐述当前南四湖流域水污染物排放现状及其对环境造成的压力,强调制定综合排放标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分析现有排放标准在南四湖流域的适用性和存在的问题,说明制定新标准的必要性。

制定背景分析:探讨南四湖流域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制定的历史背景、政策背景和地域特点。

包括国内外相关政策的演变和发展趋势,地方政府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和政策导向等。

研究进展与现状:介绍南四湖流域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制定的研究进展,包括已开展的研究项目、研究成果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

分析当前标准制定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如技术难题、经济成本等。

目标和原则:明确南四湖流域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制定的目标和原则,如改善水质、控制污染、促进可持续发展等。

南水北调工程南四湖水生态保护治理研究

南水北调工程南四湖水生态保护治理研究

南水北调工程南四湖水生态保护治理研究目录1. 内容概览 (2)1.1 研究背景 (3)1.2 研究目的 (4)1.3 文献综述 (4)1.4 研究方法 (6)1.5 研究意义 (7)2. 南四湖概况 (7)2.1 地理位置和面积 (9)2.2 水文特征 (10)2.3 水生态现状 (11)2.4 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12)3. 南水北调工程对南四湖生态环境的影响 (14)3.1 南水北调工程总体布局 (15)3.2 南水北调工程对南四湖水生动植物的影响 (16)3.3 水质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17)3.4 污染治理和修复措施有效性评估 (19)4. 南四湖生态保护治理策略 (20)4.1 构建生态保护红线 (21)4.2 恢复湿地生态系统 (22)4.3 生态补水措施设计与实施 (23)4.4 水污染防控与生态修复技术 (24)4.5 公众参与和生态文明教育 (26)5. 公众参与和环境教育 (27)5.1 公众环境意识的提升 (28)5.2 环境教育与科普活动推广 (29)5.3 社区参与与监督机制建立 (30)6. 研究结论与建议 (31)6.1 研究结论 (32)6.2 管理建议 (32)6.3 未来研究方向 (34)1. 内容概览项目背景与目标:简述南四湖的环境现状、水资源失衡以及生态系统面临的挑战,并概述通过该研究实施南水北调工程对南四湖水资源、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带来的潜在积极影响,明确生态保护与治理的目标和重要性。

研究意义与必要性:阐述南四湖区域作为黄河中下游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生态保护对保障区域生物多样性、防止沙漠化蔓延、维持水资源平衡乃至国家生态安全具有的重要作用。

技术路线与方法:详细介绍实施南四湖水生态保护治理将采用的各种技术和管理手段、监测指标以及评估工具,包括但不限于水文地理调查、水生态恢复、污染物治理、利益相关者协商等,展示其实现预期目标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应对方案与策略:可能讨论对外来污染源、湖泊富营养化等突出问题的应对策略,介绍通过修复湿地、构建绿色缓冲带、优化水域管理等方案进行系统生态治理。

南四湖流域水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南四湖流域水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南四湖流域水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赵丹婷;慕金波【摘要】针对目前水环境承载力概念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构建了流域水环境承载力概念模型,根据评价指标筛选原则,建立了南四湖流域水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水环境承载能力、水环境压力、水环境承载状态和社会经济调控能力4部分,共有57个具体指标,从而为制定流域保护规划和管理政策提供技术支持,为寻求流域水环境承载力的提高途径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期刊名称】《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年(卷),期】2011(021)006【总页数】5页(P41-45)【关键词】流域;水环境承载力;概念模型;评价指标体系【作者】赵丹婷;慕金波【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人口·资源与环境学院,山东济南250014;山东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山东济南2500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824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是解决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的特大基础设施项目,在国家规定的南水北调东线山东省27个污染控制单元中,南四湖流域占15个,另有5个控制单元也涉及到南四湖;南四湖流域多年平均汇水量大致等于东线一期工程调水量,当地汇水水质对输水干线水质保障具有决定性作用。

因此,确定南四湖流域水环境承载力,评价其水环境调控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水资源的有效安全利用,科学合理地保护水环境,对区域乃至国家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研究水环境承载力的关键是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只有综合分析所有指标,才能完整、准确、定量地描述水环境承载力。

