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专题复习与策略板块写作专题卷

合集下载

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练专题52写作__全命题作文含解析

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练专题52写作__全命题作文含解析

专题52 写作——全命题作文1.按要求作答。

不少于700字。

网络时代、疫情期间,很多活动转向“线上”,你一定有不少关于“在线”的经历、见闻和感受。

请以“在线”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合理、充实,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参考例文】在线说实话,若是给我自由选科的权利,我必定将语文从所有科目中剔除。

不是因为我语文差,相反我语文成绩还说得过去;也不是因为我讨厌语文,相反我对语文的兴趣比任何一门科目都要浓厚。

原因无他,教我语文的冯老师跟我家一栋楼,平日里,跟我妈在院子里碰见了,总聊得热火朝天的,话题的中心自然总是我。

我跟我妈抱怨,聊啥不好,非要聊我,你们烦不烦啊?我妈却说,你们冯老师可真好,你要给我乖乖地听话哦……我厌烦冯老师,但就是挡不住人家的地位在我妈心目中步步攀升的势头,那真叫作扶摇直上啊。

“有的同学自以为语文成绩不错,就开始飘了啊,别人都开视频了,就她不开,又在偷懒啊……”时隔一周,冯老师不阴不阳的声音又响起来了。

都居家“静态管理”了,她还像“管家婆”那样唠叨,真烦人!我这是第二次不开视频了!我记得冯老师说那话的时候,无数的“小心心”带着窃笑向我飞来,向我表示同情和关切。

冯老师虽未指名道姓,但谁都知道矛头对准着我,因为整个钉钉上面只有我一人头像是灰的。

我当然不敢开视频啊,开了视频我就是大傻瓜。

我那马大哈的爸妈反应迟钝,没能抢购到一些鱼啊虾啊肉啊之类的,天天不是青菜萝卜,就是萝卜青菜,感觉自个儿的脸都吃绿了。

没有爱吃的油焖大虾,我整个人都不利索了。

早上起床头没梳脸没洗衣服随手一披,睡眼惺忪的样子,开视频那不是自取其辱吗?但胳膊拗不过大腿啊,谁让人家冯老师都快升级成我老妈的“闺蜜”了呢!说来也太不可思议,就我妈那“世俗”的样儿,冯老师“斯斯文文”的,俩人咋也不可能混到一块儿呀!但世事无常,人生难料啊,偏偏我妈和冯老师不是知音,胜似知音。

我把头发扒拉了几下,以大无畏的勇气打开了视频。

【高考】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与策略原创押题卷4

【高考】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与策略原创押题卷4

【关键字】高考高考原创押题卷(四)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附加题)两部分。

本试卷共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他一个人背个包跑到山里的茶场,对着满目的青绿,________老天能再给他一次机会,让他东山再起。

后来,果如其愿,普洱开始热销,价格________,老陆专销普洱,自然赚得盆满钵满。

茶城的人都知道老陆发了财,但不见暴发的样子,他依然每天和人品茶对弈,过着________的日子。

A.祈求扶摇直上悠然B.乞求青云直上悠闲C.乞求青云直上悠然D.祈求扶摇直上悠闲D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解答本题,应根据词义及具体语境辨析。

“乞求”指请求给予,如“乞求宽恕”“乞求施舍”。

“祈求”指恳切地希望或请求。

从语境来看,应选择“祈求”。

“扶摇直上”形容地位、名声、价值等迅速往上升。

“青云直上”形容官职升得很快很高。

从语境来看,是形容“价格”,所以选“扶摇直上”。

“悠然”形容悠闲的样子。

“悠闲”指闲适自得,根据横线后“的日子”,应用“悠闲”。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根据上海市教委近日通报的调查数据显示,在今年1月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开展的教师教学国际调查活动中,上海教师教学的多项指标均优于国际水平。

B.十年“北漂”的经历,让他尝尽了生活的酸甜苦辣,也使他开阔了眼界,认识到培养准确的观察力和敏锐的判断力非常重要。

C.实践充分证明:重视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一个重要法宝;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

D.省卫生计生委按照寨卡病毒病防控相关要求和诊疗方案,组织流行病学和临床医学治疗专家,加大对疫情和蚊媒密度的监测,切实防范疫情扩散蔓延。

C [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

A项,句式杂糅,“根据……显示”杂糅,去掉“根据”或“显示”。

2024年高考语文作文试题汇总

2024年高考语文作文试题汇总

2024年高考语文作文试题汇总一、全国甲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每个人都要学习与他人相处。

有时,我们为避免冲突而不愿表达自己的想法。

其实,坦诚交流才有可能迎来真正的相遇。

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二、新课标I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越来越多的问题能很快得到答案。

那么,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三、新课标II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本试卷现代文阅读I提到,长久以来,人们只能看到月球固定朝向地球的一面,“嫦娥四号”探月任务揭开了月背的神秘面纱;随着“天问一号”飞离地球,航天人的目光又投向遥远的深空……正如人类的太空之旅,我们每个人也都在不断抵达未知之境。

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四、北京卷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不少于700字。

将题目写在答题卡上。

不透露所在区、学校及个人信息。

(1)几千年来,古老的经典常读常新,杰出的思想常用常新,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亘古常新……很多事物,在时间的淬炼中,愈显活力和价值。

请以“历久弥新”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2)个人成长需要打开视野,人际交往需要打开心扉,科技创新需要打开思路……打开,发现新的自己;打开,带来新的气象。

每一次“打开”,都有一段故事。

请以“打开”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合理,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写作专项练习题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写作专项练习题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写作专项练习题1.重庆市五区2021届高三第一次学生学业调研抽阅读下面的漫画,根据情景补充人物的对话,要求简明得体。

主持人:您能用一句话描述这幅画吗?嘉宾:①主持人:老人为什么喃喃自语这句话?嘉宾:②主持人:您觉得这反映了什么社会问题?嘉宾:③主持人:④嘉宾:最重要的是,还要常回家看看。

[答案] 1.示例:①一个老人对着镜子说:孩子们都忙……②孩子不在身边,老人非常孤独。

③空巢老人缺少关怀。

④您觉得孩子们能做些什么?[解析] 1.本题考查图文转换和语言交际的能力。

首先要读通图画,哦、然后结合谈话内容推测嘉宾的回答,语言要做到简明得体。

2.浙江省宁波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深山处,一位木匠师傅终其一生,打造了一条最好的船。

这船好在哪里呢?有人问。

它的船体是最坚固的,它抗击风浪的能力是最强的,它航行的速度是最快的,它航行的距离是最远的。

木匠师傅不无得意地说。

但它航行的水域在哪里呢?一位老者问。

木匠师傅哑然。

是啊,一条再好的船,如果找不到自己航行的水域,跟一堆无用的木头,又有什么两样呢?读了以上材料,你有何感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选择角度,明确立意,自拟题目。

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

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答案] 2.参考2021年浙江省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解析] 2.本题身体的关键是根据“一条再好的船,如果找不到自己航行的水域,跟一堆无用的木头,又有什么两样” 来写,也就是说要找到自己的位置;一个人看准了路在走,免得走弯路而犯错误;人尽其能,物尽其用,适合自已的才是好的。

3.四川省南充市高2021届第一次高考适应性考试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某班召开主题班会,主题是“美” 。

同学甲说:“发现美很重要” ;同学乙说:“欣赏美才重要” :同学丙说:“创造美更重要” ……大家议论纷纷。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根据以上材料,结合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作文及范文汇编(二):12道题目,15篇范文,涉及4类作文题型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作文及范文汇编(二):12道题目,15篇范文,涉及4类作文题型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人生的旅程中,我们需要寻找各种“镜子”、不断绘制“自画像”来审视自我,尝试回答“我是怎样的人”“我想过怎样的生活”“我能做些什么”“如何生活得更有意义”等重要的问题。

刚步入高一的你,作为成长中的青年一代,面对着入生中最美的青春年华,我们应该如何为自己画好“自画像”呢?可以叙述经历,书写真情实感;可以发表议论,彰显自己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各具功用的镜子:望远镜——放眼远方,显微镜——揭微显隐,太阳镜——抵挡强光,哈哈镜——开怀一笑。

这些镜子对于一个人的成长也颇有寓意和启发。

作为新时代的学子,如果想给自己的心灵配装两面必需的“镜子”,那么,你怎么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选择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议论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红楼梦》中刘姥姥在大观园里迷了路,进了怡红院宝玉的房中,进入卧室的门乃是一面巨大的穿衣镜,刘姥姥没见过,看着镜子里的自己,误以为是自己的亲家母,便上前搭话,没想到无人应答,实际上刘姥姥不知道镜中的人就是自己。

而“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的贾瑞,因为相思害命,跛足道人送给贾瑞一面镜子,嘱其观照反面,不许观照正面,因反面才是真实的贾瑞,贾瑞看了反面竟然是一副骷髅,吓得赶紧躲了目光,贾瑞不敢面对真实的自己,选择逃避。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何感想?请以“镜子与人生”为主题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受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4.完成作文。

林清玄《心无挂碍,无有恐惧》一书中:“一个人面对外面的世界,需要的是窗子;一个人面对自我时,需要的是镜子。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专题七 写作(新教材新高考)第08讲 记叙文(练习)(解析版)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专题七 写作(新教材新高考)第08讲 记叙文(练习)(解析版)

第08讲记叙文(基础题和拔高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宛转的鸟鸣声让我们感知自然的美好;母亲的唠叨,让我们感受到家的温暖;琅琅的书声传递着知识的力量;湘江边,“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透着毛泽东的心怀天下的万丈豪情……生活中,历史深处,各种声音不时响在耳边,回荡在内心深处,请以“这声音,激励我成长”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或记叙性散文,要求:思想健康。

内容充实,有具体的细节描写;语音流畅,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例文】这声音,激励我成长咔咔咔,咔咔咔,从秋到冬,从春到夏,每到夜晚,在天地趋于沉寂的时候,我家的厢房里中总会响起这种急促、有节奏的声音,像行军进行曲。