关于水环境承载力的科学定义,目前学术界尚未达成共识,主要观点有以下几种:汪恕诚 [1]认为水环境承载能力指在一定的水域,其水体能够被继续使用并仍保持良好的生态系统时所能够容纳污水及污染物的最大能力,该定义强调水体的纳污能力;郭怀成 [2]、崔凤军 [3]、赵卫 [4]等人认为水环境承载力是指在某一时期某种环境状态下,某一区域水环境对人类活动持续支撑能力的阈值,可作为衡量该城市经济发展活动与水环境条件适配程度的指标,此定义侧重人类经济发展行为在规模、强度和速度上对水环境造成的压力;崔树彬 [5]等人认为,水环境承载力就是通常所说的水环境容量或者水环境(水体)纳污能力、水环境允许污染负荷量,此定义着重从水环境的纳污及自净能力方面来研究。

济宁南四湖水环境问题及湖泊功能恢复对策

济宁南四湖水环境问题及湖泊功能恢复对策
3.2.1 湖泊富营养化
从整体看,南四湖三态氮与可溶性磷之比为 80~90:1,浮游植物和大型水生植物生产 量之比为 0.87:1,属磷限制性草藻混合型湖泊,兼有草型和藻型湖泊的性质。若以水柱生 产力为富营养化的评价指标,南四湖浮游植物平均水柱日产量为 1.17gO2/m2d,如果加上大 型植物生产量则为 2.5gO2/m2d,这个数量级已经达到中度富营养水平。
-1-

图 1 南四湖的位置 Fig 1 The location of Nansi Lake
3. 南四湖水环境问题及原因分析
近 20 年来,南四湖水环境问题日趋恶化,主要体现在水质污染日趋严重、富营养化不 断发生、底泥淤积加剧等方面。
3.1 水质污染日趋严重
-0.4 良好 -0.2 良好 0.4 较好 -0.2 良好
-0.6 良好 -1.9 良好 -0.7 良好 -0.5 良好
0.2 良好 -0.8 良好 -0.1 良好 0.1 较好
-0.1 良好 -1.1 良好 0
良好 1.1 良好
1998 年
A
评价
7.6
严重
1.9
一般
1.8
一般
2.0
一般
2.5
开始
3.1.3 水环境污染因素分析
经调查济宁、枣庄、菏泽三市、地数百家工矿企业排污排放的工业废水总量 1994 年达 187240 吨,占全部废水排放总量的 65.06%。这些工业废水大部分未经处理随时排入附近河 流,最终汇入南四湖。工业污水乃成为造成本区水环境污染的最主要因素。其他对水污染有 明显影响的因素有:
污染物 超标率
表 1 几条主要污染河流污染物超标率
Tab.1 The super rate of pollutant of the main rivers

南四湖流域治理及水利工程建设思考

南四湖流域治理及水利工程建设思考

2021.254南四湖流域治理及水利工程建设思考屈建春 王国瑞 李振卿一、概况南四湖由南阳、独山、昭阳、微山四个相连的湖泊组成,位于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南北狭长125km,东西宽6~25km,周边长311km,面积1280km 2,总库容47亿m 3。

南四湖流域北起大汶河左岸,南至废黄河南堤,东以泰沂山脉的尼山为分水岭,西至黄河右堤。

包括山东、江苏、河南、安徽4省38个县(市区),总流域面积3.17万km 2。

南四湖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淡水湖、淮河流域第二大淡水湖,统筹做好流域治理及水利工程建设,对促进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二、南四湖流域水利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1.建设形式不够丰富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和景观水利建设欠缺。

近三十年来基本没有建设新的大型生态水利工程,目前南四湖大型生态水利工程还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建设的二级坝枢纽工程。

2. 河道治理兼顾河道自然状态有所欠缺在南四湖流域的河道治理中,一般采用梯形断面,上宽下窄,边坡稳定,底部平整,施工简单,工程中河槽断面大多采用单一断面,河道比降过大,排水过多。

南四湖流域属于干旱地区,水资源紧张。

排洪泄洪过程中水资源浪费严重,没有兼顾好综合治理、生态治理和雨洪资源利用。

3.前期工作协调困难工程前期工作往往得不到土地管理、林业管理等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和大力支持,相关手续办理困难。

甚至有些工程勉强实施了,但由于一些手续缺失,造成工程无法及时竣工验收。

4.工程建设周期长,设计变更多工程开工前,迁占补偿工作是主要制约因素,施工单位经常要等待迁占工作完善后才能开工。

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因工期较长,往往存在超出设计工期的现象,工程设计有时需要变更。