那是妈妈在踩踏缝纫机,缝制保温袋。

为了补贴家用,妈妈揽了加工保温袋的活。

白天,她外出干农活,务工;到了晚上,就利用“休息时间”,把剪制好的无纺布、保温棉缝合到一起。

每天吃过晚饭,当别人家享受着天伦之乐时,妈妈收拾完碗筷,就跑进厢房,开始了咔咔咔、咔咔咔的演奏。

在这背景乐中写作业的我,格外努力。

但是青春期的孩子,也需要陪伴啊,尤其是到了心里有坎时。

进入高中,我这个从农村考进县城最好高中的学生,感受到了压力:作为曾经之星的我,被班里更璀璨的明星遮掩住了光芒。

他们大多城里长大,阳光开朗,不仅成绩好,而且多才艺,与他们相比,我不仅成绩没优势,而且,显得特别的“土”——木讷,除了做题,什么都不会。

学期结束,放假回家,吃过晚饭,妈妈收拾了碗筷,又直接去了厢房,开始了咔咔咔的劳作。

淤积了一个学期的沮丧、愤懑,一下子变成怒火,冲上了脑门。

我怒气冲冲地走向西厢房,一脚踢开门。

妈妈被这突如其来的踹门声吓了一跳,抬起头,愣在哪里,愕然地看着我。

过了好一会儿,她才缓过来,问我:“怎么了?”“天天就知道干活、干活、干活,还知道什么?”我粗暴地怒吼。

“怎么了?”她茫然的看着我。

“怎么了,怎么了,就知道问怎么了,还知道什么?从小到大,管过我吗?陪过我吗?给我报过兴趣班、辅导班吗?问过我心里想什么吗?”她被我的连珠炮般的怒吼吓住了,泪珠流了出来,流过脸庞,滴落在缝纫机的手背上。

(老高考适用)高考语文二轮总复习复习板块4写作专题3应用文体要鲜明

(老高考适用)高考语文二轮总复习复习板块4写作专题3应用文体要鲜明

第一部分复习板块四专题三1.(2022·湖南长郡中学新高考联盟联考二)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昼是夜的告别,死是生的告别,告别是生活的常态。

对于告别,悲观的人说“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乐观的人说“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达观的人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其实,每一场告别,都是一次重启。

我与旧事归于尽,来年依旧迎花开。

保持那一份热爱,奔赴下一场山海,过往虽难忘,未来更可期。

春光复始,适常如斯。

二十一世纪已过完21个年头,我们,即将告别高中,开启另一段人生。

展望未来,把握当下,回顾过往,岂能无感?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内容作文,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解析】作文由三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是引导语,指出离别是人生常态,引用三句诗词说明人们对于离别有不同的态度。

用“其实”作转折,引出中心句:“每一场告别,都是一次重启。

”然后用“我与旧事归于尽,来年依旧迎花开。

保持那一份热爱,奔赴下一场山海,过往虽难忘,未来更可期”对中心句进行阐释。

“迎花开”“保持那一份热爱”“过往虽难忘,未来更可期”(阐释句)暗示考生所写内容不能囿于离别的悲伤,而应放眼未来,健康向上。

第二部分是背景语:2021年过去,2022年重启。

高三学生即将迎来高考,开启新的人生。

意在引导回顾过往、观照现实、畅想未来,激发写作欲望。

第三部分是要求语,明确写作的具体要求。

要注意两点,一是“你”当指本届高三考生,二是文体只能是记叙文或议论文。

根据上述题解,写作当紧扣“每一场告别,都是一次重启”展开。

记叙文写考生本人告别与重启的人生经历,写出感悟和改变,视为契合题意。

只写离别或只写重启经历,视为偏离题意。

议论文写对告别与重启的思考,既可从大处着眼,写时代与世界的变迁、进化,写国家、民族之间的对抗与和解,也可以从小处入手,写家乡的发展变化或个人的蜕变新生。

新高考全国Ⅰ卷临考语文冲刺卷汇编:写作专题

新高考全国Ⅰ卷临考语文冲刺卷汇编:写作专题

写作专题2024年新高考全国Ⅰ卷临考语文冲刺卷1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中国画的墨线本身就具有一种独立的美学价值。

宋代韩纯全在《山水纯全集》中提道:“用笔有三病:一曰板;二曰刻;三曰结。

”所谓“板”,是说没有腕力,用笔不灵活,画出来的笔线平扁,没有圆浑的立体感;所谓“刻”,是说笔画过于显露,甚至妄生圭角,不自然,没有生气;所谓“结”,是说落笔僵滞,欲行不行,当散不散,笔线不流畅。

用笔犯了这三个毛病,就谈不上线条的美感。

因此要克服笔病,一要增强腕力,做到“笔为我使”;二要顺应自然,不矫揉造作;三要在行笔之前做到“胸有成竹”。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

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材料先引入话题,中国画的墨线具有独立审美价值。

国画是我国传统绘画形式,使用毛笔作画,分山水、花鸟、人物等,笔线讲究形式美。

接着引宋代韩纯全在《山水纯全集》中提到的“用笔三病”:“一曰板;二曰刻;三曰结。

”“三病”分别为何意呢?所谓“板”,是说没有腕力,用笔不灵活,画出来的笔线平扁,没有圆浑的立体感;所谓“刻”,是说笔画过于显露,甚至妄生圭角,不自然,没有生气;所谓“结”,是说落笔僵滞,欲行不行,当散不散,笔线不流畅。

犯了以上任何一“病”,所绘图画线条都将缺乏美感。

那么,如何克服“三病”呢?一要增强腕力,做到“笔为我使”。

运笔需转腕,练腕力是基本功,需掌握作画的多种笔法,培养人力驾驭笔墨器具的能力;二要顺应自然,不矫揉造作。

人为造作痕迹明显皆因手生,只有在练就深厚的用笔功力的基础上,逐渐笔我合一,才能水到渠成、得心应手地画出预期的线条;三要在行笔之前做到“胸有成竹”。

古人言“意在笔先”“笔周意内”,都指必先想好了再落笔。

导语要求谈材料启示,考生需将作画克服“笔病”看成一隐喻,本体指的是人生的三种境界。

(满分范文)(全国甲卷)-【黄金20题】备战2024年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题型专练(原卷版)

(满分范文)(全国甲卷)-【黄金20题】备战2024年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题型专练(原卷版)

专题08 材料作文20题(满分范文)(原卷版)全国甲卷专用,2024届高考语文精编预测系列一、材料作文1.(2023秋·四川遂宁·高三射洪中学校考阶段练习)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现代社会,人们往往想要摆脱焦虑,有人却说“焦虑是创造力的根基”。

对此,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题目自拟;(2)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2023秋·四川·高三校联考阶段练习)阅读下面这则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匍匐前行,指的是慢慢地,忍着不适,往前行进。

砥砺前行,指的是经历磨炼,克服困难,往前行进;勠力前行,指的是齐心协力地一起往前行进。

人生道路上少不了“前行”这两个字,读了以上材料,你产生了哪些联想和思考? 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3.(2023秋·贵州贵阳·高三贵阳一中校考开学考试)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和为贵、和气生财、和气致祥、和衷共济、家和万事兴,都说的是“和”。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和”的伦理观念,包含着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自我身心的和谐、不同民族与信仰间的和谐等等。

人类自古至今,因“不和”而产生了无数冲突,甚至战争。

请你结合实际,谈谈你对“和”的认识和理解。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4.(2023秋·贵州铜仁·高三贵州省思南中学校考阶段练习)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从20岁参加温哥华冬奥会,到32岁在北京冬奥会上夺冠,徐梦桃扛过了12年的疲倦。

12年间,伤病折磨着她,失误伴随着她,然而,她从未放弃。

穿戴120多公斤的舱外服入水、水下模拟作业7小时、堪比全马的体能消耗……这些挑战人类生理与心理极限的训练,王亚平一坚持就是十几年。

2024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探究高考真题:写作(含答案)

2024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探究高考真题:写作(含答案)

写作【高考真题】(2023·全国乙卷)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吹灭别人的灯,并不会让自己更加光明;阻挡别人的路,也不会让自己行得更远。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如果世界上只有一种花朵,就算这种花朵再美,那也是单调的。

以上两则材料出自总书记的讲话,以生动形象的语言说出了普遍的道理。

请据此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3·全国甲卷)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人们因技术发展得以更好地掌控时间,但也有人因此成了时间的仆人。

这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考情分析】本类试题为写作题,共有1个试题,考查形式为主观题。

考查了按限定材料写作。

【变式训练】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继去年“村BA”大火之后,日前,在“村BA”起源地台江县的隔壁榕江县,又一个现象级的“村超”正在火爆进行。

榕江已有30多支民间足球队,种莱的、卖鱼的、教书的、办企业的,披上战袍,都是球员,随便走进一个村寨,都能感受到他们对体育的那份热爱。

球员们不再焦虑于金牌的多少,而把目光聚焦于体育本质的回归,享受到了体育带来的纯粹快乐。

看“村超”,不光是看踢球,还能看“民族服装T台秀”,还能看现场打糍粑,还能看当地美景……榕江人民借助足球文化将民族文化、美食文化、旅游文化更好地推广出去,着实让乡村体育火了一把。

贵州,一个西部欠发达的省份,台江、榕江在贵州也算不上富裕,何这里的乡土体育,却能屡屡“破圈”,引领全国潮流?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4.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作。

2024届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写作 刷题练习题1(含答案解析)

2024届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写作 刷题练习题1(含答案解析)

2024届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写作刷题练习题1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材料作文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公元前638年,宋襄公率军进攻臣服于楚的郑国,楚成王发兵攻宋以救郑。

宋襄公闻讯回师,于十一月初一与楚军战于泓水。

此时,宋军已经排成战斗的行列,而楚国人没有全部渡过泓水。

子鱼(宋国的大司马)说:“对方人多,我方人少,趁着他们没有全部渡过泓水,请攻击他们。

”宋襄公说:“不行。

”楚军全部渡河,但尚未排好阵势,子鱼再次报告宋襄公。

宋襄公说:“还不行。

”楚军摆好阵势后宋军才攻击楚军。

宋军大败,宋襄公大腿受伤,国君的卫士被杀绝了。

国人都责备宋襄公。

襄公说:“君子不再伤害已经受伤的人,不俘虏头发斑白的老人。

古代用兵的道理,不凭借险隘的地形阻击敌人。

我虽然是亡国者的后代,也不攻击没有排成阵势的敌人。

”读了上面的故事,你有什么感想?请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体现出自己的思考与认识。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阅读下面材料,请任选一个任务,写一篇作文。