受地方配套资金到位率低的影响,部分工程施工进展缓慢,甚至存在停工再复工的现象。

在主体工程完工后,个别专项工程进展缓慢。

工程建设与档案管理常常不能同步,延误了工程竣工验收。

5.地方配套资金比例较高且到位率低南四湖流域水利工程建设资金来源主要分中央资金和地方配套资金,投资比例一般为4∶6或5∶5,地方配套资金比例较高。

南四湖应急生态补水效益分析

南四湖应急生态补水效益分析

南四湖应急生态补水效益分析
刘继军;刘恩建;孙玉玲
【期刊名称】《山东水利》
【年(卷),期】2004(000)004
【摘要】南四湖位于山东省南部,淮河流域沂沐泗区,南四湖流域下游,地处江苏与山东两省交界地区,由南阳、独山、昭山、微山四湖相连而得名,流域面积31700km2,湖区面积1280km2(上级湖609km2,下级湖671km2),南北长126km,东西宽5~25km,周边长311km。

该湖具有蓄水、防洪、排涝、引水灌溉、城市供
【总页数】2页(P20,22)
【作者】刘继军;刘恩建;孙玉玲
【作者单位】济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济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山东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6
【相关文献】
1.从长江向南四湖应急生态补水运行分析 [J], 黄海田;仇宝云;朱月新
2.开展南四湖应急生态补水实践可持续发展治水新思路 [J], 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
3.南四湖应急生态补水唱响生命之歌 [J], 王晓平;徐英三
4.2002年南四湖应急生态补水的回顾和思考 [J], 徐英三;吴旭
5.南四湖应急补水——立足生态抢救与恢复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南四湖水安全评价研究

南四湖水安全评价研究

南四湖水安全评价研究
梁春玲;张祖陆;牛玉生
【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
【年(卷),期】2009(037)007
【摘要】南四湖近些年来出现的湖泊水情要素较多灾变、水质污染、泥沙淤积以及人为围湖造田和水资源纠纷等一系列问题,已成为湖泊水安全的重大威胁因素.研究将南四湖水安全评价指标定为水质、沙容比、水域面积、年降水量、水位和水因患病率等6大指标,并将6种指标依据各自实际影响程度分为5个数量级段,相应地将湖泊水安全标准定为5级,利用人工神经网络中的BP神经网络模型对南四湖水安全进行了定量评价.研究表明,南四湖水安全现状处于4级,即差的状况.
【总页数】5页(P3178-3181,3307)
【作者】梁春玲;张祖陆;牛玉生
【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人口·资源与环境学院,山东济南,250014;山东师范大学人口·资源与环境学院,山东济南,250014;吉林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吉林长
春,13002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824
【相关文献】
1.基于Levenberg-Marquardt算法的水环境评价研究——以南四湖为例 [J], 崔健;于明洋;徐秋晓
2.南四湖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 [J], 毕温凯;袁兴中;陈魁;高璟赟;张宽;杨宁
3.城镇化背景下广州市水安全评价研究 [J], 田涛;薛惠锋
4.基于可拓物元分析法的水安全保障可靠度评价研究 [J], 黄显峰;智冉;金国裕;方国华
5.南四湖典型入湖河流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特征与风险评价研究 [J], 李越;杨丽原;张游;赵婷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从长江向南四湖应急生态补水运行分析

从长江向南四湖应急生态补水运行分析

从长江向南四湖应急生态补水运行分析摘要:介绍了利用江苏江水北调工程向南四湖应急生态补水运行进程,分析了水情调度、工程运行、水量平稳和损失、水质等情形,指出了存在的问题,供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计划和运行参考。