材料一:从河南博物院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好评如潮到河南卫视《元宵奇妙夜》《清明奇妙游》等节日晚会持续“出圈”,传统器物、建筑、服饰、节俗、诗词之美经由创新表达,让古老与“新”“潮”水乳交融,绽放出了无与伦比的魅力。

材料二:关于如何对待传统文化,鲁迅先生认为应区别对待,“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在继承时应有思考,有辨别,有方法,如此才能有所创新。

任务一:传统文化并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距离我们也并不遥远,它就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触手可及、触目可见、触耳可闻。

你肯定有过很多与传统接触的瞬间。

请以“与传统结缘”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

②600字左右。

③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新高考Ⅰ地区通用)2024届新高考Ⅰ卷地区高三语文最后一卷汇编:写作专题

(新高考Ⅰ地区通用)2024届新高考Ⅰ卷地区高三语文最后一卷汇编:写作专题

写作专题湖北省武汉市第二中学2024届高三三模考试语文试题=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学者鲍鹏山说:“孔子看到了,一人的生死,牵动着时代和文化。

而庄子看到了,一人的生死,无损于宇宙和世界。

”请根据以上材料,明确观点,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3.[写作提示]本作文材料是学者鲍鹏山的话,指出了中华民族两大文化巨人孔子与庄子所代表的两大思想的文化内涵,对当代青年思考自己的人生价值有启示意义。

“一人的生死,牵动着时代和文化”强调的是人的社会价值、时代价值甚至是历史价值,突出人的贡任感和使命感。

“一人的生死,无损于宇宙和世界”突出的是个人的渺小。

这一话题利于学生展现人生观和价值观。

参考立意:①以高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影响世界;②把“小我”活成“大我”;③微看自我,方可静心处世;④微看自我养其心,承担使命长其神;等等。

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届高三考前模拟语文试题四、写作(60 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人生就像不停地在使用的铅笔,开始笔尖很尖,但慢慢地就磨圆了,不过太圆了也不好,那就把笔尖再适当地削一削。

“尖”与“圆”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这是一则比喻性的材料作文。

将人生比作“铅笔”,将铅笔分为了三个状态:第一阶段是很尖,第二阶段是变圆,第三阶段是过于圆了就再削一削。

对于“尖”和“圆”到底比喻什么,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拘一格。

比如“尖”可以比喻锋芒毕露,“圆”可以比喻韬光养晦、低调谦逊:“尖”可以比喻锐气十足、为人刚直,“圆”可以比喻为人处世圆滑、八面玲珑。

“尖”与“圆”都是人生必要的、正常的状态,但“很尖”“太圆”就不好了,所以材料结尾说“把笔尖再适当地削一削”,意思是使其处于一种既不太尖也不太圆,达到一种中庸的、平衡的状态。

2024年高考语文备考:从高考真题研究备考策略——信息类文本专题突破

2024年高考语文备考:从高考真题研究备考策略——信息类文本专题突破

【2024备考】从高考真题研究备考策略——信息类文本专题突破透视近几年高考真题【2023年新高考I卷】4.请简要说明文本中的西方媒体在报道时使用了哪些“竞争性真相”。

(4分)5.作者采用哪些方法证明关于藜麦的新闻报道结论有误?请根据文本概括。

(6分)【2023年新高考Ⅱ卷】4.材料二最后两段使用“敲诈”“斗智”“拷问”等词语,请简析其作用。

(4分)5.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调查研究中的“客观”,二者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6分)【2022年新高考I卷】(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 现已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处理人际关系和国际关系的黄金准则。

请结合材料一,对这一现象加以分析。

(4分)(2)如何推动中国古典诗论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4分)【2022年新高考II卷】(1)请根据材料二,简要说明杨宪益与霍克思对译文艺术性的理解有何不同。

(4分)(2)评价一部中国典籍译本是否优秀,可以有哪些标准?请结合材料进行概括(6分)【2021年新高考I卷】(1)请简要分析材料-和材料二的论证思路。

(4分)(2)嵇康诗有“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一句,顾恺之说画“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

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6分)【2021年新高考II卷】(1)请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证结构。

(4分)(2)互联网上,有年轻人为炫耀技术故意在网络植入病毒,导致病毒传播。

请根据文章,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看法。

(6分)【2020年新高考I卷】(1)请结合材料内容,给历史地理学下一一个简要定义。

(4分)(2)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6分)【2020年新高考II卷】如何理解文中画横线句子的作用?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信息类文本三步读文法一、勾画重点词句1.勾画论点句论点通常用判断句表述,在文章的开头或在“所以”“总而言之”“总之”“因此”“归根结底”等词之后。

2.勾画论据“如”“例”等句可迅速把握事实论据3.标注关键词①表示范围、程度的副词;②表示时间、结果的关键词;③某些指代词;④含有肯定和否定意义的关键词;⑤提示信息的词;⑥文中反复出现的词。

(新高考Ⅰ卷)2024届高考语文最后一卷试题汇编:写作

(新高考Ⅰ卷)2024届高考语文最后一卷试题汇编:写作

(新高考Ⅰ卷)2024年高考语文最后一卷试题汇编写作(新高考Ⅰ卷)2024年高考语文最后一卷(一)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认识没有地平线地平线只能存在于停止前进的地方而认识却永无止境——艾青《光的赞歌》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

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新高考Ⅰ卷)2024年高考语文最后一卷(二)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不同的交往,会形成不同的“共同记忆”。

角色不同,“共同记忆”的意义便下同。

例如:【王爸爸】共同记忆是亲情的纽带。

再忙我都要花些时间陪伴孩子,见证孩子的成长。

【丁老师】共同记忆是精神的家园。

我要做一名勤研善教、启智育人的园丁,【张市长】共同记忆是城市的根和魂。

我们需要用生态文明建设助力城市发展,用绿色发展提升市民的幸福指数。

上述三位长辈关于“共同记忆”意义的认识,对你有什么启发?你对“共同记忆”的意义有怎样的思考与联想?请从子女、学生、市民三种角色中任选其一,写一篇文章。

要求:明确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下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新高考Ⅰ卷)2024年高考语文最后一卷(三)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

—-汉·刘安《淮南子·原道训》两岸同胞同属中华民族。

海峡的距离,阻隔不断两岸同胞的骨肉亲情。

制度的不同,改变不了两岸同属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客观事实。

—-习近平总书记2024年4月10日下午在京会见马英九时的讲话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

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 字。

(新高考Ⅰ卷)2024年高考语文最后一卷(四)23.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与策略 高考原创押题卷4

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与策略 高考原创押题卷4

高考原创押题卷(四)(时间:150分钟 分值:150分)第Ⅰ卷(共36分)一、(每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

秋晒如刃,刮去了午岭的翠绿,起伏浩瀚的林莽..翻卷了无边无际的金黄。

醉烧烧的太阳馋了,伸出万道光芒,(贪婪地/喜悦地)舔舐稼禾,弄出些飒.啦啦的声响。

这时的蓝天,高远爽郎..,退去了炎夏闷热的暑气。

白云如棉,宁静而闪亮,给爪鹰铺出了绝妙的空间。

晴空之上,经常有爪鹰在恣意..、①优雅地翱翔,小如(樱桃/墨点),像黑星星一样闪烁。

②注目之间,这颗黑星星就渐次地坠落下来,展开土黄色的大羽,划过旷野峁梁,一圈又一圈地往上(旋/飞),仿佛天空就是舞台。

③它在不断地变化着骄姿,时而乘风扶摇而上,时而迎风不动,时而敛翅射向大地……④爪鹰就是那样自如,那样从容,那样洒脱,那样强健,俨然是上苍的草书。

1.文中加点词语、加点字的注音或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A .飒(shà)啦啦 林莽B .爽郎 恣意C .翱(áo)翔 俨然D .坠落 骄姿C [A 项,“飒”应读“sà”;B 项,“郎”应为“朗”;D 项,“骄”应为“矫”。

]2.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A .喜悦地 樱桃 飞B .喜悦地 墨点 飞C .贪婪地 樱桃 旋D .贪婪地 墨点 旋D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由上文的“太阳馋了”可知第一处应选“贪婪地”;由下文中的“像黑星星一样闪烁”可知第二处应选“墨点”;由上文中的“一圈又一圈”可知与其对应的词语应为“旋”。

]3.文中画横线处的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 .①B .②C .③D .④C [③处的句号改为逗号。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今天,故宫所代表的封建王朝与我们渐行渐远,故宫也没必要非像封建家长一样危.言危行...,一脸严肃,其实,时尚一点,潮流一点,反而会距离百姓更近一点。

B.我们不能因为婚恋交友平台存在的一些负面问题就否定所有的网络婚恋平台,一竿子打翻一船人,因噎废食....,对中国单身男女在线交友充满忌惮。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与策略板块写作专题卷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与策略板块写作专题卷

写作专题卷(建议用时:40分钟)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春节期间,有一组调侃春运艰辛的照片在网上流传。

照片中,很多头猪和旅客一同挤在火车车厢里,场面甚是混乱、滑稽,引来网友的指责与嘲笑。

后来照片拍摄者在微博上解释,这组图片摄于四川大凉山深处。

过年了,乡亲们须把猪赶到县城去卖,但当地道路崎岖,交通非常不便,这趟列车是当地百姓出行唯一的一趟慢车。

虽然按规定列车上不准携带活的动物,但列车员心疼山里百姓也就默许了,因为百姓家里孩子上学和必要的生活物品全指望它换钱呢。

真相披露后,引发更大范围的讨论。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材料表述的内容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一组调侃春运的旅客和猪挤在一个车厢的照片中,车厢的混乱场面引来网友的指责和嘲笑;二是对这幅照片的解释,这趟列车是大凉山深处的百姓出行的唯一一趟慢车,列车员心疼百姓就默许百姓把猪带到车厢中。

从网友的角度分析,要弄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再发表议论;从列车员的角度分析,不让猪上火车是规定,默许猪上车是情怀;从当地百姓的角度分析,带猪上火车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由此可以得出的立意有:①规定与人情;②要弄清事实真相再发表评论;③国家应努力缩短贫富差距(消除贫穷)等。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某报为了发掘有温度和人情味的新闻,引导读者以温暖的视角看待社会,开设了《暖闻》专栏。