关键词:跨流域调水生态补水运行分析1 应急生态补水背景南四湖是我国十大淡水湖之一,为北方最大的淡水湖。

南四湖位于江苏、山东交壤处,淮河流域北部,承接苏、鲁、豫、皖4省32个县(市)、万km2的来水。

1958年建设的二级坝工程将南四湖分为上级湖、下级湖两部份。

2002年,南四湖地域降水量普遍偏少。

1月1日至12月1日,该地域平均降水量为370 mm,比常年同期少48%;汛期(6~9月)降水量为225 mm,比常年同期少56%。

全年各河道均没有发生明显的汛情,南四湖总来水量只占连年平均总来水量的%。

7月15日,上级湖水位降至 m,大体干枯,为历史最低水位;8月25日,下级湖水位降至 m,相应蓄水量仅约为亿m3,接近干枯。

期间,山东省实施了两次引黄济湖,合计入上级湖水量亿m3。

2002年南四湖地域的旱情为百年一遇,部份地域达到二百年一遇。

由于特大干旱,使南四湖地域蒙受严峻损失,32万人发生饮水困难,万hm2农作物普遍受旱,京杭运河济宁段130 km的主航道全线断航。

同时,干旱对南四湖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专门大的要挟。

2 应急生态补水方案江苏省从1961年开始建设江水北调工程。

工程从长江取水,利用京杭大运河苏北段作为输水干河,串联洪泽湖、骆马湖等湖库,多级提水北上,实现江、淮、沂三大水系跨流域调水。

现已建成江都、淮安、淮阴、泗阳、刘老涧、皂河、刘山、解台、沿湖等9个梯级23座泵站,输水干线长404 km。

抽江能力400 m3/s,入下级湖能力为32 m3/s。

为幸免南四湖生态环境蒙受毁灭性破坏,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水利部决定利用江苏省江水北调工程,实施从长江向南四湖应急生态补水,打算入下级湖水量亿 m3,其中入上级湖亿 m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四湖流域水环境安全应急体系构建研究南四湖流域水环境安全应急体系构建研究张克峰1,商静静1,刘雷1,2,3,闫帅成1 (1.山东建筑大学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山东济南250101;2.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天津300072;3.山东京鲁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山东济宁272300) 摘要:南四湖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输水通道和调蓄湖泊。

为有效防止东线工程突发水环境污染事故发生,确保调水沿线水质和周围生态环境安全,亟待加强突发性水环境污染事故应急体系建设。

在对南四湖流域潜在涉水风险源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流域内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的潜在风险和水环境安全应急体系建设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由应急管理、应急响应、应急处置及应急保障四部分组成的南四湖水环境安全应急机制的总体框架,建立了多级响应应急处理模式,可为突发性水污染事故作出应急决策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水环境安全;应急体系;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多级响应应急处置;南四湖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突发性水环境污染事故频发。

据不完全统计,仅2015年全国重大突发水污染事件就达到13起,其中甘肃锑泄漏事件造成嘉陵江和西汉水300多km水域锑浓度超标,污染区域涉及四川、甘肃、陕西3省,造成巨大的影响[1]。

突发性水污染事故不但造成经济损失巨大,而且造成严重的生态环境破坏和社会恐慌,甚至威胁公共安全。

为此,建立科学完善的水环境安全应急体系,是目前我国环保领域一项迫切工作。

在流域应急体系建设方面,西方发达国家成功的案例为我国提供了有益借鉴。

如欧盟在应急管理方面建立了突发性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决策系统、危险事故数据库和地理信息系统,并依据欧盟各国的社会经济状况,建立适用于本国的应急决策支持和系统运行框架[2-3]。

我国有关学者通过对应急机制和现有机制综合分析,提出了健全应急管理体系、完善应急响应机制、建立应急保障机制等对策[4]。

但当前国内应急体系,仍存在管理机构不健全、协调性差,保障体制不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不具体、难执行,缺乏有效的应急预警机制等问题。

南四湖作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输水通道和调蓄湖泊,其水质安全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输水水质状况。

目前南四湖流域内风险源较多,经济产业结构偏重,沿线入河(湖)工业结构性污染严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涉水风险源数目众多且复杂,发生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的潜在风险高[5]。

同时,南四湖流域相关防控与应急体系建设不健全,应急组织协调指挥和保障机制不完善,流域内仅有常规的水质监控网络,缺乏风险源数据库和应急保障措施。

为保障调水沿线水质安全和周围生态环境安全,亟待开展南四湖流域水环境安全应急体系的系统研究。

1 南四湖水环境安全防控现状分析 1.1 南四湖水环境质量分析根据2015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南四湖地表水水质达到Ⅲ类标准。

但入湖河流污染仍比较严重,尚不能稳定达到《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山东段控制单元治污方案》的地表水Ⅲ类标准要求。

2015年南四湖主要入湖河流的水质监测资料表明,监测断面水质主要为Ⅲ-Ⅴ类,洸府河、白马河、老运河、东渔河、洙赵新河等入湖河流污染严重,部分入湖河流水质仅为Ⅴ类,洸府河、老运河冬季水质甚至达到劣Ⅴ类。

1.2 南四湖的风险源分析风险源是事故的源头,是危险物质集中的核心,风险源的有效识别是事故预防和处置的前提[6]。

南四湖湖面面积约1 260 km2,主要入湖河流有53条,具有防洪、调蓄、灌溉、养殖及航运等多种功能,流域GDP高速持续增长,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推进期,经济增长方式仍以粗放型为主,存在诸多潜在的涉水风险。

(1) 点源污染。

南四湖流域内经济结构体系仍以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型重工业为主,污染源主要集中在造纸、煤炭开采、化工、纺织业、食品业、制药等污染密集型行业,其污染负荷占到全流域的95%,造成突出的工业结构性污染。

南四湖流域总人口约2 322万,生活污水排放量逐年增加,污水处理厂建设滞后,污水收集处理率低,处理效果不稳定。

同时,沿湖村庄居民的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仍存在一定程度直排现象。

(2) 面源污染。

南四湖流域现有耕地面积约140万hm2(2 100多万亩),亩均化肥施用量42.6 kg/a,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94倍;亩均农药施用量4.77 kg/a,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77倍。

过量的化肥和农药随农业灌溉回归水流入河流与湖泊,大大加剧了水体富营养化。

同时,流域内畜禽养殖业和水产养殖发达,水产养殖业面积达1.97万hm2(29.5万亩),产生的大量养殖废水,未经有效处理即排入环境水体中。

(3) 移动源污染。

南四湖流域内有京杭运河湖内航道176 km和湖内一般航道352 km,年货物吞吐量达1 700万t,货物周转量40亿t·km。

白马河、老万福河、复兴河、西支河、洙水河、北大溜等入湖河流均设有货运航道。

湖区内旅游和居民日常生活等方面还大量使用船舶客运。

同时,湖区及周边有多条高速公路及国、省道。

流域内繁忙的客货运输过程存在突发事故、污水和垃圾直排以及扰动湖内污染物等潜在风险。

(4) 入湖河流。

南四湖主要入湖河流水质仍不能稳定达到地表水环境Ⅲ类标准。

河流沿线工业污染源众多,污染物种类复杂,结构性污染问题突出,工业废水治理设施建设相对滞后,重点工业企业排污口出水水质排放不稳定,污水处理厂均有不同程度接纳工业废水,难以有效去除行业特征污染物。

2 南四湖水环境安全防控建设面临的问题 2.1 风险发生的不确定性南四湖流域面积约2.9万km2,南北端最远距离约125 km,流域内涉水风险源种类多且复杂。

水环境事故发生的风险源头、地点和危害程度等均存在极大不确定性,造成应急处置措施的不确定,延长了处置时间。

2.2 应急主体不明确南四湖全部处于山东济宁微山县境内,但南四湖流域涵盖鲁、苏、豫、皖4省30多个县(市、区)。

由于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的不确定性,其水污染物极易随水流迁移转化而未被及时发现,导致事故污染区域不断变化,产生不同行政区域之间的跨界污染。

同时,在污染物输移扩散的过程,由于各种水力因素的作用产生多个污染区域。

这直接造成了应急主体不明确,进而延滞应急响应程序,错过最佳处置时间。

2.3 应急管理组织不完善南四湖流域各级环境应急机构不统一,上下级间缺乏对应的隶属关系,导致信息沟通不畅、应急救援迟缓。

并且南四湖许多子流域是跨行政区的,子流域的应急系统处于各自独立、分散状态,缺少重大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专门流域管理机构,导致流域层面无法进行统一指挥协调和联动机制,降低了处置效率。

3 南四湖水环境安全应急体系构建结合南四湖流域特征和风险源现状,通过分析南四湖流域水环境安全防控问题和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的现状,以保障南水北调东线输水水质安全为目标,对南四湖流域突发水污染事故从应急管理、应急响应、应急处置和应急保障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应急组织作为应急管理的主体,明确了南四湖流域管理机构主要职责,建设各级政府、企业的组织机构,建设统一应急指挥中心、风险源数据库、监控网络和应急预案体系。