编辑部收到三则新闻:一位卖油条的青年多年坚持不用有害的“复炸油”炸油条,给顾客提供新鲜健康的油条,被网友称赞为最帅的良心“油条哥”。

一位老父亲从外地来医院看望儿子,看到儿子正在坐诊,忙得抬不起头,根本说不上话。

老人家等了两个多小时后,只好挂了个号,和儿子见了一面。

某地举办珍品画展,一个男孩探身观赏时不慎跌倒,损坏了一幅珍贵名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作专题卷(建议用时:40分钟)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春节期间,有一组调侃春运艰辛的照片在网上流传。

照片中,很多头猪和旅客一同挤在火车车厢里,场面甚是混乱、滑稽,引来网友的指责与嘲笑。

后来照片拍摄者在微博上解释,这组图片摄于四川大凉山深处。

过年了,乡亲们须把猪赶到县城去卖,但当地道路崎岖,交通非常不便,这趟列车是当地百姓出行唯一的一趟慢车。

虽然按规定列车上不准携带活的动物,但列车员心疼山里百姓也就默许了,因为百姓家里孩子上学和必要的生活物品全指望它换钱呢。

真相披露后,引发更大范围的讨论。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材料表述的内容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一组调侃春运的旅客和猪挤在一个车厢的照片中,车厢的混乱场面引来网友的指责和嘲笑;二是对这幅照片的解释,这趟列车是大凉山深处的百姓出行的唯一一趟慢车,列车员心疼百姓就默许百姓把猪带到车厢中。

从网友的角度分析,要弄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再发表议论;从列车员的角度分析,不让猪上火车是规定,默许猪上车是情怀;从当地百姓的角度分析,带猪上火车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由此可以得出的立意有:①规定与人情;②要弄清事实真相再发表评论;③国家应努力缩短贫富差距(消除贫穷)等。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某报为了发掘有温度和人情味的新闻,引导读者以温暖的视角看待社会,开设了《暖闻》专栏。

编辑部收到三则新闻:一位卖油条的青年多年坚持不用有害的“复炸油”炸油条,给顾客提供新鲜健康的油条,被网友称赞为最帅的良心“油条哥”。

一位老父亲从外地来医院看望儿子,看到儿子正在坐诊,忙得抬不起头,根本说不上话。

老人家等了两个多小时后,只好挂了个号,和儿子见了一面。

某地举办珍品画展,一个男孩探身观赏时不慎跌倒,损坏了一幅珍贵名画。

主办方认为男孩只有12岁,又不是故意的,因此仅备案而未报案,希望男孩的心理不要受到影响。

从以上三则新闻中选择一则刊登在《暖闻》专栏上,你认为哪一则更合适?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材料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叙述了三则新闻,它们分别为“油条哥”坚持不用“复炸油”炸油条、老父亲挂号排队看望忙碌的儿子、主办方谅解12岁男孩无意损坏珍贵名画的行为。

第二部分提出写作要求:①从这三则新闻中选择其中一则新闻;②围绕“温度”“人情味”这两个关键词,阐述选择该新闻的理由;③把选择的新闻与其他两则新闻进行对比性分析,凸显所选择新闻的温暖所在。

第一则新闻的立意有:①坚守良心,温暖他人;②诚信经营,传递正能量;③面对利益的诱惑,坚守道德底线。

第二则新闻的立意有:①理解和尊重亲人,凸显关爱;②遵从秩序规则,方便他人。

第三则新闻的立意有:①面对他人无心的过错,主动宽容;②谅解孩子的过失,呵护其健康成长;③面对利益受损,理性处理。

3.阅读下面的三则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材料一《咬文嚼字》发布的2015年度“十大流行语”中,“颜值”一词位居榜单第三名。

互动百科解释,“颜值,表示人物颜容英俊或靓丽的数值”。

材料二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著名节目主持人华裔女子陈茱莉在回忆职业生涯时说:“节目导演曾因为我的种族和眼睛而讽刺我:永远不可能成为观众接受的主播。

正是因为这位导演的讽刺,我才决定去整容。

虽然很多亚裔指责我去整容,但我至今都不后悔自己的决定。

”材料三黄渤从电影学院毕业之后,先是找不到工作,后被冠以“丑星”的名号。

他经过自己的努力,从一个一个小角色演到了“金马影帝”。

他在各种场合的幽默应对,让我们刮目相看。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作文题目由三则材料组成,其中材料一是对“颜值”的解说。

材料二,从华裔女主播不后悔自己整容分析,立意可以有:①靠颜值无可厚非;②高颜值能够帮助事业成功;③要理解为了颜值整容的人。

材料三,从黄渤不靠颜值靠实力分析,立意有:①内在才是最可靠的;②受人尊崇更应凭借实力而不是颜值。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传统工艺中打造一面铜锣,往往需要经过千锤锻打,才能使其规格合适,厚薄均匀,形状美观。

最后一道关键工序是定音,多由经验丰富的老匠人掌锤,在锣面上不停地轻敲碎打,耳听目察,寻找定音的部位,找准之后,只需一两锤,就使一面新锣臻于完美了。

正如俗话所说:“千锤打锣,一锤定音。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通读材料,可知材料的最后一句话是总结性语言,是我们审题立意的关键句。