应急响应体系根据事故影响范围、事故严重性,启动不同的应急响应程序,开展应急监测、应急处置,实现快速有序地开展应急救援处置工作。

应急处置体系基于突发性水污染事故,按照污染源源头-城镇集中-调蓄设施-河流输送-入湖口终端5个阶段提出应急处置技术与工程措施。

应急保障体系是为保障应急救援处置工作的正常开展,建立应急处置物资储备、应急队伍建设、应急经费保障的后勤保证体系。

如图1所示。

3.1 应急管理体系3.1.1 应急组织机构南四湖应急管理体系是以应急组织体系为主体,履行国家应急体系建设需要,在国务院的统一领导下,全国环境保护部际联席会议负责统一协调突发环境事件应对工作,各专业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有关专业领域突发环境事件应对工作,流域各省都出台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并指定省级水利专项应急预案[7]。

图1 南四湖水环境安全应急体系总体框架图纵向上分为国家级、省级、地区/市级、县(市)级、企业级,形成不同层次的应急组织体系,其组成详见图2。

横向上根据各机构在应急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形成不同部门间的应急组织体系,见图3。

在应急组织体系中,南四湖流域管理机构应承担制定重大水污染突发事件应急工作的法律性文件,协调跨省突发水污染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7],并对突发水污染事件进行上报,与各级地方政府密切配合,进行预警前后工作,发布水质预警,组织应急监测与调查,协助政府对水污染事件进行处置。

图2 南四湖流域应急组织体系分级图3.1.2 风险监控网络和风险源数据库在南四湖流域的重点废水监管企业和城镇污水处理厂,建立包括自行监测信息发布、自动监控数据发布和重点企业信息录入的自行监测发布平台,监测内容包括:企业基本信息、自行监测方案、自行监测结果、未开展自行监测的原因以及污染源监测年度报告[8]。

同时,建立基于GIS平台的环境信息数据库,该数据库包括南四湖流域内的污染源的情况、法律法规、环境危险隐患、重要敏感目标、环境质量信息、企业政府的预警应急能力以及往年发生的事故案例,明确可能造成的事故和影响,并进行数据实时更新。

图3 南四湖流域应急组织体系结构图 3.2 应急响应体系3.2.1 应急监测在南四湖流域现有常规监测网络的基础上,结合流域风险源分布情况和流域特征,采用快捷、有效的应急监测布控技术,实现涉水环境风险事故的快速溯源[9],为应急处理措施提供正确的信息和依据。

在重点风险源排放口、入湖河流口、橡胶坝、人工湿地等位置进行监控点的布设与优化,并结合各风险源污染物种类、特性、发展态势进行应急监控指标体系优化。

3.2.2 应急响应针对南四湖流域的特点,根据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的发生地点、影响范围和危害程度,确定应急等级,提出应急响应措施,进行分级处置。

采用多级响应模式来指导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应急处置和保障工作,以实现快速、高效、节能的原则。

3.3 应急处置体系针对南四湖流域污染物特性和突发事故的规律,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的不同发展阶段,建立污染源源头-城镇集中-调蓄设施-河流输送-入湖口终端多级响应应急处置方案。

污染物发生和进入污染源源头、城镇集中、调蓄设施、河流输送、入湖口终端不同位置,采用各自的应急处置措施。

建立南四湖流域水环境事件应急处置技术库,并将工程和技术措施相结合,构建南四湖应急处置体系。

其中,工程措施详见表1,技术措施详见表2。

表1 南四湖流域突发水环境事件应急处置工程措施污染物位置工程处置措施污染源头危险物储存区设置围堰,排污口设置应急截污闸,污水排放终端设应急闸门、事故应急池和污水处理系统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事故应急池河流上排污口利用修堤筑坝、构建围堰将受污水体隔离,改变其流向河流输送阶段设漂浮式拦蓄设施和活性炭吸附设施入湖口终端建立截污坝,切断入湖口的污染源3.4 应急保障体系为确保应急救援行动快速、有效地开展,建设包括完备的应急物资储备,具有专业和实战经验的应急队伍建设,稳定和现代化专业应急通信保障,专款专用的经费保障,及时可靠的宣传教育机制的应急保障体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