“千锤”是打造铜锣的初始工艺,是打造好一面铜锣的基础,是成为完美新锣前的积淀;“一锤定音”则是画龙点睛,是对半成品的提升、升华,是半成品转化为成品的关键。

可以说,锣之所以成为锣,就是在千锤百炼基础上的一锤定音。

我们可将立意点放在“千锤百炼”上,如“成功需要经历风雨”“锤炼才能铸就辉煌人生”等。

我们也可将立意点放在“一锤定音”上。

不论多么优质的铜材,不论剪裁的尺寸是多么合理,也不论一开始打了多少锤,这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最后关头的断然一击,这分量深浅、恰到好处的最后一锤,是一面锣成功的关键。

人生中最重要的,就是最后关头的断然一击。

我们也可从“千锤”与“一锤”的关系的角度立意:“千锤”虽重要,但“一锤”是关键;没有“千锤打锣”,哪来“一锤定音”等。

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上海市嘉定中光高级中学高一学生于晓和朋友开了一家微店,专做韩国日用化妆品。

由于经营有方,每月能赚到的纯利润一般在五六千元,有时甚至超过万元。

为了创业赚钱,他屡屡旷课。

其行为引起师生的争议:有的认为,高中阶段正是一个人学习的重要阶段,应该劝其关闭微店,专心学习;有的认为,既然不学习也能赚到钱,可以让其退学,专心开微店;有的认为,可以为其量身定制一张课表,由该学生来选择自己希望获得的知识,以完成高中的学业。

对以上的说法,你怎么看?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这是一道以新闻为材料的作文题。

材料由两部分构成,先叙述高一学生于晓开店赚钱的事实,然后叙述三种不同的看法。

题目具有开放性,三种看法都可以成为立意的根据。

比如,根据第一种看法,可以阐述学习和掌握文化基础知识的重要性,以及学历与成功的关系,可以批判读书无用论和全民经商的社会思潮。

根据第二种看法,可以就人才成长发表自己的见解,如脚下路有千万条,条条大路通罗马,不必把读书当敲门砖等。

根据第三种看法,可以就教育改革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如因材施教,或批判应试教育等。

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旧报纸,若是卖给收废品的,一斤大约三四毛钱。

但上海吴江路有一家老报纸馆专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军报》和《文汇报》等老报纸,每张能卖到200多元。

原来,商家打出的宣传语是这样的:为自己或者是亲人买一份生日老报纸吧!颜色已发黄的老报纸配以充满怀旧情调的包装,就有一些历史韵味。

顾客主要是二三十岁的上海市民,他们或者购买自己出生那一天的报纸,看看自己出生那天世界发生了哪些事;或者买来赠送给长辈,以引起长辈对青春的记忆。

三四毛钱一斤的旧报纸得以卖出每张200多元的高价,价钱翻了千倍以上。

可商家刚有这个想法的时候,曾引来多少人的嘲笑啊!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和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这则材料所讲述的事件,给我们带来两个思考方向。

首先,是旧报纸。

为什么老报纸能卖到那么高的价格,而且还有人愿意买?材料中的一些词句能给我们一些启发:怀旧情调、历史韵味、青春的记忆。

原来,对旧时光的记忆也是一种珍贵的东西,这是我们可以立意的一个角度。

我们可以思考其中的原因,从而立意。

第二个思考方向是这个经营商家带给我们的。

商家的这种经营方式,当初曾引来许多人的嘲笑。

但事实证明,他抓住了人们的心理,并成功了。

我们可以立意:眼光决定价值;要敢于尝试;创新思维能创造价值。

7.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街上一家小店要倒闭,里面的商品可能要比平时便宜,于是大家纷纷去采购。

一些人什么都没买,因为里面的商品并不比平时便宜。

一些人选择性地买了一些,因为他们真正需要。

另一些人买了比平时更多的商品,因为他们想到了小店主人未来的生活。

这三类人,你更认同哪类人的做法?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和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面对要倒闭的街边小店,采购的人分三类:不买商品的、选择性买商品的和多买一点商品的,其原因分别是商品不比平时便宜、真正需要和想到店主未来的生活。

第一类人,是纯粹从买卖的角度考虑的;第二类人,是从自身需要的角度考虑的,无论小店是否倒闭,购买需要的商品;第三类人,考虑到了店主未来的生活,购买的商品多一些。

由此材料的立意有:①理性消费(合理消费、做事不盲目);②需要才是最重要的;③助人最快乐(做人要有同情心、关心别人);等等。

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许多网络语言被大量移植到了现实生活中,不少中小学生在写作时也开始使用网络语言。

诸如GG(哥哥)、MM(妹妹)、偶(我)、美眉(女孩子)、打PP(打屁股)、菜鸟(新手)、油墨(幽默)、果酱(过奖)之类的网络语言通过学生的作文进入了教师的视野。

中小学生该不该用网络语言?教育界出现了不同的声音。

反对者认为,网络语言对汉语是一种污染,是小群体为了团体交流方便,根据自己的爱好编造出来的一种“语言”。

赞成者认为,汉语本来就是不断变化的,坦然接受这种变化,是对语言发展规律的尊重。

以上两种观点,你认为哪一种更合理?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作文要求对中小学生在写作时使用网络语言的问题发表看法,材料列举了两种不同的声音并陈述各自的理由。

对于这种见仁见智的题目,我们可以“顺势而为”,即在两种观点中选择自己赞同的一种进行作文。

当然,如果有不同的观点,也可以自行阐述,但前提必须是在话题范围之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